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考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考(精选8篇)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考 篇1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小说语言,感悟边城的风土人情; 2.感悟理解“诗意边城”背后的“寂静孤独”。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小说节选,谈谈你的“边城”印象。

1.教师提问:读完小说节选,说说“边城”的“景”与“人”给你留下的印象。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这里有依山傍水的小城,有清澈见底的河水,有翠色逼人的竹篁,有恬静幽美的山村,有淳厚善良的人家,这里如诗如画,有梦如烟,宛如世外桃源。

(二)再读小说节选,感悟“诗意桃源”背后的“孤独伤痛”。

1.教师提问:张新颖先生在《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中有过这样的评论:“单说沈从文(《边城》)的景物描写如何如何美,人情风俗如何如何淳朴,就把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和人情看得太简单了”。再读小说节选,谈谈你对“边城”中的“景”与“人”的新认识。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1)“渡口”:恬静而封闭

(2)老船夫:淳厚而孤独(3)“遗孤”翠翠:纯真而孤独(4)浪漫凄惨的爱情等

(三)拓展思考:“诗意桃源”背后的“孤独伤痛”。

1.补充材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流是社会运动与民生疾苦:如1933年,茅盾,《子夜》写社会民生、社会矛盾等;1933年,曹禺,《雷雨》写工人运动等;1933年,巴金,《家》写旧制度旧思想;1933年,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故事新编》写社会民生、社会矛盾等;1936年,老舍,《骆驼祥子》写民生疾苦……而1934年,沈从文,《边城》在表达个人情绪。

2.教师提问: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沈从文“孤独伤痛”的理解。

3.教师小结:《边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坛本身就是诗意而孤独的存在。我强调诗意背后的伤痛孤独,其实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沈从文在伤痛孤独中依然地诗意栖居,依然微笑前行,《边城》中的船夫如此,翠翠亦是如此,而创作了《边城》的沈从文更是用一生践行了这样的思考。

三、作业资源(三选一)

1.沈从文的“孤独”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查找收集作者生平经历或阅读作者的其它作品,谈谈你的新认识。

2.课外阅读《哦,香雪》(作者:铁凝),比较分析翠翠与香雪形象及意义的不同。3.课外选读《石子船》、《边城》、《长河》等作品,谈谈你对作者在《湘行散记》中写下的以下文字的理解:

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

作业要求:以上作业三选一。

《边城(节选)》教学反思:

走 出 “桃 源”,才 能 走 进 “桃 源”

——小说《边城》诗意的背后

一、起点“桃源”

《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田园牧歌式的诗意存在。湘西边城依山傍水,有清澈见底的河水,有翠色逼人的竹篁,有恬静幽美的山村,有淳厚善良的人家,这里如诗如画,有梦如烟,宛如世外桃源。

二、“桃源”背后

湘西边城真的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那个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世界吗?沈从文在《习作选集代序》中写道:“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所以仅仅把湘西边城理解为田园牧歌式的桃源世界是不够的。

从小说《边城》的创作意图及作者的文学创作经历等角度来看,“诗意桃源”只不过是小说《边城》的“椟”,而其“珠”正是诗意背后“隐伏的伤痛”,从“诗意桃源”的起点,走向诗意背后“隐伏的伤痛”,才能“椟”“珠”二者得兼,因为只有走出“诗意桃源”,才算是真正走进了“诗意桃源”。

细细品味《边城》朴实的文字,就不难发现这“渡口”,恬静而封闭;这老船夫,淳厚而隐伤;这 “遗孤”翠翠,纯真而孤独;这里的爱情浪漫而凄惨。而作者将这些孤独伤痛深深地隐伏在诗意朴实文字的背后。

(一)恬静而封闭的渡口

《边城》里描绘的那个民风淳朴、良善,景色恬静、优美的世界令人心向往之。但细细读来却别有另外一番滋味。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粗读小说,一片诗意恬静,纯净古朴的山城映入眼帘。细心品味,这“一条官路、一小溪、一白塔、一户单独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黄狗”恬静中的一连串个“一”传递出来的却是一种孤独与闭塞。诗意恬静的背后其实隐伏着边地的封闭性与隐约的寂静感。这种寂静感还体现在这画面中的“面”与“点”的对照中:从大背景展开(四川、湖南),随后缓缓铺开,写溪,写塔,写人家,即从一个面,到一条线(官路),最后聚焦到一个点上,在 “大面”中的这个 “小点(单独人家)”就显得更加的寂寥而孤独。

这种凄凉孤独感更体现在景物的描写中。小说十三章中有两小节这样写道:

天夜了,有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很迅速的从翠翠身旁飞过去,翠翠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杜鹃又叫了。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皎洁的月光,美丽的萤火虫,繁密的虫鸣,婉转的鸟叫,恬静而优美,但细细品读,“萤火虫”是“一匹”,“草莺”是“一只”,而“不知数量”的杜鹃“又”叫了。在这美丽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色的背后暗藏着凄凉冷清。

(二)淳厚而孤独的船夫

船夫的淳厚是不言而喻的,但作为爷爷的船夫既有达观坚韧的一面,更有孤独隐痛的一面。小说第十三章这样写道: 两人吃饭时,祖父为翠翠说到一些有趣味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两人在豆油灯下把饭吃过后,老船夫因为工作疲倦,喝了半碗白酒,因此饭后兴致极好,又同翠翠到门外高崖上月光下去说故事。说了些那个可怜母亲的乖巧处,同时且说到那可怜母亲性格强硬处,使翠翠听来神往倾心。

……

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祖父为翠翠说到一些有趣味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句中矛盾的因果,彰显出船夫的坚韧,但其实这坚韧背后是隐伏着丧女之痛的。爷爷嘴上说的与内心想的“翠翠母亲”是大相径庭的:讲给翠翠听的是“有趣味的故事”,是“乖巧而强硬”的母亲,但内心却认为是“可怜”的女儿。爷爷将这种丧女的哀痛深深地包裹在有趣的、浪漫的爱情故事里,包裹在对孙女的爱里。船夫是淳厚而达观的,但内心也有隐痛悲伤。

