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精选9篇)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1

业发展、抗震特色民居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和**县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村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县南伞镇**村委会国土面积36.6平方公里,占全镇国土面积的15.7%,山区面积占97%,辖区内最低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1990米,干湿季分明,是典型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15.9℃,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年均相对湿度60—80%;辖12个生产小组,7个自然村。2008年末,有村民668户,人口3324人,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苗族、德昂族等,占总人口的6%。耕地面积9212亩,其中:水田1277亩,旱地7935亩,人均占有粮食307公斤。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较低。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70.4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2242元,主要产业有甘蔗、核桃、膏桐、畜牧业等,08年甘蔗面积4000亩,产量1.3万吨,核桃11800亩,其中挂果面积1250亩,产量65吨,膏桐4092亩;大牲畜存栏1258头,生猪存栏 6532头。

全村有6个教学点,其中完小1所,在小学生419人,入学率 100%,巩固率99.5%。基本实现9年义务教育。

**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名。少数民族党员11名,占22.4%,具有高中(中专)学历的党员10名,占20.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名,占6.1%,60岁以上党员15名,占30.6%,年龄最大78岁,党员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基层群众组织的设立情况为:以自然村成立7个理事会,每个理事会各有1名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有甘蔗产业协会1个。

(二)制定发展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南伞镇和**村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思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刷布厂自然村的甘蔗、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村户水泥硬板路和小水窖建设,同时检查了3户抗震特色民居房建设进展情况。早在2007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就按照市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农村建设“十四个一”的要求,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出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巩固提升甘蔗产业,加速发展泡核桃、膏桐为主的林果业;鼓励发展畜牧养殖业;鼓励外出务工。同时寻找新兴特色产业(如农家乐)、药材种植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产生活条件,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认同和支持。南伞镇为提升“三个核心指标”、创新发展思路、强化行政问责,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制定了“三项工作管理机制”,即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层层挂钩联系机制;二是工作绩效考评奖惩机制;三是产业发展管护机制。**村“两委”以抓党建促经济、以抓产业发展促增收、以经济发展带党建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村两委和村小组迅速成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紧紧抓住甘蔗、核桃产业发展思路不放,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质量改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措施。调研组认为,**村“两委”班子团结,建设规划思路清晰,发展措施有力,进展情况良好。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始终围绕“组织坚强、党员模范、阵地巩固、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推行“一体两会”联动运行机制,全面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刷布厂自然村为重点,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高涨,刷布厂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交通、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建成了村委会至刷布厂自然村弹石路14 公里,修建串户水泥硬板路5.6公里。共建设小水窖196口,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群众饮水难的问题。2008年末全年经济总收人485.58万元,比2001年增长3.4倍,年平均增长23.41%;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增长2.6倍,年平均增长19.95%;目前,甘蔗种植面积1723亩,人均1.59亩,产量7926吨,收入166.44万元;泡核桃种植面积1497亩,产量38.3吨,收入61.68万元。甘蔗产业、泡核桃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民居建设和改造有了新起色,已建成抗震特色民居23户,安全卫生饮用水196户,高中以上学历人数18人,专业技能人数21人。刷布厂村的发展变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发挥了很好的带动效应。

三户抗震特色民居房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希望**村委会及时将三户抗震特色民居房建设项目的情况及相关材料梳理上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尽快通过检查验收,市局、队将按照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挂钩帮扶的有关要求,积极筹集建设资金,争取在11月份以前兑现到农

户。

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建设“十个一”的标准,市局、队机关党支部按照“支部+支部”共建新农村和“党员+党员”带领农民致富的目标要求,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党建目标制度,力争上半年实现在职党员每人联系一户农村党员户,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同他们一起学习政策、理清思路、交流信息、传递致富技术,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三)制约**村快速发展的原因和意见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规划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有待于加大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亟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人畜饮水安全存在隐患,需要加以改善;五是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党员年龄结构有待改善。

(四)对策建议:一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发挥离县城近的优势,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谋划**村的发展;二是与农、林、水、科技等部门协调联系,加大对劳动者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因地制宜,科学论证,选准项目,积极争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把握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项目扶持,整和资金,着力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高稳产农田(地)建设,逐步改善人畜饮水条件;四是以新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将年轻的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逐步改善党员年龄结构,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二、县乡村统计体制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月12日,调研组听取了**县统计局关于县乡统计体制改革、县级地方调查队组建工作及对加强乡村统计工作的意见建议汇报。

