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英语听力(全国卷)(精选8篇)
——新密市平陌镇牛岭小学六年级张福卿
沐浴着晨光雨露,牛岭小学六年级走过了六年的春华秋实。虽然年轻,但充满自信;虽然稚嫩,但敢于拼搏。在六年的成长道路上,牛岭小学六年级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以坚实的步履留下了让我们引以自豪的足迹。此刻,就让我们去细数这六年的成长,展示我们的风采。
一、加强班风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求职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时期要是沾染了不良的习气,将对自己的一生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几年来,我指导一班的班委们通过开座谈会、辩论会,组织大家看宣传片等形式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宣传好人好事,坚决同坏人坏事做斗争。总之,在大环境的熏陶下,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慎独”,即在没有其他人注意到自己的时候,仍然能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正因为如此,一年来,我们一班已形成了一种“好学、朴实、正直”的班风。到目前为止,我们班更是以无一人违反校纪校规而在全校的同学中得到广泛的好评。
二、活动育人有声有色有实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若作舟”在牛岭小学这一广阔的舞台上,班上同学都竭尽全力练习表演技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都
勤奋刻苦,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其中,朱江影同学在 “暑假读书活动演讲赛上”获二等奖,梁丽鸽在“中心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虽然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在有些方面做得还不是最好的。
一直以来我班开展工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以服务同学,共建良好班风,学风为目的,活动开展都尽力做到有计划、有策略,同学能从中受益且安全无隐患。入学至今我班所组织过如下活动:谈心活动、增强队员主题意识教育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中秋晚会、野炊、慰问孤寡老人、学雷锋、春游小沟背,田径运动会期间为发扬环保精神,我们轮流在校园各个角落以实际行动来动员全校师生作环保卫土。
三、稳定的学风造就优异成绩
“班风正,学风浓”是班级的形象和特色。现在,班级里面有一个共识:只有刻苦学习,练硬翅膀,将来才能在考试中大显身手,为将来的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年中,我班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级,其中李俊贤等同学获得全国“小学生学习报语文新概念大赛”一等奖,另外有7人被评为三好学生和品优生,1人被评为镇级优秀学生干部。获得校运动会纪律优秀奖、卫生优秀奖、宣传优秀奖,在校艺术节系列活动中,多个项目获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我们在这几年中创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积极、稳定、向上的学习环境,努力进取的班级风气,并以此为基础继续着自己的努力。在校“六个百工程”系列活动中,又有多个项目
获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整个班级已经成为全校获得奖状最多的班级。在这一年中,饱含着一班同学对学业的不懈追求,也布满着历经坎坷的艰辛,但我们始终懂得,作为一个班集体,稳定是一切成绩的基石。良好的班风培育了有爱心的学生,在为灾区和白血病儿童的募捐活动中,我们班累计募捐425元,在前几天举办的“郑州慈善日活动”中我班又捐了197元,人均4.1元,是全校捐款最多的班级,尤其是郭红旭和朱梦真每人捐了15元,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在历次考试当中,我班学生总是名列全镇前茅,班级整体稳定,成绩优秀,已经成为校内最优秀的班集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也许我们不是最棒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努力,明天我们会闻到那腊梅傲放枝头的幽幽清香。
四、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影响和带动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目的,而且让学生们一进校就感到一股浓郁的竞争氛围。班干部选拨出来以后,我及时对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会塑造自身的班干部形象,从而树立威信。同时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研究针对一周内班级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确定一下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新班子上任之初,大胆工作班级管理很快走上正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同学对个别班干部的工作不理解,有时还冷嘲热讽,甚至温骂班干部,班干部们都感到很委屈,曾一度消沉。我得知情况后,立即深入学生
当中了解实情,在班会上重申班级纪律及各方面的要求,强调班委干部的工作不是为了他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整个班集体在工作,希望同学给予理解和支持。之后我还单独召开班干部会,给他们分析原因,指教他们注意工作方法,言行举止不能盛气凌人,作为班干部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对班干部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班干部自身转变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班级工作又逐渐好转。让班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工作方法、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他们敢说敢做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发扬吃苦耐劳,为同学们服务的精神,起到辅助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实际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我班已实现入轨教育的目标。现我班班风稳定,学生独立、自觉、进取心强,已初步具备职业高中生的特性,他们热爱专业,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并且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表现出色,同学们基本上树立了牢固的专业思想,通过各种活动,全班同学具备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集体凝聚力得到了加强。
五、明确目标,知识领航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也是促使班级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和李老师一直把优良的学风建设放到班级发展的首位。一开学,我和朱老师首先对班上的学生做了一个学习情况的问卷了解,这主要是通过电话的形式从家长那儿了解孩子以前就读的地域、学
校,学校的大概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了解到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在以前的班级处于不受关注的群体,有个别还是学困生,当然,也有非常优秀的孩子进入了我们的集体。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一致认识到从开学初就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浓郁的学风,对我们这些新学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带领下下,同学们自己动手装饰和美化教室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建立了班级“隐形图书馆”,就是要求每个孩子的书包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本名著,看完了在班级自主交换,并在指定管理学生那儿登记。从第一周开始,我们就开始写我们的读书笔记,我相信我们的这个读书活动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浓郁的学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在学校的学习,我们更注重的是课堂的学习效果和热情,我们从最基本的抓起,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积极思考”,认真倾听,是对老师劳动的尊重,积极思考,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同时自己也遵守了课堂纪律,我班的学生可以说是放得开,收得住,听时专心,说时精彩,有个好的学习状态。渐渐地,我们班涌现出了各个学科的优秀者。每次考试后,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们对各科优胜者进行了表彰,评选了班级的“学习之星”,这些优秀者在班级的学风建设中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其他孩子也都有了努力学知识,争当有知人的进取心。
六、家校互动,齐心协力。学生的生活除了我们共在的校园,另一个场所就是每个人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中,我一直很重视家园协作,共同
2012年高考英语大纲卷依然围绕听力、基础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 听力占20%, 英语知识运用占30%, 读、写占50%。具体题型分布比例如下图所示:
一、听力
试题评析:2012年全国大纲卷听力部分继续了近年来全国I卷的风格, 难度适中, 语音纯正, 材料素材话题广泛, 贴近学生的生活, 语言自然真实, 同往年相比, 变化不太大, 仍然是美式发音, 十段材料, 前五段为短对话, 后五段为长对话。其考查了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及对所听内容进行推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能力。题型具体分布为:细节题:第1、6、7、8、9、10、13、15题;主旨要义题:第3题;内容推理题:第2、4、5、11、12、14、16、17、18、20题;数字题:第19题, 略有不同的是今年只有对话材料, 没有独白, 语速提高了, 让一些平时积累不充分的考生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 第八段材料中第11题, 问的是What colour does the man want?三个选项pink, black和orange都体现在文章中。男声说要换一个相机, 女声说“I am afraid we dont have other pink one, ”接着说道“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a different color?We do have this camera in black and orange.”可是男声马上说道“My wife doesn’t like either of these colors”, 故听到这里就知道black和orange是被否定了, 答案应确定为pink, 但有考生却选择了black或orange。
教学建议:教学应指导学生重视基本词汇的积累, 注意同义词辨析, 重视单词的发音, 以免因发音问题影响听力。还应要求学生积累英语的否定表达方式, 要熟悉这些词汇的发音;考试时要沉着冷静, 以免受到干扰。
二、单项选择
2012年全国大纲卷单项选择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注重基础、强调运用, 突出能力”的指导思想, 试题覆盖面广, 题干简洁, 语言情景设置完整而真实, 强调了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查重点突出了时态、复合句、交际用语、非谓语动词、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辨析等, 但第28题考查的是往年试题中未出现过的独立主格结构。试题具体分布如下:
试题评析:该题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 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语法、词汇表意功能的能力。2012年大纲卷该题覆盖面广, 考点分布较均匀, 难易度适中;语境设置真实, 结合的语言点科学合理;试题难易有区分度, 突出了以下特点:1.加强了非谓语动词的考查, 分布在第28, 32小题;2.个别考点较少见。如第28小题是独立主格结构, 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garden, weather___.A.permittingB.topermitC.permitted D.permit.3.干扰性较强的题分布在23和24题, 如第23小题“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snow, ”Granny used to say, “because every step____.”A.has shown B.is showing C.showsD.showed.其句意是祖母过去常说“人生就像在雪中行走一样, 因为每一步都会留下痕迹”。show意为“显示, 显现”, 此处祖母说的是一个客观事实, 所以应选C项一般现在时。4.突出了特殊句式的考查, 分布在第26题和第29题。如29题This restaurant wasn’t____that other restaurant we went to.A.half as good as B.as half good as C.as good as half D.good as half as, 其意是:这家饭馆不如我们去的那一家一半好。在比较句型中, 倍数或分数要放在第一个as或比较级之前, 所以答案为A项。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单纯地讲解语法, 要将语法融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句中, 让学生通过例句来理解语法的应用。在平时练习时, 给干扰项提供语言环境, 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复习中, 应该充分注意历届高考试题, 探究知识的规律性, 切身感悟和领会所学知识的重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三、完形填空
