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结构随笔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的结构随笔(推荐11篇)

爱的结构随笔 篇1

《爱的结构》列举了从古到今的典型事列,来说明爱是如何构成的。令人深思的文章,文美意丰。

不知道哪一天起,时常有人劝我信佛。对于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诗人扎西才让先生,才让是个老实人,他的话我坚决相信。那一次聊天,我从内心油然而起了两个字——“敬佩”。是对才让的敬佩,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敬佩……

神真的一直在关注着人类吗。有没有神。我们生存的地球与天地宇宙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对话关系。这些文字,我没有用问号,因为,在人的眼里,在当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切,早已有了所谓的定论。

在这样的定论里,人们在心底里嘲弄或者不理解藏民族在朝圣路上的长拜,以为那是迷信。在同一时间里,在河北千里大平原上,一位年逾耄耋的老头子,半蹲在田头,他捋下一穗谷子,在粗糙的手掌上搓出米粒,放进嘴里咀嚼着。老人的行为,同样会被不理解或者嘲弄……

还是在同一时间里,在江南水乡的一座褐色陈旧的屋檐下,一位瘦小的老人在精心制作伞的骨架,那是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雨水一滴滴从长满青苔的瓦楞上滴落,在他家的屋后有一座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荷花,烟雨迷蒙的水天墨色里,响着小鸟的叫声。但是,这一切在制作油纸伞的精瘦老人的眼前,只有手底下正在赶制的伞架,是一个具象的东西。

这位精瘦的制伞老人并不知道,就在他身居的这座老屋前边的巷子里,走过去了一位诗人。戴望舒,他的灰色长衫被雨水浸润,从心田里漫溢出柔情。细雨依旧呢哝,小巷依旧迷离,一个抽象的,然而却是清晰的江南女子,打着一把油纸伞,浮娜地融汇在烟雨迷蒙的墨色里,这是诗人的爱,是戴望舒的爱。但是这一切,都和那位制伞的精瘦老人没有关系。老人想的,就是多做几把伞,他的所有的爱,或者,准确点说,这位精瘦老人的所有情感寄托,就是油纸伞,他做了一辈子的油纸伞,没机会,也没心情知道戴望舒。虽然,戴望舒谁都知道。但是,促使人们知道戴望舒的油纸伞,却真正是这位精瘦的老头做的。

还是在同一时间里,一位织布的奶奶九十九岁了,她在老式的木质织布机前让梭子像鱼一样游来游去,她织出的粗花布在今天已经成为稀有的艺术作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和这位老太太没有一点瓜葛,她大概在十几岁时就开始织布,那是她的豆蔻年华,那时候的她很美丽,最美丽的时候是她当新娘的时候,那天,她盖着红盖头,披着金色的流苏走下花轿,在她的记忆里,那天的月亮是粉色的。

粉色的月亮,是我后来想象的。因为,我就是这位新娘的孙子。奶奶从嫁到爷爷家起,就开始织布,她于去世,终年99岁。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织出了多少土布,没有人计算过,也不需要计算。就像后来我写奶奶时的粉色月亮,是虚构的。只有奶奶留下的粗布,是具象的,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不知道奶奶的坟在哪里?听老家人说,奶奶的坟被高速公路覆盖了。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流泪了,不仅仅是奶奶的坟找不到了,更重要的是,奶奶留下的土布也全都找不到了。

记忆中美好的东西,在诗人或是作家的笔下,变成了自我安慰式的臆想,成为所谓精神食粮,粉饰着人类日趋坚硬的感情。人类世界,原本就有的精神追求,是不需要谁来赞美或是自以为是地以为这样或是那样。就像藏民族匍匐在朝圣的路上,和高铁、高速公路、飞机这些当代的什么东西是没有关联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瓜葛的话,那就是人类自以为是的嘲弄。

这种嘲弄改变不了朝圣者的意志,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就是一步一长跪地匍匐在朝圣的路上。所谓当代人嘲弄他们,是觉得他们愚昧;然而,以所谓当代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些朝圣者时,也许你们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愚昧者,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他们的财富可以买下半座城市。由此我肯定地说,在当代人拜金的价值观里,这些愚昧的人完全可以以王者的身份高居在皇座之上。

还是在同一时间里,在甘肃省永昌古县城,一位编织地毯的老人要把他的手艺传给儿子,老人自豪地对儿子说,这门手艺的老辈子人,曾经在皇帝的造办处当过教师,乾隆皇帝御笔批注过。但是,儿子不屑父亲的手艺,因为,地毯卖不出去,没有钱可以赚。儿子走了,去了深圳,后来成了公司高管,他一个月的薪水就能抵得上父亲织地毯一年赚的钱。但是,这位编织地毯的老人依然年复一年地编制他的地毯。那是在焉知山下,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传说,每天晚上,都有狐狸衔来草编的花环,去迎接出嫁的新娘。实际上,那是天地接壤的地方,在那里,有一条彩色的丝带,那是天地造爱迸发出的绚丽,老人编织的地毯,就是这样的美丽。

传说是美丽的,永昌的地毯所以好,是因为焉知山下水肥草美,这里牛羊成群,诗人说,“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此,这里产出的羊毛质地是世界上最好的,有了最好的羊毛,有了热爱地毯艺术的传承人,永昌的地毯自然是美丽的。但对于今天这位编织地毯的老人来说,他就是要编织地毯,他不是为了爱,也不是为赚钱,你可以说地毯是他的命,因为,他一天不编织地毯,他就难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东西。

由此,爱,能有的具象的东西,就是与天地之间原本就存在的一种神灵般的,并且是可以看得见的情感转换的东西,就像那位耄耋老人把生的谷粒放在嘴里咀嚼一样。或者,那位制伞的精瘦老人,他的血液里已经有了制作油纸伞的基因,他做出了一把又一把精美的油纸伞,让江南女子在雨巷里走过去,于是,就有了诗歌,也就有了我们说的所谓的爱……

在这个星球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生灵诞生,小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女人与身俱来的母性就擭取了她的全身,从这一天起,她与孩子之间的媒介,就是爱。那么,爱是什么?造物主或者说天地用了什么样的超能让生灵们有了母性,从而,天地之间有了一个抽象的,不可触摸的情感,这种情感只能去感受,却看不见,这就是爱吗?

