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经费(精选15篇)
管理制度
一、远程教育经费由远程办指定专人负责,分设会计、出纳,建立健全账目。
二、严格手续。经费使用必须经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批准,票据经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签字盖章方可入账。
三、年初搞好预算,年末搞好决算,账目日清月结,科目清楚,记账凭证内容完整、准确、定期装订成册。
四、搞好现金、支票和账户的管理。现金要及时存放银行,不及时存入银行出现丢失、被盗等情况有经费管理者负责赔偿,支票使用要进行登记。
五、远程教育经费要专款专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节省开支,提高资金利用率。
六、每年对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二次检查,并将自查情况及时上报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中小学生近1.93亿人,义务教育被视为涉及利益人群最广的社会公共事业之一。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有免费性与强制性的特点。“免费性”强调由政府财政支付学生的义务教育经费,“强制性”强调学生的监护人必须让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享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学生应该享受的、不可让渡的权利。
从发展导向来看,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获得义务教育经费资助具有法律依据。事实上,中央拨款已含有民办学校的学生。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生均公用经费是以人头为基数,中央和地方财政按一定的比例拨款,无论民办和公办都应得到国家的支持。即使是民办学校,也分担了国家义务教育的任务,只是采用不同的机制。”
不难看出,国家给学生拨付的是公用经费而不是公办学校经费。因此,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学生无论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都应该享受国家同等的资助政策。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只把义务教育责任转嫁给了民办学校,而民办学校在承担这一任务时,却得不到与公办学校一样的生均经费资助。
追加教育经费可以,但必须把教育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均分到受教育者手中,让他们决定钱该花到哪里,而不是送万名校长出国考察。
教育投资少、资源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当今民生一困。最近中央政府提出把教育行政经费提升到GDP的4%的目标。随后,一位教育部官员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组织“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到国外培训,让他们去了解国外的基础教育是怎么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学习的,可以从中找到为中小学生减负等方面的经验。
在我看来,这个计划可能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经费,而且会加剧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公。
为什么说这是个浪费钱的计划?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出上万名能够有效地观察国外基础教育的校长。实地观察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仅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往往要有当地的生活经验,知道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生活状况。计划去的几个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和欧盟等,都是生活费用最高的地方,而且语种的要求也非常多样。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我本人在耶鲁接受了三年左右非常严格的日文教育,并且到日本强化学习了一年。如果把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通盘考虑,恐怕不下于现在重点大学日语专业学生的训练。但是,如果让我到日本中小学观察学习人家的教学,我绝对无法胜任。我能胜任的也许是观察美国的教育,因为毕竟我是在美国拿了博士、教书数年,而且自己的孩子也在美国小学读书。试问:中国有多少中小学老师,有一门外语能够达到我日语的水平(即大学外语专业的水平)?要知道,这样的水平上街买东西没有问题,在家读读书没有问题,看看电视也许勉强,但要看懂人家的教育技巧和效果几乎不可能。
要知道,实地观摩国外基础教育,考察怎么让孩子更加快乐地学习,比起在大学听课可能还更难一些:你不仅要听懂老师讲课,还必须观察孩子的反应,否则就无从印证其教学效果。这后一点非常难。因为孩子大多不愿意和陌生人聊天,对外国口音的听说能力比成人差得多。孩子中各种文化暗语非常多,自成一个世界。一个没有在国外亲身养过弦子的人,很难进得去当地孩子的世界。老实说,即使一个外语能力达到研究生专业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坐在国外的中小学课堂也可能和傻子一样,是否跟得上老师的讲课且不说,即使听明白了,也很难懂得哪个学生吸收消化得好、哪个学生有压力、哪个孩子产生抑郁厌学的情绪。更不用说对这些不同的学习效果深化分析了。所以我们可以预测,万名校长出国考察的效果了。
再者,中国义务教育最迫切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农村许多中小学生人均教育行政经费才三五百块,一个校长出国考察一个月,以5000多美元算,折合人民币3万多元呢。最后能去的,肯定都是城里重点学校的校长们。
我们不妨计算一下:万名校长,3万多人民币的一个人次的考察,那就是3亿多人民币。如果贫困地区的孩子人均教育行政经费是500元(实际还远远不到),这笔钱就相当于七八十万孩子的教育行政经费。请问,这些孩子谁来管?
在美国的中小学,一个孩子身上每年的教育投入平均接近1万美元。而且美国教育界整天嚷嚷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纽约时报》也刊登过不少欧洲的成功例子。但即使如此,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中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师校长公费出国培训的。中国孩子的人均教育投入是多少?大概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吧?但是,中国的校长怎么花得起美国校长花不起的钱?
