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祖国(精选10篇)
苗岭山区,乌江两岸,到处传颂着一位青年英雄的名字——邹前方。
邹前方是昆明部队某部七连八班战士。他,忠于毛主席,忘我为人民,为抢救列车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是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我们军队的又一位象欧阳海那样的战士。他是我们祖国革命青年一代的光辉榜样!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事情发生在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二日。黔桂铁道线上的大关坡下,雨雾蒙蒙。邹前方手持钢枪,屹立在贵定隧道口外的哨位上,精神抖擞地巡视着前方。
前方,一条便道横跨铁轨,来往的行人和驮运粮食的骡马,络绎不绝;手持工具上工的民兵队伍,浩浩荡荡。又一个战斗的白天开始了。
上午九点十三分,一列满载重要物资的列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奔驰而来。汽笛声冲出隧道,响彻山谷。
“列车快出洞了!”正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的邹前方,持枪跨步,招呼铁路附近的群众注意安全。
突然,在几十米外,两匹驮马被机车的轰隆声和汽笛声吓惊了。惊马驮着粮食,沿着铁轨狂奔起来。
“不好!”人们惊叫起来。大家清楚地知道:惊马不出轨,列车就要翻!高填方路基下,一百多名施工民兵的生命危在顷刻;列车上装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资,就会遭到损失;这条南来北往的运输大动脉,就会受到影响。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对革命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邹前方,几步冲进铁轨,奔向惊马。
列车冲出隧道口,司机发现了正在与惊马搏斗的解放军战士,立即拉下紧急制动闸。可是,六十公里的时速,千分之九的坡度,巨大的惯性,仍然推着列车风驰电掣般地猛压过来。“邹前方,火车出洞了,快!”铁路工人周必全惊呼着追了过去……“解放军同志!快,快撒手!”施工的民兵边奔跑,边高喊,追了过去……看到险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追了过去……
“不能撒!”邹前方激动地说。人们只见他双手抓紧两匹马,用肩扛,用头顶,扛出了前面的一匹马,又去推后面的一匹马。
列车越来越近,险情就要发生。邹前方面对粉身碎骨的威胁,毫不畏惧,两腿死死地钉
在铁轨上。人们清楚地看到他正使尽全身力气,狠扛惊马。就在他把最后一匹惊马刚刚推出铁轨的刹那间,列车呼吼着风驰而过。
险情排除了,列车保住了。英雄战士邹前方为抢救列车,保护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邹前方!小邹!”
“解放军同志……!”
目睹这一英雄壮举的人们,呼喊着英雄的名字,含着激动的泪花,涌向英雄的身边。人们轻轻取出英雄身上的《毛主席语录》,只见扉页上写着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毛主席万岁!”
人们打开英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笔记本,看到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他“忠于革命忠于党,愿把青春献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精神。他写道:
“红军长征,历尽人间艰险,为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幸福。我们今天多吃苦,为的是全人类都得到解放。舍得一身骨和肉,换来世界人民福。”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一定做到象欧阳海、王杰那样,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忠于毛主席,高于一切;学习毛泽东思想,重于一切;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舍得一切。”
活着,就要为共产主义奋斗
邹前方是贵州省余庆县一个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贫农的后代,也是一个革命家庭的好苗苗。他家祖祖辈辈给地主当牛做马,吃尽了黄连苦,受够了长工罪。他的祖父惨死在逃荒要饭的路上。他的父亲、大姐、二哥和三哥,翻身不忘本,坚决干革命,先后都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邹前方成长在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激烈搏斗的疾风暴雨中。他从懂事的时候起,就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在革命斗争烈火的锤炼中,表现了鲜明的阶级爱憎,坚强的战斗性格。刚学会写字,他就在住屋的墙壁上,端端正正地写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走进了下里小学,他又在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激励下,立志做一个象雷锋那样的人:接革命班,走革命路,认真读毛主席的书,照“老三篇”做人!一九六一年,“三自一包”的妖风刮到了余庆县。解放后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邹前方的父亲邹兆伦,回顾当年响应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带领八户贫下中农,办起全县第一个互助组,以后又办起了农业合作社的战斗历程,意识到“三自一包”的回头路万万走不得,坚决带领贫下中农同这股黑风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父亲在前面走,邹前方在后面跟。他学着父亲和贫下中农大伯大妈们的样子,到处宣传:“不能包产到户”,“我们要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光明路。”当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粉碎了阶级敌人的挑衅,巩
固了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时候,邹前方坚决要求为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出力。他给队里饲养一头大水牛,经常跑到十多里外的地方去割嫩草,有时还把家里的猪饲料拿出去喂牛,把牛养得滚瓜溜圆,被社员评为热爱集体的小“看牛模范”,受到了队里的奖励。
有一次,一个富农分子牵着邹前方喂的水牛去犁地,故意把牛尾巴整断了。邹前方看见血淋淋的牛尾巴,想起父亲经常讲的要警惕阶级敌人妄想变天搞破坏的话,恨死了这个富农分子。他一口气跑到生产队揭发了富农分子的罪行。当天晚上,队里召开斗争大会,邹前方紧握拳头,第一个跳上台,同那个富农分子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贫下中农看到他那种敢于斗争的气概,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到底是革命的后代,有股虎劲!
革命的烈火炼纯钢。经过三年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邹前方就象我国广大青少年一样,在斗争中加快了成长的步伐。斗争使他懂得了:“旧社会,苦在无产阶级没有权;新社会,甜在无产阶级有了权;毛主席革命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胜利线,幸福线;懂得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锦绣江山,一九六九年,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从此,他为保卫无产阶级专政,战斗得更加自觉,更加英勇,更加朝气勃勃。他常对战友们说:“干革命,就是搞阶级斗争,搞无产阶级专政。我们革命战士,活着就要革命,就要为共产主义奋斗!”
