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城市的实习报告(精选8篇)
关于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体系)
中文化娱乐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李勤
班级:城规09-1
学号:2101020911211
姓名:张歆喆
日期:2011-7-8
关于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体系)中文化娱乐的调研报告
摘要:分析北京三里屯背景、设计发展过程、使用情况等,探讨、总结项目的经验和设计方法,分析三里屯的酒吧文化、商业、办公居住(soho),作为探讨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实例参照。
关键词:三里屯 酒吧文化 三里屯soho 三里屯village
正文
北京三里屯是个很出名的地方。据说100多年前,它因“北京城墙外三里的屯兵处”而得名;建国后,这里被划为“第二使馆区”,驻有数十个国家的使馆,其余主要是民居。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新元素当属“酒吧”了。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短短10 年间,在3km 的范围内,集中了北京市约70%的酒吧。比之北京市其他区域,它似乎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洋人聚集的区域,自然容易孕育发展他们喜爱的消费方式来。然而酒吧并不仅是提供一种消遣那么简单,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一区域,乃至这一城市的其他方面。三里屯区的“功能”原本很单纯,一曰使馆,二曰民宅,商业发展受到较强的限制;而酒吧街横空出世诱发和带动了其他零售、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使商业的成分和比重大大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功能、产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模式。另外,越来越多的市民、访客来到这里,催生了各种方式的交流活动,各类文化艺术也随之兴盛起来;本区域的原居民和使馆人员的生活内容也大大丰富,社区的网络、文化和人文精神得以增强。可以说,三里屯区不但发展了新型的“经济圈”(商圈),也发展了新型的“社会圈”和“文化圈”。这一切,都是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产。另一方面,三里屯酒吧街主要是按市场需要发展起来的,难免缺乏引导、支持和规管,因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原先用来居住的房屋改造成营业性的酒吧,结构、空间、设施、交通等方面很多不能达到安全、舒适、合理、有效的程度(部分更有违章加建和改建之嫌);环境、卫生、服务等条件差;设计水准也不高;整个区域也没有统一、大范围、实质性的整治、建设和管理。这些问题对它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新世纪北京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市区”范围扩大,很多原来的城市边缘外围区域(如二、三环区域)成为新的“市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使商业发展的效益急速上升,导致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商业开发的比重明显增大。三里屯区域因其位置和原有条件的优势,也
属于新“市区”的热点之一,要发展成新的商务区。于是各类发展项目纷至沓来,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开发热潮。
1.来如风雨“Village”
2003年,三里屯区的两个地块要进行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三里屯路,占地5.2hm2。南面地块靠近酒吧街;北面地块靠近使馆区。三里屯区要转型为娱乐、零售、文化的综合性城区,本项目是实施这一转型的第一阶段。研究分析了这区域的历史发展背景、现有情况和条件、将来的发展预测等,设计认为本项目不应仅建成单纯的零售、娱乐商业综合体,还要让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区域,从而获得长远的效益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 一是“人”的因素,即需要所有相关人士—发展商、商户、访客、公众等最大限度地参与、投入和贡献,使各种运作和活动持续兴旺;二是“物”的因素,即环境、设施等应很好地服务于这些运作和活动。
2.现代化的三里屯soho
三里屯SOHO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南侧,南三里屯路路西,是三里屯商业区核心地段的商业、办公、居住综合社区。由5个购物中心、9幢30层高的写字楼和公寓楼组成,旱冰场、带灯光的小河将5个购物中心串连起来,功能丰富,46万平米的建筑让这里就像一个浓缩了的城市景观,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三里屯SOHO将成为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
3.三里屯的酒吧文化
提到北京酒吧,不能不提三里屯,从1995年两个留日归来的年轻人在这里始建第一家酒吧算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三里屯周边三公里一带已经聚集了北京非常多的酒吧,连国外也都知道中国大名鼎鼎的三里屯酒吧街。气候最大、名声最响的三里屯北街,毗邻北京最大的使馆区,老外是北街酒吧固定的客人,不长的街道上聚集着几十家酒吧,门口紧挨着门口,都是灯红酒绿,都是欢歌笑语,在拥挤的路上行走,根本就分不出哪家是哪家,从风格、顾客群到价格大致相似。尽管很多人都说随着时代变迁和一拨又一拨的拆迁,三里屯已经被掺进了更多的工业化气息。然而,在众多新秀分散客源的同时,作为鼻祖的三里屯仍然是那么红红火火,仍有不少老外和老客户钟情三里屯。在他们的心目中,三里屯永远是午夜最热情的摇摆,是酒吧文化中不老的神话。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观和考察城市,开阔眼界,巩固专业基础,提高对城市的分析能力。使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人、建筑、城市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一篇讲述三里屯酒吧街的文章里,作者用法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的诗描述这里:“愿有一地备给远方来客,一个冰冷的无家可归的人,一个给灯光所诱惑的人,在孤屋之光亮门槛上。”时至今日,三里屯已经不再单单是酒吧街的代名词。这里先是升级了淘宝规则的3.3 商场,品位奇特的商户让人们发现了淘宝地;然后是小资情调的同里,各种美食与酒吧开始了新的聚会;紧接着三里屯的“洗心革面”来自一个新的村落的诞生,那就是新地标“三里屯Village”;三里
屯soho 马上要呼之欲出,设计者日本建筑学家隈岩武说:“在这里人们会发现这几栋建筑像峡谷,谷的最高峰如同男人,而女人就像山谷般。”一方面,这里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商业街区、高档公寓、酒吧、写字楼、大型观演设施聚集此地,它们紧扣时尚脉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潮人;另一方面,其室外公共空间也作为本地区一个独具魅力的元素,在营造本地区现代、时尚的城市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创造宜人都市环境、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
三里屯地区公共空间的特征
以三里屯地区的街道、广场、公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对三里屯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以下特征。
1.功能的复合性
三里屯的城市公共空间多数由建筑围合而成,城市中各种丰富的活动内容都可以在此体现,观光旅游、娱乐休闲、展览聚会、节假日的庆典表演等活动多种多样。现代生活内容的丰富使得人们的活动需求快速增加,从原来单纯感受的室内空间拓展到了对休闲、观光、交往环境的关注,室外的酒吧街也不仅仅是喝酒和聊天的场所,如今也吸引了餐饮业、酒店业、娱乐服务业甚至文化传媒业的加入,在这里,公共空间满足了城市功能复合化的需求。
2.构成的多样性
三里屯公共空间的构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公共空间的概念已经突破了原有狭隘的“购物广场”“酒吧一条街”的范畴,在内容、形态以及尺度上的扩展,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其次,这种多样性还表现在空间要素的种类以及形式上,它们通过各自的方式和相互关系传达着各种精神文化信息,形成该地区特有的多元化风格。
现状问题解读
公共空间个性较强,难以融入城市整体空间就三里屯地区目前建设状况而言,标志性建筑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加,资本疯狂扑向这块风水宝地的同时,不忘给自己披上华丽的外衣。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界面,这里的商业建筑都力求各自是最现代、最先锋的代表。而城市规划也只以控规的形式对地块的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提出控制要求,而忽视了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造成所形成的公共空间独立性过强,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导致公共空间的封闭性与排他性。公共空间过于注重内在,空间之间缺少有机联系三里屯现状空间肌理形成时间较长,不同时期的建设活动使得空间结构体现出一种拼贴现象。特别是近年来的商业开发越来越注重设计手法的更新与应用,但是其中多数还是为了满足自身功能要求,一系列内部精美的公共空间之间却好像是无序地串联着,缺乏整体的空间结构或系统,使得人们进入这个区域时,虽然能发现为数不少内涵丰富、趣味性强的公共空间,但对于城市空间的总体结构印象还是零碎且模糊不清的。车行交通主导城市环境,造成公共空间对步行者的服务缺失当城市交通由传统的步行为主变为以车行为主时,与步行交通紧密联系的许多其他公共空间活动正在逐渐消失。城市已不是主要为步行者设计,多数城市功能都已演变为供驾车者专用,车
行交通空间正在吞噬着城市公共空间。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联系性建构城市空间的联系性是城市设计中常见的手法,即通过对各种城市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种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空间要素形成片段式的组合而产生割裂的倾向。其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空间的联系,引导具有连续性的行为活动。三里屯的城市公共空间是由不同类型空间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空间都有各自的要素。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也给这里带来了空间体验上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这种特征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联系性的建立依据。内在功能的联系三里屯多样化的广场、街边绿地、小游园等都是必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们各自承担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服务性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空间或建筑实体本身的秩序首先表现为功能内容的秩序,以及其中人的活动的秩序,而实现公共空间的联系是达到这种有序性的一种基本形式。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可以是单一功能内容,也可以是复杂的内容,还可以为多变的功能序列。因此,表现在空间组织上,可从分析空间或实体元素的功能入手,将其内容分类,再根据各类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各种相适应的空间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健中编著﹒《北京三里屯之演化—三里屯Village实例分析》