快乐教育不是不应该学。但有便宜得多也有效得多的办法。比如,请有关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翻译一些国外的专著。这并不会大量消耗中國宝贵的教育经费。放着这些事情不做,却搞起不可能有效果的出国培训来。如果教育部如此花钱,那么纳税人就应该质问:是否应该把教育行政经费提高到GDP的4%?
工会经费,凡是设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均应按2%提取工会经费,并拨交工会(有些地方系由地方税务局代收)。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在有些地方(如大连、郑州等)也要求按比例缴纳“工会筹备金”,因此也是需要计提的。另外,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应当遵循《工会法》的规定,并且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上市公司不建立工会组织似乎较难以想象。
职工教育经费,根据《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并且职工教育经费虽然不符合负债定义,但通常涉及的余额不大,基于重要性原则,以及上述规定导致的潜在法律风险,一般应建议企业按规定比例提取和使用。
德胜完小义务教育经费工作总结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全家万户,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意义大。现将今年的此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首先组织领导到位,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机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财务室、教务处、政教出等各处室领导及教职工代表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财务处。
其次管理监督到位。我们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再次舆论宣传到位,此项改革是德政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我们积极让每位学生和家长都了解此项改革的内容,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的宣传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宣创方案,广泛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
二、严谨编制预算,规范学校收支。
学期伊始,我校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我们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由校长牵头,总务处、政教出、教导处配合财务室,全局考虑,兼顾各口,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做出了合理严谨的预算,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学校乱收费 新机制的实行,从制度上和源头上为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坚决治理乱收费提供了根本保证。实行新机制后,上级财长提高了农村中学经费补助,增加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经费需求,政府在财政预算里都给予了基本保障,所以,我校没有任何乱收费的理由,也没有再向学生收取过任何费用。
四、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建立新机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这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校应扎实推进农村中学校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德胜完小
改革工作宣传计划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宣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局2012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为依据,多措并举,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围绕建立新机制、采取的新举措,宣传改革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此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为深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内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经费分担和有关保障措施。
三、宣传方式
(一)宣传月集中宣传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确定四月、九月每年两次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月,多措并举开展宣传。
1、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政策,解答问题。
2、悬挂和张贴标语。发挥中小学分布广、布点多的优势,在繁华
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宣传。
3、利用校长问卷、教师问卷、财会人员问卷、学生问卷等测试方式,了解校长、教师、财会人员及学生对义保政策的掌握情况。
(二)利用多种载体广泛宣传
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职责。各中小学以校为单位,在开学之初专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设立政策咨询站和家长会等形式,对新机制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严格公示制度。各中小学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将新机制基本内容、国家补助情况、按规定仍可收费的项目和经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义保政策进课堂。各中小学要把义保知识宣传工作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积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使义保政策深入人心。
(三)公布中心校咨询电话,热情解答有关新机制的政策,协助解决有关新机制方面的问题。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同时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把党和政府这项惠及当代、泽及千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各中小学要结合本地义务教育经费保
障机制改革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知晓度。
(三)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各中小学要认真制定宣传报道计划,通过开辟专栏、设立专题、跟踪报道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要创新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宣传载体,切实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各中小学宣传工作相关材料于四月底和九月底分别报送镇中心校。
关键词:教育经费管理,财务监管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结果, 当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3869.29亿元, 比上年的19561.85亿元增长22.02%。其中,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586.7亿元, 比上年的14670.07亿元增长26.70%。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中, 普通高等学校支出额度最高。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 如何使用好教育经费,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是今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的重点。
一、当前高校教育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费管理水平、理财环境对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经济环境、发展历程等因素影响, 导致各高校经费管理环境和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而言, 高校教育经费管理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 经费管理意识淡薄, 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学校的主要人力、物力资源倾向投入教学一线, 各部门以学生培养、管理为中心开展工作。很多高校对财务部门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 财务部门通常划分到后勤服务部门, 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经费筹措使用方面缺乏应有的话语权, 无法积极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不能够主动营造科学化、精细化的教育经费管理环境。一些高校通过轮岗从其他部门调入财务部门任负责人, 以往学习、工作经历, 往往与财务工作不相关, 因此缺乏广博的财务知识结构和高度的数字敏感性, 不具备财务负责人应有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
(二)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经费管理工作不规范