在云南的一处偏僻的乡村里,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百岁老人,他们长寿的秘诀很简单,用最为传统的劳作方式勤劳地活着,那里没有现代的所谓产业结构,森林里还长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参天古树,清泉从石上流过,孔雀在草丛中开屏。即便有燕子衔泥在你家的堂屋里筑巢,主人也不会驱赶它们。秋天,燕子们飞走了,春天,又回来了。燕子成了这家主人的亲戚,年年走动,岁岁请安。

在同一时间里,我居住的这个大院里,曾经有一个俱乐部,先前是播放电影的,后来,电影没人看了,因为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后来又有了信息更为发达的网络,于是,电影再没人看了,那家俱乐部,也就闲置下来了,成了雨燕的天堂。这些精灵一样的小鸟,在下雨的天气里,常常让我在深夜里看到沸腾的河面上,成千上万的雨燕以图腾的姿态在水里蹿跃……

后来不久,这个俱乐部被拆除了。自那一天起,燕子越来越少了,时至今日,我再也看不见燕子们了,它们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再后来,我赖以生存的老发电厂也废弃了,在它的旁边,又建起了更大的发电厂。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发现有成百上千的鸽子栖息在那座废弃的发电厂里,它们以一种特有的神秘质感,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我由此感慨,并且由此产生出无限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神秘的图画,在我的意识里,竟有着那样多美丽的憧憬。我在想,只要人离开了,生命就会填充过来,我们的世界,就再一次有了图腾的景象。

我们再回到河北方千里大平原,那里的农民在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种下了小麦。到了这个时候,一年的忙碌就算结束了。晚上,人们钻进在热被窝里,酣畅淋漓地大睡。他们睡的那样香,孩子的小脸都睡出了苹果一样的红晕。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雪了,这北国的雪呀,总是在人们熟睡的时候,悄然地簌簌地从容地下起来,仿佛千万个小姑娘围着红围巾在天空中轻舞飞扬,天空唱着无声的歌,万籁俱寂的夜晚,悄然的为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早晨推开门,满眼里都是晶莹剔透的银白,好大的雪呀……

天地被雪压得实实在在的,冬小麦在厚厚的雪底下睡着了。这是冬闲时节最为瓷实的睡眠,是几千里的睡眠。人们围着火炉说话儿,吃着秋上新收的炒花生,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要说呢?一家人坐在炕上,盖着一条被子,脚挨着脚,说着说着话儿就睡着了。

北归的大雁叫醒了酣睡的人们,春天的裂河声,消融了冬小麦身上的积雪,春风从渤海湾一直吹到保定,几千里的小麦伸着懒腰往上长。忙喽,北方的汉子扛着锄,扑趿着大脚片子结实地走在大田里,从这时候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洋溢出浓烈的爱。日上三竿,是吃“腰食”的时间,也是爱意浓浓的时间。这时候,男人看见,他的女人头上盖着一方荷叶,肘挎着一个竹篮,风摆杨柳般走来,竹篮里有饽饽、有小米粥、有疙瘩咸菜。这些,都被一方兰花布盖着,就像女人心疼劳作的男人一样,她那颗心里,装满了对自己男人的疼爱。她知道男人最爱吃什么?其实,男人只要看见女人鼻翼上的汗星子,看见柔软的花布大襟那两坨颤颤的要命的地方,男人就知足了。这时候,庄稼还没有半人高,千里大平原的青纱帐,还挡不住人影儿。其实,女人是明白的——那酣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麦,到了秋上,割了麦,搓出粒,磨出精白的粉,擀成长长的面条儿,有多香呀……美好的季节里,女人说,知道,知道你贪,快吃吧,吃饱了好干活。心里却在说,心急燎火的没出息样儿,就等不到晚上……

瞧,这是怎样的一幅水墨画呀,戴望舒,你来一趟北方吧,去到千里大平原的青纱帐里走一圈,你肯定会迷路。但是,促使你迷路的主要原因,是那青纱帐里藏着的数也数不清的风流故事。你迷离了,一定能写出和《雨巷》迥然不同的散文——爱的散文。

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6前,明成祖朱棣按照南京紫金城的样式,在北京建造,历经24个皇帝,由此,全世界都知道了“天安门”这个名词。这是自封为“天子”们的家,不仅霸气,并且飞扬跋扈。70年代,一位来自甘肃一家电厂的草民出差来到了北京,到了北京,是一定要去观赏天安门的。他如愿了来到了天安门前,此刻,他的内心是那样的激动和崇拜,唯一遗憾的是,他因为穷,没有照相机,不能为自己在天安门前留下一张照片。

他环顾四周,看见一位朴实的男人有照相机,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走到那人面前,又小心翼翼地央求那位有相机的人为他拍张照片,并且说,愿意多给他钱。那个人和蔼地笑了,说,你把你家的地址留给我就行了。他为他拍了照片,仔细地记下了他的地址,谢绝了他递过来的钱,就走了。

他们素昧平生,彼此与对方,都是一位过客罢了。后来,那人回到了甘肃电厂,继续过着他平淡的生活。意想不到的是,他收到了他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的照片。从这一天起,他和那位素昧平生的人成了书信往来的朋友,非但如此,十几年后,他还携家人一起去了那家人生活的城市。又过了几年,那家人也携家人来到了他家。他们两家,由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像亲戚,像至亲,直到今天,这俩家,已经成了彼此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

这是一个承诺,在紫禁城天安门前的一个承诺。这样的承诺,继承了中国几千年道德操守,这样的道德操守,是中国人贡献人类的宝贵财富。可是,在今天,这样的操守,我们做为中国人,自己还在遵守吗?

