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通用5篇)

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篇1

1.意志的(D)是指对自己选定或认同的行为目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努力去实现的一种品质。A.自制性

A.有趣 B.果断性

C.恒毅性

D.风趣

D.投射法

D.坚定性

2.(B)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

B.乐趣

C.志趣

3.性格测定中的(B)是通过受试者的日记,信件,命题作文及其他劳动产品的分析而进行的。A.谈话法

A.消化不良

A.辐射 B.作品分析法

C.自然实验法

D.冲动

D.反辐射 4.轮班工作已被认为是引起(B)的主要因素。

B.睡眠紊乱

B.正辐射

C.语无伦次

5.(B)有利于人体吸入取暖。

C.负辐射

6.安全标志用色中红色的含义是(A)。A.停止,禁止,高度危险

B.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D.警示,注意,小心行动

D.黑色 D.灵敏度 C.提示,安全状态,正常通行

A.红色 A.信度 7.管道色彩标志中煤气的用色是(B)。

B.黄色 C.绿色

B.效度

C.认知度

8.(A)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即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

1.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有(ABCD)。A.环境因素 B,工作因素 C,组织因素 D.个性因素

2.发生事故之前,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有如下几种情况(ABCD)。A.麻痹大意 B.精力不集中 C.技术疏忽 D.过分依赖他人

3.安全管理行为的性质有(ABCD)。A.社会性或群体性

C.任务性

B.科学技术性 D.特异性

三、判断题

1.我国煤矿事故中人因事故不占主要地位。(×)

2.国内外大量调研表明,在各类工业事故的发生原因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主导因素,(×)3.排除人的“心理中的安全隐患” 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4.在同一事故的人为原因中冒险行为和意外差错不可能同时存在。(×)

5.冒险行为中不存在组织冒险行为。(×)

6.不安全行为有故意差错和冒险行为两种类型。(×)

7.煤矿生产中常见不安全心理可分为两类,即冒险行为的心理因素和意外差错的心理因素(√)8.人完成一项操作在神经心理机制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可能发生意外差错,即信息感知差错、信息处理差错、指令输出与执行差错。(√)

9.侥幸心理是错误安全价值观的集中反应,也是冒险心理的基础心理因素。(√)10.侥幸心理是一种投机心理。(√)

11.人的不安全行为受不安全心理所支配。(√)

12.由于并不是每一次违章都出事故,所以人们会产生侥幸心理。(√)13.冒险倾向性格是指个体具有冒险意识和冒险行为倾向的个性特征.(√)14.在发生重大个人生活事件之后容易出现事故。(√)

15.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在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

16.人的情绪反应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事件的认识或看法。(√)17.作业者的过度疲劳并非煤矿事故的重要致因。(×)

18.应激状态是一种遇到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19.紧张是外部刺激超出个体应对能力而引起的心理应激状态。(√)20.作业疲劳现在是国际公认的主要事故致因之一。(√)

21.情绪过度低落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抑制是导致操作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22.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不会产生影响。(×)23.情绪的波动对人的作业行为并无明显影响。(×)24.管理者的行为不会导致工人违章。(×)

25.睡眠不足不会导致工作差错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26.联络信号实施不明确易造成感知、记忆和判断失误。(√)27.缺乏知识和经验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8.麻痹心理是一种轻视松懈、安全意识降低的心理状态(√)。29.心理健康问题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30.理性情绪疗法是建立在情绪的“ABC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疗法。(√)

四、重点内容

1、安全心理学的概念

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

2、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各类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2)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

故发生率的关系。

3)防止各类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从业人员的选拔,机器的设计要符合工程心理学的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

3、生产劳动中心理活动

包括操作者的工作态度、动机水平、情绪状态、感觉和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与经验基础、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的类型等一系列心理因素。

4、从劳动管理及劳动安全的角度来看,视觉、听觉、运动觉及皮肤感觉比较重要,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分别感受操作环境中各种客体的形态、声音、温度以及振动和肌肉运动。其中视觉通道最为重要,他接受90%以上的外界信息。

5、反应时间的概念

从肌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刺激使感受器发生兴奋,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所需的时间;2)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3)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到效应器并发生动作这段时间。影响因素:感官通道反应时间、效应器官启动反应的速度、刺激强度的大小、刺激的性质、刺激出现时间不确定程度、反应的复杂程度、信息量和选择任务复杂程度。

6、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比如物体的颜色、大小、气味等。离开了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都难以实现,有机体将失去和周围世界的平衡,生命也难以维持。外部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7、感觉的特性

1)对机体状况和感觉器官功能的依赖性。不管是哪种感觉,都同一个人的机体状况有关。机能健全的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2)所有感觉都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一种感受器只能接受一种刺激。3)感觉的适应性。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他人感知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等具有积极意义。4)不同感觉间具有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有关。5)感觉的模糊性。尽管人的感觉具有很强的感受性,但对外界事物变化的感知却并不很精确。

8、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在心理学中,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头脑时,总是有选择地、优先地反映少数对象或对象的部分属性而对其余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则反映的比较模糊的心理现象。2)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或经验来理解他们,并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3)知觉的恒常性。当感知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9、记忆的环节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识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1)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获得事物的印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根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识记课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两种。不

