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总结(精选8篇)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收
元。并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发票检查。通过检查,共收缴违规发票
份,责令改正发票违章违法行为
次,处以违章罚款
万元。为整治发票管理秩序,堵塞税收漏洞,促进全市税收任务的完成和征管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推动票证规范化管理为中心,做好票证基础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票证日常管理,着重从抓基础工作入手,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全市票证及时供应,涉票税收工作正常运转。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用票对象和广大纳税人,票证管理体系日趋规范。
二是抓制度建设。年初,为了更好地完成新时期票证管理工作任务,我们制定了2004年税收票证管理工作目标,完善了票证工作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分人分岗责任制,对票管中心每个干部职工实行“五定”责任制,即定职、定责、定岗、定任务、定奖惩。由于明确了工作目标,增强了责任意识,中心全体人员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好发挥,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为了规范管理,下半年,我们花三个多月时间,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征求多方意见,修改多次,拟定了《**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工作规程》,并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审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施,保障税务执法的廉洁、公正、透明和高效。
三是抓服务质量。票证管理在整个税收管理工作中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角色的作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正常运转,一切为了服务基层,一切为了用票对象,一切为了服务纳税人。”首先,是加强宣传,提供发票咨询服务。以一流的服务态度热情接待基层用票单位和广大纳税人,为他们提供直接解答、电话回应、窗口释疑、专题解惑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解。其次,是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窗式”便民措施。今年3月,我们在行政服务中心增设票证服务窗口,票管中心抽调一人专门负责办理税务登记证,为方便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共办理各类税务登记证306个。窗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岗,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好评,地税局票证服务窗口被评为全市行政服务中心优秀红旗窗口。第三,提供延时服务,做好后勤保障。我市票管中心负责全市票证的印制和发放,供票、用票对象很多,印领发票的有各县(市、区)地税局、市直征管分局、印制冠名发票的单位和用票对象,他们发票用完时间各异,印领时间各不相同。为了保障正常运转,平时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双休日”,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时间,也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的时候,寒来暑往,只要有印制厂送票,有用票单位印领票证,我们都毫无怨言地热情接待,及时办理票证印制、入出库、工本费结算手续,保障供应连续,快捷高效。
二、以加强税收管理为重心,发挥以票控税作用
发票控管是加强税收征管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票,以票促管,以管促收”的思想不动摇,严格执行扣税标准,不断扩大控税范围,巩固以票控税成果,全市涉票税收逐年攀升。
——继续推行“刮奖”发票,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刮奖发票形式操作简便,即取即开,既能提高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又减少了消费者保管发票的麻烦,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发票,普遍使用发票。推行刮奖发票,对促进我市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作出了极大贡献。2004年全市饮食、娱乐服务行业使用“刮奖“发票实现税收
元,比去年增收
元,增长
%。一些典型纳税户税收更是成倍增长。另外,推行刮奖发票,也有利于税务部门加强自身管理,刮奖发票的推行和有关责任制的落实,能够督促基层分局如实掌握纳税人的真实经营状况,不仅可以堵塞税收漏洞,而且能够推动社会协护税大环境的形成。
——不断完善****的扣税管理,严格执行扣税标准。今年,我们继续把同城区****集中到一个窗口扣税,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规范操作规程,核对发票联、税票联、扣税率、扣税额,加强****管理;通过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业务考核杜绝人情票、关系票、错误票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台账,搞好以票控税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由于管理规范,措施得力,我市****扣税工作成效斐然。截止12月份,全市****扣税
元,比去年增收
元,增长
%。其中,建安业****扣税
元,同比增长
%,劳务力资业****扣税
元,同比增长
%,交通运输业****扣税
元,同比增长
%。
——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优惠专用发票管理。过去,我市实行“核定“征收模式的饮食服务业纳税人中,有些人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想方设法隐瞒收入,为少定税找借口。有了税收优惠政策后,部分纳税人反而嫌定税偏低,出现了托人说情调高税负的现象,还有一些人不属优惠对象,也打着税收优惠的幌子,假借他人名义冒领优惠发票,给正常税收管理秩序造成了很大混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症下药”,及时调整了优惠发票管理办法,对发票的发放对象,发放程序,发放数量,使用时限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严格做到三个一致:发票发售对象与税政审批对象一致,发票发售对象与经营业主相一致,发票发售对象与开具发票对象相一致。使一些人通过优惠发票偷、逃税收的企图落空,堵塞了收入漏洞。同时,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对符合政策优惠条件的纳税人及时办理售票手续,发放优惠发票。到目前为止,全市享受税收政策优惠专用发票的户数有
户,2004年共发放优惠定额发票
元,减免税收
元,为维护社会稳定,扶助弱势群体再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以开展票证检查为手段,打击发票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发票检查是规范发票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发票违章违法行为,规范内部管理,督促违章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减少税收流失。还可以通过检查,揭露发票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为打击偷、逃税刑事犯罪提供帮助。
——开展专项检查,遏制发票违章违法行为。今年10至11月,市局精心部署,统一组织,在**
**
**三县市开展了发票专项检查,重点对金融、城建、电力、交通、文教、卫生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2003年元至12月份发票的开具、取得、保管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65个单位,发现发票违章、违法行为1429起,各单位取得违章发票
份,涉税金额
万元,处以发票违章罚款
万元。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一是书面通知有问题的纳税人约谈取证,推心置腹地与他们沟通思想,耐心细致地进行政策宣传,晓之以利害关系;二是宣传发票管理业务知识,提高财务人员对地税发票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以降低发票使用违章率;三是及时把检查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并提出意见限期整改;四是督促税务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清查,从源头杜绝发票违章行为的发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将分散型的发票违章行为,集中在报账单位查处,既能节省人力、物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可通过对取得发票方的处罚,阻止违规发票的去向,引导全社会都来参与地税发票的管理,使发票违章违法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开展日常检查,加强源头控管。平时在发票发售窗口和其它发放环节,对发票的使用、保管、扣税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在案,酌情处理。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地税系统在票证日常管理中,共发现发票违章违法行为
起,收缴违法发票
份,处以发票违章罚款
元。
——开展专案检查,查处举报案件。为打击发票违章违法行为,我们在市局和各县(市、区)局设立了举报中心,将举报电话印在新版发票的下方,并要求各地在专案检查中做到:一是认真接待举报来电、来函、来访,随叫随到;二是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三是廉洁自律,拒绝吃请和送礼;四是处罚从重,让违规者有切肤之痛。通过严肃纪律,今年全市地税系统共查处各类举报案件
起,处以发票违章罚款
元。其中,市局票证管理中心查处举报案件
起,收缴违规发票
份,责令限期改正
次,处以发票违章罚款
元。
四、以提升管理水平为目的,加强票证管理业务学习
今年7月,省局发文,对各地税收票证管理中心加挂科(股)牌子,进一步明确了票证管理的职能作用。为认真履行新的工作职责,完成各项任务,我们从票证管理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入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上半年,我们在省局票证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安排下,认真开展了题为《关于以票控税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和《关于货运发票管理情况的调查》的课题调研活动,重点调查了**