眼下,一位大爷摔倒在大街上,如果谁去搀扶他,还要找证人、录像后才敢去帮助这位“摔倒”的老人。我们由此可以说,爱,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在湘西的家族寨子里,一位世代做姜糖的小伙子,娶了一位美丽的土家妹子做媳妇。他们以甜蜜的姜糖为养家糊口的支撑,日子是在甜蜜中渡过的。这是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没有人知道这个土家山寨的古风醇香。也许,人们只是从沈从文的小说里知道了湘西古镇后,便有了游客来参观沈从文笔下的这座边城。游客们以边城为圆心,不断地扩大游玩的半径,后来,人们终于发现了那位做姜糖的人家和他们的古寨,在游玩的过程中,游客们发现这位做姜糖的小伙子的媳妇美丽的一如天仙。于是,他家的姜糖生意越来越好。再于是,有文化的人给小伙子提议,让他花钱注册,并制作了有他漂亮媳妇头像的姜糖袋子,把他家的姜糖放进袋子里出售。

实际上,他的漂亮媳妇就成了他家祖传姜糖制作的代言人。他家的姜糖通过他美丽媳妇的形象,卖到了全国各地,但是,有一天,他的`媳妇走了,她到哪去了?有人说到大城市去了,也有人说到国外去了。大家的说法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一定是到了一个奢侈的地方去过奢侈的日子去了。

但在我的意识里,她的消失,就像我奶奶的坟被高速公路覆盖了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向前行走的必然趋势,一切都在发生着,一切都发展着,唯一丢失的,是爱。

还是在江南的一个古镇上,这里也有一个小伙子,承继了祖业,学会制作一种甜蜜的切糕。这种切糕是用糯米和藕粉砂糖做的,其中有一道工序非常重要,就是要把制成的甜糕切成薄入纸片的长方形状。那是一座江南古镇,很像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我最喜欢的一条街,是用青石板铺就的路,似乎永远的湿润,使得石板上的花纹,格外地清晰。这条石板街的宽度,也许只有一个人的肩膀宽吧?所以,街两边的各类铺面门对门,老板们都熟络的像一家人一样,这里的铺面几乎都是杂货铺,油纸伞、红灯笼、竹扇、江南的丝巾、枇杷、荔枝、丝绸、锅碗瓢盆……这里的铺面都是古老陈旧的木质建筑,是那种油亮的黑褐色,这样悠长的色彩,伴随着南方人吆喝生意的软语呢哝,一直向前延伸到纱一样的雾岚里……

那个制作切糕的小伙子每天在他家的铺面前用一把特质的刀切甜糕,他几乎不用眼睛看,就能把甜糕切的如纸一样薄。他每天从天蒙蒙亮一直切到天色黑下来,切出的糕片,大概成千上万吧?他说,不累,一点不累。我喜欢这个手艺,家传的。靠着这个手艺,我娶到了媳妇,有了儿子还有了女儿。

你就是蒙上他的眼睛,他也能飞快地切出薄如蝉翼的糕片,这是一种熟练到条件反射的手艺。他们祖祖辈辈靠这个手艺一代代繁衍生息,传递的不仅仅是手艺,是爱,是血脉之爱的传递。所以我要说,爱是抽象的一种意识,就像母亲有了孩子后,条件反射地就有了爱。爱存在于天地之间。

那么好吧,我们现在该到穿越的时间了。南国有佳人,南国也有英雄。佳人叫虞姬,英雄叫项羽。北国有佳人。北国也有英雄。佳人叫貂蝉,英雄叫吕布。时间在重叠中向前顽强地挺进,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这些只有在中国才会产生的奇怪的叫人不能忍受的专家们,他们把这两位美女统统定性为乱国的狐妖。把这两位英雄定性为莽夫或者蠢货。但是,他们忽略了做为人在天地之间存在的一个起码的基础——爱。

项羽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就是虞姬。吕布为爱貂蝉可以不要江山。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两位英雄,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天下第一男人,帅气、英雄气、武艺盖世,无人能敌。这俩男人都有一幅软心肠,为了爱,可以舍弃一切。正所谓侠骨柔肠。

这俩男人都是被阴谋杀死的,被后人,被千年以后的各类专家们耻笑。如此,所谓天下,所谓中国的天下,是崇尚阴谋的文化。是崇尚阴谋的历史。是崇尚阴谋的权威。那么,啥也别争论了,中国足球,所以屡屡被外国足球揍的鼻青脸肿,就是因为,足球比赛靠的是实力,阴谋在足球场上玩不转。

我可以定论,在世界杯的竞技场上,只有中国女人对中国男人越来越恨铁不成钢的份,他们会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对比出中国男人丑陋不堪的那幅恶心的嘴脸。这不仅仅是一次世界杯、几场足球赛的事。这是中国男人丢人的大事情。因为,一个崇尚阴谋的男人男权世界里,他们一旦走出去,能有的作为就是丢人。

在我的审美意识里,我爱东方的女人,我最爱中国的女人,是因为中国的女人有着最为优美的身体曲线,有着最为柔美的眼睛和最为动人的身体气息。这些,无论是南美洲还是北美洲或是欧洲女人都没有的美丽。这些国外的女人,她们身上散发出的更多的是男性的赫尔蒙气味。所以,我喜欢东方女人,最喜欢中国女人。可是,我为我生活在一个阴谋充斥的世界里感到孤独,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阴谋史。历史上能够撑得起“男人”这俩字的男人——项羽和吕布,他们身里身外的柔情侠骨,历史给予的定论是嗤之以鼻。

那么,我一介草民,做为男人,是悲哀的。

圣诞节刚刚过去,我来讲两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真实的故事,在国外,一小孩偷了超市的糖果,因为家里很穷,圣诞节他没有收到礼物。超市店员发现他偷东西,没有抓,没有报警,没有逼他跳楼,而是给他戴上了圣诞老人的帽子,并且还拿了一整盒糖果给他,告诉他:“孩子,圣诞老人一直在你身边,没有忘记你!”

