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幸福中(共11篇)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可我认为,最好是:“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块宝,投入爸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 我便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有着爸妈温暖的怀抱,有着爸妈细心和呵护,有着爸妈耐心的教诲。爸、妈、我组成了一个和谐幸福的三口之家,就如那首《吉祥三宝》里唱的:“我们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我的爸爸是一个农民,但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在我的眼里,原来的爸爸是那样的年轻帅气,而现在因为长时间的劳作,都有点“未老先衰”的感觉了。不到是40岁的他,头上已经有了许多银丝,额头上也几乎爬满了皱纹,而他的脊背也因为长时间的负重而弯了下来,虽然如此,但他对家庭的照顾,对我的学习的关心程度,却丝毫未减。
我的妈妈也是一个农民,为了能给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她和父亲一同外出打工。虽然她每天很忙,但她一有空便回乡下来看望我。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而且每次必定会问我的学习成绩。有时,妈妈听到我学习有进步的时候,她便会笑得合不拢嘴;而有时听到我的成绩下滑时候,她不是骂我也不是骂我,先默默坐会儿,像思考着什么,然后便认真与我分析下滑的原因,以便于
我下次及时改正。
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些都是十分普通、非常平凡的,但在我眼中,这些都是我最大的财富,因为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幸福。
教室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是教师智慧绽放的殿堂。缔造完美教室, 意味着春满教室, 置身其间的每个孩子与教师的生命都能开出一朵花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 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室的完美, 对约束学生的言行, 净化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怎样建立一个真正的完美教室, 让儿童过上幸福完整的生活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 从儿童整个生命成长需要出发, 找到适合的教育载体, 让孩子在教室里不仅学到知识、技能, 同时也使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一、尊重独特的生命个体
刘铁芳说过:“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把成人的世界简单地灌输到儿童世界之中, 而恰恰应该是从儿童世界的既有内涵出发, 引导他们逐渐去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的内涵, 来进一步丰富、拓展儿童世界的内涵。”缔造完美教室, 终极目标是为了儿童, 为了儿童的发展。教育的儿童立场, 就是从儿童成长的需要出发, “把儿童当作儿童”, “让孩子做一个孩子”, 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自我”, 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正因为如此, 班级管理者和教师, 需真正放低身段, 倾听、观察、发现、了解儿童个性化的需求, 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感受, 理解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愿望, 并把未来的每一个可能照亮。要时常对孩子们说:“这个班集体是你们的。”让他们在温馨、舒适、自由的环境中生长, 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性、潜能, 包括犯儿童该犯的错误, 帮助他们找到并走近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区, 逐渐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 如河边的芦苇, 不见其长却日日增长。
二、彰显个性的班级文化
古人云:“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可见, 班级文化, 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获得等, 都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班级文化绝不仅仅是教室里张贴的图片、文字, 如果把班级文化等同于美化教室环境, 那似乎浅薄了一些。我理解的班级文化是师生生存和生活的方式, 注重一种理念的追求, 渗透着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 既是一种气质, 也是一种气魄, 更是一种气韵。没有文化底蕴的教室,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教室。班级文化之根首先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如果站在这样的立场去建构班级文化, 班级就一定会温暖常在。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 是凝聚全班学生的黏合剂, 是班级发展活力的源泉, 也是学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试想, 一个没有文化的班级, 怎么能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养料?对于班级文化建设, 班主任更应该关心的是:班级给人温暖的是什么?班级让人心寒的是什么?班级留给学生什么记忆?班级留给教师什么回想?
生活,像一首歌,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平缓。生活,像一个五味瓶,装满了酸、甜、苦、辣。生活,亦是幸福的。
幸福生活之爸爸妈妈的爱
家,是温馨的港湾,即使有些话语让我们重复了数次——来赞美这个美丽又可爱的家,但似乎却远远不够。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之爱,山高水深。朴实的语言,细微的动作,无一不凝聚着父母对我深深的爱。
成长的路上,有了父母难以言表的爱,即使心酸,即使难过,但也是同样的快乐、幸福!
幸福生活之老师的爱
老师,毫不夸张地说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的爱,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即使有时我们讨厌老师的种种,但那又何尝不是为我们好。即使有时我们忽略了对老师的爱,但老师还是依旧默默地爱着我们。老师,成长路上,感谢有你,因为有你,生活很幸福!
幸福生活之朋友的爱
朋友,对我来说是最近的人,自己所受的委屈,自己的苦恼,无一不像苦水一样倒进了朋友的脑子里,而朋友们默默承受着,将“苦水”变为“甜水”后,再倒回我的脑子里。因为有了朋友,我不惧怕困难,勇往直前;因为有了朋友,我不再骄傲自满,而是脚踏实地;因为有了朋友,我学习不再那么无趣,生活不再那么无味;也正是因为有了朋友,我生活得很幸福!
