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读后感
要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借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国外成功教育经验的借鉴。现代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其蕴涵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操作程序无疑对我们是有很多参考价值的。
(一)教师继续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特别依赖于教师们的积极推进,这就需要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自觉性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责任心问题)和对教育的认识(教育观念的问题)。人的认识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师的责任心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教师的教育观又影响着教师的责任心。一般而言,责任心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要想在短期内增强教师改进教育现实的自觉性,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促使教师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
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又有教育内部体制的问题,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显然也是个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已习惯于沿袭过去的一套做法,对新的思想和观念缺乏足够的敏感性。让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熏陶,增强教师改进教育现实的自觉性,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过去的师资培训往往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教育理论的学习以讲、听、记、考为主,教师们记住的是一些条条框框,学到的是一些很难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的空洞理论。这样的学习不仅不会引起教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而且也难以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经验告诉我们,现代教育理念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也影响教师的学习行为,凡是能够激起教师对教育现实产生思考的学习,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好。在整个教育的发展链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改进教师继续教育,首先应该从改进教育理念做起。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陈至立)”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看,教师如果不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有可能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障碍;如果用旧的观念去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技术就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不良作用甚至反作用。观念与技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面对新技术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任何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都会引起教师观念的变化。从现代教育技术角度看,要使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必须做到:1.技术的学习要以应用为目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为了掌握一门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可以改进我们的教育和学习的先进技术。眼下的一些计算机培训和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就是太过于注重考试,结果收效不大。
2.要完整理解技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技术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于人的工具系统;另一方面是人使用工具的技能”,技能又包括智慧技能和操作技能。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既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在教育中的运用,又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智慧手段和思路的加入,并意识到可能蕴涵着的一场新的学习革命。
3.要将技术的学习整合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为了使技术革新有意义和有效果,我们必须在整个教育体系的联系中去考虑运用技术的涵义。”技术学习与教育实践的脱节所造成的后果是:
(1)学了以后不会运用;(2)不能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3)使学习缺乏驱动力。
4.认识和实际体验结合。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引发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革。这种认识有利于教师重新思考教育现实,有利于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其次,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去体验并感受新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体验并感受新的教育与学习方式所具有的魅力。现代教育技术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使教师亲身感受了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使他们对现代教育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如何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这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最为现实的问题。我们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教师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每走一步都在为大目标做准备,也向总目标更靠近了一步。这种学习既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规律,又能充分调动教师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培训尤其要采用这种方式。
(2)以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中的总任务是教师感兴趣的,也是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就能抓住教师们的兴奋点,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3)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我们现在的教育,对低段学生学习环境的建构相对较重视,但对教师学习环境的建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构建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激励教师们学习的启动器。
一、揭示了沉重的社会和教育现实
从社会角度来看, 社会教育背离学校教育并吞噬学校教育的成果。“学校门前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接送学生的家长, ……有公车党, 有私车党, 有租房党, 有打的党, 有摩托车党, 有电动车党, 有自行车党, 有公交车党……” (第171页) 如此, 每天在学校门前上演的接送景观会迅速铲除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灵好不容易种下的平等、公平的种子。从教育的现状来看, 下层孩子向上的生存通道被人为地阻隔。“90年代中期后, 教育就基本上沦为有钱人与有权人的游戏了, 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和一般的重点大学, 以前农村孩子的比例占70%, 但现在, 基本上没有农村孩子的身影了。” (第353页) 而“学生在象牙塔的大学只学会一个字:混。”“学校从来不教给我们关于生活、责任、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智慧” (第7页) , 老师们“上课匆匆下课也匆匆, 热衷飞来飞去忙开文化公司、学术交流会、作品座谈会。” (第3页) 而学生则“对读书没兴趣……成了游戏专家……泡妞专家、马屁专家、满脑子升官发财梦……” (第7页) 中学的生存环境也不乐观, “懂教育也想搞真正的教育的校长简直是稀有动物, 比国宝都少见” (第246页) , 大多的校长不是完全不懂教育就是无意搞教育, 这类校长的目标是做官。教师们则分化成几种人, 机械教书匠、耍滑寻租者、人格分裂者、实惠生活型。他们“或者汲汲于人际关系的营造;或者心里只有利益, ……或者一切认命, 像钟摆一样机械准确地教书等死” (第118页) 。而“学生生活在一个“假的、空的、大的、虚的、含糊的、暴虐的、仇恨的、抒情的、非黑即白的……” (第158页) 的语言环境里。“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教室挤着七八十人……刚好是体音美劳科技这些培养身体机能和舒展感官渴望的课, ……要么不开, 要么开也是形式……我们的教育从小给人的只有一种对待身体的方式:忽略和压制” (第221页) 。并且“我们不得不服从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 分数决定学生、教师、学校的命运。于是, 活生生的青春少年, 象产品一样按标准的知识体系来打造, 而个体的生命价值中的思想、情感、身体、爱好、沟通能力、社会认知等被忽略不计。”
由此, 社会以及教育现实是严峻的, 但社会毕竟向前, 也总有直面现实敢于担当的社会脊梁在为改变现实而苦苦求索、不断突破。文本中以海无言为代表的一群青年教师, 在认清了现实、直面现实之后, 扎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开始了他们的教育救赎之路。
二、探寻现代教育教学之路
“有什么样的教育人生,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人生。”“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把什么样的人输送给社会, 未来社会就是什么样子。”为此, 文本通过“对什么是好的教师, 什么是好的备课, 什么是好的课堂,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好的教学管理, 都通过书中人物做了大量的探索, 并且对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社会使命及教育的人性化也都做了大量的追问”。追问的过程正是探寻现代教育教学之路的过程。
什么是好的老师呢?