(三)纯真而孤独的翠翠

翠翠纯真活泼,在自然的长养与教育下,仿佛不识人间烟火。小说第一章末这样写道: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看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学小羊叫”“扮新娘子”,翠翠无疑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但“让船缓缓地过去”,显然是翠翠希望美好的“新娘子”能够多停留一会,是其内心孤独的潜意识的外化行为,两个“独自”更彰显了翠翠内心的孤独。而作者将翠翠的“独自”紧紧地包裹在“小牛”“羊群”和“新娘子”等这些美好的事物中,将其内心的孤独感严实地包裹在天真烂漫活泼里,如果从客观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遗孤”的“天真烂漫”更加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像这样的文字,小说《边城》里俯拾皆是。如第一章中的“在一种近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经长大成人”,“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等等,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纯真背后的孤独。

(四)浪漫而凄惨的爱情

翠翠的孤独凄凉当然也源于其青涩懵懂的爱情。翠翠母亲的爱情以浪漫始,以凄惨终。小说十三章中这样写道:“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吹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对歌相爱,殉情而终,一个“首先服毒就死去”,一个“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翠翠自己的爱情其实就是翠翠母亲的爱情故事的“类似”翻版,“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美好纯洁的爱情里,翠翠将这种伤痛延续,所不同的可能是:翠翠将在伤痛中独自等待。

张新颖在《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一文中写道:“(《边城》)……里自然浸润有悲哀,痛苦……单说沈从文的景物描写如何如何美,人情风俗如何如何淳朴,就把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和人情看得太简单了。”的确如此,这桃源边城的背后处处隐伏着孤独、凄凉与伤痛。

三、笑对伤痛

不仅小说《边城》用诗意包裹伤痛孤独,在文学创作经历上,沈从文也是如此。在文学创作上以“乡下人”自嘲的沈从文,其在文坛的地位也基本上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而我个人认为:小说《边城》里的孤独与伤痛正是这种边缘化处境的隐喻之一。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流是社会运动与民生疾苦。简单罗列如下:1933年,茅盾,《子夜》写社会民生、社会矛盾等;1933年,曹禺,《雷雨》写工人运动等;1933年,巴金,《家》写旧制度旧思想;1933年,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故事新编》写社会民生、社会矛盾等;1936年,老舍,《骆驼祥子》写民生疾苦……而1934年,沈从文的《边城》没有跟随文学的“主潮流”,却在顽强而执著地表达个人情绪,孤独而诗意地创作。因此,小说《边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坛本身就是孤独而诗意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边城》其实是作者文学创作际遇的一种隐喻。

我强调诗意背后的伤痛孤独,其实是为了反过来强调沈从文在伤痛孤独中依然地诗意栖居。作者在《湘行散记》中这样写道:

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沈从文在小说《边城》第二章这样说道。而所谓的“人事”,即“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沈从文用一生践行了这样的思考,在苦难伤痛中微笑前行。《边城》中的船夫如此,翠翠也应该会是如此吧。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考 篇2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 是一幅古朴的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俗画卷。小说故事情节平淡如水, 具有散文化和诗化的风味, 语言凝练、清新、简约、典雅, 而又具鲜明的地方性特色。课文节选的部分, 主要是描写了端午节的盛况以及翠翠在两个端午节里分别邂逅了老二傩送和天宝的一段经历, 用少女特有的视角和语言传达了她心中的秘密。

平时我们讲《边城》, 总觉得故事太朦胧, 语言太含蓄内敛, 意旨也不太好把握, 所以往往采取比较简单的方式去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并不对小说本身的内在韵味进行深入挖掘。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发现在《边城》中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深入挖掘, 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事本身所营造的那种唯美的意境和古朴的民风。

我思考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我们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太多来自现代文明的功利的、实用的教育, 但美德教育、美感教育、爱的教育却很少被提上课堂,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 他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未来社会的整体面貌, 所以我认为适当的审美及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边城》则刚好站在城市文明的对立面, 或许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反思到我们身上正在慢慢失去的一些美好, 而且我也相信这些对从小生长在物质丰富的城市中的学生来说将是影响深远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就《边城》的故事情节而言, 几乎没有大的波澜, 然而蕴涵在文字里的情韵, 却是悠长而深远的。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个理科班, 阅读视野比较狭窄, 品味鉴赏文本的能力弱。又因课文是节选, 没头没尾的, 篇幅也较长, 对学生而言, 阅读难度大。另外, 必修5教材节选的内容也与老教材不同, 旧有的讲课方式和重难点发生了较大变化, 教学思路必须进行重新设计。那么, 如何让学生理解小说的叙述风格和内在韵味呢?

我认为在第三课时能否带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 既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 又能让其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文本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既能深入小说感受美, 又能身处现实发现美, 深入浅出, 从而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因此, 我就考虑从作者创作小说的初衷 (表现一种健康、优美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和美学理想入手, 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理解作品中作者寄寓的“爱”与“美”的美学理想, 体味作品中所表现的“爱“与”美”;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人性之美”, 并发现身边的美。

三、教学环节设计及设想

环节1自主探究:理解作品中的传递的“大爱”与人性的美

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 学生对作者和《边城》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所以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沈从文的一些文字, 如“美字笔画并不多, 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 爱字虽人人认识, 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 从中可知沈从文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寄寓的“爱”与“美”的美学理想。然后, 我让学生结合《边城》找出这部作品中体现的“爱“与”美”的内涵。

实施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多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鼓励学生多举几例, 充分讨论, 让他们在反复阅读思考中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这种“大爱“。如在边城里不仅人与人和谐相处, 就连作品中翠翠家的黄狗, 也被寄予了家人一样的关爱。

归纳总结: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字, 不仅指纯洁的男女之爱, 更有真挚的祖孙之爱、至诚的兄弟之爱、善良的邻里之爱, 可见沈从文心中的“爱”字并不仅仅指我们常说的狭隘的爱情, 而是一种广义的爱, 是一种大爱。

环节2拓展延伸:理解人性之美在翠翠身上的体现。

作品中形象最鲜明的就是“翠翠”这个角色, 这个人物在第二课时中就鉴赏过, 但这个人物对于这部小说是重要的, 她是“爱”与“美”的化身, 是《边城》之魂。如何让学生能够深入把握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体会人性之美在翠翠身上的体现呢?