幸福生活之和谐社会
生活给予我们生存的阳光,和谐的社会给予我一个幸福安宁的家。让我们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无忧无虑的安心学习,快乐成长。因为有了和谐的社会,才有了我们能够幸福的基础,才有了我的幸福生活!
我,是一个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但不能因为拥有幸福而不去创造幸福。幸福,只有自己创造,才是可持续资源,因此,生在幸福中的我,应该去努力学习,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初中初三(10)班
点 评:
文章情真意切,层次清晰,内容条理,比喻恰切形象。
指导教师:万培香
推荐教师:钟兆林
幸福是人人所向往和追求的。在我看来,我的生活是幸福满满的。不要质疑,因为想得到幸福,其实很简单。生活是一杯咖啡,而幸福就是这杯咖啡里慢慢品尝的甜,所以,幸福是靠“品尝”才能感受得到的。
我的幸福源于母爱。那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还下着雨,雨水打在身上,令我直打寒战。我坐在自行车上,蜷缩在雨衣里,紧紧抱着妈妈。这是妈妈从幼儿园接我回来的场景。唉!真倒霉!今天我们遇到堵车了。我在妈妈背后瑟瑟发抖。妈妈感觉到了,连忙脱下皮衣给我披上,顿时我心里暖烘烘的。这时,突然飘来一股很香很熟悉的味道——牛奶味。我的馋虫经不起诱惑了,纷纷躁动不安。“妈妈,我想喝牛奶,给我买一杯吧。”我满心欢喜地说。“孩子,咱们可不可以不买?”“为什么呀?”妈妈没做解释,专心地骑着车。我很失望,很不舍地离开了那里。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沉默不语。
回到家里,我的心思早已跑到了电视上。这时,妈妈打算出去,急匆匆地。我刚想提醒她穿上皮衣时,她已消失在我眼前。雨越下越大,天色暗了下来,妈妈迟迟不归。我有些害怕,心里埋怨妈妈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我只有呆呆地站在门口等。终于,我看见远处一个拿着雨伞,骑着自行车的人朝我靠近,近了近了,正是妈妈呢。妈妈的头发和衣服都湿漉漉的,但她并没意识到,而是小心翼翼地掏出牛奶,一把递到我手上。她的手好冷好冷。喝着温热的牛奶,我觉得这是世上最香的牛奶,因为我正在品尝着幸福的味道。幸福还源于很多方面:朋友一句关怀安慰我的话;老师对我的耐心教导;长辈一句鼓励我的话„„
随着我越长越大,我终于明白了幸福的真谛。其实我一直生活在幸福当中,我有父母的爱护,有老师的关怀,有同学的帮助,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在学校,我很幸福。因为我不仅仅有老师的关怀,有同学的帮助,我还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幸福。在阅读中,我不仅仅可以增长我的见识,可以增长我写作的水平。还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名人作家的所思所想,也许我想的并不是作者真正的想法,但我却真正有了自己的思索见解。
我可以自由的阅读,没有地点的约束,没有旁人的.喧嚣。我可以在阅读中自由的想想,我可以安静的自己一个人阅读,而且在学习中,有许多的书,在阅览室可以供我阅读,我随时随地都可以体会幸福,享受幸福。
在我六年级以前,我除了课本之外,就没有读过别的书。我现在的观点看来,那时的我是没有幸福,却还傻傻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孩的笨蛋,现在的我已将长成一个大女孩了,我将重新体会幸福。
我觉得我也很幸福。至少有一个温馨的家,比那些没有完整家庭的人要好的多。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然而可悲的是有人却自己的幸福视而不见,常常嫉妒别人,感叹自己的不幸,他们为什么不换一种视角去看待生活呢?贫穷而健全的人与残疾相比是幸福的;年轻人与老年人相比是幸福的;工作充实的人与碌碌无为之人相比是幸福的……由此可见,生活处处都有幸福,但重要的是你必须怀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发现它。
然而在拥有幸福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为自己带来幸福的人与事。在人的一生中,首先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因为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赋予了我生命,给予我们爱,让我们拥有了一个美好,又充实的童年。
(一) 重视家庭, 重视子女教育
一想到焦裕禄,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与三害、与病魔作斗争的硬汉形象, 然而这个硬汉在对待家人时却是满腔柔情。他是母亲心中孝顺懂事的孩子, 尽管到兰考后工作非常忙, 他还是抽空携全家回老家看望母亲和乡亲们, 焦裕禄临终时交代妻子徐俊雅一定要照顾好年迈的父母;焦裕禄是妻子心中的好丈夫, 徐俊雅说他们结婚十多年夫妻感情很好, 没有红过脸, 吵过架;焦裕禄还是孩子口中慈爱的爸爸, 焦裕禄每次回家, 孩子们总是扑到他身上, 搂着他的脖子往上爬, 他高高兴兴地进屋, 让孩子们坐腿上, 给他们唱歌、 讲故事。
焦裕禄不仅喜欢孩子, 而且对孩子的教育讲究方式方法, 他总是选择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从小处严格要求孩子。 电影《焦裕禄》中有个情节, 讲焦裕禄的儿子在家扔了一个窝窝头, 被焦裕禄打了一巴掌。这实际上是艺术的加工,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告诉记者,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焦裕禄捡起窝头, 一边在炉子上烤, 一边和孩子们唱《我是一粒米》。 唱完后, 焦裕禄告诉孩子们一个窝头也来之不易, 和孩子们围着炉子把窝头吃掉了。[1]
(二) 多才多艺, 热爱生活
焦裕禄不仅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 在生活中他性格开朗活泼, 喜爱文艺体育活动, 是个懂得如何享受生活的人。
焦裕禄二胡拉得很好, 他有时下乡也带上二胡。他说, 之所以带二胡, 一是因为它是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 感染力很强的宣传教育武器;二是可以借助它活跃同志们的情绪, 丰富下乡生活, 振奋工作干劲;三是因为经常不断地练习, 可以提高个人艺术水平, 更好地为大家服务。[1]
焦裕禄会唱戏和演歌剧。他会唱二黄、京剧、吕剧、豫剧等不少剧种。据说, 焦裕禄的豫剧唱得令人赞叹不已, 徐俊雅就是这样迷上他的。有一次, 因工作需要, 焦裕禄和徐俊雅要排戏, 焦裕禄准备排演《血泪仇》和《白毛女》。徐俊雅若有所思地说:“我提议咱俩演一出《小二黑结婚》, 你扮演小二黑, 我扮演小芹……”[3]
此外, 焦裕禄还善于编顺口溜, 很受老百姓欢迎;他学过跳舞, 舞姿连外国专家都夸赞;兰考的老同志还记得, 在大家工作比较疲累的时候他领着大家唱《南泥湾》振奋精神; 他喜欢打篮球, 在篮球场上很活跃。总之, 焦裕禄是个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人。
