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推荐13篇)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1

1.科内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发生差错的时间、责任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处理结果。

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护理缺陷、差错,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并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填写在护士长工作手册,按规定时间上报护理部。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6.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2

深入了解康复护理规律的同时, 全面认识产生差错的潜在问题, 对有效预防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医德教育, 提高护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止差错事故的根本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 护士工作内涵的随意性也很大, 工作细节繁多, 责任心强, 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 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预见性, 操作的正确性, 都要靠护士的道德信念和素质的提高及强烈的责任感来完成。只有对护士进行良好的自身修养, 医德医风教育, 才能不断提高护士本身素质, 从而杜绝差错事故。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医疗安全的基础

建立健全各种物品, 器械的管理制度, 做到专人管理, 定点存放, 随时检查都能保证物品、器械的完好, 是保证医疗, 特别是应急医疗的物质基础;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做好详细记录, 如对重病人进行特殊治疗时, 要做到详细交接班, 处理前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坚持各班自查, 每周2次大查对制度, 认真查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遵守合理的规章制度, 可以有效的防止差错。

3 狠抓专科训练, 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康复科护士不仅应熟练地掌握基础操作, 还必须具备外科、内科、中医科、儿科等综合性护理技术, 并具备紧急状态下反应敏锐, 操作熟练, 动作迅速的应急能力, 才能适应专科要求。相反, 基础理论知识贫乏, 技术水平低, 导致专科性差错明显增多。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专科业务训练, 参加各种学习班, 听专家讲课, 结合康复科新技术项目的开发, 结合康复科多发病、常见病的救治, 以及本科季节特点等严格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程序, 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要求这些标准符合具体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根据其年龄, 职称进行严格管理, 对低年资的护士要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基本训练, 专科训练, 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检查和指导, 结合差错事故苗头及防范开展护理教学查房, 写护理科技文章, 使护士不仅了解其工作内容并且理解护理措施的理论依据。

4 抓好安全分析制度, 防止事故差错苗头, 保证医疗安全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 查找不安全因素及事故苗头, 改变那种忽略不安全苗头的现象, 对未遂现象苗头的危险信息, 应积极采取对策, 注意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

4.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个别现象。

4.2 新入院病人, 病情突然变化的老年患者。

4.3 工作人员少病人多, 工作忙乱时。

4.4 年轻护士单独值班时。

4.5 节假日、休息, 尤其是周末时。具体防范是:

4.5.1 强调严格岗位制, 加强节假日值班时检查。

4.5.2 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

4.5.3 开展质量评比活动, 建立每周一次安全日讲评制度, 及时

表扬医疗安全个人, 纠正和批评不安全苗头, 树立“质量”是科室的一条主线。

5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防范

认识护理文件的重要法律作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防范及处理医疗事故的义务, 如实记录, 不得伪造, 遇到有病人拒绝治疗及护理时, 护士应耐心解释説服, 若解释不通应及时告诉医生记录在病历上。并要求病人签字, 对不请假擅自离院而耽误治疗或影响病情观察者, 也要及时记录以免发生意外。

6 搞好医护患关系, 是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

新型的医护患关系的建立, 使患者有一个安全感, 信任感, 使护士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疾病, 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以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要经常主动的艺术的征求病人的意见, 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 把增强医护患关系作为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紧抓不放。

7 有章必行, 是防范差错事故, 护理缺陷的关键

建立严格差错事故记录制度, 发现问题, 及时登记, 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作出系统处理, 使护士懂得“工作认真, 管理要严格”, 有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方面导致人类的“疾病谱”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这种变化, 以器械疗人, 以人疗人的气功、推拿按摩、针灸、穴位治疗、拔罐、熏洗、刮痧、热熨等无毒、绿色、实用的医疗护理将是全方位的、多类型的、因人而异的、高质量的, 已受到世人的青睐, 然而, 做好康复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 增强法律意识, 安全意识, 也是多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的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差错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康复医学科多年来临床病例实践结果, 分析, 总结。结果多年来从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结论康复护理的过程要注意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因素, 医护患关系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环节。经实践认为加强管理, 有章可循, 提高业务水平此方法是预防差错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康复护理,差错,防范

参考文献

[1]杨百放.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教育[J].当代护士杂志, 1997:1:16~17.

