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1

财务管理研究的是:

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资金管理

4、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目标是:

1.利润最大化,基本观点: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2.每股盈余最大化,基本观点: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3.企业财富(价值)最大化,基本观点: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4.相关利益最大化,基本观点:不仅考虑债权人、股东等相关方的利益,也考虑企业员工、顾客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力求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1.导向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

2.激励作用。目标是激励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企业创造最大财富。

3.凝聚作用。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企业才能发挥作用。

4.考核作用。目标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两者必须是一致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二)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性;

(三)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2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后,在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的变化下,企业管理各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是量的积累,是事物不断前进的必然结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制定能不断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内部各种竞争的结果,是竞争机制的升华[1]。财务管理创新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将财务管理与生产要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条件结合起来而产生的一种比原有管理制度更完善更能激发企业活力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的竞争能淘汰落后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档次,增强效率。

2.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落后的科技含量低的企业遭受淘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计算机时代已经开启,企业财务管理现在更多的是计算机等高科技管理,而随着其管理制度的规范制度需要人们的参与,这就要求原有的管理制度必须改革,满足市场变化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才能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才能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更多是人性化的合理的精神需求,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创新原有体制,增强人们积极性。

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企业未来的发展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2]。只有积极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快速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足的问题分析

1.产权关系的不清晰

企业产权不清晰,不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没有明确意识,对目标收益的分配制度也不完善,没有目标的概念,导致企业的产低。

2.政策缺乏针对性

政策缺乏针对性,导致“第三者”“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阻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3]。企业应规范相关政策,对于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财务管理创新应给予充分肯定,形成企业创新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良性循环。

3.行政过分干预

行政干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有上级领导的支持,要不然再好的方案,再好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也得不到认可,财务创新管理活动得不到推进,降低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创造环境,培育创新体制位目标

企业经营者要改善企业管理制度,为员工的创造提供环境,形成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环境,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环境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氛围,好的环境员工工作积极性高,差的环境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好的创新环境,员工精力旺盛、热情奔放,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差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员工会变得消沉混乱。胆怯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必须克服胆怯,勇于开拓,把握机遇,积极改革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当然,克服胆怯的心理需要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促使员工自己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中来。企业应该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企业的财务创新水平,为企业赚取最大的市场价值。

2.制定创新目标

创新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就必须把这种必要落到实处,划定目标,明确责任,对完成目标的团队几个人给予奖励,纳入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对于未达标的要加以整改,更正缺点,完善自我,达成目标。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创新机制,完善考核具体指标,促进财务管理创新的良性循环[4]。使员工明白,什么是创新,创新对自己有何影响,统一创新目标,广泛应用创新指标,带动整个员工积极参与。

3.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位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归根到底是管理人员的目标,必须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对其进行有价值的培训,提升自我,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创新意识,使使创新成为每个员工的所必须经历的生活方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加以落实,提升水平[5]。

4.建立财务管理创新体系位目标

企业要在提高管理员工的水平上,逐步形成企业所特有的财务管理创新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良性循环。使财务管理创新能扎扎实实落到员工的心中,使他们时刻具备创新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四、小结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篇3

一、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代表性观点

(一)投资效益最大化 朱炜(2001)、曲岭(2003)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首选目标是“投资效益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必须重视投资效益,即投入最少的资金,培养出各层次的合格人才和提供大量科研成果。高校应对每项投资的效益进行考核评价,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成本最小化 李瑛(2004)认为高校财务管理要利用价值管理手段衡量教育成本与教育效益,可以参考以下指标进行衡量:年教育成本最小化、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刘兆云、薛平、修慧明(2006)进一步指出,将“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是最恰当的。

(三)综合价值和办学实力最大化 林国泉(2006)认为在竞争环境下,实现“高校综合价值和办学实力最大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该目标指出高校整体价值包含有形资产价值和无形资产价值,有形资产可以量化,无形资产可以采用一定手段进行评估后加以量化。

(四)高校价值最大化 岑梅(2005)、黄兰霞(2008)认为目前新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应以“高校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高校价值的具体计量可以考虑采用未上市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即高校预期净现金流量的总和。

笔者认为,成本最小化观点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财务风险,且该观点提出的指标无法评价高校整体功能,缺乏系统性。投资效益最大化观点、综合价值和办学实力最大化观点及高校价值最大化观点的共同缺点是衡量方法的现实可操作性问题。

二、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确定原则

(一)与高校内外部环境相适应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要研究高校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了解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1)高校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一是国家法律环境。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教育法》,从法律地位上确立了教育经费筹措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的体制。1997年财政部教育委员会发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第四条明确规定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此解决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问题”。1998年颁布和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可见,我国正在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学校在事业发展中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实现教育由政府包办到国家、社会、群众共办的转变。这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相应需要发生改革。二是社会阶段环境。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也由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直接管理模式转到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模式,由此也扩大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也要随之丰富和完善。

(2)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一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摆脱对国家的行政依赖关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以自身社会使命为基础,市场价值为导向,按产业化方式自主办学、自我发展。但是高校产业化这一模式带来诸多问题,如办学经费短缺与高校资源浪费并存、教育经费资金的供需矛盾等。高校财务管理必须多渠道融资,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高校扩招。1998年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2006年已达到546万,为1998年的5.06倍。高校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教学质量提高与校区硬件建设的矛盾、招生规模扩大与师资供应不足的矛盾等问题,这需要高校财务管理运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实施系统管理。

(二)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性特点 根据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可分为整体目标和分部目标。

