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精选10篇)
一、大学阶段开始的十年规划(2008—2018年,20—30岁)
总目标:学业、事业双丰收,成为企业工程部经理。
实施途径:完成本科课程,进修研究生课程,进入知名企业,成为该企业的技术骨干。已进行情况:双专科在读。
二、社会环境分析
1、社会情况
中国加入wto已结束过渡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对工程师以上级别的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走高。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工程师的酬薪也将继续升高。
2、行业走势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将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力量,而国外著名企业也将继续进驻中国。所以给工程师的就业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和应用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管理与应用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行业的要求
申请机电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的人员,必须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还需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的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而优秀的管理人才都是从低层做起的,只有在一线与研究方面有优秀表现的人才,才能有机会进入管理阶层。南京某知名机电行业公司的招聘公告上要求的是关于机电、cad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并要求有一年工作经验。
四、个人分析
我自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是哪方面,我都没有过多的依赖性。而我也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平分的人,这就决定了我看事待物的独特的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视角。而在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方面我自问是有这个能力的。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每个阶段的各种问题。而我制定的这三方面的规划都是合理的,有依据基础的,无论是从我个人的个性、兴趣,还是情感、能力出发,我都有成功的信心。
五、职业生涯的阶段目标
总目标 大型综合企业机电工程部经理
规划近期规划(三年)中期规划(五年)远期规划(十年)
任务 完成专业各项技能证书的考核,拥有本科学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准备、创造美好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开创自己的新事业。
学习目标 取得本科学历,积极准备继续进修。取得更多的高级技能证书,并学习各种社交技巧。取得硕士学位,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
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普通技师,积累社会经验。进入大型企业成为高级技师,积极备考工程师,年薪五万。成为该企业机电工程部经理,年薪十万。
入党目标: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得到净化,积极主动为人民服务,向组织汇报各阶段思想状况,努力认真学习党的有关知识,成为入党积子。
六、具体情况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将会扮演多种角色,而就个人职业生涯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上三个不同的阶段中,也就有三种不同的角色。
首先,在第一阶段中,我扮演的是一名“问路者”的角色。因为在没有投身社会实践之前,最重要的莫过于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为将来的社会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阶段可塑性是很强的,可以称之为“问路阶段”,只有问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目的,才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与行为。
然后,在第二阶段中,我要扮演的是“行路人”的角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掌握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完美地配合人生生活、学习、工作的进程。在实践工作中我会积累工作经验,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中打造美好前程。与此同时,不断更新观念,吸取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一阶段也是对自己的专业素养的磨练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最后,在第三阶段中,我要扮演的是“指路人”的角色。因为在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后,更有实力打拼,并更加具备良好的专业及心理素质,不但能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他人更好地完成“行路”这一阶段,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七、前景展望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事。当出现问题,首先自然是不能盲目处理,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要从自身找原因,进行反复地推敲,找到受挫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弥补方法。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轻言放弃,否则就会功亏一篑。所以说,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人生最大的荣誉的权利,那就是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据笔者的调查, 从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 仍然令人堪忧, 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职业能力培养不受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对于机电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强调操控和实践。许多教师不能准确理解职业能力的真正内涵, 进而导致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 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但仍然力不从心。
1.2 职业规划指导缺乏针对性
据笔者调查,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主要趋向于面试方面的指导, 虽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就业道路上的燃眉之急, 但未能有效结合个人发展、职业规划、个人属性等, 无法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目标, 难以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这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逆的[1]。
1.3 校本教材缺少特色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而言,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很难做到依据自身特色及机电专业实际编制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因而导致教学内容不够鲜活生动, 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直接导致职业指导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4 课程体系不合理
在高职机电专业传统课程设置中, 均遵循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思路, 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 再学习专业知识, 最后相互结合付诸于实践。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学生知识接受规律相符的, 但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长期的基础知识铺垫, 会导致知识结构体系较为陈旧, 若将这些知识积累后应用到实践, 最终所产生的效用会与实际成果存在较大的反差, 使校园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轨, 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2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上述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基于学生全面、长远发展需求, 可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1 确定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确定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时, 必须统筹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所确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符合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 有效性且可行性, 从而指导具体培养过程的开展与实施。职业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关注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要将基础知识、技能转换于实践, 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为学生的在职业道路中沟通理解、组织规划、信息处理、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最终确保学生职业能力本质性的提升[2]。
2.2 正确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指导融入到机电专业教学体系中, 对于已经有了职业选择的学生, 要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提供必要的帮助。要尽可能的开设一系列平台, 来全方位保障每位学生对自我职业的准确认识及定位, 从而设定出明确的职业目标、详细的职业规划。具体而言, 针对低年级学生, 学校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职业生涯规划层面,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自己, 以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 学校则更应该在职业技能的前提下, 指导学生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和规划, 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掌握, 促进其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
2.3 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和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材
高职院校在开发机电专业教材时, 应开展校企合作, 考虑机电行业实情, 结合本校实际状况, 并针对学生特点编制独具特点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不仅要涉及到对现有成果的分析总结, 而且要能够与现实有机结合, 融入更多生动、真实有价值的项目, 以此来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去感受、去体验。另外, 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材料应当能够充分反映社会现实、详细介绍各种职业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以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基础, 把实际应用作为终极目标, 在编写过程当中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 不仅如此, 还要有所创新, 通过有趣的、形象项目, 以此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最终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3]。
2.4 构建有自身特色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本校实际, 根据机电专业特点, 构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之初需针对机电专业对应的机电行业开展调查分析, 弄清机电行业现状、所需人才标准、以及各岗位所应具备何种职业能力等信息。综合汇总、拆分标准, 最终设定机电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项, 依据不同年级, 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制定独特的课程体系, 同时结合人文教育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上手快的高质量人才。
3 结束语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 不仅要在教学中有所涉及, 还要进行专项训练, 进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机电专业人才。
摘要:职业能力作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入职和就业。因此, 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任何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文章针对目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具体性、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进而促进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机电,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苗雅丽, 李玉鼎.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案探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90-93.