制度建设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规范经济行为, 加强财务管理, 为高校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很多高校以此为基础制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满足常规经济活动的需要。但制度建设没有根据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学校管理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 难以长期保障经费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在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对经费管理工作缺乏深刻和系统的认识, 生搬硬套上级规章制度, 忽略实际工作需要, 导致经费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效益。
(三) 预算编制工作不重视, 难以维护预算严肃性和权威性
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预算编制在教育经费管理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有些高校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忽视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 对收入预算的编制没有保留余地, 甚至编制赤字预算, 未能真实的反映学校经济状况, 影响到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由于年初预算很难保障覆盖到学校年度工作中的各方面, 实际执行中会有未能预测到的事件发生, 因此很多学校在年度中通过追加、调整等方式对预算进行变更, 且变更方式随意, 流程不完善, 严重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 忽视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监督, 影响工作开展效率
教学、科研等方面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周期性, 经费的执行是长期而持续的工作。很多高校逐渐注意到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能够较好的统筹规划教育经费, 科学编制教育经费使用预算, 但忽略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由于缺乏归口的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管理, 完全由经费使用部门自主安排经费使用计划, 严重影响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相关工作可能无法按照预期时间和质量顺利完成。职能部门业务指导的缺失, 导致很多工作缺乏科学、长远的部署, 实际开展过程繁冗拖沓、后劲不足。财务部门监管的缺失, 导致教育经费执行进度、支出结构和使用效益难以达到预期。
(五) 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 难以保障经费使用效益
很多高校为加快专项活动进展, 盲目追求经费执行进度, 但实际工作进展情况与经费使用进度不对等, 造成经费使用结束但项目预期目标未达到。多数高校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规范的绩效考评方案, 难以明确经费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分工、责任归属, 无法针对教育经费支出活动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难以系统的分析经费支出效益, 解决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升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把教育经费支出效益最大化。
二、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举措
为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和效率, 教育、财政等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采取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考核、推进教育经费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努力提升教育经费管理水平。高校作为教育经费直接使用单位, 应当以主管部门指导为基础, 针对教育经费管理存在不足的现状, 通过采取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及落实监管等有效的措施, 逐步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工作。
(一) 落实财务统管地位, 营造良好理财环境
高校应该落实财务统管地位, 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将财务部门在教育经费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逐步由服务部门向管理部门转换, 贯彻落实“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明确财务部门在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话语权。学校各级机构的财务收支活动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核算和监督, 所有收入必须全额进入学校财务核算, 积极发挥财务监管职能, 营造良好的理财环境。完善财务部门负责人选拔制度, 在学校正常人事管理的基础上, 选拔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财务部门负责人, 既要具有优秀行政管理能力, 也要具备丰富的财务专业知识, 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有效发挥财务监管职能。
(二)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工作
高校应严格执行《会计法》、《高校财务制度》等规定, 贯彻落实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统筹完善教育经费管理体系, 并结合主管部门要求和学校事业发展状况, 逐步健全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及配套管理制度, 科学配置学校教育资源, 维护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秩序, 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财务部门、职能部门及一线院系的沟通与协作, 结合实际工作, 按照经费来源、性质等因素, 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保障财务管理制度得以落实, 促进教育经费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严格预算编制程序, 规范预算管理工作,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科学编制教育经费预算, 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避免对年度预算进行追加和调整。合理安排学校备用基金, 用于保障解决学校年度预算涉及学校全局性工作急需安排及当年预算执行中不可预见的开支和相关支出, 以统筹兼顾学校全局性工作, 顺利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同时维护学校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 加强预算执行监管, 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财务部门会同职能部门坚持大额重点项目普查、小额零星项目抽查的原则, 对教育经费使用单位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加快项目执行进度, 优化经费支出结构,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结合财务信息化建设, 向经费使用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实时公布教育经费收支、结余信息, 准确把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及时发现经费使用中存在问题, 并予以改进、更正。统筹安排工作计划, 保障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顺利进行, 切实提高教育经费效益。
(五)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科学合理使用教育经费
强化绩效管理理念, 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组织人员对大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 针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科学、合理和规范性以及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及使用效益进行专项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出具反馈意见并限期整改, 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对下阶段教育经费安排情况予以奖罚调整。通过绩效评价, 有利于高校提高教育经费管理意识, 促进校内经费使用单位规范、科学使用教育经费, 提升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教育经费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高校应强化教育经费管理意识, 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以提高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安全、规范、高校使用教育经费, 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财[2012]11号.
[2]赵富平.高等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路径研究[J].现代商业, 2013 (06) .