我考虑如果采用太直接的方式导入会没有说服力, 而且再次分析人物又显得重复多余。于是,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入了诗经中的《郑风·子衿》和《上邪》两首诗与《边城》做一个比较, 这两首诗曾被很多影视作品引用过, 学生并不会感到陌生, 反而会被诗歌中传递的情感所打动。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上节课分析的结论, 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 更加深刻地体会翠翠这种唯美的、含蓄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也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理解这个作者心中“爱”与“美”的化身。

环节3拓展探究:设置思考题, 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在课下还能够有兴趣阅读《边城》, 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思考题:

古老的湘西, 古老的茶垌, 悠悠的渡口, 那份如酒般醇, 如水般清的湘西乡土人性美、人情美, 孕育在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中, 浓艳艳的化不开, 总会撩拨迷醉者的思绪。在这样纯美的世界里, 翠翠的爱情才刚刚萌芽就以悲剧结束了?为什么会这样?

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方向, 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小说去寻找答案, 在这一环节中, 我跟学生一起静听了黄磊的《等等等等》, “等过第一个秋, 等过第二个秋, 等到黄叶滑落, 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 她等着他的承诺, 等着他的回头, 等到了雁儿过, 等等到最后, 竟忘了有承诺。一日复一日翠翠纯真的仰望, 看在爷爷的心里是断肠, 那年头户对门当荒唐的思想, 让这女孩等到天荒, 那时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复返, 让这辛酸无声流传。”

缓慢的旋律所营造出来的那份忧伤, 深深地触动了学生, 他们沉浸在等待的美丽和哀愁中。课堂上, 我看到他们沉浸在这悲伤的氛围中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相信从歌词中他们已经读出了什么, 现在他们可能还无法表达清楚, 但随着他们年岁逐增, 阅历增长, 并对作品进行完整地、反复地阅读之后, 他们一定会有令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的, 而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小结:“边城”是美的, 但并不完美, 而完美也并不存在;小说悲剧的结尾让我们对于这个纯美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思索, 而《边城》的韵味也似乎在这思索中变得更绵长了。何谓“经典”?“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无论时间流逝得多么迅速, 我们每一次触碰它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和启示。希望大家在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感悟, 不断地提高我们感受美的能力和鉴赏美的品味。今天我们对《边城》的解读, 到此就已告一段落了, 但我们相信人类对于爱和美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 (导入下一环节)

环节4布置作业:让学生走进爱, 体会爱, 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

最后, 我布置了以“其实这样也很美“的写作训练作业,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的美, 学生发言踊跃, 内容也十分精彩。

有的说:花开花落, 四季流转, 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气象, 想想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就是一种美, 活着就是一种美。

有的说:每天能够坐在教室里, 听老师讲一节自己喜欢的课, 得到知识就是一种美。

有的说:每天看到父母的笑脸, 吃着家里可口的“妈妈牌”“温暖牌”的饭菜就是一种美。

最后一个学生替我总结到:简体的爱和繁体的爱, 区别就在于少了一颗心,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便哪里都是爱, 哪里都是美了。

我也很动情地说道:生活是无限美好的, 因为它的无法预知, 它的千姿百态,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眼睛去观察, 更要用心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深挚的爱和灵动的美, 同时也不要吝啬用你的爱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四、教后反思

1. 优点

(1) 对新课改理念体悟到位, 落实文本教学, 注重探究文本本身的美感与内蕴, 真正让学生学会鉴赏, 懂得欣赏美文。

(2)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能够抓住“爱”和“美”来切入, 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解读, 感悟真切、深刻, 显示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3) 教学语文驾驭能力强, 善于创设情境, 特别是《诗经》的引入, 激发了学生的欣赏兴趣, 也能比较形象地表现翠翠这个纯美的人物形象的内在意义。

(4) 课堂教学环节灵活多样, 一环紧扣一环,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深度、有拓展迁移, 阅读鉴赏四步走归纳得精练到位、富有美感。

(5) 课件制作精美、实用, 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较大推动作用。教师语言精练生动富有启发性、逻辑性, 易于被学生接受, 教态亲切、自然、得体、大方, 富有感染力。

2. 不足

《边城(节选)》教学案例 篇3

1.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人物形象,从而在活动体验中鉴赏小说的风俗美与人情美。

2. 理清选段部分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 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赏析翠翠内心世界含蓄而复杂的变化。

2. 理解边城古朴而淳厚的人情美。

教学难点:

找出文章的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

【教学方法】

1. 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放眼世界文化,大凡伟大的作家都有一个生命地,马尔克斯有他的“马扎多”小镇,劳伦斯有他一往情深的“澳西”,韦伯有他的“海德堡”,陈忠实有他的“白鹿原”,刘亮程有他的“黄沙梁”,莫言有他的“高密东北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的“边城”,领略他的生命之地中会有怎样的风土人情。

二、 互查互评,交流预习

1. 学生介绍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15岁随军外出,曾做过上士,后来以书记名义随大军在边境剿匪,又当过城区屠宰税务员。阅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30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由于创作风格独特,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和健康和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2. 学生介绍《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三、 整体感知,寻找线索

1. 文中共写到了哪些节日?表现了怎样的风俗特点?

明确:① 端午节: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乐在其中。

② 新年:军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等。

另外,还有中秋节、迎婚送亲等。

特点:清纯、古朴、自然,有人性之美。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中的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

2. 文章中哪个节日出现了多次?

