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 篇1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培养学生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点拨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点拨。

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最初读来,学生觉得课文冗长,头绪繁多,课文的内容似乎不大好把握。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出示尝试思考题: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围绕这两题尝试学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详略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在发掘教材思想内容、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点拨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许多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发掘教材的思想因素,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中“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有些课文的主题思想较浅显,学生稍加留意或多读课文就自然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染,从中受到教育。但有些课文的思想意义就比较含蓄,蕴涵在词句中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深挖和点拨,达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

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 篇2

一、巧设问题进行点拨提升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 教者借助问题进行点拨提升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对于问题的提出, 既要适时, 又要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冲破阅读瓶颈, 只有这样, 教者才能真正借助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升一个高度, 从而达到点拨提升的效能。因此, 巧“拨”问题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教学策略。

例如, 教学泰戈尔的小说《窗》时, 可以设计以下的点拨问题。

活动内容:当近窗病人煞费苦心地介绍这一番美景时, 那位远窗病人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作批注—小组内交流—结合具体语句分工展示)

小组展示, 老师点拨。

小组1:第6段两个“为什么”“想法更加强烈, 几天后为什么不该是我”, 看出远窗者在分享美的过程中滋生了丑恶的欲念, 从暗自不满 (两个为什么) 到强烈的怨恨, 这是内心深处的嫉妒。

小组2:第7段“彻夜难眠”, 第8段“照例”, 第9段“纹丝不动”“凭什么”, 第11段“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13段“稍过几天……提出……”让我们小组成员看到了远窗者因为嫉妒以至于堕落到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的深渊:“纹丝不动”地看着同伴急促的呼吸, 痛苦的咳嗽, 却无意以举手之劳按响电铃, 呼唤值班的护士。他是一个心灵丑陋、卑鄙、无耻的人。

在这个时候, 学生分析远窗病人时更多的是批判, 我们教者不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丑陋的种子, 而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是美好, 因此, 此时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真、善、美。我们教者可以这样提问:这位远离窗口的病人一开始就是这样吗?能从课文中找出他变化的关键词或句子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重新关注远窗病人, 最终分析得出结论:他的本性是善良的, 俗话说“人之初, 性本善”, 他开始是对生活有着美好追求的人, 还是有良心的人, 只是他的嫉妒心在不断膨胀, 最终贪欲战胜了善良, 文章的结尾处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远窗病人开始受到内心的谴责。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 教者通过适当时机巧提问题, 让学生在无痕的对话平台中理解小说中的人物, 更是懂得人生应该追求真、善、美,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者的问题点拨中得到提升。

二、铺垫情感进行点拨提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活动目标通常围绕“三维目标”来制定, 其中情感目标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有很大的转变。因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者常借助于铺垫情感、渲染情感来点拨提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从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文本主旨的提炼起到深入理解的效果。

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 为了提升学生对诗人情感理解的深度, 教者设计了以下的情感铺垫渲染方法, 配有淡淡哀愁的音乐, 深情地说出这样一段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人曾用这样的话来说剑桥对他一生的影响, 康桥是他的梦, 是他意识的胚胎, 同学们, 对于一个中国学子来说, 康桥在诗人心中有着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诗歌, 读出你们的感情,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对于这个过程, 主要借助于背景音乐及富有情感深意的语句来渲染气氛, 搭建情感平台, 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收到情感的渲染, 从而很好地深入到文本里, 并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沉浸其中, 达到与诗人情感的共鸣, 提升学生与文本、老师间的对话深度。

三、创设情境进行点拨提升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 创设情境通常能引发学生想象、联想的空间, 让学生设身处地, 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对文本进行独特的理解, 让学生的想象、联想空间在情境平台中提升。

例如, 在执教《窗》的结尾部分, 老师 (抒情地说) :“同学们,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 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如果让善的念头占据心灵, 我们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放任恶的念头占据心灵, 那将会变得多么卑鄙和可怕呀。从课文前一部分我们知道, 那位远窗的病人原本并不可恶。那么现在, 当这位原本善良的远窗病人看到眼前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当他忽然明白了那位病友对他的关怀和良苦用心时, 他的心里将是何等的难受和懊悔啊。我们再假设一下, 如果近窗病人生前曾经留下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给这位远离窗口的病人, 现在, 这位远窗病人颤抖地从枕头下面摸索出近窗病人的遗照时, 他会对着照片说些什么呢?下面请小组交流, 合理想象, 看看这位远窗病人可能怎么说。老师为大家拟一个开头‘兄弟啊, 我今天好悔啊……’大家接着往下说, 好吗?先在小组交流或展示, 然后在全班交流。”

