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听课记录(精选11篇)
1、老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呢?”
学生回答:“我喜欢„„是因为„„”
再问: 你喜欢狐狸吗?(导出新课)
板书:11 金色的脚印
2、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有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组讨论)
启发式提问,老师板书:
小狐狸
喂奶 放生
咬木桩
喂食
老狐狸 正太郎
拯救
评: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板书很好!
3、快速默读,找出文中让你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
老师总结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解释“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
评:情感升华部分,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评析:
夏老师和杨老师风格不同,他很儒雅,沉稳内敛。
《金色的脚印》作为一篇 自读课文,夏老师的教学设计步骤很简单,构思非常清晰有条理,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但整堂课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略嫌沉闷。
作为一篇阅读篇目,注重的是学生自我情感体验。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教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遗憾的是,也许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很少。假如狐狸的品质,如: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等,是由学生自己讲出来,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话,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了“狐狸对人类很善良”。“善良”一词误用,应改为“友善”,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
整节课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时间的把握不到位,导致拖堂和草草收场。
一、语文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感染力
其实, 这一条对其他学科教师也很重要。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艺术感染力, 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 引出狭小的课堂, 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 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 一边听老师的介绍, 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 谁能将它演绎得好, 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 烘托了课堂的气氛, 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自读感悟让课堂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 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 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 指导了感悟的方法, 同时, 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 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 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 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有老师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 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 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 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 还剩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 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 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五、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
解释“赠”。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习生字:
(1)画出生字词,透过拼音认读,自己读----指读----齐读
(2)指导写字
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5、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6、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7、抽生读、齐读
8、学生汇报此刻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9、师生配合朗读古诗A、教师读题目以及作者和诗句前3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B、调换C、学生齐读全诗
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
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己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听课评析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下面为大家带来小学语文课听课记录,快来看看吧。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
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读
肚肺腭胎
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
(1)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设问)
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生:巨大
生:庞大
生:庞然大物
2、特别大、非常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为什么同象比?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
生:那是假设
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鲸是哺乳动物,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刚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
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用2个很长?
生:一个很长不够。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
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
3、再读这段话,把刚才我们忽视的词强调出来。
4、出示句式:我们知道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但是,你可别忘了。
五、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展开辩论。
1、读第4、5节,了解鲸的习性。
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能力。
点评:
林老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充满激情的语言,加上精彩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老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
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
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发展了学生思辩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评:
林老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
林老师教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公开课 《翠鸟》 听课地点
澄迈县西达中心学校
班级 三(2)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原文地址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9277)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翠 鸟
鲜 艳 腹部
赤 褐 色
衬 衫
灵 活
疾 飞 等 待
小 泡
锐 利
饲 养
逮 住
希 望
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ú。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三、熟读课文
听课评议
1、新闻两则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借鉴。】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二、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
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二、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课后下了不少功夫,一个个成语后面都有一段战争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看,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看谁又能说的多。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主持人:好,名人们对战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对这些名言需要反复体味,才能领略他们思想的精髓。〔评委打分〕
三、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四、拓展延伸。
请你以 “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评:一场学生为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一,巩固了单元的学习成果;其二,增长了学生的见闻,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生活;其三,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9、老王
一、导入。
二、设问导读。(一)、画说老王: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二)、问询老王:
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三)、走近老王:
1、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2、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一)评说老王: 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品味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课堂的条理很清晰,亮点在什么地方呢?问题的设置上面真的很到位,每个问题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某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1、中国石拱桥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
1.生字词积累。
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结构特征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评: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容易明白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也能够很容易找到答案。但是没有将说明文的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能不说是遗憾。后来与老师交流得知,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30、诗四首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三、研读与赏析。
四、齐背课文
【评:从一点切入诗歌的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学的也很轻松,老师教的也很轻松。最后回归到主题的提炼上——回归自然,回归自我。】
1、藤野先生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1、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真的认为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的意思是什么?(丑陋)──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
2、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
鲁迅对这些只知游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者的鄙视,所以鲁迅离开东京到了仙台。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板书: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暗线)
四、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五、速读课文,练习一下概括能力,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 板书: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习;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从这几件事中可看出藤野先生的什么特点? 板书: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
六、鲁迅为什么要到仙台去学医呢?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鲁迅的《〈呐喊〉自序》,谁能给解释一下?(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
从这里我们能再次感受到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
那么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
【评: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学习起来是很困难。老师将文章的线索在第一课时就提出来。的确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适当的资料补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消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活跃了气氛,增长了见闻,提高教学效果。】
列夫•托尔斯泰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二、整体感知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
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4)长相:普通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3、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这一段呢?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又一次全方位地了解了他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对他的形象又有认识,同时也是过渡段。
四、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评:紧抓住描写手法的运用来教学是教师着重强调,通过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托尔斯泰的特点。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少了些。可以将更多的主动交给学生,当然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老师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
海燕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研读赏析(以下问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教师明确)
1.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文章还对海燕所处的典型环境即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进行描写,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品按时间的变化,写了“暴风雨就要来啦”的三个阶段的不同自然景象。这三个不同景象的变换表明了形势的愈益险恶、阶级斗争的日益激烈,海燕的英勇顽强的崇 高性格和坚定乐观的英雄气概在景象的变换中被步步深入地烘托和显现。环境描写还给作品带来浓厚的抒情气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2.课文既是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等水鸟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这些海鸟心惊胆战、张皇失措、自私、逃避现实的情态,正是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者心态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了1905年前后俄国资产阶级对待无产阶级的态度,字里行间寄寓着作者无情的嘲讽和蔑视。对比烘托出海燕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除象征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外,本文还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理解体会其表达作用。
(1)在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明确:比喻和拟人。从形、色两方面生动形象地突出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善战的姿态。(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比喻、拟人、反复。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显示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海燕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体验反思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勇敢的海燕身上是不是可以找到答案呢?
要点:我们应像海燕那样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勇敢地顽强地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暴风雨”。
四、布置作业
请课外阅读现代作家郑振铎散文《海燕》并思考文后问题。
【评:这是《海燕》的第二课时,文章的教学充分吸取了前面教学的得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强,问题的设置上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接近生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一、创设情境,激情入题
二、说文解字,扫清障碍
三、感知内容,探究写法。
1、对内容的把握。
文章写了过去的罗布泊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而现在胡杨林死亡、寸草不生,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表达了作者对罗布泊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痛惜之情及对悲剧制造者的人的愤怒之情。
2、对语言的积累。
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1)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例如第13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用是表现罗布泊终于消失的遗憾。
(2)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罗布泊拟人化,如“那奇形怪状的枯枝„„求救之手”“站在罗布泊边缘„„痛苦与无奈”赋予了人的感情,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3)排比手法:连用四个“盲目”,三个“救救”等都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3、对写法的感悟。(1)对比手法的运用:
以往的优美的罗布泊与现在的悲惨的罗布泊对比: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憎恨。胡杨林前后的不同,作用同上。(2)一系列数字的引用。
11、12、13段的数据,说明破坏很严重。
四、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通过学习,明白了哪些你预习中不明白的疑难问题。还有什么疑惑?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写倡议书,可以写罗布泊的自述等,形式不限),抒发自己的心声。
【评:本课的教学继续升华了前面的交流经验,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完全是让学生为主唱了一出戏。教师的点拨也很精当,一句话切中要害,言简意赅。】
醉翁亭记
一、第三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本段共四句话,一句话是一幅图画,给每幅图起名字。明确:滁人游图
太守宴图
众宾欢图
太守醉图
3.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靠什么欢?太守醉图中,太守的神态怎样? 4.本段写的什么?
明确:滁人、宾客、太守游山饮宴场景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二、第四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2.宴饮结束就要“归” 3.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 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明确: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衬托: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4.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直到最后才道出它是谁,揭开谜底。5.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作者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①作者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
②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三、学后总结 1.古今异义词
2.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3.“而”的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判断句 “„„者„„也”
作者简介(教师介绍)
二、整体感知
重点字词的音、义。(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比较好。)
文中提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着重写了哪些?
这些景物给人什么启示?
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我的点评:四个问题不是同一个理解层次的,应该让学生把写景的句子读一读。要把每一个问题做透,才能有层次的、水到渠成的完成文本的学习。思考:整体感知应感知到什么程度?
本文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总-分-总。分的三个部分都是前写物(景)后面感悟哲理,在这里应该让学生感悟到,从而为下面的解读服务。
三、研析课文
1、学生配乐朗读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领读与齐读相间。
2、教师改写第一部分的123节,让学生比较。学生找出老师少写的句子。(教师如果要找关键的句子来品析,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提问。即:小白花是以怎样的姿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的?)
3、哪些词语应该重读?有什么好处?
我的点评:这个板块把写作手法、朗读方法、文章的中心杂糅在了一起。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被牵着鼻走,学得比较被动,没有生成,感觉课堂没有活水。这个板快就是让学生找出展现在眼前的图画美、分析精神之美、感悟哲理之美。第一部分教师领着学生学,第二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学使用摘书卡的形式学习,第三部分也可以用检测的形式来学习。思考:面对同样的结构的片段,应该怎样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有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的能力能有坡度的得到锻炼,使课堂越来越有活气?形式不同,侧重点不同。
4、依照此法学习第二、三片段。教师讲得太多太碎了。
四、拓展
《记承天寺夜游》
(一)精心设计导语,走进苏轼。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能当堂背诵全文
(三)学习方法指导
1.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读。2.尝试翻译全文,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四)探究 合作 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想着夜里去承天寺游玩?他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五)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六)教师小结。运用纲要信号简洁明了的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知识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七)当堂背诵课文。
(八)作业
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周二
《纪念白求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
派遣、狭隘、热忱、拍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2、3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
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4.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
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三、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2.对比鲜明。3.用词贴切,句式讲究。
六、布置课外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
2.阅读课后“练习四”中的短文,以《我心目中的白求恩》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出示竹子图片。师:这是什么?――竹子。竹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出示生字卡片)――笋。(出示实物)这就是笋。(动画演示“笋”字的写法)我们也来书空一下。
【个人观点:一入课就开始教学生字“笋”,巧妙、新颖、到位。但这里“笋”字的写法用动画演示,我个人以为还是老师自己范写来得有意思、有人情味。教师一范写,就让人感觉这课堂是有血有肉的课堂,是以“人”为主的课堂,是促进“人”发展的课堂。而动画演示,给人感觉是那么地冰冷,那么地僵硬,那么地没有生气。毕竟多媒体(科技)再怎么发达,课堂上仍旧有许多东西是不能替代人的。】
师:笋更小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笋芽儿。跟它打个招呼――笋芽儿你好!我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笋芽儿你好!――大家好!
(出示课题)笋芽儿这三个字中的“笋”、“芽”二字是生字,你会写吗?请你轻轻翻开课本,在课文中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个字。(生练写。)
【个人观点:仍然缺少一个范写、讲解生字的`环节。同时,教师自身缺乏对生字音、形、意的分析。虽然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提了一下,但给人感觉有点秩序颠倒。以上环节,我个人以为还是教师依次板书课题“笋”、“芽”、“儿”,在板书的过程中,穿插生字教学,再让学生练写生字。】
实物投影:一学生写的字,评一评写得怎么样。
【个人观点:评同伴写的字的优劣,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写字。值得提倡。】
2、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就是――笋芽儿。老师想请同学们先来读读课文,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读课文。第一遍读的时候可以看看课后的拼音,把这些字的字音读准确。如果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可以用“V” 这样的手式告诉老师。第二遍读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把课文读得通顺。如果你还有时间那还可以读第三遍。明白了吗?开始读吧!(生读)
3、学习字词,指导朗读。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你会读了没有。(男女生轮读,女生先读。)出示:呼唤。女生读,有拖音。师范读更正――呼唤。“揉眼睛”、“漆黑”、“扭动”、“唠叨”、“向上钻”――“钻”是一个动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它是一个平舌音。“辫子”、“滋润”――你们“滋润”的“润”也读得很好,它也是个平舌音。“山冈”――“冈”到底是第几声。“自豪”――好像没有读出一种“自豪”的感觉来,再读。
【个人观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正音,自然,有效。】
同桌互读老师课前发下来的词语卡片。师巡视。中间表扬学生们互读的方法好、多。
【个人观点:同桌互读,合作学习,并观察发现及时表扬学生的学习方法,值得学习。】
师:已经会读的小朋友眼睛看着老师。
【个人观点:这句话说得好,自然而然地让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继续听老师讲课。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要多说这样的话,婉转又不露痕迹。】
师:通过刚才的读,我们不仅会读了这些词语,而且能感受到笋芽儿慢慢地长大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老师觉得,它在长大的过程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哎,它长大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幸亏它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好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谁的声音。(播放打雷下雨的声音)这是――声音。春雨姑娘和雷公公都是笋芽儿的好朋友,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呼唤”(出示词语卡片“呼唤”)笋芽儿。老师建议大家再读读课文,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唤各有什么不一样?赶紧读吧!(生读)
你有发现了吗?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听。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生说)你怎么知道春雨姑娘的声音是很小的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生:是“低声”呼唤……)板书:低声。雷公公又是怎么样呼唤的――粗重(板书)。他们呼唤笋芽儿时的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春雨姑娘她呼唤了沉睡中的笋芽儿,所以她是――(出示词语卡片)“低声呼唤”。
老师作笋芽儿,学生做春雨。读句子(出示:低声呼唤:“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再读句子,呼唤课件中的笋芽儿。
师:跟春雨姑娘不一样,雷公公的声音却是――粗重。它用粗重的嗓音也在――(出示词语卡片)“呼唤”笋芽儿。这两个字你会写吗?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它们两字是同样的偏旁,是――口字旁。为什么用“口”字旁?