明确:端午节。

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筹备竞渡)

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巧遇傩送)

第五章补述了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巧遇天保)

第六章又回到第三个端午节,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迎婚送亲)

总结:端午节是本文时间上的主线。

四、 师生互动,问题探讨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问题探讨一:翠翠的形象

1. 在端午节这一天,翠翠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她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发生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相关语句)

师生合作探讨:发生了变化。翠翠慢慢喜欢上了傩送。

第45节中,翠翠“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她“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 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心理描写,以简练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第57节: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神态描写,把少女那种羞涩、腼腆的心情表露了出来。

第81节:翠翠还正想着两年前端午的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着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语言描写,嘴上说的“记不得”,心里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人。

2. 从中你能看出翠翠是个怎样的姑娘?

探讨:一个情窦初开的,纯洁、天真、腼腆的少女。

问题探讨二:傩送的形象

1. 学生提问:翠翠为什么会喜欢上傩送?(爱情)

师生合作探讨:①傩送很优秀。在第6节中,傩送“十岁时就显出了他泅水的天资”,这说明他天资聪颖;在第7节中,傩送成为了“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表明傩送很能干。

②傩送很帅气。从第43节可以看到,傩送“又叫岳云”,这表明他长得俊秀、帅气。

③傩送既善良又热情。第39节中, 在翠翠误会傩送的情况下,傩送非但没有着恼,还找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表明他细心朴实,心地宽厚,古道热肠。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个宽厚热情的小伙,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朦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2. “大鱼咬你”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你认为它有何作用?

探讨:①前后照应,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使翠翠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朗化。

②鱼象征着爱情,作为贯穿翠翠和二老间爱情的一根线,充满了含蓄美、朦胧美。

在中国的语言中,尤其在民歌中,往往以鱼来代替“配偶”或“情侣”。

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以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际上等于男子与女子追逐打闹的爱情场面)

总结:“大鱼咬你”是文章中情感上的主线。

问题探讨三:爷爷的形象

1. 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探讨:爷爷是“善”的典型,代表了湘西人民的淳朴、宽厚与善良。

①对翠翠(亲情):爷爷非常疼爱翠翠,翠翠也十分依恋和关心爷爷。但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爷爷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爷爷的记忆所止处是:让天保娶翠翠,而翠翠的记忆所止处是思恋二老。

②对“老熟人”(友情):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③对过渡人: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爷爷的忠于职守,也能感受到一种善良、勤劳而质朴的风土人情。

五、大胆探究,表明看法

1.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个怎样的地方?(读最后一段)

参考性提示:宁静、柔美的田园牧歌;文学殿堂中的又一处世外桃源。

沈从文以含蓄、清丽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尚未被物质文明所摧残的淳朴民风。

沈从文通过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这也是作者努力营造的精神家园。

2. 有人说:《边城》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边城》是用文字绘就的无彩之画,《边城》是一支宁静和乐的生活牧歌,《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内容,你认为哪个字比较好?

参考性提示:用“爱”字概括比较恰当。

投影文字:

沈从文在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作者的意思是:他想用平凡的故事来“说明”怎样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简言之,作品就是在回答“什么样的爱是符合人性的,是美的”。

3. 现实生活真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般美好吗?

参考性提示:也许曾经是,但现在不是。

投影文字: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据说,1984年,沈从文在众人陪同下,重游湘西老家,兴致勃勃,然而,最后一天,82岁的他却突然坐在地上不起来,哭着说自己再也不想离开了。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老家凤凰。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像孩儿永远扑进母亲的怀抱。

作为作者的精神家园,《边城》中的美好与纯洁,永远是他心中的梦。但愿归去的沈先生,能找到他的那份遗失的美好。

六、 课后研习,延伸思考

作为精神家园,刘亮程笔下的“黄沙梁”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有什么异同?

【附】板书设计:

第三个端午节:筹备竞渡

第一个端午节:巧遇傩送

第二个端午节:巧遇天保

第三个端午节:迎婚送亲

情感上的主线大鱼咬你

【《边城(节选)》课后点评】

这篇文章是一篇选文,文章颇长,学生阅读较有难度。怎样让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以及理解蕴涵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情况入手,容易引发阅读期待,消除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学生对沈从文比较陌生,介绍一些有关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把本文放在沈从文创作的大背景下,学生容易准确把握文本的深刻情感:美好的企盼、不可得的怅然若失。

(2)从文章的关键点切入,容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中的“端午节”,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端午节出现了几次,进而找到文章在时间上的主线,从而也清楚这是一种插叙的方式。抓住文章的“大鱼咬你”这个词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语到底有着怎样的丰富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找到文章在情感上的主线。

(3)教学的思路也要有“呼应”,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在导语部分,让学生把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马扎多小镇”, 刘亮程的“黄沙梁”、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联系到一起,学生自然会觉得他们之间有某种共通点。在第六个环节,我又设计了一个“刘亮程笔下的‘黄沙梁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有什么异同”的问题,这不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重新回味导语,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4)师生互动,教师的引领是使文本探究走向深入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首席”作用,就离不开恰当的引领和点评。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学生的观点无原则地夸奖和附和,恰当的牵引和精彩的点评,会使对文本的探究更深入。

【教后反思】

课堂,是一条动态的河流

这是一篇风格独特的小说,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是 “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作者生存的环境是边远的乡村,与城市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加上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历,因而文本所蕴涵的深刻情感,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什么是“边城”?作者希望通过笔下的“边城”留住什么?是自己行将消失的记忆,还是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边城”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就无法读懂文本。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就是为了设计“情境”,是进入“协作”和“对话”,进而完成文本意义建构的铺垫。