**等县市,抽查了8个基层分局,走访了12个纳税单位。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调查摸底,与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零距离思想交流,总结和客观评价了我市以票控税管理、货运发票管理的成绩,找出了不足,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意见。还对我市票证管理工作作了前瞻性的思索,为开拓视野,探索新的管理办法,提供了参考,并在今年11月份全省票证管理人员培训班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反响很好。
二是分步进行票证管理业务培训。自去年全省成立税收票证管理中心以后,我市票管部门很快按机构编制落实了人员,这一阶段调入的新人较多,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较过去优化,但还有一些人员票证管理业务不熟,工作起来不算得心应手。特别是基层分局的一些兼职票管人员,对新的发票管理知识所知甚少,束缚了票证管理业务的发展。所以,开展票证管理业务培训,是当务之急。今年3月份,我们首先在**举办了一期培训,来自全县各基层税务分局的21名票管人员参加了学习,市局派专人前去授课,与会人员通过对发票领用、开具、保管、发放、检查等基础业务的学习,票证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是积极参加《行政许可法》的学习。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涉及发票的行政许可就有三项内容。为了执法守法,方便纳税人,我们按时参加市局组织的多次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详细做笔记,不懂就问,踊跃参加各类考试和答题活动,掌握了很多新的法律知识,为起草、实施发票管理规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我国税收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环境下, 构建高效、安全、稳定的税收系统至关重要。税收票证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 处于信息化环境的铁路货运票证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积极寻找可行的措施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
二、对税收票证管理的认识
(一) 税收票证
《税收票证管理办法》中对税收票证的解释是, 税收票证指的是税务机关和扣缴义务人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代征代售人根据委托协议的具体内容, 征收税款和基金费, 以及滞纳金和罚没款等的过程中, 所开具的各种法定证明, 例如收款和退款以及缴库凭证等。所以说, 税收票证是税务部门开展税收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的凭征和重要的载体, 是税务机关组织各项收入的时候用到的收款和退款的凭证, 例如税款和基金等。
(二) 税收票证管理
税务机关会对所有税收票证进行全程的专业化管理, 从设计和印制税收票证, 再到领发和保管、填用, 以及结报缴销和作废、盘点、核算、交接税收票证, 直到最后的归档和销毁的整个过程, 税务机关都会予以严格的管理。
(三) 税收票证管理的重要性
税收票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织收入工具, 税务机关组织税款和基金等各项收入的时候都要使用这种重要的凭证, 也是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会计和统计核算的过程中要用到的重要原始凭证。所以说, 税收票证与我国的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密切相关, 是维护税款安全和足额入库的重要保障。因此, 加强税收票证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三、信息化环境下税收票证管理出现的问题
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信息化环境下, 铁路货运的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体来讲, 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 设计与规划问题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信息化环境下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在设计和规划上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例如实用性较差。而且设计不合理, 导致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被浪费, 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利用, 相关信息没有在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规划。
(二) 实际应用问题
税收票证管理的实际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票证模块中, 往往会出现只能正常使用其中一部分功能的现象, 一些较为重要的功能却无法正常使用。于是, 虽然处于信息化的环境下, 但征管系统却只实现了票证领发的信息化管理。但其他大量的工作却仍然没有实现信息化, 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工办公, 工作效率较低。例如, 在编制结报手册、报表, 记载票证分类出纳账的时候, 大多还是人工操作, 没有实现信息化。而且,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有时候,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传输各种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直接致使了票证缴销和结存数据的错误。进而导致票证库存和票证账簿无法正常查询, 票证用存报表也无法产生。另外, 一些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操作软件和技术, 也导致了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人为错误的出现。
(三) 信息系统问题
信息系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较为严重。例如, 系统不稳定的时候, 便会直接对开具税收票证的过程产生影响。于是便会出现在打印税票的时候, 经常会在点击打印之后, 却无法打印实物票证, 但系统后台却已经将实物票证作为正常打印的票证进行处理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工作人员只能无奈的将该票证作废, 重新打印, 以避免出现打印下一张票证的时候系统电子票号和实物票证号码不一致的情况。另外, 在票证打印设置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因为系统的一些错误, 也会出现打印的内容格式和正常情况不符的现象, 导致返工。
(四) 其他问题
目前, 还有一些票证是手工填开, 没有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 使得票证的填开和结报销号等工作变得十分繁琐, 例如, 税务代保管资金收据和印花税销售凭证, 以及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等。另外, 还有一些票证的管理途径不同于税收票证, 是由地方财政部门进行管理的, 也没有纳入信息化管理。这些情况的存在, 都极大地增加了税收票证的统计难度。于是, 征管系统产生的报表和账簿在内容和数据上都无法直接生成正式报表和账簿。
四、信息化环境下税收票证管理的强化措施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 信息化环境下, 税收票证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经过分析研究, 我们认为, 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尝试。
(一) 加强税务队伍建设
信息化环境下,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 货运中心要积极地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帮助大家学好、用好各种软件, 提高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人为错误的发生, 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 加强系统建设
针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努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完善相关程序, 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软件进行升级, 保证软件的稳定运行。并把税收票证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管理等与信息技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保证各个税收票证功能模块的充分应用, 提高税收票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 多种手段相结合
目前, 铁路货运中心的税收票证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暂时还无法覆盖到税收票证管理的所有环节。所以,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货运中心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式, 同时积极结合其他软件进行票证管理。从而保证税收票证管理的稳定、高效进行。例如,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货运中心在设计各种出票证账簿和票证报表的时候, 可以利用EXCEL录入所需要的少量数据。然后, 其他大量的日常货运业务中产生的数据则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汇总。多种手段相结合, 从而最大程度提高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的效率。
(四) 制定作业指导书
货运中心要积极地结合日常货运的各项具体业务, 制定详细规范的作业指导书, 充分发挥计算机发票的强大作用, 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发挥信息优势。并利用货运中心的内部网络, 对税收票证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一旦发现问题, 要及时予以解决, 提高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
(五) 加强日常管理
货运中心还要注意信息化环境下对税收票证的日常管理。首先, 要注意完善日常领用制度, 对资料的完整率进行考核。并严格规范票证填开流程, 加强对作废票的管理, 责任落实到人, 并定期对票证进行统一的盘点, 保证结存票证的安全。
五、总结
税收体制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铁路货运税收票证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但在信息化环境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基于铁路货运的特殊性, 货运中心的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漫长而艰巨。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 货运中心可以通过加强税务队伍建设和系统建设, 制定详细规范的作业指导书, 加强日常管理的方式, 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税收票证管理水平。同时, 针对实际情况, 货运中心还可以积极地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式, 同时积极结合其他软件进行税收管理票证
总之, 铁路货运税收票证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货运中心要积极地适应新环境, 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采取可行措施解决各种问题, 强化管理工作, 从而更好地实现铁路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谭荣华.税收信息化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50.
