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总结(精选7篇)
《海上钢琴师》总结
4月23日,我院团总支心理部举办了经济管理学院心理电影展播活动!我们部长为了锻炼我们干事能力,把活动交给我们干事举办,对我们加以指点批评,并有支心理部各干事的团结合作,积极工作,以及部长的大力支持,这次的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活动中所有干事积极性都很高,并且能够积极应对突发情况,是心理电影展播能够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活动中,安排签到的干事工作认真负责,统计名单一百多份。活动教室现场秩序井然,大家都安静的观赏电影。电影内容精,充满,情节跌荡起伏,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这是我们举办心理电影展播使我们又一次受益匪浅,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次的经历会有利于我们部门的工作与学习!
综合来说,本次活动又一次提高了我们部门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热情,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经过本次活动,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与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同样培养了严谨、踏实、团结的作风,各为同事的工作热情很高,能有效的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虽然本次电影很成功,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接下来的作提供借鉴。我们必须发扬服务广大学生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及时反省、总结,不断改善自身不足,把心理部的工作做到更好。
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心理部
关键词:电影,《海上钢琴师》,生态批评
自启蒙运动以来, 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是牛顿–笛卡尔哲学, 它以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特征, 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然而, 这种哲学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生态灾难和它自身无法调和的矛盾, 包括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与自身发展的矛盾。此时, 人类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样, 生态哲学—生态学世界观, 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出现了。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
生态批评是在生态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当代生态批评开始直面文坛, 逐渐形成了一股独具特色的文艺思潮。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布依尔 (Lawrence Buell) 是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批评家之一, 他认为, 生态批评的任务不仅在于鼓励读者重新亲近自然, 还要唤醒人们关于人类生存的“环境性” (environmentality) 意识, 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只是“所栖居的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他指出生态批评的对象“不仅是自然写作、环境写作和以生态内容为题材的作品, 还将包括一切有‘形式的话语’”。“生态批评坚持生态学的颠覆性的信条———相互联系的观念, 将自然、人类、文化联系在一起, 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 探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策略, 其根本目的是建构生态诗学体系, 倡导生态学视野, 让它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技术领域, 以便从根本上变革人类文化,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怪圈, 扩展人类的伦理, 开拓人类的观念, 向以生态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转变, 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蓝图”, 使整个人类能诗意地栖居大地, 心灵能有所依。
我非常赞成鲁枢元教授在《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中提到的, 一个完整的宇宙生态环境不仅包含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 还存在着精神生态。“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但对于“物”, 我的理解是一切自然物或人的创造物。人与自然物的关系对应于自然生态, 但人与其创造物之间的关系则对应于社会生态。因此, 我想对鲁教授的提法稍作改动 (即“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 , 并据此来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
意大利电影《海上钢琴师》 (英语片名The Legend of 1900, 可译为《1900传奇故事》) 讲述了一个生于海, 长于海, 死于海的钢琴师1900的传奇故事:一个男婴被人遗弃在往返于欧洲各国与美国之间的弗吉尼亚号客船上, 被船上一位好心的添煤工丹尼·布德曼收养, 因为男婴被发现于20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 添煤工给他取名为丹尼·布德曼TD雷蒙1900。在添煤工意外死亡后, 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 但添煤工对陆地世界的描述和他自己常年对船上众生相的观察, 使得他与陆地世俗格格不入, 他从不离船上岸。只有那么一次, 为了那位令他怦然心动的少女, 他来到了通往陆地的舷梯中央, 但最终, 他还是选择了永远地留在船上, 即使他知道弗吉尼亚号将被炸毁, 即使昔日好友冒险登船来深情劝说, 他也不愿离开。随着一声巨响, 随着冲天火光, 1900守住了他那有限却又无限的心灵家园。
1 自然生态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1900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大海上, 他在“船一样大的摇篮”里慢慢长大, 在海上他神奇地拥有了不可思议的的音乐才能, 并与音乐一起终生守望着大海。从他坐在弗吉尼亚底层船舱的舷窗深情凝望碧蓝大海的眼神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那像大海一样宽广、自由的心灵。他在海上的传奇一生不就是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天籁之音吗?
1900未曾踏入半步的陆地又是什么样的呢?影片为我们展示的最多的是1900眼中的港口城市—纽约, 在这里, 鳞次栉比的楼房一眼望不到边。这是物质财富已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典型镜头。但我们知道, 1900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带来的破坏已突显, 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水污染, 各种污染噩梦般地困扰着人类, 等到人类意识到这些时, 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质朴、清新的自然的踪影。
2 社会生态
工业化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加剧了人类社会的贫富分化, 世界上绝大部分财富却掌握在绝少部分国家和绝少部分人手中, 这给诸多社会问题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犯罪、经济危机、战争接踵而至。
影片中, 就在弗吉尼亚号船头到船尾这有限的空间里, 透过1900的眼, 我们看到了世俗众生相:赖以生存的土地干涸、妻子和神父跑掉、五个子女死于病魔的会拉手风琴的男人;和年轻情夫一起杀掉丈夫然后携带珠宝逃跑的贵妇;心事重重却又无能为力的年轻男子;浓妆艳抹想变成修女的妓女;穿了别人的衣服偷偷溜进头等舱寻找不可思议爱情、眼睛里闪着美国梦的年轻移民……影片多次将特写镜头给了那些挤满弗吉尼亚号轮船甲板的移民:人群中总有人会“抬起头, 很快地向海上望去, 一看见她 (纽约港自由女神像) , 马上他的脚像生了根, 心也激动不已。”他会转向人群, 手指女神像, 大喊“America (美国) ”。然而, 我们知道, 美国那时也同样尝到了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极度深刻性和空前持久性结合在一起的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 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幅倒退, 使整整几十年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其中, 美国退到了1905~1906年的水平。另外, 美国也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善其身。这些镜头虽然没出现在影片之中, 但通过影片中人物的叙述 (1900无时不刻不以钢琴为伴, 哪怕战争时期没人听他弹奏, 他也没有停止演奏) 和遭遇 (我敢说, 1900的朋友, 小号手麦克斯决定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肯定是受生活贫困所迫) , 我们是不难理解的。想象一下, 那些将美国视为天堂的移民们真的能在这里实现他们各自的“美国梦”吗?
