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共11篇)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1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地质实习报告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

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

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地质实习报告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近,开始下午的实习,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

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2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图件,地质报告

矿区水文地质报告作为地质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单独编写。只有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且投入了较多的专门水文地质工作量或为了某个专门目的单独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时, 才单独编制矿区水文地质报告。编制水文地质报告时, 一般是先检查整理原始资料, 再在综合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各种图件、表格, 最后编写文字说明书。

1 矿区水文地质图件

水文地质图件反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主要取决于编图的目的、矿床 (井) 水文地质类型、矿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以及水文地质资料的积累程度, 并与水文地质勘探阶段相适应。

1.1 综合水文地质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全面反映煤矿区基本水文地质特征的图件, 是在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这种图件可分为区域、矿区和井田 (矿井) 三种基本类型。图件比例尺按不同工作阶段的要求而定。普查阶段通常采用1∶50000~125000或1∶10000;详查阶段采用1∶25 000~1∶10 000或1∶5 000;精查阶段采用1∶10000~1∶5000;矿井生产阶段采用1∶10000~12000。

综合水文地质图主要反映的水文地质内容还有以下几方面:其一, 含水层 (组) 和隔水层 (组) 的层位、分布、厚度、水位特征、富水性及富水部位、地下水类型等。其二, 断裂构造特征。如断层的性质、充填胶结情况及断层的导水性等。其中断层的导水性可分为导水的、弱导水的和不导水的三种类型。在可能的情况下, 应在图上加以区别。其三, 地表水体 (如湖泊、河流、沼泽、水库等) 及水文观测站;控制性水点。其四, 溶洞、暗河、滑坡、塌陷及积水情况等。其五, 地下水水质类型及主要水化学成分, 矿化度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可表示的内容很多, 编图时应视图件比例尺和要求取舍, 原则上既要求反映尽可能多的内容, 又不能使图面负担过重。

1.2 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褶曲、断裂构造和煤层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图件。内容包括:含水层岩性、厚度、埋深、岩溶裂隙发育深度及其走向和倾向上的变化;水文地质孔、观测孔的位置及其试验参数和观测资料;地表水体及水位;主要井巷位置等。

1.3 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记录井下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的综合图件, 有些矿区称之为实际材料图, 它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制订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反映的主要内容有:其一, 井下各种类型的涌 (突) 水点, 涌 (突) 水点应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 (水压) 、水温、水质和出水特征。其二, 老空、废弃井巷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其三, 矿井涌水的流动路线及涌水量观测站的位置等。

1.4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历时曲线图

按矿区的具体情况, 应绘制以下几种曲线:其一, 矿井涌水量、降雨量、地下水位历时曲线图。其二, 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位或流量关系曲线图。其三, 矿井涌水量与开采深度关系曲线图。其四, 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曲线图等。

在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编制, 其比例尺随工作阶段的进展而增大, 内容亦随之不断地做相应补充和丰富。在矿井生产阶段, 还要求编制矿井充水性图和各种相关因素历时曲线图。

2 矿区水文地质报告

2.1 序言

主要介绍矿区的位置、交通、地形、气候条件、地表水系及流域划分、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方法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2.2 区域地质条件

主要叙述矿区地层、构造、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发育等内容。地层应按由老到新的顺序, 介绍各个时代地层的岩性、分布、产状和结构特征, 还应介绍第四纪地质的特点。在介绍地层时, 应注意从研究含水介质的空间特征出发, 阐述不同岩层的成分 (包括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结构、成因类型、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类型、风化程度、空隙的发育情况等, 从而为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提供地质依据。此外, 对煤层也应加以重点论述。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是分析矿井充水条件及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基础, 应从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移、水质、水量等各个方面全面论述其区域性特征。

2.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第一, 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 以及其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富水性、水位或水压、水质, 各含水层之间及其与地表水体之间是否存在水力联系。第二, 构造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带的导水性, 岩溶陷落柱的分布、规模及导水性, 封闭不良钻孔的位置及贯穿层位, 已开采地区的冒落裂隙带及其高度、采动矿压对煤层底板及其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等。第三, 预计矿井涌水量时采用的边界条件、计算方法、数学模型和计算参数、预计结果及其评价。第四, 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说明其划分依据。必要时, 还应对矿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做出初步评价, 指出解决矿区供水水源的方向和途径, 简要论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并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做出评价。

3 结语

本文对矿区主要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条件作出简要结论, 提出对矿井防治水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指出尚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 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3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实习;外业;内业

基金项目:采矿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黔学位合字ZDXK[2015]9号,贵州省教育厅基金项目G642;TU42-4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设立在矿业工程系地质工程教研室,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地质学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地球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能在地矿系统、矿山企业、国土、市政、水利、交通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煤田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及治理施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须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①矿物岩石理论及手标本鉴定能力;②构造地质学理论及野外地质构造分析能力;③岩土力学理论及岩土体受力分析能力;④测绘基本理论及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⑤工程制图理论及手工绘图能力。其中,学生具备的“测绘基本理论及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的能力,是学生在第四学期学习3学分、54学时的《工程测量》课程后,并在学期末进行2周的测量實习后所具备的。

目前,我校不仅地质工程专业开设有测量学课程,还有土木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城乡规划专业等开设有与专业相关的测量学课程,并设置有测量实习实践环节。

因此,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我们不能仍按照数十年前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实习。我们急需拓展新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测量实习的实习方式,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及扎实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形式,把握新机遇。

一、测量实习基本要求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测量实习,一般安排在相应课程的开设学期的学期末,为期2周,2个学分。通过2周的测量实习分组进行测量,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能够使用基本的测量仪器(卷尺、罗盘、水准仪、经纬仪等)进行相应项目测量的能力,如:①使用卷尺进行距离丈量;②使用罗盘进行定向;③使用水准仪进行四等、等外水准测量及水准路线的测量;④使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视距测量。

