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式解读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隐喻式解读(精选10篇)

隐喻式解读 篇1

英语隐喻的文化解读

英语语言中的`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示carry,所以,metaphor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即一种转义(transference).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英语隐喻与文化必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学习和运用英语隐喻乃至使用英语语言至关重要.英语隐喻犹如一面镜子,清楚地折射出英美文化的光彩.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下面从三个方面作简略的考察与解读.

作 者:廖传风 作者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教研部,广东,广州,510232刊 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H315关键词:

隐喻式解读 篇2

成语, 作为一种衡量对语言的自然敏感和熟悉度的重要标准, 是汉语中最有活力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反映中国文化意识的言语结晶。汉语何以有如此功能呢?这与成语的特殊文化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格式化表达, 她有两个特点:构造定型性和语义非分析性。所谓构造定型性就是指成语的构造形式不能如词组或句子那样随意改动, 成分相对固定, 结构相对紧密。这种固定是由于音韵的制约、句法关系的制约和文化价值观制约所致。成语其实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特别的目的和效果而广泛使用的词汇层面的语用现象。成语字面义与其修辞义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任意性的, 而是存在着认知理据关系的。

二、成语的认知机制

因文化变迁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历史尘埃和认识疏离, 使这类成语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理据丧失, 其字面义和修辞义之间也就出现了差距与冲突。成语构造的格式化的语用认知功能就是提示其内在的认知符号性和显示其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而语义差距与冲突又会诱导人去重新发现其中的理据, 从而激活和更新那被尘封了的认知语境而感悟出成语的惯用性语用含义。

三、隐喻机制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策略, 这个观点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与思维来进行的, 而语言与思维归根结底具有隐喻本质, 隐喻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因此我们的概念结构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保罗·利科所说, “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隐喻作为人类固有的自身表达方式, 是与生命同源同位的有机体。单凭界定、分析的公式演绎远远不足以把握这一自身不断转换生成的隐喻机体,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借助功能性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四、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隐喻是人经验性感悟世界的重要方式, 一种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同时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必须依赖的参照模式和认知信念。 (张维鼎, 2004) 汉语成语的表达往往潜藏着相类似隐喻认知模式, 这种潜存于汉语成语字面义与惯用义之间的隐喻认知信念理据如果折射了一种普遍的认知信仰, 就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广为流传, 进而促使了该汉语成语的词汇化。

借助于隐喻机制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隐喻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an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以下我们就以一些汉语成语为例, 深入剖析成语在汉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解析汉语成语的结构隐喻

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 在短时间内生长出了很多竹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地涌现出来。

雪上加霜:指在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人接连遭受灾难, 而且损害愈加严重。

在“时间好比海绵”这个隐喻中, “时间”是通过“海绵”这个具体事物来构建的。下边这两个成语同样也运用了结构隐喻:

人山人海:人群聚在一起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某个地方人非常之多。

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自会有解决的方法。经常用于安慰陷入困境中的人。

(二) 解析汉语成语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既是使用一个概念构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 也是在相同一个概念中的内部, 利用实体化的、空间化的方位词诸如“上下”一类表现方式映射出新概念的内涵。

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概念隐喻有诸多类型, 但是对其起到最大影响的是方位隐喻, 因为方位隐喻帮助理解和表达了很多抽象概念。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研究表明, 方位隐喻是图像隐喻的一种, 它是根据方位图像和内在逻辑把原域中的方位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中的抽象概念。方位隐喻主要是通过具体方位来体现抽象概念, 这种隐喻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而是建立在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引出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汉语成语。

例如:开心是上, 悲伤是下

(1) “上”

怡然自乐:形容人高兴而满足。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 十分欢喜。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法控制。

(2) “下”

悲痛万分:形容人痛不欲生, 痛苦至极。

黯然失色:形容人心情不好, 脸色难看。

垂头丧气:形容人失望, 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读:在上述的这些汉语成语中, “乐”“笑”“喜”等词, 是表示情绪高涨, 肢体语言也一并呈上, 即表示向上的情绪;“悲”“失”“垂”这一类词表示情绪低下, 身体部位呈下沉趋势。

(三) 解析汉语成语的本体隐喻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提出的最后一种隐喻是“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对现实生活里的物质和实体的认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 人们可依据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认识, 如事件、行为、理念等, 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可见的实体, 用来进行深入推理。

本体隐喻由拟人和容器隐喻构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汉语成语中的这两种隐喻认知机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1.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指把物体 (例如物品、动物、植物或抽象概念) 比作人, 使以上事物具备人类的外貌、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式。基本的本体隐喻就是把物体当做人一样来描述, 因此人们就便于认识人的动机、品行和行为来了解非人物体的多样化方式。

不少汉语中的成语都是本体隐喻的扩展, 而且都基于人们自身的动机、目的、行为和品行, 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汇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基于这种方法, 人们便于更加生动、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维。

2. 容器隐喻

本体隐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容器隐喻。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因此皮肤自然就作为分界面将内部与外部分开。容器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角落, 因此决定了人们每时每刻和它打交道:从包裹里拿出礼物, 把水倒入杯子, 穿上衣服裤子, 等等。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我都可以视为容器。如将这种容器概念投射到到更加抽象的领域, 各式各样容器隐喻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容器隐喻便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抽象的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特性。

