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共11篇)

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 篇1

●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不与贵族合作死于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动地的绝响。(江苏考生《暗夜的绝响》)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近体诗的先驱者——以其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古代诗歌崭新的一页,引发了盛大辉煌的盛唐气象。(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斯宾诺莎在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被孤独、寂寞笼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哲学,探索真理,创作了神学著作《宗教论》。他让后人感叹道:“最孤独最寂寞的是过程,最厚重最丰富的也是过程。”(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扬帆荡桨的身影。或许,刘备与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王,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诗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长江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刘备疲惫的马蹄。(浙江考生《山水文人看华夏》)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开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湖南考生《轻松起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乎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不愿做供奉于高高庙堂之上的乌龟;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孤独地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越王勾践承受了亡国之痛,扛住了数十载非人的屈辱。他坚守复国信念,是因为他在圈外遥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胜利复仇的希望,最终他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历史奇迹。(湖北考生《近观与遥望》)

●大艺术家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正是这种“入”,才有了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正是这种“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路程;正是这种“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入”》)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的。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少陵的叹息绵长悠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悲伤了;登高远望,他的忧思又在心头回旋。(湖北考生《钓罢归来不系船》)

●霍金能够创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继日研究的结晶;牛顿能够发现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那是对他苦思冥想、呕心沥血的回报;马克思能够发现剩余价值规律,那是与他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研究分不开的。(河南考生《小议“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善的论证。斯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维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河南考生《偶然?必然!》)

●女词人李清照有“寻寻觅觅”的哀婉凄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河北考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原是公子小白的仇人,然而却幸运地为老友鲍叔牙所举,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叔牙帮管仲赢,也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钦敬。(山东考生《成人者天成之,与人者天与之》)

●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山东考生《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林肯当上总统后,他的朋友推荐一人为内阁成员。看过此人后,林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朋友询问个中原因,林肯说:“他的脸不适合。”朋友哑然失笑,说:“他不能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啊。”林肯严肃地说:“一个人若过了三十还不能为他的脸负责,那他就成不了大器。”(江西考生《脸中窥世界》)

●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远,他“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四川考生《永远的苏武》)

●西汉前朝帝王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初年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盛世”;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胜景”。(北京考生《说“安”》)

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 篇2

一、从历史人物进入高考作文的佳作中管窥其切入视角

为了更清晰直观地分析历史人物成为高考作文热门素材的现象, 本文选取了2005年以来高考中以李白、苏轼等历史人物作为素材并获得好评的10篇作文, 对作文的选例角度或者事例概述如下, 以管窥这类作文的切入视角。

通过上述高考作文试题与历史素材的运用角度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考生选取历史人物作为素材的角度, 多是选取历史人物的性格品质, 或是选取历史人物的复杂经历, 或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与作文话题或主题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 通过提取主要历史事件、演绎历史故事和阐述相关道理等方式连缀成文。

二、历史人物成为高考作文热门素材的原因透视

1.历史人物生活阅历的丰富性和性格品质的复杂性具有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从而成为作文的“万能”素材

多元解读本身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体现了读者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解读。人性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在世界, 性格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系统, 人物性格又是与其生活阅历息息相关的。苏轼、李白、屈原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性格大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 他们也大多有过坎坷的遭遇, 这些都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性, 为考生提供了说不完道不尽的“万能”素材。2006年全国各地以苏轼为素材并在报刊发表的高考优秀作文有十多篇, 有的写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有的写他“得势与失势”的淡然, 有的写他“为官一处, 惠及一方”的功勋, 有的写他“既乐山, 又乐水”的悠闲, 有的写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遭遇。“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苏东坡”, 苏东坡成为考场作文的“万能”素材。熟读《苏东坡传》, 再加上对他诗文的阅读, 基本上就能对苏东坡有一个相对全面的理解, 如他的生活阅历, 他的性格特征, 对他的思想性格与生活阅历的述评等。学生很容易在考试时选取其中某个适合高考作文的素材, 内化为自己的创作智慧, 将素材叙述的角度变一变, 将素材内涵与作文主旨联系起来, 写出“说不尽的苏东坡”。

