剧本:《认识物理学》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剧本:《认识物理学》(精选7篇)

剧本:《认识物理学》 篇1

影子

今天同学们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持人小明还请来了大神物理学给大家分享知识和故事,另外,课堂中还会出现哪位神秘大咖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出场人物:

小明,小强,物理学,神秘大咖,同学们

小明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我最强之物理学史小讲堂,我是小明,现在有请我们的大神「物理学」出场!

小强

小明,拉倒吧!你现在是网络臭人,别把人熏着了,哈哈。

物理学

小强,小明其实是好学生,这网络可以红人亦可以臭人,不要片面的相信。

小明

感谢感谢!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呀!

物理学

不过,不论红人、臭人都名声在外,啊,哈哈,哈哈!

小强

哈哈!

小明

(?Д`)…

物理学

物理学史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学概念和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研究物理学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怎样不断开拓新领域,怎样产生新的飞跃,它的各个分支怎样互相渗透,怎样综合又怎样分化。

今天我就为同学们讲讲牛顿的趣事以及他的学习精神。

物理学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曰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

小强

牛顿比小明捣蛋多了,嘿嘿。

牛顿

小……强!小明的捣蛋能和我一样吗!(一阵飘渺的声音传来)

小强

啊!谁呀?

小明

原来是牛哥,您果然厉害,都玩起借尸还魂了。做鬼也不放过我们学生,你看我们学的累的。

牛顿

小明!滚出去!

小明

不能呀!我还要主持呢!

牛顿

那你好好的…咳咳,要说学得力不从心,那是你们没掌握好方法!

物理学

哎~等等,打住,你们等会儿再聊!还是先由我介绍完牛哥的事迹好吗!

在场众人

好!(大家异口同声)

物理学

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

小强

打鸡血了吧!

物理学

小强!滚出去!

小强

_(:зゝ∠)_

物理学

咱们接着说…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

物理学,别太夸奖我了!过了过了!

物理学

所以说,同学们,你们要学习牛顿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小明&小强&同学们

哇,牛顿真是我的牛神呀,我要向他学习,向他学习,向他学习…我们一起来吧,争当最牛的小牛顿。

牛顿

你们是世界之福。

出场人物:小明,小强,物理学,阿基米德,同学们,同学甲乙丙

小明

同学们好:我小明又来了,今天我们看看物理学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什么物理学故事,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可是阿基米德呀!同学们有请物理学~

听说阿基米德很厉害的,他在物理学和数学上都有很大贡献。我们在中学中都要学习他的杠杆定律和浮力理论。

同学甲

哇,我要好好学习。

同学乙

都别议论了,我们看看物理学怎么详细给我们讲述。

同学丙

物理学

同学们好,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国,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

物理学

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奋好学,专心一志地献身于科学,忠于祖国,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赞扬。阿基米德曾发现杠杆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并利用这些定律设计了多种机械,为人民、为祖国服务。关于他发明创造和保卫祖国的故事,流传至今。

物理学

好啦,介绍就到这里,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和发问一下

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会使用杠杆,并且懂得巧妙地运用杠杆。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时候,奴隶们就利用杠杆把沉重的石块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杆在船上架设桅杆。人们用汲水吊杆从井里取水,等等。但是,杠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小强

物理学

恩,很好。在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之前,是没有人能够解释的。当时,有的哲学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口咬定说,这是“魔性”.阿基米德却不承认是什么“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种种现象,总有自然的原因来解释。杠杆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决心把它解释出来。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地观察、实验和计算,终于确立了杠杆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换句话说,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当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长。

小明

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

开玩笑,怎么可能呀。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1×1023m的轻质杠杆。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1cm,也需要1×1012年(1年约为104小时)。小明所以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学甲

是呀,他这不是吹牛吗?

同学们

阿基米德

哈哈,同学们好,你们误会了,我能够给你举出别的例子。

物理牛人都是不是有这样的穿越本领呀,我要好好学习物理,以后好穿越,嘿嘿。

小明

小强

你傻了吧小明,回家吃药去。别打扰大神讲话

嘿嘿,那我就继续讲啦。我的那句豪言壮举,在我的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但我看到现在的`科技如此进步,未来撬动地球还不是玩一样的。

阿基米德

一脸黑线的同学们

果然豪气,牛人的思想跟不上呀……

阿基米德的豪言,它是激励在科学探究中,只要有一点点的曙光,我们就可以看到黑暗的世界,他用杠杆撬动的不是地球,而是人们的思想。让我们向前辈致敬,大家鼓掌。

物理学

【雷鸣般的掌声】

阿基米德

同学们,未来看你们的了,我为你们的未来鼓掌。

那我们就请物理学讲讲前辈阿基米德用杠杆撬地球的故事。

小明

物理学

阿基米德确立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然后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叙拉古国王听说后,就觉得阿基米德的事真是稀奇古怪。阿基米德向国王解释了杠杆的特性以后,国王就问到哪里去找一个支点,把地球举起来呢?阿基米德回答说这样的支点是找不到的。