一是县乡统计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统计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决定》(临政发〔2005〕55号)要求,于2006年5月,全县7个乡镇统计站均完成挂牌授印工作,人员编制15名,列入参公编制管理,并上划县统计局垂直管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云南省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7]92号)文件下发后,2008年4月份乡镇统计站的机构、人员被收编为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并与农经站合署办公。

二是县级地方调查队组建工作,根据省统计局、省编委《关于成立县级地方调查队的通知》精神,**县下发了《关于成立**县地方调查队的批复》(镇编办字〔2009〕3号)文件,人员编制采取内部调整。

三是乡(镇)村统计工作亟待加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统计力量薄弱,难以应对繁重的统计调查任务及中心工作;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难以提高;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难以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全貌;统计经费投入不足,难以保障工作的开展及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村级统计档案不规范,人员变动容易丢失;村级统计台帐不健全,历史痕迹管理跟不上。

针对**县统计局反映的问题及建议,调研组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探索科学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和促进统计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二是要加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服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统计保障。

三是要加强统计分析研究,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树立“跳出统计看统计、跳出统计干统计”,做“大统计、活统计、真统计” 的理念。

四是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强化统计规范化管理,重点加强“双基”建设。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2

一、科技统计与评估方法

本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与综合设计相结合的办法筛选指标。通过理论分析法构成预选指标集, 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 构建出包括26个量化指标的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目标值时, 参考全面小康社会尤其是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关标准、新农村现代化的有关标准及国外一些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有关标准, 同时结合河南省近几年来的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 采用类比法和趋势外推法来确定。在统计调查的过程中, 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法。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 以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为基础, 2008年9-12月份, 课题组选择洛阳市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实践调研活动, 结合洛阳市在2006年提出的“重点选取100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课题组从中选取了洛阳郊区白王村、偃师市诸葛新村、孟津县煤窑新村、洛宁县底张乡古村、栾川县龙潭村、宜阳县马窑村、伊川县彭婆镇朱村、汝阳县小店镇小寺村、新安县龙渠村、嵩县库区乡和店村10个行政村进行实地现场调研, 发出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300份, 其余90个行政村共发出问卷1 800份, 收回问卷1 447份, 其中有效问卷1 124份。整个调查过程按照科学的原则, 从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调查人员培训、样本选取到数据调查、录入整理各个环节都经过仔细论证, 保证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评估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概述为:分解描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评估体系总目标—确立相应准则—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预选指标集—筛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经过分析, 课题组最终确定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 26个二级指标构成 (表1) , 并赋予所有指标一个详细的说明和界定。

三、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

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包括5个方面: (1) 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 (2) 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3) 可测度和可比性原则。 (4)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5) 以人为本原则。

2. 建立指标体系的思路。

建立一个统一指标下的分类结构指标体系, 是全省通用的一套, 而不是各地市、各县的指标都不尽相同的指标体系, 各地区的差别体现在权重上, 而不是指标上。通过对2007年和2008年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起点指数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比较, 我们看出地方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基本协调一致, 即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水平也较高。所以, 我们以人均GDP为核心指标, 参照世界银行依据人均GDP最新划分的国家标准 (756至2 995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 2 995至9 266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 , 将河南不同区域农村划成不同等级。各地 (市、县) 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指标值列出即可找到自身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位置和差距。

四、评估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经过专家评价和层次分析, 又经过一致性检验, 得到了表2的指标权重和标准值。

五、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现场调研和信函调研回收问卷的统计数据, 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对我们了解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时, 笔者采用“指数变换法”, 即将一系列观测指标值与相应的目标值进行对比。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Xi表示指标实现程度 (0≤Xi≤1) , Oi表示指标观测数据, Ei表示指标目标值。对于正向指标, 实现程度是各项指标数值与目标值的比, 对于逆向指标则令分子、分母相反。需要说明的是, 当且仅当标准化数值大于1时, 标准化数值取1。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进行了无量纲处理, 还不会使个别观测指标值的超常影响到综合值的计算。利用确定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及无量纲化后的数值, 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模型, 对全省以及各地市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其考评模型如下:

其中, Y为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估指数, 即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综合得分;P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Xi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 (无量纲化) 数值;n为指标总个数。

六、研究结论与应用

总体上讲, 2007年年底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得分为62.52, 也就是说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在62.52%。这一结果主管部门也许认为过低, 但课题组认为造成此的原因是几个硬性指标差距较大, 符合其科学性。结论可以类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情况。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3

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广播电视

从传播学角度讲,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对受众没有太高的文化程度要求;它实现了新闻信息的现场直播,更能充分体现出现场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时效性,节目播出和受众收听(看)可以做到共时同步;它不仅综合了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同时,它还把重大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带进了普通家庭。

