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推荐8篇)
进入21世纪的不长时间,我国就普及了义务教育,不少城镇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各种不同的功能。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社会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即使是通过加强法治的手段实施社会政治控制也是与加强教育密切相关的,法的控制本质上也是法治思想的教育而实现。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政治人才是指社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各级政治人才都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这是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功能的另一突出表现。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教育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政府或执政常所希求的政治理想与信念。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宏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能力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张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而推动。民主意识、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到。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教育和训练。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上。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经过培训的更加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与再生产科学知识相一致。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它并应用于生产中去,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以极为简约的方式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人类文化的传承固然可以物或物化的观念形态存在,但更多地是以人的心理、行为方式存在。无论是何种文化的传承,都需要以人对文化的理解为中介。人对文化的理解则需要依赖于教育。教育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社会通过教育将人类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化藉助于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社会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发展就意味着要有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自然也无真实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而文化之创新则需要通过教育而实现。一方面,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传承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急剧变革,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突破原有的文化范成,实现对文化的创造、拓展与更新。
教育的经济功能在现代社会得以加强。现代物质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的发展与变革又强烈地反作用于现代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应立足于现代教育对现代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教育和训练。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上。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经过培训的更加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促进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种领域和各种层面的变化。科技革命缘何如此持续推进?显然,这依赖于教育的贡献。
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与再生产科学知识相一致。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它并应用于生产中去,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以极为简约的方式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
关键词:广东,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建议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下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 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支撑, 而高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提升,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促进科技转化, 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科学化, 因此高职教育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 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其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其次, 广东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另外, 经济运行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表明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而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广东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趋势。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 才能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一、关于高职教育需求的理论简析
对教育需求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分为消费性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性需求指人们把教育当做一种最终消费品, 用自己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教育这种特殊的劳务产品满足某种精神方面需要的消费行为。投资性需求指除政府以外的全社会经济行为主体出于追求投资回报的动机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投资性需求区别于消费性需求的最突出特征是强调教育支出的回报性。另一种是划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指为谋求社会文明发达,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而对教育的总需求。个人需求指个体在发展自身过程中为增进知识, 增长才干, 发展才能而对教育的需求, 主要是对教育机会的需求, 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成为人才的愿望。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区域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职业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 用人单位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企业对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产品——应用型人才产生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专业分工越细, 职业类型增多, 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教育层次和类别的需求就越大。对个人来说, 为获取技能, 形成人力资本的优势, 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好的岗位和较高的收入, 个人产生了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
企业对高职教育产品的需求来源于其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这是一种内生需求, 个人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是由企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而派生出的间接需求, 因此没有高职教育的教育产品需求也就没有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二、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 得到了省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在办学体制方面, 政府鼓励多元办学、多元投资体制, 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推动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 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199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43所, 其中高职高专17所, 占39.54%;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5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8.01万人, 占43.3% (其中民办高职高专3所, 在校学生3700人) 。200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52所, 其中高职高专21所 (民办高职院校有6所) , 占广东高校总数40.4%;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9.95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学生15万人, 占在校生的49.8%。2002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数71所, 其中高职高专40所, 占高校总数56.3% 。2006年全省普通高校105所, 其中高职高专68所, 占64.76% (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1所, 占全省高职高专的近1/3) , 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是100.86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49.34万人, 占在校生46.4%。到2010年广东普通高校131所, 其中高职院校76所 (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9所) , 占高校总数58.01% 。
在生源方面, 广东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有三种:第一, 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 招收五年制高职班;第二, 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包括中专、技工、职高) 为对象, 通过“3+专业技能证书”考试, 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三, 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对象, 通过高考录取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另外,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2010年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2010年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从对口的中职院校直接选拔人才。目前来看,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仍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三、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一) 省际对比分析
江苏、浙江是我国两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 同时这两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 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省2009年的经济数据及高职教育发展数据与广东进行对比分析, 判断广东高职教育的相对需求状况。
注: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
