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2025-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精选12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睁开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课件)

生:春天来了,柳树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从地下钻了出来,鸭妈妈带着可爱的鸭宝宝出来春游了。

生: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他用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祖国的山河美。青蛙醒了,看见周围的小朋友正忙着种葵花,它赶忙跳出洞口捉虫子去了。

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二、理解诗意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行诗句,谁来读一读?

生:(读)春眠不觉晓。

师:学习古诗要从字词入手,你觉得第一行中哪几个字不理解,需要大家帮助?

生:“觉”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师:“觉”是多音字,“不觉”在这里可以解释为“不知不觉”。

生:还有“眠”,是睡觉的意思吗?

师:说得真好,古诗中的一个字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词。现在你能把这行诗句的意思告诉大家吗?

生: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师;学懂诗句要从字词入手,在说整句诗意思时,你还得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地加上一些字词,有时还要调整一下顺序。

师;试着学一学下面三行。要是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生;可以看词语手册,查字典。

师:利用工具书是好的学习方法。

生;可以找老师帮忙。

师:是的,“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正好今天有那么多老师在场,小朋友可以大胆地去请教。

生:也可以和同学讨论。

师:对,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讨论、自学略。

三、想象唤醒思维

师: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风雨过后,落花满地。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那是怎样一幅景象?

师:(旁白)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你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只听到窗外到处是鸟儿的叫声,鸟儿多么快乐。可是昨天夜里„„

(生做陶醉状)

师:闭上眼睛的这会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我好象听到小鸟们停在树枝上互相打招呼:“你早!你早!”

生:我仿佛看到春风把花瓣儿撒在小河上。

生:我真想变成一片花瓣儿,向小船儿一样漂向远方。

生:我仿佛听到春雨沙沙的下着,看到柳树的枝条上又抽出了一片新绿,桃花的花苞一下子胀大了。

师:是阿,这就是春的气息,这就是春的脚步。《春晓》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画面上花红柳绿、流水潺潺,活泼可爱的小鸟停在枝头。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读

四、拓宽知识面

师:春天这样美,有多少诗人曾经赞美过它呀!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春天的诗朗诵给大家听,好吗?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风真是一位魔术师。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好一个和和美美的春季。

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师:春色真是无处不在啊!

五、读写结合

师:春天的美景如此令人陶醉,就让我们以《春晓》为题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写下来或画下来。

(生有的写话,有的画画,忙得不亦乐乎)

师:又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在小朋友的笔下诞生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自己写的内容)春天到了,春风妈妈出差回来了,小草乐得钻出了土,桃花乐得笑红了脸,柳树乐得跳起了舞。小青蛙闻到春风妈妈温暖的气息,伸了一下懒腰,活动了一下身子,呱呱叫着:“妈妈,我整整睡了一个冬天,已经饿坏了,我要吃虫子了。”

生:(不甘落后地站起来朗读)春风吹呀吹,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柳树的枝条绿了,桃花的花瓣红了。小朋友在阳光下奔跑着放风筝。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那么生机勃勃。春天就这样悄悄地走来了。我喜欢春天。

生:(举者手中的画来到多媒体投影仪前)你们看,这就是我画的春天,图中的小诗人像不像我啊?

学生展示作品略

【点评】:解放区王褚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张梅:

王艳屏老师的《春晓》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贯穿于教学全程之中。从整体上看,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打破了古诗的教学方式。

从课堂教学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看画想诗,边看边读;配乐品读,先想后读;吟诵自悟,写话作画。这些,无不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彻底改变了古诗教学中逐字4逐词讲析的呆板做法,使学生学习古诗变得有情有趣。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展现动态的画面。营造春意盎然的场景,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开启其心智。随着美的画面美的意境,学生也渐渐进入“欣赏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留住春天”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

【教学反思】

一、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学生灵活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

二、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乐曲”,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三、读写结合,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2

一、胸中有全局,工夫下在备课上

教师在复习备课时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要立足课标、总揽全局,用好教材,既能由点到面,又能由面到点,做到收放自如。复习过程要有合理安排,避免简单化;复习思维要活跃,避免机械化。要认真分析、对照课标年级目标,找准知识点,关注其前后联系,达到读书时(新授),书越读越厚,复习时,书越读越薄。还必须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努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在梳理课内阅读知识时,一是引导学生梳理第12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积累的内容。另外,“日积月累”也是应完成的背诵任务。自主检查,拾遗补缺。二是进行必背和选背内容的背诵比赛,并让学生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片段,说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三是要对文学常识、课文重点知识等进行分组归类。如:

(1)文学常识可设计连线题或填空题归类,例: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

(2)人物特点归类。可以编成连线题或填空题进行练习。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可敬的人如:的李大钊;的张思德;还有的汤姆·索亚;的居里夫人;的怀特森和的周总理。我们需要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应该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3)表达方法可以编选择题进行归类。例:《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A.互相呼应表达方法。B.总分总的表达方法。C.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归类整理复习,学生才能对知识块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中寻找一些规律,便于巩固、知新,从而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同时,利用所学课文进行词句积累和概括能力训练,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成功在课堂,本事显在课堂上

1. 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预习是听好一节课的基础。每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标和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 以课内为主。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面对众多知识,学会放弃,选择重点,将复习内容系统化,比如复习六年级下册第四组时,可将组的训练重点、课文内容和积累运用有机结合,然后将其分割成四个复习要点,生字词语、童话赏析、趣味语文、读写训练。提纲挈领地选择代表性、典型性题目,便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减少琐碎,减轻负担。例如:

拼读下面的词语,并规范、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

此题就将拼音、词语及人文熏陶融为了一体,三个词语中,有生字“魁”,易错的熟字“炼”和“豪”。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重在训练识字与写字的能力及联系语言环境写词语的能力,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紧张的复习而丢弃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还渗透了“早起锻炼”、“学会健体”的情感教育。

3. 以能力为主。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连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根据内容,巧填关联词。例如:

(1)根据内容,巧填关联词。

凡卡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在莫斯科当学徒期间,()要干活,()要挨打受骂,他想:()在老板家受罪,()回到爷爷的身边。()有了这个想法,()他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其实,他哪里知道,()回到爷爷身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

(2)仿照例子,根据情境填写古诗名句、格言或警句。

例:思念故乡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别时:________赏春时:________思念时:_______

这些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和古诗文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情况,并让学生在完成相应教材内容的积累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三、优势在群体,补救落在练习上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多给慢生提供机会。练的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一课一练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比如在复习课文内容时,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确定“训练点”。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训练点”落在“前后照应”的表达上。复习中领悟了这个表达方式的妙处后,可让学生以“往事”为话题进行片段练习,并采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再如《匆匆》一课中用了一组排比句描写时间来去匆匆,复习时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不尽相同的,教师选习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的普遍现象,更要考虑到个别现象,作分类要求,分层推进。对中下生,重在分析指导,通过复习使其弥补知识缺漏,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可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丛书,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从而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四、关键在落实,提高放在巧评上

复习阶段的首要任务应是教学生不会的。要给学生讲关键、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画龙点睛。点评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问题的处理与训练:抽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知识点涉及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是否搞清楚;对练习题是否具备变型、互换、转化、重组、自编、改编、延伸的能力,是否具有巧答、妙解、灵活运用的思想方法。如在习作复习中,不在于让学生写的数量多,而在于加强指导与评改,要遵循“多改少写、以改促写”的原则,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感悟写作的方法与基本规律,学会作文。复习时,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多思考,认真地修改自己平时的作文,还可以安排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从点评到笔改,一文多改,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为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评讲时可开展系列活动:(1)佳作展评。开辟“复习佳作专栏”,按照不同主题精选优秀习作或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品评欣赏。(2)编选作文。学生将自己小学阶段的习作进行修改后,归类整理成一本自己的作文选。(3)竞赛驱动。可组织专题作文竞赛,如记叙文、想象文、应用文的专题,结合竞赛,进行有针对性的习作辅导和练习。设立奖项,鼓励创新。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3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提示:仔细看图,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endprint

一、照样子连线。(9分)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提示:仔细看图,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endprint

一、照样子连线。(9分)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4

悟 情 细 无 痕

-----《春晓》教学案例及评析

------南漳县实验小学

方兰香

《春晓》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情感。《春晓》这首诗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欣赏春景 走进“春晓”-----游戏识字 初读“春晓”------图文悟情 品读“春晓”---古诗新唱 拓展“春晓””为教学主线,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古诗教学变得情趣横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多元诵读中无痕的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达到“意境潜入心,悟情细无痕”。

片断一:

一、欣赏春景,激趣导入,走进“春晓”。

(播放伴有音乐的春光美景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师:认真的孩子请看大屏幕,想想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生:欣赏画面。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生1:春回大地、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生2:莺歌燕舞、万里无云、生3:我看到花红了,燕子飞回来了,草绿了,春姑娘回来了。生4:我看见花开了,小鸟在树枝上叫,树叶发芽了。

师:是啊,春天多美呀,有人说春天是一首歌,有人说春天是一幅画,其实春天还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叫《春晓》,请孩子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从课题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1:我从课题中的“春”知道了写的是春天、、生2:“晓”是“日”字旁,我想这首诗说的是早晨的时候。师:你能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真了不起。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呢? 生3:那“春晓”的意思就是讲春天的早晨,是吗? 师:是呀,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

【评析:有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精彩的开课最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老师先让孩子们欣赏春天美景的图片,并伴以音乐进行渲染,让孩子们一下子陶醉于春天的美景中,然后利用学过的词语或者是句子描述看到的美景,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孩子口头表达的愿望,培养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再加上老师对春天美景的生动描述,让孩子不知不觉在情境中走近文本,产生阅读愿望,形成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片断二

游戏识字,观察记忆,初读“春晓”。

(第一关:摘苹果,认读苹果树上带拼音的字宝宝,并说说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窍门。)

师:听说我们一(2)班的孩子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现在我们采用比赛闯关的办法来认读诗中的生字宝宝,聪明的孩子们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注意第一关开始了:认读苹果树上的生字宝宝,(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苹果。)

师:每个字音都读的很正确,就连翘舌音也读得非常准确,谁来把你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窍门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1:“闻”字是“门”里面一个“耳”,因为有“耳”,所以是“听”的意思。

生2:“眠”是“目”加“民”,因为有“目”,所以是“睡觉”的意思。师:你会利用字形来理解字意,真了不起!

生3:“啼”是“口”加皇帝的“帝”。因为有“口”,我想是“叫”的意思

师:你理解的真准确!

(第二关:小猴过河: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并组词)

师:一只小猴子要过河,可是要认准这些生字宝宝,并给他们找个词语朋友才能过河,谁来帮帮它呢? 生:我来、、我来、、、、生

1、眠、睡眠。处、处处 生

2、诗、古诗。生:、、、、、、师:小猴谢谢你们帮它过河。

(第三关:花园采花,认读不带拼音的字,组两个词语。)

师:下面进入第三关,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玫瑰花,老师很想采几朵带回家,可是玫瑰花说:要想采我,得认准我身上的字宝宝,并且组两个词语,才能把我采摘回家,谁来帮帮老师呢?)

