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雷电防护设计方案(精选5篇)

煤矿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篇1

设计方案

一、前言

由于雷电产生时所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在释放的过程中,强大的释放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烈的电磁场,使邻近的金属线路感应出强大的瞬间过电流和过电压,对现代电子设备造成巨大的威胁。据统计分析,各种类型的雷电击是现代电子设备服务中断,数据丢失和损毁的原因之一,它给通信网(包括无线通信网、有线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以及有通信功能的数据采集和工业控制网)甚至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近几年来,雷击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防雷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雷电防护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1993)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三、综合防雷环境评估

六潜高速六安西收费站地处大别山北麓,中纬度地区,是冷暖气团频繁交汇地区,雷电活动相对频繁,年平均雷暴日四十天左右,属我省多雷暴区之一。

四、防雷现状

1、六潜高速六安西收费站位于大别山北麓丘陵地带。建筑物、构筑物相对突出,高压电源易引入雷电高压,建筑物接闪几率较高。

五、设计思路

进行现场勘测后,鉴于雷电主要的几种危害形式和现场的具体情况,本次方案设计主要针对六潜高速六安西收费站内东西两处架设避雷针(接闪器),将雷电先导入地。并对站内防雷接地体进行电位连接,从而提高站内防雷系统的耐雷电冲击水平。考虑站容整体美观,将使用加粗抗风、无浪风钢索型避雷针。

六、设计方案说明避雷针设计高度为20米。

避雷针安装:本次防雷接地要求不大于10欧姆。为保证接地电阻小于10Ω的技术要求,安装接地体采用降阻剂、换土及镀锌钢材防腐等来保证地网质量,以利于电流的泄放。

接地体的扁钢与角钢用电焊焊接,焊点作防腐处理,放入适量降阻剂、降阻模块,以黄土回填,增加导电能力,同时起到保护钢材免受腐蚀作用。

接地体地槽暂设计为:6*1.5*1(高)。接地体用40*4mm渡锌扁钢焊接成30*30cm网格铺盖地槽、间隔1米加50*50mm渡锌角纲作为接地极。中间穿插2个降阻模块。再用降阻挤和黄土覆盖。

站内防雷接地体进行电位连接,用40*4mm渡锌扁钢分别与原接地端子以及建筑物接地端子作有效的等电位连接。

七、工程预算

⑴、设备价格

(2)、税收、管理费7%1918元 以上四项:雷电感应防护部分工程预算合计:29318元

另外:电子称属弱电设备,较小的浪涌也能将其电子线路击坏,建议对其电源进行整改

煤矿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篇2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会涉及到各个层面中, 其中做好雷电防护工作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部分, 有稍不慎, 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遭受雷电侵害会导致企业通讯设备中断、网络系统瘫痪等, 如果严重的话就会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事故。煤矿中含有金属、矿物质等资源, 在雷电来临时很容易发生一些灾害。因此, 做好煤矿雷电防护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灾害的发生, 保障人员的健康安全, 促进煤矿企业快速发展。

1 煤矿雷电灾害统计分析

近年来, 我国各地区已经发生了多起雷电灾害是事故。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的分析, 得知不同地区在遭受雷电灾害时是有着一定规律的, 比如说山西、内蒙古煤矿较多, 湖南、福建雷电较多, 因此煤矿发生雷电灾害比较多。此外, 煤矿所在的位置、建筑形状、结构、设备等部分都与雷电灾害有着一定的关系。煤矿企业中微电子设备是雷电灾害重要灾区, 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但由于一些矿区位置、气候环境特殊, 导致微电子设备的承受能力较差, 一旦被雷电击中设备就会损坏。同时配电设备也是煤矿雷电灾害的重灾区, 由于一些地方的煤矿位置所处较高的海拔山区, 一些输电线路设计不完善, 又离城市中心较远, 从而导致煤矿配电设备遭受电击。因此做好煤矿雷电防护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煤矿企业快速发展。