试题评析:该题既考查学生掌握词汇知识、习惯用语、语法知识、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生活常识、句法结构等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又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2) 。2012年高考英语大纲卷完型填空的体裁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是记叙文而是说明文, 介绍了肢体语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肢体语言的理解不同, 如果不理解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虽然体裁变化了, 但是考生反映不太难, 主要是话题比较熟悉, 文中也没有出现特别晦涩难懂的情节, 在词汇考查方面也比较常见。词汇考点还是以实词为主 (见下表) , 尤其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与往年一致, 考生只要紧密联系上下文, 理解选项中的单词意思, 很多题目便可轻松解决。
教学建议:建议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 要遵循“四遍法”原则:首先跳过空格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的大意及文章的体裁、结构等;其次, 学生应逐题推敲, 切忌按题号顺序答题, 不能确定的暂时跳过去, 应先易后难;再次, 通篇考虑, 把一些上下文联系紧密, 涉及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难度较大的空缺填好;最后, 再次通读全文, 修正与全文不相称的选项。此外, 将平时教授的课文改造成完形填空试题, 进行短文填空训练, 培养学生的上下文推测、篇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 夯实基础,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阅读理解
试题评析:该题集中全面地考查学生从阅读中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细心判断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对文章理解的准确性。所选的文章难度不一, 体裁和题材也各不相同, 有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等, 内容涉及科普知识、天文地理、人物传记、名人轶事、哲理小品、科技教育、风土人情、新闻报道、历史文化等。命题考查要点主要涉及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的关键词句、某个段落、某个细节、人物的性格、实物的特征等。今年高考英语大纲卷5篇文章在选材上保持了知识性、趣味性强, 实用性、时代性强, 题材与体裁广泛的特点, 彰显文化特色。考查考生在阅读中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考点包括细节题、推理判断、主旨大意、归纳概括、词义猜测等, 试题布置由易到难, 分布合理。A篇是说明文, 为自然科学类文章, 主要讲述一种帮人找到蜂蜜的鸟类, 难度不高, 只要学生定位准确, 不难选出正确答案。B篇是记叙文, 描述群众演员的一天。C篇同样是记叙文, 描述作者本人在没有警察、没有其它行人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不闯红灯的故事, 说明美好社会的建设需要相互信任, 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D篇是议论文, 社科类文章, 描述人类记忆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E篇是应用文, 久违的广告类文章, 主要介绍了几个适合孩子们参观学习的博物馆。
五篇文章可读性强, 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章难度适中。只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 配合恰当的技巧, 从理解上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选题以细节题为主, 部分题目设置巧妙, 考生须细致甄别, 方可得分。
教学建议:在平时教学中, 要逐步发展学生的语篇完善能力, 加强对学生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 包括基本句法, 理解语篇的逻辑手段, 领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表达, 正确识别问题的题材和体裁, 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捕捉语篇的文化差异, 加强定量的泛读训练,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学会识别不同体裁的文章, 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和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 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 正确判断文章的类别, 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复杂句子的能力。
五、短文改错
试题评析:短文改错同样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英语知识的准确性, 测试考生判断、识别和改正短文中错误的能力。文中错误涉及词法、句法及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同旧的短文改错相比, 新短文改错有以下特点:1.以短文形式自然呈现, 以“句子”为单位设置错误, 情景自然, 任务真实, 但难度较大;2.要求考生在文中直接用符号标示, 在标示下写出答案, 考生不易出错, 阅卷更加直观;3.试题设置有增加, 删除和修改三种类型, 10处错误中, 每个句子中最多有两处错误, 改变了旧短文改错中错词、多词、缺词和正确四种类型的设置。该文仍取材于学生自己的作文, 考查知识点涉及到名词单复数、时态、介词、连词、代词等, 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短文的能力、从语篇角度识别并纠正语言错误的能力和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建议:首先要求学生增加与目标语的接触, 形成良好的语感品质;其次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 让学生要关注自己和同伴的语言错误, 进行相互纠错;第三, 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明确短文改错题型的要求, 学会解题;第四, 让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第五, 让学生解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去甄别错误、改正错误;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自己易犯的语法错误, 进行总结归类并加以强化记忆, 以达到正确使用英语的目的。
六、书面表达
试题评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以笔头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的事物、发表意见和表明观点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2年高考英语大纲卷书面表达是:假定你是李华, 从互联网 (the Internet) 上得知一个国际中学生组织将在新加坡 (Singapore) 举办夏令营, 欢迎各国学生参加。请写一封电子邮件申请参加。其内容要求具体, 要点清晰, 考查既有规定表达的内容, 又能使考生自由发挥, 能够较好地测试考生的实际语言运用水平。由于题材常见, 故写作难度不大, 只要考生书写工整、要点齐全、语句准确, 就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要想出彩, 学生只有加强英语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方可达到。
教学建议:教师平时应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对学生加强词汇、语法、句型教学及操练, 鼓励学生勤背诵多仿写, 常写日记和读后感, 培养学生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规范的写作习惯。平时写作训练中, 第一, 教师要求学生审清题目, 准确把握作文的主题, 列出提纲, 防止偏题和跑题,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所给的信息, 如表格、漫画和文字等,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第二, 教师要加强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英语教师要不断地钻研作文的辅导方法, 积累更多的切实可行的英语写作模式教给学生, 同时提醒学生要留心英语写作技巧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 例如整理思路, 组织素材, 构思文章结构, 组织语言, 遣词造句,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高级词汇和句型结构等;第三, 教师要根据教材主题、题材和体裁, 有目的地自创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 目的明确的书面表达进行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 2012高考英语大纲卷题型未作变动, 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总体难度适中, 选材广泛, 设题科学, 体现课标理念, 突出语篇, 立足语境语用, 重视基础知识, 强化文化意识, 有利于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和高校选拔人才。故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与高考测试的命题原则———“考语言运用而不是考查单个的零碎的语言知识” (刘庆思, 2011) 是相违背的。教师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平衡发展,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改进单纯以语法为纲的教学思路,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输入语言的环境和机会, 逐渐积累语言经验, 发展语言意识,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加强语篇训练意识, 改变思维品质, 加强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3)
摘要: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大纲卷 (全国I卷) 的命题加强了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考查, 试卷内容设有语境, 试题所选材料语言地道, 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从试卷分析来看, 英语教学应注意平时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备考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 [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录音内容复杂化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录音内容中提供的信息变得更加难以理解,这主要体现在:
* 人名地名生僻化
人名地名或专有名词一直都是历年高考英语听力考查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今年的试卷上没有出现England或America等考生再熟悉不过的国家名,而是出现了Spain、Italy等相对少见的国家名(第9题),以及一些不常见的城市名(第16题的Louisville)和景点名(第14题的The Zen Garden、The Highlands以及The Red River area)。虽然它们可能是考生听都没听过的地名,看似陌生难懂,但它们毕竟不是听力题要考的内容,所以考生即使不明白这些“生词”的意义,只要知道这几个词表地名也能解题。
录音中的人名相对简单些,但也不是我们常见的,如试卷上出现的Michelle Ray (第13~16题)以及Dr Garfield (第17~20题)等。不过,它们基本都是对应录音中的主要人物,会反复出现,考生大可不必太过专注于其读音,只需明白它们就是人名,将注意力放在解题关键信息上,解题就会容易很多。
* 数字读法多变化
去年的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部分共考了三道数字题,今年虽然只考了一道,但是难度不小。而导致难度提高的并非设题而是录音,一起来看第3题。
3. 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5:20.B. 5:10.