生1:我来帮老师、闻:新闻、闻名 生2:道:知道、道理、、、、、、师:谢谢聪明的孩子们帮老师采回了这么美丽的玫瑰花。三关你们都顺利闯过,真不愧是识字小能手,鼓励一下自己吧!

生齐:棒棒,我最棒!

师:现在把生字宝宝放进古诗中自由的读一读,要注意读正确、读流畅、读准古诗的节奏。

(生自读古诗、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老师采用多种方式检查自读效果,并对读准古诗的节奏加以点拨和指导。)【评析:设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且,新课标在低学段阶段目标中第一条也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都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性。遵循课标要求,老师在识字这一板块儿,变“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为“游戏闯关快乐识字”,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个个小手举得老高,生怕失去了自己展示的机会,尽管识字的要求难度一关比一关大,可孩子们却是越战越勇,整个识字环节把孩子们的心激灵得直扑腾,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识字、主动记忆,品尝识字的快乐,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达到了低学段“自主识字”的最佳效果!】

片断三 图文解意,诵读悟情,品读“春晓”。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古诗描写的画面好像就在眼前一样。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AI播放春天早晨鸟儿歌唱的景象)

生1:我看到树上有许多小鸟。

生2:我看到诗人端着一杯茶,推开窗子好像在看小鸟。生3:我还看到有很多花落在地上,我想是不是风吹落的呢?

生4:我看到许多小鸟在树上飞来飞去,还听见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生5:我看出这是在早上,诗人好像是刚刚睡醒的样子。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观察的真仔细,那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前两行。)师:一齐读一读这两句。生:齐读这两句古诗。

师:是啊,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飞来跳去,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让我们感受到小鸟此时心情是多么高兴啊!诗人看到小鸟如此高兴,诗人的心情也会怎样呢?

生1:诗人看到小鸟这么开心,诗人自己也开心。生2:诗人这时候很高兴。生3:诗人很兴奋。

师:你们真是诗人的朋友啊,(生大笑)谁能把诗人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1:读古诗前两句。

师:你读出了诗人高兴的心情,谁来读的更加高兴一点? 生2:读古诗一二句。

师:听着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诗人孟浩然高兴的笑脸,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诗人高兴的心情,好吗?

师生:齐读一二句。

师:那落在地上的花瓣又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CAI播放花落的景象)

生1:我看到树上的花都落了。

生2:我看到地上到处都是飘落的花瓣,好可惜呀!

生3:我看到大树弯着腰,我想一定是在刮风,我好像听到了呼呼的风声。生4:我想不仅刮风了,一定还下雨了,因为落在地上的花儿好多呀!师:是啊,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把花儿都给吹落了,谁来说说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

生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后两行。)师: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吧。(生齐读3、4两句。)

师:如果你是诗人孟浩然,看到如此娇嫩美丽的花朵被昨夜的风雨打落在地上,你的心里感到怎么样呢?

生1:我会伤心、生2:我会难过

生3:我会为这些刮落在地上的花儿感到惋惜。

师:是啊,诗人为打落在地上的鲜花感到伤心和惋惜,谁能带着惋惜的心情来读这两句诗呢?

生1读、生2读

师:听着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诗人伤心、惋惜的心情!谁来说说他是怎样读出这种伤心惋惜的心情来?

生1:语调要低沉一点儿。生

2、语速要慢一点儿。

3、“风雨声”要读的重一点儿。师:说的真好,谁再来试试? 生读三四两句

师:你真是小小朗读家,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诗人伤心、惋惜的情感吧!生齐读。

(动画配乐情景再现朗读全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吧。师:配乐配画面读范读全诗。生1配乐配画试读全诗。生2配乐配画试读全诗。生齐读全诗。

【评析:儿童的想象如同自由飞翔的翅膀,他们敢想象,也会想象。这部分教学,老师为孩子创设古诗所表达的情境,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画、聆听鸟叫声、感受风声、雨声,从而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拓宽孩子思维的领域,让孩子在多元、开放、灵动的课堂氛围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并用生动稚嫩的语言口头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化抽象的古诗意境为具体呈现,在想象表达的基础上采用多元诵读的方式进一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解读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意境,感悟诗人爱春、惜春情感”的目的。】

【总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富有诗意的春天,课堂上老师带给我们的也是清新的富有诗意的课堂:一是目标定位准确,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老师在课中紧紧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教学,采用游戏形式识字,利用情境体验进行朗读,使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整合在一起,并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生字教学扎实,识字教学一向枯燥无味,老师另辟蹊径,根据低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爱好,设计了游戏闯关的方式来学习生字,让孩子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识字,游戏中记忆,把生字的教学落到实处。三是朗读指导到位。古诗朗读和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采用“初读 读正确—再读 读流畅---细读 读准节奏

读出韵味儿----品读

读出古诗情感”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既扎实又有效,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在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整节课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沁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学的主动,学的愉悦。】

(执教/方兰香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5

一、会写字结构和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雨)(春天)

风(春风)(风雨)

冬(冬天)(冬雪)

雪(雪花)(雪人)

花(花草)(花朵)

飞(飞鸟)(飞走)

入(出入)(入口)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氏)

什(什么)(为什么)

么(这么)(多么)

双(双人)(双手)

国(中国)(国王)

王(王子)(大王)

方(地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草)

清(清明)(清早)

