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共8篇)

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 篇1

公示结果报告

登封市唐庄乡初级中学 2015年6月22日 依据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荐2014—2015学登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知和唐庄乡中心学校分配我校优秀教师的推荐名额。

我校6月18日首先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市局通知,公开乡中心学校分给我校的推荐名额。其次,依据我校评先表优制度,向一线倾斜,向班主任倾斜,向毕业班倾斜,经领导组研究,全体教师通过,九年级推荐2名,七、八年级各推荐1名。最后,让每一位教师结合2014—2015学年成绩,自主、自愿写出申请交办公室,截止6月22日中午12:00办公室共收18份登封市优秀教师申请,结合2014-2015学年教学成效,确定推荐郭玉鹏、王改云、王晓锋、曹新锋为登封市优秀教师。

登封市唐庄乡初级中学

2015.6.22

唐庄初中优秀教师公示:

郭玉鹏 王改云 王晓锋 曹新峰

登封市唐庄乡初级中学

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 篇2

1 景观规划现状

登封市地处河南两个最大的城市郑州和洛阳之间(距离均为60 km),位于中原城市群西南区(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平顶山市)的中心位置,同时也位于河南黄金发展县(市)聚集区,区位优越突出,交通十分便利;登封是中国古文化荟萃之地,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国际影响力;作为山区县,多变的地形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多样化的景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但也不得不说,登封市城市建设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市域内生态环境及景观质量与其经济发展和功能定位要求不相符

表现在森林景观缺乏季相变化,尤其是关键区域视觉冲击力不够,且整体发展不均衡,北部区域明显强于南部,中心城区强于乡镇。其次,市域范围内水资源缺乏,水文景观严重缺损。另外,采石场、侵蚀沟等局部区域土地破碎化严重,水土流失,景观破败。

1.2 主导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登封市主导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对区域生态环境客观上存在一定影响,应加强监督类似企业生态责任落实和厂区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长远考虑,应逐步引导企业实现产业提升或转型。

1.3 城市(区)景观趋同,缺乏特色和闪光点

历史遗存、自然景点、城市周边等不同区域在景观表现上趋于雷同,没有景观特色或特色不鲜明。

1.4 立地条件较差,景观建设成本高

登封市大面积为砂岩风化物发育的粗骨土,土地瘠薄松散,漏水漏肥,易干旱,造林和抚育成本较高。

2 规划建设内容

针对登封市目前景观建设现状,分析发展的利弊条件,在《郑州市都市圈建设方案》及最新《登封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科学发展、低碳发展为统领,紧扣生态田园城市特点,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山、水、园、路、城等景观因子,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提升景观质量为重点,优化以绿屏、绿岛、绿廊、绿网为基本要素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格局,特作具体规划内容如下。

2.1 山体保护及绿化美化

2.1.1 山地风景区景观改造提升

山地风景区包括北部嵩山风景区和南部沙河水库周边山体,其中以嵩山风景区景观建设为主。营造四季常绿,三季多彩的景观效果。重点是增加春、夏季林相色彩,增加观花、观果树种。营造与景点内涵、旅游方式相匹配的自然景观,建设与宗教、儒教、道教等相匹配的景观氛围,并根据观光、养生、度假等不同旅游方式的需求,建设不同的功能性景观。具体技术措施有观花观果树种斑块状人工造林、低效景观林改造;常绿树种、花灌木补植,营造健康稳定的森林群落;封山育林。建设规模要完成人工造林2 000 hm2,景观林改造5 000 hm2,封山育林15 000 hm2,最终形成少林寺、音乐大典、中岳庙、嵩山红叶等特色景观。

2.1.2 城北沿山景观带建设

城北沿山景观带是指登封城区与嵩山风景区之间的山地区域,主要通过丰富山林景观色彩,打造花叶烂漫、色彩斑斓的活力景观,为城区提供多彩的景观背景和风景区景观展示区。同时,在嵩阳书院及周边,营造幽静、自然的景观氛围,与书院建筑相辅相成。有条件的山地可建设郊野公园、休闲公园。预期规模是城北沿山景观带建设需要进行人工造林200 hm2,景观林改造200 hm2,封山育林500 hm2。最终形成观光采摘园、嵩阳书院、启母阙等特色景观。