2009年广东地区GDP总量高于江苏省和浙江省, 其中三次产业中广东第一产业产值2006.02亿元, 低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第二和第三产业广东的产业规模均大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经济增长方面, 广东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浙江高0.6个百分点, 但是比江苏低2.9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的对比分析中, 广东只有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比江苏、浙江都高。在第二产业广东的增长率低于江苏3.8个百分点但高于浙江, 而在第三产业广东的增长速度是三个省中最低的。
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通常在经济结构差异不是很大的条件下, 经济规模越大对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多。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经济结构比较相似, 均是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高技能人才也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 因此可以推论出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数量大于江苏和浙江。另一方面, 由于广东属于外向型经济,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 2009年广东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速放缓, 对人才需求量增速也相对下降。但是金融危机之后, 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这使得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 到十一五末期, 广东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100万左右。
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表2是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高职院校发展情况, 同时也代表了2010年至2012年左右三省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基本情况。在表2中广东高职院校总数和在校生数少于江苏省, 而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数量上广东比江苏和浙江都要低。结合表1中三省的经济规模可以看出, 广东高职教育供给情况与江苏和浙江相比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均不乐观。
注:表格数据是根据三省2009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及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整理得出。
截至2009年底广东共有高技能人才约120万人, 同期江苏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98.94万人, 浙江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110万人, 对照三省的GDP总量可知浙江省在高技能人才存量上最有优势, 广东比江苏稍稍领先。但是由于广东本身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较江苏要大, 且在2010年到2012年的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中, 广东与江苏相比仍有差距, 因此未来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在总量上的缺口有可能高于江苏。而浙江由于经济规模较广东要小很多, 且本省高技能人才存量较大, 所以未来其对高职教育需求缺口也没有广东大。
(二) 广东省内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分析
2010年广东共有高职院校76所, 其中珠三角地区有65所, 粤东粤西有9所, 粤北山区2所。从高职院校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 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协调状况, 人才分布结构性矛盾显著。珠三角地区人才较为集中, 而粤东、粤西人才空缺较大, 粤北山区人才短缺严重。高职教育地区分布不协调的状况是与广东不协调的经济发展结构相对应的。珠三角作为经济发达地区, 不仅吸引了大批人才, 同时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使得珠三角成为广东省内高职教育资源的核心区, 而两翼和山区则处于边缘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加快了两翼和山区发展的规划, 同时珠三角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两翼和山区转移, 这使珠三角、两翼和山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表3中几项经济指标对广东省各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注: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
从2009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 珠三角和两翼、山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非常大, 广东高职教育资源分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09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50%, 比2008年增长了2.2%, 批发零售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迅速。珠三角对于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将更多地集中在服务行业, 并且随着产业的升级珠三角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 高技能人才需求在珠三角的人才需求中所占比重加大。东翼的汕头、汕尾、潮州等市依托港口大力发展制造业, 西翼湛江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交通网络发达, 茂名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阳江旅游资源丰富。总体来说东西两翼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当前两翼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落后。对于经济不发达的粤北山区来说, 一方面, 对本地区积压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等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供学历、技术和培训教育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 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及技术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将增加粤北地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四、关于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快发展高职教育, 增加教育产品供给, 提高教育质量
从以上对广东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中, 可以看出与经济发展相比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 在十二五时期广东要大力推进高职教育, 增加教育产品供给, 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市场解决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 改变政府作为教育资源主要供给者的角色,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高职教育非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作用。积极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 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二是以需求定位, 高职院校必须顺应广东经济发展的诉求, 以市场为导向, 以服务求生存, 以特色促发展, 着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加强新技术开发、新成果运用, 尝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与管理机制, 如协议式合作、互惠式合作、订单式培养、全程式管理等。
(二)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配置各区域的高职教育资源, 以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发展
随着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省内各区域经济的规划推进, 区域各行业与产业群渐次兴起, 需要各类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的高职教育资源分布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政府应当进行适当调节, 促使教育核心区的资源向边缘区扩散。首先, 政府应加大对两翼和山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 政策上有所倾斜。其次, 政府要强化自己的中介角色, 建立起院校和企业的沟通桥梁, 推进校企合作, 以高职院校为产业开发基地, 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 改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广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在办学观念方面要脱离对普通本科教育的模仿, 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其他高等教育保持分工错位发展,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学生在模拟实训环境下和技能环境下的学习。创新教材应用、创新专业设计, 通过专业设置结构的调整, 彻底改变专业和企业不对口、专业与岗位不衔接的问题, 要按照现在新职业岗位和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来设计专业, 培养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鲍风雨.高职教育需求、供应与区域发展对策[J].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15-16.
[2]罗罕淑, 张敏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与广东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1) :70-72.
[3]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21-25.
[4]鲍风雨, 赵东明.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系统预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87-90.
对于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们有过很好的见识和倡导。蔡元培先生提倡大学本科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但是,由于“极具挑战性的”实践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影响了我国对欧美通识教育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从洪堡思想、芝加哥大学等的自由教育运动,到《耶鲁报告》和哈佛的《红皮书》等,大概来说,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其核心命题是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一部分什么样的人。其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
通识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我们的通识教育”应该有我们今天自己的针对性,应该建立中国的通识教育,即针对中国社会、传统、时代与国情,构建大学生培养策略。
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
通识教育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在“大学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通识教育的议论特别丰富,而它们的背后,都有“为什么培养”的问题,有从哲学上说是自由人或完整的人,有从社会学上说是人性的守护者、未来社会的领导、文化与政治共同体的公民等。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必须看到,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爱好、人格与尊严等话题,虚中有实,都是现实生活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所以,教育必须引导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的大学生是否很快乐呢?或许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以至于顾不上自身的价值,忘却了生活的真谛,忽视了心灵的力量。或许他们把现实社会看的如此的实际,以至于将自身的命运与财富的积累视为一体,放弃了信念,失去了理想。我们的大学生经历了什么呢?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呵护有加的独生子女家庭,他们都是应试教育的成功者,他们也都清楚地看到了就业的困难和财富的威力。他们特别渴望成功,也充满想象,但除了攻读学位以外,他们可以获取成功的途径很少,所以,他们更容易遭到竞争的挫折和失败。如果他们特别经受不起失败和挫折,心灵的力量不能平衡现实的处境,那教育对他们还缺什么呢?
