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作风建设(精选8篇)
根据《“两项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上门征求意见、组织干部职工自我评查等方式,全面查摆了分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确保学习教育活动能从根本上解决分局与干部职工身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分局结合查摆出来的问题,特制订以下整改方案。
一、整改目标及原则
通过整改,努力解决分局干部职工在工作作风、思想观念、执法行为、廉洁行政、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履责意识和执行能力;努力解决分局在内部管理、执行落实、学习创新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打造政令通畅、运转优化的基层工商执法主体;努力实现又好又快,服务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具体整改工作中,必须坚持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检验整改效果,务求实效的原则;必须坚持长期学习的原则;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逐一整改到位的原则。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开展得不够深入,学习组织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学习的随意性较大,年初,分局严格制订了当年的学习计划,并将学习责任细化到个人,但在学习活动的开展上,随意性较大,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课程循序渐进的开展学习。二是分局组织学习的内容单一,形式不够灵活,学习多以上级文件代替学习计划中规定的内容。三是主动学习的风气不浓,不够积极主动,没有做到虚心求学;而干部职工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不求甚解的现象,没有深入进行业务工作的钻研。四是学习不够平衡,存在重业务、轻理论的现象。
(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内部管理不够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局对工作的检查督办力度不大,对上级交办和基础业务工作都能及时安排下去,但对落实情况检查督办的不够;二是虽然建立了一整套切合分局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中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口头警戒的多,严格按制度兑现的少;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各项工作疲于应付,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诸如监管不到位、监管手段单一等顽疾,工作方法老套、成效不显;四是单位执行力有待加强;五是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监管等到重点工作仍有不到位的地方。
(三)服务举措不够细,服务效果不显。表现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存在重收费、轻服务,有些服务发展方面的工作局限在说的多、做的少,发挥职能作用不够,比如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商标、广告、合同等职能作用主动为农民和企业服务不够。干部职工的服务水平不高,虽然有心做到以服务换取监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服务方法,使服务效果打了折扣。积极主动去做好服务工作的意识不强,服务工作表面化。
(四)廉洁行政要求不严,防微杜渐意识不强。由于监管任务日益繁重,日常工作重心主要向业务工作倾斜,对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抓的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五)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服务工作有待改善。日常巡查不够全面,没有主动去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职能加强商标、广告对企业的扶助作用发挥不够。
(六)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没有制订明确的法律法规知识宣讲计划,没有实地了解广大经营户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需求度;法律知识的更新宣传不够,使许多经营户对新法的限制行为不了解,造成了误踩“红线”的行为;宣传形式单一,可记性和操作性不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讲解不到位的情形。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干部职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忽视了理论学习,没有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和钻研,对学习的重要性仍有认知的不足。对业务知识学习的认识仅满足于需要,并没有站在促进工作、提高工作的层面上学习,学习态度有待进一步端正。分局在工作安排的时候对学习的侧重和对学习的抓落实不够。
(二)服务观念仍显弱化。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自觉地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自身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日常工作中,服务措施不够具体,不够实在。
(三)部分干部职工对自己定位不准。在日常工作中,要求不高,仅满足于一般工作标准,对自己职务、岗位的理解和对自己肩负的责任认识不够,依赖性强,不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独挡一面的能力不足。
四、整改措施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及其存在的根源,分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讨论和深入剖析,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并提出了以下主要的整改措施。
(一)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认真做好学习的组织工作,将学习和日常业务工作一起安排,争取每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继续推动和完善“轮值主讲”制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科学编排学习内容,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十七大精神,学会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自己的工作,又要增加学习的宽度,广泛学习有益于自身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知识,加强对时事政治的研究,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更新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三是加强对学习的检查和考核,要求人人必须参加分局组织的集中学习,将参加学习和个人自学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考量,年底评选分局的学习标兵给予奖励。
责任人:**
整改期限:学习内容的编排和梳理在6月底前完成,学习的考核每月进行。
(二)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履责。进一步解放思想,保持创新精神,努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工作的创新能力,务实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针对我们工作实际,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监管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强每名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标准,自我施压。
责任人:***
整改期限:3月底以前
(三)严格内部管理,加强检查督办。一是严格按制度办事,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不姑息迁就。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分局及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作息、值班、着装以及卫生打扫等各方面。二是加强工作督办,对于安排分解的工作,分局在工作周期内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办,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力的,按有关制度进行惩戒。三是加强廉洁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活动,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责任人:***
整改期限:以月为单位,对内部管理工作进行常态性检查与考核。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分局服务水平。一是对分局已有的服务措施进行细化,确保办事大厅服务质量不打折扣,增添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二是规范外部巡查,在监管中植入更多服务内容,以服务争取管理对象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在干部职工中全面提倡文明规范用语,提高个体服务水平。四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扶植辖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加强省局促进全民创业的两个文件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五是围绕弱势群体,积极扶贫帮困,替民解难,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12315农村维权工作。
责任人:分局大厅服务措施的细化由*负责;外部巡查由****负责,各组具体实施;省局促进全民创业两个文件的落实情况由*负责。
整改期限:年底以前。
(五)主动提供服务,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一是采取广泛宣传政策、定点结对帮扶和提供优惠政策方式,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农村经纪人,壮大“山里来”等本地名优土特产品经营企业实力,扶助企业运用商标、广告等手段努力开拓市场。二是采取“查、看、问”方式,对辖区所有商标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与商标所有人共商发挥品牌效应的各种对策,实施商标兴企战略。三是支持石材、旅游等本地支柱产业通过市场手段做大做强,分局将启动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全力为小峰旅游、**石材城等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责任人:** 整改期限:6月以前
