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职称网信息网(共7篇)
52……物联网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维修的探索
3/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53……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 54……移动互联时代会展传播理念创新 55……借力移动互联网 助推税收现代化
56……基于移动学习的O2O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
57……移动社交应用的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探讨网络外部性和羊群行为的共同作用
58……移动双臂机械手系统协调操作的视觉伺服技术 59……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图书馆的IT能力分析及评价研究 60……基于深层网络爬虫的Web地图服务发现方法 61……无氧条件下TiO2薄膜界面光催化反应的XPS研究 62……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63……基于手持智能终端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64……基于实测的WLAN系统导频位置优化设计 65……实施“互联网+”战略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66……“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APP界面设计研究 67……馆员与读者关系弱化原因及解决策略 68……互联网电影企业:产业融合与电影产业链优化 69……基于位置服务云平台的自然保护区智能管护系统设计
70……把握“互联网+”时代脉搏共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新篇章——“管理会计之中国实践·走进信息化行业”研讨会召开
71……三个转变提升银行信息科技治理能力 72……轨迹数据挖掘城市应用研究综述
4/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73……报纸的世纪之困与融合的突围之道 74……杨涛: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75……跨媒体阅读:整合O2O与MOOCs的泛在阅读新趋势 76……面向服务的县级地质灾害管理系统研究
77……ICT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的分析 78……站在时代转换的路口
79……科技期刊微信订阅号的规划设计与运营推广 80……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研究 81……技术经济范式视野下的“互联网+电影”新业态 82……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与模式创新 83……融合学习:大数据时代的高中课堂走势 84……我国政务公开工作下一步应把握的方向 85……一种基于系统稳态评估的光通信网络路由算法 86……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状况及对策研究 87……基于竞争技术采纳模型的用户初始使用意愿研究 88……“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89……基于物联网的体育教学平台设计 90……学习空间影响教学行为的实证研究
91……等离子体填充金属光子晶体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研究
92……基于GPRS分组交换网络的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安全数据传输的可行性 93……微信平台支持下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94……桥梁安全监测最新研究进展与思考
5/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95……顺应信息化浪潮 助力管理会计创新实践 96……全联接是医疗行业突围通道 97……天津武清:将“互联网+”融入创业对接 98……移动信息技术在骨科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99……透过移动金融技术看商业银行如何拓展普惠金融业务
100……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
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根据《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的通知》(甘人社厅发〔2012〕24号)和《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评审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3〕37号),结合中小学教师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审原则: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作为评审依据,确保评审质量。第三条评审的范围和对象: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少年宫、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教师。
第四条评审职级: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破格晋升中小学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职称评审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组织实施;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称评审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二、三级教师职称评审由市、县(区)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局、教育局组织实施。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二章评审组织
第六条组织机构
一、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委员库。评委库成员由政治思想过硬、教育教学水平高、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教师和专家组成。
二、评委会委员从评审委员库中遴选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在职知名中小学高级教师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由市教育局提名,报市人社局或省人社厅审查批准。
三、副高级评委会成员由19~25人组成;中级评委会成员由15~21人组成。
第七条评审程序
一、申报人须在符合《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及学校竞聘条件的前提下,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职称申报材料。
二、各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政策、条件,制定出具体推荐考核方案,对职称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同时向全体教师公布任职资格岗位、专业、等级、数量。
三、学校成立考核推荐领导小组(一般为9-15人),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并在学校进行公示,时间为3天。
四、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推荐人员,要填报相应职务的评审材料,评审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五、对上报人员材料由主管部门对照原件及业绩条件进行全面审查后,报各级人社部门进行复审,研究确定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名单。
六、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和专家答辩按《甘肃省评审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和答辩办法》执行。
七、评审通过人员由评委会所在部门签发任职资格文件。
八、具体评审工作程序参照《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规则》。
九、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可参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第三章附则