[2]张玲, 刘圣芳, 张长美, 等.重视护理文件潜在的法律问题, 防范护理纠纷[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 5:123~124.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及抓好的一项的工作。下面就本题目,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管理经验,针对护理差错的防范,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

1.1护士自身因素造成

(1)责任心缺乏,服务意识淡漠;(2)无视幸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3)性情懒散,简化工作流程;(4)生活琐事困扰,心不在焉:

(5)1作欠于条理性,忙乱无绪;(6)盲目自信,凭感觉行事。

1.2三查七对不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疏于查对而出现的差错占较高比例。

(1)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换床、混住)或只喊姓名不喊床号(同名),造成输错液或发错药;

(2)在医嘱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

(3)夜间值班时,由于精神状态、体力及依赖心理等影响,偶有不查对现象:

(4)各种处置单未经双人核对即执行;

(5)从药局领取的药品,忽视查对,将过期的药液输给患者;

(6)对意识模糊、老年痴呆、小儿、精神异常等病人,处置时只

呼其名未核对床头牌:

(7)患者对治疗提出异议时,护士思想麻痹,带疑问执行医嘱:

1.3病情观察不细

(1)不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

(2)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皮肤等;

(3)不重视患者主诉,低估病情而延误抢救时机:

(4)工作缺乏责任心,病情变化时,未及时通知医生而延误诊治:

(5)着急下班,该交的事情对患者及接班护士均末交代。

1.4专业知识欠缺,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专业技能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

1.5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等因素,均导致护士心理压抑。主要表现在极度疲惫,情绪不稳,易怒,无个人成就感,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导致患者不满。

2、护理差错防范

2.1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职责: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且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诉诸于法律。与之相比,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相对比较淡漠,尤其是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思想上出现的麻痹大意、懈怠,疏忽了意外事件的防范,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与护理人员密切的法律知识要了解,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行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的履行职责,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法、懂洼、守法、用法的合格护士。

2.2加大质量控制,规范护理流程:目前,护理部增加了人力,明年在质量监控上做实做细。科室护士长要注重护理工作流程中的质量管理,把精力用于管理,而非事物性及具体工作,针对护理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制订出相关的考核标准,由护理部、總值班护士长、科室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3加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根据不同年资、不同职级等分别制定合理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护士本身也要加强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对各种抢救仪器、各项操作规程都要熟练掌握。

2.4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人院告知:(1)病区环境、设施;(2)有关的医护人员;(3)与患者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劝告等。(4)向患者详细交代《患者人院须知》,并履行签字手续。

住院告知:(1)治疗目的、用药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承担风险;(2)特殊检查治疗前应征得患者同意;(3)对神志不清无行为能力的患者,应对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4)对危重患者要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酡合。

出院告知:(1)疾病康复知识;(2)正确用药方法;(3)合理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方法;(4)复诊时间;(5)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上告知内容最好履行签字手续,必要时可作为法律依据。

2.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6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是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关键因素,把语言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做为重点内容来学习和掌握。

2.7杜绝无证上岗:新毕业一年以内的护士为临床见习期,不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一年后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予以辞退。

2.8加强住院病人管理

(1)入院时要详细介绍院规,并在入院患者需知上履行签字手续:

(2)对于要请假外出的患者,必须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和签名方可离院;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外出后可能出现的后果,且有患者及家属签名:

(4)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外出时间”。一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篇4

1.报告程序: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护理部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患者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例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时组织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患者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医院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篇5

第二条 发生事故差错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其家属及单位解释,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措施。

第三条 发生事故差错时,当事人要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发生重大事故时科主任要立即报告教务科和院领导,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主动填写差错登记表或医疗事故登记表。