八班守护的隧道口,是几个公社连接县城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群众,爬山要在这里喝水,进城要在这里歇脚。有的人就在这里谈天聊地,散布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邹前方看中这里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争夺的一个阵地。他积极建议全班同志,自己动手,割茅草,栽木桩,在隧道旁搭起一个草棚,办起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他们在草棚正中挂上毛主席像,两边陈列着毛主席著作和党的“九大”文献。过往群众一到这里,邹前方就和班里的同志一道,把一杯杯开水送到他们手里,热情向他们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组织他们学习“老三篇”,学习“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广大群众风尘仆仆而来,生气勃勃而去,都说这个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是继续革命的“加油站”。
八班驻地附近的后寨生产队,由于阶级敌人的破坏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革命、生产一度上不去。人民解放军应该支持左派广大群众,邹前方又积极建议班里同志主动去担负支农任务,帮助这个生产队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这个生产队的老队长思想跟不上形势,工作不得力。邹前方和班里同志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老队长家里,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一起忆苦思甜,提高了老队长继续革命的觉悟。这个生产队的群众发动得不够充分,邹前方又和班里的同志一起,帮助队里办起了政治夜校。他用自己的津贴费买来毛主席著作,挨家挨户送到贫下中农手里,发动全寨贫下中农,都到夜校学习。在夜校里,他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联系生产队的阶级斗争实际,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大揭阶级斗争的盖子,很快提高了社员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揪出了一个隐藏很深,挑拨干部和群众关系、破坏集体经济的阶级敌人。
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苗岭山区。革命的前进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在邹前方和八班战士的积极参加下,后寨生产队展开了改天换地的战斗,大旱之年夺得了粮食大丰收,从后进队一跃成了先进队。人们谈起邹前方,都说:“他象一团火,走到那里,燃在那里,红到那里!”做一颗永不松动的革命道钉
邹前方一入伍就来到八班,在贵定隧道口的哨位上战斗了整整两年。
这两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如饥似渴地学习我党我军的革命传统,在人民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飞快地成长起来。他既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有踏踏实实战斗前进的革命毅力。他经常说:“解放全人类,这是一个万里长征。长征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要献出鲜血和生命。我要把我的鲜血和生命献给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在八班守护的地段,邹前方经常看到铁路工人,拿个小锤敲打扎在铁轨和枕木上的道钉,细心检查铁路的一切。小小道钉,为什么要检查得这么仔细?他跟铁路工人周必全交谈。周必全告诉他,道钉虽小,作用可大,稍有松动,就会影响列车运行。邹前方很受启发,从中领悟了胸怀全局和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他说:“道钉钉一点,连着一条线。战士守隧道,班班岗哨都和共产主义的大目标相连。我要做一颗永不松动的革命道钉,党把我放到那里,就在那里为革命贡献自己的一切。”
苗岭山区,春夏雨雾多,秋冬风雪寒。邹前方两年来,日日夜夜守卫在这里,为保证列车畅通作出了贡献。他热爱这里的一切,熟悉这里的一切。在他警卫的地段,有多少节铁轨,多少根枕木,他都记得一清二楚。道钉松了,他细心地把它敲进去;铁轨有了毛病,他立即告诉铁路工区。
一个乌云密布的日子,有一个人鬼鬼祟祟来到隧道前东张西望。邹前方立即上前盘问。这个家伙支支吾吾,更引起了邹前方的警惕,马上把他交给原单位的革命群众,原来这家伙是个坏分子。
一个浓雾漫漫的白天,一位老贫农赶猪横过铁路,碰到了疾驰而来的列车,万分危急。邹前方猛冲上前,一把拉出了老大爷。
邹前方在值勤的岗位上,曾七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国家财产和阶级兄弟的生命。在劳动的岗位上,他也是脏活重活干在前。去年夏天,连队党支部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五·七
指示》,决定在山高林密的三班驻地附近办个养猪场。邹前方第一个报名参加突击队。初夏的云雾山,阴雨连绵。抬石头是施工中最艰苦的活。战士们要从几百米深的谷底,踩着泥泞的山间小道,把一块块石头抬上来,如果不小心,还有滚下深谷的危险。邹前方抄起杠子抢着干。
抬石头的任务完成后,上山伐木最苦最累,邹前方又是一马当先。司务长王行邦看到他砍木料时左手不大得劲,上前挽起他那放下的长袖管,发现他左臂红肿得厉害,显然是在施工中受了伤。司务长心疼地说:“邹前方,你为啥一声不吭?……”邹前方却笑着说:“这点小伤算个啥,干革命那能不流点血汗?”
望着邹前方那朴实的笑脸,战斗的劲头,司务长心里非常激动:“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多么需要千千万万个象邹前方这样的坚强战士!”
邹前方入伍两年多,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连队评他为五好战士,团支部评他为优秀共青团员。在荣誉面前,邹前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申请入党时向党组织表达了他的决心:毛主席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毛主席。胸中永远装着共产主义大目标,继续革命的脚步永不停!