(三) 对生活知足感恩, 在困难面前积极乐观
徐俊雅回忆说, 和焦裕禄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 从来没听他说过苦和难。徐俊雅知道他有病, 有时给他买点鱼肉吃, 他不肯吃, 总是说:“咱们的生活比起贫下中农已经好多了, 我过去也是贫苦出身, 生活可不要浪费啊!”一九六三年的夏天, 兰考一连下了几天大雨, 焦裕禄下乡去了, 好几天以后才回来。回来后, 他对徐俊雅说:“这雨下得真好。”徐俊雅说:“一个兰考县都快淹了, 还好呢!”焦裕禄说:“俊雅, 不下这么大的雨, 怎么能知道它淹成啥程度?你挡不住老天下雨, 今年虽然受淹了, 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摸清水路, 挖上河渠, 来年就不会受淹了, 雨水还能为我所用。”
在焦裕禄身边工作过的同志说, 焦裕禄就像个太阳, 在他身边工作充满能量;焦裕禄就像红墨水, 谁在他身边谁红。 焦裕禄在下乡调研时从老农口中得知, 兰考有一种植物, 由于它春、夏、秋各开一次花, 一年开三次花, 群众就叫它三春柳, 它在盐碱地上长得也很茂盛。焦裕禄打心眼里喜欢三春柳, 他说:“我爱三春柳那顽强的性格, 灾情越重, 长得越旺盛, 这种性格, 正是碱区群众的象征。”焦裕禄那种乐观豪爽的情绪深深感染了其他人。
二、生活中的焦裕禄对领导干部幸福观的启示
(一)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家庭观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保证社会安定的基础。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家庭观, 对于维护自身家庭和睦和社会良好风气都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要向焦裕禄同志那样, 既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 又爱护家人。
1.领导干部要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
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 作风正派, 保证自身不出问题, 这样才可能给家人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这也是爱护家人的基础。其次, 领导干部要帮助、引导、 教育好家人, 对他们严格要求, 要求他们不能利用领导亲属的身份收受他人财物或做不正当交易。第三, 领导干部要多关注家人, 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时时处处从小事严格要求家人, 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2.领导干部要关爱家人
首先, 领导干部要孝敬父母。真正懂得孝道的人不会做出让父母担忧的事, 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其次, 领导干部要和配偶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端正生活作风, 模范遵守婚姻法的规定, 不涉足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从而建立互信、互爱的夫妻关系。最后, 领导干部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 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注重对孩子德行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 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人人都有, 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只是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 要比常人更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 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既丰富个人生活, 又促进工作开展。
1.领导干部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健康的兴趣爱好能帮助领导干部放松身心, 提升工作效率, 不健康的兴趣爱好可能将干部引入深渊。因此, 领导干部要多培养譬如锻炼身体、 读书、下棋, 文艺活动等健康的兴趣爱好, 从而缓解压力, 陶冶情操, 辅助工作。
2.领导干部对待兴趣爱好要把握好度
领导干部除了要追求健康的兴趣爱好, 还要注意把握好兴趣爱好的度。由于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利, 如果不能把握好兴趣爱好的度, 不法分子可能会投其所好, 最终使领导干部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所以领导干部要明白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 做到喜好而不过度, 不让兴趣爱好成为刺伤自己的一把利剑。
(三) 领导干部要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
领导干部责任大, 压力大, 需要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才能保护身心健康。焦裕禄同志来兰考时正是兰考最困难的时期, 干部群众被灾荒压得抬不起头, 是焦裕禄同志用他那知足感恩的心态和乐观豪迈的精神鼓舞干部群众战胜了灾荒, 领导干部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这种阳光心态。
1.日常生活中, 领导干部要有知足感恩的心态
领导干部事务繁多, 有时被工作压得心力憔悴, 有时又要面对比常人更多的诱惑, 这时知足感恩的心态就显得尤其珍贵。如果领导干部对工作和生活总是抱怨, 不知足, 喜欢与人攀比, 就会对自己、家庭、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领导干部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常怀知足感恩之心, 就不会觉得工作和生活艰苦, 不会有太多的物质要求, 这样才能抵住诱惑, 做到知足常乐。
2.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领导干部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他们在困难面前的表现涉及的影响面较常人大得多。如果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垂头丧气, 没有信心, 不仅降低了自身的幸福感, 下面的工作也很难开展。因此, 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 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在困难中看到光明, 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 用激情去感染身边的人, 提升自身和周围人的幸福感。
