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心得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老子》心得(精选8篇)

读《老子》心得 篇1

孙敏

有一天,与三弟聊天,他建议我这个年纪去读一读老子。他说,看了这本书,你的心胸会变得宽广;眼界会变开阔。再不会因为什么事看不开而生气了。回到家,我就在网上看,并把原文抄录下来揣摩,不懂的地方就在网上听讲师讲解。感觉经典就是经典,太值得一读了。后来发现版本太多,自己又喜欢读,就在网上买了一部。吾竟爱不释手,颇多感悟。

《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篇,前三十七篇为道篇,后四十四篇为德篇。我读了不知几遍,手抄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电脑上抄的。第二遍抄写是在这次暑假里,比对书本抄的,由于时间充裕,所以收获很大。【我买的这本是繁体字编写的,有些字不查字典真是不知道。嗨,真麻烦。】

我读老子的第一收获是:了解了老子其人其书。《道德经》又名《老子》。作者老子为老聃,其成书早于《论语》。老子是中国的哲学之父,中国的哲学突破始于老子,老子在中国哲学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各家。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他所期望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政治权利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棄奢侈的生活;领导者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老子的哲学思想便是从这些基本的观点中引发出来的。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知名,非常人所求之道,所求之名。圣人之道,顺其自然,返璞归真;常人之道,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造就不同的人生与社会。读了《道德经》,你会明白如何明辨是非、如何看待人生、又如何了解社会。你会突然觉得你的境界高了许多、目光远了许多、整个人精明了许多。文中语言虽有些晦涩难懂,但它的博大精深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其中充满了对人生经验富有启发性的观念。“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他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引导人们从多方面而深层地观察事物的真相;他的政治哲学,在反抗权威主义、抨击专制主义及批判扩张主义上,反映了庶众的声音。他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也不落伍,所以他是经典人物,所以他受到世人的爱戴。

现在我说我的收获二:做学问要踏实莫浮漂,不能之看表面文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开篇,为《道经》的纲领。读两遍就能背下来。可是不好懂。整章都在说一个“道”字。这个“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它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述它,任何概念都无法指称它。它是玄妙而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此处,以前都理解错了,看过书,我才真正领会其内涵。

第三章里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有的人这样理解:“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这样理解“弱其志”、“无知无欲”与“无为”是错误的。“弱其志”是让其意志柔韧;“无知无欲”是没有巧伪的心智,没有贪欲,是一种心灵的纯真与宁静。而“无为”则是按照客观世界真实面貌去办事,所以才有“为无为,则无不治。”当下,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争名逐利、巧诈妄为。我读了这段之后,十分感慨。当今多么需要推广“自然无为”啊

读《老子》心得 篇2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人到中年时, 为了了解学生, 还得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二十五岁成功人士覃彪喜的大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罢我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作者结合自己在大学、求职及工作生涯的经历,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经验。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 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上大学的目的, 不知道读大学读什么, 究竟怎么读。本书作者覃彪喜在中国体制下, 和我们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并按自己的规划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一本全面描述当今中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以及高等教育现实与对策的好书。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愿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一、关于专业

“学校无高低, 专业无冷热。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 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 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而妄自菲薄。”希望同学们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面对我们的学校和专业, 爱我们所选择的路, 并朝着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过头来看时, 你们会欣慰, 会感激那及时的领悟。

二、关于学习

首先,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

其次, 听讲座也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聆听讲座并不可能学到系统的知识, 但是一场好的讲座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对于某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获得某些平常我们很难获得的真知灼见。

再次, 读大学, 除了读大师, 最重要的便是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真正意义上的读过大学, 是在图书馆里认认真真、安安心心地读过几本受益终身的书。要多读好书, 读大师的书, 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享受。

三、关于社团

踏进大学的校门, 各色社团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在眼前, 新生或呆萌或高冷, 老生或沉着或热情。各社团在招新的时候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新生们犹豫不决, 徘徊左右, 不知如何取舍。大学区别于校园之外的显著特点就是会有相当数量的社团。因为有才能的人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 所以大学时代至少应加入一个社团。依据自己特长加入一个社团, 承担一定的领导职务, 做一些组织策划工作以便展现、加强、提升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做普通成员, 以扩充自身视野, 体验一下做普通成员的感觉。