师范写“唤”字,讲解要点。师:你会写吗?找到这个词语,在它的后面认真对地写一写。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
【个人观点:“呼唤”这个词语为什么要放到这里来讲?】
师:已经写完的小朋友咱们可以来看一看,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课文中没有写,你来猜一猜,他会呼唤些什么?自己准备一下。(生准备)谁来呼唤一下?(生答)
春雨姑娘的呼唤和雷公公的呼唤各不相同,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笋芽儿 撒娇地 说:“是谁在叫我呀?”)谁来说一说。(评价学生说这句话时的语气――高兴、生气、奇怪……)到底是怎样说的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撒娇”。平时你都会跟谁撒娇?(跟妈妈)笋芽儿是个小不点,她可喜欢撒娇了,我们也学着她的样子来撒娇一下,读。(师评:我看见那边有一个小姑娘,读的时候身子都摇起来了,最像“撒娇”的样子了。我们再来试一下,读。
【个人观点:“撒娇”这个词语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执教老师的教学智慧。她从头到尾没有说撒娇是什么意思,只是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向谁撒娇?再通过评点一个学生读时的一个“撒娇”动作,来渗透什么是撒娇,最后让学生们学着她的样子再来读读这句话。当句子读好的时候,撒娇的意思也完全讲好了。这个环节值得回味!】
是呀,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醒来了。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出示句子: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自己先读一读。点名读。配上动作再来读这个句子。
笋芽儿一个劲儿向上钻,妈妈看见了,忙给她穿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妈妈在说些什么呀?(出示句子:妈妈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生读。
笋芽儿的妈妈跟我们的妈妈一样,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照顾我们。有了春雨姑娘的滋润,有了雷公公的呼唤,有了妈妈的细心照顾,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写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第6自然段。赶快读一读,说说笋芽儿钻出地面她都看到了些什么?(生读)交流。课文当中没有写的,你想到了,笋芽儿可能还看到了什么?生说。
所以(出示句子: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对呀,笋芽儿太喜欢这个世界了。“世界”这个词也是今天我们要会写的。大家先来看看世界的“世”它怎么写?(动画演示)看清楚了吗?马上考考大家,世界的世第二笔是什么?第三笔是?第四笔是?会写了吗?请你把字在田字格里写一写。写好的同学,请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出示:世界真是 !)你可以用上书本上给你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想像一下。请生说这个句子。
【个人观点:“世界”的“世”字先动画演示,再老师问第二笔是什么,第三笔是什么等等,在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世”字的笔顺给落实了。不错。】
小朋友,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美丽、奇妙的世界。春天各中图片播放。
看到这么美妙的世界,笋芽儿心里是怎么样的呀?所以她高兴地说(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的的春光啊!和要快快长大!”)生读。谁来试试,点名读。一起来试一试。句子前面有一个词语已经提醒我们这个句子该怎么读。(高兴)
【个人观点:把字词教学穿插在朗读指导之中。有效又不露痕迹。】
今天我们这篇课文当中,春雨姑娘她是在低声呼唤。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是怎么说的?雷公公他是用――粗重的嗓音在呼唤?看美好的世界,笋芽儿是高兴地说。看来课文当中人物怎么样地说,这个怎么样对于读好句子是很在帮助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朗读方法。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学会了。(汇总句子,逐个出示:A、低声呼唤:“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B、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C、粗重:“……”D、高兴地说:“多美好的的春光啊!和要快快长大!”)
【个人观点:以上这个句子朗读指导的小结提炼精彩之极。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了读好句子的窍门。】
4、表演朗读1~6自然段。
先分配角色,引导学生想想应注意什么?可以做怎样的动作?
5、小结,说说下节课学什么。
师:如果下节课我们要继续来学习的话,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帮老师,我们还有哪些内容是需要在下节课学习的?同桌两个小朋友先讨论一下?(生说)
老师就跟据你们说的这些内容,回去再准备一下,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回到家里也可以再去想一想,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下节课可以提出来。下课。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学习新课,初步了解金鱼。
1、请同学们看书,再出示课件图片。
2、师:你们看到有什么?(指名回答)
3、教师介绍鱼的种类,有2.4万种。
4、师告诉学生不能吃,是一种观赏鱼。
5、你想知道什么?生答:你想知道什么?(指名回答)
三、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观察问题,学生齐读问题。
2、课件配乐出示金鱼图片,学生边看边说出金鱼的种类。
3、课件出示问题。(外形、运动、吃食、呼吸)
4、师:在观察小金鱼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
观察金鱼一:
A、组长上台领金鱼
B、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组长上台领表填写。师巡视
5、请生上台找出鱼的部位名称(贴卡片)
6、师生评价(看看她们找对没有?)并适时出示课件鱼各部位的名称。课件出示:我观察到的金鱼的特点如下:学生讨论
7、教师提问:嘴巴是用来干什么的?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各金鱼的名称贴上对应的功能。
8、学生再次观察金鱼(并分发饲料),教师巡视。
9、师提问:你观察到的金鱼是怎么样的?(指名回答)
10、引导学生再观察,金鱼一分钟嘴巴的一张一合是多少下?(学生边观察边数金鱼的张嘴的次数)
观察金鱼二:
1、教师示范滴管的使用,观察红色的水金鱼是怎么呼吸的?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教师引导每组填好表格。
4、教师投影展示小组的表格。
三、课件出示蚂蚁和蜗牛的图片
1、出示维恩图,学生填写蚂蚁和蜗牛的异同点。
2、师问:蚂蚁的特点是什么?
3、指名回答。
4、出示课件蚂蚁的特点,学生齐读
5、出示金鱼的的特点,学生齐读。
四、布置作业
五、教师小结
评课记录:
林淑荣老师这节课准备得比较充分,无论从实验用的金鱼,还是老师设计的板书,都作了精心的设计。但还是处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1、本节课内容较多,时间较仓促。
2、个别实验有走过场的现象,学生记录表不能很好去完成、呈现。
3、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实验学生很感兴趣,但难度大,学生对操作材料的使用不能很好把握。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听评课的功能 1、教研科研功能
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听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所以,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就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2、激励发展功能
通常就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从相对意义来说)。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螺旋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是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
听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走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道路。3、教学诊断功能
学校领导抓教师的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指导。所谓临床指导是指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毛病,评估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这里的“床”是指教室,“临床”是指深入到教室中去。“临床指导”的操作技术包括观察前活动、课堂观察、观察后材料分析与交谈等三个阶段。
听评课就有“临床指导”的性质。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改革与问题总是相伴而生的,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如其它学科一样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譬如,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等,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对于教研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基本形式是观察与思考,新课程起步不久的2003年秋季,我开始从课堂教学入手,作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将平时听课中发现的典型课例及时记录下来,加以
整理,然后如牛儿吃草一般反刍琢磨,形成反思的文字。尽管这是草根式的研究,但它来自于亲历的课堂,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教学现象,因此这些来自于教学原生态的观察和思考是具体鲜活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文教学上曾有过“得得派”,主张一课一得,我的这些反思也是如此,力求一例一得,每个课例侧重解决一个问题。
反思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行为的认识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依靠“经验+反思”,这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告诉我们,强化教学反思以提升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鸿篇巨制,以建立理论大厦,但我们也需要零砖碎石,以铺垫前进的路途。因此我企盼这40篇听课与反思能起到铺路砖石的作用,让它铺垫在实践与理论之间,使成长中的教师少走一点弯路。
教研之路是苦乐旅程,正当我感受到这种课例研究的乐趣时,不料2004年的搬家将所写的十来篇“听课与反思”全部遗失,当时颇为泄气,打算放弃,后来到底拗不过职业的执着,又重新动笔。朝来暮往,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四个春秋,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零星的果实,尽管它如此微不足道,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所以还是倍感欣慰。
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深知自己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书中的一些看法肯定缪误不少,恳望同行坦诚批评指正。好在教研无禁区,思想唯有碰撞才会飞溅智慧火花。愿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相互切磋研讨,共同营造语文园地的万紫千红。
2007年12月
1、让诵读走进文本
【课题点击】
课题:《童趣》(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它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物外之趣”,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美丽而奇特。文章篇幅短小,生动有趣。
【听课回放】
2004秋季我市有六个县进入义教课改实验,这节课是市教研室到这些课改实验区进行教学视导时所听的一节课,听课的学校为一所农村初中。
上课开始,教师演唱台湾校园歌曲《童年》,由此导入新课学习;接着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学生介绍课文作者、上黑板给生字注音
;随后师生交流,了解课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完成了以上教学步骤之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面,课堂活动主要围绕诵读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诵读课文,交流感受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师生对话交流。
师:读过课文之后,请同学们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生: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语言较现代文难懂。„„„„ 师小结:文言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注意朗读的停顿。
2、听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朗读时字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在文中作圈点批注。
3、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4、推荐代表朗读
先由女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学生与教师进行评价;再由男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价。由于男生代表的朗读不够理想,评价过后,另一位男生主动起来再
次朗读,教师对这位同学给予表演鼓励。
5、同桌互读
同桌之间,一个读一个听,然后交换进行。
6、教师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诵读活动作简要小结。【课例反思】
《童趣》一文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形象,教师以诵读为主进行教学是十分得当的,也很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在诵读上面,即诵读停留于形式,未能进入文本。
首先,诵读的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中的五个诵读环节,每次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有什么要求,没有体现出来,教师仅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时,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和停顿”,而其它几个诵读环节皆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五次朗读活动尽管形式上有变化,但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层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
其次,诵读感知未能触及文本的内容。诵读是为了感知文本,品味语言,不能为了诵读而诵读。教师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写之事,再进行诵读,实际上将诵读与感知分离开来,不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一般认知过程。再如“诵读课文,交流感受”这一环节,诵读之后理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内容,交流认识,但教师并没有顺势而为,而是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将诵读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文本的形式上,的确是一个遗憾。
诵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对感知文本、形成良好的语感作用重大。新课程实施以来,诵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诵读只是手段,只有当它真正走进文本,成为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问题——解读文本的钥匙 【课题点击】
课题:《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山中访友》是一篇很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一颗纯真的童心体察自然,视山水为知己,赋景物以灵性,在拟人化的和想象丰富的文字中,表达出对山水自然挚爱之情。
【听课回放】
这是我在一所普通中学听的一节调研课,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作相应指导,由此感知课文的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师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①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你得到哪些启发?
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 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顺利,而第二个问题由于设计不当,效果不佳,来看几例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生①
读课文:“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入扎进泥土和岩石„„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回答:树林启发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人。生②
读课文:“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 回答:山泉启发我们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生③
读课文 :“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进嗓子,从古唱到今。”
回答:瀑布启发我们要无私奉献,不要贪慕私利。„„ 【课例反思】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可见,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十分强调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如何设计(生成)有价值的问题,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检验。本节课设计的两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个问题颇有价值,它直奔文章中心,可以有效帮助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问题提得生硬牵强,简单化概念化,且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这样设计当然很好,但《山中访友》不是这类文章。从内容上看,本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爱美之心。因此我建议将第二个问题重新定位,可以作这样修改:“作者对山中景物充满了感情,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如果说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是感知和揣摩文本,那么修改后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拓展延伸,其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说问题是我们解读文本的钥匙,那么这把“钥匙”开启的只能是相匹配的“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文,从课文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准备)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过程。
3.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课题点击】
课题:《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
【听课回放】
这篇课文的教学共两个课时,第一节课时学习《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学习《静夜》并研讨课后练习。两节课上得相当成功,尤其是第二课时的《静夜》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课一开始,教师便结合《天上的街市》进行诗歌阅读方法的指导(屏显):①了解写作背景;②把握诗的形象;③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象;④领会诗人的感情;⑤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这个起始环节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又是学习《静夜》之前的方法引领。接下来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诗歌学习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当中。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在全班交流。下面是学生讨论
交流的内容要点:
1. 关于本诗的背景和感情
《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 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2、关于诗的形象
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成了诗歌鲜 明的形象。
3、关于本诗的想象
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 想象既丰富又合理。
4、关于本诗的语言
《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
【课例反思】
教育的本质即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全面地发展,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常常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该如何学,这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个课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范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看似通俗的话语蕴涵着教育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传授学生以有效的方法, 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学习。对此,吕叔湘先生也有过精辟的阐述:“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是的,一般来讲,学生都具备潜在的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正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有途径之一,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4、教学结构之美:凤头与豹尾 【课题点击】
课题:《诗两首》(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是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两首诗皆以孩子的口吻抒发了对母亲的挚爱。诗的形象具体鲜明,感情真切自然。
【听课回放】
2004年11月初,安徽省新课程语文学科(7--9年级)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我市举
行,这是其中的一节参评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这节课开头导入和最后的结课颇具匠心,形成了
两个教学亮点,现将这 两个环节实录入如下:
一、导入环节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个调查,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记得的同学请举手。(生几乎全部举手)
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请举手。(生十余人举手)
师:哦,我们班同学记住父母生日的还不少。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上海的中学生能记得父母生日的不足30%,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生沉思)
好,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看看两位文学大师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结课环节
师:两首诗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1):它们都歌颂了母爱。
生(2):两首诗都借助某种事物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师:对,《金色花》借助金色花抒发了对母亲的依恋,《纸船》借纸船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和挚爱。这是它们的相同点,再来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生(3):一篇是写男孩的,一篇是写女孩的。
生(4):作者不同,前一篇作者是印度的男作家泰戈尔,后一篇是我国的女作家冰心。(同学笑)
生(5):《金色花》写得比较活泼,《纸船》感情比较悲伤、低沉。
师:说的好,它们的感情基调不同。明确了两首诗的异同点,下面请同学们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我会——”的句式,说几句表达自己对母亲孝心的话。(多媒体投影句式)
生(6):假如我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会载着妈妈到世界各国去旅游。师:你的母亲一定很高兴。
生(7):假如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会跳出最美的舞蹈让母亲欣赏。师:很有诗意。
生(8):假如我变成了一双手套,我会戴在母亲的手上,让她的手冬天不再生冻疮。师: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9):假如我变成了一只百灵鸟,我会每天唱出动听的曲子,让妈妈不再烦恼。„„
师:同学们说得很生动,都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刚才大家说的那些话能不能再具体点儿,把它们扩展成一段话呢?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说的或写那几句话扩展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自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课例反思】
写文章讲究凤头豹尾,一堂好的课从技术层面上讲就象一篇好的文章,简洁的导语直入课文中心,可谓凤头;有力的收束画龙点睛,称得上豹尾,这节课正是如此。
上课开始教师以调查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参与,而学生反馈出来的调查结果又引人思考——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缺乏爱心?由此进入新课学习,既自然顺畅,又与两首诗所表达的中心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理解。
结课环节的归纳与拓展,使两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比较阅读,深化了学生对两首诗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认识,培养了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仿照《金色花》中的句式,说几句表达自己对母亲孝心的话,这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学生表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一步理解诗作、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相互交流启发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课虽结束而意犹未尽,让人回味。
联想到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有的课堂导入不着实际,有哗众取宠之嫌;有的结尾拓展画蛇添足,有流于形式之弊。这样的导入和拓展脱离了文本,游离于教学目标,浪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相比较而言,本节课对开头导入与结尾拓展的处理十分可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成功的教学源于“经验+反思” 【课题点击】
课题:《小溪流的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本课是严文井先生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篇童话,作者通过小溪流一路前行中不断壮大的变化过程,讴歌了坚持前进、永不停息、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表现了“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主题思想。文章通篇拟人化,语言优美,富有童趣,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
【听课回放】
07年11月我市在开展“教学能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市级“教坛新星”的评选活动,参赛选手头天抽签后当场撰写教学设计(2个小时),第二天按参赛序号上课。评选活动中,这节课获得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第一名。来看它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播放歌曲《泉水叮咚响》,屏显严文井的照片。
师:同学们,200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怀念严文井: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息》,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息”来怀念这位刚刚去世的“童话爷爷”呢?(学生回答)对,那就是因为他的代表作就是《小溪流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支小溪流的歌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诵读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1)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积累情况。学生读有关词语,老师着重强调“淀”、“吓”等 字的读音。
(3)了解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溪 小河 大江 大海。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四个阶段的歌声、力量和劝阻者各有什么特点,勾画出主要词句。
(1)学生自由组合分为四组,分别学习小溪流四个阶段的内容,进行组内分角色朗读;(3)理解内容,填写练习题二中的表格。(屏显表格,每组推选代表填写有关 语句)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1)学生结合表格中所填课文内容回答,师生归纳,明确: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2)朗读体会。师生分角色朗读:师读劝阻者的活,每组推荐一人读小溪流
在四个阶段回答劝阻者时所说的话;由此感受小溪流语气发生的变化——语气语调由轻快活泼变得坚定沉稳。
2、小溪流成长中不变的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讨论交流,明确:不变的是小溪流永不停息地前进和追求,是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凭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不断成长。
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学生发言,师生对话,明确:是一首乐观、坚定、进取的歌。(板书)
四、品赏课文语言
(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认为优美的语句进行朗读,并作简要赏析,说说好在哪里。(2)屏显第二段有关语句,师生共同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语言特点。
五、体验文章情感
师:这节课,我们随“童话爷爷”严文井一起聆听了小溪流的歌,感受到了这首成长之歌乐观进取的精神内核。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条小溪流,也要奔向生活的海洋,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种种阻碍,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并以“成长是一首 的歌”的句式说一句话吗?