五、结语

总之, 假如人类摒弃了经验基础, 想要深入地认识一个隐喻就是无稽之谈。因此,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又是我们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还是我们思维的归宿, 即隐喻是兼顾三者的“家族”。同时, 通过分析汉语中成语的隐喻方式, 隐喻在认知领域的两项意义显而易见, 一是增添新内涵, 表明新观念;二是为我们研究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汉语成语表现力异常丰富。长期以来, 学者们对成语的理解观点各有所不同。本文选用了30个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都是以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为蓝本, 从而系统地分析了汉语成语。

关键词:成语,认知,隐喻机制,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ooper, David E.Metaphor[M].Oxford:Basil Blackwel, 198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李四清.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研究[J].美中外语, 2005, (4) .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篇3

关键词:围城;隐喻思维;修辞手法

一、隐喻理论概述

人类自开始运用语言,就避免不了比喻的运用,而隐喻是比喻手法之一,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比明喻更具灵活性、形象性。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人们不能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往往会把另外的大家都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作为参照物来表达,这就将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相互关联了,逐渐地,这种认知方式成为一种普遍,在人们的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中成为一种系统性的认知方式。除此之外,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又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不熟悉又难理解的目标域,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从而激活大脑中理解该句所需要的认知图式。隐喻已成为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它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能够将复杂、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人们在交流中能够更好地表达各自的观点或其他。作者在作品中采用隐喻的方式不仅能提作品魅力,还能让语言风格更具吸引力,更为直接地表达情感。

二、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隐喻在《围城》中的运用可谓是“重头戏”,是整部小说的主要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李梅亭、曹元郎、范小姐等人物的形象特点,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钱钟书先生能够基于中华文化、历史特点、时代背景等元素构建一部具有文化内涵、时代特色的小说,与他的隐喻思维有着莫大的联系。从《围城》来看,其特点大概有如下几点:

(一)联想丰富

《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将两个差距较大的相似之物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正是《围城》的特色之一,作品中大部分的隐喻是在这样的两者之间建立,只是这就使读者很难一下看明白相互之间的联系,比如作品中穿着暴露的鲍小姐在留学生的眼里被比作“真理”,“真理”与女人之间其实很难产生联系,但一句“真理是赤裸裸的”就将两者的联系挑明,除此之外,作者还借用对唐晓芙眼睛的描写来讽刺其他女人的大眼睛,将她们的大眼睛说成“政治家的大话”,像这样的写法还有很多,若不仔细推敲,真的很难发觉其中的联系及其中蕴含的奥秘,而这正是《围城》的特色。

(二)形式多样,与其他修辞手法相结合

一部好的作品自然不止一种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将不同修辞手法相互结合,作品中的隐喻可谓是变幻多姿,使作品的表达效果突出。比如拟人手法与隐喻的结合使用,方鸿渐因为假文凭而觉得自己“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其中含义充满讽刺,令人寻味。另外还有双关修辞与隐喻的结合,作品中这样描写到:第三位汪太太过了门,没生孩子,只生病。这样一语双关的用法别具风格。

(三)全书风格一致,幽默、讽刺、诙谐

钱钟书的写作风格自成一色,往往是以幽默的方式讽刺现实生活的丑恶现象及一些可鄙的人物,充满机智,饱含知识。正如《围城》中这样一句:一切图书馆本来像死用功人大考试时的头脑,是学问的坟墓。这样的隐喻突破常规,将庄严美好与丑恶相结合,在感官上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除此之外,“这些东西(苍蝇)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将恶心之物与具有高尚意味的“岁寒三友”相提并论,其中讽刺意味可谓绝妙。

(四)使用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俗语、成语构成隐喻

作品中有句话是“总算功德圆满,取经到了西天”。“功德圆满”、“西天”、“取经”这些词汇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作品中对这些俗语的运用使得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用这些积累了民族文化底蕴的词语使得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围城》中的隐喻主题思考

对作品中隐喻的主题进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所要反映的现象以及作品的深刻含义。那么对隐喻主题的概念合成就很重要,以概念合成为基础来解读《围城》,能有效地构建连贯的心智,并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梅德明.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06(3):42-46.

[2]田雪娇.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英版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2):127-129.

[3]张薇.《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J].南京省计学院学报,2009-10-20.

要素式教学模式解读 篇4

所谓“要素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形式、时间分配等做一些原则性规定,要求教师课上必须体现,从而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突出、教师能有效主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素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哪些要素?

“要素式”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1、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课前学习,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已经自学”来设计。

2、充分使用学习小组,全面发挥小组功能。

3、及时全面反馈学情,当堂进行有效矫正。

4、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时间。

5、恰当使用多媒体。

6、讲授时间累计不超过10分钟。

六个要素的出现不分先后,不定次数,因势而用,浑然天成。◆“要素式”教学模式对教师讲课要求“三讲三不讲”,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和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小组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小学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

◆教学中我们应紧抓哪三个环节的问题反馈与矫正?

