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精选8篇)
摘要: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设计学派。这一学派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2.计划学派。计划学派是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3.定位学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定位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4.创意学派。创意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5.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
6.学习学派。学习学派与以往学派的不同在于,它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7.权力学派。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政治因素。
8.文化学派。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胈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
9.环境学派。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要特别关注环境因素。
10.结构学派。它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由其他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10种战略学派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尽管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以及稍后出现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把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而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
(四)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关注企业外部——关注企业内部——关注企业外部;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8.美国的一些激进派战略研究人员提出了“停止做战略,开始做决策”的观点,认为企业战略的具有不能适应现实的先天不足,应以科学的重大事件决策流程代替企业的战略规划。这种说法尚未形成主流,但有可能将战略管理理论引入新的阶段。
(五)科学管理阶段
5.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1.通过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制定出各种工作的标准操作方法。2.通过对工作工时消耗的研究,制定出劳动的时间定额。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按标准操作法对工人进行培训。
5.进行计划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工等。法约尔在191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工业和一般管理》,1918年创办了“管理研究所”,把管理分解为5个职能,即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并提出实行管理职能的14条原则。具体内容是: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5.2 科学管理阶段的经典案例
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与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推行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1910年,福特开始在高地公园新厂进行工厂自动化实验。他率领一群高效率的专家,检讨装配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试验各种方法,以求提高生产力。而他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利用甘特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造了世界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1914年,福特宣布8小时日工资为5美元(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工资标准),这个报酬是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福特想:这样,制造汽车的工人就能够成为汽车的拥有者了。5美元一个工作日的消息一公布,大约有数万人不顾冰冷刺骨的天气,涌到福特的海兰公园制造厂申请工作。亨利·福特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独特的汽车生产线和为大众服务的经营理念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从此,美国成了汽车的王国。
(六)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七)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任务
7.1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前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经济责任,管理只是一种封闭的生产型管理。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首钢的“投入产出总承包”,海尔的“日清日高管理法”,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等,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阶段,缺乏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7.2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任务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任务是:
1.对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创造出的许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有许多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对其作理论上的总结,既是对我国企业管理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贡献。
2.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许多经济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应用时必然脱离实际。我们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站在中国的土壤上观察问题,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己任。
3.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 企业管理基础[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李 光 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J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3)。
[4] 陈晓红,李 涓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J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2)。
[5]陈佳贵主编 《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6]张兰霞 《新管理理论丛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7]郭咸纲 《西方管理思想史》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8]张滨生 “综观各派管理理论看管理未来的发展-论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 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 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 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 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 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 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 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 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 尤其是垄断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 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 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 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 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 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 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 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 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 在所有变化中, 都贯彻一个理念, 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 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 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力理论, 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 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 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 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 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 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 (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 的有限性, 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 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因此, 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 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 而是向多元发展, 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 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 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 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 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 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 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 历经“数个世纪”,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 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 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 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 包括雇员福利 (抚恤金和保险计划) 、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 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 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 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 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 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 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 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 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 迄今为止, 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 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 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 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 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 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 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摘要: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企业不断获得更加自由能力的过程。从自由的视角, 企业理论的发展被看作是从对一种能力的研究转向另一种能力的研究, 即作为传统企业理论的经济力理论向现代企业理论的社会力理论发展。社会力理论如何从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成更加一般的企业理论, 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从而完善社会力的构成。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邓修权, 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