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课文谈各自体验;最后教师赠送几条关于成长的名言、警句。
六、布置作业
以“成长是一首 的歌”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变:小溪 小河 大江 大海 不变:乐观、进取、坚定 成长之歌
【课例反思】
《小溪流的歌》课堂教学我听过不少次,一般都是抓住小溪流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而本节课的可贵之处在于教师不仅关注到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变”,而且注意到它始终如一的“不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表现小溪流外部特征发生变化的语句,感受其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小溪流有没有“不变”的东西?经过由表及里地研读课文,学生感悟到文章的主旨,那就是乐观、坚强、进取的精神。可见,教师对为文本的解读是十分深刻独到的。
一篇长达5页的课文,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因为比赛规定课前不与学生接触),只
能用一课时完成,要想出彩的确很不容易。本节课在教学处理上比其他选手又技高一筹。首先,注重诵读,由于学生课前没有接触教材,对课文比较生疏,所以诵读感知必不可少。课堂上采取自由读、跳读、学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感知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主题、品赏语言、体验感情就显得水到渠成。其次,采用了分组合作的学习策略,长课文短教往往流于空泛,明智的做法是与其走马观花,不如各个击破,所以分组学习方式最为有效。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四组,分别研读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找出小溪流在该阶段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以及劝阻者的有关语句,顺利完成了课文的梳理。既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优化了教学过程。
这位执教老师来自山区的县里,曾参加过2005年的市优质课大赛,当时的比赛成绩并不理想,想不到两年后的今天,他的教学有了飞速提高。后来我在与他交谈中了解到,上次大赛失利后他反思了好长一段时间,并将这种反思带到教学实践中,坚持读书与思考,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为这位教师的成长感到欣喜的同时,我悟出一个道理:成功的教学源于坚持不懈的反思和点滴经验的积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的公式概括为“经验+反思”,这是十分精辟的,没有教学的反思便没有教学的长进,尤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更是如此。
6.脱离文本—阅读教学之大忌 【课题点击】
课题:《竹影》(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竹影》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写的是“我”和小伙伴在月明之夜看月亮、描竹影的游戏,由此引出中国画的艺术体验。其写作思路为“看天—看月—描人影—描竹影—爸爸讲画—感悟”,文章叙事自然,写景生动,充满了童趣和艺术内涵。
【听课回放】
这是教学大赛中的一节参评课,执教的是一位具有活力的青年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七个环节:
一、导课
教师由童真、童趣引发话题,导入课文,同时屏显课题。
二、检查字词预习
投影课文中的生字,要求给加点的生字注音。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找出文中记述的六要素。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写几个少年的游戏,由此引出对中国
画的艺术体验。
四、阅读探究
1、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发言。
2、找出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品味
学生朗读所喜欢的句子,并相互评价朗读情况。
3、讨论“爸爸”在文中的作用
讨论明确:“爸爸”引领我们步入艺术的殿堂。
五、读童谣体验童趣
投影当地的一些民间童谣,要求学生用方言朗读。(课堂上笑声迭起,气氛热闹)。
六、课堂演讲
教师以《我最美》为题要求学生当堂演讲。这时一位学生请教师先演讲示范,教师一愣,在思索片刻后讲了一个曾在书上看到的故事,遗憾的是所讲的故事与演讲题目没有什么联系。受老师影响,学生的演讲也不够理想。
七、结课
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个结束语,表达自己这堂课的收获。【课例反思】
本节课前面的四个教学环节设计不错,紧扣文本,循序渐进,但第5、第6两个教学环节脱离了文本,成为这堂课教学的一个缺憾。
先看第5个环节“读童谣体验童趣”,不错,《竹影》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那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但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通过深入阅读文本方能实现,没有对文本的阅读感知,没有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教师再精彩的分析指导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也许有人会说,教师让学生读童谣是联系生活学习课文,有何不好?不错,联系生活实际对阅读理解的确非常重要,但它是手段而非目的,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以便形成图式,有效地解读文本、构建意义。本节课丢开文本去欣赏童谣,看似联系生活实际,实则脱离文本,轻重倒置。更何况所提供的童谣年代已久,学生难有生活体验,当时课堂气氛之所以比较活跃,我想主要是学生觉得用方言读童谣很好玩。
再来看第6个环节“课堂演讲”,课堂演讲不是不好,而是要因课制宜,这堂课以“我最美”为题要求学生演讲,再一次游离了课文的学习内容,让人感到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另外,当学生请教师先来演讲示范时,教师由于准备不足一时紧张,所讲的故事与演讲题目又不相符,影响了课堂的效果。
脱离文本是不少公开课、比赛课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以为新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多活动,否则就是传统教法,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于是不惜丢下课本进行所谓的拓展延伸,以求得课堂的活泼热闹。殊不知,这种只顾形式、脱离文本的做法,恰恰是阅读教学之大忌。
7.散文教学的三个层面 【课题点击】
课题:《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安塞腰鼓》是一篇抒情散文,写的是黄土高原上那闻名遐尔的安塞腰鼓,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撼人心魄的恢弘气势,热情讴歌了黄土地上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文章节奏铿锵激昂,语言表达酣畅淋漓。
【听课回放】
这是一堂教学观摩课,执教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了层面教学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领悟要点,其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一、第一层面——诵读感知
1、播放安塞腰鼓录像,创设诵读情境。
2、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并示范朗读重点段落。
4、师生齐声表情朗读。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点。
学生发言,师生对话,明确:文章主要写安塞腰鼓,写黄土高原的后生,赞颂生命的力 量美。
二、第二层面——揣摩领悟
1、问题研讨
教师提问: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来讴歌生命的力量美?
由此品味文本的语言特色,着重引导学生领会排比句对凸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2、探寻美点
要求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找出喜爱的语句,并简要说出喜爱的原因。
3、质疑讨论
学生将课文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难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的方式进 行交流,解决疑惑。
三、第三层面——鉴赏熏陶
1、学生联系实际,谈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2、比较本文与所学的《敬畏生命》一文的异同。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两个方面作比较,以提高文学欣赏的水平。
3、教师评价和总结。【课例反思】
这节课上得轻松活泼,三个层面(诵读感知——揣摩领悟——鉴赏熏陶)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作用,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教学网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一层面的“诵读感知”,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悉课文,对文章内容要点和思想感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层面的“揣摩领悟”,主要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以探究重点,品赏美点,质疑难点;第三层面的“鉴赏熏陶”,通过比较与拓展,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由于“三个层面”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整个教学过程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层面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意义构建,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阅读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师生互动和谐,课堂上充满了活力。
阅读层面教学是执教老师所在学校承担的一项省级教改实验课题,这项课题实验表明,对于文学性较强散文和诗歌,运用层面教学方法十分有效。应该说这节课教学的成功,除了教师自身的素养外,主要得益于这项课题的实验。这告诉我们,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8.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课题点击】
课题:《周庄水韵》(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周庄是著名的江南古镇,这篇游记写了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所见所闻及所感,作者紧扣周庄最突出的特点——“水韵”,多角度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多姿多彩。文章融情于景,文笔清醇,意境柔美,有益于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
【听课回放】
每年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之前,我市都要将参评教师集中起来上考评课,这节课就是我在2007年9月担任语文考评课评委时听到的,印象很深,尤其是教学中的质疑探究环节,让我十分欣赏。现将有关片段回放如下: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
生①:“站在桥上的行人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这句话中,“相看两不厌”是什么意思?
师::有同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②:这句诗出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原文是:“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意思是,诗人和敬亭山相互间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
师:那么,课文引用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②:不知道。
师:看到这一句,我就想到卞之琳的一首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就是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看别人是一道风景,别人看你也是一道风景,审美的主、客体是相互的。回到课文里,就是说,站在桥上的行人看河里的船是一道风景,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
生:(齐声)也是一道风景。
师:对,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③:课文开头提到“一只弯曲的木橹在水中悠然搅动”, 这里写木橹有什么用意? 生④:我觉得文章开头写木橹,写水中的倒影,写天上的云彩和飞鸟,主要是突出水乡的特点。
生⑤:突出周庄景色优美。
师:对,我再补充一点,木橹、小船是过去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如今人们更多使用游艇,机动船。那么一开始,写木橹在水面上划动,就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周庄是古朴的。
生⑥:作者一共去了三次周庄,为什么前两次略写,而且放在一个自然段中,第三次写得那么详细?
生⑦;《周庄水韵》中的“水韵”是什么意思? 师:提得好!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五分钟后)
师: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⑧:第一次、第二次去周庄都是白天,第三次去,是在晚上,与众不同,自然作者的印象也深,所以详写。
生⑨:第三次是最近去的一次,时间离得近,印象自然深。
师:仅仅因为时间离得近吗?大家看,前两次作者觉得周庄怎么样,着力表现的是周庄什么特点?第三次去周庄是在旅游节的晚上,又着力表现了周庄什么特点?
生⑩:第一次把周庄比喻成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把周庄比喻成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都写出了周庄的宁静、古朴、温柔的一面。而第三次去周庄,正逢旅游节,周庄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礼花辉映下,周庄是美丽的,热闹的,梦幻的。
师:对,前两次着重表现的是周庄宁静的一面,后一次体现的是周庄充满活力的一面。在作者看来,充满活力的周庄不仅富有梦幻般的美丽色彩,而且充分体现了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所以浓墨详写。我们再看刚才同学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周庄水韵》中的“水韵”是什么意思?
