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精选10篇)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1

负所得税=收入保障数-(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率)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来源: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2

一国政府确定涉外纳税人税收负担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涉外税收负担原则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和经济意义。其财政意义体现在它通过影响一国的近期税基大小与长期的税源发展状况,最终会影响到有关国家的税收收入水平。其经济意义体现在,它不仅会引起国际投资流向、规范与结构的变动,还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也会影响国际先进技术的转移,甚至影响有关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它广泛地涉及了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信贷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和国际技术合作关系在内的国际经济关系的一切方面。因此,一国政府往往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涉外政策的要求,慎重地确定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目前,世界各国所制定的涉外税收负担原则按涉外税负的国内税负的水平来衡量,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优惠原则。即赋予外国纳税人低于本国纳税人税负的特殊优惠权利。二是平等原则,即指对同一种收入征税,涉外税收负担等同于国内税收负担。三是最大负担原则,即指对同一收入征税,涉外税收负担要高于国内税收负担。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3

防范国际避税和逃税、完善税收征管的一项具体措施。指在纳税人不能提供准确成本和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税所得时,可由税务机关参照一定标准,估计或核定一个相应的所得额,然后据以征税的制度。在许多国家的税法中,都有所得核定的条款。核定所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定率法,即核定利润率,然后据以计算应税所得额;二是定额法,即直接核定应税所得额;三是分配法,即直接在有关的企业之间分配利润,这种方法更多地适用于跨国关联企业,就是按其企业集团总利润依一定比例分配的方法来确认各企业的应税所得额。所得核定制度的建立可有效地防范跨国纳税人的避税和逃税行为,并可简化税收征收手续。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4

国际税收协定冲突规范的内容之一。指在签订国际税收协定时,将某项课税客体划归来源国首先行使征税权的一项原则。虽然不同的税收管辖权都有其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但比较起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地域管辖权的行使更有效、更直接。因此,在不同税收管辖权发生冲突时,地域管辖权可优先行使,这一点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在签订国际税收协定时,一般对常设机构的所得和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董事费、表演家和运动员所得,可由来源国优先征税。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5

西方税收学界所倡导的税收原则之一,指国家征税以不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平等对待一切纳税人为目标的税收制度。其立论基础是确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充分效率。倡导税收中性的目的是要避免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和扭曲,而让市场在不扭曲或不受干扰的条件下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税收中性思想最早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税收理论中提出的。它的代表人物斯密主张把税收职能限制在满足国家公共需要的范围内。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一切赋税都有害于社会再生产,反对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预。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英国的马歇尔基于“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国家课税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资源有效配置,产生税收超额负担,提出凡是影响价格均衡的税收都是“非中性”的,只有符合中性原则的税收才能保持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家的税收中性原则是以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从实践看,20世纪50年代前,没有一个国家实行过税收中性原则。1954年以后欧洲经济共同体相继推出税率比较单一的增值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有些学者还主张税收对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也应保持中性,不应厚此薄彼,以促使资本在国际上自由地最有效地流动。按照这种理论,一国政府不应对引进外资采取减免税措施,税收饶让也缺乏存在的客观依据。其实,税收中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税收作为一种强制的国家占有,必然会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影响,特别会发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推崇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学说,认为税收可在市场失灵时具有“非中性”。即主张运用税收纠正市场存在的缺陷,调节经济运行。在当代,随着国家调节经济职能的扩大,税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国家经济生活。所以,现在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要求一国的税制都按照中性原则建立是困难的,税收的中性和非中性要视税收是否有利于经济运转来决定。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6

