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精选8篇)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篇1

一、个人卫生

1、上岗前换好干净的工作服,戴好工作帽,用肥皂、流动水清洗双手。

2、不戴戒子,不留批甲,不批长发,大小便后、接触食物前需消毒双手。

二、每日工作安排

7:00—8:001、打开窗户,通风。

2、清扫教室,用消毒水按先后顺序擦;茶杯箱、桌面、椅面、琴面、玩具橱面及开架处、窗台、门拉手等处。(注意抹布湿度以不滴水为宜)。

3、放好擦手毛巾。

4、用专用毛巾用开水消毒茶桶后,倒入开水。

5、放好喝开水杯。

6、清扫午睡室,用消毒水擦床架、扶手,并用此溶液消毒厕所地面、便池台阶。

8、教室及厕所卫生工具做到专用。

8:00—8:351、做好幼儿户外体锻的保育工作,提供垫汗干毛巾。

8:45—9:001、消毒桌面。(擦的方法:由左向右,自上而下,最后擦四周。每擦完一张桌子,需搓一次擦布,擦布湿度以不滴水为宜)。

2、为幼儿分好点心、开水。

3、护理幼儿吃点心。

4、清理教室。

9:00—10:301、用专用盆、专用洗洁精擦洗茶杯。并放在规定的地方消毒。

2、清洗擦手毛巾、体锻毛巾。

3、包干环境卫生。(窗、墙除灰,湿擦窗台、湿拖地板)。

4、洗晒、消毒等

10:30—11:101、换上专用的帽子和服装。

2、消毒桌面:餐桌在一餐两点前必须提前20分钟进行消毒。(先用清水揩净,再用消毒水消毒,最后用消毒好的毛巾揩净)

3、从操作间窗口取洗脸毛巾、碗、盆、调羹、筷子、饭菜汤。

3、为幼儿分好饭菜。

11:10—11:40

午餐、休息

11:30—12:001、配合教师做好幼儿用餐护理。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毛巾叠放整齐,碗桶、菜盆、筷桶放在规定的地方。

2、餐后及时收拾桌面、擦洗桌面、拖地,保持桌面、地面无油腻。

3、将餐具及时送往食堂,进行清洗消毒。

4、清洗洗脸、擦手毛巾,放在规定的地方待消毒。

12:00—12:201、幼儿午睡前:清扫教室,铺好床铺。

2、提醒、配合教师做好幼儿午睡时的开关窗,做到“二开二关”

12:20—15:001、清洗、消毒幼儿的洗脸、擦手毛巾

2、拖地:用半湿拖把拖地,进行先扫后拖,使地上光洁,无积垢,无拖把痕迹。

3.清洗、消毒厕所:按照幼儿集体用厕的规律及时冲洗,保持清洁、干燥、无臭味、无污垢、无黄斑

4、室外清洁工作要求:楼梯、扶手、走廊、包干区等请打扫工作,扫净边缘角落,扫清垃圾杂物,做到无纸屑、无垃圾、无积水。

5、消毒桌面

6、准备点心用具、洗脸毛巾。

7、为幼儿分点心。

8、护理幼儿用点心。

15:00—15:301、清理教室。

2、整理午睡室、铺好床铺。

15:30—16:001、收茶杯,并清洗放在规定的地方次日消毒。

2、用专用擦布清洗茶水桶。

3、倒垃圾。

4、整理教室、清洗卫生间。

5、与教师一齐做好幼儿离园活动或家长工作。

6、下班前关好包干区的门窗、电灯等。

备注:及时处理好幼儿呕吐、大小便在身的清洁工作,做到脏衣裤洗净后让幼儿带回家。

三、每周、每月工作安排

一周一次包干工作:

1、每周擦一次玻璃窗,窗户必须明净。

2、每周一次洗脸毛巾,洗净后在太阳底下暴晒。

3、每周一次用洗洁精擦洗杯子、桌子、椅子保持无污垢、油腻。

4、每周晒一次垫褥,每一周晒一次幼儿被子,一天擦一次席子。

5、每周一次用去污粉擦洗盥洗室、洗手池、便池、保持瓷砖洁白,便池无黄斑、无异臭。

6、每周一次清洗手纸盒、玩具、暴晒图书。

一月(学期)一次包干工作

1、一月一次清洗床单。

2、一学期一次洗窗帘、琴套、家具布罩及除灰等。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篇2

(一)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是实现烹饪科学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传统烹饪工工艺操作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授技艺, 徒工的烹饪操作只能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菜肴的制作方面始终停留在经验主义上, 缺乏系统的科学规范, 同一菜肴, 由于操作不同差异很大, 甚至面目全非。为此实现烹饪工艺操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加快烹饪规范化的研究已成为烹饪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烹饪工艺现代化是建立在规范化基础上的, 没有烹饪操作的规范化, 就不能实现烹饪的现代化。烹饪操作的随意性导致了烹饪产品的不确定性, 例如闽菜首席菜“佛跳墙”, 由不同人员的操作, 其质量指标却相差甚远, 有时甚至面目全非。烹饪工艺操作的随意性、烹饪产品的无可比性, 不仅降低了烹饪行业的科学性, 也大大影响了中国烹饪在世界烹饪业的竞争地位。烹饪规范化就是用科学的方式, 对菜肴进行量化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找出礤性的东西, 统一质量标准、规范操作文坛和操作程序, 从而不断推动烹饪工艺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是市场经济对烹饪行业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生活节奏将不断加快, 社会对烹饪制菜肴要求越来越高。中餐手工操作制约了中餐的制作速度, 而中餐作为热食又有了特殊的要求, 就是现做现吃。因制作的提前量不大, 时间制约因素较大,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烹饪工艺操作的规范化。随着烹饪原料的进一步商品化, 厨师的加工和切割过程将大大简化, 烹饪产品的生产过程将大大缩短, 厨师的劳动强度也将逐步减轻。烹饪过程的细化分工以及在规范基础上的合作, 将会大力推动烹饪产品规范化和行业效率快速提高, 从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烹饪行业的客观要求。