[2]邬国俊.票证管理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10 (09) .
[3]范旭涛.河北省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取向[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05) .
[4]袁荣林.征管信息化条件下税收票证管理亟待加强[J].金山, 2010 (09) .
[5]陈忠伟.浅析税收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活力, 2009 (21) .
[6]张骁龙.增值税票证系统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上海商业, 2013 (09) .
税收票证既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或收取退还税款的完税或收款法定证明,也 是税务机关实际征收或退还税款的凭据,又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会计和统计核算的 原始凭证以及进行税务检查管理的原始依据。填用以前的税收票证属于无价证券,填用后就成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完税证明。税收票证管理是指国家征收机关为保证 税款及时、足额、准确缴人国库和税收会计、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各自的权 责对税收票证的印制、领用、缴销、损失和结存等情况进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税收票证管理的作用
税收票证一经填用便成为征纳双方执行征税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凭证,可以无偿收取税款。税收票证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税收票证管理的重要性。此 外,税收票证不仅是税收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纳税人进行财务核算的 原始凭证。因此,加强税收票证管理,是税收管理的一项不可忽视和经常性的基础 工作。如果对税收票证的管理松懈,就会出现弄虚作假,挤占、娜用甚至贪污税款 的间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人,税收 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税收票证管理又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严格加 强税收票证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保证税款及时足额人库的作用
在组织税收收人过程中,税款一般是通过税收票证的传递缴人国库的。在遵守 税法规定的前提下,税收票证上填写的税额的多少,决定着税收人库数额的多少。税收票证填写不正确或者出现差错,管理混乱,开票不收税或者收税不开票,就会 影响税款人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1)从税收票证的印刷和领发上看,有计划地、及时地印刷和领发税收票证,使征收机关和人员做到有票可领、有票可填,才不致出现由于没有税收票证而无法 收取税款的现象。
(2)从税收票证的填写上看,正确地填写税收票证,才能使税款及时收取和 缴库,防止由于填写错误、开大头小尾票据、假报票证丢失等而造成税款不能及时 人库的后果。
2.保证税款准确无误核算的作用
税收票证是税收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税收票证的填开与使用是否 符合要求和规定,对税收会计和统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税收 票证填写符合规定并且规范清晰,才能保证税收会计核算准确无误,保证税收统计 报表顺利填报,保证税收信息顺利地传递。否则,就会致使税收会计无法进行核 算,税收统计无法填制报表。
3.保证征收费用适当降低的作用
税收票证本身所支付的费用(印刷、保管等费用)是税收成本中征收费用的组成要素之一。因此,税收票证的节约与浪费,直接影响到税收成本的高低。加强 了税收票证的管理,就能够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印刷和领发税收票证,就不会造成积 压;就能保证规范、准确地填写税收票证,不出或少出填写错误,就能减少作废数 量;就能做到妥善保管,避免税收票证的丢失。这样就会减少浪费和损失,从而保 证税收成本的降低。
一、在运行设备上工作,应根据工作性质遵照“安规”的有关规定填写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作票。严格执行“两票”过“四关”,即;一关:无票不开工。二关:票不合格不开工。三关:不符合开工手续不开工。四关:验收不合格不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二、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填写,一式两(或多份)份,经工作票签发人签发后,交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各科室负责人)审查和布置安全措施,履行开工手续,双方签名后有效,方可开始工作。在工作票执行过程中,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值班员收执,按值移交。
三、工作票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要求设备名称、编号清楚、任务明确、地点具体,不得涂改、掉项和漏项,如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时,应字迹清楚。四、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开工前工作票的全部措施应一次做完。
五、事故抢修可不用工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薄内,在开始工作前必须按“安规”有关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并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护。
六、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工作负责人在转移工作地点时,应向工作人员交待带电范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七、工作票必须由原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在未办理终结手续以瓣,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
八、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周密的检查,待全体工作人撤离工作地点后,再向值班人员讲清所 修项目、发现的问题、试验结果和存在问题等,并与值班人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后,工作票方可终结。已完工的工作票应加盖(已终结)印章,作废的工作票要加盖(作废)印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个体税收的征收管理,规范征管行为,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局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税务登记管理
第二第三条
从事生产、经营(除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的个体工商户, 均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向生产、经营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一)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核发税务登记证(纳税人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主管地税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
(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核发税务登记证。
(三)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并督促纳税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已领取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的临时税务登记户,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转办税务登记。临时税务登记转为税务登记的,主管地税机关收回临时税务登记证件,换发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补填《税务登记表》。
(四)符合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承包人、承租人是个人的,应自承包、承租经营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承包、承租经营合同的副本及有关证件向业务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五)个体工商户具有多个生产经营场所的,应当分别向机构所在地、生产经营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核发税务登记证。
第四条
个体工商户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根据不同情况向地税机关如实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二)业主的居民身份证;
(三)经营场所房产证、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合同;
(四)承包、承租经营合同;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证件及以上资料的复印件。
第五条
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主管地税机关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并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税务登记证件。
税务登记证应妥善保管,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伪造。如有遗失,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地税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同时申请补发。
第六条
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建立纳税人分户或分类征管资料档案,并按规定采集基础信息资料,录入征管信息系统。
第七条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或自有关事项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持变更营业执照或有关证明文件以及原地方税务登记证件、居民身份证等资料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第八条
税收管理员应在收到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等税务登记申请资料3个工作日内,对其设立、变更登记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查。
对新设立的个体工商户,税收管理员应在15日内明确其征收方式,并告之纳税人。同时向其宣传相关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办税辅导。
第九条
个体工商户发生停业的,应在停业前7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填报《停、复业(提前复业)报告书》。主管地税机关自接到申请3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准,同时结清税款,收缴、封存纳税人未用发票和发票领购簿、地税登记证副本等。
税收管理员应在收到个体工商户停业登记申请资料当日,对其申请停业情况进行核查,对查无问题的,办理停业报批手续。在个体工商户停业期间,税收管理员应按旬对停业户进行巡查,发现停业户在停业期间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应按规定对其补税、罚款;对停业期满未及时申请复业的个体工商户,应督促其按规定办理复业手续。
