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性创新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本性创新(精选13篇)

根本性创新 篇1

情感,创新的根本

。”――盛田昭夫(SONY董事长兼总裁)

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企业生存的两极出路在于:要么通过正向取胜(从优秀到卓越);要么逆向取胜(做反方向游泳的鱼,你就是第一名)。

不论是正向取胜还是逆向取胜,两者最统一的地方在于:企业必须关注创新、持续创新,即使创新失败,也必须是智慧型的向前失败(Failing Forward),同时让企业中的其他人学习创新失败的原因,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正向的思考方式,取得生存养料,向上争取呼吸的权力。

买方主宰的市场中,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更好也是必须的,提倡产品或服务的特殊性更是应该的。

持续创新是打破现有沉闷的一记重拳出击。

一切的创新,必须着眼于客户,围绕客户进行:了解客户需求,发现客户真正的需求点,并设法给予满足,从产品、服务本身切入,使顾客享有更好的产品或服务,确保稳定地满足顾客的合理期望。只有从基本要素上满足客户,企业才能拥有更稳定的基础可以致力于感性品牌操作与更天马行空的创新。

而创新的根本在哪里?

专注于客户情感所关注的层面:关注客户关注的细节,向客户强化产品所提供的关键利益。

创新必须以客户的情感认知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没有取得客户情感认同度的创新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细节创新,贴心

创新必须切合客户情感需求。客户的情感得到满足了,自然会加大购买力度与加快购买周期,同时向他周围的朋友描述产品、服务的好处和利益。

只要贴近客户的需求,贴近客户的情感需求的创新,哪怕是小小的一个创新,也会取得市场的良好反馈。

客户会关心提供商为了技术创新而投入的时间、人力和精力吗?

不,他们才不关心。

实情是,客户只关心切身利益相关的点点滴滴。

譬如当年铅笔刚刚设计出来的时候,由于笔身是圆形的,在桌上放不稳,跌到地上笔心就会断成一小截一小截的。一个很小的创新就是把铅笔的笔身变平,横截面成为六边形,于是铅笔和桌面的每个接触同都变成了平面。

这样一个小小的创新,大大带动了铅笔的销售。

无独有偶的是原子笔也经历过这样一个创新的过程。当时原子笔写到十万字的时候就开始漏墨。客户反应很不方便。

生产原子笔的厂商为此头痛万分。开始时,他们不断研究如何让原子笔不要漏墨,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后来,总经理发现他的秘书从来不为此烦恼,而交上来的文件上,也没有一个油墨印。他很奇怪,于是问那位秘书。

“很简单,我并不总把每支笔用完的啊。”秘书回答说。

答案就这么简单:客户并不关心一支原子笔写了十万字还是八万字,他们只关心看得到的问题:是否漏墨。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一支只能写八万字但不漏墨的原子笔是不合格的,但是它符合了客户爱美、追求方便的情感需求。而一支写十万字但漏墨的原子笔既不符合高标准的生产要求也不符合客户要求,所以它完全是个次品。

根本性创新 篇2

理念创新。围绕“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建设图什么、抓什么、靠什么”, 我们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凝聚人, 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员工, 围绕员工进行;文化建设就是要图发展, 包括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的发展;文化建设要抓“心”, 抓凝聚力, 并演化为生产力;文化建设要靠大家, 党政工团妇共同努力, 全员参与。理念创新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在2004年下半年, 我们组织员工经过三个多月的价值观大讨论, 最后提炼出了正泰的价值观体系——使命:争创世界名牌, 实现产业报国;价值观:诚信守法, 注重绩效, 不断变革;精神:和谐、谦学、务实、创新;经营理念:为顾客创造价值, 为员工谋求发展, 为社会承担责任;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电气制造企业;2011年改为“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开发商及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