管是无意识记忆还是有意识记忆,通常都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2)保持。保持是把识记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储存下来的过程。识记是保持的前提;保持是识记的继续喝巩固。3)再认和重现。再认又称识别。当先前曾识记和保持过的事物再出现于面前时,人们能把它认出来,就是再认。另一种情况是,即使先前感知或思考过的事物不在面前,甚至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仍然能把它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这就是重现过程,也称为回忆。遗忘的三种学说

1)消退说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加强而渐渐消退,直至消失,成为真正的遗忘。2)干扰说认为记忆痕迹受到了内外因素的干扰,引起相应的神经抑制过程,以致产生遗忘,当抑制过程解除,记忆就会恢复。3)压抑学说由弗洛伊德提出,由动机而引起的遗忘。认为一般人常常潜意识地压抑痛苦的回忆,以避免引起 焦虑,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恢复。

11、情绪的概念、极性、三个状态

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对象或现象,遇到得失、顺逆、荣辱、美丑等各种情景,从而产生高兴与喜悦、气愤和憎恶、悲伤和忧虑、爱慕和钦佩等各种内心体验,这些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主观体验就是情绪或情感;情绪和情感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可分为向、背两个方面也就是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性。1)情绪与情感的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从性质上看,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首先表现在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上。2)情绪与情感四种动力特征的两极性。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动力特征方面,即每一种动力特征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3)情绪与情感的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增力作用表现为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减力作用表现为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但是,有的情绪与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既可能是增力,也可能是减力;情绪的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三种。心境俗称心情,对个体而言,它是人的比较长时间的微弱、平静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猛烈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当遇到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引起应激现象的四个方面:作业时的环境因素、工作因素、组织因素和个性因素。

12、注意的概念和分类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要反映的对象,集中是指在选择对象的同时,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而不予理会,以保证对所选对象做出清晰的反映。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13、由不注意引起的事故以及有哪些改进措施

根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1)强烈的无关刺激的干扰。当外界的无关刺激达到一定强度,会引起作业者的无意注意,是注意对象转移而造成事故。2)注意对象设计欠佳。长期的工作,使作业者对控制器、显示器以及被控制系统的操作、运动关系形成了习惯定型,若改变习惯定型,需要通过培训和锻炼建立新的习惯定型,但遇到紧急情况时仍然会反应缓慢,出现操作错误。3)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是指人对注意客体不可能长时间保持高意识状态,而是按照间歇地加强或减弱规律变化。因此,越是高度紧张需要精力集中的作业,其持续时间越不宜长,因为低意识期间容易导致事故。4)意识水平下降导致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分散是指作业者的意识没有有效地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改进措施:1)建立冗余系统,为确保操作安全,在重要岗位上,多设1~2个人平行监视仪表的工作。2)为防止下意识状态的失误,在重要操作之前,对操作内容确认后再动作。3)改进仪器、仪表的设

计,使其对人产生非单调刺激或悦耳、多样的信号,避免误解。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影响动机的因素

嗜好与兴趣。如果同时有几种不同的目标,同样可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则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养成的嗜好,影响他选择那一个目标。2)价值观。价值观与兴趣有关,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重视物质享受。3)抱负水平。是指一种想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嗜好和价值观决定其行为的方向,而抱负水平则决定其行为达到什么程度。性格、气质的概念,区别与联系,类型。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的类型分类方法一种是按理智、意志和情绪哪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划分性格类型。理智型人用理智衡量一切和支配行动;意志型人行动目标明确、积极主动;情绪型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除上述三种类型外,还存在着混合型,如理智意志型。另一种普遍采用的分类是按个体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内部来确定性格类型。外倾型人注意和兴趣倾向于外部世界,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内倾型人注意和兴趣集中于内心世界,孤僻、富有想象。但多数人属于中间型。还有一种是按个性独立型的程度把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

17、人在疲劳时的生理心理状态

无力感。甚至当劳动生产率还没有下降的时候,工人已经感到劳动能力有所下降,这就是疲劳反应。2)注意的失调。在疲劳状态下,注意容易分散,并表现为怠慢、少动,或者相反,产生杂乱的好动,游移不定。3)感觉方面的失调。在疲劳的情况下参与活动的感觉器官功能会紊乱。4)记忆和思维故障。在疲劳状态下工人可能忘记操作规程,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弄的杂乱无章。5)意志减退。在疲劳状态下的决心、耐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减退,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6)睡意。人工作的疲劳不堪,睡眠的要求会变得强烈,以致任何姿势下也能入睡。这种情况对正在从事致创因素较多的工作现场的作业人员来说非常危险。

18、影响社会心理因素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高。相反的情况对劳动安全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2)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中主要的是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的第一纽带。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更重要的是,家庭还是人们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场所。3)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的事件会使人们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4)节假日。在节假日前后,比较容易发生事故。在节假日前后由于与假日有关的事情会在劳动者的头脑中起干扰,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容易注意分散、情绪不稳定。很显然,这些情况都会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19、违章操作的表现