你们若真要做一个好的教育人, 那就得“立足于现实看问题”, 就得理解你所置身的现实———学校现实、教师现实、教育现实、学生现实、社会现实。而且要“每时每刻都去理解, 因为现实是变动不居的。”“只有认清现实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勇气和理性去做事。” (第208页) 但现实是复杂的, 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现实。也就是说, 根本就没有客观的现实,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已。” (第165页) 那么, 怎样认清现实呢?一是要“想办法弄清楚学校的权力结构, 师生之间的关系常态, 老师们的一般心态, 学生的一般心理、欲望、交往, 去弄清他们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原因。” (第207页) 二是要从“从个体生命所有层次的需要出发”, “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个体生命和利益高于一切, 不管是国家、民族、集体、亲人, 还是任何崇高的理想, 在个体生命与个人利益面前都要让位, 才有可能真正认识现实。” (第174页) 因为, 生命不是空洞的肉体, 个体生命的实现有赖于他自身的道德、伦理、价值追求, 个人利益不只是物质上的需要与享受, 个人利益还包括了个人的尊严、荣誉、交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一句话, 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终极的理想, 其他一切理想只是人自我实现的手段。” (第175页) 认识了现实, 怎么改进现实呢?做事一要低调, 二要以课堂为主, 三要边充实自己边通过教学去了解认识现实。而要以课堂为主, 是“因为只有课堂时间你才能和学生在一起, 你才能让课堂发酵。” (第210页)
其次, 教好书或者说真要做一个有一定想法的人, 要看书, 更要从自己的处境出发, 通过实践去领悟关于生命关于教育的基本常识。“我的看法是, 从书本上吸取知识占三成, 这三成是纯粹的知识, 谁都应该知道也能知道, 只要你肯看。而从现实人生出发去观照要占七成, 这七成就是你自己的观点, 可以称得上是思想, 她是你的血、汗、喜怒哀乐、个性……的结晶。” (第164页)
什么是好的备课?
好的备课不是“把课文的结构、知识点弄清楚, 然后寻找恰当的方式教给学生”, 因为那样的备课“我们把自己降格为了一个空空的袋子, 然后, 在备课时, 我们就往袋子里装一些零散的知识, 什么文学常识啊, 修辞手法啊, 结构啊等等” (第295-296页) 。这样的上课把文本“肢解成了知识碎片, 我们也践踏了课文和作者的尊严。” (第296页) 因为“课文本来是一个生命文本, 我们上课要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进入课文和课堂。” (第298页) “备一节课是文本、作者、备课者就历史、现实与生命展开的对话。”“好的备课是以一颗敏感的心带着自己的生活去进入文本, 是以生命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去备的。这需要教师相当的生命宽度、高度、深度和韧度要有纯净的生命情怀” (第303页) 。
什么是好的课堂?
现实中, 只存在生命课堂的缺失, 这样的课堂:“类似电脑程序操作, ……老师看起来很严谨、难点的讲解非常仔细, 落实也很到位;还有一种课堂就是双边活动比较多, 笑话不断, 气氛很是热闹。……也很重视基础知识和练习的训练与落实。还有一种课知识容量大, 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第48页) 而其实这样的课堂是诲人不倦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沉闷还是活跃”都“是在围绕考试上”。那么什么是好的课堂呢?“好的课堂, 就是加进了主体维度的课堂。”主体维度使得每一个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语文课堂为例, 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四个字。语文课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听说读写的主人。听不是接受服从, 而是选择与质疑;说不是人云亦云, 而是个体生命的表达与传递;读不是规训驯服, 而是交流探索;写不是八股宣传, 而是生命与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创造。” (第297页) 主体的语文课堂, 使得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进入课文和课堂。”一反过去我们崇尚的“不能带着丝毫的个人情感与个体生活痕迹进入课堂”, 因为那样的没有个人情绪的课堂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冰冷冷的技术切割, 我们的日常课堂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就是精神分裂式的表演作秀, 那就是我们的公开课了” (第297页) 。
那么真正合理的课堂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 合理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有的, 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文本是一个以问题展示出来的生命空间, 这些问题无关于琐屑的知识, 只关乎智慧、情感与生命, 他们把课堂里的每一个生命,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吸引到了一起。”在这个生命空间里, 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与其他的生命交流融合。只要有一个人提出问题, 其他人都有义务去思考回应, 然后新的问题不断产生, 大家不断进行思考和回应, 慢慢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命空间。在这个和谐的生命空间里, 所有的生命都因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应问题而在思想、情感、价值、人格、道德……所有的领域成长?” (第314页) “在这样的课堂, 核心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与生命相关的问题, 老师的角色不是唯一的, 他是面向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思考者、回应者, 学生也一样, 和学生一样, 老师也在成长中。” (第315页) 这样的课堂需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了课堂里面, 让自己的生命意识进入文本, 然后自然带动了学生从历史、现实、生命等不同的角度进入到文本之中, 然后, 围绕着文本形成了一个理解生命、追问生命的空间。” (第316页) 而老师这么做, “只是因为他觉得他需要这么做, 他的生命在那个时刻需要这么呈现和展示。” (第315页) 所以, “真正的好课堂是不能复制的, 模仿也不行, 每个人只有当他是他自己时, 只有当他完全地拥有自己, 不顾一切地成全他自己时, 他才能靠近真正的课堂。一定程度上说, 只有公民社会才有真正的课堂……” (第317页)
什么是好的教学?