[3]卢让林, 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
[4]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 1994, (7) .
[5]徐传谌, 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的理论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
产权理论的局限性
产权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产权明晰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诚然,通过产权变动可以生成、启动企业内部的利益激励机制,有可能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努力水平与企业绩效,但产权变动只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下面,从学理和实证两个方面,说明产权理论的不足。
从学理方面看,首先,企业的绩效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归因。其可察变量如资本利润率、企业成长和增长速度、市场份额、全员劳动生产量、产值、成本、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等,而以上变量的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维而是多维的。企业的绩效除了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外,还受到不少非经营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响。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制下,由于企业目标多元化和行政指令的干涉,导致激励不准确、不规范、不公平以及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等等。一般来说,企业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关系的统一,企业绩效由企业生产力、企业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竞争关系这三大系统因素共同决定。其中,企业生产力是包括企业资源禀赋和各种能力的集合,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内因和核心;市场竞争因素是企业绩效改变的外因,发展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的作用,可以促进企业绩效也可能起反作用。企业经济关系主要是由产权派生的有关企业资产的权、责、利关系,其主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是生产成本。客观地说,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理顺企业经济关系(亦即理顺产权)与塑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提高企业绩效的确非常重要。但经济关系和竞争关系毕竟都是外因,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出路还是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力。产权理论强调产权明晰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夸大了产权作为企业经济关系在提高企业绩效中的作用,颠倒了决定企业绩效因素系统中的内外因关系。
其次,产权理论认为,资产被私人拥有后便有了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保证了资产及资产带来的收益不被资产拥有者以外的其他人侵占,资产拥有者有一种“资产关切”的内在动力。相反,当资产不具有排他性时,就有人通过“搭便车”去享有资产,从而使公共资产过度使用,甚至流失损毁。然而,若对资产关切的成本高于其现实收益和预期收益;或在商业交易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非资产关切”带来的收益大于“资产关切”带来的收益,资产拥有者往往可能改变对其资产的关切行为。换言之,即使企业产权清晰,出于追求商业交易的动机,资产拥有者也可能违背道德约束而做出对资产关切的逆向选择。因此,产权清晰并不能绝对保证资产会被关切,即“产权清晰导致资产关切”成立是有条件的。
第三,产权理论认为,占有剩余利润是资产拥有者追求效益的基本激励动机,企业家对剩余利润占有份额越多,企业提高效益的动机也越强。然而,现代经营者不仅受到剩余利润(包括股权、债权、红利、奖金)的激励,还要受到控制权收益的激励。这里,控制权收益是指除剩余利润外经营者的所有收入及从企业开支的消费。因此只强调剩余利润激励动机是不完善的。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具有成果无形性、效果的间接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投资倾向和决策偏好等“内涉变量”产生的效益,囿于信息、时间、空间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的限制,很难直接、及时和准确地通过“显示参数”(比如股价)加以衡量;而由控制权带来的权威、成就感、心情的愉悦、良好的自我感觉和现实好处,却是直接和及时的。因此,相对而言,控制权收益激励效应大于剩余利润激励效应,至少在短期内如此,而且控制权收益越高,经营者就越珍惜他的控制权。面对市场竞争,经营者最理性的选择是努力工作提高绩效,避免丧失控制权。所以,用剩余利润占有理论来解释经营者的努力投入程度与效益改善,必须有一个假设前提—“给定市场竞争与控制权收益”。
第四,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由单人业主制,向合伙制再向公司制方向演变,企业产权归属将出现多元化、公众化、证券化、混合化和虚拟化的趋势,企业产权归属不是变得更为明晰,而是变得更为模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和网络化将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成长和竞争最根本的依托,成为战略资源和第一资源,这将极大地动摇传统产权的根基——“资本位”。“资本位”将让位于“知本位”,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第五,产权理论主要解决了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激励问题,但没有涉及精神激励。然而,激励被认为是通过激发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以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除了物质利益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企业的经营者和高管人员而言,当他们在物质上已经能过一种体面生活的时候,工作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挑战性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和精神愉悦,以及在使命感、责任感驱动下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心灵升华,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更具本质性。事实上,激励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不仅成为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前沿研究领域,而且日渐超越作为一种“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范畴,进入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这一更多涉及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领域。
再从实证方面看,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所以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可事实如何呢?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国家,在私有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创新和发展。1997年,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和帕克(Martin & Parker)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检验和广泛比较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与产权的归属变化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同一时期(1996年),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泰腾郎(Tittenbrun)分析了85篇有关产权与效益的经济文献后也发现: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有关,即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综合研究和实证表明,在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中,企业激励机制得到了改善(Vicker,1996),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产权改革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改变了企业治理机制。但是,改变产权不等于企业治理机制就一定会向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的方面转换,市场竞争才是企业治理机制向效益方面改善的根本保证条件。竞争会迫使企业改善机制,提高效益。
超产权理论的突破
针对产权理论的不足,泰腾郎(1996)、马丁和帕克(1997)等学者,以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超产权论(Beyond Property-Right Argument)。他们认为超产权论比私有化产权论更具理论的内在逻辑性与实证解释的说服力,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产权论的基本观点。超产权理论认为,利润激励与经营者努力投入未必存在必然的正向关系,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的作用。超产权论把竞争作为激励的逻辑起点,其依据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Vicker,1996)。竞争理论具体内容有四部分:竞争激励论、竞争发展论、竞争激发论与竞争信息完善论。这些竞争理论不仅为超产权论发展“竞争激励”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还为把企业治理机制从产权中分离出来提供了逻辑依据。市场竞争给企业创造“生”与“死”的择别,在这个择别面前,不管所有者是谁,只要企业想要生存发展,不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就得改善企业治理机制,不管是行政治理机制还是商业治理机制。这种选择的最终发展结果,导致企业治理机制与效益趋同。否则,治理机制差的企业就会被淘汰。依此逻辑,在考虑竞争因素后,市场进化的最终效应是,治理机制不受产权归属所决定。这契合了法马(Fama,1980)所说的“企业产权归属对现代工业企业并不意味着什么”。不过,这种长期结论并不排斥产权影响治理机制的短期结论。因为在短期中市场竞争尚未达到均衡态,企业之间仍存在着机制与效益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受产权归属或其他因素所影响,但这种差异终将被竞争消除。
超产权论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企业治理,二是竞争理论。企业治理主要包括信息非对称下的合同激励机制理论、信息非对称下的经理聘选理论、监督机构和产权结构等。
竞争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竞争激励论。它是除了利润激励之外的隐含激励,也就是由竞争诱导的激励。其动力源有三个,分别为信息比较动力、生存动力和信誉动力。二是竞争激发论。企业之间利益的对抗性、信息的非对称性及潜在违约性(短期内的违约利益可能超过长期的践约合作利益),这三个要素激发了竞争。三是竞争发展论。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份额的变化与绩效的相关程度就越高,这种环境下最利于锤炼企业的发展力,真正优秀的企业由此脱颖而出。四是竞争信息完善论。通过比较竞争促使信息产生,以便于企业所有者或经理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超产权理论的主要突破有以下几点。
◎ 超产权论拓展了产权论对企业绩效决定因素分析的视野,丰富发展了产权论。产权论只阐明了产权激励(实践上表现为利润激励)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超产权论不但概括了这一关系,同时还发展了竞争激励和企业治理机制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市场结构与企业产权制度及由此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结合起来,分析企业绩效,将产权论的企业产权制度系统拓展到市场制度系统。超产权论较之于产权论,在解释企业绩效方面更具有内在逻辑和现实感。就此而言,超产权论是一个理论上的发展和进步。产权论中的产权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刺激经营者尽职勤勉。市场竞争对于产权激励,具有放大倍增功能。竞争越激烈,利润激励刺激经理努力与投入的作用也越大。但需指出的是,超产权论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权、竞争和市场的均衡发展,三者缺一不可。市场发育的程度和产权明晰的程度这二者本身也要相互匹配。中国和俄罗斯的改革进程印证了这一点。俄罗斯的改革采用休克疗法,一步到位实现私有化,按照产权理论应该很有效,但市场本身未发展到相匹配的程度,所以效率很差。中国的乡镇“草根”企业,产权模糊说不清楚,但很有效率和竞争力,就是因为它与当下中国的市场环境相适应。
◎ 超产权论阐明了自然人私有企业和公共企业,孰优孰劣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解释了今天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指出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在由国有国营向国有商业化、公共私有化转化的同时,更致力于打破垄断创造竞争。而依据产权论,自然人私有企业是激励机制最完美的形式,产权私有化曾一度被视为解决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良方。但现实表明此方并非良策,问题也并非如此简单。俄罗斯的全盘私有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反而使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西方同样不乏大量产权私有化的企业,其中绩效不佳的公司并不鲜见,爆出财务丑闻的安然公司就是一例。可见,产权与企业业绩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和帕克研究发现,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之后效益改善不明显,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竞争。田国强(2000)的研究亦表明,企业的产权安排要受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约束。他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具有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好于民营企业这一现象。