2 微电子设备

微电子设备中的电子监控系统占据了雷电灾害的一大部分,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下功能组成, 传感器、执行器、信息传输设备、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在使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其功能设备进行合理分布, 保证电位之间可以顺利连接,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煤矿雷电防护工作。同时微电子系统设备还应该置放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 保证该设备可以远离墙外的结构柱, 还要将机房的技术金属门窗与建筑的结构钢筋相连接, 从而将煤矿雷电防护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在安装信息电缆时, 主要采用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进行建筑钢筋管道敷设工作, 保证煤矿所属地的装置设备可以与建筑接地装置设备相连接, 总而到达最佳的雷电防护效果。除此之外, 还要将地面中信息电缆使用屏蔽电缆进行埋地敷设工作。当信息电缆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时, 需要在信息电缆入井前进行钢筋埋地攻工作, 保证信息电缆的框架空线与其他电缆相连接, 从而做到设备保护工作。

3 供配电设备

由于变压器安装于煤矿位置内部, 而变压器的电涌保护又安装在电柜内部, 减少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雷电流只可以通过输电线路进入到煤矿企业的配电室中,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入到雷雨天气, 那么就会导致供配电设备发生雷电灾害, 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煤矿的配电设备通过采用100、35KV的供电系统, 在矿井中通常采用106KV的供配电设备, 需要采用对应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并做好变压器的雷电防护工作。此外, 架空输电线路最基本的雷电防护措施就是避雷针, 防止雷电击中事故发生。要在架空线与电缆转换处安装对应的避雷设备, 还要覆盖建筑的屋角、屋脊、屋檐部分, 减少雷电击中次数, 还要在矿井的两侧安装1~2支独立的避雷针, 并采用滚球的方法保证地网独立, 将避雷针不与其他设备相连接,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煤矿雷电防护工作。

4 生产设备雷击灾害分析

在煤矿设备生产过程中, 如果遭受雷电侵害, 对应根据事故的严重大小制定对应的解决对策, 地磅是整个煤矿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极易遭受雷击的设备, 因此在雷电防护过程中需要参考微电子设备防护对策进行防护, 从而保证煤矿设备的使用安全。另外, 还可以在矿井周边放置对应的防护设备, 将电缆线路的大部分电流流入到矿井的泄放地中, 从而阻止电流向矿井内流入。在井下电缆的金属外皮部, 需要将接地线缆与供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接, 使煤矿企业中的供电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并形成全新的接地网。由地面直接引入, 还要引出矿井中各个管道设备, 并与矿井口附近的接地设备相连接。经由地面的引入井来完成配电线路的地下设备, 采用铠装电缆进行埋地敷设工作, 同时还要保证地面的变电设备要远离矿井周边, 只有这样才能将架空顺利的安装到铠装电缆中。在接触电网时, 需要将原有的变电设备与空架电缆设备相连接, 并在矿井周边与煤矿企业建筑上安装避雷针, 减少雷电事故发生。在接触网的防雷接地设备中安装对应的承力索与避雷设备, 并保证煤矿企业的相关建筑由钢筋混凝土组成,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煤矿雷电防护工作, 从而保证煤矿企业快速发展。

5 总结

在开展煤矿雷电防护工作时, 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对应的防护措施, 避免在防护过程中出现任何浪费现象, 并减少煤矿的安全隐患问题, 保证人员财产健康安全。本文对煤矿雷电防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并制定出了对应的防护对策, 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煤矿雷电防护工作的研究, 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红侠, 李广洲.煤矿变电站及其线路防雷措施分析[J].煤炭科技, 2014 (03) :78-80.

[2]郑晖, 尚育晶, 李既明, 邓杰文等.矿区35k 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分析与防雷措施[J].电气技术, 2015 (01) :55-57.

[3]邓杰文, 任文斌等.某矿区瓦斯电厂35k V进线遭受雷击事故分析与防雷措施研究[J].电瓷避雷器, 2014 (06) :81-90.

[4]易小飞, 康翔等.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在防雷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J].工矿自动化, 2014 (09) :87-90.

[5]申元, 李景禄, 彭利强等.贵州某35k V变电站雷害事故分析与防雷改造[J].电瓷避雷器, 2015 (02) :36-39.