(六)多种形式加强法律宣传。一是根据经营户的反馈,明确宣传重点,将经营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点、市场上的法律热点、认知上的法律空白区作为宣传重点,加大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二是积极备课,确保宣讲实效,要求巡查人员加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力度,在宣传时要结合实际,做到既明晰易懂,又针对性强。针对法律条文,可以采取以案说法等方式强化群众对条文的了解。三是积极做好请示,分局一方面积极做好法律的基础宣讲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请示区局适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法律知识的宣讲。四是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将消费维权知识作为宣讲的重要内容,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消费者的自省、自警意识。
1 建设“和谐工商”文化的现实背景
近些年来, 随着形势的变化, 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并存, 工商队伍建设也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首先, 工资改革引发心态失衡。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工资改革在2008年全面实施后, 一些同志自我定位不准, 与别人盲目攀比, 致使心态失衡, 抱怨组织, 抱怨领导, 工作上消极应付, 效能降低。
其次, 职能转变引发“本领恐慌”危机。当前工商部门监管方式与服务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对于这种转变, 有的同志手足无措, 惶惶不安, 不知学习什么;有的不管不顾, 不闻不问, 不想进一步学习;有的“东一榔头西一棒”, 不知怎样学习。
第三, 薄弱的工商文化建设引发价值观迷失。一段时间, 工商的文化建设相对比较薄弱, 导致工商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工商精神的淡化以及工商职业道德的模糊, 无法形成朝着心中目标大步前进的推动力。
第四, 人文关怀淡化引发归属感缺失。在工商部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 过多强调了经济收入和物质待遇的激励, 而相对忽视了干部精神层面的需求, 致使工商干部难以对工商产生一种“家”的归属感, 对同事产生一种“家人”的感情。
2 多途径、立体化建设“和谐工商”文化
2.1 “和谐工商”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和谐工商”文化, 是工商部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取向, 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完善机制载体, 全面促进工商干部内心和谐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现象, 是工商部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对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和谐工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文化体系, 它通过与外界文化互相碰撞、互相借鉴、互相交流, 扩大自身视野, 找准自己的时代定位。二是对内部差异的包容性。工商干部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个性差别和精神需求, 这就要求在坚持政治原则, 促进内部和谐的前提下, 形成百花齐放、万马竞鸣的包容格局。三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性。要能积极应对工商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而不断开创工商工作和谐的新局面。
2.2 建设“和谐工商”文化的主要做法
(1) 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先导。首先, 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和谐思想营养。开展“儒家经典读书月”活动, 每位干部至少读一本儒家经典古籍, 并撰写读书心得。其次, 积极倡导心平气和的心态。举办“工资改革后, 我该怎么办”理论研讨活动, 聘请心理学专家分析心理调适的问题, 探讨人性的需求问题。第三, 积极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形成的“民主决策制度”, 努力营造讲求民主、珍惜团结、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
(2) 以注重“家”文化建设、培养归属感为核心。首先, 在营造“家”文化氛围上狠下功夫, 突出工作环境的整洁、温馨和安静。建立生活联系制度, 了解干部的生活情况。其次, 注重每个员工的兴趣爱好。在丰富干部业余生活上加大投入, 设立乒乓室、健身房、棋牌室、支部活动室、影音室, 在周五开办文化沙龙。第三, 注重对干部生活的关心体贴。慰问困难家庭, 定期为干部进行体检。
(3) 以强化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基础。首先, 为什么要学。加强思想动员, 从细节上引导干部更新学习观念。其次, 学什么。既学习法规知识、业务技能, 也学习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同时加强对干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第三, 何时学。帮助干部科学排定学习日程, 明确培训的时间节点、频次, 把握好节奏进度。第四, 在哪里学。不断拓宽学习的载体和平台, 既组织开展会议、座谈式的传统学习, 也依托内部网络论坛、基层信息网开展网上互动式学习。第五, 怎么学。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 由法制科、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培训计划拟定培训方案, 由各科所分层次进行培训。
(4) 以弘扬工商文化、确立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工商文化的精神和心理特性, 决定了它是工商部门的意识灵魂和精神动力。而在弘扬工商文化的过程中, 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该局开展“工商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 在充分探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确立了以忠诚为前提, 以廉洁为基础, 以高效为条件, 以和谐为目标的核心价值观。
3 建设“和谐工商”文化所取得的成效
(1) 在领导层面上形成了良好的公信力。首先体现在数字上, 该局领导班子去年底的民主测评得分很高, 充分说明了广大干部对领导班子的认可和信任;其次体现在决策上, 各项决策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 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第三体现在个人魅力上, 该局班子坚毅果敢、胸怀宽广、关爱下属、勇于担当, 每位干部在内心里自发地信任、追随和服从。
(2) 在工作氛围上形成了良好的凝聚力。一是文化意义上的整体性, 使干部们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共同性, 在工作追求上具有一致性, 在道德规范上具有共识性;二是形成良好的纵向沟通和横向交流的机制, 每个人表达意见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三是工商文化在满足干部们精神和心理需求的同时, 有助于消除内部的矛盾和分歧,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 干部们勇于面对, 在工作中产生强大的韧性, 攻坚克难。
(3) 在纵向层面上形成了良好的执行力。一是工作节奏加快, 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二是行政效能提高。通过合理分工, 节省人力成本;通过建立高效的指挥中枢, 控制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和谐文化的渗透, 减少人际关系中的内部消耗。三是工作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均比预期提前完成, 且创新性工作和研究性工作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4) 在横向层面上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力。“协作力建设工程”已初见成效。在内部的协作方面, 坚持“分工不分家”的理念, 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全局的事情大家做, 大家的事情全局做”的工作局面。在外部协作方面, 注重融入地方, 紧贴政府, 部门沟通, 积极构建“政府领导, 工商主导, 部门协作”的“大消保”平台。
4 建设“和谐工商”文化引发的思考
(1) 价值认同和精神凝聚是“和谐工商”文化的灵魂。文化建设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培育价值观。该局确立的“忠诚、廉洁、高效、和谐”价值观, 正是“和谐工商”文化的集中体现, 决定了“和谐工商”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同时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 是人的精神健康的重要标志, 也是工商和谐的基本条件。因此, 只有完成了价值认同与精神凝聚的统一, 才能铸成“和谐工商”文化的灵魂,
(2) 以触及心灵的深度来研究“和谐工商”文化建设的措施。首先要努力倡导和谐理念和民主精神,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领导干部要关心下属, 讲求民主, 塑造干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要积极弘扬团结奉献的团队精神, 营造合作共赢的工作氛围。鼓励和支持相互间的协助和配合, 激发干部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和迎难而上的斗志, 从而在思想、心态上高度整合, 在行动上默契配合。第三要丰富工商干部的各项文化活动, 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坚持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载体, 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干部的文明素养、道德情操和文化品味。