◎ 超产权论阐明了竞争的作用。超产权论指出,竞争具有激励努力、完善信息、发展企业和进化市场四大功能,竞争是改善企业机制和提高企业效益最根本的保证。竞争不能保证每家企业都能生存,但能保证最有效益的企业得到发展。靠利润激励去驱动经营者的努力,必须要有竞争市场作为前提。在短期内,通过产权而迅速改善治理机制是有积极意义的,变动产权是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手段。但是,企业持久成功取决于治理机制能否不断改善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基本力量就是引入竞争。超产权理论和竞争理论强调的一个基本政策含义,即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具有公信力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体现在市场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上。就中国现在的情况看来,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在改革中可能更紧迫一些。没有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市场,其竞争是不会充分完善的。
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先是古代百家思想所提到的管理方法对治国、治生的指导;然后在现代,中国吸取外国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发展经验,探索适合自身经济体制、适合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深入探讨了怎样汲取外国理论,解决问题。最后结合理论、实际,说明中国要怎样对企业进行管理改革才能更好地在新的时期,新的机遇里取到更辉煌的成就。关键词:古代百家思想、管理理论、改革
引言:现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虽说对我国的经济基本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经济,让我国经济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取到更大的增长,我们必须对自身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所以要以古为镜,以人为镜进行反思和改革。
1、中国古代百家思想所反映出的管理思想
中西方对管理的概念认识有本质区别。我国早期的管理思想中“管理”是在一定的权力范围之内进行动态活动的过程,它突出的是一个个人权力的体现,是以“权”来实现最终结果的一种必然手段。在西方同样需要权力,但侧重于下属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遵行条例制度。所存在的中西方管理的差别性,就有必要使我们首先了解中国的早期理论思想。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为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而产生,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
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首先要求顺道。在这里的“道”是说管理应该顺应客观经济规律。第二,“重人”的思想:重人心相背,重人才归离。一旦重视人,曾经离开你的人也会重新向你靠拢,反对你的人和曾经误解你的人,他们而后都会走到你的麾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三,人和。一定要处理好自己与下级之间、协调好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第四,守信。信是指诚实而不欺骗。对于领导者来讲包括威信和解决问题时的信用两个
方面。管理者只有以自己的诚信才能换来群众中的威信,这就是“以信换信”。第五,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在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做决定时要经过科学的思考、分析,领导要有方,不能信口开河,“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第六,韩非子主张“法治”。他认为管理国家必须用法,法治才是治国的根本。管理者必须要惩罚分明、革新政风、必须要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新中国成立之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前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经济责任,管理只是一种封闭的生产型管理。十年**中,企业管理遭到了严重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试点,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厂长负责制的实行是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大改变。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的推行,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入,企业积极地学习了许多国外最新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特殊而又具体的问题,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但总体来说,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阶段,缺乏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道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创造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考虑我国国情,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应该是源自于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的历史和现实的理论。由于金融体系、政企关系、产业组织、劳动力状况和劳动管理制度、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同,中国的企业管理有别于其它国家。目前鲜有强调中国特色的一般管理理论。目前还尚未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如何搞好企业管理研究,改善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界和企业管理理论界面临的一大课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任务是:
(1)对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民族特性必然反映到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创造出的许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有许多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对其作理论上的总结,既是对我国企业管理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贡献。对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为21世纪我国企业管理改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企业管理学界的重要任务。
(2)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许多经济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应用时必然脱离实际。所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应当以我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本国的问题。
(3)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我国是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现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
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以我为主”是指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外国经验,这应成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就是要广泛研究各国在管理上的好经验和科学理论,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自成一家”是我们的目标,通过总结自己的和外来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
3、建立适合新时代的企业管理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国企改制进行这么多年来,成绩不可否认,问题必须承认。大多数分析国企改制问题的文章往往从改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过问题终归是出在人身上的,要从出资人、经理人、员工的角度分析国企改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方法。
首先说出资人。国企所有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出资人不是别人而是国家。问题就由此而起,政府在市场竞争中即当裁判又当球员,国家因此在国企改制中
涉及到政府自身利益放不开手脚,有些行业得不得让利于民,不能让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了行业垄断,从而导致某些企业滥用优势地位,阻碍市场发展。
既然出资人是政府,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又导致了国企破坏游戏规则,并使我国金融系统祸根深种。由于出资人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国企所有者的内在动力又较民营企业明显缺乏,无论是盈利欲望还是亏损敏感度都不如民企。
政府有公共服务职能,国企的社会责任较民企更为重大,这是政企不分的部分原因。而政企不分又是一些政府官员在干预企业经济中只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滥用控制权的原因,同时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肩负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平抑经济周期波动、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这些目标。而企业又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是个悖论(当然任何企业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又会阻碍企业发展。
其次是经理人。国企领导人选拔机制不健全,主要依靠政府任命。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导致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过分重视主管部门的意图和导向,而未必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对国企领导者人力资源缺乏有效激励。一直以来国企改革中只注重企业物质资本产权而不注重企业家才能,进而影响企业家发挥其才能的积极性,也导致我国企业家整体素质较低。这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健力宝的衰落到人们对储时健的普遍同情无时不在提醒人们要重视对企业家才能的激励。这也是企业家行事保守,不愿创新的重要原因。
在国企经理人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缺乏对经理人有效地约束机制。经理人作为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一般对企业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因而他们的收入与经营状况关系不大,只负盈不负亏,责任和利益不一致。政府仍然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一方面可能导致国企经理层冒险的投机行为,进而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陈久霖事件便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企业家的腐败行为,由于对企业家缺乏有效监督,国企领导人可能铤而走险,出卖国有资产,吞没国有资产的事情便时有发生。
最后是员工。国企员工的低效率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监管不到位,部分员工老化素质不高,功过流程不完善等原因都导致了国企中有些员工低效率混日子的问题。另外国企员工,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员工收入过高也导致了贫
富差距问题,进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减员增效,提高效率必然造成失业增加,这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必然出现的,然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是个大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不过个人认为公平效率问题只放在国企中是难以解决的。
另外在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形同虚设,不得不令人反思。通钢事件的发生都说明国企改革中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工会作用的缺失。加强工会作用,重视职工利益,需要引起国家和企业高度重视。
国企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只能在过程中一并解决,不能后拖。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结论:
我国要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中国发展的企业管理制度还任重道远,因为时代在发展,经济局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就要重点解决切实问题,避免自身的弊端,发展自身的优势,这样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发展企业本身,强大国家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绪君主编,《管理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 陈佳贵,《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3] 孙耀君,《西方管理思想史》,山西经济出版社
[4] 张兰霞,《新管理理论丛林》,辽宁人民出版社
[5]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管理出版社
一、学习要求
1. 掌握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
2. 了解“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各个学派。
