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用的财务报表(精选4篇)
银行比较看重的是财务指标
一、速动比率及流动比率
二、现金净流量最好是正数
三、资产金额及营收收入逐年递增
四、利润率
五、资产负债率
六、存货周转率
上述的指标根据不同的行业要求不一样,如工业,要求速动或是流动比率大于1银行比较看重的是财务指标(工业企业)
一、速动比率及流动比率大于130%
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0
三、销售收入增长率大于11%
四、利润率大于12%
五、资产负债率小于70%
六、存货周转率大于300%
七、总资产报酬率大于8%
八、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2%
九、利润率增长率8%
一、委托贷款的资产负债表列报
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发放的委托贷款, 在目前会计实务中, 不少企业将委托贷款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并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列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根据证监会公告[2010]37号规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同时应有活跃的市场, 可以取得其市场价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关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综合上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 笔者认为企业发放的委托贷款没有活跃的市场, 更没有活跃市场中的报价, 委托贷款比较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 不应将其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 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 可将“1303贷款”科目改为“1303委托贷款”科目、“1304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改为“1304委贷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笔者认为发放的委托贷款企业可以设置“委托贷款”、“委贷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发放委托贷款本金时, 借记“委托贷款——本金”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委托贷款资产负债表日发生减值的, 应相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委托贷款损失准备”科目。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应根据委托贷款的到期情况, 分别在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列示。
二、委托贷款的利润表列报
企业根据委托贷款合同约定收取的利息收入, 在目前会计实务中, 不少企业都将其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或视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将其“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核算, 并将其在利润表中投资收益或财务费用项目中列示。
笔者认为委托贷款符合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范畴, 不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科目的定义, 不应将取得的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在“投资收益”或“财务费用——利息收入”项目中列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关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笔者认为企业取得的委托贷款利息收入比较符合“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范畴。鉴于委托贷款大部分均为非金融企业委托金融机构进行发放的, 对于发放委托贷款企业而言并非其主营业务, 因此将委托贷款利息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项目比较合适。企业确认委托贷款利息收入时, 应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税法规定计提营业税金及其附加时, 应借记“营业税金及其附加”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科目。在编制利润表时, 将确认的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在“其他业务收入”项目中列示, 计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委托贷款损失准备分别在“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中列示。
三、委托贷款的现金流量表列报
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发放的委托贷款本金, 收到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收回到期委托贷款本金, 在目前会计实务中, 不少企业在分析现金流量时, 分别将其在“投资支付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列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关于投资活动的定义,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关于投资支付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的定义, 投资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包括企业取得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支付的现金, 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分得的现金股利, 从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回利润而收到的现金, 因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而收到的现金。
综合上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投资活动有关现金流量的定义, 笔者认为委托贷款业务不太符合“投资活动”的定义, 不应将发放委托贷款、收到委托贷款利息及本金的现金流量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列示。笔者认为既然委托贷款比较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范畴, 以及取得利息收入比较符合“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范畴, 应将委托贷款视为其他经营活动, 并将委托贷款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列示, 发放委托贷款本金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列示, 收到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及到期委托贷款本金均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列示。对于短期委托贷款发放与收回的短期委托贷款本金,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五条规定, 参照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贷款本金现金流量的列报, 以净额在现金流量表中进行列示。
案例:甲公司2012年初无委托贷款, 3月份共计向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80000万元, 其中半年期30000万元、1年期20000万元、3年期30000万元, 当年9月份收回到期委托贷款30000万元。2012年末委托贷款余额50000万元, 其中1年期委托贷款20000万元、3年期委托贷款30000万元。假设甲公司当年实现委托贷款利息收入4000万元并收到款项, 相关税金一并上缴税务机关 (营业税率5%, 城市建设维护税7%, 教育费附加3%, 地方教育费附加2%) 。
(一) 甲公司委托贷款业务会计处理
1.发放80000万元委托贷款本金
2.收回30000万元到期委托贷款本金