(1)整体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一是符合高校总体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是高校整体管理的一部分,其工作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校整体目标,因此应当适应高校总体管理的需求,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高校的总体目标为:维持组织生存发展。高校的业务运营活动必须依托于某个实体,生存成为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持续发展,提高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高校要通过有效财务管理维持自身的长期、稳定运营能力,增强偿债能力,保证所获得的资源数量稳定增长;实现组织社会使命。高校作为“科教兴国”战略下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肩负着神圣的社会使命,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有利于促进高校社会价值的实现。二是符合高校具体财务活动的要求。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工作环境的外在表现,为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的财务活动含义及目的。高校财务活动按资源的来源和资源的使用和控制分为筹资活动、社会贡献活动、投资活动、成本消耗活动。筹资活动是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筹集到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使命所需要的资金的活动。社会贡献活动可分为两方面:对内社会贡献活动,即高校完成内部社会责任的活动,包括直接培养教育活动和间接培养教育活动,前者如课堂授课、组织各种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外活动等,后者如引进和培养优质师资队伍、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等;对外社会贡献活动,即高校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包括科研成果的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国际交流、树立民族形象等方面。投资活动可分为两方面:对外投资活动,即高校为了实现自身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以实现自身社会责任而利用自身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的投资;对内投资活动,即高校内部以满足管理和日常教学活动而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活动。成本消耗活动是指维持高校日常经济运营和实现社会价值所消耗成本的活动。

(2)分部目标的确定要求及类型划分。分部目标是整体目标的子目标,是实现整体目标的方式和途径,确定时要随着整体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根据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类型划分,高校财务管理分部目标可分为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目标、分配管理目标。

(三)有机协调各种矛盾 主要包括:(1)协调资本的寻利性与组织的公益性的矛盾。高校满足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三大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其组织公益性决定了高校培养人才、创新技术、服务社会的责任,但是在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环境下,高校作为理财主体,其资金来源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必须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追求经济效益以维持自身正常运转。财务管理目标应正确处理资本寻利性与组织公益性的矛盾,将二者关系有机协调。(2)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短期目标侧重于近期和小范围利益的实现,而长期目标则着重长远利益和发展。因此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应局限于近期利益,要用可持续的、发展的眼光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进行科学决策。

三、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

(一)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定性表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应确定为满足经济效益基本要求条件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处于不同发展期的高校其经济效益的追求目标不同,但是所有高校在追求经济效益方面都应有一个最低保证,即满足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良好的财务收支状况,其目的是维持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体现为一定的营利性,但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为了给组织的财务活动提供安全边际,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手段。社会效益分为效率和效果。效果是指高校提供的服务是否与其组织的宗旨相一致,即能否实现其社会使命。效率是指用最少的财务资源投入来获取最优利用资源的能力,实现高校的使命。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高校只有满足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才能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完善硬件设施,引进优质师资,拓宽办学规模,转化科研成果,加大学术交流,促进高校更好地生存发展,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样,只有注重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才能提高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价值,这也是实现高校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定量表述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协调理论的复杂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可计量性,以增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财务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其目标的衡量主要以货币单位表述,但高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他计量单位辅助使用的必要性。

(1)经济效益基本要求的定量表述。所有高校经济效益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收支状况,可表述为“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传统意义上的收支平衡(即收入大于或等于支出)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在高校筹资来源多样化的环境下,高校贷款融资办学日益增多,由于贷款的有偿性会出现年度支出大于收入、净资产为负值,导致收支不平衡现象。但是随着贷款资金的到位,现金流入量增加,现金流量依然平衡。传统意义上收支平衡容易忽视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影响财务管理决策。二是高校事业收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集中性,导致大量事业收入时间滞后。传统意义上收支平衡思想很容易导致事业收入到位前的隐性赤字和事业收入到位后的突击花钱、被动还债现象。三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基建基金等不纳入财务收支预算,因此采用收支平衡思想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会导致这些专项资金闲置,无法充分发挥效益。因此,笔者认为此处的收支平衡应改进为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动态平衡。采用现金流量平衡的方法,以现金流量监控为重点,真实、及时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体现高校持续经营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增强财务决策的实效性。如表1所示:

(2)社会效益的定量表述。具体包括:

一是社会效益的效率方面。效率,即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取最大数量和质量的使用财务资源实现高校使命的能力。高校各种财务活动均围绕社会贡献活动展开,是实现高校社会使命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衡量社会贡献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目标的衡量方式。社会贡献可用高校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向社会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来衡量,可用接受高校社会服务的受益人数来确定,还可用高校投入社会贡献活动的资金数量来表示。第一种方法,由于高校提供服务的行为缺乏完全的活跃市场,没有市场价格作为参考标准,因此价值的衡量办法较难确定。第二种方法,一方面受益人数包括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间接受益人数的估算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高校提供社会服务时采取短期行为,盲目追求数量,忽视长远效益。第三种方法,在克服以上缺点的同时,还有助于高校积极采取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争取节约资金,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社会贡献活动的资金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完成社会使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高校的社会贡献投入资金数量可以用未来年度社会贡献投入的折现值之和表示。简化公式为:

其中,第t年社会贡献活动投入=第t年社会贡献活动投入的流动资金+生产性长期资金投资年折旧-无效服务成本。贴现率表示对高校风险的评估水平。此公式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财务风险,协调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矛盾,在信息时代电算化会计广泛使用的背景下,资料取得、数据整理等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实际导向作用。

二是社会效益的效果方面。高校的非营利性、志愿公益性决定了其社会效益不能仅对社会贡献活动从价值投入方面来衡量,还必须考虑到投入之后产生的对社会贡献的实际效果。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中社会效益的效果方面应定位于追求最大程度地完成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社会效益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成果、人才、效益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一系列非货币指标进行评价:合格学生比例、就业率、招生计划完成程度、教职工科研成果率、师生比、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社会公众认可度等。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社会效益,要综合考虑效率和效果两方面因素。如果只注重效率,则容易陷入忽视服务质量和效果,盲目追求数量优势的误区;如果只注重效果,则容易导致资金筹集不足、投资缺乏可行性、资金使用浪费严重、过度分配等诸多不合理现象,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只有坚持效率和效果达到最大化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故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定位为:基于现金流量动态平衡条件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高校财务管理分部目标

