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照料儿童日常生活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精选4篇)

科学照料儿童日常生活 篇1

1、把要穿着的衣服按顺序排列。

2、避免太多钮扣的衣服,以拉链取代钮扣,以弹性裤腰取代皮带。

3、不要选择系带的鞋子。

4、男性可选用宽松的内裤,而女性则可选用前面扣钮的胸围。

5、多花点时间说服患者接受合适的衣着,千万不要与之争执,慢慢给予鼓励,例如告诉患者这条裙子很适合她,然后再告知穿衣的步骤。

进食:

1、定时进食,最好是与其他人一起进食。

2、如果患者不停地想吃东西,可以把用过的餐具放在洗涤盆中,以提醒患者在不久前才进餐完毕。

3、患者如果偏食,你就要注意是否有足够的营养。

4、不要太介意进餐礼仪,用手拿取食物也很方便,亦可使用一些特别设计的碗筷,减低使用上的困难。

5、给患者逐一解释进食的步骤,并作示范。

6、如有需要,可亲自喂食。

7、食物要简单,最好切成小块,软滑的食物较受欢迎。

8、为避免患者把食物吞下而不加以慢慢咀嚼可能因此引致窒息,最好避免患者同食固体及液体食物。

9、假牙必须安装正确及每天清洗。

10、每天安排数次喝水时间,并要注意水不可过热。

晚间骚扰 解决办法:

1、在睡觉前让患者先上洗手间,就可避免半夜醒来。

2、不要让患者在白天睡得过多。

3、给予患者轻声安慰,有助患者再次入睡。

4、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患者入睡。

四处徘徊 解决方法:

1、有时患者是因为单调乏味才四处徘徊,这其实表示患者需要多一点体能活动。

2、患者有时会自以为失去了东西而四处找寻,所以最好是把他们常用的物件放在显眼的地方。

3、当患者要到一个新地方时,最好能有他人陪同,直至患者熟悉了新的环境和路途。

4、尽可能避免搬家。

5、患者外出时最好佩戴写有自己姓名和电话的卡片或手镯,当患者迷路时,有助于警方或旁人送回患者。

科学照料儿童日常生活 篇2

一、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儿童熟悉的现象,蕴藏着许多深刻的科学道理,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儿童去注意、去探究。事实证明 :无论从儿童提出的问题,还是从儿童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究都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例如 :儿童喂养蜗牛时,他们会观察蜗牛什么样啊?眼睛在哪儿?蜗牛的壳向哪一边旋转?它吃什么?它什么时候会出来寻找食物?

儿童科学教育很多时候是随机教育,渗透在儿童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儿童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也是最不会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的。例如 :春天来了,飞舞的柳絮让儿童思考 :柳絮从哪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吃玉米时,儿童会观察、探究玉米的种子是以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思考 :你还知道其他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吗?

这些生活过程正是激发儿童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究的切入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随机经验、内容 :如蚂蚁有几条腿?它吃什么?垃圾哪里去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教师要抓住机会,运用一些问题让儿童去推理、思考、关注周围的世界,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固牢。”儿童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科学知识的积累有益,同时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

二、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

运用天然的自然材料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可让儿童获得真实的感受,在自然里有许多自然的材料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城市里的孩子玩的是动漫、动画、电动玩具、布娃娃……看起来是幸福的一代,可他们又有多少亲近自然的机会呢?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他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启发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小学科学教育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之一,而大自然是满足儿童好奇心的天然大课堂。面对大自然,面对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孩子有多少问题要问,有多少事情要探索啊!从“燕子低飞蛇过道”到“乌云密布一声霹雷要下雨”,再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个下雨,大自然能给出多少生动的课题啊!

孩子在崇山峻岭中、在大海湖泊中,看见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中的鱼虾,就能知道我们人类并不孤独,知道我们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知道和大自然相比人类居住的城市不过是地球的一些小小的角落。

当孩子时常仰望星空时,就能知道宇宙的深邃,知道地球不过是太阳系的一角,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的一角,银河系不过是整个宇宙的一粒微尘。人的一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整个人类的存在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当孩子知道宇宙是多么浩瀚的时候,他们才会有大自然般宽广的胸怀!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风吹落叶,冬天枯木覆雪,这些大自然中的现象可以让孩子亲眼看到大自然中的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从大自然中领略到生死哲学的真谛。这些,是在水泥墙和书斋里无法观察到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经忘情地赞美大自然说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在这位美丽的女词人看来,大自然是一本活生生的、厚重的教科书。