(三)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也是与西餐业竞争的需要

肯德基、麦当劳风靡世界, 靠的是它科学的配方、先进的管理模式、现代化设备、规范的操作和快速的供应方式。洋快餐在中国出现和它的发展趋势向中餐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中餐应从洋快餐的生产模式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找出自身的不足, 规范自身的操作方式并在供应品种、供应方式上做文章, 以适应市场需要, 从而不断提高中国烹饪在餐饮市场的竞争力。

二、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 烹饪工艺规范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一) 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的矛盾

对中餐实行量化处理、规范操作过程、进行批量生产, 从理论讲是可能的, 但在实际中完全按照规范要求去操作, 还须有一个过程, 传统的操作方法一下子变成规范化作业, 人们还不能完全接受, 操作要求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 但是我们不应自卑。烹饪从业人员要树立规范化的意识, 不断提高对工艺实践操作规范化的认识, 不断扩大规范化操作的力度, 不断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二) 单个菜肴研制与批量菜肴生产的矛盾

研究单个菜肴的操作规范化目前已经启动, 如扬州的“狮子头”、“蛋炒饭”、浙江的“东坡肉”、福建的“坛子焖肉”, 从单个菜肴的研制上, 已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操作参数。但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技术指标需要进一步提高, 如保证质量的问题, 重新加热保持风味的问题等等。

(三) 经济效益与设备投入的矛盾

进行菜肴研究, 搞产品开发都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 而研究开发的产品到投入市场有所回报需要一定的周期, 在此期间需要占用一定的周转资金, 而且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有一个未知数, 资金的投入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一般的单位随不起, 这对烹饪的发展创新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实现途径探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人们的快节奏。现代烹饪厨具如绞肉机、和面机、切片机等的远用, 大大减轻了烹饪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远红外线烤箱、包饺机、油炸机等的运用, 又为烹饪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单个菜肴规范化的研究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启动, 并且取得较好的发展势头, 但如何结合我国民族特色和实际水平, 研究开发更多规范化的系列产品, 还需要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界限, 加强校企结合, 横向联合,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才能迈出更快的步伐。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 不仅需要烹饪从业人员及社会团体的研究, 推动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心。政府要能像关注其他支柱产业发展那样来积极推动这项工作, 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各地旅游事业发展较快的形势下, 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财力, 制定好政策, 尽力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促进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 进而推动烹饪科学、旅游行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的实行必将改变传统的作业程序, 与之配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包装、新的贮藏手段等, 需要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接受与实践, 为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又要为新品种的实践提供支持, 要勇于打破常规, 自觉维护和执行新的操作方法和标准, 为新品种的开发和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 为烹饪科学的迅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对实现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的几点想法

根据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要实现烹饪操作工艺规范化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 量度的定位和规范化

在烹饪操作中有很多方面接触到量度问题。现在绝大多数是厨师们在实践中凭感觉得来的约数, 同一个菜在不同版本的菜谱上就会出现不同的量度, 这就反映烹饪操作中的随意性, 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认为烹饪操作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量度。原料切得长一点、短一点、厚一点、薄一点、大一点、小一点无所谓;调味品多一点、少一点对菜肴质量没有多大影响。其实如菜肴的长度、厚度、宽度、直径、重量、油温的度数等等, 量度的正确定位和规范化对烹饪工作操作规范化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应该努力促进量度的定位和规范化。

要提高中餐的竞争力, 就要烹饪操作规范化。一是要规范原料加工的量度。如制作“片”类菜肴就要经过认真研究规定长度、宽度和厚度的量度标准, 并在制作中按这个要求去做。二是规范调料的量度, 如咸甜味, 应按大众可以接受的口味制定出主要用料的品种及用量。按这个标准可以用属于咸甜味的菜肴, 如“炒双冬”、“炒鸡片”、“炒肉片”等。三是要规范油温、油量和火侯的量度。在油锅的分类上, 一方面要规定油温的度数, 同时要确定用油的数量, 另一方面还要规定火力的范围。目前饭店中绝大多数还是使用的明火, 做到恒温操作还需要一段过程, 因此火力的规定只能根据不同的燃料、不同的炉灶确定。此外, 由于烹饪原料种类、品质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种原料, 它的使用部位不同质地也有区别, 再加上原料经油锅处理的目的、要求各不相同, 确定这方面的内容确实比较困难, 但可根据某一类原料、某一种油锅处理要求来确定, 如上浆类原料, 经油锅的滑油处理, 确定为温油锅、小油量、中等火力、投料量为350克, 加热时间为30—50S, 成熟度为浆层变色, 原料内部刚断生, 比较滑嫩, 经过这样的规范操作, 就可以逐步克服操作中的随意性, 克服经验主义带来的不足。

(二) 菜肴品种的规范化

中国菜肴的品种非常之多, 变化非常之大, 不可能一一进行格式化处理。西餐在烹饪操作工艺规范化上虽然进行较早, 由西餐品种也很多, 也不是完全规范化。法国牛排世界闻名, 在选料、重量、形态、成熟的工序上基本规范化, 但成熟度上还是允许因人而异的, 众多的菜肴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西餐中的肯德基、麦当劳为什么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靠的就是规范化和灵活的管理理念。中餐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爱, 但中餐品种的数以上万计, 同一品种因不同人的操作而不同, 使不少外国人感到茫然, 这对打响某一款菜肴是非常不利的。扬州蛋炒饭遍布世界各国的中餐馆, 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而蛋炒饭的标准却各不相同, 所幸的是, 这已引起其发源地扬州烹饪界的重视, 现已制定了扬州蛋炒饭的质量标准, 这对规范扬州蛋炒饭的操作, 维护扬州蛋炒饭的形象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通过扬州蛋炒饭规范化处理, 说明中餐的规范还是可行的, 只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中餐中的规范化品种将会越来越多。