(一)筹资管理目标 新形势下高校的主要筹资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学费和杂费、银行借贷等。筹资管理的主要问题为筹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负债偿还风险。高校贷款具有期限长、金额大、贷款保证形式单一、还款资金来源渠道窄等特点,不少高校由于对筹资行为缺乏理性分析,盲目举债,给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引起高校陷入财务危机;资金筹集风险。可能引起资金筹集风险的主要原因有无法争取足够的财政资金、筹资渠道不足、生源不足和学生欠费导致以学费为主的事业收入匮乏等。因此,高校筹资管理目标可定位为:在降低筹资成本和考虑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规避筹资风险,按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多方筹措满足高校实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资金。

(二)投资管理目标 高校在投资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投资项目论证不足。如立项前对投资的风险性、收益性不能进行充分量化的可行性分析,忽视高校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只重立项不重效益等;某些重大项目投资资金不足,无法有效保证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的投资管理目标可定位为:在综合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收益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可行性分析,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在保证现金流量动态平衡条件下,实现投资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成本管理目标 高校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成本预算和控制不合理,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教育成本难以准确确认。《高等教育法》提出,要根据生均教育成本确定高等学校的年经费标准和经费筹措原则,高校追求自身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使命也必须建立在教育投入能够得到补偿的保障下,因此,准确地测算教育成本是高校实现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前提。因此,高校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在保证资金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支出,运用合适方法衡量教育成本,争取在基于现金流量动态平衡基础上,以最小的成本谋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分配管理目标 高校分配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设计分配模式,以充分实现分配制度在实现高校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激励推动作用。因此,分配管理目标可描述为:科学设计收入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实现现金流量动态平衡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炜:《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曲岭:《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李瑛:《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刘兆云、薛平、修慧明:《高校财务实行目标管理及其可行性研究》,《理论界》2006年第3期。

(编辑杜昌)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篇4

1.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比较

教学目的是传统教学设计中由教学参考书的编者制定或者由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由授课教师制定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①理解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

②利用振动图像求振动物体的振幅,周期及任意时刻的位移;

③会将振动图像与振动物体在某时刻位移与位置对应,并学会在图像上分析与位移有关的物理量.

2.振动图像演示的基本实验方法:

观察沙摆演示实验中拉动木板匀速运动,让学生学会这是将质点运动的位移按时间扫描的基本实验方法.

3.渗透物理思维方法教育: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基础.摘自《高中物理教案(一年级)》杨宝山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简谐运动图像的得出过程;

②知道简谐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③能说出简谐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当堂都能从给出的简谐运动图像上观察判断出振动的振幅,周期及质点在任意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②在课堂上学生能从给出的简谐运动图像上正确判断质点运动情况(如位移、恢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趋势);

③在课堂上学生能根据老师给定的一个简谐运动(已知振幅周期、初始位置等条件),绘出其运动图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能够感受用图像表示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

②学生能够领悟正弦(余弦)图像中的对称美、简洁美,增强学习兴趣;

③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热情地参与小组学习讨论,敢于想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作者自己拟定).

2.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比较的本质及意义

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将传统的教学目的转化为教学目标,其理由或目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第二,在设计和规定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给部分学生以充分发展的空间,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下限是绝人多数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发展,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学生完全可以超越课程标准。

第三,增强教学设计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检查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使学生达到要求。

第四,有利于对教学或者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有利于其他教师、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教学目标,评估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其实质就是两种教学观、教学理念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谁?二是课堂教学的归属是什么?三是教师的角色如何重新定位?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基本的范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我们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其中首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会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如何科学地制订并叙写课堂教学目标呢?

“要清晰而明确地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叙写时至少应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既要指出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要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领域和内容,这样才能明确指出教育的职责是什么,而且,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能对所表述的具有不同特征的行为做出区分,必要时要对行为动词进一步下定义;内容方面也同样,最好不要用一些概括化的表述方式,如‘学会解应用题’,等来叙写”。

根据马杰和加涅的行为目标理论与技术,结合参考文献所讲,一般认为,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行为主体――即学习者――教学目标的设计,其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

行为活动――即用行为动词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记住、辨别、比较、对照、绘制、解决”等。

行为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不可以带计算器”;二是提供信息与提示,如“给出一张中国行政地图,能标出……”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十分钟内……”;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行为标准――即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于评测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写出三个事例”、“百分之九十九的全对”、“完全无误”等。

例如,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力的图示”是一节以智慧机能为主要目标的课,这里的智慧技能是利用力的三个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概念为给定的受力现象做出图示,因此,本教学目标可陈述如下:

目标1:能说出力的三个要素。

目标2: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目标3: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做出正确的图示。

软件测试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篇5

软件测试工程师就业不仅局限于通信及互联网、应用软件行业,在金融及其他行业都占有一定的比量,就业范围非常广。而且可以升值为测试经理、质量经理,或者横向发展成为项目经理等,甚至空间广泛。所以很多人希望学习软件测试,那么软件测试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成都华育国际软件测试课程包括四个阶段,真实项目贯穿整个教学的课程,实训课程年年升级,紧随市场需求大潮,实训项目常态化更新,你学习的就是未来工作要用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课程和学习目标。

第一阶段:软件测试基础

构建测试环境的课程目标是掌握测试环境搭建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于Windows Server下环境搭建的配置、使用命令提示符方式进行环境配置、掌握网络配置磁盘配置安全策略用户管理、掌握基于DHCP,DNS,IIS和FTP下环境搭建、掌握基本环境搭建技术。

开发语言精华JAVA课程目标是掌握JAVA编程基础知识、掌握流程控制语句的应用、理解面向对象思想,及三大特性、能用类和对象的方式编写程序。

开发语言精华C语言基础的课程目标是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结构、理解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输入输出函数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基本的编程思想,懂开发过程原理、为后续JAVA、Loadrunner、Orcale、Linux的Shell脚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软件测试理论及实战