气(天气)(力气)

晴(晴天)(晴空)

情(友情)(心情)

请(请问)(请求)

生(学生)(花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名字)

左(左右)(左手)

右(右手)(右边)

红(红花)(火红)

时(及时)(时间)

动(生动)(开动)

万(万里)(千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多音字

落:luò(落日) lào(落枕)

的:de(小的) dì(目的)

降:jiàng(下降) xiáng(请降)

什:shí (什锦) shén(什么)

少:shǎo(多少) shào(少儿)

好:hǎo (好人) hào(好学)

重:zhòng(重心) chóng(重合)

相:xiāng(相对) xiàng(亮相)

四、近义词

保护——爱护 喜欢——喜爱

五、反义词

保护——破坏 广大——窄小

六、词语搭配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6

qiú bǐn pái qiān shè dēn lán

排射球登篮饼铅

二、看拼音,写词语。

jìn zǒu biāo qiān tiào 括o diǎn jī

shǒu zú yuǎn fān yóu yǒ biāo diǎn

三、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立亠()

氵()足()

四、把搭配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tī)踢铁饼

(dǎ)打足球

(zhì)掷篮球

(tóu)投标枪

五、写反义词。

近(jìn)――()矮(ǎi)――()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1、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

2、啊,运动会可真()!

3、下课了,小朋友们飞奔到操场上踢()。

七、我会猜。

一根横竿挡住道,

鹰展翅凌空跃。 [打一体育运动项目]()

八、学会积累。

成语话“高”:高朋满座高人一等高抬贵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7

着 藏 长 落 看 行 处 觉

2近义词与反义词

(1)近义词:

鸣——叫 瞧——看 闻——听 到处——处处 融化——溶化 复苏——苏醒 到底——究竟 争论——争辩 挑选——选择 仔细——细心 满意——满足 格外——特别 美丽——漂亮 茁壮——强壮 (1) 反义词:

软——硬 睡——醒 轻——重 对——错 有——无 多——少 忙——闲 早——晚 融化——凝固 复苏——沉睡 大意——小心 马虎——仔细 弯曲——笔直 一枝独秀——百花齐放

3 成语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万里无云 五颜六色 百花盛开 欢歌笑语

4 常见的识字方法:依形辨音 [形声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篇8

复—又关—合傻—笨啼—叫

闭—合眠—睡闻—听全—都

看—望叫—喊蹦—跳

高兴—快乐朋友—伙伴小心—仔细

高兴—快乐好玩—有趣着急—焦急

填上合适的词

一(朵)花一(朵)浪花一(朵)白云

一(双)手一(只)手一(只)羊

一(只)青蛙一(只)松鼠一(只)小鸟

一(片)树林一(片)枫叶一(颗)珍珠

一(颗)星星一(个)巨人一(个)脚印

一(块)草坪一(块)木板一(块)石头

一(条)小河一(条)小鱼一(条)渔船

一(条)林荫道一(艘)军舰一(艘)飞船

一(头)牛一(匹)马一(盏)灯

一(阵)风一(封)信一(场)雨

一(件)衣服一(股)暖流一(首)歌曲

一(轮)明月一(张)桌子一(列)火车

一(叶)扁舟一(张)纸一(粒)种子

一(面)红一(口)水井一(座)雕像

一(缕)炊烟一(节)车厢一(顿)晚餐

(高兴)地说(得意)地笑(伤心)地哭

(猛烈)地吹(使劲)地吹(惊奇)地问

(大声)地喊(认真)地写字(快乐)地成长

(欢快)地游(雪白)的云(快乐)的小鱼

(好听)的名字(鲜艳)的红旗(聪明)的头脑

(勤劳)的双手(灵巧)的双手(宽大)的树叶

(柔嫩)的小草(圆圆)的眼睛(弯弯)的小河

(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青青)的小草

ABB的叠词

圆溜溜、笑眯眯、笑嘻嘻、笑呵呵、静悄悄、绿油油、油亮亮、

胖乎乎红扑扑、黄澄澄、喜滋滋、白花花红艳艳黑乎乎

亮晶晶光闪闪笑哈哈白花花水灵灵冷冰冰兴冲冲

喜洋洋

小学生一年级学习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 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韵母 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 z c s

翘舌音 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 河 沙) 日 日字旁(明 晚)

讠言字旁(语 认 识) 忄竖心旁(快 慢)

雨 雨字头(雪 霜) 冫两点水(次 冷)

犭反犬旁(猪 狗 猫) 扌 提手旁(打 把 拉)

鸟 鸟字旁(鸭 鸡 鹅) ? 竹字头 (笑 笔 笛)

彳双人旁 ( 往) 目 目字旁(眼 睛 )

足 足字旁(跳 跑) 亻单人旁(休 体 住)

口 口字旁(唱 听 叶) 月 月字旁(肚 朋 腿)

人 人字头(会 合 全) 门 门字框(闪 问 闻)

宀 宝盖头 (字 家宁) 土 提土旁(地 场 城) 王 王字旁(球 玩 ) 石 石字旁(砍 码 )

火 火字旁 (炒 烧 ) 口 方框(国 园 圆)

辶 走之底 (过 远近) 禾 禾字旁(秋 秒)

八 八字头(谷 分 公) 饣 食字旁(饱 饭 馒)

女 女字旁(好 妈 奶) 心 心字底(想 思 念)