第四条 差错、事故发生后,如不及时(当即)汇报,或有意隐瞒,事后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第五条 发生事故差错的有关各种记录、化验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专人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擅自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失,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第六条 差错、事故发生后,医务科及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事发的详细经过,并必须于当班或当时完成调查经过(含讨论),尽快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由医院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七条 为查明事故和医疗纠纷原因,在家属对死因有较大异议时,主管医生或科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家属宣讲尸体解剖的目的、意义;必要时由医务科可再次向死者家属及时提出尸检要求,要有书面要求及家属的书面答复意见。如拒绝和拖延尸检而影响对死因的判断,由拒绝和拖延一方负责。为确保尸检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常温下不得超过48小 时,冰冻条件下可延长至一周。

第八条 事故差错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及医院医疗事故委员会相关人员进行讲座,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第九条 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帮助目的。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6

一、报告单书写要字迹工整、二、按照《全国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规范格式书写。

三、应当遵照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报告。

四、报告者必须书写全名以示负责。

五、报告单发出前应详细核对检查结果。

检验科差错事故医疗纠纷处理登记制度

一、差错事故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一)全体检验人员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建立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及时处理和整改。

(二)事故: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

(三)差错:由于责任性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

(四)登记报告。

1、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质控组长报告,尽快进行补救并填写差错事故记录本,严重者及时报告科主任,必要时报告院医务科、院领导。

2、一般差错,应填写差错登记本,并注明差错性质及补救办法。

3、月末由组长将当月发生差错情况填表报给科主任。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样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五)凡出现医疗差错或严重工作差错,科室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认真讨论,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六)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要定期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差错事故的登记情况。属于严重差错并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更应及时报告,并按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七)预防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明确检验目的,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2、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完成,发现差错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仪器专人保管并实行三级保养,使仪器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检验工作。

4、每天由实验室审核人员检查检验报告单,保证检验质量。

5、定期检查,校正仪器,不使用过期、霉变试剂,并在“审核者”栏签名,保证检验质量。

6、坚持做室内质控,作好原始记录、质控图、失控报告及评价。积极参加市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达到优良成绩。

7、严格执行样本收集和送检制度,做到“三查八对”(姓名、科室、床位),不符合的样本认真登记退回病房,重新留取。

二、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一)为规范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化解医患矛盾,强化实验室应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能力,形成防范和处置医疗纠纷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流程,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卫生部)。

(三)按照《医疗纠纷登记手册》的填写内容和要求,组织调查和处理,并同步记录医疗纠纷处理情况。具体要求包括:

1、立即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调查纠纷发生经过,作好笔录;

2、根据调查笔录、当事人陈述报告和科室处理意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讨论),形成处理意见;

3、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作好通报和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

(四)及时将医疗纠纷处理材料整理归档,已归档的材料不得篡改、伪造,不得随意外借,应有专人保管,防止遗失;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医疗纠纷登记专册》所列的处理项目应按时完成,不得缺项;

2、处理结果向患者(或家属)通报和解释时,通过电话方式的,应做好电话记录并存档;通过书面方式的,应将文字材料复印件存档。

(五)实验室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当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当事人报告和患方投诉后,应由科室负责人及时调查、核实纠纷经过;

2、应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对纠纷中反映的问题(或投诉人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明确纠纷性质和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在5个工作日内形成科室意见,书面报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

3、对科室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和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或专职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落实,并接受医疗机构行政管理部门的督查。

(六)医疗纠纷当事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纠纷发生后,应如实陈述事件的经过,并认真填写《医疗纠纷当事人陈述报告书》,在医疗纠纷发生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陈述报告书递交至处理办;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7

1 认真做好血液的入库工作

1.1 仔细核对

接受由血站提供的血制品时, 要仔细核对血站血液出库单与到本科血液的品名、规格, 单位、数量、编码是否一致, 观察血液的外观是否合格, 包装是否完好, 并做好登记手续。