第八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有以下情形者,经查证落实,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伪造证件、论文、成果等相关凭证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评审资格,两年内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同时要在本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二、对填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查实后取消本人当年评审资格,在本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对本人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的,经查证,对影响职称晋升的要取消评审资格。
四、对群众反映不符合条件或未按规定程序或单位弄虚作假推荐的,经上级主管部门查实后,除取消本人申报资格外,还要追究单位责任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2012-2-10 11:39:00
阅读次数:225
泉非职改办[2011]3号
关于2012泉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职称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职改办、人才中心:
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评审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为做好2012泉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评审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依据
泉州市人事局泉人职[2005]9号、泉人职[2007]18号、泉人职[2009]86号等文件。
二、评审专业
工艺美术、经济、工程(建筑)、工程(综合)、农艺(茶艺)、茶叶工程等六大类。
三、申报时间
(一)1月15日---2月29日 经济专业
(二)2月15日----3月31日 工程综合专业
(三)4月1日----4月30日 茶叶工程专业
(四)5月1日----9月30日 工程(建筑)专业
(五)10月15日----11月15日 工艺美术专业
(六)11月15日----12月31日 农艺(茶艺)专业
四、申报条件
(一)正常晋升
1、初级申报条件:申报评审“助师”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应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具有本专业大专毕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具有本专业本科毕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非本专业毕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增加二年。
2、中级申报条件: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以上学历,担任“助师”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具备非本专业毕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大专院校本专业主要科目(三门以上)进修结业证书(含专业证书班),或参加大专院校本专业培训累计一年以上,或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增加二年。
3、高中、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等毕业学历不得参加“助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二)破格晋升
1、申报条件:对不具备规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但近三年来业绩突出、贡献大的人员,取得大专院校本专业主要科目(三门以上)进修结业证书(含专业证书班),或参加大专院校本专业培训累计一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1)个人获县(市、区)级党委、政府或设区市主管部门授予的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先进荣誉称号;
(2)在当地(县域)有一定经营规模和良好经济效益的重点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经营者;
(3)被县(市、区)级党委、政府评为纳税大户的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经营者;(4)获得设区市(厅)级三等(县、市、区级二等)科技成果奖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企业主要参与者(获奖证书有署名);
(5)产品被授予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经营者;
(6)新产品的研制通过设区市(厅)级鉴定的企业主要参与者(鉴定或立项书有署名);(7)参与设区市(厅)级技改和技术攻关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鉴定或立项书有署名);
(8)产品在省级行业协会组织的评比中获最高奖的企业主要参与者(获奖证书有署名);(9)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的主要参与者(专利证书有署名)。
2、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申报破格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获得的生产经营类的表彰,适用于经济专业破格条件;工程技术类的表彰,适用于工程技术专业破格条件。
3、不具备规定学历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担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助师”级技术职务满2年且符合破格晋升条件。
(三)工艺美术、经济、茶叶工程等三个专业除按上述正常晋升条件申报外,其它条件按我市相关规定执行。
五、申报材料及申报程序
(一)申报材料:
1、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自传;
3、单位证明;
4、表彰证书;
5、培训证书;
6、职称证书;
7、所在单位营业执照副本;
8、身份证;
9、毕业证书;
10、《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中级四份,初级两份);
11、《任职资格评审简明表》22份;
12、报评工艺美术师的材料应同时携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或作品图片;
13、个人承诺书;
14、《泉州市非公职称评审申报表》。其中1、2、3、4、5、6、7、8、9、12、13、14项各需两份,并装订成两本,表格不需装订;第10、11、13、14项网上下载。交材料同时要提供毕业证、职称证、培训证原件。个人承诺书内容要真实,并需本人签字。
(二)申报程序:各县(市、区)单位的申报材料,由县(市、区)职改办审核并签字盖章,出具委托函,报市非公职改办。市直单位的申报材料直接报送市非公职改办审核。
(三)特别规定:
1、凡申报评审初、中级经济专业的人员,应提交近5年来撰写的、经专家鉴定具有一定水平的业务工作总结或专业论文,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专业论文1篇,字数均不少于2000字。
2、凡申报评审工艺美术专业的人员,应提交代表作品的创作体会,答辩时应提交代表作品或作品图片,供专家审定;申报环境设计的人员,还应提交手绘效果图1至2幅。
六、注意事项
实行申报承诺制度,个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抄袭、冒用他人论文、作品等不正当手段参加评审的人员,经发现并查实尚未评审的,取消其参评资格,情节严重的,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已经评审确认的,撤销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28133775
八、网络支持
浙江省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采用网络报名、网上缴费的方式,按照属地原则进行。请考生在报名前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网址:www.zjzwfw.gov.cn),进行个人实名注册。在报名期间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选择“省级”节点,在“部门窗口”中选择“省财政厅”,再点击“网上办事系统”的.“浙江会计考试报名”,按要求进行报名及缴费。
已在网上报名但未成功缴费的,视同放弃考试报名。因有违纪违规行为,已按有关规定处理,尚在停考期内的考生,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纪要)
一、总体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职称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注重政策导向。职称工作要始终坚持师德为先、注重实绩、班主任工作、学历提升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做到“六个优先”,(优先考虑长期担任班主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优先考虑花少的时间获取好的教育质量的教师;优先考虑中考、高考成绩出类拔萃的教师;优先考虑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的教师;优先考虑在农村、边远学校任教的教师;优先考虑在学校、在课堂中把学生教会教好的教师。)突显“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强化教学能力和实绩要求,真正让学高身正者先上,让真才实学者先上,让有突出贡献者先上。