如何理解一个城市,我认为,就是你需要置身其中去体会,以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去审视它。最好的办法就是旅行,在旅行中能体会到很多平时作为一个规划学科的学者容易在大专业技术背景要求下容易忽略的问题,更真实的感受城市。常常在旅途中思考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心目中或许都会存在一个自己心仪的城市,都有一处自己迷恋的风景,如果你将这处风景或者你爱的城市的一隅搬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中,你觉得它还会是你最初喜欢的样子吗?相信大多数的人否认这样的观点。否定,最主要的原因,除去自然地理的不同和约束之外,更多的是城市的使用者对城市功能的使用存在的差异,这也就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一个思考。任何设计都不是无用的存在,都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便利,一个城市的使用方式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是否可以定义为“好”的判断依据。这里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在现今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城市扩张,脱离了人口的需要: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景观的牵强设计等,除了为开发商和政府带来短暂的经济利益和政绩成果的光彩之外,对城市未来没有长远的预判,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进一步造成城市整体发展的失衡。
对比国外的一些城市,比如欧洲城市,我们国家似乎总是愿意用快节奏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发展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城市发展成果;并且用拆除的方式加快这一进度。用新的建设、好的建设取代旧的、落后的建设,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快速度的发展之中如何注重城市历史文明的延续,如何提高城市的使用寿命,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人类文明发展之中通过城市直观的反映生存发展过程?这也是考虑如何设计城市空间时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城市似乎已经看不见原来的样子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原来的城市设计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更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没有找到一个在时间上可以延续的使用功能。这提醒我们在设计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留有余地,在为未来的发展安排物质空间的空闲之外,亦要考虑已有的设计如何可以满足未来使用者的要求以提高设计寿命,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所在。但人类总是贪婪的,在喜新厌旧的同时更不愿意彻底的放弃原有的习惯,欧洲十几世纪的广场街景建筑现如今仍呈现在大家的眼中,除了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之外,更是因为市民几百年来的生活传承已经让他们习惯了城市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他们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时候仍然愿意偶尔停下来享受古典文化中的生活方式,离开现代车水马龙的喧嚣,静下来体验一本莎翁情诗里的浪漫。中国的城市发展因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干扰导致现如今中国的城市似乎少了一份自己原有的文化魅力的体现,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使用者对于城市空间设计灵魂的展现。
城市化的过程似乎并不简单只是城市空间扩大化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发展进程。暂且不争辩,是城市的发展影响着人,还是人类文明在影响着城市发展,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未来工作者和研究学习者,我们更多的需要从设计依始出发,考虑城市问题。现在的城市化发展存在很多难题,我们的城市也不可能像迪拜等国家可以填海造地,满足想象中那种可以创作一切的理想空白状态。我们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重叠,这不仅是对现有的城市物理空间布局的重新整合,更是对城市社会资源的一种再组织和重分配的过程,这样的变化也意味着要突破原有固定秩序。只有让市民平等的享受城市为他们所提供的便利,在自我生活的满足中进而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产生精神认同,并自觉地履行市民应具备的高素质高品质的义务,这样的城市才能健康的发展,不断地重获新生。
科学技术化的生产形式,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推动了城市的蔓延。城市的建设方式,改变了原来人居的生活习惯,这是城市化带给市民的最直接的体验。随处可得的便捷,偶尔其实也会埋没人类由于克服物质困难时激发自然天性所产生的创造力。城市的发展将在这种时候停止不前,或许开发商的建设脚步不会因此停止,但是盲目开发是不会对整个城市化发展的复杂过程起到推进作用的。城市的空间也不仅仅只是设置建筑,道路的走向,更要配合各部分需求,合理分区,整合一切繁忙复杂的生产生活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向工厂一样冰冷运行的钢筋水凝土的森林,如何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如何让居民的心情愉悦,是城市必需的精神文化建设。所以,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城市化是文明的进步。
研究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过程时,不难发现,城市的发展成果是在诸多的经验教训之中总结得出的,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断定目前所居住的城市是完美的,也不能断定我们笔下所创造的那个理想中的”明日之城”是完美的。很多城市出现的弊病都是在使用之后才发现它所存在的功能性失调。从《雅典宪章》开始,研究者、设计师开始真的懂得发现城市问题,寻求更好的建设方式。有人说全球城市化的起源来自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因为经济竞争主要以城市作为空间载体,经济活动在大的空间范围之内密集的交流,促成了城市经济带的形成。或许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扩张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但是成片的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圈则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城市化效应,使世界级城市带跨越国境的交流影响。不可否认,在经济、文化、资源交流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必然和产生世界城市的必然。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来也主要自于城市服务需求的拉力和农村进城务工的推力。在庞大人口的压力,以及不同于他国的政治背景之下,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仅只是感性思考精神文化的社会问题,更是需要用理性的数据处理分析各类经济技术指标的科学问题。城市化,是城市规划设计者全权负责的工作?或是需要政府各方面的职能配合?甚至是需要服从国家大的形式政策的宏观调控,满足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那么其中,规划师的工作又真的只是设计一个整体的空间框架,来满足日后等待被填满的城市其他内涵么?或许这不是设计者人为设定的过称,但这也同样只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法则之中的需要。关于城市化的理解,关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的奥秘,绝不仅这番片面的理解,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发现适应的实践方式,力求能为城市带来好的发展。
摘要: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通过对人类城市建设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在专业基础之上对城市化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确立。旨在找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更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世界化的大背景下,分析适应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探寻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为创造更加适宜于新世纪要求的城市作出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发展,世界城市
参考文献
[1]费斯克J.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舒尔兹R.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盖尔J.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城市公共雕塑;再认识;城市空间环境;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谈到城市公共雕塑,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它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要把它和传统雕塑需加以区别。城市公共雕塑作为雕塑造型艺术范畴内的一个分支,它往往与环境艺术、公共艺术、室内设计、城市景观艺术相互影响与渗透。城市雕塑有别于传统的学院雕塑,它一定是具备公共性的,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城市公共雕塑让传统雕塑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单一的题材走向了丰富的题材、从小众的架上艺术走向了大众的公共艺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与之伴随的城市人文建设也出现热潮。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之中时,就会发现到处林立着城市雕塑作品。显然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一种城市人文建设的载体。城市雕塑的基本两个功能就是美化城市空间环境以及体现城市建设的特色与追求。但是当今的许多城市雕塑作品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有的完全跟周围环境不协调,有的或采用大体量的创作手法以博得人们的眼球,但作品本身缺乏内涵,更有甚者直接抄袭他人作品。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雕塑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城市公共雕塑的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对城市公共雕塑进行再探讨、再认识。