三、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事物的探究,让学生积累经验,增长智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知识 ;依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来探讨和论证,因而发展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了重视证据和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能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和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利于他们形成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都说明了儿童学习是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只是儿童科学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常说儿童是小小的科学家,但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

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劳拉在给放在窗台上的植物浇水时突然欢叫起来 :“今天大植物上来了新客人!”几个在旁边的孩子走过来看,教师也往这边看,她听到麦克大声地喊 :“嗨,是一只大大的、胖胖的蜘蛛!它正在织网呢!”有些孩子非常感兴趣,而有些孩子则有一点紧张地往后退。这时教师注意到了孩子的反应,走了过来。

劳拉和麦克都担心有人会碰到植物,损毁蜘蛛网,孩子们决定制作一个标志物。有的孩子说蜘蛛网很结实,不会被损坏,如果被损坏了,蜘蛛也会再织一个。然后,小组开始猜测究竟会发生什么情况,讨论蜘蛛如何织网。在倾听了孩子们的看法之后,教师给全组孩子朗读了书里有关蜘蛛的内容。

孩子们急切地想到户外去寻找蜘蛛,教师拿出一些放大镜给孩子们用。孩子们在草丛里发现一些蜘蛛,还有一些旧的、废弃的蜘蛛网。教师用黑纸粘住蜘蛛网,带进教室,请孩子们帮她在蜘蛛网上洒上白面粉,形成了一张张蜘蛛网的图形。教师又用数码相机给草丛里的蜘蛛拍了一些照片,儿童在教室的四周放置了一些蜘蛛网,教师所拍的照片也用胶水贴在一张大海报上。一些孩子向教师讲述了他们关于蜘蛛的想法,教师把这些想法都记录在海报上了。第二天,孩子们注意到房间里的蜘蛛捕获了一只虫子,教师建了一张图表,孩子们把蜘蛛捕捉的虫子数用曲线标注出来……又一天,詹姆斯发现有只蜘蛛不见了,他告诉老师他担心有人会被蜘蛛咬伤,教师给孩子们演示了怎样用一只杯子小心而安全地抓住蜘蛛。

最后一天,如教师所料,上百只小蜘蛛出现在窗台的植物上,这是孩子们没有想到的。全组的孩子们一起想出了怎样处理小蜘蛛以及怎样把它们带到户外的办法。随后,研究繁殖及生命幼小形态的活动开始了……(该案例摘编自《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中“蜘蛛”案例)

让科学走进幼儿的日常生活 篇3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生活活动 游戏活动 其他教育活动

自然角中的科学活动

课间小朋友们来到了自然角,观察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和一些可以生长变化的种子,以及一些小动物,边养护、边做好记录记录。孩子们在养护花草的过程中会慢慢认识这些花草,和它们做朋友。在养护的过程中也许有些花草会生长茂盛,有些花草会逐渐枯萎,孩子们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追寻原因。如:早上幼儿来园时,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快来看,种子有点发芽了。快来给他喝点水,让它长得更快些!”这样,孩子们非常有兴趣地给植物浇水,还给水生动物喂食。从而知道哪些花需要天天浇水,哪些花喜欢待在阴凉的地方。他们也会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且学会一些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还会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责任感。而这些,相信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获得的,真正是快乐获取的过程。

二.主题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大自然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瞬息万变,是孩子们天然的活动室。孩子们更有着天生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和大自然亲密对话,在幼儿园生活中,我们尽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些亲近自然的机会,在他们的眼里小草是他们的朋友,蚂蚁是他们淘气的伙伴。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开展《春天》主 题教育活动,组织孩子们去春游,看桃花,梨花,教师从小池塘捉回蝌蚪,然后再带回教室,让孩子们一天一天的看着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春蚕是怎样长大、结茧、变飞蛾的。其次,我们还带他们到幼儿园的种植园地,种植蚕豆、青菜等蔬菜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可以利用每天的散步时间经常地去关心它们的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大自然亲近,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手、眼、嘴、耳等各种感官真实地体验着季节的更替,轻松地认识了春天的动植物,了解了阳光与水及植物生长的关系,获得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中,多次提到,诸如:利用“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捕捉,就能引导孩子进行他们感兴趣的科学活动,获得他们需要的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与探索精神,使科学教育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能指导幼儿的生活。“老师,树上有蓝莓”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小朋友拿着老师制作的望远镜在观察班级里窗前马路边上的香樟树“老师你看,树上有蓝莓”我仔细一看原来是香樟树结的籽,仔细看看还真的有些像蓝莓。在宝宝眼里,生活中的未知就是他们需要探究的内容,因此,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有趣的事和物品刺激着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令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我看见孩子们对树上的种子感兴趣,马上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也制定了观察的目标,组织孩子一起来观察、比较发现蓝莓和香樟籽的不同点和相像的地方。从那以后,宝宝对种子的关注就更多了。可见,教师只有做有心人,学会观察幼儿,观察他们——感兴趣 的话题、活动中的需要、无法解决的问题等,就能从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在根据孩子的需要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应该遵循“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的原则。