雷电活动规律、危害与防护 篇3

夏健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雷电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乃至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会受到雷电的危害。全球每年因雷击而导致的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雷电的形成原理

由于积雨云的下部温度高,中上部温度低,就产生了强大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云内大量的冰晶、大小水滴、过冷水滴、霰(不透明的雪珠)和冰雹等水汽凝成物,通过碰冻、碰撞、破碎和融化等许多复杂的过程,使云中起电,并使正、负电荷分离开来,在云中形成正、负的荷电中心。当聚集的电量足够大时,异性荷电中心之间就会发生击穿放电而产生火花放电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由于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这就是雷声。所以说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多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二、雷电的活动规律

据统计,每秒钟地球造就1800次雷电,伴随600次闪电,其中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而总的来说,全球从南纬60度到北纬80度都有雷电活动,陆地多于海洋;热带最多,温带地区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并以春夏季节为最多。雷电出现的开始月份一般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逐渐推迟,一般于9至10月份结束。同时,雷电还有日变化,大陆上雷电一般多出现在白天,集中期在午后到傍晚之间。沿海和西部山区的许多河谷地区,易在夜间出现雷电。雷电出现后,一般持续瞬间多在1—2小时,并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持续时间长。

就我们无锡而言,我们统计了1955-2005年51年间的气象资料得出:无锡年平均雷电日数为41.1天,属多雷区。雷电发生的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少雷电日数为19天(1978年),年最多雷电日数为74天(1956年),两者相差将近3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雷电日数较多,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年雷电日数有所减少,并有明显的2-3年的周期变化,呈现波浪状态。

雷电日数************5年份

1955-2005年无锡年雷电日数分布图

雷电的季节分布也十分明显,春夏两季(3-9月)是无锡雷电多发期,该7个月的雷电日数占全年的近99%,其中7-8月的雷电日数占全年的57%。每年的秋冬季节则是雷电平息期,仅占全年雷电日数的1%,其中12月份出现最少,只有在1979年12月20日的夜间出现过雷电。

天14.012.010.08.06.04.02.00.012无锡历年逐月雷电日数分布图3456789101112月

三、雷电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雷电发生时可在千分之几到十分之几秒内产生几百千安的电流,几百千伏的电压,十亿到上千亿瓦特的电能,上万度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造成多种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雷电灾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000以上。

从无锡的情况来看,2001--2005年无锡市气象局共接到雷击事故报告157起,其中人员伤亡事故27起,人员伤亡事故占报告雷击事故的17.0%。无锡5年雷击导致23人死亡,15人重伤,死亡人员中有13人是在水田里插秧被雷击死,有三人在马路上行走被雷击中,一人因触及被雷击断的高压线而死亡,4人因雷电感应引发爆炸而身亡,死亡人员中70%是农民。从157起雷击引起的财产损失报告分析,雷击侵袭对象依次为计算机网络、供电系统、建筑物、程控电话、通讯设备、其他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

具体地说,雷电所产生的危害是由雷电产生的三种效应导致的:一是电效应,雷电可产生强大的电场和磁场,使处于雷击区内的电子设备和人体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生成数千伏的静电感应电压,由此造成大量电子设备被击毁,或导致人体心室纤颤及呼吸肌麻痹而猝死。二是由于热效应强大的雷电流可以转变为热能。据测算,雷击点的发热量可达500—2000焦耳,能立即熔化50—200立方毫米厚的钢材。这正是遭雷击后建筑物起火燃烧、人体组织会碳化成焦状的原因。三是雷击能对物体产生强大的冲击性电动力,使被击物体断裂或破碎,例如建筑物倒塌、大树从中间被劈开、正在田里劳作的人瞬间被击掉一侧上肢等等。

四、雷电危害的种类

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危害可以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以及比较少见的球形雷等。

直击雷: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又称感应雷,它又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的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电荷失去束缚,并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而形成的。电磁感应是发生雷击后,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形成的。雷电波侵入: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称为雷电波入侵。其传播速度为300 m/μs(在电缆中为150 m/μs)。

球形雷:多在强雷暴雨时闪电最频繁的时候出现。球雷火球可辐射出大量的热能,因此它的烧伤力比破坏力要大。

五、雷电的防护

目前,人类在充分利用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现代的各种电子避雷器,均可防止和减少雷电的危害。

