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推荐8篇)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1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金融监管日趋严格,金融市场建设步伐加快,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商业银行如何塑造自身竞争优势,巩固扩大业务领域,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需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例,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对商业银行未来发

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优势

金融创新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46(2012)06-0023-04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模式,面对更为透明的市场、更加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更大的经营压力和市场竞争,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优势是基础,加快创新是关键。要将继承发挥传统优势作为新的起点,从自身长处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

机制和产品服务,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要将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着力点,通过创新,研究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形成短期的竞争优势,造就总体优势 的长期持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既有发展优势

建设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多年来,通过网点转型、体制转换、经营管理改革,发展成目前国内效益最佳、市场占比第二位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主要有:

(一)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不断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

大竞争性人才的选拔力度,建立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半数以上的员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根据全员培训、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培训资源不断增加,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各岗位员工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拥有相对完善的网络渠道。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拥有遍布全省各地众多的网点、专业化服务机构,可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而随着网点建设的不断加快、网点数量 的进一步扩大和质量的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自助设备和电子渠道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渠道基础进一步夯实,客户服务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延伸,发展服务

优势进一步体现。

(三)拥有稳固的客户基础。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发挥长期形成的业务优势与特长,在保持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市场

地位的同时,加大对效益良好的大型生产和商贸企业的信贷投入,创新中小企业服务,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拥有公司机构客户数十万户、个人客户千万户以上,客户基础十分稳固。

(四)日益完善的风险内控体系。建设银行大力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初步搭建起了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江苏分行进一步完

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强化员工教育与合规管理,规范员工从业行为,构建岗位相互监督制衡的内控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操作风险的系

统控制和流程控制,对关键风险指标实行动态监控,风险内控达到同业先进水平。

二、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随着其它银行股改的陆续完成,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建设银行在股改中形成的第一步发展优势正逐步变得不再明显。江苏省分行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优势领域业务发展空间收窄。中长期贷款是建设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在信贷总量中占有较高的比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房地产和融资平台贷款持续调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长期信贷需求,对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规模扩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在发挥基础设施领域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业务领域,加强

客户项目储备,优化客户结构,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产品创新不足。产品是银行经营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价值创造的利器。各家银行都将产品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纷纷加大产品创新投入。江苏省分行十分重视产品

创新工作,加强了组织推动,相关条线也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团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从近几年产品创新的实际情况看,开发的新产品较多是对现有产品功能升级优化,能

够带动整体业务发展和客户拓展的产品相对较少。

(三)流程银行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江苏省分行已搭建了比较完整的客户需求驱动和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客户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以部门为主的组织

架构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协同配合、快速响应的机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应积极研究、逐步建立完善协同联动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实现综合化、多功能、集约化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客户和市场在发展,理念和技术在创新,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必须坚持和发扬自身优势,正视存在的不足,找到思路、突破口和发展重点,扬长补短,在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一)传统与创新并重,大力拓展“三大一高”客户

“三大一高”是各银行竞争的焦点。商业银行应巩固扩大客户基础,加强“大行业、大系统、大城市和高端客户”客户的战略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为核心企业提供供

应链融资产品,将金融服务向上下游延伸,打造包括行业链、企业链、产品链的“链式服务”模式,在服务好核心大企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其周边的小企业、小客户,建立稳定可

持续的合作基础。

以财政系统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大系统、大行业”客户。财政社保客户是掌握各类资金统筹管理与使用的源头性客户,也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优势领域。因此,要综合运

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加大对财政社保源头客户的营销力度,巩固扩大业务优势。与此同时,并充分发挥财政社保“大系统”平台作用,进一步延伸客户服务,大力拓展“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等财政资金重点领域项目,扩大客户基础。

大力拓展个人高端客户。一方面,根据“二八”理论,20%的客户带来80%的收入,因此,走高端之路,夯实高端客户基础,是发展个人业务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作为企业

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主的个人高端客户,拥有企业机构资源的支配权和话语权,因此,通过营销和影响个人客户,就能带动和留住公司机构客户。在营销过程中,要树立发展

和经营客户的理念,从做产品向做客户转变,从等客上门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产品营销向综合化营销转变,努力提升服务品味和服务层次,做好高端客户的经营和维护工作。

(二)强化联动营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客户、产品、渠道、人力资源,整合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对于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联动营

销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

实行联动营销是适应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未来市场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存贷款、中间业务领域,而是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银行各项业务发展必须依靠整体服务链 的扩展来实现,各部门都将是服务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在“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指引下,调动系统内任何必要的资源和环节,由两个以上的机构或部门联合起来,针对同一

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经营管理手段,从而以较少投入取得最佳营销效果。

强化联动营销,应完善机制建设。应按照整体营销方案,上下级行统一部署、互通信息、支持配合,逐个打通产品链条上下游企业。增进部门间的横向联动。完善联动营销绩

效考核和利益分配。逐步建立内部市场化的评价体系,按照“谁营销、谁受益,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以客户为纬度、以联动营销过程中所起作用为依据,由联动发起方对部

门联动营销成果进行考核,双边记账、合理分成,从机制上调动各方积极性。

强化联动营销,应加强流程银行建设。目前客户资源分散于各个部门、各个子系统之中,信息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一定程度限制了对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应加快实施流

程银行建设,改进和完善业务流程,促使银行从生产或产品导向彻底走向客户导向和服务导向。

(三)加强改革创新,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没有一流的创新就不能打造一流的银行。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商业银行应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将创新作为实现市场领先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抓好抓实。通过改革理顺经营思

路,焕发体制机制的活力;通过创新挖掘发展潜力,增强业务发展的动力。

创新工作方式。商业银行必须以超前的理念、主动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主动地研究未来发展的方针政策,找出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中不符合发展趋势、市场规律、客户需求的不合理、不科学成分,并想方设法地加以改正和解决,增进各项工作与政策及市场的契合度,提升经营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

模式,在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率先发展和超前发展。

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资源分配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银行各级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和促进各项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从

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以岗定薪,按绩付薪,体现岗位价值差异。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与业务规模、经营业

绩挂钩的员工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业务模式变化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标准化、低风险业务流程和岗位的外包,合理安排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渠道。进一步完善绩效分配

体系。坚持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核心地位,完善市场份额等经营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差别化分配政策,加大重点地区关键发展时期的支持倾斜力度,推动重点地区各项业务

发展在系统内和同业领先。

创新服务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未来物理网点将只是银行产品展示平台、客户体验平台、客户和银行的交流平台;而电子银行在延伸客户服务范围、满足客户随时随地