文本以作文教学为例, 认为作文教学要跳出习以为常的“写细节”, 通过细节表现生活的思维方式。作者也否定了老师那种通过讲解来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 提高写作者知识视野和思想宽度的思维方式。文本认为, 好的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是教给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好的作文目的是“启蒙学生, 培养公民。”这样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本身有一个思想框架, 还要求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还需要纯粹。文本以一名叫刘念的学生的小作文“人是什么”为例, 通过六个篇幅的系列书写, 对“人”作全面认识:“人是文化 (附号) 的动物, 人是政治 (城邦) 的动物, 人是利益 (功利) 的动物, 人是工具 (机器) 的动物, 人是道德 (价值) 的动物” (第128页) 而“从这五点出发, 人都无一例外地通向制度设计规则 (法律) 应对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和生活。” (第128页) 刘念的多维思考指向人本身存在方式的思考, 让学生认识自己立足的现实和人类的历史真相, 以做一个真正的人。
至于好的文章, 则“都起源于肉体的基本需要和感受。” (第124页) “写作文就这么简单, 你们只要做到不因为从小养成的观点而对自己的需要、兴趣感到羞耻, 而是理直气地尊重自己的这些需要、兴趣, 尊重自己, 从自己的基本需求是合理的这一点出发, 写自己的真情实想, 就能写出不装B不犯傻的正常文章。” (第124页) 而要“复活肉体的基本需要和感受, 就必须恢复词语本来的意义, 通过词语抵达真正的人生。”文本首先确立作文原则:“其一, 列举你关于给定词语以前所知道的义项。其二, 怀疑这些既定的习惯的对词语的解释。其三, 从基本的人性人情出发重新理解词语。其四, 叙写自己的切身见闻呈现词语被遮蔽的意义。其五, 搜集历史事实印证词语的本真意义。其六, 从给定词语出发联想到其他的词语, 以一个词为核心, 建立起自己的意义系统。” (第122页) 文本以“自私”为例, 剖析怎样通过词语抵达真实的人生。首先作者列举给定词语“自私”以前所知道的义项, 即通常自私总是在对某人有意见, 找某人借东西不成, 试图与某人合作不成, 或觉得某人过于自我, 很难接近时, 就会说, 这个人真自私。很明显, 这是一个贬义词, 包含着对某人人格与德行的低评。但自私是否真的就只有前此的意义呢?我们需要超越惯常的思维, 去怀疑词语习以为常的意义。于是, 从基本的人性人情出发, 从基本的生活出发, 我们发现自私其实是我们固有的个人特质, 比如“我们不会无私到把自己的东西不计成本地胡乱送人, 我们总要考虑到自己的底线。”比如我们也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神圣不可侵犯。如此, 通过生活和人性人情的考量, 我们发现自私其实也与自己的人格和德行关联, 于是“自私”超越了“某人人格与德行的低评”这样单薄的意义, 呈现出被遮蔽的意义:自私与我们每个人关联, 或许它还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如此, 再搜集历史事实, 虽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孟子是不会真的把养他老头孩子的钱分一半给我的老头孩子的。再说历代帝王也不会把王位传给外姓人。这说明人本来就是自私的, 一个自私的人, 是一个对自己好的人, 而一个人对自己好是他的天职, 那他就是一个有基本德行的人。如此, “自私让我们意识到对自己的东西拥有绝对占有权, 自私也让我们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有一个理性的规划。自私使我们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 一个有权利意识的人, 一个有理性的人” (第124-125页) 。至此, 文本以“自私”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的意义系统。而这个意义系统的建立, 是学生根据自己肉体的基本需要和感受表达出来的, 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 作者理直气壮地尊重自己的需要、兴趣, 尊重了自己, 这样的作文就不愁没话说, 也不愁没有价值。因为这样的作文“通过词条的形式, 从常识出发, 更教给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教育的宗旨以及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教育管理?
教育的宗旨就是成人之美。教育是慢的艺术, 好的教育应建立在这样的根基上:“无论硬件还是课程的设置、课堂内容的安排, 评价标准的设定都确保身体的充分自由, 感官的尽量舒展;充分确保实践与思想的开放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客观” (第222页) 。
好的教育管理在于:那样的校长 (章校长) “他把全校所有的中层干部全撤了, 在全校搞民主直选。……他还推行教改, 要求老师少讲, 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选老师;要求老师们每个星期看一本书, 写读书体会;让学生成立各种团体, 搞各种活动。” (第246页) 而学校职工代表的选举必须遵循如下规则:“第一, 职工代表必须具有真正广泛的代表性, 每个年龄层次, 每个学科组, 每个科室, 必须有自己的代表;第二, 班主任、组长和官员、特级不是天然的代表, 职工代表的人数按照全校官民比, 由全校教职工匿名选举, 公开唱票, 多人监督产生;第三, 监督机构是民意机构, 只能由群众担任, 担任群众, 要兼顾到各年龄层次, 各学科, 由全校教职工匿名选举, 公开唱票, 多人监督产生;第四, 职工代表和监督机构每年选举一次, 选举方式如上;第五, 改革方案和监督方案由代表们面向所有职工征集, 再在大会上逐条讨论, 然后, 以匿名投票的方式通过或淘汰;第六, 选举结果、方案, 必须公示;第七, 以后任何关系到全校教职工利益的大事, 都要以这种方式处理。” (第368-369页) “学校当官的不应带竞赛班, 不应做班主任、组长, 学校的车应该全民共享, 每年的账目要公示, 每一笔账都要清清楚楚。”
三、教师尤其是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
文本认为一个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取决于教学目的, 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学生的需要决定教师的知识构成。一个好的教师他应该有自己的书单, 文本为好的语文教师开列了如下的书单:
第一种是历史书。因为历史里什么都有:生命、情感、伦理、道德、宗教、哲学、心理学……无所不包, 所有这一切无不汇聚在生命洪流之下。看历史不要仅仅只是看故事, 而是应该在历史里理解生命、认识生命。但是, 历史阅读要有独立立场。作者回忆自己看历史书籍时先看故事再慢慢结合生活去思考历史观、生命观的阅读方式, 通过自己阅读《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的阅读感受:“凡是入史的那些人, 不管他是帝王也好, 还是将相臣子也好, 也不管是忠是奸, 绝大部分都死于非命;而且他们的言行都古怪到了极点———一圣贤忠孝仁义得成了一根筋, 昏佞奸邪暴恶得无所不为, 没有一个正常人。” (第213页) 意识到了那些选文“全都以道德评判来统摄行文”, 致使历史的变化只是朝代、人事的更替, 而人物的生死成败, 言行举止, 思想意识其实差不多, 好像历史规律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重复一样。这些关于历史的阅读揭示了“几千年道德治国不能解决问题”。为此, 作者带着这个疑问看古希腊史、罗马史, 发现他们的历史血腥味一点也不比我们差, 但他们后来却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他们那里, 道德从来就不是最高的存在, 最高的存在是人本身, 经过上千年, 他们终于发现了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从来就是:人的正常生活需要与权力总是无限膨胀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将来也不会变。他们于是发明了限制权力的种种手段。然后, 形成了民主宪政的制度架构。作者认为只有基于这样的现代史观, 才能更好地弄清历史, 理解现实。进而, 作者建议先看一些有明确的现代历史观的书, 比如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还有目前最受热捧的余英时、黄仁宇、吴思、林达的历史著作。然后再去看《史记》之类的书。而外国史, 应该先看看古希腊史、古罗马史, 然后是文艺复兴史, 再然后是英国史和美国史。在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再看一些从某个单一视角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历史。比如有老外专门写香烟的历史、服装的历史、疾病的历史。另外, 科技史、思想史、文学史等等, 一定要看;因为人类史不只是王朝更迭史、帝王将相史, 也不只是政治军事史, 生命有多少向度, 就有多少种历史。人接触的历史门类越多, 人就对生命的认识越深刻。作者否定“历史是有某个目的, 为了这个目的, 总会有牺牲。”的历史观, 认为为历史的某种目的, 需要一代或几代人, 一个阶层或几个阶层的人作奉献, 这太残忍, 而且很容易为政治权力利用。作者推荐阅读顾准, 李泽厚、茅海建、林贤治、赵诚、杨继绳、唐德刚、徐中约、周策纵、郝舫、钟鸣、朱学勤、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爱德华·吉本、理查德·克莱恩、丹尼尔·布尔斯廷、弗朗索瓦·傅勒、斯东、基托、让·皮埃尔·韦尔南、史景迁、汤因比, 斯宾格勒、罗素、勃兰兑斯, 费尔南·布罗代尔等历史学家以及林贤治的《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勃兰兑斯六卷本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第二种是文学书。文学是人学, 好的文学充满了对生命奥妙的探讨与描述, 好的文学总是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 好的文学是人性的显微镜与生命的守卫仪。而教书是成人之美。也就是说教书既要展示教育者的生命之美, 又要成全受教育者的生命之美。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才会理解生命热爱生命。
第三种是心理学书。文本认为教书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成全。不理解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发生构成机制, 不同情人的内心隐秘, 怎么可能去教好书呢? (第217页) 作者推荐阅读让·皮亚杰、卡尔·古斯塔夫·容格、埃里希·弗洛姆、古斯塔夫·庞勒、卡伦·霍妮、亚伯拉罕·马斯洛等大名家, 尤其是弗洛姆和马斯洛。
第四种是网络时文。一是关注一些有影响的思想学术网站, 像关天、爱思想、凯迪、猫扑这些社区, 真名网 (第72页) 等等。二是阅读网络时文。作者认为“网络时文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发生的事情迅速作出反应, 进行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视角的分析, 既能持守普世价值的底线, 又能对现实进行手术刀般的评价。读这些文章, 是了解中国现实与世界现实及其未来走向, 把握及时的社会人性人心动向的晴雨表, 是我们始终活在现实中的保证。” (第217页) 文本推荐毛喻原、野夫、丁学良、陈志武、秦晖、肖雪慧、萧翰、陈行之、艾晓明、郑也夫、孙立平、徐贲等作者。作者还认为博文也是时文里的一种, 教师有空也可以逛逛博客, 博客上总会有链接的, 顺着链接又可以找到很多博客, 一个好博客不亚于一本好书。
第五种是教育经典。比如说《教学勇气》、《压迫者教育学》、《意识形态与教育》、《后现代课程观》等等。
第六种是电影。作者认为一部好电影绝不亚于一本好书, 比如《死亡诗社》、《窃听风暴》、《肖申克的救赎》等等, 而好的电影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可以借鉴参考。
最后作者认为:“只要坚持看这些书两三年, 认真思考, 将他们消化成为你们的一部分, 那么, 你们差不多就具备了成为一个还算行的老师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精神情感人格储备了, 也才能对我们所置身的不义之地有一定的抗力了。” (第211页)
四、文本的当下意义:
一是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揭示, 令人警醒。现实如此沉重, 但现实是教育者改变现实的基点所在。为此, 教育者要把现实作为自己思考的起点, 深入现实, 扎根现实, 直面现实, 要在吃透现实的基础上, 以自己深厚的教育情怀, 低调务实, 通过立体多维的深度阅读, 丰厚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思想素养, 改变自己的精神结构和思维方式, 利用课堂, 从话语与思维方式的转换入手, 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思路和惯常的言说方式, 搭建学生直面现实的求知和思考方式, 启蒙学生正视个体的欲求, 尤其是个人的价值、尊严、荣誉、交流等, 让课堂发酵, 膨胀出鲜活的生命欲望, 进而改变现实。而“教育的根子不在教育” (第225页) 则启示我们教育的很多问题不能只在教育内部来解决, 它涉及到更大范围的改革, 比如劳动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教育行政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等。呼吁全社会关注教育问题, 深刻认识教育之于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意义, 从而凝聚教育共识, 将全民教育智慧凝结成制度财富, 以从萎靡的教育现实中掘出一条救赎之路来。二是通过现代教育之路的探寻, 通过“什么是好的教师, 什么是好的备课, 什么是好的课堂,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好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社会使命及教育的人性化”的具体内涵的阐释, 给予教师可观、可行、可实践的教育改造路径。不仅拓展了教师的思考维度, 而且为教育创新带来新思路。当广大教师领略了其丰富的内涵时, 他们便可以通过立足自我、成全自我、实现自我的方式实现教育的当下革新, 并为未来教育发展导航方向。三是关于教师阅读的内容推荐以及由此的理论分析, 不仅对一个好老师应该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整体的勾画, 为想做好老师的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和名家, 为好教师尤其是好的语文教师的阅读人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养料, 而且其分析提供的现代观念和民主思路为广大教师构建现代的教育理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汪毓和 音乐史 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步开始建立起来的新学科。