电视的现状和优势。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RT)发布的《全国卫星频道覆盖率普查》顯示,2006年,全国电视观众总户数已达到3.06亿户,电视观众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5.88%。但是在农村,电视信号的覆盖率是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电视媒体传播效果的致命因素。

为此,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对“十一五”时期村村通工程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无偿收看到4套以上电视节目。按照国务院要求,中央财政对转播中央第1套、第7套电视节目无线发射设备的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经费给予一定补助。

近年来,我国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络,使农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到基本的广播电视节目,已成为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大事。这必定对电视媒体传播效果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广播的现状和前景。根据CSM媒介研究2007年在9个城市的收听率调查,专业农村频率的整体收听率不高,其中仅有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山东广播乡村频率和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乡村频率在省会城市的收听率超过了0.3%;其余农村广播在本地的收听率大都在0.1~0.2%的水平。

据调查,农村90%以上的人表示在半年内没有接触过广播媒体;仅有3.22%的人表示每天都收听广播;另外有2.05%的人表示每周收听广播的次数达到3次及以上。而在半年内听过广播的听众中,有超过30%的人表示一周内基本没听广播,30%以上的人平均每天的收听时间在30分钟以下,20%的人平均每天收听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此外分别由10%左右的人平均每天收听时间在2~3小时。总体而言,人们对广播的接触频次普遍偏低,广播媒体的传播效果十分微弱。

对于农村听众而言,文艺类和新闻、时事类节目是其最希望收听的节目类型;其中,有44.56%的听众最喜欢收听综合新闻节目,表现了农民听众对于时政和经济信息的渴求;有14.26%的听众最喜欢听新闻评述节目,显示出农民听众对深度新闻的需要;此外,农民听众对于音乐类节目和生活服务类节目的需求也比较强烈,有20.92%的听众表示最喜欢听晚会类的节目,另有10%的听众喜欢听音乐会,显示了听众对于音乐节目的口味变化;而天气预报等与农民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也备受听众青睐。

报纸在农村的现状不容乐观

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有着自身的特点:视觉媒介,保存性强、选择性强、适合传达深度信息等特点,而为能充分发挥对农民教育功能;同时,作为纸质媒体的报纸保存了几代农民的记忆,他们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报纸在他们心中有着权威性的印象。

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乡村农夫都关心的国家重大国策,报纸也在呼吁社会各界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然而在实际行动中报业自身却踯躅缓行,这里面最为直接的就是报纸效益和生存的问题。

我国“三农”类报纸创刊历史比较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是创刊高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达到鼎盛,大多发行量在几十万份,有的报纸,如《农民日报》甚至达到上百万份。但近十多年来,“三农”类报纸却是每况日下,目前的状况可以用“惨淡”两字来形容。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委托《中国县域经济报》对全国农村报刊现状进行调查,据统计,目前我国“三农”类报纸,包括综合和专业类,共61种,仅占全国报纸的3.17%。如果仅是农村报、农民报,有17种,占全国报纸比重不到1%,这一数字与农民占全国人口50~60%相比,差距实在太大。另据全国农民报协会调查,2006年协会30多家会员报纸的总发行量为180多万份,仅相当于国内一家较大规模晚报都市报的发行量。

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的“三农”类报纸,实力却如此弱小,这必然会严重制肘到报业服务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报纸必须改革办报理念,实行创造性板报方针,同时要加强其他类报纸(如日报、晚报、晨报等)对“三农”信息的报道数量和质量,这一切都迫在眉睫。

互联网蓄势待发,前景无限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除具有三大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等。已渐渐成为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佼佼者。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受益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形势和政府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扶持,农村互联网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但是导致农民不上网的原因中,除了经济上的,还有文化上的,比如有53.3%的人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同时,在互联网应用的深度上,农村网民比城镇更浅,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86.4%和76%的农村网民使用网络音乐和网络影视功能。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4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作为宝秀镇石灰塘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于XX年3月14日入住村委会。在驻村期间,采取召开座谈会、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对石灰塘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灰塘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镇20.00公里,国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1855.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898.40毫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8户,户籍人口1197人,常住人口1160人,其中,全家外出的户数为17户,全家外出的人口数为61人,从业人员为811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为756人,全村以农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作物以玉米、小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家庭养殖以牛、猪、羊、家禽为主,该村水资源极度匮乏,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制约着石灰塘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村“两委”真正做到了及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重大问题向党员、村民代表征询意见,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优势条件

(一)村“两委”班子团结。石灰塘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大,现任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较强,班子较团结,民主作风好,能为群众办实事,理清了促进本村发展的思路,熟悉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导向,在具体实践中为实现奋斗目标付出了诸多努力。目前全村党员积极性高,带头示范作用好。