影片主人公1900的一生更是让我们唏嘘不已:也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 1900的父母将刚出生的1900丢弃在弗吉尼亚号客轮上, “没有一个城市、一个教会、一个医院、监狱或棒球队知道他的名字。他没有国籍, 甚至没有生日和家人。他8岁了, 但官方却没有他出生的记录。”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游移于社会之外的恐惧和孤独, 他俨然是个“局外人”—“城市那么大, 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 找一个女人, 盖一间房子, 买一块地, 开辟一道风景, 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 太复杂的判断了, 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 太大了, 它像一艘大船, 一个女人, 一条长长的航线,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 反正, 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本应是相互依存的, 可现实中的人们忙于实现各自的梦想, 在高度组织化、体制化、机械化的人类社会中苦苦挣扎, 并逐渐被异化—组织化、体制化、机械化,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大。正是这种与社会的疏离感将1900逼到了只能以海为家的地步, 最终不得不选择与弗吉尼亚号、与音乐一同沉入大海更深处。
3 精神生态
在人类童年时期, 诗歌和艺术就是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 人类和艺术栖居于自然之中。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却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上, 把自然世界搅了个天翻地覆, 而艺术在这搅动中也逐渐变了味道。音乐可以复制、保存、出卖, 艺术被赋予了太多的世俗价值。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 1900与音乐宛若一体, 音乐就是他的所思、所见、所爱, 音乐就是他存在的理由、生活的方式。他拒绝踏上陆地藉着他的音乐去赢得金钱、地位和美女。当他听到留声机里传出自己刚刚弹奏完的音乐时, 愤怒地将唱片夺回, 最后把它掰成几片。也许他是想用这种方式使音乐与自己永不分离。
影片中有段镜头令人难忘:来自陆地的号称“爵士乐之父”的杰利·罗尔·莫顿上船来和1900斗琴。杰利的钢琴演奏技巧可谓炉火纯青, 可他的音乐却承载了太多世俗的东西:金钱、名望、狂妄。1900的音乐灵感则是来自大海、来自爱、来自心灵深处。这场比赛注定了会以杰利的惨败而告终。当杰利灰溜溜地走下弗吉尼亚号时, 有着音乐灵魂的1900送给他一句“滚蛋吧, 爵士乐”。与大自然和音乐艺术的朝夕相处净化了1900的灵魂, 他的精神是自由的, 面对世俗的东西, 他可以大声说“滚蛋吧, 规矩”、“滚蛋吧, 战争”、“滚蛋吧, 陆地”。
再来想想船上那些想逃离贫困、逃离政治或宗教迫害的移民们, 也许, 在美国, 他们能摆脱贫困、远离压迫, 实现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但他们能得到完全的自由解放吗?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科学理性和工业文明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理想社会, 而是无情地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使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1900, 他浪漫到极致的悲剧故事就像一面镜子, 让我们从中看见现代人追求内心平衡所付出的代价以及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也许, 有人会说1900太懦弱, 懦弱得不敢走下弗吉尼亚号, 不敢去适应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社会。可又有多少人能像1900那样, 为了坚守自己心灵的家园而敢于挑战旧俗陈规、敢于放弃美好的爱情、敢于拒绝名利的诱惑、敢于放弃每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呢?但愿我们人类与自然、精神的关系能像1900与大海、音乐的关系那样和谐、美好, 但愿我们不会像1900那样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实现诗意栖居, 心灵返乡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胡志红.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 (3) .
[3]陈民.《西方文学死亡叙事研究》[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The Legend Of 1900
导演:托纳托雷
国家:美国
主人公“1900”是个从婴儿时就被遗弃在轮船上的孤儿,也是个天才的钢琴演奏家,他海一般蓝色的双眼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感受到其内在的生命律动,不管看到什么,都能随即创作出一曲新鲜、动人的音乐。片中,“1900”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钢琴只有88个键,是有限的,但它演奏的音乐却是无限的。”如同他所说,依靠钢琴,“1900”找到的不仅是生活的快乐,还有生命的意义。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曾经为钢琴赋予了魔幻色彩:当风暴来临之际,“1900”却演奏着钢琴,在舞会大厅里自由驰骋。“1900”一生中从未离开过轮船和海洋,他天才的钢琴技艺成为一个传奇。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最终能选择与船共亡,却不能为了深爱的女人登上陆地。
[老师作品]
艺术化生存的一种方式
蔡朝阳
影片全部的戏剧化场面,爱情的萌芽也好,战胜爵士乐之父也好,在我看来,仅仅是为了铺垫,导演的意图在最后,1900和“康牌”小号手的一番对话。这一番对话,见出1900不仅是钢琴家,也是思想者。在琴键上,8日个键,清晰可以把握,在这个可以为我们把握的地方,我们从这里出发去试图把握世界。这艘船是1900另一个可以把握的地方,1900生于斯、长于斯,这就是他对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理解的另一个出发点。他可以认为妈妈就是一匹马,可以认为孤儿院就是收留那些没有孩子的人的监狱,但是这些不妨碍他从音乐出发,去直觉的把握这个世界,达到他个人的本质。
对于1900而言,或许个人的本质,才是本质,因为归根到底,生命只是个体的生命,每个人都只能拥有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他人无法替代,他也无法去替代别人感受。这样,“康牌”小号手就是另一个重要人物。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跟1900迥乎不同。两个人两下烘托,凸现导演意图。
1900只在意感受,感受似乎是惟一的真实。比如他们躺在煤堆上,对新奥尔良晨间美景的想象与描述。“总有那么几个早晨,浓雾突如其来”……这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几个片段之一。而在描述这一美妙景象的两个人,脸上涂满了黑煤的污迹。这样看来,1900颇有些类似于东方玄学的味道,专注于内心感受,心灵即自由。苏东坡不也这么说么,名山虽好,不如卧而神游之。1900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条船,但是他对世界有着最为美好的诗意想象。
“康牌”小号手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想的是赚大钱,成大名,一切俗世的繁华。这一切作为小号手的个人选择,同样令人动容,叫人尊重,这表明小号手对生活还有着盼望,有着梦想,还有自信。就像他在求职时即兴演奏的自信与陶醉——充满了光荣与梦想的世纪,一个蒸蒸日上的,人类文明的上升时期!这艘海上浮城,不也满载着梦想么?看看那个最先发现自由女神的年轻人的蓝色眼眸,那里充满着幻想和希望,多么动人!