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 一条路 一条毛巾 一条小河

一条尾巴 一条(架)彩虹 一座桥 一座山 一座房 一座城市 一座. 一只猫

一只猴子 一只鹅 一只耳朵 一只鸡

一个家 一个果子 一个人 一个故事

一个影子 一个西瓜 一个肚子 一个朋友

一颗星星 一颗宝石 一颗心 一群人

一群鹅 一群猴子 一块田 一块面包 一块草地 一块西瓜 一本书 一本作业本 一朵白云 一朵花 一片叶子 一片风光

一双手 一双耳朵 一双鞋 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 一头牛 一匹马 一阵风

一幅画 一棵树 一架飞机 一间房子 一件衣服 一辆车 一张纸 一所学校

一口牙 一支笔 一位老师 一袋瓜子

很青很青的山 很亮很亮的星星 很红很红的花

很多很多的云 很高很高的山 很美很美的花儿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大很大的西瓜 很长很长的路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9

攒(cuán) 拗(ǎo)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ân ) 轻捷(jiã ) 蟋蟀(xī shuài)

臃肿(yōng zhǒng) 相宜(yí) 书塾(shú) 蝉蜕(tuì) 人迹罕至( jì hǎn) 人声鼎沸(dǐng)

斑蝥(máo) 窍(qiào) 覆盖 (fù) 收敛( liǎn ) 脑髓(nǎo suǐ) 秕谷(bǐ gǔ) 鉴赏(jiàn shǎng)

肿胀(zhàng) 叮嘱(dīng zhǔ) 恐惧(kǒng jù) 骊歌(lí) 花圃(pǔ ) 耻笑(chǐ) 玉簪花(zān)

衣襟(jīn ) 掸子(dǎn zǐ) 徘徊(pái huái) 栅栏(zhà lán) 蒲公英(pú) 丑陋(lîu) 讪笑(shàn)

嫉妒(jí dù ) 啄(zhuï) 吐绶鸡(shîu) 篱笆(lí bā) 沼泽(zhǎo zã) 沮丧(jǔ sàng) 嘎(gā)

泥泞(nìng) 骇人(hài) 简陋(lîu) 铰链(jiǎo liàn) 冰雹(báo) 木屐(jī) 飕(sōu) 佣人(yîng)

灌木(guàn) 恭敬(gōng jìng) 火钳(qián) 弥漫(mí màn) 瞬息(shùn) 幽寂(jì)

荒草萋萋(huāng qī) 涉足(shâ) 伫立(zhù) 足迹(jì) 路径(jìng) 忧郁(yōu yù)

皆(jiē ) 邑(yì) 扳(pān ) 环谒(yâ) 泯(mǐn) 方仲永(zhîng) 延绵(yán mián )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写作特点:

用“碧绿”修饰“菜畦”,用“光滑”修饰“石井栏”,用“高大”修饰“皂荚树”,用“肥胖”形容“黄蜂”等都体现形容词运用的贴切。

用“扫、露、支、撒、系、牵、拉”这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过程中透露出儿童捕鸟的兴奋惊喜之情,显示了动词运用的精妙。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既表达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这一句式,既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现出少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体现了句式运用的精当。

重难点句子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乐园”一词是本文的文眼。它专门告诉我们:本文的作者要回忆的是童年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有趣的事。该句是下文的总结句,下文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描述。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等表示动作的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

3.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两个“不常用”,可见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

4.开头一段中“似乎”“确凿”两词矛盾吗?

这两个词不矛盾,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特殊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年代久远,所以一开始回忆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后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意识中根深蒂固地有这种印象。

5.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重点段落:

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本文采用双线结构。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爸爸”没来参加这次活动,为全文设里了一个悬念:爸爸为什么没来?爸爸怎么了?从而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寻找答案。由花想人,引出回忆。

2.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这句话包含着爸爸对“我”的勇敢面对生活的鼓励,同时也是支撑着“我”在生活中坚定地走下去的信念。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

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一方面,鼓励“我”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求我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帮助妈妈支撑起这个家,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4.本文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

文章开头写“我”衣襟上别着一朵爸爸种的粉红色夹竹桃参加毕业典礼,文章末尾写爸爸的花儿落了,前后呼应。全文以爸爸爱花为线索,“花”具有深刻的内涵,象征爸爸的身体情况,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健旺;花儿落了,象征天__的爸爸辞世了。

【第3课.丑小鸭】

重点句子

1.这是头一天的情形。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

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丑小鸭的待遇每况愈下。

2.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丑小鸭遇到了同情、喜欢他的朋友,这些朋友并没有以相貌取人,是君子的化身。

3.“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小鸭说。

丑小鸭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特点。如果说一开始他是被迫离家流浪,那么当他已经在农家安定下来而仍不满足,仍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那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

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丑小鸭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并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行不懈的努力,勇于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体现了它对美好事物至死不渝的追求。

5.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这句话启示人们,即使身处逆境,只要不懈追求,理想就会实现。

【第4课.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选择了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以劝告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

《未选择的路》,“路”即指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那些未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怀恋,所以诗人将重点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按选择路的过程和思维顺序展开。

【第5课.伤仲永】

文题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文章先叙后议,开始用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接着,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重难点句子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异在不学而能书。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重点段落

1.第①段“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2.第②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方法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技巧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不可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10

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一、易错生字:

春:下面是“日”。

齐:上面长横两边露头。

绿:右边“录”下面不是水。

花:右下不是匕。

岁:上面山最后竖下面露头。

亲:注意横长度不同。

声:上面是士。

知:矢字旁最后是点。

忙:竖心旁的点要注意,亡横长。

多:两个夕上下要对齐。

知:左半部分是两横,第一横莫忘。

二、同音字、音近字区别:

冬(冬天)白(白云)声(叫声)

只(一只)东(东西)百(百万)

生(生气)知(知道)有(没有)

友(朋友

三、加偏旁变成新字:

舌(话)

月(朋)

门(们)

工(红)早(草)

卜(处)

夕(多)(岁)

亡(忙)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行人人行横道行车

行háng一行

银行

车行

五、重点词语:

万物复苏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说话

朋友

春天

高兴

你们

红花绿草

爷爷

春节

岁月

亲人

行走

古诗笑声叫声

多少

到处

处处

知识

很忙

六、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11

体育东路小学

(语文)学科

第(一)单元备主备人:

备单元:第四单元完成时间:

重要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

一、识字能力

1、会认64个生字,能够主动运用方法认识生字、积累词语的意思。

2、掌握和运用“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两种识字方法。

二、写字能力

1、会写29个生字,能够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书写特点。

2、形成主动观察字体间架结构特点的意识,在写字过程中能够掌握常用偏旁言字旁、单人旁、绞丝旁等偏旁的写法。

三、读与积累正确流利朗读文,能够基本达成有感情朗读。标中关于以上知识点或训练点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币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二)阅读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一)识字1有主动识字愿望,认识常用汉字0个,累计认字90。2学习独立识字。

(二)写字1准确写出本册要求会写的20个字。

2、写字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常用偏旁的写法,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读与积累正确、流利朗读文,背诵要求背诵的文。学情分析(已有基础和学习困难预设)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识字、写字和文的朗读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这学期的语文教学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上学期的语文各方面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识字、写字和朗读方面有更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写字方面,这学期要求会写的字一共是20个,是上学期要求会写的字数的2倍,第一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就达到了29个,占了上学期会写字数将近30%。因此,这个单元的一大重任就是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生字书写数量增加和书写难度的增加,为以后单元的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打好基础。同时,这学期在朗读方面,也对学生在正确流利提高了大大提高了要求,这个单元主要是以“春天”为主题,朗读除了要读音正确,通顺流利外,还要正确把握文或诗歌的感情。困难预设:

1、学生较难养成自主归纳识字方法的习惯,能够明白“熟字换部”和“熟字加偏旁”两种识字方法,但还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2、要求会写的字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增加,要基本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结构比较复杂的字的间架结构架特点和书写。

3、朗读除了要达到读准音,读得通顺流畅外,要读出感情方面难度仍较大。教学设计解决的知识点:1

认识“线”等11个生字。2

掌握“熟字加偏旁”和“偏旁联想法”两种识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自学生字。

1、听读文朗读录音后,同桌合作圈出文中的生字。

2、同桌合作学习,轮读文生字并组词,并互问问题。

二、读准字音

1、自主学习环节:“我来个给大家提个醒”生字中的哪些字比较容易读错,需要给大家提醒的?

2、学生自由发言

3、全班齐读生字

4、男女轮读生字

三、识记字形

1、展示“线”等11个生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2、成果展示:我有识字好方法

3、展示:是——题

(熟字加偏旁)

淋、洒、滴、油(偏旁联想)老师指导“熟字加偏旁”和“偏旁联想”两种识字方法,并适当拓展举例延伸

四、游戏巩固游戏“下雨咯”,开火车接生字“雨滴”

相关练习:预习第3,思考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或“偏旁联想法”来记。解决的知识点:

1、学会写“说”“话”两个字

2、掌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间架结构特点。教学过程:

一、认识新笔画“横折提”

1、复习基本笔画:竖提、竖勾、竖弯钩、竖弯

2、认识新笔画:横折提

二、学习言字旁的书写

1、讲解言字旁书写要领,老师示范书写

2、让学生上黑板书写,师生共同点评

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言字旁

三、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展示:生字自学“三要”

一要读准字音再组词

二要写对笔顺数笔画

三要看横中线竖中线

四、检查自学成果:抢答比赛

1、“说”字的第二笔是什么?是什么结构?有哪些笔画写在竖中线上?

2、“话”字有第三笔是什么?有哪一笔是写在横中线上?

3、这两个字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一样?

五、老师范写,学生展示

1、老师指导书写“说”和“话”,重点强调“左窄右宽”

2、请学生上黑板书写,师生共同点评

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老师隋唐指导相关练习:完成语文书“说”和“话”的书写解决的知识点:

1、正确流利朗读文《柳树醒了》

2、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柳树醒了》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导入新。

1、分小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2、全班交流,通过展示台展示优秀作品

3、老师参与,调动气氛,导入新:柳树醒了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

1、听配乐文录音,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2、分小节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请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学生重点留意是否读准字音

三、细读文,指导朗读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2、听文配乐朗读,想想是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个问题考考大家。

3、学生自由提问,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理解文意思

4、分小组自由练习朗读、选择优秀的小组上台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6、配乐朗读

四、尝试背诵

1、看图背诵文

2、配乐背诵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知识点 篇12

一、汉语拼音(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

1、音节补充声母、韵母、声调。

(平翘舌、前后鼻、二三声调)见(听见)吓(吓人)军(军人)贝(宝贝)虾(河虾)写(写字)

2、一字开花。(一字组多词)

如:爱(爱人)(亲爱)(爱情)(可爱)(热爱)(友爱)

2、给下面的音节分类。

(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3、给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打√。

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cháng(长短)yuâ(音乐)zhĭ(只有)kōng(天空)长 乐 只 空

zhăng(长高)lâ(快乐)zhī(一只)kòng(有空)xìng(高兴)fā(发现)zhòng(种下)hái(还有)兴 发 种 还

xīng(兴盛)fà(头发)zhŏng(种子)huán(还书)

