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课程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南大学课程(通用7篇)

东南大学课程 篇1

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试学期 学分 学时 上机时数 实验时数 A1 031297 形势任务(1)1 0 1 0 0 A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 0 0 A1 100100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1.5 1 17 0 A1 112001 大学英语(A)1 1 4 4 0 0 A1 112144 大学英语(三级)1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1 4 4 0 0 A1 320001 体育(1)1 1 2 0 0 B1 031106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上)1 2 2 17 0 B1 122004 高等数学(B)上 1 5 5 0 0 B1 123001 普通化学 1 3 3 0 0 B1 123002 普化实验 1 0.5 1 0 0 C1 030190 土木工程概论(E)1 1 1 0 0 A1 031298 形势任务(2)2 0 1 0 0 A1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 2 0 0 A1 112002 大学英语(A)2 2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2 4 4 0 0 A1 112146 大学英语(五级)2 4 4 0 0 A1 320002 体育(2)2 1 2 0 0 A1 360011 军事理论 2 1 1 0 0 B1 031107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下)2 2 2 0 0 B1 122005 高等数学(B)下 2 5 5 0 0 B1 122009 线性代数 2 2 2 0 0 B1 124003 普通物理(B)上 2 3 3 0 0 B1 124006 物理实验(上)2 1 2 0 0 B1 124007 物理实验(下)2 0.5 1 0 0 C1 125111 工程力学I 2 4 4 0 8 A1 031299 形势任务(3)3 0 1 0 0 A1 112003 大学英语(A)3 3 4 4 0 0 A1 112147 中级口语 3 3 3 0 0 A1 112148 英语报刊选读 3 3 3 0 0 A1 112149 商务英语 3 3 3 0 0 A1 112154 综合翻译 3 3 3 0 0 A1 112155 实用写作 3 3 3 0 0 A1 320003 体育(3)3 1 2 0 0 A2 030132 C++语言 3 2.5 2 17 0 A2 030133 FORTRAN语言 3 2.5 2 17 0 A2 030191 VB语言 3 2.5 2 17 0 B1 124004 普通物理(B)下 3 3 3 0 0 C1 030130 结构力学Ⅰ 3 4 4 0 0 C1 080075 土木工程材料 3 2 2 0 17 C1 125112 工程力学II 3 3 3 0 6 A1 031300 形势任务(4)4 0 1 0 0 A1 07805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6 3 0 0 A1 112067 大学英语(A)4 4 2 2 0 0 A1 112147 中级口语 4 3 3 0 0 A1 112148 英语报刊选读 4 3 3 0 0 A1 112149 商务英语 4 3 3 0 0 A1 112154 综合翻译 4 3 3 0 0 A1 112155 实用写作 4 3 3 0 0 A1 320004 体育(4)4 1 2 0 0 B1 122012 概率论 4 2 2 0 0 C1 030130 结构力学Ⅰ 4 4 4 0 0 C1 035002 测量学B 4 3 3 0 16 C1 125062 流体力学 4 2 2 0 4 C2 030292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VB环境)4 2.5 2 34 0 C2 100114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C/C++环境)4 2.5 2 34 0 C3 031110 计算机绘图程序设计 4 2 2 34 0 E1 030235 结构力学Ⅱ 4 2 2 17 0 E1 031176 