但实质上这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管理者,应高瞻远瞩,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项制度的出台。不得在无正式单据的情况下用变通的方式报销,触及国家政策的红线,出现不利学校发展的局面。
精打科学的预算编制
农村学校施行“一费制”后,教育经费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作为学校的法人就必须对学校的每一项收人、支出做到“心中有丘壑”,而学校的收支可以说千头万绪,仅仅依靠校长、财务人员是无法理清的,无法让有限的教育经费有效地服务于办学。于此,不妨精打科学的预算编制,实施“三步走”的方略。
首先学校召开“校委会与教代会联席会”,组织学习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政策规定和相关定员定额比例,以及对影响学校预算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考虑年度教育经费的量、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收支的政策性变化等实况,商议教学科研、教师成长、政教、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等经费使用额度;其次以学校主要科室为单位,科室负责人牵头,组织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或教务员或事务长或水电工等熟悉各业务板块的教职工成立多个“四人编制预算”小组,根据各自业务计划的需要制定出开支的预算;最后,提交“教代会”,依据编制预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最大限度地服务教师、学生,是否最大限度服务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三要素,合议形成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力争获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最大限度的教育经费预算批复,有效服务办学。
细划人性的保障机制
1、构建监查体系。规范财务管理
由学校工会牵头,工会主席挂帅,与学校经费无任何瓜葛的老、中、青普通教师代表(由教代会推荐产生)组建成“七子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审核校长签批各项条据是否合乎规范,开支是否合理,及时向教师公布,防止有限教育经费的流失,有效保障有限的教育经费按照预算编制合理使用。同时为学校开源节流提供了保障,为学校和谐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建立安全机制,关爱师生健康
随着职业的压力、生活的重担,偶尔有的教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学生,由于爱动、爱玩,往往会发生些许意外。为此,学校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安全排查机制,一周一查黑车、管制刀具、教学设置、师生心理等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确保师生健康的生活环境;坚持为学生购买全额校方责任险,预防偶发的安全事故给学校带来经济负担;坚持为教师进行一年一次的身体年检,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
3、优化采购制度,服务教育教学
生活物质的采购。学校成立“2+1动态采办”组,即教师代表负责采购、领导代表负责记账、事务长负责支钱(教师、领导代表轮流)。蔬菜,采取到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或农家蔬菜基地,一周一次的批量购置;粮油面,实行到有合格资历的生产厂家一月一次的批量采购;小卖部的日常货物,到小商品一级批发市场一月集中采购一次。
教学设施的采购。优先保证教学任务全面完成的必需品、教师成长的必要品,大宗物品坚持政府集中采购。
规划科学的资源管理
“一费制”全面推开后,学生部分教材的推广循环使用,教师教学书籍的有偿使用,远程教育设备的差额配置等政策的推行,金融风暴导致的物价上涨等,要求管理者必须规划制订科学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的制度。
1、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师教学必须的教辅书籍、教具,学校应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定量购置存放在阅览室,制定教师开学初领取,期末归还的循环使用制度;学生循环教材,依据班级学生人数合理配置,规范管理,适时添置;教学光盘、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等音响资源,存放在多媒体资源库,制定定人发放、定时收回、定期检修的责任制度。
1、各地(包括市本级和所辖县(市、区))教育投入要符合教育法“三个增长”的要求,如未达到,要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是投入问题,还是经费统计问题,要及时跟局领导汇报,如有必要,请跟市领导做好汇报工作,采取措施,确保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财政局内部教科文要安排专人负责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加强与局内部预算、国库的数据衔接,确保教育投入数据不重不漏,全部按规范要求列支到相应的科目中去。
3、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公布口径,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和“教育费附加”三项,各地财政部门要加强数据审核,“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和“教育费附加”三个指标数据之和,原则上要与公共财政预算“205教育”支出决算数一致。另外,各地将学费等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在教育经费统计口径,学费等非税收入是要全部剔除在财政教育投入之外的,因此各地一定要注意两者口径是不一致的。
4、教育经费统计口径中“教育事业费拨款”口径为:列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第205类“教育支出”科目中教育事业费拨款数,但不含205类第09款“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10款“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的支出”、51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9款“其他教育支出”,因此各地要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
支,严禁将财政教育支出随意列在99款“其他教育支出”科目中。
5、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教师数和机构数要与教育事业统计进行核对,如数据差异较大,要分析查找原因,严禁虚报学生、教师人数,严禁将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人数统计到公办学校,严禁将代课教师等纳入公办教师统计范围,防止降低生均标准。
春季开学初,国家教育督导团和全国保障办督查组深入到中部9省23个县的70多所中小学,听取了当地省、市、县政府的汇报,召开了多个层面的座谈会。督学们对这9省新机制实施情况的总体判断是:各级党委领导高度重视,经费基本落实到位,学校收费进一步规范,学校运转基本保障。
陈小娅在听取了各组的汇报后说,此次督导检查,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行政,对地方政府履行责任,实施改革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中部地区人口多,教育规模大,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关键。陈小娅用4个“基本到位”概括了各省的落实情况: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基本到位;宣传工作基本到位;地方分担资金基本上做到了“省拿大头”,经费也预拨到了学校,资金基本落实到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基本到位。
陈小娅说,新机制强化了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使教育真正“回归”教育本身,学校可以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了。新机制受益的是众多的农村师生和家长,这是最基本和最大范围的教育公平。
1.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待遇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要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就要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解决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两个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难题,让学前教育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1)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经费保障范围