载体创新。正泰集团改革了传统班组建设模式, 将党小组、工会小组、团小组直接建立在行政班组之中, 创建了“四结合”学习型班组。党工团三位组长通力合作, 齐心支持行政组班组长, 直接有效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组织员工“负责任地做好产品”;党小组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抓好员工学习, 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工会小组重在民主管理, 帮助员工维权, 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团小组负责岗位学技术、人人成才和组织业余文体活动。做到“学习有人抓、思想动态有人管、业余活动有人组织、员工困难有人帮”, 使企业文化与班组管理相结合, 把工作下沉到基层。

目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但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我们认为,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应是多维的, 至少要满足两个维度。从企业的角度, 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凝聚人心, 调动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引导员工愉快、高效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把企业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从员工发展角度,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尊, 尊重人、帮助人、相信人、发展人、成就人, 实现员工自由而全面发展。正泰集团牢牢抓住员工教育培训这个重点, 通过文体活动、研讨会、专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 把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成就员工作为党委、人力资源部门、四结合学习型班组的重点工作,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 让员工有文化、有尊严地工作、生活。

自主创新是根本 篇3

但从总体上说,近年来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加剧,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突出问题。实践反复证明,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可能丧失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自主创新是根本。

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持“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议》提出,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北京市提出了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北京的科技发展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实现“五个提升”,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提升、科技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得到提升、科技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北京为全国服务和与全球资源对接的能力得到提升、科技持续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制度创新是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 篇4

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以及加强新时期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个三位一体、三者并重的体系是对制度反腐的一个比较准确、比较完善的论断,是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一个转向。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标本兼治、加大反腐败治本力度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带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负面效应即腐败现象也在滋生蔓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沿用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缝隙和漏洞等为反腐败的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

反腐倡廉重在制度建设、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施行,是以民主监督的制度来防止腐败发生,是党内监督工作从根本上实现制度化的一个飞跃,一个升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相互配套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其核心也是制度建设;因而,加强制度建设是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反腐治本的根本途径,反腐败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建设的过程。

二、狠抓三个环节,形成有效机制,确保制度反腐落到实处。抓教育,坚持教育制度化,筑牢思想防线,形成使人不想腐败的自律机制。主要突出三项教育:一是在反腐倡廉教育方面,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关、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进行树典型理想信念教育,重大案件警示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等,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以广大公职人员为重点,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引导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三是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以广大市民为重点,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抓好经常性教育,倡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文化氛围。

抓制度,创新体制建设,规划从政行为,建立使人不能腐败的保护机制。重点是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规范事权财权人权物权的运作。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和招标投标中心,规范事权,防止重大决策的个人专断和失误。二是推进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会计中心,规范财权,避免资金违规运作。三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事权,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经济规律办事,规范物权,防止物资购销中以权谋私、暗箱操作。深化政务、厂务、村务等各项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执行程序,不断提高全党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抓监督,完善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形成使人不敢腐败的防范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制度的落实:一是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并进行电脑化管理和上网公布,确保对干部的监督不留死角、有效到位。二是建立和落实廉政谈话制度,主要对新提拔任职的领导干部,采取任职廉政谈话、诚勉谈话、警示谈话三种,起到增强廉洁意识,规范从政行为的作用。三是建立信访回复制度。四是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特别是“一把手”要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专题述廉,使领导干部本人廉洁自律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做到有机结合。五是实行诫勉和末位淘汰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使领导干部产生危机感,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及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对领导干部监督到位。在加强党内监督方面,尤其要重点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用制度来强化监督、管好干部,努力形成一种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协调推进教育、制度、监督体系,形成源头治腐,建立综合防范机制。把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以及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在这位一体的科学体系的作用下,靠教育的培养、靠监督的制约、靠制度的规范,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根本性创新 篇5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自身为主体,以观念创新为导向,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多方获取技术资源,紧密结合产品、工艺、营销、管理及制度等创新活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和扩散,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系统过程.只有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才可持续发展,江中制药集团核心企业江中制药厂的`发展历程就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 者:江中制药集团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TECHNOLOGY & CAPITAL年,卷(期):“”(21)分类号:F27关键词:

根本性创新 篇6

首先,要把抓好“六个机制”和“一岗双责”的贯彻落实作为推进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作为县级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就是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的要求,坚决落实好“一岗双责”,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创新和敢于突破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制度、管住班子、带好队伍,形成以“六个机制”为主体,各相关制度为配套的制度体系。

其次,要把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作为推进制度创新的主攻方向。因此,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部门内部管理、国库集中收支、招投标采购、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的制度化建设,以更规范、更严肃、更有效的制度,形成权力运行中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责任明确的工作流程,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实现反腐败与防腐败的有机结合。

第三,要把建立健全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制度作为推进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要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干部考察预告、民主推荐和领导干部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把干部选拔任用和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程度紧密挂钩,做到以实绩论英雄、以才干定取舍。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四,要把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作为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一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民主监督,完善党内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监督制度,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二要健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机制,对少数干部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告诫,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都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三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评议、咨询等会议制度,对部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廉洁高效。四要加强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健全完善“五务”公开制度,对所有工作实行“阳光操作”。

创新: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篇7

我们谈创新教育, 必须先搞好教育创新, 因为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立足创新, 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等来推动教育的整体创新。学校在着力保护、挖掘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同时, 要兼顾他们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为国家、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强调的是, 教育无论怎么改革、怎么创新, 都不能离开“育人”这一根本。立德树人, 培养拥有家国情怀、脚踏实地、追求梦想、自尊自主、自信自立、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始终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最神圣的使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以下简称“人大附中”) 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 突出特长+ 创新精神+ 高尚品德”, 围绕这一育人目标, 学校走出了一条“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之路。人大附中坚持“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青少年, 必须具有中国心、怀有中华情”的理念, 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极其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使学生拥有一颗美丽而强大的中国心, 并具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完善人生的能力, 培养出一批批忠诚、有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也是政府、社会的责任, 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所以, 我国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重视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 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政府或相关社会团体等可以举办创新大会 (活动) , 将学校、企业、政府等人员汇聚在一起, 就创新与创业、创新与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添柴加火, 为创新的时代大潮推波助澜。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校、校企及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多样的模式和更广阔的平台。

根本性创新 篇8

大学创新的根本要义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有人试图以深化专业教学和训练培养创新人才,其实工具化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是南辕北辙的。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高素质的“人”,然后才是“才”。世界上一流大学实行的博雅教育等,其实就是着眼于人的素质提升,贯彻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开辟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局面,首先要修正“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观念。

需要转变培养机制实现自主学习。“拔尖人才”是“冒”出来的,而不是“拔”出来的。主动学习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特征,也是其成长的引擎。教育不是要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视学生为“被”教育者的培养机制,很难让人才“冒”出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计划,应该“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给学生选择和发挥的空间,同时给予有效的激励和引导。

改善评价体系。当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着眼于其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这是“以技为本”或“以知识为本”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形成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导向。所以,转变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我们推出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目标是构建以“公能”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特别强调要形成一套“公能”评价体系。这个探索也遇到了种种障碍,尤其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根本建设要抓根本 篇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它要求我们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更好地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这可谓抓住了根本中的根本。为谁执政,反映执政党的性质,关系执政党的形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执政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也就是执政为民。我们党执政55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谁执政,是执政党需要始终面对和不断解决的问题。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偏离了这个根本指向,就偏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不意味着为谁执政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也不等于说所有党员干部都能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点。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不但存在,而且增加了。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当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和“不适应”的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解决“不符合”和“不适应”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了使党进一步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围绕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行不懈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把握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方向。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都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对于我们党来说,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最根本的一条原因就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以至于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让人民满意。这从反面告诫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落实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部工作中,落实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和执政形象。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纪实本性 篇10

纪录片与各种虚构和表演艺术相比较,它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了解真相”的心理。“客观事实说话”、“试听形象”说话是纪录片纪实本性的物质基础。纪录片摄影术具有再现物象(生活)面貌的物质特性。这一特性来自照相“再现”生活原貌的物质功能——照相的纪实本性。“照相本性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摄影影像的“再现”功能,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反对脱离现实粉饰生活;总结并提高了广角镜头和长画面的美学地位。这种强调客观真实记录的理论是西方写实主义文艺理论在电影艺术上的表现,在影视界获有广泛影响。

