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推荐14篇)

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篇1

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清明节,缅怀周总理!

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没有子女、没有房产、没有墓地、两袖清风、鞠躬尽瘁;有这样一位伟人,他对包括我们东源小学师生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关爱有加、充满期待,并为我们东源小学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在祭奠自己的祖先的同时,也在心里祭奠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周总理去世后,遵其遗嘱,遗体火化,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到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及黄海黄河入海口。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恩来的上百万群众聚集在道路两边,即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

当年周总理去世时,联合国降半旗,有的国家的驻联合国大使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凭什么就中国的周恩来能享受下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国家的就不能?”

联合国秘书长这样回答他们:“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只要做到了周的这三点:

1、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2、死后无一儿一女;

3、不留骨灰。

我一定在你们死后下半旗。”

他年轻时出国留学,学业有成回归祖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年轻有为。曾经的周恩来年轻帅气,50多年的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理想坚定,高风亮节,功勋卓著,虚怀若谷。他的自信、他的风度,通过外国人的眼神就能看出来,他被国际上称为“最难对付的政治家”。他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临终前,他要求把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这种力量叫人格,这种鞠躬叫尽瘁!

人生自古谁无死,活在人心便永生。周恩来总理生前从来不准别人颂扬他一字一句,死后也没有供人瞻仰的陵墓。然而,他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必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让我们向敬爱的周总理致敬!让我们清明节到周总理题词纪念碑,再次瞻仰伟人“中华民族新希望”题词,表达我们对伟人周总理无限的哀思,无限的怀念!

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各位老师、同学生们:???

上午好!? ??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祭陵扫墓时。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扫先人陵墓、寄托怀念哀思的节日。更是缅怀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得解放、为了人民群众谋福祉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的神圣时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反抗外敌入侵、反抗阶级压迫、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先烈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涌现出无数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下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壮丽诗篇。?

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

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清明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们又来到烈士墓碑前,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黄学增、韩盈、钟竹筠这样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虽然也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一定会学习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随时迎接困难和挑战。

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篇2

关键词:高考,语文,大学教改,学生素质,教学管理

一、关于高考不考语文和转基因主粮

以下几篇文章 (指《上海高校部分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作法与法律抵触》、《上海六高校放弃的不是语文, 而是对人文教育的希望》、《上海六大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被指学科歧视》、《探索转基因食品的巨大危害———揭露孟山都的伪劣研究》等网络新闻和文章) 分别涉及到上海若干高校招生不考语文和国家有关部门意图批准转基因主粮生产等问题, 看似是互不相关的时事新闻和时事评论, 实际上其背后深蕴人类文明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例如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中西方文明的关系, 人类当前文明的性质和未来走向等, 乃至涉及教育的性质、价值和意义问题, 当然也跟中国 (中文) 教师的尊严、责任和饭碗有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主题。

二、关于大学教改

这篇题为《大学生无产者:知识改变命运还是公有制改变命运?》讨论大学教改的文章, 比较娴熟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当前中国教育和社会本体的关系, 触及了当前教育的本质问题, 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们的处境、心态, 同时也表明某种社会思潮的涌动, 说明部分“80后”、“90后”大学生正逐渐走出个人主义、小资情调, 而大踏步走向社会批判, 肩负起社会责任。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研的教师应该关注。文章一段话颇有意思:“私有制下的教改的方向:———就是一切以资本用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和招生数量。如:资本家要招用擦鞋工, 那么学校就要设置擦鞋专业;资本家要招用五金工, 那么学校就要设置五金专业。同时按用工的要求, 确定基本的招生数量。———这就是所谓的私有制下的教改。”作者站在非主流的立场, 毫不客气地表明了与主流教育人士不同的观点, 毫不留情地指明了当前中国教育是为资本服务而非为人服务, 也毫不客气地批判了当前教育对资本的依附性和奴性。我们从中可以联想到为什么今天有些高校招生不考语文, 为什么今天教育界一再鼓吹素质教育却效果甚微, 为什么今天大学生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劳动的意义, 为什么今天人文学科、人文学者缺乏“市场”和尊严。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某些精神生产部门是敌对的, 例如, 对于艺术和诗歌就是如此。”看来, 伟人的眼光的确看得深刻长远。透过当今各种花里胡哨的主流教育理论, 我们发现中国的教育根本就还没有走出马克思哲学时代。

三、对中文系学生专业素质调查报告的思考

这是本系学生搞的一个关于中文系学生专业素质的调查报告, 比较粗疏, 调查取样、问卷设计、统计分析和语言表述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不能算是一个科学的调查报告, 但其提供的一些材料有参考价值。

看完这份调查报告, 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是提高师生专业素养的举措, 在××师院、××师院、××××学院、××师院、××大学、××大学等大批院校能顺利推行, 并且在提升学生素质、推动学生考研、促进学生就业和改善院系科研教研气氛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 而在我们这里———最少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显得很理想呢?