(二)群众基础好。石灰塘村离县城较近,近1个小时就可达到,群众科学意识强,民风纯朴,都有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现在生存现状的强烈愿望,对改变村庄面貌期盼度非常高,有的村民自觉植树美化门前屋后,大家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石灰塘自然村村长在积极争取村里公房建设,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己垫付2万多,群众意识较好。

(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石灰塘村境内虽然连年干旱少雨,但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许多小水窖,这些分布于各个山头的小水窖保证了干旱时节的农作物的栽种和灌溉,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石灰塘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耐旱农作物的开发种植,该村属山区,若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积极打造林果、中药材等种植品牌产业,便能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灰塘村委会各自然村经济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群众生产设施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作为山区村委会,石灰塘各自然村的发展仍然有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结构依然单一。农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辅以林果,没有科学立体种植经验,还没有发挥地域特点,没有规模化产业,形成不了规模产业,这严重影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基础建设依然薄弱。一是道路交通建设有待加强;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深入走访了解发现,由于缺乏项目资金,除行政村进村道路已硬化外,其余自然村进村道路目前尚未得到硬化,还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状况,公路路况较差,由于资金困难,管护和修复工作滞后,部分路面已变得沟壑纵横,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的销售;二是水利设施建设亟待加强;虽然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各自然村新建了许多小水窖,能在一程度上缓解旱情,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的现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很低。由于石灰塘地处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农民素质还比较低下,思想保守,观念不新,普遍存在得过且过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关心集体等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思想和认识有待提高。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作为新农村建设挂钩单位,作为县委第九批指导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为石灰塘村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山区,强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引导群众发挥区位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粮烟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要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引导发展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让群众得实惠。三是利用石灰塘村各自然村适合种植蔬菜和中药材的有利优势,借鉴石屏县北部山区“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种植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同时,大力推进核桃、桔子等林里种植,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林、果、蔬等多元结构转变。

(二)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石灰塘各自然村行路难、饮水难和部分自然村公房建设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积极向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协调资金,本单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帮扶的方式,尽力解决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夯实山区群众基础设施建设。

(三)依托自然优势,加快经济增长点培植力度。据石灰塘村支书介绍,石灰塘种各自然村适宜发展核桃、梨、桔子等林果,近几年来,部分自然村核桃种植户收入好的年收入已达2万多元,核桃种植已成为继烤烟之后部分村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目前,群众种植林果的积极性较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利用石灰塘各自然村广大群众对核桃等林果栽培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经验,且近年来随着核桃等林果价格连年走高,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林果种植,使之成为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从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5

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调研

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

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调研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1.调查概述

1.1 调查背景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五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那么作为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又如何呢?作为****大学的一名农村学子,在学校的倡导下,我在****展开了调查,以了解普通老百姓心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1.2 调查目的此次调研的目的是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了解来自最基层人民的心声,从而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适当的建议,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出一份力。

1.了解当地人民经常参与的文化活动。

2.了解当地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3.了解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对村民的影响程度。

4.了解村民对文化建设事业未来发展的构想。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由本人随机选择村民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达100%;

3.调查结果分析

3.1对村级干部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

所在村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村是一个行政面积较小(19平方公里)的平原农村,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为5000元左右,有点偏低,收入来源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农户数1229,人口8135,其中约10%外出务工,村民人均文化水平为初中以下。

第二部分

文化建设状况:

据村长的问卷显示,该村的文化设施很不完善,只有祠堂、电影院和老年活动室各一个,没有图书室。村民们平时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主要为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烧香拜佛。至于村里举办的文化活动,只有一个村民农业技能培训,据村长透露,参加的人数还不多。该村的文化建设投入经费大概占该村总的财政支出的10%--30%,相对于该村的现状来看,这个支出额还是不小了。当谈及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时,村长表示,由于当地的特殊性,上级政策的可行性并不高,因此上级政府对当地的文化发展作用并不明显,这受当地文化的限制,也受当地农民收入的限制,而且农村文化管理

体制也不完善。村长还表示,当地的业余文化活动最需要政府资金、物力的支持,而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似乎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村里的文艺性活动主要由农民自发组织,促进当地特色文化品牌化的发展过程中也由当地村民起了主导作用。另外,当地的文化产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不深,但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至于当地潜在的文化产业,该村有尝试挖掘,不过效益不佳。而上级的政策中,也没有关于文化发展建设的,村里也没有。

基于以上村长的答复,我认为该村的文化建设还未受到上级和村级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建设投资更是不足,村民们积极性也不佳。因此,该村村委应主动向上级提出要求,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该村文化产业建设的发展。