当然,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对话,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候,我还要求学生“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对文本字、词、句的理解,必须联系整篇文章的情感进行理解,既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生硬拔高,无中生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起码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学生通过各自的阅读获得信息,发展自我;二是学生、教师共同与文本对话。前者可称“阅读对话”,后者可称“阅读教学对话”,两者一前一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提高。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在这堂课的预习中,学生发现了大量问题,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对话的方式解决。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对话”完成,如对“翠翠对傩送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对文章情感主线的理解等。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这一现象,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个性化行为”,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又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边城”这个意象,学生通过探究后问: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与文章的情感和主旨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作如下点评:这是一部小说,文章内容的本身应该是虚构的,但是作者笔下的人文情怀,应该都是以作者的亲身体验为蓝本的。作者如此地怀念它,表达了作者对家园渐行渐远的遗憾。沈从文曾在《〈边城〉题记》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是怀着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民性格的被扭曲的痛惜,反其道而行之,以文字来重塑一种“人生的形式”,这种“人生的形式”就是他自己所诠释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其实都是他生活的见证、记忆的证明,丰富、深刻而充满着梦幻色彩,成为他生活的情感支柱,成为他作品最亮丽的底色。

语文课堂是一条动态的河流,它应该丰富而灵动。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复制的,因为课堂的主体变了,呈现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

《边城(节选)》审美赏析 篇4

朱秋菊万磊蕾

谈到沈从文的《边城》,首先我们想到的一个字就是“美”,小说全方位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古朴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故事发生在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主要叙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大老天保、二老傩送兄弟俩之间纯净、凄美的爱情悲剧。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中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节选了其中的第三至六章。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而;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则是回到现在,补叙上一个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边城》的“美”是全方位的,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最大的特点都是“美”。因而教师在分析这篇课文的时候,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赏析,根据节选部分的特点,内容上主要抓住小说的环境美、人性美,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形式上主要抓住小说的语言美,带领学生感悟文字的魅力。

一、环境美—水墨绘就的无彩之画

提到《边城》的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那自然、原始、清 新的环境,就仿佛一幅水墨绘就的无彩之画,让人久久流连于此。一般而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风景和社会风俗。本文就试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边城(节选)》的环境美。(一)风景美

边城是位于湘川黔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小说中开篇即这样写道“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数一数。”清澈的小溪、美丽的白塔、崎岖的

山路„„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风景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与率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教版中节选的四个章节对自然风景并没有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只是偶尔出现了“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是那么明朗,”“落日向上游翠翠家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而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这样的句子,但是这种静谧出尘的美却仿佛已经渗透进字里行间,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神经。教师上这篇课文时,重点要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自然风景的核心体征一一“豆绿色”,因为这不单纯是河中水的色彩,更是纯洁、原始和无污染的象征。认识到这一点,对把握环境描写和分析人物形象有极大帮助,是对全文进行审美赏析的关键。(二)风俗美

在文章节选的部分中,作者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边城的风俗描写上面。风俗方而主要写了两个节日—端午和新年,重点则是端午节的描写,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可谓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而。文中这样写道“大约到了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官前看热闹。”而新年的茶峒也是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这些无不说明在茶峒,人们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美于如何赛龙舟、如何捉鸭子,作者更是不惜笔墨,细致刻画,如“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长线”、“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出:“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脖颈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中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草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迎炮仗烟火。”„„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俗画面,如山花流水般绚丽神奇,散发出古朴自然的气息,显示了湘西地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情调,为《边城》的“美”增色不少。

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湘西风俗的文字,通过激情的朗读,学生不难读出蕴藏在这些风俗画而里的原始力量与活力,也不难读出边城世界中呼唤自由的声音,更不难读出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对于雄强生命的赞美与张扬。学生通过“读”,一定能体会到风俗自身所彰显的审美意蕴与价值。

二、人性美—神庙供奉的无尘之心

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沈从文曾说“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变现人性成了他的创作核心。因而在《边城》中,他摒弃了现代文明带来的一切“污染”,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一)人情美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边城浑然天成的自然风景美,和自由原始的社会风俗美,才孕育出这群闪耀着人胜光辉的百姓。在小说电“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在文中节选的部分中,出现了具有各式人等—老船夫、顺顺、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屠户、商客、船工、妓女—即使一笔带过的人物也表示了一种“社会因子的存在”,构成了一个近似完整的理想社会。这里官民同乐、军民共欢,俨然世外桃源。这里没有阶级的存在,人人平等,互相美爱。如船总顺顺一家人对翠翠爷孙的关怀照顾“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又不能自己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顺顺因为两个儿子能下水捉鸭子而不再下水捉鸭子了,“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体现了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这样体现人性美好的事例在文中比比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美注细节,认识到尽管他们的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二)人物美

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这个丧失了父母的孤女,在祖父的怀抱中无忧无虑地生长着。沈从文在小说中这样写道“她为人天真,活泼,到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羊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他的笔下,翠翠爱遐想,爱听故事,爱蓝天白云,爱人类自然,仿佛从来没有受过外界的污染,是那么的纯真、美丽、自然,是他心口中“爱”与“美”的化身。

课文第四章中,沈从文这样写道“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而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孔”、“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而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看到这个景致,忽然想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如爷爷死了?”,这两段心理描写表明了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开爷爷便不知何去何从,写出了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而另外一段文字中“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河里鲤鱼吃去了。’”,这里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又让人忍俊不禁,其中“大鱼咬你”透露出翠翠对二老的一种温柔的回忆,为小说中二人后来的相爱埋下了伏笔。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翠翠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抓住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丰富的心理描写,这些无不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三、语言美—古朴隽永的无韵之诗

汪曾棋曾这样评价“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而小说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沈从文主要采用了散文化的叙事笔调和生活化的人物语言。(一)散文化的叙事笔调

苏雪林曾在《沈从文论》中认定其小说语言是散文诗化魄,《边城》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作品,它的叙述与描写语言均具有明显的散文诗化感觉,句子时而文白夹杂,时而明白如话,时而长短并用,时而语词并出。《边城》的语言使人读来有一种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仿佛在听一段天籁之音;又有一种清新自然的味道,仿佛在看一幅水墨画。