隐喻式解读 篇5

摘要:

备课式文本解读,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略读、精读、多次读文章,从文章中发现写教学素材,也是一个由总括到分述再到总结的过程,挖掘教学内容具有的价值。文章是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把备课式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备课式文本解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会用很多方式解读文章,本文介绍了其中一种――备课式文本解读,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深层次的理解文章,总结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提高备课的水平,让教师指导自己需要教授哪些内容,设计教学步骤,以文章为基础,与学生对话,互相交流。

一、略读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教学素材

备课式文本的解读会先梳理文章的脉络,从中找到教学素材,根据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方式,最后会进行教学总结。

1、以整体入手

教师会预先通读全文,从全文中找到文章主要表述的内容,发现每段和每段之间具有的关联性,围绕文章的题目,分析全文,在脑中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进行复述,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文章划分出多个层次。课文是备课的基础,以此为基础,达到语文的目标,掌握学习的能力和技巧,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其所要表达的概念,传授语文知识[1]。

2、从局部入手

从局部入手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即把握文章的文本的特征,突出语文能力。文章的文本特征是指,通过备课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推敲出作者用某个字或词的用意,以及某段文章为什么在这个位置,分析为什么会用这个标题作为文章的题目,总结文本特征,从而确定可以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能力。突出语文能力则是需要考虑文章想要向学生传达什么,或是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养成哪种语文能力,同时,要注意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现在还不会什么,从而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增加练习的机会。

3、回归整体回归整体则是把相关的教学元素串联在一起,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围绕语文教学。

二、细读了解教学特点,制定教学内容

细读文章要求教师不会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只是单纯的读文章中的文字,再多次阅读,发现文章中文字描绘的细节。

1、细读文章文字

教师在备课阶段,不会翻阅任何的教参,也不会管文章中的.图片、生字及课后习题等内容,有时为了保持自己的注意力,会把文章打在纸上,便于日常阅读,这种方式能让其发现文章的基本内容,就像是《月光曲》这篇文章,教师会适当调节课文文字的大小,让其呈现在一张纸上,便于通篇阅读[2]。

2、提高阅读的敏锐感

教师之所以会先把自己作为读者,阅读文章,其目的是教师读过文章后,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发现文章中多次读不懂的地方,整理文章给出的信息,提高自身阅读的敏锐度。比如《月光曲》这篇文章,第一遍读会形成一种理解,打破了自己之前对文章的预想,根据第一遍阅读的理解,认为前半部分文章很容易理解,而后半部分内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到了第二遍读,就会发现中一些细微地方的描写,把文章划分出更多的层次。教师之所以可以记住自己初次阅读与二次阅读的感受,是因为他会抓住自己的敏感点,注意细节,看哪些细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与学生相符的教学内容。

3、多次精读

每位教师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精神状态,有自己的备课方式,但通过多次阅读文章,从不同角度理解,是小学教师必须运用的备课方式[3]。比如,有的教师会利用早上的时间阅读,有的则会在中午或晚上阅读,会阅读文章的整体脉络,也会阅读文章中某一部分。同时,有的教师每次从不同角度阅读文章,都可以解答或增加阅读遇到的难题,发现自己感到疑问的地方。就像是《月光曲》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发现盲女孩的心性,也可以发现文章中语段的过渡,像是文章作者与读者做游戏一样。

三、多次读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发现课文教学点

备课式教学是总分交替的过程,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到内容,反复解读文章的思想。这种方式可以检验教师阅读教师是否全面,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调整教学的顺序。

1、检验阅读教学是否全面

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是指读者是否可以抓住文章的内涵,确定文章的边界,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教师理解文章内容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其一是文章描写的内容,其二是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其三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真正从这三方案着手,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对文字的敏感,让其发现文章中的信息。

2、调整教学点的前后顺序

通过阅读找到文章中教学的信息点,会让教学做“加法”,但如果从文章中发现多个教学点而没有有效安排,就会让教学做“减法”,延长了教学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点,确定教学点中包含的价值,调整教学点的教学顺序,适当取舍,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实现语文能力的延伸[4]。

3、让课堂教学变得统一

经过检验阅读教学是否全面,调整教学点的前后顺序两个教学顺序后,教师要收集课上讲解的教学点,让每个独立的个体变成一个整体,也就是把“1+1+1+1”变成一个数字“1”,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但备课式文本解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深入教学,从细节着手,对学生的“学”有真正的理解,让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教学渗透,要求教师需要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教学素材,然后细读了解教学特点,制定教学内容,最后是多次读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发现课文教学点,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玉贵.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教学审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07:110-118.

[2]刘实中.文本解读需基于学生视角――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考试与评价,,12:139.

[3]李芳.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向教学策略转化的智慧[J].华夏教师,2015,01:39.

隐喻式解读 篇6

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因此,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他有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这让我想到爱默生的话:大千世界蔚然可观,扑朔迷离妙不可言。心脏的狂跳自有根由,茫然的看客无法参透,君心若与天心同跳,东西南北全部明了。每个形体内潜藏心灵,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每一个原子闪光自燃,把它的未来暗暗指点。

大自然为我们的精华所热爱,风景里出现了同它一样优美的人的形象之前,自然之美准会显得虚无缥缈。倘若有完美的人,就不会有这种对自然的入迷。我们仰慕自然,运动或者变化,同一或者静止,是自然的第一和第二秘密。自然总是首尾一贯的,她遵循自己的法则。如果同一性表现了有组织的静止,反作用也就变成了组织,天文学家说:“给我们物质和一点运动,我们就会建造宇宙。