生,没得选择,但可以选择死。
这样,1900选择不离开船只,与船协亡,便是建立在他对世界的理解之上的最后选择。一个没有出生证、没有身份证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了,我们如何确证他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了呢?这一个问题对于1900而言,毫无意义。因为1900曾经存在过了,感受过了,这对他自己便是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向来便是人类无法解决的永恒命题,1900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一个答案。
同样值得一提是小号手的姿态,他泪流满面,但是他最后尊重1900的意思,这便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的态度。他转身走了,听完了1900的最后一个笑话,目睹这艘船的在一片火海中消失。[学生作品]
寻找勇气
王小波
海上钢琴师1900,他短暂的一生都在船上。On board,他很快乐。他从未听从任何人的意见下过一次船。他在88个键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也不可能有人打扰他。而我们的生活到底是为自个儿活,还是别人安排的?我们是否还很快乐的接受他人的安排?
巴里客的小说《海上钢琴师》像极了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而《树上的男爵》是我至今看过的最好的外国小说。柯希莫的形象曾一度出现在我的睡梦中。我想很多人都缺少了勇气,做了沉默中的大多数。龙应台女士说:“为沉默而可耻!”这话虽然重了些,但王小波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也站起来说话了。这说明沉默对社会没多大帮助。我在柯希莫和1900身上看到了勇气。我希望看到更多有勇气的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另一种人
李一鸣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很多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地到处寻找一个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1900
纵使他说话总是礼貌地带着微笑;纵使他的琴声总环绕着舞蹈,可我们知道,他一直悲伤。纵使他没有流露过哪怕一次。然后他的一生,便从此独自背负。
他便带着这种似乎毫无道理却深埋在其心中的情感,心不在焉地度过这徘徊于88个琴键间的一生的。没有什么可以深深地吸引住他,包括爱情,包括钢琴,就因那毫无理由的性格。
我们跳了出来,说它是“悲剧气质”。
一切只因那无际的海。大,然后是扑面而来的排山倒海的绝望。所以海上的人们适应地放弃希望,放弃一切找寻边际的权力。
陆地也很大,然而不同的是,陆地总会有个头的。但更恐怖的是陆上的未知的东西,竟比海面上的多得多!那里有无数互相交织的蛛网一般的路,通向无数多个同样陌生的地方。然陆地上的人们便有了好奇的习惯,总希望能走完一切他们能见与不能见的路。因为他们坚信,大陆毕竟是有边际的,而那边际,终有一天会被他们找到。
所以当船上的陆地人发现美洲一隅的时候,他们惊呼:“America!”然后雀跃地拥下船,欣喜自己发现了大海的边际。而海上的人则看着人群上上下下,一批批如他的悲伤一样绵延不绝。
他把无尽而简单的大海作为自己的归宿,因为他想,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承受那么多陆上的繁复与陌生。
音乐如水,柔情如水
魏妍露
他是特别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应该是充满个性的。当船长告诉他,按规矩小孩子不允许弹钢琴时,他说:“规矩可以滚蛋!”当爵士乐鼻祖戴着大大的金戒指,闪着发亮的牙齿,骄傲地向他提出挑战,而最终失尽颜面,灰溜溜地走掉时,他看着他的背影,只留下一句:“爵士乐也可以滚蛋!”以至于几年后,“我”离开他,离开那艘船,面对战争时,会想到他应该会说:“战争也可以滚蛋!”