交流后发现, 学生的思维开阔, 发言中更多地表达出了远窗病人后悔、自责, 甚至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关心下一个病人。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对话平台设计, “拨”开学生狭窄思维的空间, 拓展、延伸了想象与联想空间, 让学生思维更有广度和厚度。

四、借用辅助材料进行点拨提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经常会在阅读理解中遇到一定的瓶颈, 只会从浅层理解、品析文本语言文字, 缺少更深层的理解, 有时, 还会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在这个时候, 就需要借助于课前准备的一些辅助材料来搭建对话平台, 例如, 故事、相关的文章、写作背景等, 跨越瓶颈, 提升学生对文本及主旨的理解。

在学习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回家》一文时, 学生们借助于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理解了回家途中母亲内心深处的迷茫、疑惑、害怕、伤心……但母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内心呢?回家本来就是母亲内心的向往, 为什么在火车开动后感情更加强烈呢?在这个时候, 我们要让学生理解母亲如此强烈对家的情感的原因, “家”的含义不仅停留在“小家”之上, 更是对“大家 (中国内地) ”的情感。教者特地借助于龙应台母亲的故事:1949年, 湖南衡山火车站, 母亲与1岁的长子龙应扬分别后来到台湾, 一别就是38年。 (故事事先录好) 借助于这样的故事, 让学生理解文中火车开动时, 母亲会有如此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 也理解了文中的一些词语, 如“打击”等词的含义, 更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内心深处“迷茫、疑惑、害怕、伤心”的原因了。

当然, 辅助材料的出示要适时,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起到“拨开云雾”提升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 篇3

摘 要: 精读指导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点拨是促进精读指导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它可使教学对话得以持续深入、逐层推进。本文结合精读指导教学实践从原理上描述精读指导课堂教学中的点拨策略运用的时机,提出并阐述了点拨的五个基本角度:矛盾处、迷惑处、无疑处、低谷处、高潮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精读指导 教学对话 点拨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阅读教学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是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多边对话的过程。如何使课堂精读指导教学的对话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发挥举一隅而反三隅的作用?我认为,教师应精心选择、运用适宜的点拨策略,组织、引领、调控教学对话的内容、形式及展开的节奏,使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达成有机的统一,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中关键处的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点拨”呢?所谓的“点拨”,“点”即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即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教学法要求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与学习活动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相机引导、提点、设问、解答,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点拨才是有效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试作阐述。

一、在矛盾处点拨

矛盾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与审美认知过程的前阅读与后续阅读的认知内容的对立、冲突,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因素。矛盾的产生、解决的过程,正是阅读理解与教学对话逐步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在矛盾处点拨,让学生看清矛盾形成与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使学生获得认知进程的跃迁。教读《木兰诗》有学生质疑:“老师平时教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切忌啰唆。我读这首诗,就觉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样的表达太繁琐、太啰唆,也不真实,事实上,木兰采办出征用具,果真是这么东、南、西、北地跑吗?我觉得这不符合生活常理。可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呢?”学生阅读诗歌文本提出的这个问题暴露了他的日常现实生活的经验常识与文学作品的审美存在的矛盾,以学生自有的生活经验这一常识系统显然是无法解释文本中这样的语言表达的独特现象。类似这样的阅读理解与审美鉴赏的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并不鲜见。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审美认知过程中的阻滞呢?教师的精到点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上文所述的阅读《木兰诗》产生的认知矛盾,教师借助课件,从诗歌语言表达的历史源流的角度予以解析。教师用课件呈现如下信息: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屈原《楚辞·招魂》)

“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玄天渚,南翔陟丹丘。”(曹植《游仙诗》)

教师先引导学生疏通句意,再通过学生独自品读、小组讨论及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突破矛盾,在认知上有一个新的跃迁:同样是用方位词,而表达各异其趣。同是东西南北,有的是写到处奔波购买物品准备出征;有的写四方不可留,希望死者灵魂归故土;有的写受到猜忌,郁郁寡欢。诗歌文本中,用“东、西、南、北”这样的复沓、铺陈的语句起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抒情效果、舒缓或加快节奏感的作用。