摘要:焦裕禄留给多数人的印象是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形象, 实际上, 他还是一个重视家庭、多才多艺、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他不仅在工作上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他在生活中做出的努力同样值得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要从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管理好自己的兴趣爱好、塑造阳光心态等方面向焦裕禄同志学习, 从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关键词:焦裕禄,领导干部,幸福观
参考文献
[1][2]高敬.焦裕禄画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194-208.
本文基于教师关于幸福感提升研究的当下指向措施比较空洞的局面,从“微幸福”入手,做一些具有实际行为的积极探索。在研究策略上,首先坚持用积极心理教育技术,把幸福点降低。其次,以“微”入手全方位捕捉教师职业生活的微幸福。第三,在研究中,团队利用多渠道开展研究。第四,研究呈现方式多样。在研究内容上,打造“微幸福”进修课程、创建基层学校“微幸福”文化、创办“微幸福”工作坊等多角度进行切实的研究。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被教师真实喜爱的研究使研究主动而不流于形式;2.好的设计和形式本身就是研究的内容。3.好的理论需要在实践研究中创造性使用。4.我们是可以通过诸多温馨的方式唤回教师的幸福感的。5.运作幸福文化,组织无处不在6.对于教师心灵文化,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教师 微幸福 积极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acher's sense of improving the study of the moment to point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empty situation,From the micro happiness, do some positive exploration of real behavior。On the research strategy, we first persist in using activ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echnology, the happiness point to reduce. Secondly, the micro happin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fe is captured by the micro. Third, in the research, the team uses the multi channel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Fourth, the research presents a variety of ways.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to create the micro happiness study curriculum, create the basic school micro happiness culture, the creation of micro happiness workshop and other multi angle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research of the teacher's true love makes the research not mere formality; the 2 good design and form is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3 good theory need to be used creatively in practice research. 4 we can through many warm way back to the teacher's happiness. 5 the operation of the happy culture, the organization everywhere 6 for the teacher's spiritual culture, we have a new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英文关键词】
Teacher micro happiness positive
一、 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是被北京市规划办立项的研究,在区域层面带领数十所学校开展较大规模的教师提升幸福感的研究。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倦怠,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内从2005年开始的各类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调研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近年随着幸福感一词在文化上的盛行,出现大量的关于国内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中,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部分依然指向那些无法改变的因素分析——教师难以控制的社会因素,如对教师的期望、经济支持、工作条件等。研究对于在实践中努力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略显空泛和无力。在关于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建议上,也多是从待遇、制度和组织的改善等外在客观因素上,极其缺乏操作性。
幸福感—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探索的空间。一个草根大众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好的思考角度。大众文化对“小确幸”一词引起诸多生命体验共鸣。该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于是我们这支团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研究。我们从教师的主观感觉出发,从“微幸福”入手,从点滴的细节处经营幸福感,做一些具有实际行为的积极探索,我们的研究在此启程