国王说: “那么,要叫人相信力学的神力就不可能了?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动一样重的东西,看你讲的话怎样。”当时国王正有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他替埃及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造好后,动员了叙拉古全城的人,也没法把它推下水。阿基米德说:“好吧,我替你来推这一只船吧。” 阿基米德就利用杠杆和滑轮的子理,设计、制造了一套巧妙的机械。他把一根粗绳的末端交给国王,让国王轻轻拉一下。顿时,那艘大船慢慢移动起来,顺利地滑下了水里,国王和大臣们看到 这样的奇迹,好象看耍魔术一样,惊奇不已!于是,国王信服了阿基米德,并向全国发出布告:“从此以后,无论阿基米德讲什么,都要相信他……”

牛人真是不一样呀。

同学们

阿基米德

同学们,这叫知识改变命运,你们只要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将来必成大器。

在一般人看来,阿基米德是个“怪人”.有时候,饭摆在桌子上叫他吃饭,他好象没听见,仍旧在火盆的灰里画他的几何图形。他的妻子,要时时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时候,便呆坐着用油在自己身上画图案,而忘记原来是作什么事的了。

国王在叫一个工匠替他打造一顶金皇冠。国王给了工匠他所需要的数量的黄金。工匠的手艺非常高明,制做的皇冠精巧别致,而且重量跟当初国王所给的黄金一样重。可是,有人向国王报告说:“工匠制造皇冠时,私下吞没了一部分黄金,把同样重的银子掺了进去。”国王听后,也怀疑起来,就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想法测定,金皇冠里掺没掺银子,工匠是否私吞黄金了。这次,可把阿基米德难住了。他回到家里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办法,每天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也不洗澡,象着了魔一样。

有一天,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量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叫:“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他进皇宫后,对国王说:“请允许我先做一个实验,才能把结果报告给你。”国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皇冠掺了银子!”国王看了实验,没有弄明白,让阿基米德给解释一下。阿基米德说:“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所 以同样重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那么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的水量少。刚才的实验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小,这就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阿基米德有条理的讲述,使国王信服了。实验结果证明,那个工匠私吞了黄金。

阿基米德的这个实验,就是“静水力学”的胚胎。但他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继续深入研究浮体的问题。结果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维持浮体的浮力, 跟浮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

物理学

物理来源与生活,生活处处皆物理。阿基米德之所以在物理上有不朽的贡献就是和他生活中发现问题,就极力的去研究的精神有关。

物理学

小强

看来要成功先成疯。我说的是疯狂,嘿嘿。

以上是阿基米德科学研究上的故事,下面我就要讲讲阿基米德利用智慧怎样为国出力的,看看他的爱国情操。

公元前2,罗马的军队由玛尔凯路率领进犯阿基米德的国家叙拉古。这时,年已七十五岁的阿基米德,也立刻竭尽自己的所有才能,帮助祖国,打击敌人。 罗马统帅玛尔凯路,接连攻下叙拉古的两座城后,更加狂妄自大。他认为,只要用五天的准备时间,就可以攻陷国都叙拉古城。但他恰恰没有想到,就是因为有一位热爱祖国的白发老人阿基米德一次次粉碎了敌人的计划。

阿基米德让士兵用他制造的那些巨大的远程投射机器投射石头,砸的敌人损失巨大、用挂着“长嘴”的机器,一块块石头从“长嘴”里倾落下来,不但把攻城机打得粉碎,而且也把战舰砸个稀烂,使罗马的士兵陷入绝境。有时,还从城上放下一种铁钩,这种铁钩用机器操纵着十分灵活,铁钩能钩住罗马兵船的船头,然后把兵船拉起来,使兵船向一边翻倒,扣进水里。 玛尔凯路使尽了各种进攻手段,都被阿基米德的发明打破了。罗马军队变得胆小如鼠,一看见从墙头上伸出条绳子,就抱头鼠窜拼命逃跑,并叫喊着:“阿基米德又使出一种机器来作弄我们了!” 玛尔凯路最后没有办法了,只得把叙拉古城团团围住,妄图把城里的人困死。他的这种办法,使得阿基米德也无能为力了。罗马 军队一直围困了八个月,最后乘叙拉古人欢度节日,而疏于防范的机会,从一个冷僻的城门偷袭进去,才把叙拉古攻陷。

当罗马军队冲进城的时候,玛尔凯路曾下令不要杀害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那时,阿基米德正在他的实验室里画他的图形。士兵冲进后,脚踏声惊扰了他。这种惊扰,使他惊醒过来,愤怒地喊道:“喂!你弄坏了我的图画,赶快跑开些!”结果,他的愤慨激怒了罗马士兵,阿基米德便死于刀下。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虽然遇难了,但是,他在科学上给人类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物理学