工程地质学 4 2 2 0 17 E2 122103 数理方程 4 2 2 0 0 A1 031301 形势任务(5)5 0 1 0 0 A1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3 2 0 0 C1 030158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5 4 4 0 8 C1 031175 土力学A 5 2 2 0 17 C2 030192 弹性力学 5 2 2 0 0 C2 10011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5 2.5 2 34 0 C2 100116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5 2.5 2 34 0 C2 125061 水力学 5 2 2 0 4 D3 030k16 资源与环境 5 2 2 0 0 D3 100k10 信息论基础 5 2 2 0 0 E1 030235 结构力学Ⅱ 5 2 2 0 0 E1 031178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 5 1 1 0 0 E2 030114 结构稳定性和极限荷载 5 2 2 0 0 E2 122015 数值方法与计算机算法 5 2 2 34 0 A1 031302 形势任务(6)6 0 1 0 0 C1 031181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6 3 3 0 0 C2 030196 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 6 2 2 34 0 C2 030266 计算机辅助设计 6 2 2 34 0 C2 031214 计算结构力学与应用软件 6 2 2 34 0 D3 050k04 环境概论 6 2 2 0 0 E1 031126 钢结构基本原理 6 2.5 3 0 0 E1 031127 土木施工工程学 6 2.5 3 0 0 E2 031219 薄壁杆件力学 6 1.5 2 0 0 E2 040089 工程机电 6 2 2 0 0 F2 021084 房屋建筑学 6 3 3 0 0 F2 021084 房屋建筑学 6 3 3 0 0 F2 030241 工程灾害与防治 6 3 3 0 0 F2 030303 桥梁工程(上)6 4 4 0 0 F2 030306 桥梁概念设计 6 2 2 0 0 F2 031128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6 2.5 3 0 0 F2 031128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6 2.5 3 0 0 F2 031129 原位测试与检测 6 2 2 0 0 F2 031185 砌体结构 6 1 1 0 0 F2 031190 地下建筑结构 6 3 3 0 0 F2 031216 岩体力学 6 2 2 0 8 F2 031216 岩体力学 6 2 2 0 8 F2 031292 地下混凝土结构设计 6 2 2 0 0 F2 031292 地下混凝土结构设计 6 2 2 0 0 F2 150072 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 6 2 2 0 0 F2 150084 交通工程 6 2 2 0 0 F2 150133 轨道工程 6 2 2 0 6 F2 150136 铁路路基 6 2 2 0 0 F2 150138 轨道交通工程引论 6 2 2 0 0 F2 150142 路基工程 6 1 1 0 5 F2 150174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6 2 2 0 0 F2 151007 道路工程材料 6 2 2 0 6 F3 010617 工程经济学 6 2 2 0 0 F3 030044 隧道工程 6 1 1 0 0 F3 030246 结构安全性设计概论 6 1 1 0 0 F3 030309 桥梁结构计算 6 2 2 0 0 F3 030310 桥梁试验与检测 6 2 2 0 0 F3 030311 桥梁动力学概论 6 2 2 0 0 F3 030314 轨道交通桥梁 6 2 2 0 0 F3 031137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6 1 1 0 0 F3 031145 木结构(双语教学)6 1 1 0 0 F3 031354 房屋工程 6 2 2 0 0 F3 031355 地下工程 6 2 2 0 0 F3 031356 岩土工程 6 2 2 0 0 F3 031357 桥梁工程 6 2 2 0 0 F3 031360 水利工程 