(三) 操作程序的规范化

菜肴制作的一般流程是:选料、粗加工、细加工、上浆、挂糊、配料、烹调、装盘等, 而不同的菜肴其流程是不完全相同的, 要规定其操作流程就是要找出它们共同的部分。如滑炒菜必须经过上浆、过油、拌炒等环节;一般烧菜需要煸炒、投料、焖烧、收汁等过程。我们应积极寻找同类菜肴烹调过程中的共性部分, 并将其细化, 从而制定每一流程的质量指标, 克服工艺过程的随意性, 这将对增强工艺操作的规范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 操作设备的规范化

烹饪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从炮台灶到铁板灶、从燃煤球到管道煤气、从燃气燃油到电能的逐步运用, 都在不断改善烹饪的操作条件。规范化、程序化操作需要现代化设备的运用, 要设法研制出能自动调控, 自动拌炒并能体现中国菜肴一般特点的操作设备, 为实现烹饪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作业提供客观条件。

规范、有序是有效操作的保障 篇3

片段一:

操作要求:装有3个黄球3个红球的袋子,如果从这个口袋中任意摸1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去,一共摸40次。黄球和红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活动汇报:

这样的统计结果与猜想结果相差太大,且不科学。(第九组对摸得要求不明确,摸的总次数都不对。)所以,利用这样的统计结果根本无法得到结论:物体个数相同,摸到次数差不多,可能性相等。教师也无法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也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这样的操作不但无效,而且还误导了学生的认识。

反思:相同的操作,却出现不同的效果,反思原因,有以下几种。

1.操作要求不明确,学生操作方法不得当。有的学生放下摸的球,没有搅拌,又接着摸,各种球摸到的机会不相等。操作结果不科学。

2.心理暗示。由于之前让学生预测摸球结果会是怎样,许多学生估计红球摸到20次,黄球摸到20次,有了这样的主观意识控制操作,影响了操作结果。

3.为了求得操作快,受到表扬,敷衍操作,甚至于受邻组影响,把邻组的统计结果“借”为自己组的结果。

片段二:

操作要求:

规则1:在小组里,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再放回袋子,一共摸40次。

规则2:每次摸球前,先用手把袋里的球搅一搅。

规则3:用画“正”字的方法把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中,然后根据记录结果完成“摸球结果统计表”。

活动汇报:

调整:1.细化操作要求。在操作前明确要求,让学生读操作要求,然后再操作。

2.把原先分的九大组,每组4人变为6大组每组6人,这样每组的组员就多了,分工可以更细,职责更明确了,一人摸球,一人搅拌球,一人报颜色,一人记录,一人数次数,一人监督。

3.第1次教学时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第2次教学时比一比哪一组操作的规范?第1次教学时学生图快,不理解什么是好,操作就不规范了。第2次教学时突出规范操作,操作结果才能科学合理,学生潜意识里争强好胜。所以,无需强调快。

经过这样的调整,操作结果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便于结论的得出:(1)事物个数相同,摸到次数差不多,发生的可能性相等。(2)摸到次数一样多(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小),也叫可能性相等。(3)摸到次数相差得多,这样的情况也有,也是正常的,科学实验中有偶然性。

经过调整操作活动顺利有效地完成,我认识到以下这三点保证了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认识:

1.明确要求,规范操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在操作前让学生细细理会操作要求,会减少活动时间。实际上有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清楚将要做什么,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做完之后怎么办,学生的操作才会有序、规范,这样的操作才会有效。

2.合理分工,有序操作

有效的合作操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合作操作的有效性,在于操作过程中,学生是否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并且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分工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工,比如,沉稳细心的学生统计结果,思维敏捷的学生报告颜色,活泼好动的学生摸球,认真负责的学生监督,这样融合弥补,相得益彰,操作活动十分有效。

3.思维提升,有效操作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篇4

一、岗位要求

1、具有较强的文档收集、整理能力;文笔佳,善于各类公文写作;

2、掌握office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word进行文字排版;熟练掌握PPT制作和演讲技巧以及excel表格使用;

3、有一定的知识产权知识,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内容;

4、有一定的财务知识,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整体运营情况;

5、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6、工作主动性强,做事谨慎认真。

二、岗位职责

1、完成各类科技项目申请报告的撰写;收集项目申报、批复文件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文字汇总、编写申报材料;

2、整理和辅助制定公司全年项目申报计划和知识产权申请计划;

3、按照全的项目申报计划跟进每一个项目的申报以及后续的每一个项目环节(申报-评审-签合同-验收),确保项目实施流程的完整性;

4、按照知识产权申请计划完成项目对应软著、专利、科技成果登记等相关申请工作;

5、了解、收集、学习国家、省、市、区级各类政府资助项目的政策导向及相关要求,熟悉各类项目的申报流程;

6、积极配合公司财务部、技术部、综合部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三、操作规范

 项目申报

1、项目申报

1)按照项目申报计划的时间随时留意相关政府网上的项目公告,按照要求提前准备申报材料;

2)项目通知到材料提交一般周期为15-25天,在此期间准备好重点材料项目申请书和可行性报告的撰写,其他附件一并准备;

2、项目评审

材料提交后约30天后根据评审通知准备PPT评审答辩,因此要提前准备好PPT材料、PPT演讲者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安排;