在同一时间里,在中国西部的一座古城里,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因为家里穷,在超市里,她的钱只够买一瓶矿泉水。可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诱惑着她,于是,她偷了一块巧克力,超市店员抓住了她,不仅对她罚站,还叫来了小女孩的父母亲。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小女孩的妈妈对小女孩又撒又打。超市还不放过她,还要罚小女孩父母亲的钱。小女孩对这个无情的世界绝望了,她以最为极端也是最为悲壮的姿态,从高楼上跳楼下去,她死了,在豆蔻年华的时候……

项羽、吕布、小女孩,跨越千年的三个人,用不同的死去的方式,道出了一个叫人不能接受的箴言:这里,只有阴谋。这里,只有一个道理,成者公侯败者贼!这里,不管你用了什么手段,只要有权,有钱,就拥有了君临天下的本钱。这是一个叫人没法接受,又无可奈何的真实的现状,你不服不行。

春夏秋冬,雁去雁归。四季,在善良的劳作的人们的心里,永远是那样的分明。那位做油纸伞的精瘦老人,他去世时,也许都不知道谁叫戴望舒。还有,我的奶奶,一位活了九十九岁的善良老人,她的坟被高速公路覆盖了。但是,她不知道,或者说,她根本就不需要她的孙子的悼念。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为她烧纸,为她磕头……

因为,我已经有许多年没有看见大雁南来北往的飞翔雁阵了。到了晚上,再也听不见那悠长的雁鸣声了。它们都到哪儿去了?

据佛教徒们说,现状是末法时代。什么是末法时代?我不懂。然而,我怀念深夜里伏案写作时,蓦然听见深夜的天空,传来大雁的唳叫声。那种带有神性的美丽的长空雁叫,让夜晚的黑暗,延伸出了无限的美好遐想。你能感受到天籁之间,旋舞起绮丽大美的北极之光,那样神圣纯洁的光芒,在太阳升起之前,在东方鲜红的朝霞冉冉而起之前,就已经让我们的世界最为具象地展示出了她的伟大的绚丽……我只有匍匐在大地上,向着宇宙大哭……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或者是遥不可及的美丽。她存在着,又是虚幻的。当我疲惫地走在上班的路上时,当我在广场上做早操时,当我在办公桌前接到一个又一个所谓工作电话时,我心中最为具象的东西就是,我又要面对现实,我又会看见一张张察言观色虚伪苟且的肮脏嘴脸,又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围绕着这些肮脏的嘴脸,用自己无奈的厌恶极了的双手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有的人,用手里的权力获取了成吨的被叫做“人民币”的东西。而真正的人民,他们的小女孩,却连一块巧克力都买不起,并且因为一块巧克力受尽了那些趾高气扬的,拥有大量成吨的“人民币”的人的羞辱……

“人民币”不属于人民。天不是人民的天,地不是人民的地。佛说,这是末法时代。一句末法时代,就概括了一切!这,说服不了我。但有一点我肯定,正因为凡此种种,才会有了更多的人皈依佛门,用这种办法去寻找所谓来世的福音。

但我仍在呼吸,但我仍在活着。

我明白了,那位做油纸伞的精瘦老人,他不知道戴望舒,也不需要戴望舒,他的目的就是做好他的每一把美丽的油纸伞。我奶奶可能在去世前想起了他的大孙子,但是,她不需要她织出的粗布被列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她需要什么呢?我去哪里问她?她的坟冢在哪里?

我必须要说明的是,如果说,真如劝我信佛的人士说的那样,佛能拯救我的灵魂,能回答我的所有疑问的话,我将义无反顾地皈依佛门。可是,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我看到的是,一个削尖脑袋想当官的人,自己的爹住院他熟视无睹。但是,公司老总手上长了个疮,他却心疼的热泪盈眶。我看见的是,一群又一群工人的汗水变成了血,血又变成了价格昂贵的所谓XO红酒,被权贵们当做美好生活的点缀品。而创造这一切的工人们,却一次次被严厉地追问,你还想不想干了?!想不想你干了?!!

莫言无奈,天才莫言。他让我们把《西游记》倒着读,于是,一切恍然大悟。屠呦呦,逍遥悠悠,扶摇直上,背负青天向下看,一切都是那样的荒唐可笑。

爱的结构,在天,在地,在宇宙。在乡下,在业已消失的文明中,在最为边沿的——那些被当代唾弃的原始部落里。爱的结构,就在扎西才让的诗歌里,在朝圣的路上,那些一步一长跪的愚昧的虔诚里……

若干步枪结构随笔(续) 篇2

▲比利时FNC标准枪管型(左)与短枪管型(右)突击步枪

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最早出现在德国G11式4.7mm无壳弹枪上,射手扣住扳机不放,这时首先有3发弹以2000发/分的射频射出,继之则是以400发/分的射频进行连发射击,直到扳机被松开,射击停止。后来它又出现在俄罗斯AN-94式5.45mm步枪上——射手扣住扳机不放,这时先有2发弹头以1800发/分的射频射出,继之则是以600发/分的射频进行连发射击;如果松开扳机并再次扣住扳机,将会重复出现上述变频射击过程。