6 2 2 0 0 F3 150015 机场规划与设计 6 2 2 0 0 F3 150064 桥涵水文 6 2 2 0 0 F3 150082 道路工程I 6 2 2 0 0 F3 150082 道路工程I 6 2 2 0 0 F3 150084 交通工程 6 2 2 0 0 F3 150130 铁道与城市轻轨工程 6 2 2 0 0 F3 150132 运输工程导论 6 2 2 0 0 A1 031303 形势任务(7)7 0 1 0 0 D3 080063 材料概论 7 2 2 0 0 E2 031088 工程概预算和招投标 7 2 2 0 0 F2 030244 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 7 2 2 0 0 F2 030285 轨道交通桥梁工程 7 2 2 0 0 F2 030304 桥梁工程(下)7 4 4 0 0 F2 030305 钢与组合结构桥梁 7 2 2 0 0 F2 031152 建筑钢结构设计 7 1.5 2 0 0 F2 031153 建筑施工 7 1.5 2 0 0 F2 031153 建筑施工 7 1.5 2 0 0 F2 031156 混凝土桥(Ⅲ)7 3 3 0 0 F2 031188 建筑结构试验 7 1 1 0 9 F2 031189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7 2 2 0 0 F2 031191 地下建筑施工 7 2 2 0 0 F2 031192 地下结构工程测试与监测 7 1 1 0 17 F2 031193 地基处理 7 2 2 0 0 F2 031240 高层建筑基础 7 2 2 0 0 F2 031310 建筑结构抗震 7 1.5 2 0 0 F2 031349 土动力学与基础抗震 7 2 2 0 13 F2 150131 铺面工程 7 2 2 0 14 F2 150135 铁路隧道 7 2 2 0 0 F3 030117 建筑结构选型 7 1 1 0 0 F3 030120 房屋结构检测与加固改造 7 1 1 0 0 F3 030120 房屋结构检测与加固改造 7 1 1 0 0 F3 030245 土木工程法规 7 1 1 0 0 F3 030299 人行桥梁设计(双语)7 1 1 0 0 F3 030307 斜弯桥设计 7 2 2 0 0 F3 030308 桥梁工程发展与展望 7 2 2 0 0 F3 030312 桥梁施工与养护 7 2 2 0 0 F3 030313 桥涵水文与基础 7 2 2 0 0 F3 030318 建筑防恐安全 7 1 1 0 0 F3 031115 房屋结构抗火设计 7 1 1 0 0 F3 031117 特种基础工程 7 2 2 0 0 F3 031124 建筑幕墙施工 7 1 1 0 0 F3 031131 建筑幕墙结构 7 1 1 0 0 F3 031136 混凝土特种结构 7 1 1 0 0 F3 031138 高层建筑施工 7 1 1 0 0 F3 031139 塔桅结构 7 1 1 0 0 F3 031142 组合结构(双语教学)7 1 1 0 0 F3 031148 大跨度结构 7 1 1 0 0 F3 031150 高级装饰工程施工 7 1 1 0 0 F3 031193 地基处理 7 2 2 0 0 F3 031194 岩体工程 7 2 2 0 0 F3 031195 土体工程 7 2 2 0 0 F3 031226 地下结构CAD 7 2 2 34 0 F3 031237 地铁与轻轨 7 2 2 0 0 F3 031241 桩基设计与计算 7 2 2 0 0 F3 031250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7 1 1 0 0 F3 031250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7 1 1 0 0 F3 031310 建筑结构抗震 7 1.5 2 0 0 F3 031347 地下结构灾害与防护 7 1 1 0 0 F3 031354 房屋工程 7 2 2 0 0 F3 031355 地下工程 7 2 2 0 0 F3 031356 岩土工程 7 2 2 0 0 F3 031357 桥梁工程 7 2 2 0 0 F3 031360 水利工程 7 2 2 0 0 F3 091075 保险学 7 2 2 0 0 F3 150063 运输经济学 7 2 2 0 0 F3 150063 运输经济学 7 2 2 0 0 F3 150080 道路CAD 7 2 2 34 0 F3 150082 道路工程I 7 2 2 0 0 F3 150129 隧道病害与防治 7 2 2 0 0 F3 150130 铁道与城市轻轨工程 7 2 2 0 0 F3 150137 轨道交通工务管理 7 2 2 0 0 F3 151009 运输设施与管理 7 2 2 0 0 A1 031304 形势任务(8)8 0 1 0 0