3、签订合同

答辩结果一般7天后出来,按照具体通知准备好签订合同,合同指标撰写要保证项目验收时能实现(特别是技术指标);根据合同周期准备好后期项目验收事宜;

4、项目验收

项目验收时间一般为项目周期截止日(例:2012.5-2014.4,项目验收时间就为2014年4月,需提前准备好整套验收材料)

项目验收可以提前,但是延后不能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需向政府部门申请延期验收(不提倡); 1)项目验收材料提交  验收申请表  项目验收总结报告

 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 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 软件评测报告(必须为鉴定报告,至少提前30天准备) 查新报告(不同项目要求不同,有的项目不需要,提前30天准备) 知识产权证明材料(软著、专利、软件产品、科技成果等) 其他附件材料 2)项目验收答辩

按照验收材料准备好PPT现场答辩,安排好财务和技术人员到现场,验收时主要询问财务情况。 知识产权申请

保育员初级操作技能训练题 篇5

保育员操作试题训练题

1.观看案例演示片3遍,答出保育员在进行日托幼儿园晨检工作时,程序中出现的2个工作失误,并答出日托幼儿园晨、午、晚检的规范工作程序要求。(10分)

2.观看案例演示片3遍,答出保育员在幼儿洗手工作中出现的2个工作失误,并答出洗手的正确步骤方法。(10分)

3.观看案例演示片3遍,答出保育员在配合户外游戏活动中出现的3个工作失误,并答出保育员在协助教师组织婴幼儿活动中有哪些工作。(10分)

4.请谈谈如何请指导幼儿穿脱套头衣服。(10分)

5.分析下面案例,谈谈如何进行毛巾消毒。(10分)

新保育员小王,把幼儿用过的毛巾一一收起,装进毛巾袋,就送去消毒房消毒。取回后,用清水搓洗,逐一挂在幼儿毛巾架上。

6.分析下例中保育员做法的不当之处,并说说如何正确的给幼儿滴眼药水。(10分)游泳上水后,保育员王某给小朋友滴保健眼药水。她洗手后,叫小朋友仰起头,然后她用左手食指、中指分开小朋友的上下眼皮,右手拿着药瓶,分别把药液滴在双眼的下眼皮内,每眼滴了2滴,然后叫幼儿合上眼睛,转动眼球。

二、填空题

1.活动室和寝室大扫除的工作顺序是:、擦窗玻璃、窗棱、窗台、、擦玩具柜、游戏角的设施及书架等、、。

2.活动室和寝室大扫除的正确工作顺序的字母排序是。

A、擦灯

B、擦门、擦玩具柜、游戏角的设施及书架 C、擦窗玻璃、窗棱、窗台 D、擦床栏杆擦桌椅

3.寝室的擦拭顺序是: ;床的擦拭顺序是。

4.保育员的卫生工作应,做到,随时保持活动室和寝室的清洁。5.盥洗室的地面清洁程序是先,再用前一天准备的半干的墩布擦地 遍,直至地面无积水、无污渍、无死角,透亮为止。盥洗室的水池要用 清洗。6.为达到饭菜保温、保洁的目的,保育员应做到 和。7.保育员应能够指导 幼儿分发餐具,发餐具前应先。8.婴幼儿在、呕吐以后应及时补充水,以免脱水。

9.保育员应指导大班的幼儿学会根据 和 等情况补充自己的饮水量。10.保育员要按时提醒幼儿喝水,每次尽可能。在婴幼儿剧烈运动后不应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11.准备毛巾的正确工作程序的字母排序是。

A、清洗毛巾 B、挂放毛巾 C、消毒毛巾 D、晾晒毛巾

12.保育员应经常检查婴幼儿的衣服是否有 的现象,并及时 或请家长帮忙解决。13.保育员配合室内教育活动,在设计记录表格时,要考虑记录的目的和内容不要过于,应该以记录、、、为目的。14.保育员配合室内教育活动,活动前,要了解本班活动的,根据教师的要求

地做好活动记录。

15.保育员配合室内教育活动,在布置好场地后,应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把

等摆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16.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常用的设备和材料主要有: 的设备和材料、的

材料、的材料、的材料和语言活动的材料。

17.身体在坐、站、走、跑、卧时的 称为姿势,正确的姿势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整个 形成的。

18.幼儿园的房舍通常分为、和供应用房。

19.自然采光是指 的方法,活动室的自然采光状况与照度,主要取决于。

图像处理的规范化操作原则 篇6

理解图像处理步骤数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应该树立如下观念: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图像处理步骤越少越好。这主要是因为每一步的图像处理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图像层次的损失,处理步骤越多,图像层次损失越严重。

图1所示为一幅风景图及其直方图,从直方图中可以看出该图像的阶调连续。在对其进行如图2所示的操作后,其直方图如图3所示。对图1和图3两幅直方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经过图2的操作后,图像的亮调层次丢失。经测试,我们发现,黄、品红、青、黑四色版共丢失层次达20个以上。其实,图2所示的操作只会拉长图像亮调区域的阶调,压缩暗调区域的阶调,并不会造成阶调级数的减少,但由于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中色版的层次只有256个,因此当层次拉开后,必然会造成一些颜色的并级,从而导致原有图像的一些层次丢失。图3即是图像亮调区域的层次出现了丢失。

因此,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要把握好图像处理步骤,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对图像进行定性分析,准确分析图像存在的问题,再确定图像处理步骤。

(2)对图像进行的同类校正应该一步处理到位,避免进行多次相同或类似的操作。

(3)在处理图像时,进行“弹性”处理,例如在Photoshop的“历史记录”面板中,通过“快照”设置还原点,这样当操作出现失误时,即可还原图像。另外还可以使用调整图层、图层蒙版等功能保证图像得到“弹性”处理。