3.确认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4.收到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5.计提委托贷款利息收入相关税费
6.上缴相关税费
(二) 甲公司委托贷款财务报表列报处理
1.资产负债表
甲公司2012年末委托贷款余额50000万元, 其中1年期委托贷款20000万元, 3年期委托贷款30000万元, 应将1年期委托贷款20000万元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中列示, 3年期委托贷款30000万元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列示。
2.利润表
甲公司确认的4000万元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应在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项目中列示, 计提的营业税及附加224万元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中列示。
3.现金流量表
甲公司当期发放短期委托贷款30000万元并于当期收回, 该部分短期委托贷款现金流量可按净额列示, 即委托贷款本金的现金流量50000万元应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列示;收到的4000万元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应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列示;上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224万元应在“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中列示。
摘要:近年来, 金融机构为减少或防止不良贷款, 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或经营情况不善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为解决子公司资金需求, 资金充足或信用评级较高的集团公司往往采取委托贷款方式向所属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企业集团化发展, 委托贷款业务也逐渐增多。笔者结合会计实务工作, 对于委托贷款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委托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现金流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现金及存放同业款项
货币资金
其中:客户资金存款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结算备付金
其中:客户备付金
贵金属
拆出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收利息
应收保费
应收代位追偿款
应收分保帐款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保户质押贷款
定期存款
发放贷款及垫款
存出保证金
代理业务资产
应收款项
预付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存出资本保证金
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交易席位费
长期待摊费用 2011-09-30 2011-06-30 2011-03-15 145,893,648,031.50 195,034,133,000.00 116,150,762,451.83------------348,288,834,364.70 357,648,740,000.00 323,460,627,543.89------------697,815,690.00 5,347,000.00 62,612,526.57 61,479,341,351.46 27,485,988,000.00 18,273,452,385.94 4,882,269,430.00 4,656,899,000.00 1,489,916,500.00 1,062,608,266.97 528,350,000.00 785,407,383.83 379,023,937,429.16 355,516,517,000.00 350,063,587,830.08 7,878,180,045.66 7,845,699,000.00 8,052,462,186.53------------------------------------------------------1,256,589,713,390.89 1,213,687,064,000.00 1,165,228,075,782.34------------------------123,671,276,762.56 121,485,423,000.00 113,011,591,978.14 149,944,001,201.46 140,544,221,000.00 143,419,079,025.77 1,872,548,853.53 1,488,323,000.00 1,457,911,888.52------------------7,339,004,586.72 7,218,622,000.00 7,287,989,965.26 122,034,722.01 95,026,000.00 95,440,789.56 408,303,045.68 413,459,000.00 411,740,106.67------1,050,866,747.02 1,070,936,000.00 1,110,353,291.51
固定资产清理
独立帐户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资产
资产总计
向中央银行借款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短期借款
其中:质押借款
拆入资金
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吸收存款
代理买卖证券款
代理承销证券款
应付帐款
应付票据
预收款项
预收保费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
应付分保帐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代理业务负债
预计负债
应付赔付款
应付保单红利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独立帐户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5,397,032,315.43 4,692,399,000.00 4,001,667,523.89 25,815,879,120.53 15,822,848,000.00 15,773,332,236.13 2,521,417,295,355.28 2,455,239,994,000.00 2,270,136,011,396.46 50,000,000.00 50,000,000.00 238,902,184.00 413,168,029,691.59 388,001,999,000.00 344,497,766,366.80------------26,473,280,000.00 19,512,856,000.00 12,130,065,460.00--115,418,000.00--1,545,110,237.62 646,383,000.00 927,527,364.89 106,975,965,693.74 106,939,312,000.00 54,507,143,085.98 1,769,720,064,982.05 1,750,917,456,000.00 1,672,529,769,575.72------------------------------------------------10,281,399,694.88 9,598,207,000.00 7,859,970,882.85 6,007,520,386.88 5,074,267,000.00 4,712,363,176.85 17,671,620,954.20 16,167,494,000.00 13,769,418,883.71------------------------------------------------------------14,200,000,000.00 14,200,000,000.00 16,800,000,000.00------------
其他负债
负债合计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东权益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非正常经营项目收益调整 15,316,122,336.11 10,375,654,000.00 12,749,094,105.03 2,381,409,113,977.07 2,321,599,046,000.00 2,140,722,021,085.83 18,653,471,415.00 18,653,471,000.00 14,348,824,165.00 57,595,623,831.77 58,287,395,000.00 58,650,333,646.79------19,084,948,681.12 19,084,949,000.00 15,249,813,446.39 18,700,000,000.00 18,700,000,000.00 9,500,000,000.00 25,532,855,429.05 18,502,456,000.00 31,317,246,127.49 441,282,021.27----412,677,000.00----347,772,924.9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139,566,899,356.94 133,228,271,000.00 129,066,217,385.67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