其三, 构建“和谐工商”文化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一是要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开展深入的政治理论教育, 加强广泛的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建立严密的干部监督机制。二是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正确对待工作、集体、他人和自己。三是要培养良好的业务素质。除了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外, 还要有理性的思考、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作风。
摘要:当前, 工商部门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和十分重要的工作转型期, 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意志等方面也处于一个复杂波动的阶段。为此, 常州工商局戚墅堰分局积极加强以“忠诚、廉洁、高效、和谐”价值观为核心的“和谐工商”文化建设, 通过这一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有力地推动了工商事业向前发展。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工商局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争取省局预算安排、加大资产盘活力度、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调剂内部有限资金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加大对基层工商所办公用房的建设力度。全市工商系统自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以来,购置或新建、续建工商所17个,改造、装修工商所20个,较好地改善了基层工商所的办公条件,但是全市工商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还有16个工商所存在无房、危房的状况。2006年初,在省工商局的积极协调下,省政府叶双瑜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工商系统的工作,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明确对全省办公条件确有困难亟需改建、扩建和新建的136个基层工商所(三明16个无房、危房工商所纳入其中),用两年时间解决办公场所问题。同年,省政府还先后下发145号、158号会议纪要,就136个工商所的建设用地、基建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工商局也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并多次召开会议。对工商所建设工作进行细化部署。三明市工商局紧紧抓住这一大好契机,积极推进全市16个无房、危房工商所建设。目前,16个工商所建设进展态势良好,07年将确保11个工商所投入使用,另5个2008年将投入使用。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市局和各有建设任务的县局都成立了工商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工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局党组成员还各自督办所联系县(市、区)局的工商所建设工作。同时,市、县两级局均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和工作协调等事宜。为确保工商所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局还专门制定了工商所建设实施方案,对工商所建设项目及规划建设安排、资金筹措、相关政策及工作保障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同时,制定了建设进度计划表,对16个工商所逐个明确完成期限,实行倒计时管理,并与各县局局长签订责任状,把按时、顺利完成工商所建设任务,作为检验各级工商局一把手、领导班子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并与对一把手的考核任免相挂钩。通过层层强化、落实责任,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工商所建设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积极主动协调,争取各方支持
三明市工商局始终注重加强与市、县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省政府9号《会议纪要》下发后,三明市工商局立即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引起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和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工商所建设问题,并率先在全省明确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16个工商所建设任务。同年7月,市政府分管领导还亲自带队深入16个基层工商所开展调研,与当地政府和工商部门一道,共同商讨基层工商所建设问题。在市政府召开的2007年全市工商工作会议上,市政府领导对推进工商所建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对工商所建设的协调和支持力度,市、县两级政府分管领导还建立了挂点联系工商所制度,具体负责督促、协调工商所建设有关工作。2007年7月,三明市政府还专门召开全市工商所建设现场会,对工商所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为全市工商所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积极争取市政府工作支持的同时,市、县两级工商部门还主动加强与县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市工商局主要领导经常深人各县(市、区)。走访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协调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各县(市、区)局也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请示汇报,主动争取更大的工作支持。目前。三明市、县两级政府对工商所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均已出台,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其中,在建设用地方面,明确新(改、扩j建项目建设由当地政府以行政使用地划拨方式供地,征地费用由所在县(市、区)政府支付,目前除3个工商所办公场所未购置外,其余13个工商所建设用地均做到了行政划拨,划拨用地面积达12231平方米。在建设资金补助方面,明确市级财政对基层工商所建设资金给予适当补助,分两年安排,按项目进度拨付,由市工商局统筹用于16个工商所的改造建设。同时,支持工商部门盘活存量资产,用于弥补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对资产盘活中涉及到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由所在地政府给予减免,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给予相应的建设补助资金。目前,市、县两级政府已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财力状况,补助16个工商所建设资金307.5万元,有效帮助解决了工商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在税费减免方面,明确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费用,在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可以减免的费用予以减免,不能减免的一律就低征收,尽最大可能降低建设成本。目前,该市12个县(市、区)政府均出台了税费减免政策,并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予以兑现落实,至今已减免相关税费23.6万元。在项目建设协调方面,市、县两级政府明确要求各级规划、土地、消防、人防等部门,在立项、规划、供用地、周边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工商部门大力支持、提供便利。目前,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工商所建设诸项事宜,均进展顺利。
三、优化管理措施,确保又好又快
市、县两级工商局始终坚持把工商所建设作为一个“精品工程”来抓。一是严格建设管理。认真按照省工商局制定的“建设资金、外观标识、工程招标、竣工决算审计”的“四统一管理”原则,强化工程的全程管理。同时,市工商局还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对全市工商所建设统一进行地质勘探、图纸设计、图纸送审等工作,既降低了费用、又加快了进度,并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二是规范操作环节。坚持建设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按照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在“三明工商红盾信息网”和三明市政府的“招投标网”上及时公示招投标公告和中标情况,做到按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操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效杜绝了人情关系和暗箱操作。在已完成的招投标建设项目中,未出现一起群众投诉或学报。三是狠抓建设质量。将一些懂土建、通财务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主动向专业人士请教,对每个施工方案、施工环节,都做到多方咨询、多方对比,确保性价比最优。同时,专门聘请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管理。市、县两级工商局领导还经常召集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进行集体研究,甄选最佳方案。四是抢抓建设进度。注重提高办事效率,对涉及前置审批的有关手续,力争并行运作,加快审批进度。同时,注重在建设过程中。加大日常跟踪力度,对可同步进行的工程,督促施工队伍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齐头推进。市工商局还专门建立了月通报制度,要求各地每月按时上报工程进度,市局实行每月一通报、一点评,有力促进了各地工程建设有序、紧凑地进行。
四、强化全程监督,建设廉洁工程
我首先是坚持认识先行的原则。这放面,我抓好了以下几点认识的到位工作:
一是充分认识什么是作风。所谓作风是人的内在思想、品性、气质的自然外露,是最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人的基本精神状态乃至心理特点的外部特征。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思想是本质,作风是表现。