2.将历史人物丰富的人生阅历、复杂的个性特征与高考作文主题联系起来

这些大家熟悉的素材, 经过多种形式的演绎和提炼, 文字表述已经基本成型, 有较为成熟的语言表述方式, 考生在考场上就省去了临时组织文章语言的工夫;在对历史人物的品格理解和评价上也相对成熟, 历史自有定论, 考生也省却了考试时即时评价的麻烦。例如李白, 从西域到大唐游历名山大川的丰富经历, 让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的狂放不羁, 斗酒诗百篇的洒脱和才气;陶潜弃官归隐, “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操;项羽从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的悲剧, 与虞姬可歌可泣的爱情等。当这些历史事例与高考作文的话题 (主题) 有一定的联系或者不谋而合时, 就成为考生比较省心又讨巧的切入角度。再加上有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有意识地将这些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与作文话题 (主题) 建立联系,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 这些素材就成为“变形金刚”, 更加成型和成熟了。一旦考场作文与此有关, 一拍即合, 再运用这些素材就驾轻就熟, 信手拈来。

3.历史人物一直活跃在语文课堂和学生阅读视野中, 在考试时容易被唤醒和激活, 与作文话题或者主题建立“超链接”

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在选文时都以名篇佳作为主, 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和有关他们的佳作俯拾即是。例如李白, 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中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有“豪放飘逸”的李白专题, 名篇佳作如《将进酒》等不下10首, 加上小学、初中学过的诗歌, 不下20首。知人论世, 诗人的生活阅历和个性特征等必然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话题, 所以对于李白的认识应该是较为全面和丰富的。苏轼的作品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有《赤壁赋》《念奴

阅读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之一。名家名著名篇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内容后, 这些素材很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学生拿到作文题时, 第一反应往往是从脑海中积极搜索、联想与回忆, 这些在教材和课外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历史素材就很容易进入视野, 并且在瞬间被激活, 迅速在作文题目和素材之间建立“超链接”。学生对素材的某个部件进行的充分分析很容易成为作文的“酵母”, 在“叙议结合”等作文技巧的作用下, 成为作文的主打素材, 从而创作出契合题意的作文来。

三、历史人物频频进入高考作文需要理性评价和科学引导

1.历史人物成为高考作文热门素材反映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灵活运用, 而素材的频频“撞车”现象则反映了考生阅读面的狭窄和思维的雷同

考生在高考作文时积极运用阅读过的历史素材, 其实是将长期大量的阅读思考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的一种表现。在写作时准确巧妙地选取历史文化名人的事例或言论作为主要素材, 与高考作文主题相契合, 将阅读素材的积累有机融合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 这与我们引导学生广泛和深入的阅读是一致的, 体现了阅读对于写作的指导作用, 也体现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灵活运用。

化用历史人物素材虽然不乏优秀作文, 但是同一历史人物频繁进入高考作文的“撞车”现象又反映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和思维雷同。这些作文所使用的素材内容相似, 对于同一个作文话题而言, 立意也大同小异, 有些难免牵强附会, 生套话题。正如有人言:“一到6月7日, 古代名人及其事迹就开始高频率出现, 屈原不停地跳江, 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 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一谈“好奇心”, 满眼都是牛顿和苹果, 学生的阅读面何其狭窄!思维的同一性何其严重!试想, 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考生的作文中写的都是苏轼、李白、杜甫、陶渊明、屈原、司马迁、李清照、牛顿、爱迪生, 会是怎样浩大的气势和深沉的悲哀啊!以创新为灵魂的作文却“千篇一人”, 千篇一律, 不是作文教学最大的悲哀吗?所以, 我们提倡学生广泛阅读, 积累更多更鲜活的生活素材。同时在作文指导时, 也要开阔思路, 在选择作文素材的时候多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点, 不能将作文取胜的希望都寄托在历史人物身上。

2.对历史人物素材的简单“复制”反映了考生缺少自己的表述方式。不必一味“复古”, 深入观察、体验与思考现实生活, 才是高考作文的“硬道理”

屈原投江、李白纵酒、苏轼被贬成为每年高考作文的常见面孔后, 有高考作文专家又大声棒喝:打倒这类作文!要写当下的现实生活!如果不能指出一条新的出路, 只是将有关历史素材的作文一棒子打死, 学生的作文不走“复古”路, 但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方向, 仍旧会茫然地徘徊在十字路口。引导学生理性地选择历史人物进入作文, 同时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笔墨投入对现实生活的书写, 才是高考作文的“硬道理”。