一、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环境里的艺术设计,包括城市雕塑、景观装置等多种艺术与设计形式[1]29-36,诚然城市公共雕塑隶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那么要了解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历史我们不妨可先从公共艺术的发展历史入手。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当时出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影响下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为了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了给职业艺术家创造就业机会,委托职业画家创作出了2000余幅城市公共壁画作品。这便为公共艺术的萌发埋下了种子。随后许多国家开始纷纷效仿美国,如德国、日本、法国等,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中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专制统治、列强的侵略和连绵不断的战争的影响,我国的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没有跟上世界艺术大发展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初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修建的大型公共城市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尤其是上面的浮雕(图1)可以看作是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开端,该雕塑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以及对中共领导下的新社会的认可与拥护。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生产关系得到合理调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文化也空前发展,当然这也包含城市公共雕塑艺术。
城市公共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当下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文化艺术高度繁荣大背景下有着许多重要的意义。第一,美化城市空间。一个和谐的城市空间是需要具有美学功能,那么城市公共雕塑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美化城市空间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表现形式。其在创作的主题、表现的材料、制作的过程以及后期的维护上,都有经验可靠的控制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也是可以有效预期的。合理的运用城市公共雕塑可使我们在美化城市空间的时候少走弯路。第二,促进和发展公共艺术事业。城市公共雕塑的创作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经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城市雕塑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艺术,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所在,能更好的促进整个公共艺术的发展。第三,体现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城市公共雕塑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是社会精神与社会文化的表现载体,它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体现着他们的精神追求,体现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
二、城市公共雕塑创作的新思路
(一)以现实主义精神为主导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升华。当前在艺术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主流艺术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架上艺术似乎已无关紧要,这些那么这些艺术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脱离了现实主义,正如人不能只有精神而没有肉躯,无论什么艺术都不可能抛弃物质去凭空寄托精神[2]31-32。城市公共雕塑也不例外。无论是城市雕塑还是城市人文精神,都是城市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更好地反映人们以及社会对雕塑所赋予的精神寄托。
(二)突出创作的主题性
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主题,有突出的重点。城市雕塑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纪念性主题雕塑,包含了纪念历史事件的,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入口雕塑群(图2、图3),以及对著名人物的纪念,如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竖立的徐悲鸿胸像雕塑(图4)。2.带有识别性功能的主题雕塑,如在很多体育运动场所前竖立类似打篮球、奔跑等雕塑,人们看到这些雕塑时就知道这里一定与体育运动有关。3.景观装饰性主题雕塑(图5、图6),如许多城市公园内的景观雕塑作品,这类作品更侧重的是雕塑的装饰效果。在创作城市雕塑的时候,一定要有主题性,不能是随意的、天马行空的设计,没有主题的创作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愚弄大众的。主题性应贯穿创作的始末,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的推敲都应考虑是否切合创作的主题以及是否能体现出相关主题。主题性就像一条纽带,能把各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没有主题性的作品就像一盘散沙,必然不能符合要求,也经受不起时间的检验,这实际上就是在制造艺术垃圾。
(三)注重统一性与相关性
当我们在创作城市公共雕塑时,我们还需考虑到统一性与相关性,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么当城市雕塑作为空间的组成部分时,他们之间也是相五作用的,我们需要通盘考虑雕塑与空间的大小是否匹配,与环境的状态是否融洽,所处的位置是否合理,与建筑的风格是否协调等,我们所创作的城市雕塑作品需要把这些外部因素有机的统一起来,更好地考虑雕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雕塑不能孤立地出现在环境中。城市雕塑本身应更好的点缀和调节空间环境。但事实上很多城市的雕塑的创作没有很好的考虑到统一性与相关性,某些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实地考察,仅凭甲方的简单描述或几张实景照片作参考,就开始进行创作[3]144。优秀的作品是与环境紧密结合的产物,每个地方的实际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严格的说每一件作品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而充满个性的作品越多我们的城市空间环境就会越丰富。
nlc202309051349
(四)充分挖掘艺术性
当今城市建设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来进行围合,给人们带来冰冷生硬的感觉。城市公共雕塑就恰好具有艺术功能,能美化城市空间环境,调节人的情感,拉近人们与城市的距离。在这里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是指在进行城市雕塑创作时需要把积累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是对人们生活的再创造,是能够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譬如杜尚在独立艺术家展览上展出一件名为《泉》(图7)的小便器,以试图打破传统的审美标准,请问如果现成的小便器也能称之为艺术,那么还有什么不是艺术[4]51-52?显然这种纯粹的拿来主义是不具备生命力的。其次,具体的表现材料和手法也是体现城市雕塑的艺术性之处。譬如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雕塑作品在表现材料中就采用了大理石,大理石质地十分坚硬,这从侧面也可衬托出革命烈士刚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再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入口雕塑群在表现手法中就显得肌理突出而不是特别圆润,这也可说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世界的支离破碎和逃不脱的水深火热。富有艺术性的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是作者对生活悉心体验、对感人画面瞬间捕捉后,再运用合适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的结果,因而能使人们获得美的感受,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坚持经济性
在发展城市公共雕塑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经济性原则,若一个造价过高,且远远超出了财政支付能力的城市雕塑作品显然是不符合我们所预期的目标的。在材料上,我们应该选择经济适用的,而且还需考虑到日后方便维护。比如不锈钢、塑脂这些材料就比较经济,而且后期维护方便;而铜、大理石等材料则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加工难度大,后期维护较困难。在规模上,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而把握好这个度。如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就不适合创作尺度过大的作品,这样既不美观也不经济。在整体规模上,也应该合理控制,不能光图数量多,应与城市空间的格局相协调,否则这也是经济上的浪费,应争取用最少的花费去创作最多的优秀作品。
三、城市公共雕塑的未来展望
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城市公共雕塑的兴起与发展却是在近期才刚刚起步。城市雕塑美化了城市空间,表达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它在城市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地域性与个性。城市雕塑可以反映和概括某一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可以配备不同的作品,创作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和充分尊重地区所特有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机械化模式化地进行创作,这样才有利于城市雕塑更好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雕塑的创造中人们会大量地应用新材料和新科技。新材料和新科技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雕塑的弊端,提升城市雕塑的亲和力。比如传统材料中的铸铁、铸铜、石材等在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会出现严重的锈蚀、老化的状况,那么像玻璃钢这样的新材料就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弊端;再如许多城市雕塑中大量地融入了新科技,能增强与人们的互动性,从而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城市公共雕塑的生态性。当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生态的思潮深入人心。那么城市雕塑的发展必定会体现出走向生态的趋势,体现物质与精神、科技与情感、人类与自然的平衡[5]40。我们有理由相信,城市雕塑将与城市环境一同走向生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邵晓峰.探索中的前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艺术百家,2009(5).