生(11):《周庄水韵》中的“韵”是韵味,情趣的意思。
师:那么周庄这个“水韵”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情趣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12):周庄是宁静、朦胧的、温柔的,我从第四段看出。生(13):周庄是美丽的,和谐的,我从第一段看出。
生(14):周庄是热闹的,五彩缤纷的,充满活力的,我从第五段看出。生(15):周庄也是古朴的,我从第二、三段看出。
师:那么概括一下,周庄之韵表现为两个方面:她的宁静、古朴、温柔;她的美丽的、热闹、充满活力。前者是“悠远的历史”带给她的,后者是缤纷的现实带给她的。
【课例反思】
教学需要“预设”,没有“预设”便没有课堂的有序和高校;教学更需要“生成”,没有“生成”便没有课堂的灵动与活力。“生成性”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它不仅关注“教”的过程,更关注“学”的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的可贵之处在于:教师课前的“预设”(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课堂的“生成性”,为课堂预留了充裕的“弹性时空”,营造了交流互动的和谐氛围;课堂上教师通过“质疑探究”环节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由此形成课堂的“动态生成”,将学习的过程当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看,有的涉及到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如“想看两不厌”的含义;有的涉及文章的写法,如第三次游周庄为何详写;有的涉及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如题目中“韵”的内涵。这些问题有价值、有深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起来。
这个课例告诉我们,“生成式”课堂并非如一些老师所担心的那样——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只要我们课前备课充分,关注课堂“生成”,语文教学将会流光溢彩。
9.知人论世,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 【课题点击】
课题:《最苦与最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梁启超的这篇政论文写于1919年1月,论述的是人生苦与乐之间的辨证关系,主要观点是: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乃人生最大快乐。它体现了作者启蒙民众的政治理想。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简洁,富有说服力。
【听课回放】
这是一节市级教学公开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八个步骤:
一、谈话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询问学生:“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学 生发言,谈自己的感受,由此导入课文学习。
二、介绍作者
多媒体投影梁启超肖像和生平著述介绍。
三、明确文章观点
学生提取文中表达观点的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找出课文中阐述“最苦”与“最乐” 的有关内容,进而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朗读课文
男女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朗读课文中的两个部分(男生读1-2段,女生读第3段)。
五、理解本文的论证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2、学生发言交流:逐层进行论证,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教师分析归纳:本文分层论述,先谈未尽责任的痛苦,再引出尽责任的快乐,由此
阐述了苦与乐的对立统一关系。作者将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合而为一,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六、研读课文4、5两段
1、学生朗读4、5自然段。
2、师生互动,理解这两段内容大意。
七、品味语言
1、多媒体投影课文中一些精彩语句,要求学生分析品味,着重理解词语的作用及修辞 手法。
2、投影《少年中国说》中“少年强则国强„„”这段文字,学生朗读品味,进一步理 解作者的语言风格。
八、拓展延伸
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想和认识。【课例反思】
苦与乐是一个哲学命题,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梁启超,他对人生苦与乐的认识显然不同于常人的思想境界,他在文中所表达出来的强烈责任感和经世济民思想,是今天的初中学生难以领会的。因此,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节课尽管教学流程十分顺畅,师生互动比较融洽,教师的教学技能较为成熟,但美中不足的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上述的教学重难点。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呢?有效的做法是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念形态和写作动因。这做起来并不难,教师课前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提供(讲解)给学生便可,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何宏玲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和梁启超的“新民说”》,对我们学习和理解课文就很有帮助,现摘录该文要点如后:“梁启超始终不变的原则和目标是他的启蒙理想,他认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新民说》),„„因此梁启超启蒙的主旨是塑造近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形象,新的人格形象首先在于根除国民的奴隶性,培养国民的近代精神。”“梁启超以为责任是‘公德’之一部分,人人尽自己的责任,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新秩序的文明社会。”这番评述可谓知人论世,客观公允。如果课堂上能向学生讲清这一点,无疑会使
教学的内容丰赡起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切的感悟。
这个课例告诉我们,对于那些思想深刻的课文,仅仅就课文分析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善于知人论世——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经历进行解读,以深化阅读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10.课堂经不起过多的纠缠
【课题点击】
课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它由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一严重环境问题入手,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海洋所蕴涵的丰富食物资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行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听课回放】
2007年10月,我市开展了“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这堂课是某区进行初评选拔时的参赛课,教师的基本功和仪表气质皆不错,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比较合理:①了解海洋是未来粮仓的原因;②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③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性。遗憾的是教师在“说明方法”上纠缠过多,以至于课堂沉闷,缺乏活力。来看这个环节的教学片段:
师:本文为了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下面我们来探讨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讲解什么是说明方法。
教师先介绍什么是说明文,再提问讲解什么是说明方法。
2、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
学生发言,列举常见的说明方法;教师补充,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
为了使学生不混淆概念,教师又着重提问讲解“作比较”、“打比方”与修辞上“对比”和“比喻”的区别。
3、找出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作诠释。如:“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粮食——大米、小麦 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②列数字。如:“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③举例子。如:“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④作比较。如:“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 ⑤打比方。如:“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⑥分类别。如:“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补充和评价,如学生所找的例句中有的使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教师作了补充说明。
4、讨论课文中说明方法的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指导,多媒体投影文中六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课例反思】
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是重点、难点,教师便不遗余力分析讲解、启发诱导,企望一次性讲深讲透,而实际结果是——教师越启发,学生越茫然,以至教学陷入纠缠的沉闷局面。本节课在“说明方法”的处理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本来几分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花费了近二十分钟,先讲“什么是说明方法”,接着“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最后分析“作比较”、“打比方”与“对比”、“比喻”的区别,纠缠不休,影响了整个教学进程,使本来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教师从知识本位出发,总想一次性地将课文的知识要点全部灌输给学生,由于知识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实际,结果造成“能力与知识之间的比例失调”,学生便难以与教师形成课堂上的呼应。为了使学生说出预设的答案,教师便不断地启发和讲解,于是“纠缠”就在所难免。试想,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不久,教师就问他们什么是说明方法,对他们讲“作比较”、“打比方”与“对比”、“比喻”的区别,学生不糊涂才怪。其实,这堂课只要讲清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就行了。学生处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有些现在不宜讲授的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掌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道:“能力与知识之间的比例失调表现在:学生还没有具备应有的能力作为掌握只是的工具,教师却不断塞给他种种新知识,叫他:要掌握,不可放过!”所以他建议教师:“进行教学,要做到靠已有的知识来获得新的知识——这在我看来,就是教师水平高的表现。我听课和分析课堂教学的时候,正是依照学生脑力劳动的这一特点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结论的。”
希望我们记住大师的告诫,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使其循序渐进地获取新知识,只要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走出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
11.吃透教材,找准课文切入点 【课题点击】
课题:《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下)
本文是一篇描写地域风俗文化的优美散文,内涵丰厚、情趣盎然。文中描绘了三个不同场合下的歌会情景,它们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山野对歌”重在写唱歌的人,“山路漫歌”重在写唱歌的环境,“村寨传歌”重在写唱歌的场面,整篇文章洋溢着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欣赏与赞美。
【听课回放】
这是我市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堂示范课,执教的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步骤:
一、引入“风俗文化”,导入新课
1、、师生话谈“民族标志”。
2、、欣赏视频,引出本文课题。
二、品味“风俗文化”,走进文本
1、读一读——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云南歌会。
学生诵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中所描绘的三个歌会场面。
2、品一品——云南的妹子和云南的风光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要求学生以一个游客的身份表达自己对云南和云南歌会的第一印象,学 生发言谈感受。
3、悟一悟——云南的妹子、云南的风光与云南的歌会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写云南的妹子,点出了云南歌会的
人物美;写云南的风光,渲染了云南歌会的风光美。美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勤劳美丽的人民,勤劳美丽的人民创造了云南歌会这一风俗文化。
三、探究“风俗文化”,拓展延伸
1、简介作者沈从文。
师:“能有这一趟美丽的文化之旅,得感谢文化大师沈从文,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沈从文。”(投影作者的情况介绍)
2、重点探究
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拓展延伸:
①对比云南的歌会与港歌星的演唱会,二者有什么异同点?
② 面对火热的歌星演唱会和古老的云南歌会,请谈谈你对流行文化与民俗 文化的认识。
学生围绕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发言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由此深 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关注“风俗文化”,课堂小结
教师结课:课外多一点留心,加一点留意,我们的身边就有不少的文化现象,关注它们,热爱它们,发掘它们,正是点点滴滴的它们,才积淀成了奔流五千年不息的华夏文明。
附: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云南的歌会 山野对歌 人物美 山路漫歌 风光美 村寨会歌 场面美 【课例反思】
像《云南的歌会》这样的散文该从哪个角度来解读呢?执教者选择了“风俗文化”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以此涵盖、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样设计是颇具匠心的。
这样设计的定位十分准确。《云南的歌会》一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风俗文化”,教材的“单元说明”开头即言:“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执教者将教学定位在“风俗文化”上,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课文,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迷人魅力和人文情趣,显然准确把握了课文的主旨和教学的要点。
其次,这样设计使教学内涵变得丰富和深刻。来看教学的四个步骤:①引入“风俗文化”,导入新课;②品味“风俗文化”,走进文本;③探究“风俗文化”,拓展延伸;④关注“风俗文化”,课堂小结。这几个步骤始终围绕“文化”这根主线行走,层层推进,这样设计不仅简化了教学头绪,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给学生以不落窠臼的新奇感,使其心灵沐浴在明媚的文化春光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从而使教学内涵变得丰赡起来,语文课堂也变得鲜活而深刻。
找准课文的切入点,不仅有助于深入解读课文,而且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富有创意。新课程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语文教师不应当是照本宣科的工具,而应当成为教材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成为学生徜徉于语文缤纷世界的引领人。如何实现新课程对教师的这一更高要求呢?我想,吃透教材,找准课文的切入点,科学合理而富有创意地进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12.化失误为精彩的教学机智 【课题点击】
课题:《山米与白鹤》(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本文是美国作家贝特西
.贝尔斯的一篇小说,写的是主人公——少年山米的一段情感经历,表现了爱的伟大力量。作品中外祖父救助伤残的白鹤,体现了人类对动物、对生命的挚爱,它唤醒了小山米心中的亲情和爱心,使他从任性走向成熟。
【听课回放】
2006年初冬,我市在天柱山脚下的潜山县举办了06年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参加比赛的共有23位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大赛第一天上午的课题是《山米与白鹤》,4位选手执教了本课,他们的教学各具特色,其中第3节参赛课最为精彩,博得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是这节课教学中一个出彩的片断:
师:同学们,从山米的情感转变中,我们获得了对爱的感悟。那么,山米的 情感变化得感谢谁呢? 生:外祖父。
师:对!外祖父爱的举动感动了山米,也让我们获得许多启示。让我们一起
关注外祖父,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外祖父的语言、动作和细节,读一读,并用一段话来评价一下外祖父。
学生阅读、圈点,朗读、思考。
生①:老态龙钟的外祖父看见白鹤就兴奋,并显得年轻很多,那是爱让他年 轻。我爱你,善良的外祖父!
生②:白鹤不吃食,外祖父忧伤并显得更加苍老;白鹤主动找食,外祖父便 兴奋,他爱动物如同爱自己的儿女。
生③:外祖父,我要向你学习,热爱动物,热爱一切生命。生④:我觉得善良的外祖父也是倔强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有独到见解,不过,“倔强”的“强”不读“qiáng”,多音字,应读“倔将(jiàng)”。好,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词——倔强。
教师边说边板书,也许是一时紧张,将“倔强”写成了“倔将”。生(小声议论,随后指出):老师,“强”写错了,错了。
师(愣了一会,继而反应过来):错了?哦,谢谢同学们。瞧,面对这么多的评委与听课老师,你们紧张,老师我也很紧张,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改正过来呢?
一男生举手,老师让他上台订正。
师(微笑):谢谢你,我现在感觉到同学们对我的爱,因为你们帮助我进步。学生被教师的诚恳打动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课例反思】
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共7个环节,分别是:①导入新课;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③揣摩心理描写,悟情悟理;④再读课文,关注外祖父;⑤赏析语言;⑥听歌曲,谈感受;⑦布置作业。上面的教学片断是本节课的第④个环节(“再读课文,关注外祖父”),这个教学环节之所以精彩,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充分,通过对外祖父相关描述的品读与评价,学生深入把握了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二是教师面对自己出现的错误所表现出来的真诚与机智,尤其是这一点难能可贵。
教学大赛由于准备的时间仓促、心理压力大等原因,常常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料不到的问题,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的冷静与机智。作为语文教师板书出现别字,应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但由于教师的机智变通,不仅顺利的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而且变失误为精彩。教师坦诚的面对自己板书的笔误,真诚的感谢学生对自己的帮助,正是这种平等、真诚与机智,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打动了听课的教师和评委。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很难说不出现一点失误,如何对待教学中的失误呢?这个课例给我们作出了示范——坦诚地面对,不回避不掩饰;机智地应变,化失误为精彩。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可贵的童真;老师及时改正并感谢学生,是职业的真诚。细节中蕴涵着教育的真谛,使我们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13.准确把握课文乃成功教学之基点 【课题点击】
课题:《春酒》(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以浓郁的思乡情怀,温婉的叙事笔调,回忆儿时在家乡过新年喝春酒的往事,描绘出故乡甜美敦厚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远在海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听课回放】
这是我市2005年语文优质课大赛上的一节参赛课,执教的是一位来自农村初中的青年教师,本节课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播放一首思念家乡的歌曲,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领:本文记叙了几件事?(提示:根据文章的总起句、过渡句来概括)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发言交流。讨论明确:迎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2、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师引领:读到文章结尾时我们感到作者的感情有了变化,你能说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
学生活动:再次速读课文,交流认识。讨论明确:欢快热烈-→淡淡哀愁
三、研读赏析
1、找出文中“我”喜爱春酒的语句并赏析。
①学生阅读课文,圈点批注;②学生发言交流,赏析所喜爱的语句;③教师评点指导;④学生齐声品读课文的相关内容。
2、分析文中“母亲”形象。
①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②小组之间讨论交流;③明确“母亲”形象的特点:对乡邻,善良好客;对“我”,温柔慈爱。
四、探究与拓展
1、探究:怎样使作者找到真正的家醅?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拨指导,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浓郁的思乡情感。
2、拓展:搜集并展示思乡的诗文歌曲。
学生调动知识积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思乡的诗词歌曲。附“板书设计”: 春 酒 琦君
迎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课例反思】
这节课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譬如: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流程顺畅简洁,师生互动和谐充分,整体感知与研读赏析有机结合,等等。但这节课在大赛评选中的得分并不高,究其原因,除了执教者普通话有点问题(方言尾子较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课文重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到位。
我们知道,《春酒》一文通过回忆故乡新年喝春酒的习俗,描绘出乡村淳朴的风俗美、人情美,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祖国悠远绵长的怀思。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①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②品味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看,重点①在教学的第二个步骤“整体感知”和第四个步骤“探究与拓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重点②在教学中未能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的第三个步骤“研读赏析”本来应解决这一学习重点,遗憾的是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母亲”形象的分析上,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失误。本文既不是小说,也有别于那种写人的散文,文中虽有不少笔墨写到母亲,但主要用意是表现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因此不应将分析人物(母亲)形象作为重点。如果将此环节改为“研读课文,感受风俗人情之美”,那将有利于凸现本文的教学重点。
执教者之所以如此处理,根本原因是对课文尚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这也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此我联想起一位语文老教师的话:教师的第一要素是学养,第二要素才是技术。的确,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学养,方能吃透课文,把握要点,使教学获得成功。
14.简化头绪是为了突出重点 【课题点击】
课题:《晏子使楚》(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晏子使楚》选自
《晏子春秋》,记叙的是齐国丞相晏婴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故事。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作者善于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晏子机敏善辩的外交才智。
【听课回放】
为了了解苏教版教材在农村中学的使用情况,九月下旬我和几位教师来到了大别山区的 21 一所初中进行听课调研,《晏子使楚》就是此次调研中所听的一节课,它是本篇课文教学的第二课时,下面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上节课学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大屏幕投影10个加点的字,学生解释)
2、翻译文言句子。(大屏幕投影3个句子,学生口译)
三、学法指导
教师介绍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学生识记并理解。
四、看图说故事
投影根据课文绘制的三幅图画,学生看图概述课文故事梗概。
五、朗读课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六、表演课本剧
1、学生自愿组合上讲台表演课本剧。(共有两组学生上台表演)
2、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七、问题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
①楚王和臣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②晏子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③楚王问晏子:“齐人固盗乎?”如果你是晏子,当时会用怎样的话来回答楚王? 学生围绕以上三个问题阅读思考、合作讨论、发言交流,教师评点并相机指导,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八、评价晏子
师: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晏子是一位能言善辩、不辱使命、机智勇敢、坚定维护国家尊严的出色的外交家。
九、达标反馈
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
十、链接生活
说说晏子或其他人机智善辩的故事。
十一、片段写作
扩写课文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课例反思】
这节课亮点不少:第一,教法灵活。除了教师讲解之外,有学法指导,有学生的讨论交流和课本剧表演,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条件比较困难的山区教师来讲实非不易)。第二,学生活动充分。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教学氛围和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频繁,课堂有着灵动的活力。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改革的实施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教学行为,这是令人欣慰的。
这堂课的主要缺憾是教学环节过多,十一个教学环节至少可以简化掉三个。第九个教学环节“达标反馈”,可与第七个教学环节“问题讨论”整合;第十个教学环节“链接生活”可与第八个教学环节“评价晏子”整合;第十一个教学环节“片段写作”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下完成。如果能这样简化头绪,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它教学环节(譬如诵读),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将会显得从容充分,更有成效。
简化头绪以突出重点,这是新课程教学中十分强调一点。俗话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句朴素的话语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箴言。凭着美好的愿望不分轻重地面面俱到,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通病,其实这样教学不仅辛苦,而且往往事与愿违----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面面不到,这大概就是教学中“得”与“失”的辩证法。
15.合作探究,让学习变得愉快 【课题点击】
课题:《我有一个梦想》(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本文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的一次著名演讲,作者用激昂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抒发了心中的梦想,表达了渴望“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理想,展示了美国黑人为争取社会平等和自身尊严的斗争历程。演讲的语言充满激情和感染力,贴切的比喻和大量排比手法的运用,使人读起来荡气回肠,酣畅淋漓。
【听课回放】
这是一堂校本教研的观摩研讨课,该校语文组正在实验的课题是“语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接到学校的听课邀请后,我饶有兴趣的赶到学校,与课题组的老师及学校领导一道参加了听课。
一、播放电影片段导入
播放反映种族歧视的电影片段,由此引出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投影课文中的字词,抽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教师评点,纠正误读的字音。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师:早读课上我们已经朗读了这篇课文,并且布置了同学们预习,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探究的问题):
①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②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③作者认为该如何实现梦想?