我们要通过立法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经费的保障范围,进而建立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承担机制。要确定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同的经费投入体制,城市宜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及家长分担教育成本的体制,农村宜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体制。
(2)将学前教育教师纳入地方事业编制
我国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没有被纳入地方事业编制,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仍然是合同制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待遇、晋职机会和职业声望,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增加政府投入,保证学前教育经费实现增长
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要保证学前教育经费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获得同步提高。
(1)设立中央和省级财政幼儿教育专项经费,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提供资助,促进教育投资“均衡化”。中央财政、省级安排专项资金,集中用于贫困地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建立解决幼儿园危房、课桌的基本设备项目;建立发展乡、镇学前教育发展项目等,按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需要给予补助。
(2)加快农村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乡级财政在减轻了义务教育负担的前提下,学前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责任和管理权利交给乡级政府,实行乡统筹学前教育经费的体制改革,乡财政预算要安排发展学前教育的经费,负责组织社会捐资助学等,缓解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困难状况。
3. 改变政府的分配策略,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机会均等
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对象是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包括农村幼儿园、集体、个体和企业幼儿园所需的经费由举办者自筹,大部分是自收自支,使这些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此,要改革投资过于集中的弊端,积极探索经费分配更为公平的政策。政府在办好公立幼儿园的同时,鼓励经费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方向发展。
(1)按照幼儿园的幼儿人数平均分配财政经费
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按照市场价格和实际需要计算出各类幼儿的人均教育经费,然后按照每所幼儿园拥有的各类幼儿人数计算出该幼儿园所需的经费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在幼儿园的各类幼儿,包括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的,种类不同所需的教育经费也不同。政府计算出每一类幼儿所需的财政性经费,然后按照该幼儿园所拥有的各类幼儿人数进行分配经费。
由于政府学前教育经费只是幼儿园经费的一部分,幼儿园经费的另一部分来自收费。在财政经费平均分配的体制下,将所有幼儿园的竞争都放在同一起点上,他们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财政性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使本幼儿园的质量超过其他幼儿园,从而才有实力提高本幼儿园的收费标准。
(2)探索“幼儿教育券”的新型教育经费投入模式
“幼儿教育券”是指政府把用于学前教育的资金,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分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幼儿家长手中,家长用教育券支付上幼儿园的一部分费用。也就是说,政府把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教育券的方式兑现给幼儿园。这种模式最先在美国实行,后来台湾有些地区也在实行。2001年,我国浙江的一些县也曾试行过这种模式,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成为一种看得见的福利,教育券成为政府调整结构、调节社会公平的有效工具。这种新型经费投入模式目前还没有在幼教领域实施。如果我们能在经济较发达、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验,把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变为“幼儿教育券”,分配到每个受教育的幼儿家长手中,或仅用于补助贫困的、有特殊困难的幼儿家庭,让家长有选择幼儿园的权利。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变民办幼儿园的弱势地位,让各类型幼儿园之间进行公平竞争,这将有利于幼儿园主动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一、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分析现状
(一) 对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 很多高校领导及经费执行部门认为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是上级主管单位检查和评价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依据, 简单的理解为报表数据的完成。很多高校都存在着“重投入, 轻管理”、“重使用, 轻监督”的现象, 导致了政府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 造成绩效管理和评价缺失。
(二) 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相关制度缺失
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是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真正要使其合理、合法、合规、有效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但目前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和法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 有效的教育经费绩效监督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高校是非营利性组织, 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的拨付, 造成高校对资金的“不珍惜”,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甚至高价设备闲置浪费, 绩效监督机制的缺失使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四) 高校内部信息化落后