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积极心理学正向思维、积极行动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促进人生幸福的学问。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帮助我们从纷繁的事物中,看到积极的主流;从微小的存在中,发现幸福的元素。人生虽然不完美,教育工作虽然辛苦,与其一味诊断和分析我们的压力和弊端,莫如积极行动起来,破译被我们忽略的幸福密码,在此理论下,我们可以做一批积极的行动者。
2.心流(Flow)理论:心理学上“flow”指:当人进入一个活在当下,浑然忘我的状态感受最真切和细微的小幸福。快乐的人常常处于一种被称为畅态(flow)的境界中。心流理论,也有翻译为沉浸理论((Flow Theory),始创于1975年,由著名美籍匈牙利心理学家M.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认为生命小小的最佳的体验过程可以称为流畅。我们所研究的教师职业“微幸福”——指围绕教师的职业生活发生的微小的、心流(flow)般的主观幸福感。寻找和品味教育生活中的微小幸福,目的在于忽略那些诸如教育制度等暂时无法解决的弊端,改变教师的抱怨和对工作负担的压力感,引领教师行动起来,营造教育生活的当下的心流(flow)。
二、 研究实践
在研究中,有良好的策略会有效地促进研究。
(一) 研究策略
首先,在研究内容设计上,我们坚持用积极心理教育技术,把幸福点降低,以“微”入手,增加研究亲近性,贴近教师的生活,具有操作性。那些宏观的、不具操作性的,老师不喜欢的方式我们均拒绝纳入。我们做实,杜绝空泛。
其次,以“微”入手全方位捕捉教师职业生活的微幸福,主要包括:教学中的微幸福,教育中的微幸福,提升进修中的微幸福、党组织活动中的微幸福等等。微幸福因此在校园文化、教师学习、教师教育和教学生活中到处“心流着”(flow)。
第三,在研究中,我们的团队利用多渠道开展研究。例如党校干训研训渠道、分院课程培训渠道、名班主任工作室渠道、分院与基层农村学校拉手渠道等,全方位推进我们的研究。即便我们区在研究中基层学校整合和拆分严重,干部调离和教师变换很普遍。因我们利用了多渠道,所以我们的群体足够大,我们的层面足够多,并不受实质性的影响。
第四,研究呈现方式多样,促使教师多角度敏察微幸福的存在,传播微幸福。
1.微幸福剧本(教师撰写自己的人生剧本,之后充盈积极的理念,重新改写剧本。在剧本中,教师伙伴之间互相发掘对方积极的特质);
2.微幸福故事
3.微幸福日志(撰写好事日志,并把这种宣传传递下去)
4.微幸福博客和飞信群(整个学校在做,全体教师参与)
5.微手绘(手绘活动,把老师们撰写的微幸福情景绘画出来)。教育生活里有很多的“微幸福”,在日常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搜集着。如何让那些令人感动的“微幸福”传播下去呢?手绘教育生活的“微幸福”,从视觉上冲击我们,这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大量的绘画作品产生了,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感动。
(二)研究内容
1.打造“微幸福”进修课程。
首先,我们开设学院网络课程——积极心理学与教师职业幸福,积极宣传“微幸福”的理念,仅第一期参训人数逾越800人。以活动促大家践行理念——我们所征集和传播的微幸福故事,覆盖面全区。在面授中,我们的研究团队以60位老师为起点,全部撰写好事日志。有些老师把这样的方式运用在自己的班级教育中。
其次,在进修课程中,采用“微幸福人体雕塑”等积极的技能,提升主观微幸福感。
案例 “微幸福人体雕塑”教学片断
2013年5月15日上午,参加班主任任职资格培训的中小学老师,进行了以教育生活“微幸福”为主题的人体雕塑。
情景内容
孩子们向我冲过来,只为了打招呼!
本周教学工作中让我印象深刻并感到幸福的一件事,并不是发生在课堂上,而是发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周四下午,我照例回去比平常晚些,向地铁口走去。看到一群穿本校校服的学生们。我并没有太多的在意,低着头向前走。
突然,那几个孩子向我冲过来,打招呼:“宋老师好!”其中,有几位还在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那样子非常的可爱。我忍不住感到一阵阵温暖。(案例来源:宋萍老师)
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中小学教师中,进行教育生活的微幸福雕塑,其意义很多。
1.它探索隐藏的或不清晰的美好动力
微幸福的人体雕塑,增加参与者对教育生活的重新觉察;它能够刺激雕塑者的知觉系统,并且直接由身体引发内在的深层感受,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成员很快的了解及同理雕塑者的心境。
2. 它呈现着心灵的画面,使感觉生动
人体雕塑,可强化非口语经验,减少理智化,让心灵得到放松和舒缓;动作行为的呈现比口语的描述更能有效促使个体感觉活跃于现在。
3.它为我们补上“活在当下”一课
雕塑最大的优点是透过肢体行为的示范能将微幸福情景精确显现出来,比诸语言描述更入木三分,教会我们的老师们体会什么是“人生的当下”,这真是我们缺少的一个成长课程……
2.创建基层学校“微幸福”文化:八里桥小学、垡头中学等全方面利用微幸福博客和飞信群,学校领导挂帅,经营微幸福心灵家园,全体教师参与,一个都不拉掉。另外,在香河园少年之家组织微幸福会议,在牵手的农村学校,例行会议前的微幸福教育故事。
案例 学校会议前微幸福教育叙事摘
为了增强教师对教育生活微小幸福的敏感,笔者的农村项目工程的拉手学校——奶子房小学领导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会议制度。每次开会前,由两位一线老师进行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说,主题就是:“学生——我的“微幸福”源。
活动安排:每周利用教师会时间由两名一线教师做准备,说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给自己带来的“微幸福”。
记得有一节二年级(1)班的音乐课,教学内容是歌曲《这是什么》。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特别高,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尤其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影响特别深刻。这是一个创编活动——做小小钟表设计师……没想到最后展示出来的效果真的令我很是惊喜。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是一个布谷鸟钟,两个同学把手臂支起,搭成一个小房子的形状,一个同学蹲下来用手臂当指针,一个同学躲在小房子的后面,表演小布谷鸟……这一活动使我感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只要你给他们适当的引导,给他们空间,他们就会回报给你惊喜。
对于我来说也许这就是切实的“微幸福”吧!
