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陶渊明故居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近陶渊明故居(精选2篇)

走近陶渊明故居 篇1

有一个故事:曾有个人他有几只小画眉,一天几只大画眉飞到了小画眉前给小画眉喂食,他本以为是大画眉在照顾小画眉,就没有在意,后来,小画眉死了,查明原因是,大画眉毒死了小画眉。后来一位鸟类专家说,人类虽然能让画鸟不愁吃喝,但是对于画鸟它们宁愿死亡也不想要失去自由。这个故事不禁让我眺望了历史的长河,想起了他,陶渊明。

每天起早摸黑的去做耕,到晚归。陶渊明先生难道这就是你所追求的生活嘛?你怀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来到了田里,隐居了你的生活,放弃了做官。

先生你曾说过,你讨厌官场的生活,可是如今呀,先生你睁大眼睛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少的人为了当官不顾仁义,竟做出违法的事,然而他们还是像猛虎似的奔向“目标”。还有有多少人竟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甚至芝麻点的利益都不放过。一个路人正走在路上,啊的一生,他忽的消失了,他人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他会“瞬间移动”?走近一看,原来他掉进下水道了。那这个井盖到哪里去了呢?难道还会自己走不成?人们要好好的思考了这个井盖飞到哪里去了!

先生你才是真正的懂生活,真正知道幸福是什么意思。你能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被官场所侵腐,我很是羡慕你。现在的人认为生活没有幸福,依我看那时因为他们把小图小利看得过于太重了。并不是现在的人的生活不幸福,而是现在的人能有几个能真正懂得怎么生活。当我们抛开一切世俗,不争名利益,到那时你会觉得生活原来这么简单,是这样幸福的。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但是画眉都能不被诱惑,不被食物所动,向往自由,渴望大自然。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是不是也该放弃为财活一生,去接近大自然,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梦中,你的身影,在桃花林中穿梭,没有留下任何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多么整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多么和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多么安宁o

从此,你那梦的田园,成了后人追逐的天地o每个人心中,开始孕育一片理想的世界o而我,开始慢慢的走近你

你,随心所欲

你,率真旷达

轻轻迈入你的屋舍,空空荡荡,而你却“晏如也”o一阵酒香扑鼻而来,那么醇厚,让人陶醉o“衔觞赋诗”,以酒助兴,你的生活俭朴而快乐o 初中作文网,

缓缓翻开你的笔录,你,是多么享受自己的生活啊!“好读书,不求甚解”,你在乎的是和作者情感的共鸣,也许,在你的书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你的一生,“忘怀得失”,你只是,轻轻点缀了生活的涟漪,荡漾开来……

南山之下,你辛勤地劳作,累了,擦擦汗,倚在树边小憩一会儿,继续劳动,淡雅的菊花在风中摇曳o夜晚,你荷锄走在回家的路上o月光如水,轻轻点染了路边的稻田,多么美妙!这是一首永恒的歌,是用爱与感动描绘出的画卷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别人都认为你是远离官场,过着平凡的日子,又有谁看到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

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走近陶渊明故居 篇2

作为一个诗人,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诗歌因为有着高超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被传诵, 但我以为陶渊明诗歌的广为流传与陶渊明的人格操守是密不可分的。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 受儒、道思想影响较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 家势已渐衰落, 正是因为从小所接受的是儒家“六经”教育, 同一般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样, 陶渊明也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 又因家境贫寒, 陶渊明29岁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 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 使他逐渐看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在他41岁那年 (公元405年) , 最后一次出仕, 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陶渊明传》记载, 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的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 要他束带迎接, 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折腰!”即日解绶去职。陶渊明前几次的离职, 说明他的心灵有过痛苦的挣扎, 但最后一次辞去彭泽令一职, 则是他与官场的永别。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一直传为美谈。诗人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成为后世正直文人的人生目标。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决不趋炎附势, 正是他人格的清高守节, 不让自己的心灵屈从于世俗, 陶渊明的清高不是我们现代人所标榜的清高, 现代人的清高是一种自命清高, 这种自命清高是刻意做出来给别人看的, 而陶渊明的清高是他真性情的流露。当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的冲撞之时, 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要屈从于现实, 改变甚至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随波逐流, 变得更加现实世故起来, 以求得生活的平静安逸, 然后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表现出所谓的清高, 我们大多数人也就因而变成了俗人;陶渊明则不然, 当跻身官场目睹了官场的种种丑恶与黑暗后, 现实让他感到失望, 他济世的狂热变得冷却, 他不愿与那些当政之人同流合污, 便毅然选择了退隐归耕的道路, 他的清高是关乎富贵荣辱的清高, 这一点不是常人所能效仿的, 这种清高也不是自命的清高对于陶渊明的清高我们除了无言以外, 有的只是钦佩和仰慕。