服务需求、降低营业成本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逐渐成为银行服务的主渠道,是未来银行竞争的制高点。要提高全行对电子银行的重视程度,引导客户经理转变理念,并通过激励和约束措施从制度上激发客户经理营销电子银行的积极性。针对县域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积极探索电子银行渠道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延伸服务能力,弥补柜面渠道 的局限性,增强竞争能力。

创新产品服务。“遵循市场导向,满足客户需要”的原则开展,加大热点行业、热点区域、热点需求分析研究,捕捉市场机遇,适时研发并推出能够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新

产品。建立完善产品创新试点行制度。针对发达地区客户需求丰富的特点,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二级分行作为新产品、新业务的创新研究试点行,紧贴当地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创新

适合的产品,试点成功后,再在全行推广。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建设。建立产品创新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小组,按照六西格玛方法建立科学的产品研发和创新流程,形成完善的产品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跨部门协调共商制度,形成鼓励创新、推动创新、积极应用创新成果的创新管理机制。推广产品经理制度,建立一支有数量、有质量的产品经理队伍。充分发

挥产品经理在需求挖掘、产品研发、专业化营销、重点客户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完善产品创新组织架构和产品研发团队建设,专业专注,提升产品的研发能力。

(四)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发展保障

“好中有劣”、“差中有优”,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应辩证地看待企业经营状况。根据自身管理能力、队伍素质制订出自身的“风险偏好”,对于人才素质高、管理能力强、规

模雄厚的企业,风险偏好可积极超前。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各银行普遍看好的行业,越要慎重;在各银行争相投入时,应考虑有序、有选择的退出;对于大型项目,即使效

益再好,都不应大包大揽,投入要与资本金匹配、与管理能力相匹配。反之,对一些普遍不看好的行业,应选择经营管理能力加强、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予以支持,以实现银企

共同发展。

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理念,坚持审慎经营的风险偏好,将风险管理的着眼点放在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上。下阶段,应根据监管政策和市场变化,积极推

进风险管理转型,提升资产质量和风险内控能力,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强化主动风险管理。在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联动,建立完善

风险会诊制,增强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前瞻硅和预见性,严防出现系统性风险,保持资产质量安全可控。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充分应用风险识别和计量工具,有效识别风险,增强

风险定价能力。加强新兴业务风险管理,提升专业化审批能力。推行潜在风险客户名单制管理,重心抓好基础管理。加强贷后管理。建立信贷经理队伍,实现信贷经营和贷后管理 的相对分离。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加强监测,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化解。要加大项目回访工作力度,通过对重点客户的持续跟踪研究,提高对行业运行趋势的判

断和把握能力。

(五)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响应和满足员工的现实合理诉求,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和价值创造力。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人性化管理,关爱员工,将人文关怀融人到各项具体的经营管理中。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人本管理理念,通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学习掌握沟通艺术和管理方法。

创新和改进管理举措,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激励和人文关怀等手段,切实解决员工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员工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员工

人格,客观评价劳动价值,增强员工的职业自豪感和主动奉献精神。搭建公正、公平的发展平台,鼓励员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员工干事创

业的热情,让每一位员T都能“有激情、愉快地工作,有尊严、体面地生活”。倡导勤于研究、善于思考的良好学风,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鼓励员

工在本职岗位争创佳绩。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开展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营造学先进、树典型、创佳绩的良好氛围,鼓舞士气,增强

凝聚力。参考文献:

[1]朱隽.商业银行应注重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1-03-14.

[2】张秉余.论新兴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J].金融纵横,1998,(11). 作者简介: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2

一影响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1. 深刻理解客户群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基础

细分目标市场并理解客户群是开拓新客户的首要途径。理解客户群的根本在于分析客户的需求, 要以表面的需求为基础, 发掘客户未来有可能需要的潜在需求。通常可采用以下因素来进行客户细分:财富段、人口概况、财富来源、工作经历、理财偏好及行为特性等。根据实践经验, 我们将目标市场大致可以分为:女性客户、企业家、年龄较大的客户、高级管理人员、消极财富继承人等。细分市场后, 商业银行针对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特性进行差异化营销管理, 提供独特的专业服务。这样可以使财富经理在营销上能有所侧重,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要重视那些具有未来成长性的中端客户, 因为相对于忠诚度不高的高端客户, 中产阶级更容易被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所打动, 更有可能创造更高的利润。

2. 服务质量是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有关问卷调查数据, 服务质量是高端客户选择金融机构考虑的首要因素。优质服务通常是指业务办理速度和准确性、服务环境、员工的综合素质等等。服务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客户的忠诚度。而客户忠诚度高能降低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运营成本。统计表明, 忠诚客户的数目每增加5%, 就从每个客户身上得到平均收益会增长25~100%, 获取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现有客户的5倍。客户每一次感觉不好的体验可能缩短甚至结束与银行的合作时间, 相反持续的、良好的经验可以建立长期而深远的客户关系。服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商业银行对人员的管理和对现代技术的运用上, 因此, 打造相互协作的服务团队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业务的快捷性、创新性等特征的必要选择。相互协作的服务团队需要服务品质管理考核制度来维系, 即要建立一套精密计算的内部定价办法, 鼓励不同岗位人员的协作。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金融产品信息反馈和客户信息资源开发两部分, 这些有助于分析金融产品和特定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 进而对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3. 机密性和安全性是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必要条件

高端客户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首要需求是实现财富的保值, 即战胜通胀, 让资产的长期购买力不缩水。花旗中国在安全性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 注重与客户及时沟通, 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表现信息。如客户可通过花旗网络、24小时热线以及直接联络经理每月知道理财产品的最新净值、到期收益率, 并及时知道自己资产配置情况;其次, 注重销售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客户, 从源头上保障高端客户资产的安全性。花旗中国在向客户提供服务之前会运用一套风险投资评估制度评估客户的风险承载能力, 记录在案并要求每年重评, 并规定销售人员不能给客户推荐高于其投资风险等级的产品。同时, 考虑到中国富人具有藏富情节, 保持个人信息的机密性就显得很重要。由于财富管理属于专家理财, 专家只有拥有更多的客户信息才能提供卓越的服务, 这就在管理专家与客户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 倘若处理不好, 会影响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

4. 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制度保障

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可缩短财富管理链条, 避免不必要的内部消耗, 提高管理效率。构建组织架构的关键问题在于研究如何协调各个业务部门和分行的利益分配。同时, 业务模式的经济效益需要谨慎管理。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因此, 对于无利可图的业务模式必须要进行调整, 通常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确保客户细分, 注重价值定位;保持规范的客户服务方式, 包括规定账户余额必须达到的下限并对价格变动保持警惕;严格控制成本, 要拥有低廉的制造和营业成本, 然后再将节约下来的成本投资到销售和市场宣传上;严格管理客户经理, 定期评估它们的业绩表现, 根据实际收益产出支付薪酬。