也许,正是这种另类的性格,铸就了他另类的音乐。而那源源不断的灵感,则是来自于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天马行空的
想象,和一个个或凄或美的故事。于是,那一段段音乐从他指尖溢出,徘徊于每个人的耳旁,扣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也许,那已不再是一段音乐,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思想,一种情绪。它似乎拥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忘却刚才的所想、所做;可以使人眼中、脑中、心中满满的都是它。
最喜欢他的那首《柔情似水》,给人一种纯洁而美好的感觉。似是一个心仪的女孩从眼前经过,留下淡淡的芬芳,使人陶醉;似是突然见到了一朵美极的花儿,欲摘却又觉知不应该摘,而踟躇不定;似是一个温柔的男子,在轻轻地抚弄着心爱女子的秀发;又似是恋人间,耳旁轻轻的呢喃。
整部影片也如音乐一般凄美。结束了,余音还在,缭绕于心中,挥之不去。
逻辑的错误
张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只是在前两次看时,没过多久我就换了频道。
片子在结尾处,一再的通过主人公的对话,强调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不可控性,由此便可能带来人性的堕落。我记得1900曾经说,他一旦到岸上去,他就会变。对于他所说的变,我猜是一种道德品质上的败坏,当然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但他是如何确定自己是“善”呢?片中所描述的1900几乎是一个没有性格的人,因为他似乎从自己对于现实的认识中,组建了自己的原则,一切的行为都是依照这个原则,这使他在片中简直是一个高人。他没有失败,他能看透船上这个世界的一切,直到最后1900宁愿死也不愿踏上岸,似乎体现了导演对现实的厌恶、恐惧。那编剧为什么不让1900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变现实,却选择了逃避,是出于自信的不足,还是出于对现实的绝望这不得而知。
片中的“珍尼亚号”选择了爆破,而不是拆除,这相当值得商榷。而且1900一直说“生于船,长于船,终于船”,只字未提这船是特指“珍尼亚号”,也就是说,即使他不想上岸,但他还是可以到另一艘船上去弹他的钢琴,而且那位号手也只字未提这一建议,不只这是特意安排,还是一次逻辑上的错误,让如此一个灿烂的生命因愚蠢而死。
对于所有文艺性的影片,我一直都不相信编者琢磨过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使得它有某种意义。但观众却能看出这些东西来,我想这纯属多余。只不过,电影会让我们去思考一些现实中常见的例子,但生活却不会。
题目
小组成员任课教师章清祥组别和组长上课时间周一第3-4节
作业完成时间___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四日___
《海上钢琴师》影评
(第十组)
摘要:看罢电影,感悟很多,收获很多。我们小组从多个角度出发,从不同维度剖析这部关于人生的电影。从故事看到故事之外,从表层的电影技法探索到深处的人生哲理。本文含纳电影主题、导演、电影中的迷人音乐等等多方面大家的探求结果。
关键词:人生、爱情、音乐、风格、导演、演员
一、电影中的人生观
《海上钢琴师》总体上是一部比较沉重的作品。蒂姆•罗斯细腻的表演,导演出神入化的表达技巧,唯美动听的音乐等,不由得让我们对人生产生新的体会。
人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于人生的讨论,反应在电影中亦如是。
何为人生?人生之意义何在?如何看待死亡?当这一切问题都得到解答,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部影片。主角1900是一个弃婴。他的亲生父母抛弃了他,但上帝没有抛弃他。他对于音乐那与生俱来的天赋,足以让任何人称羡。他生在海上,长在海上,最终也死在海上,大海与音乐,就是他的生命。片中一闪而过的那个女子,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她让1900产生了走下船的冲动,但当1900真正站在陆地与大海的边缘时,他才更加真切地意识到他是属于大海的,大海才是他的家。当他在大海上,当他演奏音乐时,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多么的幸福与快乐。当维吉尼亚号停在破败的码头即将被拆解,当他已经没有了钢琴,当他的生命支柱倒塌,1900选择了与他所生活了一辈子的维吉尼亚号一同沉入大海。也许有人为他的固执感到遗憾,为他的结局感到悲哀,但我认为这都是不必要的。甚至,对于他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当一个人的生命失去了依托,死,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人生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就要如此陷入虚无主义中去,一个人的人生是很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给自己定义一个意义,以及对于这个意义的执着追求。1900远离了大海,远离了音乐,那么,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与其浑浑噩噩地、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还不如去死。当一个人真正看透了、理解了人生,生与死,就会被看得很淡。就像庄子鼓盆而歌一样,在这些人看来,生死,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与界限。生,可以是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死,也可以是生的延续。浑浑噩噩、毫无价值的活着,生不如死;为人生,为理想,为追求,轰轰烈烈地死,虽死犹生。生亦何所欢,死亦何所惧!生与死,不过一瞬之间而已。
因此,价值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人生的价值不是让我们紧盯着结果。如果是紧盯着结果的话,人生的结果当然只有死了。我们要更看重过程,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我们人生的价值了。可能话说的有些玄虚,但当我们真正看懂
《海上钢琴师》,真正理解1900最后的那段话时,我们就能发现什么是自己的价值:爱好?理想?物质的所获?精神的寄托?我们就会有目标,有方向,不迷茫,不无助,勇往直前!
二、探索电影的真正主题
有的人说海上钢琴师的主题是为艺术而献身,有的人说海上钢琴师的主题是1900和MAX的友谊,有的人说海上钢琴师的主题是天赋与创造。