《颍州的孩子》拍摄过程中运用“照相本性论”的手法。比方说,孤儿高俊的奶奶去世之后,他被送到愿意收留并抚养他的亲戚家里。当感受到亲戚、孩子对自己的关心和温暖时,在镜头面前,高俊留下了幸福的眼泪。在那一刻,通过镜头简单真实地记录下孩子脆弱的一面。孩子的泪水从脸颊滑下,真实的镜头感带给观众的是触及心底的震撼,这就是纪录片“照相本性论”的力量。

国货热是契机 创新是根本 篇11

觅迹老品牌,发现命运殊途:有些焕发了第二春,如回力、百雀羚;有些消失了,如凤凰冰箱、黄山电视机;有些被外资收购后能持续发展,如中华牙膏、哈尔滨啤酒;有些外资注入后被雪藏很久,如活力28、小护士。

而在2013年,还曾传出创业80多年的“英雄”钢笔,欲以250万元转让上海英雄金笔厂49%的股权,最后虽没有完成交易,但250万元的低价,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曾有国际权威机构测算,创立一个名牌,仅媒体投入就至少需要2亿美元。可惜的是,如果“英雄”在市场上无人问津,其品牌溢价就无法实现。只有通过创新重新占领市场,其品牌价值才能重新释放。

同是80多年老品牌的回力鞋业,也曾一度销声匿迹,2000年甚至整体破产。然而,企业重组后依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开发出4个品类共200多个系列、5000多种款式,将专卖店开进大城市一线商圈。其市场营销方式也不断创新,搭乘复古风潮,引来诸多国际明星穿上回力鞋。最终回力鞋业在市场上重新实现了自己的品牌价值,2012年销售收入增至5亿元。

当前,国礼“百雀羚”引发的国货热给国产老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大众对老品牌的自信是老品牌大展宏图的重要土壤。然而,透视老品牌背后的命运密码,老品牌自身能否紧跟市场步伐,实现产品和营销的创新才是兴衰的根本。事实证明,老品牌如果不能和市场共同成长,就只能被市场淘汰。逝去的老品牌对于企业和社会大众来讲都是损失。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老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白白流失了很可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老品牌往往承载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记忆,也是重要的社会文化资产。

黯然的“英雄”,重振的“回力”,让我们看到:老品牌是一张温情牌,却不是一张免死牌,唯有创新才是老品牌的不老仙丹。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老品牌的价值需要重新挖掘才能实现。希望我们的老品牌能够不断创新,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在货架上、在百姓生活中延续品牌的生命与活力,而不是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和惋惜声中。

王永(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政府支持国货是良性互动

国货的发展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政府率先垂范使用国货,会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这无论是对自主品牌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政府支持国货是一种良性互动,在政府示范的作用下,国产品牌销量增长,经济效益提高,继而有能力加大研发和服务的投入,自主品牌的形象和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政府带头使用国货,消费者也应该改变歧视国货的观念,给国货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自主品牌一定要争气,创新进取,积极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努力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

朱宏任(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大力提升消费品工业自主品牌竞争力

据统计,目前“洋品牌”在国内奢侈品市场拥有绝对优势,我国消费者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战略,客观要求扩大自主品牌消费。

在提升整个工业自主品牌水平的同时,应当大力提升消费品工业自主品牌竞争力。因为消费品工业是我国传统竞争优势较强的工业门类,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已涌现出一批世界知名品牌企业,消费品工业已经具备培育发展世界名牌的基础和条件,应当把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知名品牌作为消费品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切入点。

陈大鹏(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服装品牌要“做好产品”

很多服装企业总裁总是感慨“做服装难,做服装品牌更难”。我们都知道,产品是品牌生存的基础,只有好的产品才可能塑造出好的品牌。

服装业所面临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品牌内涵缺失,服装业亟待挖掘内生动力以提升发展。