计
客户经理如何排除财务报表的干扰因素
客户经理在对企业进行基本的信贷可行性判断时,都要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受到财务知识水平、客观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被误导,从而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影响对高层的决策建议水平。本文主要分析误导阅读财务报告的主要因素,以便提高银行做出信贷决策的准确性,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一、会计业务的不同类型造成财务数据误读
企业的会计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验证性业务,另一类是职业判断性业务。所谓可验证性业务是指那些可以通过各种凭证来验证业务本身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业务。例如,外购存货的购入发票、职工工资发放单等可以用来验证存货购入及其买价、工资发放及金额两项业务的有效凭证。一般企业的业务属于这一类。
而职业判断性业务则是指那些虽已发生,但其发生金额需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决定的业务。这类业务最明显的例子是固定资产折旧费的确定,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时,即可视为这项使用固定资产的业务已经发生,至于企业因使用固定资产而受益的金额,则以折旧费的形式来确定,在目前允许采用多种折旧方法的条件下,对同一种固定资产的使用,不同会计人员往往会算出不同的折旧额,而每一种计算结果都有其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这类业务入账金额的确定只能估计确定。正是对这种职业判断性业务的估计处理,才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职业判断性业务的处理及导致的财务信息弹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坏账备抵率的确定
对应收账款损失的处理,可以采用备抵法,坏账备抵金额由下式确定: 坏账备抵金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的坏账率。会计处理的结果,增提坏账准备将导致企业的管理费用增加,降低当期利润,减提坏账准备将减少管理费用,增加当期利润。虽然我国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限定了企业的坏账估计率,即允许企业按照年来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但在这个范围内,坏账率的确定,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决定。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有多种方法对存货进行处理,但任何一种方法处理的结果均会与其他方法确定的发出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企业损益表中的利润出现差异:如商业企业发出库存商品价格高估,就会使利润下降;反之,则会使利润上升。至于方法的选择,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折旧方法的选择,涉及折旧年限、净残值估计率,直线或加速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上述任何一种因素无法进行唯一性的确定,因此就造成企业折旧额的估计无法确定,进而导致当期财务成果出现弹性化。
(四)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确定
与固定资产的折旧一样,无形资产摊销中摊销期的确定也是主观决定的。与其他资产不同,无形资产使用年限受人的因素、市场因素等影响较大,其长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选择摊销期的长短也就有了弹性。其结果,当无形资产摊销期较短时,计入当期费用的无形资产价值就会提高,利润就会下降;反之,将会使企业的利润上升。
(五)其他方面的方法选择
其他方面,如长期投资中权益法的应用条件,我国的规定比较混乱,企业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或有事项的估计,长期负债利息的确定以及应付债券溢、折价的摊销等,均可能构成企业高估(或低估)资产、低估(或高估)利润的因素。
二、人为操作财务报表信息导致误读
我们这里所指的人为操纵,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粉饰其财务状况的目的,人为地“制造”一些业务或某些业务的金额的行为。实际上,我们前面谈的各种会计方法的选择,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操纵”成分,但那时的操纵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所选择方法的有限性的制约。在这里,我们讨论其他一些人为操纵的情形。
(一)人为地操纵销售活动的实现时间
在会计期结束之前,企业如果意识到当期的销售收入未能尽如人意,有时会采取假销售的办法,虚增当期销售收入与利润,以使银行对其利润水平有较高的评价。
(二)人为地操纵制造业中期末在产品与产成品的费用分配方法
在制造业,期末在产品与当期入库产成品的费用分配是一个难以说清而又必须说清的问题。某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水平,往往采用高估期末生产品成本,低估入库产成品成本的办法。
(三)通过有目地的调整来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与理财活动相结合的操纵活动这类方法具有较大的欺骗性,也是许多企业正在尝试的方法。这方面的一些表现有:
1、为改善其资本构成而将债务转化成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间的比例如果过高,企业就可能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改善其构成比例的目的,可能精心策划将债务转化成所有者权益的“战略”活动:往往首先以一定时期的高利润吸引目前和潜在的所有者,然后再以“优惠”条件“优先”给予债权人,鼓励债权人放心大胆地将债权放弃,转成企业的所有者。一旦此战略实现,将意味着,原来的债权人不会再对企业有债权要求,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好转,结果,使企业的债权人风险加大。
2、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兼并、收购、形成企业集团,同时改善母公司的资本构成 企业集团的组建,有多种经济上的优越性。但也有一些企业,进行企业集团的组建的目的是要改善其母公司的资本构成。企业,应为母子公司的集合体。在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是各自独立的法人。母公司获取子公司的控股权,往往是以投入资本作为代价的。母公司在对外投资获取股权时,既可以用货币资金,也可以用非货币资金(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而上述非货币资金用于对外投资时,往往涉及有关资产的估价问题。如果在估价过程中,资产以远远高于原账面净值的价值评估则这部分差额就会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结果既组建了企业集团,又使母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改善。
三、对审计的理解不当和审计报告的使用有误造成误解
审计人员在审查完财务报告后,会出具四种不同意见的审计报告,即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反对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现实生活中,客户经理往往对审计工作的作用及审计报告的使用产生误解,盲目相信审计报告。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
(一)关于审计工作的作用
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主要用来确认财务报表的内容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报表的编制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要对上述诸方面进行考察,并根据审计的结果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并不负责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舞弊行为进行审查,审计人员所做的全部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出具审计报告。