自1959年至1960年间,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五编,油印本)及其附属《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约20册,油印本)和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编著的《中国现代音乐史》这两套著作诞生后,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见证着这个学科的日趋成熟与蓬勃发展。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教学和音乐评论工作长达五十多年的汪毓和先生,在2012年又推出他的又一力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以下简称《中近》) ,亦是其绝世之作。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汪著的评论十分活跃,争议性越大、关注度越高。在2014年11月“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蒲方教授在谈到老师汪毓和写作《中近》的过程时,不禁声泪俱下,可见音乐学者学术研究之路的艰辛不易。笔者仔细拜读《中近》后写下读后感,望能以此纪念学术泰斗汪毓和先生,进而了解其写作用意和价值。
一、提供历史知识
音乐理论家汪毓和一直奋斗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第一线。他编写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版)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本系统论述近代音乐史的专著,作为专业音乐教材,为当时学界了解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概貌作出了贡献,也在国内外引起反响。
该书出版后,又陆续以此为范本修订出第二版、第三版等,直至最后这部《中近》面世,时隔28年之久。汪毓和根据目前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许多新史料的挖掘、档案解密等重要进展,对《中近》进行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增减文字,删除原来的图例和乐例,保留必要的谱例,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群众的音乐生活和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进行梳理更新。
《中近》是全国大多数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共同必修课,以及各类文科院校应试的参考书目,为读者服务。内容以突出音乐创作为主线,与相关的社会历史和音乐事业发展、音乐历史现象等背景相联系,囊括港澳台地区近现代音乐,但并没有与内地音乐发展进行融合叙述。
二、摒弃种种偏见
史学性的著述(史学专著和教材、史学评论,包括各种留存的绝大部分“史料”在内)都带有不同时段、不同编撰者的不同程度的“主观性”。《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历次“重写”正反映了社会历史观念对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
汪毓和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变,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更亲身感受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变化。他的著述曾难以避免的受到过“左”的思想影响。
而《中近》相对之前,对被批判过的音乐家不再一笔带过,同时对具有红色背景的作曲家也不再过多介绍。此外,著述中提及的人物不仅仅限制于中国音乐家,还包括当年在华工作的外籍音乐家。无论政治立场和党派区分,只要是为我国近代音乐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教育家、音乐家、作曲家,其思想理论及创作活动都给予了科学的总结,并赋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汪毓和的《中近》根据近几年来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尽可能做到摒弃以往由于自己根本不了解或有所听说又不敢贸然相信的情况而在自己思想中所形成的“陈说”,试图提出个人不成熟的“新见”。尊重历史事实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只有本着科学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一本专业书籍才能经得住历时与共时的考验。
三、探求客观真理
历史研究没有终点,每个时代重要的音乐史文本都在音乐思想等各个方面具有引导力。汪毓和从1959年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出版过多部史学著作。他先后编著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版);1994年“修订版”;2002年“第二次修订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2005年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2006年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01-1949)》(2006年版);2009年“第三次修订版”;《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2000)》(2009年版)等。
历经多个版本,《中近》作为他“重写音乐史”的最终产物。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对著作的高标准,在“重写音乐史”这条道路上不曾止步,一直在追求贴近客观史实。
综上所述,《中近》的产生在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增添一本新的力作之外,更反映了音乐学者不断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真正的历史不仅要求我们不断的修正以求客观、实事求是,而更重要的是在读史的时候能够体会到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的转变,用更客观的主观来辨认历史,从而有所借鉴与收获。
历史的浪潮没有人能阻挡,正如当年汪毓和无法阻挡“左”的思想浪潮一样,今天的史学浪潮亦无法阻挡,而他勇于不断修正自己的心血之作,不断革新,是带着尊重历史、慎重对待历史的态度前行的,这无疑是史学家最宝贵的精神。
每个人生来就带着时代的烙印,而研究历史的过程往往是一代人除却烙印,打破局限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带着时代烙印的历史学家已经写出的著作恰恰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高洪波.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四个版本的比较分析——“重写音乐史”相关问题的综述[J].艺术研究,2003,(11).