掌握图像校正的次序

图像处理应遵循由大到小的次序进行处理,即先进行对图像影响较大的校正,再进行对图像影响较小的校正;先整体校正,再局部校正;先调整阶调,再调整局部颜色。

例如,从颜色三属性模型中可以看出,黑色、白色以及灰色决定了颜色三属性模型的中轴,如果这些颜色的复制存在差错,那么其他颜色的复制肯定不对,这也是印刷过程中强调灰平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先对图像中的黑色、白色以及灰色进行校正和调整。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要掌握好图像校正的次序,注意以下几点。

(1)图像处理过程中要确定图像的黑场和白场,并检查图像的灰平衡。

(2)图4所示为Photoshop“调整”菜单界面,菜单项目的放置顺序也反映了图像处理的次序,即从总体到局部的顺序,在进行图像处理时,也应遵循此顺序。

注意输出色域

由于CMYK颜色模式的色域与RGB颜色模式的色域不同,所以如果图像为RGB颜色模式,则要考虑其是否能在印刷过程中得到正确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设置输出设备的色域,即印刷设备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在印刷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纸张、油墨以及印刷设备,再现的颜色范围都不同,如果在图像处理时,颜色范围超出了印刷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就会给印刷造成困扰。

(2)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图像中溢色区域颜色的变化。在Photoshop的“视图”菜单中,点击“色域警告”,即可查看溢色区域。

保留图像的细微层次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图像的细微层次在最终输出(印刷)时得以保留。而在图像处理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使得图像的细节丢失。因此,在处理图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Photoshop软件中,要特别注意“曲线”、“色阶”菜单中起始点的变化,如图5所示。对图5所示图像进行“曲线”调整,图6a中虚线反映的是亮度变化,图6b中虚线反映的是对比度(斜率)变化,图6c中反映的是图像的色阶变化,其中红色区域明确地反映出丢失的层次区域。

(2)尽可能不使用Photoshop软件中的“亮度/对比度”等同类菜单,以免造成细微层次的损失。

注意辅助工具的使用

如果图像处理过程中所用显示器进行了色彩管理,那么在显示器上就可以看到图像的最终输出结果。但由于色光加色法与色料减色法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还要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控制图像的最终输出结果。

1.吸管工具

吸管工具可以在图像或调色板中吸取颜色,并可在控制面板中观察像素点的色彩信息。使用吸管工具时需要注意取样点大小对取样的影响。如果只取单个像素点作为采样点,那么这个被选择的颜色与我们视觉感受到的这个区域的颜色存在明显不同。图7所示为图1天空中的蓝色局部放大图,每个方块代表的是一个像素,可以看出这些像素存在较明显差异。经测量,这些像素颜色的最大明度差ΔL为3.8,最大饱和度差ΔC为2.9,最大色相差ΔH为2.2,最大色差ΔE为3.6。所以,在利用吸管工具取样时,一般应选择面积为3像素×3像素的区域,并对区域内的9个像素的颜色值取平均。也不建议选取太大的区域,以免与目标色偏差较大的颜色被选中计算。

2.信息面板

信息面板在图像处理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将颜色取样器工具放置在图像上,即可从信息面板上看到此区域的颜色值。信息面板须根据个人习惯尽可能摆放在显示器上的固定位置,这样当使用不同的菜单处理图像时,鼠标在图像上移动即可看到图像处理前后颜色值的变化。

3.印刷色谱

色谱对印刷过程的颜色控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因此对用于印刷的图像进行处理时,最好有一本印刷色谱,具体要求如下。

(1)使用的印刷色谱最好是由本厂印制,这样更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2)印刷色谱中应包含在不同纸张、油墨、制版、印刷工艺等条件下的颜色。

(3)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刷色谱所用的油墨和纸张的理化性质会有所改变,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此点。

除上述要求之外,在进行图像处理时,显示器及其周围环境也尤其重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使用D65光源,光源显色性应大于90。

(2)显示屏上的白色色度应接近D65的标准。

(3)图像周围区域颜色应为中性色,最好是最低闪烁度的灰色或黑色,色度值与显示屏的白点接近。

(4)显示器须放在没有强烈颜色反射(包括衣物)的观察区域,可考虑给显示器配备遮光罩。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篇7

【关键词】热水锅炉;启动;停运;操作程序

最常见的错误操作程序有三种:

(1)不先开启循环水泵使系统的水循环,而是先开启燃烧系统。当锅炉内水温达到90℃左右时,再开启循环水泵进行循环。

(2)循环水泵启动后,立即开启燃烧系统进行提温。

(3)停运时,锅炉出口水温在70℃左右时就停止循环水泵的运行。

上述三种错误的操作程序,完全违反了《规程》规定的操作程序。一方面与司炉人员的技术水平低、责任心差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则在于概念上的错误使司炉人员对热水锅炉的安全不重视或重视的程度不够。即认为热水锅炉与蒸汽锅炉相比较,完全绝对可靠。这种不正确的操作程序及错误的概念,使热水锅炉及采暖网络完全处于不利的地位,易使锅炉及采暖网络的带着不安全隐患工作。因此,很有必要对这种操作程序进行认真的剖析,指出他的错误性、危害性,以利于热水锅炉及采暖网络的安全经济运行。