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大学是否足够认真地研究着这些问题,是否足够真心诚意地关心着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把人生的道理更好地告诉每个学生。如果缺乏对人生价值的领悟,他们何以珍惜未来,何以影响社会。
通识教育研究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则自然要关心社会。社会是指相对独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群体及其关系。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改革和变化,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和财富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机会公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会面临着深层的矛盾和压力。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得学生把握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复旦大学老校长李登辉在《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中说过:“近代教育的思潮,是由个人与社会对抗的观念,进而至于个人与社会调和的观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把个人潜伏的心能,尽量引导使之发展,以替社会谋福利。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个人中最有价值而应启发的心能,亦就是社会上最高贵的德行。”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并不矛盾,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寻求最有价值的人生途径,而且惟此才是正道。社会应该给每个人以发挥才智的机会,但总不能充分。个人应该为社会奉献才智,但也未必可以充分。所以,大学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去寻求心能与德行的结合,使他们理解其中的道理,并成为这些道理的实践者、推行者和得益者。
要使学生能够理解这种道理,不是靠提供获利的计谋或就业单位,而是要激发他们理性的力量,培养坚持长远和全面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能力。既为发展,就要永远追求将来,就不能看眼前和局部。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学术的熏陶,养成科学和文明精神,从而具备理性的力量。
关心社会就要寻求全民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寻求社会命运之根本,也就是维护民族、国家、公众的利益,而这种利益集中体现在文化与传统上。通识教育关注历史文化与传统精神的当代处境问题,关注这些变化对人的影响,最终通过人才培养,维护它们延续的需求。
关心社会不仅在于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要寻求群体力量。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仅指个人收入之高,而是指能够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骨干。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沟通能力,这与培养民族意识和政治交往能力是一样的道理。
要实现培养人的任务,大学需要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有理性的认识。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这种伟大的进步揭示了其他的需求,如就业之难度及其对学位威信带来的影响,教学能力的不足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大学在备受青睐的同时,教育则被蒙上了交易的色彩;职业界在备受追宠的同时,社会则被误解为市场,并过分地主导着大学与学生。对此,大学应该感到焦虑和愧疚,因为大学对现实社会的问题负有责任。
大学不能自我贬值。它不仅可以适应社会,而且可以引领社会,这就需要大学超越自身局限,舍弃眼前的图谋,守护教育的理性,立足社会长远利益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承担神圣的使命,尽管它充满困难。
坚守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
通识教育的历史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也不是大学的全部,它是维护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一种努力,换言之,教育的本质会在办学中演变、淹没或异化。大学必须时刻反思自己在办学中对教育本质的把握,这犹如大学要告诉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握人生一样。教育启迪良智,教化民众,推进文明,教育具有永恒性、公益性和前瞻性,大学可以有不同定位和教学理念,但它不能放弃对人与社会本质需求的激发、引导和追求。
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受业者获得利益,并使大学获得社会的信赖,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阶段,人们都把大学当作升迁之门。但这种需求关系只是表面的,知识的更新照样要淘汰那些拥有学位的但没有好学精神的人,社会的变化照样要淘汰那些有优秀成绩但缺乏信念的人,生活的挫折有时可以轻易地摧毁知识的积累。但坦率地说,这些问题看来没有危及大学,大学总是踌躇满志,高等教育的旗子依然在大学的上空随风飘扬。
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孰重孰轻的争议经常发生。其实,它们有不同适用性,应该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如果要有所强调的话,那是针对有所轻视的倾向,针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问题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有知识分科和应试导向特征,我们的高等教育(不是指具体学校)更以专业教育为特征,并有职业化倾向。这种特征提醒我们必须看到专业教育以外的问题,比如,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学会拒绝功利、利己、拜金和机会主义思潮,树立诚信、爱心、公平和服务精神,学会热爱生活、坚持真理和承受压力,懂得民族利益、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这些问题都超出了专业知识的范畴。而这正是通识教育要针对的问题。
对大学使命的理解,还掺杂着一些更为实际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大学已经熟悉了专业教育模式,课程、教师、学生、教学方式乃至管理体制和规章都已经铭刻了专业教育的印记,这是大家以为最轻便和高效的教育。转变这种教育模式将会带来麻烦,新的课程、新的教学方式等将会带来压力。所以,有时与其说是教育观念之争,倒不如说是利益之争。再如,学生及其家长们经常会问,“学这种东西有什么用”或“学这种东西与我的专业有什么相干?”他们太容易接受有具体用途的课程,有些学生宁可舍弃一些“无用的课程”而去校外参加各种证书培训,因为这会使他们在人才招聘中赢得优势。总之,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都各有自身的利益和计划,它们构成了大学内部的需求关系和自然生态,也对大学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疑问,如何理解大学的利益?如何构筑大学的理性?大学的使命如何认识和实现?这也是通识教育要面对的问题。
制定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推行通识教育需要一个全面的策略,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条件,设计专门教与学在课程与环境中的关系与调整办法。
推进通识教育需要有认识上的先导和动力,我们是否确实看到了挑战,包括国际化教育及人才竞争、市场经济意识、大众化教育、就业市场等对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传统和精神构成的挑战;我们是否确实看到了责任,包括为自己的大学提升建设目标,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责任。
对于推进通识教育,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态度。但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每个大学有共同的使命和义务,这是关于教育事业的义务,是讨论推进通识教育的最重要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大学要努力为社会构建一种自己的大学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中,大学承担着民族文化精神继承和创新、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新人的神圣职责;在这种理念中,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是大学的首要使命,它不受其他功利需要的排斥;在这种理念中,专业教育必须具有良好的环境和前提,并发挥更有益于心智的独特作用,且不受眼前或局部利益的冲击。
对于中国大学来说,推进通识教育将牵扯到系统的改革,所以,它也是一个系统的任务。比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包括内容体系设置与课程结构调整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任务,包括课程来源、数量、审核、学分、选课、教材、教师等具体管理办法等;学生选课管理制度建设的任务,包括选课规则与考核办法等。
复旦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它是一个全校性的研究机构,没有专业属性,这便于它围绕学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探讨有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当代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学术研究与本科教育的关系,本科与高中、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传统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关系,公共教育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等等。与此同时,它将系统地考虑学校的实施目标与任务。
“如何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是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而处理培养目标、内容体系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难点,这需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办法。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耶鲁的通选课计划的目标“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生活”。为此,它开设人文教育计划课程培养学生宽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开设古代或外国文化艺术课程培养学生超越自己看时代的能力,开设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思考人类命运的见识。总体上看,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宽度”上。首先是内容上的“宽度”,它给予学生不同领域的课程及观念、思想和方法,其次是学生的“宽度”,各类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修读这些课程。从这个要求说,综合性大学比较容易实施通识教育。
复旦大学四年前开展文理教育大讨论和课程设置调整,将全校的课程分成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其中综合教育课程有人文学科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三大组,它们的设计意图是:推进跨学科教学、适合所有低年级学生选修、具有综合的训练要素与目标、增进师生交流、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学术研究。