二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路径选择

通过以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商业银行要想实现财富管理可持续增长, 可以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围绕客户抓市场, 围绕品牌抓服务, 围绕风险抓管理, 围绕成本抓制度。

1. 以细分市场为基础, 推动服务方式转变

商业银行要想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占领市场, 必须将“客户至上、细分市场”的营销理念体现在具体的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和产品经营上。商业银行要根据客户需求性质细分市场, 找到每一细分市场的优质客户, 推动差别化服务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实现以优质客户为主的多渠道服务再造。

2. 以品牌战略为先导, 提升业务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应当实施品牌战略, 塑造良好而独特的企业形象。当然, 银行塑造品牌不仅要靠单纯的市场宣传, 更要将品牌承诺落实到银行日常运营和客户服务的方方面面, 包括产品研发、渠道建设、服务沟通、业务流程、绩效考核、技术支撑等在内的所有环节, 使客户在每一个可能接触的点、一个产品、一次服务、一次问题的解决, 真切地感知银行的卓越服务。所有这些都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持。因此, 商业银行应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素质, 可大力吸纳各领域的精英人士, 包括证券专家、黄金专家、外汇专家、房地产专家、艺术品专家、会计师、律师、税务师等专业人才, 打造专家团队。

3. 以资产安全性为基本,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 也是顺利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保证。我国商业银行在提供先进服务时, 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尤其要注重建立一套风险投资评估制度来评估客户风险容忍度;二是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资产质量运行情况、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规章的执行情况等进行定期的检查;三是倡导业务部门拥有学术性氛围, 创办内部期刊, 加强对各类金融风险的研究。

4. 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 改造组织架构

适时地将涉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 成立一个独立核算以业务流程为出发点设计的事业部门。该事业部门是从客户端发起的, 按照有效服务客户的原则来设置流程。当然, 组织架构再造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原有利益格局重新划分的过程, 这必然会对一些利益相关方造成损失, 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配套的利益补偿机制来减缓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要:当前社会财富结构的现实变化要求中资银行必须要从简单的资金供给者向综合供应商转变, 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探讨在中国建立领先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关键因素, 旨在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关键因素,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苏民、高歌、田彬.财富管理: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选择[J].金融纵横, 2010 (1)

[2]俞炯玲.以财富管理为着力点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J].浙江金融, 2011 (5)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3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路径选择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得到实践。美国早在1986年3月就成功的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展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我国自1996年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风险调控、发展路径选择等多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如何把握机遇、有效应对,实现转型发展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发达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很多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按照市场规律发生波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从技术层面对银行利率风险的分类,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风险四种利率风险。其次,利率的频繁而长期的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定价和金融产品设计是一个新的挑战。再次,利率市场化后,预期外负债减少或客户融资需求的增加会很容易造成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银行在竞争压力下进行的高风险投资等行为也会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失去了以往国家对银行提供的隐形担保,银行将面临危害性更大的挤兑风险。

第二,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上面临新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利差收入,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具有金融产品的定价权,银行间的竞争由传统的以营销促销、分销渠道和服务水平等为主的非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价格竞争,竞争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通过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来改善盈利模式。

第三,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体制使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意识,在运营管理层面也缺乏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制制度,在利率风险控制和监督评估等方面发展滞后,相关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匮乏,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才,这些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构建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机构。本质上看,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不可避免,因此,必须要强化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在体制编制上设立独立的风险管控部门,部门直接向银行的首席风险官负责,其职责包括对银行风险管理规程和监控约束机制的制定、指导和检查,对市场的利率变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以及进行风险评估,对银行确定科学的利率水平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通过风险管控部门,有助于银行实现对利率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和全局把握,反应更加灵敏快速和科学有效。

第二,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务结构的重整,不断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传统上,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差收入,但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入下降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商業银行必须要通过创新业务结构来营造新的利润空间。商业银行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并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努力形成包括中间业务和同业业务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4]。其中,鉴于中间业务具有经营成本低、风险小以及收入稳定等优势,银行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断针对中间业务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创新,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型。此外,还要注重通过整合优质产品和创新特色服务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赢得更多的市场。

第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水平,加快培养银行内部的专业人才队伍。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应用网络化平台和现代技术,在银行业务的处理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构建一体化金融平台,提高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水平。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银行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科学运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商业银行要下大力气培育高素质的管理业务人才。

尽管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姿态去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改善经营理念和方法,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Antrony C. Cornyn, Robert A. Klein, Jess Lederman,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Interest Rate Risk[M]. NYIF Corp,1997

[2] 周颖辉. 利率市场化演变路径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 东南学术,2013,(4):130-138

[3] 陈天奇. 试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影响[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00

[4] 金咏.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策略初探[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2):54-56

作者简介: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4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如果抢占先机,将很有可能迈向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成为与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并肩的应用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发展,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观望、讨论、论证要不要转、何时转、如何转。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做到“少说”“多学”“多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实事求是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01-0012-03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如何转的问题。为此,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观望、讨论、论证要不要转、何时转、如何转。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存在这种问题,都处于这种状况,光说不做,或多说少做。我们要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在实践中摸索前行。更何况,我们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大学发展模式和路径。?Y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要做到“少说”“多学”“多做”。

一 “少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我国2400多所大学中的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其余的主要归省级政府管理,中央部门与地方共建的高校一般以地方管理为主,可以说,地方高校占了大学的绝大多数。而地方本科高校中大部分是1999年以后成立或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2000年至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67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55.6%。[1]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关注和讨论,是始自2014年1月教育部在黄淮学院举行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会议期间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同年,各相关教育团体组织、各相关高校几乎都举行了各种规模的关于转型发展的讨论,但是真正大力有效推进转型发展的高校并不多。其实,很多高校都确定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办学定位,但是一直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推进,甚至有些学校在10年前,或者更早就确立了走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

很早就确立建设应用型大学目标的高校,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或令人满意的成绩,的确可惜。究其原因,其中就有:对应用型认识不清楚,在国家政策没有明确前,不敢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一直在讨论怎样做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去行动;学校内部意见不统一,致使有措施也难以推进;不识人,用人不准,缺乏得力助手;不信任下属,不培养下属,事必躬亲,导致无足够时间和精力专注转型发展;魄力不够,一味求稳,只是等待上级文件推进;在管理学校时没有抓住转型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疲于应付学校日常事务;主要精力用在处理校内日常事务和各种关系,与社会接触少,与政府、企业合作交流更少;在文山会海中办学,缺乏调研,不了解社会需求;对于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有时为了协调关系不敢推动,缺乏管理智慧;主要领导威信不够,缺乏领导艺术,班子不够团结,没有形成大力推进转型发展的一致意见。