3. 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内容要点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许多管理经验。这些古代的管理思想散见于一部分代表人物的著作中,有些管理思想是先于西方几千年提出来的,有些管理思想至今还具有借鉴意义。可将这些管理思想归纳为组织、经营、用人、理财和管物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进行实地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他提出了科学管理四原则:1.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经验方法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并使之成长。3.与工人衷心合作,以保证所有工作按已提出的科学原则去做4.管理者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者应承担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而过去几乎所有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了工人头上)。科学管理是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以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对工人的工作和任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并用此法对工人进行指导、训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科学管理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研究活动确立了他“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法国人,早期就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并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主要观点有:⒈ 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⒉ 倡导管理教育⒊ 提出五大管理职能⒋ 提出十四条管理原则。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奠定了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兴盛起来的管理过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这些管理原则在当代管理实践中绝大部分保留了下来。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合理—合法权力是一种按职位等级合理分配,经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并有能力胜任其职的人依靠合法手段而行使的权力,统称为“职权”。
行为科学理论:所谓行为科学理论是指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行为科学的研究可分为两大时期:前期叫做人际关系学说,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后期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首次提出“行为科学”后,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对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梅奥及其所领导的著名的霍桑试验。所谓霍桑试验,是指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芝加哥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历时8年的一系列试验。霍桑试验的目的是要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是一种现代的管理方法,它主要运用严格的数量技术帮助管理者最大化地利用组织资源,以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这一理论是继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就其本质而言,这一理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在现代的发展,它强调应用定量的和数学的工具来解决管理问题,以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所谓“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手段,运用计量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信息、资源作系统定量的分析,进行规划和决策优化的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包含许多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内容。这些分支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运作管理和
定量决策等。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认为存在“管理理论的丛林”。在论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这11个学派:经验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管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1.“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主体是人。管理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主体主要还是人。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
2.知识管理地位日益凸显。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的创造力;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推动创新。
3.人本管理思想兴盛。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在国外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企业文化建设和股权激励最能够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和服务等制度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文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开展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4.管理信息化主导现代管理变革。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化将在许多方面改变产业竞争格局和态势;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信息化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创建学习型组织。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发表了其享誉世界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引起了世界管理理论界的关注与轰动。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所需的五项修炼技能。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三、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人本管理霍桑实验
2.选择题
(1)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关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技术系统B.社会经济组织C.社会经济系统
(2)泰勒认为提高劳动生产力,必须为工作配备()
A.第一流的干部B.第一流的工人 C.第一流的设备D.第一流的原料
(3)未来的管理方法的最大改变在于()
A.民主管理B.自主管理C.分权管理D.集中管理
(4)法约尔的代表作是()
A.《车间管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经理的职能》D.《科学管理原理》
(5)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卢桑斯B.孔茨C.西蒙D.巴纳德
(6)提出管理者的三个责任的是()
A.法约尔B.德鲁克 C.利克特D.马斯洛
(7)巴纳德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决策理论学派D.管理过程学派
(8)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
(9)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率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的是()
A.经营管理B.战略管理C.企业管理
(10)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
3.简答题
(1)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2)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
(3)简述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原则。
(4)未来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4.论述题
(1)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2)试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5.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叛规范,服从上级指挥的命令,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队伍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献生的目标;在危险的时刻抛弃神圣的金鹰徽既是邪恶的又是可鄙的。某种更有实质内容的敬畏和希望加强了这种力量来源于想象的动机,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报酬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弱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军团百人对队长有权用拳打做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这样的值得夸奖的做法使古罗马军团的勇猛得到一定程度的顺服和坚定性,凭野蛮人一时的冲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像绵羊。我的全部成功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
在东方,则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视卒如爱子,可与子俱死”等等说法。又说:“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使然也。”(《百战奇谋·威战》)“爱设于先,威严在后,不可反是也。”(《李卫公问对·中》)孙子兵法总结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为必取。”总之是一句话:“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讨论:
在现代管理中,这些说法是否还有意义?该不该使用这些手段?譬如大棒、胡萝卜、施恩、威慑等等。如果你当领导,用不用这些手法?或者还有更高明的替代办法? 案例二: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
海伦、汉克、乔、萨利4人都是美国西南金属制品的管理人员。海伦和乔负责产品销售,汉克和萨利负责生产。他们刚参加过在大学举办的为期5个月的管理培训班学习。在培训班里主要学习了权变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一些有关职工激励方面的内容。他们对所学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正展开激烈的争论。
乔说:“我认为社会系统理论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是很有用的,例如,如果生产工人偷工减料或手脚的话,如果原材料上涨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销售。系统理论中讲的环境影响与我们公司的情况很相似,我的意思是,在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中,一个公司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在油价暴涨时期,我们当时还能控制自己的公司。现在呢?我们要想在销售方面
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艰苦的战斗。这方面的艰苦,我们大概都深有体会吧?”
萨利插话说:“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们的确有过艰苦的时期,但我不认为这与社会系统理论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曾在这种经济系统中受过害,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与系统理论是一致的。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就有采用社会系统理论的必要。如果每个东西都是一个系统,而所有系统都能对某一个系统更适合我们。如果你所说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话,系统理论又能帮我们什么呢?”
海伦对他们这样的讨论表示有不同看法。她说:“对社会系统理论我还没有好好地考虑。但是,我认为权变理论对我们是很有用的。虽然我们以前亦经常采用权变理论,但是我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应用权变理论。例如,我有一些家庭主妇顾客,听到她们经常讨论关于孩子和如何度过周末等问题,从她们的谈话中我就知道了她们要采购什么东西了。顾客也不希望我们‘逼’她们去买她们不需要的东西。我认为,如果我们花一两小时与她们交谈的话,那肯定会扩大我们的销售量。但是,我也碰到一些截然不同的顾客,他们一定要我向他们推销产品,要我替他们在购物中做主,这些人也经常到我这里来走走,但不闲谈,而是做生意。因此,你们可以看到,我每天都在应用权变理论来对付不同的顾客呢。为了适应形势,我每天都在改变销售方式和风格,许多销售人员都是这样做的。”
汉克显得有些激动地说:“我不懂这些理论是什么东西。但是,关于社会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的问题,我同意萨利的观点。教授们都把自己的理论吹得天花乱坠,他们的理论听起来很好,但是他们的理论却无助于我们的管理实际,对于培训班上讲的激励因素我也不同意。我认为,泰罗在很久以前就对激励问题有了正确的论述。要激励工人,就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支付他们的报酬,如果工人有什么也没有做,就不用付任何报酬。你们和一样清楚,人们只是为钱工作,钱就是最好的激励。”
讨论:(1)什么是社会系统理论?什么是权变理论?