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 有一篇经过几次评分最终给了高分的作文, 写自己如何从父母的辛劳中有所感悟。很难说这篇作文具有多高的艺术水准, 但是它是为数并不太多的写现实生活的作文, 所以还是被阅卷组给了高分, 而且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还专门写了点评文章, 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最真实的源头活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淡化素材的整合性运用, 多让学生在拓展阅读范围上下功夫。博览群书, 才能旁征博引;重视阅读, 更要关注社会生活, 关注自我的内心体验和成长历程。当然, 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者事件, 需要自己独立立意, 不像历史人物有很多现成的评价;叙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需要建立自己的话语表达系统, 不像描述历史人物已有许多现成的表达方式。但是, 眼前的现实生活才是更丰富、更值得玩味的, 才是作文最鲜活和最具生命力的素材。不是近处没有风景, 而是缺少发现, 缺少思考, 缺少富有个性和灵性的表达。作文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 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是有血有肉的, 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也是值得玩味的, 不必都去赶古人的时髦, 而漠视甚至抛开现实生活。我们生活在现在, “现在”的生活是我们最熟悉的, 也是亲身体验的, 怎能拒绝现在而一味“复古”呢?

从岳飞谈历史人物素材运用 篇3

一、 找准突破口

运用历史人物素材去写有特定要求的作文,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让素材与作文的中心对接起来。这种对接要自然而然,生拉硬套只会让人反感;如果不能自然地将素材与要写的作文中心对接,很容易弄巧成拙,那还是不要用的好。因此,找准素材的最佳突破口非常关键。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 从人物的内涵切入。历史人物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人生经历,但他们的内在精神是唯一的,抓住这一点,也就抓住了核心,发挥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如屈原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理想的品德,陶渊明洁身自好的品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

例如优秀作文《不放弃心中的责任》中这样写道:

是猫就应该去捉鼠,是啄木鸟就应该去捉虫,是忠臣良将就应该去保家卫国,这就是责任。岳飞,你是大宋朝的忠臣,你是国人心中的英雄。当母亲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时,你就背起了责任。你带着岳家军及无数名将士把敌人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当即将凯歌高奏时,皇帝以十二道金牌将你召回,你服从了;当奸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你下狱时,你不做任何辩解;当面对同僚及将士们的救助时,你阻止了,听从了皇帝的安排。别人都说你是愚忠,而我却认为你是宁死也要记得你的责任,记得精忠报国。岳元帅,就这一点,你就是一位大大的英雄。

作者从岳飞精忠报国的内涵出发,抓住了他担负责任这一特点,很好地和材料指向的“责任”对接,巧妙、恰当地运用了这一历史人物素材。

2. 从人物的外部切入。就是说要横向拓展素材。这就要我们关注所写人物周遭的境况:他的亲朋,他的同事,他的“上级”,他的“下级”,他所处的社会特征……也就是要关注他的社会关系。例如,对屈原要关注他和楚怀王的关系,对诸葛亮要关注他和刘备、刘禅的关系,对岳飞要关注他和宋高宗的关系。这里面也有很丰富的内涵可以挖掘,要看中心适合从哪个角度切入再行文。例如《不能忘本》中这样写道:

抗金名将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你一生坎坷,一生挫折,却永远保持着一身浩然正气,永不忘本。你生于汤阴,死于“风波”,一世英明抵不过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你忙于布阵,忙于厮杀,你醉心于把战表化作一个个捷报,但你不曾注意金銮殿上不露声色的檐角下已勾勒出风波亭案的雏形,龙案后昏庸的半径量得出世间黑暗的周长。然而,面对这一切,你仍然坚持自己做人的根本,仍然坚守母亲教导的精忠报国,将之化成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岳元帅,你名字的背面是历史的创伤,你名字的正面是历史的勋章。这是你一生的坚守,留给后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不忘本的人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不忘本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作者从岳飞与宋高宗以及与其他大臣的外部关系入手,写出了这些人对他的迫害,进而写出岳飞的“不忘本”的本质,完成了材料内涵的“不忘本”的写作要求。这种从外部切入运用历史人物素材的技巧,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3. 从人物的评价切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见仁见智,褒贬都有。例如对于屈原,一般人都认为他死得伟大;但也有人认为屈原太执著,他其实不必死。我们在运用这类素材时,可从正面评价的角度切入,也可从反面评价的角度切入。例如《勿忘心中的责任》中生这样写道:

悲歌如殇。一座亭子铸成了望空滴血的千古恨,英雄的气息,被冷夜的贺兰山含尽。白发在长风中飘扬,如旗。心中的一道口子倾泻出山河的泪,泪珠成墨,发白为毫,你用《满江红》言志。在就要一雪耻辱的时候,十二道金牌的力量是精忠报国的士大夫所无法承受的。你累了,你退了,纵然这一撤退就再也没有回来。有谁能说岳元帅失败了呢?当时的岳元帅可谓位高权重,你可以为了自己的幸福与秦桧同流合污,不必牺牲自己就可得到荣华富贵。可是,你没有,面对恶势力的诱惑与威逼,你从来就没有低头,因为你没有忘记肩头的责任,没有忘记背上的精忠报国。虽然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悲剧,但你那充满了责任感的精神气壮山河,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哉,岳元帅!

作者从人们对岳飞的评价入手:岳飞是否失败了呢?在这位考生饱含感情的辩驳中,我们读到了岳飞心中那重于天的责任,这样就完成了材料内涵“责任”的写作要求。这种运用历史人物素材的技巧与前两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发挥想象力

发挥想象力,再现历史情景。这种再现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而是想象的扩展,即依据特定的历史事件从人物描写、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扩展。再现历史情景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历史真实,可根据需要确定。可以主要情节依据历史事实,只在细节上作扩展;也可以抓住历史的一点由头,进行想象虚构。再现历史情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扩展:一是丰富人物的性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情、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呈现人物的真实心灵世界,写出人物的个性;二是虚构情节;三是烘托环境,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

【全国Ⅰ卷满分作文】

责任,在这一刻尽情绽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才见朝臣责任。

1140年,靖康之变已经过去13年了,你亲帅岳家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金兵副统帅也被你斩于马下。你大军前锋已兵临朱仙镇,金兵统帅完颜兀术吓得魂飞魄散,用金蝉脱壳之计弃城而逃。以至于金朝朝野感慨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那是一个大雨骤停的日子,你登楼远眺,心潮澎湃;看到金兵倒卷靑旗,仓皇奔逃;你热血沸腾,仰天长啸,吟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一刻,你发誓要将那屈辱的历史改写。

回首十多年的沙场征战,怅望十多年的血影刀光,你岂是为了富贵?岂是为了功名?八千里的烽火战路,无数次的出生入死,只是为了一朝收复河山,只是为了重塑尊严。

这一切,只因你是大宋的臣子,你清楚身上的责任。

靖康之耻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耻辱,十多年过去了,却犹未雪洗那天大的耻辱。这一点,更是你这位血性男儿的奇耻大辱。所以你作为大宋忠臣、重臣、前线统帅,驰骋战马,挥舞长枪,出生入死,只有将金兵的巢穴彻底捣毁,方可解你心头之恨,一洗那大宋的耻辱。这不是你个人的恩怨,而是你身为大宋子民的责任。

金人的破旗已渐渐地消失在你的视野,唯有远方袅袅的尘烟。那里,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光照大地。

可是,你并未笑容绽放,只要抗金战场上的最后一缕硝烟还未散尽,只要大宋沦陷的土地还有一寸没有收复,只要徽、钦二帝还未安然返回……你就不会停止前行的步履,你就不会放下手中的长枪,你更不会回到安逸的家园。

举目远望,你仿佛看到了北方的阴霾在太阳光辉的照射下正渐渐淡去。这一刻,抚今追昔,你感慨万千,吟出了那首传诵千古的《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一刻,你壮怀激烈,激情满怀,心潮澎湃,意气风发……

这一刻,这一切,缘于一个大宋王朝武将的责任。

这一刻,这一切,由于你是大宋王朝子民的责任。

这一刻,这一切,只因这是你的责任。

点评:文章借历史人物岳飞,表现了人们要担当责任的主题,借古老的故事演绎责任的内涵,很有创意。作者借助环境的渲染、情节的设置等手法,再加上精彩的形象描写,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围绕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同时注意将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演绎一定的故事,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4

爱迪生的简介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爱迪生的发明

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及公司员工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器公司。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器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优秀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5

据宋人《过庭录》所载:江苏人孙山与同乡一起去省城参加乡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待发榜时孙山是最后一名,而其同乡则榜上无名,孙山在回家时遇见同乡的父亲,其父向孙山询问儿子是否孝中举人,孙山不便明讲,就顺口编了两句顺口溜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名落孙山”就成了“落第”的代名词。