四、关于挣钱

不用急于大学挣钱, 因为世上有挣不完的钱, 在校生的劳动力很廉价;即便毕业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去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以后很快也能学会读大学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好不容易才明白的东西。挣钱、社会实践与学习的关系要看哪种事物不复再来。

五、关于校园爱情

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期而至的, 我们可以期待爱情, 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 越要经得住考验, 更要时刻警惕爱情。爱情是需要境界的, 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撑着伞。”

六、关于考证

不要成为证书的奴隶, 但毕业证学位证除外。各种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很牢固地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各种技能必须在实践中磨炼, 所以说, 证书很重要, 能力更重要。

七、关于创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们一定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你一直满足于给别人打工, 那么, 即使你工资再高, 也永远只是一个可怜的穷光蛋。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 你还可以通过兼职来积攒一些社会经验, 通过与人的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态, 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创业创新作计划。

八、关于职业规划

虽然提倡早规划、早打算, 但今后能够在哪方面有所作为, 最后还是听从自身所拥有的最擅长最有能力的意志召唤。鲁讯与孙中山本来都想当个医生, 毛泽东的父亲给儿子职业规划的是帐房先生, 他自己本来是想当个教书先生, 可后来却成了“红太阳”从了政, 而鲁迅也从了文, 可见规划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九、关于读大学的意义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 现实虽然残酷, 但读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 获得一生中唯一一次集中而大量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机会。若遇暂不能改变社会现实的时候, 只能选择妥协, 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妥协不等于软弱, 它在某些时候甚至就是勇敢, 所以放弃大学比读大学更难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差距不是读完一个大学就能够弥补得了的, 可能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读完大学, 我们必须有独立的思想, 有创新的胆识, 才能够取得个人的成功, 并用自己的成功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然, 一本书不是灵丹妙药,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 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励志书, 或者只是一碗心灵鸡汤而已, 但是当我认真看完了这本书以后, 我觉得对我们高职生还是有不少启发的。所以, 不论我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不论专业冷热与否, 好好地看看吧, 因为它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请热爱课堂, 热爱图书馆吧, 因为那里才是大学的精神地标!

摘要:没读过大学的, 无限向往, 上过大学却又很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此读后心得就着力回答困扰着大学生们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伟人读《老子》 篇3

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没有带过兵,更没有打过仗,甚至连服过兵役的记载都没有,其著作《老子》中与用兵有关的论述也是寥寥数语。那么,毛泽东为何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呢?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读过《老子》。据他的同学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他与毛泽东在“游学”过程中与拜访的刘翰林和山寺方丈都谈及了孔子和老子,可见毛泽东早年对老子就很熟悉。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

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已臻于化境。《老子》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致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老子对战争辩证法阐述得确实非常深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说: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的”。老子欣赏水的品性,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如同水的性格一样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避其锋芒、迂回曲折、后发制人。老子又云“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这种心静意专、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观点,亦是毛泽东这样的兵家所看重的。如毛泽东推崇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军队即是以静逸待疲惫之敌,“齐人三鼓”后已是“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鲁国军队一鼓作气大胜齐国军队。

1945年,毛泽东在为“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说:“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 这里的意思也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企图对刚诞生的新中国搞封锁,义正辞严地说:“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在过去三年内,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難,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

毛泽东在这里引用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的豪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以面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确实起到了“一言可当十万兵”的作用。

建国后,毛泽东还常读《老子》一书,并评注说:“其中有辩证法。”他在外出时,曾指名带上《老子》。毛泽东最感兴趣的就是其中的辩证法。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政局经常处于巨大变革之中,老子从“社记无常寿、君臣无常位”的现实中,认识到运动与变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宙间万物万事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1957年2月,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说: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人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在这里,毛泽东引用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观点,教导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所谓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对一件事情不光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强危机感,保持头脑清醒。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当然,阴谋也是智谋。”

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美国《纽约时报》曾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老子》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它的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

读《老子》的感悟 篇4

一开始我是一知半解、有些根本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助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特别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在《道德经》第七章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韧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老子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后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读《老子》的时代价值 篇5