必须正视的问题是,现在有些高校不敢闯、不敢为天下先,有些想闯、敢闯,但又不知道往哪闯,有时还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多说少做,不行;光说不做,更不行。必须是少说多做。不应该出现提出了要建应用型大学而迟迟不采取有力措施去做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者思想观念保守。为此,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首先让领导解放思想,让广大师生转变观念。思想观念不转变,转型就无从谈起。然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等于就一定会采取有力措施去转型,或者说,即便采取了措施但也不一定有成效,我们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多学”――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抓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走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道路

转型发展,对于很多地方院校来说都很迷茫。这主要是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应用型并不是一个新词,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在应用,而且办的还很成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对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国际竞争力位居前列的国家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调研而形成的。因此,各地方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有必要充分学习、借鉴德国等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国内有些高校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中已走在前列,待转型的高校也要积极地对这些高校进行考察、学习、交流。这里的考察、学习、交流不能仅仅是主要领导,还要整个领导班子或所有决策者,以及实践者,只有相关人等都有所触动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大力走向应用型大学。

先进经验对于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高校转型发展也要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但有了先进经验还不够,还得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发展,还必须结合社会来发展自己。高校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它必须要满足社会需求。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点显得特别重要,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前在高等教育界,取得的共识是,地方一般高校在学术研究上很难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要有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就是比较适合的道路。建设应用型大学,强调的是应用、学以致用。应用主要是应用于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办学必需坚持实事求是,紧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依据社会需求办学。各地有各地的社会需求,只要各地的高校以当地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自然有地方特色。

抓住关键环节:德育为先,能力为本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容易提高,而在未进入社会之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则可以先入为主。一旦进入社会后,受到各种价值观冲击,如果再进行道德教育,其效果必不如未接触社会之前好。另外,道德坚守,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持久的必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这里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效果比较好、让广大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培育。现在普遍采用的德育方式值得令人反思,要想真正达到德育的目标,我们尚需不断创新培育方式,进行多角度培育。能力提升则相对道德培养比较容易,能力作为一个人生存就业的保障,很多学生都愿意为此付出,但要做到卓越则同样需要付出刻苦努力。但无论是提高道德还是专业技能,都必须以增长知识为基础。作为应用型人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专业知识等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以提高素质为前提,着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要以提升能力为根本,注重提高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其中要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其他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印象最深刻,也最易接受。

三 “多做”――?W⒅鞫?,勇往直前

向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少说”“多学”之外,更要“多做”。而做还得注重方法,抓住关键。笔者认为,走应用型发展道路,理应从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方面:党政领导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

基于中国国情,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关键在人,在决策者,在党政主要领导。党政主要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心、积极专注,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将不可能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成绩,更不用说建成应用型大学。光有决策者推动还不够,还需要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应该说,拥有一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才是最关键的。学生都是教师培养出来的。一般而言,理论与实践皆优的教师可以培养出相应的优秀人才。然而,教师是关键,也是最大的阻力,因为改革、转型必然侵犯其利益。现在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在短时期建成还是比较困难的。理论和实践皆具皆优,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很难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在两方面都做得很突出,当然也不排除两方面做得都很优秀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现有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实践经验较少,甚至没有,一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也要相应地转变,这对于部分教师而言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要获得实践经验,也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完成的。因而,为了推进转型发展,需要从用人单位聘请兼职教师,解决应用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制定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体系和计划,加快教师培训的步伐,让教师尽快具有实践经验,例如可以让教师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去学习、交流、顶岗、挂职一段时间。由于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职场也瞬息万变,一些培训过的教师终将再次脱离社会,因此可以考虑减少专职教师人数,压缩人力成本,多聘用社会贤达和企业精英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教学方面:着力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最终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高校要建设应用型大学,学生要具有应用实践能力,就必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依据产业链建立专业集群,及其相应的课程集群、课题集群、应用型的教学支撑体系。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生存之需。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因此,课程设置必须接地气,以应用型课程为主。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此,要格外注重课程教学效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老师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启发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师徒制教学,让老师成为导师,让一个导师带若干个学生,手把手教,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校外各聘导师,分别为学生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兼顾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两条腿走路。

设置应用型课程,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因此,还要制定通识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素质。通识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心灵上的问题,让学生内心强大,让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坚卓刚毅”、“胜不骄,败不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等。通识课程应主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以文史哲为主,兼有体育、外语等课程。另外,鉴于哲学与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以考虑将哲学和数学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支配、引导着人的行为,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说,思维决定着行动,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哲学和数学的地位,把哲学和数学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而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没必要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可以作为一门一般性的课程,甚至可以考虑作为一门选修课,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外语几乎就用不到,很多人是一生都几乎用不到,这是目前最大的现实。如果仅在接受学历教育时学习外语,那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极大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彻底改革,使之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走应用型转型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加强科研。只不过此科研内容偏向实践应用,更加注重为社会服务,为此,转型高校应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体系。科研是必需,是崛起之需,发展之要。高校科研可以与企业的研发部门协同合作,共同研发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同创新,达到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目的。

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深入合作,请合作单位优秀人士来为学生授课,学生到合作单位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双方协同育人。这里,政府的角色应该转变,不能成为纯粹管理者,甚至是命令发布者,而是提供服务者,提供政策者,要为高校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规范合作。高校同样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高校必须把握一点,即凡是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都要积极有为,不应为此设置诸多门槛,更不应高高在上,孤芳自赏。企业追求利益,在与企业合作时,必须让企业有利可图,努力做到双赢,如此方可持久,持久方能见效。高校还应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全方位做到协同育人。例如可以把过去在企业内部设置的培训机构放置在大学里,大学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等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学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等资源,实现双赢。文化方面:着重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以求实向上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体系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是学校的长久之需。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依赖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推动自身转型发展。同时,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转型发展提供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具有自己的校训、精神,但很多都形同虚设,如自办学以来,校训就换了好几个,精神也变了几个,而且有些校训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制定的政策、措施很多都没有考虑校训、精神、理念,有些甚至是与这些相悖。可见,这种公布的文化与实际的文化并不一致,甚至截然不同。大学存在虚荣心、“讲面子”是很普遍的,而且已然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不正常文化氛围。这是一种不好的文化氛围,?@种氛围是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实,有校训、精神、理念不依,形同虚设,甚至相悖,这显然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转型高校要转型,首先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态度,继承和发扬“求实”、“求是”精神,崇尚实用。要运用求实、求是精神祛除与此相悖的文化。有校训而不秉承,甚至违反,让校训形同虚设,此时还不如不设。既然提出了,就应当贯彻执行。