3.2 对部分村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构显示,有80%的村民的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下,年收入超过35000的只有3.3%,说明该村的经济水平还有待提高;文化程度基本都是初中,这说明该村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还有待提高;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和养殖业,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该村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村生产方式改进影响并不如意。

文化建设方面来说,只有20%不到的村民使用过村里的文化设施或参加文化活动。虽然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大多数村民都知道村里有这样的文化设施和活动,但因为没时间、没兴趣,绝大部分村民都不会去参加。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是村干部和村民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来看,村里的文化设施建设还是比较完善的,说明政府部门以及村级干部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同时也投注了非常大的金钱和精力下去。调查还显示,村民对于文化建设不了解、不清楚比例较高,达五分之一之多。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加强,村民对于本村的事务越来越重视,对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有越来越强烈,这从只有10%村民对于自己的文化生活满意度达到很满意就可得知。

在调查村民如何处理生活中,多数村民,还是非常贯彻和谐社会的理念的,对于盗窃、赌博、黄色文化、封建迷信是抱着厌恶的态度的,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的。

据调查,本村90%的村民对于政府和共产党的政策是持支持态度的,并且非常关心社会新闻和政府腐败问题动向的。

4.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该村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不算太大,是由于存在的问题相当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政策落实由困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倾向严重,没有真正做到位村民服务

三)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还较为严重,邪教势力越演越烈,社会恶习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四)高等教育发展不够,人才培养方式欠缺,发展后劲不足

五)受交通限制,经济发展的结构仍然比较单一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建议有以下几方面:

1.完善村民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同时要鼓励举报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的落实实施,促进全村发展。

2.对干部进行教育和培训,消除干部的官僚作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3.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摒弃封建迷信,坚决取缔一切邪教组织,防止邪教势力蔓延,消除社会恶习,树立新风。

4.鼓励教育发展,培养人才,奖励大学生,同时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上学问题,鼓励大学生回乡发展,促进家乡发展。

5.发展交通运输,大力引进外资,合理的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6

关键词: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

一、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调研背景与方法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3年9月,国务院就农村教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2001年农村小学初中在校生多达1.17亿,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1.9%,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论文发表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全国第三批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地区,于2004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年来当地义务教育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别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进一步在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施行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为旬邑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其中学生问卷发放750份,回收690份;教师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00份;学生家长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40份。

二、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陈旧,课改阻力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旬邑县农村教育观念陈旧,对新课改热情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观念陈旧,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在对几位农村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听到了普遍的说法是: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而课程改革需要他们重新学习和适应很多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普遍觉得负担太重,不愿意配合新课改。在与部分教师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能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

第二,家长观念落后。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9%的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有41%的家长对听说过新课程改革,但是不了解;有53%的家长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课程改革。在听说过新课程改革的这部分家长中,有79.4%的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很有必要,有11.8%的家长认为不是很必要,有8.8%的家长认为完全没必要,理由基本上都是认为“学生只要把成绩搞上去了就行,其它的没必要重视”。第三就是学生自身的观念原因。在访谈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告诉笔者,她觉得学校一个星期安排四节综合课太多了,原因是她觉得上这个课没有必要,还不如把这个课让给英语课,让大家提高一下英语水平。笔者认为造成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固然可能是这个孩子班上的综合课教学有问题,可能内容枯燥,老师教学方法死板,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认为只有学好主要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

2、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不到位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一,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学历水利论文发表/sllwfabiao/水平普遍比较低。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小学教师中有23.5%的最终学历为大学本科学历,76.5%为大学专科学历;初中教师中有32.8%为大学本科学历,67.2%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已

经成为阻碍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7

(1) 难以融入角色。在中国农村, 村民一般都会选择熟悉的人做村官。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改变现状, 盼望有技术、有想法、能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的村干部, 而另一方面由于村民不了解大学生村官, 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比较困难, 乡村政治的排外性使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村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才能进入村子内部。

(2) 大学生普遍感觉能力缺乏。农民也好, 基层政府也好, 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 遗憾的是大学生并不一定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 很多大学生下乡之前连韭菜和麦子都分不清楚。所以, 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 这些大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3) 基层干部不配合, 村民不了解。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对于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积极欢迎, 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日后会取而代之。在这种封建“官本位”思想影响下, 村干部对大学生是存在戒备心理的;同样, 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存在看法。

(4) 职责定位不明确, 工作迷茫。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多少实权, 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村党支部记或者村主任手里。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 一般就安排如打字等琐碎的事, 大学生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