(2)具备使用新型测量仪器(全站仪、GPS)进行测量的能力:①能够使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放线;②能够使用GPS进行连续点测量、面积测量。

(3)具备测量时边测量、边计算、边绘图的能力,测量时的基本计算、绘图及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的能力。

(4)新形势下,对学生必然有新的要求,学生还应具备外业测量完成后内业使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的能力。

(5)除了专业内容方面的能力,通过测量实习学生还应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同组同学进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测量实习主要内容

测量实习为期2周,共14天。针对新形势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将测量实习设置为五个阶段的内容,见下表。

1.第一阶段,水准测量阶段

水准测量阶段,主要是使用水准仪进行四等、等外水准测量及水准路线测量工作,为期2天,设置3~4个测量项目,主要是通过本阶段的实习考查学生对书本关于水准测量这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准路线测量同时还要使用卷尺进行距离测量,对于困难测距的地区,可使用水准仪进行视距测量的工作,测量项目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第二阶段,经纬仪测量阶段

经纬仪测量阶段,主要是使用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视距测量工作,为期2天,设置2~3个测量项目,主要是通过实习考查学生对于书本这一章的掌握情况,用实践检验理论。

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有四个步骤:①踏勘选点,②测角度,③测边长,④测定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内业计算、数据处理有五个步骤: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③坐标增量计算;④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和调整;⑤坐标计算。这个测量项目包括了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还有复杂的数据计算。学生若熟练掌握了这个项目,计算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是使用经纬仪测量未知点的高程,因此经纬仪也是一个可以集测角度、测距离、测高程与一身的仪器,通过导线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这2个项目的实践,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

3.第三阶段,全站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阶段

地形图测绘是对地物、地貌的碎部点进行测绘,是测定出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照比例尺缩小绘制与图纸上的过程,包括测量和绘图两个步骤。

我们的实习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而全站仪作为一种现在工程建设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发展迅速的新型仪器,使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应作为测量实习的重点。

全站仪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将电子经纬仪与电子测距技术、测距仪相结合产生的既能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又能测量倾斜距离、水平距离的新型测量仪器。另外,全站仪内有数据存储系统,可通过传输端口,将野外测量得到的数据直接导出到电脑上,配以成图软件的使用,可进行数字化成图。

本阶段的实习,包括外业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内业数字化成图两方面的内容。

使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是:先进行控制测量,2天;再进行碎部测量,3天,边测边绘,完成地形图。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在校园内进行分组测量,不同的小组测绘学校不同的区域,最后所有小组的地形图拼接到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学校地形图。

测量时,每个小组选定自己的测区,在测区内选定控制点。先进行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1天,高程控制测量1天,测量的同时,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共3天,以已经测好的控制点为依据作为测站点,测量出测区内所有地物、地貌的碎部点,边测边记录数据边绘制地形图,最后完成地形图的整饰与检查工作。该阶段实习时间为5天。

4. 第四阶段,GPS测量阶段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利用分布在太空中的GPS卫星达到测量定位地面点位置的一种新型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灵活度、高效率的特点。GPS作为一种新型仪器,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

通过第四阶段的实习,学生学会使用GPS测量系统,熟悉GPS系统组成,熟悉GPS实验物品及各部件作用,掌握各部件连接方法,理解GPS工作原理,握电子手簿无线蓝牙连接方法。实验步骤为:①架设基站,打开基站GPS接收机和电台。②配置手簿。③配置流动站。④点校正。⑤进行连续点测量。⑥面积测量。⑦数字化成图。共3天。

5. 第五阶段,内业工作阶段

實习的前四个阶段为外业测量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内业工作。第一阶段水准测量的内业工作主要是通过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最终计算得到未知点的高程;第二阶段经纬仪测量阶段,导线测量主要是计算导线点的坐标,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是运用高差公式、三角函数公式计算未知点的高程,视距测量是通过竖直角和上丝、下丝读数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第三阶段,全站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阶段,第一部分的内业工作与外业工作相结合,实行边测边绘,第二部分内业工作是回到室内的工作,就是使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第四阶段,GPS测量阶段内业工作主要是将测量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字化成图。

三、结束语

新的就业形势下、新的工程实践中,对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测量实习的实习项目进行改变,加入新的内容。将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准测量阶段,2天;第二阶段,经纬仪测量阶段,2天;第三阶段,全站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阶段,5天;第四阶段,GPS测量阶段,3天;第五阶段,内业工作阶段,2天。

新设计的这五个阶段中,传统仪器传统项目的实习压缩到4天(前两个阶段),着重训练学生使用新型测量仪器进行实用性强的测量项目,加重全站仪和GPS这些新型测量仪器的使用,运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达到与时俱进、与生产实践接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井祥.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99-103.

[2] 白成军,吴葱,张海伶.本科非测绘专业测量实习科研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2(4):103-106.

[3] 袁修孝.问题教学法在摄影测量学中的尝试[J].测绘通报,2010(10):75-77.

[4] 王旭华,孙义友,杭宇等.Matlab在测量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9(12):71-73.

[5] 秦菊芳.测量实习中的学生素质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2):110-111.

[6] 周德辉.在测量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2):87-89.