[2]韦家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 2009, 8 (6) :9-11.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电专业;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TH-39;G712
机电专业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如电气、机械以及计算机等等,各种新型技术的使用都必须以机电技术作为基础。机电专业具有自己的独立特色,并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机电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造船业、航运业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有益于我国机电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得到应用,而劳动力的成本也相应得到提高,因此,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个中职学校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改进其教学观念和方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就业道路做好铺垫。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这里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而且指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中职学校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上体现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学生技能训练。这是因为,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其毕业生离开学校,只需一个短暂的适应期,就能迅速上手,顶岗工作。机电专业课程设计应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采用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以专业核心技术为中心设置相关课程)和“四层一贯穿”(四层:公共课、专业理论、实训模块、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及“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向专业、专长到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以机电专业下的数控技术方向为例,来图加工要求先看懂产品图纸。来样加工则需要进行产品测绘、图纸设计,接着进行机械制造的工艺设计,再将毛坯通过数控机床的成产品,随后进行产品质量检测。为了保证这个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应该在产品设计环节开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及制造课程:在机械制造工艺环节开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及应用课程;在数控加工环节开设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等课程;解决数控加工的操作与应用的问题,在产品质量检测环节开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大部分课程应该在数控实训中心进行,采用“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边讲边做边学,切实提中职业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以往主要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主要由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所授知识,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围绕一线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针对性不强。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还具有职业关键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工作过程引导学习活动,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和序化学习内容,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完成各种项目任务。通过学习体会的方式获得知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教师和管理者要树立新的观念: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和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把学生由被动听变成主动积极参与操作,主动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教师可以少讲理论知识,但要带学生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到了知识,真正提高了能力,这就是好课。故而对老师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能讲又要会做。
三、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改进考评方式
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是把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学生。培养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毕业生不仅获得的毕业证书应达到这一标准,而且获得的“双证书”或“多证书”也应达到与此相应的标准。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通过认证的学生的成绩可以当作本专业相应课程的学习成绩,或者把某项国家认证引入正常教学程序而取代相应的学科教学。
在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成绩进行评定时,应避免以往一卷评终身的评分方式。分别从动手能力、知识目标、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良好的合作教育,实践教学的经费、实习场地。乃至课程和毕业设计的题目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企业能对学校的建设提出良好的指导,有利于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学校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同时。企业还能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产学结合可解决中职教育实训室建设资金不足、设备更新淘汰快、实训教师不足等问题。又使中职学校有了造血功能。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中,注重开发和经营,创办与专业设置相联系的经济实体和服务机构,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与作用,通过自身积累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创办经济实体,学院可以采用灵活的资金政策和运行机制,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制造与改造教学实训设备,加强研发能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结语
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工程意识的技术人员,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更新调整,逐步完善;切实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把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课程知识与实践的贯通,缩短岗位适应期,成为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才训.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姓名:杨珍开
学号: 20101110633 系部: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1级机电3班 任课教师:王丹
第一章:认识自我一、自我认识
从个人性格和个人能力等看来,认识到自己是个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有着一定的学业能力,喜欢实践和动手操作;是喜欢和适合从事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的人。
二、他人评价:
1、父母:好动、懂事听话,比较顾家,但比较胆小、为人处事有时表现得不够成熟。
2、朋友:生活乐观向上,充满激情,爱笑,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强。小结: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评价。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
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并进一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一名工程师所要具备的素质。三
1、性格测评报告:我是一个有些内向、但是有风趣的、自发的、精力充沛的、合群的、客观的、善于构建生活以及乐观沉稳的人。
2、职业兴趣测评报告:我适合做需要一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常规的稳定的工作!主要职业有: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技术人员;戏剧等方面的演员等
3、职业能力测评报告:我适合的职业类型有:技术员、测量员、制图员术家、演员、电器修理工、电工等
总结: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测评工具等方式,我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
who am I?——我是一个活泼开朗、有一定动手能力的读机电专业的大学生!What I like to do?——我适合做需要一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常规的稳定的工作,又或带有艺术性的工作!
What I can do?——我能胜任需要一定推理能力、数理能力的工作!
What can I to be?——我可以成为一名工程师!