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邹前方为人民献身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黔桂铁路沿线,传遍周围的城乡和山村。人们满怀深情,思念英雄,学习英雄。
在贵定铁路工区,工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邹前方和他们一道,在一盏灯光下共同学习“老三篇”,在风雨雾雪中并肩护洞巡道。
在后寨生产队,贫下中农永远不会忘记,邹前方手捧红宝书进山寨,同他们一道高举红旗学大寨,战天斗地夺高产。
在英雄的家乡余庆县,乡亲们永远不会忘记,邹前方一心为集体,一心为人民。在县革委会召开的向英雄学习的大会上,七十多岁的贫农老奶奶田惠英、罗秋容,拄着拐杖来到会场,激动地向人们讲述邹前方从小就热情为贫下中农做好事的许多事迹。他在应征入伍的那天清晨,还象往常一样跑到“五保户”家里,把水缸挑满,院坝打扫干净,劈好柴,生好火,然后才踏上征途。老奶奶热泪纵横地说:“邹前方这孩子,一年到头帮我们做这做那,可他连一口水也没有喝过呀!”
在英雄生前所在连队,战友们更是永远不会忘记,邹前方坚定不移地沿着两个“决议”指引的方向,帮助战友锻炼成长的事迹。他对人总是那样热情爱护,学别人总是那样认真虚心。战士文宁福,家里老人生病,生活有些困难。邹前方走进邮局,用文宁福的名字,汇去了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费。
战士谢士斌,一入伍就在山沟里守隧道,感到有点不带劲。邹前方主动同他结成“一对红”,满腔热忱地帮助他学习“老三篇”。邹前方告诉他:“没有千千万万颗道钉,火车就要脱轨;没有千千万万人坚守平凡的战斗岗位,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不能贯彻执行。我们要象道钉一样,钉在那里,就在那里发挥作用。”
知识青年于利军,入伍后常常流露出“自来红”的思想。邹前方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心,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的教导,摆自己学习毛主席著作,刻苦改造世界观的体会。他说:“道钉不经常进行敲打就要松动,我们不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不能进步。一个人只有„改造红‟,没有„自来红‟。我们要成长,要进步,要革命,就一定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改造世界观,实现思想革命化。”
八班的同志谈起邹前方生前时刻牢记两个“决议”的事迹,都说他的路线觉悟高,是班里的“小指导员”。于利军想起邹前方帮人帮心的精神,更是激动。他说:“邹前方总是把两个„决议‟刻在心坎上,把毛泽东思想送到战友的心窝里,为了帮助一个同志进步,他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为了表彰邹前方同志忠于毛主席,青春献人民的高贵品质,贵州省军区党委决定:给邹前方同志追记一等功。邹前方生前所在部队党委,根据邹前方同志生前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昆明部队党委还作出了关于向邹前方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学习英雄邹前方的活动,正在云贵高原广大军民中展开。
农网改造大显身手
2000年4月, 巩义市回郭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铺开, 杨治武被回郭镇供电所任命为农网改造施工队队长。在这段时间里, 他既是队长, 又是技术员和工程人员。在他的带领下, 全体工程人员顶烈日、冒酷暑, 于当年6月底完成了全镇17个行政村的农网改造工程, 新增和改造变压器20台, 安装入户电能表6000多只, 打了一场漂亮仗。随后, 他又率队入驻巩义市区, 参加了城区电网改造大会战, 以优秀的组织能力和精湛的业务技术, 圆满完成了巩义市电业局安排的各项任务。
不畏难题勇担重任
杨治武凭着一股“牛劲”, 一次又一次地出色完成工作任务。2006年夏, 回郭镇供电所清西1号台区线损率高得出奇, 供电所每次开线损分析会都会提到这个问题。虽然所里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降损效果不太明显。杨治武听说以后, 主动请缨, 于是所长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他处理。第二天, 他找到该台区责任人了解情况, 经过理论分析和实地排查, 判断是线路接地漏电引起的。炎炎烈日下, 电杆被晒得发烫, 似乎在向他示威:“来呀!看你怎么上电杆。”他的“牛劲”上来了, 从该台区变压器的第一基电杆开始, 一基一基地登上去检查。就这样抱着发烫的电杆, 他一连登了12基, 可仍然没有查出接地漏电点。他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古铜色的脸膛晒得更黑了, 有人劝他说:“算了, 别太认真, 查不出来也没有什么丢人的。”他没有理睬, 喝了口水, 又登上了第13基电杆。登到杆顶时, 他突然兴奋地高喊:“找到了!我找到漏电点了!”处理完杆顶引线接地故障后, 该台区的线损率又降低到了以前的水平。
心底无私服务社会
2007年, 杨治武被调到偏远的柴沟村任包村电工。他在村里的广播上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还跑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不管谁家停电, 还是谁家电器出了故障, 只要一个电话, 他就会立即赶到, 所以,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认识他。2008年4月, 柴沟村排灌站在浇地过程中由于机泵老化, 发生了短路故障, 无法使用。接到报修电话, 他从十几千米外的供电所赶到排灌站, 及时排除了故障。为了确保村民安心浇地, 他就一直守在泵房。中午, 当村干部邀请他去吃饭时, 他婉言谢绝了, 只是从小卖铺买了一桶方便面对付了一顿, 这让在场的干部群众深受感动。
由于杨治武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周围的企业也经常找他解决用电难题。有一次, 辖区内一家铝制品生产企业新装了一条生产线, 但是生产出的铝带全是次品或废品。该企业负责人请他帮助查找原因, 消除缺陷。他对生产流程多次观察、分析、研究, 结合以前学习的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知识, 自行设计线路, 编制程序, 成功地开发了一套既能纠偏, 又能自动控制错边的设备, 效果非常好。该套装置成本仅为3000多元, 为该企业节省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为此, 该企业负责人非常感激, 要以重金表示感谢, 被他婉言谢绝了。随后, 这套装置被多家企业采用, 得以推广, 为很多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舍小家顾大家胸怀宽广
杨治武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亲患脑血栓卧床不起, 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也是年老多病。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家人, 家中里里外外全靠妻子一人承担, 所以他一直对妻子怀着一份深深的愧疚。他一家五口至今仍住在总面积不到40 m2的2间瓦房内, 每到下大雨时, 屋顶就漏水。妻子多次催他抽空修房, 杨治武总是那句话:“明天吧, 明天一定修好。”但是他却一直抽不出时间来。万般无奈之下, 妻子只好请来泥瓦匠修理房屋。
2008年5月, 巩义市电业局召开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百日冲刺动员会议, 回郭镇供电所施工队队长的重担再次落在了杨治武的肩上。他根据首批下达的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任务, 放弃“五一”假期和双休日, 率领18名队员奋战在施工现场。施工中, 他坚持“两会”、“两票”, 落实立杆、撤杆和放线、撤线等工作危险点预控。在施工作业时, 他始终强调一句话:“工程质量不能打马虎眼!”队员们宁可苦点、累点, 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这样, 他们起早贪黑连轴转, 提前一个月就保质保量完成了回郭镇电气化村建设任务。
于是,大家把这位男高音歌唱家的名字记在了心里——张承军。