5、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二、字

1、组词。(形近字和同音字)

么(什么)无(无法)高(高兴)跟(跟着)以(以后)问(问好)公(公共)元(一元)亮(明亮)很(很好)队(中队)间(时间)各(各种)气(生气)为(因为)桃(桃子)对(对面)象(大象)名(名字)汽(汽水)办(办法)跳(跳高)队(大队)像(好像)千(一千)汽(汽水)我(我的)坐(坐下)看(看见)有(有无)干(干净)吃(吃草)找(找到)座(座位)着(着急)友(朋友)请(请进)主(公主)妈(妈妈)话(说话)处(到处)秀(秀气)情(亲情)王(王子)蚂(蚂蚁)活(生活)外(外面)香(香水)

园(公园)(菜园)(果园)(花园)(桃园)乡(家乡)(老乡)(乡亲)(乡情)(乡下)地(土地)(大地)(田地)(种地)(天地)情(亲情)(友情)(爱情)(热情)(情意)名(有名)(出名)(名字)(成名)(名气)雪(雪白)(雪花)(白雪)(下雪)(雪人)原(草原)(平原)(高原)(原来)(原因)

3、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一、寸 过(过去);巴 口 吧(来吧)。

4、偏旁加部件组成新字或连线。

一、青+(虫)= 蜻 赶 —干 =(走)

5、同偏旁识字归类。

单人旁:你、们、他、借、像、做、什、伙、伴、位 提手旁:找、扫、把、拉 心字底:总、忘、想、念、意、思、急、息 女字旁:奶、妈、姑、姐 走字旁:赶、起 口字旁:叶、呢、吧、呀、吓、叫、吹、吃、听、唱 言字旁:认、语、诗、谁、请、许、说、话 虫字旁:蚂、蚁、虾 耳朵旁:阳、那、都 禾字旁:秀、香、和、秋 竖心旁:快、忙、情、怕 草花头:花、草、苗 走之底:这、边、远、进、过、道、选、连、送 人字头:全、会、合 绞丝旁:红、绿、级、练、给 立刀旁:到、刚 王字旁:玩、球、现 宝盖头:完、家、定 足字旁:跑、跟、跳 反文旁:收、放、故 两点水:冷、净、凉 方框儿:因、园、圆、国 三点水:江、河、湖、海、沙、淡、没、洋、洗、活 门字框:问、间、闭 双人旁:得、往、很 木字旁:桃、树、林、机、桥

6、量词填空。

一(孔)石桥 一(只)船 一(颗)枣 一(把)伞 一(间)书房 一(群)羊 一(个)人 一(头)牛 一(条)彩虹 一(堆)杏 一(朵)花 一(只)鸟 一(座)房 一(个)苹果 一(片)树叶

1本册的双生字词:

丁冬 说话 朋友 你们 红花 绿草 爷爷 知道 全家 父母 父亲 母亲 着急 认真 得意 主意 同意 因为 阳光 办法

一(群)鸭子 一(幅)画 一(束)鲜花 一(座)天安门 一(艘)军舰 亲情 爱情 热情 冷淡 老师 练习非常 常常 玩球 桃树 一(块)石头 一(匹)骏马 一(杆)大称 四(根)柱子 一(口)井 树苗 什么 男孩 女孩 江南 江湖 江河 请坐 让座 座位 一(辆)小车 一(块)石碑 一(口)水缸 一(竿)翠竹 一(方)鱼塘 再见 再会 可以 可是 远处 短处 到处 找到 照亮 明亮 一(列)火车 一(道)小溪 一(包)菜子 一(畦)秧苗 一(片)沙滩 明晚 照明 空气 空军 海军 军队 竹桥 看着 叫声 笑声 两(条)腿 一(块)稻田 一(面)队旗 一(场)球赛 一(把)铜号 苗条 面条 前面 后面 情面 脸面 洗脸 笑脸 扫把 扫地 一(轮)圆月 一(处)风景 一(片)欢笑 几(位)老人

7、字的结构分析笔画笔顺填空。

(1)字的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字。(2)笔顺:非、北、专、女、万、定、可、为、海、绿、我、球、奶、秀、级、练、发、成等。

8、加一笔:日——(白)(田)(目)(电)(旧)(由)(旦)

加两笔:口——(只)(古)(石)(右)(可)(加)(叶)

减一笔:王——(土)(干)(工)

(三)9、区分以下形近字或音近字:

种地 没有 许多 许可 冷热 淡红 淡绿 过桥 过河 高原 原因 桃园 送别 跳远 学习高兴 香气 秀气 和气 语气 话语 笑话 蚂蚁 凉快 快乐 赶快 就是 成名 有名 定时 时间 房间 帮忙 早晚 送给 干净 伙伴 起立 得到 得意 乡亲 老乡 家乡 专心 想念 画家 合唱 听话 古诗 名气

2、近义词

十分 =特别=非常=格外 主意=方法=办法=点子 替=帮=为=给 马上=立刻=赶紧=赶快 很多=许多

高兴=开心=快活=快乐

时刻=时时=时常

朋友=伙伴

仿佛=好像

喜欢=喜爱

坐和座 跟和根 在和再 像和象 相和向 做和作 美和沒 非和飞

3、反义词(括号里是会写的字)

气和汽 以和已 请和情 玩和完 很和得 跳和桃 原、园、园和圆(前)—(后)(是)—(非)(长)—(短)(大)—(小)(有)—(无)进和近话和画 阳和洋 称和秤 和、合和河 心、新和辛