乾隆三十三年(1758),十八岁的和珅应戊子科顺天乡试。乡试系省一级的考试,凡考中者即为举人,便可参加会试。

科举取士原本是汉族地区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始创于隋唐时期,迨至明初形成以八股文应试的制度。清王朝在入关以前,即已对科举取士的做法进行过尝试,天聪三年(1639)九月举行“考取生员”的考试,诸贝勒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家主不得阻挠。

凡考中者得脱奴籍(清开国时大量掠夺汉人为奴),“俱免二丁关役,并候录用”(有二百人考中)。天聪八年(1634)三月再次考取二百二十八人。同年四月又进行选拔举人的考试,满洲人旗的刚林、敦多惠、查布海、恩格德及汉人齐国如、宜成格、朱灿然、罗锈锦、梁正大、雷兴、马国柱、王来用,蒙古人俄博待、苏鲁木等十六人成为清王朝的第一批举人,“各赐衣一袭,免四丁,宴于礼部”,此为八旗后。顺治元年(1644)十月三十日,顺治帝在皇极门颁诏,表示要沿用明代科举取士之制,每三年开科一次,仍于辰、戍、丑、未年举行乡试,子、午、卯、西举行会试(选拔进士)。对以骑射为本的旗人,直到顺治八年(1651)才开始实行乡试、会试之制。由于当时尚未实现一统,八旗子弟不逞文治,应试者寥寥无几,录取名额比应试人有时还要多,故八旗科举时停,迨至康熙十五年(1676)才开始步入正轨。

八旗科举同一般科举有很大差异,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第一场要先考骑射,只有骑射通过才能进入以后的考核,而且还要加试满文或蒙古文。乡试录取名额屡有文化,顺治八年定为满洲、汉军各五十、蒙古二十,此后录取名额则有所减少,至乾隆九年(1744)定为满洲、蒙古各二十七名,汉军二十名,遂成定例。地试录取名额则降至名四人(满洲、汉军原为二十五,蒙古原为十)。

尽管八旗子弟“专重骑射,不以文事争能”,但由于八旗兵额有限,基本上保持在十万左右。

而人口激增所造成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旗人子弟得不到当兵的机会,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步入考场,尤其是那些就读于咸安宫官学、八旗官学的子弟,更是把参加科考作为一个步入官场的重要途径。据朱寿朋统计,自顺治八年至乾隆戊子科(乾隆三十三年)之前,出身科第且飞黄腾达的旗人子弟就有七十五人,其中有名声显赫的有范承谟(隶汉军镶黄旗,顺治八年进士,曾任福建总督,死于三藩之乱),阿克敦(隶满洲正蓝旗,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曾任《大清一统志》、《大清会典》、《八旗通志》等著作副总裁),尹继善(隶满洲镶黄旗,雍正元年进士,历任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处大臣)。

八旗子弟中,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许多人既不识汉字,亦不会说满语,不学无术,自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从龙入关的八旗劲旅就处于汉民族的包围之中,汉语在交往中显示出重要地位,满语则因其使用机会减少而渐被废弃。尽管清朝统治者竭力提倡使用本民族语言,但在实际上仍无法改变满语日渐灭亡的局面。据昭(木连)在《啸亭杂录》中所记,乾隆时期宗室贵族多不会说满语,一次乾隆皇帝“召见宗室公,宁盛额不以国语应对”,“因增应封宗室及近支宗室十岁以下者以小考”。每年“十月中,钦派皇子、王、公、军机大臣等,亲为考试清语、弓马,诸宗室视其父爵,列次考试。其优者,带领引见,上每赐花翎、缎匹以奖励之;其劣者,停其应封之爵以耻之”。把是否掌握本民族语言,作为能否袭爵的条件,这本身就足以反映出问题的严重。

和珅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对《四书》《五经》亦能倒背如流,写八股文也是轻车熟路,然而命运之神却同他开了一个玩笑,在戊子科乡试中竟然名落孙山。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6

拉斐尔简介

拉斐尔·圣奇奥(意大利文: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4月6日),常简称拉斐尔(拉丁文:Raphael),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亦是建筑师。他的作品具有优雅、秀美的风格。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

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

15出师。拉斐尔早期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 、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

拉斐尔的代表作品

拉斐尔作品被人们称作是古典艺术最完美的体现,画家安格尔称他为绘画界的神。拉斐尔是西方美术史上最会画圣母形象的大师,在他那一系列的圣母像中,常常把人的感性美和精神美结合起来,从而来传达出人们美好的愿望。亲近自然、平易近人是拉斐尔作品最大的特点。 他的代表作是壁画《西斯廷圣母》。这幅作品体现了拉斐尔独特的画风和人文主义思想。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