二、在迷惑处点拨

迷惑是指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语言风格、写作动机、主旨蕴涵、局部事实细节等产生的疑迷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这种类似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认知的朦胧、混沌感,往往蕴涵学生浓烈的阅读创造的好奇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教师在迷惑处点拨,让学生从模糊到清晰,从暧昧到鲜明,从散乱到集中,形成对文本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正确的认知、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教读《囚绿记》一文,学生对文中一些句子含义的理解提出了困惑,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些迷惑予以了点拨,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主旨蕴涵的较为深入的理解。例如:“‘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还有,“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通过点拨释疑,学生明确:“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之心境,可见其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愉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生的欢喜”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因为它是生命、希望、幸福、美好未来的象征。通过诸如此类学生感到迷惑不解的关键语句的点拨、解析,学生对该文的深邃意蕴才能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三、在无疑处点拨

阅读对话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的逐渐深入的过程,当学生自觉对文本已了然在胸时,教师“旁逸斜出”的点拨,让学生又产生了重读文本、再作研究的兴趣,这种无疑处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理解深度,发展创造性思维。例如教读《再别康桥》一诗,分析诗歌第五节时,同学们基本都能体会到徐志摩的欣喜之情,并能从诗节中找出具体的动词,如“寻梦”、“漫溯”、“放歌”等,来品味、吟咏。教师对同学的分析表示认同、赞赏;深入一步点拨:“‘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大家能否咀嚼、揣摩一下‘更字的表达效果?”组织学生把审美的目光汇聚到一个看似简单又不可轻易放过的副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细腻的语感。通过品读、议论,教师给予小结:“‘更字是再远再青一些的地方,在空间、意境上有延伸感,也是作者美好梦想、理想的延伸。”在后续的第6节诗,学生主要关注“沉默”等词汇的蕴涵,而教师则点出“笙箫”一词,请大家思考:“能否把‘笙箫换成另一种乐器?”通过探究、讨论,最后大家形成一致意见:首先是“笙箫”二字押韵,其次箫声比较幽怨,更适合体现离别的愁情。通过质疑问难,以一系列精当的问题构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寻芳览胜,使阅读鉴赏充满探险的味道,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阅读创造的乐趣。教师在学生无疑处点拨,设置悬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落实课堂阅读教学对话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四、在低谷时点拨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当学生的对话兴趣、探究热情未被调动、激发的“冷清”乃至“压抑”状态时,教师“愤而后启,悱而后发”的点拨,有助于学生走出低谷,形成参与对话、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读《背影》一文,教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然后说说感受,很多同学都谈到这篇文章文字很朴素,感情表达比较真实,但至于为何要这样表达,感觉难以具体表达;课堂气氛暂时陷入沉闷状态,对话气氛出现低谷,甚至有个别同学说:“这样的文字写的都是些波澜不惊、鸡零狗碎的事,有什么读头的。再说了,文中的那个父亲,也是迂得很,还不守交通规则。”同学们明显表现出对文本的冷淡、乃至误读。类似于这类“有什么读头”、“没啥味道”的阅读初感,如何能快速地把阅读教学对话从低谷中摆脱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宜的点拨。针对上述学生对《背影》的阅读初感,教师运用“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点拨策略,从文本语言的肌理的剖析角度切入,即从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细节入手,让学生发现质朴之中的隽永之美。让学生勾画出文本中写父亲攀爬月台、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等动作描写的动词、形容词等,进行反复咀嚼,从而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情。还要抓住作者对父亲的服饰描写,从文字的浅表切入挖掘其深意。教师作如下点拨设问:结合文章内容,你能从父亲的衣着上发现什么吗?通过细读品味,有同学指出:用了三个“布”字,说明父亲生活很艰苦。两个“黑”字,那是因为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祸不单行,说明父亲的心情是沉重压抑的。通过这样的点拨,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探究的欲望,使得阅读教学对话由一潭死水转为“浮光跃金”、“锦鳞游泳”,让学生读者的心灵真正得以与文本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形成共鸣。

五、在高潮时点拨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在学生产生思想的激烈交锋、情感的深度碰撞的高潮时刻,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助于学生的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知,有助于使对立、错综的理性认知趋于澄明。例如,教读《丑小鸭》一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渐趋高潮阶段,教师趁机加以概括、牵引,做如下点拨: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想一想,丑小鸭在流浪过程中养成了哪些优秀品质?“一石击起千重浪”,大家对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他平和。天鹅美丽,他不嫉妒。