二、当前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缺陷。

(1) 对农村不了解, 缺乏工作经验。很多报名大学生在此前并没有接触过村官, 对农村也不了解。农村较为复杂和艰苦的环境, 农村工作的难度, 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想到的。

(2) 思想认识错误, 导致错误的行动。大学生当村官不能因为工作难找就“饥不择食”, 更不能企图把当村官作为“跳板”。有些大学生在聘期期满后, 立即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 与群众没有深厚感情的现象。

(3) 知识不够全面, 难以应对实际情况。由于农村的特点, 就决定了不是哪个大学生都能有所作为, 如何去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并能让自己的才能物尽其用是已下去的大学生村官面临的最大困扰。

2. 大学生村官计划制度上的缺陷。

(1) 对大学生村官缺乏有效管理。出台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和考核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导致部分乡镇以各种名义挪用大学生村官, 严重违背了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意。大学生村官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 对当地的情况、工作的开展和困难一无所知;缺少有效的管理办法, 下到基层后处于放羊状态, 没有人管、没有人问, 放任自流。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出路窄、待遇低, 吸引力不够。尽管许多省市在大学生村官待遇、出路等方面都给予了优惠政策, 但这些政策兑现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其一, 在当前严格控制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情况下, 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难以落实。其二, 大学生村官的收入多为补贴性质, 而且数量有限, 与大学生收入期望值差距较大, 因而对高素质优秀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3) 待遇较差。这集中体现在:一、工作生活条件差。乡村偏僻、交通不便、办公设施缺乏、居住条件落后。二、经济待遇相对较低。例如许昌市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是大专每月900元, 本科每月1000元, 研究生每月1100元, 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这样的收入在应届毕业生中属中等水平。另外, 许昌市并未对村官做出诸如增资一类的激励, 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工作。三、身份待遇不确定。大学生村官没有编制, 自身地位很是尴尬。另外, 一般大学生在当地工作时间为1年, 1年后就要面临重新就业。大多数省份对于那些立志扎根农村的大学生缺乏激励措施, 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使许多人缺乏留在农村的信心。

三、结论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村, 重点在村, 村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大学生村官作为先进知识和理念的代表更应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积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 建设一支合理有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对于完善基层民主建设, 发展新农村, 推进新农村起重要作用。

第一, 要找准自身的工作定位, 时刻保持头脑上的清醒。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 如何适应从校园到农村生活的过渡, 实现由学生到干部身份的转变, 这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身处农村这个大环境, 许多事物还要靠自己去摸索、分析、解决和处理, 因此要多看看别人怎么做, 做到去粗取精, 把自己的远大抱负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断地矫正自我, 锤炼自我, 做到身处基层更要心系基层, 真正融入到农村这个大熔炉之中。

第二, 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作风面貌。由于特殊身份和较高学识素养, 大学生到村上工作后, 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眼。对此, 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 把群众的“高看一眼”化作工作上“更高一筹”的动力, 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活力充沛、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 转变就业思想。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和在农村就业都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都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没有贵贱优劣之分。

第四, 大学生应积极克服自身不足。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尤其是实践能力。很多大学生学到不少知识, 却不能应用于实际,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因此, 大学生在校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兴趣爱好, 摆正价值观, 不随波逐流, 不追名逐利。大学生村官的现实意义也不止于暂时就业, 而极可能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因此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 大学生更应做出自己的探索和担当, 而不能限于自我偏离价值观的盲目追求。

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措施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发现大学生村官现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积极理性地对待村官热, 解决就业问题及农村人才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黎陆昕.大学生就业与农村建设的人才滋补——新知青政策刍议[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05) :18~21.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09-0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进而使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白银市2010~2011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组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3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选择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会宁县高级职业中学和会宁县机电工业学校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全面了解这些农村职业学校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就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轻视职业教育。部分领导干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对切实提高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缺乏足够认识,在思想认识上片面地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理解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将资金设备大量投向普通高中,好的师资往普通高中选派,宣传上将普通高中放在突出的位置,造成了普通高中热、农村职业高中冷的局面;二是农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农民处在社会的底层,吃苦最多,而收入最少,承担的各种负担最多,而得到的回报最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因此,多数农村家长和学生希望能够考上普通高中,再通过努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再呆在农村从事农活。