个体工商户停业期满,仍需延长停业的,应在停业期满前5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申请,办理延长停业登记后方可延期。复业时,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申请,并领回启用主管地税机关收存的有关证件和资料。
第十条
已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税收管理员应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收管理员应实地检查,对查无下落并且无法强制其履行纳税义务的,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经主管地税分局分管领导批准后存入纳税人档案,暂停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使用。
个体工商户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三个月的,主管地税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其应纳税款的追征仍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对已认定为非正常户的个体工商户,又前来履行纳税义务或被地税机关追查到案予以处罚的,在其履行纳税义务和接受处罚后,恢复为正常户管理。
第十一条
个体工商户因生产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注销登记30日内,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办理税务登记的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迁入迁出手续,并结清当期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迁出地主管地税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与迁入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户管资料交接手续,迁入地主管地税机关在收到户管资料3个工作日内,通知纳税人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第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因放弃经营等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或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其他机关撤消登记或批准、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等,申报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三条
市、县(区)局要按季与工商局、国税局交换设立、变更、注销、停业登记和非正常户认定信息资料,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登记信息的比对分析,发现漏征漏管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其纳入日常税务管理。
第三章
账簿、凭证管理
第十四条
从事生产、经营并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户,达到建账标准的,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置账簿并办理账务,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
(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设置复式账:
1、注册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
2、营业税纳税人月营业额在4万元以上;
3、对从事应税劳务月纳地方税额在0.2万元(含0.2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设置复式账。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设置简易账,并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复式账:
1、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
2、营业税纳税人月营业额在1.5万元至4万元;
3、对从事应税劳务月纳地方税额在0.1万元以上0.2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应当设置简易账。
上述所称纳税人月营业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上一个纳税月平均销售额或营业额;新办的个体工商户为业户预估的当经营期月平均营业额。
第十五条
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和本办法规定的设置账簿条件,对照选择设置复式账或简易账,并报主管地税机关备案。账簿方式一经确定,在一个纳税内不得进行变更。
个体工商户可自行建账,也可以聘请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者经主管地税机关认可的具备资质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
主管地税机关应加强对代理建账人员的监督管理;对在代理
建账过程中弄虚作假的,提请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
对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可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经县级地税机关批准,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
第十六条
使用税控收款机的个体工商户,其税控收款机输出的完整的书面记录,可以视同经营收入记账依据。
第四章
核定管理
第四第十七条
个体工商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地税机关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应纳税经营额、所得额(以下简称定额)分税目进行核定,确定其应纳税额。
(一)经主管地税机关认定和县级地税机关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未达到建账标准的;
(二)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账簿的;
(三)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四)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五)能准确计算收入,但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计算盈亏的;
(六)虽能提供成本费用的证明材料,但不能提供准确收入证明的;
(七)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八)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八条
定期定额户的定额执行期为每季或半年,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对营业税起征点以上的定期定额户按季核定一次定额;对临界营业税起征点的定期定额户(月营业收入4000元以上5000以下)每半年核定一次定额;对临界营业税起征点以下(月营业收入4000元以下的未达起征点户)每年核定一次定额;增值税定期定额户暂依国税局核定周期确定。
第十九条
典型调查。主管地税机关应将定期定额户进行分类,在核定期内,按行业、区域选择一定数量并具有代表性的定期定额户,对其经营、所得情况进行典型调查,每个行业的典型调查户数应不少于该行业定期定额户总户数的5%。
第二十条
地税机关核定定额应依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自行申报。被确定为核定征收方式征收税款的个体工商户,在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15日内或在定额执行期到期前30日内,按照主管地税机关要求,领取并填报《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申请变更)纳税定额表》,提供有关的成本费用支出凭证和其他证明材料。
对逾期未办理核定申报或未按照要求提供有关纳税资料的定期定额户,主管地税机关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核定定额。
(二)核定定额。主管地税机关根据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情况,将其按行业、地域、规模进行合理分类,参考典型调查结果,对缴纳营业税的个体工商户采用计算机核定法;对其他个体工商户可采用采用行业参照法、成本费用法、能源消耗法、盘点库存法、发票测算法、往来资金测算法、实地测算法,初步核定定额,并计算出应纳税额。采用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定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三)集体评议。在对定期定额户初步核定定额后的3个工作日内,主管地税机关应有选择的组织或邀请有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定额户代表、工商联代表、个私协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协护税人员、税收管理员等民主评议小组成员参加的定额评议会,对初步核定定额进行集体评议,听取各方意见,做好会议记录,并将评议结果填入《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申请变更)纳税定额表》“税务机关复核”栏内。
(四)定额公示。经集体评议确定后定期定额户的核定情况,主管地税机关应在2日内将集体评议结果在办税服务厅或乡(镇)、街道等政府机构所在地予以公示,或分路段向纳税人发放定额核定公示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定额公示的期限为5个工作日。
(五)上级核准。定额公示结束后2日内,主管地税机关应根据公示意见确定定额,填写《定额核定汇总审批表》,并将核定情况上报县级地税机关审批。
县级地税机关应对《定额核定汇总审批表》的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下户核实。县级地税机关审核批准的时期为3个工作日,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六)下达定额。上级核准定额后,主管地税机关应在3日内制作《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并在7日内将《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送达定期定额户,签收送达回证。
(七)公布定额。主管地税机关将最终确定的定额和应纳税额情况在原公示范围内进行公布。在办税服务厅公布时间为一个定额执行期,在政府机构所在地或纳税人集中地公布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二十一条
主管地税机关应加强征管信息系统管理模块的应用,严格按计算机核定法进行定额核定。
(一)主管地税机关采用计算机核定法,要综合分析影响纳税人经营的因素,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科学选定定额因素、核定参数,分户准确采集有关信息,逐户输入计算机,自动生成应纳税额。
(二)税收管理员应及时、完整采集和录入个体工商户经营基础信息数据,确保计算机核定各项定额要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强定额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按规定程序计算生成的个体工商户应纳税营业额,税收管理员不得调整。对由于特殊原因造成核定的应纳税营业额与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不符的,必须经县级地税机关核准后据实确定应纳税营业额。
第二十二条
定期定额户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地税机关应当重新核定其定额。
(一)发生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地址等情况变动,以及连续3个月实际经营额超过或低于核定定额20%(含)以上的定期定额户,必须重新填报《纳税人自行申报(申请变更)纳税定额表》,提供相关证明资料。主管地税机关自接到定期定额户申报之日起5日之内进行实地调查。