综上所述,我把自己的职业方向为工业界、职业目标是做一名机械工程师,这是合适的,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梦想!接下来的8年,我将位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章:职业目标的实施
“机会往往只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我将把我是终极目标分为近期、中期、长期
目标三个阶段实施。
一、基本路线:
普通操作工→技术人员→工程师助理→初级工程师(通过考取资格认证)→高级工程师
二、目标拟定:
近期目标:(大学生活阶段)
大学二年级
1、通过英语三级B证书
2、多与它人沟通,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加强口才,能流畅清晰的表达,增加自身
竞争力
3、熟练学习好制图软件,如CAD,3DMAS等
4、多到图书馆阅读相关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借一些求职的书籍,让自己对的面试技巧有所了解
5、暑假期间到工地或公司进行实习,积累经验继续加强口才,多与它人沟通
中期目标:(刚工作阶段)
毕业后一、三年
1、先在一家公式任职普通职员
2、期间,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了解行规!
3、提高自身的社会阅历,同时继续努力学习英语
4、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多向高级工程师学习,吸取优秀经验,多了解本行的内情,从事一些简单设计工作,做好该做的工作
5、继续学习相关机械工程行业的书籍,丰富自我。
6、为考取注册机械工程师做准备,一方面要继续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高自身能力。毕业后三、五年
1、通过考取相关证件,争取提升为工程师助理
2、要熟练工业行业的情况,深入学习建筑项目全程设计中各个方面的知识,有机会则参加
实战
3、继续学习好外语,在日常做到能与外语人士做简单的交流
4、多阅读机械工程相关书籍,结合机械工程的理论,分析学习各大型项目的方案,学习项目知识。
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机械工程职业的道德素质
长期目标:(稳定工作阶段)
毕业五年以后
1、成为工程师助理
2、工作锻炼,书籍丰富知识
3、争取考取工程师
第三章:总结与自我评价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浙江中西部城市,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区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和扩大劳动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要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条快和不同所有制界限,大力加强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的合作,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提高办学效益。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试行意见》精神,为了进一步促进金华市职业教育和各成员单位的均衡发展,集团各单位的友好协商,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 集团宗旨
第一条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目的在于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个人成分地,做大、做强、做精专业,提高人才培养培养质量,使学校和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第二条 职业教育集团,还可以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和吸纳社会资金,组建教育发展公司等办法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突出办学特色,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品牌,更好地促进集团内学校和企业的发展。
第二章集团的性质与组成第三条职业教育集团是以集团章程为其共同行为规范,由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不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第四条本职业教育集团由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牵头,以机电专业为纽带,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设相同专业的部分学校及相关企业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符合浙教计
[2002]103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试行意见》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由集团各成员学校和企业单位签署。同意发起组建集团的意见后,按照申请要求,报市教育局审批,冠以“金华职业教育集团”的名称。
第三章集团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职业教育集团应坚持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校校双赢为基本原则。成员间的教育教学和经济业务往来等各项活动,应遵循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协议、协作等多种形式进行。
第七条按照浙政办发[2001]78号文件规定,集团可以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教育发展公司,从事教育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运作和组织实施,以及开展面向师生的教学和生活后勤服务,并享受该文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教育发展公司报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可以建立教育基金,按元宝报有关部门审批。为集中力量,充分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各自的作用,集团成员单位原则上不再参加其它职业教育集团。
第八条职业教育集团必须使所有成员学校通过协作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自身特色;并优化先为加入集团的企业单位输送优秀毕业生,培训在职职工,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加入集团的企业单位要和职业学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如开展“订单”培养,积极为成员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开展现场教学、岗位教学等。
第九条职业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自主办学、自主设置专业和自主招生。经协商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层次内联合招生、调配就业,联合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开展联考联评、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聘请外籍教师,实行集团内教师资源、网络资源共享,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等活动。
第四章集团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第十条各成员单位应认真选配政治素质好、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和事业心强的同志参与负责集团工作,促使集团各项工作顺利运行。
第十一条集团的组织机构如下:
理事长单位: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成员单位:
浙江省诸暨轻工技术学校金华市九峰职业技术学校
武义第一职业学校永康市求知职校
盘安县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铁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天行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群升集团
中国鹰鹏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星月集团
中国工商银行永康支行浙江仁达电器有限公司
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秘书长:
副秘书长:
第十二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或常设机构秘书处是集团的办事机构,负责召集安排集团有关会议,根据成员单位决议(半数通过)起草集团文件,办理集团其它事宜。
第十三条本着自愿的原则,成员单位可以加入或退出集团;接纳新成员单位必须经过成员单位讨论,表决半数通过;每年底讨论一次成员单位的加入或退出问题。
第十四条集团章程的修改,由成员单位提出,每年底讨论一次,表决三分之二通过生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本章程经各集团成员同意后,按规定报市教育局审批。
第十六条本章程自市教育局批准成立集团之日起生效。
第十七条未尽事宜按有关文件精神,经集团成员友好协商确定。
(2012年-2015年)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基础,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在制造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该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大量新型现代化企业应运而生,前景十分广阔。环京津创业带的整体构架是以唐山、保定、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六个城市为承接点,以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各类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创造局部优化的发展环境,吸纳和集聚国内外特别是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接受产业扩散,与河北省内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科技资源相融合。沧州市要形成一条从科技龙头到产业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新主线,最终建成环渤海经济区域新的增长极。沧州市制定了“沧州市环京津创业带建设方案”中包括将沧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机械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好河间线缆、东光包装机械和孟村弯头管件三个民营科技园区。
《沧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沧州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五金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管道装备制造业,已达到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二大主导产业。黄骅经济开发区和吴桥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五金、模具和机械装备制造业;沧州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是机械装备制造和医药产业;渤海新区则依托沿海临港的独特优势,构筑了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电力工业,包括火电、热电、风电和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沧州第三大主导产业;在渤海新区已经有中铁、中钢、中信泰富特钢等大型工业企业。以上开发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十分需要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一线高级应用性技术人员。