价值管理理论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艳
[摘要] 关于价值的管理,不同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学者从战略角度、企业财务管理学家从财务角度分别对价值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站在公司理财的角度对已有的价值管理概念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价值管理的本质特征,并对于目前价值管理零散的、不系统的业绩评价及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系统完善的基于价值的信息披露体系是今后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价值管理 企业价值观 价值信息系统
一、引 言
随着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出现,奠基于经典经济学价值创造原理的价值管理(VBM),发端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活动,并于9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地拓展和运用,涌现出了一系列有关价值管理的理论观念和实务方法(王平心,吴清华,)。
关于价值的管理,不同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VBM是众多商业学科和商业主题的综合。从财务角度而言,VBM将创造股东价值这一目标同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模式结合了起来。从公司战略角度而言,价值创造是投资于同现存的以及潜在的竞争者都存在某种相对优势的公司的结果。从会计角度而言,VBM采纳了公司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并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了修改,最后,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而言,VBM认为评价和奖励对于引导员工的行为很重要。因而VBM系统是由一套旨在鼓励员工为股东价值而设计的评价和激励系统构成的(约翰・D・马丁等,)。本文将站在公司理财的角度对已有的价值管理概念进行简单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价值管理的本质特征,对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分析
我们知道严谨、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理论源于Miller与Modigliani两教授在1958年所提出的MM无公司税资本结构模型。MM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基础。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基于对企业价值进行观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种企业价值评价模式。由于评价企业价值的具体方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企业价值观,主要包括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观和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四类。
(一)基于价值派(pie model)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负债市场价值与股权资本市场价值之和。
即FV=B+S
式中:FV表示企业价值;B表示公司债市场价值;S表示股票市场价值。由于公司债价格虽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但其市场价值总是有一个中心支撑线,即公司债的票面值。而股票价格及其波动却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在此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达到了协调和统一。
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将人们的视线由企业自身引到了证券市场上,将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入了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突出了债务资本投资者与股权资本投资者在整个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经济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企业价值观没有告诉投资者企业价值的真正的源泉究竟在哪里。因此,按照这种企业价值观进行价值管理,投资者在关注证券市场的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着企业自身的各种变化。
(二)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该模型建立在持续经营和资产可以被循环用于创造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基础上。
折现现金流量模型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价值的性质,即企业价值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流量索偿权的大小。它的理论依据是: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对其投资者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正好体现在企业能够向其投资者提供足够多的现金流量。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取决于:(1)未来期间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现金流量的多少以及(2)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的大小。
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认为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多少。仅仅追求某一时期内的现金流量最大化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并无益处。这种企业价值观有助于消除短期行为,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价值观奉行“现金为王”原则,强调公司价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数据,而是基于与适度风险相匹配的已经获得和可能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FCF)。公司价值本质上是投资者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追索权的大小,公司价值也当然取决于公司在当期以至未来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EVA)和市场增加值(MVA)的企业价值观
基于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是企业税后的经营利润与投入资本成本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EVA=经营利润-全部资本成本
MVA=股权资本市场价值-股权资本投入额
而市场增加值是企业在未来时期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的现值。在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上,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是一致的,EVA应该与MVA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价值观认为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就是通过创造出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它关注于真正的价值即经济利润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在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
美国管理之父PeterDrucker认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 反映了价值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EVA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衡量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而是一种包含战略规划、预算控制、业绩评价、管理报酬、内部沟通、外部沟通等因素在内的一种价值管理体系。
(四)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
托宾q值理论由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1969年在《货币理论的一般均衡方法》一文中提出,并将托宾q值定义为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的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托宾q值完全从市场的角度来界定企业价值,其表达的意义在于当托宾q值大于某一标准时,就表示投资者对该企业的管理前景看好,并愿意用超过该企业资产价值的价格来购买其股票;反之,当托宾q值小于某一标准时,就表示投资者不看好该企业的管理前景,并只有当该企业资产价值的价格低于其价值时才愿意购买其股票。可见,托宾q值具有区分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资本的金融成本的能力,广泛被用于关于企业价值和企业价值管理的研究当中。
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认为企业价值由资产重置更新成本和增长的期权价值两部分构成。如果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其重置成本,则超出的价值也可认为是增长的期权价值。即除了企业的物质资本外,当其具有像垄断力量、声誉、专利权和优秀管理者这类无形资产时,托宾q值就会很高,说明企业价值非常高。
三、价值管理定义的演进
基于上述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由于其不同的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企业价值的方法,而形成了对企业价值内容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关于价值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1994 年,当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正在按照传统的绩效标准为创造股东价值的企业战略浴血奋战时,James M.McTaggart发表了价值管理理论的分水岭之作《价值命令》,提出了价值管理(Managing for Value)的观念,构建了股东价值管理的一个全新架构。
特别是Alfred Rappaport(1986)提出的贴现现金流模型使价值最大化不仅成为一种管理理念,也变成一种可操作的管理技术,从此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BM)成为战略决策、公司治理、过程控制、业绩评价和并购扩张中共同的声音(汤谷良,)。
汤姆。科普兰等早在其合著的《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的衡量和管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价值管理的唯一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即股东价值的管理是高层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概述了价值创造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最大化股东价值的方法。
价值管理,又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 VBM)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汤姆。科普兰等,2003)。它是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汤谷良,2003)。
价值管理(VBM)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Mark,)。
企业价值管理是一个管理结构,通过评价和管理企业活动去为股东创造长期的价值。并通过股票价格的增加、股利的增长来给予奖励(Marsh,)。
汪平在《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2005)一文中对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价值管理的众多不同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关于对价值管理的定义,大概可分为以下三类:
(1)据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结果的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其推动哲学是通过产生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Simms,)。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个管理框架。该框架可用于计量业绩,更重要的是用于控制公司业务,从而为股东创造出较高的长期价值并满足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要求(Ronte,1999)。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它关注于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在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Christopher and Ryals,1999)。
(2)按照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过程来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了重新定义的目标、重新设计的结构和体系、更新了的战略和经营程序以及修补了的人力资源实践。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不是一个速成的方案,而是一条需要坚持和投入的道路。(Boulos, Haspeslagh and Noda,2001)。
(3)结合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过程和成果来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最大化股东的财富。公司的目标、体制、战略、分析技术、业绩计量和文化都紧紧的围绕着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而展开(Amold,)。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以股东价值创造为公司哲学的核心的管理方法。最大化股东财富引导着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程序,并决定管理者的报酬方式和业绩的监控方法(KPMG Consulting,1999)。
并在综合的基础上,将价值管理定义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为先导,以折现现金流量模型(DCFM)为基本技术支持的,汇合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各种雇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融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价值管理(VBM)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结论。即VBM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它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企业战略,并应用于所有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它要求公司一切决策和行为以是否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为评价基准,并且在实现价值管理的过程中广泛运用了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 model)模型等一系列价值评估和价值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帮助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四、价值管理的特征分析
如前所述,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股东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到目前为止,在价值管理体系中,形成了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 model)等价值管理模式,尽管在价值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指标,但是关于价值管理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以资本市场为依托