经定期定额户主动申报调整定额且情况属实的,对其定额按规定程序进行合理调整。
(二)定期定额户对地税机关核定定额提出异议或者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核定定额难以执行的,应当自接到《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或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之日起15日内,到主管地税机关领取并填报《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申请变更)纳税定额表》,提供能够说明其生产经营真实情况的证明资料。
主管地税机关应当自接到《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申请变更)纳税定额表》之日起5日内重新调查,书面做出调整或不予调整应纳税额的决定。对做出调整应纳税额的决定,应当重新下发《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定期定额户在未接到主管地税机关的复核意见之前,应按主管地税机关原核定定额纳税,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
(三)核定的定额经地税机关公布后,其他纳税人或公民提出异议或者主管地税机关在日常管理中有依据认定定期定额户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核定定额难以执行的,由主管地税机关责令相关定期定额户提供能够说明其生产经营真实情况的证明资料。
(四)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定期定额户的原核定定额不变,但应纳税额应作出统一调整的,主管地税机关可依据原核定的定额,直接调整应纳税额,重新下达《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
(五)上一级地税机关发现定期定额户定额偏低或偏高的,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调整定额的建议,主管地税机关应在10日内进行实地调查,及时调整,并上报调整结果。
(六)定期定额户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临时性停业需调整原纳税定额的,经主管地税机关负责人审批后,可按照实际停业天数进行调整。
(七)定额重新调整之后,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及时在原公示场所予以公示。
第二十三条
主管地税机关对核定定额未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定期定额户,应当下达《未达起征点通知书》,核定的定额作为定期定额户领购发票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市、县(区)局每半年与同级国税局交换一次个体工商户核定定额信息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对地税机关核定定额小于国税机关核定定额的,主管地税机关要及时调整;对地税机关核定定额大于国税机关核定定额的,应及时向国税机关反馈。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国、地税联合核定定额工作。
第五章
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
第二十五条 经主管地税机关批准,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采用直接(上门)申报、委托银行或划缴税款、简易申报等纳税申报方式,经确定的纳税申报方式在定额执行期内不予更改。
第二十六条 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
实行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可以采取简易申报方式,即“以缴代报”,只按照主管地税机关确定的应纳税额和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不再办理纳税申报。
定期定额户经营地点偏远、缴纳税款数额较小,或者主管地税机关征收税款有困难的,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简并征期,但简并征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定额执行期。简并征期的税款征收时间为最后一个纳税期。
第二十七条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未达起征点定期定额户,要在定额执行期结束后的次月申报期内,按规定向主管地税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二十八条 定期定额户可以委托主管地税机关认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税款划缴。
凡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缴税款的定期定额户,应当向主管地税机关书面报告开户银行及账号。其账户内存款应当足以按期缴纳当期税款。其存款余额低于当期应纳税款,致使当期税款不能按期入库的,地税机关按逾期缴纳税款处理;对实行简易申报的,按逾期办理纳税申报和逾期缴纳税款处理。
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完税证明的,可以到主管地税机关领取。
第二十九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利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互联网、电话或上门等方式开展申报纳税提醒服务,提醒纳税人依法履行按期如实申报、纳税等各项义务。
第六章
发票管理
第三十条
依法办理地方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需要领购使用地税普通发票的,凭税务登记证副本以及主管地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资料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税服务厅申请领购发票。
第三十一条
主管地税机关对领购地税普通发票的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包括未达到营业税起征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结合其定额核定情况,根据其生产经营范围按规定核定或调整供应发票的种类和准购数量。对纳税信誉等级B级(含B级)以上、月发票使用量较大的个体工商户,采取“批量供应”方式供应发票;对其他个体工商户采取“缴旧购新”、“验旧供新”方式供应发票。
第三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领购发票时,主管地税机关应对其上一期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查验并录入征管信息系统,对已使用发票票面营业额和核定营业额进行比对,审核发现其票面营业额超过核定营业额的,按票面营业额计征税款。
第三十三条
未达起征点个体工商户普通发票开具额或实际
经营额超过起征点的,应向主管地税机关如实申报纳税,主管地税机关应及时调整定额,并依法征收各项地方税费。
第七章
税源监控和检查
第三十四条 主管地税机关应定期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进行税务检查,重点对未达起征点、停歇业户、非正常管理户、领购使用地税普通发票户等个体工商户的日常检查,实现动态跟踪监控。
税收管理员要按月对责任区内个体工商户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掌握责任区户籍动态,防止漏征漏管;督促个体工商户依法亮证经营、使用发票和按期如实申报缴纳税款。
第三十五条
主管地税机关要按照“抓住大户、管好中户、规范小户”的个体税收征管原则,根据纳税人征收方式的不同和年纳税额的大小,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查账征收户、起征点以上双定户、临界起征点双定户(月营业收入4000元以上5000以下)、临界点以下双定户、临时经营户五类实行分类管理。
第三十六条
主管地税机关要加强未达起征点户的认定管理,严格控制未达起征点户的认定比例。原则上,市区繁华路段起征点以上户≥90%;较繁华路段起征点以上户≥75%;一般路段起征点以上户≥65%;较偏僻路段起征点以上户≥50%;偏僻路段起征点以上户≥30%。所辖区域路段的属性由各主管地税分局确认,报市局征管科备案。三县局结合实际确定未达起征点户认定比例。
第三十七条
主管地税机关要按照“户籍管理规范、核定管理
规范、申报征收规范、发票管理规范、执法行为规范、纳税服务规范”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规范管理示范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规范管理示范街”的典型示范作用。
第三十八条
县(区)局应建立个体税收征管评价分析制度。每半年对本单位个体税收收入规模、各路段和行业税负、未达起征点认定率、定额核定执行情况开展一次综合性检查分析,查找本单位在个体税收征管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市局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个体税收征管数据的监控分析和评估,不定期开展个体税收管理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在户籍管理、核定管理、申报质量、发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第八章
协税护税管理
第三十九条
县(区)局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积极支持个体税收征管工作。
第四十条
县(区)局负责协税护税组织的日常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协税护税组织由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居委会(村委)、市场主办单位及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有关人员组成。
第四十一条
主管地税机关要借助协税护税组织,加强对农贸市场、偏远地区、零散税收和专业市场个体税收的征管工作。
第九章
违章处理
第四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有下列税务登记违章行为之一的,由主管地税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分别按照以下处罚标准进行处罚:
(一)逾期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在一个月内的,处50元罚款;逾期一个月以上的,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二)不办理税务登记,经主管地税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主管地税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三)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账簿凭证、发票违章行为之一的,由主管地税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分别按照以下处罚标准进行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故意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使用假发票的,每份处500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10000元;
(四)使用收据、白条代替发票的,每份处200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2000元;
(五)转借、串用发票的,分别进行罚款,按每份200元处罚,罚款最多不超过2000元。
个体工商户拒不接受地税机关处理的,主管地税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第四十四条