1.2 入库登记

认真做好本科血液的入库登记, 包括血型、规格、数量、采血日期、失效日期、血液质量。

1.3 复检血型

复检血型并做好记录。

1.4 分类储存

按血型分类、再按采血前后有序地存放于储血冰箱中 (最好立放) 。

2 输血前做好规范化试验

2.1 标本要求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 d之内的。

2.2 配血

①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一并送输血科 (血库) , 双方逐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 受血者血样管必须注明受血者姓名、科室、采血护士签名, 并做好登记。②复查受血者ABO血型 (正反定型) 并常规检查病人RH (D) 血型, 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2.4 发血

配血合格后, 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 (血库) 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病人的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 准确无误时, 双方共同签字后可发出。

3 体会

严格规范血库工作制度, 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在血库日常工作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储血冰箱严禁存放其他物品;②血液发出后, 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 ℃~6 ℃冰箱, 至少7 d, 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③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④输血完毕, 医护人员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血库) 至少保存1 d。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8

【关键词】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06-01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部分患儿的家属想要对其注意力进行分散,故带着其离开病室,到其他地方进行输液,或因为害怕其看到护士而不让对其进行巡护等,部分家属为“减轻”患儿痛苦而隐瞒护理人员放开活塞尽快结束输液,这些现象都会致使意外、差错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儿科护理医护患沟通不足,对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征监测工作中防范差错事故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差错事故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在业余时间团队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1 加强沟通和巡视

儿科床位周转快,工作繁杂,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多,陪伴患儿家属多,家属对疾病不了解。医疗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也不够及时,这些情况都会致使意外情况产生。护士除处理医嘱外,对患儿在实施各项操作之前没有对其家属进行宣教,取得理解,都会引起家属的反感,从而产生纠纷。所以,沟通在工作中非常重要,护士应多对患儿进行巡视加长沟通交流的时间,增进护患关系。巡视时多了解患儿的各项情况,及时了解病情,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实施针对性地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 责任心缺乏

一些护理人员工作中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在进行工作中没有实施三查七对,致使意外情况发生。查对制度是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的严格制度,在进行各种操作之前都应进行三查七对,保障措施实施的准确性、针对性,避免差错发生。护理人员也不可盲目地执行医嘱,应核对之后再进行操作。在进行排班时应采用弹性排班,应新老配合,高峰假日期间应多加排班,以解决患儿众多的情况。

3 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水平不高,不能迅速成功穿刺进行及时救治,要不定期进行考核,要所有的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此项技能。新进的仪器需全员进行学习之后再进行应用,避免因为不熟悉仪器而出现延误救治机会,发生差错事故,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用后要随时补差,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维修各种医疗仪器,确保其完好性、及时性。所有人员进行考核的标准一致,并要求都应符合。

4 文书整理工作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文书整理过程中一些人员会出现记录不及时、出现差错等现象,这些都会埋下一些隐患,有些患儿为他人带来进行治疗,不是患儿的监护人,故在治疗中不予签字,应和其进行沟通,让其家长及时来医院进行手续办理,配合治疗开展。应规范文书书写,及时完善护理文书,护理文书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是重要的证据之一,护理人员应多学习法律、法规的知识,定期培训,全员组织学习,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再加上儿科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提高,这些都给儿科护士造成负性情绪反应,表现为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没有上进心,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危机意识,一旦发生差错,难以及时、正确地处理。医院应多应用激励机制对护士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实行奖惩分明,如合理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待遇,增加工作积极性。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应多注意各项细节,及时找出工作中的隐患,给予针对措施的预防。笔者所在医院通过上述措施,2010年和2011年对比,差错率明显下降,降低50%左右,且明显地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程爱萍.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I):1910-1911.