2.1.3 山体保护及破碎化区域生态修复

在地质灾害潜在发生区和采石场、侵蚀沟等破碎化区域,进行山体保护及破碎化区域生态修复,确保生态安全,严防发生大面积滑坡等地质灾害;加强现有矿区和废弃矿区复绿,重点解决南部山区由于采矿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景观缺失问题。首先是绿起来,严禁大面积砂土出露;其次是在绿化的基础上进行美化,增添花灌木,建设森林群落,部分有条件的区域可改造为景观节点。具体技术措施是加强山体保护,严禁开山采矿,破坏山体自然形态;破碎化区域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并以生物措施为主,局部辅以工程措施。对登封市境内5万hm2的山地进行保护,重点是北部2.3万hm2嵩山山地的保护,以保护嵩山特有的地质地貌,生态修复2 000 hm2。

2.2 水源保护及水系生态恢复

2.2.1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

颍水源头、重点水库以及重要沟溪两侧山体1~2级集水区范围。根据河流水量和宽度划定20~200 m控制保护范围,建设水土保持林;水系源头以及自然湖泊和水库等面状水体周边第1层自然集水区范围,建设水源涵养林。北部山区建设水源涵养林450 hm2,南部山区建设水土保持林200hm2。

2.2.2 颍水水系生态修复

在颍水堤岸以内范围,于源头和城镇区段可适当扩大堤岸之间距离。模拟自然水体,建设生态河网,按照水系所处位置的不同,分段营造特色,塑造符合防洪、生态、景观、休闲、游憩等多元功能需求的滨水岸线。严格控制颍水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严禁私自设坝蓄水、提水;加强水系源头水源涵养林建设,恢复水系源头自然湿地景观,加强水系源头蓄水保水功能;河道适当疏浚,恢复自然水岸;适当布置橡胶坝等水工设施,对于穿越城区或乡镇的河流,形成以线(林带)串点(广场绿地)带面(公园绿地)的亲水轴线;沿河两岸布置可达性较高的休闲绿地和亲水平台。

2.3 骨干生态廊道建设

主要对登封市主要的骨干生态廊道进行建设,即“两横三纵”,构成市域景观格局的基本框架。“两横”即指由少洛高速串联的中北部城镇发展轴和由铁路、颍水串联的中南部城镇发展轴构成。“三纵”即指以207国道规划改道线为轴线构成大型生态廊道及两河(黄河、淮河)分水岭共同构成西侧大型生态通道,原G207为轴线构成的中部生态旅游通道,以禹登高速为轴构成东侧生态通道。

2.4 村庄及周边景观建设

据2009年统计数据,登封市辖农村区域共有行政村233个,自然村和村民组2 000多个。市域农村总人口41.7万人。此次村庄及周边景观建设规划范围为登封市辖农村区域150个村庄。以“田园风光+乡村风情+地域文化”为标志,“打造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幸福和谐家园”。实现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阴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村内集中绿地人性化、河渠公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具体措施有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积极探索推广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向“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的跨越;以挖掘农耕文化、培育生态文化、创新产业文化为抓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凸显村庄景观建设的文化底蕴。

2.5 城镇绿道系统建设

登封市的绿道建设应在全市范围内,沿纵横交错的道路、水系形成一定规模的绿道网络。从长远考虑,绿道包括:区域绿道—与周边县市区连接的绿道,最终与郑州形成相互联通的区域性绿道;市级(城市)绿道—登封市范围内相互联通的绿道;社区绿道—城区内网状绿道。结合登封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在市域尺度范围内形成“两轴、三廊、九驿站”的开放式绿道网络体系,其中郑少洛高速公路绿道、新207国道、巩登禹高速绿道远期作为区域绿道,联通周边县域并最终与郑州相接。在城市尺度范围内,规划“一环、一带、四线”的绿道网络。包括一条环城绿带,一条城市景观带,一条滨河休闲线、一条城市风情线、一条郊野风光线、一条观光游憩线。