让人惊奇的是,这位出生于1954年的优秀歌唱家,还在台前幕后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学术上,张承军师承高芝兰、温可铮、葛朝祉教授等著名声乐学家,是“中国唱法”的重要研究者;教育上,张承军身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献身于事业,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社会上,张承军担任浙江省政协委员,一直以来都在为文化艺术的繁荣而奔走呼告;此外,张承军还是那位多才多艺,活泼开朗的“超级女声”丁叮(张立)的父亲。
是平易近人的歌唱家、诲人不倦的良师,还是满怀使命感的知识分子、教育有方的慈父?记者专访了张承军教授,希冀走进这位艺术家的感动人生。
师生情:承载传统
见到张承军教授是在杭州京杭大运河的河边,骤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一反杭州三伏天的闷热。还未开口,张承军先哼起了《船工号子》:
“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罗。
高峡风光看不尽哪,轻舟飞过万重山哟。”
悠扬的歌声回响在古运河之上,凝重质朴、意蕴丰厚。谈及“师生”这个话题,张承军眼中显露的,是对师长敬重的恭谨和对学生关爱的柔情。他说:“我们的艺术就像这长长的运河,而我只是这其中很小一段,我的成就来自于上游师长的教诲,而我的责任是把这些学术价值和艺术观念传承到河的下游去。”
张承军的童年是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度过的。尽管炮声已杳,硝烟散尽,但那些激越、亢奋的信念,那些艰苦奋斗的传统,仍时刻激动着他幼年的心,给他以潜移默化且绵绵不绝的影响。“人民群众是我的第一老师。”这是张承军常说的一句话。
张承军的母亲是朝鲜族人,能歌善舞,她经常劝勉年幼的儿子:“长大后,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张承军问母亲:“什么叫有出息的人?”母亲告诉他:“心里装着人民的人,对人民有用的人,比如科学家、工程师、歌唱家,就是有出息的人。”那时的张承军对科学家、工程师没什么概念。但母亲的歌声为大家带去的欢乐,却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唱人民的歌,唱人民爱听的歌”,这是张承军幼时便立下的志向。母亲,是他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1972年春,张承军进了在四川南充歌舞剧院,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文艺舞台生涯。余杨、高芝兰、温可铮、葛朝祉、周大风,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曾在艺术上给予过张承军教诲和点拨。张承军说,那些德高望重的师长“给予我的教育不仅是唱歌的技巧、声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回馈祖国,怎样体现音乐的价值。这些比书本上知识更重要一千倍、一万倍。”
张承军从师长那里学到很多,但他却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的学生。2000年10月,张承军开始担任杭州师范大学声乐教授,正式走上讲台。一转眼,就是9年。听过张承军课的学生们,对老师都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敬。“张老师上课从来都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他多年的演唱经历进行教学,很生动。而且张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德’,‘德艺兼备’是他考评学生的标准。”学生们这样评价张承军。
在“我和我的祖国”演唱会上,与张承军同台亮相的还有中国东方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胡雁和浙江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旋。两位女歌唱家深情的歌声同样打动了众人,而她们,也是张承军的学生。当两人齐齐向张承军鞠躬,感谢老师培育之恩的时候,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项蓉、余欢、张晓连、陈亚洲、严佳、周凌洁……这一长串如今活跃在国内舞台上的青年歌手,都出自张承军门下。
父女情:言传身教
如果说张承军桃李遍天下,那么在他诸多学生中,有一个女孩无疑最让他骄傲。
这就是化名“丁叮”、曾在“超级女声”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张立,张承军唯一的女儿。
说到关于女儿的话题,张承军满脸幸福,他的话匣子就这样被打开了。
他回忆说,在张立上小学一年级时,《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则关于中日小学生夏令营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一场关于中国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也给了张承军极大的启迪。
此后,张承军一直把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考试成绩之上。他说,课业成绩、公德意识和个人修养、独立生活和创造能力,是教育孩子不可偏失的三大要素。多年来,他一直给女儿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生活琐事能不管就不管,在不违反大前提的情况下,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2005年,张立报名参加了当时红透半边天的“超级女声”,为了不让父亲知道她参赛的事,张立在报名时用了艺名“丁叮”。原本只是打算去“玩玩”的她,没想到一举就进入了杭州赛区50强。当时,张承军一位同事在电视上看到了张立的身影,告诉张承军说:“哎,电视上那个丁叮很像你的女儿。”张承军一问,她才把参赛前后的事说了出来。
面对当时青少年狂热追捧的“超女”舞台,张承军只是淡淡地告诉女儿:“这只是一次有演唱色彩的娱乐活动。娱乐和艺术还是不一样的,艺术家成材,是不能期望一夜成名的。”从这之后,张立一直抱着非常平和的心态去参赛,当作是参加一次表演实践,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超女”比赛前后,她交了很多新朋友,也历练了许多人生经验。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正当其他“超女”们还在流连这个充满了声色的“快餐式舞台”的时候,张立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继续深造。2007年,张立远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她又开始在澳大利亚纽卡所大学学习,“双硕士学位是我的目标。”张立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张立加入了护送奥运圣火在堪培拉传递的队伍,这位秉持着和平理念的中国年轻人,身在异域,不忘祖国,赢得了国内很多亲朋的喝彩。后来,她就此事写的文章《火红堪培拉,炽热中国心》,发表在国内的报纸上。
祖国情:引吭高歌
“如果你知道世上有多少苦难,你就会珍惜每一点甘甜。如果你心中有远大的理想,你的面前就没有困难。如果你想品尝成功的喜悦,你就会充满自信勇往直前。”
这是张承军写在钢琴架上的一段话,也是他为人从艺的座右铭。
探寻张承军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歌唱祖国,颂扬人民”是他生命的主旋律,也是他心中最远大的理想。
说到这理想的由来,张承军眼里满是对故去的追忆和对信念的坚持。
那年,张承军初中刚毕业,又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他来到大巴山的仪陇县插队。繁重的体力劳动,贫困的物质生活,变幻的政治气候,使他陷入了迷茫与困惑。一个深秋的中午,他披着蓑衣、扛着锄头上山挖薯。为了一泄胸中的郁闷,他开口唱道: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歌声一出,烦恼顿解,他便接着唱了下去。唱了一支又一支,唱完革命歌曲,再唱京剧样板戏。当他觉得有些累了,准备找块石头坐一坐时,才发现他身后已站了一大批人,原来乡亲们已上工多时,全在聚精会神地听他唱歌,秋雨淋湿了衣衫,也无人走开。