四.探究话题中的科学内容

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 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的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此外,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探索,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探索,还引导幼儿开展小组讨论,与其他孩子交换看法,初步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了解了周围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的科学内容中是值得幼儿探究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成分,设计成以幼儿探究为主的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如:我们开展了“奇妙的伞”的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雨伞为话题,带领幼儿观察一些不同不同材质的伞,了解了一些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伞。在感知伞的多种用途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中,还感受到了伞的美丽、多样。在数学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6以内各数的数数和形成,能区别高矮、粗细和各种几何图形。此外,我们还为幼儿提纲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做到人手一份学具,使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利用电化设备,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五.游戏活动的科学设计

角色游戏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已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怎样让游戏活动不流于形式,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智发展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小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精心准备有效地指导活动区。

幼儿知识经验相对贫乏,但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有趣内容尤为好奇,经常听到小朋友谈论自己家的车子,便根据幼儿注意时间短、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创设了游戏探索区“停车场”,大小不同的汽车,并进行搭建;停车场:按不同大小汽车自制红、绿灯玩具两个。引导幼儿先扮演“小司机”,开不同大小的汽车,另外一名幼儿举红灯就要停车、举绿灯就可以前进。

游戏区角的科学活动 幼儿园活动室中一般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区角,而科学发现区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在科学区角中,既可以放置一些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没有完成操作或还有兴趣进一步探索的物体,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不断地补充一些新的物品,供孩子观察操作。如在《有趣的磁铁》很早之前小朋友们就发现老师黑板上的磁铁很神奇,能把纸吸在黑板上。老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磁铁能吸起什么东西?好多小朋友们都说能吸起任何东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磁铁到底能吸起什么吧~经过猜测、试验,磁铁能吸到老师放剪刀的罐子上,能吸到裁纸刀的刀片上,还能吸到剪刀上。在教室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引呢每个地方都不放过哦!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神奇的磁铁,吸一吸吧~用你手上的磁铁吸吸我手上的磁铁~真有趣!让他们观察、比较、操作,孩子们由此有了更多的收获。

角色游戏中的科学教育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因为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做一些平时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如开小吃店、理发店、照相馆等等。而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科学知识。 如我们班的角色游戏《喜洋洋》烧烤店,孩子们在进行烧烤材料的分工时就会知道:海产品有哪些?豆类制品有哪些?肉类制品有哪些?面点类食品有哪些? 因为厨师要进行材料的分类加工,服务小姐要向客人介 绍菜谱,而顾客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的食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轻松地获得了一些知识。

我们在幼儿日常的游戏、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让科学更好地融入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 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让孩子们真正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科学照料儿童日常生活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9月选取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3~7岁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其中男童747名,女童499名;平均年龄(4.95±1.08)岁。按实足年龄分4个组:3岁306名,4岁343名,5岁329名,6~7岁组268名。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除父母外,还包括家中老人和保姆,其中男童有368名老人和55名保姆参与照顾,女童有267名老人和33名保姆参与照顾。

1.2 身体测量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标准技术方法测量受试儿童的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儿童主要照料者的身高、体重采用自报式填写,叮嘱其测量注意事项。测量身高时,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立,单位为厘米(cm);体重测量为清晨空腹体重,单位为千克(kg),精确到0.1 kg;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2(m2)。

1.3 肥胖诊断标准

儿童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身高别体重)作为诊断标准,参考标准为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9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诊断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6,7]。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肥胖。成人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判定[8]:消瘦为BMI<18.5 kg/m2,正常为18.5 kg/m2≤BMI<24kg/m2,超重为24 kg/m2≤BMI<28 kg/m2,肥胖为BMI≥28 kg/m2。

1.4 膳食摄入调查

调查员对调查日的幼儿园食物进行称量(g/份,g/个),并为家庭发放食物秤(精确到0.1g)。调查员培训保育员和家长,园内儿童进食量由保育员记录,为期2 d;家庭日儿童进食量由家长称重后记录,为期1 d,将以上数据输入食物营养成分计算器,通过软件计算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主要照料者同时记录3 d的进食量,录入软件计算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性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肥胖检出情况