本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税收思想和政策主张。该学派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对生产停滞、严重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束手无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在不受干预的市场经济中,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国民生产增长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中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及其有效利用。企业和个人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报酬,取得税后的实际收入,政府应该改变税收政策对供应者的刺激,使其成为刺激供应,增加实际收入的工具。用改变报酬的方式来使人们喜欢工作胜过闲暇,乐于投资胜于消费,使生产的源泉胜过财富的坑洼,并使纳税活动胜过不纳税活动,这样政府就能直接而有力地促进真正的需求和收入的扩大。供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里根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阿瑟·拉弗;美国国会众议员t·f·肯普;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r·a·孟德尔;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m·弗尔德斯坦;里根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n·b·图雷等。其中,拉弗和肯普被认为是供应学派的激进派人物。供应学派税收理论同凯恩斯主义的税收理论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变化,即由强调刺激需求改变为强调刺激供给;由强调实行“收入再分配”,改变为强调鼓励生产、工作效率和扩大收入差距,由强调政府干预改变为强调运用市场机制。供应学派的税收理论,可以概括为四点:(1)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其依据是拉弗提出的著名的“拉弗曲线”。这条曲线的简明含义是,在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税率为100%的时候,企业没有任何利益,税收就成为乌有;相反,如果税率为0,政府收入难以保持,自然使政府陷于瘫痪。因此,在这条曲线上一定有一个最佳税率点,这个点表示的税率可以取得最大的税人和预期的最佳的国民生产总值。(2)降低累进税率与边际税率。在70年代初,供应学派认为美国经济中的根本问题是税收制度。主要原因是由于所得税的高累进税率制度和“税率结构”不合理,也就是对富人征税适用的税率太高,税负太重。供应学派认为,实行高累进税率制度,富人税负繁重,有许多坏处,如影响富人投资的积极性,其实,增加税负,对富人的消费开支没有多大影响,主要是影响富人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促使地下经济发展,由于税率进入“拉弗曲线”所称的“禁区”,迫使一些企业和职工不断逃入税金避难所,进入不纳税的地下经济的行列,增加逃税现象;其弊端还有“经济转移”,即资本外逃和人材外流,这和为了增加收入显然背道而驰。所以供应学派竭力主张降低税率,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因为,边际税率越高,替代效应越大,对人们创造新增收入积极性的伤害也越大。供应学派认为,降低边际税率不是简单的“收入回流”,而是会同时带来刺激收入增加的因素。因此,要想向富人多征税,就要先降低富人的税率,要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要先向纳税者减税而不是增税。因为降低税率意味着更好的刺激、更好的刺激意味着更高的储蓄率、更多的资本形成、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的更大增长。(3)税负轻重对人们消费与投资、休闲与工作的决策影响的理论。这个理论是用“相对价格理论”来说明的。相对价格理论是供应学派减税主张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消费与投资、休闲与工作都是有代价的,都有一定的价格。税收负担也是一种代价、一种价格。在一定条件下,税收负担“价格”的高低,决定消费与投资、休闲与工作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人们对消费。投资、休闲与工作的决策。相对价格理论的提出,为供应学派的减税政策主张,提供了经济上的依据。既然税率越高,闲暇的代价就越小,工作报酬就越低,自然高税率就会鼓励闲暇、打击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样,既然税率越高,消费的代价就越小,投资的报酬率就越低,自然高税率就会鼓励消费、打击人们的投资积极性。因此,在劳动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对较高报酬的反映“弹性”较大时,减税的“自偿”能力也越大,这时,减税不仅可以把闲暇的时间和闲暇的资金转化为生产要素,而且税收收入也不会减少。(4)减少政府干预和税收减免。供应学派虽然十分推崇j·b·萨伊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但并不一般地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对某些税收项目实行减免,实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因为它不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是握有减免税权力部门主观意志的体现。减免税的规模越大,越会使税基缩小,越会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越会增加纳税人对税负不公平的担心。而且有些税收减免还常常是只能刺激需求,不能刺激供给。所以供应学派主张应该用减少减免税的办法换取降低税率,用低税率去刺激投资、储蓄和工作的积极性。供应学派的理论主张对整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里根被罗伯茨称为“供应学派的第一位总统”。但也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供应学派的政策作用结果会使美国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贫富悬殊在以空前的速度加深,这在政治上“已埋下灾难的种子”。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7

税务机关核准纳税人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税务行政文书。核准延期申报通知书是税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的规定,对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经核准同意其在规定的处长期限内办理申报而下达的书面通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的期限办理纳税人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查明事实,予以核准。税务机关在核准纳税人延期申报的同时,核定申报期间应纳税额并限期缴纳。核准延期申报通知书可以帮助纳税人解决申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利于纳税人维护和遵守正常的申报秩序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8