作者简介:

余芳芳(1987—),女,硕士,讲师,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从事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篇4

作者: 学号: 专业:

实习时间:

实习路线:农大—九乡 实习内容:(展开写)[第一部分]九乡实习的内容

1、观察沉积岩岩性特征(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构造、球状风化构造)

2、学会运用地质学理论知识进行野外观测,掌握野外勘察技术路线、方法和技术;同时学会使用地质勘察工具(罗盘、钉锤、放大镜、皮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加强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观测沉积岩地层产状、节理产状

4、观察、了解岩溶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部分]介绍九乡的位置;九乡溶洞的的开发时间,九乡溶洞的具体组成。(网上查)

[第三部分]详述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岩溶地貌地表及地下类型; [第四部分] 1.岩溶地貌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对地基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2.具体的处理措施:

3.岩溶地貌发育区常见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分析原因及水土保持方案

[第五部分]实习心得:主要写对学业、工作的意义和吃苦、敬业精神等。

实习时间: 2012年7月7日 实习路线:云南农大-九乡 实习内容: 一、九乡实习的内容

1、观察沉积岩岩性特征(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构造、球状风化构造)

2、学会运用地质学理论知识进行野外观测,掌握野外勘察技术路线、方法和技术;同时学会使用地质勘察工具(罗盘、钉锤、放大镜、皮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加强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观测沉积岩地层产状、节理产状

4、观察、了解岩溶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1、观察沉积岩岩性特征(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构造、球状风化构造)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或在沉积岩形成后的各种作用影响下,使其各种物质成分形成特有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称为沉积岩的构造。它不仅构成沉积岩的重要宏观特征,而且还可据以恢复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一)层理构造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水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物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单位叫做层;层与层间常代表一个沉积条件的突变面,或代表一个侵蚀面。一个层的顶面或底面叫做层面。层面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波状起伏的。有的层很厚,有的层很薄,层厚可以反映在单位地质时间内沉积的速度。根据层厚可以分为:块状(层厚>100cm)、厚层(50—100cm)、中厚层(10—50cm)、薄层(1—10cm)、微层(页片层,0.1—1cm)等类型。在一套岩层中层的厚薄变化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变化频率。

根据层理的形态,可以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斜层理。

在一个层内的微细层理比较平直,并与层面平行,称为水平层理。这种层理主要是在水动力条件微弱、平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多形成于闭塞海湾、较深的海、湖泊、潟湖、沼泽、河漫滩等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

波状层理是微细层理呈波状起伏,但总的方向平行层面的层理。波状形态对称或不对称,规则或不规则,连续或断续这种层理主要是在较浅的湖泊、海湾、潟湖等处由于波浪的振荡作用形成的。单向水流对于河漫滩沉积也可形成不对称波状层理。

如果层内的微细层理呈直线或曲线形状,并与层面斜交,则称斜层理(图4-9下部)。若各微细层理均向同一方向倾斜,可称单向斜层理(或简称斜层理),这种层理主要由河流形成。在河床上常常形成垂直于流水方向的砂垅,在河流搬运过程中砂垅逐渐向前移动,形成了斜层理。层理的倾向代表流水的方向。在湖滨、海滨三角洲中也有显著的斜层理。有时斜层理的倾斜方向互不一致,可称交错层理。在滨海浅海地带,由于海水运动方向反复不定,或在风成堆积中由于风向多变,都可形成交错层理。

上述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一般都反映海中或陆地上的浅水环境(风成者除外),因而可以据以恢复沉积时的古地理环境。

根据沉积物的颗粒粗细分异情况,可以分为递交层理(粒序层理)和块状层理。速变层理是在一个层内颗粒由下向上由粗逐渐变细的层理。其中又有两种类型,如图4-11a,在下部没有细小颗粒,当水流速度和强度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常形成这种层理。如图4-11b,在由粗变细的颗粒中还夹杂着细小颗粒,在携带各种大小颗粒的浊流或悬浮流中常沉积形成这种层理,这种类型是最多的一种。块状层理是层内物质均匀或者没有分异现象、层理不很清楚的一种层理,这种层理常因沉积物快速堆积而成。

(二)层面构造

在沉积岩层面上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不仅标志着岩层的某些特性,而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来岩层沉积时的地理环境。

1.波痕 在现代河床、湖滨、海滩以及干旱地区的沙丘表面上,常形成一种由流水、波浪、潮汐、风力作用产生的波浪状构造,称为波痕(图4-12)。这种构造也常保留在沉积岩层的层面上。波痕经常保存在砂岩中,但在泥灰岩、薄层灰岩中亦可见到。

沉积岩中最常见的是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流水波痕形态不对称,波峰波谷均较圆滑,陡坡方向代表流水方向。浪成波痕对称性显著,波峰尖锐,波谷圆滑。这两种波痕都反映浅水(河流、海滨、湖滨等)沉积环境(因为波浪的作用只能达到一定深度)。但前者是在流

水条件下,而后者是在静水条件下形成的。在沙漠及湖海滨岸带砂丘沉积物中,还常见到风成波痕,此类波痕不对称的程度更高,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图4-13)。

波痕构造在岩层的纵剖面或横剖面上常与一定类型的斜层理相适应。如图4-14,为一种不对称波痕及其相关的斜层理构造块状示意图;从图4-10中亦可看出这种相应关系。

2.干裂 出现代河滩、湖滨、海边等泥质沉积物上,常可见到多角形的裂纹,称为干裂,又称泥裂(图4-15)。在沉积岩层面上亦可见到干裂(图4-16),它是在沉积当时沉积物未固结即露出水面,受到日晒,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裂纹常具上宽下窄形态,其中被泥沙填充,充填物与上覆岩层的成分相当。干裂多见于泥岩、泥质砂岩中,在碳酸盐岩中亦偶有可见。干裂常指示海滨、河床、湖滨等浅水环境及阳光充足的干燥气候条件。

3.盐类的晶体印痕和假象 在某些泥质岩石的层面上,有时可以看到盐类晶体的凹入印痕或凸起的晶体假象。其成因可能是多种的:例如在含盐度高、蒸发量大的咸水盆地沉积物中,常有石盐、石膏等晶体形成。由于成岩作用或后生作用,使沉积物失水、压缩、厚度减薄,而盐类晶体比泥质物质收缩小,因而突出于层面上,当新沉积物覆盖其上时,这凸出的晶体便嵌入上覆岩层,并在上覆岩层底面留下凹入的晶体印痕。还有一种情况,当泥质沉积物中有盐类晶体结晶出来,后来又被咸水所覆,使晶体溶解并留下其晶体外形的空洞,然后在其上又堆积了泥沙,这样上覆岩层的底面便有凸出的晶体假象嵌入下边的岩层之中。如在我国华北下寒武统馒头组页岩中,常见有食盐的晶体印痕和假象。这种层面构造常反映沉积当时的干燥环境。