2.6 城镇形态发展

2.6.1 城镇空间格局目标形态

根据最新的登封新城战略定位,登封市空间格局的目标形态是“一城三区四组团”指状城镇体系。

2.6.2 城镇景观目标形态

保持自然地形地貌变化节律,保持指状城镇体系,维持自然与城镇的交错关系和景观多样性,体现山麓城市特色;将古朴典雅的古城风貌与简洁、明快的现代城市相结合;在植物造景方面以地带性植物群落—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要目标景观,通过绿化、美化、彩化等多种手段,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富于季相变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田园城市景观。

2.7 特色文化展示

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以营造特色文化景观氛围,展示登封市特色文化少林禅宗及武术文化、道教文化、嵩阳书院文化和天地之中。

2.8 特色产业发展

在原有基础之上扩大规模,形成观光带和培育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养业、特色农业等特色产业。

3 结语

从登封市景观规划现状着手分析,针对景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参考其他城市生态田园城市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内容,以期把登封市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安全协调、自然之美展现、社会和谐进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Holl, P.Urban and Regional[M].London: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75.

[2]陈爽, 张皓.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J].规划师, 2003, 19 (4) :71-75.

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探析 篇3

公示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有着其自身的语体特点。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应遵循准确原则、简洁原则、统一原则、易懂原则、得体原则和诙谐原则。针对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不足,当前工作是要加强宏观管理、强化主体责任、弥合文化差异、完善翻译策略。

一、公示语的语体特点

公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广告牌、路标、街头路牌、商店招牌、各旅游景点的宣传介绍等等。公示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有着其自身的语体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简洁精确。公示语一般都比较简洁,强调用词的精确性。在具体用词上,只要不影响特定功能的表达,多数使用实词、关键词、核心词汇,甚至使用缩略语。常省略冠词、代词、助动词等等。如:Explosives(易爆物品)、Poisonous(有毒物品)、Conference Center(会议中心)、P(停车场)、CBD(中央商务区)等。

(二)用词优美。公示语作为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非常重视用词的优美。一是形式美,讲究语言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形式生动活泼,避免生硬呆板,如“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二是内容美,公示语为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语用功能,都必须做到正确、优美,以便在其受众可以容忍的时间范围内达到交际的目的;三是音韵美,简短的公示语应读起来富有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能给人余音绕梁之感,起到更好的公示作用。

(三)多元组合。公示语在用词方面并没有拘泥于某一特定形式,而是针对不同情形采用不同的用词策略。当表示静态的指示性和提示性的公示语时,以名词的使用居多,如:Tourist Agency(旅行社)、Chain Store(连锁店);当表示动态的限制性和强制性的公示语时,则偏重于使用动词词组、No+动名词或名词,如Sold out(售磬)、No Parking(严禁停车);公众最常接触和使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公示语一般使用缩略语显示,如WC(厕所)、DDD(国际直拨);句式以祈使句为主,简单明了,如:Slow down(减速行驶)、Keep off the Grass(勿踏草坪)。

(四)图文并茂。由于公示语广泛地运用于公共设施、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涉外办事机构的场所。特殊的场合、特殊的情景、特殊的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了解、明白一个信息,客观上要求公示语简单明了。因此,在某些公众场合公示语采用图示配合文字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公示语的关注和理解,文字与图标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二、公示语的翻译原则

中文公示语在翻译成英文公示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准确原则

准确原则是公示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公示语绝非仅仅作为公共场合的摆设品,其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传达信息,起到指示、标示、提醒和警告等功能,以方便外国朋友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或旅游等。因此,公示语的准确性极其重要,准确的公示语翻译可以很好地帮助和服务于外国朋友,否则容易误导他们,并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灾难性的损失。

(二)简洁原则

公示语一般写在空间有限的布告牌等地方,其读者一般为广大的游客,他们在阅读公示语时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大都只是匆匆一瞥就了事。因此公示语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起到其语用效果,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达给读者。正如纽马克所说的,“这种文本必须使用让读者一看就能够明白的语言”,公示语翻译,能简化尽量简单化。

(三)统一原则

由于英语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因此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时,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在相同场合使用和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统一的表述。特别是当英语国家有现成的惯用的公示语,英译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借鉴,统一到国际惯例,如“保持车距”译为“Keep your space”。“营业中”译为“Open”,“打七折”译为“30%Off”。