城市居民居住的楼房必须安装避雷带(针),以防雷电直击建筑物危及家庭,也可以在家庭使用的电源线、电话线、电视馈线入户前端安装专用的避雷器。

为防止雷电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从源头抓起,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工程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验收合格后同时交付使用。为确保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设施性能正常,有效发挥防雷作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必须由具有检测资质的防雷技术业务机构对其进行年度检测。

而在日常生活中,当雷电发生时,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在室内,首先要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关闭电视、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断开所有的电源及信号线路,并使端口保持一定距离;同时避免接打手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其他设备;不宜使用金属喷头冲凉,也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煤气等金属管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放的易燃物品。不在阳台的铁管或铁丝上晾、收衣服。

2、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如已经在室外活动,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如正在行车应关闭收音机等电磁通信设备。

3、不能在江、河、湖、海、池塘、水库等水体边停留,更不能继续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要迅速远离水面,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

4、如正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场所。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具有完备的金属车厢也可以利用,雷雨天停留在汽车内是安全的,但别把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也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没有掩蔽场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应找一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尽可能降低高度;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在大树、广告牌、烟囱、旗杆、电线、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避雨、停留;要远离铁轨、金属栏杆及其他金属物体。在身体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击断时,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六、相关小常识

1、雷电击中人体的征兆

当你站在一个距雷击较近的地方如高闪上,如果感觉到毛发竖立,皮肤有轻微的刺痛,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你应立即弃去身上所有金属物,并马上蹲下来,身体倾向前,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团,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

2、雷电容易袭击的对象——雷击的选择性

雷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高大和突出的建筑物,容易导电的物体,潮湿地带以及容易导 电的地层等,受雷击的可能性较大。建筑物遭雷击是常事,建筑物越高,顶部越尖,遭雷击的机会就越多。雷击也经常发生在水位高和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池沼、盐场、苇塘等处。地下水出口和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的拐角处也容易落雷。此外,收音机天线、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较易接闪。

3、人体遭雷击后的急救 人体遭雷击后,流过人体的电流会使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这时应尽快做人工 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给受害者取暖,以减少体能的消耗。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能停顿,直至受害者能够完全恢复呼吸和心脏跳动或者证实死亡为止。如果一群人被雷击,应先抢救那些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4、雷电的益处

但是不要以为雷电所带给人类的只有危害,其实它也有许多有益之处。

第一:负氧离子增多,改善空气质量。一场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够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第二:缓解高温干旱。一般来说夏季我市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天气持续晴热少雨,往往产生一定程度的旱情,雷阵雨天气所带来的降水,对于缓解旱情、湿润气候、改善环境都有一定的好处。而且雷阵雨天气的发生,一般也意味着高空有冷空气渗透,副热带高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一场雷阵雨过后,滚滚热浪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探讨 篇4

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探讨

主要是从直击雷和感应雷多方面、从外部防雷到内部防雷多空间阐述计算机机房的综合雷电防护.

作 者:陈锡晖 刘娟 CHEN Xihui LIU Juan 作者单位:常德市气象局,湖南,415000刊 名: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英文刊名: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年,卷(期):“”(z1)分类号:P427.32关键词:计算机机房 直击雷 感应雷 静电防护 屏蔽 接地 避雷器

煤矿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篇5

天馈线侵入即雷电通过广播电视发射机的天馈线系统侵入到广播电视系统中。由于天馈系统大多安装在铁塔上,引入雷击几率很大。我们台利用高低通滤波器组合避雷器,可以对天馈线路防雷起到一定作用。我们知道雷电电流冲击波的主要能量大约在40kHz以下频率,而广播电视信号频率分布在几百千赫至几百兆赫以上频域,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利用高低通滤波器将雷电冲击波和有用信号分开,低频雷电冲击波直接入地,广播电视有用信号正常通路发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天馈线路雷电侵入的问题。

2信号线路侵入及防雷方法

信号侵入即雷电通过信号线侵入到广播电视系统中。在当今广电系统中,信号放大器、卫星接收机、信号解调器、光端机以及计算机、电话等信号传输往往使用的是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当雷电产生电磁脉冲时,会在导体中产生交变电磁场,使导体中的感抗和容抗发生变化,从而会产生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会对广播电视设备形成强烈干扰,并会形成驻波,严重时往往通过接口处形成过电压从而损坏电器设备。对此种雷电侵入我们采取的办法一是加强对电缆的屏蔽,保证电缆外金属皮有良好的接地,二是通过信号隔离避雷器进行信号与雷电通道分离,在电缆输入端和电缆输出端加隔离器,截断雷电波的侵入,保证了广播电视各系统的信号线路防雷安全。