学生活动:①学生阅读思考;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互动,合作探究;③各学习小组推荐代表发言交流。
教师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发言并相机指导,明确内容要点: 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民主和谐 现实:社会种族歧视,种族隔离
四、朗读体味,感受语言美
1、学生听课文录音片段(“我梦想有一天”至“我们终于自由啦”)。
2、学生自由朗读该片段,体味演讲语言的运用和所表达的感情。
3、品味精彩语段: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先在小组内表情朗读,说明喜欢的理由;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感情、表达效果等方面去感受)
4、配乐齐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段。
五、拓展延伸,感受精神美
教师提出要求,投影问题:
①阅读附文《马丁·路德·金》,结合课文谈谈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②如果能跨越时空,你会对马丁·路德·金说些什么?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发言交流,教师评点指导。
附:板书设计 抗 争 现实 种族歧视 种族隔离 梦想平等自由 民主和谐 举止得体 纪律严明
不懈努力 毫不动摇 勇于献身 【课例反思】
这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合作探究”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朗读体味,感受语言美”、“拓展延伸,感受精神美”,始终贯穿着合作与对话,小组活动成为整个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而是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乐园;教学已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行为,而是一种探究和思辨的过程。我们看到,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情境中,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课后我与执教者和课题组的老师作了交流,并询问了实验中学习小组的构成情况。他们告诉我,学习小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经过教师适当调整后产生的,分组的策略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组内异质”是为了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互补,促进发展;“组间同质”是为了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均衡发展,平等竞争。而“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的分组策略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依据活动时的情境,自愿结合,自由生成学习小组。他们还告诉我,自从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以来,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
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课改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令人欣喜的是,这所普通初中的老师们能自觉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的校本研究,并初见成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现代人格精神。可见,校本教研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佳手段,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6.教学的智慧——因材施教 【课题点击】
课题:《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文章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语言恳切而具有思辨性,尽管作者的某些见解有待商榷,但其中不乏远见卓识,读后令人心灵震撼。
【听课回放】
这是一堂教学公开课,整个教学共设置了五个步骤:1、导入新课,解题;2、默读课文,理清思路;3、探究研讨,理解内容;4、自主学习,成果展示;5、布置作业,结课。其中第二个步骤“默读课文,理清思路”为本节课教学重点之一,用了大约15分钟的时间,现将这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过程呈现如下:
一、教师提出默读要求
1、将各段中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做上记号。
2、划分文章结构并归纳段意。
二、学生默读思考
学生默读课文,给文中重要词句作上记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三、学生交流,教师评点指导
学生发言交流:朗读作记号的重要语句;谈自己对课文段落的划分以及对段意的归纳。教师评析指导: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按照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本文划分为三段,正如同学们所划分的那样。(多媒体屏幕投影本文结构)
引论(第1段):概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论(第2——10段):具体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结论(第11段):得出结论——敬畏自然。
学生记录并消化理解课文的结构和段落大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本文采取了层层推进的写法,条理清晰,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课例反思】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虽然带有较多的议论成分,但在写法上比较灵活,有别于一般的议论文,故称它为议论性的散文。从这节课教学过程看,教师显然模糊了它与一
般议论文之间的区别,将本文按照规范的议论文来教了。正因为如此,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清结构和归纳段落大意上,导致教学中的处置不当。本文的结构不是不可以讲,但不宜花过多的时间纠缠于此,因为理清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另外,对初二的学生讲“引论、本论、结论”这些专业术语,也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实际。
关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人教社语文(八年级)培训资料上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二是品味文章的语言。其建议很有见地,准确把握了本篇课文的教学特点。这节课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教师未能区别议论文与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之间的差异,将本文按照一般议论文的教学模式来教。后来在与这位老师交谈中了解到,他长期在高中教学,对初中教材和学情比较生疏。
由此想到因材施教,我认为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学原则,也是一种教学智慧。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个别差异)加以区别对待。如果按照现代教育理念来重新诠释因材施教,那么这里的“材”应该包含两层意思――教学对象和教材。从教学对象的角度讲,因材施教就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实施教学;从教材的角度讲,因材施教就要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即根据教材(课文)的具体特点设计教学。否则教师水平再高,课讲得再精彩,也不能算是优质教学。
17.语文教学的“虚”与“实” 【课题点击】
课题:《给女儿的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本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作者针对女儿提出的“什么是爱情”这一敏感而棘手的问题,巧妙的运用童话故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爱情真谛,对女儿及其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进行了积极健康的爱情观教育。书信言语真诚,充满着诚挚的父爱和博大的教育关爱。
【听课回放】
这是我市某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中的一节语文课,我和二十几位参加活动的语文老师听了这节课,大家都很想见识一下怎么教学这篇有关爱情话题的课文。
一、导入
教师导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一代又一代的人对它充满憧憬与追求。然而,爱情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的爱情?相信我们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的信》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检查预习
1、填空
苏霍姆林斯基是________(国籍)著名的教育家,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等著作。
1、注音
繁衍()刹()那间 忐()忑()麦穗()窝()棚 一杯()黄土
2、根据拼音填汉字
bo()然大怒 迷huo()不解 zhu()立 怒不可e()无与lun()比
教师逐项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起来回答并上黑板书写。(注;整个过程约8分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
2、概括书信的内容要点。
3、学生发言交流,谈读后的第一感受。
四、研读课文
1、父亲在信中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了吗?他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呢?
学生阅读思考,发言交流,教师指导,明确:没有直接告诉女儿,用了讲童话故事的方 式,这样写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接受。
2、老祖母是怎样看待爱情的?
学生阅读、摘要、交流,教师评点,明确: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竭的、使人 类时代相传的纽带。
3、在信的开头和结尾,父亲告诉女儿应怎样对待爱情呢?
学生阅读、摘要、交流,教师评点,明确:要做明智的人,要懂得爱,要有人性美,要像真正的人那样去爱。
4、品味精彩语段或句子。
学生朗读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并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问题:假如你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或儿子,读到这封信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感想。(注:此过程约10分钟)
六、教学总结,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给女儿的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上帝的见闻 什么是爱情{ 老祖母的话
怎样对待爱情——父亲的告诫
【课例反思】
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顺畅,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坦诚交流,和谐互动,教师成为学生中平等的首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但作为学校教学开放日推荐的观摩课,它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一个是“检查预习”环节,一个是“拓展延伸”环节。
应该说安排这两个教学环节十分必要,通过“检查预习”,可以督促学生认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等基础知识,有利于夯实基础,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同时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拓展延伸”,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见解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其口语表达的能力。问题是这两个环节所占用的教学时间过多(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有喧宾夺主之嫌。
一课时的公开课教学,其容量较平时的正常教学要大得多,有限的45分钟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不少的教师为了使公开课教得扎实,为了使课堂生
动活泼,便在字词等基础知识和拓展延伸上面倾注大量教学时间,这是不可取的。尽管这些教学环节很有必要,但毕竟不是教学的重点,强化了它们必然会挤占教学重点的用时。其实检查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完全可以采用抽查的方式,没必要一一落实,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有些字词还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加以巩固。同理,“拓展延伸”也没必要“多多益善”式的发言,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找几位学生有代表性地谈谈感想即可,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内容大致相同的重复发言。
由此我想到了“虚”与“实”的问题,中国艺术表现里的一大特色是“虚”与“实”的有机结合,美学家宗白华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虚’和‘实’辨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艺术表现讲究虚实的结合,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尤其是公开课教学,教得太“实”(如字词的全面检查和落实),则显得滞重、繁琐;教得过“虚”(如谈感想体会之类的拓展延伸),则缺乏深度和力度。只有“虚”和“实”的巧妙结合,才能形成教学之美。
18.让阅读理解深刻起来 【课题点击】
课题:《孤独之旅》(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讲述的是农家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失学后随父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长的一段人生经历。小说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和细致的人物心刻画,塑造了一个少年孤独者的形象。小说意在告诉读者:孤独是与成长相伴而行的,克服艰难困苦的过程其实就是成长的过程。
【听课回放】
我市的一所普通中学举办教学开放日,我去听了三节课,这是其中的一节课。这节课根据小说的特点,着重从人物、主题、环境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由于课前已布置学生作了充分预习,教师导入课文之后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①小说的主人公是谁?②他为什么有这个旅程?③他经历了些什么?由此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情况。
二、研读课文
1、感受杜小康在经历暴风雨之前的处境变化
学生发言,教师指导,屏幕投影:最厚实的人家——背井离乡——芦荡放鸭。
2、理解杜小康面临的最大困难——孤独。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孤独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杜小康的孤独。在此基础上,师生对话交流。
师:同学们根据阅读时所找的词语和句子,说说杜小康的孤独表现在那些方面? 生1:杜小康的孤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别母亲和伙伴的孤独;对前途未知的孤独;在没有人烟的芦苇荡中生活的孤独。
师:还有吗?哪位同学接着说?
生2:还有他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孤独无助。
师:好,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孤独的内容读一读,品味品味。
三、把握小说主题
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小说《孤独之旅》通过描写杜小康背井离乡随父放鸭的一段经 历,告诉人们,孤独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成长的过程。
四、讨论环境描写
1、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五、学生谈读后的感受。
学生1:在困难的时候要象杜小康一样,勇敢面对困难,使自己尽快成长。学生2:面对挫折要善于调整心态,不被挫折击倒,只有这样才能坚强起来。„„ 【课例反思】
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课文要点,整个教学流程清晰且紧凑。但我听课以后总觉得有一种不痛不痒的感觉,仿佛喝了一杯用温水沏的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这堂课的教学尚缺乏深度。
《孤独之旅》这篇课文不大好教,一是因为学生对杜小康的“孤独”经历缺乏生活体验,不容易产生心灵共鸣;二是因为这篇小说侧重于描写,故事情节比较弱化,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很高。如果教师在备课中对此没有深入的认识,那么教学必然会停留在概念层面,难以将课文教深教透。因此,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本文,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中“孤独”的内涵。孤独之感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过体验,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积累,如:父母外出,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孤独;失去朋友,失去友谊时的孤独,等等。如果带着这种体验走进课文,便能真切理解杜小康的孤独所在――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离开了同学和伙伴,随父背井离乡来到寂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环境陌生,精神空虚。
其次,要引领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描写。本文的环境描写细致入微,除了对芦苇荡和暴风雨的描写值得研读外,对鸭群的描写不容忽视,因为鸭群在文中具有一种象征意味,描写鸭群的成长不仅对人物起衬托作用,而且对小说主题有着暗示作用。以此引导学生揣摩领悟,将有利于透彻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使阅读理解深刻起来。
19.拟对联:小说教学的一种尝试 【课题点击】
课题:《蒲柳人家》(节选)(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蒲柳人家》(节选)为当代作家刘绍棠的小说,节选部分着重描绘的是京东北运河畔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通过“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何满子”三个人物的刻画,表现了运河边上风土人情之美,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听课回放】
这是我市初中语文研讨会上的一节教学观摩课,听课之前我一直在琢磨,这六千四百余字的小说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在疑惑与期待中上课开始了。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积累字词,三个起始步骤完成后,进入教学的主体环节——整体感知,现将这个环节的流程记录如下:
师:课文篇幅很长,老师打算采用拟对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不知同学们行不行? 生(齐声):行!