[2] 张春梅,吴育萍,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護理研究,2006,20(10B).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篇9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

2、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需履行告之程序。

3、按护理级别巡视,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文件。

4、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必须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意外发生。

5、病房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6、对停药、改药、出院、转出患者及时办理停药、改药、退药等手续。

7、出现护理差错或投诉,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

8、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9、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重点交接班。

10、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和处理,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护士护理差错事故案例 篇10

大河网2月11日报道 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到方城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腹泻,该院护士给孩子输液扎针时,把止血带绑在孩子胳膊上一天半,造成孩子半截胳膊发黑,目前孩子已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主治医生说不排除截肢可能。方城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患儿疗伤。

可怜婴儿被止血带伤害

据孩子的爷爷查某讲,孩子是因为腹泻到方城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月4日上午,护士给孩子输液。刚开始护士准备在孩子的手臂上扎针,就给孩子的手臂绑上了止血带。因为孩子才6个月,手臂上找不到血管,护士最终在孩子的头上扎针输液,但绑在孩子手臂上的止血带忘了取掉。从4日上午到5日晚上,孩子一直在哭,家属一直认为是腹泻导致孩子肚子疼。直到5日晚上,孩子的爷爷哄孩子时,无意中发现孩子的一只小手冰凉。他赶紧把孩子的手臂拉出来检查,发现止血带绑住的半截手臂已经发黑。孩子的家人马上找到医生反映情况,医生说让家属用热毛巾敷一下就行。过了将近40分钟,孩子的另外一位亲属听到消息后赶到医院,一看情况严重,立即去质问医生,医院才开始重视,派护士对孩子的胳膊进行活血处理。

孩子的姑姑说,给孩子扎针时,护士是把孩子抱到另外一个小床上进行的,所以家人不知道绑止血带一事。现在天气比较冷,几个月大的小孩睡觉都不脱上衣,所以家人也就没有发现止血带一直绑着孩子的胳膊。

据介绍,孩子家在方城县清河乡农村,孩子的父母均属于低智商者,仅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孩子住院时,主要由孩子近70岁的爷爷照顾,父母不在身边。

转院郑州病情已有好转

2月5日,方城县人民医院派救护车把婴儿转到南阳市医院,南阳市医院的医生说时间上已经耽误了,他们也无能为力,让转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孩子连夜被转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专家吴教授第一时间给婴儿做了开放手术,目的是释放出坏死的淤血。吴教授说,目前没有其他办法,手术之后也只能听天由命,不排除截肢可能。2月10日,正在郑州照顾小孩的爷爷查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肤色开始红润,在向良性方向发展,但是至少还要再做两次手术。

院方表示愿负完全责任

据记者了解,方城县人民医院领导对此事件表示,愿负完全责任,愿全部承担孩子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家属在郑州的护理及其他相关费用,保证经费供给及时。

对于医院领导的态度,孩子的家属表示非常满意。对于护士的责任,孩子的家属表示不会进行深度追究,毕竟护士的年龄还小,希望她能引以为戒。

2月7日下午,方城县人民医院负责人特意赶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望了孩子。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医院将对此事负责到底。”

方城县县委对此事高度重视,责成方城县卫生局对此事进行调查。方城县卫生局目前已经就此事作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认定,患儿于2月3日下午3点左右因腹泻入住方城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4日上午10点左前臂被绑上止血带。直到5日晚7点左右,有关人员才发现止血带仍扎在孩子的左前臂。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篇11

关键词:护理差错,根源,措施

临床护理差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正如辩证否定观揭示的任何事物都是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统一,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分析事物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前瞻角度,都应注意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把握肯定。避免看问题绝对化。因此如何减少临床护理差错的发生,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点,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损失,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证护理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人们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护理治疗上,对护理理念、观念、思想上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护理工作从简单的基础护理满足基本护理的要求到生理、心理、社会全方面的提高,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提高理论水平到新技术的运用都要有一个新的目标。现代护理观对护士职业素质的要求包括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系统的医学护理学专业知识,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综合的社会人文素质和思维全面、深刻而灵活的哲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一切护理差错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护理差错应认真分析,我们要以务实求真的客观性思维原则,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总结教训,在护理工作中,应运用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灵活思维方式思考处理问题,而不能光凭热情、走直线、简单化,以防止差错事故再次发生。