同学们

太惨了…

是呀,他在面对敌人时,还忘不了他的研究。真是可歌可泣呀。让我们向这位巨人致敬。

物理学

小明

今天物理学和大家分享的故事让我们受益匪浅。学物理,源生活,广讨论,深钻研。爱国者,用科学,勇往前,报国难。

小明,文采不错喔。没看出来呀

小明

同学们

剧本:《认识物理学》 篇2

一、功的概念

功的内容是安排在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 如果物理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从教材中易知,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是做功的两个必备要素。因而, 功等于力和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当物体的位移方向和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功等于力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 以及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即为W=Ftcosθ。当然, 这是功的定义式, 也只有是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做功的表达式, 也就是一定记住该式的适用条件。

二、合力做功

动能定理指出: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为W总=Ek2-Ek1, 根据动能的变化量求合力做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另外, 功是一个标量, 也可以根据标量的计算方法, 根据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求总功, 即W总=W1+W2+…。当然, 如果几个力做功, 只有一个力做的功不知道, 也可以根动能定理, 先求总功, 再求某个力做功。

三、变力做功

物体受力可能很多, 可能有恒力, 也可能有变力, 学生最困难的也就是如何求解有关变力做功的问题, 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功率一定。

这类问题常出现在汽车的启动问题上, 如汽车保持恒定功率行驶, 求某段时间汽车牵引力做功。这时可直接用公式P=W/t得W=Pt, 可直接求解。

例, 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 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恒为P, 则在t时间内, 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解:用公式P=W/t得W=Pt, 可直接求解。

2. 物体受一个力, 且为变力, 可用动能定理求解。

这类问题在高一刚讲新课是作为和恒力做功的比较, 为常见题。

例: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kg的足球, 使球由静止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出, 假设人踢球时对球的平均作用力为200N, 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 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

A.50J B.200J C.4000J D.非上述各值

解:因为足球运动员踢足球的力为变力, 且位移应为所受力的位移, 不是题目中的20m, 故无法直接用功的定义求人对球做功。如用动能定理, 因此题可认为人在踢出球过程只有一个力做功, 所以直接用动能定理求解。由得因而选项A正确。

3. 物体受一个力且知道力随位移变化的图像, 可用“面积”法求功。

如果力F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明确, 始末位置清楚, 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F-S图像, 图像下方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功。图像求功具有形象、直观、简捷的特点。

例5: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块, 设木块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击入木块内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击第一次时, 能把铁钉击入木块内1cm, 如图1。问击第二次时, 能击入多深? (设铁锤每次做功都相等)

解析:因为阻力F=kx, 以F为纵坐标, F方向上的位移x为横坐标, 作出F-x图像, 如图2所示, 函数线与x轴所夹阴影部分面积的值等于F对铁钉做的功。

由于两次做功相等, 故有:S1=S2 (面积)

4. 物体受多个力, 只有一个力是变力, 其余力为恒力, 可用动能定理求解。

动能定理为高中物理学的主干知识,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学生应当深刻领会掌握动能定理的各种形式。

例4:如图3所示, 质量为m的小物体沿1/4弧面无初速度滑下, 圆弧的半径为R, A点与圆心O等高, 滑至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v,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解:小物体受重力、支持力、阻力, 其中支持力不做功, 重力为恒力, 但阻力为变力。因而由动能定理:W总=Ek2-Ek1得, mg R+W阻=1/2mv2-0, 所以W阻=1/2mv2-mg R, 即W克服阻力=mg R-1/2mv2

5. 知道力随物体位移的变化规律, 可用数学上的积分工式W=蘩Fxdx求解。

剧本:《认识物理学》 篇3

关键词:反犹主义;威胁喜剧;焦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哈罗德·品特作为剧作家崭露头角的时候,其作品给人的印象是与政治意识形态完全无关。品特曾说过“我没有特意强调写作的任何特定社会功能,我写只是因为我想写”[2](“Writing for Myself”,12)。在早期创造阶段,其剧本表面上与政治问题无关,但是作为公民品特有其政治态度。他的早期戏剧曾被归类为荒诞派戏剧,然马克·西沃斯坦Marc Silverstein指出品特早期的剧本“针对的是生活在特定文化秩序下人们的生活变迁,这些人不是生活在难以理解的领域”[1](426)。尽管其作品展示了生活的神秘,不确定性和荒谬,其政治倾向还是有迹可循,从八十年代开始,他积极参与社会公众问题如:英国的民权运动,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干涉主义,北约轰炸塞尔维亚,海湾战争,轰炸伊拉克和对美国囚犯的虐待和审查。品特的剧本反映了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