步枪射击一直强调首发命中,由于 各种偏差的综合作用,首发命中概率一直难以明显提高,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多弹头“齐射”的概念,以弹头的自然散布弥补瞄准射击误差,提高命中概率,但多弹头枪弹的远战性太差。80年代,德国人在研制G11步枪时,设计了一种高射频点射和低射频连发射击的传动原理。起初的3发是高射频射击,高射频的目的是逼近齐射,射频越高逼近程度越高,但在那种传动下只能达到2000发/分,不过每发都是独弹头,远战性得到保持。在这3发点射期间,应保证 射手不受到明显的后坐抗力,否则会影响点射精度,为此,整个枪身必须是浮动的。如果点射后还要持续射击,扳机不必松开,由变频机构自动转换到低射频。俄罗斯的AN-94步枪也是变射频枪,据说射击效果极佳。尽管AN-94步枪与G11步枪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但它们的结构构成相似,除去一般的自动机要素,还揉进高频点射机构、射频变换装置及枪身缓冲系统,并非简单的“变射频发射机构”。

实现变频,只是为提高射击效果提供了一种途径,并不是“一变就灵”,还要看全枪力学结构是否合理。G11步枪与M16A2步枪在1990年阿伯丁靶场比试中未占上风,可能与点射机构的传动不平稳有很大关系。

“变频”是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技术,是枪械发展史中一项很重要的创新,应当熟悉它,合理运用它。

3发点射机构

国外一些步枪如FNC步枪、美M16A2步枪等,发射机构中增加了3发点射机构。扣一次扳机只能发射3个弹头,如果要进行连发射击,则松开扳机,拨动变换装置。3发点射机构有利于控制射弹量,提高射击效果。但目前所见到的点射机构都没有连发射击功能,要进行连发射击,就要先停止射击,再利用变换装置来改变发射方式,这就失去了火力机动性。因此,M16A2枪族中,3发点射机构只配于变型枪,基本型步枪不配。如果一个新的3发点射机构能在不停射的情况下变为连发射击,这将是自动步枪发射机构设计方面重大的新成果,这样的点射机构必定会广泛应用。在这方面,奥地利AUG 5.56mm步枪的3发点射机构值得借鉴。

关于复进助推器

复进助推器在美国M16A1自动步枪中“独家”出现。M16步枪是分立式拉机柄,拉机柄只能向后拉枪机,拉枪机动作结束后,机柄置于前方原位,不参与射击时枪机的运动。复进时一旦枪机被卡在导轨上或阻力很大复进不到位时,射手完全无奈,只好撤出战斗,分解后才能排除故障。为此,在改进设计时,右侧设置一个复进助推器。这是该枪所特有的装置,还没有在其他步枪中看到过。M16步枪的枪机质量很小(只有0.33kg左右),运动中抗阻力的能力差,故经常发生复进不到位的故障,是一个不得已而设置的装置。大部分步枪的拉机柄与枪机套在一起(如比利时FNC步枪)或与枪机固接于一体(如苏 AK步枪),这类步枪的拉机柄随枪机作往复运动,可以用它排除后退和复进中的故障。但这类拉机柄的枪身上设有拉机柄运动和分解的让位槽,使步枪的防尘性能变差。

坐力的概念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概念里,把坐力看成是作用于射手的力(N),甚至有人专为研究各种步枪的坐力,设计了测力系统、力传感器,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坐力是一种能量概念,就像马力(HP)、火药力(KJ/kg)一样。坐力的定义应是射击时武器沿后坐方向的动能(J)。坐力是一支步枪的特征值,对于一支非自动步枪,坐力由E=——来概略表达。式中,I0 为发射后弹头和火药赋予枪身的冲量,M为枪身质量。只要口径、枪弹质量、初速、装药条件及枪身质量确定,坐力值也就确定不变。坐力对人的作用是通过后坐抗力(N)来体现的,这个作用过程在国外被称作“kick”,就像牲口把人踢了一下。同样一支步枪,在冬天操作时感到作用力小(P 2),因为棉衣服增大了缓冲作用(S2),夏天光膀子射击感到疼痛(P 1),因为没有衣服帮着缓冲(S1),您绝对不能说夏天坐力大,冬天坐力小,其实坐力并没有变(E1=E2),只是后坐抗力(P 1,P2)变了。前面提到的研究坐力方法,实际测到的是后坐抗力,而不是坐力。

明确了坐力是什么,就会消除种种不正确的说法和做法。

▲G11无壳弹枪剖视,该枪采用了变频技术

单手操作扳机与快慢机

这个问题曾经在95式枪族的研制过程中出现过,当时有人提出,既然扳机与快慢机处在一起,由右手统一操作是否更好。论证方案中就设计了单手操作系统。经过实践,单手操作有许多问题,快慢机只能由拇指拨动,正向好施力,反向拨不动,操作准确度差,往往不到位,要靠左手“帮忙”定位。经过 专家多次讨论,决定取消单手操作方案,快慢机直接放在变换轴上,由左手操作。直到设计定型时,下护手的模具仍然保留着单手操作的让位槽。为了慎重起见,专门为单手操作做过分析。

▲缓冲效率—后坐抗力关系图

▲G11无壳弹枪剖视,该枪采用了变频技术

单手操作扳机和变换装置在手枪是必须的,因为手枪是单手发射的武器。由于手枪结构的特点,也较容易实现,结构也走向典型化。在步枪上提出单手操作与有托结构有关,有托结构的步枪质心远在握把前方,射击据枪时右手握握把,左手要托在前方,如果左手操作快慢机,则枪身须置于地上才能操作,而右手操作快慢机则要好得多。所以有些单一发射方式(只能单发的步枪或只能连发的轻机枪)的枪上就出现过单手操作的机构(称手动式保险机构),但那个结构很简单,它只管发射或者不发射(保险)两种状态,对于右手拇指来讲,这种结构好操作,扳到极限位置就行,但是对于有多种发射方式的步枪,拇指就难以准确操作了。所以,有托结构的自动步枪已看不到单手操作,快慢机基本上交给左手操作。因为在变换发射方式时,射手不一定要瞄准,枪身状态不受约束,可以腾出左手操作。对于无托结构步枪,由于握把在枪身质心附近,左手没有必要扶枪,操作快慢机时用不着“袖左手而旁观”。