2.办学规模扩展迟缓,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没有充分激发。以2010年为例,据统计,全县共有初中毕业生18000多万人,其中有6200人升入普通高中,4300人进入职业学校,两者之比接近6∶4。此外,尚有7000人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近几年是学龄人口高峰期,高峰过后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势将更为严峻。目前,全县每年有10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千名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新农村建设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农村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规模与庞大的教育潜力和现实的人才需求很不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3.办学方向存在错位现象,与《规划纲要》的要求相背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据调查,对口升学成为许多农村职业中学办学的主要目的,更是相当数量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农村职业中学都将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支柱。如会宁郭城职业高中的许多优秀学生都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2010年升学率高达77.2%;事实上,全县的所有职业高中都在探索对口升学的路子,把对口升学作为学校的支柱之一;只是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才选择就业。职业学校以此作为办学定位,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也给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专业设置僵化,师资实践技能缺乏,人才培养质量缺乏必要的保障。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敏感性,不能前瞻性地进行专业调整,所开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 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学历达标率偏低,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专业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文化课教师的比例普遍偏大;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机会少、层次低、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脱离,追求学历达标,忽视内在质量。在调查的几所农村职业学校中,近两年内,只有26.7%的职高教师参加过地(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30.3%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二、原因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的真正建立,以及在就业、研究、规划方面的支持等。正是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才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1.对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成本相对较高未能给予充分重视,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政府功能发挥不足。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职业教育除受教育者本人外,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和企业。从投入角度讲,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应该实行学生受益、学生缴费,企业受益、企业出资,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政策,合理分担职业教育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而广大农村没有充分考虑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对其成本较高的差值进行补偿,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政府经费不足一半,其余要靠招生收费和校办企业创收来解决,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多数时候都表现出相对弱势。

2.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缺乏软环境支持。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不力,农村职业教育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如在企业用工时,就存在“就业陷阱”、“虚假订单”等失范现象。一些用人单位以“虚假订单”把学生骗去,却不按事先的承诺兑现待遇,或者在干满一年试用期后以种种理由把人辞退。而相关的法律约束还没有形成,许多出外务工的学生上当受骗后有冤无处申,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使职业学校对外边来的“订单”望而却步,增加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家长、学生与学校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信心。

3.面向市场办学,农村职业学校缺乏服务与支持。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研究机构尚未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与农村职业办学的盲目性,对就业市场信息不敏感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惯性、周期较长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这样一来,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另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出现过剩,造成了职业技术人才结构性不合理。

三、对策建议

1.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目标,确立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结构,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既要担负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又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2.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农村职业教育投入要单独预算,并对农村职业发展作出规划,使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有一个持续的政策保障。同时,政府应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发行职业教育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教育财政新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整合县域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为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保障,有利于调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质量。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农村职业学校办学中,“以就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如变“输出地”培养为“输入地”培养,依托企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毕业生就业也更加有保障;同时,有利于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熟悉所在地生活情况,缩短适应企业所在地生活的周期。

按照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定位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按不同的培养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单单从生产或产中服务方面培训农业产业人员或后备人员是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增收需要的。因此,更需要加强产前产后服务培训,产前服务培训主要包括品种更新、农资供应、资金融通、产前技术准备等。产后服务培训的重点是延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丰富特色农产品的产品线及相应服务方面的技能。对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培训的实效。建议在专业技能培训中要从注重理论面授向入户技术指导转变;在职业资格培训中,要从注重考证合格率向掌握实际能力转变;在创业农民培训中,要从一般的培训农民向培养新型农民转变,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更应该是经营方面的;不仅是业务方面的,更应该是素质方面的。

新农村建设及统计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篇9

2009-08-27 16:23:42来源: 泉州统计信息网2009年02月11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本文拟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探索。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要按照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就是建设物质文明,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具体表现;乡风文明就是要建设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洁就是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管理民主就是建设政治文明,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內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二、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反哺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道路,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1、优势特色农产品比重不断提升。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取消农牧业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料显示,2006年和2007年我市分别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65.37亿元和188.12亿元,分别增长0.9%和0.5%。水产品、乌龙茶、芦柑、龙眼、德化梨、蔬菜、食用菌、马铃薯、畜禽产品、花卉等优势农产品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是81.5%,2007年达到86.7%,超过了“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优势产品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85%的目标。

2、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在我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投资总量逐年提高,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和2007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6.8亿元和71.02亿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市99.9%的村和95.9%的自然村通公路;28.8%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100%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00%的村通电;近100%的村和99.6%的自然村通电话,92.5%的乡镇有邮电所,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3、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由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方向转变,非农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89.2%上升到2006年的94.9%;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比由1996年的44.8%回落到28.1%,为全省9个设区市最低,而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占比则由1996年的35.2%和20.0%上升到50.3%和21.6%。

4、乡村财力增强投入增多。乡镇财政作为国家最基层一级财政,既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又是县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建设工作的财力主渠道。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市乡镇财政总收入69.13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总收入5197万元,为1996年的4.3倍;财政总支出63.38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总支出4765万元,为1996年的5.5倍。2006年,我市村集体收入24.83亿元,村集体资产总额217.57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99亿元。乡村财政收支、投资状况总体良好。