价值管理活动的展开几乎都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价值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出现,发端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活动,更是直接导致了价值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公司杠杆收购(LBO)的发生对公司的CEO,甚至大公司的CEO提了个醒,他们要么通过改善公司业绩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要么面对敌意收购的威胁。总之,20世纪80 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活跃使人们开始史无前例地对公司管理者进行规范(约翰・D・马丁等,2000)。另外,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投资者高度分散,为了有效地聚拢投资者的人气和资金,企业管理当局也将不得不进行价值管理。而且,价值管理的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也在于股票市场效率很高的状态下,股票价格能够基本反映公司管理当局的管理绩效。
可见,在经济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将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入企业价值的生成和管理过程中,是企业管理者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必然选择,因而可以毫无疑问地讲,以资本市场为依托成为价值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
价值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认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是价值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
众所周知,股东价值通常包含某一期间股东所实际获得的股利加上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两部分。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涵义,并不是股利和股票价格波动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之和越多越好,或者讲“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指股利越多越好,股票价格越高越好。相反,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是通过满足股东的最低报酬率要求来实现的,即:如果股利和资本利得之和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报酬率,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的价值管理实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其中,股东的最低要求报酬率就是该企业的资本成本,是该企业进行投资的最低盈利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找到能够带来超过要求报酬率的投资项目,使得项目的报酬率能够大于或者等于股东的要求报酬率,只有这样,项目的净现值才能大于或等于零。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
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价值管理的管理目标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关于作为衡量价值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选择,到目前为止,一些著名的咨询机构及学者都基于自己对价值及其相关性的理解,创造了自己认为最具价值相关性的核心财务指标,或者其他的可用于价值管理定量分析的工具,例如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 model)等,这些价值管理指标不仅弥补了传统财务指标的短期化倾向,而且为企业融资与再融资创造了良好的筹资环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价值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首先必须关注企业未来时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创造,其次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对未来各期的预计现金流量、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两个决定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重视现金流量,重视资本成本成为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
按照詹森(Jensen)教授在研究代理冲突的时候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满足了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之后剩余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的所谓“自由” 即体现为管理当局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将这部分现金流量自由地分派给企业的所有投资者,既可以以利息的形式支付给债权人,以满足债权人的报酬率要求;也可以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股东,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在债权人报酬率既定的情况下,自由现金流量越多,股东所得到的现金流量越多,要求报酬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求偿权的次序上看,首先是债权人对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提出求偿,借以实现收益。然后,才是股东提出求偿。如果债权人的报酬率要求得不到满足,则股东就不能获得现金流量。可见,在价值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理财人员必须高度关注企业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情况,并以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确保现金流量目标的达成。此时,科学的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便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许多国外企业都编有现金流量预算,对未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估计,从而实现对价值管理过程的控制。
所谓资本成本是指企业获利水平的最低限,它取决于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从企业的角度讲,资本成本是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报酬率水平的最低限,达不到这一下限的投资项目按此资本成本折现后的净现值为负,不仅不会增加价值,反而会减损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讲,资本成本则是他们的要求报酬率水平,是投资者根据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和证券市场上的报酬率水平估计、确定的`报酬率水平。因此,资本成本又常被称为:要求报酬率(required return)和折现率(appropriate discount rate)。可见,资本成本取决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如果企业不能通过实物投资提供这一要求的报酬率水平,投资者就只能放弃在该企业的投资而转投他处。
从技术上讲,折现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现金流量的性质。我们知道自由现金流量包括可以自由地分派给企业的所有投资者的全部现金流量,所以,折现率即资本成本的确定也必须包容所有的融资来源,即股权融资来源和负债融资来源。这样的资本成本即是所谓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经营收益的最低水准,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标准,惟有超越资本成本的收益才是创造价值的,这里隐含了机会成本下的经济收益观念。
(四)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子孙后代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价值管理的又一重要特征。与之相对的利润管理之所以逐渐被现代企业所摒弃,关键原因在于利润管理中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破坏了企业赖于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从而造成利润管理企业的普遍“短命”结果。
由于在对企业价值进行的估算中,始终包含一个假设,即估价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状态下进行的。决定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除未来各期的预计现金流量、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外,必然还包括企业存续期这一重要因素。即能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不取决于企业在以往时期里所获得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企业在未来时期里可能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多少、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以及未来存续期的长短。企业的持续存在,既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最好保障,又是整个社会保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价值管理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或者说长期性这一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还包括另外一个方面,即未来性。成功的企业价值管理应当懂得重视未来,并且科学地规划未来,树立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观念。关于价值管理的行为,长期的战略性投资决策意义远远大于日常的经营性决策,在投资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出的直接目的即是在未来时期里取得足够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根据长期的战略性决策确定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然后将战略性决策具体化地分解为中期或短期的经营预算。
综上所述,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包含着长期性和未来性两个方面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管理意味着企业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有望获得足以补偿各项成本的、稳定增长的现金流量,从而使股东实现价值最大化。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无从谈起。
五、价值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价值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念、战略层面,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对于在资本市场中价值管理信息的披露仅仅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片段,由于价值管理信息披露方面的严重缺陷,使得有效资本市场远远不能实现,使得价值管理仅仅成为企业的CFO们限于关键事件、关键时点的战略决策与业绩评价,这样就大大局限了实施价值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价值管理的作用,将价值管理绩效的信息完整、系统地反映于资本市场,将成为未来价值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和披露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
(一)现有价值管理的信息系统支持的不足
在价值管理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信息与验证作用的信息系统是价值管理成功的关键技术支持。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证实作用在盈余意外中得到了体现。即如果管理层没有达到或者超过分析师的预测,股票价格会产生波动,实际盈余与预测盈余很小的差异将导致股票价格剧烈的波动。因而价值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进行披露的信息系统是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以利润表为核心的报表体系对外披露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过去交易和过去的市场价格的信息系统,其注重利润指标,确定利润必须是在谨慎原则的基础上已经确定实现的价值。葛家澍和徐跃在《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中》曾经指出会计不是不也不是不能反映企业的新价值,否则,企业利润从何而来,但确定利润有一个条件――会计的成规,那就是企业生产的商品已被易手,由他人买去。可见,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所能表现的价值是原封不动的各种历史成本的积累,而未曾反映新价值的创造和增加,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预期,其不能予以信任。生产经营过程能够创造价值是肯定的,但必须等到产品被社会承认,通过市场交换取得销售收入时才能实现,即交换是关键。
可见,这种基于交易的信息系统具有一个严重的局限性就是不能真实、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以及价值管理的信息。例如: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并购中,资产收购的价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差极大。因而其信息质量或者有用性都大打折扣。
(二)建立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
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是采用由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估计的公允价值作为企业资源的价值进行披露,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和发展潜力,是价值管理的有效技术支撑。
价值管理活动几乎都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展开,而现代资本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信息系统支持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作为建立有效资本市场技术支撑的要求,具有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根本特征。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所谓价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随着资本预算中折现技术的运用,财务学家们也接受了关于价值的这一定义。具体言之,企业价值就是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是市场预期的结果。而一般来讲,市场预期依赖两种信息,一是能够验证市场预期的历史信息,二是直接或间接形成预期的未来信息。历史信息通过验证市场预期来修正市场价格。在有效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定价是准确的,然而,这种准确性是通过预期―修正―再预期―再修正的过程实现的。
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必将能够提供上述要求的两种信息。一方面,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更加具有预测价值,即它的信息对于提高信息使用者预测未来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未来往往是不确定的,但是人们总是试图去影响未来,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发展。这就要求反映未来的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符合未来变化趋势的可预测的特征。另一方面,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的验证作用更加及时。股票投资者交易的是公司未来的收益,但没人知道未来收益,管理层自己也不能准确知道未来收益。未来收益只能逐步地被已经交易的业务所证实(夏冬林,2006)。基于价值的信息系统由于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企业的资产价值,它提供的价值信息更加接近市场估价,能够更加及时地验证市场的预期,从而更加有利于价值管理绩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Tom Copeland, Tim Koller & Jack Murrin. Valuation: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3rd Edition),Wiley&Sons,Inc. 2000.