(四)易懂原则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社会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也都充分体现在公示语中。因此,在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掌握英汉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使英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外国朋友一看就懂,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作用。

(五)得体原则

同汉语一样,同样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往往在于语气和情感,而语气和情感的选择又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所以英语公示语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具体的场合与对象,在明确表意的基础上顺从言语另一方的文化习惯,选择适当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语用用意。如:公厕中出现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被译成"Come with a rush?Go with a flush!”,就非常得体,引人注意,令人难忘。

(六)诙谐原则

好的公示语,除了它本应的起到的传达信息功能之外,在景区,公园,广场等地,它本身还可以是一条很好的风景线。此外,诙谐的公示语还能更好地吸引公众眼的眼球,让公众轻松地、主动地记住公示的信息,达到良好的语用交际目的。如将“保持车距,小心撞车”译成“Keep distance,dont kiss me!”就具有较强的幽默效果,让驾驶者映像更为深刻。

三、公示语的翻译对策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公示语翻译存在着诸多错误,常常让国际友人看不懂、理解不透,不知所云,甚至语意与愿违、南辕北辙。为了避免将“干货”译成“Fuck Food”之类的错误出现。众多城市在公示语翻译中应加强以下工作:

(一)加强宏观管理

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标志语言有特殊的结构和表达用语,国外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来做这项工作。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市政服务方面,因此,政府在公示语的翻译管理中责无旁贷。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街头路牌、宣传语、警示语、旅游简介等英语翻译的管理,可以将公示语发布单位制作的英语翻译交给当地高等院校的英语专家校对、审核,然后再发布,并要在公示语发布后进行检查,以免在制作中出现错误。同时,实行译者和译介机构的资格准入制和定期审核制,公布资质高、信誉佳的译者或译介公司名单,从根本上提高译文准确性和译文读者接受度。对于滥用、误用公示语,特别是英文公示语的要给予一定的行政或经济惩罚,以其唤起相关人士对此事的重视。

(二)强化主体责任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公示语的翻译都是由各利益相关者自行采用和翻译的,比如公园、超市、公交、旅行社等。因此,为了使城市公示语译文不至于出现贻笑大方的局面,必须强化主体责任。一是这些利益相关机构应尽量选择专业、规范、责任心强的标牌制作公司,积极培育本组织内的专职翻译人员;二是标牌制作者应熟悉并遵守国际、国家、地区关于标语、汉语拼音的使用规则,制作样品经译者或译介机构审核无误后再交付使用;三是翻译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推行翻译人员执证上岗制,而翻译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工作中的检查、校对,减少翻译中的错误。

(三)弥合文化差异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社会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都充分地体现在公示语中。那么在翻译公示语时,就要考虑译入语文化和读者的接受习惯等因素,避免一些敏感的、容易引起问题的翻译,力求使译文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如:“老年人优先上车”译为“Senior citizen first”就比较符合英美文化中对老年人委婉称呼的文化习惯,比翻译成“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更能让外国人理解与接受。

(四)完善翻译策略

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公示 篇4

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对2005年前上报待批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善的通知》精神,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于2009年10月19日编制完成。2009年11月26日通过了由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的通知》有关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应进行公示,充分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部门审批。现对《**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示方式:分别在**市政府网、**市电视台、**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公示栏、芒砀路与欧亚路交叉口、人民广场、沱河风景带公示。

通信地址:**市东方大道**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用地科。联系电话:

邮编:电子信箱

公示时间:2009年11月27日—12月27日

**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市域规划范围:**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994.4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是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演集镇、城关镇、侯岭乡、城厢乡、高庄镇、茴村乡,总面积约392.4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东至永东工业集聚区,西至老城区西界,北至311国道,南至南环路,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90.92平方公里。规划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4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5平方米。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54.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 2009—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

三、城镇空间结构规

确定**城镇空间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优势地区城镇的率先崛起,打破现状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从这一基础出发,确定**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为:“强化轴向骨架生长,形成指状城镇空间”,最终形成 “两轴两翼,一主