师:那好!(投影文字:拟对联,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师:人物的活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小说的情节,通过故事情节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着拟对联。
活动
(一):用对联概括“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如何对待乡邻伙友及弱者的。⑪ 教师投影上联:一丈青治病救人妙手回春 ⑫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动笔拟下联。⑬交流、讨论所拟的下联。
经过交流讨论,明确: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4)完整呈现上下联。上联: 一丈青治病救人妙手回春 下联: 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
活动
(二):用对联概括“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如何对待无理人和盗马贼的。⑪教师投影下联:大学问威震古北口
⑫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动笔拟上联,明确: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⑬学生交流所拟的上联,并说明这样表达的理由(学生读出文中相关的内容以证明上联的合理性)。
(4)完整呈现上下联。上联: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下联:大学问威震古北口
活动
(三):用对联概括“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如何对待孙儿何满子的。⑪女生拟上联(表现“一丈青”)。⑫男生拟下联(表现“何大学问”)。
⑬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简要评价。明确: 上联:疼孙儿千方百计保平安 下联:请先生三餐一壶望成才
活动
(四):用对联概括“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的性格 特征。⑪学生浏览课文,交流讨论。⑫学生上黑板板书上联和下联。
⑬师生互动,根据课文内容修改完善对联。明确: 上联:泼辣善良敢爱敢恨一丈青 下联:仗义豪爽好客好吹大学问 【课例反思】
篇幅较长的小说该如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执教者独具匠心,运用拟对联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听课教师的广泛好评。
《蒲柳人家》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中国传统小说的民族风格,而对联也极具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拟对联的方法来解读这篇小说,可谓“门当户对”,相映成趣。
由于对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琅琅上口,将它运用到小说教学中,既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有效实现长课文短教;又易于记诵,让人过目难忘。
运用拟对联的方法进行教学,形式活泼新奇,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虽然学生拟出的对联不一定成熟,甚至不一定符合对联的要求,但对于初中生来讲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运用这种方式实现长课文短教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课前要布置学生认真预习,熟读课文,否则将难以奏效。
20.诗歌教学,需要泪光中的真情体验 【课题点击】
课题:《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这首长诗是艾青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品,诗人怀着忧郁激愤的情绪,诉说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凄苦的一生,抒发了对她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由此表达了对下层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诗作将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风格淳朴雄浑,感情深沉而奔放。
【听课回放】
上课开始,教师首先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多媒体投影作者艾青的资料);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全诗的思路,学生阅读思考、发言交流,教师评讲指导,明确各层内容大意:
第一层(1—3节)由雪引起回忆 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4—8节)大堰河生前 眷念与感激; 第三层(9—11节)大堰河死后 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节)直接赞美 讴歌与赞美。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生阅读诗歌,了解每层的内容要点;教师逐层讲解,对诗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方法等作具体的分析。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概括大堰河的形象:教师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列了一个表格,其内容有“姓名”、“年龄”、“属相”、“血型”、“性格”、“健康状况”、“人生信条”等,学生对照表格进行讨论,然后发言回答,教师相机评价和指导,并明确答案。此时的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发言不断引起哄堂笑声,教师也一改严肃,展开笑容。
【课例反思】
诗歌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散文、小说,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说明文等,本节课的失当在于未能把握诗歌教学的特点,仍运用老套路来处理诗歌教学——划分层次,归纳内容大意,逐层分析讲解。这种已经僵化的肢解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窒息了诗歌鲜活的生命力。
本节课的另一失当是最后的“概括大堰河形象”,课后我曾问教师为何这样设计,回答说:激发学生兴趣。如此激发兴趣实在不敢苟同!巴班斯基说得好:“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是因它能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本节课所设计的这个环节并未“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而是看似热闹实则“耗费精力”的无效教学,它使严肃的主题游戏化,破坏了文学欣赏的内在和谐。
由此我想到曾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语文教育,我们最缺少的是眼泪》,文中提到韩军老师曾在一次教学展示活动中“上了一节流泪的课”,他所教的课文也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上老师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泪水涌动,下面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也为之动容泪下。这是何等感人情景!正如上文作者所说的:“语文既然是存‘真’的,就要去‘假’。语文打假,不是那些错字病句、逻辑失语、文不对题,而是面对语文表现的虚情假意、无动于衷。当一篇美文被肢解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创作意图、艺术手法
时,一切美感将荡然无存,一切情感也只化为‘我很受感动’的表述。”是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需要泪光(欣喜的、激动的、悲伤的、愤怒的)中的真情体验,她拒绝一切虚情假意和呆板庸俗。
21.语文课堂莫为应试所累 【课题点击】
课题:《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名篇佳作,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名流雅士的一次大聚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记述这次盛会的概况,后半部分抒发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理解和感慨。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清新质朴,感情深沉而跌宕,富有哲学的思辩性。
【听课回放】
2006年秋季我市高中全面进入课改实验,这是我与我的同事到县区学校进行课改调研时听到的一节课,其教学流程如下:
一、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疏通字词句
1、学生提出疑难的字词,师生共同解答疑难;
2、探究文中的文言现象,学生拿出课前印发的有关文言现象的统计材料,逐一回答,教师即时指导,以明确下列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活用,特殊句式。
四、课文分析
1、梳理文章的感情线索。学生发言,教师分析,板书:乐——痛——悲。
2、分析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学生发言,教师分析,板书: 美景、宴集 ——快(乐)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痛(惜)
作者“读”古人 后人“读”今人——对生命的体验相似
3、分析结尾一段的作用。要点:作者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
五、问题探究
1、作者的人生观是否消极?
学生发言,教师评析:有积极的一面。“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为”一句否定了老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暗含不能虚度光阴,有生之年应当有所作为。
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技巧?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②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六、布置作业
熟记文中重点字词,背诵全文。【课例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较为清楚,教学的结构层次也较为紧凑,教师的讲解准确,分析深入。它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探究。
首先,教学中缺乏诵读感知活动。尽管上课开始有学生的朗读课文,但主要用意是服务于后面的疏通字词句和课文分析,学生朗读课文以后既没有评价,也没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而且后面的教学基本上没有诵读体验的活动。
其次,在字词句的知识方面花费的时间过多。学生朗读课文一结束,教师便带着学生直
奔字词句,将疑难字词句一网打尽,惟恐疏漏。当然,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字词句,落实这方面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讲得如此详尽,其实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无须越俎代庖。教师之所以不放心,根源还是应试的压力,生怕学生考试时有闪失。
其三、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被教师的讲解分析所挤占。这堂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尽管课堂上也有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发言,但这种问答式的对话仅仅是一种形式,目的是为教师解析课文服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失去提问、质疑的话语权以及深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由此我深刻感受到,新课程推行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应试的桎梏,教师放不开手脚的最大顾虑在于升学的压力。高中课堂如何不为应试所累,走向新课程的理想境界,这将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我们不懈地探索。
22.教学语言是教师的重要工具
【课题点击】
课题:《雨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雨巷》写于1927年夏,是戴望舒早期的代表作。本诗意象朦胧,内涵幽深,弥漫着一种“凄婉迷茫”的情绪,那悠长、阴湿、寂寞的“雨巷”象征着“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氛”,而“丁香一样的姑娘”则象征着诗人苦苦寻觅的美好理想,反映出作者及其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与惆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听课回放】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试验区推出了不少的研讨课和优质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热心的教师向我推荐了这堂课的教学实录,执教的是广州番禺区的石和平老师。这节课亮点不少,但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下面是这节课起始部分的讲课实录,供大家学习借鉴:
师:同学们,今天现代诗的学习就要落下帷幕了,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迈大气,风流才子徐志摩的潇洒飘逸,也深深感受到了面对多难的祖国,面对多难的父老乡亲,诗人闻一多、艾青所发出的痛苦呼喊,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投影第一幅画面)
师:从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懂得了读诗得先了解诗人及其创作的背景,有哪位同学愿意讲讲你所知道的戴望舒?
生1:戴望舒,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语,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球日报》副刊„„
师:不错,看来你对戴望舒还是很了解的,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生1:网上查到的。
师:老师觉得你很注重他的经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雨巷》,是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有谁替她补充一下。
生: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孤寂惆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寻和不能实现的深深失落。
师:非常好。我们把两位同学的发言综合起来,再来诵读这首诗就容易多了。(投影第二幅图片)
投影小结性文字: “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一:参读”,“论其诗知其人”,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文学主张。
老师(补充):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多是一些低沉辛酸的回忆,反映生活的寂寞和厌倦,感伤气息浓重。抗战爆发后,戴望舒从忧郁的梦中惊醒。留下了一些和以前风格不同的歌颂抗日战争的诗篇,不仅抒叹个人的苦难,而且抒发炽热的爱国激情(投影第三幅图片)。戴望舒早年留学法国,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特别是法国作家魏尔伦(板书),魏尔伦是巴黎公社时期的知识分子。巴黎公社失败后,知识分子的沮丧失望与周围肮脏丑恶的环境构成了一出悲剧。戴望舒是“五四”中走过来的青年,被“五四”激发的热情和大革命失败的惆怅形成了诗人特有的情结,他找不到生活和理想的出路,心中的郁结就投影到他的作品中。
【课例反思】
这节课开头的导入有两大特点:一是语言优美,教师诗化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二是信息量大,教师在对所学的现代诗歌进行扼要回顾梳理的同时,自然的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并在恰当的评述中点出本诗的内容要点,可谓既温故又知新。
关于作者介绍的部分,教师不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言,还询问学生资料的来源,表示了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的关注。同时,对学生发言中忽视的问题教师并非充耳不闻,而是相机点拨,用语亲切真诚,在评价中渗透了学法的指导。
我曾与一位关注教育的记者聊天,他的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记者和教师都靠语言吃饭,记者靠的是书面语言,教师靠的是口头语言。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是的,正如《教育学》上所说:“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尤其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更为重要,余映潮先生就提出要“诗化教学语言”,一些语文名师(家)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成功,诀窍之一就在于他们的教学语言简明优美,富于评价性和启发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面下功夫,而往往忽视了对自身教学语言的修炼,我们在听课时就时常见到如下情况:有的语言平淡琐碎,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有的语速过快,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希望有此类现象的教师能从名师的教学中汲取语言养分,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
23.顾此失彼——新教师的通病之一
【课题点击】
课题:《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写于1934年8月,文章饱蘸感情地
描绘了北国浓郁的秋景,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凸现出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融情于景,将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自然融合,在看似信手拈来的平常景物描写中,蕴涵着深深的落寞与眷念之情。
【听课回放】
《故都的秋》教学共安排了两个课时,这是第一个课时,执教的是一位走上讲台不久的新教师。
一、导入与破题
教师由中国古代的咏秋诗文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解题
师:“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
叫“故都的秋”呢?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秋”,表明描写的是秋景。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情景交融的文章。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采用问题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研读课文。
1、思考:关于秋,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什么?请用一字来概括。说说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秋的特点呢?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明确:作者写的是秋天 的“味”;最能概括北国故都秋的特点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思考:文中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故都秋味的?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明确:作者分别描写“牵 牛花”,“槐树”,“秋蝉”,“秋雨”和“果树”。
3、探究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味”味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声音的角度进行阅读思考与讨论:(1)文中出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给人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①: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讨论明确②:冷色调,给人宁静、深远、素雅、纯静的感觉,突出故都秋“清”的特点。(2)文中还有对秋声的细微描写,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感情?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明确:文中写了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表现了作者孤独而又一往情深的感情。
四、诵读感悟,体会情感
师: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走进故都,走进秋天,走进
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领略到郁达夫先生笔下秋的清、秋的静,请同学们挑选所喜欢的段落,表情朗读,然后谈谈你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发言交流,教师
归纳:记得郁达夫在《沉沦》发出这样的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愿用生命来换取拥有故都的秋,那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五、研讨本文结构特点
师:学习课文后,你认为这篇课文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明确:文章开头和
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六、布置作业
以“柳”为话题,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写一篇短文。附:板书设计 秋色——清
秋味 悲凉 秋声——静
【听课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要点有三:①了解文章描写了哪些景;②理解作者笔下“秋”的特点;③探究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味”的。应该说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重点得到了突出,整个教学流程也比较清爽。作为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能够教到这样,这是首先应予肯定的。正因为是新教师,所以教学上存在着顾此失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少有关的背景介绍。《故都的秋》写作年代距今已有70多年,对十六七岁的高一学生来讲,深入把握本文的意味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简要的背景介绍必不可少,这样可以知人论世,消除时代隔阂,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的阅读理解。
二是缺乏充分的诵读。美文需要美读,“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而成诵,也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诵读尤其适宜于抒情散文。”(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析》)。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示范朗读、听课文朗读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内容要点,感悟思想感情,体验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顾此失彼是新教师课堂教学的通病之一,正如这位执教老师所说:“课前一切都设计好了,可是一到课堂上,看到许多人听课,就什么都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经验的缺乏,要想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使教学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一靠经验的日积月累,二靠学养的刻苦修炼,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24.知识本位导致教学上面面俱到 【课题点击】
课题:《谏太宗十思疏》(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名相魏征的一篇重要奏议,写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文章针对太宗“忘本”(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忘记隋朝教训)这一根本问题,直言进谏,提出“十思”建议,阐述了守成时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必要性。在写法上,骈散间行,语言朴实自然、精练鲜明,富有真情实感。
【听课回放】
新学期开学之初,我到市内一所学校听课调研,这节课给我的印象较深,觉得有研讨的价值,于是整理成篇。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由讽谏帝王之故事引出本文作者魏征,由此导入新课。
二、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
学生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教师询问材料来源,同时投影相关资料。
三、阅读理解
1、试读课文。学生对照课文的注释进行默读,以弄得课文。
2、粗读课文。学生在试读的基础上,粗知句子大意,理解句子间的停顿;教师投影 几个有难度的句子,与学生共同理解其意思以及朗读停顿。
3、连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4、细读课文。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
四、品味涵咏
1、学生齐读文中“十思”的内容。
2、研讨问题。①围绕“十思”的内容,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②学生
发言交流,读自己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③教师评点指导,并投影《古文观止》中对本文的评价文字。
五、熟读背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摘录并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课例反思】
这堂课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文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交流互动,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教学流程顺畅,层次清晰,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本课教学得到了不少听课教师的好评。
但细细一想,本课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那就是面面俱到。整个教学过程看似只有“阅读理解”、“品味涵咏”、“熟读背诵”等几个环节,但每个环节里面的步骤较多,涉及到字词句的理解、内容要点的把握、文章思路的梳理、层次大意的概括、精彩语句的品味以及朗读背诵等。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当中完成,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第三个环节“阅读理解”为例,其中的四个步骤要想真正落实到位,没有一节课的时间不行。
有人将语文教师比作外科医生,就方法和过程而言,我觉得这种比喻是贴切的,因为教学中每一个学习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其过程就如同一次外科手术,优秀的教师不仅善于“开刀”(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清理刀口(分析问题)、缝合刀口(解决问题)。而不少的教师往往只看重“开刀”,以至于“这个”刀口还未缝合,便急于到别处再开口子,结果提出的问题不少,圆满解决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不少教师喜欢面面俱到而不考虑实效呢?我认为主要还是观念问题,即教学仍停留在知识本位上面——过于看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鉴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所得,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南,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25.“守正”方能“出新” 【课题点击】
课题:《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中必修4)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的第三本第三折,描写的是崔莺莺送新婚丈夫张珙进京应考之事,细腻刻画了莺莺在送别时的微妙心理,曲词借萧瑟秋景写离人别恨,情景交融,凄恻动人,富有文采。
【听课回放】
本课教学为高中新课程的观摩课,共安排了两个课时,执教的是湖北孝感的一位青年教师,其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由南朝江淹《别赋》对离愁别恨的描写引出《长亭送别》,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西厢记》的演变
投影相关资料,教师介绍: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
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基础上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二、朗读曲文 教师配乐朗读曲文。
三、品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莺莺的心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具 体表现在哪几支曲子中?