护理工作能否做到客观、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直接关系护理工作质量。就拿最简单的输液来说,虽然是最容易、最常见、最基本的操作,但却是发生差错最多的,在个案差错分析中所占比例较高。例如,患者张军和李易的液体都输完了,护士拿上他们的液体推车过去,这时又有一位家属叫她给病人吸痰,吸完痰后直接去给病人换输液,嘴里叫着张军的名字却把输液给李易换上了,被家属及时发现。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由于护理工作繁忙、复杂,护士配比失调,一人照顾多名病人等多种因素致使护理差错的发生。

1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即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1.1 发生护理差错存在主观因素

①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查对,不遵守规章制度、思想上存在侥幸心理。②慎独精神差,凭印象,自以为是。③心理定势差,存在盲从心理。④工作中带着私人情绪,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

1.2 发生护理差错存在客观因素

①护理比例失调,病人多,护士少。②药物使用普遍,输液量多。③护士生理周期,脾气暴躁。④病室设置简单,床位紧张,常有加床,打乱了病室原有的布局。⑤病人因素,存在语言沟通问题。

2 防治对策

2.1 高度重视防范护理差错的管理工作

护理差错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和疾苦的大事。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护士长在安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①针对病区特点进行管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②建立健全的交接班制度,防止工作脱节;③建立护理差错逐级上报制度,针对差错制定整改措施,目的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工作中警惕性;④节假期合理安排护士长值班;⑤对身体情况和情绪欠佳者要给予照顾和疏导,安排一些简单不易出错的工作;⑥对新护士加强岗前培训,主动帮助其度过适应期:⑦安排工作细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任带教教师;⑧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可以弥补工作中缺陷和漏洞,防范护理差错。

2.2 加强医护人员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考核

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医疗护理水平。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和护理专业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年轻护士护理技术的熟练程度。

2.3 重视风险教育,防患于未然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慎独”修养,倡导“慎独”精神[2],强化责任感,开展以“安全护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是避免差错事故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从小事做起,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养成高度的自觉性、一贯性和坚定性,深刻理解自己的道德责任。要具有平和冷静的心态,即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即使面对极度焦躁的患者,都能始终处以平和冷静的心态,充满自信、镇定自若、以柔克刚,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粗心大意,掉以轻心,敷衍塞责的毛病,从而明显减少了护士因责任心不强、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引起的责任差错,同时因护理人员技术过失所致的技术差错也同步减少。

2.4 培养随机应变的心态

在护理实践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很多事情往往事前难以估计和预测,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心态,每遇到突发事件,都能迅速反应,及时应变,提出相应的紧急处置方案。

2.5 积极组织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护理安全教育从新护士岗前培训抓起,使新护士从上班第一天起就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提醒护士要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及时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6 建立制约机制,制定奖惩细则

严格奖惩措施对医院制定的奖惩细则,要组织学习,要求人人熟悉,使每个护士都知道自己的经济利益与努力工作相联系,从而促进护理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根据差错分值确定严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处理,程度轻者予以扣罚奖金,程度重者全院通报批评处理;并与年度考核等挂钩,使大家感到对差错的分析处理有根有据,使护理管理更科学化。

3 结论

护理差错的发生给病人造成或轻或重的损伤与痛苦,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融洽了护患关系。因此护士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护理技术,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雯.护理辩证思维学,讲义版.北京大学医学部,2006,162-163.

[2]曹志平.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7-101.

[3]季明红.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135.

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处理 篇12

王晓玲

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事故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具体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为Ⅰ类差错。

举例: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输血不能按规程操作造成浪费者。

4.查对不严,以致输入有霉菌(肉眼所见)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5.昏迷、重危病人、兴奋躁动、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等原因所致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疗而无功能障碍者。凡精神病人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到行为时,工作人员虽有不足之处,但后果不严重者。精神科一级护理以上病人及重管室病人(包括三防病人)跑逃,在一小时内发现,24小时以内被找回,无不良后果者。

6.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7.危重病人(休克、昏迷、五衰等)未作床头交班者;对感染性和出血性等疾病,不按时测脉搏、血压和观察生命体征,出现休克发现不及时者。