二是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有人说抓好作风建设就是要大干快上,各项工作争取先进;有人说抓好作风建设就是抓住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人说抓好作风建设就是抓好廉政建设,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单位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也是我们抓作风建设年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三是充分认识作风建设对自身工作和为红盾添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知道,任何一项工作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加以重视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今年*月份省委申时度势,召开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省委书记××*针对全省干部作风状况和弊端做了发人深醒、语重心长的讲话,并确定今年为干部作风建设年。随之,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包括我们工商系统都做了动员和部署。当前全省上下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人人讲作风,时时要作风,事事抓作风已经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大家都知道,我们工商部门是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部门,在当前全省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剧的大形势下,更应该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一盘棋中。而注册登记股是我们工商局直接服务管理对象和群众的窗口,我们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不仅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也代表我们单位甚至是整个工商系统的形象。
有了以上的认识到位,那么我作为注册登记股的一名副股长如何找到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呢?我想在实际工作中最能表现宽松、优质的办事环境,最能体现人文关怀、沟通心灵的一种作风是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和做到的,那就是---热情服务。
还记得小时候去医院,当医生很热情地着问“哪儿不舒服啊”,我的疼痛在那一刻似乎减轻许多,医生在我的眼里是那么美丽;上学时,当老师热情地问“听懂了吗”,我觉得老师好亲切,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这是温和的医生、慈爱的老师在工作中投注热情。同样,我们的工作也需要热情,因为工作中的热情是交流沟通的通行证、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济、是事业成功的致胜法宝。
其次,我抓好优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理念的到位工作。
有人说我们工商部门,是一面镜子,时时折射出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有人说,是一个窗口,时时反映出投资环境的优劣;还有人说,是一座桥梁,时时联系着千家万户。这方面,我经常换位思考,我经常想:假如我是来办事的企业或者群众,遇到“四难“的衙门作风会如何想,会有啥感受?我们工商工作只有突出“人民”这个主题,唱好“作风”这首歌,奏好“和谐”这支曲,演好“发展”这台戏,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无愧于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才能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认识到位、思想重视只不过是为做好作风建设打下了基础,作风建设好坏关键是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否则就是空谈。因此,我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实行文明用语制、做到“询问咨询一口清,冷语责难笑始终”。俗话说:“笑语一句严冬暖、恶言半句三伏寒“。作为注册登记股的副股长,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作风建设的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我深知这句话的重要性。因此,我带领其他同志除了在注册登记窗口摆放企业办照示范文本、便民联系卡、和胶水、剪刀、老花镜等基本的便民服务物品外,还对来办事的的人始终是“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相称,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请喝;一次能办成的事绝不让跑两次,一次办不成的事耐心解释取得理解和谅解。有一次,一位来办照的老同志因为手续不全,当我告知他需要补充手续后再来办理时,老同志立即发起了脾气,说这是故意在“卡”他,当时我没有被老同志的情绪所带动,先请他坐下,端来茶水,并笑脸面对、温言软讲、耐心解释,终于说服老同志高兴地回去补办手续。二是实行预约服务、全程服务。今年*月份,一位来自××的××*投资公司的代表*先生到我局咨询,说打算在我县投资设立一家公司,在这之前已考察了其他几个地方,都不太满意,听说××的环境比较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飞来的凤凰,怎能让它飞走呢?我热情地向他介绍了本县的政策及环境,并叫其他同志帮助马先生办理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马先生就拿到了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当了解到*先生在本地人生地又不熟时,我安排好股内工作后全程陪同他跑银行立户,到验资机构验资,指导其制作公司登记所需的规范材料。所有材料齐全后马上为其核发了公司营业执照。自始至终只用了半天时间。事毕马先生手捧着营业执照,激动地说:“我到许多地方办过事,××工商的服务态度是最好的,谢谢你,谢谢工商局的同志。”送走*先生后,我不由得感慨万千:一次很平常的份内工作竟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如果我当时只是敷衍了事,马先生也许不会说什么,但他可能从心里认为我们的作风建设不过是写在墙上的摆设,热情服务只不过喊喊口号,可能到其它地方投资,那样的话我县不单是失去了机会,主要是会损害××形象,损害××工商形象。三是实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提前介入服务。同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使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口服心服,赢得佩服。我们××工商一贯重服务、重廉洁,从不含糊。我在往年的基础上,今年更是以“企业服务员”的身份自居,对企业优化服务。这方面,截止目前我带领股内其他同志送年检报告书份,对重点项目上门年检户,延时服务不下××次。今年*月*日,××县××××的两位姓*农民来局办理农民合作社,在审查为其核发营业执照后当时已经是中午××点××分了,他们俩觉得很过意不去,非要请我出去吃顿便饭,我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为你们搞服务是我本职工作和份内的事,我们有禁令,不准接受管理对象宴请,工作日也不准饮酒,再说你们农民挣钱也不容易,所以我不去。”婉言拒绝了他们,他们感慨的说:说实话,我们也去过一些部门办过事,但象你们工商这样的服务态度好到这地步的不多见。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不再列举。今年以来,共办理农民合作社营业执照户,为户送年检报告书上门,上门年检户,办理登记手续份。
最后,我认真贯彻延伸并创新服务理念。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提出的“四个统一”中提到了监管与服务的统一。我认为,监管与服务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辅相成,监管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只要服务而不要监管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在这方面,我带领股内其他同志,坚持人性化监管和教育、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区别对待,实行柔性监管:一是对企业所提交的手续材料进行审查,对轻微违法、一般性违法或者首次违法者不是一棍子打死或者按住就罚,而是予以教育,并对其进行指导,使之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如何改正,以防再次违法。二是对屡次有违法行为且经责令拒不改正的予以处罚。
正因为坚持做到了热情服务,坚持用热情温暖来办事的任何企业和个人,使他们到工商局就像到家一样,给他们好的环境,给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也正因为坚持做到了优质服务,我本人和所在的股不但在××县工商系统、其他兄弟单位、和广大企业中有口皆碑,而且在上级有关单位领导的明查暗访中均受到了充分肯定。今年*月份,××市作风建设明查暗访组对我局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暗访,首先对我股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暗访并随即采访办事企业代表,得到好评,在××日报予以点名表扬。
狠抓队伍作风建设是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上台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风正,能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作风实,则有利于民、有为发展。近期,安徽马鞍山市工商局通过走访基层单位、干部和有关企业,召开企业和政风监督员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就加强工商系统作风建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商部门肩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任。因此,只有积极履行职能,在实施市场监管、服务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中做到务实、清廉、高效,才能促进经济社会高效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马鞍山市工商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总体是好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个别部门和部分干部身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作风方面:一是情绪浮躁。面对“两费”停征、市场管办脱钩和工商职能转变,有的单位和少数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干什么、怎么干;有的工作无招数,一味等待观望;有的热衷于搞创新、出亮点,但往往轰轰烈烈开始、无声无息结束,没有实际成效。二是消极拖沓。少数一般干部把个人待遇的不满情绪牵扯到工作中,对工作存在消极应付思想,认为“钱少无需多做事、无官就要少付出”。对自己职责内该做的事或推诿扯皮、“踢皮球”,或装聋作哑、敷衍了事。三是不思进取。“两费”停征和工商部门新“三定”方案出台后,个别单位还习惯按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个别干部认为无过就是功,差不多就行,过得去就行,不是争一流,而是随大流,不是坚持高标准,而是降格以求,缺乏改革精神,缺乏创新力度,大局意识不强。