小说节选的部分中有这样的句)一“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口溪而升起的薄雾,仿佛看到了一种什么东西,轻轻的续了一口气”、“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想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类似于这种散文诗化的语言在文中还有多处,仿佛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淡笔留白的中国水墨画。教师这里应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其中优美的句子,在诵读中感悟这种语言的美和语言所描绘出来的这种画而感。(二)生活化的人物语言

与叙述与描写语言相比,人物的对话语言就不再那般散文化了,而是具有典型的生活化特征,如此使得人物更加的鲜活,人物形象也因语言的传神与风趣而变得更加丰满。

如进城前一天,翠翠爷孙两人的对话“祖父就问翠翠:‘明天城里划船,倘若一个人去看,人多怕不怕?’翠翠就说:‘人多我不怕,但自己只是一个人可不好玩。’”,简单的一问一答间,翠翠的娇美之态、可爱之状便跃然纸上,给我们一个非常丰满的人物感受,这是人物语言“生活化”的作用。

又如节选的第四章中翠翠与傩送初次见而时的对话:“是谁?”/“是翠翠!”/“翠翠又是谁?”/“是碧溪咀撑渡船的孙女。”/“你在这儿做什么?”/“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这其实就是很朴实的生活化语言,但却在无意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韵律与节奏,读来诗趣盎然,翠翠与傩送的性格特征也略见一斑。

边城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沈从文的边城中的风俗美、人性美。

2、能了解翠翠的“情窦初开”跟作者的环境描写、人物的选择和描绘有关。

3、理解边城所展现的表现“人性之美”在小说中的独特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文章是如何通过“情窦初开”去展现“人性之美”的。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流过他心中的桃源。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大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在这美的地方发生了一个美的故事。

二、了解故事梗概,了解故事背景。

师:说了什么故事?

待生说后一起读注解。

师:故事很美吧?可这个故事让沈从文饱受了批评,在民族危机的关头,美化了社会,作品被批为“是一部远离阶级斗争的作品”作者被称为“在角落里独自做着美梦的小资产阶级” 师: 情窦初开(板书)

描写到“情窦初开”的小说有千千万万,我们却为什么被沈从文的《边城》感动呢?今天我们就试着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想问同学们:“情窦初开”一般要跟什么有关系?

(年龄、地点、对象、环境)

(教师提示获总结:可以用这句话来表示“在合适的年龄,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碰见合适的人”就像沈从文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三、了解边城的环境

▲合适的地点

师:合适的年龄就不要说了,合适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为翠翠和傩送种下情苗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是怎样的一种爱情土壤?

1、自然环境 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边城美景图片展示,请同学们概括:

[参考] 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就象这里的人一样。纯洁、原始和无污染

——板书 风景美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

文本重点写了哪个民俗?这个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参考]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吃鱼吃肉、放鞭炮、包尖角粽子。 民俗具有古老而淳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表达着欢快的情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氛围。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板书 风俗美

合适的时间:

师:为什么在三大节日中,沈从文只选择了端午节?而不选择“中秋”和“过年”?

(学生答不出来,引导端午都安排什么节目?端午是“竞争”展现“男性之美”的重要节日;引导学生读P14P15页,了解那是湘西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恋爱季节)

师总结:这种环境就是翠翠生活的背景。也是她爱情产生的地方。

问: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说,其他的环境(如革命年代战火纷飞的战场)也是可以产生这种爱情的土壤的,但沈从文为什么把人物置于这种怎么美的环境中呢?是不是他有特殊的目的?

师:沈从文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过:美,是我一直在意的,如果爱能在美中产生而不是通过刻意的安排来展现,则会显得更符合人的本性。

总结:如诗如画的湘西,深深地打动了人,在这里展现的是一种人格化了的自然人性之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端午节上的展现“男性之美”,这种“男性之美”描写为打动少女的心扉,提供了一种“隐喻”这种独特的小说的隐喻美感(板书隐喻之美),吸引千千万万的读者每年都到边城朝拜。这就是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魅力,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四、了解傩送(分析见面的片段)

▲合适的对象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爱情产生的最初时刻所碰到的人。他们的见面我觉得也很一般,但从文章后面情节的发展来看,这个时刻的见面实际上已经是“刻骨铭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样去写他们的爱情故事的?

他们的交流主要是对话,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对话,请学生男女用宜昌方言对读12——25段。

师:从对话中,你觉得是什么让两颗心彼此贴紧?或者说,彼此都喜欢上了对方的什么东西? 教师可以换句子来引导

傩送

言行中(带笑说;放肆地笑了等细节)分析——纯朴 幽默(带笑)

在分析傩送的性格时沈从文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他的性格(“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 )

总结:如诗如画的.见面,含蓄却令人心动,这种婉约经典的场面,带着浓郁的东方古典气息。也是展现了一种人性之美,没有任何的功利。这种独特的爱情,也是边城为什么被青年男女们一遍一遍被咂摸的原因。这样的故事,让人很羡慕和感动,这样的故事在今天还是有意义的,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拜金女”们,“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幸福”前显得多美的让人怀念。我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山楂树之恋》被称为世上最纯洁的爱情。为什么一个故事会引起那么多的怀念,就是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缺少“老三”和“静秋”。 现在我们是不是能了解沈从文小说的一些魅力所在了?正是这种近似绝迹的环境中有着绝迹般的爱情描写,造就《边城》的魅力。或者说,沈从文的成功恰恰是避开了常见的表现爱情的很多因素,选取了“人性”的角度来表现一种“深层的文化隐喻之美”(板书 人性之美),这在阶级斗争的年代,确实是不被人所容忍,但它所散发出来的东西却是永远的。

五、师:“在合适的年龄,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碰见合适的人”情窦初开的翠翠终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节选小说还有一个很值得大家去欣赏的地方,那就是翠翠喜欢上傩送后所带来的变化描写,结合课文第四节末尾、第五节、第六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师:这种少女心扉初开的害羞,这种害羞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它只属于一个少女,属于15岁的翠翠,属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心灵世界,它是那么的忧伤却显得甜蜜,这种感觉可以超越了时光,抵达我们的心灵世界,给我们阅读的,反观今天的爱情快餐,我们在情感中还剩下什么呢?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边城。

六、生探究:一在小说的结尾,傩送会回来吗?翠翠在痴情的等,痴痴的等,永远的守候一个无望的日期,我想问,傩送什么时候回来,沈从文告诉你了吗?