[2]邵晓峰.艺术凝思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3]王向阳.论环境雕塑艺术创作[J].企业家天地,2011(5).
[4]常媛媛.现代城市环境中的雕塑发展现状[J].中外建筑,2012(2).
[5]黄耀志,赵潇潇,黄建彬.城市雕塑系统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李汇龙,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设计与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姓名:成浩班级:08级交建1班学号:0802010534
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一些典型工地的参观与了解,增强我们对本专业——土木工程的好奇心与兴趣。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升华为理性认识。
2、通过参观,培养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我们在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中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3、通过认识实习,大概了解本专业——岩土大概研究的方向,在现实中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4、通过实习,培养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5、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走出湘潭,到湖南的省会去看看“花花世界”,促进大家奋发!
二、实习地点
长沙某建筑工地,火车南站,营盆岭,湖南科技大学,亚华花园。
三、实习时间
2010年6月26日至2010年6月30日
四、实习计划及进度1、6月26日:从学校统一乘车出发,上午参观基坑。
2、6月27日:长沙火车南站,参观其中的一个地铁项目。
3、6月28日:参观营盆岭湘江过江隧道。
4、6月29日:参观湖南科技大学校园周边一些典型的边坡。
5、6月30日:参观学校在建新公寓及亚华花园旁边在建房屋基础。
五、实习内容
(一)岩土工程相关知识了解
通过老师的讲解,大概了解到了我们岩土工程是在工程建设中有关岩石或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的科学技术,在以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事的方向有:地基处理、边坡、地铁、地下商场、隧道等方面。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其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就是土力学。
岩土工程研究方向主要有:
1、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
3、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
(二)岩土工程发展前景
虽然还没有学习专业课,但是通过近两年与老师和学长的交流,了解到岩土工程现在是一门很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由于地球平面资源有限,各国在不断的向地下空间发展,疯狂的利用地下资源和空间,尤其以日本最为典型。在我们国家,地上的基础设施基础工程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桥梁房屋等都像雨后春笋一样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不过我们的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还很低,远远比不上其他国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上交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现象严重的情况,地铁轻轨等就成为很多专家学者考虑的范畴,恰好这些都是我们岩土专业所研究的方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需求必然导致此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显然,岩土工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这只是笔者从现实出发,就事论事得出的结论。
(三)实习内容记录
2010年6月26日:长沙某工地正在开挖的基坑
从湘潭搭车到长沙某工地参观基坑,为期五天的实习从今天正式拉开序幕。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以前很想知道而又不清楚的东西。
首先就是关于基坑方面的认识:
建筑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我们参观的那个基坑属于深基坑,其深度大概在10米左右。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挖这么一个基坑?我总结整理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出于对空间的利用考虑,在大城市里面人们寸土必争,所以就尽量的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以更大限度的为开发商带来利益。可以利用这个地下空间来存
放供电等设备。从现在的城市生活来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买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房屋建成以后,就需要这么一个地下停车场。
2、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说,通过对地基的开挖,形成基坑,挖了以后的土方量如果能够抵消上部建筑物的重量或者较少一部分重量对地基的施压,自然会减少地基承受的荷载。地上要建设的房屋重量和基坑挖出的土和水的重量之间的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则称之为“欠补偿基础”,小于的话称为“超补偿基础”,等于的话就称为“等补偿基础”。
3、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防,出于对战争的考虑,可以用于防空。从学长肖工的那里了解到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的方法一般有3种:加固型支护、支挡型支护、两种支护结合使用的混合型支护。因为在开挖的基坑的旁边都有居民居住的建筑物,对基坑的开挖势会对旁边有所影响,为了防止基坑旁边的建筑物发生水平位移,就必须进行支护。当一个建筑物施工时,如果需要开挖的基础很深,基坑边的土容易倒塌。为了能正常施工,就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我们参观的这个基坑使用了桩锚支护。在开挖前沿基坑周边打一圈竖直的桩,用桩来阻挡土的坍塌。为防止开挖时桩倒塌,用水平方向的锚杆来拉住桩。锚杆也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桩。桩和锚杆共同构成的支护体系就叫桩锚支护。这个基坑有的地方还采用了土钉墙支护,这样的话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了成本。土钉墙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的,一般称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形成土钉。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墙就地加固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从而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其中有一些陌生的名词(暂时不怎么清楚的)暂时记下来来了:
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且这种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的挡土或者挡水墙的钢结构体。
锚杆:一般由单根钢筋或高强度钢管制成,用于锚固岩层的钢构件;锚固岩体、维护围岩稳定的杆状结构物。
土钉:土钉是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在认识实习中,贺老师叫我们看钢筋的型号,又复习了一遍。听说肖工是2005年毕业的,经过5年的奋斗现在能够在长沙买房了,还能自己负责这么一个工程,心想以后也要加油,赶超前辈。
2010年6月27日:长沙火车南站在建地铁
经过昨天下午和晚上的休整,同学们的倦意已无,一大早上大家都怀着无比强烈高兴的心情准备开往新的一站—长沙市火车南站附近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据说这个是正在修的一个地铁项目,长沙火车南站是武广高铁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站,客流量很大,在此处建一个地铁,可以极大的缓解公交的压力,据张工介绍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据说总的工期是1
5年,建成以后能够使用100年。刚到工地我们就受到张工等人热情的欢迎,往工地上一看,只见一些长方形的箱子似的东西,感觉很莫名,后来才知道在箱型中间大概2米宽的地方才是地铁的轨道,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类似的施工,有很多地方感觉都看不明白。经常会问一些很低级的问题,比方说地铁的轨道铺在哪里,地铁是双向还是单向行车,建成以后有几班列车?现场的张工都耐心的一一为我们解答,在实习的过程中还遇到我们学校的一个学长,是06级的,还非常热情的给我们送水什么的。天气也很炎热,人也多,就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新奇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钢支撑:包括钢拱架和钢格栅,环向的钢支撑就叫钢拱架,横向的一般叫钢支撑。钢拱架就是特制环向的工字钢或其他型钢,在隧道开挖后,初喷,挂网,立拱架。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
喷射混凝土: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比的拌和料,通过管道运输并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迅速凝结固化而成的混凝土。
在参观这个项目介绍的时候我还发现上面列出了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并且把预防措施什么的都列出来了。可见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师平时也教导得好,我们搞土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不然会死人的。在看完外面的工地以后,张工领我们进入会议室给我们看这个工程的地图。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感觉基本都看不懂,图纸相当的多,不知所云。后来张工笑着对我们说:“没事的,我刚出来的时候也是什么都看不懂,你们的学长刚来工地的时候也什么都看不懂的啊,慢慢的就会好了,其实很简单,结合一下实物,多看几次就好了,还有多向现场施工的工人请教,说不定他们还比你们精通,因为他们一直在第一线,他们很熟悉实际情况。”从张工的这句话里可以学到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不耻下问”。
最后问了一下张工,张工工作了五年了,是东北人,工作五年以后能够混到这地步感觉还不错,超越前辈。
2010年6月28日:营盘岭湘江过江隧道
刚到目的地就听到了轰隆的机器声,不知道是什么机器在工作,后来下井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通风的设备。在旁边的宣传栏就看见了“湘江第一隧”的字样,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条过江隧道,在湖南省是第一条,在全国也很少见的。
下井以后真的是大开眼界,据陈工介绍,由于在城市里面施工,不便于开洞挖隧道,就挖了一个30米的竖井,通过竖井运送机械等设备。井下明显感觉到空气没有户外那么好,大家搞的一片热火朝天的样子,有正在挖掘的挖掘机,有正在用全站仪进行观测的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变形观测,一旦发现有异样就有可能出现事故),经过技术员的讲解,才知道这个隧道采用的是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施工实践
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文撑,待隧道开挖成型后.逐步将临时文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厚衬砌作为永久性支护的施工方法。
隧道的上部采用的是工字钢进行的支护,以前还不知道隧道是怎么建成的,现在才发现原来隧道的平整的公路下面也是挖成像上部一样的结构,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结构,根据受力特点才这样设计的。在问问题的过程中才知道在工程里不使用厘米的说法而是称作公分。隧道施工的掘进深度用进尺来表示。在隧道里面可以明显的看到隧道上部有泄水孔,防止渗水压力过大,过墙体施加过大的压力的话隧道墙体就很危险了。在隧道的掘进过程中还必须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如前面遇到复杂的岩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回来的时候我还捡了一小块石头,从外形上可以看出应该是石英,蛮高兴的,也不虚此行,留了一个纪念品。