C. 4:40.
【录音原文】
M: Let's meet at 4:40 (twenty to five).
W: Well, could we make it at 5:20 (twenty past five).
M: That's a bit late for me. I could manage at 5:10 (ten past five).
W: OK. See you then.
【解析】对于那些对数字不那么敏感的考生来说,这组数字听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英语中的时间本身就有很多种表达方法,如果考生平时只对某一种说法比较熟悉而对其他说法很陌生的话,听录音的时候就很难快速且准确地反应。比如C选项4:40,录音中采用了传说中的“逆读法”(twenty to five),如果考生平时只习惯于“顺读法”(four forty),那么就很难将选项中的4:40与录音中的five联系起来。而对于A选项,录音中读的是twenty past five,与C选项的读法仅一词之差,很容易混淆。当考生正纠结于这两者时,却恰恰错过了最重要的解题信息:ten past five,即5:10。故正确答案为B。
【小结】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应注重人名地名以及数字的听力训练,尤其是数字方面,不仅仅是针对时间的读法,还有价格的加减运算读法也有必要熟练掌握。此外,大家还应注意对数字题的预测。以今年的数字题为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选项和题目的暗示判断出对话极有可能会围绕见面时间的提前或延后进行讨论。
题目设置多陷阱
* 选项在录音中齐现身
今年的考生对高考听力部分评价最多的就是一个字:绕!其主要原因在于命题者利用录音中出现的内容设置干扰项,令考生在录音中几乎能听到所提供选项的全部内容,不能再简单依据“所听即所选”的原则作答,从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以第1题为例,这是一道关于戏剧(play)的题。
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 The story.B. The ending.
C. The actor.
【录音原文】It's a simple story with a happy ending, but luckily they had a very strong actor, and he managed to carry the whole play.
【解析】分析题干,关键词是the play,三个选项中的ending、story以及actor都和play相关,且在录音中都出现了,但这道题中说话人的态度非常明显,用了感情色彩十分突出的but以及luckily表示出对actor的欣赏,因此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正确答案为C。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其实并不难,很多考生只是习惯于凭借“所听即所选”的原则解题,而当题干中的所有选项都出现在录音中时,就容易产生疑惑,判断失误,导致失分。考生如果在备考阶段仔细研究过历年真题,遇到这类题目应该就不觉得陌生了。因为早在2008年,湖北卷的听力部分就出现过非常类似的题目:
5. Which aspect of the film does the woman like?
A. The plot.B. The music.
C. The dialogue.
【录音原文】
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lm, Ellen?
W: Well, the plot is not so good.
M: But the music ...
W: The music is just so-so. Anyway, the dialogue is humorous.
【解析】同样,录音中也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所给的三个选项:plot、music和dialogue。如果考生在听录音时没有整体把握,仅仅只关注了关键词the film而不注重其相关的修饰信息,显然就会难以判断。录音中,plot用了not so good (不太好)形容,music只是just so-so (一般般),而dialogue却是humorous (幽默滑稽的),感情色彩非常明显,说明the woman喜欢的是dialogue,正确答案为C。
【小结】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听力题,单从选项的设置上我们就不难发现,该部分对考生的要求正在逐年提高,以前那种“唯有正确选项会出现在录音中”的题型正逐年减少甚至消失不见。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未来短对话出题的趋势。因此,“听到什么选什么”的策略并不可取。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策略,专心听完全部录音,不仅要站在整体的高度进行把握,同时还要注意对关键信息的甄别和筛选,善于分析,去伪存真,才能在遇到此类型的题时胸有成竹。
* 陷阱改设题干中
以往高考英语听力部分所考查的场景常常都是与考生关系密切的场景,如学校、购物、饮食、机场等,且说话人一般都在该场景中。今年略有变化,考查的并不是说话人所在的场景,而是说话人谈论的第三方所处的场景。例如第6题:
6. Where is Ben?
A. In the kitchen.B. At school.
C. In the park.
【录音原文】
W: Hey, where is everybody?
M: They took Ben to the park. Where have you been?
W: Sorry, I'm late. I picked up the cake and it took me longer than I expected. When will the party start?
M: Ben invited 8 children from school and they'll arrive at about 2 in the afternoon.
W: OK then. I'll put the candles on the cake and leave it in the kitchen. And then I'll come and help set the table.
【解析】阅读选项,结合录音内容可知,三个选项中的核心词在录音中都有,且说话人所在的场景是in the kitchen,所以很多考生受经验主义影响错选了A。需要注意的是,题干问的是“Ben在哪里?”即Ben所在的场景,而非对话发生的场景。由第二句“They took Ben to the park.”可知,正确答案为C。
【小结】通常情况下,考生看到where类的场景考查题,再结合选项看到熟悉的场景时,就会不自觉期待在录音中听到相关场景的标志性词汇,而往往忽略了题干的具体信息,导致出错。上题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考查的仍然是考生都十分熟悉的场景,且录音中也都出现了这些场景的关键词,但命题者却在出题时进行了小小的变革和创新,打破了“考查说话人所处的或对话发生的场景”的惯性思维,令不少考生落入了陷阱。所以笔者在此再一次提醒考生:经验主义要不得,惯性思维要打破;题干信息细琢磨,录音内容巧捕捉。
对考生推断能力的要求更高
推断题要求考生对对话发生的背景、地点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话人的意图进行推断。出题者经常会通过替换同义词或近义词、变换句式结构、变换逻辑关系词等方式进行考查。今年的听力部分出现了大量的替换现象,例如第17题:
17. Why do some people say they never have dreams according to Dr Garfield?
A. They forget their dreams.
B. They don't want to tell the truth.
C. They have no bad experiences.
【录音原文】
... Mostly when people say they never dream, what they really mean is that they don't remember their dreams or they don't think their dreams are important....
【解析】录音原文中出现的词是don't remember和don't think ... important,三个选项中,唯有A项的forget与don't remember相对应,故正确答案为A。需要注意的是,同义替换和近义替换不能扩大、缩小或偷换原文的概念和意义,如C选项的no bad experiences与don't think ... important虽同属否定,但并非同义或近义关系,故不正确。
类似的还有第19题的A选项(It is very useful),对应的录音内容为“they help us deal with our problems”。
【小结】应对替换,仅仅依靠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积累更多更好的词组和句式才是王道!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推理概括的题目在以往的试卷中不会超过四题,但是今年加上主旨题在内一共出了七题,超过了听力题总数的1/3。可见,同学们应充分重视听力推断题。那么,同学们如何通过阅读题干的已知信息预测哪些题目是推断题?以今年试卷中出现的提问方式为例:
8.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11.Why does the man say that he should keep away from babies?