4.雨痕 雨点降落在未固结的泥、砂质沉积物的表面,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凹坑,直径2—3mm(有时可达15mm),深约1—2mm,边缘稍高。这种构造有时可以保留在沉积岩的层面上。

5.生物痕迹 指动物在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活动时所留下的足痕(脚印)、爬痕、虫孔等,后被沉积物覆盖而保留在岩层中。常见的有恐龙足痕、动物爬痕、虫孔等。

(三)结核

在沉积岩中常含有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些矿物质团块,称为结核。其形状有球状、椭球状、透镜体状、不规则状等。其内部构造有同心圆状、放射状等。其大小不一,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甚至数米。其分布有的呈层状,有的顺层呈串珠状。根据成因,可以分为:

1.原生结核 指在沉积过程中某些矿物质或化学成分,围绕它种物质质点层层凝聚而成的结核。如石灰岩中含有燧石结核,砂岩中含有铁结核,此外还有黄铁矿、菱铁矿、磷灰石等结核,现代海底有大量的铁锰结核。这种结核体一般不穿过层理(图4-17A)。

2.后生结核 指岩石生成以后,含矿物质的溶液从层间淋滤渗入,围绕某些中心沉淀,或者与岩石中某些物质进行交代而成的结核。其特点是结核穿过层理(图4-17B)。黄土中的石灰结核属于后生结核。

由于风化作用,可以形成类似结核的团块,称为假结核。例如有些岩石被纵横裂隙分割成许多几何形状的小块,然后含氢氧化铁的溶液沿裂缝渗入,并溶解岩石,最后被分割的岩石小块变成被褐铁矿包围的假结核形状。

(四)生物遗迹构造

在沉积岩中,特别是在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中,常常保存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生物化石,这是沉积岩区别于其它岩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化石不仅可以确定沉积岩的形成时代,研究生物的演化规律,而且还可了解和恢复沉积当时的地理环境。

2、学会运用地质学理论知识进行野外观测,掌握野外勘察技术路线、方法和技 术;同时学会使用地质勘察工具(罗盘、钉锤、放大镜、皮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加强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观测沉积岩地层产状、节理产状

(1)岩层的产状:岩层即层状产出的岩石;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沉积岩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

(2)沉积岩产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走向(线)、倾向(线)、倾角)、直立岩层(3)沉积岩的常见构造形式:层状、生物化石、结核(层状构造最主要)

常见的沉积岩类:火山碎屑岩(集块、火山角砾、凝灰岩)、正常碎屑岩(砾石、砂岩、粉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煤岩盐。

4、观察、了解岩溶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在观察和描述沉积岩时应注意:要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区分岩石是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抑或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等;据其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及颜色上的差异,观察岩石的层理,注意层面上波痕、泥裂等构造特征;要描述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碎屑物及胶结物等成分。对砾石的砾石形状、大小、磨圆度和分选性等特征要描述,并要确定胶结类型,以及胶结程度。对沉积岩命名时应遵循“颜色+胶结物+岩石名称”的法则。此外,还需注意沉积岩体形状、岩层厚度及产状、风化程度、化石保存情况及其类属。二、九乡的位置与开发时间

国际洞穴协会会员、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景区——九乡风景名胜区,九乡溶洞位于宜良县城西北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距省城昆明90公里,距著名的石林风景名胜区34公里,风景区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九乡有溶洞之乡之称,拥有云南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洞穴群落体系,现已发现的溶洞有90多个,还有一些新的溶洞被陆续开发出来。九乡溶洞的特点是雄、险、奇、秀。1989年9月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九乡是以溶洞景观为主体、洞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溶洞景观最奇特的洞穴群落体系,类型齐全,风格多样,被誉为“溶洞博物馆”。九乡风景区是独具特色的国际观光型喀斯特地质公园。是昆明旅游景点中一支奇葩。九乡溶洞的具体组成

九乡风景区包括叠虹桥景区、大沙坝景区、阿路龙景区、明月湖景区(即柴石滩水库)、马蹄河景区,现已开发的叠虹桥风景区共十大景域。

①舒适快捷——峡谷旅游观光电梯

这是国内建造的第一部峡谷观光电梯,建成于2000年4月。建筑高度53米,电梯轨道42米,运行时速1米/秒。“大壑峡崖遮不住,悠忽降临绿水边”。登乘观光电梯,可舒适快捷地直入游览景点,免去300级台阶的攀爬之苦,同时节约了时间。

②清幽迷人——荫翠峡

有滇中第一幽峡的美誉,峡长1000米,可划船游览。两岸古崖苍苍,浓荫摇曳,一泓碧水,清幽迷人,如诗如画的景致使人流连忘返。许多诗人作家在荫翠峡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诗篇,荫翠峡又名情人谷。

③惊心动魄——惊魂峡

峡长700米,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最为壮观的地下大峡谷。两岸刀劈斧削一般,峡底到洞顶将近百米,峡中最窄处仅只三四米宽,游人走过无不感到惊心动魄。

④地下广场——雄狮厅

雄狮大厅总面积15000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地下广场大厅,可容上万人在这里聚会,更为神奇的是,整个大厅顶部由一个完整的板块构成,板块上嵌有几个窝形的漩涡,整个顶部板块可谓天衣无缝。