(二)学习作风方面:一是学而不实。少数干部重业务、轻政治,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空的、虚的,业务工作才是实的、硬的,因此,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应付地参加学习,摆摆样子,并没有把理论学习作为改造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导致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不断淡化。二是浅尝辄止。一些干部自我满足,认为凭借多年工作积累的知识足够应付工作,不愿深入研究新问题,更新新理念,掌握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工商职能转变后岗位职责的需要;或者工作点子不多,方法不活,创新监管思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工作作风方面:一是纪律松弛。个别单位存在好人主义、管理松懈,没有合理安排工作,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存在忙闲不均现象;个别干部上班点个卯,迟到早退无人过问,私事比公事多;有的上班不钻研业务,而是忙着上网看小说、浏览娱乐新闻,或串岗聊天等等。二是政令不畅。个别单位对上级的决策和单位的制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基层执法人员仍然存在粗暴执法、简单执法,甚至违规执法的现象;个别干部仍然存在接受监管服务对象的宴请,甚至存在以权谋私现象;有的仍存在利用行政资源收取协会会费行为,有损工商形象。三是感情淡漠。个别窗口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对监管服务对象摆脸色、居高临下;有的单位对监管服务对象提出的请求不动脑筋、不想办法,一事当前先讲困难,不是为干成事想办法,而是为没干成事找理由,主动服务企业、积极行政的意识不强。
(四)生活作风方面:一是贪图享受。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少数干部目眩神迷,放纵自己,热衷于吃喝、桑拿、唱歌、跳舞等高消费娱乐活动,甚至参与赌博,与一些带着某些个人目的个私业主“打得火热”。二是热衷攀比。有的干部为追求“进步”,谋求“升迁”忙攀比,整天不是想工作,而是寻思如何实现个人“目标”,或忙于拉关系、吃喝应酬、送往迎来;或在同事之间信口开河、拔弄是非、分裂团结;有的干部为“生活质量”忙攀比,整天忙着利用工商职权为家属或亲朋好友经商办企业,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
二、存在这些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比较复杂。通过分析,既有客观环境影响的原因,也有主观思想认识的原因;既有制度建设的原因,也有领导组织的原因。
(一)客观环境影响:一是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工商部门拥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在市场监管执法中,因不正确行使权力而导致的廉政风险长期存在。有的工商干部为了履行职责,必然要和监管服务对象进行工作联系,容易由正常的工作关系发展成私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一般的吃吃喝喝逐步发展成高消费娱乐,甚至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受贿索贿等。二是工商职能转变造成的不适应。停征“两费”可以说是工商部门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中的里程碑,但很多单位对“两费”停征后的转型工作缺乏充分的研究和准备。虽然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提出,要努力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主客观原因形成的监管方式单
一、粗放,监管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应急措施跟不上,监管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在基层工商部门仍然普遍存在,完成“一个延伸,三个转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整合和提升的过程。
(二)思想认识原因:一是对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个别单位没有从党群和干群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的生死存亡、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影响的角度来认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能把抓业务与机关作风建设相融合,长抓不懈,长效管理。二是党性修养锻炼不够。个别干部平时不注重加强对自己党性的修养,理想信念动摇,信仰容易出现危机。特别是在与一些“财大气粗”、“出手大方”的监管服务对象交往后,价值观容易受到强烈地冲击。另外,“阳光工资”造成同一地区的不同部门之间经济收入相差悬殊,也使一些干部心态逐渐失衡。认为权力是硬的,金钱是实的;理想是空的,理论是虚的,导致崇尚个人利益观念的实现、重视物质利益的获取,轻视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思想觉悟和自身品德修养等现象产生。
(三)制度建设原因:一是制度缺乏执行力。近年来,虽然全系统的各项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时由于监督乏力,总是打折扣,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执行保障机制,制度的刚性不够,导致制度往往成为摆设。二是激励评价机制仍不完善。近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并完善科学的干部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但要成为全体干部的自觉行为,仍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仍有少数工作踏实、能力强、肯干实事、默默无闻、群众口碑好的人不能及时得到公正的评价或关注,尤其是基层的一些干部,认为不在领导身边,干得再好领导也看不见,干好干坏一个样。
(四)领导组织原因: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不强。个别单位负责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不勤于总结分析和思考研究,缺乏统筹兼顾、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借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造成工作被动应付。二是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削弱。机关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细致,针对性不强,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些思想波动和过激情绪以及某些消极的因素未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三、下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目前,工商系统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仅存于个别部门和少数干部之中,但如果不予治理、任其蔓延,将会影响工商职能的正确履行。立足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以下整改意见。
(一)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着力解决干部思想情绪浮躁和积极性不高问题。谈心是加强沟通的重要渠道,可以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同时,针对谈心对象暴露出来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说理、剖析、共同探讨等形式,及时疏导,解开疙瘩,达到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激发干劲、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目的。因此,要建立领导干部经常性的谈心机制,并将其纳入单位的目标考核范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四个立足”与干部广泛沟通交流,即:立足解开思想疙瘩,以增进团结;立足提高思想认识,以激发动力;立足剖析自身问题,以查摆不足;立足征求对单位和本人意见建议,以改进工作。
(二)认真实施“蹲点”调研,着力解决作风不实和落实不力问题。根据领导干部联系点分工,实行“蹲点”调研制度。要围绕省、市局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确定调研课题,问政于基层、问需于监管服务对象,研究提出实施科学监管、服务市场主体、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办法举措。调研要坚持轻车简从,防止形式主义。提倡领导干部撰写“蹲点手记”,并建立调研交流制度,促进调研成果的运用。同时,领导干部要为干部职工作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表率,要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办,把每一项工作抓实、抓细、抓深、抓具体,务求工作实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落实是品格、落实是责任、落实是效率的观念,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努力健全“八小时以外”监管机制,着力预防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干部的思想。首先,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专家讲座、群众讨论、网络宣传、典型教育等形式,使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要充分发挥群团、工会组织作用,丰富干部业务文化生活,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养成知荣辱、明廉耻的良好生活习惯,科学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扩大“八小时以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覆盖面,为培养干部的严谨生活作风,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要落实定期汇报制,把“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列入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干部自查自纠;要落实组织考察分析制,了解掌握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及时分析其不良倾向和苗头,责成限期改正;要落实明查暗访和巡视制,组织监督部门经常性地进行明查暗访,及时研究处理违规违纪问题;要落实举报制,建立广泛的群众举报网络,请群众帮助及时发现工商干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教育;要落实领导干部家属访谈制,及时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家属,提醒并督促干部拒腐防变,防止别有用心的人靠近并拉拢腐蚀我们的领导干部。