隐喻,解读虚构小说的一把钥匙 篇7

小说的虚构往往是作家把观察到的, 认识到的, 想象到的, 不论是过去的, 还是现在的或是未来的, 甚至是另类的事物根据作家自身的经验想象加以夸张的笔墨去营造出一个使读者经验难以企及的世界。很多时候, 虚构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能世界中, 即将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小说通过虚构, 抵达更高意义上的真实, 为读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画面和更加丰富的真实信息, 它使读者更多地感到那是生活的部分写照。换种说法, 作家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运用虚构, 创造出看似新奇甚至怪诞却又真实的形象或世界, 这个世界包含着作者的多种想法, 让读者在这种世界里去探索、发现。因为读者的经验不同, 解读的角度不同, 作品就会有多种合理的解读, 这些解读可能接近、达到甚至超越作者的意图。那么, 小说这种让读者有多种解读的可能给我们学生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 这种虚构的形象或世界, 就一个喻体, 本体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作者的意图或超出作者预想的存在, 只是这种比喻比较特殊, 超出了我们学生的理解, 但并不会感到陌生, 因为我们曾经接触过此类作品, 比如, 我们从小就接触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这类作品, 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道理或意图。所以, 我们解读虚构类作品时, 是可以用解读比喻的方式来进行的。

这种特殊的比喻, 实际上就是暗喻, 有一个专门的说法, 叫隐喻。根据近年有关最新论述, 隐喻不只是一种辞格, 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而且是人类能动的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文化心理活动, 而认知者的观念系统是建立在日常经验基础上的, 它把同范畴和不同范畴、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 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同范畴和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个体认知能力及水平的差异和观察角度的不同, 面对同一事物, 不同的认知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进而产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个人创见, 这也说明了隐喻具有主观性的。从隐喻的这些特点来看, 我们将用隐喻来解读虚构小说, 是比较恰当的。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 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通俗一点说, 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是喻体, 作者要表达的是目标是本体, 喻体是明明白白的, 而本体是相对模糊的, 可见仁见智。以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为例, 虚构之物“沙之书”所代表的“无限之物”, 可以做多方面的解读。它可以看作是对无穷尽的存在的隐喻, 可以看做是无限时空的模型, 可以看做是对人类浩瀚知识的象征, 还可以看作是对文学的某种认知:制造一本无始无终的小说。由此可见, 隐喻可以作为解读这类虚构小说的一把钥匙。

用隐喻来解读虚构小说,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 有着很大的方便, 一是对于比喻方式的熟悉, 一是对于比喻思维不陌生, 因为比喻思维其实可以说是相似联想。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比喻, 在高中对于比喻的特点、作用、用法等方面了解得比较全面了。所以我们用比较熟悉的方式来解读相对陌生的作品, 是可以讨巧的。那么, 我们在解读这类小说主题时, 就可以通过分析“喻体”来寻求“本体”, 通过分析“喻体”的特点, 来解读“本体”所蕴含的意义。

《黑羊》也是一篇虚构的经典, 它讲述一个荒唐又令人深思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 作者卡尔维诺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虚构世界。从前有个国家, 里面人人是贼,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它的游戏规则———偷窃, 与被偷窃, 一切的财产在这样不成文的形式中平衡地流通着, 人们也过着没有穷富区别的幸福日子。直到出现了一个诚实人。晚上人人都出去偷别家的东西的时候, 他只是独自留在家中。于是, 总有一家人偷不到东西, 而另一家没有被偷东西, 原本的平衡状态被打乱。他不去偷盗的行为影响了这个国家人们固有的生活而遭到极力制止, 他无法反抗现在的规则, 唯有走出家门到桥上看流水, 却怎么也不肯去偷别人的东西。于是, 他被饿死。也因为他的出现, 这个原本平等的国家出现了穷人和富人的分化。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秩序, 于是, 法律产生了, 监狱产生了。富人越来越富, 穷人越来越穷似乎都是合理的。但富人和穷人都个个还是贼。只有诚实人的出现, 是个错误。他是那只黑羊, 混杂在白羊群中使白羊感到害怕的黑羊, 该死的黑羊。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如何运用隐喻来解读这个故事呢? 首先是分析这个故事的特点, 再从特点出发, 找出它们的比喻意义, 最后明白其主旨。对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其含义。

首先, 从这个世界的特点来看, 它是荒诞的, 怎么可能人人都是贼, 贫人是贼, 富人也是贼, 他们的生活就是偷盗和欺骗, 贼人大行其道, 诚实人却饿死。这样的世界隐喻着什么呢?我们将这样的特点联系到社会现实、历史, 可以这样理解:在不正常的社会里, 正常的反而不正常, 不正常的反而正常。任何不正常都带有潜规则, 谁要是触犯了这些规则, 就要受到惩罚。

其次, 从整个故事情节的走向来看, 《黑羊》讲述的是一个变化的社会, 以诚实人的出现为打破, 出现了穷人和富人, 法律和监狱;没有变化的是人人都还是贼。这种变与不变会引起我们哪些联想呢?变化前的社会特点又会引起什么联想呢, 变化后又会引起什么联想呢?从这个角度来看,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平均主义可使社会稳定、人人幸福, 哪怕是以“互偷”的方式荒谬的活着;分配不均就会产生两极分化, 影响社会稳定, 即使是文明地生存。

第三, 从这个社会的构成因素来看, 这个社会出现了两类对立的人———贼和诚实人、穷人和富人, 这两类人又意味着什么呢?从诚实人的命运来看, 小说表达了对人性美和善的呼唤———诚实和善良是人类真正的美德, 偷盗和欺骗是不文明的行为。也表现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及其命运的影响———人们只有顺应环境并努力改变环境, 才是生存的最好策略, 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贼们遵循人人偷窃的规则, 所以他们是幸福的;诚实人违背规则, 所以他饿死了。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 诚实人无法改变自己适应社会, 于是, 死亡是他的最终结局。在一个畸形的社会, 只有做一个畸形的人生存下去。