[2]张静蔚.近代音乐史的建设——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J].人民音乐,1995,(11).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
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时说“你好”。
其三,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礼仪不应该是纸上谈兵、空洞无物、不着边际、故弄玄虚、生编硬造。“礼者,敬人也”,这是礼仪的精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虚伪而礼仪,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 礼仪具有世界通用的特性
无论是交际礼仪还是公关礼仪,都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可谓千姿百态。从人种来说,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还有混血儿;从民族来说,有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阿拉伯民族、印第安族、日耳曼族、日本大和民族、朝鲜族等;从语言体系来说,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人们尽管分散居住于五大洲、四大洋的不同地方,但是,许多礼仪都是世界通用的。例如:问候、打招呼、礼貌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大体上是世界通用的。虽然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风俗习惯,但就礼仪本身的内涵和作用来说,仍具有共通性。正是由于礼仪具有共通性,才形成了
国际交往礼仪。
二 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降生那天起就开始了对文明的追求,亚当和夏娃用树叶遮身便是文明之举。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共享狩猎成果,从盲目迷信、敬畏鬼神到崇尚科学、论证无神,从战争到和平,尤其是文字的发明,人类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文明、宣传文明、实验文明。文明的体现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和毫不勉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比如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人们互帮互助、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体现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明、友好;注重个人卫生,穿着适时得体,见人总是微笑着问候致意,礼貌交谈,文明用语,这也体现出人们的品行修养。总之,礼仪是人们
内心文明和外在文明的综合体现。
三 礼仪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
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通过《现代礼仪规范》的阅读学习,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一线的市场工作者,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
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
通过这学期的“世界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了没事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众多画家流派的风格,深刻地感觉到,不能以好看不好看来评价画的好与坏,要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们的思想境界才可能对某个画家的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老师也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众多设计师的作品以及个人背景,让我知道国外的一些著名设计师,课 堂上的知识远远不够还要我们
在课外去了解更多。阅读了《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以及相关设计的书籍深有感触。首先我理顺了中西方美术发展过程,西方美术逐渐发展了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比如雕塑《郑铁饼者》,古罗马在建筑上成就很高,接下来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到十八世纪美术先后出现古典主义艺术和浪漫主义画派。十九世纪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期间的大量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或歌颂人民辛勤劳动。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到后现代艺术。中国美术史以朝代分从史前及先秦,新石器时代主要以彩陶为主,后来的青铜礼器、甲骨文、岩画等。秦汉美术由秦代陶塑兵马俑、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的釉陶、筒灯、铜镜、帛画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美术,各自时期都有其代表时代的画家和作品。
在这个被时尚充斥,一切都在出现之初就即将消逝的年代,建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生活需要,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物质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作为一名建筑师,建筑便是他的生命,在建筑的意义中他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像建筑师那样思考》这本书让我领悟了我怎样才可以像建筑师一样思考建筑,思考我的人生,理解建筑带给人们的真正快乐!书中的第一篇讲了一个优秀建筑的选址有多重要,刚刚开篇就给我很大震撼!作者和他的妻子为了墨西哥一处现代主义风格和式样精心修建的建筑所打动,他们非常享受这样一个充满奇妙美景和奇迹的胜地的感觉,竟然因为这一处建筑居家移居此地,开始了在一个新的国家的新生活。尽管那时他们还不会讲这个国家的语言。建筑师的达观与开阔是很难让他人所效仿,然而可以让所有人钦佩的!读过这本书,我忽然顿悟到,人来最原始的需求是建造能够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如果把建筑当作艺术来做,则要始终保持对美的追求,这要成为我们个人考虑问题的核心。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在进行设计时将其视为一种建筑艺术,做一个充满热情、见多识广的参与者。我们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人类是自然之母,自然是人类之母。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使人、自然、建筑乃至整个城市形成一个整体。这是城市环境规划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阅读了《环境美学》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城市和建筑的设计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让建筑环保实用、安全舒适有效率,并尽可能美观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需求。优秀建筑师设计的理解对创造有活力的建筑和公共空间是何等重要。
———读《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荆学民)》后之浅谈
杭州市委党校 刘金华
本文作者通过把信仰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一个“问题”,从理论和现实、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探索。他提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就会变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走向衰落。”这就使我想起贾平凹的小说《浮躁》所描述的,当代人的思想普遍地处于浮躁不安的状态中,希望在经济上一夜暴富,在文化上获得大名,很多时候会让我们感觉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狂躁不安的世界里。