⑤玲珑剔透——仙人洞

为典型的喀斯特地下风光特征,其中的钟乳石玲珑剔透,美妙绝伦,或依或偎,或坐或卧,宛如一群仙女,在此轻歌曼舞,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⑥惊天动地——雌雄瀑

两条瀑布由三十多米高的崖上訇然而下,震耳欲聋。那雄浑壮丽的气势惊天动地,如同黄河倒悬一般。雌雄两条瀑布尤如两位浪漫的情侣难分难舍。使人产生许多联想,给客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⑦天地奇观——神田

神田景观奇伟壮丽,充满田园风味,为世界上罕见的一大奇观。神田,科学名为边石盆,在九乡则称为边石湖群,九乡的边石湖群以其独特和田体的博大,被国际洞穴专家誉为世界之最。

⑧浓郁风情——林荫寨

在深达100米的地下世界中,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景观,密枝林、土司城堡等,反映了古彝先民们淳厚的民族风情特征。

⑨风吹石弯——地下倒石林

蝙蝠洞的特点是钟乳石倒悬垂挂,如同石林倒长一般。这些钟乳石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石体倾斜幅度大,不规则,细究起来,是因为空气流向不同而造成的。于是,在九乡,又添了一个风吹石弯的神奇景致。

⑩跨山过壑——九乡旅游索道

索道跨度近1000米,如一条飞虹,横跨于青山翠岭之间,游人可以领略到四季不同的九乡地表风光,可参观古人类遗址张口洞,跨越数万年的时空。

九乡溶洞群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洞穴群落体系,类型齐全,风格多样,被誉为“溶洞博物馆”。

九乡溶洞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包括区域喀斯特发育特征,组合景观类型,植被及动物群落,洞穴发育及分布特征,洞穴水文、气候、生物、矿物及景观;从张口洞发掘的实物及保留完整的地层剖面来考察,对于研究区域性数十万年以来的古地质、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古动物演化,以及有人类生活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等;从人文科学方面来考察还有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科研课题。还有洞穴探险,洞穴疗养,教学,实习等多种综合性功能和价值,而科研价值远远高于观赏价值。

三、岩溶地貌地表及地下类型

(1)地表喀斯特形态

1.溶沟和石芽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

2.天坑和竖井

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面积一半数平方千米至十几平方千米。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一般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平面条状分布,长达数十公里,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人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5.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国广西省风光独特,岩溶作用是形成这天然屏风的主要原因。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奇特美丽的桂林山水会把大自然对它的宠爱告诉你。

天生桥是可溶性岩下部受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拱桥状地貌。(2)地下喀斯特形态

溶洞 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

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四、岩溶地貌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对地基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具体的处理措施:

岩溶地貌发育区常见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分析原因及水土保持方案

1、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具体的处理措施 在岩溶地区,由于在地表覆盖层下游石芽溶沟,岩体内部有暗河、溶洞,建筑物的地基通常是很不稳定的,上覆土层还常因下不岩溶水的侵蚀而坍塌,形 成土洞。对于溶洞或者土洞分布密度很密、且溶洞或土洞的发育处在地下水交替最 积极的循环带内、洞径较大、顶板薄、并且裂隙发育,此地不宜选择为建筑场地 和地基。但是对于该场地虽有溶洞或土洞,但溶洞或土洞使早期形成的,已被第 四纪沉积物所充填,并已证明目前这些已不再活动的情况,可以根据洞的顶板承 压性能,决定其作为地基。此外,石膏或岩盐溶洞地区不宜选择作为天然的地基。

2、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具体的处理措施 在岩溶发育地区修筑水坝时,库水常沿溶蚀裂缝、岩溶管道、溶洞、地下 暗河等产生渗漏,严重时可造成水库不能蓄水。如发现库有渗漏,可以采用堵(堵落水洞)、铺(铺盖粘土)、截(筑截水 墙)、围(在落水洞四周建围墙)、引(引入库内或导出库外)等方法进行处理。对岩溶突水的处理,原则上以疏导为主。

实习心得:主要写对学业、工作的意义和吃苦、敬业精神等。

实习心得 从此次实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时间:12月5日下午4:40

集合地点:岳阳大道与白石岭路交汇处中南大市场对面(乘坐50路车)

二、边坡支护。

实习时间:12月5日下午2:40

集合地点:金鄂隧道旁(乘5、31路车到市委往东400m处)

三、野外演示、矿物的初步认识与鉴定 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野外实习时间:12月8日下午5:00

集合地点:郭镇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往南500m(乘坐3路或18、7路车到民族学院往南1000m)

四、工程地质勘查及基坑支护技术的野外实习

时间12月9日下午5:00

集合地点:建湘新路口九盛大厦对面(乘坐18路车在新路口下车)

第一次实习内容

1.认识板岩组成的直立岩层风化壳(1)的特点,该岩层的岩层层面与坡面平行(2)岩石颜色呈黄褐色,为强风化类型,容易形成顺岩层滑坡和落石现象(3),在风化作用下一部分岩石破碎成土壤,形成岩脉(4),其中夹杂的石英是由地下水和矿物等成分经过复杂的化学作用形成的。

2.认识边坡支护的方法,老师在混凝土覆盖的边坡旁为我们讲解这种被称为“削坡减重”的护坡方法,即在边坡上挖台阶,然后在边坡下部用钢筋框架、铁丝网、混凝土浇灌出护坡,这是最经济的方法(5)(6)。还有隧道旁的网状护坡被称之为框架支护,是用来稳定接近90°的边坡(7)。坡顶有排水沟,所谓治坡先治水就是这个道理.3.第二次实习内容