16.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in general?
17.Why do some people say they never have dreams according to Dr Garfield?
18.Why did Davis stop having dreams?
19.What is Dr Garfield's opinion about dreaming?
20.Why do some people turn off their dreams completely?
上述这些提问方式中出现了“what ... talk/say about”“opinion about ...”“why”等等,多为谈论内容、观点意见、原因等,一般都要求考生通过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推断、概括总结等,难度较高,是所有听力题型中最容易失分的一种。从今年的题量来看,以后的考试必定会对考生听懂和理解录音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丰富词汇和句式的“储存量”,注重听力训练。
总而言之,高考英语听力部分正逐年提高难度并不断推陈出新,同学们如果单纯沿用以前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技巧去解题已不足以应付。想要获得听力高分,同学们必须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听前仔细审题、做好预测,听时集中精力、捕捉关键信息,听后对信息去伪存真、筛选答案。而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同学们应尽可能每天定时定量“磨耳朵”,注重跟读和模仿。听和说其实是个互相影响的过程,能说得出就能听得懂。特别是听力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表达方式,课本上很少出现,只能靠同学们平时主动去搜集。此外,同学们还应重视积累一些常考的词组,比如work on这个词组已经连续在2009年和2010年短对话题目中出现,而在今年的最后一篇短文中又出现了!还有manage (to do sth.)这个词(组)几乎每年都考,今年在短对话中甚至出现了两次(短对话1和短对话3)。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多加记忆和掌握。俗话说“功在平时”,只有在平时真正付出努力的人才能在高考英语听力中稳操胜券、自如发挥。
作者简介: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新课标I卷)》内容选材丰富,考查要求深入浅出,试卷公平性和科学性并举。试题命制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试题设计精心,科学规范。同时,各套试卷保证对不同考生群体的考查公平合理,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试题采用了8个阅读语篇,阅读理解部分5个,语言知识运用部分2个,写作部分1个,体现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阅读需要从大量的书面材料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每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部分都为考生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阅读量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新课标I卷)》阅读理解部分的单词量与前几年基本持平。阅读理解语篇选材广泛,内容涉及到科学馆游览信息(科技创新)、个人生活经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和谐发展之道)、音乐文化推广(文化品格)和科普知识(创新精神)等,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关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考生读起来有熟悉感,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考查。根据话题的文章来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题匠心独运,试卷兼具公平性和科学性
本人对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研究体会如下:
(一)今后要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高考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语言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述中国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新课标I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写封邮件告知外国朋友下次上课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唐诗和了解唐朝的历史。这些情境设置真实,任务要求符合中学生李华”的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二)高考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今后教学方向趋于稳定。
高考英语学科全国卷的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既考查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及结构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情境设置紧贴生活实际,侧重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种题型搭配科学合理,基本覆盖了考生应该掌握的必备语言知识和各语言技能包含的具体语言能力。
(三)突出阅读理解能力考查,教学中要注意该能力的夯实。
沈阳黑马金考 特级讲师 杨老师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英语能力中的体现,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更加侧重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注重基础,强调运用,突出能力,稳中求变” 的命题原则。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来说,今年的试题难度略低于去年。具体分析如下: 语音知识
考查形式为相同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今年五个小题分布为:一个元音字母组合ea的读音,两个单辅音字母c,s的读音,两个单元音字母o和i的读音。语音试题每个小题所选词汇均是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词,高考词汇表上都能找到,平时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再注意一些读音特殊的单词,答好今年的语音试题就轻而易举了。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涵盖了常考、应考考点,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和课本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了高考命题立足基础重应用的原则。题干设计简洁,没有难题和怪题,都是比较常见的知识点,总体上比较平和。
15个题中考查的知识包括情景交际(第6, 20题)、冠词(第7题)、定语从句(第8题which在从句中作宾语)、非谓语动词(第10题中hoping从句作状语)、短语辨析(第12题中set out to do表示“开始做某事”)、时态(第14, 18题)和情态动词(第17题中can表示“能力”)等。尤其注重一些固定短语和习惯搭配的考查,如:第9题的make it 表“成功到达”,第11题had hardly … when …表示“一……就”,第19题的in great demand 表“需要量很大”。另外,同学们普遍认为较难的3个题:
13.Next to biology, I like physics.A.better B.best C.the better D.very well
答案为B.next to表示 “仅次于”,句意是“除了生物,我最喜欢物理”,此题对考生来讲,需要仔细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best。
16.100℃ is the temperature ___ which water will boil.A.forB.atC.on D.of
答案为B.which代替前面先行词temperature,英语中表示温度,价格,速度等,常常用at.18.The manager ___ the workers how to improve the program since 9 a.m.A.has told B.is telling C.has been telling D.will have told
答案为C.从since可判断要用现在完成时或现在完成进行时,排除B和D。根据句意,“经理从早上9点就开始给工人们讲如何改进这个方案(现在还在讲,也行还要讲下去)”,因此选C表现在完成进行时。完型填空:
近年来的全国II卷的完形填空,一直选取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思想启迪性的材料,旨在考生在接受知识检测的同时,让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一定的启迪,实现情感的渗透教育。
本文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记叙文,作者讲述自己经验丰富又有硕士文凭,但找工作却受挫,于是抱怨生活不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枚写有“Be happy”的耳环,对此作者突然感悟(Then it hit me),尽力寻找生活中快乐的事,后来得到了他满意的工作,正是作者改变思维方式才改变了他的人生(it was because I changed my way of thinking that I completely changed my life)。本文富有哲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那就是面对困境,要笑对人生。
文章材料的难度不是很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容易做。考生只有通读全文,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当然要得满分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五篇文章从内容来看,涉及人文、体育、文化风俗、时事和教育等。在选材
上具有鲜明的知识性、实用性和教育性,保持了题材多样与体裁广泛的特点。
A篇:记叙文,寒冷天气中照看宠物的建议。B篇:记叙文,帆船运动需要反应快捷和
如何利用风向扬帆;C篇:说明文,人的面部表情所带的含义受不同情景和关系的决定,不
能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来判断。D篇:新闻,报导的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出土的著名化
石将首次在美国的5个城市进行为期6年的巡回展出。E篇:议论文,如何下定成功的心态。
文章原汁原味,前面4篇阅读生词不多,难度适中,有利于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而E
篇文章篇幅较长,论述的内容比较抽象,个别句子很长而且句式复杂,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容易丢分。题型主要涉及推理判断(41题,58题)、细节理解(41题,42题,45题,46题,49
题,51题,56题等)、词义判断(54题)、主旨大意(53题)、写作目的(44题)、文章标
题(52题)和文章出处(48题)判断等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和选项一目了然,多数答案
能在文中直接找到,其中细节理解题占的比例较大,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正确理解,才能准
确判断出答案。
补全对话
主要是描述了父女之间的对话,内容是女儿请求父亲给她买一款搞促销活动的手机。话