中国服装行业走过了心浮气躁的阶段,现在清醒地认识到,整个产业的提升,包括一批价值品牌的出现,必须建立在中国制造水平整体提高这一基础之上,而当务之急就是“做好产品”。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并提升支柱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根本性创新 篇12

目前,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并出台了一些政策,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失地农民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尚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我们通过对淄博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 需要制度上、体制上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在淄博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调查发现失地农民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 约两成失地农民生活困难

其中一部分人是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农民。如残疾人、老人、病人。他们在征地前虽然不富裕但尚能解决温饱。这部分人“干不了别的, 但是种地还是可以的。只要地里种上粮食, 起码能吃上饭。现在没地了, 要是没人管没人问, (他们) 吃都吃不上, 就是个累赘。”还有的是家里有病人, 因病致贫。

(二) 征地后, 一半以上农户收入下降

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小于该土地带来的农业及副业收入。2、征地后, 多数村庄进行了“旧村改造”, 虽然大大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条件, 但是楼房不适合搞“庭院经济”, 养殖、手工作坊 (磨豆腐、蒸馒头、打烧饼等) , 使收入下降。

(三) 征地后, 一半以上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增加

主要因为:1、土地被征用前, 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依靠自产自食, 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 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2、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暖气费就是十块钱一平方, 一年1080元。还有水费, 电费、有限电视费, 卫生费。

(四) 补偿标准低, 而且补偿资金大部分沉淀为集体资产

淄博市“统征办”推行的“片区综合价”, 使村里分享了部分级差地租。但是补偿仍然偏低。例如, 当地莲池村某地块的征地补偿是12万/亩, 而政府拍卖价是85万/亩。真正农民得到的只有1元/人天的“口粮钱”, 老人可得170元/月的养老金。而淄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160元/月。可见, “卖地”钱掌握在村集体手中。

(五) 集体资产流失

举例说明, 某村里用卖地钱上建材厂, 后来又贷款, 最后一共投了5000万元。厂子建成投产即严重亏损。现在以200万元/年的价格租给韩国人, 这点钱只够付贷款利息的。在访谈中, 村民这样告诉笔者:“俺这村的书记, 他家里八个兄弟 (包括表、堂兄弟、姻亲) 把着八个厂。咱这不是叫庄园集团吗, 书记是一把手, 下面分厂, 公司还不都他一家子。”

(六) 就业困难

中老年农民本来是当地农业劳动的主力军, 征地后, 要通过市场化就业和自主择业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往往非常困难。青壮年就业问题也不乐观。城市对进城农民设置种种“门槛”, 将他们限制在各种苦、累、脏、高强度、低收入、无保障的职业上。农民在就业上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被总结为“同工不同酬, 同工不同时, 同工不同权”

(七) 农转非难

农民考虑到集体资产、计划生育、宅基地等因素对转户口并不积极;政府怕负担养老、医疗和公共设施也不急于农转非。只有一个村在我们调查前一个月全部村民转为城镇户口。而该村的耕地在早在八年前已全部被征用。村民早已脱离农业生产, 转而从事二三产业, 但仍然延续农民身份八年之久。

(八) 社会保障难

农民失去了土地保障, 而现行的与户籍制度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本没考虑进城农民的生活、养老、医疗以及子女上学等。

访谈资料:“这有病, 依靠自己的自身能力解决不了。药费高, 学费多, 收入太低。我这个情况, 孩子上学, 上学费用特别大。本身有病, 生活很困难, 我也跟村里说, 向村里打了好多报告, 村里还有20%的人生活困难。即使买楼房, 成本价买都买不起, 才四百多块一平方, 有20户左右。”

(九) 行政管理体制

现行的土地制度下, 可行的城乡融合机制没有建立。城区村居混杂, 地域交错, 村归乡镇管, 居委会归街道管, 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标准不一, 没有真正从农村社区管理过渡到城市社区管理。