如今,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范围里各种思想、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的激烈碰撞,造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空前规模的文化对比:一方面,由于各国、各种思想之间社会制度主张、行为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积极地看待其他文化并与之深入交流、对话探讨成为了最大趋势;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还有价值观念扩张到全世界,这也为各种文化之间的激烈交锋创造了政治上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全世界的文化交锋,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冷静地思考: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经典可以在世界上得以弘扬?用中华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可以与西方世界交融交锋?通读道家经典《老子》与儒家经典《论语》是我们最先想到的选择,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世界,《老子》比《论语》的影响要更为广泛,因此,从现代化的视角感悟老子智慧的时代价值就显得弥足珍贵与重要。

(一)从个人人生发展看《老子》

在老子的思想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精神根基在支撑,这种支撑,指的是一种精神意识、精神状态,是人生命活动的统帅。就像一颗参天大树,需要有深扎入土壤的根系,才能够吸收土中的营养和水分,才能够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老子认为,人的精神来自大自然,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他这样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就是说,这个东西在混沌之中有了形象,并进而有了真实的存在,自古至今都不会消失,这就是老子所倡导的人的精神力量。而要使这种精神力量保持下去的力量则是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关,一个如婴儿纯洁之人必然会保持充沛的精力。老子同时提倡把人的精神与形体结合起来,形体是人生命的依托,而精神却是人生命的寄托,生命的活力来源于人的精神。“形求其安,气求其动,神求其宜”,三者皆宜,才可谓身心健康。

老子认为,天、地、道、人是一个四元的结构,人乃宇宙万物之一成员。也是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说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在这四者的逻辑关系中,道即规律,处于中心与支配的地位上,也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人应当与自然中的天地万物按照道德规律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人应该尊重这个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乐天知命”。人应该充分调动大自然中的能量与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状况,提高并巩固自己的精神力量,增强生命的活力。除此之外,老子还提到,要以知足之心对待人生中的功名利禄与得失成败,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在《老子》第四十四章中这样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第四十六章中也曾提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有了知足之心,才能够消除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顺心,才能够实现心理与生理的和谐,体会到人生本应该有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不具有这样一颗知足之心,那么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痛苦与失望就来源于此,来源于我们过高的需求与欲望,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了不快乐与不幸福。而老子“知足常乐”的观念告诉我们,如果抱有知足的心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追求不必需的包袱,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从而使生命焕发新的活力。在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老子的“乐天知命”与“知足常乐”显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与价值。

理性对待生死也是老子人生观中的重要内容,在封建年代,老子提倡理性对待生与死,提倡一种“贵生而不惧死”的精神在现在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第五十章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在这里,老子认为人的生与死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既不要贪生怕死,去研究长生不老,也应该正确对待生命,不应该轻生。自然地面对生,坦然地面对死,才是人应该有的生死观,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精神,活得有价值。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过程,并不等同于不热爱生命,更不是把生命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相反应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更加热爱生命,活出人生的意义。针对轻生重物的现象,老子在《老子》第四十四章中提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与物质和名利相比,生命才是最宝贵的,刻意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名誉上的地位,而伤害自己的身体与生命,是不值得的。十三章中说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应该为天下苍生所服务,应该对国家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应该为自然生命谋求幸福,这也是老子生死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后人对这样的思想也极其推崇,司马迁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如老子的幸福观、生死观一样,他其他的思想与智慧,也随着时代发展持续不断地散发着精神。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现

代化社会,这样的精神力量也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老子思想可谓集人生智慧之大成,是人类文化史上宝贵的资源。

(二)从国家社会发展看《老子》

老子除了对个人的性格与发展有所探究之外,还针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思想与观点,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老子认为爱民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策。当今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被重新估量,我国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以以人为本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老子的思想和观念,会看到许多其现代的价值。老子从治国的高度,以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视野,把人作为主体讲述了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老子》四十九章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老子看来,圣人没有自己固定的意志,而是把百姓的心愿和意志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老子认为,治国理政的人要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必须首先做到“无常心”,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与偏见,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出自为人民着想,而且要与时俱进,一直紧跟着人民的意愿前进。