2010年6月29日:湖南科技大学
昨天我们回到了学校,剩下的两天将在我们学校及其周边进行实习,今天主要看了一下我们学校里面的边坡,从南校区大门旁边的边坡开始,张老师讲的比较细致,讲到的专业知识也很多,虽然感觉是云里雾里,但是还是坚持听了一下。
边坡是我们学习岩土中必须遇到的一个问题。边坡是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边坡按照成因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在实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几个专业知识,现在有所了解了。
放坡:为了防止土壁塌方,确保施工安全,当挖方超过一定深度或填方超过一定高度时,其边沿应放出的足够的边坡。
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常用的一种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
加筋土:加筋土是由土和筋体组成的复合土体。在填土工程过程中铺设加筋带或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等加筋材料,以增强土体的抗拉、抗剪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土工布: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成品为布状,一般宽度为4-6米,长度为50-100米。土工布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土工布。
2010年6月30日:学校正在修建的新公寓及亚华花园周边正在修建的房
屋基础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天气也比较炎热,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正在修建的新公寓,张老师介绍了一下基础的分类有条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桩基础等。其中: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如果房屋连在一起的话,变形以后势必会拉裂房屋,为此在建造过程中设置了变形缝。
在建筑现场我们还认识了打桩机的工作原理还亲眼看到了打桩机是怎么样打桩和灌浆的。由于天气很热,大家感觉都累了,张老师和我们在一起聊天,聊到了注册岩土工程师。感觉这个东西真的有点变态,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考这么多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有那个毅力去考的。据说,一个省就那么几个人。我的想法是现在还是多学点东西,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眼高手低。
(四)实习总结(收获和心得体会)
1、这次实习前三天是在长沙,最深刻的感觉就是长沙确认比湘潭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一个观点—城市大小无关紧要,只要有钱就行了。其实不然,虽然去过几次长沙,但是这次才真正的去了长沙的市中心看了一下长沙的生活水平,还是大城市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人文生活普遍较好,公共设施普遍较好,所以向往大城市是一件好事。
2、去实习的几个地方,都得到了现在的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与盛情欢迎。不管我们是不是给了技术员报酬,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也算是一件令人很欣慰的事情。以后自己也要做一个热情心肠好的人。不准摆谱。
3、不管走在哪里,朋友一定是必须的,也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这次去长沙得到了朋友的盛情款待,我相信这是我自己很好的一点,不管走在哪里,只要是我的朋友的,不会说是不想见我这个人。以诚待人,以理待事这是必须坚守的做人风格。朋友有事的时候,自己定当不能袖手旁观,当鼎力相助。
4、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也许在大四毕业了以后自己的“土木技能”还不如一个在工地上打工的工人,所以就要多问多知。大学的时间越发的显得宝贝,容不得浪费半点时间,干不好工作不只是没薪水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干砸了可是要死人的,专业的东西必须要学好了。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搞工程的就要深入一线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非常详细的了解,不断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去。
6、看了这么多的工地,坚定了一下目标:搞土木不是我长期的选择。首先,工作本身的特点,工作环境有时候往往恶劣,很辛苦;其次,在外
东奔西跑对自己的家庭不好,人都是有感情的,谁愿意天天在外东奔西跑,谁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也不能一开始就“不务正业”,我是学土木的就要出去在土木这一块干一番,至少要挣点钱,争点气。
-------088322137 周颖
经过了对城市综合执法的的学习,我开始慢慢懂得与正确认识了城市执法。之前只觉得城市综合执法只是简单的城管之类的活动,但其实不然。城市综合执法包括很多内容,下面的内容我就要谈谈自己对城市综合执法的理解。
(一)城市综合执法的范围
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1、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
2、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职能。
3、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
4、市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
5、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部分行政执法职能。
6、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摊贩的行政执法职能。
7、公安、交通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执法职能。
8、城市其他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能。为了使我们城市更加顺畅、平稳的发展,经过多次的试点,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对城市综合执法进行完善,已经是面面俱到。使行政主管部门能够更加有效地有依据的对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行处罚和及时的制止。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关的法律地位
任何一种执法活动都必须要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同样任何一种权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权力的产生必须有其合法来源,或是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或是依有关主体的委托而取得的。那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地位是由何而来的呢?我认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权力来源是依法律法规授权而来的。首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之所以称之为综合执法,是因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承担着多个行政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并不是一个单一执法的行政执法机构。他承担着十几个甚至数十个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权,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多达几十部上百条甚至几百条条款。如果该机构的执法权力不是依据法律法规授权,那么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其必定是在违法行政,违法执法。因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还没有一个行政机关能够委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进行综合执法的,要想同时行使数个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必须依法律授权进行,同时也就意味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执法。其次,现行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在进行行政综合执法活动时,其全部都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能够以自己名义对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其一定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能够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机构必定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单位,委托执法的单位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执法活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之所以不能以委托执法的形式进行综合执法,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退一步讲,如果城管可以接受委托执法,那么可以试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是依委托而进行执法,执法人员将身带几十本处罚决定书,遇到不同部门的法律法规时就要开具不同部门的处罚决定书,同时每一张处罚决定书上要加盖不同部门的公章,执法的繁琐不言而喻,这就与国家进行综合执法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没有法律来规范城市综合执法,那么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没有规定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就可以直接对违法行为进行裁决这样的话要执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就没有用了。所以还是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的。
(三)我认为现有的城市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与设想的方法
(1)目前我国的城管体制存在着很严重的混乱状态,某些城管见钱眼开一些小摊小贩暗地里塞点钱给城管就可以蒙混过关。然而还有一些城管直接采取暴力的方法来驱赶小贩,不遵循法律程序,更有甚者会与商贩引起口角之争甚至打架,这样影响很差。那么怎样使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更加完善与发展呢?目前,各界还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说明城管行政执法的理论研究滞后于执法实践,所以有必要提出确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一个城市的管理工作,特点是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工作的成效问题。因此,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城管行政执法新体制,对于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至关重要。
(2)在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的时候穿的都是一式的“大盖帽”着装,这会让人产生恐惧的心理。本来公众就对执法人员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再加上“大盖帽”的形象就更加加深了畏惧心理。所以我觉得执法人员的着装需要改变一下,要变得亲民一点。如深圳城管曾以贝雷帽取代大盖帽、北京设计推广警察形象卡通化标识等,这样就能够使执法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3)现有综合执法机构人员大致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由原城管、市政园林、绿化等执法机构人员过渡移交。二是接收了一些复转军人。三是招考了部分工作人员。但是招考的人员当中也有人是通过开后门进去的,其本身可能没有一点含金量。尽管各地在组建综合执法机构时都对工作人员素质提了一定要求,但为了解决现有执法人员的出路,各地大都进行了变通处理。综合执法机构人员主体仍是原专业执法机构人员。这些人员大都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习惯于打“集团战役”和“人海战术”,对综合执法要求的单枪匹马很不适应。“行政综合执法涉及的专业领域多,涉及的法律、法规200多项,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不仅要熟悉各专业领域的法律、规章,而且要清楚每项执法程序,甚至要掌握专门的检查技术”。从目前情况看,人员素质显然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所以一定要提高执法机构人员的素质方能更加顺畅的执行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城市社区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的社会自治组织,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逐渐成为我们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社区管理在真正的实践环节面临很多问题。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发展的问题如下:
一、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偏行政化
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政社不分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它仍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工作量过大,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其后果是既未能够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已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致使社区成员越来越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也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居民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只是被动的接受管理。因为事实上居民委员会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所以其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街道的安排,进而也陷入了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这不但造成基层社区管理的超负荷运转,减低了管理效能,而且有悖于居委会成立的初衷。居委会行政色彩浓厚,社区自治功能缺失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的主要载体,从字面上看,居委会只是具有协助政府的义务,并不具有代理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行政管理职能,但是实际上社区承担了大量来自政府的职能工作。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色彩还体现在经费使用、人事任免上。一个自主充分的社区,它对自己的事务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能动用社区财力进行社区各方面的建设,选聘自己需要的人员为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为社区居民谋福利。但当前,社区拥有的自治权是有限的,居委会更像是一级基层政府。在经费方面,社区的建设经费、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源于政府。对每个社区每年拨多少经费,政府享有充分的裁量权,因而社区的建设状况一般取决于政府的经费投入程度。对社区而言,争取更多的政府经费资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社区工作人员则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来生活,因此,社区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在用人方面,社区的自主权也是有限的,政府一般掌握着用人权,以保证其各项政策方针得以在社区顺利实行。
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等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来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对它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社区的资源很难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
在社区文化兴起之初,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基本是无偿的,许多社区单位和个人完全不计较得失及报酬,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社区单位已经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提供资源(如体育场、操场、文化中心、文化馆等)。因为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有成本及消耗,仅仅强调义务与无偿,影响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这又是一大困境。
三、社区管理职能分工模糊
四、城市公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够
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在社区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居委会平时几乎不召集居民参加会议,年终也只是邀请一小部分居民代表过来,开个茶话会,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谈谈下一年的打算,大家不提出什么异议,会议在掌声中结束。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广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即使居民参与,也主要局限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选举、捐款捐物、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文娱活动等一般性社区活动,对于制订社区整体规划、决定居民群体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普通居民很少参加。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深度也非常有限,自然很难保证参与的效果
一些城市的社区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已获得初步成效。
1.减少了社区管理层级,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效率
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区直管社区,打破了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减少了管理层级,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形成了区政府与社区的直接互动,降低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居民,有效提高了区级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12)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辖区居民、推动经济发展等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缩小政府规模、减小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社会共识。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重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
形成了区政府与社区的直接互动,降低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居民,有效提高了区级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12)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辖区居民、推动经济发展等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缩小政府规模、减小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已成为社会共识。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重构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
2.整合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居民活动场所。6个街道办事处和49个社区整合为18个新社区后,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用房。原有的办公用房除满足新社区工作用房外,全部作为居民服务、活动场所,大大增加了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用房。二是降低了社区的财政资金需求。社区数量的减少,使得社区工作者人员经费支出和社区办公经费支出大幅减少,大大降低了区级政府的行政成本。三是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改革后,一方面精简社区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部分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调整优化了社区工作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改革前的街道、社区共有工作人员569人,改革后精简至49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也从40.9%提升至53.8%。(13)四是社区全员网格化管理的施行,有效地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社区工作者变被动服务、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代理服务,大大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3.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了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间的职责关系
“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撤销了街道办事处这一“二传手”,彻底改变了政府治理机制和权力运行方式。经过改革,原由街道办事处办理属于区直部门履行的行政执法、审批、管理等职责全部归还有关职能部门,属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履行的职责分别归还给这些组织,形成了区直部门和各类组织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各履其职的局面。此举最直接的成效是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由后台发布指示命令的“大爷”变为在前台提供服务的“仆人”,这一转变减少了居民的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对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需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4.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范围,深化了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是社会的发育、社会组织的生长、社会权利的回归,是居委会组织动员下的有序自治。新社区成立后,首先通过直接差额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调动了社区居民关注社区事务的热情,增强了社区居委会联系居民、服务居民的意识,改进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使得社区居委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居民“代言人”。同时,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集中办理了社区行政性事务,简化了居民群众的办事程序,缩短了各种业务的办结时限,有效地减轻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负担,进而使居委会有更多的精力带领社区居民组织开展居民自治。此外,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各类社区公共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居民参与的范围,拓展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成长空间。