在拉斐尔的笔下,深刻的知识和用心的绘画全部体现在了流利的线条中,一切都好像非常自然地流露,纯真美好、明快清晰、庄重自然,这一些古典艺术最重要的品质,在拉斐尔的身上都有完美的呈现。因而,那些画家将拉斐尔作为理想的楷模,拉斐尔作品有《大公爵的圣母》、《披纱巾的少女》、《椅中圣母》等。

作品《大公爵的圣母》中,图片的背景全部由黑色进行填充,使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了圣母与她的孩子身上。画中的圣母低垂眼眸,充满温情地注视着自己怀里的孩子。整幅作品充满着神秘感和神圣感,这幅作品无疑是拉斐尔最具特色的圣母像之一。据说当时得到这张画的公爵对它爱不释手,就连出门也要带着它。

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人物评价 篇7

对历史人物评价一向是史学界争鸣的热门话题之一。所谓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中学生由于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会在认识历史人物时形成思维定势,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低估、抹煞或夸大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对历史人物不能形成准确、客观、辩证的认识,这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一、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标准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带感情色彩。

二、历史人物评价的重要前提

1. 全面的客观性。

评价历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看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郭沫若才会给予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另外,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学生就不能掌握正确、客观、辩证地认识历史人物,提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 严格的历史性。

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绝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从而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提醒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三、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应注意的要点

1. 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 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杰出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我们又不能忽略历史人物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我们应实事求是,重视确凿证据,坚持唯物史观。如曹操这种人物的出现是当时历史的必然和客观要求,但他个人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却主要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同时,初中历史书对曹操的个人资料介绍不多,评价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史实从哪获取?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曹操究竟是英雄还是枭雄?历史史实不准确就可能评价不客观、不公正、证据不全就可能有失偏颇。

3. 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人民群众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天命”的错误。

4. 历史人物的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

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中考作文素材:16个历史人物 篇8

他坐在那里开心地笑着。耳边响着美妙的音乐,嘴里品着美味佳肴,怀里抱着美女佳丽。

丝竹琴韵里,听不到大臣们讨论争执的吵闹;酒香芬芳里,嗅不到战火烧过城池的刺鼻的呛味;美女的流波眼光里,感受不到剑阁栈道凄凉的冷月。他已经忘却了他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国君!

他真的觉得这样很好,没有政务缠身,却有荣华享乐。父辈暴霜露,斩荆棘,才有尺寸之地。子龙在乱军中拼死冲杀的目的,父皇在追兵前不弃百姓的良苦用心,孔明在《出师表》中的耿耿忠心,他刘禅全忘了!如此富庶的天府之地,他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实在令人寒心。

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 篇9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

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

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

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中学历史教学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篇10

历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的,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 人类组成的各个民族、阶级、集团中, 都涌现出了许多突出的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在历史舞台上, 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既有呼唤时代风云的英雄, 又有自鸣得意的小丑———在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中, 他们显得分外引人注目。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除去时间、地点和事件这几个要素外相关历史人物就是整个历史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历史人物的活动, 历史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就都失去了实际意义。在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上, 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使学生既了解相关史实又从中受到教育便成了历史教学中研究的课题之一。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 旧的史籍大多是为剥削阶级代表人物树碑立传, 其评论标准也往往是对“圣君贤相”的褒扬, 对“昏君奸佞”的贬斥, 以及对农民起义领袖的不同程度的歪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这些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虽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有不少问题尚有争论, 但教师在讲授中还应注意,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除了已有定论的人物外, 一般离不开教材的基本观点, 采用尚有争议的说法以免学生在认识上造成混乱。

中学历史是一门形象具体的学科。要想正确评价某一个历史人物, 就必须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情况进行具体形象的叙述和描绘。忽视历史课的这个特征, 单纯抽象概括地讲解, 介绍有关人物评价的结论, 往往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人物, 也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什么痕迹, 也更谈不上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了。要做到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形象的叙述, 就要尽量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不是英雄造时势, 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 归根到底总是时代的产物, 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的。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评价历史人物, 不是苛求于古人, 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因此, 我们讲解历史人物的出现, 评价其历史地位, 首先就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例如, 评价秦始皇, 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 我们看到似乎仅仅是“好大喜功”、“暴虐无道”可是, 只要我们面对历史事实, 具体分析时代的要求, 就会看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代替分封制, 政治经济统一代替诸侯战乱纷争的历史要求, 为秦始皇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 为他“好大喜功”的作为提供了历史根据, 历史证明他“扫六合、一天下”的一系列措施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结合对当时历史条件的分析, 学生才有可能弄清秦始皇在顺应历史发展的活动中, 为什么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手段, 其中秦始皇的个人性格特点发挥怎样的作用, 这样就能比较切合历史实际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了。