测试概论分析的课程目标构建覆盖整个测试流程的测试框架、掌握软件测试典型模型V、W、H、敏捷及其应用方法、掌握缺陷的管理流程(手工管理及自动管理的方式)、了解当前流行的测试类型:WEB测试、移动端测试、敏捷测试、面向对象的测试、学会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模板、缺陷报告(手、自)、配置管理计划、质量监督计划、测、试总结等10篇测试文档的编写。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课程目标学习软件测试的11种方法:大纲法、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状态转换图、正交实验法、结对测试、通过测试、失败测试、错误猜测法、随机测试、故障模型的应用,掌握软件测试用例的自动管理及执行方法。

让学生学会UI测试、WEB测试、业务流程测试、文档测试、兼容测试、安装及卸载测试等测试类型的用例写作方法。

Oracle数据库技术的课程目标掌握Oracle数据库常用的增、删、改、查操作,掌握数据库中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等数据库测试中常用到的库对象,理解测试工作中的数据优化。

Linux服务器架设的课程目标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掌握常用的Linux命令、熟悉Shell编程、熟练搭建各类服务器,如Apache、Samba服务器、LAMP结构的搭建及排除。

第三阶段:软件测试工具

功能测试工具QTP、LoadRunner、Quality Center、白盒测试技术与白盒测试工具。第四阶段:软件测试职业素质训练

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 篇6

目标成本的特点:(1)先进性或称目标性。(2)效益性(3)预防性(4)科学性(5)控制性。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1)目标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2)目标成本管理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密切结合的管理方法。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3)目标成本管理是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4)目标成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5)目标成本管理是严密型的成本管理方法。(6)目标成本管理是未来型的成本管理方法。

2、我国企业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

2.1、市场环境要求企业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中心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1)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价格会随着下降,同时也有具有低成本结构的竞争对手的加入。(2)快速变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向我们的优势进行挑战,同时不断开辟新市场。(3)对错误和拖延的不可原谅:因为较短的产品生存期已经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率,与此同时,我们有极少的时间来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或犯错误。(4)需求:因为老顾客要求产品具有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功能。并且有一个合理的价位,降低产品质量或增加产品价格不是一个可取的长远的策略。

2.2、目标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

产品成本是企业一项综合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利用程度。产品成本水平,不仅和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企业增加收入的具体保障和源泉。

一方面,目标成本管理的直接作用和立足点是加强成本管理。另一方面,目标成本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成本管理。

3、我国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人员成本管理观念淡薄

一是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陈旧,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二是企业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工作积极性不高,职工只是为完成成本控制目标而工作,缺乏主动性,呈现“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形式。

3.2、成本核算方法还存在着单一性,滞后性等缺点

现行的实际成本核算虽然避免了计划成本核算方法与市场行情相脱离的弊端,但在核算的全面性、及时性及准确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如采购成本核算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与采购活动同步进行,在采购成本的细化控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销售核算离管理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不利于更准确计算公司各种产品的实际投入产出效益,及时准确地指导品种结构优化工作。

3.3、成本责任管理体系及考核机制还存在着欠缺

目前,从成本责任来看,成本责任上存在着大锅饭,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责任分析和责任考核的管理体系,没有与厂内经济责任制密切相关。

3.4、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健全

目前,基础工作中仍然存在的计量器具不完善、统计的标准及口径不一致、物料不平衡等问题直接造成物料消耗分摊失真、统计数据不统一,进而导致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差,阻碍了成本核算的细化工作,影响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4、进一步完善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建议

4.1、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深化成本管理模式必须从观念革新入手。首先,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其次,在公司中配备必要的能胜任成本管理的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工作,发挥成本管理作用的重要条件。

4.2、规范基础工作,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成本目标和成本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标准、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

4.3、实施标准成本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

标准成本制度是为产品成本规定各种标准,按标准成本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它是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结合而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4.4、建立各级目标成本责任中心

目标成本确定之后,经过决策,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但目标成本只是个总的奋斗目标,不便进行日常控制,因此需要将它层层分解为各级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进行控制,同时按各成本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作为控制的依据。企业需要考虑组织的规模、成本流程等因素,按照从分厂到车间、班组和个人的顺序层层建立成本责任中心。这个中心的建立,要有利于目标成本的分解、落实和控制,有利于明确划分和确定各中心应承担的成本责任、实现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的统一。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建立并付诸实践以后,在严峻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成本管理,逐渐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范围。

关键词: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模拟市场核算

参考文献

[1]潘飞.成本管理会计学[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2:54-58.

什么是你的销售目标 篇7

看到题目很多人都会笑了:“这个问题还用得着问么?销售目标当然是把东西卖出去呀?”很多销售人员都会觉得自己是卖汽车的、卖软件的、卖机床的。这些认知都没错,但是具体到一个具体的项目中,这样的定义就显得太过含糊了。

销售就像在行军,你的销售目标就是行军的目标,这个目标必然包括走到哪儿、什么时间到、到了干什么。而每次行军都是不同的,每次销售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为每一个项目设定一个目标。称这种目标为“单一销售目标(Single Sales Objective)”。

单一销售目标就是我们制定战斗策略的基础,所以是我们在每次销售开始要首先明确的。它包括卖给谁、卖什么产品,多少钱,什么时间签单。就像战争中每一次战斗都不一样,我们必须认识到销售中每一次交易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个单一销售目标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要具体和可度量。单一销售目标对卖给谁、卖什么、卖多少做了数字化的准确回答。比如说:我要卖给一家公司汽车。这样的表述就不能成为一个明确的单一销售目标。因为没有清晰描述卖给谁,就无法知道谁来决定购买;没有描述具体卖什么汽车,就不知道对应客户哪些具体需求;没有描述卖多少就不知道项目金额,不能以此判断客户购买的决策流程。正确的描述是:卖一辆XX型号大巴车给华城科贸公司。