但我觉得海上钢琴师的真正主题是对繁荣的工业世界的深刻解剖,更是对人性的解剖。来往于旧中心伦敦和新世界纽约的船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桥梁,有达官显贵也有出身卑微去新大陆寻找机遇的贫民。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大背景下,1900就是这个时代交接点的旁观者,见证着时代和人性。
他不属于任何国家,他不属于任何阶层,他只是属于这艘船,属于他的钢琴。这样一个人才是主题的最好阐述者。他旁观着所谓上层的丑恶,有身着华丽但心已死的寡妇,有沉恋于旧事的贵族,有混进上层寻求艳遇的贫民,一种种深刻的丑恶他以他的琴声表达出来。他也注视着那些希望通过新大陆改变命运的贫民,用琴声带给他们欢乐与希望。
当他为了那个他爱的女孩而走到舷梯时,他深刻的望着林林总总的大楼,迷茫而没有希望,他选择了回归。他感觉不到那些人到达新大陆的喜悦和希望,那些所谓的繁华带给他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和迷茫。是呀,在交替的年代,工业的巨变,带来的是希望和繁荣,但在此背后却是缺少了纯真和踏实。类比于当今的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海上钢琴师的主题即使在今天也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我们中的多少人,为了发财致富,缺少了对艺术的坚守,失去了浪漫而自由的心灵。有时候,世界和人性的丑恶会让我们变得畏缩恐惧,但是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点。就像最后,他与他的船,一起走向生命的终点,那是对心底的坚守,相比于浮躁的世界,他是伟大的。
三、通透人心的旋律
音乐与电影的完美结合,我想这是对海上钢琴师这部史诗级巨制最贴切的评价。影片将1900的内心世界以钢琴音乐的形式反映的淋漓尽致,用音乐带动着整个故事剧情的发展。从一开始小孩子无师自通、震惊全场的演奏,到在船上初识MAX、用音乐为他缓解晕船痛苦,再到与钢琴高手JELLY的海上斗琴、令全场鸦雀无声,音乐一直是剧情的主线。当钢琴在船上滑来滑去,1900随着滑动敲出美妙的乐章,你可以从音乐中感到他的开心,他的纵声欢笑;当1900独自在淡淡的月光下弹奏,你可以从他的音乐声中感到他一生在船上漂泊的孤独与无助;当1900看到那个无名而有普通的姑娘,他手下弹出的是那样一份淡雅的爱意;而当他在影片最后随船一同沉入大海,他演奏的是他的灵魂,他的不羁以及他的无奈。
是的,在这部影片中音乐不是配角,而是毋庸置疑的主角。它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对音乐的那份痴迷,对未知世界的那份迷茫,对自我灵魂的追寻。
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以爵士乐为主,色调专一,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像斗琴时与JELLY共同弹奏的“平安夜”“THE CRAVE”“ENDURING MOMENT”,以及1900
为唱片公司录音时随兴而弹的“PLAYING LOVE”,正是这种不变的乐调反映出了1900的永恒:海上钢琴师,1900,他属于大海,属于音乐,属于上帝,却不属于陆地,他生于大海,死于大海,生为音乐,死为音乐。
四、脉脉柔情,剧本传奇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不仅被影片故事深深感动,也对剧本那匠心独运的编排以及沉郁深刻的风格感到由衷地钦佩。
电影中点点滴滴透露出沉静的欧洲风格,不是像多数好莱坞电影一样的靠特技靠剧情靠暴力美学靠浮华而糜腐的东西而抓住观众的眼球。这种恬静而沉静的风格让人一下子想起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同样是淡淡的叙事,安静的回忆,但是以人生哲理取胜,在抓住的是观众的心,而不单单是眼球。这种价值底蕴丰厚的作品实在理应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风格的电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登上了香港电影票房第一的位置,虽然其投资有多么小,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是人类就都会为之留下眼泪。
影片以Max的回忆展开,随着他惆怅忧伤的讲述,影片的镜头来到了1900年的弗吉尼亚号上。善良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船上的钢琴上发现了被遗弃的1900,并收养了他。在Danny Boodman的细心呵护下,1900快乐地生活着。不幸的是,在1900八岁那年,Danny因意外去世,1900失去了依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天晚上,1900独自一人弹起了钢琴,从未弹过钢琴的他竟然用音乐征服了所有人。后来小号手Max来到了船上并结识了1900,他们也成了一生的知己。后来1900打败了传奇的爵士乐始祖Jeiiy,名声大振。Max多次鼓动他走下船去,但是他始终不肯。后来1900遇到了一个动人的姑娘,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但是他没有勇气表白。当女孩离开之后,他陷入了痛苦,并毁了他唯一一张也是准备送给女孩的唱片。一段时间之后,为了寻找女孩,他终于决定下船,但当他走到一半时,他放弃了。很多年以后,Max意外发现了当年的弗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毁,他坚信1900还在上边,当他在船上放弃那张旧唱片是,1900出现在角落里,但仍旧不肯下船。随着一声巨响,1900永远地消失了。
剧本以Max的回忆展开了整个故事,仿佛是往事的一幕幕重演,我们不由自主得随着Max的情感陷入到整个故事中去,仿佛是在听一个人讲述自己真实的朋友,我们也更加为1900的传奇而又悲剧的一生感到惋惜。整个故事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就安排在了一艘轮船上,讲述了一个天才安静而苦涩的一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略显平淡的故事去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关于名利,关于社会等等,这些恐怕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价值。剧本在设计故事时,那幽默的人物语言与整个故事的悲剧背景也十分独特,它为我们塑造的1900天真可爱纯洁善良渴望爱情甚至一直像个孩子一样羞怯惧怕陌生的事物。当听到小小的1900说出那句”Fuck the regulation”,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忍俊不禁,但当我们最后看到他悲剧的结局时,他带给我们的这些快乐,恐怕会更加令我们心碎。