第四, 从整个故事的文化寓意来看, 它揭示了文化的冲突问题———先进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的激烈较量, 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充满了艰难曲折。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以牺牲那些不应该牺牲的人的生命和利益为代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牺牲是公众共谋的结果。代表正义和良知的诚实人死了, 而盗贼却活得有滋味。

我们还可从人性的角度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私、占有、不劳而获是人的本能。社会规则能约束这种本能, 也能激发这种本能。

这篇小说还有多种解读角度, 还有不少的精彩论述, 从这些论述来看, 都是围绕小说的隐喻意义来阐述的, 这充分说明隐喻这种思维方式对于解读这类小说的有效性和方便性。

隐喻式解读 篇8

一、隐喻

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推动下,我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修辞手段,演变为认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即人们通过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感知和认识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前者称为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达,将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隐喻与诗歌同质,隐喻本身就是小型的诗歌。语言作为诗人的材料,隐喻是诗人突出语言自身,语言为自己而存在的结果。”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常说诗歌的本质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里的“物”和“景”其实就是源域,而“志”和“情”则是隐喻化了的目标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二、《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著名散曲。全曲共5句,28个字,语言凝练,内容丰富,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共塑造了12个意象,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夕照图,真切表达了游子心中的孤苦与失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小令完美诠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理念。

三、意象解读

(一)意象

意象,即“意”与“象”的结合。“象”就是诗人在诗歌中呈现的物与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中的“物”,和“借景抒情”中的“景”。“意”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所言之“志”和所抒之“情”。因此,意象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可以抒发个人情感的客观景物,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诗眼与灵魂。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诗人共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和“天涯”这12个意象。单靠这12个名词构成的意象,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土,失落孤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存在链隐喻体系

Lakoff &Turner指出,人类的认知经验里存在两个基本的隐喻体系:存在链隐喻体系和事件结构隐喻体系(the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前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在客观世界中,各个事物如何相互联系,如何构建我们的认知世界。后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的认识,即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状态及事物所发生的抽象的动态变化。

Lakoff & Turner将客观世界的事物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人类、动物、植物、复杂个体(complex objects)、自然物体(natural physical things)。其中,人类不仅指具体的人,还包括人的性格和想法;复杂个体是指有一定结构特征和功能行为的物体;而自然物体是指有自然物理特征和自然物理行为的物体。存在链本身不具有隐喻性,但当我们用其中一个层级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层级的概念时,就产生了隐喻。

(三)“存在链隐喻体系”下的意象解读

我们把《天净沙·秋思》中的12个意象按照存在链中的层级进行归类划分,见表1。

由表1可知,这十二个意象分布均衡,可见马致远在选取意象时定是费尽心思,反复琢磨,才得以让这首小令流传千古,被誉为“秋思之祖”。

之前在解读这首诗时,通常是采取逐句理解的方式: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勾勒了暗淡萧条的深秋晚景,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安逸雅致的农家小景,这两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夕阳西下”时流落异乡的“断肠人”对家乡的思念。现在,我们尝试打破句子的界限,根据存在链的归类划分来解读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

首先,从“动物”这一级的意象分析,这其中包括“昏鸦”和“瘦马”两个意象。在这两个意象前,诗人都特意加上了一个描述性的形容词,而这些形容词都共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迟暮之年”,“精力不佳”。结合创作背景,马致远在创作这首小令时,已年过半百,仕途失意,过着漂泊的生活,可知诗人看似在写景,其实所写之景皆指年事已高的“断肠人”。也就是说,用“动物”来隐喻“人类”。

其次,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都是在隐喻诗人萧条落寞的人生境遇。“昏鸦”待在已无生机的“枯藤”和“老树”上;“古道”上尘土飞扬,“西风”萧瑟,太阳也已下山。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诗人的遭遇:他年事已高,仕途失意,郁郁寡欢,无法实现心中抱负,人生已暗淡无光。也可以说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最后,“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共同隐喻了温馨淳朴的家庭生活,暗指作者内心对这种田园家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里同样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存在链隐喻将客观事物分为五个等级,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规律。对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诗歌而言,其实本质上就是用下面四个层级的事物来隐喻第一个层级中人的想法和感情。

四、意境解读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就诗人所创作的意境而言,文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赏析和解读。在本文中,我们尝试用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来对这首小令中的意境进行分析和解读。

nlc202309081317

(一)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创作产生的有独特意蕴,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然,词和诗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和诗眼,那么意境就是意象的升华,是虚与实的结合,是情与景的交融。而诗歌意境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是以隐喻为工具和手段。这一点也进一步证明了诗歌的隐喻性。

(二)合成空间

Fauconnier&Turner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心理空间不属于域的范畴,但却是由域构建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上,还有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这个空间对源域和目标域的共性进行了抽象综合,而“合成空间”则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输入”(input),对类属空间的具体化。隐喻正是“合成空间”的结果。如图1所示。

(三)“合成空间”理论下的意境解读

在意象解读中,我们把意象划分为5类,并根据“合成空间”理论,对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也就是意境的创设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动物”层级所构成的隐喻成因。动物层级中所涉及的意象是“昏鸦”和“瘦马”,他们隐喻的是作者,也就是诗中的“断肠人”。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生成的概念包括“年龄”“精力”“身心状况”等。结合作者当时的际遇,不难得出这样的“合成空间”,诗人就像这“昏鸦”“瘦马”一般,年事已高,精力匮乏,身心俱疲。