(二)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数控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加工企业,而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智能型高级技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沧州是中国重要的机械制造业基地,黄骅模具城现有600余家模具生产企业、泊头是我国较大的汽车配件及汽车模具制造基地、南皮五金业群、孟村盐山弯头阀门管件制造基地、青县工业缝纫机制造基地等近4000家机械制造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除现有机械专业人员需知识更新,解决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部分问题外,急需大批量培养这类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
事的工作主要有:现代化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维护与调试的高新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及自动化应用;适合沧州管道装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机械电子技术应用。对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运行、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对电气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和供电系统设计。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电气设备、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初步设计及自动控制系统运行和维护。
我院地处京津冀制造业腹地,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本科各院校开设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操作教学内容较少,不能满足生产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各校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侧重也有较大的差异,针对具体行业和地区培养的人数更少,因此本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很好。
(三)专业建设基础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我院主体专业之一,是学院和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始建于1995年(中职),200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11年5月在校生463人,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本专业课程改革领先,四门课程荣获学院精品课程;在河北省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二项三等奖;在2010年河北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项;在2009-2010全国电子信息类实践作品评比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2.教学模式科学创新
按照“工学结合”、“做中学”、“做中教”的基本思想,结合我院资源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教学新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借鉴项目课程模式,以知识框架为主线,引入典型工作项目,在掌握知识前提下,通过“做”相关任务全面训练职业能力,专业课程及集中实践课程借鉴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岗位工作项目的执行为主线,在“做”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全面训练职业能力。
3.校内外实训条件
本专业现有17个校内实训室和5个实习车间,设备总值550多万元。同时建立了6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半年顶岗实习率100%。
4.本专业主要面向沧州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机电五金、石油化工的企业,培养从事工厂电气自动化、各种自动生产线及机器人应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数控机床应用和自动生产线的维修维护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模具制造设备和管道生产自动化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设计开发为特色。
二、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为指引,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为纲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二)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依据教育部教职成【2011】11号文件和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沧州市“十二五”规划》和《沧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基本指导思想是积极推进校企对接,努力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式,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实施
第三方评价。
我院作为沧州职业技术教育的龙头,自2008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地探索,为沧州装备制造、机电五金、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支柱产业企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们的建设思路是贯彻落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立足市场,依托行业,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凸显特色”的思想为指导,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先导。针对沧州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围绕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结构布局的衔接、课程教材体系的衔接、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信息技术应用的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评价模式改革的衔接、教师培养培训的衔接、行业指导作用的衔接、职教集团建设的衔接。
(三)专业建设目标
1.进一步健全以沧州装备制造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运行制度体系。遵照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并积极探索合作办学途径,实现职教集团建设的衔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课程体系科学、实训条件优越、社会服务能力强、就业优势明显的拳头专业和品牌专业。
2.重点加强以“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教学新模式为主导,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和层次,建成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优秀的课程。通过四级课程平台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点建设7门核心课程,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目标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
3.做好教师培养培训的衔接。培养2名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和公认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5%以上;建设一支由行业企业专家及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0%。
4.围绕河北省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环境建设力度,扩建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新建装备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过程生产自动化系统实训室、电力系统虚拟实训室等。将自动化实训中心建成河北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和技能鉴定基地。高级工达到100%,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完全对接。
5.以沧州装备制造、化工、钢铁行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强黄骅模具城、盐山管道制造基地、孟村弯头之乡、南皮五金基地、沧州大化、沧州炼油厂、中钢集团、中铁集团等产学研基地建设,校外产学研基地不少于18个。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6.以河北生源为主,面向全国招生,保持在校全日制高职生300人左右,年招生人数100,注意普高生、三校生和五年职高职生的生源平衡,积极探索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模式改革的衔接,企业好评率达到90%以上。
7.就业面向冀京津,重点向沧州装备制造、机电五金的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
高,培养拔尖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所需,提高就业质量。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年底就业率100%。
三、建设内容
(一)推进校企对接,创新“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沧州装备制造业企业群、机电五金群、石油化工和钢铁骨干企业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主基地,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举措,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行业指导作用的衔接。重点加强以“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基础—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的公共文理课程以及《电工电子线路分析与装接》和《工程图识读与计算机绘图》两门技术基础课程,学中做是指以学习相对完整知识体系为主线,引入实际的典型工程项目和生产任务,以密切联系生产,掌握必须的知识,训练实践能力。专业—专业课程及其配套的集中实践课程,做中学是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在执行生产或设计任务中获取相关知识,全面训练实际工程实施能力。)教学新模式为主导,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和层次,建成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优秀的课程。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课程体系科学、实训条件优越、社会服务能力强、就业优势明显的拳头专业和品牌专业。
1.深化工学结合
