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共10篇)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学生经历10以内连加连减的算法过程,会计算连加连减算式。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借此导入主题,并板书:连加连减

二、创设情境(1)学习连加

课件演示:先是5只小鸡,接着来了2只,又来了1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5+2+1=8。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学生先讨论如何计算。教师再小结。及时练习(2)学习连减

课件演示:一共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学生说出图中含义并列出算式。教师讲解连减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65页例题、第66页的第2、第4小题。联系实际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六、我爱做作业

七、板书 连加连减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篇2

知识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教学教程:

一、复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前预习案,并对答案。

二、新授: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口答。)

列出算式:5+2+1(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一题。)

3、提问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学生个别汇报。

4、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学生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5、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5+2=7,再算7+1=8(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一题。)

(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口答。)列出算式:8-2-2=4(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3题。)

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4、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8-2=6,再算6-2=4(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4题。)

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1)出示课件,看图列式。(注意教会学生看图)(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三、练习

1导学案上的课后训练案

2、看大屏幕,做“动手试一试”。

四、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

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

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

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修改补充栏: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

表示河里有9只鸭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会议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五、作业设计《练习与测试》连加、连减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篇4

一、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65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二、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篇5

1、让学生认识连加法、连减法,会读写算式。

2、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地进行口算。

3、让学生按图的顺序找出规律,发展探索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看懂图意,正确列式。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熟练的计算。教学、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把听课的小朋友分为三队,分别为桔子队、苹果队、桃子队,凡是大胆举手发言的同学,你们小组将得到一颗五角星,最后获得胜利的小队将夺走小红旗,有信心吗? 生:有!师:上课!

一、激情导入:

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爱劳动,那么星期天你会帮妈妈做什么呢?

小明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这个星期天,他到农场帮王爷爷照顾小动物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1)学习连加法 课件出示小鸡图(1):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原来有5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1只。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 生:5+2+1(板书)

师示范读:5加2再加1,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的加法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师:如何计算呢?

生:先算5+2=7,再算7+1=8 小结:计算连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算出得数,再加上第三个数,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课件出示小猴图(1)

师:小明喂了小鸡,又去看调皮的小猴,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会列算式?怎样计算? 课件出示小鸟图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小鸟也来为我们祝贺了!师:你能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怎样计算呢?

活动5分钟(学生拍拍小手)(2)学习连减

师:一会儿,小鸡吃饱了,看看又发生了什么? 课件出示小鸡图(2)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有7只小鸡,先走了2只,又走了1只。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算式? 生:7 – 2 – 1 板书:7 – 2 – 1 师示范读7减2再减1 师:怎样计算呢?讨论后汇报。板书:7 – 2 – 1 = 4

小结:像这样的算式叫连减,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算出得数,再减去第三个数,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课件出示小猴图(2)

什么?怎样列算式?说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小燕子图

师:看,还有谁来了?认识吗?生:小燕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列算式?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小动物回家

师:天色晚了,小明要回家了,小动物也要回家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小动物们又遇到了难题,小明说只要小朋友帮小动物正确的算出得数,小动物就可以高高兴兴回家了。师:谁来把小猴送回家?小狗、小松鼠呢? 课件出示小小文具店:

师:你们把小动物送回家,可爱的米奇给你们送来了礼物。(1)选出喜欢的三种物品,算出一共要多少钱,就可以获得礼物。(2)拿出老师送的小礼包,里面有3种礼物,算出你的小组一共有多少个?(投影展示算法)

师:宣布苹果队(或者桔子队、桃子队)取得胜利,夺走了小红旗。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篇6

23+41+9= 27+36+3= 25+29+17= 30+23+31=

36+5+25= 4+20+48= 47+31+10= 6+41+51=

55+6+10= 49+23+11= 2+56+8= 2+22+16=

35+41+1= 52+7+1= 13+6+10= 12+13+31=

66+7+15= 3+59+16= 5+9+36= 14+37+3=

11+6+16= 7+52+7= 57+5+11= 80+4+1=

6+2+54= 50+46+2= 7+56+20= 13+15+4=

11+56+10= 6+42+29= 43+43+5= 36+16+22=

50+16+18= 2+13+23= 59+10+9= 34+18+18=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 74-12-11=