附件二:实践环节安排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阶段 时间长度 地点 上机时数 备注 1 125126 工程力学I实验设计 1 2 实践周阶段 1周 0 实践周 2 031276 认识实习1 2 实践周阶段 1周 0 实践周 3 360002 军训 2 2 实践周阶段 3周 0 实践周 4 080157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0 3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277 地质实习1.5 4 实践周阶段 1.5周 0 实践周 6 035044 测量实习2 4 实践周阶段 2周

0 校内1周,临安1周 7 031121 工程地质实验 0 4 教学周阶段 1周 0 241005 金工实习1 4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119 土力学实验 0 5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123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 0 5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31362 生产实习4 6 实践周阶段 4周 0 实践周 12 03031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3 6 教学周阶段 3周 0 030269 结构防灾实验 2 6 教学周阶段 2周 0 030317 大跨度混凝土桥梁课程设计 1.5 6 实践周阶段 1.5周 0 150164 轨道实习2 6 实践周阶段 2周 0 实践周 16 150162 轨道交通选线与场站课程设计 1 6 实践周阶段 1周 0 实践周 17 150153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1 6 教学周阶段 1周150213 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课程设计 2 6 实践周阶段 2周 0 实践周 19 150163 轨道与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1 6 实践周阶段 1周 0 实践周 20 031362 生产实习4 6 实践周阶段 4周 0 实践周 21 02108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1 6 实践周阶段 1周 0 实践周 22 031281 建筑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 6 教学周阶段 2周031362 生产实习4 6 实践周阶段 4周 0 实践周 24 030237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2 6 实践周阶段 2周 20 实践周 25 031283 地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 6 教学周阶段 2周031120 岩体力学实验 0 6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31281 建筑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 6 教学周阶段 2周 0 030290 钢结构基本原理实验 0 6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30291 土木施工工程学实验 0 6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2108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1 6 实践周阶段 1周 0 实践周 31 031362 生产实习4 6 实践周阶段 4周 0 实践周 32 031283 地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 6 教学周阶段 2周33 031367 工程软件应用 2 6 教学周阶段 2周 0

033026 原位测试实习2 6 实践周阶段 2周 0 实践周 35 031366 混凝土桥III课程设计 2 7 教学周阶段 2周 0

031286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2 7 教学周阶段 2周37 030316 钢与组合结构桥梁课程设计 1.5 7 教学周阶段 1.5周 0

150154 铺面工程课程设计 1 7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013 钢结构课程设计 1 7 教学周阶段 1周40 150234 铁路隧道课程设计 1 7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118 建筑结构试验Ⅱ 0 7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30286 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1 7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122 地下结构工程测试与监测实验 0 7 教学周阶段 1周 0

031157 土动力学试验 0 7 教学周阶段 0.75周 0

031284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 0.5 7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31284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 0.5 7 教学周阶段 0.5周 0

031296 毕业设计(论文)17 8 教学周阶段 17周 100 道路桥梁含毕业实习

附件三:课外安排

东南大学课程 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团队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因此, 在学生修读完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学分后, 多样化、多层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他们英语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有赖于培养一支业务水平较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英语教师队伍。2007年,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将其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一个重点建设内容。因此,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是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1) 团队协作意识差, 成员缺乏共同的团队建设目标。2) 团队日常管理较为松散, 缺少较为正式的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3) 团队的规模和组织结构缺少合理性, 团队人数、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对于教学团队的预期效果有很大影响。4) 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西北师范大学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及后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认为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整体素质及高校管理运行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是团队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一)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和内容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 根据李丽娟、王京华等人的研究, 他们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界定, 将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定义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 由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所组成, 具有奉献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心的成员间通过技能互补和积极的相互支持进行团队建设和发展的教师队伍。根据马延奇 (2007) 、李桂华 (2007) 、王志蔚 (2010) 等人的研究, 他们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的目标、定位、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从而能够分析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是需要:建立共同的团队目标、确定的团队规模人数、明确团队带头人、具有合理的团队结构、明确团队成员责任。吕改玲 (2008) 、张圣超 (2010) 、解玉鹏 (2010) 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 都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结合他们的观点, 笔者对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及后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 建设内容应该包括:建立规范的团队制度、建设课程教学体系、营造团队文化氛围、建设教研设施、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二) 以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主要分为《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视听说》两门课程类型。我校坚持以授课教师教授的课程类型, 自然形成教学团队, 一名教师可以最多加入两个教学团队。每个团队包括:1名主管责任教授、2-3名责任教授、8-10名主讲教师, 15名梯队培养教师。这样的教学团队有效实现了资源整合, 保证了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的连贯性和相关性。教学团队同时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研讨、教案设计比赛、教材编写等活动和项目, 目的在于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进取意识, 同时提升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