他顽强、坚韧。不断奔跑中,他逐渐强壮,不惧严寒。

他有梦想。他想成为天鹅,是这个梦想给了他与困难英勇搏击的巨大力量。

他谦逊温和。他拥有一颗“好的心”,永远不会骄傲……

他宽厚知足……

在纷至沓来的解读回应中,教师欣喜地加以及时归结和推进式引申点拨:很好。大家都看到了,流浪的生涯,并没有击垮丑小鸭;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变得更强悍坚韧,更谦和而有宽容心,有美好的理想。正是因为这些品质,丑小鸭才能蜕变为天鹅。如果说“天鹅”在文中是美丽心灵的象征的话,那么要想成为天鹅,就需要具备一种勇敢投身于广大世界不断磨炼意志砥砺精神的广阔胸襟,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拥有一颗“好的心”,成为真正为人仰慕的天鹅。

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高潮处点拨,体现了教师主体在阅读教学对话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善于预设能引起学生读者“头脑风暴”式的阅读阐释的开放空间,吸引全体同学参与到与文本、同伴、教师的对话中。

初中语文课堂点拨技巧 篇4

铁东学校课题组 姚子龙

一、导入是一门艺术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每位学生学习的效果,四十五分钟如何分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课堂导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就是苦求之后心灵火花的迸溅。所以,为了上好每节课,我们老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寻找最佳方案,设计出一个漂亮而精彩的凤头——开头。只有这样上课一开始,学生才能紧紧地被你吸引住,很快进入角色,跟上思维,就能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打好基础。

二、导入的思考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否成功不仅决定着本节课的成败,而且影响着学生对本科目的好恶程度。多少年来,我们许多同仁都以为课堂导入可有可无,应全力投身于课堂的主体部分,甚至认为一开始就涉及重点难点问题,这样更直接、更省时。殊不知长此以往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厌烦甚至害怕本科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原因有三:

一、课间十分钟学生没有休息好,还未完全从上节课的内容中走出来。新的一课又要开始了头脑思维还没有调整过来;

二、学生对本科目上一节课的内容还有些遗忘,我们直截了当就开始授课,而且直奔主题,缺乏知识的衔接;三:有些篇目较枯燥,如果没有精彩的导入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本无法投入课堂之中,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差。因此,课前导入尤其重要,更需要我们授课者太多的智慧来设计它。

(二)、导入遵循的原则

如何导入,有何技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以下几点是我们必须遵循而且必须做到的:

一、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二、导语要紧扣教学内容。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

三、设计导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启发性。精彩适当的导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导语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层累,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等。

四、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而异。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变化,对于新授课,要采用温故而知新来架桥铺路;讲授课则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其次,导语的设计一定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导语的设计还要灵活多样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导入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作为授课者要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每次上课都要给他们新的感觉,所以每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我们要用自己丰厚的知识积淀设计好每节课的开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记得曾有学生对我说过,他们每天上学来最期待的就是上语文课。而且总感觉语文课上时间过得太快。我听后倍感欣慰,我知道这是学生对我授课的最大认可。之所以会收到这样的效果,精彩的课堂导入当然是功不可没的。现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在课堂导入方面的一些点滴做法总结如下,仅想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希望能和同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1、故事导入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通过语言铺陈渲染,绘声绘色,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讲授《信客》这篇课文时,文章主旨是为了突出诚信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前导入的时候,我选取了曾子杀猪①这段故事。通过曾子言而有信教育孩子这一点来切入主题。还有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先让学生复述小学时学过的晏子使楚②的故事。晏子与对方针锋相对的较量以及巧妙的回答,不仅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还让对方自取其辱,成功完成出使任务。晏子的机智幽默让学生开怀大笑,在学生愉快的笑声中,我顺便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凭借三寸之舌战胜虎狼之国的外交官他就是——唐雎,很自然引出课文题目。

2、地方民谣导入法

民谣、儿歌是具有地域性的,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利用地方歌谣导入,亲切有趣,能很快提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讲《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我引用了我们当地的一首民谣:云往东,刮狂风;云往南,水成潭;云往西,披蓑衣(过去的一种雨具相当于今天的雨衣);云往北,晒干麦。民谣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淀,利用这首歌谣浅显易懂的向学生阐明了如何看云识天气,以及通过看云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所以说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歌曲导入法