高校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系统离不开数据的挖掘, 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是准确的数据的基础, 但从目前来看, 很多高校内部执行部门是各自为政, 不能达到信息畅通的要求,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能满足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很难对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二、高校对教育经费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2013年9月12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教育财务工作暨“教育经费管理年”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主题是“依法投入科学理财不断提高保障和管理水平”, 强调了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站在了新高度、新起点, 如何巩固好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成果, 用好管好教育经费这是对所有教育财务工作者的新要求。2014年开始重庆市要求各高校按要求逐年自行还债, 财政不再帮助高校1:1的比例化解债务, 在这种形势下, 本来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 每年还要还部分商业贷款, 教育经费管理的强化更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高校实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的迫切性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主要以后期评估为主, 缺乏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控制, 导致教育经费收入支出与高校公共服务战略目标的偏差无法及时解决和纠正。
目前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政对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 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等逐步增强。但高校在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出的问题比较多, 再加上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浪费现象严重等;高校财务信息不透明, 虽然现在要求高校公开财务信息, 但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和制度不健全, 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经费使用的源头是预算, 现在实际的情况是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管理环节薄弱, 各部门责任意识不强、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仍比较严重, 预算未与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战略目标相结合, 致使与学校实际的发展相脱节, 失去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必然导致各种资源的浪费。
四、完善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的几点看法
(一) 从目前新形势出发, 深入研究分析高校教育经费管
理现状, 结合国家最新要求, 从预算到执行再到绩效评价, 利用新的会计制度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研究真正适合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管理理论, 从而达到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经费管理的目的, 并从高校财务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更基础的意见和建议。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前提下, 严格执行统收统支,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更加完善、准确和民主。
(二) 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要遵循全面性原则, 综合、
准确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效率, 有利于全程分析高校财务管理活动。通过运用高校教育经费评价指标, 形成客观的、科学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结果, 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基础。
(三) 要考虑本学校的特殊性, 可根据学校管理的需要,
在特定条件下可选取代表性强、科学实用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 同时可用于同类院校的比较和与历史数据的比较。
(四) 加强和完善高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 不管是使用财
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对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 有一个畅通无阻的数据信息系统, 才能实现数据共享, 可避免学校内部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数据五花八门, 导致不能真实的反映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结果, 进而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 杜绝浪费, 加强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
使国有资产的购买、使用和处置更加合法合规, 国有资产是不允许被任何人和任何单位随意处置和浪费的。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就是对国有资产的保护, 在高校内部资产的使用要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有利于对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考核和分析。
(六) 完善采购招标体系,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
实行公开招标和政府集中采购, 有利于对采购的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跟踪等各环节进行把关, 这样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对高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起到重要意义。
(七) 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 完善考核机制。俗语说“不
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来支撑, 强化专项经费和日常经费的全过程审计, 确保各部门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有效、规范、安全的使用;预算拨出后, 学校要以预算为主线, 资金流向为目标, 财务核算为手段, 对教育经费的执行进行全面的过程监督, 并根据相应的制度做好跟踪问效, 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五、结语
要真正实现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需要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在思想上重视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工作, 积极完善和修订制度建设工作。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绩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加强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宣传工作, 提高成本意识, 进一步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 改善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促使高校内涵式和外延式的共同发展, 将长短期利益相结合, 为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2013年9月12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教育财务工作暨“教育经费管理年”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李梦苏, 贺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6) .
[3]邓建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04) 上.
[4]杨静媛.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07) .
[5]唐小惠.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11 (10) .
[6]魏乾梅.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 2008 (01) .