第1、2种错误的操作程序,是以锅炉提温快,供暖快而为重要目的的。并以此显示其操作技术高,能在很短的时间把热供出去。

在我国,大面积集中采暖虽然是采暖发展的方向,但在目前国内现有的条件下仅是很少。多数地区都是小锅炉房小区域采暖。这种小区域性采暖有许多缺点,其中一大缺点就是供暖是频繁的周期性的。且不稳定。即这次供暖到下次供暖由一个较长的间隔时间。除个别热负荷很大的锅炉房外,多数锅炉房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两次供暖间隔时间在2~3小时,即使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里,两次供暖间隔时间仍在1.5小时左右。在这段间隔时间里,供暖管道内水降温很大。一般在5℃~20℃,采暖房间散热器内的水温最高也超不过30℃。系统水温低除与天气寒冷有关外,也与管道保温质量及厚度、管沟预埋深度有关。事实上,采暖运行期在四年以上者其管沟内的情况都不理想。当锅炉以90℃水温供出热水时,锅炉与系统水将有60℃~70℃的温差,甚至更大。这样大的温差随着循环水泵的循环,将在很短的时间里作用于锅炉及采暖网路上。

由于温差很大,必产生热应力。由于供暖是频繁的周期性的且不稳定,这种热应力是热交变应力。我们知道,热交变应力的反复作用是钢材产生疲劳,强度降低而使受压元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KZ型热水锅炉,多数都是由汽改水的。它在结构上本身就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缺陷。在上述不合理的操作程序下,将使它的不安全因素增大,寿命更短。特别是对胀接的锅炉,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力学角度看,锅筒愈大其受力工况逾差,而小型锅炉恰恰都有个大锅筒。同时,锅炉的工作条件是十分恶劣的,在整个服役期间始终受到高温幅射、烟气冲刷、飞灰磨损、内外腐蚀等多种不利因素长期的共同的作用。这就要求受压元件上各种压力的作用愈小逾好。但在上述错误的操作程序下,热瞬变过程中产生的热交变应力不但使应力的作用增加。而且易使瞬变过程产生的机械应力与原结构上存在的各种应力叠加,从而加速元件失效的速率。不仅如此,采暖网络的连接部位也极容易松动而泄露。系统的泄露使耗水量、耗电量、耗煤量增加,运行费用增高,寒冬季节也使维修难度增高工作量增大,并严重影响供暖工作。

第3种错误的操作程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惰方法,也反映出司炉人员对热水锅炉安全知识的欠缺。这种操作程序的危害在于当锅炉经过一次供暖后,炉膛内炉墙已被烧红,锅炉停运后炉墙仍释放出大量的储蓄热量并使炉排上的燃料继续燃烧,锅炉内的水继续循环吸热使水温升高。在这种情况至下一次供暖开始时将有两种情况出现:

(1)炉水虽未汽化但水温很高,其危害如前所述。若在启动时又采用前述两种错误操作程序操作,则炉水易发生汽化。汽化的危害性在下面论述。

(2)炉水已经部分发生汽化。当炉水汽化而锅炉又未安装防止汽化的装置或未能将汽化气体完全排出九开启循环水泵进行循环时,将发生严重事故。最常见的事故是采暖网络某处散热器炸裂。事实上,在散热器发生炸裂的事故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锅炉发生汽化现象而又未能给予认真检查和正确处理造成的。若此时炉水汽化量较大,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汽水相击事故使系统破坏。

可以证明,对热水锅炉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是锅炉发生汽化现象。我们知道,热水锅炉比蒸汽锅炉安全系数高,也就是说其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远远小于蒸汽锅炉。但这个论据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热水锅炉内的工质的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倘若满足不了这个前提条件的话,那么热水锅炉比蒸汽锅炉高的安全系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总所周知,蒸汽锅炉之所以具有爆炸的能量,主要是由于容器在瞬时破裂的情况下,具有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水在压力突然降至大气压力时,迅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在瞬时间内体积迅猛膨胀而产生巨大的冲击波使容器爆炸。这说明锅炉爆炸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水。如果热水锅炉发生汽化。那么它比蒸汽锅炉高的安全系数也就开始丧失;如果热水锅炉内工质大量的发生汽化,那么热水锅炉不但没有比蒸汽锅炉高的安全系数,相反其爆炸的危险性反而将超过蒸汽锅炉。由此可见,热水锅炉的汽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也同时说明热水锅炉并不是完全排除了爆炸危险性。它比蒸汽锅炉确实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但前提条件是不能让锅炉发生汽化,而且也要有正确的操作方法。

综上所述,热水锅炉的启动、停运操作程序的正确与否,是热水锅炉安全运行很关键的一步,也是衡量热水锅炉操作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的启动、停运操作程序,可使热水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处于相应的稳态热力状态,有利于热水锅炉及采暖网络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 [科]

【参考文献】

[1]武伟.燃气真空热水锅炉的构造特点及工作特性[J].上海煤气,2005,(06).

[2]曲伟,刘永久.真空锅炉的特点及节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篇8

关键词: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作业问题;文献分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13-06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作业是教师为了实现特定任务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业系统具有过程性结构,包括作业设计、完成作业、作业批改、结果分析、教学调整等不同环节。作业设计是作业系统的起点、基础与关键,高效的作业应用离不开高质量的作业设计。研制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提供参考性的评价标准,并用于分析各类作业文本的质量,有助于把握作业设计的特征,发现作业设计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思路。本文在综述文献中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力图提出兼具导向性与操作性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以期对于作业设计与分析有所启示。

1.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研究文献述评

作业正成为热点问题,有关作业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综观已有关于化学作业的文献,多数研究既提出了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也提出了作业编制思路、方法与策略,本部分主要针对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展开分析与讨论。

1.1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提出的主要视角

研究者主要从三个视角出发,提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具体而言:

一是围绕增强作业有效性提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朱亚萍等认为适合当代学生发展的有效作业体系需具备时效性,体现多维性,满足差异性,注重创新性,渗透主体性。于忠荣认为若作业符合问题的发展性、试题的开放性、习题的多样性、活动的实践性等要求,则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减负增效。陆志国等认为有效作业需符合有效率、有效益和有效果的特点。杭伟华分析了当前作业存在的难度大、量多、完成时间长、缺乏趣味等问题,提出了趣味性、层次性、合作性等要求。