1.加深对三大类岩石的特点的了解,明白工程建设时对地质状况判定准确与否的重要性; 2.实地认识基坑,人工挖井以及成孔工艺的过程。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工地完工后,五个主楼做住宅用途,下面的副楼为商业群楼,此时的工地为地基阶段(9)。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桩基础(11)以及独立基础这两种承重基础的内容,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老师说桩基础又分为很多种,这次实习点工地上使用的是灌制桩(14),即在成孔后放置钢筋砼(13)进行混凝土浇灌。老师还告诉我们青色的岩石为中风化岩石(15),黄色的岩石为强风化或全风化岩石。

第三次实习内容

1.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2.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6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05月4日至9日,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次我们工程地质实习的地质区域为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面的柳江地区,该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地区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二、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学生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掌握地形图判读;2、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3、熟练地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学会岩层产状三要素的测定;4、掌握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特征;5、掌握褶皱的野外识别;6、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7、掌握地下水的补给、运动、排泄规律;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三、实习内容:层理构造1.柳江盆地石门寨西门200米左右处据资料查询该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于下奥陶世纪。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岩层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未被风化前呈深灰色,经长期风化作用后,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浅灰色。其结构形式为结晶结构,同时岩层呈现明显的层理构造,主要为斜层理构造。见右图层理构造。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结构形式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也有丛孔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状灰岩等。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变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2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褶皱构造(背斜褶曲)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秦皇岛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2.砂锅店以东500米处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体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及。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此为形成岩溶现象的3个必备条件。侵入接触由该处向西北走约5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即岩浆侵入体侵入沉积岩层中,使围岩发生变质现象。说明岩浆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晚于发生变质的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见右图侵入接触。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3.秦皇岛市祖山东门门口两侧据资料查询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县境内,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4米,略逊于泰山。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平方公里,平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该处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颜色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全晶质结构。而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崩塌不良现象居多,即陡峻或极陡斜坡上,某些大块或巨块岩块,突然地崩落或滑落,顺山坡猛烈的.翻滚跳跃,岩块相互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脚。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在门口左侧,有小溪河流从山上流下,在此可以观察到流水的侵蚀作用现象。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两种溶蚀和机械侵蚀两种方式。溶蚀作用在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内比较显著,它能溶解岩石中的一些可溶性矿物,其结果使岩石结构松散,加速了机械侵蚀作用。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四、实习体会总结:短短几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指导老师:张延新王树仁完稿时间:205月11日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7

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实习, 其目的是使学生懂得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土木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密切关系, 熟悉土木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但由于实际条件所限, 不可能有机会让学生到现场一一实践, 因此, 要达到好的实习效果, 不仅要选择好的实习地点, 安排好的实习内容, 有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 而且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 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从制度上督促其主动学习。

加强思想教育, 做好实习动员和准备工作

在野外实习前, 首先, 在学校进行一次总动员, 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 明确实习目的、实习任务以及野外实习的行为规范, 了解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使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到搞好实习的重要性, 使学生从内心感到, 通过实习的确能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 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其次, 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本校野外实习主要在娄底地区进行, 实习路线主要选择湘黔铁路、娄邵铁路及其专用线、上瑞高速公路娄底与湘乡连接线以及多条省道、国道公路, 不安全因素非常多, 实习安全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安全意识, 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 每次实习之前, 除了在实习动员会上特别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之外, 在每一天开始实习时, 都要将当天应该特别注意的事项再重申一遍, 秉着“实习重要, 安全更重要”的思想进行实习。

再次, 大力倡导敬业和乐业精神。教师的教风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工程地质实习需要沿铁路、公路、山势徒步行走较长路程, 时间紧, 也较辛苦, 很多学生实习的头两天会觉得新鲜刺激, 劲头很足, 但之后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变得懒散, 这时, 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在实习中, 艰险的路段, 尤其一些高陡、荆棘丛生的边坡, 教师总在最前面, 教师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 都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精心选择实习路线与实习内容

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实习的具体要求, 在选择实习路线时应遵循几条原则。第一是就近原则, 尽量减少实习开支。首先, 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丰富的地质资源, 如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湘江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岳麓山上三大类岩石及其断层、节理、褶皱, 以及城市建设开挖形成的各类深基坑、岩土边坡、桥梁、隧道等建设工程。其次, 选择离长沙比较近的娄底地区等。这些实习线路地质内容丰富, 住宿与交通方便。

第二是选择与工程关系密切的路线。根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将来主要面向铁路和公路建设部门的特点, 重点选择与铁路和公路工程关系密切的路线。这些线路及其附近地质内容非常丰富,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工程处理措施种类繁多, 如软土、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土, 滑坡、崩塌以及岩溶等各种地质构造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 还有对深路堑、高路堤、陡坡路堤、铁路线路改道以及各类护坡和支挡的加固措施等。

第三是力争每天实习的主要内容不重复。重复的内容不仅学生没兴趣, 教师也没兴趣, 还浪费宝贵的实习时间。对于已经观察过的内容, 教师采用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 既节约时间, 还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是选择较明显的点作为教学内容。如果选择一些不太明显的现象, 学生看不清楚, 只能做笔记, 没有什么感性认识, 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实际中的一些现象要比较明显, 如地质界线、构造形迹、工程地质现象等。但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且发生时间较长, 有些表面现象已经模糊, 比如, 实习中遇到的一处滑坡群, 其主要的滑坡由于发生时间较长, 又经过整治, 只留下“围椅”状地貌依稀可见, 而一些新的滑坡, 各种滑坡要素依然清晰可见, 学生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此时, 要根据不同滑坡所保留的特征让学生分别观察, 不但效果较好, 也能增强学生完成实习的信心。

第五是实习尽量结合正在进行的工程建设。每次实习前, 教师先了解实习基地附近正在进行的典型重大工程, 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概况、设计、施工情况、地质条件以及施工人员对地质条件与工程关系的体验, 并参观现场。这种实习形式效果非常好, 可使学生对地质与工程的关系有一个具体直观的认识, 也拉近了学生与将来所要从事的实际工作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有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实习时, 沿线的地质内容和工程措施尽量让学生自己先进行观察与思考, 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如每到一个实习点, 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描述观测内容。有些学生最初的回答也许与正确答案南辕北辙, 此时, 教师不要厉声叱责, 而应耐心地指导与启发, 待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后, 教师再把布置的主要内容向学生提问并进行剖析和总结, 最后学生再向教师提问, 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 使学生深化认识、掌握规律。