学校转型发展,必须要与地方相结合,为了学校发展具有持久动力,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以求实向上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体系。每所高校都处于一个地方,因此其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有地域性。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每所高校理应适应这种地方文化特色,并形成自身的校园特色文化。所谓特色是人无我有。有些高校因为有师范传统,后升本后成为综合大学,最终提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这是存在问题的。师范教育在全国有很多学校都有,甚至还办得更好,从严格意义讲,这并不能算特色,而应当是传统。将特色与传统混为一谈并不可取,传统并不一定就是特色。出现这种问题,就是没有认清“是”。当自以为“是”时,还搞一言堂,不虚心听取建议、集思广益,这种认识对学校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对于学校“人无我有”的真正特色却并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以致于没有形成鲜明特色,的确让人遗憾。因此,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一种实事求是、求实向上的文化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与国家意志一致的。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已是势在必行。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如果抓住时机,抢占先机,将很有可能迈向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成为与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并肩的应用型大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高校必将重新洗牌,必将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可以大胆地预言,谁专注主动、谁求是创新,谁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参考文献

[1]贾国锋.新建本科院校的一面镜子――评《在服务地方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5

深化传媒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理顺传媒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同时,不断创新传媒管理手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实现管理转变,努力提高传媒行政管理效能。其次,要加快市场主体建设。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经营性传媒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已经转制的,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国有传媒企业要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次,要推进传媒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加大对传媒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既要积极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传媒产业领域,又要拓宽各类传媒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优先引导和扶持一批符合国家传媒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较规范、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传媒企业上市,从而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加快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第一,要制定和落实传媒产业政策。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广西实际,设立区、市级两级传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信贷支持等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要加强传媒产业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传媒产业立法进程,制定符合广西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传媒产业法规,建立健全广西传媒产业法规体系。同时,以加强市场监管为手段,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第三,要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要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传媒产业要素市场。产业要素市场,有利于加快传媒产业集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传媒市场体系。要搭建传媒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有效流动的交易平台。培育发展传媒市场中介机构,提高传媒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潜力,促进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开展人才教育与培训,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产业集群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调整传媒产业结构。结构是产业集群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是实现产业集群功能的载体。推进广西传媒产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推动广西传媒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成集约型增长。首先,优先发展内容产业。要以提高内容创意和生产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内容创作、生产和经营机制,重点发展平面传媒业、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等内容产业。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充分运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产品和服务领域,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比如,建设以媒体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广播电视传媒业平台,以开拓广电产业新的增值服务体系。再次,加快传媒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广西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有计划地建设诸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数字出版、版权创意、动漫等传媒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促进各种传媒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传媒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壮大传媒龙头企业品牌。龙头骨干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带动力量,也是创名牌的重要载体。传媒龙头企业的培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做大做强现有传媒龙头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媒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升现有传媒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引导产业集聚。当前,要加大扶持已成立的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和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要让优势资源逐渐向这些优势集团集中,进一步发挥优势集团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相关企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发展,形成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二是注重培育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加大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广西传媒企业要充分发挥已有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品牌结构的提升和品牌战略的延伸。如不断拓展“师大”、“接力”等出版品牌的延伸,继续做大做强“金花”、“时尚”和“东盟”等卫视品牌。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整合区内丰富的传媒文化资源,创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边疆特色的区域新品牌。

参考文献:

1.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新闻大学》,(3)。

2.邹迎九:《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生成与优化》,《东南传播》,(4)。

3.李建平:《广西文化发展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版。

4.广西年鉴社:《广西年鉴:》,广西年鉴社,2009年版。

5.广西新闻出版局:《广西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广西新闻出版局网站。

6.陆一:《以区位优势强健广西新闻出版业》,《中国图书商报》,205月13日。

7.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2009年全区广播影视总收入突破30亿元》,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网站。

8.汪景然:《广西厂:多种产业开发迈上新台阶》,《中国电影报》,2月25日。

9.广西日报:《广西日报社60年间标志性事件》,《广西日报》,2009年12月3日。

10.甘宁:《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广西酝酿出版传媒集团上市融资》,《南国早报》,202月3日。

11.甘宁:《广西新华书店喜迎60华诞》,《南国早报》,2009年12月10日。

1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关于我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网站。

13.玉林市新闻出版局:《市新闻出版局2009年发展服务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玉林市新闻出版局网站。

14.慧聪:《2009中国印刷产值各地情况摘要》,慧聪印刷网。

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篇6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文章从新疆“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规划和文化旅游特征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新疆文化旅游的内涵。文本以新疆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为基础,研究了当前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建构新疆文化旅游发展具体路径,实现新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疆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关键词: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新疆;规划;路径

一、新疆旅游发展目标及文化旅游资源

(一)新疆旅游发展目标205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议总结新疆“十一五”旅游发展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旅游发展工作,使旅游业成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推动新疆旅游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胜地和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I”。

“十一五”期间,新疆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旅游品牌效应已经显现,旅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游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新疆旅游资源开发挖掘得还不够,旅游精品少、产业规模小、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旅长游短问题还比较突出。“十二五”时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立足新疆实际,刻不容缓地推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张春贤要求,新疆旅游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建设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名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期间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8000万人次、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50亿,力争达到1000亿,占新疆GDP的比重在8%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左右,旅游从业人员力争达到50万人以上,带动200万人就业。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问,新疆旅游业各项指标基本上至少翻一番。

“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接待国内游客3500万人次,入境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22.5%,旅游总收入达到350亿元[21。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

郭来喜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科研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的课题和劳务的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圈。

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开发司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无论是旅游资源还是旅游资源文化学术界没有给出确切的概念,笔者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等同的,因为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而被人类发现并利用起来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资源都是被人们用于旅游所需,而在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已经赋予其文化的内涵。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所以说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界定不是很明显。从本质上来说,则是“文明达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文化已成为了新疆现代旅游业的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文化的内涵,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学者们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主要是以旅游资源为中心,介绍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文化属性、文化构成等嗍。

新疆旅游资源更具有独特性、完整性、丰富性和人文性。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屯垦文化交相辉映。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已刻不容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灵魂的旅游是苍白的。因此,在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特别是深挖文化内涵方面新疆还需做多方面的探索,通过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新疆应当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着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把旅游业作为新疆战略条件形成了与内地迥异的旅游资源。

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及优势

新疆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天池自然保护区、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西天山库尔德宁自然保护区和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等,具有别具一格的景观。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2010年,新疆旅游实现了三个突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了3000万,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疆GDP的5.6%、服务业增加值的17%。全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00万人。