(四)不断完善激励评价机制,着力解决消极懈怠和不思进取问题。一要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制定科学严密、完整系统的用人标准和考察指标体系,把干部的作风表现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干部,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干部,准确无误地识别使用干部,形成以德才取人、靠公论选人、凭实绩用人的正确导向。要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单位和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与政风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每年对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一次总结评比。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要健全科学的岗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明确每个干部的岗位职责,并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地考评,对不能胜任工作的,采取待岗培等制度处理,改变干部吃“大锅饭”、当“太平官”的工作习惯和节奏,努力营造优胜劣汰的氛围,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和能上能下的机制。
(五)分类实施岗位培训,着力解决履职尽责和服务发展能力不强问题。“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由“收费管理型”向“监管服务型”彻底转变,这对干部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对基层干部要着重围绕“六会”(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会电脑)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监管执法能力;对机关干部着重突出“五能”(能调查研究、能出谋划策、能撰写公文、能组织协调、能指导落实)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型机关”工作机制,制订各类岗位能级标准及其考评体系,按能定职、按能配岗,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工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六)扎实开展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管理,着力解决监督乏力和责任缺失问题。从领导岗位开始,认真查找并科学确定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着重围绕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等部门和环节,将注册登记、市场巡查、违法行为查办、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纳入风险点防范管理。根据不同风险点的具体内容,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信息化等多种手段,科学制定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措施,通过一定程序形成制度、办法,逐步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商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构建严密的“防护网”。同时,通过继续完善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将工商执法置于社会公众的目光之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工作在阳光中推进,努力打造阳光工商。
自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以来,能够遵照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的安排,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围绕作风整顿的具体内容,对照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以及危害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现就作风整顿个人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主动。不能自觉主动抽时间来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比较少,经常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
二是工作被动落实多,创新超前少。工作中经常是出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提供资料、当好参谋。工作的前瞻性、创新性不够。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造成。在这段时间,结合理论学习,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
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理论学习不够,政治素养不高,平时没有注重理论
学习,对问题的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
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业务知识钻研不够,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
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
需要对业务钻研。而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
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而且未有一
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
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
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
作方法的完善会给工作带来动力。
三、今后的整顿措施
一是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培养较好的学风。为了适应
新形势的需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
学习效果,一方面向书本学习,拓宽理论视野;一方面取人
之长,补己之短;一方面向实践学习,不断探索经验,总结
不足。坚持学以致用,学需结合。
二是履职尽责,努力工作,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推
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这次作风整顿为契机,认真对照检查
工作存在的一些作风漂浮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
因,找准突破进行整改。
总之,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对增
强工作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的认识,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警醒自己,高标准、严要
求,以有效的措施促进自己思想、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不
断进步。努力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放思想,振
奋精神,求真务实,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圆满
21世纪的苏州, 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1年苏州市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为5.19:56.8:38, 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大大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根据苏州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向工科和商科延伸, 先后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专中开办了“电子商务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商品检验与营销”等具有“工商融合”特点的复合型专业, 同时在工科类专业“家电与电子技术”、“纺织品染整与检测”等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家电市场与经营”、“企业管理与营销”等商贸类专业课程, 为苏州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满足了苏州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2004年, 苏州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一体化发展, 实现了制造业与贸易业的重组与融合。为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企业技工贸一体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学院在认真分析、总结、挖掘已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经验的基础上, 将“工商融合”人才培养意识由朦胧而转变为自觉行动, 确立了培养“工商融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理念, 同时在学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工商融合为特色,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工商融合”作为我院的办学特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组充分的认可与肯定。
多年来, 学院紧紧围绕“工商融合”的办学特色, 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地实践着“工商融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 在实践“工商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起着重要作用, 是实现“工商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 本文拟就开设“工商融合”课程的实践及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作简要论述。
关于“工商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