(三) 以问题解决型团队理念建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团队

通过对我校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进行调查, 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基于美国管理学教授罗宾斯 (1997) “问题解决型团队”的概念, 根据教师的个人意向, 将教师队伍划分为四个团队:语言翻译、文学文化、教师教育和实用英语。每个团队由2-3名专家教师带头 (副高以上职称) , 有1名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 团队由科研项目部、师资培训部、实践教学活动部、测试考评研究部组成。同时我们借鉴50年代末期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提出的“质量圈”概念, 要求各教学团队定期举办研讨会议, 在“提出问题→确定问题→评估问题→推荐方案→评估方案→决策实施”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中长期科研、教学、师资提升等计划。

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核心问题的思考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最主要的问题主题体现在: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以及教学团队的高效运行与管理。在这两方面西北师范大学都做出了一定的尝试。

(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整体素质提高的途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具体建设过程中, 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所需要具备的要素有: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合理的团队结构、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格的团队规范、合理的团队考核考评条例。在遴选教学团队带头人时, 应关注这些特征:本学科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意识、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团队管理者应注重的特征:有强烈的责任心并值得信任、有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具有亲和力。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后学课程学习的需要, 我校积极形成有效的教师培训和培养制度, 定期邀请跨学科跨专业的专家来我院进行交流, 激励教师参与自己教学团队研究方向相关的教材编写及翻译项目, 同时鼓励教师在国内相关专业领域进行访学和深造, 以提升教师的整体教研素质。

(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的运行和管理

在初步组建起教学团队的基础上, 多次研讨教学团队的管理模式。组成由外语学院教学院长、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与教研主任等参与的教学团队规划指导小组, 制定教学团队的发展方向、发展阶段、中长期计划等。规划指导小组还需要帮助各团队营建文化氛围和激励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建立。另外, 在2个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4个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团队内部, 形成各自的合理梯队。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由1名主管责任教授、2-3名责任教授、8-10名主讲教师, 15名梯队培养教师组成。后续课程教学团队由2-3名专家教师带头 (副高以上级别) , 有1名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 团队由科研项目部、师资培训部、实践教学活动部、测试考评研究部组成。教学团队内部成员有各自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 同时在团队成员按照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对团队成员的教学效果定期进行内部考核, 淘汰不合格人员。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大学英语优秀教师奖励, 推荐优秀大学英语授课教师参加各类全国教学研讨会议、教学技能大赛等, 对于科研突出的教师在科研津贴中给予奖励。尤其对于愿意为团队做出无私贡献的成员给予学年度考核优秀奖励, 鼓励指导新成员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帮助团队解决冲突、主动掌握团队合作技能等。

结论

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及后续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 需要从建立共同的团队目标、确定的团队规模人数、明确团队带头人、具有合理的团队结构、明确团队成员责任、建立规范的团队制度、建设课程教学体系、营造团队文化氛围、建设教研设施、以及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几个方面入手, 探索实现建设优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目标。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及后续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需要从教学团队的组建开始, 选择好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及负责人, 通过良好的梯队结构、人文氛围、管理运行机制及考评方式来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及后续课程教学团队的高效运行和管理, 需要有外部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内部合理责任分工的保障。在学院教学团队规划小组, 甚或学校教务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教学团队的权利、经费、设施、责任、考核才能得到合理的运作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1) .

[3]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3) .

[4]王志蔚, 张彩云, 王红玫, 赵中见, 李红梅.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 .

[5]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08.

[6]张圣超.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0.