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现实,体现生活,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就能选出答案。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选材上仍选用了看似出自学生的书信,内容是谈节约用水。考生不仅要理解单
个句子,更需要理解上下文逻辑关系,才能进行判断、改正。多数学生觉得改错题最难,不
容易拿到高分。该题答案:
76.opinion前加my,77.animal→animals,复数表泛指,78.or→nor,考查neither … nor的用法,79.seemed→seems,上下文时态一致,80.we→they,与主句人称一致,81.a→the,特指上文出现的问题,82.though→because/since/as,上下文逻辑关系,83.对,84.using→used,过去分词短语作后臵定语,85.去掉 for, 关系词 which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单词拼写
所考单词全部来源于高考考试大纲《词汇表》,选用了多音节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占试题比例大, 不同的语句中动词和名词有不同形式的变化。考查的词类为:动词4
个,名词4个,形容词2个,不过单词拼写题同学们都认为简单。该题答案:66.foreign;67.pride;68.interrupting;69.nationality;70.modern;71.nephew;72.refused;73.bookshelves /
bookcases;74.whispering;75.cough.书面表达:
近几年全国卷II的书面表达一直以书信形式出现,体现了 “稳定”的高考命题原则,更
突出“实用”的交际原则,写信的对象要么是杂志的编辑,要么是外国朋友,主要考查考生用
已获得的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今年书面表达是写一封生日邀请信,班上同学决定为小明举办生日聚会,要求考生写信
邀请外教Susan参加,要点包括:时间:周五晚8点至9点。地点:学生俱乐部。内容:生
日歌、蛋糕、游戏等。要求:备小礼物。
试题内容与考生平时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感到容易入手,只要掌握了一
定数量的单词都有话可说。首先学生要用所学英语来组织要点,如:at 8 p.m.this Friday ,at
the Students’ Club,sing “Happy Birthday”,light the candles ,cut the cake ,play games,prepare a little present, 然后运用一些复合句和关联词语对要点进行连接,使上下文行文连贯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的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17、正确答案B。A项“经历”与“航次搭配不当;C项“经历”与“航次”搭配不当;D项“执行”与“航次”搭配不当。
(2018年2卷)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答案B【解析】C选项“探索……之路来”缺少主语,应该加上“这样”。A和D项中,“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修饰创新,缺少成分,应改为“令/使/让人眼花缭乱”。
(2018年3卷)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答案B【解析】“通过……为参照”句式杂糅,排除A和D,是“辨别方向”而非“辨析方向”,因此答案选B。
(2017年1卷)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8.【答案】D A项,句式杂糅,“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中“根据......”和“......显示”杂糅。应将“根据”去掉。选项有语病。
B项,语序不当,“三个月内”是“学生完成”的状语,不能放在“要求” 前。应改为“要求每名学生在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选项 有语病。C项,搭配不当,“推动”和“企业广泛受益”搭配不当。应改为“推动 ‘互联网+’快速发展,让企业广泛受益”。选项有语病。
(2017年2卷)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答案:C A项“我院、、、是、、、、一年”,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B项“在、、、之下,使得、、、”,成分残缺;D项“录取、、、名额”,搭配不当。
(2017年3卷)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答案:A B项“看、、、往往能看出”
“吃相、、往往能暴露”句式杂糅;C项“在、、、身上”,介词结构吞主语,后面分句缺主语,成分残缺;D项“开创、、、成就”,搭配不当。(2016年1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答案:B A项“西红门创业大街”不能与“启动”搭配;C项后一句的主语应是“新媒体”,而不是“实时性”,中途换主语,后一分句主语残缺;D项句式杂糅,“受……影响”和“在……影响下”杂糅一起。
(2016·全国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答案:C 解析 A项结构混乱,“自从……以来”,有了“自从”,后面不必加“以来”;主谓搭配不当,“‘东方红一号’……成为……国家”主谓搭配不当,可以将“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改为“自从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样就保持了前后主语的一致。B项成分残缺,应在“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后加“的要求”,在“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后加“的规定”。D项结构混乱,一面对两面,应将“的雄厚”去掉,并在“当地”后加“的”。
.(2016·全国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答案:C 解析 A项成分残缺,乱加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去掉“随着”或者“使得”。B项成分赘余,“如果有一天”“的时候”重复,应去掉“的时候”。D项语序不当,应将“历时三年”放到“开展的”之后,同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
(2015·全国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 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答案:B 解析 A项语序不当,“从现在起到年底”应该放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修饰限定承办演出的时间段。C项结构混乱,句子前两分句的主语是“边缘人”这类形象,而最后一个分句把主语偷换成了“人们”,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可以把最后一个分句修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成分残缺,“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前缺主语,可在“因加大了”前加“新《食品安全法》”。
(2015·全国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答案:B 解析 A项暗换主语,“依旧热情不减”的主语应为“北京市民”。C项一面对两面,应把“能”改为“能否”。D项语序不当,应将“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移至“听他”前,“听他”应改为“听父亲”。
(2014年1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 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2014年2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 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 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 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答案】C【解析】题中,A项句式杂糅。去掉“并将”,或改为“并将相关理论落实在该书的编撰中”;B项偷换主语,“被翻得破烂不堪”的主语是书;D项语序不当,改为“投资百万所带来的效益”。
(2013年新课标卷1)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参考答案:A(B项搭配不当,“调控”不能接“行为”,应为“制约”;C项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承前省略不当,应在“都”前加“他”;D项搭配不当,“出现”后无宾语中心词,在“形象”后加“的现象”“的情况”之类。)
(2013年新课标卷2)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参考答案:A(B、“成为”前暗换主语,可在前边加“使之”。C、“显示”用词错误;最后一句主语不明,据句意,应为“科幻文化”,而据语法,却是“崛起”。D、一面对两面,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2013年全国大纲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参考答案:A(B去掉“对”,因为后边“受到保护”的主语应该是运动员。C最后一句“有的”缺宾语中心词,可加“的满足感”之类的词。D句式杂糅,“主要是由于……导致的”,两种说法杂糅。)
(2012年新课标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答案C【解题思路】A选项句式杂糅,“造成、、、遭到”,将“遭到”删去。B选项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不搭配。D选项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带”。
(2012年大纲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分甲、乙两套 ( 以下简称甲、乙卷) , 使用甲卷的地区有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云南、贵州、甘肃等 ( 其中云南、贵州、甘肃不考听力) , 使用乙卷的地区有河南、河北、山西等。这两套新课标卷的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等都相同 ( 山西除外) , 试题的难度也基本相同, 但乙卷整体上难度略大。
( 注: 使用乙卷的山西省卷面总分为180分, 其中听力30分不计入总分, 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 共60分, 完形填空每小题2分, 共40分。)
2014年是高中英语实施新课程以来高考命题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与以往的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相比, 2014年的两套试卷最大的变化有两点:
1. 增加新题型, 改变试卷结构。试卷取消了沿用多年的考查语法、词汇与情景交际的单项填空题, 取而代之的是语法填空题。试卷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将阅读理解调至第二部分, 将完形填空调至第三部分, 将语法填空置于第II卷, 与第四部分的写作同属主观题。
2. 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全部置于语篇情景中, 突出语用要求。除了听力以外, 试卷各大题型的命制都以语篇材料为载体, 实现了语篇情景交际功能的最大化。尤其是语法测试形式的改革, 将语法知识置于情景丰富的语篇中考查, 突出了语用要求, 使语法的运用更加真实、自然, 实现了语法的真正交际功能。