1.明确设置“工商融合”课程
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工科类和商科类专业系列课程的融合。多年来, 在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突出专业主干课程, 体现不同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别, 并注意工商融合、文理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 学院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 由原来的老三段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改革为新四类 (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 , 并首次在“职业拓展课程”模块中, 明确要开设“工商融合”课程, 在工科与商科之间架设起互通的桥梁, 有利于促成不同专业的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拓展思维方式。
2.提供“工商融合”课程菜单
学院根据各系部的专业特点, 为机电系、轻纺系、信息系等工科类专业提供了《国际贸易》、《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险》、《现代企业管理》、《报关知识》、《财税与金融》等商科类的课程, 为贸经系、工商系、旅游系的文科、商科类专业提供了《工程技术基础》、《办公自动化设备与维护》、《工程识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概论》等工科类的课程, 在学院“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中为文科、商科类专业提供了21门“工商融合”课程, 为工科类专业提供了20门“工商融合”课程。
3.建设“工商融合”的师资队伍
要开设“工商融合”的系列课程, 师资队伍是关键。由于学院是一“工”一“商”两所学校合并组建, 既具备优质的工科专业教师群, 又具备优质的商科专业教师群, 为开设“工商融合”课程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 学院在培养师资时充分考虑让工科类的教师通过培训考取商贸类的双师技能证书, 在引进师资时也考虑具有“工”“商”学历背景的师资。这些措施, 为学院探索、实践“工商融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工商融合”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优化“工商融合”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 注重“工”与“商”内容的融合,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 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适宜工科专业学生实践的商科专业任务、项目引入工科专业课程内容中, 如2007级纺织品检验专业第3学期开设的“纺织品跟单”课程中融入了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 并开设1周纺织商务实训;同时将适宜商科专业学生实践的工科专业任务、项目引入商科专业课程内容中, 如2008级国际贸易专业在商务网络办公实训内容中融入了“办公设备维护”的教学内容, 融教学、实战于一体, 促进学生工、商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能力转换、实践创新的素养, 促使学生进入企业能够较快地适应相关岗位。
5.倡导“工商融合”的技能培养
学院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院“工商融合”优势互补的条件获取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技能, 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院积极鼓励工科 (商科) 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本专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可以再选考商科 (工科) 专业技能证书, 提高了工、商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探索“工商融合”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1.进一步推进“工”与“商”融合的力度
目前学院“工商融合”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整个体系中, 所占比重极低, 只是起到点缀作用, 但学院把“工商融合”作为特色打造, 此类课程的安排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 这种特色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 我们应当看到“工商融合”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是职业教育的趋势所在, 我们要以此锻造特色, 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上进一步理清思路, 加大改革的力度, 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谓“新四类”课程体系是远不能适应这个要求, 必须在此基础上增设“工商融合”类而形成五类课程体系, 从而使“工商融合”课程的开设从整体上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 如此才能为“工商融合”课程的开设提供时间保证, 也才能使相关部门或研究机构对这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总体安排。
2.必须确立以探究和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的新理念
“工商融合”课程设计必须突破传统的课程形式。传统课程形式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 学生听授, 另外加一些操作练习或实习, 这使得职业教育脱离了职业发展的实际,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大堆知识, 但是不会探究, 不会操作应用, 会动口不会动手。这种课程形式体现的是培养“劳心者”的旧理念。在现代理念中, 既使培养“劳心者”, 也必须是会探究、能动手实干的人。所以, “工商融合”课程改革应努力体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即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理念。
探究是一种探索、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活动, 作为课程形式, 它体现在课程知识、技能体系内容中, 更体现在课程的呈现、影响与表现过程中。这要求课程知识技能的体系以能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方式、方法和原理为主要构成, 使学生找到问题为学习开始, 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 以产生更高水平的新问题为学习的小结。而实践则是一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运用知识于实际, 或从实际中发现、发展知识的活动。实践一方面是学生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是学生用以而学。它把学与用完满地统一起来。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坚持以实践为主,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3.着力构建“工商融合”课程的开发运行机制
“工商融合”是我院的办学特色, “工商融合”课程的建设是彰显特色、传承办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既如此, 学院应当从人力、财力等方面为“工商融合”课程长效运行机制提供组织保证。
(1) 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主要职责包括进行市场调研, 提出“工商融合”课程改造方案;负责编制课程开发任务书并根据需要组成课程开发小组;负责组织各开发阶段的审议、审核及实施过程中的更改。配备的专职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 熟悉高职课程开发特点,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并为某个专业的教育专家。专门机构是独立设置的学术型组织, 从组织上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命令干预和部门间利益纷争的影响。
(2) 组成课程开发小组, 实行项目管理。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开发队伍, 课程开发小组人员的组成对保证课程开发质量尤为重要, 要选拔本校专业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并有实践经验的与所开发课程有关的双师型专职教师, 还要从社会上聘请各行业有经验的现场专家, 有特殊需要时, 也可以从外校聘请符合要求的教师, 并且所有参加课程开发的人员在工作前要进行与课程开发有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训。
由于课程开发小组的成员是根据所开发的专业岗位需要来选配的, 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组成, 不受系部、教研室专业局限性和部门利益限制,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来设计课程, 才能真正实现“工”与“商”的融合,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3) 加强过程管理, 保证课程开发质量。加强对课程开发全过程的管理, 规定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 同时规定在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 (如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三个开发阶段) 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审议、审核, 在开发或试行 (运行) 过程中, 如发现问题, 由发现部门或人员向专门机构提出更改要求, 开发小组负责更改。新课程运行一轮后, 专门机构要组织人员对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价, 以确认课程开发质量。评价内容一般包括选修学生人数,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是否充分与适宜, 是否需要更改, 培养的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要求, 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及岗位要求等等。
结论