1、生发言,回答上面的思考题,教师相机指导,由此明确莺莺的心境变化过程: ①悲苦,为离别而悲苦;主要表现在[滚绣球]和[叨叨令]两支曲子中。②怨恨,怨恨科 举功名拆散一对情侣;主要表现在[朝天子]中。③担忧,为夫君独自在外而担忧;主要表现在[五煞]和[二煞]中。
2、欣赏曲文
①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滚绣球]、[叨叨令]、[朝天子]、[五煞]和[二煞]等曲文。学生阅读思考、朗读品味、发言交流,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解读曲文。
②阅读探究:张生走了以后会回来吗?学生发言交流,谈自己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四、视频欣赏
播放戏剧《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片断,学生欣赏品味。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投影:哪几支曲子最能表现莺莺的悲切之情?是怎样表现的?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与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长亭送别》的悲剧性,深切感受了莺莺心境的变化;这节课,我们主要鉴赏曲词之美,看看课文中的曲词是怎样表现莺莺的不同心境的?
二、诵读感知
学生挑选自己认为好的曲子在班上朗读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作简要评价。
三、鉴赏探究
1、教师明确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曲词的具体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上面,分析一下这些曲子怎样表现了莺莺的不同心境,大家选择一、二支典型的曲子用语言表述出来。
2、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选择所欣赏的曲文,动笔形成鉴赏文字,然后分组讨论。
3、课堂发言交流
每组推荐一两位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并指导。
四、课堂总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①意境美,主要体现在[端正好]与[一煞]中;②情感美,“一切景语皆情语”;③音韵美,表现在典故、修辞的运用,叠词、口语的运用。
最后全班齐读[端正好] 【课例反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有这样一段表述:“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意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由此可见,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学语言是小说、戏剧阅读鉴赏的重点所在,这两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准确而深入领会了新课程的要求,整个教学紧扣文本——戏剧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鉴赏戏曲语言。第一课时主要是把握人物形象,围绕着“莺莺的心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中心话题,课堂上展开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由此走进本文,真切感受主人公莺莺的性格特征以及《长亭送别》的悲剧性。第二课时主要是赏析曲词之美,学生在诵读感知和合作交流中含英咀华,积累优美的语言,汲取文学的养分,感悟丰富的内涵,获得审美的体验。两堂课既具有浓郁的语文味,又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可谓“守正出新”。
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的开头写道:“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践,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建未来的大厦。”这一席话发人深省,我们对待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改革也应如此——“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建未来的大厦”,“守正”方能“出新”!如果丢掉了语文习得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那种脱离文本,漠视语言品味和积累的语文教学,不仅有悖于语文的优良传承,也有悖于新课程精神。
26.将“三个维度”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课题点击】
课题:《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本文选自《论语》,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孔子针对冉有与季路支持季氏攻打颛臾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表达了自己以礼治国、以德为政的政治理想。文章先驳后立,逐层推进,议论一针见血,语言简洁而精辟,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论辩的说服力。
【听课回放】
这是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中的一节参赛课,执教的是一位气质优雅的青年教师,她的这节课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孔子
教师简洁导入,学生简介孔子生平、学说以及本文的背景。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
投影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完录音,指出读错之处。
三、检查预习
投影:① 读准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② 理解特殊的句式; ③翻译重、难点的句子。
四、朗读课文
男、女生各推荐一人表情朗读课文。
五、研读课文
1、理解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学生阅读概括,发言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明确:第一段,交代谈话的背景,分析攻打颛臾的错误;第二段,指出冉有与季路在事件中无可推卸的责任。
2、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
①从本段中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说; ②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③问题研讨: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意义?
六、诵读练习
1、学生背诵孔子的政治主张。(先自由背诵,后指名背诵)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投影课文,学生配乐朗读)
七、布置作业
1、掌握重点字词;
2、背诵全文。附:课堂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任(ren)
费(bi)责 先王封国 邦域之中 社稷之臣 反对战争
驳 难辞其咎 口是心非(引用、比喻)主张仁政
立 安均和(对内)修文德(对外)【课例反思】
这堂课之所以获得一等奖,除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外,主要特点是教师教得“实”而“活”,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三个维度”落实到具体教学行为中。
从“知识与能力”维度看,本节课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检查预习”和第六个环节“研读课文”中得到突出体现,在“检查预习”这个环节,教师从三个方面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这种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积累,不仅是文言文教学所必需的,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同样需要。我特别欣赏“研读课文”环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能力的培养。
从“过程与方法”
维度看,本节课教学头绪较为简化,教学重点突出。由于简化了教学的头绪,强化了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在阅读与交流对话中积极建构意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需要,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在讨论中理解要点,这些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看,本节课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探究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如,阅读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从本段中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加以评说。”②“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意义?”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阅读思考、对话交流,由此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27.在优化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点击】
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中必修4)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于黄州。这首词通过游览“赤壁”古迹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仰慕之情,抒发了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全词情景交融,豪壮旷达。
【听课回放】
2007年秋季我省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为了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及时发现问题,促进课程改革,我市许多学校围绕新课程开展了教学开放日活动。这节课就是我在某校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所听到的,下面是它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由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豪放派)导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走近苏轼
学生介绍苏轼的的生平和创作情况,教师补充,投影作者介绍。
三、诵读感知
1、朗读。①投影全词,学生齐声朗读,教师简要评价;②听课文朗读录音,品味感受
词的内容和朗读技巧;③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2、感知。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知本词内容要点。明确: 上片 赤壁景色;下片 怀古抒情。
四、鉴赏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词的意境和感情,学生发言交流,教师讲解归纳,并投影要点。景 物:大江 故垒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意境:雄浑壮阔 周 瑜:小乔初嫁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感情:仰慕英雄 苏 轼: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感情:壮志难酬
五、合作探究
投影探究的问题,学生合作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指导评析,师生共同探究词的思想内涵:
1、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2、把周瑜换成诸葛亮好不好?
3、“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周瑜的英雄形象是否协调?
六、归纳提升
师生对话,理解本词的表现手法,并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表现手法:①情景交融;②用典自然;③想象烘托。
2、诗词鉴赏基本方法:①看题目明类别;②关注有关注释;③知人论世;④把握意象。【课例反思】
这堂课前三个教学环节处理得十分精当,“导入新课”——“走近苏轼”——“诵读感知”,每个步骤目标明确,循序渐进,遗憾的是后三个环节的设计比较粗糙,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鉴赏感悟”与“合作探究”这两个环节不宜分割开来。因为赏析意境和探究问题,从内容上看都属于鉴赏感悟,从方式上讲都需要合作探究,将它们机械地划分开,不利于整体的鉴赏感悟。若能将二者整合起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意境、41 品味语言,那么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其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指导不宜放在教学的最后。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方法,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自主探究地学习。因此,它应当安排在“鉴赏感悟”环节之前,这样符合认知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做事讲究方式,事情才会有更好的结果,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推敲打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本节课能够将后面三个环节作些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那么整个教学流程将更为合理顺畅,每个教学环节将更能有效发挥作用。
由此看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过程。
28.阅读:在对话中建构意义 【课题点击】
课题:《咬文嚼字》(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5)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选择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阐述了“咬文嚼字”的内涵以及如何“咬文嚼字”,由此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必须“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听课回放】
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加强新教材的培训,编写教材的各出版社皆提供“培训资料包”,里面附有新教材的教学录像光碟,这节课就是人教社高中课标实验教材“培训资料包”里的教学录像课,执教的是杭州市一位教师。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由杭州冬季的两场大雪引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投影该文),师生互动,品味 文中量词的妙用,由此导入《咬文嚼字》一文。
二、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在预习基础上采用跳读的方式)。
2、找出文中说明咬文嚼字精神的事例材料。
3、交流所找出的事例材料:①演员改剧本《屈原》的台词,②王若虚改《史记》“李广 射虎”,③贾岛“推敲”的典故,④《惠山烹小龙团》
3、4两句的剖析。(学生发言,师生对话,了解材料的内容)
三、问题探究
1、问题:朱光潜运用这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3、交流: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明确:《屈原》的例子,说明选择句式要慎重;《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改动文字不能改变感情;“推敲”的典故,说明对语言要反复揣摩;苏轼的诗,说明联想可以给文章带来生机。
4、理解:投影下面的一段论述,师生互动,理解其内涵。
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 42 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对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
四、评析《晴景》的修改
1、投影唐代王驾的《晴景》:
晴 景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2、讨论王安石的修改。王安石曾将此诗的最后两句改为:“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 色在邻家。”学生发言交流,评析王安石的修改好在何处。
五、习作美文评析
1、投影学生习作,对运用精当生动的词语进行评析。
2、学生对书籍报刊进行“咬文嚼字”。
学生先将收集到的语言实例写在卡片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各组推选代表上台评 析:有的对古诗文中的锤炼字词作评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有的对报刊上运用准确生动的文字进行点评,如《人民日报》社论中的一些精当措辞;还有的对使用不当的语言提出质疑,如有位学生认为作者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含混”一词使用不妥。
六、讨论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求学生对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与本文主张“咬文嚼字”进行讨论,明确二者之间的辨正关系,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的共同之处是“好读书”。
七、结课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对学生提出希望。【课例反思】
教学议论文习以为常的步骤是:先理清思路,明确论点;再逐段分析,理解内容;然后是领会论证方法,揣摩语言
。本节课摈弃了这种按部就班的传统套路,代之以学生自主探究地阅读,通过对话与互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建构意义。
首先,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从这一新课程理念出发,执教者更新了角色定位,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话语权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由此形成一种“对话场效应”。我们看到,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十分频繁,在“阅读”、“理解”、“探究”、“评析”等学习活动中,始终充满着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唤醒了学生主体的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本节课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如“问题探究”和“评析《晴景》的修改”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就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换看法;另一方面,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写作和阅读体验谈体会,如“习作美文评析”环节中,学生对自己习作和书籍报刊上的用语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很有见解。由于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使阅读的过程成为文化建构和文化积累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且提升了其文化素养。
29.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始终姓“语” 【课题点击】
课题:《说不尽的桥》(人教版八年级上)
“说不尽的桥”是配合该单元主题“建筑艺术”而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旨在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桥的相关知识,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感受桥文化的魅力,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听课回放】
2003年初冬季节,我来到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家乡——罗岭,进行新课程的听课调研,执教的教师也姓严,一位年轻活泼的女教师。她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开始了这堂课的教学:
一、入新课,明确教学内容
教师由茅以升的“桥是放大的板凳”这句话导入,引出课题,明确教学内容。
二、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桥的资料。
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有各种桥的图片、文字介绍和诗文),并走出座位相互传看。
三、学生交流对桥的认识
1、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活动,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班级交流
各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有的同学对着图片介绍所了解的桥,如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本地古老的桥;有的同学讲述有关桥的民间故事,如鹊桥;还有的同学讲解桥的作用和发展历史。
四、开展“我是桥梁设计师”活动
1、学生动手设计桥
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学过的有关桥的知识,动手设计各式各样的桥,并推出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出所设计的桥,组内其他同学画在稿纸上,不会画的写桥(用文字表述),然后在组内交流。
3、学生发言交流
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交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4、师评价指导
教师对活动情况作总结评价,评出了活动当中表现最为优异的小组和学生,并颁发奖品。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搜集的资料粘贴在班级的墙报上。【课例反思】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课型,目前尚处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执教的老师将此作为公开课,其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这节课至少有两点可取之处:首先,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围绕着“桥”这个主题,有资料的搜集与展示,有各种桥的介绍和有关传说的讲述;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还有学生动手动脑设计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真有一种“说不尽的桥”的感受。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课前积极主动地搜集、整理资料,课堂上积极地合作与探究,充分地交流、表达和展示,在活动中
发展了语文综合能力。
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综合性”有余,“语文”味不足。如“我是桥梁设计师”的活动,已游离于语文之外,变成科技创新活动了。在评课时,我建议将“我是桥梁设计师”活动去掉,可结合我们安庆刚建成的长江大桥,设计一个“我眼中的安庆大桥”活动,让学生谈(写)这座桥优美的造型、这座桥给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等等。这样安排既与单元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很好的利用了本地的课程资源,从而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明确,富有成效。
新课程设置综合性学习,旨在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从而“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尽管它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的整合性,但决不能因此脱离语文的学科属性而天马行空。我们反对综合性学习中“唯语文”倾向,同时要注意防止综合性学习的“泛语文化”倾向,从目前教学实际看,“泛语文化”倾向更为普遍。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始终姓“语”,即,它始终是语文学科而不是其它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否则综合性学习将成为无本之木,难以实现其培养目标和自身价值。