68-7-32= 97-7-25= 89-59-27= 33-9-12=

79-19-38= 68-8-37= 97-60-19= 58-6-19=

97-15-63= 81-16-3= 95-6-62= 92-17-71=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

61-8-18= 91-43-47= 45-31-1= 82-63-1=

68-5-46= 78-34-14= 86-29-49= 79-39-8=

50-40-1= 61-38-2= 75-16-46= 42-8-13= 74-59+20= 20-16+33= 48+28-15= 4+80-15=

6+86-69= 67+2-52= 88-83+48= 35-21+11=

10+68-39= 59+31-51= 82-69+77= 46-26+14=

81+13-44= 62-57+94= 64-39+3= 99-34+18=

1+99-68= 80+12-9= 97-36+32= 77+17-20=

77+15-54= 7+26-8= 77-64+67= 13-7+61=

17+80-47= 77+11-54= 59-33+46= 67+23-78=

30+45-69= 1+90-81= 47-35+63= 45-44+48=

98-35+27= 5+88-8= 38+34-59= 51+29-67=

70-36+24= 59-16+19= 10+75-29= 44-12+11=

18+45-22= 62-8+25=

50-49+7= 33-28+56= 16+24-17= 50+26-48=

12+18-20= 16+48-6= 38-19+2=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的评课稿 篇7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动脑动口,理解加连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激励每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具体表现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课始,老师出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两幅图,先看第一幅图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发生什么事?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学生在全神贯注地欣赏画面,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尽情地观察,再把观察所得叙述,理解图意,:现在还有几只?然后读题,试算(解决问题)4+3=7,

在试算的过程中采用、交流的,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4+3-2算式的意义,明白4+3-2算式的意义,明白4+3-2算式的计算顺序是先算4+3=7,再算7-2=5。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时要记住步是几减几。老师练习题的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又有美好的故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掌握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容易将步计算结果忘记计算结果的错误,教学难点为学生能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再去计算第二步。在探讨计算顺序时,采用分层教学法,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探讨,有困难的学生走上来与老师一起学习。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配合课件突出运算顺序,突破难点。强调同连加一样在先运算的两个数下面划横线,并把得数写下,这样就不会忘记,要细心计算。

三、板书简洁,突出知识点的联系。为了便于学生找到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的异同,陈老师板书的设计简洁,让学生一看板书就明白学习的内容及方法,这对培养学生学生能力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节课整体很不错,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发现关键问题需要较长时间及适当的指引,老师应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时,应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为什么这样算?你能举出生活中你碰到过的连加连减的问题吗?提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我们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现实背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能力点: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 2 8 6 2 + 3 4 + 2 3 6 2 8 5 2 8 + 3 4 6 2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连加连减教案 篇9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笼统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同学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三、公开课教案

(一)复习引入 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 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2+4(再加 3)

9-2(再减 5)

6+1(再加 2)

10-4(再减4)

3+4(再加1)8-2(再减3)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1)师:听,什么声音?(图 1)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鸟。(图 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2 + 3 = 5 师:(出示图 3)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5 + 1 = 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师:你能列式吗? 生:2+3+1=6 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同学跟读)师:谁再来试一试。师: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

2+3+1=6 5(2)出示: 3 + 4 + 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生: 3 + 4 = 7,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3)模仿练习师:谁来算一算(卡片)5+2+1= 2+3+ 2 = 师:下面老师要求提高了,听清了,把先算的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用手势直接表示最后的结果,行吗? 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1)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同学自由编题,并列式。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 6-2-1=1 4(2)模仿练习师:完整说过程 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身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各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自由交流,补充小结)按从左往右的次序算。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练习师:这 8 个算式,只要算出结果就显示了学校的电话号码,比一比,看谁第一个得到号码。2+1+2=-2-2=