骄傲自大,好大喜功。能力不强,信心过强,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蛮干、冒险作业。2)情绪波动、心神恍惚。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会产生烦躁、神志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者高度兴奋、得意忘形等的思想状态,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3)技术不精、遇险惊慌。操作技术不精,生产工艺不熟,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错失安全自救良机。4)思想麻痹、自以为是。青年工人和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旁风,把安检人员的监督认为是找麻烦,自以为是,我行我素。5)不思进取、盲目从众。有的工人不愿意学习操作规程,而是凭经验、想象,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改之甚难。6)心存侥幸、明知故犯。有的违章人员不是不懂操作规程,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7)懒惰作怪,敷衍了事。作业时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则将就,图省事,怕麻烦。8)心不在焉,满不在乎。一是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二是安全工作谈起来重要,比起来次要,干起来不重要;三是认为违章是不可避免的,胡搅蛮缠、肆意违反。9)好奇乱动,无意酿祸。新工人感到新鲜,乱摸乱动,致使一些设备处于不正常、不安全状态;也有的老工人到其他岗位串岗,无意乱动设备,危及本人,殃及他人。10)工作枯燥,厌倦心烦。20、人机匹配的含义、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含义:对人与机器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分配给人和机器,叫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分配人与机器的功能,将人与机器的优点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从而构成高效、安全的人机系统;原则:为了克服不合理的分配,科学合理地分配人与机器的功能,在人机功能分配时,根据人机功能特性,一般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重复的、高价运算的、大功率的、高温剧毒、对人有危害的操作等功能应该让机器承担,而人适合于程序和指令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及其系统的监控、维修运用、设计调试、革新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功能;注意的问题:1)信息由机器的显示器传递给人时,应该选择适合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通道过载而失误,同时设计应该考虑符合人机学的原则。2)信息由人的运动器官传递到机器时,应该考虑人的能力极限和操作范围,所设计的控制器应该高效、安全、灵敏、可靠。3)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人与机器的各自优势。4)使用人机结合面的信息通道和传递能力不能超过人的能力极限,并使设计适合大多数人。5)要考虑机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及简单排除故障的方法和工具。6)要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处理,对可能造成破坏的小概率事件要事先安排监督和控制方法。

21、试述需要层次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答: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来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才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原动力,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地了解矿工的实际需要并尽可能合理地加以满足。

首先,要客观地调查了解矿工的需要,并加以综合分析,及时减少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合理需要得到支持和满足,就能保持高昂士气,保证安全生产。

其次,必须针对矿工的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充分理解矿工的安全需要和技术需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改善劳保条件,使生、老、病、死都有可靠的保障。

第三、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按劳分配原则,为矿工排忧解难,激发矿工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强化矿工积极从事安全的动力。

第四、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尊重矿工的创造劳动,激发矿工的进取精神和成就需要。

22、个性心理包括哪些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兴趣、性格、气质、能力。在人的各种活动中,需要、动机是人活动的根源和动力。兴趣、爱好决定人活动的倾向。理想、信念、世界观关系着人的宏观的活动目标和准则。能力决定了人的活动水平。气质决定了人活动的方式。性格则决定人活动的方向。

23、容易引发事故的性格类型

攻击型性格。妄自尊大,骄傲自满,喜欢冒险,争强好胜,不接纳别人意见,容易出事故。2.孤僻型。孤僻、固执、心胸狭窄,与同事关系不好。3.冲动型。性情不稳定,易冲动,工作中容易忽视安全。4.抑郁型。心境抑郁,浮躁不安,精神不振,容易出事故。5.马虎型。敷衍、粗心,容易引发事故。6.轻率型。在紧急状态下表现惊慌失措、优柔寡断或鲁莽行事,难以避免事故的发生。7.迟钝型。感知、思维或运动迟钝,亦常会导致事故发生。8.胆怯型。懦弱,没有主见,遇事退缩,不辨是非,不负责任,也容易发生事故。

24、导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疲劳因素,时间因素,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25、无意违规的心理分析

认知不良。对规程、设备、系统运行情况的理解、判断失误而导致的违章行为或违章操作,或主观上误以为符合规章。2.过失。由于疏忽、遗忘导致了违规,是事实上的违章,但违章者本人当时没有意识到。3.不良的性格特点。

26、有意违章者的心理分析

违章者认为自己追求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效果。违章存在事实基础。2.违章者主观认为省时省力的做法。如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违章并不一定导致事故。除此之外,现有的规章都存在缺陷,造成了违章者不愿遵守规程的客观原因。

27、微气候与安全

不适微气候造成的心里状态不佳,会使人责任感和生产积极性受到消极影响。另外,不适微气候造成的体能下降也会使人工作力不从心。研究表明,最佳的工作环境是20度左右,这时作业效率最高,出错率最低;当环境温度低于15度或高于25度时,人的思维和体力就开始受到影响,出现作业效率下降、出错率增大的现象;当气温高于35度左右时,心里状态开始恶化,如开始烦闷、心慌意乱;当气温达到50度时,人体一般只能忍受一小时左右。

28、振动与安全

由于振动干扰视觉,影响手的动作,精力也难以集中,从而造成操作速度下降、作业效率降低,诱发事故。

29、噪声与安全

噪声不但影响作业效率,同时也影响工作质量和安全。1)对于脑力劳动、需要高度技巧、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噪声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和思路,引起差错、降低作业效率;而对非常单调的工作,中等强