2.与时间相联系。用单一销售目标描述一项销售任务,有极强的时间属性,销售目标的时间属性,决定了我们的策略和步骤。销售目标的其他属性都没有变化,只有时间的属性变化了,那么销售的策略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对于同样的一个项目,如果时间从容,我们可以按照了解需求,建立信任等环节稳健推进,也可以在采购影响者中尽可能多地争取支持者。但是如果时间紧迫,我们可能没有时间覆盖更多的采购影响者,也没有时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只能挑选最关键的采购影响者进行接触,制定激进的销售策略。另外,单一销售目标的时间属性对于分配销售时间、进行业绩管理也有重要意义。

3.简单、清晰、明了,表述中通常没有“和”这样的字眼。在大项目销售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容易将两个甚至更多的销售目标堆积在一起。因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常常会有不同的采购影响者,所以这样的混乱常常导致迷惑和制定策略的失败。比如:如果一个销售目标是“卖一辆奥迪A8轿车和两辆宇通大巴车给华城科贸公司”。这样的销售目标其实应该分解成两个单一销售目标:“卖一辆奥迪A8轿车给华城科贸公司”和“卖两辆宇通大巴车给华城科贸公司”。因为华城科贸买奥迪A8有可能是给领导出行代步的,这样将来使用这辆车的领导可能会是使用购买影响者。但是购买宇通大巴可能是给员工作为班车使用,那么这时工会或者员工代表可能就会参与决策。如果将两个销售目标混为一谈,可能无法清晰地找到购买影响者,从而影响制定有效合理的销售策略。

确定单一销售目标是制定大项目销售策略的基础。同时,单一销售目标本身也是大项目销售策略中重要的变量。圣诞节那天,一位老妇在某高校俱乐部门前摆了一个苹果摊,因天寒地冻,问者寥寥。后来,在一位热心教授的建议下,她买来红彩带将苹果两两一扎,大声喊道:“情侣苹果哟!两元一对!”路过的一对对情侣对此感到很新鲜,他们也很喜欢“成双成对”的含义,两筐苹果很快卖光。在这个案例中,老奶奶本来卖单独的苹果,生意并不好。后来她改变了销售目标,将苹果成对出售,卖的就不是苹果,而是寓意成双成对的“情侣苹果”。这就是典型的改变了销售目标而取得销售成功的例子。

改变提出与竞争对手不同的销售目标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几年前,我在国内一家生产ERP的企业做销售时,一家生产企业要上一套OA系统。当时我的竞争对手中有一家公司是专门研发OA系统的,他们的产品在国内首屈一指,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当时我们几乎用尽了各种办法,疏通关系,制作精美的PPT,安排客户参观样板客户,都不见效。几轮交流下来,竞争对手仍然遥遥领先。后来在一次需求调研时,我们发现客户的一些关键部门需要在日常使用办公系统的时候能够查阅和调用生产及业务的数据。我们立刻意识到我们的机会来了!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向客户灌输一个思想,就是强调需要在办公系统中调用生产和业务数据这个需求证明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不是OA系统,而是ERP系统。客户听完非常认可,将原来的采购目标从OA系统变成了ERP系统。就这样,本来有着绝对竞争优势的竞争对手直接出局,我们赢得了订单和客户的信任。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就是利用单一销售目标的差异,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项目型销售中,销售目标的确定对销售策略的制订非常重要, 通常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销售目标的识别是动态的。

在上面这个案子中,客户经过多轮交流,依旧认为自己需要的是一套OA系统。我们的销售人员也认为此次销售的目标是销售一套OA系统,并按照销售OA系统来制定销售策略。然而,进入到客户采购中期,一次需求调研中的发现扭转了乾坤,我们识别出了客户真正的需求,改变了项目的单一销售目标,制定了新的销售策略,才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说明了识别单一销售目标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我们以及客户对需求的认知逐步清晰,这个目标是可能发生变化的。

2. 通过制订不同的销售目标制胜是一种常用的大项目竞争策略。

兵法上讲:“上兵伐谋。”销售目标的设计是一个策略的重要来源,不可不重视。既然你可以打击对手,对手也可以用来打击你。所以在项目型销售中,当双方的销售目标相区别的时候,往往是竞争白热化的时候,胜负往往会立即显现出来。 当你的销售目标与竞争对手的销售目标相区别的时候,就非常容易突出你的不同,就容易占据制高点,令对手无还手之力。上面那个OA采购的案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nlc202309040143

通过销售目标的不同来制订策略,除了在“卖什么”上区别外,还可以在“卖给谁”、“什么时间卖”、“卖多少钱”上展开竞争,这种较量往往也是根本性的,对项目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比如:

影响客户买的金额。项目本来很小,你和其他的厂商比没有什么优势,你就故意做大,提高金额,通过改变销售目标的金额改变销售进程和竞争地位,改变决策的流程。

影响客户购买的时间:你在项目中如果优势领先,你的竞争中重要的手段是尽量缩短客户的采购进程和时间,尽快落单;如果你在项目中落后,一个重要的竞争办法就是拖延,以取得机会,拖延客户的项目落单时间,以实施你的项目策略。

影响客户购买决策流程。单一销售目标的客户,可能是内部的一个部门,也可以是客户的整个组织,所以客户的组织是否有决策权力,有相对的财务独立权,是非常重要的,这条不具备,就不具备销售的其他任何条件。好多项目运作了好长的时间,却发现销售的目标对象根本没有财务的独立权限。

3. 明确简洁的销售目标有利于我们进行商机的甄别。

单一销售目标是一个试金石,可以通过它是否明确,来有效甄别商机。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从销售目标四个要素的明确程度上,明确客户的采购决策到了什么程度,可以明确项目的真实性,也可以看出该项目的销售状况。有经验的销售经理可以用这个方法管理部门的项目。