身为犹太裁缝的儿子,品特于1930年10月10日生于伦敦的哈克尼区。在童年时代他经历了二战期间德国轰炸英国,这使他形成了终其一生的反战观点。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品特称自己是基于道德或宗教原因不肯服兵役的人:“我意识到战争的痛苦和恐怖,我绝不同意使战争继续下去。我说不。”[3](interview,1967)

品特承认早期经历的反犹太主义是他成为剧作家的原因。缺乏安全感和被威胁所包围,他对暴力和残忍非常敏感。其剧本中一些噩梦般的场景来源于童年时期害怕被盖世太保抓住送往集中营烧死的恐惧。品特童年时期生活的伦敦东区是一个政治战场。那里生活着大量来自1905年俄罗斯大屠杀的犹太难民,一战后人数激增,主要是希特勒反犹政策的受害者。这些新来的难民与伦敦本地人,黑人和爱尔兰人争夺立足点和生计营生。在东区街头,莫斯利法西斯主义支持者与左翼犹太激进分子不断产生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种紧张局势并没有终结。品特生动的描述了当时情况:“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遭遇暴力。我确实…在东区遭遇到暴力,法西斯主义在英格兰死灰复燃…在那些日子里有太多的暴力。”[4](Bensky,363)

品特利用童年经历和敏锐观察呈现了二战后英国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他表现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他的早期剧本以下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气氛,关注的是受威胁的身份以及个体在应对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焦虑和混乱。品特的剧中人在房间里受到惊吓,感到恐惧:“显然,他们害怕房间的外面。房间的外面是一个对他施加压力的世界,这是最令人费解和恐惧,好奇而又令人惊恐的”[5](interview,1960)。品特把房间作为个人庇护所,是把家庭与社会群体区分开来的避难所,是保护“自我”免受“他者”伤害的庇护所。《生日聚会》中的戈德堡Goldberg和麦肯McCann,《房间》中的莱利Riley和《送菜升降机》中沉默的证人都是入侵者。因其早期戏剧对不安全感,焦虑和无情命运的关注,其戏剧被欧文·瓦尔德 Irving Wardle称为“威胁喜剧”。

品特关心的政治问题本质上是人道主义,他关心的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如何践踏后者权利的问题。在其剧作背后,基本的政治问题即权力的使用和滥用,争取生存空间斗争的残忍和恐怖。马克·巴迪Mark Batty发现品特对展示强权的虚伪以及权利如何被滥用对付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以及语言是如何被使用“掩盖政治上制服和妖魔化失败者”很有兴趣。在他看来,这些问题是品特早期及以后戏剧的核心[6](Harold Pinter 91)。

品特试图通过《生日聚会》传递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前者侵入和扰乱脆弱个体的平静生活,营造不安的社会氛围。采访过品特的安娜·福特Anna Ford发现在品特早期戏剧如《生日聚会》,《送菜升降机》,《温室》展示了被专制权力如国家权力,宗教势力破坏或摧毁的个体生活,发出了主流之外的质疑声音。[7](interview,1988)《生日聚会》中斯坦利Stanley的精神崩溃和《送菜升降机》中格斯Gus的死亡反映了神秘组织是如何粉碎无助个人的生活。马克·巴迪Mark Batty认为《一夜外出》中艾伯特Albert被专横的母亲控制是“社会力量的约束和诱捕的缩影以彰显其存在”⑧(Harold Pinter,36)。《送菜升降机》中反映了士兵们的焦虑,本Ben和格斯Gus被发送到不知名的地方杀人却不知道原因。受害者的不确定性以及自己的命运的未知性反映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荒谬。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充满了滑稽的人物和晦涩的对话,在看似平常的对话背后其主题是悲剧性的和发人深省的,体现了二战后个人的生存焦虑,也是品特早期经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Silverstein,Marc.“One for the Road,Mountain Language and the Impasse of Politics” Modern Drama 34.3(1991):426

[2]Pinter,Harold.“Writing for Myself.” Plays:Two.London:Faber,1977:9-12

[3]Pinter,Harold.“Interview in “Talk of the Town.” The New Yorker 25 Feb.1967

[4]Bensky,Lawrence M.“ ‘Harold Pinter in Writers at Work.” The Paris Review Interviews.Ed.George Plimpton.New York:Viking Press,1967

[5]Pinter,Harold.“Interview with John Sherwood.” BBC European Service 3 Mar.1960

[6][8]Batty,Mark.Harold Pinter.Horndon:Northcote House Publishers,2001

[7]Pinter,Harold.“Interview with Anna Ford.” The Listener 27 Oct.1988

对心理学的认识 篇4

10081101 卢珊

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我想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想学习一种心理学的视角。以这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世事,尤其是人的行为、思想,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勿庸置疑,这种看世界看个人的角度是自己从前所完全陌生的。现在的我渐渐习惯于这样一种视角。习惯于从一些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细节去观察一个人,习惯于通过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去更好地了解他,习惯于应用同理,注意倾听,不轻易为他人做决定……而且,在这样的视角中,自己还渐渐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强大力量。我们所见到的许多看似可恶之人,可恨之事,背后往往都有着不易为人所知的心理原因。学了心理学,我们对人性会有更深的理解。表象往往并不可靠。一个狂妄自大的人骨子里或许是个极度自卑的人,一个总是热情过度的人可能是为了掩饰其冷漠。心理学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那些表层的幻影,直抵人性深度,令人敬畏。