建设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有学科与师资的保障,要有一批各学科热衷于通识教育的优秀教师来承担课程,要有大批的教师支持和关心通识教育。显然,这也可能是我们沉重的建设任务,因为许多教师承担不属于本专业或本院系的新课程,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学生中,专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规矩,比如:要想成为专家,就不要修读那些课程。所以,通识教育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形态。复旦大学今年创立了复旦学院以及四个书院(住宿单位),所有新生不分专业,接受一年的全校性的课程修读计划、素养拓展计划,课程补习计划和大学导航计划所提供的学习机会,并接受全校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安排等,这为修订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体制环境。作为战略性的考虑,这样的组织形态还将向学科体系的架构与调整深化。看起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推进,从知识到课程,从教师到学生,从培养目标到管理制度,都可能要走“拓宽”之路,打破现有的体制局限。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1)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人口增长率过高使得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学龄人数增长使得班级人数增加,影响教育质量。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2)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起长远作用的手段。经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作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中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同样的倾向。
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
其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其三,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
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人口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l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l前的水平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
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高层级教育人口比例过低和初中以下学历人口比例过大。而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和韩国,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比例分别占87%和66%。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占35%和23%。相比之下,中国25~64岁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者只占18%,受初中以下教育水平的占82%、受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水平者比例高达42%。每百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不足5人。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
第一,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与进程,影响教育的宏观决策和战略决策。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第二,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直接影响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第三,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教育结构。所谓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人员的比例。教育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专业教育的构成。近年来。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向服务业转移,向智力劳动转移、从一般技术向高新技术转移。
第四,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同时也制约着教育质量。人口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和教育效率、一般说来,人口分布合理的地区、教育相应地比较发达:人口密度稀疏的地区,常常出现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进而影响教育经费的充分使用,影响教育效率的提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很重、中国至少需要最终从农村中转移出至少5亿以上人口。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成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的迁移倾向越强烈;在农村,从文化程度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上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每百人中有912人转移,依次分别是初中每百人8、3人,小学每百人4人,文盲半文盲每百人仅1、5人。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El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教育可使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四、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也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传承、改造、创新的作用。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使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使它成为文化本体。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即学校这个群体和构成它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二是情感成分,是学校这个文化体内的成员对教育、学校、班级、同事、同学、老师、学生特有的依恋、认同、参与、热爱的感情,这种感情内通常包含着很深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和献身精神;三是价值成分。即学校校园所独有的价值取向系统,如“忠于职守”、“尊师爱生”以及“严谨、守纪、规范、团结”的价值取向等等:四是理想成分,即学校及其成员对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所表达的希望和追求,如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是许多优秀学校所追求的理想。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填空题
1. 中小学生阶段正处于个体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 社会化 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2. 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根据其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 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3. 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 自我意识 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4.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 神经系统 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并由反应的 外部特质 表现出来。
5. 6. 7. 气质的类型主要是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知觉方式的不同把性格分为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两种类型。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特质作为个性的基本单位,他把人格特质分为 共性、个性 两类。
8. 学生性格发展受到他们已有的 个性特点 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个性 气质 性格 能力 自我意识 社会性 同伴团体 友谊 亲社会行为 社会技能 性别角色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能力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 具体活动 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的人的能力。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及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以下特点跨时间和跨情境。荣格把性格类型划分为内倾型—外倾型。优势心理机能说的提出者是培因 李伯特。根据人类文化的形式区分性格的是斯普兰格。德国心理学家克瑞其米尔提出了体型气质说。强、不平衡的神经类型对应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多血质气质类型。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粘液质气质类型。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胆汁质。活泼型神经活动对应于多血质。自私属于人的性格。狡猾属于人的性格。
懒惰属于人的性格。(注:需掌握性格特征的表现形式,如怎么,勤劳、节俭、懒惰、遵守纪律、认真、疏忽、自信、自尊、自负等)
自觉性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注:需掌握自觉性、果断性都属于意志特征)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是斯金纳。主题统觉测验的开创者是莫瑞。测量性格常用的方法是问卷法。用来测量性格特质差异的方法是评定法。
主要用于精神异常者诊断的性格测量方法是墨渍测验。主要用来了解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的是主题统觉测验。
“活泼好动”是气质表现。斯普兰格提出了性格文化价值观说。
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灵活。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过程。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性质的心理学家是奥尔波特。
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父母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民主。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的独特性。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与可塑性。性格的测查主要有问卷法、投射法、评定法。
英国心理学家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49. 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体液说的提出者是希波克拉底。