[7]解玉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大学只有三类课程 篇3

第一类是选课前觉得可能有兴趣,上课后却发现非常枯燥,听得昏昏欲睡。但我一点都不后悔花时间选这些课,因为这样的尝试会让人生的选择更少些。

第二类课程是上了就爱不释手的课程。这感觉特别好,但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不喜欢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第三类课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没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都是人生中积累的点点滴滴,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会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比如,当时我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但并不想做哲学家。虽然没有直接的用途,但哲学类的课程教会我如何思考,这也成了我一生的指南。

对于第一种课程,直接丢掉;对于第二种课程,马上去追随;对于第三种,先留着,以后总归会把它串联起来。

在大学期间,还必须学会三种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自学的能力。在大学4年,要学会从一个被填充知识的人,变为自学知识的人。不能只会背诵,还必须要有理解的能力——这包括举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无师自通的能力,等等。

该怎样培养自学能力?很简单,你必须学会问“为什么”。

第二种能力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不要只知道公式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这需要在学习时多问一个问题——“有什么用”。我女儿小时候非常不喜欢数学,觉得像指数之类的东西没有实际用处。直到有一天,我问她:“如果有100元存在银行,每年10%的利息,10年以后你会有多少钱?”当她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居然不是200元,而是259元的时候,她突然对数学有兴趣了。

第三种能力是批判式思维的能力。每一件事情,都有多方看法,不是只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要学会用不同的观点来看问题。每碰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但要学会问“为什么”,还要学会问“为什么不”。

最后,我想分享一句乔布斯的座右铭: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希望大家都能记得这句话。

(摘自《中国青年报》)

东南大学课程 篇4

43A12221 陆晖

本学期,在以尊敬的巢健茜老师为主讲老师的教学下,《卫生保健》课程毋庸置疑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说不敢有对于课程多么深入的理解,但是在老师精心的讲解和有理有据又不乏新颖的课件的引导下,对于相关方面的知识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对病人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感,认识了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关于本课程,我学习了其概论;医疗保障制度;儿童少年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社会因素与健康;初级卫生保健以及社区卫生服务。

经过整个系统的学习,首先让我能够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健康为基准为了广大的人民考虑卫生保健的意义。而这意义则是,不仅仅是着眼于病人和疾病,而把眼光放得更为宽广和深远,将视角面向整个社会和各种当代的精神形态。对于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的影响因素不能像以往一样忽视,并且需要作其对于疾病与健康影响相关的研究。

其次,也令我进一步增强全面的预防观念,由疾病本身因素的预防扩大到社会因素的预防;由生理预防扩大到心理预防;由技术预防扩大到社区预防。

再者,也让我深刻理解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大学课程翻译 篇5

Distributional Elective 限选 Free Elective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Ethics and Basis of Law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Introduction to Fundamentals Principles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hilosophy Principles of Marxism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Marxism-Leninism Philosophy Principles 邓小平理论概论

Introduction to Deng Xiaoping Theory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中国近代史纲要

An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大学生礼仪 Students’ Etiquette

东南大学课程 篇6

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持续30年的经济改革,企业性质多样化,企业在利用技术、雇佣员工、组织管理等方面趋于更加自主自由,由它构成了在市场上呈现的关于技术等级、人员素质、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采购清单,并由此产生了对教育的诉求。教育适应这种诉求的前提是改良教育自身。另一方面是20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而对知识的不同看法成为隐藏在教学理念后面的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和课程理论。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使认知心理学得到新的发展。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知识习得的智慧过程,知识的习得是通过识别、编码等加工活动完成的,然后将知识作为命题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因而,兴起了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这种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启发学生发现知识、训练心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生是否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是判断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们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全面创新,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而非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知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知识也不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而是有价值的、社会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的独特性、过程性、体验性和情感性。尤其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针对现行教育的许多弊端对传统知识观提出了质疑后,人们的课程视野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学科转向学生、由知识转向文化,不再以科学理性统率、衡量一切,使课程回归了文化和人类活动的真实本质。

在这种广泛的背景下,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标志着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始。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在大学英语界乃至全国范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误区:究竟是强调英语阅读能力还是强调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次是对英语学习过程产生的误区:语言的产出,即说与写究竟是语言学习的必然结果还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对教学环境认识上的误区:多种媒体的语言环境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第四,教材使用的误区:不应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学习的全部目的,教材不能穷尽我们要学生学习的东西,而只能提供语言的样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是手段。第五,评价方面的误区:四、六级考试所带来的应试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是否造成负面影响,四、六级考试能否反映学生真实语言能力。针对上述实行中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吸收了人类文化发展中的许多优秀成果,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合理部分,使课程具有了发展性的显著特征。