伟大的历史人物都曾为历史的进步作出过贡献, 但是, 大多也曾经不可避免地犯过错误。功劳有大有小, 错误也有大有小, 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主要是就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而言的, 这是评价历史人物功过的标尺。一旦接触历史实际, 我们就会看到, 众多的历史人物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作用于历史发展的, 衡量他们起什么作用, 有什么功过, 还必须具体分析。正确方法是, 分析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 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 并以此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 还是过失占主流。功大于过, 基本肯定;过大于功, 基本否定。例如近代史上的林则徐, 目睹外国侵略者的贪婪野心, 力主严禁鸦片, 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时, 在虎门海滩, 销毁外商鸦片两万余箱, 大大鼓舞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任两广总督后, 在沿海一带严加戒备, 抗敌决心未尝一日动摇, 其爱国精神受到中国人民的赞扬和尊敬。林则徐又是近代史上破除闭关守旧思想,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主持编写的《四洲志》影响深远。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人物, 也曾在太平天国起义即将爆发时, 力主镇压, 并亲自在云贵镇压过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如果我们把这一页历史看做是林则徐的全部, 将他基本否定, 则显然是不对的。在鸦片战争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林则徐一生的活动, 就功绩的卓著、影响的广大而言, 是在坚决反对外国侵略者方面, 镇压农民起义的过失, 就其作用和影响而言, 实际远低于前者。在这样有重点的具体分析的讲述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林则徐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要做到给历史人物做出具体、完整、全面公正的评价, 就是尽量尊重历史史实。有利于完成历史任务的, 是功;阻碍完成历史任务的, 是过。前期有功要讲够, 后期有过要讲清, 不溢美, 不苛求, 不以偏概全, 如实反映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全貌。例如评价陈独秀,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 都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后来, 他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受到了党纪处分。以往评价陈独秀, 只能讲他后期的错误, 抹杀或回避前期的功劳, 结果连当时的史实也讲不清楚。要想让学生对救国救民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完整认识, 分清陈独秀的前后期的功过不同, 应该分别评价, 只写过, 不符合历史人物的实际, 同时不利于学生弄清历史真相。

有专家提出, 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 可使用“十八字诀”。也即如下六点:一是定阶段。即确定历史人物所处的时空范围, 认清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都要将他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区域内考察, 即理清该人物与他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二是看阶级。一般来说, 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会深深地打上本阶级的烙印, 受自己阶级利益的左右。三是定标准。历史人物评价, 其实主要就是要分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因而确定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我们把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判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根本标准。当然,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还有道德标准、价值观标准等, 但这些都应当从属于前面的两条根本性标准。四是忌极端。人无完人。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客观全面。 既不要将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一棍子打死”, 轻率地全盘否定, 更不要做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狂热崇拜者, 只看到他的优点、而看不到他的丝毫缺点, 甚至容不得任何人说他的缺点。五是重民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民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历史上有作为的英雄人物是时势造就的。但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也不是没有影响。当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时, 就会促进社会发展; 反之就会对历史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六是据活动。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是什么?不是名家观点, 不是权威高见, 而是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 人的历史其实是他自己写的。人物评价类的试题和其他类型的历史试题一样, 解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做到史论结合, 而这里所说的“史”就是指历史人物的基本活动。

经典历史人物素材(孟子) 篇11

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童年

孟子家庭贫困,三岁丧父,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断机教子”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把织好的布剪断,并说:读书就跟织布一样,不能间断,不然会前功尽弃。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孟子青少年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孟子晚年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 “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 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 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0、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1、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2、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13、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14、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5、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16、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17、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18、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 下)

[译文](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19、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20、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21、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22、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23、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24、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 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25、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26、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告子下)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说:“然。”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孟子思想

(1)孟子思想的核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掷地有声的言辞是思想家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它作为格言传诵至今。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

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

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

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

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

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

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

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2))圣贤孟子的 “教 ” 与 “学 ”