(1)学训交替、实境教学:利用黄骅模具生产企业的数控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沧州地区管道制造企业的自动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沧州大化和沧州炼油厂的石油化工自动生产控制系统、中铁中钢等冶金生产自控系统作为项目展开教学,坚持“学训交替”的教学方式三年不断线,加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2)顶岗实习:以“实习计划科学可行、实习岗位对口可选、实习项目恰当可用、实习报酬满意可心、实习心得记录可查、实习难点攻克成文、实习报告完善结束、实习结果校企双赢”为基本思路,根据就业情况,安排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环节。
结合就业工作,选好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与企业协商实习项目和任务、维护学生的学习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学院与企业共商实习计划,确保实习项目和任务的技术性满足高素质高技能培养的要求。实习过程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每周心得日记不少于3篇。要求学生结合实习中难点攻克或心得最深处写成论文。企业的岗位指导师傅给出实习表现评语及等次。顶岗实习报告要求格式和内容充实完善。
2.校企合作(1)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采取“定计划、定课程、定学时、定教师”的方式,为企业进行特定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与管道制造企业、机电五金企业、化工企业等订单培养。
(2)用好企业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用好企业设备实习实训和用好技术人员教学基础上,承担企业培训任务。通过这些培训,把企业的培训标准引入校园,企业由此获得合格的员工,专业则从课程的层面上与企业技术进行嫁接,并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3)选择关心职业教育的大中型企业,组建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途径,采用企业投资和资源共享措施,建设职教集团。
(二)系统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项目化课改,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1.课程体系建设
以装备制造行业为依托,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领域的能力需求为依据,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瞄准高素质高技能目标,从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起步,以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兼顾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基本素质、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四级课程平台,做好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衔接。
依靠企业专家,在课程内容上进一步优化项目和任务,紧贴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优化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其课程比例结构更趋合理、课时分配适当。以沧州装备制造和机电五金产业群为背景,跟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前沿,深化教学内容创新和改革,拓展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精品课程来提高课程质量。(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能力体系
在深入沧州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机电五金、炼钢炼铁等企业调研基础上,以管道制造、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冶金、五金制造、电子信息等企业的实践专家为成员组成电气专业能力剖析专家组,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职业专门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归纳,如图所示能力体系,突出专业能力,注重职业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以保证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根据沧州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机电五金、炼钢炼铁等产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 “基本素质、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四级课程平台。具体学习领域(课程)、配套集中实践环节(课程)、相应的技能(能力)证书考核体系,确保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2.核心课程建设
以项目课程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为参照,根据电气技术发展趋势和沧州装备制造和机电五金产业群的发展,依靠企业专家,不断修改课程标准,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的行业技术标准;引入先进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教育理念,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衔接。重点做好《电工电子线路分析与装接》、《传感器应用》、《工程图识读与计算机绘图》、《基于PLC自动化单元应用》、《数控机床应用》、《数控机床维修维护》、《自动线与机器人应用》等7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建设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
3.教学资源库建设(1)课程标准建设
在原有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项目课程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为参照,根据电气技术发展趋势和沧州装备制造和机电五金产业群的发展,不断修改课程标准,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2)教材建设
积极推进做中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要为依据,紧密结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积极探索课程教材体系的衔接。
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采用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高质量的教材。教材的选用应贯彻教材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原则,严把教
材选用质量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尽量选用近3年新编写和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优先选用十二五规划教材及获奖教材。结合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做到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同步,以教材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认真探索教材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具有我院特色的教改课程教材和配套的实践教学教材。完成《基于PLC自动化单元应用》、《传感器应用》、《工程图识读与计算机绘图》、《自动线与机器人应用》课程的项目化教材编写出版。编写所有校内集中实践课程的指导书15套。
(3)教学资源库及课程网站建设 完成《基于PLC自动化单元应用》、《传感器应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课程网站。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在专职教师中重点培养装备制造设备自动化控制、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业带头人各1名、骨干教师6名(数控机床应用、数控机床维修、自动线及机器人应用、传感器应用、PLC应用、单片机应用各1人),高级技师或技师2-3名,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在原有兼职教师资源库的基础上,再聘请15名企业技术骨干,组建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使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积极探索教师培养培训的衔接,经过二年努力,建成一支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1.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
本专业校内现设有包括CAD/CAM实训室、电工电子实验室2个、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检测技术实验室、PLC实训室、机床电气实训室、EDA实训室、电机拖动实训室、电力电子实训室、材料力学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公差测量实训室、金相实验室、机原机零实验室、数控车实训区、数控铣实训区、特种加工实训区、逆向工程实验室等21个室和包括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焊工车间、管工车间、外线电工实训场等5个车间的校内机电技术实训基地。
在规划期内,拟建设自动生产线及机器人实训室一个,更新PLC实训室一个,补充机加工车床、刨床等设备。同时各实训室设备适当补充与更新。
2.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规划
(1)巩固现有产学研基地—河北宏业机械有限公司、黄骅模具工业城、沧州机床有限公司、孟村管件制造之乡、沧州方圆衡器有限公司、南皮五金基地等。(2)不断扩展产学研基地
①结合就业,扩大实习基地范围,实习种类,使实习形式更趋丰富。
②实习基地尽可能扩大到外地,如北京、天津、山东、广东沿海等地,并能与学生所寻找的工作单位试工结合起来。
3.完善顶岗实习
以“实习计划科学可行、实习岗位对口可选、实习项目恰当可用、实习报酬满意可心、实习心得记录可查、实习难点攻克成文、实习报告完善结束、实习结果校企双赢”为基本思路,根据就业情况,安排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环节。
结合就业工作,选好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与企业协商实习项目和任务、维护学生的学习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学院与企业共商实习计划,确保实习项目和任务的技术性满足高端技能培养的要求。实习过程要求学生及时记
录,每周心得日记不少于3篇。要求学生结合实习中难点攻克或心得最深处写成论文。企业的岗位指导师傅给出实习表现评语及等次。顶岗实习报告要求格式和内容充实完善。
4.科技社团建设
进一步建设“深度DIY电子爱好者协会”、“华众机电创新研究社”、“鸿控电气技术学社”、“鹤轩CAD、CAM学社”等一批科技社团,通过“电工电子实用知识大赛”、“电气专业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机电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专业性竞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视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力争在全国性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
在自动化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实行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专业带头人核心领军机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2.资金保障
学院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和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以及部分教材建设费用。