我的基本判断是:除了万事开头难、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限制等原因外 (这些因素其他同类型学校也同样存在) , 系风有待改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学生方面考察系风, 可以发现具有懒散、畏难、上进心不强、对己要求不严格、专业兴趣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小农意识严重、得过且过混日子等特征的学生不在少数。至于如何从教工方面考察这个系风, 我不做具体而微的分析, 只结合中国社会大环境略为提示: (1) 管理质量:包括管理体制、管理环境、管理者的水平、教师对管理人员的配合等多方面的因素; (2) 工作感情: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官本位和行政化取向严重, 普通老师普遍有一种弱势群体的心理, 潜意识中往往会把工作视为替人打工以维持生存, 而不是视为自己的力量和职责所在; (3) 凝聚力或向心力:竞争型而不是选拔型的社会体制, 人情型而不是理性型的文化环境, 包装型而不是内证型的道德氛围, 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形态, 造成了劳动者与劳动目的、劳动意义、劳动环境、劳动成果之间的不一致、不和谐、不平衡, 造化了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状态, 造成了多方面深层次的矛盾, 使部分教师对体制缺乏信任感, 不愿意为这个体制奉献或“卖命”; (4) “大学精神”:涉及很多个体性的因素, 例如责任感、主动性、对教育和文化的尊重、对社会文明的关怀等。还涉及很多集体性的因素, 例如核心价值、共同目标、集体气质等。有了这些个体性因素和集体性因素的和谐统一, 我们系就有了自己的精气神和生命力; (5) 教师个体对公共规则的尊重:这是考察一个教师、一个系的理性能力的重要指标, 是考察个人如何处理个体感性和集体理性辩证关系的重要指标。如果大家公议决定了某个规则, 且这个规则是公平合理的, 是为大家的共同利益和这个系的生存发展服务的, 我们就应该自觉地遵守执行。但实际上, 某个大家议定后的规则到了个体手中, 或者被打了折扣, 或者被改头换面, 或者被阳奉阴违, 这就造成了“有法不依、各自为政”局面, 造成了系的集体事业难以推进的局面。人心散乱的社会, 本位主义严重的社会, 肯定是缺乏理性的。如果大学校园都不能彰显这种理性能力, 那么整个社会的理性水平就可想而知。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这种能力。

附:《中文系学生素质调查报告》

背景:各高等学校近年来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招, 新生的数量得到了很大的保证, 但新生的质量则很大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我们学院为中文系吸纳了更多的新生力量。2009年春学院启动“素质拓展”计划, 中文系亦在2009年末启动“中文系素质拓展计划”, 旨在培养较高质量的中文系学生, 让学生在毕业时拥有较厚实的就业资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文系学生的素质, 并有针对性地提高中文系学生的综合能力, 素质拓展第18小组在2010年3月份特意开展了关于中文系学生素质的调查, 随机抽出30名同学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据此, 我们可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实行相应的教改措施, 为中文系学生提升素质铺好道路。

一、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 每年阅读75—100册图书的同学仅占10%, 阅读25—50册图书的同学约占27%, 而大多数同学阅读量在25册以内, 占63%。从这个结果可看出, 绝大多数同学的阅读量有问题。

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 40%同学花1—2小时, 34%同学花1小时左右, 只有26%同学花2小时以上。在写作练习方面, 70%学生每年写作总数在50篇以下, 20%学生写作总数在50—100篇内, 只有10%的学生写作总数在150篇以上, 凸显出中文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同学只是单纯地阅读, 真正做读书笔记的很少, 60%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只有40%的同学有这样的习惯。在写作兴趣方面, 调查显示, 73%的同学喜爱写作散文类文章, 20%的同学倾向于诗歌, 小说只占10%;在阅读兴趣方面, 却有83%的同学喜爱阅读小说, 13%的同学喜爱阅读散文, 仅有10%左右爱阅读诗歌, 受调查的同学中, 基本上没有读剧本的兴趣。中文系学生需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需要广泛阅读其他类型的图书, 但是在人文社科类书籍中, 喜爱文学作品的同学占绝对优势, 占75%, 而喜爱阅读理论性较强的人文社科书籍的同学仅占15%, 两类都喜爱的占20%。由此看来, 在广泛阅读方面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