另外, 在进行观测时, 尽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 观测我校西大门对面的卵石层边坡。该实习点学生几乎每天下课后散步都要经过, 但平时只是当作新修的芙蓉南路遗留下来的路堑边坡。实习时, 首先让学生定出土名, 再布置观测内容:土颗粒的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土的形成与工程应用 (如作为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及边坡防护类型、作为地基其承载力大小和变形特点、作为道路建筑材料其应用价值以及作为地下水含水层时其含水性能等) 。在教师逐一提问、学生回答后, 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 得出以下结论:该卵石层颗粒主要由耐风化、稳定的石英质矿物和硅质岩石碎屑组成, 分选性好, 说明该层形成时水动力条件变化平稳, 磨圆度好, 说明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搬运, 发育粒序层理是由于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和河流侧向迁移所致。根据成分、结构构造特点, 学生很快断定它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物。接着,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它是古湘江沉积物, 目前所处位置为湘江三级阶地。这种卵石层作为地基其承载力高、变形小, 是良好的地基;作为路堑边坡能保持较陡坡度而且稳定, 但由于卵石层密实度中等, 容易受到地表流水的冲刷作用, 因此要进行边坡防护;作为路基填筑材料是良好的填料, 但由于分选性好 (级配差) , 可能不太容易压实, 可以加入较细的颗粒以改善其压实性能;作为地下水含水层是良好的含水层, 长沙有名的“白沙井水”就是赋存在该卵石层中, 当然也联系到如开挖深基坑和隧道时, 该层中的承压水可能造成基坑突涌和隧道渗漏水现象等。通过详细的观测与教师的讲解, 学生不禁感叹“真是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至此, 我们所期待的实习效果也已达到。

规范的野外地质实习考核

如果学生实习不认真, 实习就会变成郊游, 因此, 建立完善的实习成绩考核标准, 能督促学生认真实习。

以往单纯靠实习报告来评定实习成绩的做法对学生没有多少约束力, 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压力和竞争力, 这样的实习成绩也不能全面、合理地反映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认识到实习成绩的评定应以平常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观察、学生野外实习记录以及实习过程中的考核为主, 以提交的实习报告为辅, 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目的。如遇到重复出现的某一知识点时,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现场提问, 要求其短时间内给出合理答案, 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当场给出成绩,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述, 分析不足之处, 让学生心悦诚服。再如每天的实习结束后, 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现场记录, 根据现场记录情况给出每一位学生当天的成绩。这样还能及时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以便第二天完善、改进实习效果。对于实习报告, 要求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以后, 根据现场的记录并适当查阅相关知识点的详细内容, 写出全面、系统、准确的实习报告, 并以此作为实习作业评分依据。

结论

增强实践教学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工程地质》课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实践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地质与工程的关系, 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只要学生从思想上、观念上认识到《工程地质》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积极主动, 教师认真负责, 再加上丰富、典型的实习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就一定能发挥出野外实习的优势, 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摘要:针对《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根据多年《工程地质》实习教学的体会, 对保障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实习效果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探讨, 得出保障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精心选择实习教学内容、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几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黄春霞, 隋志龙.土木工程专业 (岩土工程方向) 地质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60 (4) .

[3]肖武权.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8

关键词:滑坡 稳定性 网格生成 试验 渗流

Abstract:The PC version of SAP84-NOLM package is completed basically and tested. The capacity of the package is that the geological body with 300000 DOFs can be simulated.The packag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unction modules:initial mesh generation for cracked geological body and the adaptive technique for crack extension;2D/3D computations for seepage;computations of material softening by arc-length metho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raining on constitutive relations of geological body and the preliminary realization of large size parallel computing.A small size of physical testing platform for slope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several in-house testing was completed.A large size of physical testing platform for slope is in construction.

Key Words:Landslide;Stability;Mesh generation;Testing platform;Seepage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9

一、实习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5).了解地质构造的内容,实践其现场的判断方法。

二、实习内容:

地质概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10

公园浓缩了28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变历程,古老沉积地层历经多期次的地质构造变迁,又经千万年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在延绵30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奇石景观。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之下,经过5—10亿年震旦纪、寒武纪的地层变换,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中国唯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整个地质公园以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山水为主体,同时包括了岩深地貌、黄渤海两海岸的海蚀地貌、构造景观、完美的古生物化石、上寒武系层型剖面、各种沉积构造等地质遗迹,是一个集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震积岩:是岩石在未固结前,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半凝固的沉积物发生液化作用(喷泥、冒水)而形成了众多弯曲的、近于直立的液化脉,后期这些细脉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金石滩石灰岩中密集而紊乱分布的方解石细脉是最典型的震积岩特征,它是6.5亿年前远古地震的真实记录,是国内外地层对比的重要层位。

在大约6.5亿年前,由于火山爆发,水下滑坡坍塌引发地震,带来海啸,它形成了波长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浪,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隆隆巨响,瞬时侵入陆地,反复多次,把尚未固结的岩石,震的纹理紊乱,留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震积岩遗迹。恐龙探海在地质学上称为海蚀拱桥,又称海蚀穹,是基岩海岸的一种典型海蚀地貌形态。常见于海岸岬角处,岬角的岩石两侧因海蚀作用强烈,先期形成了海蚀洞,最后两侧被蚀穿而贯通,造就了外形上酷似拱桥的地质景观。强烈的风化作用使这处海蚀拱桥更象一一只正在吸水的恐龙! 阿拉伯城堡(海蚀方山地貌)构成这里的岩石是薄层灰岩,形成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由于水平岩层被垂向节理切割,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状如阿拉伯城堡的方山地貌。情人湾:情侣石 海蚀洞穴,是海水沿着岩层的节理裂隙面等薄弱部位侵蚀形成。