度的噪声却像一只闹钟,反而会产生有益的效果。2)对于需要经过学习后才能从事的工作,噪声将会降低工作质量;对于不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的工作,人会对中等噪声级的环境产生适应,但要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需要消耗较多的精力,从而会加速疲劳。3)强噪声环境能够遮蔽危险报警信号和交通运行信号,易诱发事故。30、照明与安全

事故的数量与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光照不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光照不足引起的视力下降、视觉损伤和视疲劳,常常导致作业效率的降低和事故的发生。相反光照适宜可以减轻视疲劳,有助于提高工作兴趣、工作速度和精确度,减少差错率,不仅对手工劳动,而且对脑力劳动都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但光照过强或有眩光,又会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引起视觉机能的降低,使作业效率显著降低。

31、色彩与安全

颜色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视疲劳的影响上。就引起疲劳而言,蓝紫色最深,红橙色次之,黄绿、緑蓝、绿、淡青等颜色引起视力疲劳最小。颜色的生理作用还表现在眼睛对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眼睛对黄色最敏感,故常用黄色作警戒色。此外,颜色对人的生理机能也有影响。例如,红色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兴奋和不稳定,有促使血压升高及脉搏加快的作用。蓝色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稳定,起降低血压及减缓脉搏的作用。黄红颜色有增加食欲的作用。绿黄色及紫色在心理上起中性作用。

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篇2

一、学生状况

调查工具及对象:周步成教授修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在本次调查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哈尔滨某重点中学选取高一学生620人, 收取有效问卷607份, 其中男生272人, 女生335人;一批次学生290人, 三批次学生317人。重点对该量表中学习焦虑一项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研究发现, 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占了总调查对象人数的42.7%, 即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有259人, 学生表现出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无法安心学习, 非常关心考试分数, 继而影响正常学习。因心理焦虑水平过高而导致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则有71人, 即自身焦虑水平较高时, 学生会出现一些如失眠、呕吐等症状, 这说明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较高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普遍, 但并不代表正常, 说明目前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身体的煎熬付出, 而这一焦虑水平在男女生和不同批次方面差异表现并不显著, 也就是说性别和不同学习程度两因素不是影响焦虑水平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高中生学习焦虑水平较高, 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学生自身因素。

调查对象为省重点高中高一的学生, 其对自身的期望值高, 加之个人目标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与修正, 使得他们承受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较大。同时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其心理承受能力表现不如人意, 因而心理上容易失衡。此外,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高中生, 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为了拥有这种独立感和成人感, 他们会不惜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举措。这几点在学习焦虑水平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2. 家庭教育方式与家长期望水平易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家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给了孩子, 因此内心特别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各方面都优秀。然而孩子间是有差异的, 家长这种高期望很容易成为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巨大压力, 加之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或理念, 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压力释放的途径。学生在达不到家长的目标, 或是满足不了家长过高的期望时, 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焦虑、挫折感等不良的心理。

3. 学校与社会环境因素。

高考体制与导向使家长、社会仅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重点率, 学校则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以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和考试的成绩作为学校工作重点, 而老师则在学校的评价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指标, 这一链接反应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态, 使羽翼还不丰满的孩子过多地承受与体验这种高压下的生活。同时重点中学对学生成绩的重视, 学生平时的课业量多, 定期频繁的考试和成绩排名等, 使得学生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竞争压力, 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产生焦虑, 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三、辅导案例

◆案例陈述

求助者是一位高一女生。她目前的成绩不理想, 进入高中后的所有考试, 每次成绩与其意愿相差甚远 (她认为自己应该是班级的前三名) , 特别是与初中相比, 成绩滑落的更是让她难以接受。数学原本是她的长项, 不过最近这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到90分, 结果导致她不愿意上数学课, 现发展到不敢上数学课, 目前状态无论上哪科的课, 听不懂也坐不住。自习课上看到其他同学积极认真学习的样子, 对她来说是莫大的痛苦, 她害怕考试, 害怕上课, 最后, 她不想上学了。就这样, 一次期末考试, 让这位学生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案例分析

对于这个学生来说, 树立积极心态和信心是今后应解决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帮助她理顺事情的前因后果, 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才能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件背后心理上的变化:一是一贯的“优生”心理, 导致心理承受力较差;二是进入高中后较大的心理落差, 不再是“优生”;三是以点带面的消极心态;四是来自家长的高期望、来自学校及老师的排名、来自自己的心理设障以及周围大环境等;五是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强, 患得患失;六是完美心理, 自我要求过于苛刻, 希望自己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

四、具体措施

基于调查与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我认为要想实现我们理想中适度的焦虑水平, 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努力实践:

◆外因方面

1. 在学校与社会环境方面:

学校发展已经进入多元发展阶段, 仅重视高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需求, 因此学校发展应开拓视野, 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层面, 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学生才能得到更优更好的发展。同时应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老师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套建设, 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开展好团体与个别心理咨询, 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最好的帮助, 也应适当考虑个别学生需求, 给予其特殊政策, 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减少一些考试, 缓解学习压力。