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新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完全具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翻o(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从此表可以看出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资源中生物类占绝对优势,在人文资源中风情胜地类资源占有优势,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无不反映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中,成为这里独特的潜在的和正在开发的旅游产品。旅游业是—个脆弱的产业,受经济以及政治等大环境影响严重,所以要根据当年的国家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大背景及时有效地调整旅游政策,发展当地游,促进国内游,扩大内需。薪疆旅游正处在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将加快推进形成国内外游客通过新疆“西进东出”和“东进西出”的新格局。新疆作为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旅游通道、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正在加速形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将成为新疆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逐步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打造了喀纳斯、喀什、天池、葡萄沟、那拉提、赛里木湖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旅游景区,已经成为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种文化现象可直接导致一种旅游资源的生成,而天然的旅游资源也会因为有文化的修饰润色而更具可观性。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的“心物交融”的结果。

新疆旅游发展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突出打好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这几张牌;继续重点建设好喀纳斯、天池、吐鲁番、喀什、那拉提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好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克拉玛依、石河子等一批特色旅游城市;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产品,建设冰雪旅游基地;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特色旅游基地建设。

1.浓郁的民族特色

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55个民族,各民族不断融合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同时民俗文化旅游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而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同时新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开展民族风情游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地域文化特色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锡伯族素有“好骑善射”的美誉,据了解我国许多优秀的射箭手大多来自查县,同时在新疆锡伯族又被称为“天生的翻译家”,他们大多都会说维、哈、汉、锡伯语等。

传统的哈萨克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计的民族,与游牧相关的物质非物质民族文化是其文化的一大特色。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共同构成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成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宝库。

3.冰雪风情

新疆具有丰富冰雪旅游条件,新疆已形成天山北坡滑雪旅游区、阿勒泰滑雪旅游区及塔城、克拉玛依滑雪旅游区三大滑雪片区。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底,各大滑雪场已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冰雪旅游的收入也在旅游整个收入中基本占到了六分之一。全疆已经拥有滑雪场一二百家,其中上等级的滑雪场23家。乌市周边已经形成了丝绸之路、白云、天山天池、雪莲山、维斯特为龙头,五棵松、阳光运动等滑雪场为递进的连线成片态势。

20,为整合新疆冬季旅游资源,自治区旅游局联合民航新疆管理局、体育局等,在全区各地州市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首届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如今,中国新疆冰雪旅游节暨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已由新疆地方性节庆展会升格为国家级节庆活动,成为中国西部冬季最大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专业展会。现在冬博会成为一个标志,每年举办时即表明新疆冬季旅游揭开序幕,随即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天池冰雪旅游节,哈密冰雪旅游节、阿勒泰冰雪旅游节、阿勒泰国际滑雪节、福海冬捕节、喀纳斯冰雪风情摄影节等一系列紧扣冬季旅游主题的地州冬季旅游节庆活动陆续在各地展开。新疆冰雪旅游十年磨一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I8]。

4.军垦文化特色

军垦是指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新疆的多个地区进行的开荒生产和建设。而“军垦旅游”一般是指游客在军垦景点参观军垦遗迹和了解军垦文化的旅游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红色旅游类型。实际上,军垦旅游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就是“兵团军垦文化”。其精髓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三、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充分挖掘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仍是新疆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产品,看草原、森林、雪山、骑马、逛纪念馆,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这种旅游方式与真正领略、了解新疆文化相距甚远。一些旅游经营企业因受到资金及技术的影响,不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新疆的冬季旅游资源还未充分挖掘,没有显现出具有鲜明西域特色的冬季旅游,同时大多基础设施落后,安全设施较差不具备吸纳区外和国外游客的能力。

(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和谐新疆各旅游景点大多路途较远而且又分散。接待景点的道路状况比较差;旅游景区内住宿接待设施普遍落后,宾馆数量少,级别低,此外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农家乐形势的餐馆,虽然符合旅游者乐于体验农家生活的愿望,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清洁卫生不过关,服务不规范现象。其次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生态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三)旅游产品开发种类不丰富,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和新意众多客人抱怨能买的只有小花帽、葡萄干等。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挖掘不深不透。目前仅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少数几个民族开发了一些民俗产品,围绕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的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十分稀少。

(四)旅游产业的整体营销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目前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品牌经营意识不强,宣传促销力度较弱。许多旅游产品的推广是依靠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促销活动,官方投人为主。众多旅游企业宣传意识不强,缺乏积极性,往往依靠和等待官方组织,坐享其成。此外针对不同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有针对性的形象策划水平低,宣传形式少,现代通讯手段利用不多。

(五)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低,专业旅游人才匮乏目前缺乏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制约旅游业提升层次的关键因素。由于大部分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只是凭着一些实践经验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经营管理的水平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的质量。

四、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建构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先决条件,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好、挖掘好现有的旅游产品,如何将区内外的众多游客吸引来,使人们一听到“新疆”,就能联想到新疆的美景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游客的心目中留下鲜明良好的印象。

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出入境旅游人数将逾2亿人次,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正加速形成。新疆旅游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具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处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机遇期,区内外交通极大改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等有利条件。中央“十二五”期间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将逾2万亿元,今年将完成6200多亿元,将使新疆成为旅游投资的热点地区191。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一是围绕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政策,在区内逐步建立统一无障碍的旅游大市场。二是围绕建设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连通重点旅游区的断头路和连接线、旅游安全救援设施和项目、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旅游知识标识系统等设施,增加各支线机场至国内主要客源地航线。三是围绕西部旅游胜地建设,进一步打造新疆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四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软环境建设,保护挖掘和开发新疆各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水平。

(一)充分利用中国亚欧博览会平台,发挥新疆现代文化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在中国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设国际板块、国内板块、新疆板块、专业板块,以及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板块等“4+2”个展示板块。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洽会的继承和升华,将连续举办十九届的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进一步扩大我国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确保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站在新的起点上,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能够更有效地搭建新疆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促进新疆与我国东部以及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国家的长期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新疆与国家各相关部门、相关省区的合作交流,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沿边开放、向西开放,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的有效载体【蝴。

新疆有5600公里边境线、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新疆是我国西部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举办亚欧博览会,发挥新疆东引西出、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将其打造成区域的国际交流平台,对拓展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各国全方位、多领域的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和“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新疆在向西开放过程中的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新疆旅游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挖掘新疆旅游特色资源,新疆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应当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民族民俗特点、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特色,以自身所独有的风格去吸引游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在开发旅游时,政府的作用应充分发挥。

做好旅游规划和对外宣传,从而改变新疆文化旅游形象。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钢铁企业,产业风险

一、钢铁之困

钢铁行业是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钢材是多个国民经济骨干行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至2014年全国钢铁行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自2005年的5.5%上升到11.8%,10年间我国粗钢产量从不足3亿吨增加到11亿吨。在粗放增长的背后,钢铁行业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利润率连续下滑三个台阶,开工率已下降至不足60%,供需平衡问题日益严重。从图1近10年来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和对应的价格指数,可以明显看出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日益恶化,钢材价格至2011年后呈现单边下行。