第一,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培养社区居民 的参与意识,进行宣传教育时必须注意宣传方式。首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注意宣传的广泛性,尽量使各个层次的居民都能接受,可以让那些具有公益意识和能力强的居民骨干来作示范,以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再次,要避免宣传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这样容易被更多的居民所接受。第二,可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首先,要培养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区领袖为社区服务,在社区当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正确的互助意识;其次,要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让社区居民有一种社区意识,把个人利益与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再次,要培养民主与宽容的社区氛围,它是志愿者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认同机制,是志愿者行动所必需的社会性基础设施。
1、坚持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增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
3、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4、重塑社区公共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流行观点
城市土地是指城市边界范围以内的土地。由于“城市”一词在我国有不同的涵义, 有时指的是行政区, 有时指的是城市规划控制区, 有时指的是城市建成区。因此, 城市土地也存在着不同的涵义。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农业用地的利用研究, 由大卫·里卡多 (David Ricardo, 1772-1823) 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次提出。所谓农业土地集约利用, 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 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分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土地集约度指的是每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城市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的稀缺性日益显现, 而城市土地的蔓延式扩张、圈占与闲置、低效与粗放利用现象却也普遍存在。于是, 在对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概念的借鉴和拓展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被提出, 并日益成为了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目前学术界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已经展开了一些研究。在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基本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方面, 尚未有统一的意见, 其主要观点可分为四类。
一是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现有的土地上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 并以单位城市土地上的生产要素投入度———“集约度”进行衡量。
二是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追求在现有的土地上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 (经济效益) , 并以单位城市土地上的经济产出进行衡量, 属于经济范畴。
三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质上是土地投入产出的关系, 即以在土地上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产出。
四是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整个城市土地的最佳利用。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 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 并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由于理论上缺乏共识, 导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出现了明显不足。
第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片面强调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 例如, 直接用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二、三产业增加值等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标准, 把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当成为土地投入的经济产出, 忽略了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
第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忽视了不同区域土地质量不同, 其自然生产力对于土地经济产出贡献的不同。在城市土地评价过程中, 区位条件对于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产出的影响显著。
第三, 评价途径以区域比较为主, 评价结果往往不具可比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由于对于土地投入和产出的客观计量和数据来源存在限制, 往往是通过区域比较, 以不同区域单位城市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效果的相对差异来评价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但是, 由于不同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城市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规划和政策等宏观和整体因素存在不同, 使得同样的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投入有不同的经济产出, 同样的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代表着不同的土地利用水平。用同样的指标和标准评价不同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往往很不公平。
第四, 评价方法数量化相对较好, 机制和机理分析比较薄弱, 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选择的人为因素偏大。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非常重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量方法的应用, 评价指标、权重和因素得分等的计算根据严密的数学计算公式选择和确定。但是, 由于实证研究的不足, 没有深入地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形成机制和土地效益的形成机理, 使得评价过程中作为评价参考系的标准值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 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 我国城市用地标准按照人均100平方米确定, 关于城市用地人均面积究竟应该是多少, 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争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建筑容积率是重要指标, 建筑容积率高, 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相应提高。但是, 随着建筑物楼层的升高, 建筑造价和物业管理成本也在增加。在城市土地利用实践中, 最佳经济楼层或容积率非常值得研究。
第五, 集约利用潜力较大, 可操作性差。我国各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虽然不主张以理论计算的潜力作为评价标准, 而提倡用现实的土地集约利用先进典型案例作为潜力计算依据, 相信榜样的力量, 但是, 由于各个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 往往使得某些典型的成功经验具有偶然性, 具有不可复制性, 简单地进行类比是不妥当的。例如, 某个城市存在45%的闲置土地, 这些土地单个地块的面积不超过20公顷, 如果这时有一个理想的投资项目的用地规模必须达到25公顷, 虽然这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但却不符合要求, 仍然需要投入规模超过25公顷的新增建设用地。如果这个项目建成投产, 整个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 而闲置土地的集约利用潜力却丝毫没有得到发挥。
三、对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再认识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手段。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突出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城市土地利用是由农用土地或者自然土地转变而来。城市土地的形成需要进行土地开发,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形成建设用地条件。城市土地的边界是城市土地开发成本等于城市土地增值收益的边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以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的。在追求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经济产出最大化的过程中, 努力使得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替代土地生产要素, 使土地投入对于总的经济产出贡献最小。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合理的投资过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单位面积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过程, 但是, 单位面积投入增加不是目的, 增加投入是为了获得更加多的经济产出。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在技术不变、其他要素不变的前提下, 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投入所带来报酬的增量 (边际报酬) 迟早会出现下降。按照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 单位面积土地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报酬变化存在三个阶段 (见图1) 。
第一阶段, 当边际报酬大于平均报酬时, 平均报酬具有上升趋势;当两者相等时, 平均报酬最高。在第一阶段, 平均报酬处于递增状态, 从而增加劳动或资本投入能带来总报酬更大比例的增长, 因此在这个阶段停止投入是不合理的。
第二阶段, 平均报酬等于边际报酬之后到边际报酬等于零之前。当边际报酬小于平均报酬时, 平均报酬开始下降;当边际报酬为零, 此时总报酬最大。在通常情况下, 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是合理的, 但具体选择多少变动要素 (比如劳动) , 还要取决于土地经济产出的产品价格和投入要素价格。
第三阶段, 边际报酬为零, 总报酬达到最大之后为第三阶段。在此阶段, 投入劳动的边际报酬和生产弹性均为负数, 而且平均报酬继续递减, 总报酬也趋于下降。因此在这一阶段继续投入是不合理的。
因此,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理论上, 当对土地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达到经济上的报酬递减点,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出时, 经营者将不会追加投入, 这一临界点就是土地利用的集约边界。达到了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称之为理论上的集约利用, 反之, 未达到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称之为理论上的粗放利用。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充分考虑级差地租的影响