一个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和销售主管,一般可以利用销售目标进行快速的商机甄别,并确定项目的阶段。如果一个项目的销售目标不清晰明确,往往有两种情况:

(1)项目处于前期,正处于销售目标的明晰阶段,这时候客户购买的产品、成交时间、金额都不能确定,说明客户项目的前期采购准备没有完成。这时如果我们能够与客户进行非常好的交流,就有可能影响客户的采购目标,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和有力的地位。

(2)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了,销售人员仍然说不清楚单一销售目标的几个要素。这种情况往往说明项目处于失控状态或者根本不是一个有效商机。

4. 销售目标的四要素是变化的、动态的,必须基于可靠的数据。

一方面,销售目标的四要素,在项目型销售中是不断明确的,所以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另一方面,销售目标四要素在实际的项目中是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所以在大项目的销售过程中,必须随时识别这种变化,以判断给项目带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给销售进程带来极大的变化。

在销售进程中,销售目标的四要素随时都在调整,客户经理须随时掌握关于销售目标的最新信息,不断的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5.单一销售目标的四要素对大项目策略的影响

销售目标的确定是在大项目策略制订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一个根本性的要素,这往往会对大项目策略的选择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具体来说:

销售目标中的产品范围决定客户方的购买角色,哪些人对采购决策可以施加影响,都有哪些人是用户,哪些是技术选型者,哪些是经济选型者。

单一销售目标中金额的大小会决定项目的采购流程、销售的复杂程度、竞争的激励程度、以及哪些人参与决策。同时,金额也反映了对销售业绩的影响和该项目在销售漏斗中的地位,以此来决定我们应当分配多少资源在这个项目上。

单一销售目标中的时间因素也非常重要。它会影响我们制定稳健或是激进的策略,同样还会影响我们谈判的策略。同样的采购,也许只是因为时间在12月份,销售人员处于业绩冲刺的考虑,就会采用激进策略或是降价策略。

综上所述, 在大项目的销售中,“为何而战”往往比“怎么战斗”本身更重要,我们须时时明确我们要到哪里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会制订合适的项目策略,这实在是做好大项目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8

(一)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由公司目标可以确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就在于;将运营过程中各种有损于公司目标实现的风险事项对小额贷款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维持在一个可容忍的水平,从而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换句话说,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实现其公司目标而提供合理的保证;也就是为了保证其公司目标的实现,将公司面临的各种重大风险可能导致公司目标的偏离范围,紧紧锁定在公司自身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

(二)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

确定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后,就可以将总体目标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1.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员工的相关行为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要求。

2.确保小额贷款公司有关制度和为实现公司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与措施能持续地得到贯彻与执行,从而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3.确保能够对贷款业务、管理咨询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持续地识别与防范各项业务中的重要风险点,并对各项业务在持续期间进行有效、恰当的风险评价与监测,并对暴露出来的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的隔离、转嫁与控制。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9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计划手段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的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的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部分。

宪法的特征:

1在内容上,规定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

宪法的修改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5/1以上的人国人民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3/2以上通过。普通法律则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社会经济的权利 4.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5.人身自由 6.宗教信仰自由

7.妇女的权利和婚姻家庭儿童老人受国家特殊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我国民法是以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其调整对象的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 4.禁止权利滥用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民事主体基于其人格或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物权:权利人依法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债权: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性质上属于请求权

民事责任:是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民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构成民事责任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损害事实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

一、前言

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出财务管理目标,这样也能够及时满足企业财务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以及财务核心能力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成败,同时这两者也要根据时代发展潮流而不断变化。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发展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财务资金匮乏状况,从而促进企业取得理想成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而是意味着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基础之上,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与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性以及科学性,以此来促进企业效益发展的最大化。

二、企业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与现代财务管理目标比较

1.传统财务管理目标

一直以来,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盈利,所以企业的传统管理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只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却不能保证亲爱的可持续发展性。而且,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客观规律,那么企业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赚钱,从而给社会、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说,企业会为了盈利而将无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河水中,这样就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从而损害了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来,企业在获得利益之后,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并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给企业日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2.现代财务管理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要有新的要求和新的突破。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更加追逐市场份额。因为固定的盈利目标并不会给而且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通过市场份额来提升企业的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现代财务管理更加注重企业在行业之中的话语权,这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方式,同时还反映了企业的实际能力,这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

三、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的分析

1.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空间。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以此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存在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到财务核心能力的发挥,这也使得两者具有一致性,紧密相连在一起。企业的核心能力不仅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同时还包括财务能力。因为自己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的资金匮乏,那么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无法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无法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是具有一致性的,一方存在问题,则会导致另一方的能力失灵,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2.两者在能力上具有关联性

其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二者具有关联性。首先,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财务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而设立的,其设立的目的就是让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去发展壮大,从而来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创新意识,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一味的模仿借鉴国外的财务管理目标,这样只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其次,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不断改变的,以此来适应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当然,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不仅仅只是代表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还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地位,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只有将两者的相互关联起来,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及壮大。

四、总结

本文就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出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并且将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与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境界相互结合,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当然,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二者的关系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关系着企业的成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命脉。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发展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而确立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并且根据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而制定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钢.浅议装备制造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20.87-88.

[2]刘国贤.浅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20.81-82.

[3]张燕.浅谈数据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齐鲁珠谈,2014.06.40-41.