因此,审计报告仅是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用标准的格式体现出来,并不代表验证了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二)关于审计报告内容的涵义
审计报告只是审计人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编制的报表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所表明的一种看法或意见。无保留意见报告是一种最常见的审计报告。但是,请读者注意,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只有“符合”、“恰当”、“一致”等具有弹性的字眼。因此,在阅读审计报告时应注意: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处理准确无误
审计人员之所以能够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很重要的一点是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及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要求无“重大性”差异。或者说,即使企业的会计处理与准则的要求有偏差,但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这种偏差不足以使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则仍然不影响审计人员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一方面,可能企业的会计处理没有遵循准则要求,且差异重大,足以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并招致损失。但由于审计人员水平所限或受其他条件的制约,未能发现这些问题,而仍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报告对企业会计信息对读者的误导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无舞弊现象,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企业内部是否存在部分职工的舞弊现象,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方,只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这方面负有责任。如果企业内部有上述问题,并且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也已发现,但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企业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审计报告也会是无保留意见的。因此,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能代表银行可以不对借款企业进行调查和考察。
3.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反对意见的审计报告与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与内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
审计报告只是就报表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出具的意见说明,它并不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三种审计报告的出具,主要是因为:
第一,审计人员无法得到有关信息;
第二,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本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却出具了上述三者
之一的审计报告;
第三,企业确实在会计处理与报表编制上严重触犯现行会计准则与制度。可以看出,即使上述第三种情形,也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有一定距离。
但是,应该看到,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可信度”远远大于其他三种报告。
四、客户经理对有关误导的防范
我们已经看到,在财务报表背后,到处是与“真实”,“准确”、“可靠”有一定距离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简单地依赖报表做出决策极易导致失误。客户经理在使用财务报告的时候,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掌握和理解,可以较好的避免对报告的误读。
(一)财务报表信息本身具有弹性
与世界上许多事物存在模糊性一样,企业诸如资产价值,费用金额,收入金额及利润等由于计量的原因,其本身就是具有弹性的价值量。
这已从诸多的会计方法具有可选择性这一点得到验证。这就是说,报表中所列示的数字并不具有“唯一正确”性,能用公式表达出来的关系也并不一定合理。例如,很难有道理来说明加速折旧法中为什么一定要“双倍余额”或“年数总和”法而不是其他方法。因此,在财务报表信息的形成上,除了有“客观”、“实际发生”方面的因素外,还有许多是惯例性的。
(二)加强自身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企业粉饰财务状况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英国的一个分析师根据自身掌握的大量素材,揭示了诸多粉饰财务状况的会计方法,并对英国相当多的公司所采用的粉饰方法进行了统计,在他的统计中,许多英国著名公司都未能“幸免”。在对上述现象进行剖析之后,作者感叹“现金是最重要的!”,意思是说,企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会导致众多的粉饰方法。但任何粉饰方法,均难以改变企业的现金与现金流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可信度较高。
但是,由于企业会计核算所固有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理,任何进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粉饰行为均会“顾此失彼”。例如,高估费用,必然低估资产或高估负债。因此,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中,可以找出一些粉饰痕迹。例如,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是经常被粉饰的对象。因为企业明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两个简单的比率对企业至关重要。但是,如果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并不强,就必然在其他一些方面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以及现金流量表上反映出来,这就是说,对一个企业的同会计期间来说,它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好转很难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现金流量的恶化同时存在。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全口径考察,就可以对企业的真实水平进行综合判断了。
(三)重视对企业非货币性信息的分析
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的问题,有些是难以用货币来表示的,有些非货币方面的信息对银行客户经理来说比货币信息更重要。
例如,两个财务状况相同(从报表信息看)的同类企业,一个处于上升期,另一个则处于下滑期。他们只是在上升与下滑的过程中的某一时点表现为相同的财务状况。这种上升与下滑的趋势就不一定能从报表中反映出来。
企业非货币性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企业经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评论;
2、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措辞;
3、资产的构成及保值增值情况;
4、损益表中“非常项目”与其他项目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
5、企业或有负债与资产负债表上现实负债的数量对比关系;
6、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7、企业产品的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
8、企业的公众声誉;
【银行贷款用的财务报表】推荐阅读:
银行贷款买房流程06-02
委托贷款合同——※※银行06-12
银行贷款审计报告07-07
银行贷款申请范文07-18
哪些银行留学贷款10-05
农商银行贷款合同10-08
银行贷款情况说明11-30
哪些银行可以创业贷款05-29
银行贷款买房的流程06-12
银行贷款政策是什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