老子所说的“百姓心”,就是指民心。民心,既有基本稳定的内涵,也有随历史发展变化的内涵。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应该细心洞察民情民意,把握好民心上述两方面的内容。老子从人的最基本需要出发,把百姓安居乐业当作民心之本,当作执政者当权之本。在《老子》七十五章中有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在战乱无数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代,老子如是剖析了社会矛盾,分析了人民与统治者关系紧张的原因,从中也体现出老子的思想:他希望治国的当政者能够从老百姓的温饱来入手治理好国家。抓住民生的最基本问题,也就是温饱问题,才能够使民心不乱,才是真的“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第六十六章中提到:“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一个好的治国者能够位居于人民之上,但是却让民众感觉不到有沉重的负担和伤害,因此天下百姓对当政者推崇而不与之斗争。《老子》第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所谓的“为天下先”正是当时社会各诸侯国为一己私利而事事争先的写照。老子提出的这“三宝”在当今社会仍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老百姓向来对一些不慈不俭、贪污腐败的现象深恶痛绝,而老子提出的这“三宝”,也是现在政府凝

聚人心的重要方面。

除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对治国方略也有所研究。老子提倡用大智慧治理大的国家,真正的大国,不仅要给予它的人民物质上的财富,还要为天下提供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等,这必须依靠大智慧,而不是耍小聪明。而老子认为的大智慧包括有两个方面:正与奇。以正治国,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善于以奇用兵,以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胜利。老子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把以正治国与以奇用兵结合了起来,在当今社会,老子的思想得以延续,这两项分别被解读为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对我国目前的大国方略,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此外,老子在对治国的解读中渗透着他“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治国理政犹如无声春雨,要坚持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方式。《老子》第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是为“有为”,“有为”又是为“无为”。两者相互依存,“无为”蕴含着“大为”,“有为”不可妄为。“有为”和“无为”可交替使用,该“无为”时就无为,该“有为”时则有为,坚持有为而无不为的理政方式,才能达到以无事治天下。

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老子》蕴涵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财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老子的思想做新的研究,要从新视角全方位进行探索。而且《老子》不止提出了人生活的智慧,还提出了治国主张,更是有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智慧,体现了集大成的本质特色。因此,读《老子》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还有着“尊重传统,创造未来”的现实意义。

参考书目:

[1]林语堂,2006年:《老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一冉,2008年:《老子之人生十大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李程,2008年:《近代老子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读《老子》心得 篇6

1. 教师要有“高心态”和“低姿态”。

所谓“高心态”, 是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 首先要清楚自己责任的重要性———教师不只是知识传播者, 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 于丹强调:《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适应日常秩序, 找到个人坐标, 获取心灵快乐。于丹不仅传播经典, 还将经典解读为一种暖人心胃的“心灵鸡汤”, 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借鉴之处。教师只有以一种自信从容的“高心态”走上讲台, 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赢得学生的信任。所谓“低姿态”, 意思是教师不能因为站在讲台上的台阶较高而觉得高人一等, 相反, 应该放低姿态, 以服务者的身份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养分。于丹在书中说:在很多时候, “无言”的力量比教师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更大;“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要教育出自真心, 放低姿态也许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与赞同。于丹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孔子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 在和学生相处时都能以朴素、温暖的情感态度来影响弟子, 而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强行输出知识, 这样一种谦和的低姿态教育, 不仅能使学生接受度增强, 重要的是用这种态度感染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和虚心的品质。

2. 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除了要求教师普通话标准, 还要会用逻辑严密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于丹演讲时字正腔圆, 语言前后连贯呼应、不啰嗦不拖沓, 整文出口时一气呵成, 而且少有废话。这一点可以说她是忠实地沿袭着孔子的传统:语言凝炼, 惜字如金。只要开口就要尽量保证出口的话没有繁琐和错误, 这是教师需要努力提高的技能。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力, 还必须知识渊博, 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在《于丹〈论语〉心得》中, 于丹引用了20多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 来诠释《论语》中有些深奥的道理, 这些本来需要复杂阐述的道理常常通过一个小故事就使人豁然开朗。她把一部足以让人读一辈子的高深典籍提炼出浅显易懂的做人处世道理。这是一种技能, 也是一种传播的艺术, 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学习培养的重要能力。

3. 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底蕴非常重要。

读老子学成语教案(DOC) 篇7

功成不居,有无相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功成不居,有无相生的溯源及释义。

2.知道功成不居,有无相生所关联的故事。学习重难点:

1、了解成语的来源,意思。

2、会合理的应用成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导入 二:新授:

(一)、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两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生而弗(fú 不)有,为而不恃(shì 依赖),功成而弗居。”

成语释义:

功成不居: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也指功业成就而不自傲。

1、功

成不 居

(二)、让学生背诵这两成语意思及溯源。

(三)、教师随机检查,小组互相背诵。

(四)、教师出示增量阅读拯救法国的戴高乐 和诺贝尔自传,让学生自由阅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接着教师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朗读增老师和量量的对话,了解其中的道理,明白其中的哲理。

(六)、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后,并造句,或者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应用。

三、自学

2、有 无 相 生

成语溯源:

“有无相(xiāng 互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héng 永恒)也。”

(选自《道德经》第二章)成语释义:

有无相生:有和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一)小组合作记成语,根据释义了解成语溯源

(二)自读避实就虚画古寺和皮匠和银行家 谈感受。

四、课堂检测:

1、背诵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溯源。

2、造句及默写。

老子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了解成语溯源:

在《道德经·四十八章》中,老子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于这句话,历史上不乏各种解读者,我们在这里不作纯考据学的例证,而是就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于我们的启示作一点浅显的说明,以期对我们的生活有若干帮助。

首先,什么是“为学”、“为道”?“为学”的对象是知识和技术。对于这些东西,人不去学习就不能掌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之为“为学日益”。而何为“为道”呢?儒家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更是以《道德经》专门论“道”;佛学虽然不太用“道”这个词,但《心经》上说的明白,得道即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道”本是一个很难言说的概念,如果勉强对其做一个解释,“道”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是人生和宇宙的实相,是大千世界背后的那个“本体”。但在现实中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欲求的人,如何才能认识这个“道”,如何才能将自身行为与“道”和谐统一呢?中国的古圣先贤认为:人的觉性如同透亮光芒的珍珠,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理皆可以体认和觉悟。但是,由于人又充满了各种欲求,而这些欲求如沾染在珍珠之上的污垢,因为有污垢的存在,珍珠的光芒自然被隐藏,也根本无从觉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大道。无论是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还是老子的“为道日损”,皆是此意。所谓日损,是指要人们不断地去掉沾染在珍珠上面的灰尘——贪欲,从而把珍珠本有的光亮闪现出来。当人们不断地擦去“自性”上的污染,从而真正呈现出一个光亮晶莹的“自性”时,所谓人生宇宙之大道就能够与自性合为一体。这时人的境界就是“人与道同”。到了这个境界,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讲的“内圣外王”,禅宗赞许的“大机大用”,皆成为现实。故此,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

3、读成语。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2、翻译讲解

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翻译讲解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翻译讲解

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 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 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翻译讲解

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更多道德经名言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老子名言专栏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翻译讲解

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翻译讲解

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 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2、翻译讲解

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翻译讲解

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翻译讲解

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翻译讲解

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 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 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 不敢为。

2、翻译讲解

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 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 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 不敢为。

2、翻译讲解

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翻译讲解

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2、翻译讲解

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5、个人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二、新授

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这个的成语的溯源、释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了解成语溯源: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 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翻译讲解

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3、学生齐读

4、小组读

读《老子》心得 篇8

实验三小 杜娟萍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虚怀若谷的来源及意思,熟读道德经原文。

2、了解“怀”字的意思。

3、背诵儿歌。教学过程:

一、汉字趣解

1、怀字是如何而来的呢?

2、出示图片,边看图标讲解:

最初的“怀”是由“衣”和“涕”的古文组成,表示内心深藏着因思念而流泪的感情,也就是怀念的意思。我们今天常用的词语是怀念、怀旧、怀乡„„

3、你还知道哪些含有怀的词语?

二、成语简介

1、虚怀若谷这个成语也含有怀字。

2、成语释义及来源:

虚怀若谷的意思是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十五章提取出来的。

三、熟读道德经原文

1、听老师读。

2、带读。

3、配乐齐读。

四、儿歌诵读

1、师范读

2、学生跟读。

3、意思理解

4、各种方式读

5、背诵

6、填空检测。

五、增量发现,生活链接

1、学了这篇儿歌,我们要有大肚量,不要与人斤斤计较。

2、学习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地对待别人,才能广结良友。

4、“虚怀若谷”这个成语对你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发?