作者简介: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 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一般来说, 企业生命周期认为企业的发展经历4个阶段, 每个发展时期都有其具体特点:

(一) 初创期

这是企业刚成立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企业结构简单, 经营灵活, 能迅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初创者也充满激情, 信心满满, 团结一致, 极具开拓、进取、创新精神, 但由于企业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促销产品等需要大量的资金,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呈现负数。其次, 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刚进入市场试销, 虽然产品新颖, 吸引人们的眼球, 但用户对产品不熟悉和不了解, 尚未被顾客所接受, 因此产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 销售额增长也非常的缓慢, 利润也很小甚至出现负值, 企业的形象更加无法树立起来。再次, 由于企业规模小, 实力弱, 管理也相当的不完善, 都是由几个创业者对企业资源进行调配, 企业的风险很大, 在财务上往往表现资金短缺, 盈利水平低。[1]

(二) 成长期

成长期是企业开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时期。这一时期企业的产品逐渐为人们接受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销售额也逐步上升, 市场份额扩大, 此时, 企业的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市场, 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创业者信心大增, 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 组织结构开始复杂化。随着产量和销量的迅速增加, 企业在财务上开始转亏为盈, 利润迅速上升, [2]但由于成长期企业迅速扩张, 规模经济开始产生作用, 为确保稳定市场占有率, 树立企业形象, 提升竞争力而支出的员工培训学习和广告宣传费用大幅度上升, 导致资本需求绝对数仍在增大, 因而企业要树立起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才能正确引导企业投入到稳步前进的运营当中, 避免资金浪费, 增加企业负担, 影响经济效益的后果。

(三) 成熟期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相对稳定, 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完善, 结构合理, 企业管理人员形成经理人队伍, 专业化分工细致, 企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产经营活动, 因为此时的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或服务线, 并能够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多样化服务。[3]由于成熟期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逐渐减退, 尽管企业人员的努力程度继续维持很高的水平, 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增长缓慢, 企业的研究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小、创新能力也逐渐减弱, 难度也越来越高, 虽然企业的股价增长幅度仍然很小, 但企业处于平稳发展期, 股价相对平稳, 这个时期以平稳的股价作为长期激励股东的手段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4]

(四) 衰退期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逐渐丧失灵活性, 管理体制僵化, 沟通协调困难, 决策效率低, 不能及时对外界进行反应, 产品的更新换代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销售利润迅速下降, 总之, 企业的运营放慢了脚步并逐步走向衰亡, 此时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想法设法摆脱衰退期, 避免进入死亡期, [5]因此, 企业管理重点应该放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上, 满足各方的需求, 进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 维持企业形象等方面。企业虽处于衰退期, 但企业还有产品的品牌, 创新的人才基础和管理团队等, 企业要甩掉烂尾巴, 合理处理利益相关者各方的矛盾, 力图从那些难以获利、竞争激烈的行业或产品中退出, 根据市场变化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研发新产品, 获得新的突破点, 使企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6]

二、企业各发展时期的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一) 初创期——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

由于企业正处于初创期, 企业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诸如研究开发、增强生产能力及提高市场占有率等生产经营中, 这些资本性支出在当期甚至是在短期内不能够从会计中反映出企业利润的增长, 也体现不出创业者的努力程度及真实业绩, 这时他们往往会急功近利, 过分关注短期利益,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只顾获得更多的产出而盲目的投入一切资源, 忽略长远的利益, 追求利润最大化虽能让企业关注经济核算、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低企业运作成本,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但这一目标有很大的缺点:如没有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和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 项目和投资所依据的是对其预期的收益和加权平均收益的比较, 只比较收益的大小而没有考虑某个项目会不会比其它项目风险更大。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中, 如果以利润最优化为目标, 将导致企业忽视风险因素, 从而错误决策。[7]利润最大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忽略了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早期投入的现金流量越大, 这些资金就越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或者在越早的时间投入资金, 这些资金的价值就越大。

另外, 会计利润忽略了一项很重要的成本——股东或所有者提供的资金成本。因此,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是最好的选择, 利润最大化应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由于在初创期的企业与别的企业相比具有经营灵活、能够对市场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工作效率高、容易调配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这就使企业在竞争中尽可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 在生产中能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降低资源浪费, 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8]

(二) 发展期——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发展期中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现金投入, 因而需要减少薪酬的发放。但是, 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并招聘有才干的经营者。因此, 该阶段适宜采用高比例的长期激励形式才能吸引到合适的经营者, 给予经营者一定比例的企业股份是很好的长期激励方式, 能让经营者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激励经营者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这一时期聪明的经营者会把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在资金筹划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等方面。通过上市筹集更多的资金, 并分配好资金流向, 迅速扩大资本投入和生产规模, 加快产品的生产和资金的周转, 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必要时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 适当地进行负债经营, 只有借助于企业各种形式资产的有效营运, 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良好的生产经营中, 提高产品质量, 树立产品品牌, 赢得顾客信赖, 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 但要做好长期规划, 努力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 [9]反正争取以仅有的投入获取更大的收益。每股利润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 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 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比率越高, 表明所创造的利润就越多。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与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 这样的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率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通过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盈利水平进行比较, 揭示其盈利效率的差异, 为企业的投资方向提供指导。[10]

(三) 成熟期——股东财富最大化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由股东委托给经营者负责处理, 经营者要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利益。而股东的利益目标则是提高股东的财富, 而股东的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的价格决定的, 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在股票数量一定时, 当股票价格越大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股票价格。[11]因为股票价格是企业现在和未来价值的体现, 而且现金流量获得时间的早晚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降低了风险因素, 但是, 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存在着很多缺陷:

(1) 它过分强调股东利益, 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债权人、政府、员工等的利益, 不利于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平衡机制, 难使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12]

(2)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非常的不成熟, 国内外经济波动比较激烈, 股票市场状况不被看好等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 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3)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使用范围很窄, 非上市公司、非股份制企业没法使用, 因而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也难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衰退期——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到了企业的衰退期, 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已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赢得新的出路, 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老路上解放出来, 必须体现与企业有关的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要想获得发展, 就必须重视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供应商、员工、国家、顾客等的利益, 债权人和供应商提供货币资本或实物资本是希望获得资本增值;员工预付人力资本是为了获得人力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国家预付国有资本和政策资本是希望国有资本增值和征取税收, 发展国家经济;顾客是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13]只有兼顾相关者的利益, 根据利益相关者各自提供的资源比例及其在生产经营中创造的贡献进行相同比例的分配, 通过不断地合作、协调, 最终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博弈均衡, 使利益相关者各得其所, 才能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信任并不断赢得发展的机会。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12