也许有人会说:“万一一只手伤了怎么办?多一个抵肩可能性(左手操枪)、多一个操作功能(单手操作)不是更好吗!”我想,步枪是双手操作的武器,万一伤了一只手,这支步枪对他也没有用了。

再谈弯枪托与直枪托

这是一种习惯叫法,简言之,枪托底部抵肩处与枪瞄轴线在高度上基本错开的枪托称弯托,基本不错开的称直托。如AK74步枪的枪托为弯托,M16步枪的为直托。

弯托“弯”的大小,与射击姿势很有关系,譬如,猎枪和运动枪以立姿射击为主,需要弯度较大的枪托;步枪以卧姿射击为主,枪托弯度就要小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此前,步枪以单发射击为主,普遍采用弯枪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步枪逐渐以点射连射为主,弯托步枪的散布精度变差,显然与枪托底部支撑偏离枪瞄轴线有关,于是,新出现的步枪枪托弯度尽量减小,直到M16步枪,干脆成为直枪托。直枪托显然对射击散布精度有很大好处,但给瞄准造成不便,难免影响射击效果。那么到了无托结构的步枪,干脆是清一色的直托。

无托结构步枪一般尺寸小、质量轻,这是它的突出优点,但是由直托带来的好处与瞄准不便带来的负面效应,哪个为重?无托结构的瞄准工效有没有办法提高?这需要实践来回答。◆

爱的乐章随笔 篇3

六月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却突然间乌云密布。伴随着几声巨响,雨,像瓢泼一样,一股劲地往下倒。

窗外大雨倾盆,教室里的我心急如焚。这么大的雨,孩子们都没有带伞,这可怎么办?我转身出门,敲开临班的教室,周老师跟我一样,满脸焦急地说:“这天儿变得也太快了,孩子们也没带伞啊,这可怎么办!”这雨,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

放学铃声就要响起,虽然走出校门的距离并不远,可就算孩子们跑出去,也照样会被淋湿的。“我在办公室就有一把伞,也不够用啊!”周老师摊着两手,急急地说。这一把伞,似乎提醒了我。“有了,你一把伞,他一把傘,咱们办公室都有备用伞,联合起来,撑一条通道,雨不就‘停’了吗!”我为自己的创想感到兴奋。

放学铃声响起,当孩子们从教学楼里走出来,看到这一条长长的无雨通道,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兴奋得如小鸟一般从伞下通过,登上校车或来到父母身边。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像花儿一样的`笑脸,我心中的那种欣慰,似乎比孩子们还要快乐。一位小女生看到我的脸上和胳膊上被雨淋到,拿出自己的小手绢给我擦干,说:“谢谢老师!”另一位小男生走到校门口,竟回过身深鞠一躬说:“谢谢老师!”教师和学生,就在这样一个雨天里尽情演绎着浓浓的爱……

爱的港口随笔 篇4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家,家是什么?家是爱的港口,一个一旦拥有,就不想失去的地方,一个有着牵挂与思念的地方,一个人,那不算家,最多只是一套所于你的房子,有爱人,有孩子,有牵挂,帐篷也是家,不要去奢求太多,有爱哪里都是家。

上帝给了我一道坎,让我从上面越过,我伤心难过地、坚强地面对了,我才知道,这不是一道坎,而是一次考验,虽然代价有点大,但我们挺过来了,虽然我们现在并不富足,但是我们过得很幸福,我们学会了如何宽心,如何善待,如何执着。

为了让我们以后过得很好,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简单,我们每天努力的工作,有时间的时候一起买菜,一起做饭,一起陪孩子,一起陪父母,再忙,我们也在家里自己做饭,一个家守在自己的家里,一起吃饭,饭咋吃咋香,我们因为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旅游,但我们能一家人穿上亲子装一起转转河边,我们也很快乐,我们也不是就差那几个钱去玩,我们只想多为孩子攒点钱,让他们接爱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东西,我们不去跟谁比穿比用,但至少我们比身边的朋友幸福,偶尔,我们也会小浪漫、小感动,一切都在能力范围内,我们很知足。我们对彼此的付出从不以金钱来衡量,我们比谁更有心。我们选择了对方,组成了家,就誓言不离不弃,相互体谅。

当我回家的时候,一句妈妈、一个拥抱,那都是幸福;

当我离家的时候,一个电话、一个短信,那都是牵挂;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篇5

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温暖,是爱,让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也是包容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同样对于一名小学老师来说,领悟《爱的教育》就是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用爱培育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用心教学,用心融入教书育人这份艰巨的事业中.

《爱的教育》原名为《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作者是亚米契斯

(1846—1908),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这篇文章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文章以以一个三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的效力杂文随笔 篇6

有段时间,我相信所谓“出于善”来源于信仰,信仰的力量源于爱,那么相信爱吧。比如N的孩童般的天真,当我着迷的时候,停止了自己这台机器的所有运作,只为迎合他的步伐,将自己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陷入不可控、毫无逻辑的感性,只为对他顶礼膜拜。无法思考,昼夜混乱,当他说出前面那句话时,却要求我不能喘气的陪伴,似乎爱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不计后果的孩子啊,只能考虑得到如何达到身心的愉悦。只想到纯洁,却不识责任,爱人就像另一个天然的母亲,提供一个天然的乳房,用甘甜的乳汁喂养他。当他歌颂对爱无畏的追求与痛斥文明的虚伪之时,自身又多么虚伪,用爱这虚无缥缈的纱布当盾牌。