四副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规划期内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加强重点镇与中心城区在功能与空间上的协调整合,促进区域城镇空间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

(1)两轴:一主一副两个发展轴。北起条河南至黄口的发展轴是**市城镇、产业发展的主轴,是**市工业、矿业、旅游业等产业重点发展地带,且连接起**的两条高速公路,对外交通条件优越,城镇与产业向这一发展轴集聚是经济、社会、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311国道东接徐州、西连亳州,是**市东西向重要的交通走廊,其沿线构成**市城镇、产业发展的副轴。

(2)两翼:西部与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作为市域城镇发展的两翼。西部与南部地区是主要的农业地带,要按照国策解决好“三农问题”;北部地区是矿业、工业和旅游资源开发地带,要协调好矿业开发、工业发展、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好塌陷区治理及居民的安置工作。

(3)一主:**中心城区是**市的主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

(4)四副:芒山镇、陈官庄镇、酂城镇、马桥镇,作为市域发展重点镇。

(5)多点:一般建制镇和乡政府驻地是各乡镇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服务基地,要发挥各

自优势,建设具有特色和活力的乡镇。

四、城市性质定位

**是**省以能源、有色金属、食品工业及其精深加工为主导的重要的现代化工矿城市,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副中心。

五、城市发展目标

要把**市建设成为:

中部地区和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省重要的煤化工、铝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扩大面粉加工业规模、延伸加工制造产业链,促进仓储、贸易、会展等相关行业发展,形成面粉产业链条,打造名副其实的“全国面粉城”;

进一步推进资源依赖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采矿沉陷区改造,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转型,形成**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宜居示范城市;

整理和发掘夏、商、周文化资源以及隋唐大运河文化遗址,在保护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打造以汉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特点的文化旅游名城;

加强**在中部崛起以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中的作用,加快豫东地区重要的增长核和经济次中心的建设,形成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城市。

六、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结构

以城湖为核心,组织外围新城、老城、永中工业集聚区以及永西工业集聚区,使**市城市空间结构从“被动分散组团”走向“有机紧密组团”空间布局,形成“一带一核两城三区”的中心城区空间模式。

“一带”即以沱河为主体的生态景观带,成为串连几个组团的生态纽带。

“一核”即老城及新城间以城湖为核心的生态核心区。“两城”即老城和新城,是**中心城区的主体生活空间。“三区”即永中工业集聚区、永西工业集聚区及永东工业集聚区(独立工矿区),构筑**南部工业走廊。

七、城市用地远景发展设想

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 篇5

达到至少“30年一遇”

商报讯

(实习生 王晓婕 记者 汪琦)这两天,市规划局编制的《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正在杭州市规划局(文三路15号)一楼大厅、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市民中心裙楼L座)以及杭州市规划局网站()公示,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6月25日前去看看,提出自己的意见。

市规划设计院一位姓冯的工程师说,这次规划参考了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属于历年来规划标准最高的一次,到2020年,将杭城的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到能应付30-50年一遇暴雨标准。

杭州目前的排水系统,主要通过路面和绿地上雨水箅子流入窨井,再经由市政管网,排放到城市河道中。

马路边上的雨水箅子,不起眼,重要程度却不容忽视。下暴雨的时候,雨水箅子是排水的第一道关卡。可是杭州的很多雨水箅子并不达标。大部分雨水箅子规格为45厘米×30厘米,泄水量最小的仅2L/秒,最大的也不过7.8L/秒。而这次规划,决定给雨水箅子来个大升级,将规格改成75厘米×45厘米,每秒可排水20L-27L。

雨水进入窨井之后怎么排出去?规划中,杭州首次尝试划分排水分区的方式,将全市划分成382个子分区,其中主城区239个,余杭区113个,萧山区30个。这样一来,可以确保雨水就近排放入河。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还将新建雨水管网,并对现有的80条雨水管进行提标改造。

冯工说,以前,杭州,转塘、滨江等地有很多农田,雨水可以不断下渗到田里。现在,高楼大厦平地起,农田消失后,这部分调蓄洪水能力也消失了。规划中,今后将西湖、西溪湿地、仙林湿地、丁山湖、金沙湖、白马湖、湘湖等8个湿地湖泊作为调蓄设施,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建圩区、抬高地面、内河治理等防涝措施,重点整治骨干排涝河道106条,打通白石港、机场港和新开河等3条断头河。