3电源线路雷电侵入及解决方法

电源防电,一直是我们解决防雷问题的重中之生,之前我们说过,雷电电流冲击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40kHz的低频段,我们现在的供电电路不管是220V还是380V,其工作频率是50kHz。如果有雷电发生,所产生的较大的能量波谐波分量就会比较容易与附近的供电电路发生耦合谐波,特别是我们一般的发射台站都建在高山上或空旷地带,交流电网分布面积比较大,雷电电流的冲击波比较容易从电源线路进入供电系统,强大的电流会瞬间破坏电器设备的电源系统甚至破坏整个发射系统。对于电源线路的防雷,我们采取在电源配电室变压器次级、机房配电柜及发射设备电源进线处并联三级三相、单相电源保护器,把电源进来的雷电进行多级分流,分别引导入地。电源系统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分别是:第一级就采用高能量防雷器,防雷击电流不小于100kA,响应时间不小于100ns;第二级采用过压保护器,可随最大放电电流40kA,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第三级采用浪涌吸收精细过压保护器,可承受放电电流5kA,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如果电源有雷电冲出波侵入发生时,电源配电室高能量防雷器避雷器会首先启动,避雷电阻瞬间会降至短路状态,雷电电流会经过避雷电阻分流入地,保证后面设备安全。如果还有雷电冲击波存在,机房配电柜过压保护器随之启动,直至发射设备的浪涌吸收精细过压保护器启动,三级电源保护器可以有效的保证发射系统电源线路的防雷安全。雷电冲击波过后,各级保护器会瞬间再恢复为对地断路状态,保证设备供电正常。

4直击雷的预防

现在大多数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和接收设施都安装在高山或铁塔上,所以会受雷电的直击的概率比较大。通常我们会在发射塔上安装一根避雷针,通过避雷针把闪电吸引到接闪器上,然后利用地线把闪电的电流冲击能量导入地下,从而保护了避雷针周围的建筑物。汤原县广播电视发射塔上的避雷针可以有效保护避雷针高度向地面幅射45度以内的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但设备也必须安装相应的电子避雷器。为了达到引雷电入地的目的,应尽量减小发射铁塔的地网阻值,对地阻值必须<4Ω。

5地电位反击与接地

当雷电击中室外避雷针(发射塔)时,闪电电流会在避雷针的接地连接处产生瞬间的高电压,对附近的公共接地极放电,把闪电的瞬时的高压引向公共接地的设备,造成室内的设备损坏,这种现象称地电位反击。因为当避雷针引雷电入地时,会在接地处产生1kv以上的冲击过电压,而大地的冲击击穿场强平均值约为600kv/m,因此在接地体3m以内的大地会产生新的冲击电流,会与更远处的设备接地线产生电位差,从而使更远处地线连接的设备受到雷电波及。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把汤原广播电视台原有的微波站、电台、电视台的机房及发射塔、和配电室的各种工作地、保护地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接地网,做成一个等电位,变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当闪电电流入地时,大家共同升高,避免形成电位差造成地电位反击。要想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接地质量十分重要,如果接地不好,轻则会降低设备的可靠性,损坏机器设备,重则会并涉及到人身生命安全。各种接地线与地网必须保证可靠电气连接,焊接点要进行防锈处理。汤原广播电视台机房在做地网时,添加使用GDSZ系列高效降阻剂,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地线是选用:100mm×0.3mm型号的宽铜带,安全地线选用:4mm扁铜,其长度绕发射机机房一圈,共同接入公用地网。另外在发射机房中,还会有许多与发射机相配套的设备,如发射机箱、配套设备等的外壳均要与地线相接,接地电阻控制在4Ω以内,应避免发射机地与其它设备地电压不同,保持电压一致,否则有电位差。标准的安全地线对机器设备和操作者都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虽然防雷电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雷电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使我们不可能完全免除雷电的伤害,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手段把雷电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我们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永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招聘岗位信息一览表下一篇:安全工作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