其次,我们来分析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是如何建构隐喻意境的。前面已说明它们都是隐喻诗人当时落寞失意的人生际遇。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建构了包括“时间”“时令”和“状态”等概念。在“合成空间”中我们得到的隐喻意境就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一个秋季的傍晚,站在秋风瑟瑟的破败古道上,思念故土。此情此景映射出他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对自己已风烛残年还依然颠沛流离、漂泊在外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如图2所示。

最后,我们来看“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它们与目标域一起,共同在“类属空间”构建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概念,隐喻温馨闲适的田园家庭生活,与作者的境遇形成反差,暗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平静家庭生活的渴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认知角度分析诗歌所创设的隐喻意境,让我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境,更明白了这样的意境是如何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五、结语

《天净沙·秋思》是对诗人马致远真实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他当时年事已高,仕途无望,漂泊异乡,心中既对自己的人生际遇感到悲凉,又无限思念故土,对闲适的家庭生活充满向往。这一主题思想是通过多个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所构建的意境塑造的。因此,可以说,隐喻是诗歌的本质,使诗歌在结构上完整,在内容上统一。

同时,我们发现,Lakoff &Turner的“存在链隐喻体系”和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在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上可以相互配合、补充,较好地诠释诗歌“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隐喻性,同时又对其所创设的隐喻意境的成因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隐喻式解读 篇9

评点式解读是随着我国小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本解读方法。“评”即评论,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内容书写评语,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点”即圈点,评点者在欣赏作品时遇到神来之笔、精湛手法、艺术技巧等,在文字边上加上圈点,表示赞赏。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方法。现在所谓的“评点”,主要是指附着于文本的短小精悍的评论文字。

张洁《我的四季》是一篇选读文章,又是一篇抒写人生哲理的经典文章,可圈可点之处颇多,我就尝试着让学生去评点文本,主宰课堂。

先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研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一阶段: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原则是:。拿着笔走进文本世界,从三方面入手:⑴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总体感受?⑵针对某一段话、某一句话、某一个字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阶段:小组内交流,记录、整合,推出发言人。第三阶段: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小组成果。

对于这帮到高中还不满一个月的新生,我并不抱多大的期望,本着鼓励的原则,观望的态度,点燃他们说话的欲望!但高一(14)班同学的表现,则让我赞叹不绝,从而反思自己的初衷是多么的幼稚。

第一组,春天,发言人--洪志伟、戴军跃

句子赏析:“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梨。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细瘦”写出我力量单薄,“紧”写出紧张与吃力,“锈钝”写出工具的不锋利与破旧,“深埋”写出播种的艰辛。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我的极度疲惫,也写出坚持的不易。

句子赏析:“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暗示着责任所具有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要自己去面对、承担生命中要担负的事。

句子赏析:“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人也许有贫富之分,但是每个人的希望都是高尚的,并无贵贱之别。

总体感受:春天代表希望,生命中有希望的存在,才能有方向,才能找到奋斗的力量。

教师絮语:人一出生便意味着你必须要承担责任,必须要耕种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土地。上帝无法公平的给予每个人同一个起点。有些人出生名门,有些人出生贫贱。但在生命的春季,你若选择了放弃,那你这一辈子都没有立足之地。

第二组:夏天,发言人--郑嘉璐、陈金彤

句子赏析:第五段,由“盼”“恨”到“明白”的心理转变,告诉人们遇到困境,应自己创造条件,努力奋斗。被动等待,只能迎来更多的失望。

句子赏析:“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主动出击,付出百倍艰辛,因为一点过失又与成功失之交臂,自责、痛苦后,面对挫折只能重新开始!

句子赏析:“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默。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强者与弱者是自身与厄运抗争而决出的高下,并非依赖外部的`扶助而产生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在失败中成长,在成长中变强,走完自己的路。

教师絮语:人生的夏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脆弱,容易遭受挫折的时期,积极、勇敢是必备的良药,经历了风雨才能让人走向强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第三组:秋天,发言人--卢佳晨、林超颖

句子赏析:“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干瘪”说明谷粒没有得到充足的养分,将谷粒比作我的收获,侧面突出现实的残酷。“酸”“苦”写出我在过程中的艰辛,收获却不尽人意。“欢乐”写出努力付出后的满足,用生命换得的成果,即使再微小,也问心无愧。

教师絮语: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勿以成败论英雄,过程同样美丽。充实的过好每一天,你终将收获幸福。

第四组:冬天,发言人--王雪莹、杨捷

总体感受:一次四季,一个轮回,你经历了初生的春,奋斗的夏,丰收的秋,终将会走向暮冬。你曾错过什么,也便永远错过,坦然地面对过失、反省、检讨自己,所有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存在过,我创造过,在生命的尽头用“死”感受对“生”的无比希望。

教师絮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句卷首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

董雪芬

★ 诗歌:花落思君

★ 清泉作文

★ 伴君一路行诗歌

★ 为君歌一曲诗歌

★ 樱花时节又逢君一-

★ 与有缘之人共饮诗歌

★ 心中的一泓清泉高二作文900字

★ 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初二作文

★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写景作文

隐喻式解读 篇10

关键词:隐喻 向死而生 多模态

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1]以及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隐喻一直备受关注。它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2];是一种“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3]。由源域事物特征向目标域事物映射,其表征形式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图像、声音、动作等其它载体。Charles Forcevill进一步开拓了隐喻研究的视野,将隐喻分为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前者指专门或主要由一种模态来表示目标域与始源域的隐喻,而后者则指专门或主要通过多种模态来呈现目标域与始源域的隐喻,它的构建和识解涉及多种模态符号,如图像符号、书写符号、口头符号、手势、音响、音乐、气味等,通过调动人的多重感官,实现符号信息之间的有效互动[4]。