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教育局《“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能,狠抓财务经费管理,财务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次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一)财务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伙食费管理工作。我们对学生伙食费的收取、开票、上缴情况,安排专人进行成本核算,实现“零利润”目标。
2、学校教育收费,一切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无存在乱收费行为。我校所有预算外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禁止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和搭车收费等违纪行为,严禁补课收费和教辅资料等服务性收费。
3、我校各个部门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财务预算,合理安排,校财务根据预算进行支出工作,这为我校节省了不少资金。
(二)学校支出管理工作
1、严格控制支出范围。严格界定我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公用经费只能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我校坚持量入为出、严禁超财力支出。加强对资金的分类管理:严格区分预内支出与预外支出、公用支出与人员支出、保运转支出与保发展支出以及日常支出与专项支出。
2、严格履行了政府采购制度。我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都实行了政府集中采购。
3、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为增加学校经费开支透明度,学校每学年结束后,要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向教代会代表报告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同时在校务栏上张榜公布。
4、建立健全了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了报帐程序。
二、存在问题
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执行财务制度方面,有时不能完全到位。
三、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依法、规范、科学、透明地实施财务管理。坚持以“改革、创新、规范”为目标,深化各项财务制度改革,创新财务体制机制,强化财务工作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规范我校经费使用程序。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开支人员经费,不得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严禁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公款私存和虚列支出等。
2、严格财务透明化。要围绕财务常规工作,创新督办工作机制。我校将实行一切财务透明化的制度,使我校的财务工作更加透明。
3、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我校财务人员适时地参加一些财务方面培训,以便更好的管理财务工作。
总之,今后我们将使用预算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及生活费的使用效益。
屯垦镇中心小学
第一条 学校财务工作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将全部收支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对学校各种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核算控制。通过记账、报帐等一系列程序,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严格监督资金的有效使用。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第二条 经费收入管理。
学校财务部门管理以下各项资金:
1.上级拨入的事业经费、专项拨款、基本建设拨款。
2.上级拨入的预算外资金。
3.其他杂项收入等。
财务部门对事业费.基建经费和学校预算外收入应分开管理,严禁将预算内经费转入预算外使用。
第三条 编制经费支出预算。
学校各处室、部门根据年度需求编制分部门项目预算,财务部门汇总各处室、部门预算,提交校办公会讨论、修改,根据学校财力情况进行总的平衡, 形成年度预算初稿。预算初稿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形成学校年度经费预算。
第四条 经费计划管理。
1.学校根据年度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相关工作。
2.在经费使用中应坚持严格按计划用款、专款专用的原则,并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若确需要更改项目,须经学校负责人签字批准。
第五条 经费支出管理。
1.费用支出按照计划申报、审批、支出办理、获取合法合规凭据的流程执行。
2.费用报销时需要报销人、财务人员、分管领导签字后,报校长审批,校长审批通过签字方可执行。
3.预算外的各项经费,应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在领导审核批准的项目和限额内开支使用。
第六条 计凭证、帐票、报表以及会计档案管理。
1.学校财务部门应按照财务制度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认真审核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及合理性,认真审核各项原始凭证。符合财务规定的开支单据给予报销,不符合规定的单据,不予报销。
2.学校财务部门,应按会计制度对各类经济业务事项,通过会计凭证及时记帐、算帐。做到日清月结,手续完备,内容真实,帐目清楚,数字准确,资料齐全。
3.财务部门经办人员,应按财务档案管理要求,将会计凭证、帐薄、财务计划、会计报表,以及有关开支的经济文件资料,分类清理、装订、编号等送交主办会计部门汇总。
4.财务部门除向上级报送财会报表外,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协助领导管好、用好资金。
5.财务部门及时编制单位部门决算,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确定。
第七条 经费收支公示。
年底,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布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定期公示三公经费,接受教职工监督。
一、影响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因素
(一) 办学规模的扩大, 经费需求增大
地方高校作为高校招生的主力军, 学校规模和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空前高度的情况下, 陕西地方高校教学经费缺口也随之加大, 学校的日常运行难以得到保障,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以陕西近5年的高校发展过程为例, 陕西省地方高校在校生年均增长率是5.70%。2013年, 陕西地方高校的在校生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19.09万人 (见表1) 。如果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计算, 每增加一个学生需要新增基本建设投资38 130元的, 陕西省近5年因规模扩大, 最少需要投入72.82亿元。陕西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之所以有大量的需求, 是由日常事业性支出和历史遗留因素造成的。
(二) 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不足
地方高等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 高校的大众化发展增加了办学成本, 政府本身也转嫁了大部分成本。地方政府财政水平的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 多数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处于缺乏状态, 严重影响到了地方高校的发展。表2显示, 2009-2013年, 陕西财政用于教育经费支出在陕西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其中包含了基础教育投入部分, 除去基础教育投入部分, 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比例更低。
(三) 政府投入的不均衡性