3.制度激励
为了进一步搞好专业建设,我系制定鼓励教师和学生申报科研项目、技术开发、教材与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的实施、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政策。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1 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与职业有效衔接的专业英语教材;缺少有职业资质的教师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
1.1 学生的现状
以往高职院校的新生以三职生为主,即学生主要来自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学生从此类学校考入高职院校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成就感,自我认知度较高。虽然学生整体基础稍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也还比较认真。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
最近几年,随着高中后学生的加入,高职教育的现状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高中后学生自认是高考的失败者,从心理上有一种失落和挫败感。外在的表现是:缺乏学习动力,人生和学习目标都不明确;喜欢独往独来,不愿与人交往;上课时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迟到、无故缺课;不交作业等。
现在一些登记入学的5年制学生也逐渐进入高职的学习阶段。一些学生沾染上了抽烟、聚众打架等恶习。上课不听讲、说话、打岔、玩儿手机等,更主要的是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方法欠缺,对专业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对于这些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很难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
1.2 教材的现状
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英语教材多采用市场上已有的通用教材。此类教材的特点是:以翻译阅读文章为主、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大多数教材沿袭普通高校专业英语教材的格局,没有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不能为他们量体裁衣,文章难度偏大。此外,现售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不能和企业、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发展。
1.3 师资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机电专业英语课程由基础课教师承担。他们虽然英语水平较高,但缺乏专业知识,很难将语言与专业融会贯通,更谈不到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普及与应用。讲解中只能分析文章的表面意思,无法触及其内涵。这样的讲解只能加重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厌恶和反感,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厌学和旷课的现象。
1.4 教法的现状
现在专业英语教学多采用“词汇学习”→“文章分析”→“难句讲解”→“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课程多在教室里完成,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5 改革的必要性
机电行业是我们国家的重点行业,需要大量具有高级职业技能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企业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英语需求也会不断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和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未来职业保持同步。
高职机电专业英语课程要实现“面向专业需求、建立英语基础、培养应用思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对于英语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来说,教学任务相当艰巨,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极其必要。
希望通过此研究带动并促进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使专业英语的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做到学与用、知识与能力、专业与职业的融合与统一。
2 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2.1 进行企业调研
高职学生除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专业英语来说,教师应培养学生将英语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这一环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以适应未来职业和工作的需要。
在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外语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了解机电行业的需求、编制符合企业要求的机电专业英语教材、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走访了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了解企业的现状与需求,并设计出以下教学模式:
2.2 编写与职业有效衔接的专业英语教材
专业英语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一座桥梁,但这座桥并不容易通过。学生在中专学习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专业英语的学习。他们接触的大多是枯燥、难懂的专业英语文章,下了很大工夫也没有什么进展。课程一结束,所学的东西就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将机床和电器等实物分解成图片,配有中、英文解释,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教材共分三章(机加工基础、机床及传动机构、电气技术),每章6个单元共计18个单元,各单元之间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每个单元设两个学习情境:情境1(专业模块)和情境2(拓展模块)。
情境1(专业模块)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该模块为学生提供和专业相关的某一专题的文章。专业模块的学习以任务为基础,递进式地展开:学生既可以就不同的专题进行广泛的学习,也可以就某一专题进行深入地学习,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
情境2(拓展模块)包括翻译技巧、拓展阅读和机电常识介绍,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翻译技巧包括翻译讲解、实例介绍和实际训练等内容。拓展阅读包括科技类和实用类两部分内容。配有插图的机电常识介绍,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机电术语的含义和英文表达方法。
每个情境由不同的任务组成,任务的难度依次递进。除机电常识部分外,每项任务都配以相应的练习,以考察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教材在选题时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特点,文章难度和长度均适中并具有一定的梯度。前两章内容的选题突出专业性、实用性、适用性;第三章内容的选题使学生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同步。文章的选择还考虑和先修及后续课程相衔接的问题,选题涵盖了大部分先修及后续课程的内容,突出了专业英语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实用类阅读材料提供了学生可能用到的包括:简历、求职信等各类应用文,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用上所学的知识。真正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与其他专业英语教材不同的是,在每篇文章之前,安排了一个内容简介,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阅后练习包括:正误判断、回答问题、完型填空、句子翻译和小组讨论等,为教师检查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情况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为了便于教学,书后配有参考译文和练习参考答案。全书共18单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课时和专业特点等选择不同单元,不同难度的任务进行讲授。本书的亮点在于每课后面出现的附有插图的机电常识,他们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展专业知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采用活动--情境式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源于美国职业研究开发中心(Center for Occupational R&D),是一套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在美国职业教育院校中被广泛采用。
1)活动--情境式学习的目的
通过与机电职业技能有关的活动;小组合作活动等学习语言和职业技能,以提升学习兴趣。
2)活动--情境式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
知识的倡导者,协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实践。
3)活动--情境式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
通过实际工作活动,积极地自发学习。
4)活动--情境式学习的内容
机电专业的发展以及多模态的机电专业英语学习。
5)活动--情境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征询、发现、实习、合作。
6)活动--情境式学习的学习评估
以个人表现、作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评估基础。
7)活动--情境式学习的学习拓展
无论如何改革,课内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改革小组的教师指导我院高职机电09-2班学生参与“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完成“机电专业英语词汇图解”课题并顺利结题。通过研究,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和语言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社会调研、资料查询、计算机使用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2.4 提高教师的语言及专业能力