三是严格评聘程序。要加强对政策措施的宣传,严格推荐评审程序,坚持做到“四公开”,即公开上级下达给本单位的岗位数额;被推荐者公开述职;公开展出实绩材料;公开单位的推荐上报人选。
二、评审时间
根据苏州市职称办公室工作安排,今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各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活动原则上安排在暑期进行。凡由我局组织评审的各类材料,在7月1日前上报我局职称办公室。
三、评审范围
小中高:6月15日前完成材料;6月5日前答辩申请表;6月下旬面试。中级、初级:7月1-3日交材料。
四、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设臵及结构比例工作
目前我校中级教师比例为59.61%,上限为65%。空间为10人左右。但小中高仍空缺较大。
五、关于考核工作 1.考核要求
任期内考核“合格”以上者,方可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基本合格,延迟一年;不合格,延迟三年)
2.政治表现及师德修养要求
思想政治表现与师德修养考核为“合格”以上的教师,方可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凡思想政治、师德修养考核不合格,有损害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违反《苏州
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给予一票否决。
3.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要求
申报小学中学高级原则上应累计有5年班主任工作或10年副班主任工作经历,其中任现职以来班主任工作经历不得少于2年(或副班主任4年);申报小学高级原则上应累计有3年班主任工作或6年副班主任工作经历,其中任现职以来班主任工作经历不得少于2年(或副班主任4年);新教师初定教师职务要有1年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经历。到苏北农村支教半年,可视作一年班主任工作年限。
(学校中层、年级组长、团队负责人可视作班主任年限;小五门训练不计入班主任年限。)各校推荐时,根据班主任工作职责、要求进行考核,对申报对象任现职以来的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情况要作书面评价。(德育处)
4.教学能力及教学实绩要求
(1)申报中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所教学科成绩应近几年位居同年级前列或进步显著,教学能力和实绩应为同行公认。
(2)申报中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实行二级评审,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面试答辩,再提交评委会评审。(优秀25%;良好70%,可推荐)
六、关于继续教育问题
凡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者,必须完成《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暂行办法》中相应规定的接受继续教育、进修任务。《继续教育证书》是教师职务评审的必备上报评审材料之一。
在今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中,继续执行以下规定:
1.中小学教师推荐评审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分别取得大学专科国民教育有效学历。(61年后出生)
2.凡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推荐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国民教育有效学历。
3.35周岁以下(1974年1月1日后出生)青年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或硕士(研究生)在读。
4.凡50周岁以下(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水平。
5.凡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必须取得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证书(未开考学科的教师除外)。
6、继续教育验证合格;相应的职称计算机合格。
七、关于推荐晋升高、中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一)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1.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⑴大学本科学历,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五年以上(2003年底前评聘至今)。⑵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并受聘中级教师职务2年以上。
⑶对1956年底前出生,从教20年以上,取得大专学历并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六年以上,经考核达到省规定的破格条件者。
2.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应是学校公认的教学第一线的骨干,在任职年限、学历要求符合申报条件的同时,还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班主任工作及任职年限符合要求,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⑴在担任中学一级教师期间,曾获县(市)、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区级表彰)或到苏北农村支教满一年,表现良好。
⑵是教研组长以上的教学骨干,或在指导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运动队工作中取得成绩,由其指导的学生在市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或本人在县(市)、区级及以上学科评优活动中获奖。
⑶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任现职以来,围绕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市级及以上交流、发表过教科研专题报告、经验总结、论文(论著)或承担(参与)课题研究等。(论文鉴定三篇合格,三篇市级发表,其中最好是一篇省级发表)
⑷学校领导或中层干部,应坚持兼课,教学效果好,其负责的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3.凡40周岁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评审中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参加苏州市解题基本功竞赛。
4.凡资破、拔尖者(5年)申报评审中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担任中学一级教师期间,至少在毕业班任教两年或担任一轮循环教学工作。(拔尖:县综合荣誉;教育教学去表彰;论文三合格,三市发表,面试优良;资破:大市综合荣誉;教学市表彰;论文三合格,一省二市发表;面试优秀。)
⑵本人必须参加苏州市教科院近二年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未组织竞赛的学科教师除外),并获得一、二、三等奖。
(二)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务
1.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⑴大学本科学历,评聘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四年以上(2005年底前评聘至今)。⑵获得双学士学位后,取得并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3年以上。
2.在任职年限、学历符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条件的同时,还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班主任工作及任职年限符合要求,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⑴在担任中学二级教师期间,曾获县(市)、区级及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或有两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或考核等次为优秀或受嘉奖奖励。
⑵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指导的学生在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或本人在县(市)、区级及以上的学科评优活动中获奖。
⑶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任现职以来,围绕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县(市)、区级及以上交流、发表过教科研专题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参与课题研究等。