歌曲可以感染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因而在导入环节,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导入是从学生的内心情感开始,是用歌声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感悟,当内心的活动体验与课本的思想观点相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去相信和追求这种思想观点,这样课本的知识也就内化为信念并扎根于心。例如在讲授《台阶》一课时,我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学生跟唱着这支歌曲,从歌词中、旋律中进一步领会了深厚坚韧的父爱,熟悉的旋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内心的感受,此时引导学生开始认识文中的父亲形象,在音乐的感召下,学生思想情感全身心投入,教学效果非常好。

4、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式导入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情境式导入可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图片、录像等直观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备受学生喜爱的。这种导入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其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录像等影视资料再现情境,导入新课。如在教《杨修之死》时,我先播放了一段《三国演义》群雄鏖战的场景,把学生引入三国时期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风云四起的岁月,然后引出文中主人公就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开始课文内容的探究。学生兴致浓厚,学习非常认真、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5、类比导入法

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讲述学生熟悉的,和所学内容相关的事件或特征相似的人物,然后引出新内容,两者形成同类比,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可以增加知识的积累。记得我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先播放了一段舞蹈《千手观音》的录像,学生都知道这一群舞蹈演员她们全是残疾人,但是她们的表演却让观众震撼不已。她们身残志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然后引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也是在两耳失聪的情形下依然坚持音乐创作,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学生对之肃然起敬,怀着尊重,崇敬,学习起来个个精神抖擞。

6、游戏导入法

在开始课堂学习之前,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做游戏,通过学生游戏所得导入课文,然后开始对新授知识的学习。这样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水到渠成开始新课的学习。在讲授《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时,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竞赛做游戏,我提前在几张纸条上写好让学生需要制造的几种生活中的声响,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同学来做,再推选一个同学蒙着眼睛听,比一比看哪一组猜对的多。最后揭示游戏的目的,我们能猜到这些声响是因为我们熟悉它们,熟悉的原因是因为经常会听到它们,可是大然还有许多细微的声音,我们平时是很难听到的,但是它们依然是存在的,有了这些声响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的魅力无穷。然后引入课文,在这里你会听到蚂蚁跑步的声音,你会听到下雪的声音„„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三、结语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悬念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引用警句法等。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根据课文学习目标、学生实际和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择善而用。但是导入的时间一定不能过长,一般应控制在课堂开始的两三分钟之内。另外,课堂导入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总之,导入是一课堂要走好的第一步,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是气氛的调和剂。所以我们在进行导语设计时,只有做到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洞开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鉴赏技巧点拨 篇5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

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

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设题类型

一鉴赏诗歌形象

(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爱民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鉴赏艺术手法

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

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

1)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

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4)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

动作<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主要是前三类>

5、诗歌分类(不同分类标准>

按表现手法分类:

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

按内容分:

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

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怀古诗:借古讽今。

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羁旅诗:思乡念亲。

6、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有:《品茗》大胡子录入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2)、含蓄隽永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品茗》大胡子录入

(3)、清新雅致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其他还有:

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7.运用典故

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歌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的运用,借用历史事实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内容(须结合诗句加以鉴赏)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

四、对诗歌情感的鉴赏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约略可分为以下八类:

1、惜别之情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

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

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

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

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

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

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

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五、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因此此题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试题答案)?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笔者就把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散文阅读高分技巧点拨 篇6

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与得分要诀

现代文阅读,目前大都考的是散文的阅读,这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本题一直是全卷各题中得分率最低的。因此在考试中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把握规律,掌握技巧,从而越过这道高考中考生的“伤心岭”。

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怎样做好散文阅读题,力争获得理想的高分呢?根据历年的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⑴语段结构分析。

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

⑵全文层次分析

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分析全文层次,首先可抓标志性句子或词语。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会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反复出现,这就是标志性句子。

2.析词语,明情感,挖掘隐含信息。

文章是由词语和句子构成的。词语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出现的,它要跟其他词语组合成句才能表达意思。所以,对于文中词语的理解,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特别是散文,她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为文章的组成成分——词语就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时还可能蕴含着非常含蓄的隐含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