是的,心理学是把手术刀。当我们拿起这把锋利无比的刀时,免不了要先对自己动手。这是一种好奇,一种在未学深厚可应用于他人时的试验,一种学心理学者所特有的甚至于牺牲的精神。因为好奇而开始的自我探索、自我剖析,有时把握不好力度,难免鲜血淋漓,痛苦不堪,甚至不可自拔。有一种偏见说学心理学的都是精神有毛病的人,都是疯子。如果退一万步讲,确实部分存在这种现象的话,也是因为心理学的手术刀在肤浅的快乐下,挖出了深刻的痛苦。对人性的丑陋一面,不可理喻一面没有足够宽容的话,恐怕很难接受这些图景。

所以,我强调心理学的视角的种种益处,但也需要提醒的是,心理学的视角毕竟也只是世间各种看问题的视角之一,并非万能良药。也并不需要完全地拘泥于其中。心理学是最接近于人性本身的学科之一,但也存在一叶障目的可能。毕竟,看待人性的视角还有经济学、社会学、医学、政治学……种种视角综合,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更加丰富也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人性画卷。

所以当我们限于心理学的眼光对某些问题心烦意乱甚至心灰意冷时,需要有所跳出,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一切。认识自己本就是世间近乎最难的事,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以往心理学的消极特征的过度泛滥。我们身在其中,也不免会受其影响。

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说课稿 篇5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对浮力的认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压力,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设疑,引导

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列举实例,引入课题

课件投影:水里游泳情景、海上轮船、热气球等图片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进行

1、浮力概念的建立

(1)让学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谈感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铝块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

?根据学生说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石块、杯子、水)

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挂着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④对于浮力的.方向,可让学生回答。一般学生会说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小组讨论:杠杆不平衡的原因

?教师讲解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球会怎么样?为什么?

(2)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

(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

(4)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用桥墩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四)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一二题

(2)拓展延伸:由本节课我们 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从中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说课稿】相关文章:

1.认识浮力活动课件

2.浮力的说课稿

3.浮力物理说课稿

4.《浮力》说课稿

5.浮力说课稿课件

6.《浮力》说课稿精选

7.关于浮力说课稿

8.《认识浮力》课程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认识与实践 篇6

浦东新区教科所教研室 吴耀忠

目前,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已经进入对新教材进行试验的阶段。对于新教材的试验,我认为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其一是怎样通过教材来实现二期课改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目标。其二是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新教材的结构,选材,例题,习题等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合学生需求,提出对教材修改的意见。其三是为推广作好准备。为了要解决好这三大问题,达到新教材试验的目的,采用合理的实施方略是非常重要的。为提高实施新教材的效果和层次,我们以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来指导新教材的试验工作。

一、对二期课改和新教材的初步认识

要实施好新教材,使教师能正确把握工作的方向,我们认为要从四个层面抓好学习工作,以便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二期课改方案和新教材。第一层面,抓好二期课改总方案的学习,这是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如果教师不清楚改革的总方向,总要求,总目标,那么教师的行为将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课改也将不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为此我们利用各种培训、教研活动等机会,通过听报告,看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改革的要点,二期课改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等改革内容,使老师们逐步明确了将“构建以国际大都市为背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课程观念。 第二层面是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通过对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首先可以使我们明确物理学科的学习只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部分,物理学科的教学要服从于整个自然科学教学的安排,改变有些老师只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只强调本学科教学重要性的思想。其次通过学习,使教师了解了二期课改方案中对于中小学自然科学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整体安排,这样既有利于各学科间的整合,又有利于教师在各年级教学中把握教学的切入口,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征,能使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上课的教师有一个整体感,更加便于教师把握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学要求,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衔接工作。第三,使教师能更加准确的把握课程要求的分类及界定。如“认知”要求的分类界 定,“实验”要求以分类界定,“方法”要求的分类界定等,这对教师在教学设计,判断教学达成度,评课交流等诸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层面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训练,教师命题,教学评价乃至各类考试及命题的依据,因此对整个教学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定了本学科课程的性质定位、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它包含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明确了每一年级的课时安排,构建了“基础型知识”,“拓展型知识”和“研究型知识”的内容框架及基本要求;提出了实施教学的一些建议,如教学建议,评价意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障措施,以及教材编写的建议。此外课程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和训练的示例。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使老师进一步理解了二期课改的理念,改革的要点及突破口,并能更加自觉的按照二期课改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及具体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尽管在新教材试验初期,课程标准还未正式出版,但是我们还是利用教材组、市教研室下发的有关学习材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使教师基本上了解了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为开展试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个层面是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材作为体现课程思想的载体,对于能否落实课程的思想、要求等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此教师了解教材的结构,编写意图,特色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充分利用假期培训,各种教研活动,组织老师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使老师对教材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为试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研究,使老师们明确了初中物理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为了更好的体现二期课改方案的思想和要求,二期课改的初中物理教材在结构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教材采用目前国际初中理科教学中较普遍的“教科书”+“学习活动卡片”相结合的教材结构,教科书主要供学生阅读和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辅导讲解,学习活动卡片主要供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我们认为,这样可以解决以往老教材普遍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即如果便于学生阅读,就缺乏探究,而如果注重探究,教材的阅读性就差的问题。通过学习,使教师明确了采用这种教材结构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①适应上海初中教学小班化发展的趋势,与国际初中理科教学模式逐步接轨。②较大力度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实验学科的基本特点,以实验和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有利于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③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要求。④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 2 性和选择性。