[2] Ronte, Hanno: Value Based Management, Management Accounting , 1998.January. Ryan, Jr.,
[3] 12manage点com
[4]Kinney , William , David Burgstahler , Roger Martin .2002 .Earnings Surprise “Materiality” as Measured by Stock Returns.Journal of Accouting Research , Vol.40 No.5:pp1297――1329
[1] 汪平,打造VBM 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会计研究》,2005,8:63-66
[2] 约翰・D・马丁等著:《价值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 汤谷良、林长泉:打造VBM 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会计研究》,2003,12:23-27
[4] 陈良华:价值管理:一种泛会计概念的提出,《会计研究》,2002,10:53-56
[5] 陈志斌等: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会计研究》,2002,12:45-50
[6]夏冬林:财务会计:基于价值还是基于交易,《会计研究》,2006,08
[7]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2006,09:7-14
[8]王庆成,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之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2,06
[9] 王平心,吴清华,作业价值分析与价值管理:一个整合框架,第五界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07
[10] 李占祥,为企业可持续成长(长寿) 而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08
(一) 泰罗的组织理论
尽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并没有专门讨论组织理论问题, 但他的组织思想包含在他的管理思想中, 他是以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具体涉及到组织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独设立计划职能部门;二是实行职能工长制;三是泰罗为组织管理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例外原则
(二)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法国的享利·法约尔以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为研究重点, 着重研究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活动过程, 提出组织过程理论。该理论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 探求普遍适用的“管理一般原理”。具体来说, 法约尔在组织理论上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从组织管理过程的角度提出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基本职能;二是从组织职能角度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仍然是指导人们设计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组织管理的指导方针与思想;三是提出了组织的层级结构原理;四是设立参谋机构;五是提出了组织中的“跳板”原则。
(三) 韦伯的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和组织学家, 他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科层组织理论, 又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理论。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1. 行政组织体系构造的基础。
韦伯指出, 任何组织的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的, 以保证组织的秩序和达到组织的目标。而权力主要有传统的权力、神授的权力、合理—合法的权力三种类型。
2. 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
(1) 实现劳动分工, 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 并且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责而使之合法化; (2)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指挥链或者等级体系; (3) 组织内人员的任用应通过正式考试或培训, 使人员胜任职务的要求; (4) 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而不是选出的; (5) 行政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 他们是“专职的”公职人员, 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6) 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业的所有者; (7) 行政管理人员要遵守有关他的官方职责的严格规则、纪律和制约。这些规则和制约将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而且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
3.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组织结构。
韦伯把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即高级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和低级管理阶层。高级管理阶层的主要职能是决策, 中级管理阶层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最高层领导的决策, 而低级管理阶层或一般工作人员主要是做实际的具体工作, 由此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四) 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组织理论
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和卢瑟·哈尔西·古利克分别是英国和美国的管理学家。他们是古典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汇集者, 并首次提出了“组织理论”这一学科名称。
厄威克和古利克一直致力于收集和整理前人留下的组织思想, 大量的研究使他们确信, 合理的结构对于士气和效率来说, 远比组织成员的个性重要得多。因此, 他们特别重视组织结构的研究, 并提出了组织结构的十大原则, 即目的、专业化、协调、权限、统属、职责、统一、幅度、平衡、继续性原则。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 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 它把整个的企业组织管理理论建立在个人需要的行为基础上,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它的兴起对西方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巨大的冲击, 而且更强烈地影响到组织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的管理组织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梅奥、麦格雷戈等。这一理论包括:一是进行组织结构设计要考虑到人的需要和特点;二是组织中除了正式组织外, 还有“非正式组织”;三是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在梅奥之后, 组织理论转向了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在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上, 先后出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麦格雷戈的“Y理论”。在群体理论方面, 对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群体的结构、规范、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 其中也涉及到组织结构变量对群体工作效率的影响。卡特·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指出团队虽然不是正式组织但它也和正式组织一样有一个结构, 只是这种组织结构非常不明确也不容易辨认, 团队的规范对团队成员的行为影响可能比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还要大。
三、现代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 这个时期涌现出不同的组织理论流派。这些组织流派习惯上被成为现代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它们各自之间既有相互联系, 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一) 社会系统学派组织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欧文·巴纳德所首创, 该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组织, 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 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对组织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其主要观点如下:一是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二是权力接受理论;三是诱因和贡献平衡论;四是信息交流原则。构成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协作的意愿, 组织的目标和信息的交流。巴纳德在强调管理部门必须建成立、维持和强化信息交流职能的同时, 还突出了非正式群作为信息沟通又一渠道的必要性。
(二) 决策理论学派组织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组成的系统, 其主要职责就是能够弥补个人的有限理性, 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他还对传统理论中直线与参谋的关系提出了改进, 主张下级可以接受多个上级的命令, 但如果命令发生冲突, 那么下级就只能服从其中一个上级的命令, 即所谓“狭义的指挥统一”。每个单位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具有全权。而关于组织的层次等级结构, 西蒙同以往结构理论的观点基本一致, 并阐述了层次等级结构的合理性。他将组织比作“一块三层蛋糕”, 最高层设计系统, 确立目标, 并监督其实施, 是非程度化决策;中层管理日常操作和分配, 是程序化决策过程;最下层从事基本的操作, 是程序化决策。
(三) 经验主义学派组织理论
以彼得·德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 它以向企业经理人提供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该学派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提出了组织结构设计的规范;二是德鲁克认为目前组织有五种组织结构模式:职能结构、矩阵结构、事业部结构、分权制结构和系统结构。这对实际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四) 系统管理学派组织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是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等美国管理学家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侧重对工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 并从系统的概念出发考察计划、组织、控制等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其主要理论要点:一是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二是组织系统包括众多的分系统;三是用系统观点看组织。
(五) 权变学派组织理论
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以开放系统观为基础, 考察的对象主要是组织的外部环境。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变化性, 因而主张组织结构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权变理论认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最优的管理组织结构, 不同的组织以及同一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上, 都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因素、内部条件建立相适应的管理组织结构。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琼·德沃德、伯恩斯和斯托克、劳伦斯和洛奇等。该学派的主要观点:一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最好”的组织设计;二是强调外部环境对组织机构设计的影响。