个体工商户有下列申报纳税违章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分别按照以下处罚标准进行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每逾期一天,按日处1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不申报纳税或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定期定额户在以前定额执行期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或者当期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20%,而未按规定向主管地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缴纳应纳税款的;以及已办理停业手续而实际上仍在经营的,按偷税处理,由主管地税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其他纳税人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蚌埠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2011年第4号
为加强我省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制定了《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间借贷,是指金融机构之外的单位、个人之间相互拆借资金、集资等融资行为(以下简称应税劳务)。第三条 凡在我省范围内有偿提供民间借贷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我省取得利息收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非居民),均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四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其中:营业税适用“金融保险业”税目,个人所得税适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
第五条 纳税人应纳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入,包括加息、罚息、逾期偿还利息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六条 纳税人的计税营业额或应纳税所得额应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的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当事先确定采取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不得变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折合率应当按照月度或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终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月度或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七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按照贷款利息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营业税=利息收入×5% 应纳个人所得税=利息收入×20% 应纳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利息收入×10%(税收协定或安排的税率低于10%,按协定或安排规定的税率计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分别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计算缴纳。
第八条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证的当天,是指:签订书面民间借贷合同并明确付款日期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确定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借贷资金利息收入的当天。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利息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的当天。
非居民各项税收,以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对境外非居民纳税人支付利息超过三万美元的,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对外支付税务证明后才能付汇。
第九条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确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第十条 纳税人营业税的纳税地点为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为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非居民各项税收的纳税地点为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 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当真实、准确、全面地核算应税劳务的发生,并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
第十二条 应税劳务发生后,纳税人应当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并申请开具合法票据。
第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民间借贷融资双向申报制度,融资双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按时办理纳税申报,如实报送相关资料。具体报送资料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建立健全信息核查制度,按月对融资双方财务报表往来账项进行比对、分析和验证。
第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融资过程的跟踪控制,根据民间借贷双方的关联关系(集团企业、关联企业和其他)、利息收付、财务处理等特征,确定适用不同的征收方式,实施分类管理。
第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企业融资类型、规模、频繁程度,实施重点管理。
第十七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纳税人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或借据,但经税务机关核查,有充分证据表明存在民间借贷行为和金额的;
2、纳税人虽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或借据,但约定的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又无正当理由的;
3、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第十八条 纳税人有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顺序核定其应纳税额: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3、按下列公式核定: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地方税务局确定。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第十九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利于税源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委托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代征该应税劳务应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二十条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利息时,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一条纳税人发生的利息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规定比例和税法及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的当期和以后扣除。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申报纳税以及发生税收违法行为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执行。
四川省XX县地方税务局2004税收征收管理及机关经费收支情况审计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七条和《XX县审计局审计通知书》(井审通[2004]
1号),审计组自2005年2月28日至3月18日对你单位2004税收征收管理及机关经费
收支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现审计工作基本结束。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办法(试行)》第五十六条、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出具以下审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地方税务局属全民所有制行政单位,其财政、财务关系及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均隶属于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经费收支实行县局报帐管理制。
机关内设五股二室,即计划财务股、综合税收管理股、农税股、法制股、人事教育股、办公室和监察室。下设六所一局,即研城税务所、研经税务所、马踏税务所、竹园税务所、周坡税务所、直属征收所和稽查局,具体负责税收征收、查补及行使税收管理职能。
2004年末,单位共有职工114人,其中:在职职工94人,离退休职工20人。
全年机关经费来源总额为550.90万元,经费支出总额为601.49万元,当年经费超支50.59
万元。截止2004年末,县地税局账面固定资产余额为363.33万元。
二、会计责任
该单位已按审计程序承诺对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负责。
三、审计评价意见
(一)税收征收管理情况
1、税收计划完成情况
县政府下达的税收计划(不含农业税及附加)2836万元。同口径计算,实际完成2990.02万元,完成计划的105.43%,同口径比较,较上年同期增加369.05万元,增长14.19%。
2、税收征收管理情况
(1)截止2004年末,全县工商登记户数6356户,税收登记户数4765户,纳税申报户数
3393户。纳税申报户数与税收登记户数相差1372户,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的分支机构分
别办理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由总机构统一办理;部分个体工商户税收由代征单位代征后统一解缴入库(如生猪营销户);部分已找不到纳税人的工商户,已纳入非正常管理,但未到
规定期限,还未注销其税务登记证。
(2)县地税局稽查局全年共检查企业115户,应补税的企业为98户,按规定应予以补交的税款120.74万元已足额缴库,其中:税收113.95万元,罚款5.41万元,滞纳金1.38万元。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规定,全年共减免工商户563户,减免税
收351.35万元。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减免89.95万元,残疾人税收减免3.66万
元,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所得税减免257.74万元。按税种划分:企业所得税257.74万
元,个人所税45.96万元,营业税39.9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75万元,教育附加和地方
教育附加3.98万元。
3、农业税征收及减免情况
(1)县政府下达你单位的农业税及附加征收计划为1034.11万元,其中:正税861.76
万元,附加172.35万元。实际完成887.88万元(含征收的以前农业税尾欠13.31万元),同口径计算,实际完成874.57万元中:正税728.81万元,附加145.76万元,均完成计划的84.57%。
(2)乐山市地方税务局下达我县农业税灾歉减免指标为89万元。县政府已按程序
将该指标89万元全部安排用于各乡镇农业税灾歉减免。你单位于2005年1月20日前将农