三、判断题
1.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认识他人而逐渐认识自己的。(√)
2. 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过程。(√)
3. 4. 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是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而中学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其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的作用。(√)
5. 亲社会的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它主要有两种类别:合作与助人。(√)
6. 中小学生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一个人社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社会交往的效果。(√)
7. 8. 学前儿童在资分配上是自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变得慷慨。(√)
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作用于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四、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请分析四位先生的气质类型,并说明其特点。参考答案:
第一位先生是胆汁质,又称不可遏止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精力充沛,能经得住强刺激;主动与人交往,乐群性高;直率急躁,情绪难以控制;思维、语言、动作反应快,但不灵活,不准确。性情粗豪,宽宏大量。《三国演义》中的猛张飞,《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晴雯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第二位先生是多血质,又称活泼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活波好动;善于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易转移;情绪发生快,但体验不深刻。思维敏捷,随机应变,热情奔放。《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第三位先生是黏液质,又称安静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安静稳重,交往适度;善于忍耐,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不易转移;情绪慢而微弱,不易外露;思维、动作反应慢但不灵活。这种人城府极深,老谋深算多阴险令人难以防范。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司马懿。《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花袭人。个性特征的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什么特点? 气质与性格有什么区别?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怎么样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怎么样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 什么是友谊?友谊具有怎么样的价值? 结合实例谈谈如何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社会技能训练技术对小学生社会技能培养的价值。运用实例分析怎么样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同伴团体?如何发挥同伴团体的功能? 第四位先生是抑郁质,又称弱型。这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好静但孤立;情绪发生慢不外露,体验特别深;动作反应慢但准确;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内秀。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动辄对花流泪,对月伤情。多愁善感,封闭孤立。
案例二:
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回答要点:
(1)甲属于抑制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对甲的教育:发物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翔、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积极参加活动,降低或调查。要求: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尊、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对乙的教育:发物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性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教育时,既要能力思想,又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案例三:
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感受性变化规律考查方式主要以单选题为主。单选题主要通过例子、情景来考查大家,考查概念的几率比较小。联觉、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在考试中考的比较多,特别是联觉,考生在这里备考侧重理解概念,掌握典型例子记忆。
知识点讲解(单选)(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暗适应:明→暗 感受性提高 明适应:暗→明 感受性降低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此外,还有听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等。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其中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继时对比:指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同原有感觉相同的为正后像,与原有感觉相反则为负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考试高频考点)真题演练
1.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同的部分用同一颜色粉笔写出来,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到的感觉规律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答案】D。解析: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题中不同颜色同时作用于视觉,属于同时对比,同时对比又属于感觉对比。
2.冬天从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联觉
【答案】A。解析: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题中“不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符合定义中的关键词“持续作用”的含义,持续作用于肤觉,故应为感觉适应。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体现的感觉规律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联觉
一、相关性分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般来说, 职业教育是以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为基础的, 其价值取向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往往存在一致性。因此, 职业教育的发展同其所服务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联系十分密切, 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 形成一种相互关联、互为推动的共生关系。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特定的潜在性关系
潜在性关系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种特定关系, 主要在于职业教育具有一种基本功能, 即造就潜在生产力。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经过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之后, 掌握了一定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从而成为在内在实质和形态上都有别于普通劳动力的新型劳动力, 但是他在进入社会经济活动之前, 其所具有的生产能力还是隐形潜在的, 没有体现为具体的现实性。这种潜在的新的生产力正是职业教育赋予的, 为劳动者进入社会开展新的经济活动作了必要的前期准备。
(二)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具体的现实性关系
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在推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经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型劳动力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 服务于现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普通劳动力相比较来说, 往往具有更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一方面体现在新型劳动力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可以产生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进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体现在新型劳动力大多数参与复杂劳动, 而复杂劳动往往比简单劳动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相应地对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就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深层次的内涵性关系
一般来说, 在职业教育中, 受教育者在接受职业教育时, 除了要接受专门的技能训练外, 同时还要接受特定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态度的养成、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些都将构成新型劳动力的软力量, 是使其在经济活动实践中实现技能创新所不可缺少的内在精神动力。由此, 但凡接受过规范的职业教育的劳动者, 不仅具备更强的劳动技能, 而且具有更高的人文素质。当高水平的技能和高水平的人文素质同时作用于劳动对象时, 就会产生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社会效益。这表明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内涵性关系。
二、互动性分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共生机制
上述分析表明, 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中, 二者是共生互动的。在这一现实的机制中, 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服务性的影响力, 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则表现为一种决定性的影响力。在实践中, 这两种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的影响力各自又有独特的表现。
(一) 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服务性影响力的实际表现