30. 综合性学习,因活动而精彩 【课题点击】
课题:《古诗苑漫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古诗苑漫步》是初二下学期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该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有四个方面:①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②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③学会搜集和整理古诗文;④养成声情并茂诵读古诗文的习惯。
【听课回放】
2003年9月在天津市参加教研活动时听到的这节综合性学习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主持,活动主题是“中华古诗诵读会”,活动过程如下:
一、深情吟诵
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一组古诗题目,学生按照题目的顺序齐声深情吟诵古诗。
二、诗歌擂台赛
1、学生组成的评委上场,主持人宣布竞赛规则:要求背诵,语言流畅,语速语 调适当,仪态大方。
2、学生上台吟诵比赛。
3、评委宣布优秀者名单。(宣布完名单,评委退席)
三、点诗背诵。
1、主持人上台,宣布进入“点诗当场背诵”活动,并提出活动要求:由听课教 师随机点诗抽学生起来当场背诵。(注:课前每位听课教师发到了一份学生已经会背诵 的180首古诗清单和学生名册)
2、听课老师点诗题,点学生姓名,被点到的学生当场背诵。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少数学生由于紧张背不完整,其他同学帮助。
四、教师吟诵
在学生主持人的提议下,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登台吟诵了李白的《黄鹤楼》。那纯正的普通话,浑厚的嗓音,娴熟而动情的吟诵,赢得学生热烈掌声。
五、李杜茶社
学生分成两个方阵,一边是李白的爱好者,一边是杜甫的爱好者。
1、两个方阵分别介绍所了解的李白和杜甫的生平。
2、两个方阵分别评论李白和杜甫的诗作风格。
3、看图背诵李白和杜甫的诗作。
4、给李白和杜甫的诗配画、配歌。
一边方阵唱“床前明月光”,一边方阵画“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5、讲述李白和杜甫之间交情的故事。
六、以国庆“献花”为题,背诵与花有关的古诗词句子
七、编辑诗歌颂祖国
学生搜集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将它们连缀成篇,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八、教师总结本次综合性学习情况 【课例反思】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内容第一次被写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以课程的形 式走进了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课改实验中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这堂综合性学习课为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一个范例。
首先,它凸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是综合性学习的三个基 本特点,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体,通过“深情吟诵”、‘“诗歌擂台”、“李杜茶社”、‘“编辑诗歌颂祖国”等活动,学生在自主合作、兴趣盎然的情景中积累了古诗词知识,发展了语文能力,丰富了文化素养。同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乐。
其次,活动的设计合理而新颖。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其活动内容 很多,本次学习活动选择古诗吟诵作为活动的主体,从而贴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此外活动形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而且易于操作,使学生乐于参与。
其三,教师的角色定位恰到好处。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参与和评价总结。执教者在学习活动中对自身角色把握准确,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学生以示范和引领。
如果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有不足的话,我觉得头绪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如“李杜茶社” 活动中“讲李白与杜甫之间交情的故事”,显得有点节外生枝,与主题没有多少联系。
31.请别挫伤学生稚嫩的创造活力 【课题点击】
课题:写作训练——我理想中的学校(语文版八年级下)
“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次写作训练,教学目标有两点:①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抒发对理想学校的向往之情,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②激发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和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训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从现实出发,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真实的愿望。
【听课回放】
2006年8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在宁夏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初中课标语文教学研讨会,会上安排了两堂写作指导课,这是其中的一堂课,先来看一下这节课教学概况:
3、入新课。多媒体投影一幅“圆”的图形,请学生根据圆的特征展开想象,由此激趣,进入新课。
2、指导审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首先明确本次作文的题目,接着提供两个句式,让学生根据这两个句式说话:①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②---是我理想中的学校。目的是以说促写,打开写作思路。
3、写作尝试。学生在交流讨论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练习作文,可以写一个或几个片 断,也可以列出结构提纲。
4、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和学习情况作以概括,对学生写作提出希望。在这四个教学步骤中第二个步骤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没有繁重的作业,学习轻松愉快;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教师教学精湛,学生勤学向上;
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充满欢歌笑语,定期举办艺术节;有的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是园林式,四季草绿花红。其中有位学生的发言很有意思,现实录如下:
生甲:我理想中的学校有一条大河,它环绕着校园,我们每天乘着船儿上学。教师:这种想象好吗?哪位同学评价一下? 生乙:这种想象不好,它有安全隐患。
教师:对,这有安全隐患,不可取,我们的想象要注意合理。生甲涨红着脸,茫然坐下。
其他同学继续发言交流(大都中规中矩,缺乏精彩)。【课例反思】
这堂写作指导课能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指导和训练,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尤其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十分充分,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课改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这堂课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上面实录的教学片段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学生说他理想中的学校有一条大河,这种想象是很有特色的——新奇而富有诗意,使我们想起那首优美的校园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种新奇而富有诗意的想象是非常可贵的思维品质,遗憾的是这位学生的发言被教师轻率地否定了,理由是:“这有安全隐患”,想象不合理。
其实,这位学生的想象不仅新奇而富有创意,同时也十分合情合理,我们知道位于我国西部的宁夏自治区许多地方严重缺水,水资源的匮乏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学生希望有一大河流过校园。这纯真的理想不正流露出一个少年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吗?
德国19世纪中叶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教育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有一个精辟的论断:“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滞不前,教育就是激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
他认为要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学,他说:“教师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每一个具体的观点和意见。”
第斯多惠的论述值得我们深思,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组织教学,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质;如果教师习惯于“唯书本是从”、“唯经验是从”,那么将会挫伤学生稚嫩的创造活力,影响他们的自主发展。
32.作文指导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课题点击】
课题:让思维飞扬—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指导
多角度构思立意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定式思维,作文写作思路比较狭隘,文章多千人一面,表达亦多人云亦云,所以本节作文教学课从多角度构思立意入手,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听课回放】
2007年7月,首届“中语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北京首师大附中举行,我市一中的苏老师作为安徽省的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下面是这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前渲染
播放风光片——《黄梅戏之乡——中国安庆》。播放完毕,教师自我介绍,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导入新课
1、屏显一幅多面人物漫画,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什么人物。
2、教师导入:画中是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我们看的角度
不同。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这样,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思考,就会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这节课是作文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打开思维的闸门,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我们知道写文章离不开中心。
三、新闻透视
1、呈现视频
师: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高考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位特殊的考生。
(视频)“爷爷考生”——邹伟敏四进考场
2、学生观看、思考、交流、回答,从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写作指要
教师在学生思考、发言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多角度思维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特点: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小试牛刀
1、屏显并配音频:《老鹰与乌鸦》(寓言故事)。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运用上面学到的几种思维方式,对这则寓言故事进行多角度的构思 立意。
2、学生动笔,写出自己的构思立意。
3、学生交流自己的构思立意。
4、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只要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思维,完全可以写出立意新颖深刻而精彩的作文来,可见写作并不难!
五、拓展延伸
1、屏显并配音频:河北邯郸公交有奖让座引起争议。
师:其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值得深思的事情,如果我们多角度思考,那么据此 写出的文章将不再是千文一面,我们所表达的思想也就不会人云亦云。下面我们看一则来自人民网的新闻——河北邯郸公交有奖让座引起争议。
2、学生思考、交流。
3、“新闻会客厅”活动
师:多角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由此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独到的认识,现在请你选择一个角色谈谈对这则新闻的看法。我们现在变教室为“新闻会客厅”,请大家推举一位同学来主持“新闻会客厅”。
学生主持人上台,对其他同学进行采访,被采访者根据所选择的角色(公交公司、乘客、市民、专家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活动积极,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不少的发言很有见解。
4、教师小结
教师对“新闻会客厅”活动给予评价,并要求学生就课堂讨论的问题选一个角度整理成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结课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只要善于打开思维闸门,通过多角度思考,作文的写作并不难。老师提醒大家: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中,经过比较、权衡,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角度。
在结束我们的课程之前老师送给大家三句话(屏显)—— 让思想冲破牢笼——横看成岭侧成峰 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我思故我在 让写作快乐起来——放飞思维快乐写作
附:板书设计
让 思 维 飞 扬 多角度
—— 构思立意作文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
顺向 逆向 纵向 横向
【课例反思】
作文指导课不好上,尤其是参赛的作文指导课,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要想上好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选择指导的内容,二是怎样合理设计教学。这节作文指导课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选点准确。作文指导课需要讲的内容很多,读题审题、构思立意、选取材料、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以及文章修改等等,本节课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内容平淡、缺乏个性入手,选择“多角度构思立意”作为此次作文指导的内容,从而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而且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维。
其次,设计合理。与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教学可供借鉴的范例较少,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创造性的劳动。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六个环节: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欣赏漫画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第二步是新闻透视,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多角度探讨、发表看法,由此为后面的写作练笔打开了思路;第三步的写作指要,向学生讲授一些多角度思维的基本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步学练结合,提供具体的作文材料,让学生动脑动笔,学以致用,小试牛刀;第五步拓展延伸,通过“新闻会客厅”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同时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善于观察思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的结课,采用送给学生三句话的形式,既是对本节课内容要点的概括和提炼,又教给了学生科学合理的方法。
可见,整个作文指导体现了三维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在简化头绪的同时,注重优化过程与方法;在对话交流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过,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是选用的一些作文材料和话题有些成人化,对初一学生来说不是十分贴切。
33、口语交际重在交际
【课题点击】
课题:模拟旅游咨询(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模拟旅游咨询”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次口语交际,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皆为游记,分别是《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走进纽约》。因此,口语交际围绕着“旅游”进行设计,通过“模拟旅游咨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生活,调查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在交流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听课回放】
这是我市首届校本教研现场会上的一节观摩课,现场会地点在我市一所省级示范中学,执教的是该校一位骨干教师,下面是这节口语交际课的全部过程:
一、教师导入
师:旅游是一种生活,旅游是一种文化,我们曾领略过三峡的奇险美丽,流连于周庄的小桥流水人家”,徜徉于青海湖的神秘梦幻,感受到纽约五彩斑谰的现代化气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故乡安庆,去体会这个优秀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下面有请本次大会主持潘刘庆同学。
二、主持人登台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潘刘庆。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安庆,文风鼎盛,科教发达;安庆,山河壮丽,景色宜人;安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安庆,平安吉庆,政通人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她的风采,感受她的魅力。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邀请的代表:比邻旅行社形象大使张天源;采菊轩旅行社形象大使汪浩成;风荷旅行社的代表朱颖;瑶池旅行社的代表吴莹;还有旅游局代表赵莉。
三、游局和各旅行社代表介绍
1、旅游局代表介绍安庆旅游景点概况。
主持人:下面先请旅游局代表赵莉向大家介绍安庆景点。
旅游局赵莉: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安庆市旅游避代表赵莉。感谢大家莅临我市,参加我市举办的首届旅游咨询会。在此,我仅代表安庆市旅游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近年来,我市旅游蒸蒸日上,开发了众多旅游景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受到广大游客们的一致好评!现在,就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市的旅游概况。
(以下具体介绍安庆的各个景点,并投影相关资料与图片)
2、旅行社代表自报家门。
主持人:下面有请我们市的四大旅行社代表自报家门。
(1)比邻旅行社:各位广大的旅客朋友们好!欢迎来游览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庆,我是比邻旅行社的形象大使张天源。大家都知道,在遥远的银河中有一颗美丽的比邻星,在繁荣昌盛的唐朝,更有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美丽诗句,所以本旅社取名为“比邻旅行社”。我们以“旅客为上帝”为原则,希望成为广大旅客的知已。
(2)风荷旅行社:大家好!我是风荷旅行社的代表,风荷,此名出自于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如今旅游已成为了人们闲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风荷旅行社将带领您游览安庆最秀丽风光,感受安庆古老文化!
(3)采菊轩旅行社: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采菊轩旅行社的形象代言人汪浩成。著名东晋田园派诗人就曾借用我们旅行社的名字在《饮酒》一诗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旅行社借此推出了特色田园旅行。作为安庆四大旅行社之一,我们永远期待您的参与。
(4)瑶池旅行社: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瑶池”旅行社的一名咨询员。“瑶池”一名来源于唐代李商隐的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诗中的西王母娘娘在她的瑶池仙境边苦苦守候着周穆王的归来,在我们安庆,同样也有着如同瑶池仙境般亮丽的景色。不然,为何传说中的七仙女都降临在了安庆呢?我们“瑶池”旅行社本着诚信服务的态度将带您游览如同瑶池仙境般的安庆景观。
四、咨询互动
主持人:刚才五位代表分别作了简要介绍,相信大家对安庆旅游资源一定有了大概了解,现在进入本次活动的主要环节,请与会的各位嘉宾就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台下的同学以游客的身份纷纷发言咨询,有的要求介绍安庆的黄梅戏,有的要求介绍陈独秀纪念馆的修建情况,有的询问某个具体景点的旅游安排,还有的询问旅游价格以及当地小吃,等等。台上的代表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一一解答,与游客交流互动,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主持人见发言的时间差不多了,便插话道:现在让我们走出模拟会场,走进真实的课堂,我想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假如你们是来自各地的游客,你们会向游行社代表们提什么样的问题的呢?
主持人采访听课的几位教师,教师提出咨询的问题,台上的代表给予解答。师生的互动,形成了课堂上的高潮。
五、教师总结评价
一直坐在学生席上的语文教师此时在主持人的邀请下走上讲台,对活动前及活动中情况进行简要的点评。
【课例反思】
【小学语文优秀听课记录】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心得06-27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技巧10-08
小学科学听课记录10-05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06-10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07-03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记录11-02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10-21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10-29
小学三年级优秀语文作文07-26
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