影视作品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艺术,且与感知密切联系,隐喻的运用也是全方位多模态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片《星际穿越》背景设定在地球未来的某个时间段,环境的恶化程度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主人公库珀为首的几位科学家驾驶宇宙飞船穿越虫洞到太阳系外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最终穿越时空,拯救人类。表面看来这是好莱坞一贯的英雄主义科幻片。事实上影片内在叙事过程始终充满了大量的隐喻符号,传达着创作者的宗教思想和内心哲学观。本文尝试从文字符号,叙事结构,视觉镜头和听觉模态几个方面对影片进行多模态的隐喻解读,分析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下,创作者所传达的深层隐喻含义,揭示其和海德格尔“存在哲学”所之间达到的共振。

一.文字符号隐喻

《星际穿越》中两次出现了英国著名诗人迪兰·托马斯的代表作《不要温顺的走进那个良宵》。它的首次出现,是布兰德教授饯别库珀时念出的第一小节,“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第二次是教授弥留之际最后的怒吼,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倔强与不甘,更是人类对命运的最后抗争。诗中的良宵隐喻死亡,而在面对死亡幽暗的宁静,意识到临近“亡故”时,生命最本真的欲望会燃烧爆发。以库珀为代表的绝境中人类做出了选择,进入象征死亡的黑夜,对抗着自己的恐惧,兼具豪情和悲壮,混杂着希翼与绝望。创作者借由这首诗隐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中此在的超越性,此在生存的意义在对死亡的超越过程中得到了揭示。“先行到死中去,看清楚丧失在常人之中的日常存在,不再沉陷于操劳和操持,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生存筹划种种生存的可能性,面对由畏敞开的威胁而确知它自己,因负重而激起热情,解脱了常人的幻想而更加实际,在向死存在中获得自由”[5]。

影片中的救世计划被命名为“拉撒路计划”也寓意着向死而生的救赎。人物拉撒路出自于《圣经·约翰福音》,他的死后复生证明了耶稣的神迹。影片以此任务命名整个救世计划,暗示着死而复活的救赎希望,隐喻了死亡的在场性。死亡的在场性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人类全部文化乃至文明的根本,倘若人没有意识到向死存在,那么,他的整个意义世界就势必遭受覆巢之劫。人只有认识到自己是“向死而在”的,才能以死亡来限制自己,从沉沦中清醒过来,认真的面对一切选择,最大限度实现可能性,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永恒的自由高度。不仅如此,“拉撒路复活”是《约翰福音》中记载的耶稣所行的最后一个神迹。也是唯一一次“耶稣哭了”,主的眼泪,伴随着爱和救赎,复活了拉撒路。正如库珀为代表的地球人,有着大爱,牺牲自己试图挽救未来的人类。而当库珀处于黑洞中孤立无助的时候,对他实行救赎的,恰是在书架后他一心想要救赎的小女儿。人类口中发出救赎信号的“他者”其实就是我们本身,或者说是未来的我们,而并非不知所踪的第三者。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生命的救赎并不在亡故的节点,而在于每一个“此在”的体验。只有在有限的存在中,获得深度的精神体验,比如爱,比如责任,才能达到最终的自由和救赎。这是创作者用“拉撒路”这一宗教符号意图隐喻给观众的内在体验。

二.叙事结构隐喻

影片伊始,便是一副阴霾重重,沙尘肆略,土地贫瘠,作物枯死的景象。氧气日益稀薄,生态濒临绝境。世界充斥着安全感的丧失、焦虑感的升腾与信任感的崩塌,看不到未来的人类在焦虑中苟延残喘,惊颤无助,生存成为头等议题。这样一个悲观的开端情节设置隐喻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囚徒困境。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死亡,才是人生的终结,是此在本质的完全体现。且死亡不可替代,不可剥夺,所以事实上此在的存在处于一种绝境当中,那就是必须面对死亡,这是人生内在的悲剧性。面对死亡,人会产生“畏”,而人最大的“畏”,就是“畏死”。开片通过描述已经无法挽救的生存绝境,刻画了这种“畏”。而“生存总是取决于每一个此在自己可能挑选的抓紧或延误的生存方式”[6]。面对死亡,逃离,亦或沉沦,是人类要做出的选择。需要赘言的是,这里的逃离,并非逃避最终亡故的事实,而是先行到死,在领会到死亡之后,此在超越在世的存在者与日常世界中他人的限制,即超越“烦”;且不再沉沦于“畏”,面对自身有限的存在,提出无限的可能性。当库珀被告知“你的女儿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代人”时,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其他几位科学家一同穿越虫洞,去开拓地球外的新世界。这样人类面对绝境必须做出的选择和努力的情节设置,暗喻了人作为必死者、有限者向永恒、向无限发出的呼唤。在“畏死”的本能所驱下,人类选择穿越虫洞,向五维空间寻求答案。影片中的五维空间即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的精神存在的隐喻。由此,此在的生存意义在对死亡的超越过程中昭然若揭:坦然面对自身有限的存在,承担自身生存的无限可能性,通过自我体验,向精神世界寻求救赎,不断超越自我,而达到自身的无限能在,最终实现永恒的自由。