1. 开发人力资源, 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人才始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众所周知, 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更需要众多具有复合技能的现代技术工人。然而, 在实践当中, 往往由于人力资源不能得到科学开发, 造成人才短缺, 从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当前, 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形势下, 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应用型技术人才, 但其供应存在很大缺口。
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在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当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许多行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 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中级人才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会随之增多。同时, 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有大量的农村适龄人口需要进入第二、三产业部门就业。这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科学开发人力资源, 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 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影响社会分工体系
生产要素在社会空间的不均衡分布是社会分工的客观基础。俄林认为:“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 除非由相应的地区需求的不平衡加以抵消, 否则, 这种分布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各地区形成差异, 从而促进地区间的分工和贸易。”在这里,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当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阶段时, 经济的发展状态主要依赖于自然要素的投入量, 这时自然要素对社会分工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但是,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 各种非自然要素在社会分工中的影响就会逐渐增大。在这里非自然要素主要包括资本、技术、文化、教育、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等, 其中代表劳动力素质、技术以及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差异在现代经济社会分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今天, 对于劳动者的素质、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积累来说, 职业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职业教育对社会分工体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的。根据产业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市场供求、相对成本和资源配置等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过程就是市场供求由不均衡趋向均衡、相对成本逐渐降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人力资本实现有效扩展则是由职业教育完成的。
3.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竞争力
职业教育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提升经济竞争力。在国际竞争评价指标体系中, “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两项指标都与教育有直接关系。在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中, “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技术管理状况”、“科学环境状况”等同样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 要想提升经济竞争力,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而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类型。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进一步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在, 人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的同时,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所谓经济发展“软环境”就是指发展经济所必备的人文环境, 主要包含一个社会的人文素质、信用程度、社会氛围等“软件”要素。其中, 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其社会信用程度和信用体系。一个拥有良好诚信资源的市场是富有吸引力的市场, 因为其社会运行成本就低, 社会关系和谐。同时, 信用体系的建立能降低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 使成本和效益具有可测算性, 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很具吸引力的。因此, 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 而职业教育是构筑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力量之一。这是因为教育对经济增长有双重效应:一是知识效应, 即人们受教育后, 获得了知识;二是非知识效应, 即人们在受教育后, 提高了道德素养。
(二) 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决定性影响力的现实体现
1. 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从我国目前的投资现状来看, 政府和家庭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政府和家庭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影响。
首先, 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现在形成了“两级管理, 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 因此省、市地方政府成为当地职业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但是,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相应地,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影响, 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大小不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强, 向职业教育投入就较多, 提供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而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弱, 向职业教育投入得就较少, 职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其次, 在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决定着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今天, 普遍家庭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 舍得为孩子学习花钱, 由此家庭教育投入成为了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是, 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投入状况又是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研究表明,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 其恩格尔系数就会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 其恩格尔系数就会越小。据此, 在一个家庭中, 教育消费的比例与食物消费的比例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投入比例越高, 则食物消费比例就越低。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投入能力, 从根本上来说, 还是在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2.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影响
首先, 各地区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往往因为产业结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 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东部沿海地区能够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原因就在于企业较多又很集中, 各种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 对各类技术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而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 由于产业结构相对传统而单一, 其吸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就比较低。
其次,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受地区经济开放水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如果 (下转第41页) (上接第17页) 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高, 那么相应该地区的就业机会就多;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低, 相应其就业机会就少。也就是说, 经济开放水平高的地区的就业机会要高于经济开放水平低的地区。新时期以来, 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实际情况表明, 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 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吸引很多外商投资。在东南沿海各省份, 对外开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 有力促进了中、小城市和三资企业的发展, 使得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很大, 从而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中部地区,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开放水平相对较低, 吸纳外资能力较弱,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 相应的对接受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就比较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EB/0L].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7-29/.