8.延误或漏用抢救药品或治疗药品,如抗菌素、脱水剂、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呼吸兴奋剂、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胆硷脂酶复活剂等;临时用药超过30分钟,长期用药超过24小时;各种血管活性药剂量超过一倍或使用上述药物后未注明用药时间及剂量。

9.对患者有心功能有全,严重脱水,各型休克,肺炎等病人,未能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付作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

10.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造成Ⅱ度褥疮,或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灼伤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度类以上,短期治疗难以治愈者。

11.接产工作中,由于病情复杂或并有严重合并症,以致子宫破裂,经及时治疗而无严重不良后果者。

12.不消毒分娩(特殊情况例外);产后会阴Ⅲ度裂伤以下(急产例外);缝合不彻底,引起阴道小量出血,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13.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出院时婴儿调错,后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纠纷,或产下畸形(如无肛门婴儿)在24小时内未发现者;出院时抱错婴儿,出医院门后纠正的。

14.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

15.责任心不强丢失重要标本,而贻误诊断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未引起严重后果者。

16.供应室、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器械包,物品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发放消毒过期的治疗包,或虽已用于病人而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17.上班护士不履行岗位责任制,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或值班时擅自脱离岗位,造成医院工作惯性运行失调,随机调度失控,导致医疗抢救工作失误者。

18.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Ⅱ类差错

定义: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虽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举例:

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

2.凡规定作皮试,未做皮试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者(青霉素例外);或做过了皮试未及时观察且又不重做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0.25%的灼伤,在短期内治愈者。4.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6.手术室、换药室、人流室等.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施行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或遗漏主要的器械、物品,虽未使用于病人,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7.错用“特殊药品”,如安定注射液、氯硝安定等精神药物无不良后果者。

8.静脉输入一般性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较大范围肿胀,但未造成感染者;静脉注射刺激性液体渗出血管外,但未造成坏死者。

9.属视野内管理的病人,违反管理规定,被其他病人轻度伤害或自伤或伤人,增加病人痛苦者。

10.二级病人逃跑,在4小时内发现,24小时被找回,无不良后果者(不包括性质严重者)。

11.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Ⅲ类差错

定义: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的。

举例:

1.二级病人伤人、自伤,形成皮下血肿或表皮破裂者。2.遗漏一般性的治疗及发错一般性药物:

(1)多发、少发一般口服药物或多注射、少注射一般药物,如维生素类及一般辅助药物。(2)一般治疗药物按规定给药时间提前或延迟2小时以上执行。3.漏、错采集一般标本,对治疗无影响者。4.器械、敷料、溶液未定期消毒和检查者。5.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况者。

防范措施

一、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及管理办法。

二、科室应组织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每半年一次,人人有笔记。

三、定期培训诊疗护理常规,操作技术规范,“三基”训练常抓不懈,以科室组织学习为主,护理部每季度讲大课一次。

四、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恪守职业道德。

五、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每月组织质量检查一次;护理部每季度组织质控检查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评价会议,每半年组织一次质量研讨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六、护士长每天进行质控检查(护士长“五查”),每周全面检查一次,每月召开护理人员会议,总结该月工作,找出存在不足,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七、严格环节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积极组织抢救、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1、防止“三危”时刻出差错:

a、危险时刻:人员少工作忙,节假日、周末、交接班; b、危险人员:新上岗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 c、危险治疗:注射青霉素、输血、应用氯化钾、安茶碱等。

2、严格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头交班);“三接”(治疗交接、病情交接、药械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

3、护理操作做到:“五不可“: a、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b、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 c、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 d、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变化; e、不可放手对新上岗无监督的独自操作。

八、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内容书面写清,有病人或家属亲自签字或按手印为证,对拒绝签字者应注明,并有医生、护士双方签名。

九、护理文书内容严禁涂改、伪造、销毁、隐匿,对抢救记录不及时的应在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十、护理人员发现或发生差错时,处理应冷静,根据事态严重程度逐级上报。以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