2. 在家庭及家长方面, 建议学校开展家长心理讲堂。

普及心理知识, 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 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孩子合格的听众。从过来人、长者的角度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教授孩子必要的成长阶段知识, 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谱, 高高在上, “一言堂”, 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 给予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

◆内因方面

1.改变认知。

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对考试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是认为考试越重要, 焦虑水平会越高。心理学中提出了焦虑与成绩的关系是倒“U”型的, 也就是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个人的最佳状态得到调动, 只有适度才能最佳。因此适当调整考试期望水平, 方能正确对待考试和发挥正常水平。

2.具体行为。

“视练为考, 考似练”, 即把平时的练习当作考试, 那在真正大的考试面前时就能够像平时一样参加了。也就是说, 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的, 而应是在实践中不断累积实现的,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小考或练习中能够严阵以待,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在真正考试时其认真与紧张程度不过如此。

3. 给自己留有余地。

目标的制定应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也就是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有一定的余地, 这样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不会出现“瓦伦达心态”, 即因压力过大关注结果而无法专心做当下应做之事, 从而适得其反。

4. 调整心理落差。

心理落差大, 源于自身的一种主宰心理。何不把这次当成成长路上的磨炼, 因为这事发生在高一而不是高考中。要学会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事, 换个角度看世界, 这样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5. 懂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完美是人人追求的, 但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 能够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地扬长避短就是最棒的。人与人是有差距的, 而缩小差距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做到的, 所以还应客观地为自己的发展定位。正如前面所说, 关键不是别人对你说了什么, 而是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你觉得你行你就行, 你觉得你不行你就不行, 别人说你行你也不行。

6. 了解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侧面, 各有所长与所短, 正确对待自己的薄弱环节, 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7. 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建议对惧考、惧学进行自信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 逐步树立信心并解除过敏症状, 慢慢恢复正常学生生活。

(1) 何为自信训练?

自信训练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 通过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 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 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自信训练的设计直接针对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如“离考试时间越近, 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我强”等。研究表明, 当一位应试者出现充满担忧的情感时, 便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 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自信训练的两大步骤:

第一步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如当得知即将参加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以后, 就会产生朦朦胧胧的担忧念头。针对这些朦胧的念头, 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这种做法可以把个体朦胧的潜意识提高到意识的水平, 从而可使个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意识究竟有哪些。这是自信训练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当你逐条记述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以后, 下一步就是要训练自己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 这是自信训练的决定性步骤。所谓挑战, 是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成份进行自我质辩, 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 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 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 (主要是三个问题: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此种担忧对自己有危害吗?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

(2) 何为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将放松训练和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基本方法是, 在产生考试焦虑反应时, 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 (放松训练) , 以使考试焦虑者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 这种做法又称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 从弱到强, 渐次实施, 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 此即系统脱敏。

下面, 我们对考试焦虑进行系统脱敏所用的假定等级程序, 并让考试焦虑者大声朗读这段假定程序 (进入情景) 。

(1) 班主任宣布, 三天内将进行一次小测验。

(2) 明天就要考试了, 今晚我觉得准备得还不充分。

(3) 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4) 我看见其他应试者陆续来到。

(5) 监考的教师到了, 我等得得急, 脑子也好像失去了知觉。

(6) 我收到了考卷。开始做题之前, 我把卷子仔细看了一遍。

(7) 我中断考试, 考虑自己怎么才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8) 我被一道试题难住了。

(9) 我看见有人在我之前答完题, 交上了卷子。

(10) 时间快到了, 我根本做不完了。

进行系统脱敏时, 要求考试焦虑者先进行放松训练, 待全部放松程序完成后, 要考试焦虑者按假定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进行想象, 看自己是否会出现紧张。如果感到不紧张, 肌群继续呈松弛状态, 便可转入下一个情景。假如在某一个情景的想象中感到存在紧张状态, 即应在自觉紧张的肌肉部位做一遍放松练习。以此类推, 直到每一个情景均不感到紧张为止。

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篇3

一、1.管理的定义: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4.管理的原则:人本原则、效益原则、能级原则、弹性原则、系统原则

方法:⑴按作用的原理,可分为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社会学心理学方法管理方法的分类⑵按管理方法适用的普遍程度,可分为一般管理方法和具体管理方法。⑶按方法的定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

5.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6.分析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1、解决资源有限性与欲望无限性矛盾的手段和方法。

2、管理以目标为出发点。

3、是一种科学方法。

4、管理追求资源合理利用。

7.管理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属性、另一是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属性研究管理二重性的意义:①有利于认识管理与社会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②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又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鉴别改造的运用。③既要重视自然属性又要重视社会属性,否则会造成管理的整体破坏。

8.分析管理是效率和效果如何统一的: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活动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管理的效果:指管理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程度,反应管理的结果。

效率和效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有效率不一定有效果②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率③管理活动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即要努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组织目标。9.管理者的概念:通过协调他人的努力来使组织活动更加有效并实现组织的目标分类:纵向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横向分类:综合、专业管理人员

10.①素质;②管理者的素质。

11.管理者所面临的环境是 管理者所面临的内外部状况 12.系统及其特性

13.分析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

14主要管理理论①形成的时间、②研究重点③特点 ④代表人物⑤理论贡献 古典管理理论

A.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①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②主要内容:三个基本观点