[2]新华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EB/0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06/c_88202.htm2010-06-06.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功能;甘肃电大
中图分类号:G728.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13-04
1.引言
30年前,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在我国教育史上揭开了远程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发展广播电视教育,是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改变“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落后局面而作出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也是从“穷国办大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英明决策,体现了他“两条腿走路”、“多渠道办学”的教育观。事实也证明,广播电视大学在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实验。旨在探索并构建电大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专科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大批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电大远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各级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实现有机连接,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为社会特别是基层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了服务平台。截至2007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毕业生已经累计突破600万人,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累计超过4 000万人次。特别是在1999年到2007年实施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8年中,仅开放教育就累计招生458万人,毕业学生238万人,约占同期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1/8,占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1/3,占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招生总数的75%以上[1]。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首批10个省级试点电大之一,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之路,为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截至2008年秋,开放教育本专科累计注册学生16.4万人,毕业9万人,约占同期甘肃省各类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22.56%、同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49.04%。电大开放教育为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突出优势
远程开放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一些优势,诸如投入较小、效益较大的经济成本优势,覆盖面广、能突破时空限制、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优势,灵活性强、能较好满足广大人群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支持服务优势,对于欠发达地区办大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甘肃电大自建校以来,特别是自1999年参与实施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在实践中发挥比较优势,紧贴社会需求,建立了覆盖全省所有县区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成为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为一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及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成为甘肃公共教育事业的重要资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 “家门口”的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砝码,电大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穷国办大教育的成功范式,为更多的人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广大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在一个人口多、基础差、百废待兴的社会大环境下,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政府、用人单位与学习者分担学习成本的成功之路[2]。”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提出的这一论断,在甘肃体现得尤为突出。
教育发展的落后、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与高层次人才的短缺,是长期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甘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人才流失现象相当突出,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政府财力薄弱,教育经费不足,居民特别是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贫困面大,很大一批人无学可上,也上不起学。各行业在职人员提高学历和技能的需求旺盛,但“工学”矛盾突出,没有便捷的学习深造渠道。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强烈、要求迫切,但只靠普通教育解决不了问题。而电大开放教育为所有有志学习的人提供了入学机会,学习者不需要通过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即可验证注册。这种“宽进严出”的办学方式,对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但又无力、无法学习深造的广大人群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同时,电大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非常适合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使他们不离职离岗就能完成学业,“足不出户”就能享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基于对省情和学习者个体经济承受能力的调查分析,从以情为重的现代教育观出发,电大开放教育一般都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学分收费标准的低限,并免费配送相当数量的学习资源。开放教育本专科全学程的学费大体是东部地区电大的2/3到1/2,是普通高等学校的1/3到1/4。比较低廉的学费,让广大的求学者既能上得起学又能上好学。“进得去、上得起、学得好”,因此,开放教育在甘肃广大地区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得到快速发展。
被誉为“高考状元县”的甘肃会宁县,从恢复高考后至今有近4万人考入普通高校,但毕业后回会宁工作的仅占10余个百分点。而电大培养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在本地工作,在全县教师中约有30%是电大毕业生。在甘肃清水县(国家级贫困县)工作的本、专科毕业生中,电大毕业生占到58%。电大毕业生绝大多数都留在了清水县基层和乡镇工作,有效缓解了当地人才资源紧缺的状况。这些电大毕业生所学的专业、课程跟岗位工作紧密相连,通过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其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岗位聘任和实际工作中受到重视,成为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在清水县的电大毕业生中,有3人担任县级领导,有44人担任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全县14个中、小学的校长都是电大毕业生。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上谈到,“甘肃有个国营工厂,为‘两弹’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这个厂电大毕业生就有368人。全厂43个单位,由电大毕业生担任中层领导的占全厂中层干部的22.4%为,还有两人是厂级领导。”何东昌所说的这个厂就是中国核工业集团504厂[3]。
甘肃嘉峪关市是一座发展中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基础教育较为发达,每年约有千余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大中专院校,但是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回到本地工作。各行业在职人员提高学历、继续深造的需求旺盛,但其学习深造的渠道却相当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大教育就成为提升在职人员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一个很好平台。仅就教育系统而言,自2001年以来,甘肃电大嘉峪关分校根据当地基础教育需求,先后开设了本科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小学教育,专科小学教育、英语等专业,累计培养在职教师487人,占嘉峪关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4.1%。省级示范幼儿园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2003年共有教职工42名,其中本科学历教师仅有4名,到2006年,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其中80%的教师是通过电大开放教育完成学业的。电大为提高当地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电大远程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所发挥的作用更是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无法比拟的。譬如,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距省城兰州1 500公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这里显示出了信息资源优势、远程技术优势和成本低廉优势。截至2007年12月,当地先后开办了法学、汉语言文学、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等15个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毕业生户籍人口582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6%,即每17个人中,就有1名电大毕业生。582名毕业生中有492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占84.5%,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政府机关、司法部门、教育、金融、财会等行业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7人,占县级领导干部的三分之一;科级干部近百人,占科级干部的41%。
