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国国学经典读书笔记(通用7篇)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荀子(中华国学经典)读书笔记3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忙于应付研二的学业,都没什么空微信读书了。这两周的一篇作业,写成了文学方向,就贴上来做读书笔记吧。
《劝学》出自《荀子》,是书中的首篇文章,又名《劝学篇》,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的赵国人。他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当时被尊称为“荀卿”。《荀子》是他的代表作品。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和李斯,汉代初期的政治家、科学家张苍,都是荀子的门下高足,其中,李斯和张苍分别担任秦朝丞相和汉朝丞相。荀子老师的教育水准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劝学”,顾名思义,就是“劝人学习”的意思,这是一篇集中论述“关于学习的重要意义”的议论文。
一般的议论文章,都比较地艰涩难读,或是大段说理,或是正襟危坐,难以让人“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但是《劝学》篇,融说理于“缓行游荡”之间,给你描绘一幅又一幅的情景,感觉在翻阅风景的时候,就顺便把道理给听进去了。与此同时,在下笔之时,完全看得出“浓墨重彩”的写作功力,文章“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文章开篇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宗明义,挑明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一上来就跟你们讲清楚,我今天是来讲大道理的。只是,这道理怎么讲?真是一门艺术了。
擅用实景比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它却比蓝草看着更蓝啊,冰是水凝结的,可它显然比水更冷啊。再加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因为君子要多不断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身,那么他就能明事理且没有什么过错了。这个道理其实挺浅显的,就是说要借助外界养分,滋养自身,任何人只要通过发愤学习,都是能进步的。
因为作者多用日常的事物来做比,读者在脑海中就会首先构建起这些事物的模样或场景,从感性认识递进到理性认识,快速融入,难怪说这样讲理是“先声夺人”了。并且,大道理只讲了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马上180度大掉头,跟你讲一些好玩的、易懂的东西,强力吸引你往下读。
这些浅白、通俗的实物实景比喻,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又比如“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无需翻译,也能即刻明白,说得很对呀!所以,由此得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是说君子天生就有用的,是善于借助外力,外力是什么?外力怎么得到?就要不断得学习。
正反对比递进
在文章前四段的正面循循善诱后,作者开始讲“蒙鸠和射干、蓬草和白沙、兰槐”的故事了,这些都是反面的例子,要说明的是它们长错了地方或找错了环境,告诉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后文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大段使用了强烈的正反对比的举例,都引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说不刻苦钻研,不会有显著成绩,不埋头苦干,不会有巨大成就。
大量运用排比
文章之所以读来无刻板之感,反而觉得活泼,除了众多的比喻、类比,创作形式上非常多得采用了变化多样的短句排比,也是一大原因。
除了开头抓人眼球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文中的排比句不胜枚举,又如“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等等,寓说理于实景,文学色彩强烈,“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不难看到,较为连续、整齐排比句式,同时较为多变,读来因此感觉新鲜、生动。
从理论到实践
文章的前半部门,说“学不可以已”,论说了学习的重要性。既然重要了,该怎么学呢?从“学恶乎始?恶乎终?”开始,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具体方法。
关于学习的途径,“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从诵读《诗》、《书》等经典书籍开始,到读《礼记》结束,这样的意义在于,从做书生开始,一直到成为圣人。“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这一段短短几句话,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之感,不仅饱读诗书,并且能高度集纳概括,向人进行推荐,名师水准的体现。
关于学习的方法,“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不要浮躁,不要啰嗦。“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要亲近良师;“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学习还要崇尚礼仪,“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君子要“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不要浮躁,不要怠慢,不要盲目,谨慎对待每一位前来求教的人。
关于学习的态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学习要专心致志,学得全面彻底。
“在作品集中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一般大都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来论述,这是《劝学》非常突出的创作特点。”
荀子讲的“大道理”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结构严谨、质朴,却又不是华丽,一个能言善辩、满腹经纶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这篇文章的逻辑结构,非常非常清晰,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说治国的要领在于什么?回说,在于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然后说为啥呢?