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 篇6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 诸如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从城市街道、旅游景点、公共场所中文名称 (包括街道、商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 标语、口号、商标、品牌以及企业 (公司) 简介、产品说明书 (简介) 、菜名 (菜谱) 到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等。在交际功能上, 公示语主要具有介绍、提示、指令和限制等特点;在表现形式上, 公示语具有简洁、规约和互文的特点。在中国, 一个城市的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应用是否广泛是这个城市开放程度的直接体现, 应用是否规范是对这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检验, 翻译是否得法是这个城市整体素质的直接展现。本文对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公示语翻译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合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指出目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二、公示语翻译研究现状

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发现, 近年来有关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这一方面说明目前许多地方公示语的翻译错误已经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与我国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专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专家学者们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 列举出各地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 论述某一具体城市公示语翻译的有南京 (王银泉, 2006) 、北京 (金龙, 2005) 、广州 (杨国民, 2007) 等, 极少论及到区域经济圈或城市圈, 仅有涉及长株潭城市圈的。而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在我国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些经济区在许多方面共享资源, 制定共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 区域圈内许多方面需要保持一致, 才能协调发展, 其中公示用语便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否则会给区域经济共同协调发展带来障碍。

三、武汉城市圈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

为了解武汉城市圈公示用语汉英翻译现状, 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公共区域主要中英文公示用语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武汉城市圈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站点等, 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 发现武汉城市圈英文公示语在翻译方面主要存在拼写错误、死译硬译、信息失真、中式英语等语言和语用方面的问题, 并就如何有效纠正这些错译、误译的公示语, 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规范化进程, 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对策。目前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拼写错误。

公示语的拼写错误主要表现在字母大小写不规范、英文字母遗漏或多出, 单词拼写错误等。如某购物商场一层的导购牌:名表眼镜FAMOUSE WATCH&GLASSES, “名表眼镜”的英译文中“FAMOUSE”多了一个字母E, “GLASS-ES”是复数, 但和它并列的“WATCH”却是单数。应改为WATCHES, 所以正确译文应为“FAMOUS WATCHES&GLASSES”。“美容中心”被译为“LADIE’S BEAUTS CENTER”, lady的所有格形式的正确写法是“LADIES’”。这样的错误即使英语初学者也会发现, 但在该购物商场却频频出现。又如, “所有商品不还价All fixed prices, No bargain, “No bargain”应该改为No bargaining。XX大厦的“XX美容中心”的译文是Barcuty Salon, 应为Beauty Salon。仔细观察, 这样的错误不少。

2. 死译硬译。

死译或硬译是当前公示语英译的常见错误。死译或硬译是指译者直接按原文词句、内容、结构或顺序译出, 搞对号入座, 以词害意。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译文不符合英语标牌和标识用词特点和行文习惯, 使人难以理解, 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在一家大型超市连锁店的购物导向牌上的英语译文错误还有一个共同的错误, 明明是用一个专门对应的词语就可以表达的商品, 其英语译文却被按照句子来翻译, 但又不是句子, 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动词短语, 从而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译文, 令人哭笑不得。这些导向牌包括“减肥茶”, “洗衣皂”, “洗手液”, “家具护理用品”, “洁厕用品”和“杀虫水”, 英语译文分别是Reduced Body Weight Tea, Washes Clothese the Soap, Washes the Hands the Fluip, The Furniture Nurses the Thing, Clean Restroom Thing, Kills the insect Water。毫无疑问, 这些译文犯了翻译中最常见的硬译和死译的毛病, 或者说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翻译。导致死译或硬译的原因是译者对原文真正的含义缺乏理解, 或是在翻译时害怕漏掉原文的内容, 或不知语言乃是文化的载体。