18《芸芸众生》教学设计

实验三小 杜娟萍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芸芸众生的来源及意思,熟读道德经原文。

2、了解“众”字的意思。

3、背诵儿歌。教学过程:

一、汉字趣解

1、众字是如何而来的呢?

2、出示图片,边看图标讲解:

在甲骨文中,“众”的字形是“日”(太阳)下有三个人,在不断演变中变成现在的简体字“众”。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众”表示“众人”“大家”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众的词语?

二、成语简介

1、芸芸众生这个成语也含有视字。

2、成语释义及来源:

芸芸众生的意思是泛指一切生物,后多用来指世间众多的普通人。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十六章中提取出来的。

三、熟读道德经原文

1、听老师读。

2、带读。

3、配乐齐读。

四、儿歌诵读

1、师范读

2、学生跟读。

3、意思理解

4、各种方式读

5、背诵

6、填空检测。

五、增量发现,生活链接

1、老师,最早的“众”字很有意思,三个人在做着同一件事情。所以,三人成众,许多人就叫众人。

2、大千世界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条河,每一屡(lǚ)阳光,每一个人„„都是渺(miǎo)小的,但它们在一起,就会将这个世界装扮得绚烂多姿。

3、我们每一个人虽然平凡,可是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4、总结:没错,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只有经历过方能体味。

5、这个成语对你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发?

19《取信于民》教学设计

实验三小 杜娟萍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取信于民的来源及意思,熟读道德经原文。

2、了解“信”字的意思。

3、背诵儿歌。教学过程:

一、汉字趣解

1、信字是如何而来的呢?

2、出示图片,边看图标讲解:

《说文》中说:“信,诚也。”“信”也就是诚实。后引申为相信、信任、信仰、证实、消息、信函等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信的词语?

二、成语简介

1、取信于民这个成语也含有信字。

2、成语释义及来源:

取信于民的意思是取得人民的信任。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十七章提取出来的。

三、熟读道德经原文

1、听老师读。

2、带读。

3、配乐齐读。

四、儿歌诵读

1、师范读

2、学生跟读。

3、意思理解

4、各种方式读

5、背诵

6、填空检测。

五、增量发现,生活链接

1、儿歌中提到了一个历史小故事:秦朝时,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但没人搬,他又提升至五十金,有一个人照做了,就得到了赏赐。因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新法令就得到了实行,人民都信任他。

2、我知道了,如果你想要别人讲诚信,自己首先就得讲诚信。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3、是的,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美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讲诚信,这个社会就会充满信任与温暖,我们的国家就会兴旺发达。

4、这个成语对你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发?

20《六亲不和》教学设计

实验三小 杜娟萍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六亲不和的来源及意思,熟读道德经原文。

2、了解“亲”字的意思。

3、背诵儿歌。教学过程:

一、汉字趣解

1、亲字是如何而来的呢?

2、出示图片,边看图标讲解:

古代的“亲”字右边是“见”,表示关系亲近的人经常相见,本来的意思是感情深,关系近。如亲人、亲戚、亲事、亲热„„

3、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亲的词语?

二、成语简介

1、六亲不和这个成语也含有涣字。

2、成语释义及来源:

六亲不和的意思是亲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十八章中提取出来的。

三、熟读道德经原文

1、听老师读。

2、带读。

3、配乐齐读。

四、儿歌诵读

1、师范读

2、学生跟读。

3、意思理解

4、各种方式读

5、背诵

6、填空检测。

五、增量发现,生活链接

1、读了这首儿歌我有切身体会,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很疼爱我,我也很孝顺他们,我觉得一家人之间相亲相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2、是呀,“六亲不和”中的“亲”可以理解为亲属、亲戚、亲朋、亲人等,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家和万事兴”。

3、老师,我还知道一个成语——六亲不认,它和六亲不和的意思是不是一样呢?

4、六亲不认常用来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连亲属都不顾。从这个层面讲,它和六亲不和意思相近。但六亲不认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比如包公断案不徇(xùn)私情。从这个层面讲,它和六亲不和的内涵(hán)就不一致了。

上一篇: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下一篇:进步学生家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