一、要求劳资双方实行重大精神变革。

二、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工作效率。

三、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取代传统传统经验型管理方法。两大管理制度:

一、生产和作业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规范和标准,挑选一流工人,进行标准操作培训,提供标准的工作条件,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职能化组织理论:一是管理职能与执行、作业职能分离,二是管理职能在分割,实行职能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精髓:劳动定额制,标准化制,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制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提倡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制度;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弊端:把工人看成单纯的经济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泰罗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亨利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

B.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①1916年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②主要内容:六种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管理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C.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①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②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正规化的人员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非个人的人员关系

D.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①梅奥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方式在于增加工人的满足度,生产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和态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E. 霍桑实验结论①霍桑实验主持人: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②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4.存在着霍桑效应,企业应采取新型的管理方法。

二、1.决策的概念: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的分析,判断的过程。

2.决策的特点:1:目的性 2:可行性3:选择性4:满意性5:过程性6:动态性

3.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四)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4.决策的原则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2: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 5.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中的政治因素,直觉和执著,对待风险的倾向,伦理观

6.决策的制定过程

(一)辨识和确定问题

(二)确定决策的目标

(三)拟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

(四)对方案进行评估

(五)选择方案

(六)实施方案并追踪、评价其效果

7.决策的方法:

一、主观决策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

二、计量决策法:边际分析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概率方法;盗用方法;期望值方法;博弈论方法;线性规划方法

8.决策方法的应用①盈亏平衡分析法;②决策树法

三、1计划的概念:预先决定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何时何地去做和有谁来做

内容:我是谁、我的处事原则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到哪里去 作用: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4.为控制奠定基础

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益型

类型:战略、战术计划,长期、短期计划,综合、专业计划,指导性、具体计划

2计划的体系 3影响计划的因素

4.计划的工作方法及其应用①滚动计划方法;②甘特图法;③计划评审技术。

5.目标管理的概念: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作用 特征: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权力下放,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6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原理 7目标管理的过程3)检查和评价。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

评价: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8、影响目标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四、1.组织的含义:通过建立、维护并不断改进组织结构以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的过程

特点:

(一)结构性特征:正规化、专门化、标准化、职权层级、复杂性、集权化、专业化和人员构成(二)背景性特征:规模、组织技术、环境、目标和战略、文化。

意义:

2.组织设计的含义

3.管理宽度(幅度)含义:每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的限度。

4.管理层次的含义: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5.组织变革的含义: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6.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的关系:反向,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7.权力的性质及特性

8.集权:系统地将决策权集中于高层主管手中的过程。分权:也叫职权的分散,指的就是系统地将决策权授予中下层管理者的过程

9.组织设计的任务:明确分工、明确各岗位间的协调的关系、结构形成 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结合、权责对等、统一指挥

10.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1)直线型组织结构:优点: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缺点:所有管理一人承担较困难;

适用:不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应用于现场作业管理。

2)职能型组织结构:优点:管理工作分工较细,专业管理作用;缺点:妨碍统一指挥,易造成管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纯粹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3)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点:能对本部进行细致管理,满足统一指挥和实行责任制度;缺点:下级部门受限,沟通少,易产生矛盾等;适用:中、小型组织4)直线——职能参谋型结构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斯隆模型,美国通用汽车研究)6)矩阵组织:优点:灵活性、适应性强,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方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缺点:稳定性差,需接受双重领导

11.组织变革的含义: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内容:1,对人员的变革:人员的变革是指员工在态度、技能、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2,对结构的变革:结构的变革包括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权程度、职务与工作再设计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3,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技术与任务的改变包括对作业流程与方法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换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等。

类型战略性: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

结构性:结构性变革是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流程主导:流程主导性变革是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这种变革会使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用户服务、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改变。

以人为本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是指组织必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是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

目标1.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2.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3.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12.组织文化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主要特征独特性 继承性 相融性 人本性 整体性 创新性

内容经营哲学 价值观念 企业精神 企业道德 团体意识 企业形象 企业制度 企业使命 功能导向功能 约束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调适功能 辐射功能

五、1.领导的定义: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2领导的作用

(一)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

(二)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3.领导的构成要素:

4.领导的工作原理1)指明目标2)协调目标3)命令一致4)直接管理5)沟通管理6)激励

要求:不断鼓舞人们士气、把握人们的工作目的,了解人们变化着的期望、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进行合理安排

5.领导行为理论

6.激励的概念:通过采取使人们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措施,来引导人们以组织或领导者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7.激励理论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与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②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③麦克利兰三种需要理论:成就、权力、归属需要④X理论与Y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⑤弗鲁姆期望理论:动力=效价x期望值;⑥亚当斯公平理论;⑦斯金纳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

8.沟通的含义:是信息的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到达接收者并为接受者所理解的过程。类别:正式沟通的方式:下向、上向、横向、外向沟通等。非正式沟通类型:集群连锁、密语连锁、随机连锁、单线连锁 9.沟通的原则:运用反馈、简化语言、抑制情绪、积极倾听

10.领会:①沟通的方式与方法;②沟通的原则与过程模式;③沟通目的、作用与要求。

六、1.控制的含义:纠正实际执行情况与所计划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偏差

2、控制的过程:

(一)制定控制标准

(二)衡量绩效,找出偏差

(三)纠正偏差

3、控制的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4、控制的方法:预算、生产、财务、综合控制

5.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反应计划要求、与组织结构相适应、控制关键点、控制趋势、控制例外、直接控制

七、管理的创新职能

认识: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理念,目标,产品,技术,市场,流程,生产设施,组织,管理方式和手段,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理解:2.创新的概念: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3.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①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②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③初始创新和运行创新④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马哲考试复习重点1 篇4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2、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4、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5、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6、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7、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8、社会形态的更替

9、认识的本质

10、认识活动的结构

1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2、辩证思维的特点

13、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14、真理、价值、价值形态

15、社会进步的含义

16、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7、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8、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1、概念解释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从静态上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项内容;从动态上来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的统一体。

2、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3、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1、生产关系式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即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经济关系。生产活动总是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某种生产关系进行的。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生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

变革。

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个社会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但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1、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

2、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作用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能形成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四、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1、阶级

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共同体。阶级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

各个阶级内部还有阶层的划分。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同一阶级中不同阶层的人在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上是共同的,但是在经济地位、职业上又有明显差别,并由此必然反映为政治上、思想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还有些社会阶层存在于社会的基本阶级之间。

3、等级

地位、身份、门第、职业的标准

五、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1、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操作性手段。其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2、区别

A、与自然关系不同,科学是认识关系,技术是实践关系; B、追求目的不同,科学是追求“为什么”,技术是追求“如何做”; C、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的成果是新知识,技术的成果是新产品; D、评价标准不同,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技术是获利程度; D、更新速度不同,科学更新慢,技术更新快。

3、联系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

六、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A、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B、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C、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2、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这些问题因程度不同地触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科学技术广泛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七、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1、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社会革命作用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社会发展的障碍,从而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换言之,社会革命使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

同时,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社会改革

如果说革命使社会形态的质变,那改革则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从跟不上说,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4、社会改革作用

改革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如果说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经不能容纳它的旧的

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适用于解决原有的社会体制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情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换言之,改革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历史规律的途径。

八、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即标志着“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历史就是这些阶段的一次更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统一性、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尤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队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从纵的方面来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一次更替;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有共同的本质。

3、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九、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十、认识活动的结构

在认识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结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构成了认

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主动、积极态势,居于能动支配地位,具有主导性、自决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即从事认识的人。其社会构成形式包括人类认识主体、社会认识主体、集团认识主体、个人认识主体。

2、社会客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认识客体即进入主体的对象性认识活动领域,同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为主体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客观事物。

特征:对象性:即它对主体的功用性和可知性。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想意识客体也有客观性。

社会历史性:有历史演变过程。类型: 自然客体。最基本、最初。

社会客体。人对人的自我认识。

精神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的精神成果。

3、认识中介,指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认识工具、认识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

十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联系—(1)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区别—感性直观认识客体的外部形态,理性思维认识客体的内部本质;

感性直观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特点,理性思维具有抽象性特点;

感性直观是低级的认识形式,理性思维是高级的认识形式

十二、辩证思维的特点

1、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揭示思维形式的内在矛盾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辩证法或辩证逻辑是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

2、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

3、特点: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某些方面、某些要素上。

十三、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结构——功能方法是用事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来分析事物的方法。其中,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层次性的特征。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复制事物的方法。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通常把结构方法称为“内描述法”,把功能方法称为“外描述法”。实际上,事物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总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要完整地把握事物,就要把“外部描述”与“内部描述”、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统一起来。

十四、真理、价值、价值评判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凡是那些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是正确的,才是真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是通过语言、思维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2、价值,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方面,人即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事物或现象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人的主体性的内容。表现在:(1)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2)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痛快人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客观的现实关系。

价值的相对性有两种情况造成:(1)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属性、本质、结构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2)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3、价值评判即价值评价,是指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十五、社会进步的含义

作为哲学范畴的“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对人类历尽曲折但总是在前进这样一个事实的承认,是进步的社会力量所固有的历史乐观主义的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呈现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行程。但社会进步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进步的信念本质上是人类改善自身状况的需求,是人类发展和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内在要求在观念上的反映。

十六、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个人没有

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民将在自觉调节的丰富而又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十七、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代价的含义,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2、代价的不可避免性

第一,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满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发展越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在社会发展仅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时,人们不得不放弃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

第二,无论社会或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或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发展片面化,由此而在某些方面做出牺牲即付出代价。

第三,合理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上的盲目性或片面性,最后活动的结果难以达到这种统一,因而难免付出代价。

十八、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切社会成员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将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动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同时也

社会保障考试复习重点 篇5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特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通常把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

√社会就知: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原著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意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过敏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五保户:农村享受五保保障的对象被称为五保户,所谓无保制度是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原著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绝对贫困:食指不能保证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居住条件的生活状态或称为赤贫状态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安排

√抚恤:即安抚体恤,在战争中牺牲以及因公牺牲和导致病故的人员,对其家属支付给一定数额的抚恤金,对其致伤致残人员,按期付给一定数额的伤残抚恤金,同时对伤残人员和家属给以精神上的安抚 简答

√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1保证基本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2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3维护社会稳定4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

√我国农村扶贫的方式和方法?