建好“工商融合”课程, 是实现我院“工商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 通过独立设置“工商融合”课程模块、以探究与实践两大理念, 着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工商融合”课程的开发运行机制, 把“工商融合”课程建成对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具有核心平台作用的最佳资源载体。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统计局, 2001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ztjj.gov.cn/old/tjgb/2001.html, 2002-01-28/2008-10-01.
[2]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院特色报告-服务地方经济, 锻造“工商融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Z].200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 能力本位;工商管理;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43-02
1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管理日益成为决定工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与此相适应,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既需要精通各管理职能领域业务的专门人才,更需要驾驭企业全局的综合型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等管理教育必须塑造既掌握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具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广博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全面管理者。
传统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现行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经不能够满足以上能力和素质要求,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势必制约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2 “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提出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差距,这种人才培养的差距势必制约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并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人才培养差距,亟需开展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在此称为“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该课程建设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教学研究项目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将能力与素质培养引入教学,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等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3 “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突破以往的“理论本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教师。
教学内容改革
1)开展教学内容的整合。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理论性强。这样就导致课程之间存在较多的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分析研究,先按照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经济类、管理类、财务类和专业方向类四大课程类别,其中经济类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财务类课程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资本运营等;专业方向课程按照不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侧重点进行划分,笔者所在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方向,所以该部分课程包括房地产制度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概论、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概论六门课程。同类课程间如果存在内容交叉现象,以内容交叉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按照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进度安排,重新界定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归属课程,消除重复讲解的现象。
2)以工作要求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具体表现为: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将工作分解为多项核心,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形成有助于人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接下来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说明如何以工作要求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该:
①能够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可以分解为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和经营策划工作等经营问题,这些工作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
②能够参与市场经济的研究工作,需要学生掌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思维能力;
③能够自主创业,需要学生掌握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分配理论,并具备创业意识和正确的创业观。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出包含理论讲解和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需要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理论教学中引入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采用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所谓科学性,指并非毫无根据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使改革流于形式,而是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实践,为每门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果只适合传统的理论讲授法,就依旧采用该方法),确保教学效果。所谓实用性,指要考虑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差异和授课教师的自身素质都会对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确保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2)完善教学手段。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比赛不同级别的多媒体课件大赛。
建立“课内+课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内实践教学除了采用常用的实习、课程设计等形式,还可以引入先进的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环节。ERP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重大的教学创新。借助ERP沙盘模拟,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知识、训练管理技能、管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外实践教学除了常规开展形式以外,还可以以协会和学生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笔者所在学校的ERP沙盘模拟协会于2009年成立,至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的培训和实际模拟经营的演练,由协会推选的团队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模拟经营大赛中取得了省级三等奖的好成绩。协会的建设丰富了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完善全校学生的知识体系,营造了课外育人的良好环境。其次,咨询顾问、企业策划等兴趣小组以现实的企业经营问题为案例,为企业经营献计献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学生和企业的广泛好评。
4 总结
“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在培养模式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直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扩大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彤彤.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4(10).
[2]郭明珠,王刚.高职院校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构建[J].出国与就业.2012(2).
*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研究》(编号:GH14658)。
【工商局作风建设】推荐阅读:
石首市工商局法治工商建设实施方案10-31
如何推进工商局法治建设12-08
工商局加强廉政建设纪实07-08
工商局作风整顿心得体会07-12
工商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总结05-31
对全市工商系统工商所改革建设的思考07-19
工商局软环境建设经验汇报材料09-27
工商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汇报11-26
工商局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12-04
法治工商建设汇报材料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