文章标题:”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共青团----学院分团委 “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团中央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有关精神,响应校团委发布的关于在全校共青团组织中开展“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的通知,我院开展了
以新团员入团宣誓、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为主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的实施及成果
1、重温入团誓词,加强团员意识
团员意识是团员思想政治素质的
集中体现,是团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思想基础。开展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是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通过开展入团宣誓仪式,让新团员了解活动仪式,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增强了他们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意识。
此次仪式是于---------在--------------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各班团支书及优秀团员以及11名新团员。宣誓仪式在激昂的中国共青团团歌歌声中拉开序幕,由-----------------------领誓完成了入团宣誓仪式。之后由团员代表-------同学发言。最后,团委书记----------师发表讲话,讲话中指出: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先锋队,共青团员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加入这个组织是光荣而神圣的。同时开展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是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
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广大团员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团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加强了其理论素养,时刻提醒着广大团员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2、组织各班开展团日活动,丰富团员生活
团员作为中国共青团的主体,加强其团员意识及理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班通过开展形形色色的主题团日活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广大团员进行教育。
-------------,是我院各班团组织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时间。他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把团日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座谈会、演讲赛、讨论会、先进事迹报告会,内容以加强团员意识为目标,涉及社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爱国思想教育到大学四年的目标,从抵制日货到服务西部,从实处指出要在奉献中实现
自身的人生价值。
1)----------举行的“---”演讲比赛,采用了配乐演讲、朗诵等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个人价值问题,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谈奉献,而不仅把它看作空话、大话。
2)----------召开的名为---------------的座谈会,互动性强,内容更贴近生活。并特别讨论了“---------”,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设想。
3)----------班“-----------”的团日活动,形式新颖,在当代纷杂的社会不忘历史,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状况。
有关本次团日活动的报道,已由我院记者团以“青春献祖国”团日活动系列报道刊登在学生工作简报第三期。
3、搜集优秀团员事迹,鼓励先进个人
优秀团员是团组织中的精英,做好先进个人的模范作用,可以使团组织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通过在全院范围内搜集校级、院级优秀团员的先进事迹,挑选其中较为突出的先进事迹刊登在------------简报上。做到了很好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1)-------------,组织策划交谊舞大赛并取得二等奖,带领班级荣获“校优秀班集体”、“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个人荣获“优秀班长”、“优秀实践个人”。
2)-------------,在担任班长期间顺利完成学院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好班内活动,在院交谊舞大赛中夺冠。
3)-------------工作认真负责,行事干练,极具魄力,组织班内的各项活动,成果显著,得到全班同学的公认。
四.活动总结:
(上台,向主席台鞠躬,再面对观众鞠躬)
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热血沸腾的同仁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2号选手,我叫 * * * 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12.9—青春献祖国》。
(平静的音调)曾有许多救国的故事,还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也曾有多少力量,将历史之河击的波涛汹涌;还有那一代代年轻的面孔,他们心底的青云之志。(升调、高昂)“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渐快)12.9把救亡图存的呼声达到了一个及至,那个浪,那个呼声,那些战争的硝烟,那些烈士们的鲜血,已被时间这条长龙缚上面纱,但他们的光彩依旧,他们把爱国这概念图的熠熠生辉。(稍停)
(语速减慢、平调)是啊!重若浩瀚的苦难,艰辛坎坷的路途,已把无数战斗者的脚板磨平;多少历史的重任,也把无数英雄的.肩膊压弯。
(沉痛的音调、低沉)那个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些悲痛的岁月啊!(渐升)那些革命烈士和年轻的朋友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为我们铺成了一条平安中国的宽阔坦途。我们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回想那旧北平大学里的环境,我们的思维,还能抑制我们的行动么?(高潮)当然,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了解过去,了解咱中国的那句古话:“人,不能忘本。”
(沉痛的音调、低沉)我们谁又想过,历史到了今天,我们会怎么样做,而现在的我们又在怎么样做?(深情的疑问)我们缅怀12.9勇士,就这么简单的缅怀么?同样是大学生,一个头破血流,为国而战,而另一个打扮时尚,染着个性的发色;同样是青年一代,一个救亡图存,饥寒交迫,而另一个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的生活,还嫌弃父母给的生活费远远走不到同学的前列。这是不是事实,如果是,请以最热列的掌声肯定,好不好!(小高潮)
(大声的)纪念12.9,青春献祖国,多少事实已成为久违的故事,多少朋友,只能被铭记在历史册上。看看这生活,看看这历史吧!亲爱的年轻朋友们!