早在1922年,梁启超就说过这样的话:“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他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大的病根是没有信仰,因而,他提出当前“最要紧的是确立信仰”,它包括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历史在进步,我们的时代早已不是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但就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革这一点而言,却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的,这就是,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信仰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极为关注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形下,我们有理由认为,信仰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民间问题”,不仅仅是理论或学术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精神自由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大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越来越浮躁,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缺的认识,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个人身心健康。也许对一个人来讲,没有信仰就没有信仰,只要你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去做坏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崇高的信仰,那么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一定是无序的世界,这个民族所构建的这个社会也将是个无序的社会,必然会导致一种社会价值的紊乱,导致我们生活秩序的一种盲目。所以信仰不但是个人单体的问题,更是社会群体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树立和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呢?人生信仰对我们生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要有信仰?我想通过品读这本书后,作者对人生信仰的阐述,我以工作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浅薄的认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树立正确人生信仰有助于为我们建立崇高的职业观。
人生信仰作者是这么阐述的:人生信仰是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信仰,是个体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等的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个人人生信仰决定着个人的人生使命感和责任感。个人信仰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的体味不同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就有独特的设计。人是生活在意义世界之中的,每一个 1 “精神健全”的人,都必然对自己的存在和生活进行意义的设定,并进而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直觉”和“肯定”这种意义,以给自己的行为提供精神动力,这种对人生意义的“直觉”和“肯定”不是别的,就是个人人生信仰。
那么,个人人生信仰决定着个人的人生使命感和人生责任感。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其个人人生信仰的支配下具体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形成一种对其来说难以轻易拒绝的“使命感”。有什么样的个人人生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使命感”,有什么样的“使命感”就会有什么样的“责任感”。失去了个人人生信仰的突出的现实表现,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一种责任感。有句话似乎是这么说的,态度决定一切。我们是否在生活工作中应该多一些激情,少一些牢骚;多一些主动,少一些被动;多一些认真,少一些马虎;多一些担当,少一些逃避。或许,只有树立良好的人生信仰,保持着激情,才能在工作和事业上表现出敬业,建立起崇高的职业观,使我们工作起来也会更快乐。
第二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能有助于更好理解工作内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全面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们从现实生活的表层结构上,观察和体验到的是“对物或金钱的依赖和崇拜”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信仰。一时间,道德伦理滑坡,拜金主义猖獗,个人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时髦。优秀传统文化所塑造的人生信仰,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不管这种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把握是否真切和正确,个人人生信仰的困惑,业已成为中国社会较为普遍和突显的问题。一些人,面对生活感而叹之,不知道该如何做人,不知道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该怎样来设计和把握自己的人生。
那么,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为能更好理解工作的真正内涵,时刻保持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态度,把工作当做一份享受的事情,就如享受生活一般去感受工作的乐趣,就不会觉得工作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就能更好的激发对待工作的热情。或许你的工作能力或业务技术比不上别人,但你可以做到敬业精神绝不输于任何人。人生信仰,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不是那种所谓的高谈阔论的奢侈品,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力量。把工作当作信仰,工作就是充实自我,表达自我,成就自我,生活也就更加精彩。
第三个方面,树立人生信仰有助于审视得失,突破陈规,助推快乐。
人生信仰除指明人生目标、指导人生实践外,还要在跌宕起伏的人生过程中,起到坚实的精神支撑作用,这就是人生信仰的精神性。它也决定了基本的人生态度,即在面对各种人生问题、人生矛盾、人生境遇时所持的基本看法和意向。人之所以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人有精神追求、精神的寄托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的重要。有什么样的信仰,在这个信仰下,你的生活、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怎样的变化。同时,每个人的信仰、阅历、和感悟都是不 2 一样的。所谓感,于丹教师曾说过,感和悟是两个过程。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后当一个人生命进入另一个层次的时候,这就是悟的过程。在感受中不断的体悟,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且有价值。
自己被自己感动,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它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得到,它是由极痛苦转化而来的精神果实。失意的很多很多,失望的很多很多,它会使备受创伤的心灵深深的孤独起来。弱者常会把失意转化成仇恨,把失望变成绝望。但生活的强者却把失意和绝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即使真的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麽东西感动自己了,那就要靠自己感动自己。虽然这仍是一个孤独者的精神境界,但却不失为一个真善美的境界。对一个人来说,自己感动自己,其实是完成了一个精神升华。而且,你跟着还会发现,感动你的因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开来,你不仅自己感动自己,而且开始感动他人和为他人感动。完成了这个轮回,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世界原来是很美丽、很美丽的。
在禅宗中流传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起过河,在河边遇到一个不敢过河的小女孩。老和尚二话没说,就把那个女孩背过去了。过河后,老和尚放下女孩,与小和尚一起继续赶路。又走了好几里路,小和尚是在憋不住了,责问老和尚:“儒家说男女授受不亲,你怎么可以把那个女孩背过河去呢?”老和尚笑着说:“其实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却还把她背在心上。”是的,现实生活中“放下”这两个字说说很容易,做做很难,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理性而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审视得失,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个今天,把平凡的工作当作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四个方面,树立人生信仰,有助于戒行戒净。
戒行清净的人,一切的行止都合乎戒规,我们依从他,言行自然合乎正道,不会出轨。如果我们树立不正确的人生信仰或者信仰的对象戒行不清净的话,好比违反交通规则的汽车,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我们时刻也就处在危险之中。我在这里不是倡导信佛,而是想借佛经上记载这样一段话作为借鉴:有一天佛陀的一位弟子向果园主人托钵水果,园主人请他自己摘取,这位尊者回答说:「佛戒上说比人高的树,不可以爬上去。」园主人请他用手把果子摇下来,他又说:「佛戒上说不可以摇树取果子。」园主人为了表示诚意,只得亲自扳下树枝请他采摘。那知道他还是坚持说:「佛戒上说不可以自己动手取果子。」园主人不得已只好双手捧着果子献给他说:「我供养您!」这段故事是说明「不予而取」而犯戒,佛陀的弟子为了坚守此戒,宁可不要果子。从这个故事中就很好回答上述我讲的那么多为什么。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事法律领域的唯一价值标准,然而在文化多元的冲击下,由于权力关系、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的渗透和干扰,这一价值标准却失去了价值的范导力,遭到扭曲。有人说得好,如果人生价值选择迷茫,在过去主要主要表现为选择机会的匮乏,3 那么现在却是选择尺度的遗失,选择尺度的遗失,使人只能跟着感觉走,而当选择静静依赖于感觉时,也就没有了选择。可见。现实价值选择迷茫,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形式:要么是别无选择;要么什么都行。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戒行戒净,我还是借用佛经里的一句话:戒行才能清净无瑕!