 第二,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基础与拓展要求合在一套教材中,不分成二套,即某一知识点分基础、拓展二部分,适应知识的递进关系和学习的选择性,方便实际教学需要,学生在拓展课时中若选修物理可继续使用同一教材。 第三,教材以图文并茂的行文作为广而浅知识的载体,强调可读性,培养学生读、写科学文字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同时教材还非常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让学生感悟科学之美。

 第四,学习活动卡作为一种程序式的个案,为学生提供一种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通过它将学生与其它课堂教学的因素如演示、学生实验、活动、讨论、阅读相链接,让学生经历一个较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活动卡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

 同时,通过学习,还明确了用新教材组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一是在相同教学时数内处理好相对较少的教学内容;二是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正确使用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片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与课堂教学进程调控的关系;五是处理好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关系。

 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学习研究,使老师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几方面了解了二期课改的要求,中学物理教改的方向,为搞好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精心安排,抓好实施

 抓好二期课改方案、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等的学习,只是实施新教材的第一步。要把课改的理念,课程的要求,教材的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关键的是抓好对新教材的实施。我们认为二期课改成败的关键就在实施这一阶段。

 为了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取得成效,我们对实施这一环节作了精心的安排。根据实施新教材的三大目的和任务,我们从试验工作的策略,教研活动的安排,专题研究的展开三个方面进行工作,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有序而稳步的开展。

(一)新教材试验工作的策略

 为了顺利开展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我们拟定了新教材试验的工作策略,这就是:先磨合,再提高;先基础,再拓展;先课内,再课外;先补课,再教课。

1.先磨合,再提高的策略。如前所述,二期课改的初中物理新教材,采用目前国际初中理科教学中较普遍的“教科书”+“学习活动卡片”相结合的教材结构,这种教材结构在中国大陆是首次出现,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很 3 陌生的,是第一次碰到。这就带来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科书”与“学习活动卡片”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影响试验工作的顺利展开。要使教师和学生都熟悉在课堂教学中协调使用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片,需要有一定的“磨合”期,过了这段磨合期,就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在试验的初期,我们提出“先磨合,再提高”的试验要求,是较合理的,也是稳妥的。在这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区级和一次市级教学研究课,专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片的配合使用问题。通过交流研讨,加上老师自己的不断实践的,使老师逐步熟悉了这种教材结构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对学习活动卡片的内容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 2.先基础,再拓展的策略。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基础与拓展要求合在一套教材中,是本套新教材的又一个特点,以适应知识的递进关系和学习的选择性,适应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照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基础知识是供八、九年级全体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拓展知识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供部分学生拓展学习的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了“先基础,后拓展”的教学策略,要求各试点学校,首先要落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学一些拓展的内容,对部分对学习物理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多讲一些,讲深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也体现了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

 3.先课内,再课外的教学策略。二期课改非常强调研究性学习,增设了研究型的课程,突出了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以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学习的方式,在对初中物理新教材的试验中,我们主张先在课堂内对基础内容的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再选择部分拓展内容作为延伸,扩展到课外作为专题进行研究。这里先课内再课外有二层含义,一是知识内容,二是学习的时空。对于内容来讲,在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先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向外延伸,即从课本内延伸到课本外,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如声音中的噪声,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等内容,都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学的时空看,由于规定的课时数的限制,很多研究性的学习,如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就只能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进行。当然,这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程度,则要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来决定。