因为(一),修身,则道立。儒家思想最强调的就是修身,内圣外王。说物有本末,什么是本呢?之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有子(孔子的弟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意思,刚好和“修身,则道立”契合。一个国家有没有“道”,是非常关键的。古代有很多话就是关于“邦有道”的。譬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譬如“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譬如“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类似的话还有很多,足以说明,“道”,对国家的重要性。在封建时代,一个国家有没有“道”,核心的,就在于君父有没有“道”。要有道,就得修身。
因为(二),尊贤,则不惑。自己好多事情搞不清楚,知识量也非常有限,如果能够尊重贤达的人,贤达的人就会协助你,帮你理清思路,这样,你就不疑惑迷茫了。“君子贤其贤”,就是尊贤的意思。尊贤,其实就是尊师。尊师重道,这其实也属于修身的范畴。这里的不惑,是自己思路越来越清晰,是自身的禀赋;下文的“不眩”,也有吧不惑的意思,但那意思,是不被外界刻意蒙蔽。
因为(三),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亲爱自己的家人,家人就不会埋怨你。古代是把齐家看得很重的。说一个人不能齐家,就不能治国。自己家里的人都教导不好,还能去教导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因为(四),敬大臣,则不眩。“眩”是目眩神迷的“眩”,是眼花、迷惑的意思。皇帝操作国家机器,是靠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分三六九等,最牛的,就是大臣。皇帝不清楚的事情,大臣可能清楚。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忠。皇帝以仁义待大臣,大臣报之以忠心。君臣携手,皇帝靠着大臣这双眼睛,能够看清楚天下大势,不至于不辨是非。
因为(五),体群臣,则士报之以礼。体是体察,体谅,体贴的意思。能够体谅百官,体贴入微的爱护百官,百官就会投桃报李回报皇上。这其实就是个舍得的道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你爱官,官就爱你。这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官是士族来的,士农工商,在古代,士是非常尊贵的,差不多就垄断了教育资源、官场资源。
因为(六),子庶民,则百姓劝。子庶民,就是爱民如子。父母爱子女,是天性。如果皇上也能这样爱百姓,百姓就会觉得安稳,觉得幸福,继而就会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皇上是天子,也是君父,是百姓的父母。
因为(七),来百工,则财用足。古代人似乎不大注重财务,把工商排到了后面。百工就是各种工匠、手艺人,还不纯粹是商人。百工与财务挂钩,有了百工,国家才能富足。这和现代国家对工商业的态度是一样的。如果与民争利,处处设陷阱,国家的工商业就不会发达,国家就会积贫积弱。
因为(八),柔远人,则四方归之。中国哲学强调由内而外,由近及远。近的搞掂了,再去搞掂远的。譬如行远必自迩。对于远处的人,要宽厚对待,这样他们就会归附。国家也是这样才能强大。如果恃强凌弱,国家就成了众矢之的,处处树敌,没有一个好的外交关系。
因为(九),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诸侯是国家内部各个区域的老大,如果能够安抚好四方的诸侯,天下就会对皇上信服敬畏。
以上是讲,为什么要做着九件事。以下介绍如何做好这九件事。
第一,齐(zhai)明盛服,非礼不动,便能够修身。齐明是说内心要虔诚,意诚心正;盛服是说外表要端庄,符合礼仪。这是诚于心,形于外的意思。《大学》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可见修身是和诚意正心挂钩的。人这个物种发展成人类社会,靠的是有规矩,有秩序。规矩,秩序,就是礼法。不做逾矩的事,就是修身,就是符合道的规范。这是非礼不动的意思。
第二,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便能够尊贤。“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里的意思,就是要远离小人和女色。亲小人,远贤臣,后汉所以衰颓也。做皇上的,好色无度,一是自己身体不好 ,二是无心朝政,从此君王不早朝了,三是容易宠溺女人过渡,让她任性而为,祸害国家。所以要远色。在物质和精神上,要看轻物质重视精神,把道德看成最贵的。这样,贤人才会觉得这个皇帝不是昏君,是可以教化辅佐的。
第三,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便能够劝亲亲。尊重亲人的地位;重赐亲族俸禄;与族人同乐:这样才能亲近。关于这段,同其好恶这个点,我不是特别赞同,也许是没理解对意思。对家人如果都投其所好,而缺乏教化,这应该是不对的。
第四,官盛任使,便算是敬大臣。什么意思?你得给大臣足够用的人。一个国家好比一栋房子,皇帝是国家的主人,是大梁;大臣是顶梁柱;官员是四梁八柱。皇帝靠大臣顶着,大臣得看四梁八柱扶持着。所以做皇帝的,要把国家的四梁八柱立起来,协助大臣办事情。不然大臣就做不好大臣的本分了。做企业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管理,很多时候就是把四梁八柱立起来。
第五,忠信重禄,就能鼓舞士官。对待国家公务官员,一是在礼节上要忠信,二是在待遇上要重禄。
第六,时使薄敛,便能够鼓励百姓。按照时节安排劳务,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收割的时候收割。然后呢,再减轻赋税,藏富于民,让百姓过得好一些。这样,百姓就会爱你,更积极地劳动。
第七,日省月试,既秉称事,便可以劝百工。经常视察考核工作,按照一个人的功劳送给他薪资,这样百工就会努力。
第八,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便能够柔远人。来了迎接,走了欢送;赞扬其好的方面,包容其不好的方面,就可以让远方的人归附。
第九,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便能够安抚诸侯。让中断了俸禄的人家能够延续,复兴颓败的邦国,整治混乱,解救危难,定期朝见聘问,少收点公贡礼,多赏赐点东西,便能够安抚诸侯。