二、专业技能方面

调查显示, 学生中会写各种公文的比例并不高。例如, 16%的同学熟悉写命令, 20%的同学熟悉写决定, 33%的同学熟悉写公告, 43%的同学熟悉写通告, 83%的同学熟悉写通知, 33%的同学熟悉写报告, 50%的同学熟悉写请示, 33%的同学熟悉写批复, 30%的同学熟悉写会议纪要, 仅3%的同学熟悉写通报, 10%的同学熟悉写函。

在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重视方面, 87%的同学认为需要加深文化底蕴, 83%的同学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技能是阅读, 63%的同学认为自己还需提高的技能是写作, 40%是朗诵, 30%是思想启发, 只有20%是记忆。

另外, 很多同学都反映写作时心中有很多想法, 但是拿起笔来时却什么也写不出, 问题在哪儿?90%的同学认为是平时少动笔, 因为少练的缘故;60%的同学认为是因为知识积累不够, 47%的同学认为是因为读的书不多。

关于是否有必要背诵古典诗词的问题, 有93%的同学认为是必要的, 也有7%的同学认为不必要, 可以从其他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论修养。对于口才, 97%的同学认为口才好与不好与自身的知识积累有直接关系。

三、对社会问题的关心

2010年的一件大事就是“两会”的召开, 调查者结合“两会”召开抽取了一些社会问题, 调查学生最关注什么。结果显示, 60%的同学关注住房问题, 40%的同学关注医疗改革, 33%的同学关注社保, 63%的同学关注教育改革, 23%的同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 30%的同学关注代课老师清退问题, 67%的同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43%的同学关注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50%的同学关注政治腐败问题。另外, 当问及是否有阅读新闻习惯时, 有60%的同学是回答有的, 这个比例还不算高。

四、关于中文系“素质拓展计划”的看法

中文系在2009年末启动了“素质拓展计划”, 并且很快形成了“自学与导师制结合”的训练形式。可是, 在同学们中, 对于这个计划到底有多了解, 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呢?

调查显示, 有33%的同学处在基本了解的层面, 有43%的同学处于有点了解层面, 有20%的同学表示对这个计划不了解。这就很明显地显示出, 同学们对这个计划重视不够,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当问及对计划的态度时, 有53%的同学选择了“应付式完成”任务, 只有43%的同学选择“用心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这凸显了学生一种比较被动的学习心态。

关于这个素质拓展计划是否有帮助, 我们也做了相应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50%的同学认为有帮助, 37%的同学认为有很大帮助, 但也有10%的同学认为帮助并不大。很多同学认为这个计划提议很好而实践难度大, 也有同学认为素质拓展要求会导致只是数量的完成而没有质量的提升;也有同学认为这个计划很有帮助, 很有必要, 可以提高专业素质, 对专业知识运用有很大的帮助, 等等。

问及这次素拓存在什么不足时, 很多同学都说老师指导少, 学生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不足, 辅导过程并没有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想, 等等。另外, 同学们也给出了不少建议, 如, 这个计划应该是自由、自愿、充满乐趣的, 也应该多开展实践性活动, 不单单停留在单纯与文字打交道的层面, 不搞形式主义, 任务可适当调整, 等等。

五、学生对学校满意度和对个人的目标设计

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显示, 有60%的同学感觉“还可以”, 仅仅13%的同学感觉“满意”, 还有23%的同学感觉“不满意”。

另外, 对于读大学的个人目标设计, 很多同学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47%的同学是有明确目标的, 40%的同学说不清。43%的同学说不清楚自己的优势, 仅仅40%的同学能说出自己现有的优势。

六、对学生素质的一些现实观察和旁观者的评价

通过对上周校运会的现实观察可以看出, 文法学院的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 责任心不强, 与其他院系的大一同学相比, 中文系大一的同学未能以集体为重, 没有团队意识。在啦啦队看台上, 文法学院的同学竟然不为自己学院助阵, 安排到的班级很多同学提前退场, 甚至不到场, 觉得校运会是运动员的事, 与自己无关。有一些班的同学参加比赛, 该班竟然没有同学在终点接扶运动员, 为自己身边同学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很多大一的学生干部没有尽职尽责做好自身的工作, 这明显是工作态度的问题。试想,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如何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一个没有良好素质的学生, 将来如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2010年4月11日上午, 文法学院举行四大机构学生干部培训时, 校学生处处长黎处长指出中文系有很多学生毕业时连通讯稿也写不好, 应用写作不过关, 基本功不扎实。黎处长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 用文秘04-1班作为典型例子, 说明中文系学生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学生干部应该努力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

受表彰学生代表发言稿(例文) 篇3

我是来自六年八班的赖元龙。此时此刻,我作为“三好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获奖的同学对细心呵护我们的学校领导、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帮助过我们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是你们给予我们发挥才能的空间,是你们给予我们知识和勇气,是你们给予我们无限的关爱和支持!