 4.先补后教的教学策略。按照二期课改的方案,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自然科学进行总体的考察和安排。因此八年级物理是以六、七年级的科学知识作 4 为起点,而我区目前在试验的六所学校中,学过新综合科学的学校只有2所,其余四所都没有学过,这样就造成八年级学生学习新教材时有一个断层,因此我们提出对于没有学过新综合科学的学校和学生采取先补后教的教学策略。为此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列出了该补的知识内容,学生实验及实验器材,使新教材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二)抓好教研活动

 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是一项更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各试点学校间的经常交流和研讨,以便及时了解试点情况,探讨出现的问题,解决出现的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提供互相交流和研讨的场所,对搞好新教材试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们根据新教材的试验计划,排出了详细的教研活动时间表及活动主题。为了有序的搞好试验工作,新教材教研活动按照下列层面展开。

 第一层面是以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设为主。其中教材分析由教材组负责讲课,教学建设以上课教师为主进行讲课,通过这一层面的教研活动,使上课教师了解教材的特点,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种方案,为上好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 第二层面是举行听课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例,供教师学习,交流,评课和研讨。通过评课研讨,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要求每位开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以提高研究课的效果。开课的主题有:怎样有效使用学习活动卡(建平实验廖宝民老师),怎样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上好较抽象的内容(如原子核模型)(金扬 中学薛霞老师),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华夏西校杨燕娟老师),对全区初二物理教师的新教材的展示(建平实验庄东红老师),物理与生活相结合(金苹果学校许绪根老师)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层面是专题研究,如召开了听取对教材意见和建设的座谈会,召开了各校交流教学经验的座谈会,举行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讨会,怎样做好对学生期中和期末进行评价的经验交流,实验教学的专题交流等。通过这些专题研讨和交流,使教师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学的改革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提高了教师做好试验工作的信心。

 第四层面是积累试验的资料,主要为以后的试验工作和推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专题研究,提高试验成效  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几个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以此作为突破口,从而更好的体现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体现新教材的思想,力求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符合课改的要求。同时也为以后的推广工作提供可以操作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此我们主要对下列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1.加强实验专题研究。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加大了实验的力度,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活动用的学习活动卡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学习活动卡的活动绝大部分与教科书知识相匹配,其中还有一部分打“* ”号项目供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打“*”号项目,可要求学生课后选做,并及时让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组织交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增加教育的选择性,让所有学生都受到必需的,有区别的物理教育的理念,落实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科学探究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最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 为此我们在试验过程中,要求各试点学校,要以物理实验作为抓手,通过实验组织课堂教学,彻底改变“讲”物理的局面,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劲,学得主动。我们对学习活动卡中的每一个实验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的作用。针对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列出了需要试点学校添置的实验器材,(如打点计时器,示波器,压电陶瓷等),对有些效果不太好的实验,提出了代用的实验。通过这些研究,试点学校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而且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要求,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实验,对学习活动卡片上的实验,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设,供教材编写组参考,得到了编写组老师的肯定和好评。

 目前,各试点学校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实验,尽管有些实验器材还没有配套,但老师们还是千方百计自己制作,或去借,或去买,以满足教学需要。很多老师还创造性的开发或改进了很多实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组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几乎都成了各校交流和展示实验成果的场所。

2.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二期课改的要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公认的事实。关键是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以转变教师 6 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题,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也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开始先选择我们熟悉的,又适合理科教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如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实验归纳教学模示,示范实践教学模式,启发掌握教学模式等等。到了后一阶段,我们逐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半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完全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如对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研究》这一问题,建平实验的庄东红老师就设计了三种教学方案,第一种方案属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第二种方案属半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第三种方案属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并对这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比较,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试验工作的展开,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更深入进行,以后还将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如课堂教学中体现课程适应学生的项目设计教学模式,这将引起课堂教学革命性的转变,从而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的局面,使学生具有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满足和发展。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专题研究。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正在使物理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对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渠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拟订了初中物理新教材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计划,各校围绕这个计划,作了有益的尝试,很多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从教学实践看,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很多内容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根本无法上课,或效果会很差。如第一章《从原子到星系》,第二章《声》等内容,非常抽象,学生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通过信息技术摸拟和再现,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使学生学得生动,有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现在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首先考虑二个问题,一是实验,二是制作课件,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占有主导地位。

 从课件或素材的来源看,目前大概有四条途径:一是自己制作,二是从购买的光盘上,三是从网络上下载,四是其他老师处拷贝。目前我区建平实验,金扬和金苹果等中学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课件和资料,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从区的层面看,我们为了有所突破,我们集中精力对光这一章进行了重点研究,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及知识点的学习性质,制作课堂教学用的课件或素材,这样的课件或素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作用 7 较大,有利于建立资源库或素材库,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4.加强评价的专题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逐渐确立,公正客观的学习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反馈、鉴定等能,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改变目前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等倾向,我们提出了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结果中,除了考虑笔试试卷的成绩外,还要考虑平时学生学习物理的整个过程的表现,即还要考虑过程评价。我们提出过程评价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对学习活动卡片的抽查,每学期抽查次数不少于三次,二是对教科书每节课后作业练习的平时积累记录,三是不少于500字的课外探究实验或调研、读书报告。因此最后给学生的期中或期末总成绩分为四部分组成,我们提出的比例为:期中(或期末)笔试考试成绩占70%,活动卡记录是15%,作业是10%,探究实验或调研,读数报告占5%,作为第一步,我们觉得这个评价方案是较合理的,也是符合课改方向的,也是可以操作的。通过这一学期的尝试,这对促进学生重视实验,积极探究有一定的作用,三、问题与反思