3. 信息失真。

公示语是为公众提供实用信息的媒介。如果说信息意义不明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那么信息内容失真则会严重影响话语语力的效用。在这种情况下, 话语本身携带的信息是不真实的, 会导致话语中的陈述都无法成立, 信息接收者所做出的任何行为也都会徒劳甚至错误。这种类型的翻译错误在旅游景点的介绍文字中十分常见。例如某景区“方塘数亩”被译为“The pond is small and peaceful”, 一大 (数亩) 一小 (small) , 意义大不相同。“游客满意, 流连忘返”被译为“Only Satisfied Visitors Will feel at home”, 若回译该句, 则为:“只有满意的游客会感到宾至如归”, 令人备感诧异。再例如, 某食品店写着“热红茶—Tea;热奶茶—Milk;水冲方便面—Noodle”, 不明真相的外国游客恐怕要大呼上当了。如此种种带有误导性质的公示语, 给公众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也导致话语真实意图传输的失败。

4. 中式英语。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话语规则, 只有符合当时当地的公众的社会心理需求, 一个公示语所传达的信息才能被广为接受, 这些非语言因素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实践中很多公示语的翻译都未考虑这一社会心理背景, 仅仅关注字面的机械翻译, 就是所说的中式英语。如某超市的“干货”被译成“Fuck Goods”, “Fuck”在英语中是含有污辱意义的词汇, 不应该在超市这种公共场合出现, 更难以让人接受。又如“民族园”被译为“Racist Park”, “Racist”充满了种族歧视的意味, 外国游客一看便心生厌恶, 更谈不上对信息的正确理解和接受。某公园的入口处写着“No Spiting Everywhere”, 令人游览的兴致顿失。以上种种语用失误, 反映的不单单是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问题, 而很可能会被信息接收者归咎为信息传讯者的粗野或恶意行为。此外, 为最大限度地达到信息的成功传讯, 公示语在内容上要力争提供最准确、最充分的信息;为最大限度地理解、接收信息, 公示语在表达上又要保证最简洁、最直观的效果。

四、武汉城市圈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化的建议

造成上述翻译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译者的中英文基础不扎实;母语的负面迁移;缺乏对目的语文化背景及中西方两种文化差异的理解;城市管理方对公示语翻译不够重视。在国际化进程中, 要做到与国际接轨, 首先需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加强公示语翻译的研究,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公示语垃圾、改善公示语翻译质量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目前, 翻译界对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功能意义、翻译准则等仍然存在许多分歧,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公示语翻译的混乱局面;其次, 应该制定规范, 将汉英公示语的语言文化特征、常见的标准化翻译等整理出版;从事公示语翻译者应加强相关语言文化的学习;此外, 像户外广告的审批管理一样, 应明确公示语翻译的归口管理部门, 加强其监督功能和译者的责任意识。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当前各区域经济内部也加快一体化建设, 对外交往日趋平凡, 区域经济内各地公示语汉英翻译统一规范的矛盾也日渐显现。武汉城市圈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各公共场所的公示用语进行了搜集整理, 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有关翻译理论提出了整改建议。

关键词:公示用语,汉英翻译,城市圈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5 (2) .

[3]牛新生.公示语文本类型与翻译探析[J].外语教学, 2008 (5) .

[4]邵有学.公示语翻译的再思考[J].中国科技翻译, 2009 (5) .

[5]易庆辉.话语层翻译的建构标准在翻译分析中的运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4) .

[6]赵小沛.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

运城市公示语英译错误及对策 篇7

摘要:公示语以面对公众的形式达到某种交际目的,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之一。公示语翻译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形象及其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解决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笔者对运城公示语英译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同时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公示语翻译质量的重视, 使其更加规范和谐。

关键词:运城市公示语,翻译错误,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 2006 (6) :42.

[2]万正方等.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4, (2) :74.