有人说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 而死后他的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歌创作却受到了历代士人经久不衰的关注。我想这也同他本人的品性有很大的关系。

陶渊明是率真自然的。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而迎客。古今贤之, 贵其真。”试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热切渴望出仕为官, 改变自己人生境遇的大气候下, 陶渊明能做到这样率性而为, 实为难能可贵, 他这样做就是不违背自己的内心真实。人贵真实, 诗也贵真实, 诗真乃由人真而来, 我认为这也是陶渊明诗歌魅力不衰的原因之一。我们常说“言为心声”, 因为陶渊明内心保存着那种追求真实的人生理想, 他的诗歌读后让人感到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也因而看到的是世间真实的生活, 远离喧嚣的闹市, 我们领略了干净的户庭、茂盛的树木、静谧的乡村、袅袅的炊烟, 恬淡闲适, 充满了田园气息, 他的诗作像他的人一样是不施重彩的山水画, 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 如同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 纯净得让人心生艳羡, 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即便是身处闹市, 诗人也留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静穆, 很多人要心生疑虑, 陶渊明也毫不隐讳为我们呈现答案“心远地自偏”。只有内心坦荡率真的人才能讲出这一点, 只有行为自然正直的人, 才敢做到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拥有这份率真, 他的诗歌才能表达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乐趣。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人生准则。陶渊明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 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 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人人皆知, 陶渊明出仕与否, 他的生活境遇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出仕可以免除衣食之忧, 不出仕要面对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陶渊明与官场的决裂就已经做好了甘于贫困的准备, 他的人生追求不在于锦衣玉食, 而是超脱旷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秉承老庄, 却一日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他没有消极悲观。在安贫的同时, 陶渊明能用“道”来求得平衡, 正如他在《咏贫士》 (其五) 中所言“贫富常交战, 道胜无戚颜。”所以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 也就成了他的精神榜样。陶渊明能够在回归田园之后, 放下士人的架子, 躬耕劳作, 并以此为乐, 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使他更乐于在这种恬淡的生活中寻求生活的真谛, 他认为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实现了人类的自然回归, 也正是因为和自然有了这样亲密的接触, 陶渊明在看尽了人生的残酷之后, 到达了另外一个彼岸, 能用一种宁静淡泊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 他的诗作才能如此细致描摹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 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体现出恬淡纯真的生命意趣, 同时也支撑他用一种从容澄明态度走完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陶渊明安贫乐道带来的一种洒脱。

安宁恬静、任真自适是陶渊明的生活心态。庄子倡导的理想人格有安宁恬静的心境, 有无待、无累、无患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即神与形, 明显表现出对人间世事的鄙弃和对世俗道德的否定。

陶渊明对庄子倡导的理想人格的这种心境非常神往, 加之他率真自然的性格, 形成了具有自我独特色彩的恬淡无欲、自由闲静、任真自适的心态。从他的一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年的陶渊明心中已萦绕着庄子的这种人生理想。由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终于由时仕时归、心怀两端而彻底地归入田园。

陶渊明的归隐, 打开了一个超越具体人生的境外之趣。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具体、可感, 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既达到了庄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 同时又符合陶渊明自身的人生理念, 陶渊明将庄子的幻想境界融化创造为一种生活模式。庄子的自由境界, 不再是不可企及的, 陶渊明使它人间化了。在他看来, 他的归隐田园并不是人生的不幸, 而是终于挣脱了枷锁, 终于冲破了谜团, 走向新的自由理想境界。他抛弃外在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超越田园生活的劳役之苦, 艺术地观赏大自然, 从中领略生命之外的意义。他发现自然美, 认识自然美, 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真正的自我。他久受扭曲的灵魂终于在清新的大自然中得到复苏。他读书、作诗、弹琴、饮酒、劳作, 一切都超越了具体的功利性。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他不受羁绊, 向往自由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伸张。安宁恬静、任真自适的心态有了最好的归宿。《归园田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黑暗官场截然不同的新境界。诗人归隐田园, 就像笼中之鸟返回大自然, 池中之鱼回到大海。诗人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 整个身心融化于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之中。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景物, 已经染上了诗人自我的人生理想, 它们都按自己的规律自然地运动。正如《归去来兮辞》所描绘的,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这种田园的真实的状态, 与诗人摆脱了功名利禄的高洁情怀完美地融合, 宇宙的浩气融入诗人的胸怀, 诗人的人格理想生活心态注入田园的景象之中。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 正因为陶渊明有着高尚的人格、率真的性格、恬静的心态, 才使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历久弥新。

上一篇:正能量的名字下一篇:承包网店经营协议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