课题组成员——八里桥小学,以“微幸福”的博客,打造教师心灵幸福平台。在“微幸福”学校文化建设中,以教师“微幸福”博客和叙说教育生活“微幸福”制度作为平台,激发教师的正向思维。
【博文示例】昨天早早来到学校,早饭还没来,我就先打开电脑,到咱们的幸福港湾小憩,看到老师们一篇篇博文,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透过这一篇篇博文,我看到了老师们对八小的热爱,对领导和老师们的关爱,好感动呀!谢谢你们,可爱的老师们!……
希望老师们也像我一样经常到幸福港湾停留一会,缓解一下身体的疲惫,享受一下暖暖的幸福!
——陈凤云校长
实践反思:教育的真谛在于心灵的滋养,而心灵滋养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以心感动心。叙写“微幸福”博文意义很大。在文字叙写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在“靠近幸福”,让自己的内心在教育生活中找到港湾。
2013年即将过去,以何种形式迎来新年呢?香河园少年之家为促进教师之间心灵交流,提升主观幸福感,让每位教师把自己的积极心理日志中,把典型的一件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这些事件,可能在我们工作之余发生,但是和我们自身密切联接。因为我们人生很温暖的一部分。
交流还有一个目的,让大家学会用积极的角度、以平常之心去看待生活中的点滴……让我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充满着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爱,传播正能量。
3.党组织为先锋,让“微幸福”走入组织工作。党组织带头开展微幸福活动。朝阳师范附属小学以微幸福为促进,进一步加强悦文化建设,全体老师们开展微幸福演讲和微幸福教学展示。
4.创办“微幸福”工作坊
借着我们区与北师大合作,开展心理关爱工程契机,本课题善于利用资源,引入北师大合作项目资源,利用北师大专家团队资源,开办“微幸福”工作坊。
吴博士运用完型治疗整合应用的理论,在工作坊中,使用心理工具帮助大家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内心。大家一起创作积极的微幸福的教育故事。
5.其他
我们坚持教育生活里的微幸福没有死角。例如,在首都师大附属学校办公室石文伟老师和我研究,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笔记本——“特别时光”,盛满了微幸福,传递着微幸福。
笔记本的皮是有这样的文字:亲爱的老师,您好,也许调皮的学生认真听课给了您一个惊喜;也许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今天主动地向您问好,让您兴奋;也许您发现精心养的花儿今天开了,给了您一个好心情;也许生活里您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让您快乐……不管哪个方面您的一丝惊喜、一丝表扬、一个发现,这些点点滴滴,希望您能用三言两语或者1个小画,一个微信等把它记录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特别时光……
【示例】老师们传递的话语。
我是初一10班的班主任,张天萌是班长一个文静的女孩子,记得有一天傍晚6点的时候下大雨了,没有想到,她跑到家了给我发来信息,老师,外面下雨了,下班别忘记拿伞!我很感动……
三、结论和思考
1.被教师真实喜爱的研究使研究主动而不流于形式
小而具体,积极而幸福的研究视角获得了教师们的喜爱,我们的团队滚雪球一样。能给教师带来真实的小幸福的研究受到欢迎。大家积极主动加入这支队伍。我们布置的任务大家非常愿意完成,无论是一个温馨的日志,一次绘画,一个故事等等都传递着幸福。
2.好的设计和形式本身就是研究的内容
人生剧本就是一种设计,它得到专家的好的评价和赞扬,得到基层学校德育干部的支持,在80分校德育干部解强主任抓住我们的设计,学校老师们积极撰写剧本,这种形式流传到很多学校,例如香河园少年之家、八里桥学校等。
3.好的理论需要在实践研究中创造性使用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的理念,我们运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是挖掘故事,使用积极转念的思维重新处理;积极心理学的好事日志,我们运用在实践中就是三好研训模式,好日志、好故事、好会议。它从一个面授的60位老师的进修课堂,走入农村学校——奶子房小学的会议前的“讲述好故事”。我们注意每个灵感的点,都要辐射和扩散能量。