 通过一年的试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成果,如锻炼了一支队伍,熟悉了适合教材风格的一些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制作了一些具有一定效果的课件,自制和改进了一批实验器材,编制了一些适应新教材的练习题,对学习活动卡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尝试了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教材组的好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试验的时间较短,许多研究工作还刚刚开始,还需要在以后的试验工作中不断继续探索,才能有所突破。在试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教学方面看,主要有一个担心,就是学校、家长,包括教师有对新教材不放心的现象,认为新教材知识要求浅,习题少,能否应付以后的中考;二个不适应,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不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此外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大(特别是实验的准备工作量很大),负担重;实验器材不配套,需靠教师自己解决;缺少多媒体设备,影响教学效果;班级人数多,影响学生的有效探究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各校之间的差距较大,等等。从教材本身看,存在一个配套的问题,如器材不配套,资料不配套,有些学校没有学过新综合科学,在学习内容上也有不配套之处(即内容衔接不配套),课时数与教学内容不配套。此外,新教材还略显粗糙。但我们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 我们觉得,要把试验工作搞得即扎实又深入,又有成效,更主要的是要抓好专题研究,通过对试验工作的反思,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等的研究外,下面几个问题要在今后的试验工作中重点加以研究。

1.研究性学习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二个层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二是围绕专题开展研究型学习。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能够总结一些体现研究过程的可以操作的经验和方法,这对提升研究性学习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问题。这也涉及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问题。二期课改方案和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从学生的个体较独立的学习方式为主转到学生独立学习和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主,这就要探究在合作交流学习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做法及效果等,这对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项目设计的研究。按照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物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保持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向多元化和多层次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要。怎样实现这个理念,怎样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寻找可行的做法。

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再认识 篇7

一、重视物理概念引入的具体方法

1.借助实验方法引入

通过实验的手段将概念特征描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从而刺激学生的知觉选择。物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更好地得到体现。在课堂实践中,借助物理实验的方法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继而总结出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引导学生获取对物理概念的认知。

2.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引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积累大量关于物理的生活经验,但大都不加以思考。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基础,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共性的总结,提出新物理概念,使学生更易感到新概念的亲切,觉得物理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身边。要想实现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可以自主领会物理概念,加强直观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要尽量做好有关演示实验,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做深入分析,善于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3.借助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

一般来说,已学过的规律、概念与新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抓紧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以现有知识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逻辑性的开展,自然而然地将新概念引申出来,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之后,学生本就已经建立了较多的物理概念,大脑中也存了较多的物理感性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利用学生大脑中现有的认识结构,引导其将新概念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重新建立新概念,最终达到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借助学生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物理概念,实现概念同化。

二、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具体做法

1.精准理解物理概念内涵

物理概念的内涵即指概念所反映出来的物理过程、现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例如“电场强度”“电容”以及“密度”等物理概念。如果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内涵,那么学生就无法掌握物理概念,无法掌握物理知识,教材中所体现的重点概念本就是关键性概念,这也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通过直观的表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才能掌握物理概念,相反要想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就必须使其精准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2.明确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每个物理概念都有其存在的范围及使用条件,每个物理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概念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物理课堂中,对于概念的讲述,如若不能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扩展认知,不能分析他与其他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势必会存在对概念理解的片面性,继而无法正确地掌握、运用概念,阻碍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形成。比如说,学生容易将“压力”及“重力”“温度”与“热量”等概念搞混,这就是因为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两者概念的内涵,缺乏对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比、解析,确定概念界限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对概念清晰的认知结构。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物理概念

新课程标准提倡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通过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作为依据,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概念来源于实际,并了解到物理概念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关系。“学以致用”本就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物理概念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将物理概念运用到实际中,才能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概念的亲切感,使学生形成精准、清晰的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核心内容,只有依据基本的教学规律,严格按照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实验、生活、经验以及已学知识入手,引入概念教学,解决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才能使物理概念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物理概念属于整个物理学知识的重点,是学习物理其他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也是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物理概念教学强调物理概念的外延,理清有关概念的联系和相近概念的区别。必须联系实际,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自我领会。必须根据教材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

上一篇:小学校园安全的部门工作总结下一篇:上半年语文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