业税灾歉减免资金89.00万元,全部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从随机抽取的宝五乡和三教乡来看,该资金已全部兑付给农户,未发现与灾歉减免政策不一致的现象。
(二)机关经费收支情况
1、经费来源合计550.90万元。
(1)乐山市地方税务局拨入经费294.19万元,其中:经常性经费264.18万元、代征手续费27.8万元、“两费”手续费2.21万元。
(2)县财政拨入经费250.1万元。
(3)其他收入6.61万元。其中:残疾人保障金代征手续费2.08万元、职工个人教育费代征手续费4.07万元、利息收入0.43万元、其他0.03万元。
2、经费支出合计601.49万元。其中:在职职工工资及福利241.73万元、社会保障费53.43万元(主要包括离退休职工工资和职工的医疗保险等)、设备购置费30.58万元、公务费65.52万元、业务费31.32万元、会议费53.19万元、招待费14.56万元、修缮费5.11万元、代征手续费19.22万元、农业税征收经费50.99万元、临工费7.31万元、税法宣传费5.17万元、其他23.36万元。
3、收支品迭,当年经费赤字50.59万元。
4、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万元
资产类 年 初 年 末 负债及结余类 年 初 年 末
银行存款 129.40 85.53 暂存款 177.18 174.18
暂付款 182.37 172.65 固定基金 332.75 363.3
3固定资产 332.75 363.33 结余 134.59 84.00
合 计644.52 621.51 合 计644.52 621.51审计结果表明:地税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制定税收考核计划,落实税收征管制度,加强重点税源和所得税管理,强化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防止税收流失,查补税收120.74万元,积极依法征收残疾人保障金28.60万元。全面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不含农业税及附加的其它地方税收和教育附加收入目标任务,并按规定正确划分税收级次,及时拨付2004农业税灾歉减免资金。但同口径计算,农业税征收收入完成了县政府下达计划的84.57%。
该单位提供的相关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地反映了2004局机关经费收支情况,未发现隐瞒或截留税款作为机关经费来源的现象,经费支出合规,内控制度基本健全有效。但在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相符合的现象。
四、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违规占用农业税减免丰歉调节基金(另作审计决定)。
2、“三代”税款手续费未单独设置会计账簿核算收支。
2004年,市地税局划拨你单位的“三代”税款手续费为278,000.00元,机关会计账务核算反映的“经费支出—代征代扣手续费”账面支出709,363.10元。经逐笔审计确认,实际支付代征代扣手续费为192,207.23元,其收支均在机关经费收支账务中核算,未单独设置会计账簿核算其收支结余情况。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代扣、代收和代征税款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1]523号)第五条第三款“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单独设置会计账簿,及时核算代扣、代收和代征税款手续费收支情况”之规定不符;你单位也未认真执行我局提出的“你局要于2003的财务核算及管理工作中,按规定单独设账核算„三代‟税款手续费的收支情况”的审计意见(井审意[2003]3号)。
(二)处理意见
地税局要切实按照《关于代扣、代收和代征税款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自2005年起单独设置会计账簿,单独核算代扣、代收和代征税款手续费收支情况,并将2004年“三代”手续费结余85,792.77元纳入2005年“三代”税款手续费预算,上报市地税局。
五、审计建议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解缴入库。
2、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纠正极个别税务专管员无依据为一些部门和单位开具名目繁多的其他服务业发票,开具的发票中多数无收款单位,费用项目与发票种类不相一致,发票记帐联未给对方,发票核销时对空白发票未加盖核销印章等现象,切实加强发票管理,加大对发票使用情况的检查力度,保证发票的正确使用。
知
来源:
发布单位:泉州市地方税务局
文号:泉地税发〔2009〕98 号
索引号:QZ00807-0200-2009-00004 发布日期: 2009-12-04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营运车辆税收征管,现将《营运车辆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市局征管科反馈。
附件1:泉州市营运车辆税收最低定额标准表
附件2: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申报变更)纳税定额表
附件3: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申报确认表 附件4: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明细表
附件5: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增减变动明细表 附件6:代征车辆户管台账 附件7:代征车辆分户台账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四日
营运车辆税收征收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市营运车辆税收征收管理,规范征管秩序、防止税款流失,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征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对象
(一)在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登记注册,并使用机动运输车辆提供公路客货运输劳务的企事业单位、个体户;
(二)提供公路客货运输劳务,其运营的机动车辆车籍地在泉州市的个人;
(三)未依法登记注册,车辆又未落籍,但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泉州市内,使用机动运输车辆提供公路客货运输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以上适用对象均为本办法所称的“营运车辆纳税人”。
二、户籍管理
(一)提供公路客货运输劳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其机构所在地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上述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向其机构所在地地税机关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1.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4.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
5.道路运输证; 6.机动车行驶证。
(二)营运车辆纳税人机构所在地地址、所属车辆数量或核定载质量(客数)等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三)营运车辆纳税人因机构所在地地址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前,或者机构所在地地址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自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迁达地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三、征收管理
(一)征管模式。对营运车辆纳税人的征收管理,地税机关可分别采取自管、委托代征、自管与委托代征相结合等模式,具体模式由各县级局根据管征实际确定。
凡具备直接征收条件的,如货运、客运公司(包括出租车公司)应纳入自管范围。
纳入自管范围的营运车辆纳税人以下简称“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委托代征单位代征的营运车辆纳税人以下简称“委托代征营运车辆纳税人”。
(二)征收方式及标准。
1.对账证健全,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总额,按规定提供纳税资料、办理纳税申报、履行纳税义务的营运车辆纳税人,实行查账征收。2.对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营运车辆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其中,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或者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企业类营运车辆纳税人实行定期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个体类营运车辆纳税人实行定期定率征收;除此之外的,实行定期定额征收。
对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单车最低定额标准详见《泉州市营运车辆税收最低定额标准表》(附件1)。没有固定营运线路、始发站点、发车时间的旅游车辆,月最低核定营业额按对应客运车辆标准的80%执行,其他专用车辆月最低核定营业额由各县级局确定后向市局征管部门报备。
各级地税机关应积极引导营运车辆纳税人健全账证,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逐步扩大查账征收的范围。
(三)定额核定。对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营运车辆纳税人按以下程序核定定额:
1.自行申报。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要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并填报《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申报变更)纳税定额表》(详见附件2)。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申报的经营额为预估数。
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所属车辆数量、核定载质量(客数)、月经营额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变更,并填报《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申报变更)纳税定额表》。
2.核定定额。主管地税机关根据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情况和《泉州市营运车辆税收最低定额标准表》,在调查基础上,采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核定方法初步核定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的具体定额,并计算应纳税额,填制《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审批表》。
3.定额公示。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将核定定额的初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主管地税机关应当收集、整理公示意见和建议,对意见集中的纳税人组织调查、分析,对需要调整的应予调整,不予调整的也应记录理由备案。
4.上级核准。主管地税机关将《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审批表》以及相关资料报经县级局审核批准后,填制《核定定额通知书》。
5.下达定额。主管地税机关将《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申报变更)纳税定额表》附在《核定定额通知书》后一并送达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执行。
6.公布定额。主管地税机关将最终确定的定额和应纳税额情况在原公示范围内进行公布。
(四)申报纳税期限。营运车辆纳税人必须依照税务机关确定的期限向主管地税机关或代征单位申报缴纳营运车辆税收。
(五)停、复驶管理。