以上的五大学派的学术观点构成了现代组织理论的最基本的框架。每种理论从不同的角的分析和研究问题, 各有建树。
四、企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 Kathleen在总结前人对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概念:计算组织理论, 开辟了组织理论研究的这一新领域。Kathleen认为计算组织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领域, 是采用计算和数学方法来研究和测试组织的理论。在提出这一概念后, Kathleen和Gasser在多主体系统研究过程中又重新定义了计算组织理论。计算组织理论希望通过计算技术分析、研究组织和组织过程建立新的组织理论。
这一理论研究的最初动机:一是借鉴传统组织理论和组织设计方法来研究多主体系统, 以期快速、高效地建立大型复杂的协作问题求解系统;二是考虑高新技术对传统组织理论的影响, 从根本上拓广传统组织理论的研究, 以期建立人机共栖的新型社会组织及相关的组织理论、组织设计方法学。计算数学组织的研究成为这些领域问题解决的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它对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 它已经从传统组织理论 (组织科学的主流) 分离出来自成体系, 并被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 尤其在网络组织、虚拟企业、敏捷制造和适应性指挥控制系统等研究领域, 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从目前这一理论的研究过程看, 其研究重点是组织设计和组织学习, 其中组织学习涉及到心理学、认识科学和人工智能, 而不是一般的组织理论。部分学者基于信息和网络社会特点研究构建新的组织形式, 并以此来构造新的高效的商业和军事组织模式, 为新的组织模式下的商业组织行为和军事组织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1993年, 复杂系统创始人, 著名生物学家Kauffman提出了用于基因研究的NK模型, Kauffman在其著作《The Origins of Order》中对NK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由于NK模型能够剖析复杂系统中元素交互关系, 因此很快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Rivkin和Siggelkow用NK模型分析了企业层级的设置。Kauffman, Solow, Burnetas, Tsai用NK模型研究了企业组织的规模。NK模型通过仿真的方法从整体上分析了员工之间的交互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为企业组织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结论
企业组织每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 各有建树。但本质中, 企业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 随着复杂系统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组织设计寻找到新的方法, 即把单纯的经验的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摘要:企业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理论由传统企业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而来。而计算组织理论开辟了组织理论研究的新领域。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为企业组织设计寻找到了新的方法, 即把单纯的经验的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关键词:企业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计算组织理论
参考文献
[1]欧阳峰, 林丹明.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12-19.
[2]奈杰·尔金, 尼尔·安德森/冒光灿, 关海峡.组织创新与变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6-15.
关键词:管理会计 研究 发展
1、管理会计理论具体内容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一些企业管理者规划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需要信息,即其基本内容通常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具体内容如下:
1.1、管理会计对象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指管理会计观察或思考的客体或行为的目标。人们对管理会计对象的了解有以下几种: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和与企业价值有关的成本、利润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成本,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即对企业活动的进行和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财务会计主要以核算的角度来计算成本,它注重的是成本信息是否可靠,而管理会计对成本的理解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以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成本为基础,从成本概念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深入,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加强控制和管理,将其应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1.2、管理会计目标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管理会计活动应该要达到的目的,其最终目标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其总体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细分为:a.为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于做出决策和经营活动部署,为管理者制定目标奠定基础;b.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高效的传递和反馈会计信息。
1.3、管理会计假设
管理会计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对管理会计在时、空、量方面进行限定的统称,是关于管理会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可分为基础性假设和技术性假设两个方面。基础性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灵活分期假设、多种计量单位假设、成本分类多样性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技术性假设包括本量利分析法的假设、推行责任会计制度时需要的假设等具有针对性和较强实务性的假设。
1.4、管理会计原则
管理会计原则是在明确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为了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而制定的规范统称。管理会计的原则分为基本假设和指导性原则两个方面。指导性原则是指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且应按其不同用途分清主次,形成多层次结构,即对决策有用的原则(又分首要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次要的一贯性和可比性);对信息的质量约束原则(包括重要性、群众性、成本与效益相配比);对信息用户的原则(包括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公允性和激励性)。
2、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2.1、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在实务中广泛地引入了管理会计中的责任会计,以“权责利”为中心的一种内部责任核算制。改革开放之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余绪缨教授的《试论中西管理会计的共性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一文中,认为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具以下特点:a.建立以最终目标利润为中心的目标计划体系;b.促进“权责利”相结合,加强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经济核算体系;c.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形成技术经济分析体系;d.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評估要重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逐步构建能准确评价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科学体系;e.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步建立以先进的电子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体系。该文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2.2、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
传统管理会计注重企业内部信息从而忽视了外部环境信息,这并不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企业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现代战略管理会计为服务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战,以达到克故制胜的目的,要求从企业内外极为广泛的来源收集、加工、利用各种相关信息,形成一个独特的完全不同于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传统会计系统的新信息系统。
3、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将集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价值流系统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一体的一个新型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以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为基础,与企业业务系统的数据库相结合,按照价值流输出的规律,对原来的数据库进行重构,形成价值流数据库,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基本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应用,这种基础数据相对独立于价值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系统。这是网络价值流战略会计体系的核心系统。它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计划和战略的制订。
4、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要与实际相联系。
4.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当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对于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因为我国与西方的会计环境毕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时,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才能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且有利于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运用。
4.2、加强实证方法研究,多采取案例分析,解决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推荐阅读:
太极理论与企业管理11-28
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10-28
企业战略管理基本理论12-16
企业人本管理的构建和发展07-25
家族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05-25
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10-22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06-05
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05-28
强化发展战略管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