一年前,我看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站在领奖台上,心里羡慕极了,真希望自己哪一天也能风风光光地上台领奖。从此,我积极锻炼身体,刻苦学习,做好老师的助手,认真完成老师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没有一丝马虎,不敢有丝毫怠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自己,让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舞台上完善自我。就这样,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终于有一天,黄老师告诉我,我被评为市“三好学生”。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今天,我和所有获奖的同学都不会沉醉在掌声中。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殷切希望。荣誉和成绩属于过去,面对我们自身的不足,等待我们的是更多的挑战和不断的成长!今后,我们会戒骄戒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为母校增添光彩!

谢谢大家!

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发言稿 篇4

我们度过了三天的清明小长假,清明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节日。作为一个节气,就是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过去有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作为一个节日,主要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上一周,四年级同学代表我们学校到烈士陵园扫墓。旬邑县烈士陵园展厅在册烈士共724人,英名录烈士共507人,布展烈士45人。安葬烈士共165名,是我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学习烈士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的重要场所。

4月5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 一万多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同祭祀了黄帝陵。今年,蒋介石孙子蒋孝严及港澳台100多名青年人参加了祭祀活动,蒋孝严题词“同祖同源同文化,同心协力振中华”。

清明节扫墓学生代表发言稿 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站在这里,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在繁荣、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品德高尚的好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练就一身本领,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篇6

再过两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所以今天我要讲话的题目是:又到清明!

这基本是一句废话,谁不知道。但这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我们又关注多少思考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清明主要的风俗活动就是祭奠祖先和先烈们。我们常常要举行庄重的祭扫仪式,虔诚而肃穆地追念那随风而逝的生命。

生命已逝,也无来世之说,我们的祭奠他们也收不到,那我们为何还延续着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

祭奠,只是一种形式,与事实无关,正如我们开运动会,要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本身与运动无关,但它可以唤醒我们心中的激情。祭奠可以表达我们心中的情感。

祭奠祖先,表达的是子孙对亲长的追思,这种情感显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它不仅是思念的情感和行动,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对先人永怀感恩之心,感谢先人赋予我们生命并给予荫庇,并借祭奠将这种思想传继给后代,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亲人,笃行孝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唤起的是怎样一份对家对亲人的深切的牵挂!

缅怀先烈,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头顶的红旗是怎样的灿烂?在灿烂的恢弘里,叠印着那枪林弹雨中挺起的坚毅身躯,那弥漫硝烟中发出的震天吼声,那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大渡河畔、淮海战场上隆隆的枪炮声,那关天培、邓世昌、杨靖宇、董存瑞无畏的气概,“中华英雄”,刀刻般写铸不朽历史诗篇。清明,我们缅怀先烈,回眸英雄事迹,聆听生命长眠、精神永垂的乐音,解读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在心底巍然矗立一座民族气概的丰碑!

谁是扼杀学生课堂发言的“凶手” 篇7

谁是扼杀学生课堂发言的“凶手”?

新课时间短、任务重, 上课前特别是公开课前, 那些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便成为你的首选。于是, 一节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皆大欢喜。

课前演讲, 那些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准备充足的学生又是你树立的榜样, 他收到的全是你愉悦的信息。如果轮到那个磕磕巴巴的演讲者, 你默然地看着窗外或者低头看表, 他终于演讲结束, 你草草点评。

课上, 你忽然发现有个同学好像有几节课没有叫到他了, 给他个机会吧。可是, 他怎么还是没有进步:胆小如初, 语言缺乏逻辑性。他怎么不珍惜发言的机会?真是无可救药!这时你叫起了另外一个同学, 他尴尬地站在自己的座位上, 羞愧地低下头。你忍不住斜了他一眼:“没听课吗?”或者无关痛痒地说下次注意回答时不要紧张。