10、用两个字组新字:(如课本133页)

例:

1、父 人 女 虫 禾 立

2、口 田 今 木 人 门

王 马 日 巴 义 里 那 力 对 云 心 日

(爸)(全)(妈)(香)(蚁)(童)(哪)(男)(念)(树)(会)(间)

3、日 木 女 王 日 口

4、音 门 日 禾 女 山 元 且 几 生 昌 月 夕 乃 口 也 心 十(星)(机)(姐)(玩)(明)(唱)(意)(问)(早)(秀)(她)(岁)

三、词语。

(高)—矮、低(出)—(进、入)(晚)—(早)(上)—(下)(去)—(来)(左)—(右)(冷)—(热)(南)—(北)(古)—(今)(东)—(西)(合)—(分)(收)—(放)(去)—(来、回)死—(活)(答)—(问)旧—(新)甜—(苦)(远)—近

(笑)—哭 慢—(快)闲—(忙)臭—(香)丑—(美)(男)—(女)湿—(干)红—(绿)东—西 南—北 粗—细(冷淡)—(热情)黑暗—(光明、明亮)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欢歌笑语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春风拂面 春暖花开 五颜六色 百花盛开 和风细雨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蒙蒙细雨 古往今来 千山万水 诗情画意

四面八方 各种各样

自言自语 万里无云

5、相对应的内容连线或填空本册要求学生积累掌握的词语主要有下面这些类型:(1)、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说)兴冲冲地(走进来)

难忘的(节日)长长的(小河)

(2)、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 小路长长的——长长的小路

杨树高高的——高高的杨树(3)、连线或填空

碧绿碧绿的叶子(小草、菜地)雪白雪白的雪花(浪花、梨花、贝壳)火红火红的太阳(花儿)金黄金黄的落叶(麦田、稻田、油菜花)青青的假山(小虾、草地)绿绿的草地(小草、叶子)弯弯的小河(月儿、小船)有趣的问题 难忘的日子 美丽的风景 精彩的球赛 高远的蓝天 雪白的肚皮 挺拔的松树 茂密的树林 会心的微笑 透明的翅膀 淘气的娃娃 美丽的夏夜 可口的松果 闷热的天气 亮晶晶的眼睛 绿油油的荷叶 多彩的季节 金黄的稻子 宽宽的街道 高高的房子 满意的笑容 雪白的肚皮 鲜艳的红领巾 轻巧的桥 美丽的衣裳 快乐的时光 长长的小路 了不起的创举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温暖的春天 炎热的夏天 凉爽的秋天 寒冷的冬天(4)、照样子写出来。

①亮晶晶 凉冰冰 绿油油 胖乎乎 光秃秃 兴冲冲 红润润 懒洋洋 慢吞吞 静悄悄

②飞来飞去 走来走去 跑来跑去 跳来跳去 说来说去 写来写去 游来游去③又香又甜 又大又圆 又高又大 又细又长 又白又胖 又大又红 又大又多 ④ 高兴—高高兴兴 大小—大大小小 多少—多多少少 红火—红红火火 许多—许许多多 来往—来来往往 干净—干干净净 明白—明明白白

三、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全册共有以下9种练习句式。(1)()替/给/帮/为()。

例:我替爸爸拿拖鞋。我给妈妈洗手绢。我帮老师收作业。

我为大家扫地。(2)()正()呢!

例: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小鸡正忙着吃虫子呢!我正忙着写作业呢!(3)()渐渐()。

例: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小树渐渐长高了。(4)()一边()一边()。

例:小鸟一边飞一边叫。他一边说一边笑。爸爸一边喝水,一边看书。

妈妈一边洗手,一边说话。老师一边说,一边写。(5)“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改。

()把()。()被()。

例:老牛把草吃完了。

草被老牛吃完了。

我把门打开 了。

门被我打开了。(6)()那么(),那么()。

例:西瓜长得那么大,那么圆。苹果那么香那么甜。

我的头发那么长,那么黑。他的脸那么白那么胖。(7)()已经()。

例:我已经长大了。小树已经发芽了。春天已经到了 我已经写完作业了。(8)()像()。

例:月儿弯弯的像小船。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荷叶像一把小圆伞。我们像花儿一样美丽。

(9)()十分()。(十分 =特别=非常=格外)例:我十分专心地看书。他十分高兴地回家去了。

四、课文

1、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

《1柳树醒了》、《9两只鸟蛋》、《4春晓、村居》、《13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16要下雨了》(自选)、《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4画家乡》(自选)、《25快乐的节日》

2、对此我做了以下的摘录:

(1)春雷跟柳树(说话),(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春风)给柳树梳头,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6)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表示要(下雨)了。(7)我画了个

(四)个太阳:(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春天的)太阳是彩色,(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8)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9)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10)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11)(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12)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13)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14)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15)(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16)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17)(《春晓》)(《村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有(《所见》)、(《小池》)。(18)(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19)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表示要(下雨)了。(20)燕子会捉(空中)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上)的害虫,七星瓢虫专(爱吃)

(叶子上)的蚜虫。(2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3)()月()日是元旦。()月()日是妇女节。()月()日是植树节。()月()日是劳动节。()月()日是儿童节。()月()日是中秋节。()月()日是教师节。()月()日国庆节。

3、把乱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五、阅读。

阅读是各个知识要点的综合体现。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①正确、通顺地拼读文字材料,知道大致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③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④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⑤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

六、看图写话

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

3、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

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上一篇:即墨的秋天下一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