我认为剧本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可以说正是这个深刻而精彩的剧本故事成就了传奇的1900,也成就了伟大的The Legend of 1900.五、幕前幕后
吉赛贝·托纳多雷是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1956年出生于西西
里岛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亚镇(Bagheria)。吉赛贝·托纳多雷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工作,最初的职业是当摄影师,他拍的照片被刊登在不同的摄影杂志上。16岁时他参与了皮兰德罗(Pirandello Luigi)和菲利波(De Filippo)的两出戏剧,这以后他开始涉足电影,初期主要是拍一些纪录片,应该说这段工作经历对他以后的电影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意大利浩如烟海的电影导演中,托纳托雷绝对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与安东尼奥尼的内敛含蓄不同,托纳托雷的讲述更加直白和清晰;也不同于罗贝托·贝尼尼的机智风趣,托纳托雷更注重平实稳健;亦区别于帕索里尼的诡异另类,托纳托雷为我们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平凡的近乎没有故事的故事„„
而《海上钢琴师》在手法上有别于托纳多雷回归三部曲的另外两部,它不走纪实方向,而向神话靠拢,用成人童话的调性来言说,有人简单地认为它是一部解构主义的影片,是对于工业革命带来的二十世纪精神被物化了的现代文明的批判。而有的人甚至认为这部电影拍的毫无诚意,因为它不像人们真实的生活,确却地说,它不在多数人生活可感知的范畴。比如一开场那些昏暗的光线、摇曳的灯盏和迈克斯图尼的独白:“„如果你想找回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等等都传递导演处理是神秘的、是缺乏真实感的。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托纳多雷比观影大众更不精于电影艺术,更容易相信的反而是影评人过于草率、缺乏深入思考。
关于演员,蒂姆·罗斯作为《海上钢琴师》的主演,将1900永恒的孤独与寂寞,还有他那惊为天人的音乐天赋,都展现的淋漓尽致。灵歌之王雷·查尔斯实在用音乐来完成对生命的依托,可1900是在用音乐感悟人生。在蒂姆·罗斯这里,他希望用音乐来体现1900这个传奇的人物,用音乐来表达1900内心的情感,用音乐来讲述1900的人生。事实证明,蒂姆罗斯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虽然他的钢琴可能并不像1900那样出色,但他用自己与1900无限靠近的心灵去体会1900的心,去感受1900对海的依恋和那如海一般的宿命。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1900在用黑白琴键去创造世界,他的世界永远只是那一艘船,那一个家。对于外界的不可知和不确定,他都只是好奇或是恐惧。这种像个孩子般的顽皮自在,却又有些心酸都在蒂姆罗斯那深锁的眉头和如孩童般绽放的笑脸中体现的恰到好处。
至于1900的爱情,蒂姆罗斯只是用颤抖的双手去掰碎了那张记录初恋的唱片,那种面无表情的心碎和对没有结果的回忆的了却,尽在不言中。
总的来说,蒂姆罗斯并不算年轻帅气,但他用童稚化的表演,将海上钢琴师的轻松自然的性格诠释的特别到位。她的眼神亲密又疏远,又伴随着一股忧伤。蒂姆罗斯最后安静的望向天空,透彻空灵的目光至今难忘这种刻画,至少在我的心中,它将成为一个永不磨灭的角色,一个用心表演的艺术家。
说实话,这样的人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活在电影镜头下的人物,但他又真真切切的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影片的设定确实很新奇,一个被遗弃的钢琴天才,一辈子都活在船上,从出生到死亡,从未踏上陆地。然而就是这个只透过船舷看世界的人,却把这个世界看得比谁都透彻。
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觉得1900真的有些可悲,他的世界只有一艘船那么大,身边的人永远不超过2000人,对外面的认知还停留在年幼时锅炉工“父亲”对他只言片语的欺骗中。在他的潜意识中,或许早就认定外面的世界是充满危险的,只有待在船上才是最安全的,我不明白这样一个人究竟是如何活下来的,或许钢琴就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吧。或许真的应了那句老话“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个被上帝无情抛弃的孩子,终究还是靠着那扇窗活了下来,并且活的如此简单,如此快乐。
小号手的出现让1900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生机,两人对音乐共同的热爱让他们一见如故,我想或许是1900孤独的太久了,他需要一个人来倾诉,来聆听他的故事,于是上帝怜悯他,给他送来了小号手,这个到最后一刻也绝不放弃他的人。这也是这部影片让我为之动容的地方。
影片的转折出现在1900与那个落魄的风琴手相遇的时候,这里也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两人的对话很简单,但却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1900的心里。一个经历过人生最沉重打击的人尚能重拾希望,重新开始,他又何尝不可,于是他开始尝试改变。到这里,我先前对1900的看法慢慢的发生了改变。
影片中还穿插了1900与号称是爵士乐创始人斗乐的情节,我不知道导演这样安排的用意何在,只能自己猜测。天真的1900并不知道来人是充满敌意的,只是友好的回应,只为让大家开心。最后的一次他似乎是读出了对方浓浓的挑衅,亦或是只想帮他的朋友赢得赌注,总之,他玩了命的弹,狠狠地给了对手一记耳光。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他并不是如大家眼中那般无知天真,只是不愿去相信这个世界的丑恶。他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影片在这个时候慢慢的进入了高潮。“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坎,1900也不例外,她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了1900的生命中,没有一丝丝的防备。这样的邂逅总是令人憧憬,就是这无限的意外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可或许是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这个女孩就是那个改变他生命的风琴手的小女儿,他再一次改变了他的生命。可他没有勇气去爱,最终只能望着她在人群中越走越远。这是影片中最大的遗憾了。后来他想要下船去找她,可真当他下定决心,站在扶梯上时,他犹豫了,望着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他害怕了,始终迈不开那最后一步。看到这里,我也迷惑了,前面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女孩,可他为什么就是不敢再多走一步呢?这个问题在影片最后得到了答案。