古代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孟子就是如此,其主张大致如下: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他曾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了六七丈深还没掘到地下水,依然是一口废井。)

循序渐进。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就是说不可以冒进。他反对“揠苗助长”。他有一段很形象的话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生动地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重思存疑。重思是孟轲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轻视闻见之知。基于他的读书实践,和对“思”的重视,孟子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因材施教。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他认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才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译: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 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 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3)我们向孟子学什么

一要学孟子美好的社会理想。

同时代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能像孟子一样把黎民百姓看得高于“社稷”、“国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并不多见。作为那个时代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一位不可多得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确代表那一时代的社会正义和民族良知。他周游列国途中所目睹的列国纷争、战火绵延、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的残酷现实(“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一定时时折磨着他那颗善良而悲悯的心灵。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并常常为此而心急如焚、食不甘味,而且不惜代价、不放过任何一次游说每一位国君的机会,竭力推行自己基于“民本思想”的仁政主张(或曰王道学说)——其言其行,虽难说感天动地,但的确可“与日月同辉”了。诗云“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其孟子之谓乎?

试看今日之众生,能怀“济苍生、安黎民”之鸿鹄大志者,天下还有几人?还有几人能时时处处心忧国家、情牵百姓、忧天下之忧、乐民之所乐?如果一个民族,他的最年轻的、最有活力的组成成分——青年,竟都以“挣大钱、娶美女”为人生最高目标,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连青年都如此现实、媚俗、自私、堕落,金钱至上、利益之上、享乐至上,或者甘于平庸、且以平庸为乐,那么“国将不国”绝非危言耸听!

虽说他所描绘的理想的社会蓝图,距今日之真正的民主社会尚有质的区别,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父老乡亲至今也未能完全过上那样一种“君民同乐、温饱无忧”的生活呀!

孟子的理想,就在当时也的确有不合时宜之处——国君听来也许不爱,但百姓听来肯定称快呀。不过,如果他的后代子孙不肖者,竟仅仅以此来嘲笑这位仁者兼智者迂腐、愚蠢、傻冒,那就不仅是古人心寒,更令今人绝望了!

二要学习孟子高尚的人格操守。

在我心中,孟子不仅是战国时代的美男子,更是那个时代的伟丈夫!他的爱憎分明,他的疾恶如仇,他的当仁不让,他的犀利深刻,他的反对战争,他的蔑视强权,全都源于他的高尚的人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多么掷地有声!多么振聋发聩!多么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很多很多人灵魂深处的卑微、渺小甚至丑恶的镜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底线!假若人人如此,这人间得少却多少悲剧,增添多少感人至深的温情故事啊?可惜就是这条起码的道德地线,也屡屡被相当多人的禽兽之行冲得七零八落、百孔千疮。不说推己及人了,单是不赡养老人、不抚养子女的,还少么?难道都是由于经济的贫困么?更是由于道德的贫困啊。同学们,我们可要牢牢守住这最后的做人底线啊!

三要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孟子的论辩艺术,真可谓炉火纯青。或居高临下,雄辩滔滔,理直气壮,势不可挡;或巧妙发问,灵活设喻,迂回包抄,请君入瓮。总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什么?原因首先在于他是一位思想家——其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其人格的高尚和强健,已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普通人,自然高屋建瓴,莫之能御;其次在于他又是一位大师级的语言艺术家,其深厚的语言修养和学识根底,令人很难望其项背。今天读来犹觉脍炙人口、酣畅淋漓。

同学们,在中学生作文普遍缺“钙”的今天,我们能否从孟子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来滋润自己的思想和文章?诚如是,才不算数典忘祖,孟子无憾;诚如是,方能写好那个大写的“人”字,中国无憾。

高考范文示例

2006福建高考优秀作文 : 拒绝空白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我对热烈生命的热爱的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两千多年前孔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

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

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

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为沙漠中坚挺着的胡杨,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庄子。拒绝他“终身不仕”,愿化归于自然。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陶潜。拒绝“守拙归园田”,“复得反自然”。

人生于社会,怎能逃避社会?

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细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劲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

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

名师点评:“空白”,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理解为“生命中的盲点”。

“拒绝空白”,是对话题“留一点空白”作反向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追求奋发有为的人生。这种具有个性化的思考和敢于提出与众不同观点的勇气尤其值得肯定。

上一篇:中科院植物学考研真题下一篇:公司2014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