1.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营运车辆纳税人(含个人)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地税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如实填写《停业、复业(提前复业)报告书》,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并注明停驶车辆的停放地点。地税机关应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及副本、发票领购簿、未使用完的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营运车辆纳税人所属车辆出现停驶的,应当在停驶前向主管地税机关填报《停业、复业(提前复业)报告书》,具体列明停驶车辆的行驶证号牌号码、车辆类型、核定载质量(客数),说明停驶理由、停驶期限、停放地点。
车辆停驶事由有下列特殊情形的,应在填报《停业、复业(提前复业)报告书》时,一并提供相应的材料:
(1)车辆肇事的,应出具交警部门对肇事车辆的《暂扣通知单》;(2)车辆被盗的,应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车辆被盗立案证明。2.营运车辆纳税人在申报停业、车辆停驶期间发生纳税义务 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3.营运车辆纳税人应当在恢复营运之前,申报办理复业登记,填写《停业、复业(提前复业)报告书》,领回并启用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及其停业前领购的发票等。
4.各县级局应扎实做好停驶车辆的检查核实工作。对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应按月逐户开展实地核查,并由两位以上税管员签注说明核查情况;对委托代征营运车辆纳税人,应按月获取代征单位停、复驶车辆信息(信息内容包含停复驶车辆的行驶证号牌号码、车辆类型、停复驶日期等),实地开展抽查比对工作,防止税款流失。
(六)车辆跨区转让管理。营运车辆纳税人跨县(市、区)转让车辆的,如转让的车辆已在原车籍地缴纳相关税费,且纳税人能够提供、出具相关完税证明的,新车籍地主管地税机关或其代征单位,不再征收或代征相关税费。
不论何种原因形成重复纳税的,由新车籍地主管地税机关给予办理退税或在下一个申报纳税期的应纳税款中给予抵缴。
代征单位对营运车辆纳税人所属车辆,在原车籍地所缴纳的税费等存在疑问或异议的,应及时与委托代征单位联系解决。
(七)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的审核确认。1.审核确认的对象:
车辆营运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应税劳务(即“自货自运”),或者属于“服务业”税目征税范围的应税劳务。
车辆营运行为的界定以行驶证上载明的使用性质为营运性质,或者有办理道路运输证为准。
2.审核确认的流程:
所有人(车主)填报《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申报确认表》→县级局审核确认→书面通知所有人(车主)审核情况→(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委托代征营运车辆纳税人)书面通知代征单位。
3.国家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审核确认的要件:(1)应提供的资料:《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申报确认表》(详见附件3)和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
(2)审核确认的必备条件:
①国家机关、行政部门审核内容:机动车行驶证登记的所有人与《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申报确认表》中申报人印章名称相对应。
②企事业单位审核内容:一是车辆为纳税人购置并拥有。机动车行驶证登记的所有人应与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法人名称相对应。二是财务制度较规范。购置车辆的各项费用由单位账上支出;车辆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与车辆相关的各项费用(包括驾驶员工资、汽车维修维护费、保险费、油费等)列入成本费用核算。
③属于“服务业”税目征税范围的应税劳务的审核内容除上述①、②两点外,还应对营运车辆纳税人已纳“服务业”营业税的情况进行审查。
4.对个人车主审核确认的要件,包括其应提供的资料及必须具备的条件等由各县级局参照上述国家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审核内容具体确定。
(八)自管营运车辆信息的管理。
1.县级局应于每年12月10日前将下《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明细表》(详见附件4)传递给代征单位。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的车辆,凡未在本表中列明的,一律由代征单位代征相关税费。
2.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所属车辆数量如发生增减变动的,应于变动当月将相关车辆的有关资料(包括机动车行驶证号牌号码、车辆类型、核定载质量或客数、具体事由)报送主管地税机关。由主管地税机关核实、县级局审核后,将《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增减变动明细表》(详见附件5)传递给代征单位,代征单位对本表中新增的车辆不再代征相关税费,而对减少的正常营运车辆应代征相关税费。
3.县级局及代征单位应设置税务机关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台账,并根据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增减变动情况及时给予调整,做到台账信息与纳税人信息、税务机关信息与代征单位信息一一对应。
4.县级局应在每年11月底前与代征单位联合开展当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税收专项清理工作。清理中如发现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信息与申报纳税情况不匹配或有逃税行为的,可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之规定相应延长清理期限。
5.市局直属分局、外税分局应根据本款第1、2项的规定,将《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明细表》、《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增减变动明细表》于相应时间内报送对应的县级局,由县级局统一传递给代征单位;专项清理工作应根据本款第4项的规定自行组织开展。
四、发票管理
符合代开发票条件的营运车辆纳税人,可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代开发票,申报征收窗口依据经审查同意的《代开发票申请表》为其代开发票。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营运车辆纳税人,当月到地税机关开具货运发票所缴纳的税款可抵减其当月的应纳定额税款,具体操作按《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对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闽地税政一〔2003〕17号)执行。代征单位代征税款费时,纳税人能提供对应申报期完税凭证的,按本条规定执行。
五、档案管理
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以及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委托代征营运车辆纳税人,其征管资料档案的管理根据各级有关规定、要求收集归档。其他委托代征营运车辆纳税人的征管资料档案管理按以下要求执行:
(一)车辆户籍基础资料。县级局应协调代征单位根据委托代征的车辆户籍信息建立《代征车辆户管台账》(详见附件6),并根据当各月的车辆代征信息、交通、交警等部门的比对信息,及时更新、修正、补充征管台账。征管台账主要内容依次为序号、行驶证号牌号码、所有人(车主)、经济类型、车辆类型、核定载客数(客车)、核定载质量(货车)、购置日期、落籍日期、车籍登记地、道路运输证发证日期、是否已办理税务登记、征收方式、月核定最低营业额等。
(二)车辆申报资料。代征单位应建立《代征车辆分户台账》(详见附件7),根据代征营运车辆纳税人申报缴纳情况逐日逐笔录入,完税凭证及其他涉税资料也与分户台账对应的先后顺序收集,按日归档。月份终了后,形成按日排序、按月汇总的分户台账。代征单位如设置多个窗口代征税款的,分户台账和涉税资料应每日进行归集,确保两者间的对应关系。
(三)交接归档。县级局应指定专人通过一定的介质,按月获取代征单位的征管台账和分户台账,核对、接收完税凭证和停复业等其他涉税资料,以及欠税信息等,并给予整理、归档。
六、其他规定
(一)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审核确认和自管营运车辆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车辆车籍登记地与机构所在地不一致的,机构所在地县级局应将《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申报确认表》或《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明细表》报送市局征管部门,由市局征管部门传递给相应的代征单位。
(二)县级局应主动加强与车辆税收代征单位的协调联系,确保代征单位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定额标准代征税费款,做到标准、税率适用准确,税目区分清晰,税费征收齐全。
(三)县级局应根据车辆税收委托代征工作实际,特别是代征单位反馈的意见建议,通过运维管理平台及时反映车辆税收征管软件完善、升级方面的有关需求,进一步推进营运车辆税收征收管理。
(四)县级局应深入做好宣传工作,将营运车辆纳税人应尽的纳税义务、享受的权利,申报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等,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短信等多种渠道与方式告知纳税人,并积极作好引导工作。
(五)县级局应加大营运车辆税收征管协税护税网络的构建力度,加强与代征单位以及交警等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及时获取营运车辆落籍、年检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同时,依托有关部门在税源控管等方面的优势,协同开展欠税清理工作。
七、本办法未涉及的营运车辆纳税人应纳的其他地方税收,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等,依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执行。
八、本办法未涉及的市内公共汽车(包括小公共汽车)所提供的城市客运劳务,由各县级局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单车最低定额标准等,结合当地实际具体制定相应的管征措施。
九、本办法自2010年1月份(申报期)起执行。原《泉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重新调整营运车辆税收核定标准的通知》(泉地税发〔2008〕122号)同时废止。
【附件1】:定期定额营运车辆纳税人自行申报(申报变更)纳税定额表 【附件2】:泉州市营运车辆税收最低定额标准表
【附件3】:非提供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应税劳务车辆申报确认表 【附件4】: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明细表
【附件5】:自管营运车辆纳税人车辆增减变动明细表 【附件6】:代征车辆户管台账 【附件7】:代征车辆分户台账
【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实施办法11-03
地方税收征管调研报告10-12
在地方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09-24
库伦旗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月活动方案06-15
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07-04
地方税务局诚信建设工作汇报07-20
谈谈地方文献工作06-16
地方人大工作创新09-22
县地方税务局保密工作自查报告11-07
区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科工作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