这段话一定要写在最前面: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有些情节设计得不够好,电影虽然展现了一名钢琴家对于音乐的一部分可贵的精神,但是导演设计的主角的一些做法让这些精神发扬得过于偏激以至于使他丧失了音乐家应该具有的另一种气质和义务(让自己的音乐流传),而同时,主角又有一些做法与他对音乐的虔诚相矛盾,这令我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如果导演改掉电影中某几个细节比如那场斗琴表演,那么“1900”的形象会得到更多的崇敬和同情。“1900”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强烈的生命的寄托,那就是他的钢琴,他的音乐。
他对音乐有一分虔诚,有炽热的感情,还有一种依赖。但是作为音乐家不该逃避世界的。音乐本身似乎就渴望着向世界每一个角落诉说,而作为音乐家又怎能这样躲避世界?音乐从来不会让人厌弃这个世界,如果音乐真的融入了他的灵魂,他一定会走出船舱的,无论是忧郁的音乐,绝望的音乐,还是诙谐的音乐,雄壮的音乐。事实上,“1900”这个形象本身就是矛盾的,从整部影片看来他对音乐是虔诚的,但是有时候又看出这个人不那么虔诚,比如他每天参加的舞会伴奏,他参与的斗琴炫技。好吧或许是这个人物本身常人不能理解吧,我认为他在灵魂深处对音乐是有着那种火热的激情的。
《海上钢琴师》刻画了一位令人感动、敬佩的艺术家形象,但我不得不说,作为一名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家,不应该成为 “1900”那样的隐士。当然“1900”本人或许根本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他只愿意生活在小小的船上让自己的心随着自己的音乐飞翔,但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一位自然的将自己的感情流露在音乐中的作曲家,如果他还有一份理智的话是不能逃避世界的。“1900”具有很多作为一名音乐家的可贵品质,这些也正是许多现在所谓的音乐家们缺少的,可是他做得太过头了。
在现实中,我只见过画家,雕塑家,诗人有这样的形象存在,可是音乐家怎么会这样做呢?音乐家会痛苦,忧郁,然后将他们的情感流露在音乐中,比如柴科夫斯基写的“悲怆”;音乐家们也会呼喊,比如那首“贝九”,可是一个共同的特征是,音乐需要听众!音乐和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非常不同,一幅画一旦完成,那么它永远都不会改变,观众可以从画中体会各种各样的感情,但是那张画布在任何人面前是一样的。但是音乐,即使莫扎特把他的总谱细致地标注记号,再写上他所表达的感情,然后发表,只要让不同的乐团和指挥来演奏这同样的乐谱,效果会大不一样。有人说,演奏音乐是一种再创作,对极,鲁宾斯坦弹的肖邦别人永远无法模仿,小泽征尔排练德沃夏克的作品时曾推敲一种悲伤是思乡的悲伤,还是失恋的悲伤,抑或是目睹苦难的悲伤。
一千个人演奏莫扎特就有一千种风格,索诺维茨说自己今天和明天演奏同样的曲目就会有不同的风格……最后,同样的一次录音得到的唱片被不同的人欣赏又会产生不同的共鸣……现在我们应该知道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伟大不同了吧!所以无论是作曲家,演奏家,他们都应当努力让自己的音乐被人类感受,那种对音乐的虔诚,不应只停留在自己吐露心声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让音乐回响在世界,也许“1900”自己愿当一名隐士,可是音乐的生命确是不应当被他残忍地扼杀在船舱里的,他录唱片时说“我的音乐与我同时存在”,应当是音乐载着他的灵魂,就像我们即使听一首从未听过的交响乐都能准确的报出作曲家名字甚至知道是他的哪个时期的作品一样,音乐是带着作曲家的灵魂的,“1900”对自己的音乐做的,一方面让我看见了他与音乐令人敬佩的感情,另一方面却存在一些错误。就算是仅仅为了自己的音乐,他也应当踏上陆地去演奏,即使不愿如此,也应当让自己的音乐刻在唱片中或是留在乐谱中传向世界,让音乐载着自己的感情向每一个人诉说,这才是一名音乐家所应该做的。
是的,柏辽兹也毁过自己的许许多多总谱,但他让那首《幻想交响乐》留在了世界,每分每秒世界都为之感动!我不知道“1900”这样做,甚至在天国都希望有一架钢琴,算不算一种自私。真得不该这样,他应当看看卡拉扬是怎样花费与研究音乐同样多的时间去研究录音技术然后将最完美的演奏最完美地永远留传,他应当看看鲁宾斯坦的钢琴艺术是怎样被刻录在唱片上,至少他应当像舒伯特那样用乐谱记录下自己的音乐哪怕仅仅锁在抽屉里……总之,我想说,作为一名音乐家,这种躲避是不应该的。(有些朋友会反对我用的“躲避”一词,但我想不出更恰当的词语了,姑且大家了解我的意思就行了吧)也有可能,就是他克服不了那种“没有尽头”的恐惧。他对于“没有尽头”的恐慌究竟出自什么原因呢?他还说:“琴键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恐怕他只有在自己的音乐中能够自由,他对于音乐太过于依赖,以至于在其他任何方面,他都成为了一位脆弱的病人。
“1900”有一种对钢琴和音乐不顾一切的热爱,其中也流露出他的一些虔诚,这些真的是令人感动的精神。我经常拿傅聪和朗朗做对比,傅聪说过“心甘情愿做音乐的奴隶”,朗朗则说过“我从小就立志要当著名钢琴家”,两种完全不同的对音乐的态度。当然,想当钢琴家并不是坏事,但对音乐本身的爱就不见了。傅聪真是令我尊敬的钢琴演奏家,不光是他对待作品的严谨,处理作品的细致,更重要的是那种对音乐的虔诚的热爱,我想这一点,电影中“1900”也做到了,真的是他的每一丝情感都迫不及待地流露在他的音乐中,当然这需要很多的音乐天赋才有可能做到,这里,那种生命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感动了每一个人。
其实我挺恨这部电影的配乐作曲者的,还有情节的安排,我觉得这样的钢琴家就不应该给那种令人厌恶的舞会伴奏。20世纪的普遍的浮华在这种场合显示得丑陋毕出,让我们来听听莫扎特的嬉戏曲,还有许多伟大作曲家的圆舞曲……他应当在音乐厅演奏严肃音乐的,台下的`听众应当具有同样的对音乐的虔诚才可以。好吧,既然他愿意迎合这样一批爱好娱乐的听众,他又为什么拒绝下船呢?这种矛盾恐怕只有用他不合常理的思考方式去解释了吧。电影音乐写的大多是不好的,怎么有那么多接近爵士风格的片断啊!我一点都不喜欢爵士乐,也不喜欢风格与之接近的作品,太无端吵闹了,有旋律的部分也是糖开水一样,那永无休止的跳音,那令人厌烦的渐强,我受够了……也许“1900”也只不过是无奈地为了生计迎合大众吧。那段钢琴家献给姑娘演奏的,也就是被录音的曲目感觉旋律还不错,可还是不够出色,我觉得比肖邦的夜曲差远了。另外还有一些写得不错的片断,比如Max最后离开“1900”时的弦乐,真有点巴伯《弦乐柔板》的味道啊!