5+1+3= 9-1-3=

8-2-5=

1+4+2= 10 -3-2=

2+2+2= 2.看图列式 3.加深练习2+()+3=10

7-()-3=1

()-3-2=4

师:你是怎样想的? 4.独立练习()+1+4=7

9-4-()=0

()-2-3=2 5.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学得怎么样? 6.拓展练习填数:把 1、2、3、4、5 这几个数填在方格中,使每行3个数的和等于10。板书: 连加,连减 2+3+1=66-2-1=3 5 4 从左到右计算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同学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情节,让同学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式。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同学已经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备。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认知——开拓思维”四个环节,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以同学有兴趣的情节为依托,拉近同学与数学的距离,让同学在具体的活动中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充沛拓展同学的思维空间。

通过这节课的两次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有效,更要向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本课的复习引入阶段,我第一次教学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开小火车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看看这列火车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然后 25 个小朋友每人算了一道加法或减法题。这样的设计,外表看来练习题较多,而所花时间较少,但是同学每人也只是算了一道题,并没有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于是,在第二次教学中进行了修改,“小朋友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先看卡片用手势表示结果,然后继续听题,响亮地报出得数。”我一共抽了 5 张卡片,报了 5 道题,合起来也只不过是 10 道题,但对同学来说,他们每人都算了 10 道题。比第一次的练习量增加了很多,达到了教师预设的复习引入的目的。又如,在从连加过渡到连减的过程中,原先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已经认识了连加,那猜一猜,还会有什么题呢?”“你能将这道连加题改编成连减题吗? 6+2+ 1 ” 这样的过渡有些僵硬,同学在老师设计的框架下思维并没用得到真正的发展,没有创新。因此,我将原设计修改为,“小朋友们猜得真准,那么,你能运用这 6 只鸟来编连减题吗?”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同学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发挥各自的想象,不但编出了连续减两次的连减题,甚至编出了鸟儿全部飞走的连减题。“树林里原来有 6 只小鸟,飞走了 2 只,又飞走了 3 只,又飞走了 1 只,现在还剩几只小鸟? 6-2-3-1= 0 ” 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很快就掌握了连减题的特征,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连加连减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信息窗5。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第44页信息窗5挂图)

1、师: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小青蛙,小鱼的注意,我们也去看一下好吗?

生:好。

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青蛙在跳水。生:我看到了小鱼。生:„„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生: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生: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生: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 生: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生: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一共有9个同学。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生:一共有9个同学。2个加3个是5个,5个再加上4个是9个。(2)师: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那么这道题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3个同学是7个同学。再加上跑来的2个同学,就是9个同学。

师: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

生:2+3+4(学生列的算式不同,说法也可以不同)师:这道题等于几?怎样算? 生:2+3=5 5+4=9 师总结:先算2+3=5,再算5+4=9

板书:2+3+4=9 读作:二加三加四等于九。

(3)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的都是把两个数加起来,今天学的是把三个数加起来。师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并板书课题:连加。(4)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在这幅图里,还有哪几道题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学生自己试做,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5、解决连减问题。

(1)师:“树上还剩几只小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师:原来树上有几只猴子?生:原来树上有5只猴子。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生:有3只跳下水了。

师:它们是一起跳的吗?生:不是,先跳下去了1只,又跳下去了2只。(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明白事情发生的过程。)师:那怎样列算式呢?自己试着列一下。

(2)学生独立列式5-1-2,并思考计算方法,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要让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各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6、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适当时机总结: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他什么?生:连减。师板书:连减

7、做自主练习第1题.练习时,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操作,把连加连减的过程摆出来,并让学生边摆边说。

三、走进生活,巩固应用。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连加、连减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

决。

学生说不出时,老师引导学生演示生活情境(乘车)。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四级考试心得体会下一篇:鹿泉市教育系统政风行风评议整改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