远程开放教育也得到了电大毕业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调查显示,电大培养的毕业生适应社会需要,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职务或职称得到晋升者接近50%,年终考核成绩优良以上人次超过75%,获得各项奖励者超过60%,还有不少人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励,有的还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大多数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评价各项目加权得分为84.30。“电大被誉为办在‘家门口’的大学,已经成为边远地区人才资源最重要的补给站。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以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为首要任务的人们提供了学习机会,并在当地的人才资源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打破了条件和区位的局限,把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送到了甘肃广大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惠及于广大人群,满足了社会广泛的教育需求,使“有教无类”的理想变为了现实。
3.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服务功能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对远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定位和新使命。由此,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颇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
就甘肃省而言,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导致劳动者素质不高,又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全面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如何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克服资源短缺等条件的限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当前我省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形成了面向基层、根系大众、培养大批适需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管理和质量保证机制,积累了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为西部开发培养大批专门人才的丰富经验,因此,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具有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强大服务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系统优势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电大系统是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基层电大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它由覆盖全国的大系统和覆盖省域的子系统组成,具有树状的层级结构,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协调运作”的教学与管理运行机制。
甘肃电大已建立由1所省级电大、22所分校、11个直属工作站、93个县级电大工作站组成的办学系统。各级电大以多极化地方站点的形式, 优化校际、网际资源, 面向学习者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与提供技术网络支持,为公共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优质资源的整合构筑了社会平台,提高了远程教育规模效益,促进了教育的低成本运行和教学质量保证的有机统一。成功实现教育服务重心的下移和社会功能的拓展,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广大的社会公众所共享, 特别是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极为紧缺的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电大远程教育不断追踪信息技术进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建设了丰富的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正在推出更多的开放课程, 使更多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设计,使各个岗位的人都能在电大的学习资源库中找到合适的课程。
3.2 网络教学环境下共享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
一般认为,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其内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保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三是保证教育效果相对均等,通常这三个层次又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5]。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比较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保证了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取向。
通过实施开放教育项目,各级电大办学单位率先在当地建设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系统,形成了“天网、地网、人网”结合,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州)分校和县级工作站四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90%以上的教学点拥有专用服务器、独立域名、公有IP地址的互联网站,成为当地的教学信息发布中心。省电大建设了与14个市(州)的22所分校和93个工作站互联的VPN专用网、VOIP数字电话系统和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建有包括卫星传输主站、直播课堂和遍布全省各县区接收站的卫星传输系统。由计算机网络、卫星网络组成的立体网络传输系统将各类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级教学单位。由“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教务管理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等组成的教学和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学习、网上教学、网上交流、全过程网络化管理等多种功能。全体学习者共享远程开放教育的信息化条件、师资和教学支持服务。
3.3 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致力于“学有所教”的社会发展目标
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适应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为内容,以整合优化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学习环境为支撑,以严格而有弹性的过程管理为保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一种范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不仅重视职前教育,更重视职后的终身教育。要求教育体现出学习地点选择上的灵活性,还要在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学习手段和进程的选择上,享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这就要求建设适应从业人员在职学习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优化专业和学科设置,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针对学生中90%以上为成人在职学习、78%以上在地市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学习条件的差异和工作需求的多样性,设计和编制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卫星电视直播、计算机课件以及网上学习资源等。利用电大已有的办学系统、技术条件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搭建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集合全省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教学资源为主、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作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机会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增进动力的补给站,完全可以承担起为边远地区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任。
4.结语
30年来,甘肃电大建立了全省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这一系统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点遍布全省各行政区域和行业企业,覆盖广大城镇乡村,有效弥补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短缺的劣势,对于促进全省整体教育发展和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将以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以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大平台为目标,建立以卫星电视、互联网为载体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各种高质量的学习和培训服务,以更灵活、更开放、更高效的办学功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公平化发展的既定方向。在21世纪,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个新型教育形态带给我们更多的教育梦想。
基金项目:2008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有效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纪念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暨推进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教育报,2008-2-1(1).
[2]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5.
[3]何东昌.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J].中国教育报,2008-2-2(2).
[4]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12.
[5]陈炳璋.教育公平: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远程教育,2008,(10):5.
[作者简介]卫孺勤(1955—),男,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张亚君(1966—),女,副教授,硕士。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宣传处。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推荐阅读:
教育部化学与社会11-03
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10-30
品德与社会远程教育教研计划11-02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0-24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0-17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05-25
幼儿的社会现象教育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