4.我们是可以通过诸多温馨的方式唤回教师的幸福感的。
通过研修,教师了解职业微幸福的基本理念;我们通过工作坊,深度地提升了教师的积极思维品质。通过故事的“转念”,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正向的思维和提高了教育智慧;通过情景的撰写方式,教师学习到了表达方式,这是一种教育生活的交互,它唤醒教师们在教育中用积极的理念处理问题,向自我内心寻求力量。
5.运作幸福文化,组织无处不在
除了进修课堂中集中打造教师的幸福文化,幸福文化离传统意义上人们面孔中严肃的党组织和亲近;幸福文化可以在课堂里直接建构;幸福文化可以校长挂帅运用学校的飞信和微博平台,还可以运用会议平台;幸福文化在班主任工作室流淌出来……
6.对于教师心灵文化,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需要找一种人文生活,一种内在实践,而微幸福具有“转念”智慧以及生动幸福的小画面和文字就能带来这种效应。
生活中,幸福的浓度绝对超标了,因为:幸福,无处不在的;爱,随手可触。
在生活中,我用手中的指挥棒,努力将节奏与调子协调和谐,演奏好自己的“幸福之曲”!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而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幸福中,我则学会了感恩,也拥有了一段快乐的回忆。
尽管我的家境一般,可是我觉得我比同龄人都要幸福。我的父母一直认为孩子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小时候60%的时间都是在玩。每到周末,我就会乘车到我父母的工作地点,父母总是微笑着在车站接我,到家后,刚放下书包,我便出去玩去了,把小伙伴们叫出来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玩玩捉迷藏、游戏王卡片,去山中远足等等,尽情的嬉戏,玩得可开心了!
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这样,我从一年级到现在,未曾上过一次补课班、辅导班。每到了周末,看着其他的孩子背着书包急忙去补课,我突然觉得我是非常幸福的。
生活在怜悯中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生活在分享中的孩子,将来必定慷慨大方;生活在公平中的孩子,将来必定维护正义、、、、、、我生活在幸福之中,我是个幸福的孩子。
玻璃杯中的幸福
“沙沙沙、、、、、、”我正在和我的笔在题海中奋斗,埋头苦干学功课,这时,从客厅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吱”,门一开,妈妈进来了,手中端着东西。是什么?哦,是牛奶。牛奶浓浓的香味勾起了我的馋劲。忍不住伸手接过牛奶,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牛奶轻轻地,缓缓地流进我的嘴里。我尝到了幸福。
门缝里的幸福
那晚,在朦胧的睡梦中,只听见“吱-----”的一声,门开了。一束灯光射进来了,如画卷般在我的房间展开。紧接着是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妈妈。她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床边,小心翼翼地为我盖好被子,掖掖被角。一切都是那么轻,生怕惊醒了我,我心中有份感动在慢慢发芽。周围很安静,我的呼吸声缠着母亲的呼吸声。妈妈坐了一会儿,轻轻地走了。我听到了幸福。
雨伞下的幸福
耳边传来“淅淅沥沥”的声响,似是很轻,但很有节奏感。妈妈打开那把浅紫色的伞,与我在雨中行走。望着近处被雨打得颤抖的绿叶,视线里突然融入头顶的那把伞不经意的,又带有些习惯
性的向我这边倾斜,一切都似乎进行得理所当然,心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妈妈,我在您给我的天空中成长,您给我的关怀和爱护,是我怎样努力都无以回报。雨声依旧是“淅淅沥沥”,只不过是换成了妈妈对我无言的关怀,任它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在我心头上。
我被幸福所包围,即便我想逃脱也不允许,我静静地躺着这幸福之枕,与它不离不弃。幸福没有定义,没有公式,没有形状,是抽象的,无形的,而我就生活在这片幸福的蓝天下。我生活在幸福之中,我是幸福的!