专业英语的教学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共同承担。这两类教师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基础课教师语言能力强但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语言能力较弱。为此,要让他们进行能力互补学习,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安排讲座、或让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结成对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此外,基础课教师还要深入工厂一线进行专业训练,加强专业方面的知识;专业课教师则应有一定的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不但在语言方面,而且在专业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3 结束语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研究把职业和学业相结合;把工厂和企业一线的需求融入到课堂;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变枯燥为乐趣。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学生对专业英语枯燥、难学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语言和专业的能力。结合职业需求、配有图片的实用性专业文章让学生学有所用;数百张机床及电器图片用英汉两种文字进行解释,可以加深学生专业词汇的印象和记忆;活动--情境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能学到生产一线常用的知识,又能学到英语知识,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性;策略
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机电设备不断推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机电专业人才,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学的现状入手,对新课改下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内容陈旧,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
机电专业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对实训教学要求较高,与中职其他的专业相比,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也更为重要。但是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在机电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训课程不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不能很好的融合,严重脱节。据不完全统计,在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仍是以传统机械类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繁多,交叉重复,缺乏科学性,不利于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学习。有部分机电专业老师只注重理论教学,而不重视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或者是实践教学时间和内容不充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得不到有效体现。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合理,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超强的实际操作实践教学进行重新权衡分配将是我们学校管理部门和机电教师要深思的问题。
2.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性
机电专业主要是针对机械电子技术应用与设备制造与应用为主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学科,也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不断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基本课程不仅涵盖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电设备维修》等公共基础课程,机电一体化方向还开设了《电机及其应用》、《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其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由于部分中职专业老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革新,还比较落后,还是使用传统的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灌输式”模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师生的沟通,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我们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以机械学、电子学为基础,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装备,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运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相背离的。
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更好地学。”这是我省著名特级教师朱孝平主任的一句话。机电专业知识繁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强,如果机电专业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单纯的”黑板+粉笔”,或者制作课件,播放演示等传统教学手段,是难以将这些机电知识与技能传导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困难或是一知半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在主导课堂,学生没有参与进来,落后的教学手段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样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缺乏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新课改下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1.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学效率,我们机电专业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事先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学习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个性化的差异等综合考量,进行科学分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确保分组的公平性和均衡性,有利于日后的小组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机电课程教学上,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交流沟通,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因为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不一样,所以在进行小组学习时,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来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帮助本小组或其他的小组解决问题,从而帮助整个班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关于图线的画法内容的教学,可以给小组发放任务单:任务一: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是如何處理的呢?任务二:绘制点划线时,首末两端及相交处是线段,还是短划?任务三:虚线与虚线相交,或与其他图线相交时,如何处理?如果让学生单个回答,学生都有畏难情绪,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大家相互帮助,老师要适时点拨,很快,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解决。任务一: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匀称协调。任务二:绘制点划线时,首末两端及相交处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允许超出图形轮廓2~5mm。任务三:应以线段相交,当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时,应留有间隙,以示两种不同线型的分界线。
2.开展项目化、导生制教学,促进效果整体提高
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进行项目化、导生制教学模式,在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进度。在进行项目教学时,老师首先就要明确项目的内容,并且向学生讲解项目,这样才能理解项目的内容,才不会出现由于理解错误而降低学习效率的问题。其次,在项目化教学的同时,老师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优秀苗子。并利用兴趣小组的方式将他们培养起来,成为机电专业教学的好帮手——导生。因为导生和其他同学有以下优势:首先,他们和其他同学有着更多的接触时间,对其他的同学的学情比我们机电教师还要清楚,其次,导生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老师发现问题,并报告老师学生们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导生还是技能教学成功的榜样,其他同学也会积极投入到技能学习的你追我赶的良好环境中来,由点到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终实现学生们的机电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机电教学理实一体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就业,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终究要进入社会就业领域。那我们机电专业在课程实施环节,如果可以和企业对接,实现校企联合,合作办学等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机电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就业过程中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打通中职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和浙江联谊电机有限公司在2010年就开展了机电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成立了联谊机电班,机电专业的学生高一、高二两年留在学校则主要完成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模拟环节,而在高三,则直接进入浙江联谊机电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带薪上岗,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早日培养出符合自己企业要求的现代化的技能型人才。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双赢的选择。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提高机电教学效率,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的教学中,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开展校企合作或联合办学,有效实施理实一体化机电教学,促进机电专业的发展。
所以,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学的时候,中职学校和专业教师要善于分析机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机电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吉安.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学改革创新[J]. 新课程学习(上),2013,(7).