《课程要求》强调发展性课程观。就内涵而言,《课程要求》的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性发展。从发展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外在发展主要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内在发展则是指学生思考力和批判力的提升。从发展的时间来看,有学生当下的发展和终身的发展,而发展性课程观和教学观更关注在学生当下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潜力,所以,大学英语要致力于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一生管用的能力。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包括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展性课程观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与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较,不仅课程目标更加明确实际,尤为重要的是突出了“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英语学习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的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课程要求》的具体内容中,强调了“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活动方面的要求。下面主要是从“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要求》的理念进行分析。

(一)《课程要求》过程和方法维度的变革

《课程要求》首先提倡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虽然过去的大学英语大纲对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已有所认识,提倡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鼓励他们培养自学能力,主动探究知识。而在新颁布的《课程要求》中,不仅继续倡导这些思想,而且有了更加详尽、完善分析和操作层面的要求,真正着力建构一个学生感兴趣、愿意探索、愿意相互合作学习的英语学习氛围。特别是《课程要求》提出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而《课程要求》提出的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则具有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机会。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进程等,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得到解答,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我评估,增强学习的自信心。2这既符合时代精神,也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程要求》突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时代性、整体性、实践性特点。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社会,也处于一个空前开放、多样文化空前融合的社会,大学英语课程当然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课程要求》提出,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而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整体性是英语学习本身的必然要求,要想真正发挥英语学习的意义,必须注意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的整合,并在各种领域学习和运用语言。过去的英语大纲对整体性特点也有关注,但仅限于对教师的期望,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且在以成绩为重的评价制度下,也鲜有实施。《课程要求》则力图切实把整体性的理念明确贯穿在各阶段教学目标中。《课程要求》认为,“课程设置要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课程要求》更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与专业的整体联系,体现学以致用。此外,《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这些观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要求》知识和能力维度的变革

传统大学英语大纲非常重视英语知识的内在逻辑、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把构建起来的这种结构体系,分解成听、说、读、写,译,并按照“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分别做了的描述,然后把这些知识目标分配到四个学期,每学期达一级,使语言学习失去了原有的人文内涵,了无生趣,学生也未必能真正学好语言。《课程要求》反对把英语学科孤立起来,反对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做法,提倡还大学英语本来面貌。《课程要求》认为,大学英语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译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课程要求》强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将大学英语划分成所需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侧重。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英语学科,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就是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课程要求》从能力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更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首先,从广度上,《课程要求》总词量增加了1002个单词,新增加的词汇多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词汇、阅读新闻报刊材料和收听广播中常见的词汇。对三个层次的要求特别是“一般要求”的难度有所增加。从深度上讲,也即学生内化知识的程度上,传统大纲仅仅注重知识讲授,注重阅读写作,轻视语言运用能力;而在《课程要求》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形象、情感和语言都有更高的要求。《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各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之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从语言、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国家国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种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做法,无疑将更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课程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变革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中看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且着重强调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首先,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文化的学习,而是要通过这一途径,达到学习者内在的修养素质的提高,带给他们思想的解放,更好地理解和合作能力,并能够欣赏别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3其次,外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三,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情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外族文化、语言的使用者、外语教师和教学方法抱有消极的态度,那么学习的阻力就相对较大,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影响。接触、学习和消化另一种文化都可能给学习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励学生领悟文化的内涵并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

三、发展性课程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握《课程要求》的发展性精神对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开放性的课堂