宁乡菁华铺桃林桥中学叶擎荷
孙景林,男,汉族,1973年6月生,河南商丘永城市人,中共党员,2004年12月,转业到广西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现任广西东兴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所长。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参与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段)第二次大排雷行动,荣立二等战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99年10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军区授予“排雷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10月,荣获“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典型发言。曾受到国家领导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亲切接见。
孙景林,广西东兴市一名普通的人社干部。在东兴这个祖国西南边陲小城,他用满腔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篇篇既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工作日记。孙景林是河南商丘永城市人,身材魁梧,人长得很有精神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感觉。军人出身的他,眉宇间透出不一样的气势。2012年10月,他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作为6名全国先进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本刊记者对孙景林进行了采访,他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爱读书爱学习,做有用的人
生理学家贝弗里奇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孙景林有个私人书房,书房面积约30平米,4个书柜摆满藏书共1.2万多册,一台电脑、一张1.2米宽、1.8米长的铁架床。他告诉记者,他很爱读书,正如古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读书学习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从不间断。孙景林1991年参军,2004年转业至今,14年部队大熔炉的历练和8年地方政府工作共22年的学习实践,孙景林已从一名农村初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部队优秀指战员、通过自学考试成材的优秀基层干部、有突出贡献的人民公仆。他扎根民族边境地区,踏实工作,为民族边境地区人民的幸福安宁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贡献。
身先士卒,废寝忘食奋发工作
东兴市与越南隔河相望。战时,这里“一间民房就是一间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这里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2009年,东兴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县(市)启动实施新农保。孙景林深深地感到这项事业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更是巩固边关、富民兴边的战略需要。试点实施之初,工作经费一时没有到位,而印制材料、宣传发动等各项工作却迫在眉睫,等不得。经与妻子商量,他决定先自己垫支把工作开展起来。此后,只要业务需要,他都毫不犹豫拿出个人储蓄先垫付,几个月下来,共垫支5万多元。曾有人笑他傻,装样,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能让乡亲们早点沐浴到党的阳光雨露,这些付出是值得的,自己真心为民做实事,有什么好装的?即使是“傻”事,他也乐意。
为掌握第一手材料,孙景林不分节假日,深入东兴市所有的社区和村屯调研,倾听群众的呼声,并印发养老保险情况调查表,建立了完整详实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库。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历时两个多月、经110多次修改完善,亲自草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东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等配套政策,在广西率先实行对城乡计划生育户、村级干部参加养老保险每人每年补贴500元的政策,基础养老金由55元增加到80元,最高缴费档次设置为2000元。这些好政策,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为解决政府上班与居民在家时间差的问题,孙景林经常在下午5点到晚上10点钟到群众家开展工作,等他回到家已是疲惫不堪,经常是随便吃点剩菜剩饭应付了事。为解除参保人特别是老年人舟车劳顿之苦,他经常亲自上门把养老金发放存折送到老人手上。2010年3月8日,他为101岁的居民陈玉英老人补办好身份证,将养老金存折上门送到老人手上,老人激动地说:“我老婆子如今也是吃国家饭的人了,过去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感谢党和政府又帮我养了一个好儿子!”这一刻,无尽的辛劳都化为乌有,留下的是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勤政务实,奋勇争先的试点楷模
有了好政策,宣传落实是关键。“群众不了解政策,我们就一社区一村屯一户户地讲解,居民不懂得怎么样参保,我们就派人入户面对面上门服务,东兴没有理由不搞好新农保试点工作,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克服,一定要让全市城乡居民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社会保险好政策。”孙景林的话掷地有声。
两个月内,孙景林走遍全市给所有社区、村屯举办政策业务培训班并亲自上课,累计行程达2万多公里。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让他总是不辞辛劳,忘记了喉咙的灼痛及身体的种种不适。他率领团队创新方式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使两项社保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个人参保资料整理归档可以说是整个试点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为了把60多万张参保资料准确、及时、完整地分类归档,他一人包办,经常工作至深夜,没有双休日、节假日,谢绝娱乐日,每当夏天中午疲倦难熬时就用空调水洗头提神,由于空调水的侵蚀,他掉了不少头发。经过反复研究,他摸索出了一条档案管理存放的路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倾力指导下,经孙景林率领团队共同努力,目前,东兴市参保人数51490人,参保缴费率99.98%;发放养老金待遇人数12605人,发放率100%。东兴市参保率和发放率一直在广西区所有试点县(市)中排名第一。东兴的农保工作也在全国同行内处于领先地位。
恪尽职守,执政为民的公仆本色
孙景林以单位为家,视人民为亲人,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千方百计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参保服务,忘我工作。最近6年来,他没休过一天假,6年没回过一趟河南老家,全身心扑在了东兴市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上。
当与记者聊及家人时,孙景林脸色突然凝重。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了做好试点工作,这几年孙景林一直没顾得上照顾家里。77岁的老母亲做胆囊切除和支架植入手术,他不在身边陪同。岳父罹患食道癌的一年多时间里,直到老人去世,他也仅去过医院两次。读小学的女儿说:“三年来,我平均一周不能见到爸爸两次,他更没有辅导我写过作业。”为了照顾老人和女儿,妻子不得不辞去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家庭。每每想到对家庭的亏欠,孙景林的内心都充满愧疚,但全家人的支持更是他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我们眼前的这位男子汉,平凡而正能量十足,始终充满激情,他是全国人社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更是一名基层人社干部的真实写照。“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这支人社干部队伍正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新时代的要求,为民生事业而勇往前进、不懈奋斗!
【我生活在幸福中】推荐阅读:
生活在幸福中的我11-16
幸福生活在一起思品06-29
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作文06-20
生活中的幸福初一作文07-18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最新07-22
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07-15
你是我生活中的阳光作文06-23
我生活中的事优秀作文06-24
在生活中学好语文,在语文中学会生活05-27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