课下辅导, 那些平时很活跃的同学总是围着你滔滔不绝, 而那些面目深沉的孩子像粘在了座位上一动不动, 偶尔抬头看一下那快乐的大多数, 很快便又沉下了头。

简单分析一下我们的做法及后果。我们喜欢好学生, 往往会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 之后不吝惜自己的喜爱对他们大加鼓励, 这样他们在语文课堂上会长期霸占说话的权利。我们不喜欢表达能力差的学生, 他们太耽误时间, 而有限的教学时间耽误不起。长此以往, 课堂发言的骄子是为数不多的那几个, 他们越来越自信甚至自负, 其他人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渐渐地受到排挤, 课堂越来越缺乏人气, 甚至会令人窒息, 老师成为孤家寡人, 于是唱独角戏的时代到来了……

还用问吗?扼杀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积极性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

语文课是所有学科中最轻松最有意思的, 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的“百草园”, 这里应是花香鸟语自由自在, 但是, 有些时候, 因为我们思想意识的淡漠, 做法的粗暴, 甚至仅仅是语言的暴力, 就会让他们失却语文学习的快乐!我想, 课堂话语权的缺失是造成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重要因素。让我们试着改善一下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首先, 你要有心理准备, 你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高有低, 你要心中有数, 而且要知道你的培养计划应该是分层次的。

其次, 你要知道, 他们不是天生的怯懦, 而是缺乏锻练的机会和认可的眼神, 在他们身上, 你不要吝惜你的赞美。

如何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篇8

但是,作为老师,我们深深感受到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一些学生渐渐变得腼腆、沉默,渐渐变得不愿在课堂上举手发言。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投入课堂,积极发言,粗浅地谈论一些做法。

一、小组合作,激励发言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将课堂发言纳入小组评分中,充分调动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对于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评分机制中可以适当提高他们的分值,这样一来,平时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都会主动将发言机会让给这些同学,并且动员他们,鼓励他们举手发言,以期得到更高的小组积分。这样很好地避免了课堂上少数几个学生垄断发言的状况,也避免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同时,对平时较少发言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增长自信。

二、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课前精心设计问题,不仅要着眼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让学生人人能回答,同时又能够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另外,要少一些提问,多一些阅读思考与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太多,必然会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学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过程。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在探究式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样使课上的生动、有趣,学生爱听,人人参与,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讲课要有深度和广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把知识尽量向外延伸,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的天地很大,这能够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个学生都应该有绽放的机会。对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同学,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多用鼓励性、赞美的语言,微笑倾听他们的声音,发扬他们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自信心。当他们的回答有错误,或是偏离主题不着边际时,不要简单否定,或是打断学生发言,这样做不利于纠正他们错误,并且还会挫伤他们积极举手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采取宽容态度,要允许他们犯错,善于倾听他们的错误,并且把他们的错误看成是一种教育资源,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发现知识或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针对他的不足,采用激励式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求知欲,也给他指引了努力的方向。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交流氛围,激励学生畅所欲言。

四、课下多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课堂气氛的活跃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功夫,课下同样也要下工夫。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关爱他们,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信任老师,在课堂上才不会对老师有一种距离感,从而更加释放自己,畅所欲言,课堂沉闷的气氛才会有所缓解。

清明节教师学生发言稿演讲稿 2 篇9

华池上堡子小学

老师们、同学们:

四月的春风轻轻吹过耳畔,又一年清明时节,今天我们上堡子小学校党委及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到悦乐烈士塔,缅怀先烈,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站在这里,我们的心情是从未有过的冷静,以往一切的浮华此时早已淡出我们的思绪,留有的更多的是对自我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尽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同学们,生命可是最宝贵的呀,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想起这,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已的缺点;有什么理由不能克服学习上的挫折;有什么理由不能让自己前进呢?想起这,我们有什么理由虚度年华,放纵自身;有什么理由浪费金钱、财物;有什么理由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呢?

面对先烈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清明祭扫学生发言稿 篇10

虽时间永是流逝,但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一直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崇高品德我们应世代铭记,他们的无畏和奉献精神应万古长青。

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珍贵的权利。先烈们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玩物丧志,有些人自私自利。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就让他们退缩;因为一点点小小矛盾,就让他们大动干戈。同学们,面对这不眠的纪念碑!让我们永远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他人带来快乐,这才是我们少先队员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古时清明节与鞋文化 篇11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清明交三月, 节前两日谓之‘寒食’, 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 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 名曰:‘明眼’, 凡官民不论小大家, 子女未冠笄者, 以此日上头。寒食第三日, 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 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此日又有龙舟可观, 都人不论贫富, 倾城而出, 笙歌鼎沸, 鼓吹喧天, 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贪欢, 不觉日晚。红霞映水, 月桂柳梢, 歌韵清圆, 乐声嘹亮, 此时尚犹未绝。”