七、生探究:给人温暖的作品,最后为什么处理成悲剧?美的世界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东西?

参考答案:美好的人生也有沙子;美是忧郁的 是缺憾的

我们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悲剧更能使人震撼

八、作业

1、 本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大家去赏析,那就是他爷爷,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很伟大的亲情,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分析,自己去看。

2、 有机会阅读《边城》全文。

总结:整篇小说,三年的时光被浓缩进了三个美丽的端午节。三年前的那个夜晚,翠翠与二老傩送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却怎知终于落得孑然一身独守渡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归来的人作永无尽期的等待!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岁月轮回?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又一次重演。我们的碌碌,我们的匆匆,是否真的只是徒劳?低头看掌心交错的细碎纹路,心中泛升起一片茫然:我们一路前行,可是又有谁知道前方的路究竟通往哪里?幸而沈从文的结尾还是留给了人们希望,“或许他永远不会回来,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让我们感怀不已!就让我们在一首《等待》中结束此文吧!

板书

风景美 隐喻之美 翠翠:纯真 可爱 纯朴

风俗美 人性之美 傩送:纯朴 善良 热情

教学反思:

必修五节选了《边城》的第三至第六部分,在节选中主要展现的是“翠翠”生活的茶峒的环境;翠翠与傩送的初次见面;翠翠见面后的心理变化;爷爷为翠翠婚事的着急。

为了达成这种要求,《学科指导意见》中教学建议:“环境美(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的鉴赏是《边城(节选)》的教学重点。可通过天朗、风轻、水清的环境描写体会湘西山城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通过月夜对歌、龙舟竞渡,端午捉鸭、中秋舞龙耍狮等风俗画笔体会湘西的风俗美,通过单纯善良、原始可爱的老船夫、翠翠、傩送等人物形象体会《边城(节选)》的人情美”。学生和我们一样,在阅读《边城》的文本时,可以体会到风景美和

人情美,但这种美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引导,通过几个句子的读读就可以感受得到的,或者说我们平常所做的解读教学(通过朗读来体会风景美,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体会人情美)是无效的,学生并不能被感动。我在想,《边城》之所以被人一遍遍的咂摸,一定有它深层的原因。那么如何能体会到这种“美感”呢?或者说,这种美感表现在哪里?本设计我对文章作了自己的解读,我觉得《边城》的“美感”在于一种“隐喻之美”。这种“隐喻之美”表现在“风俗美”“人情美”中,沈从文正是有了这种“隐喻之美”的运用,才有了“流芳百世”的可能,为了更好地传达这种“隐喻之美”我借用本节选“情窦初开”的情节来突破贯穿全文。爷孙之间的亲情则舍去不教,作为补充作业。

《边城》教学设计 篇6

知识与技能

1.给翠翠画像,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体会人性之美在翠翠身上的体现。

2.品读文中关于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把握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理解作者在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所寄寓的人生理想。

3.了解选文中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对小说结构和主题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翠翠这个人物是“爱”与“美”的化身的含义。

教学难点

小说以《边城》为题的含义,对作者所要表现的“人性之美”的体会。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1、学生在此之前,刚刚学了两篇的小说,对小说阅读中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2 师范学生普遍文学阅读量不大,对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课前阅读《边城》全文和沈从文其他文学作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感受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纯厚的世俗人情,来表现一种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

2.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课前、课中均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主线,引导学生解读分析鉴赏人物,感受人性之美。

3.自主学习策略: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在深入解读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达到能力的迁移内化。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多媒体教室。

2、学生观看视频片断《血色湘西》和《人物?沈从文》

六、教学方法:鉴赏、分析、品味

七、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关于沈从文和他的作品:(出示PPT)

二、关于《边城》

三、学生概述课文主要情节,理清课文主要人物关系

四、理清课文的情节结构,从风俗与人情两方面体会边城的美。

(1)风俗美:

(2)人情美:

五、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边城》优质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点:

1、(主)分析几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的人性美

2、(次)分析本文的文化内涵

教学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课时:1节

教学过程:

导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大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秋背景,对故乡人民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请问这位大家是谁?对,就是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苗族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今天,我们就欣赏他的小说《边城》中的片断。

一、简介创作动机:

《边城》完成于是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动是:

“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二、简介《边城》的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李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先自己阅读分析,然后,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典型发言,教师可作点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风度。“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发扬光大。)

1、翠翠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的人的归来。表现了她爱的执著。/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没有人能体会一个青春少女的感情。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无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2、外公

外公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对孙女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活、唱歌。/外公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翠翠害怕地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他对翠翠“温和悲悯地笑”,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节选部分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3、天保兄弟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一开口”,她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天保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

▲体会本文的人性之美

本文节选是的是第13章至15章。描写了翠翠情窦初开,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因祖父的过分关心而导致的情感曲折。

1、研读第13章,提问:

A、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思考:为什么凄凉是薄薄的?

明确:首先时间是在黄昏,给人的感觉是日已迟暮,天空上有了桃花色的薄云,此刻人心中总会是凄凉,恰是翠翠刚刚迈进17岁的花季,对爱情已经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所以下文中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并且,此时祖父作为她唯一的依靠又不在她身边,去忙他自己后,似乎连天晚都没注意到,似乎连自己都忘却了,于是翠翠有了胡思乱想。因此这种感觉融在一起,既有当时的特殊时间、特殊情境,又有人物内心感受,哪一点都有些,哪一点儿都不占主要,所以那凄凉是薄薄的。

B、翠翠“就忽然哭起来……”“很觉得悲伤”。

思考:从“薄薄的`凄凉”转向“哭”又至于“悲伤”,这反映了当时翠翠怎样的心理?