再来说说斗琴那一段。参加这种活动真是音乐家的奇耻大辱,即使是为了“尊严”。我一直很讨厌炫技的音乐,柴科夫斯基也说过“我可不愿意自己笔下出现一些不表现任何内容而无畏地耍弄和弦、节奏和转调的交响乐作品”,技术确实重要,但是空洞的技术是令人厌恶的。技巧运用恰当了可以从容表达复杂的情感,然而用来炫技的作品永远是糟糕的。而这里更夸张了,钢琴竟被用来当作“较量”的工具!还记得那点燃香烟的一幕,简直就是瞎扯!真实性也有问题啊,这么滚烫的琴弦,琴键的锤子都要被烧掉了……个人觉得导演安排这种场面有损钢琴家的形象。音乐家相互比试技巧炫耀技巧真是对音乐的不敬啊。不过说实话,最后“1900”弹的应该可以算是超凡练习曲了!音乐会练习曲级别。
事实上对于音乐的演奏或是创作,光靠感觉是不够的,理性的分析也非常重要。比如一名优秀的指挥就需要对乐谱作非常深的研究。电影里的“1900”真是具备了超过了莫扎特的天才啊!他竟能坐在钢琴面前即兴演奏如此复杂的作品,就像莫扎特那样,音乐学院教的技巧在他们面前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一样!这真是令人惊叹!我们恐怕永远也做不到那样了。
1927年11月27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共同创办了国立音乐学院,蔡元培任校长,后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正式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6年。近百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为我国乃至世界乐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体系、音乐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看过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的人大概都会对音乐学院莫名地产生一丝神秘之感,我也是如此。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看到各式建筑的流动似的线条、落地的玻璃窗、幽深的走廊和乳白色的椅子,一派小资格调扑面而来,令整个人沉浸在清新的氛围中。
进入教学楼,这里的电梯比普通电梯深一些,大概是为了方便运送钢琴而设计的吧。教学楼里有大教室,都配有钢琴和投影,最有趣的是黑板上有五线谱底纹。我还看到了很多小琴房,在这里进行老师对学生的一对一辅导再合适不过了。
据了解,上海音乐学院设有14个系,包括作曲系、指挥系、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管弦系、音乐教育系、音乐戏剧系、艺术管理系、音乐工程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公共基础部、研究生部。涉及6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艺术表演、录音艺术、公共事业管理、音乐科技与艺术)和近20个专业方向,既包括了具有雄厚根基的传统专业,也有若干新建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学院还拥有一个高水平的音乐研究所,一个收藏丰富的专业性音乐图书馆,一个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东方乐器博物馆,以及一个别具特色的音乐出版社。
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教学、科研体系。目前,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院目前拥有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上海市教育高地1个(音乐表演)以及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研究院。
学院拥有3个集教学、表演、科研为一体的艺术中心,即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国际弦乐艺术中心、国际钢琴艺术中心;拥有1个音乐研究所,下设中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校史研究中心、音乐剧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音乐与社会研究中心等;以及六个音乐表演团体: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新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组、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学院另拥有一个富有特色的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一个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音乐艺术》,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博物馆——东方乐器博物馆,以及一个高水准的演出场所——贺绿汀音乐厅。
如果将上海音乐学院比作一位中世纪的贵妇人,那么贺绿汀音乐厅就是她头顶上戴着的一顶华贵而典雅的帽子。音乐厅建筑面积4324平方米,高14米,体现古典欧式风格,儒雅大方,美轮美奂。最令人称赞的是贺绿汀音乐厅的舞台空间和观众空间融为一体,没有幕布,完全用自然声来演出,是一个专业的交响乐和室内乐音乐厅。
诚然,只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对一所优秀的学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上海音乐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院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有一批国内著名乃至国际一流的教授领衔于各个学科,如建校初期的外籍教授查哈罗夫、富华、苏石林、齐尔品以及国内著名音乐家萧友梅、黄自、周淑安、应尚能、贺绿汀、丁善德等。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学子从海外学成归来选择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报效祖国的平台,除了原有的一批活跃于教学一线的著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以外,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纳贤才,将国内外杰出的专家学者吸收到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岗位上来,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音乐学院素来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从20世纪50年代起,该校师生就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屡获佳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有600余人在国际、国内重要音乐比赛中获奖,其中1990年至1993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生连续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文化部授予“三年中连续四次获国际比赛第一名”的奖匾,是全国音乐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2007年至2011年,学院共获得108项国际音乐比赛奖项和454项国内音乐比赛奖项。
建院以来,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创作和学术研究为世人所瞩目。脍炙人口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合唱《幸福河》、交响曲《长征》等均出自学院师生之手;钱仁康、桑桐、陈铭志等权威教授撰写的专著,广泛被各音乐院校采用作为教材;叶栋教授对敦煌唐代古乐谱的解译,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音乐是可以穿透人心隔膜的,在洒满阳光的午后,坐在贺绿汀音乐厅的红色椅子上,听着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演奏的交响乐,想必无论是谁,都会为这美妙的感觉动容。
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新室内乐团、打击乐团、弦乐四重奏组、民族乐团、合唱团等六个艺术表演团体,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艺术修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受到音乐界的好评和观众的欢迎。为了面向全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上海音乐学院率先于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艺术培训和考级活动,涉及弦乐、管乐、民乐、声乐和钢琴领域,考级质量及颁发的考级证书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认可。2002年经文化部批准,上海音乐学院成为跨省市艺术考级单位,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音乐考级活动。
学院始终与世界一流的音乐学院和音乐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学院分别与美国、俄罗斯、荷兰、奥地利、挪威、西班牙、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院校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如举办国际音乐院校校长论坛,邀请世界一流的专家来学院讲学,并聘请许多国际著名的音乐家为学院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斯特恩、帕尔曼、里昂·费莱舍、祖克曼;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西蒙·拉特;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洛波维奇、马友友等都被学院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学院还对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卓有成绩的华人音乐家启动了来去自由的“签约教授制”(即签约教授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选择在学院的授课时间),如钢琴大师傅聪、陈宏宽,作曲家谭盾、瞿小松、陈其钢、盛宗亮、徐仪、安承弼,歌唱家张建一、田浩江、梁宁、黄英,圆号演奏家韩小明,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指挥家汤沐海、余隆等,都成为学院签约的兼职或特聘教授。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了“帕尔曼在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小泽征尔大师班”、“傅聪钢琴大师班”、“国际单簧管音乐节”、“国际钢琴大师班”、“祖克曼大师班”、“国际电子音乐周”等系列对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
【海上钢琴师总结】推荐阅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绝响的钢琴06-05
关于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07-05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心得体会07-12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灵魂的距离07-12
海上钢琴师详细英语演讲稿读后感10-31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12-08
高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论文09-08
海上一日散文09-25
钢琴兴趣小组活动总结06-24
描写海上日落的作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