清明节亦有“三月三”之说, 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 官民皆潔于东流以上, 曰洗濯祓除, 去宿垢疢, 为大潔。”“潔, 同洁;疢, 病。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在《宋书·礼志》上记载说, 这一天, 人们到郊外踏青, 同时还要到朝东流的河水中洗浴, 意在祛除污邪, 然后在水边饮宴野餐。清明还形成了踏青上坟, 祭拜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由来已久, 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清明在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 有不少记载和传说, 形成了许多风俗。其间, 也彰显出鞋与清明节的特殊文化内涵。

【上头拜扫凤麻鞋】

凤鞋稳步上头女。《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条:“清明节, ……子女及笄者, 多以是日上头。”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这莲女渐渐生长得堪描堪画。从来道‘女大十八变’, 这女娘子方年一十七岁, 十八大有颜色, 张待诏点一铺茶请街坊吃, 与女儿上头。上头之后, 越觉生得好。怎见得:精神潇洒, 容颜方二八之期;体态妖娆, 娇艳有十分之美。凤鞋稳步, 行苔径, 衬双足金莲;玉腕轻抬, 分花阴, 露十枝春筍。胜如仙子下凡间, 不若嫦娥离月殿。”

寒食拜扫穿麻鞋。《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寒食第三节, 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 禁中前半月, 发宫人、东马朝陵, 宗室、南斑、近亲, 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 从人皆紫衫, 白绢三角子, 青行缠, 皆系官给。”皇家清明扫墓者皆统一官发的着装, 在皇家拜扫队伍中, 有从事宫中“宫人早起笑相呼, 不识阶前扫地夫”的宫女, 也有“掌王六寝之修缮、扫除等事”者。这些人都是青行缠下穿麻鞋。行缠即俗称的裹腿、腿绷。宋话本《碾玉观音》:“正行间, 只见一个汉子, 头上带个竹丝笠儿, 穿着一领白缎子的两上领布衫, 青白行缠扎着裤子口中, 着一双多儿麻鞋。”《析津志》:“妇人束足穿麻鞋, ‘仍系行缠, 便于登山故也。”麻鞋, 以麻编制的鞋, 起自西周, 延至清, 尊卑均可穿之。后来, 在布鞋上披缀麻或麻布而成为一种孝鞋。也有持不同意见者。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出城仪:“寒食拜扫, 案《开元礼》第七十八云:昔者宗子去在他国, 庶子无庙, 孔子许望墓为坛, 以时祭祀。今之上墓或有凭焉。又云:主人去茔百步下马, 公服无者常服, 则是吉服分明矣。……今多白衫麻鞋者, 衣冠在野, 与黎庶雷同, 大错大误也 (指高官贵爵不应穿麻鞋) !且春秋二仲月, 公卿拜陵, 并具公服, 则曰时之倒矣。又案:《唐礼》凡参辞并是公服, 故松柏非远之家, 每新改授皆见, 所以示仕禄朱紫之荣, 释褐结绶, 抑亦如之。其四时之享, 布素, 暂去襕板即可矣。若悉白衫麻鞋, 何以表轩冕耶? (意为仕禄都穿白麻鞋怎么能显出与民之不同呢) 今或往往仍有自宅, 便麻衣丝履而去, 尤为不可。”

【弓鞋蹴鞠踏青履】

清明时节春游踏青之习, 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是民间铙有风趣的传统活动。在北方清明则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忙种麦时节, 而在南方从立春之日便拉开了春游的序幕, 在草翠花娇, 莺歌燕舞, 秀水潺潺的明媚春光中, 人们纷纷郊游尽享“杖藜徐步立芳洲” (杜甫) , “曲栏幽榭终寒窘, 一看郊原浩荡春” (苏东坡) 的愉悦。

踏青与踏青履。明张岱《夜航船·天文部>:“三月上巳, 赐宴曲江, 都人于江头禊饮, 践踏青草, 日踏青, 侍臣于是日进踏青履。”踏青履, 每年清明前后, 男女择日赴野外践踏青草, 以祈消灾去邪。是日, 御制新鞋, 谓踏青履。