3.凡40周岁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评审中学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参加苏州市教科院2008年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2008年未组织竞赛的学科教师除外),否则不得申报。
4.凡拔尖者申报评审中学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担任中学二级教师期间,至少在毕业班任教两年或担任一轮循环教学工作。⑵本人必须参加苏州市教科院近二年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未组织竞赛的学科教师除外),并获得一、二、三等奖。
(三)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1.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⑴ 大学专科学历,评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五年以上(2004年底评聘至今)。⑵ 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后,取得并受聘小学一级教师职务3年以上。(05年底前取得本科)
2.在任职年限、学历符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条件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和中学一级教师相同的基本条件。
⑴在担任小学一级教师期间,曾获县(市)、区级及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或有两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或考核等次为优秀或受嘉奖奖励。
⑵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指导的学生在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或本人在县(市)、区级及以上的学科评优活动中获奖。
⑶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任现职以来,围绕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县(市)、区级及以上交流、发表过教科研专题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参与课题研究等。
3.40周岁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拔尖者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参加苏州市教科院2007年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未组织竞赛的学科教师除外),并获得一、二、三等奖。
八、若干政策性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年限的计算问题。今年,关于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年限是:推荐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计算至2008年年底;推荐晋升中级教师职务计算至2009年年底。关于取得规定学历的截止年限至2008年年底。
(二)关于计算机条件。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均应提供参加省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或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试)合格证(必须在2009年4月1日前取得)。
(三)申报“小中高”人员,1979年底以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大专学历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应满12年,担任小学高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或1979年底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担任小学高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
(四)关于破格申报问题。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一律不实行破格申报。
(五)关于论文问题。凡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者,要提供有一定质量的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的论文3篇;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至少要有2篇。其内容原则上要与申报的专业相一致。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者所提供的3篇论文应该已送审通过鉴定,鉴定等级为合格以上方可上报推荐评审。凡弄虚作假、抄袭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通报其所在单位,并延迟3年以上申报。凡在各种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发表的文章及复习资料、辅导材料、习题集等性质的出版物,均不作为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材料。(06年前已鉴定的属于不规范刊物发表的论文要重新鉴定。)
2010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补报名工作将于月8日10:00时至12月9日17:00时进行,各位未完成报名的`考生,抓紧办好报名工作的相关事宜。已注册未缴费的考生请直接登录、缴费完成报名。未注册的请直接注册、缴费完成报名。
考生登录杭州财税网站报名(网址: kj.hzft.gov.cn)或直接登录浙江省财政厅报名网站(网址:kjbm.zjczt.gov.cn),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特别提醒:为了使考生尽快拿到复习资料,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补报名考生的学习资料一律采用快递方式送达。考生请详细填写清楚送达的地址。
杭州市财政局会计管理处
填写说明
一、范围:
1、所有有编制人员,包括内退人员,截止2012年12月31日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在范围(男60周岁、女55周岁)。
2、三支一扶未落编人员同时过渡,花名册另造表。
3、借入人员过渡表交编制单位。
4、注意:借出人员不能遗漏,按照下发名单落实。
二、填表说明:
1、姓名:与职称证相符;
2、出生年月:如1970年1月填写:1970.01;
3、参加工作时间:如1988年7月填写:1988.07;
4、任教学段:按现岗;
5、任教学科:按现岗或所学专业;
6、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已经取得的职称资格;
7、取得资格时间:职称证评审确定时间;
8、现聘专业技术职务:现享受的工资职务;
9、聘任时间:以人事部门聘书为准;
10、教师职称(职务)名称:原“中学高级”为“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为“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小学一级”为“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为“三级教师”。
11、现聘专业技术职务:与现聘专业职务相对应;
12、现聘专业技术职务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高级教师为:专技七级;一级教师为:专技十级;二级教师为:专技十二级;三级教师为:专技十三级。
13、本人确认意见:本人手签:属实、签名。时间为:2013年1月30日。
14、学校(单位)意见:学校负责人填写,盖学校公章。
15、一览表填表说明:按照职称由高到低排列,有资格未聘人员放在同类别的后边。
三、填表要求:
1、个人审核后,审核意见必须本人手签:属实
姓名;
2、单位意见栏,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手签意见:属实;
3、负责同志把经过审核的过渡表和单位公章交到教委进行审核;
4、花名册先不要打印,把花名册电子版发送到:zhangjianbo1970@126.com邮箱。
5、各单位职称过渡情况在单位范围内公示时间不低于5天。
四、个人表一式一份。
杨柳雪镇教委办公室
【郑州市职称网信息网】推荐阅读:
郑州幼儿园信息汇总12-03
郑州市民办学校10-17
郑州市房屋登记条例11-05
郑州市申请办理专11-26
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07-05
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发展09-21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1-20
郑州市房地产开发流程06-27
郑州市中级法院执行局09-09
郑州市商品房预售合同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