共调查1 246名儿童,其中142名儿童诊断为肥胖,肥胖率为11.40%;肥胖男童88名,男童肥胖率为11.78%;肥胖女童54名,女童肥胖率为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60)。轻度肥胖儿童74名,占52.11%;中度肥胖儿童46名,占32.39%;重度肥胖儿童22名,占15.49%。3,4,5,6~7岁各年龄段的肥胖率分别为5.56%,11.37%,14.29%,14.55%。

2.2 儿童主要照料者的体重

142名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除父母外,还有91名家中老人和17名保姆。88名肥胖男童的父亲中超重32人,肥胖29人;母亲中超重30人,肥胖22人;家中老人超重34人,肥胖15人。与体重正常的男童相比,父母及家中老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名肥胖女童的父亲中超重17人,肥胖13人;母亲中超重17人,肥胖18人;与体重正常的女童相比,父母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肥胖男童及主要照料者膳食摄入及营养素分配情况

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的主要照料者中,普遍存在谷薯类和水果类食物摄入量过高,蔬菜和奶制品摄入量过低的现象,此外,肥胖男童父亲还存在坚果类食物摄入量高的问题,老人的植物油摄入量也高于非肥胖男童的家中老人。

肥胖男童的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男童父亲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母亲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均高于非肥胖男童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家中老人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家中老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保姆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保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肥胖女童及主要照料者膳食摄入及营养素分配情况

肥胖女童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的主要照料者中,普遍存在谷薯类食物摄入量过高,蔬菜摄入量过低的现象,母亲则存在水果摄入量过高的问题,此外,女童父亲还存在坚果类食物摄入量高的问题,老人的植物油摄入量也高于非肥胖女童的家中老人。

肥胖女童的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父亲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母亲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均高于非肥胖女童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家中老人的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家中老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保姆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保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组1为肥胖男童组,组2为非肥胖男童组。

注:*P<0.05,**P<0.01;1 kcal=4.18 k J;组1为肥胖男童组,组2为非肥胖男童组。

注:*P<0.05,**P<0.01;1 kcal=4.18 k J;组1为肥胖男童组,组2为非肥胖男童组。

3 讨论

学龄前期是肥胖控制的关键时期,48个月龄前出现超重的婴幼儿,在学龄前期更容易出现超重及肥胖[9]。与儿童肥胖相关的危害及并发症不仅涉及内分泌、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等多种系统,还可能严重影响青春期体格发育及心理、行为健康,亦可对成人后的健康状况产生远期影响[10]。有研究表明,我国肥胖儿童的心血管等疾病患病风险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在儿童早期对超重及其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和干预[11,12,13]。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态度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肥胖或超重家族史的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多吃,虽然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儿童体型的异常和进食过多,但同时普遍认为肥胖对健康无害,并对儿童的饮食量过高估计而导致过度喂养[14,15]。李晓慧等[16]探讨我国11座城市3~6岁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关系的调查表明,3~6岁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父母及家中老人的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也较高,提示家族性肥胖对儿童有影响。进一步的膳食调查发现,父母及主要照料者的饮食习惯及食物选择也对儿童的饮食习惯产生影响,主要照料者的主食量大、爱食肉、食用油用量大等习惯直接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喜好。主食、肉类及油类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提供了大量的能量,造成能量摄入量过高,长期高能量的堆积造成肥胖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肥胖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对其预防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张海林等[17,18]的研究认为,依托幼儿园,基于家庭管理,加强家庭与幼儿园联系,从个性化健康教育入手,采用饮食管理及坚持运动锻炼等群体综合干预措施可能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方法。以肥胖儿童家庭为一个整体进行干预更易于形成家庭共有的目标和行为生活习惯,在培养父母科学喂养知识和技能,合理选择和制备食物,避免能量摄入过多的同时建立起家庭的健康行为。

摘要: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的膳食摄入情况与儿童肥胖发生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3 d饮食记录。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32.95%,母亲为25.00%,老人为25.42%,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值分别为59.22,114.42,34.73,P值均<0.01)。肥胖女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24.07%,母亲为33.33%,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值分别为63.61,81.58,P值均<0.01)。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能量摄入为(1 704.42±228.64)kcal/d(1 kcal=4.18 k J)、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0.89±47.49)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1.05±5.70)%、蛋白质摄入量为(49.31±12.40)g/d、脂肪摄入量为(51.51±9.67)g/d,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女童的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能量摄入为(1 569.19±156.28)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35.61±33.17)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9.95±4.65)%、蛋白质摄入量为(44.57±10.84)g/d、脂肪摄入量为(49.84±6.68)g/d,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过高等问题。预防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主要照料者膳食干预。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