二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提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刘艳围绕三维目标要求,从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开放性、典型性、趣味性、分层性等要求。陈会莲认为精心设计的作业,不仅能够促进化学知识掌握,而且还能够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提出了目的性、针对性、少而精、层次性、趣味性等作业要求。其中,层次性进一步区分为作业量的分层和作业难度的分层。杨华文认为作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体现学生人性化的发展。具体而言,可设计体验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层次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包括做小老师、角色模拟,探究性作业包括活动探究、实验探究,层次性作业主要指难度分层。

三是针对新型教学方式提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朱洪桂认为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做好探究式教育的必然要求,并据此提出科学合理设置开放性作业、差异性作业、实验性作业、互动性作业和整合性作业。张军等基于分层教学要求,提出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呈阶梯式的作业与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具体可分为作业内容分层和作业要求分层。

1.2作业设计质量要求设计的特征及问题

虽然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切入,但提出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较为相似,说明对于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已经达成初步共识。这些研究体现了对作业问题的深刻反思,对减负增效的热切期盼,对课程理念的积极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导向性,对于优化化学作业设计具有积极意义。而从促进作业实践的视角,则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其一,整合视角较为缺乏。为了体现课程理念与时代特征,突出导向性,多数研究强化了对于作业质量的某些要求,如趣味性、开放性、体验性、实践性、层次性等。而对于针对目标、内容科学、难度适当、时间合理等基础性要求,关注程度明显不够。这可能会导致过度强化作业的特定功能,弱化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的整体性。

其二,操作性有所欠缺。一是有些质量要求本身不易理解。如对于作业是否有时效,是否有趣,是否体现创新,不同主体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二是有些要求存在矛盾之处。如对于“兼顾知识与高考的关联度,同时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很难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三是缺乏评价作业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的思路与方法。对于如何判断作业文本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怎样使得编制的作业符合质量要求,鲜有关注。

其三,实证依据明显不足。多数研究从课程理念、教学理论出发,基于自身的期望,提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而对于质量要求是否针对作业设计层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真正导向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进而切实提高作业应用效果,几乎没有研究能够提出明确的实证依据,这就使得质量要求的有效性存在疑问。

2.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的研制——导向性和操作性整合

根据当前研究层面存在的不足,要建构有效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需要以体现导向性和操作性为主旨,强化分析的系统性。一是全面考虑理论层面的需求,思考落实作业功能对于作业设计质量的要求,以体现导向性。二是针对作业实践的现状,发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转化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以体现导向性与操作性。三是注重作业应用的效果,找出影响作业应用效果水平的关键要素,并转化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以体现导向性与操作性。四是深入研究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明确涵义与特征,采用可理解、易使用的方式表达,并形成结构化的要求体系,以体现操作性。

2.1从落实作业功能角度思考作业设计质量要求

作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促进学习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若作业有助于实现所期望的功能,就可以认为是较高质量的作业。作业主要有巩固、应用、发展及延伸等功能,各类功能的涵义和对应作业的特征如表1所示。

在表1所示的作业功能中,延伸功能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对作业的完成要求和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与作业设计质量关系不大。而要实现巩固、应用、发展功能,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前提条件。在设计作业时,往往会综合考虑教学目标、作业内容与作业功能,形成作业目标。据此,可建立“目标一致性”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即作业的实际要求须与作业目标保持一致,见案例1。

案例1 “二氧化碳”作业目标的设计

“二氧化碳”主题内容主要包括性质、制法、用途、碳循环等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可设计教学目标为: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均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对于性质,还需要能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碳循环,并非教学重点,可由学生课后自行整理,以发展信息加工能力。

据此,可设计课时作业目标: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目标1,巩固功能);应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目标2,应用功能);查阅并整理资料,清晰说明碳循环(目标3,发展功能)。

作业形式与功能之间属于功能决定形式,而形式影响功能的关系。传统的以填空、选择为主的客观性作业形式,有助于实现作业的巩固功能。要实现应用功能,就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并体现一定的开放性。而要落实发展功能,离不开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据此,可建立“类型多样性”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即在客观性作业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就化学学科而言,实践性作业可包括课外实验、调查研究、资料查阅等类型,见案例2。

案例2 有助于落实作业功能的作业设计

依据“二氧化碳”作业目标,可设计系列作业题,下面以三道作业题为例说明作业形式与作业功能的关系。

作业题1: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检验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

作业题2:我们已经知道,人体呼吸要产生二氧化碳。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作业题3:查阅多份有关二氧化碳循环的资料,比较资料的异同,判断内容的真伪,画图表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从表达的全面性、准确性、美观性等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成果。

作业题1为填空题,对应目标1,用于巩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在课堂上均会准确描述,学生只需提取出相应内容即可。作业题2有一定开放性,对应目标2,要求学生应用二氧化碳性质解决检验问题。此题可以有多种检验方法,即便是同一方法(如使用澄清石灰水),操作上也可以存在差异(如直接吹气,或先收集呼出的气体,再进行检验)。作业题3为实践题,对应目标3,用于发展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学生要完成此题,除需要回忆课堂内容外,也需要提取从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获取的经验,更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进行系统梳理。

2.2针对作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炼作业设计质量要求

在深入研讨基础上,我们初步设计了解释性、科学性、选择性、多样性、结构性、完成时间、难度等作业设计质量要素。为了了解作业设计质量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围绕作业设计质量要素,利用学生问卷调查和专家文本分析开展调研活动,结果如表2所示。