十一、各科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包括发生的经过、当事人、处理结果、分析原因,改进措施),并按时上报:一般差错一周内上报,一月讨论,严重差错及时上报,24小时内讨论,并提出处理办法及改进措施,对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除追究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外,扣科室质量分5分,对因此造成的事故或纠纷,另行处理。

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篇13

护理差错事故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可以危及病人的人身安全,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护理人员每天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将各种具体的医疗指示及处置落实到患者身上,可以说患者每天24小时都可能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接受观察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的医疗行为较医生更为具体和深入,所反映的效果也更为直接和鲜明。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护理技术,考虑事情要更加周密细心。但是,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护理差错事故又时有发生,如错药名,错床号,错时间,错用法,错操作,打错针,输错液,漏治疗,凭印象治疗及交接不清等。这些差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延误治疗计划,轻则影响患者治疗,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重则造成医疗事故。为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导致差错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谈点见解。

差错原因

情绪不稳定:由于各种因素而影响情绪,例如因家庭、婚姻、经济及人际关系等。加之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女同志等因素均可引起情绪的波动。又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失意,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紧张,亲人生病,家务事繁忙或自己遭到不幸均可使情绪不稳定、消沉。若缺乏自我调节的心理平衡能力,在工作中心事重重、精神萎靡、精力不集中,常引起差错事故发生。

工作繁忙及疲劳:工作繁忙时过多地信息一并反映到大脑以致出现应接不暇,使感觉器和分析器的活动发生错觉。对自己工作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未按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工作,工作中显得手忙脚乱。另外,当疲劳时人体的内环境造成活动紊乱不协调,已出现感觉不灵敏和分辨能力差。这种情况占差错事故的比例也相当高。

缺乏责任感:少数护理人员对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工作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责任感。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

规章制度执行不妥:工作中想当然,凭印象行事,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转换医嘱时“2次/日”转成“3次/日”,将1床药物转在2床治疗单上等。

擅离工作岗位,对患者急救失控:有时个别护理人员对岗位责任心不强、消极工作、工作中执行不认真,对工作马马虎虎,常见在职不在岗的状态。如有的护士,接班时未做床前接班,接班后也末及时巡视病房,对患者病情观察处理不及时,以致发生意外,引起医疗纠分。这是由于未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更换班时显现失控而造成。

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或个人家庭所造成的原因,或亲友来访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致使注意力分散,有的急于下班,接夜班马虎出现差错。

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优良护理职业道德,是防止差错事故的前提。护理人员要关心自己的病人,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养成认真、细致,讲究护理质量,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

克服心理定式和习性心理:在工作中特别警惕其发生消极影响,任何时候都切记查对制度,培养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按照护理工作操作规范执行,切忌凭经验印象办事。

严肃对待差错事故:差错和事故一旦发生,护士必须有忠诚老实的心态和无私的精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吸取教训,提高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不隐瞒真相,即不夸大也不缩小,不推卸责任,以患者的健康利益为主,主动协助有关人员查找和分析错误减少损失挽回影响,不攻击和袒护当事人。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本人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

预防护理差错发生须具备3个要素:①工作要严谨。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生活及家庭矛盾等方面关系,不带情绪上班。在其位尽其职,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②技术要熟练。要钻研业务,掌握本科的特点,病情及常用药物知识。③执行规章制度要严格。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到诚心、精心、细心、有心、耐心。

加强管理,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增强责任感:①严格考核按职上岗:《护士管理办法》

第19条未经职业考核及注册者,不得从事护理工作。②建立健全护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和检查各项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的执行情况。对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进行监控,以消除隐患。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一切以病人的中心,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思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④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⑤护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倡议本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单位的法制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以法治院”的道路。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医疗职业风险越来越大,医疗工作也应当走法律程序。这样既可保护患者的利益,可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利益。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对医疗护理的质量及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医学科学也不断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疑难大手术越来越多,护理工作的任务艰巨而且责任重大,但是由于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业务技术水平、个体思维判断水平及道德水平的差异,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往往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简介:儿童权利保护下一篇:淘宝销售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