(静静的,温柔的)到我的演讲完了以后,我希望大家的掌声不是送给你身边的我,请和我一起向那些12.9的勇士们致敬吧!
——09生科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09生科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征程。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青年站在时代前列、用青春谱写辉煌、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历史。一个强大的新中国,是几代人用青春铸就而成的。五四运动至今,一批批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批批优秀青年紧跟着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止,“永远跟党走”!高中时代,我们总会听老师说起大学里的趣事。那时候的我,对大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听着别人的故事,追着自己的梦。我每天奔波与三点一线之间,却无怨无悔。高中的三年是我最踏实最奋斗的记忆。
通过不懈的努力,在2009年我们终于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大学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进入大学,就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我对这个新环境充满了好奇。在这里,有各种社团、协会,我有了更多的自我支配时间。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之下,我的视野也拓宽了。我很高兴也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
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现它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精彩,高中
养成的学习习惯已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抽象的理论、深奥的专业知识、课堂上老师蜻蜓点水般的讲解和同学们的“不知道”都使我无措;专业技能的缺失令我焦急,学习压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压力使得我苦闷茫然、疲惫不堪。失败是家常便饭,付出的似乎并没有回报。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为之奋斗多年的象牙塔吗?不!这并不是大学的全部!
消极,只是因为心中缺少阳光。只要相信,在这里我也能够创造奇迹。我们向前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在接近梦想;我们所洒下的每一颗汗水,都在灌溉成功!所以,我决定重新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之下,我终于知道了在大学里应该如何学习。经过了不断的调整和尝试,我的进步越来越大。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来?又将以怎样的姿态从这里走出去?
当我漫步在王城古老的阶梯上,看着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在独秀峰下开辟的读书岩时,我就告诉自己,大学培养的人才,担当的是经邦济世的重任;当我反复吟诵着“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这一校训时,我就告诉自己,我们来到大学,不是为了以后能够适应社会,而是为了能够引领时代风骚!当我看到头发花白的教授依然努力研究时,我就告诉自己,站在大学讲台上的,是一批献身科学、献身教育的大师!当我看到许多同学伴随着闭馆铃声而涌出图书馆时,我就告诉自己,这里从来不缺少拼搏的力量,这里一直孕育着人生的辉煌!
我怀着满满的热情来到师大,并亲自把它倒空,然后用执着的梦
想和火热的青春把它装满。纵横学海,乘风破浪,找准目标,勇往直前,坚定信念,自勉争先!此刻、此地、此身,我为梦想而来!我为不负青春而来!
时光在我们的身上刚刻下“跨世纪”的印记,党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责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能推卸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有一种别样的豪情和荣光。我们的祖辈,他们的使命是使中国站起来;我们的父兄,他们的使命是使中国富起来;而我们的使命,是要使中国强起来。
使中国强起来,人生的理想寄托于此,人生就不会灰暗沮丧;使中国强起来,青春的创造能铸造于此,青春就塑成了永恒的雕像。
深思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应用实际的奉献精神,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永远跟着党走,积极地成为她的一员,为她注入力量,为党为人民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生!