一、调研督查的基本情况

调研工作由董德明同志带队,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先后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等13个部门,约请主要领导或分管机关目标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及部门目标绩效办的同志进行座谈,在了解实施目标绩效管理的情况、听取意见建议的同时,着重研究探讨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评价的思路、标准及方式方法等问题。所到部门在介绍实施目标绩效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对如何搞好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建议,为我们制订今年的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方案奠定了基础。

财务管理研究、目标什么 篇13

一.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从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各种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在企业内部掀起了热潮。本文主要对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目标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并结合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的关系.提出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从而促进企业目标管理。

二、企业目标管理理论概况

企业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主要是指用系统的方法,使各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从而高效率地完成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企业目标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才得以有效地用于各企业的实际运转中。

1.企业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r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思想+这在企业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件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的思想体系,并很快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时起.很多经济学家就致力于该体系的逐步完善.从从整体上来说,目标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绩效评估阶段.60年代~70年代的规划及控制阶段和70年代至今的综合性管理利用阶段。

2.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

目标管理具体方法是企业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在管理模式上有鲜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向制度管理的转变目标管理法的应用是企业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制度管理思想转变的体现.使企业不再依靠经验,而是通过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是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管理方法。

(2)重视人的因素与工作因素的和谐统一:一方面目标管理强调人在组织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强调组织目标制定的人本思想,强调上下级共同协商分解和制定组织与个人的目标.旨在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激发员工潜在的工作能力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摒弃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

(3)权.责.利明确.通过对组织目标的横向.纵向、斜向逐级分解.将组织总目标分解转换至各个部门、员工的分目标.同时对目标责任人赋予相应的权限.责任.义务.改善了企业传统组织结构带来的信息传递弊端,促使权力下放.使权责利更加明确,也有助于在保持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使组织内部更具有活力。

(4)重视成果: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易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

三.企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而在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个部分是绩效考核,它是指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目标实现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企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有着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它们的关系可以具体表现为

1.绩效考评是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部门和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考核.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作总结和评价并奖励.由此对目标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的依据。

2目标管理让绩效考评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绩效考评可以根据目标管理制定的标准.任务进行考核,目标管理清楚地表明每个员工的行为来自于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目标管理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绩效考评方法的公正.公平.公开对企业下一时期的目标管理工作实施的影响是很大的.绩效考评是企业上一阶段目标任务的结束也是新阶段正确实施目标管理的开始。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绩效考评是激励组织改进和增强目标管理动态适应性的基础,企业通过绩效考评来检查部门和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来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的成就感。

1.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标绩效考评是企业目标管理实施的第三个阶段.企业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基本都是以年初签订的目标任务书为宗旨的.企业内组织或者个人目标任务书应当能够比较完善的将部门或者团队.个人的目标任务表现出来.指标内容比较全面.反映角度比较客观.有主有次.同时它是一组可预计量,并按照一定的反映测度进行说明,同时尽可能用定量指标来表示。定量指标,由于指标本身的特点.评价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对为一定值的数量指标可以直接按照是否完成该定值打分.而对于范围型的指标则需要按照完成的实际程度进行打分。

2.目标绩效考评结果的修正

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得分主要是根据目标任务书中的具体指标内容综合打分得到的.部门.团队或者个人的目标任务书能够比较完善说明其主要工作目标。然而,目标任务书却很难将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的全面表现一点不差的反映出来.因此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涉及到考核结果的修正问题。

(1)基于流程管理思想的部门协调工作绩效。在企业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流程运作的实际经验和意识仍然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企业内部尤其是国有企业.很多员工会抱怨相关部门员工的工作不力导致自己的工作进展不顺利.部门之间工作存在的矛盾。而部门主管缺乏流程管理的意识,往往会只关注自己部门内部的工作流程,忽视外部流程:忽视流程管理,进而不重视企业工作流程描述,也就很难使工作流程制度化,创新和改进就更难。因此通过目标考核体系的修正指标一部门协作满意度指标来协调部门问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企业进行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的时候建立部门目标体系评价之外的一个修正指标项目的方式来增进企业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即每个部门在年初制定目标任务书的时候.先绘制部门工作关系图,基于流程的角度找出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的部门目标,并互相协助开展工作考核期末时.由企业目标管理委员会或者目标管理小组成员编制部门协作满意度调查表.依据绘制的部门工作关系图.针对每一个被调查的部门向与其工作有联系的部门发放调查问卷.被调查者为与该部门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员工以及该部门主管等,有的部门和多个部门有工作上的联系.如综合管理部门等,可以依据其工作性质,选取具有典型性的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2)基于组织柔性管理的绩效考评思想。企业对于部门的日常考评.主要是通过其直接上级主管、企业目标管理委员会以及人事部门来控制,其考评可以按照月份进行,具体内容可以举例如下:内部员工迟到或早退现象:部门或者其员工违反职工规范手册或日常制度者,部门工作被投诉经核实存在问题;需要奖励的项目如部门提供可行性建议并被采纳,部门受到总公司等嘉奖.表扬.全月部门无无故迟到者等等.部门日常考评应当制度化。

年底引入这些日常考评的汇总量是对部门全年工作努力程度的一个反映测度.奖励和惩罚都应当及时才有效果.这种和日常考核的双重控制可以保证部门工作的稳定性.而不是只有短暂的工作热情;同时这种也许是部门内某个员工的行为影响整个部门的绩效方式将部门内员工个人的利益和整个组织的利益联系到了一起.任何一个员工~旦被考核或者被奖励都会影响到部门的绩效,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员工的集体责任感。

五、结语

上一篇:抒情诗歌《感知秋天》下一篇:特教老师师德师风学习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