踏青郊游也是青年男女交往风流的日子。“花簇香钩浅宛尘, 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怪三寸, 难载盈盈一段春。仙已去, 事犹存。阳台何处更为云?相思携手游春日, 尚带年时草露痕。” (明·周宪王《鹧鸪天·咏绣鞋》) 唐崔护, 举进士下第, 清明日, 独游城南, 得居人庄, 因“寻春独行, 酒渴求饮”而遇“妖姿媚态, 卓有余妍”的村姑, 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印象, “及来岁清明日, 忽思之, 情不可抑, 径往寻之”, 已是物是人非了, 便“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留下了令人惋怅的千古绝唱。清末的《燕京岁时杂咏》竹枝词:“绣帔弓鞋去踏青, 北城士女到南城, 无风一上秋千架, 小妹身材比燕轻”。

清明节, 古人又有秋千节之称。《明宫史·饮食好尚》“三月”条有“清明”, 则秋千节也。”“坤宁宫后各宫, 皆安秋千一架”。其实明代之前的元代, 清明荡秋千之风已很盛行。元人《析律志·风俗》记述甚详:“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起立彩索秋千架, 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 香囊结带, 双双对蹴。”“香风并架, 花靴与绣鞋共蹴, 锦带与珠襦共飘”。

踏青履与荡秋千鞋, 均为人们适应春天游戏娱乐之鞋, 无论是富贵人家花苑中荡秋千的锦绣“花靴与绣鞋”, 还是专制的踏青履或“绣帔弓鞋去踏青”的弓鞋, 都彰显着古人在开怀拥抱春光中, 谱写出鞋文化的另一番靓丽风景。

【寒食蹴鞠与木屐】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 按刘向《别录》曰:“寒食蹴鞠, 黄帝所造, 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按鞠与球同, 古人踢蹴以为戏也。鞠, 古代一种用革制的皮球。《说文·革部》:鞠, 蹋鞠也。”徐锴击传:“按蹋鞠以革为圆囊, 实以毛, 蹴蹋为戏, 亦曰蹋鞠。”《北史·突厥传》:“男子好摴蒲, 女子踏鞠。”女子蹴鞠盛行于汉代, 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南阳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 就绘有女子蹴鞠的图形。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的游戏, 就是今天人们所热衷的足球活动。古代没有专用蹴鞠鞋, 就是平时所穿的鞋。明代金陵妓女马如玉曾有《踢球》诗云:“腰肢袅袅力微微, 滚滚红尘拂羽衣。偃月鬓边星欲坠, 石榴裙底凤比飞。”凤比飞即指所穿的凤鞋。明末清初的李渔也有“翠袖低垂笼玉笋, 红裙曳起露金莲”咏叹女子踢鞠的诗句。

木屐源于寒食节。屐, 木头鞋。《释名·释衣服》:“屐, 榰也, 曾两足榰以践泥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木屐, 《三苍》:‘木屩也’。《异苑》云:‘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代以制屐也。’”据东方朔《琐语》云:“春秋时介子推逃禄自隐, 抱树而死, 文公抚木哀叹, 遂以为屐。”另据南朝宋代刘敬叔《异苑》和冯梦龙《东周列国》记载, 公元前600多年前, 晋文公曾与介子推在流亡期间, 介子推曾割自己大腿肉为文公充饥。后来晋文公登晋国王后, 封赏随他奔波流离的有功侍臣时, 却忘了介子推, 待他想起时子推已母子隐于绵山。文公曰:“吾闻子推甚孝, 若举火焚林, 必当负其母而出矣。”于是命放火烧山, 三日方息, 子推终不肯出, 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文公见之, 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 立祠祀之。并“改绵山曰介山, 以志寡人之过!”并命人将未烬之木砍下, 削木为屐, 每当忆及子推曾割股之功, 便抚屐哀嗟:“悲乎, 足下!”从此, 焚林之日, 乃三月五日清明之候, 国人思慕子推, 以其死于火, 不忍举火, 为之冷食一月, 后减至三日。后来因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从此, 木屐也在民间流行不衰。

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学生代表发言稿 篇1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金州默默悼英烈,汉江悠悠寄哀思”。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在这里长眠着在解放安康,建设安康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当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和平幸福的。但战士们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梁启超先生曾这样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烈士们付出生命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但振兴中华的重任终究会落到我们新一代的身上。

英雄们正注视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先锋少年,那么我们对其最好的报答就是好好学习,发奋图强。驻足历史与未来的相交点,我们将珍惜每一个的日子,永远斗志昂扬的活着。这些许悲凉的清明,我们回头瞻仰那一段血泪铸成的传奇,然后,扬起风帆,勇敢前行。

清明节发言稿 篇13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出游或运动的好时候,所以古人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扫墓,插柳,植树„„(等等)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荡秋千,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来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也是儿童所喜爱的。

其次再看看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更少不了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孩子们在清明节也有活动那就是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大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扫墓也是重要的活动,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其习俗由来已久。