明确:爷爷没有意识到翠翠的心事,依然去忙自己的工作,心中对祖父的埋怨,委屈一起涌上心头,感受从凄凉转到悲伤。

C、祖父又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思考:如何从这一段内心独白看祖父的性格?

明确:通过注释,可以了解翠翠母亲的身世,那么翠翠母亲的殉情自杀在老船夫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在许多年的忘我工作中去消磨对女儿的思念。但翠翠长大了,不可测的未来使老人想起了死去的独生女,也更为翠翠的命运担扰。他深悔对自己女儿的疏忽,所以他对翠翠十分谨慎小心,而且他的隐忧也有了潜台词:“爷爷不在了,你怎么样”,“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这是位不幸的老人的做人准则,也是他对翠翠的期望,这一段独白正反映了祖父身上闪光的人性。

D、翠翠“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得远一点。才呼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思考:心中沉重的东西是什么?无从挪开又反照出怎样的内心活动?

明确:心中沉重的东西是自己母亲的悲剧。祖父向翠翠叙说了母亲的乖巧与性格强硬处。肯定要涉及翠翠父母爱情悲剧。此时情窦初开的翠翠既有对那种爱的憧憬,又有对那种爱的害怕,所以百感交集,无从排遣。

2、研读第14章

A、14章中出现了一种植物——虎耳草,而且虎耳草一直伴随着翠翠朦胧的爱情故事的发展,试说说虎耳草在文听作用?

(补充:虎耳草,俗称金线荷叶,叶肾状心形,下面紫红色。供观赏)

明确;虎耳草可以说是翠翠爱情的寄托。它随着歌声出现,伴随着翠翠美丽的梦,它是美的,也是有趣的,因为翠翠“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虎耳草从梦中的幻境到现实的企盼再到15章最末“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为止,反映出翠翠的爱情从朦胧到清晰,从矜持到热烈的变化。虎耳草的叶子像心形,在中国人的心态中,心形东西美如意,同心结都是一种寄托和象征。所以虎耳草是翠翠爱情的象征。

B、老船夫“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

思考:为什么老船夫此刻的心情是既忧愁又快乐的?

明确:老人的女儿因为作为父亲的疏忽而殉情了,所以老船夫谨慎而且小心地关注着翠翠生活里的一切。老人在命运的罗网里不安地挣扎,他隐隐感到了“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所以当他听到有人向翠翠表达爱情时,既为翠翠即将迎来的爱情感到高兴,又为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感到担心,因此他此刻是既忧愁又快乐的。

C、天保大老“轻轻地”说与老船夫“轻轻地说”

思考:这两个“轻轻地”各反映出人物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明确:老船夫的轻轻是一种暗示,试探和赞许,大老轻轻则若有所思,内心中有一种无可描摹的悲哀与无奈。

3、研读第15节

A、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层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

思考:这一大段的意象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幅很美的月夜寒江图,仿佛《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境。景是美丽的、祥和的,只是一“若”字,又为此情此景平添了多少无奈与遗憾。

B、她似乎为了等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思考:为什么将翠翠的内心感受加上了一个“似乎”?

明确:爱已渐渐萌生,可她不懂,或者还没有确定,单纯得只是去想听歌,听完后会有好梦,但“沉默”的背后是对那浮着薄薄的白雾的爱情的思考,用“似乎”更能写出当时人物不可名状的感受。

C、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思考:为什么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段首写她“心里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表明她已经有了对爱情的渴望,心被柔柔地曲子感染,她现在已经浸润在自己憧憬的温柔甜蜜中。

小结:

此三章内容主要写了翠翠的成长过程中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对爱情的希冀是她此刻占据心灵的一件事,又写和祖父的亲情。对爱情的企盼,猜测相互交织,从中折射出人性的美,一种自然的人类本性。

*深化:本文对于人性有那么美丽的描述,那么作者的用意什么?

参考:美中渗透着不完美,在梦中渗透着完整却又不完整地未来和过去。可谓悲之极矣;只是为了表现一种纯朴、自然的人类本性;写得如此之美,是为了表明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了这种美……

*深化:分析本文的文化内涵:

《边城》教学反思 篇8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是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你用心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的缺失,源于知识积累、方法指导、思想的偏狭......而走出狭隘的自己只需一点:静对自己。

导学《边城》的日子,让我的心灵直面了一次伤痛。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有人认为是中篇),课文节选了有关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大佬等人物的场景,语言平实,韵味无穷。但在学习过程中我的心头却萦绕了深深的痛。

首先,激趣阅读就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自认为是小说所以在设置时给了简介,给了背景介绍,给了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自读。但课上发现阅读效果不好。

其次,导学目标不够具体。高一一年的铺垫学习,自认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已形成,故给了综合鉴赏题(品味语言)。结果在审题上又有学生吃亏。

最后,课上教师导学过程不够灵敏。课上发现问题虽及时停止了继续学习,但未能采取相应措施,以致此课师生收益都不大。

虽然在第三课时及时调整了>学习方法,但该导学课实施过程的缺失却至今让我耿耿于怀,我怀疑自己所做的努力,我怀疑自己的教学理念,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可是学生的读书习惯却让我痛上加痛,他们告诉我:老师即使你说得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读这样的文字,它离我们太远了。找到了根我才释怀,我知道我依然缺了一样东西:平实地带领他们穿行于语文学习中,而不是凭感性。

今天我们师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都能心态平和的阅读和学习了。我注重过程的每一步实施,学生注重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咬文嚼字已经成为目前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法宝。

上一篇:初一数学下重点下一篇:班级运动会响亮入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