虽然此次调研并未涉及化学学科,但各学科的调研结果具有相似性,对于化学学科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由表2可知,除在解释性要素有所差异外,专家文本分析结果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具体而言,选择性、多样性、结构性属于作业设计质量中甚为薄弱的要素;科学性属于处理得较好的要素;解释性、作业难度和完成时间属于考虑得还不够周到的要素。

在研制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时,需要重点突破薄弱要素,适度关注一般要素。为此,依据作业设计质量存在的实际问题,可建立“完成选择性”、“类型多样性”、‘分配结构性”等质量要求,亦需考虑建立“目标一致性(解释性)”、“难度合理性”、“时间适当性”等质量要求。

2.3依据影响作业应用效果的关键要素提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

以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了作业设计质量要素对于学生作业效果的影响(见表3)。对于作业效果,区分为学习成绩、作业兴趣和作业负担三个方面,不仅关注学生通过作业获得的收获,而且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付出。

由表3可知,作业类型和必要性对于学习成绩、作业兴趣、作业负担均有显著影响。作业类型主要反映多样性问题,丰富作业类型,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降低完成作业时的乏味感,减轻作业负担,进而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为此,可建立“类型多样性”的质量要求。当学生认为作业有必要时,就会增加完成作业的兴趣,降低做作业时的负担感,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学困生普遍认为有些作业题没有必要,说明作业的必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选择性问题。为此,可建立“完成选择性”的质量要求。

可理解性、与学习内容的联系程度对于学习成绩和作业兴趣均产生了明显影响。当学生觉得作业内容易于理解时,就会增加作业兴趣,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可理解性部分反映内容的科学性问题,可纳入“内容科学性”的质量要求中。当学生感觉到作业题与学习内容联系紧密时,就会感觉更有意义,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成,进而提高作业完成效果。与学习内容的联系程度部分反映了目标一致性的问题,可纳入“目标一致性”质量要求中。

作业难度对于作业负担有显著影响,对作业兴趣、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当学生有作业兴趣时,适当增加具有挑战性的作业题,学生虽然感觉负担较重,但仍然乐意去完成,并不会降低完成作业的质量。作业量对作业负担、作业兴趣有显著影响,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增加作业量,学生作业兴趣减弱,作业负担加重,但却未必能提高学习成绩。可见,有必要设置“时间适当性”和“难度合理性”的质量要求,以改变高负担、低效率的作业应用现状。

2.4整合不同分析视角确定结构化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体系

综合对作业功能的研究、对作业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作业质量影响作业效果的分析可知:第一,目标针对性、类型多样性既是落实作业功能的要求,又是作业设计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对作业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值得作为关键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第二,完成选择性属于作业设计质量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且对作业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也值得作为关键的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第三,内容科学性、难度合理性、时间适当性属于作业设计质量中还可提高的方面,对于作业效果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普遍觉得不易理解作业内容,作业难度大,完成作业时间长。从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这些要素也有必要作为作业设计质量要求。第四,至于分配结构性,虽然目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但缺乏证据表明对于作业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可考虑整合至其他质量要求中。为此,可以建立目标针对性、内容科学性、类型多样性、难度合理性、时间适当性和完成选择性的作业设计质量指标。

根据时间范围不同,可将作业分为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课时作业指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布置的课外学习任务。单元作业是为某个教学单元所设计的所有作业的总和,有时还涉及贯穿单元各课时的长作业,如记录一段时间内的空气污染指数,并分析变化情况。两个层面的质量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如对于“类型多样性”的质量要求,往往强调在单元层面对实践题进行整体设计,而若要求每课时都设计实践题,则要求可能偏高,且耗时过长。

据此,围绕作业设计质量指标,针对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借鉴前文对于概念的界定,设计具有差异性的质量要求,具体如表4所示。相对于课时作业而言,单元作业的要求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一,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如对于类型多样性,仅在单元作业质量层面提出要求。又如完成选择性,课时作业设计质量层面仅要求有选做题,单元作业设计质量层面则要求在作业难度、作业类型、完成方式等方面体现选择性。第二,更为关注课时作业的均衡性,即将‘分配结构性”的要求渗透至其他质量指标之中,提出不同课时作业难度相当、完成时间均衡等要求。第三,更为重视单元作业的整体l生,要求贯穿单元的作业目标在不同课时作业中得到反映。如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目标,从新授课到单元复习课都需要得到体现,且作业题难度需体现出逐步提升的趋势。

3.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作业功能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建立了6条作业设计质量要求。这些质量要求符合课程理念对于作业功能的期盼,针对当前存在的关键作业问题,且经实践证明对于学生作业兴趣、作业负担、学习成绩均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作业设计而言,质量要求研制只是起点。要使得作业设计质量要求能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至少还有三个问题值得重点考虑:

第一,如何应用作业设计质量要求评价作业质量?对于作业文本分析,存在两种分析路径。一是整体分析法,即在阅读作业文本后,依据作业设计质量要求,从整体上给予评价。二是内容分析法,即逐题进行文本分析得到基本信息,待数据汇总后再进行作业评价。相对而言,采用第二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往往较为精确,也更具说服力。例如,对于作业时间,采用逐题分析汇总得出的时间要明显高于从整体上估计出的作业时间,且更接近于学生实际的作业时间。为此,有必要构建以内容分析为基础的作业设计质量评价路径。

第二,如何构建有助于设计高质量作业的技术路径?初步的研究表明,建立规范的作业设计程序,明确各个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并应用表格等工具支持思考,有助于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不过,怎样设计既简洁又合理的流程,怎样将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有效融入作业设计各环节中,怎样借助信息技术减轻教师操作压力,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皮带队2012年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秋节朋友圈说说可以怎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