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 清明节插柳。据说,清明节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 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清明节植树一般在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的时候,因为在那时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个地区也都有不同的清明节习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河北——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四川——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湖南——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

小学生清明节发言稿 篇14

在追究原因之前, 我们先来看下美国哈弗的考核体系, 学生发言占到学生考核成绩的50%。“冷点名”是哈弗教师的法宝, 也是学生首先面对的压力。教授会专找不爱发言的同学, “某某同学, 请你讲解一下今天的案例。”如果你一言不发, 结果可想而知。哈弗每年有近15%的学生因成绩不合格而不能毕业。除此之外, 在哈弗的课堂, 你还必须提出独到的见解, 甚至要反驳老师的观点, 才会得到好的成绩。于是, 在哈弗“唯一”是不受欢迎的。

所谓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即指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热情与程度, 要求师生密切合作、共同参与,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 使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使整个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影响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原因

究其目前大学生课堂出现“鸦雀无声”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成熟度在不断增强

此时, 由于获得的知识相对增多, 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对发展, 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扩大且深入, 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 使他们无论干什么都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 心理上逐渐出现了闭锁性。这种闭锁性, 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 反映在课堂上就是他们往往心中有数, 却吝于开口, 大脑飞速思考, 却选择沉默。另外, 大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发言是中小学生的事情, 身为大学生依然这样做很丢面子, 担心受到同学以“爱出风头”为由的嘲笑和攻击。

(二) 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问题

大学的考核以“60分”为准, 学生们发不发言并不影响学生的最终成绩。实际上, 学生通过发言, 可以帮助老师检测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 还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意识到这种意义, 就会迸发出热情, 表现出学习的坚毅精神。

(三) 到了大学阶段,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缺少足够的热情和兴趣

这就导致了他们并非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 而是直接在心理上就把回答问题移除出去了。

综上看来, 前二者属于外因, 后者属于内因。根据矛盾辩证统一的原理, 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如何看待大学生上课不发言问题上尤应如此。我们既要从大学生身上找原因, 更要善于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就业环境等方面找原因。

二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培养

(一)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消除心理障碍

在高职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要时刻把自身是教师的身份挂在嘴上、记在心里, 用教师的口吻来与学生对话, 用教师的想法来与学生交流, 恰而相反的却是要与学生平起平坐, 做学生的倾听者, 当学生的引路人, 充分发挥高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激发他们的课堂积极性, 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 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大脑思维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认真思考问题, 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 采取激励性评价, 提高课堂发言积极性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通过课堂评价计分制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发言, 促进学生提高。其实这种做法并不难, 只是我们缺少这样的耐心和用心。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仿佛课堂教学的指南针,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一位教师若有一次好的激励性评价, 回答问题并得到鼓励的学生将会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更加乐于表现自己, 长此以往学生的进步可想而知。因此, 评价方式越是激励, 越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励性的评价首先在于倾听, 认真而有耐心地倾听完学生的回答。其次是理解, 顺着学生的思路去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他是怎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最后是发现, 发现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闪光点。也许是答案本身的新颖, 也许是思路的独特, 也许是质疑精神的可贵, 也许是方法的可取。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但是找到正确答案的途径可能有很多个, 答案的表达方式也可能是多样的。因此, 我们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 鼓励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和发言当中。

另外, 要鼓励学生说“错”做“错”, 增强他们的课堂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 哈弗的办学宗旨是“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发光”。我们要鼓励学生“错”, 不要怕学生说错。

三课堂发言纳入考核的具体细则

以两个课时为一个单元, 对学生的发言作好记录, 对发言的同学实行加分奖励 (附下表, 以大学人文基础课为例, 学生姓名为笔者自编) 。

备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评分标准———优秀记5分;良好记4分;基本满意记3分;回答两次者在第一次回答的基础上记2倍分数。问题选项根据章节来定, 分为A、B、C、D、E、F等多项问题。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一个微笑, 会为师生搭建起一座重要的心灵沟通桥梁;教师的一句话语, 会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话语;教师的一些疑问, 会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教师的一句鼓励, 将是学生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 高职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培养并不难, 高职生的课堂不只有鸦雀无声, 教师的耐心和用心会为学生开启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旭红.把握课堂节奏打造魅力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 (22) .

[2]施双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0 (11) .

[3]毛丽萍, 李炳煌, 刘道建.论愉快教学环境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01) .

[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01) .

上一篇:高校旅游管理英语教学问卷调查下一篇:高考语文作文精美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