二、困境之因

(一)产能无序扩张。

从近十年来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进程看,产能扩张最明显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2005~2007年,一个是2009~2011年,第一个时间段支持扩张的因素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实质的钢材需求,而2009~2011年产能的扩张更多的是政策和货币刺激,特别是2011年后钢材价格的直线下滑更说明了新增产能难以获得市场的有效接受。

从钢铁主要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看出,2011年后支持钢铁工业的有效需求增长明显放缓,从钢材产能的增加和价格走势的关系看,钢铁行业新增的近4亿吨产能面临的有效需求已明显不足,新增的产能已经没有了市场。

(二)高财务杠杆。

作为重周期的钢铁行业,特点就是投资高和回收周期长,2009年后绝大部分钢铁企业新上项目的资金来源没有多少是前期积累,而是利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而银行成为钢铁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新增的银行融资带动了大量项目建设,促成了钢铁产能的第二次激进,但进入2011年大量的待投产项目面临的却是日益下滑的市场。而高额的负债面临的低微利润,对钢铁企业的资金链构成了空前的压力。根据上市钢铁企业的披露,2015年上市钢铁企业的银行融资比2011年增加了40%,而全行业亏损面超过60%,接连出现的钢铁企业违约事件也进一步说明了钢铁行业巨大的偿债压力。

三、银行之变

(一)钢铁重资产即是银行重资产,介入的时间和方式都出了问题。

钢铁行业金融资源丰富,1亿吨钢铁产能的资产约为1,500~2,000亿元,年收入规模在3,000亿左右,这对于金融机构规模扩张具有先天的诱惑。各类金融机构选择钢铁行业从商业意图上没有问题,但时至今日复盘来看,出问题的是介入的时间和方式。依商业银行和钢铁企业合作的方式为例,受制于项目建设贷款的政策约束,商业银行大部分选择依靠贸易类产品介入钢铁企业,本意是支持其营运资金需求,但由于商业银行产品设计和执行层面的原因,各种短期产品实质被钢铁企业用作了项目建设。纵观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短贷长用的比比皆是,银行本质上还是介入了钢铁企业的项目建设,换句话说钢铁企业的重资产就映射成了银行的重资产,表面上银行可以进退自如的短期产品实质已经固化为类项目贷款。同时,如果在2011年前选择对钢铁企业的信用支持,无论如何后续还是可以跌跌撞撞收回一部分资金,至少依靠前期自身现金流或其他融资置换,而在2011年后再继续介入的,银行的资产实质已经和钢铁企业的资产绑定到一起,后续已经没有多少腾挪空间了。

(二)三个量:

交易量、结算量、信息量。反观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结构现有的钢铁金融业务,往往重视资产个体,而忽视了资产的流动。钢铁作为大宗商品的代表,它的金融资源恰恰在于流动产生的价值,而非仅仅一个个独立的项目。如果能聚焦在钢铁行业中的交易量、结算量,哪怕1/10的市场,其中蕴含着的金融资源已经足够大。以中国现有产能的1/10测算,如果金融机构能够把1/10的交易和结算稳定留存,将是3,000亿左右的资金流量,派生的沉淀资金至少也可以在500亿元左右,而这些都是没有负债成本的。这个巨大的市场实际上是大部分机构没有获得的。至于信息量将是“互联网+”背景下更重要的商业资源,如果可以获知大部分企业的交易行为和物流数据,那么可以挖掘极大的市场机会,这些将是投行和交易银行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钢铁销售平台的样本。

国内现有的钢铁电商超过200家,目前通过钢铁电商交易的钢材在200亿元左右,其中较为突出的宝钢股份的“欧冶云商”和上海钢联的“我的钢铁”。其基本的业务模式“钢材贸易+配套融资+数据管理+配套物流”,核心仍然是把传统钢贸业务和钢贸融资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整合。盈利模式一是依赖渠道服务和信息服务而收取手续费等佣金为主,一般不承担货物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二是仍未完全摆脱传统钢贸业务重资产的模式,仍然通过钢材买卖差价实现利润。

(四)互联网平台:

新产品、新服务的基础。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将风险控制的单位集中在法人主体,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项目主体,看似经营的是信用风险,但实质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信用风险的理解和把握又较为有限。因为企业的大量经济行为是“脱媒”的,只有借贷行为与银行关联。按照现有的业务模式,金融是难以与企业行为高度切合的,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与市场发生关系的基础就是交易,如果能够像上文所言获得企业的交易量、结算量、信息量,就能够在实现收益的同时对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加获知能力。现有的互联网热潮的确给予了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实现从单一主体到产业链管理的工具,如何通过建立一个集中交易、结算、融资、资产管理等功能的平台,从而实现对钢铁为代表的大宗物资产业综合服务将会彻底革新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商业模式,将产融结合升级。

(五)交易银行:

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2008年以后以钢铁、煤炭、化工、基建为代表的产能高速扩张,与之相伴的是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应该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原成这些产业形态看已经高度固化,信贷资金被大量占用在固定资产投资里。商业银行本是经营货币的机构,不是投资性主体,但现有的投融资体制造成了银行成为资本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一旦项目收益水平和未来现金流萎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明显暴露,虽然重资产行业对于扩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也将商业银行资产运行和调整的能力压制到最低。传统商业银行与重资产行业合作的方式单一性再一次给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交易银行的概念屡次出现在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中。依个人见解,交易银行不单单是在交易环节的支付和融资服务,交易银行应该有一个可以交易的平台或载体,应该可以把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利用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和融资上的便利减少到最低,交易银行业务应该是降低企业成本的业务,而不是增加企业成本的。商业银行应该增加在交易中介入的比重,减少在资产建设中介入的比重,这才符合商业银行原始的经营定位,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决定了其原本就不应该过多沉淀在资产建设上,只是我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角色。因此,如果能够回到支付和结算的路径上来,把银行资产的重心转移到交易过程中,那无论是何种行业,商行的资产都是以轻资产为主,资产的流动性高,且时间价值是没有损失的。

(六)业务转型:

想象力+创造力。当前阶段,钢铁企业从经营上的需求是维持销售稳定,以保证最大化的项目投资回报;从财务上的需求是缓解商业性负债下滑压力,同时减少营运资产规模,通过加快供需对接,加速现有资产的流动。因此,上述需求就是商行现有业务模式的落脚点。在现有政策范围内,如果能收购或改造一个电商平台,进而从客户群体、业务模式上植入商业银行的现有资源,最终实现优化钢铁交易,则可增加优质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通过衔接真实供需来加速市场出清。