第五个方面,树立人生信仰,有助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历经本世纪几年来,我们已深深的感受到知识正史无前例的彰显着它强大的威力,知识在爆炸、信息在膨胀,只有不断学习和充电,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历史而淘汰;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因不断吸收新的营养而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在这个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我们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过时或落伍,不再是能人或专家了。因而,树立起人生信仰,有助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能为自己点亮前进的方向,用知识作为人生前进目标的助推器。使自己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一个有高品位、有心灵关怀、有自己信仰的现代公民。所以,保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激情,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文化,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出色的干好本职工作。
最后,我就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当作读完这本书与大家一起共勉的一点体会吧:“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美好的人生,应是有信仰的人生。美好的社会,必定是建立在民众有信仰的基础之上。”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坚守执着的信念,保持高昂的激情,干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情,为自己的事业抒写一份美丽的乐章,生活也必将给你一个美好的回报。
主要参考文献:
[1]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任正平等,当代中国社会人生信仰的内涵与建设[J].理论导刊,2007年,第4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过程,教学资源
教学现代化, 包括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思想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又是推进教学思想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下面根据笔者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来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一、为教学现代化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和整合,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中心性质是在学校承担教育技术管理、教学、保障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职能机构, 其任务是研究、推广、普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优化教学过程, 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推进教学现代化。并在下面几方面为教学现代化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1.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
随着教学内容的充实, 教学媒体的更新, 教学时数的减少, 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 使得教学实施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 这就要求学校教学人员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以提高教学效益。教育技术工作应在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提高教学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当中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和媒体技术支持。
2.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作为职能机构的教育技术部门, 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根据本学科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编制出相应的系列教学软件, 并自始至终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对于开发难度较大的幻灯教材、投影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要亲自参加指导和制作, 凡遇重要软件的开发, 要组织力量集体攻关。此外, 还要多方收集一切教学信息和资源, 为学科教师提供服务。
3.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应用
设计、开发都是为了应用,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目标, 而不是为了观摩或“评比”。在新的教学环境中, 要使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会用现代教育技术, 从而达到充分调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教育技术工作者, 一方面要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应用硬件环境, 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4.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管理
教育技术部门要统一管理幻灯、投影、音像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等, 并对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要把一切教学信息资源收集归类。力争将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存储光盘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信息组织非线化, 最终实现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和教学管理现代化。另外, 教育技术部门不仅要负责制订学校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指导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研究和论证解决教育技术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还要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播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 反馈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传播实施效果, 从而不断地为教师充实教学资源, 完善教学方案, 达到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 还要在评价中发现典型, 总结经验, 普及推广, 使之有力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
二、为教学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长期以来, 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条件, 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推进教学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现代教育技术赋予了新的内涵, 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 要进一步加大针对性的投入, 使之更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为教学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热点, 为教学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随着多媒体、模拟仿真、网络技术进入教学实践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体系飞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体系迅速形成, 引起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刻变革, 从而给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新的要求, 围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 我们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为推进教学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现代大都市,历史上众多重大事件往往都是从这两个城市开始,然后影响到全国。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刚在中国出现,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国美协前身)画家陈志农率先采用剪影的形式,创作了一批旧北京风情人物的作品,受到时任中央美院院长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评价和推崇,称他是“今日中国艺术界代表人之一”,认为他的艺术心灵“在世界任何地区,也是少有的”,希望他“将来成一新型的曹雪芹”。虽然他像一颗金子被埋在沙里,但说明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已被画界所重视。
1934年,上海美术界权威刊物《万象》第三期封面刊登了5幅民间剪纸作品,这是民间剪纸开始被美术界所重视,最早发表在刊物封面上的又一例证。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画家古元、张仃、夏风等人在吸取陕北窗花特点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反映抗战和大生产运动的新剪纸,而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开创了现代剪纸艺术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众多的美术工作者、专业画家的加盟和具有创作能力的部分农村妇女、民间艺人的艺术实践,又进一步改变了传承型原生态的民间剪纸,从原先单纯民俗形态走向反映现实生活的美术欣赏形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剪纸艺术已经从单一的民俗剪纸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大剪纸的概念,它包括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两个概念。
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辞海对剪纸的定义),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主要指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作者以农村家庭妇女为主,部分作品往往要由一些名家画工设计,再由一些民间艺人高手剪刻制作完成,或者家庭妇女依据花样制作完成,体现出集体创作的智慧。制作手法和纹样讲究一定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特定形象符号,如锯齿纹、月牙二纹、漩涡纹、折线、曲线圆孔及二方联续的图案纹样等。而创新型现代剪纸属于美术创作范畴,作者以文人、画家及美术爱好者、艺术学校的一些美术教师为主。这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跨度、内容风格、气质情调、功能用途、工具材料和作者的经历及创作方法是不一样的。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的产生基础是小农经济,而现代剪纸的产生基础是工业、信息、经济社会基础,两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是完全不同的。现代剪纸已经摆脱了民俗实用的模式束缚,而形成了现代剪纸艺术独特的风格,如对反映现实生活的敏感性、对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性、对表达作品风格的独特性、对工具材料的多样性。现在有人公开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剪纸艺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甚至提出所谓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是对广大美术工作者参与剪纸艺术创作的否定,也是不符合当今中国剪纸艺术实际情况的。只有将传承型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这两个概念明显区分开,才能体现出中国剪纸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包容性,才能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时还可以避免各种矛盾,有利于和谐共处。这好比将交通分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一样,各行其道,硬把它们捏在一起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由于评委们对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认识不统一,评奖无法进行。后来将奖项分为“优秀民间艺术家奖”和“优秀现代剪纸创作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目前出现对剪纸展览作品的评选有争议,问题就出在对作品的概念模糊上。如果今后展览和作品评选将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分开,矛盾就会少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对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的原汁原味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倡导和鼓励创新型现代剪纸继续加大创新和发展的力度。
我在这里虽强调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在概念上的不同,但绝不否认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胚变”比喻事物的开始或形成。《尔雅·释诂》:胎,始也。“郭璞注:胚胎末成,亦物之始也。”虽然形态变了,但体内仍然要保存着母体的基因——剪纸的语言特征和它所拥有的中华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创新型现代剪纸要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2008年9月,在浙江象山举办的“廉政剪纸大赛”和11月在北京举办的“古韵新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阳·全国剪纸展”,都体现了传统观念的解放,说明了当今剪纸艺术的发展正朝着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体现时代主旋律这条路子走来。中国的剪纸艺术应当与时俱进,这不光是众所希望,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好比一棵千年古树,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出现衰竭,为了使它延续,最好的办法是对其嫁接,让它“胚变”,在母体的基因上复活再生。
当前国家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最高层领导都亲自参与剪纸艺术实践,来推动文化建设的高潮。剪纸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机遇,这是千百年来剪纸历史上出现的又一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纸张的发明把平面镂空技术普及到纸张上;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俗在中国出现,一些文人、画家加盟民间剪纸的创作。这一次出现的发展高潮是在国际范围内,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来推动的,这在广度和深度都会超过前两次。我们务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把中国现代剪纸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现代教育技术读后感】推荐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计划09-10
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11-06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06-05
现代教育技术汇报材料06-09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方案06-13
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概论06-27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要求09-11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10-26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记录11-18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