尽管题型和试卷结构发生了变化, 但这两套试卷仍然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考纲为依据命制, 力求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突出对英语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的题型结构相对稳定, 题量适中、梯度明显、难易搭配适当、重点突出, 选材丰富、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能够考查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测试价值取向正确, 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下面, 笔者拟对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甲、乙两卷的各大题型从命题立意、考查内容、备考建议等方面做一分析, 并对2015年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供参考。
一、听力
【命题立意】
听力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 能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听力命题对所选语言材料的难易度把握较好, 内容简单易懂, 设题突出考查对事实细节的理解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材料语言优美, 语速适中, 符合多数地区听力教学的实际水平。试题涉及的话题均为考生熟悉的情景和内容, 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
【考查内容】
甲、乙两卷听力部分考查的内容完全相同。该部分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等能力, 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的能力和推断能力, 这两类题目分别占该大题的60 % 和35 % 。
试题情景内容涉及找地方、帮助、人物身份、观点、天气与着装、参加体育活动、看电影、旅行、求职面试、对城市生活和小城镇生活的不同看法等。对话情景真实、自然, 场合清楚, 符合生活实际, 整体难度不大。
【备考建议】
听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 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说、读、写三种技能的发展。因此, 听力教学必须纳入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全国各地的考试方案接踵出炉。让英语回归工具性, 将英语纳入社会化考试, 实行一年两考, 试行等级考试, 英语改革已经成为这次考试改革的重头戏。尤其是, 英语听力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不少地市的试题结构做了重大改革, 调整了听力的分值, 有些地方的听力已经实行一年两次考试。无论怎么改革, 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突出英语的交际功能。
为此, 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 考虑考生今后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应将听力教学纳入常规教学之中, 正确引导考生对待听力, 坚持开设听、说课, 还语言的本真。此外, 在地区和学校的大型考试中要保留听力内容, 并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 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千万不要因为目前有些地方的听力成绩仅算作参考分而忽视听力教学或对考生放弃正常的听力训练。
二、阅读理解
【命题立意】
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 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主要考查考生的6种阅读技能: 理解主旨和要义,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做出判断和推理,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阅读理解侧重考查考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 同时还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阅读策略等。试卷将阅读理解部分提前, 突出了阅读的重要地位。
【考查内容】
甲、乙两卷阅读理解均由5篇短文组成, 总词量在2000词左右。短文体裁丰富, 涉及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以说明文为主。短文题材多样, 内容新颖, 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突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 甲卷涉及对人性的信任、地球日、雇佣中国保姆教孩子学汉语、地铁套餐指南、紧张工作日的做饭建议等, 乙卷涉及剑桥科技节、旅鸽、做出抉择、拯救濒危语言、未来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等。
甲、乙两卷的40个阅读理解小题突出考查考生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以及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这两项分别占该大题总量的37. 5% 和45% , 难度较大的阅读技能, 如理解主旨和要义,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在这两套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小 ( 仅占7. 5% ) 。另外, “七选五”任务型阅读理解突出考查考生对语篇上下文的连贯性、一致性的把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对文章基本结构理解能力的考查在甲卷中呈显性, 在乙卷中呈隐性。
具体来说, 甲卷主要考查阅读理解的5种技能, 设置主旨要义1题 ( 占5% ) 、事实细节9题 ( 占45% ) 、猜测词义2题 ( 占10% ) 、推理判断7题 ( 占35% ) 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1题 ( 5% ) , 但未考查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乙卷主要考查阅读理解的4种技能, 设置事实细节6题 ( 占30% ) 、推理判断11题 ( 占55% ) 、猜测生词词义和词语指代2题 ( 占10% ) 以及理解作者的态度1题 ( 占5% ) , 但未考查主旨和要义的题目。
相比而言, 甲卷的阅读理解整体难度不大, 没有太难的篇目, 题目也比较简单, 但乙卷整体难度较大, 尤其是C、D两篇难度略大, 个别题目不易作答。
请看阅读理解文章具体考查的内容:
请看考纲语言运用项目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考查内容:
【备考建议】
1. 对考纲中要求的6种阅读技能都要采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强化训练, 对每年都着重考查的事实细节题、主旨要义题、推理判断题和猜测词义题要高度重视。对难度较大的推理判断题、主旨要义题、理解文章基本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 要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并加强训练。对容易得分的事实细节题更要加强训练, 力争在这方面少出错、不出错。
2. 坚持大容量的阅读训练, 在阅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 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如略读、跳读、寻读、推理判断、猜测生词、预测下文等。
3. 加强快速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速度。近年来, 阅读理解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容量, 总词量近2000词。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5篇阅读理解, 必须有速度作保障。因此, 进行限时阅读训练非常必要。
4. 关注文化意识方面的题材, 在大量的语篇中体验英语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语言的美感、陶冶情操。了解一定的异文化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完形填空
【命题立意】
完形填空要求考生运用词汇知识填补短文, 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篇中正确理解词汇意义和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 同时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完形填空的命制突出语境对选项的制约作用, 考生要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 深入理解语篇、语境和语意, 正确把握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连贯性, 准确把握词汇在语篇层面的意义。
【考查内容】
甲、乙两卷完形填空的短文词数均控制在250词左右, 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 材料新颖, 情节完整, 难易适度, 设空科学、合理,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选项中的词语均为实词, 词义丰富、完整, 在上下文语义连贯方面起着决定作用。另外, 选项的词义反差较大, 不涉及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词义辨析, 完全避免了考查语法的倾向。
具体来说, 甲卷考查名词3题 ( 占15% ) 、动词及短语动词8题 ( 占40% ) 、形容词3题 ( 占15% ) 、副词5题 ( 占25% ) 、介词短语1题 ( 占5% ) , 涉及5种词类, 覆盖面广, 穿插分布科学、合理, 突出对动词 ( 含短语动词) 的考查, 但对副词考查的比例稍大。乙卷考查名词9题 ( 占45% ) 、动词4题 ( 占20% ) 、形容词4题 ( 占20% ) 、副词3题 ( 占15% ) , 涉及4种词类, 突出对名词的考查, 但对动词考查的比例较小, 也未考查短语动词, 从第44题至第53题连续10空没有设置动词。此外, 形容词和名词设空比较密集, 如第45 ~ 47题连续3空考查形容词的用法, 第49 ~ 52题连续4空考查名词的用法。
相比而言, 甲卷的完形填空整体比较容易, 短文简单、易懂, 词义对比度大, 考生能够较容易地在文中找到还原的线索。
请看试题具体考查的内容:
【备考建议】
1. 将选项置于语境中理解其真正意思, 做到句意前后关联、逻辑推理正确, 尤其是词义丰富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另外, 还要注意常用词语一词多义现象, 尽量多记几个意思。
2. 立足语篇, 从整体出发, 始终考虑上下文语境, 联系前后文意思, 照前顾后, 找到选项还原的线索是做题的关键。
3. 关注文化意识方面的题材, 了解异国 ( 尤其是英语国家) 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这对完形填空解题很有帮助。 ( 注: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参见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目标7 ~ 8级的描述。)
四、语法填空
【命题立意】
语法填空是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新增加的题型, 置于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二节。该题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 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所填单词的基本形式, 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 ( 不多于3个单词) 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
该题考查考生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 突出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灵活运用语法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解上下文意思的能力。