[2]陆松华.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教学改革措施[J]. 新课程(上),2012,(10).
XX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ir/uv/tl烘干设备、印花材料、涂装设备、植绒设备、水性涂料等的研发、制造。
公司于XX年引进全球领先的特种光波辐射烘干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圣泰科特种光波加热器系列产品和高效节能烘干设备。主要烘干设备产品覆盖玻璃烘干设备,食品烘干设备,木地板烘干设备,桑拿烘干设备,印刷烘干设备,金属烘干设备等。以及涂装设备,涂布设备,水处理设备,水性材料,印刷机,丝网印刷,植绒设备等。
2010年1月,新永泰公司又与德国、加拿大三方共同成立了圣泰科特种光源制造工厂及盈创设备工厂,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领先的中波、短波、碳波双孔镀金管,及中国最优秀的烘干ir/uv/tl整机及模块组合等;新永泰公司负责整个亚洲区的销售。圣泰科特种光波加热器采用美国的高纯度石英,德国耐高温镀金材料,日本优质灯丝,保证其全球领先的品质与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印花及涂层、水性材料涂装(水性玻璃油墨、壁纸水性涂层、木材水基漆等)、印刷业、塑料行业、植绒、薄膜开关及电子线路板、汽车工业、食品、玻璃工业、家具工业等行业的烘干。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天之轿子的大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到的知识如何才可以很好的联系到实际生活?如何才可以将课堂里的知识带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些都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更好的将课堂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很多大学生都纷纷利用暑期假期这段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到各行各业的实践当中去,用自己在课堂里学习到的知识为地方服务,让实践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选择到新永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实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将自己在课堂书本学习到的东西很好的应用到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实习方式和内容
这次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到公司上班的形式来进行,跟公司的同事一同上班和下班,切身体会。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所以每个从其他地方拿过来新会展项目资料,在发布前我们都要检查字句的表达是否符合我们公司的口吻及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同时我们还要为不同的会展项目做同样的带有我们公司标志的文件形式的排版工作。其次,我们把我们整理好的项目信息和公司资料在互连网上开始发送,并通过电子邮件向相关企业发送相关的会展项目信息,同时还通过网络查找与会展项目相关的信息和会展项目所在国家的经济信息等进行分析该会展项目的诱人之处。最后我们有针对性的给通过电话向顾客传播我们的产品。
实习总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人说:电话营销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营销模式,正越来越多地为众多企业所采用,且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但也有人说:电话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在今天这个时期都已经被很多的人认为是一种过时的,太过传统而且效率很低的营销方式。但是无论怎么说,时尚也好,过时也罢,纵观现实,电话销售依然是帮助企业增加利润的一种有效销售模式。
如果说大学所处的班级像是我现在居住的家,那么大学的管乐团必定是我遥遥分离的好友,尽管隔得很远,但见到对方,我还是认为它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是班级并不等同于家,虽然我对班级并没有多大的牵连,但,它比家好多了,毕竟也是一起过来了三年,班上的部分人,我还是很喜欢的,尽管我有时会被排挤在外,或许说,在很多地方很多情况下,我都被遗忘了。
至于朋友...真正深交的能有几个。知己难逢几人留。
冷酷吗?冷酷吧。高中之前的同学都说我酷,是一种对身边事物无动于衷的冷漠,只是因此却潇洒了。
(语文课上,老师对所有人问,要是你们被车撞了,你们会怎么做。到我回答时,我答道,算了吧。从而落得个傻瓜之名。)
思念么,活着的都在我心里。我却没有在别人的心里活着。思念,空留残痕。
大学里,去得最多与见得最多的不是我所在的班级,而是管乐团。
进乐团后我真的改变了很多,连我自己都知道我变了,之前的我不苟言笑,话也不多说一句,在家就只有日常的招呼,一个月下来说的话绝对不会超过100句,虽然现在也是很少话,但,但是至少好好多了。
决意做的事,在28号之前,有那么一个打算。
【机电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推荐阅读:
机电专业大学生自我评价07-19
中职机电专业论文07-09
机电专业管理制度12-06
01自荐信机电专业06-05
机电一体化专业剖析06-16
机电专业求职自荐信06-25
机电专业实习过程及内容06-30
机电专业简单自荐信09-10
机电专业调研报告范文09-10
电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