三.视觉镜头隐喻

影片一开始,创作者用了10秒的横摇镜头特写了墨菲卧室的书架,书架前细密的黄沙落下,书架上放着一个飞机模型。黄沙是当时濒临崩溃的自然环境的隐喻,飞机模型则隐喻了面对死亡,人类主动做出驾驶宇宙飞船穿越虫洞去开拓新世界的选择。书架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有着关键的作用。当库珀坠入黑洞五维空间时,镜头从远景切换到库珀无助迷茫的表情特写,辅助于仰拍、倾斜等镜头,库珀看见了处于四维空间的女儿,他们之间隔着的,正是女儿卧室的书架。而库珀通过书架传递给女儿的摩斯密码,最终解救了人类。书架成为人类得到救赎的通道,隐喻了人类的救赎来自于教育和知识,只有教育和知识才可以慰藉个人于精神层面上的满足,进而体会到“向死而生”的存在,获得对抗“畏死”的能力,构成人类文化及人类生存永不衰竭的内驱力。如果切断了教育和知识的渠道,就切断了一个人向精神层面的寻求救赎的途径。那么他将似被困于黑洞中一般,孤独迷茫,充满畏惧,却又无处可逃。

另外,创作者选用传统的2D加IMAX胶片拍摄技术,来呈现广博的神秘太空和宇宙飞船高速穿越的超凡画面。片中有大量星空包围着飞船的全景镜头,大面积的黑色星空背景象征着人类对即将要走向的新世界的未知与不安。接着用远景拉伸镜头把宇宙飞船缩小成黑幕上的一粒白点,来呈现浩瀚宇宙中人类的渺小,构图中再无它物,仿佛人类在无尽未知笼罩中的孤独。同时,明暗交错的光影运用,配合着对地球全景到远景的镜头转换,好似宿命与救赎的交替,从视觉效果上强化了作者所想传达的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人类面临死亡的绝境,虽前途未卜,仍义无反顾走向开拓的道路,从未停止探索,从未停止救赎。

四.听觉声音隐喻

电影声音元素除了人声之外,还有音响、音乐两个个部分[7]。其中音响包括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甚至不存在的一切声音,如爆炸声,动物叫声,风声等。它和音乐“从其产生起就是隐喻的”[8],他们中的概念和人类认知域中的概念相联系,使得我们对其概念的理解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上。

真空,无空气介质因而寂静无声的太空是《星际穿越》中最重要的叙事环境,在影片中也象征着人们去探索的新世界,“畏死”而后的“向生”。在处理飞船刚刚进入太空的声音效果时,诺兰未加任何音响效果,真实模拟了太空环境。音响的突然静默效果会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让人们把它与日常生活中突然的变化联系起来,因为未及反应并且孤立无援而茫然无措。这种冲出地球后的瞬时安静,跨过了时间,远离了社会。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中航行,周围寂静无声,人能把内心的黑暗看的更清楚,看清自身的“畏”;也更看到肩负着的使命感,更要明辨“生”的方向。这里的音响处理,渲染了在求得最终自由到路途上,人的孤独性,对“向死而生”的隐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要先脱离尘世之中的对于死亡的“烦”和“畏”,即使前方等待着的是什么仍然还未可知,也要在孤独中不断前行。

音乐方面,影片采用了大量由管风琴制作而成的音乐,管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音域最宽的乐器,也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从处于绝境的地球乡村到无垠太空的五维世界,一直伴随着庄严宏大的管风琴音,浓郁的宿命和救赎氛围由此达成。配合着银幕的大明大暗,背景音乐音量也会随之逼到最大,音乐元素呼应着诗中的文字“怒斥光明的消逝”,宇宙飞船引领人类驶向“那个良宵”和“光明的消逝”,疾风骤雨的管风琴不断重复旋律,重低音不停响起,气势磅礴的声音仿佛不断怒斥着,走进“良宵”,却绝不“温和地”。对死亡的领会随着音乐不断加速的节奏而继续深入,“没有任何斗争可以像死亡那样把人从他的日常性中抛出来,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死亡那样迫使人意识到他的有限性,然而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死亡那样提高人对实存的投入的必要性的认识”[9]。影片关键之处的背景音乐,吟咏着“畏死”所激发的人对生命的热情与执着,和其他模态共同作用,隐喻着创作者向死而生的哲学态度:坦然接受自身有限的存在命运,顽强且更有意义的活着。

五.结束语

死亡的存在构成了生之意义得以展开的源始境域,它使人类警醒,克服“畏”带来的负面影响,超越在世的存在者与日常世界中他人的限制,进而承担自身生存的无限可能性,不断地超出自身,显示自己的无限能在。本文以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从文字符号,叙事角度,视觉镜头及听觉声音几个模态对电影《星际穿越》中的一系列意象进行解读,剖析隐藏其中的海德格尔存在哲学隐喻思维。在此过程中同时得出,各种多模态符号隐喻互相阐释和影响,彼此烘托,达到共鸣,增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C]//Ortony A.Cambridge:CUP,1993.

[4]Forceville C. Non-verbal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Cognitivist Framework: Agendas for Researc[C]//Multimodal Metaphor.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2009.

[5]陈嘉映.当代哲学主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9.

[6]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7]郑亚冰.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协同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8]王炳社.论音乐隐喻的产生[J].民族艺术研究,2013,26(4).

[9]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上一篇:介绍我的长辈300字作文下一篇:陕西省第二十九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