根据高校隶属性质, 我国高等院校分为部属高等院校和地方高等院校两大类。与部属院校相比较, 地方院校的政府投入远远不足。陕西省地方高校的数量是部属院校的10倍左右, 地方院校获取的财政拨款数额和受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部属院校, 100多所地方高校的财政拨款比十几所直属高校的财政拨款多不了多少。国家在大力支持“211工程”和“985工程”, 地方高校的投入远远低于这些学校, 地方高校中的“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屈指可数。虽然地方高校经费在逐年递增, 短短五年内基本上翻了一倍, 可是和部属高校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二、地方高等教育经费运行现状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 地方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人才, 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通过加大投入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出实力强的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应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的办学经费投入, 争取地方各级财政对学校办学的支持, 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实行的拨款机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高校经费实行的是“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绩效拨款”模式的引入将成为新的展望。全球运转比较成功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是“绩效拨款”模式, 该模式中引入的主要绩效指标包括:学生贷款的拖欠率;学生的毕业率;学生毕业后六个月的就业率。绩效拨款注重效率, 把绩效拨款模式的理念植入高等院校, 政府根据各个学校大学生在上述指标取得的成绩来进行合理分配, 把资金分配与教育成效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得物尽其用, 好钢用在刀刃上, 使得能培养更多学生和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资源, 促进了大学之间的质量竞争, 使得高等教育财政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和透明。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来体现, 不仅仅体现在财政拨款上, 完全可以通过土地划拨, 这样可以解决学校为了扩大规模而支出的一大笔土地费用。美国曾出现过“增地运动”, 英国政府对设立教育基金的企业实行减税政策。政府应该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经过充分论证的重大投资项目, 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应该纳入到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中, 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逐步解决。应通过专项补助来解决地方高校征地、拆迁、校舍建设等工程项目。
三、加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 吸引教育捐赠是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渠道
教育捐赠的主要群体是企业、个人和团体, 教育捐赠越来越受到高校广泛的重视, 捐赠收入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更加有效的获得捐赠资金。一是地方高校应该树立主动筹款意识, 转变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收取学杂费过日子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教育捐赠对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设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并配备相关工作人员, 把募集的教育捐赠资金纳入到学校账户中, 用于战略规划资金的一部分, 确保教育捐赠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二是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地方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校友会在社会捐赠宣传及筹资中发挥的作用, 重视校友会的投入和建设。三是地方高校应该扩大捐资者的范围, 不能局限在本省, 应该扩大到全国, 甚至全世界。还应该注意做好捐资的群众基础, 捐资者除了名人, 名优企业, 还有个人、群众, 不是所有的校友都那么优秀、那么富有, 可他们同样拥有为母校献爱心的权利。四是地方高校要对教育捐资经费进行严格管理, 特别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审计。学校要加强捐资经费的预算管理, 利用预算约束经费, 促进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规范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为了防止捐赠资金不被滥用和盗用, 应该建立起有效的经费财务审计机制。通过合理的投资与使用, 实现捐赠经费的金融增值。
(二) 销售与社会服务是扩大收入的重要来源
地方高校多属于“教学型”和“教研型”普通院校, 科研能力与部属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地方高校为地方提供科研力量服务于地方经济,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高的科研水平优势, 为当地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以及辅导服务, 大胆走商业化道路, 开设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及考试辅导等。地方高校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小型企业, 不应该好高骛远, 把服务对象定位与大企业上, 大企业通常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比较尖端的技术科研成果, 地方高校很少有这样高的科研水平, 大企业更愿意和实力较强的部属院校合作。中小企业通常因为经济原因不会和部属高校合作, 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技术革新, 为和地方高校合作创造了良机。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场地, 以及智力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的服务, 利用自身的科研为企业升级技术, 转化成果、管理优化, 同时为学校创收一部分资金。
(三) 开源节流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重点
地方高校经费紧缺不仅仅因为收入较少、资金来源不足, 没有严格的管理、浪费严重、支出不合理也是造成经费紧缺的很重要因素。教育虽然不能“产业化”, 不能说教育就无须成本的考核与管理, 应该合理的利用已经获得的教育资源, 除了积极的增加收入“开源”以外, 还应该合理控制支出、精打细算、勤俭朴实, 树立效益意识和成本意识, 做到真正的“节流”。
地方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 进一步加快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最大限度的降低教育成本。地方高校应该本着“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的原则, 合理安排经费预算, 严格资金用途,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应该统筹兼顾来安排各项资金的使用。杜绝浪费,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新的制度和明确相关的责任, 改革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把节能降耗作为学校的大事来对待,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的新型校园。
参考文献
[1]乐晓丹.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对绩效的影响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于朋.地方高校财政性教育事业费不均衡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
[3]蒋波, 吴鸣.高等教育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 2008.
【现代远程教育经费】推荐阅读: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11-26
永和小学现代远程教育06-02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07-09
现代远程教育成果转化09-1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11-14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范文11-20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教研小组名单11-29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登记制度12-17
乡镇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自查报告07-19
逸夫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