(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我市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606元和7244元,仅次于厦门,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体现了我市经济相对发达,农民较为富足的市情。

2、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90.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5平方米;住宅为砖木结构的57.12万户,占4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20.52万户,占17.7%;22.6%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使用入户管道水的住户90万户,占77.9%,;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电的7.54万户,占6.5%,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51.93万户,占44.9%;59.6%的村完成改厕,其中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有69.96万户,占60.5%;村内道路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占78.3%,柏油路占2.4%;39.4%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

3、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末,86.7%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1台、固定电话84部、手机147部、摩托车86辆、电脑9台、生活用汽车7辆。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农村居民用于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7.5%,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2.9%回落到42.2%,消费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食品消费的内部构成看,主食消费的主导地位格局已被打破,副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大;从实物消费量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蔬菜、肉类、奶品等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三)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社会保障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6年末我市农业户籍人口471.07万人,其中有6.57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保险,339.08万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94万人得到了集体养老金,30.1%的乡镇有敬老院。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全面实施,全市有农业人口的所有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年末,18.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92.0%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80.0%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63.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34.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比第一次农业普查增加4.7倍;32.6%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36.6%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的占比提高20.6个百分点。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数97.43万人,其中文盲占7.0%,初中占51.5%,分别为全省各设区市最低和最高;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62万人,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2006年末,我市97.7%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53.0%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91.3%的村有卫生室;88.8%的村拥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1.1%的村拥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86岁,比1995年提高了2岁。

(四)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农民生存需求的同时,重视满足农民对民主权利和安全的需求,加大了民主法制建设力度,打击了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活动,为广大农民营造了一个政治上民主、生活上安定的良好社会环境。据了解,2006年我市共有2383个村(社区)开展了村务决策听政工作,占总数的97.4%,群众满意率达到了88.3%;社会安全满意度达到了91.8%;2007年全市100%村推行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充分显示了近几年我市在推行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全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我市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发展缓慢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的事实。2006年我市机耕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8.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8个百分点;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2006年的0.9%回落到0.5%,增加值率也下降到56.9%,较2006年低了0.6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仅高于厦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位居第6位。

(二)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倍,达到15972元,增长12.4%。二是增长速度相对较慢。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增长了7.9%,但是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仅高于福州。

(三)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就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而言,现阶段农村居民应对生存风险的基本方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然而,工业化与城市化使很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三产业,往往没时间照顾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传统的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业的收益小,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年老、疾病时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对于被征地农民,除了土地补偿、安置费外,其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需要获得法律保障。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层次低,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主要散见于部门规章、相关机关发布的通知、命令等等,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在许多方面仍属空白。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通知和规定,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不能形成配套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农村教育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的政策,但部分偏远地区水平仍然较低、基础不稳固,有些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也存在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加上历史原因等因素导致了我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5年。2006年末,我市农业从业人员中,小学及初中学历占了绝大部分,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总数的3.9%,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仅高于宁德。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及整合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各项投资协调整合的力度,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问题,在建设规划的框架内,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投资管理新格局,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成效;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四者的比重分别为54.1%、38.2%、4.0%和3.6%,可见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这两方面下工夫。一是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以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长,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二

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如丰泽的花卉、龙眼,洛江的花卉、龙眼、蔬菜,泉港的渔业、家禽,石狮的水产加工,晋江的畜牧业、渔业、龙眼,南安的花卉、龙眼,惠安的花生,安溪的茶叶、油柿,永春的芦柑、茶叶、食用菌,德化的梨、蔬菜、马铃薯等,积极探索“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的合作组织,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公司)的优势,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连接基地、农户与市场的多种服务功能,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三)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征收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采取政府征地企业租赁制、利用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险等补偿方式,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被征地农民的转移支付。尽快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完善村级财务托管制度,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林权投融资机制。

(四)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民的客观要求。因此,要从农村教育入手,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一是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二是办好技术教育,着眼于开发现有农业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推广先进技术,特别是把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作为农民技术培训的重点,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职责来抓。三是加强农业中等学校建设,扩大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农民,着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一部分农民达到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水准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为高层次的农民。

(五)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市农民对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和对社会安全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8.3%和91.8%,但应该看到村务不够透明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安全满意度比2005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民主监督不够有力和农村赌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等问题。因此,应该继续大力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村民自治,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适用知识,为农村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森林毁坏等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应该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5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

上一篇:汇报演出开场闭幕词下一篇:校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