城市土地由于存在着明显的级差地租现象, 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区位因素的影响, 通过级差地租“归公”, 而使得优地高价, 通过地价 (土地成本) 的合理扣除, 来促进土地使用者努力增加土地投入, 合理获得土地报酬, 达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公平和合理化。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就是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它和土地合理利用有着明显的差别。它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为目标, 而不是像土地合理利用那样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土地合理利用并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许多研究者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看成为是和农用地集约利用相对应的概念。科学地讲, 这应该是错误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才是和农用地集约利用相对应的。
城市土地和建设用地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是一个整体,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对于一个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建设用地是属于生产性用地, 城市用地则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性用地和城市开敞性空间 (绿地、水域、自然保留地等) 。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际上是把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看成为一个投资项目, 它已经实现土地利用外部收益的内部化。实际上, 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 城市开敞性空间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价值。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通常是以邻近地域城市土地保持适度的不利用或低效利用, 维持城市开敞性空间的功能为前提的。因此,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整个城市土地的最佳利用, 它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只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更加重视土地利用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果的最大化, 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则更加强调城市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一致。建设集约利用主要依靠土地使用者对于土地的合理经营, 通过提高建筑容积率等途径, 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益。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仅要努力提高每个土地使用者对于土地的合理经营, 提高他们各自拥有土地的经济效益, 还需要注意克服他们土地利用外部经济效益的负效应。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以民为本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要充分调动城市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城市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并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和空间。企业和个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科学合理使用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经营水平, 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最近, 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意见》 (国土资发[2012]47号) 提出各地要按照“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的框架体系,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 充分考虑我国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 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尊重土地使用者的合法土地权益, 以民为本, 依靠群众, 相信群众, 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节约城市用地的重要举措
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两个重要方面。土地节约利用是目标, 土地集约利用是手段。土地节约利用必须控制用地规模, 只有通过土地集约利用才能减少土地的必要投入, 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土地节约利用的重要途径。土地节约利用注重土地数量控制, 土地集约利用强调土地投入增加, 力求土地质量提高。土地节约利用强调土地合理投入, 而土地集约利用力求取得最佳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集约利用是过程, 土地节约利用是结果。土地集约利用必然导致土地节约利用。
参考文献
[1].马克伟.土地大辞典.长春出版社.1991
[2].宋春华.房地产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3
[3].毕宝德.土地经济学 (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实证.科学出版社.2004
[5].赵民 汪军.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07.6
[6].孟媛 张凤荣 姜广辉.集约用地标准须科学确定.中国土地.2006.12
[7].刘书楷.土地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城市拥堵问题的曙光——地铁
地铁,全名是“地下铁道”,名字的由来,大概是因为根据城市的需要,它大部分位于地下,但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对于许多人而言,地铁并不陌生,甚至每天都会乘坐,这个整天穿行于城市地下的“大家伙”,着实让拥挤的城市地面交通“喘了口气”。我们这就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穿行者”。
驱使地铁运行的动力是什么?
地铁的车辆一般采用电动车,驾驶室在列车两端,分4~8节,车厢宽度一般为3米,具备加减速快、停车制动距离短、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在防火设置方面,车厢采用难燃或者阻燃材料制成,不容易发生火灾。
刚才说了,地铁车辆现在一般都是电动车,牵引动力采用直流750~1 500伏特的电力驱动,通过在轨道旁边平行铺设的第三轨供电。信号控制系统从原来的地面信号发展成为自动闭塞、计算机联锁、列车自动监控系统、自动防护系统以及自动运行系统,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地铁车站如何设计?
地铁车站作为整个地下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旅客的切实需要来设计。车站的站间距与公交车站差不多,车站的建筑和结构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
地铁车站按照运营性质可分为中间站、尽头站、换乘站与折返站;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车站。车站内的旅客乘降站台分为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一般还是以岛式站台为主,上下行的地铁停靠在站台两侧,可以方便旅客换乘和集散。
地下空气条件差,怎么办?
由于地铁位于城市地面以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处,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除了进出口通道之外,完全与大气隔绝,列车运行与乘客换乘产生的大量热能无法释放,久而久之空气就变得闷热污浊,严重影响旅客的舒适度。一旦地铁发生火灾,浓烟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窒息致死事故发生。因而必须设置通风和环境控制系统来满足旅客乘车的需要,通风环境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地铁风亭、防排烟系统、阻塞通风和空调通风设备等。
总而言之,地铁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发车密度高、时间间隔短、安全、准时、舒适、污染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等优点,主要缺点就是建设费用高昂,一旦发生火灾等自然灾害,乘客疏散较困难。
轻轨,轻在哪?
轻轨的名称来源于1978年3月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会议,会上确定了轻轨英文为“Light Rail Transit”,简称“轻轨”。
轻轨的前身是有轨电车,经过多年的发展,轻轨与有轨电车分道扬镳,独立发展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轻轨采用电力牵引,通过轮轨导向,在专用的高架和地面封闭线路上运行,运行速度可达30千米/小时,输送能力每小时为1.5~3万人。其实,之所以叫轻轨,轻的就是指载重。
穿行于城市上方
轻轨和地铁非常相似,采用1 435毫米标准轨距,通过架设接触网供电,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和地铁大同小异。轻轨车站一般都采用高架形式,大多数采用侧式站台。轻轨车站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桥梁式结构和框架加桥梁式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适合于用地范围大、车站规模大的地段,可做成2~3层。桥梁式结构适用于用地范围小、客流量小、车站规模不大的地段。
发展潜力大
轻轨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投资较小、运输量大,建设快,管理也较地铁系统容易,其适应性很强,既可作为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主干线,也可作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补充,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个城市修建并开通了轻轨,比如2002年开通运营的长春轻轨,这是我国第一条轻轨;2003年开通运营的天津津滨轻轨;还有2003年和2009年分别开通使用的大连轻轨2号线和7号线等。轻轨具备很多优点,又比地铁省钱,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地铁还是轻轨?
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密集,以大规模转移旅客为目标,建议以修建地铁作为首选。地铁在高峰时间单向客运量在每小时3~7万人次左右,属于大容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在市区内多以地下隧道形式穿越城市,投资最大,工程艰巨,修建周期最长。地铁的平均运营速度每小时40千米左右,两个地铁站之间的距离为1~1.8千米。
若因为修建地铁财力有限,输送旅客人数不像地铁那么多,采用中等运输能力就行的话,那么修建轻轨比较合适。轻轨这类交通方式泛指高峰时间单向客运量在1~3万人次/小时的中等客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轻轨车辆的轴重较轻,对轨道施加的载荷小,一般都是高架或者地面封闭通行,建设投资成本大约是地铁的1/2左右,平均运营速度每小时30千米,站间距离为0.6~1千米。
【认识城市的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城市认识实习报告-北京11-02
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10-26
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认识和思考12-13
2022新颖的园林认识实习报告09-18
白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10-14
广告学专业认识的实习报告06-19
大洋制药厂的认识实习12-19
文明城市创建的自查报告12-02
城市规划顶岗的实习总结11-01
实习期总结—对企业文化的认识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