从苦难到希望, 他经历了人生最残酷的生死竞速;从挫折到顽强, 他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从创业到机遇, 他燃烧起了青春的创业使命。
1990年仅两岁的王福如不幸烫伤, 烫伤面积占头面部的80%, 家庭的贫穷使他瘫痪在家与天搏命、与死神抗争。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 虽然他头面部疤痕密布, 头盖骨两处凹陷, 耳朵烂掉了, 左眼失明了, 但是这幼小的生命总算以非凡的毅力迈过了生死大关。生命在不断的延续和强大, 让所有人都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求学路上, 王福如每天都要忍受小伙伴们指着他的脸叫他“疤面鬼”等绰号的挖苦取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他为了考上大学, 用四个月的时间将因病落下一年的课程给补了回来, 但是由于用眼过度险些导致唯一的右眼失明致使高考意外落榜……世俗的眼光、病痛的折磨、前途的波折, 这所有的打击和磨难, 最终成了他身上“坚强”二字的注脚。2008年他通过不懈努力, 终于考上了福建农林大学。
刚进大学同学们对王福如不了解, 都因为他的外貌, 有些怕他, 他却落落大方地向大家介绍自己阐述他的梦想, 展望未来, 还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的竞选。他开朗的性格渐渐感染了周围的同学, 大家也慢慢喜欢上这个乐观向上的残疾人。
对于王福如而言, 大学无疑是个可以尽情实现梦想的地方。进入大学伊始, 他就一头扎进图书馆, 学习各种农业知识和管理知识, 拜访专家学者, 请教学长学姐, 早早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 组建创业团队, 正式为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
大学第一个学期, 王福如丰富了自己在高中阶段提出的“三色旅游”的内涵, 在学校有关专家、上杭县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 注册了上杭县新元果业发展有限公司, 并顺利地完成当地的旅游规划文本编制。如今规划方案正在他的创业园中逐步变成现实。
王福如通过整合各方资源, 在学校成立了一个创业团队, 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 为人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有机农产品。他不断地宣传发动,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纷纷加盟他的创业团队, 他主持的创业项目在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王福如生长在革命老区将军之乡才溪这个闽西英雄的红土地上, 浸染于福建农林大学服务“三农”的深厚底蕴, 他有个更大的梦想, 那就是要尽自己所能, 为农村、为农民做更多的事。在大学他每年组织“新农人服务团”, 带队下乡搞调查, 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 为当地农民免费发放生产资料等。他们的支农、惠农服务被中央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团中央网站、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媒体的关注, 报道50多次。
2010年他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正式申请了农民合作社, 还参与组建了上杭园艺协会和才溪脐橙协会。目前与他进行企业合作的农户有20多家, 通过公司的营销, 才溪的脐橙产值达到500多万元, 使得当地农民的脐橙不仅不愁卖不出去, 还比以往价格高, 收入更是翻了一番, 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致富。
2012年王福如本科毕业, 身边的残疾同学一直抱怨难找。对于残疾大学生处于就业难和创业难的两难境地, 他萌发了组织这些残疾大学生共同创业的想法。随后在上杭县残联的支持与帮助下, 他带领8名大学生 (其中5名残疾大学生) 共同创办了上杭第一个残疾人大学生 (青年) 创业园, 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新模式。创业园在成立之初, 大家一致选择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
靠着“听党的话, 不怕牺牲, 艰苦奋斗, 敢创第一”的才溪精神, 在创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战, 王福如已成为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 创业园成为科技示范基地, 创业园共吸收了残疾人26名, 加入合作社的有残疾人63人, 农户32户, 辐射带动残疾人及家庭200多人 (户) ;免费举办残疾人种养殖技术培训班、蝴蝶工艺品培训班8次, 培训学员500多人 (次) ;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2次, 培训农村青年100多人 (次) 。为当地残疾人、农民和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贡献力量, 得到上级党政和社会的赞誉, 他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执著于声乐艺术,特别是注重从生活中、从群众中汲取养分,使得刘秉义这个“洋美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声乐作品,如:《我为祖国献石油》、《回延安》、《沁原春·雪》、《我为祖国守大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他既擅长演唱著名的歌剧选段和艺术歌曲,又能以娴熟的技巧、细腻的手法,表现中国创作歌曲和民歌,是一位能掌握多种艺术风格,演唱曲目十分广泛,从群众中来又能到群众去的歌唱家,他先后获得了“荣誉石油工人”、“荣誉伐木工人”、“荣誉建筑工人”等称号。
刘秉义老师回忆说:“《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是大庆人写的,原汁原味,在东北就唱起来了,我唱的时间最长,1964年写出来,我当年就唱并录了第一版唱片,到现在唱了50多年。我下基层比较多,在学校时就这样,上街头宣传土改,舞台就在群众当中,非常熟悉这种交流,只要一上台,就能和观众团结到一块儿,不像现在有的演员和观众‘两层皮’。这么多年不间断地下基层、参加各种群众文艺活动,已经养成了很自然的习惯,永远不知道什么叫‘距离’。”
笔者问道:“你的演唱好像具有一种洋为中用、将‘美声’变成老妪能懂的大众歌曲的本事?”
“一语道破,这就是我的宗旨!美声唱法是从国外传入,有他们的文化、习俗烙印,我不久前刚从德国、比利时、荷兰回来,这种感受更深。对于他们,只有美声和后来的流行音乐,非此即彼,传统或流行。而中国的情况复杂得多,光戏曲就多少种?作为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外国人一辈子也研究不透,美声对于我们,只是浩瀚音乐中很小的一粟,要想让中国老百姓喜欢它,必须融入中国的土地,融入我们的文化底蕴,老百姓不管你什么唱法,只管好听。通俗音乐的最大优势是互动、参与,音域不怎么高,有麦克,也不需要多大音量,什么都能唱。你别说它低级,它的广度你比不了。观赏艺术吃功夫,像芭蕾舞、歌剧、钢琴,观众坐在那儿欣赏,想参与,得练,不可能很快就学会。”
对于如今某些唱美声的年轻演员难以像以前那样与观众产生共鸣的问题,刘秉义认为主要是演员和生活、和观众有了距离。
“首先要有生活,为了唱好《我为祖国献石油》,我真和石油工人‘滚’过,每次演唱,我都把自己当成石油工人。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石油工人,当年跟铁人王进喜一起从玉门到大庆。他的词,你捏不出来,全是工人的语言。唱《井冈山》,我看了很多文史资料。再有,光自己喜欢不行,作为声乐工作者,还必须让听众也喜欢,光模仿外国人,多像也没用,太没出息了!甭唱高调,光说服务对象,十几亿观众,哪个国家有?你生长于斯,不解决你的艺术如何被你的听众接受的问题,这辈子不是瞎干了吗?被专家认可,被群众接受。前者是技法,后者是生命。”
刘秉义的演唱不仅深受几代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且也得到了全世界专家的认可。一次,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吉来中央乐团讲课,刘秉义向大师提了一个问题:“许多人说唱美声必须用外文,用中文唱不好。我用意大利文唱一首,然后再用中文唱一首,都是您非常熟悉的,您比较一下,看是不是用中文就破坏了这种唱法?”