3.抓开头,重结尾,寻找关键语句。

古人形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凤头豹尾,可见其重要。

散文的开头是很讲究的,甚至有的文章开头就是“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台湾作家琦君的《水是故乡甜》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赞美了蚕的结茧并不是它们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下一个轮回,是以另一种方式不断地延续生命;而那些像蚕一样的父老乡亲在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时实际上也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的优秀品质会不断传续,人类发展的历史也会因此而不断延伸。

当然,文章的写法不是千篇 一律的,有时候,文章的关键语句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寻找了。关键语句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它在文中或总起,或概括,或警策,或衔接,或揭示主旨,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4.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朴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

写作方法多指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环境、景物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铺垫(伏笔)、渲染、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另外,谋篇布局方面的线索、过渡、照应、详略等也属于写作方法。如江西省高考散文题,汪曾琪的《泰山很大》: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

这是一道分析语言的表达作用的题目,应据“泰山是一面镜子”这句话,抓住比喻(暗喻)来回答:泰山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了什么。联系全文内容前后对照仔细品味,泰山这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价值: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

5.观全文,明哲理,领悟深层意蕴。

哲理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常运用象征手法。所以,我们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辩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如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2007四川高考题):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从平静的湖水写起,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接着文章联想到战争的“噩梦”,因为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而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意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最后,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6.按步骤,精答题,获得理想高分

漫谈初中语文课堂的调控技巧 篇7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交流, 教学民主。很多教师以为只要上课尊重学生, 上课氛围宽松了, 平时对学生态度好了, 就是民主。这只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教学民主应该把学生诚心诚意地作为和教师一起共建课堂的主人, 双方是平等的互相促进的学习共同体, 是师生心与心、智慧与智慧碰撞的过程。追求民主的课堂意识将给课堂带来活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精神不再禁锢, 思维变得活跃。教师用协商、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 尊重他们的想法, 哪怕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那么学生也能真切地感觉到这是一种尊重和民主。这种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体验自主、探究、创造、平等、合作、共享等现代公民素养的学习。比如, 在我们的课堂就经常听到教师这样的话语,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课堂开放和民主了, 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教师去灌输的容器, 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每堂课应讲究如何“导入新课”, 使每节课都能吸引学生。我们可多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 如运用电视、幻灯、录像等电化设备, 进行直观演示, 也可采用“巧设悬念”“情境教学”“辩论竞赛”等形式吸引住学生的心。在讲课时, 我们可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抑扬顿挫的声调, 使学生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 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 兴致盎然。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上, 教师可运用幽默的教学方式。幽默的内容必须高雅、健康, 并做到寓庄于谐, 使学生从中产生深思, 得到教育, 获得启发。教师幽默的话语, 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使学生精神振奋, 继续学习。

二、不当课堂行为及偶发事件的处理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多边的, 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教学突发事件。这些事件有的能生成积极、正面的教学现场, 但有的却对课堂造成负面的影响, 给教师带来意外的烦恼。面对这些情况, 教师应对学生因势利导, 机智地修正偏差, 恰当而有效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总体来讲, 教师一般采用“冷处理”和“热加工”两种方法。

例如, 安静的课堂突然飞进一只蝴蝶或蜜蜂, 引起大家的注意力;正放录音时突然有学生闯进教室;个别调皮学生发出怪声;一个学生做鬼脸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面对以上突发事件教师该怎么办?魏书生老师对于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只需二十秒, 课下再解决。面对突发事件, 教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 约束自己的言语, 抑制无益的情绪激动, 迅速判断事件, 思考处理办法, 安定教学秩序, 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扭转到正常的教学上来。如果教师遇到事情就情绪慌乱、心理失衡、严厉斥责学生, 必将导致课堂混乱, 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情绪对立的僵局, 影响语文教学的进度。