登封市城市规划公示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邹城市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783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其中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8家 (三级综合医院1家, 二级综合医院5家, 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 县市级妇幼保健院1家) ;一级以上医疗机构33家 (镇卫生院14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 厂企综合医院6家, 民办医院8家, 县市级皮防站1家, 县市级结防所1家) ;社区卫生服务站48家;门诊部6家;个体诊所95家;村卫生室593家。

1.2 标准和方法

1.2.1 制定评分标准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制定《邹城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管理评分标准表》。内容均包括:许可证件、诊疗科目及设置、医疗管理及文书、人员聘用及资质、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传染病疫情上报、医疗广告发布、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是否受到举报投诉等10个方面。卫生监督员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诊疗病人走访等方式, 逐项填表打分来综合评定等级。

1.2.2 等级评定方法及标示

评分表采用100分制, 以标化分值作为最后得分, 标化分=实得分/ (总分-缺项分) ×100。根据标化后的得分。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誉度分为三个等级, 得分85分以上为规范级 (A级) , 标示为二颗红五角星;得分84~70分为合格级 (B级) , 标示为一颗星;得分69分以下为不合格级 (C级) , 标示为二颗虚线红五角星。

1.2.3 公示的形式和内容

邹城市卫生局对卫生监督员评定的结果审核确认后, 发文公示。同时, 通过邹城电视台、《健康促进》报、《邹城在线》网等媒体进行公示。在医疗卫生机构, 设置统一样式的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 悬挂在诊疗区域的明显位置。公示栏内容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证书、卫生监督机构综合评价结论 (公示等级和标示) 以及卫生监督机构名称、责任卫生监督员、公示日期、举报投诉电话等。公示时间自本次检查开始至下次检查时。公示栏由卫生监督员定期更换。未经卫生监督机构允许, 医疗机构不得将公示栏私自摘下。

1.2.4 公示的后续监管

对评为规范级的医疗机构予以表彰, 每年卫生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对合格级的医疗机构每年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对不合格级的医疗机构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将暂缓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校验。

1.3 关键监督项目控制

在等级评定过程中, 如发现有下列之一者, 即直接评定为不合格级: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及时校验;⑵超范围、超科目开展诊疗活动;⑶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⑷发生传染病疫情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疫情扩散或发生医疗事故。

2 结果与分析

按照相关标准, 最终评定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级77家, 合格级645家, 不合格级61家。规范级占总数的9.83%, 比例最高的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达37.50%。不合格级占总数的7.79%, 比例最高的是个体诊所, 达23.16%, 其次是门诊部, 占16.67%。主要扣分的项目是医疗管理及文书书写为95.15% (745/783) 、医疗废物处置为81.86% (641/783) 、消毒隔离为33.46% (262/783) 。 (表1)

3 讨论

3.1 引进了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的推行, 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主动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患者能够根据公示牌上的信息, 快速识别医疗机构的真伪。这样既方便群众了解医疗机构的基本状况, 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选择有资质的医师就医, 又保护了患者的知情权, 为患者营造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同时, 公开了举报投诉电话, 为群众创造了社会监督条件, 方便患者维权投诉。

3.2 建立了较为高效的卫生监管机制

通过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加强了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后续监管。卫生监督员可以根据评定的等级, 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 把有限的卫生监督力量放在监管的薄弱环节, 从而提高了医疗市场监管的效率, 缓解目前医疗市场监管任务重, 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3.2 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自律诚信水平

通过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加强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增强了依法行医观念, 全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规避医疗风险的能力[1]。由于评定的结果向社会公开, 不合格级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形象及经济效益, 所以医疗机构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等待监督检查, 而是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 对照标准寻找差距, 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大大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自身管理和诚信水平[2]。

3.3 加强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

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各医疗机构需要上报申报材料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和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证书复印件;医疗科室设置、相关制度与方案;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消毒隔离制度、消毒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 。通过报送材料, 使医疗机构自身规章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从而规范了其诊疗服务行为。

4 建议

推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只是对已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公示。建议今后将此工作拓展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准入前:即申请人获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后。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审核, 对关键项目不达标的不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以把好发证许可关[3];对符合发证条件的分别作出“规范级”、“合格级”的审查结论, 并分级进行常规卫生监督管理。在今后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 强化对个体诊所、门诊部等私营医疗机构的监管, 规范其医疗管理及文书书写、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等方面的常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淑萍, 段杏丽, 宋学.医疗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监管可行性探讨[J].河北医药, 2007, 29 (9) :1011---1012.

[2]徐建国.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监管的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9) :691—693.

上一篇:工程项目分包协议下一篇:儿童医院医生工作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