“我这等于是叫板,不仅是向吉诺·贝吉,因为这在音乐学院是多少年都无人驳倒的观点。可我一直不这么认为,只能说用外文好唱,因为美声唱法是从那种语言中出来的;而把中文和外国唱法结合起来,需要功夫,你得学习中国戏曲,像京剧、京韵大鼓、单弦,我都学过,里面有很多学问,比如字和音的结合问题。吉诺·贝吉非常高兴,听我用意大利文唱完第一首歌,说:‘来中国第一次听到这么好的歌声。’还问周围的中央乐团的学生:‘你们有这么好的老师,怎么不好好学呢?’我接着用中文演唱《斗牛》,他都演过的,看会不会改变这种状态、变得面目全非。吉诺·贝吉说:‘没听出由于用中文演唱而与第一首歌有任何差异。’这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吉诺·贝吉可不得了,好多一流歌剧演员都是他的学生。我就是想证明:用原文唱,是为了原汁原味。但作为生活中欣赏的艺术,老百姓怎么办?让他们永远听不懂?如果唱外国歌必须用外文,那可苦了观众!”
刘秉义当选第10届全国政协委员后,既要参政议政,还要参加各种公益眭质的演出,他曾担任中国歌舞团艺术指导,虽然不坐班,但一年中有大量时间是到基层演出。“绝不离开一线,决不离开最普通的观众!有一年,文化部给了个任务,到甘肃扶贫,这事我爱去!我70多岁了,还能参加演出,主要得益于三条:爱运动,经受过严酷环境的磨炼,身体素质好;科学的发声训练,也是健身的要诀;再有就是想得开,不钻牛角尖儿。”
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 青春献祖国 活动背景: 为庆祝建党90周年,进一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团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90年来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重温党的历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我系分团委的号召下,我支部决定策划开展永远跟党走 青春献祖国的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永远跟党走 青春献祖国的团日活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我支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能够在本职岗位上按照党的要求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活动意义: 通过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团员青年们用自己的方式提前庆祝建党90周年,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团日活动。活动内容: 开展党旗引领我成长;
开展英模精神驻心中;
开展红色精神代代传;
开展党员导师伴我行;
开展唱支红歌给党听 ;
开展红色微博传心声;
开展红色电影进校园 ;
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 ;
活动流程: 1。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专题教育活动;
2。学习双百人物,开展我最崇敬的共产党员活动; 3。寻访红色足迹、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实践活动;
4。聘请优秀共产党员作团支部的人生导师活动;
5。红歌大家唱活动;
6。用红色微博寄语党的生日活动; 7。观看爱国影片活动;
8。团支部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时间:xx年06月30日 晚7:009:00
活动地点:z06045教室
参加人员:管理工程系107094班全体(44名)
负责人 管理工程系1070944班班委
1070944班团支部
——工商管理系“活力团支部,青春献祖国”团日活动系列报道 围绕我系团总支4月份团日活动主题——“铭记历史追遗风,畅想未来展风采”,全系各团支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5月5日中午,2010年度“活力团支部,青春献祖国”4月份团日活动交流会在晓庄校区北教学楼302教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由团总支巴佳慧老师主持,各支部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了团日活动风采,现场气氛活跃,交流热烈。
交流会上,各支部首先结合照片、视频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四月份的团日活动成果,交流了自身体会与经验教训。其中,09商务管理团支部“传承文明”南京博物院之行,揭开该支部本月系列团日活动的序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振作,奋发,坚持,顽强。大家彼此承诺,传承这千年不朽的文明,将闪耀千年的智慧之光点得更亮,并且照亮未来。09物流管理1班、09商务管理与09导游团支部联合开展“放飞梦想”团日活动。活动立足“青春”主题,将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其中,旨在展示新一代大学生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第一环节——青春的梦想,在歌曲《最初的梦想》与诗朗诵《青春》的气氛感染下,同学们用朴实又不失幽默的语言畅谈了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与对未来的憧憬,大家分享着儿时的梦想和现在的理想。第二环节——青春为志,服务为愿,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我系青协一系列的活动留影,红马甲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屏幕上,志愿者们也纷纷上台表达了自己参与多次活动后的感想。
09连锁经营管理团支部开展号召绿色青奥我先行的“低碳环保”团日活动,鼓励同学利用身边的废弃品,制作具有实用价值或装饰价值的手工作品,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加入保护环境的队伍之中。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展示中,巴佳慧老师结合个别案例强调,开展团日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思想性,把团的精神和思想贯穿到活动中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共青团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才能达到“团员受教育、组织显活力”的目标。
五月份,我系党总支、团总支将承办院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团总支也将紧紧围绕这一活动主旨,开展“与青春同行,与健康同行”团日活动,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放飞梦想”。
【青春献祖国】推荐阅读:
《青春献祖国》12.9演讲稿09-13
演讲稿: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06-09
青春奉献给祖国10-20
用青春报效祖国征文09-27
歌唱祖国青春演讲稿11-06
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06-20
青春献信合10-15
我为工作献青春09-28
为教育献青春演讲稿09-15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