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非教师的完美授课,所以按照《课程要求》的精神,教师授课不必严格按照教参的标准答案,应该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允许有不同意见和不同答案的存在,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获得鼓励。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本来就是见仁见智,不同思维习惯、生活背景、年龄特点、价值观念的学生必然有不同的理解,课文的价值就在于给阅读的人以思想的启迪,何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所以课本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文本,而非神圣真理的化身。当然,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是必须的,而且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有统一答案的,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是和他人交流的工具,是他们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课程要求》提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具体教学策略如下:做长远的计划来安排大学英语教学,根据目标的不同,每学期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寓时事于教学中;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策略教学,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创造出“多言堂”的互动学习氛围,让学生围绕单元的主旨或热门话题不断进行听说训练;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插播网上下载的中央台《动感英语》,大学生口语竞赛等有趣的英语口语教育节目,让学生接触最地道的俚语表达,最时尚的中西文化冲击;教师可安排各班学生分组进行以各单元内容为主题的英语手抄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尽量给学生创造应用英语的机会。

(二)多元的评估标准

受科技理性的影响,传统人文学科教学采用所谓“科学标准”,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进度”和“统一测验”,届时公布“统一答案”。学生的学习这些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这样被抹杀,独立思维和想象能力也被一个个机械统一的模式所替代。《课程要求》注意到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征,除了对学生的进行四、六级考试这样的终结性评估外,还增加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以及对教师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后两个评估多使用定性而非定量的方法,更加接近人文学科的本质。评估主体也由单纯的教师发展为教师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评估也由教师评估,转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以及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学生参与评估活动,使评估更为客观、真实。形成性评估既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足够重视。为了更合理更科学地对学生的阶段性英语学习做出评价,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占50%,期中、期末占50%的模式,这样平时偷懒不看书,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学生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提高了一些原本基础很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原来单一的笔试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灵活的口语考试,不断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靠拢。

(三)行动和参与的教学过程

英语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但传统大学英语大纲只强调它工具性的一面,而远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审美情趣、交际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英语的学科发展来讲,也是一种偏离和曲解。《课程要求》倡导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

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中,一切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如何学而展开,教师则要做好课程的设计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评估者等。4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课件和教学参考片等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提高听说能力;可根据教材的某一主题,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做陈述和讨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结合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把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课后登录课程讨论区、QQ群或E-mail进行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网上进行讨论或互评作业;教师网上讲评部分作业。从而切实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吸收新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的成果,具有发展性特点,不仅有利于英语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课程要求》在过程和方法维度上的变革提倡通过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自主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的变革强调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的变革进而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开放性的课堂,多元的评估标准以及行动和参与的教学过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发展性课程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维度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4,(2):6.

[2].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5):19.

[3].郭小雯.论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摄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36.

哈佛大学的课程清单 篇7

那天我去学校我所在的机构,跟机构里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问,有没有一个什么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我看看有什么课可选。我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儿仅仅是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我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端着它回到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拿道德伦理这个板块作为例子,所给的课程包括:

1.民主与平等 2.正义 3.国际关系与伦理 4.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5.儒家人文主义 6.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7.自我,自由与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9.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10.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11.比较宗教伦理 12.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 13.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 14.现代政治哲学史

“科学”板块所给课程包括:

1.光与物质的性质 2.空气 3.宇宙中的物质 4.观察太阳与恒星 5.时间 6.爱因斯坦革命 7.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8.现实中的物理 9.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10.看不见的世界:科技与公共政策 11.能源、环境与工业发展

其他的板块就不列了,太长。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什么宗旨、什么来头,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课程名称开得非常诱人,因为名单太长,我只列上那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会去旁听的课程:

1.人的进化 2.翅膀的进化 3.细菌的历史 4.银河与宇宙 5.象棋与数学 6.疾病的话语 7.DNA简史 8.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9.道德判断的本质 10.火星上的水 11.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12.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13.非洲的艾滋病 14.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15.什么是大学 16.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17.怀疑主义与知识 18.基督教与美 19.浮士德 20.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21.香蕉的文化历史 22.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3.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24.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25.互联网与法律 26.美国的70年代 27.语言与政治 28.美国的总统选举 29.60年代的青春文化 30.盗版 31.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 32.公共健康与不平等 33.公墓的历史 34.“犯罪”的概念 35.烟草的历史 36.酷刑与现代法律 37.大脑的测量:心理学实验的兴起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37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37门课中的几门。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包括政治、經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上一篇:工作失职处分学习心得下一篇: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