对于突发事件, 教师千万不能发火, 可以表现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忽视它的存在, 转回头继续讲课。这就是“冷处理”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 教师用间接、含蓄的方法悄悄提醒当事人, 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 无需声嘶力竭地批评。当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课时, 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景, 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 如小竞赛、课本剧小表演等, 以激发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遇到一个最淘气的学生, 上课铃响了半天后, 别的学生都在和老师兴致勃勃地读书, 他却一言不发地在那掰橡皮。陶先生火冒三丈, 当时要求他读一遍课文。但看到孩子心虚的目光, 陶先生心软了, 他蹲下来温柔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如果你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讲, 把课文流利地读一遍, 大家会更喜欢你!”这个学生在陶先生信任的目光鼓励下读完课文。陶先生有威信的表扬胜过批评, 化解了课堂意外事件,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热加工”指课堂上教师面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 就要正面加以严肃批评教育和果断制止不良行为。当课堂上出现把教师准备的课搅得一塌糊涂的事件时, 教师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正面批评, 必须沉着冷静, 而且要宽容学生, 尊重学生。教师要保持豁达、宽容的心态, 客气地重复一遍自己的要求, 切不能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 不要跟学生有肢体上的接触, 而要采用机智幽默的方法解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运用“热加工”处理方式时, 教师应注意: (1) 中断教学的时间不要过长; (2) 批评语言要清晰明确, 切中要害; (3) 批评要就事论事, 不要与当前事情无关的都牵扯进来; (4) 不要和学生纠缠辩论, 迅速巧妙地导入正常教学中。如“刚才我们课文读到哪里去了”就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拉回到教学中, 保证教学平稳地进行。

如有位教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 范读完课文后, 大家还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美丽的春景中时, 忽然有位学生大声唱道:“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那位同学, 有的脸上显出厌恶之情, 有的笑了起来, 或许觉得又有好戏看了。面对突发事件, 这位教师没有慌乱, 他迅速走近那位学生严肃地说:“你的歌声如果是在音乐课上会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 但是今天在语文课上我们绝不允许!”一语中的, 直击要害, 点出在语文课堂上这是错误的行为, 恰当的评价, 没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语文课文是有吸引力的, 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学生, 吃透教材, 备好每一节语文课, 掌控严谨而活泼的课堂教学节奏, 始终坚持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原则。语文教学是一种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更新教学手段, 改变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的“精讲点拨” 篇8

精讲点拨教学原则知识准备点拨方法应对措施课堂的精讲点拨是一门精妙的启发艺术,巧妙机智的精讲点拨,不仅能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更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获得新的思维发展。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语言精炼,讲解要精、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切忌面面俱到;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故障。精讲点拨就是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思考、探索,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体味成功的喜悦。教师则应在关键处和疑难处加以点拨指导,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一、把握好教学原则

把握好教学原则符合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精神实质。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在小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如此,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把握好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把握好教学原则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是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联系,我们除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外,还强调数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并加强良好道德和习惯的培养。

二、选用恰当的点拨方法

精讲点拨的方法有5种:

(1)发散点拨。所谓发散点拨,就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在教学设计中,要准确选准思维的发散点,即在设疑中激起学生思考、联想和改变思考方向的焦点,这是突破难点和“诱思”的关键之处,又是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发散开去的爆发点。

(2)迂回式点拨。它是指教师不直接点明,而是从旁的、暗示地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关的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直接点拨。它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点拨的点破方法。

(4)辅助性点拨。它指的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一臂之力。

(5)收敛点拨。它是与发散点拨相反的一种点拨方法,是指某一个问题仅有一种答案,为了获得这个答案,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思维直指这个答案的点拨技巧,是教师为集中解决某一问题由面到点、由此及彼进行点拨。

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点学习中的疑点,点解题的技巧,点学生容易忽视或出错的地方,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三、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比较多的还是师生互动,即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由于不好把控,又为保证教学进度,这些互动会减少。这样课堂形式比较单一,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要多使用合作学习,增加互动途径,使师生彼此借鉴,共同进行情感体验。另外,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学生无目的闲聊、教师指导不到位、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等现象。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同进行异质分组,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更主要的是要帮助组员实现个人目标以及实现小组目标,增强荣誉感。

2.课堂出现“生成问题”及应对措施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在学生的真实认知上综合把握,应视学生而动,视情境而变,敏锐扑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及时扑捉一些有用的问题,顺势引导,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别有洞天;让看似平常的资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让极易檫肩而过的资源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炼就一身扬沙拣金的提炼功夫,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学生产生与老师不同观点及应对措施

学生中的“别样的声音”,有时会置教师于被动地位,使“课”难堪,令教师措手不及。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异口异声”,要用一种开放的心理去对待。遇到难题,先不要急着去处理,要思考问题的原因,再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法。特别是情感、思想方面的问题,我们更要细心和耐心,用恰当的方法给予引导指正,为学生指路导航,使其明辨是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得到滋养。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向教学智慧创造者。“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应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

上一篇:灵动课堂精彩生成下一篇:爱党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