我意识到和他一起不可能有片刻思考,没法提笔写下一个字,而他毫无察觉宛如前线战士盛胜追击,提出新的要求。一切都明朗开来,爱或者不爱,对我来说是多么无所谓的事,他本就如画家面前的一个模特,我必须与他发生情感,然后必须剪断。情爱多么无聊啊,两个人的追逐游戏,相互较量,曾经它有撼动天地的力量,如今褪去光辉只是破木盾。我的爱人熠熠生辉,因为我为其铸造盔甲,只是他分明愚蠢莽撞,不懂如何使用。情爱啊,只有一瞬的光芒,爱神再不愿蒙上我的眼睛,非要让我看清楚,他纯粹的特质是如何丑陋,曾经的同谋,如今只得分道扬镳。

爱的畅想-情感随笔 篇7

你昨晚告诉我,你们宿舍里和你关系很好的一个朋友,他的异地恋人出现了故障,后来他俩分手了。我在想:你我之间这些年不离不弃的坚守,该是一份难得的幸福。前些日子,有个朋友给我发消息,说与恋爱多年的女友分手了。原本我以为他花光了对爱的勇气,他却说:松了一口气,这段爱情早该埋葬,毫无眷念可言了。我不明白,问他为什么?他倒是坦诚地回答因为我不能永远秉持着同一种状态去爱一个人,尤其是每天出现的各种事情正在分散我的精力和情感。所以,我无法做到全心全意去爱她。或许有的人可以做到,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他的女友说他变了,他也很爽快的承认。他告诉我:看见女友在雨中被淋湿的身影时,他没有难过,更没有心疼。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会冲上去为她遮风挡雨,相信自己可以照顾她、弥补她。现在看见雨中的女友时,他犹豫了,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给她幸福,又是否真的需要他的照顾与弥补?于是,在那一刻,他清楚地知道已经不那么爱她了。最后,他直接对她说不爱了,我不爱你了......

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分手很荒谬,冷笑了一声,没有再回复他的消息。同为男人,我认为对女友的.做法太过于绝情,更是毫无责任心。没过几天,他又给我发消息依旧是说上次未了的情感问题。他说发现自己好像做错了,我说你倒是干脆利索,几年的感情说不爱就不爱了。不过这样也好,放了人家姑娘自由,可以让她找到更好的心上人。我告诉他,最好将他的愧疚与悔恨打包收走,否则别怪我这个做朋友的也鄙视他。他瞬间无话可说,只能选择默默淡忘这段感情。随即转了话题,说很羡慕我,希望我的爱情可以稳稳当当,祝愿我的心上人护我无恙。说真的,羡慕我爱情的朋友不少,可我却从未羡慕过自己。幸福不是由旁人说了算,而是在于自己的坚守。我知道他不会懂,所以我也客气地道了谢,留给他自我反思与疗伤的空间......

哪一场爱情不是以悸动的甜蜜和浪漫开始,以伤害或淡忘来结束?直到最后才发现,淡忘才是最好的结局。或许,我们都可以给感情设置时间,而情感却是无法控制的。哪怕到最后分开再让人刮目相看,在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所有的难过和思念都不过是曾经的心动罢了!

年少总归是这样,经历了太少的人情世故。会做不到对人轻易许下的承诺,它需要用去履行。而那些过往的青春将不复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爱情没有如果,只有爱过......

彼时的我是发自真心的鄙视我朋友,却心疼那个被他决绝扔下的姑娘。清酿入喉,像烧胃的酒,说留下的人早已远走。我希望那个姑娘别让这段错误的感情,感到心里不安。也衷心希望她在更多的时候,能咬着唇熬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哪怕是血染的回忆。因为每个人对爱情并非是真的情深意重,没有见过世面,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不知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所以要相信时间,它终究会替她筛选出一个真正属于她的心上人。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时光将尖锐的疼痛打磨得浑圆,念及他时,便无风也无雨......

揉揉有些疲倦的双眼关闭了,我突然想起高中毕业后的我和你,幸而都没有被大学里的新奇事物所迷惑。我们虽然隔着千里迢迢的距离,见面亦是屈指可数,爱情却是始终如一。

我想,是因为彼此之间初恋的缘故,骨子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只有彼此专属的唯一,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的内心世界永远是一片安然。于是,这样的素心与坚守,换来了细水长流的爱情。

我们不同于其他热恋中情侣,整日的电话短信。那时,我们可以说是感情淡薄,每天有自己要做的事,但心里都知道远方有一个人时刻在牵动。我们默契不提眼前的局限性,因为选择了异地,便注定是无休止的考验。偶尔会发一两条短信,多半是在上交谈。那时,我认为感情是建立在文字之上。所以曾经的我也问过自己,这就是爱情吗?

现在。很庆幸在时光的洪流中,你始终都伫立在同一个地方,静静地守护着我。你虽然没有陪伴我,却用一颗真心深情地告诉我,你爱我,永远不变......

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一个人。他很普通也很平凡。可是,他却会用真心,谨慎地陪在你的身边。下着大雨忘记带伞的你,有他护航。生病难受的你,有他照顾。他会喜你所喜,忧你所忧。这样的他,潜入你生活的细节里,就好像春天里的一米阳光,无声无息地占据了你的世界。他没有王子般的容貌,也没有华丽的宝石、梦幻的水晶玫瑰。他只是一个普通喜欢的你人,爱着你的人。他愿意与你风雨为伴,不离不弃......

因为爱的随笔 篇8

吃过晚饭,想去外面买点东西,顺便走走。女儿一定要跟着我一起去,那就去吧!