【考查内容】
甲、乙两卷语法填空的短文词数均控制在200词左右, 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 内容浅显易懂, 句子结构简单, 故事情节完整, 论述有理有据, 能够满足测试语法知识的需要。短文设空科学, 布局合理, 难易适度, 突出语用要求。
该题考查的语法项目有冠词、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从句引导词的用法、构词法以及固定短语和惯用法, 涉及语法基础知识和词汇知识的诸多方面, 侧重考查词法, 兼顾考查句法。
具体来说, 甲卷的短文为记叙文, 讲述作者在上学途中目睹一个男孩骑车追赶公共汽车归还乘客失落东西的经过。短文给出单词的空白有7个, 涉及动词、代词和形容词, 以动词居多, 未给单词的3个空白涉及连词、介词和助动词。该卷突出对动词的考查, 涉及动词时态、助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占整个大题的60% , 但未考查从句引导词的用法。乙卷的短文为议论文, 论述当面对比较棘手的困境时, 不要急于求成, 要耐心地付出努力。短文给出单词的空白也有7个, 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未给单词的3个空白涉及冠词、连词和关系代词。该卷考查语法知识的面比较广, 常见语法项目均有涉及, 考点分布比较合理, 对动词时态及非谓语动词形式的考查占整个大题的30% , 但未考查介词的用法。
相比而言, 甲卷的语法填空整体比较容易, 对语法知识的识记考查比重较大, 考生容易作答。
请看试题具体考查的内容:
【备考建议】
1. 明确考纲中语法知识考查的范围, 每项内容都要复习到位, 确保知识的覆盖面, 又要突出重点, 掌握所列语法项目的基本用法。
2. 分析命题特点, 掌握语法考查重点。今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首次采用这种题型, 仅从两套试卷中难以全面地看出其命题特点与规律。为此, 我们要仔细研究2007 ~ 2014年广东卷以及今年辽宁卷中的语法填空题, 定会发现该题的考查重点和命制规律。
3. 掌握答题技巧, 加强训练。要充分理解语言材料的意思, 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从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的连贯性方面综合考虑。给出单词的空白, 侧重单词的正确形式。不给单词的空白, 侧重句法、固定搭配、惯用法等。熟悉答题方法后, 关键是练习实践, 在适量的语篇练习中感悟语法运用的灵活性, 谙熟命题规律, 掌握答题技巧, 提高语法知识运用的准确性。切忌死记硬背语法条文和规则。
五、短文改错
【命题立意】
短文改错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 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 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和行文逻辑等, 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 如有错就将其改正。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 衡量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
【考查内容】
甲、乙两卷短文改错的短文词数均控制在100词左右, 有说明文和记叙文两种, 内容和句子结构都比较简单,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难度与考生的书面表达水平相当。短文设置错误以词法为主, 兼顾句法和行文逻辑, 错误类型有缺词、多词和错词, 以错词居多。文中设置的错误都是考生在平时写作中常犯的颇具共性的错误, 自然、真实, 没有生编硬造的错误。
具体来说, 甲卷的短文为说明文, 从上课时间、课程安排、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师生关系等方面介绍作者梦想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在10个句子中设置了10处语言错误, 涉及冠词、名词、介词、形容词、动词的适当形式、动词时态、主谓一致和句型结构等。这10个句子均为简单句, 并且句子较短、结构简单, 除了两个句子未设置错误以外, 其他8个句子均设有错误, 其中设置两处错误的句子有两个。乙卷的短文为记叙文, 讲述作者种植圣女果的经历、收获和感悟。在7个句子中设置了10处语言错误, 涉及冠词、名词、代词、介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时态等。这7个句子中, 含3个简单句、3个复合句和1个并列句, 并且绝大多数句子都较长, 结构也颇为复杂。每个句子都设有错误, 其中设置两处错误的句子有3个。较复杂的句子过多, 给考生准确理解句子结构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比而言, 甲卷的短文改错整体比较容易, 但乙卷的难度明显较大。
请看短文改错的错误类型及题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 甲、乙两卷短文改错设置的错误类型和题量都完全一样。三种错误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 增加10% 、删除10% 、修改80% 。多数为修改, 增加和删除各有一处。
请看试题考查的错误类型和考点:
【备考建议】
1. 以语篇为整体, 以句子为单位, 从词法、句法和行文逻辑等方面识错、纠错, 重点从语言运用的正确性上甄别错误。
2.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尤其是较复杂的句子, 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多从语法角度考虑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不要随意改变词义 ( 行文逻辑错误除外) , 纠正错误要从同根词上考虑, 如词性、词形变化等。
3. 把握语言灵活运用的多样性, 多从句意和语义方面考虑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正确把握常用词语的拼写形式。
4. 将语法学习与改错相结合, 将书面表达与改错相结合, 加大练习力度, 在大量的纠错中感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此外, 严格按照题目的指导语和指令规范答题, 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
六、书面表达
【命题立意】
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 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 提供的情景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该题考查考生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考生应该能够准确使用语法知识和词汇, 使用一定的句型、词语、词组等, 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时, 考生需要注意所写短文内容要点的完整、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言的得体性。这些都是高考书面表达评分的重要依据。
【考查内容】
甲、乙两卷书面表达的风格截然不同, 所供情景材料有文字提纲, 也有文字说明及广告图片, 属于半控制性写作。试题涉及的内容是考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景, 所给内容要点明确、清晰、具体, 呈半开放性, 既限制写作范围, 又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尤其是甲卷, 仅规定所要表达的方面, 但不给具体的内容, 留给考生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相比而言, 乙卷的书面表达比较容易, 因为短文的题材和体裁均为考生所熟悉, 广告图片中给出了很多可以使用的关键英语单词。但是, 甲卷的难度显得较大, 近似命题作文, 大量内容需要考生自己组织和发挥, 该题更能考查出考生的写作基本功。
请看试题具体考查的内容:
【备考建议】
1. 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合理布局。认真审题, 分清主、次要点, 突出重点。
2. 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做到词性准确、拼写正确。正确把握句子的时态和语态, 注意主谓一致和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
3. 学习单词、短语和句型时, 要经常进行汉译英练习。学会使用5种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尽量尝试使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语法结构进行书面表达, 提升档次。
4. 坚持写作训练, 以基础表达为抓手, 多仿写、多临摹、多练笔、多总结, 注意语句表达的连贯性、得体性, 力求避免汉语式表达。将写作与改错结合起来, 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总之, 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命题灵活, 重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 在备考中, 一定要明确考纲的各项要求并落实到位, 一定要突破考纲词汇以消除试题中的“拦路虎”, 一定要潜心研究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以准确把握考点和重点, 一定要将读、写放在重要地位以抓住核心。这样, 复习备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书面表达题
假定你是李华,暑假想去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已写好申请书和个人简历(resume)。给外教Ms Jenkins 写信,请她帮你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和格式(format)。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已使行文连贯。
一、题目评价
今年的书面表达题,依然是书信体,命题形式是文字介绍。强调交际理念,但提供的信息量少,考生的发挥空间大。
二、内容要点
1. 自我介绍(以便收信人明确自己和写信人的关系)。
2. 解释缘由(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与自我介绍衔接连贯,相辅相成)。
3. 说明目的(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及格式)。
4. 提示已附材料。
5. 表示感谢(这是必须的,否则不礼貌,内容不完整)。
三、得分情况
全省考生书面表达的平均分为12.25分。考生的分数主要集中在11—20分之间,中间段得分多,较低分和较高分相对较少,属于正态分布。
四、评分标准
评卷老师主要是采用综合给分法,结合内容,语言和连贯性先定好文章的档次,再根据其他的因素(如书写和格式等)适当进行微调。
五档:(21-25分)含较多好句子
四档:(16-20分)有好句子
三档:(11-15分)有正确的句子
二档:(6-10分) 有句子
一档:(1-5分) 有相关单词
0分:空白或是抄袭与写作内容无关的句子
隔三差五有点错,书写清清楚楚(良好)
半对半错,马马虎虎 (中等)
隔三差五有点对,糊里糊涂 (中下)
胡拼乱凑,一塌糊涂 (下等)
温馨提示:双评误差≧3分进入三评
五、主要失分点
1. 审题不慎。
一看到“申请人”和“个人简历”等字眼,有的考生就条件反射地将文体写成了求职信或申请书。
2. 要点缺失。
较多的考生在行文中遗漏了上面要点1和要点5。
3. 单词误用。
错词较多,用词不当,词类混淆,辞不达意。如:把check写成了cheak;混淆了thank / thanks和kind / kindness的词性;chance与change张冠李戴;用repair / fix / mend / change等词来表达“修改”;没掌握appreciate和thank的用法,如误写了I appreciate you very much if you can help me这样的句子。
4. 句子表达错误。
(1)谓语错误。主要是行为动词前多用了be和被动语态中少用be。如:
I am agree ... / I am believe / I am hope ... / Ill employed by ...