历史的经验表明, 凡是农村的某个问题, 不是一县—地存在而是全国性的、比较普遍地发生, 不是一年二年, 而是连续多年屡治不愈, 那就不是因为一般讲的干部问题、认识问题、执行问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而是体制性、制度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 单靠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改进工作是解决不了的, 而要靠改革、靠调整原来的体制安排、靠制定新的政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5]

九亿农民站在城市文明的入口处, 这就是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农民工不同, 失地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他们的归宿只能在城市。认真分析上述问题, 我们就会发现, 失地农民问题生固然有农民的文化素质、生存技能等个体性原因。但是, 制度性的障碍才是阻止失地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的根本原因。涉及到的制度有征地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村居行政管理体制、就业制度等。需要高度重视的是村这一级是各种矛盾和利益的焦点, 也是实施各种改革措施的着力点。因此, 落实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给村民表达利益的渠道尤其关键。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改革, 沟通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制度通道”,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依靠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一) 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一个程序保证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我们建议:1、“两务”公开。村委会应向村民公开村务、财务情况。财务公开栏内公布村级集体收入、生产性开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村干部报酬、招待费用等全部收支情况, 真正给群众以明白。2、“三会”决策机制, 即村两委会议议事制度、党员大会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村里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 如土地征用、工程承包、旧村改造、集体资产管理等方案, 都必须经过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研究、讨论和决定。定期 (每月或半月) 召开村支委会、村委会, 就需要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有关事项, 事先商量通气, 达成共识, 提出初步方案;定期召开党员议事会, 对党支部、村委会提交的事项进行讨论, 征求全体党员的意见, 统一认识;经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 组成村民代表会议, 定期召开会议, 对由村两委会提出、党员大会讨论的事项进行审议和表决, 正式作出决定或决议。这样才能真正把决策权交给群众。3、村务、财务监督制度。专门成立村财务监督小组, 其成员由党员群众推选, 主要对村务财务公布的帐目进行清查, 确保无差错、无遗漏, 4、村干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及对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 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二) 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淄博市实行的“片区综合价”就是由市、县政府根据不同地段, 地类、人均耕地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划立区片, 进行评估。在充分征求有关方面特别是农民意见的基础上, 统一制定分片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片区综合价”确定的程序上, 应建立与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协商程序, 建立公平的争议仲裁制度, 充分保障被征地集体和被征地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 保证农民充分行使公民权利。基于农户30年的承包权, 农民应该被授权享有绝大部分的补偿费, 至少75%的补偿费应该归农民所有。

(三) 改革集体资产管理体制

分离村集体的行政管理职能和集体资产所有者职能。行政管理职能由社区委员会承担。成立集体所有制企业, 管理村集体的土地、村办企业及其他集体资产。同时对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土地股份制经营上, 最为典型的做法是“南海模式”。农民变股民,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变为股份分红权, 促进了农民非农化和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同时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将集体资产股份化有利与解决集体资产所有者主体“缺位”的问题, 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

(四)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国家要鼓励企业接收失地农民就业, 对这部分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要建立失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鼓励其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废除“职业保留制度”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要根据征地面积的大小, 保留一定比例的村级留用地, 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 允许村集体利用征地补偿费作为发展基金,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行业和服务业。有关部门要鼓励失地农民和村集体自主发展二、三产业, 并在工商、税务、信贷等方面提供方便和优惠。

(五)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 所有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群众, 无一例外都应享受。失地农民大多生活在城市近郊区或者市区, 所以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致。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 而且要与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土地转让的增值收益和土地补偿安置费。

(六) 农转非、村转居

失地农民村委会要改制成社区委员会, 按照城市社区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管理, 失地农民应从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 享受城镇居民应有的权益。要完善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和市民教育活动, 打开农民与市民沟通的桥梁, 增强现代市民意识和心理适应能力, 促使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上顺利向市民转变。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和《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2]王海坤:《失地农民出路与现实》, 载《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4月9日

[3]刘声:《国家应出台法规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14日

[4]数据来源:作者调查统计

立德树人是根本 篇13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立德树人,教育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中的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

上一篇:2024新版八年级下册英语下一篇:为理想喝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