将军石从海蚀地貌形态上来看他属于海蚀柱。它是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 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大连电视台台标地质形态上属于褶皱,这处体量巨大、保存完好的岩层剖面是典型的褶皱。因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大连电视台台标而得名,褶皱是在岩石固结后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一种次生构造,由于挤压应力使岩层产生波状弯曲,是一种未丧失岩层连续性的塑性变形.狐仙洞是一处典型的构造裂隙。其下方还有一个淡水的泉眼,在海边有淡水的泉眼为狐仙洞增添了神奇色彩。 虎啸崖象形石,构成虎头的岩石中,发育了两组垂直节理,风化作用首先沿着节理这个构造薄弱面进行,加上砂岩自身的球状风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虎啸崖景观。金蛙峰形成于距今5.4亿年早寒武世的典型萨布哈环境,岩性多为白云质粉砂岩,夹有膏盐沉积,干旱炎热的氧化环境造成了岩石以红色为主,红绿黄相间分布的富含石膏的岩层。地貌上属于海蚀柱是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从特定的角度看就象金蛙啸天。

实习感受: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11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

为满足宽城县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缩短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强网络结构,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拟在宽城龙须门建一座110kV变电站。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该公司于2010年4月9日委托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队承担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一、评估方法

本次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以野外综合调查为主,充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建设项目初步分析,之后组成评估组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区范围。野外工作采用面积调查和路线调查及相机拍摄和现场编录相结合,利用GPS定位仪进行观测点定位,详细记录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别对场地的地基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距场地距离等进行调查,而后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

二、建设项目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气象、水文。本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冬长而寒冷,夏短而炎热,多年平均气温9.1℃,最大日温差23.8℃;最大冻土深度126cm;距评估区最近的河流为瀑河,位于评估区西侧约1.3km处;瀑河发源于平泉县石拉哈沟乡安杖子村七老图山南麓,沿途支流较多,水量丰沛;评估区内及附近无其他地表水体。

第二,地形、地貌。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中段,属低山区内构造剥蝕地貌;地形较简单,地势起伏较小,地貌类型单一;图幅内海拔高度320m-452m,相对高差232m;区内山峦起伏,山顶多呈浑圆状,山坡植被较发育,山顶基岩部分裸露;其天然坡角为20°-40°,评估区地处山前坡麓地带,地形经人工平夷后成为阶梯状耕地。

第三,地层岩性。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Jxw)和第四系全新统(Q4pl+dl)。

蓟县系雾迷山组(Jxw):主要出露于评估区东南部。岩性主要为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夹沥青质白云岩。产状329°∠50°。

第四系全新统(Q4pl+dl):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pl+dl),主要为黄褐色-深褐色粉土、粉质粘土、砂、砾石,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中部。

第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Ⅰ2),燕山台褶带(Ⅱ22),马兰峪复式背斜(Ⅲ27),宽城凹褶束(Ⅳ224),平泉坊-桑园大断裂以南,密云-喜峰口大断裂以北;区域性断裂均为非活动性断裂。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为相对稳定的地区;评估区及附近地区属华北地震区,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查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综上所述,评估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第五,岩浆岩。本区出露的岩浆岩为中生代印支期辉绿玢岩(βμ15),出露于评估区的西北部。

第六,工程地质条件评估区内被第四系所覆盖。本区地层从上至下简述如下:

粉土:黄褐色,低干强度,低韧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映,局部含少量砂、砾石,稍湿、稍密。一般厚度1m-1.5m,表层含0.4m-0.6m耕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10kPa。

角砾:褐色,砾石主要为白云岩,砾石一般粒径0.2cm-3cm,最大大于6cm,砾石以次棱角状为主,光洁度一般,砾石含量50%-70%,充填物为砂土,稍湿,稍密。一般厚度3m-5m。

白云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层理构造,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岩芯多呈碎块状及块状,层理发育,为中等风化层。

本区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第七,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在河北省水文地质分区中属燕山山地水文地质区,评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按类型及其赋存条件,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侧向补给,以地下径流或人工开采方式排泄。评估区附近未发现泉水出露。本区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地下水的变化受降水量的影响,年变幅1.5m-2.5m。地下水与大气降水联系密切。水文地质条件良好。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第八,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及附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为农耕及工民建等,在现状条件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中段,属低山区内构造剥蚀地貌,评估区地处山前坡麓地带,地形较平坦,场区被第四系覆盖。南侧山体出露岩石为白云岩,山体稳定,植被发育。据现场调查及已往资料,在评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地质灾害危险预测评估

第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层位稳定,为建筑良好地基持力层。区内地势起伏不大,且所建工程地基简单,工程建设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挖方及填平工作,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评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植被发育,山体稳定,岩石倾角为∠50°,山坡天然最大坡角40°,岩石倾角大于山坡坡角,工程建设遭受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因此工程建设本身遭受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第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综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评估区所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现状评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述。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拟建厂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第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意见。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厂区外修建排水沟。厂区设施应加强安全防范,砌好围墙。

六、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征地8.52亩,项目类别为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2、评估区现状评估:评估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预测评估:评估区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综合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危险性小。

5、建设场地适宜性: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二)建议

1、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行。

2、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厂区外修排水沟。

3、厂区设施应加强安全防范,砌好围墙。

参考文献:

1、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承德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Z].2010.

2、罗元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地质出版社,1998.

3、王先华,邓建辉.某水电站联合调度中心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2).

上一篇:出行旅游祝福语 旅游祝福语下一篇:会计学原理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