1. 将现有客户群体引入电商平台。

客户群体引入的标准限定在实体企业即钢铁企业和下游传统的直接用钢企业,同时从客户准入上维持较高的标准,从而区别现有市场上电商平台下游较为散乱的客户结构,核心是支持实体真实性的需求。

2. 建立购销两个角度的金融产品。

依据订单和交易量的数据向上游钢铁企业或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不再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是通过在该平台上对资金富裕方销售的资产管理产品来实现。对钢铁企业一方面,及时补充了钢铁企业应收增加或预收减少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提供了较低成本的资金。对下游企业既实现了平台采购,减少了资金和库存占用又将原有预付类资产转为了可实现价值的金融资产。金融机构盈利的模式由利差,转而成为了收取中介及服务费的佣金模式。这种模式生存的商业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上游钢企的准入;二是将下游用钢企业的预付款转为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类产品,同时利用结算资金沉淀及下游企业资管产品销售资金向钢企提供资金支持,可以通过结构化或期限安排使资金供需双方的明显获得优于市场一般来源的利润或成本;三是利用好平台上的订单和交易数据,充分评估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发现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3. 完善交易平台结算系统,实现银企合作。

通过交易平台对接银行结算系统,做到资金流封闭运行,稳定派生结算存款,同时积累行业购销数据和钢铁物流数据,平台稳定运行后又具备了进一步升级的产品可能。一是掌握了大量交易和物流信息,对钢铁和下游企业的运行特点和经营数据实现来源一手化,增强了风险鉴别能力;二是利用平台数据整合,实现供销区域管理、运输成本、库存和营运资金控制等多个精细化的管理咨询能力;三是进一步实现金融产品优化,对客户的信用分级实现差异化定价和分类销售,以金融产品销售对接钢铁产品交易,加速产能出清。最终目的是通过金融服务加速优质实体企业的资金周转,连接供需,淘汰落后产能。

(七)从独立信用风险过渡到产业链、市场圈的数据化资产管理。

按照这个思路,实质上商业银行做钢铁这个重资产的行业就转变为经营交易数据、提供结算、交易性融资等轻资产的行业,即使发生大的周期性调整,银行的资产是高流动的,信息和数据来源是多元化的,调整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同时金融机构并不承担实体企业的信用风险,而主要经营的是通过对钢铁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而实现到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价上,通过产品销售的结构化和分散化,让资产买方作为真正的受益人和风险承担主体,改变银行作为一切兜底方的潜规则。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8

一、社区银行的特点

从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可以看出,社区银行蓬勃的发展是源于社区银行独特的特征。

1.准确的市场定位

美国的社区银行以中小企业、社区居民和农户为主要客户,利用信息优势和优质服务,通过简便的手续和快速的资金周转,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其总资产的10%以上,占其总贷款的50-80%,而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的上述比重分别为2.3%和15.6%。可以看出。对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贷款主要是由社区银行完成的,社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社区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社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强劲的发展和金融需求是社区银行发展的重要支柱。

2.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美国社区银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制于自身的资金规模,社区银行以向客户提供零售服务为主,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费用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机和电子银行服务等服务。同时,社区银行注重业务创新,由单纯经营存贷款业务转向为多元化经营,积极开发信托、保险、证券和咨询等新业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服务于社区

美国社区银行以“社区”为自己的主要经营地。社区银行将从一个社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社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防止了基层金融的空洞化,因此也比大银行更能获得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支持。社区银行是以社区为依托设立的小银行,对社区的居民和企业较大银行更为熟悉,容易克服大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银行在访贷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有效降低风险。社区银行的社区属性,规定了社区银行主要从事关系型信贷业务,社区银行主要凭借与中小企业和社区成员长期交往中所获取的定性“软”信息来发放贷款,而不像大银行那样依据“硬”数据来发放贷款。

4.经营资本多元化

社区银行是按市场化原则设立和经营,在设立的过程中社区银行主要是吸收社区居民和社区中小企业的资金作为其经营资本。从投资来源上看,它可以有法人投资和自然人投资;可以有企业法人投资和事业法人投资;可以有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总之,社区银行不是国有资本垄断的投资或纯粹的民营资本的投资,多元化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这为社区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政府政策支持

美国银行分为“州内银行”和“国民银行”,各州为了保护本州的银行,禁止外州银行设立分支机构。1864年的《国际银行法》、1927年的《麦克法等法》和1933年的银行法规定银行只能在单一的行政区域内经营,限制了大银行的扩张,成为保护社区银行生存的一道有力的法律屏障。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但金融监管当局并未放弃和减少对社区金融活动和中小银行的支持。1977年国会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鼓励金融机构对于经济不发达的特定地区开展金融活动,开发其金融业务潜力。该法对于保护社区银行的生存和防止贫困地区金融资源的外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社区银行长久不衰的重要条件。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

社区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解决农村金融困境、发展居民消费信贷和改善我国金融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加快组建社区银行的步伐将成为今后我国金融改革和未来金融体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社区银行有利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问题主要是:1.县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和缺乏,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2.资金需求的刚性增长和资金外流的矛盾,致使农村出现严重的资金饥渴症;3.金融需求多样性和金融品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金融的边缘化,需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农村金融体系,组建农村金融机构,从而为农村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的发展。而组建社区银行是解决农村金融困境的一种可行途径。1.社区银行有利于解决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填补因大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口”;2.社区银行的“内生性”使其能够适应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实现与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3.社区银行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信贷风险。

(二)社区银行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组织的主要构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截止到2006年10月底,其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产值与利税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60﹪和50﹪左右。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是孕育企业家精神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更是促进社会化专业分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大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据垄断地位,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中小企业因经营的不稳定性、抵押物品的缺乏、财务信息的不完备,很难获得大银行的资金支持,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而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对区域内客户的情况更为熟悉,也易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关系,这都为社区银行迅速做出信贷决策奠定了基础。它能够较好适应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数额较小、频率较大等特点特别是社区银行在按市场化原则经营的过程中注意差异化服务思路,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的个性化。

(三)社区银行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完善的金融体系需要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而我国当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欠缺多样性和创新性。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国,社区银行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农村经济以及社区居民个人消费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又能填补了金融体系多样性不足的空白

社区银行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有助于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经济的多层次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多层次性。社区银行作为小型银行,丰富了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2.有助于降低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实体经济稳定。社区银行与大银行在不同的市场层面上经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整体风险,社区银行采取的经营策略、市场定位、运营规则都有效地分隔了市场,既减少了单一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又将降低金融风险。

(四)社区银行有利于满足居民投资需求

上一篇:心理医生给男人的忠告下一篇:施工班组内部承包合同(钢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