答:1劳务输出2小额信贷3以工代赈4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分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社会保险

包括养老社会保险 事业社会保险 疾病医疗生育社会保险 工伤伤亡和家庭津贴社会保险等

第二部分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安置等方面

第三部分 是商业保险和多种形势的补充保险,这些方面也有交大进展 第四部分 是住房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济(面向贫者);社会保险(面向工薪劳动者);社会福利:分为公共福利和职工福利(面向企事业机关单位职工);社会优抚(面向军人)√社会救助的对象有哪些?

答: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那些限于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按他们致贫的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类(1)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简称“三无人员”

这类国民大不属于长期救助对象,国家和社会要向他们长期提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资金和实物

(2)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困难的人,这

类国民有劳动能力,本来也有生活来源,只是因突遭自然灾害而一时陷入生存困境,因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救助(灾害救助)

(3)城乡贫困者,这类国民由劳动能力,也有收

入来源,但收入较少,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或低于政府颁布最低生活保障线

√简述工商社会保险特点?

答:从各国工商社会制度建立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特点是

(1)实施保险的强制性。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2)保险内容的丰富性。它包括工伤津贴,工伤医疗,职业康复,伤残抚恤,丧葬费补助和遗属抚恤等项目

(3)工伤保险的雇主完全责任制和无过失补偿原则。雇主承担工伤保险的全部费用,雇主无需缴纳工伤保险费。

(4)工伤赔付与工伤预防相结合。工伤保险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工伤伤亡者和职业病患者提供经济上的补偿,而是在于减少和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劳动者可能遭受的伤害的程度

(5)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根据工伤者受伤害的程度来确定的,具有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简述社会保障激进的筹集原则?

答:1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原则2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3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简述确立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特点

答:1实施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客体是各种物质利益和自然人2保障对象:社会全体成员,当前主要是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3创设和实施目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安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4是各种有关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总和

√简述职工福利制度的性质和特征 答:(1)职工福利的性质:1社会属性:职工福利虽然是一种企业行为,但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是一定社会分配制度的反应2劳动属性:职工福利与劳动就业重合,参加集体劳动是高福利的先决条件3分配属性:职工福利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条独特的渠道。

(2)特征:1补偿型2集体性3职工福利多亿事务服务和津贴为支付形式,并且具有避税的功能 √简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历程

答:1萌芽: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

2现代社会保障产生标志:188年德国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障法》

3.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

答1购买政府债券2存入银行3投资于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的投资4投入资本市场购买股票5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论述

√ 试述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19世纪寿险在工业化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老年的失业者,病患者,穷人和弱者提供物质支持,在保障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问题

一,社会保障支出膨胀,造成膨胀因素: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2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人数增加3过高的福利待遇造成的浪费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4过高的管理成本

二,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在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过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过高的社会保障费用,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下降,雇主会进一步减少员工雇佣量,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

四,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岁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对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存在的问题,技术性盖哥已无法根除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病,必须在基本结构和政策上作出调整: 一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

在养老保险方面节支措施:1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3改革养老金调整办法

在失业保险方面节支措施:1限制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2延长领取失业保险的等待期 √二改革制度结构和管理。

1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1)从政府负担养老保险专项个人储蓄式的个人账户2从待遇确定制向缴费确定制转变(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改革目标:1公平2提高宏观经济效益。3增收微观经济效益(3)应付就业模式变革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4)促进再就业以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

三适应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

√试述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保增长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机制,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历史导致政府管理行为大多依靠政策管理,管理行为的临时性,非规范性以及不公平特征比较突出,以政策管理为主的极致导致政府行为缺乏强制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改革上述状况,建立法律监督机制,依法管理落实到实处,尚需大量工作

2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集中管理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也正在想地市级统筹推进,我国目前的统筹层次不利于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社会保障待遇地区间差别较大。

3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资金运作缺乏长期预备机制,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化不到位,监督不力等等产生了例如挪用社保资金,腐败或者

违法犯罪的严重问题。未来可预见的资金缺口问题严重,资金预警系统还未建成。

4社区服务体系有待发展,社会保障管理基础工作需要加强,社区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功能单一,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成为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率的重要瓶颈

√论述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特点1动态性特征,社会保障和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制度成熟而变动

2刚性特征 表现为社会保障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项目只能上不能下,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3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 过低或过高 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不理喻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和经济发展

制约因素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一国或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社会保障水平高地,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尤为明显

2政治社会结构 西方国家多当竞争的政治制度环境中,容易导致社会保障水平攀升的登台阶效应我国呈现三无社会结构下 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高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推进社会保障水平呈明显抬升趋势

4历史文化等特殊因素 瑞典宣扬政府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政府责任,加之一战二战的床上 导致人们普遍需求一种稳定安全的保障制度,美国宣扬个性自由,其经济尽可能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房系那个发展

√试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

1社会保障有效调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水平越高规模越大 意味着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强制力越强,反之则越弱,而社会保障对公平与效率的合理调节则是促进一个郭嘉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2社会保障直接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同时还在代际之间实现纵向调节

上一篇:如何保持团队稳定性下一篇:这样的人让我敬佩初二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