千百年来人们似乎已习惯于将读书作为一种成就未来幸福的手段,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理想憧憬;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总是与考试联在一起,这样的读书不仅机械、乏味,甚至是痛苦不堪的。经验告诉我们,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经。只有让学生在诵读中找到了乐趣,体验到了快乐,读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诵读要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要丰厚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走出“一切为了分数,一切服务于考试”的怪圈,重构校园诵读生活。真正意义上的诵读不仅仅是一个识记认知过程,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风声、雨声、诵读声,声声有情,读出诗情画意、读出人文情怀,从而真正培育孩子的诵读兴趣,让孩子和教师喜欢古诗,让诵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难怪六年级的杨晓莉同学在诵读经典心得中这样说:“自从开始经典诵读以来,我再也不怕朗读了,以前每次老师请同学们朗读,我总是干着急,不敢读,即使读了声音也像蚊子叫。现在不同了,因为古诗词简短有味道、有节奏,我很喜欢读,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诵。双休日回家后,我经常召集小区里的小伙伴背给他们听,谗死他们了。现在有几个小伙伴居然也在悄悄地背诵呢,还说约定时间要向我挑战,我可得加油啦!要是输了,那可倒八辈子霉了。”
“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的人生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需要从现在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诵读中华经典之路上,我们相信,一批彬彬有礼,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的“阳光少年”在蔡家场小学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光校园中将会不断涌现!
那天,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那精致的封面吸引住了。我爱不释手地翻开看了起来。爸爸告诉我说:“这是中华传统教育的一本经典好书,好好读读吧,你会有很大收获的。要不咱们一块儿学吧。”我们从总序的“弟子规,圣人训”一直到“有余力,则学文”,又从“父母呼,应勿缓”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
爸爸一边和我朗读,一边给我讲解。爸爸说,有些古代的思想现在可能已经不适合了,我们就把好的有用的记下来。“首孝悌,次谨信”教会我们从小要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同学,同时要做一个诚实守纪律、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平时做事要有一定的规矩,还要有恒心,坚持把每件事做好,这也是对爸爸妈妈和老师最好的回报。“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说我们读书要心、眼、口 都要一起专心在书上,只有认真去领会,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我和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坚持读一段,直到能够领会诗意,后来妈妈也被我们感染了,被“俘虏”了,加入了进来。我们仨时而齐声朗诵,时而互相提问,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读书的快乐,在快乐中共同成长。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的文明古国,其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有目共睹,但中国的近代文明却落在了西方的后面,现代性赖以生存的科技革命,中国没有发生。原因何在?这道据说是“李约瑟难题”,本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清末民初,20世纪头一二十年,东西方文化冲突剧烈,传统和现代的整合漫无头绪,当时第一流的知识人士如章太炎如梁启超如胡适之,遂倡国学以激发种性的文化自觉。
回观整个20世纪,如果有国学大师的话,章太炎先生独当之无愧。
王国维以51岁的盛年自杀于颐和园鱼藻轩,80年后的今天仍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未解之谜:作者缕析斯人精神世界的十重矛盾,试图为其结局追寻种子熏习的宿因。
国学精髓,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精神食粮。从中我们能看到一定的历史背景,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先辈有怎样坚强的心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性的力量与唯美。
就《像聊斋志异》,它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有趣的故事,我们不能拿它当成无聊烦闷时解忧的料资。它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中庸中国国学经典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儒家经典《中庸》的观后感500字12-04
中庸教案11-13
《中庸》第2课时教案09-12
读《中庸》读后感09-23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06-05
中庸读后感1000字左右06-10
中国神话读书笔记11-0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06-27
中国文脉作品读书笔记06-26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