法国资本主义建立时期的资产阶级税收理论。重农学派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先驱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p•布阿吉尔贝尔、f·魁奈、 a·r·j•杜尔哥和西斯蒙第。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法国,由于封建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农业极度衰落,税制紊乱,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负担沉重,法国的财政经济面临严重的危机。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要财源茂盛,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必须发展农业,从而将其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他们在税收方面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思想和政策主张。主要的有:(1)税收与生产的关系。他们提出了三点很有价值的观点:①课税不能过重,不可影响和破坏生产,应根据纳税人的能力缴纳。否则,生产就会衰退,反过来,造成税收收入的减少;②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要适当,应当和国民收入的数额保持平衡,不可任意挥霍;③税收增长的前提是财富的增长。认为农业生产是财富之母,君主要想多征税必须首先扶持农业。不这样做,征税就会变成掠夺,很快会使国家趋于衰落贫穷。(2)主张实行“单一土地税制”。取消其他一切赋税,简化赋税征收机构,节省征收费用。(3)提出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4)以转嫁为标准划分直接税与间接税,并提出了以“纯产品”为核心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学说。(5)主张废除包税制。重农学派的税收理论是防止封建帝王横征暴敛的理论武器。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税收术语负所得税 篇9

马魁斯·德·沃邦(1633~1707)是法国批判法国重商主义财政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是《王国什一税案》(1707)。沃邦认为,法国农民之所以贫困,原因在于赋税负担过重,以及分配与征税方法的不合理。为此,他于1694年向政府提出改革赋税制度的根本纲要,即人头税方案,作为国家救济方案。人头税方案仅在战争时期,对不同等级有支付能力的人员,实行无差别地按15:1德尼比例课征人头税。这一方案体现了他的平等比例课税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他尔后写成的《王国什一税案》一书的雏形。他在该书中,提出的改革税制的思路,即什一税。什一税是对土地所得、房屋建筑所得、养老金、工资等所得课征的收益税,并根据所得种类不同而课以不同的税率,但最高税收限额不得超过所得的十分之一。“沃邦的赋税改革内容不是单一的什一税,与什一税并行的还包括盐专卖制度,降低税率,对奢侈品及葡萄酒征收消费税、间接税、奢侈品税等复税制度。赋税改革还提出改革复税征收制度,包括废除包税制度,废除封建贵族、僧侣的免税特权,准许农业以实物交税,特别是救济农民资本家的改革”(引自《欧美财政思想史》第97页)。沃邦的赋税思想理论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在专制王权下身受重税盘剥的现实,目的在于救济农村的凋敝状况。沃邦的赋税理论,一方面作为一项社会政策,提出减轻对贫者课税的主张;另一方面,又主张对生活必需品盐征收盐税,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是,沃邦把什一税及盐税作为可以变动的赋税来对待,其税率必须根据情况适当增减。同时,他将关税和奢侈品税作为固定收入。他还认为所有免除公课的特权都是不公正的,主张课税应实行公正原则。他从国家给予人民法律的保护的角度来解释征税的依据,否定了征税出于隶属地位的论调,这是一种进步,主张纳税应与收入相适应,即坚持纳税平等原则。这种思想可以看出是赋税的财政政策原则的萌芽。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义务说 篇10

将税收看作是人民对国家应尽的一种义务的学说。该学说源于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洲的国家主义。国家主义认为,人类为了共同生活,必须组织国家,国家是人类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人民是国家共同体的成员,个人的生活有赖于国家的存在。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就应该具有征税权,这种征税权是国家生存的条件。在国家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德国的一些学者在税收理论上反对以社会契约说为基础的交换说、保险说,提出纳税是人民应尽的义务,任何公民不得例外。“义务说”从国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具有征税权,可以强制公民缴纳赋税,从而提出公民纳税只是他们应尽的一种义务的税收根据,是一种离开国家阶级属性的税收学说。

上一篇:小学语文复习措施下一篇:残疾人专职委员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