4月的这天,已经微微范热,似乎热辣的夏季马上就要来了。微风吹来,感觉阵阵清爽。天色也暗得晚了,路灯还未亮起,三三两两出来散步的人,或迎面或擦肩地经过。我拉着女儿的手,她高兴得蹦蹦跳跳,还唱起了学校里刚刚教的歌曲春晓。

唱完,还大声说,今天学校里合唱比赛,他们班就唱了这首,而且还拿了中班组的第一名。其实我早已知道,老师们在她们的微信圈里老早就发了照片了。听着她说着,我心里暖洋洋的。到了为人父母的阶段,爱他们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健康的成长,无忧无虑,这是我们要给他们创造的。

其实,出来走走就是件好事,是我喜欢的。长大了,必然有很多很多的困惑。有一些就让他们慢慢在心里褪去,有一些就分享给一些朋友,还有一些抹不去的,就希望内心能够强大。工作上的不愉快,今日的错误何须叫明日来痛苦。

生活上的难题,亲朋好友能帮忙的都会给帮忙。无法平息的,是对人生方向与价值的思考。凡人就这样平凡着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肯定不是我们这样的凡人。在大都市,进出西餐厅与咖啡厅,圈子里还有大帮外籍人士的,也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平凡人。而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这样?这或许也是因为爱。

因为爱,我们没有这么洒脱。但是能够有安静下来的片刻,继续我们充满幻想的思考,也是件美好的事情。静下来,或许能够发现一些惊喜。纵然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心灵也多少得到了慰藉。静下来的我,找不到旧时的同伴,就去老家看一看当年亲手种下的小树,再跟邻居家的老梨树来次亲密对话。

当时的.当时,就是这棵梨树,登上了高中时的作文期刊。如今梨树依旧花落花开,炫着几颗瘦瘦的果实,痴等着搬迁的故人前来品尝。而我却没有继续当年的梦想,不知是否辜负了牵挂的师长。因为稚嫩的喜欢,可以放弃,它只是一种选择。然而赤诚,不会湮灭,那是因为爱。

爱的奉献随笔作文 篇9

早上十点钟,广场上人流如潮。同学们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卖。有的带玩偶、有的带食品、有的带书本,真是琳琅满目,而我则带了妈妈为我精心准备的小纸伞。

义卖活动开始了,我们的摊前人头攒动。我大声地叫喊:“快来看啊,这里的小纸伞可漂亮了,只卖一块一把。”一个阿姨走过来说:“小朋友,便宜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终于以五元六把成交了。快到十一点了,我们义卖的热情越来越高,我一下收钱,一下找钱,忙得不亦乐乎。

爱的随思杂文随笔 篇10

“爱”也是恋人间彼此掂量与试探的东西。“你爱我吗?”这几乎是每对恋人必有的问式,也是对爱的意义的变相追问。但它有别于“什么是爱”或“爱是什么”的形式追问。前者只考虑一种当下性或时下性的一种爱的在场状态。换句话说,被问的另一方只要回答“我爱!”这就足够了。而后者“什么是爱”或“爱是什么”,却是超越当下超越时空的。问者期盼的不只是对方要“现在爱我”,还有超越时空的未来之永恒。一种超时空的爱固然是美好的,唯一的,可也是僵死的、板上钉钉的。爱失去了理解的流动性。仿佛只要被问者答出“什么是爱”这一谜题,就已然成就了一番幸福美满的爱情似的。可现实的结果,往往令问者倍感失望。因为一种关于爱的知识是易得的,也是很容易如人所愿的。而爱的谜题却亘古未变,期待着新的诠释。你能赋予它(爱)新的意义、新的诠释为爱擦亮新的魔力吗?

爱不是答题。一种关于“什么是爱”的知识是僵死的。更何况,寻得一种爱的知识是那么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书本上、网络上甚至世俗常识话语中不是有很多现成的关于爱的解答么?

一个巧于“甜言蜜语”的人是一个巧于到处抄袭爱的知识的感情骗子。因为对爱的诠释方面,他欠缺足够的创造力。或者说,他是个无能力开拓自我语言的人。为了掩盖自我语言表达的虚弱,他只能以他人之语作为自身的语言装饰,以骗取对方的青睐或芳心了。这种毫无能力表达的爱也是对被爱者霸道的强势。它往往在换不来对方的回应引发强烈的愤懑情绪,“爱”转为了恨。

有人说,爱就是相互信任、理解、支持。可问题来了:你如何信任?即简约为苏格拉底式的难题:何为信任?难道只是自欺盲目的予以寄望吗?可见,不反思这种同一性语言就无法回到自身还原自我真实。

爱的目光散文随笔 篇11

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惦记,我故意把到家的时间说晚了1个小时,可是当我们开车快到家时,老远就看到两位老人一个背着手向东面望,一个叉着腰向西面看,不知他们已经在楼下站了多长时间,眼神中满是期待和焦急。当看到我们的车时,母亲高兴地拉了一把身旁的父亲:“你看,我说他们从西边回来吧!”我嗔怪地说:“就怕你们着急,不敢告诉你们,你们在这儿等了多长时间?”“想着你们能赶回来吃晚饭,做好了饭才出来,没多长时间。”父亲像做错了事的.孩子,赶忙解释。

假期很快结束了,我们准备返程,父母亲站在车旁跟我们道别,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牵挂。车到转弯处,我无意中从后视镜一看,他们还站在那里,望着我们远去的方向,任凭风吹乱他们的头发。我跟老公说:“你看,我爸我妈还在那儿看着咱们呢!”老公说:“这就是当父母的,无论你走到哪里,爱的目光就会关注到哪里。”

有一次,女儿说:“姥姥以前在咱们家的时候,总是站在窗口等我,刚开始我不知道,就觉得每一次我到了家门口,不用按门铃,姥姥就给我开门了。后来我才发现姥姥就站在窗口看着,于是我每次回来就跟姥姥招招手。你回来晚的时候,姥姥也在窗口等着你。”

女儿的一席话,让我想起小的时候,9点多下了晚自习,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整整一个高三,每天晚上母亲都会在楼下等我,用一束微弱的手电筒光照亮我回家的路。

上一篇:老龄办201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购物策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