(2)中式英语。如:
I want to please you improve ... / I hope you can point out where are not suitable.
(3)语言不得体。如:
You should /must help me ... / Youd better finish it by ...
5. 分段不对。
部分考生一段式,隔行写,每句一段等现象比较严重。
6. 语篇错误。
篇章意识不强,主次不分,逻辑混乱,衔接不当,连接词和关联词用得牵强附会。
7. 卷面、书写、字体等问题。
卷面凌乱,书写潦草,字体过小,间距太密,笔画太细,给阅卷老师评卷时带来了难度。
六. 备考建议
(一)对英语优秀生的建议
1. 应遵循语言的简洁原则。
优秀生词汇量较大,基础扎实,用的句型也相对复杂,正是如此,他们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拖泥带水,显得赘言拖沓,堆砌辞藻,不够简洁。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书面表达给出16行(往年是13行),其实,只要内容表达完整了,信息齐全了,在表达上是不需要受到所给行数的制约的,也并不是写得越长越好,“有用则写,多余摒弃”,应遵循语言的简洁原则。
(1)用同位语代替定语从句。如:
Im Li hua, who is your former student. →Im Li hua, your former student.
(2)用分词或介词短语代替从句。如:
Mr. Yang is our English teacher, who wears a pair of glasses. → Mr. Yang is our English teacher,wearing / with a pair of glasses.
As soon as he arrived, he started working immediately. → On arriving, he started working immediately.
(3)用宾补来替代宾语从句。如:
When I entered his bedroom, I found that he was sleeping. → Entering his bedroom, I found him sleeping.
(4)习惯上的省略。如:
When it is heated, the amber room will melt. → When heated, the amber room will melt.
Please do me a favor if it is necessary. → Please do me a favor if necessary.
2. 措辞的四大制胜法宝。
(1)具体而不要笼统。
比如,想描述一个人的好,就不要泛泛而谈,仅仅用个good,而是应该具体说他/她“好”在哪方面,如helpful(乐于助人的), considerate(考虑周全的), easy-going(平易近人的), responsible(负责任的)等。
(2)新颖而避开陈旧。
考生应避免用千篇一律的词汇,在运用能力许可和确保正确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词汇库里选一个“与众不同的”词,以免评卷老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如:表示“艰巨的;棘手的;有挑战性的”,我们可以用tough和challenging来代替difficult;表示“高兴的”,用delighted或merry来替换happy等。
(3)词组要胜于单词。
可能的话,尽量用词组来取代单个的词,如:use—make use of(利用;运用); suddenly—all of a sudden(突然);visit—pay a visit to(参观;拜访)等等。
(4)同义要杜绝同词。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之丰富,在同一篇文章中,应力避总是用同一个词来表达某一个意思,以免给阅卷老师一种“江郎才尽”的错觉。如:“喜欢”like / enjoy / be fond of / be keen on等; “建立”build / establish / set up等;“反对” be against / be opposed to / object to / disapprove of等。
3. 变换句式结构,增加得分亮点。
(1)肯定不如双否好。如:
All of us will leave school and learn a lot. → None of us will leave school without learning much.
(2)陈述不如倒装妙。如:
I shall never forget your kindness. → Never shall I forget your kindness.
(3)主动不如被动巧。如:
We held a lecture in our school last week. → A lecture was held in our school last week.
(4)简单不如复合强。如:
I know a boy. He comes from France. → I know a boy who comes from France.
(5)非谓结构不能少。如:
He studies hard. He desires to be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 To be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he studies hard.
(6)简单变身有妙招。如:
Wang Ming is a responsible student. →Wang Ming, our monitor, is a responsible student. (巧添同位语)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本次阅卷的过程中,发现答卷上涌现出不少“鲜活”的词句。如:
be attached to附属在
with the aim / purpose of旨在
polish the format润色格式
prompt reply及时的/快速的回复
Do write back to me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请务必在您方便的时候给我回信。
Words fail to convey my great gratitude. 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这些词句运用贴切到位,恰到好处,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但也有部分优等生,似乎为了凸显自己丰富的词汇量,抑或片面追求“高级”,喜欢标新立异,用了一些生僻词,故显得别扭,读着拗口。偏僻不意味着高级,高级也不需要“另类”。
基于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尽量用3500考纲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做到贴切达意。能够用熟识的词汇来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方显出考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驾驭能力。
此外,有的尖子生,在运用复杂句型方面不是很到位,一味使用高级句型但却没能达到传递信息和交际功能的目的,那么这种套用就是无效的,多余的,累赘的,是不可取的,它仅仅流于形式,“有形无神”。只有精准地使用才会让文章自然连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才是“形神兼备”。
总而言之,无论运用哪个词,哪种句型,地道恰当的表达才是王道!优秀生应力争做到:简洁而不乏高级,复杂而不显累赘。
(二)对英语后进生的建议
1. 切忌抄袭或留空。
由于词汇贫乏,词性混乱,语法薄弱,语感不强,后进生写起作文来往往会困难重重,错漏百出。
笔者在评卷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文章内容东拼西凑,缺乏条理,结构杂乱无章,甚至有的考生抄袭与写作内容完全无关的内容,或留空。事实上,在高考评卷场上,评卷老师是不轻易给0分的。只要考生能扯到正题,即使写出的句子零零散散,支离破碎,如:Im Li hua. 或ask for help等,也有1分。因此鼓励后进生不要轻易“留空”,而是争取用自己的语言试图把观点表达出来。只要达到了交际目的,即使出现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也可以拿到相应的内容分数,甚至达到及格或以上。因此,考生切忌抄袭与写作内容无关的文段,那样只会费力不讨好,因为抄袭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0分!
2. 狂背单词。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石,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过好词汇关!
记忆单词要侧重以下方面:
音 (结合读音规则记,按音节来记)
形 (除拼写形式外,还需考虑是否可数?规不规则?有何变化规律?)
义 (关注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
性 (有多少种词性?不同的词性意思是否相同?)
用 (用法搭配)
3. 练好基本句型。
注意英语基本句型、扩展句型的策略及动词句型的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有:
4. 多写长句。
把基本的句型写对了,可尝试把基本句型扩展写长,可使用多种手段,如使用连词and, but, or, so, because, if , when及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不怕犯错,写完后先检查自纠,有疑问之处多翻阅字典求证,再拿给老师面批,然后总结错误。长期如此,自己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写对的句子就会越来越多,书面表达分数自然就会越来越高。
5. 勤背范文和模板。
对英语基础差的考生,背诵范文和写作模板是可取的做法。平时牢记写作常用语和现成的句子,到考试时若合适就直接套用。同时,抄写范文也是提高写作快捷和有效的手段。正所谓:熟读范文三百篇,不会写作也会套。
6. 规范书写,卷面整洁
评卷老师在阅卷的过程中,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书写漂亮的文章肯定要多得2—3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规范书写,不容忽视。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地练好每个字母,注意各单词的间隙,每一段段首不要顶格写,而是空出约四个字母,卷面要整洁。
文章最后,赠给后进生几句话:
夯实语言基础,丰富高频词汇;
关注单词词性,留意动词变形;
力避拼写错误,牢记特定用法;
写对句子结构,用好时态语态;
掌握基本句型,建议学以致用;
【2024年高考英语听力(全国卷)】推荐阅读:
2024年到2012年全国卷英语高考作文12-17
近十年高考全国卷英语12-25
2002-2009年高考英语作文_全国卷01-10
202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07-10
2024年高考全国卷名句10-03
2024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优秀09-10
全国卷三高考英语听力12-15
全国二卷英语作文高考题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