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调研报告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40年调研报告(精选10篇)

改革开放40年调研报告 篇1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之九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9-07 09:0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规模明显扩大,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实力和贡献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从建筑业大国不断走向建筑业强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筑业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发展又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建筑业规模快速扩张

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突出。197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5689亿元,比1978年增加55550亿元,年均增速16.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比1978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建筑业企业个数明显增加。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各行各业进入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中,建筑业由此蓬勃发展,行业规模快速壮大。从企业个数看,2017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已超过30万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以下简称建筑企业)达到88074个,比1980年的6604家增长了12.3倍,年均增加2202家。40年来,建筑业企业深化改革,打破废除各种束缚,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绩斐然。2017年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2]榜单,中国内地共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65家企业上榜,数量已连续三年居各国首位。2017年中国交建位居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商第三位。上榜中国企业的业务量占比保持第一位,达到了21.1%,比第二名的比重高出8.5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上榜的建筑业企业实力大增,在250家上榜企业国际营业额连续三年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逆势上升。更令人鼓舞的是,上榜企业中,还有9家企业为民营企业,占上榜企业个数的14%。

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就业弹性远高于国民经济全行业平均水平。40年来,建筑业健康平稳发展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了更多劳动力就业,稳就业作用明显。1980年,建筑业年末从业人数648万人,2017年达到5530万人,比1980年增加4882万人,年均增加132万人。1985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劳动者报酬83亿元,2017年达到24099亿元,比1985年增加24016亿元,年均增加751亿元。2017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7.1%,较1980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40年来,建筑业人员素质也同步快速提升,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大批涌现。2017年,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713万人,是1999年同类型人数的11.6倍,年均增长14.6%。

二、建筑企业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指引下,企业所有制呈现多元化发展,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建国初期,建筑业企业基本是清一色的国营建筑公司,而如今,建筑业企业类型涵盖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等内资企业,以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

2017年,建筑业企业中,国有企业2187个,占全部企业比重仅为2.5%,比1996年减少6922个,占比下降19.5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183.0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3.3%,比1996年减少672.9万人,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

股份制企业32894个,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37.3%,比1996年增加31293个,占比提高33.4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2828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51.1%,比1996年增加2768万人,占比提高48.2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49645个,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56.4%,比1996年增加49110个,占比提高55.1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2340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42.3%,比1996年增加2331万人,占比提高41.9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218个,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0.2%,比1996年减少170个,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8万人,占全部企业比重0.1%,比1996年减少1万人,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三、建筑行业实力明显增强

资本规模不断扩大。40年来,建筑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企业实力快速壮大。建筑业资产规模、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36442亿元,是1998年的16倍,年均增长15.7%;资产总计204664亿元,是1998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6.2%;营业收入194165亿元,是1998年的21.1倍,年均增长17.4%;企业资产负债率66.9%;比1998年的74.1%下降了7.2个百分点。

企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40年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建筑产品的需要,建筑业企业不断加强建筑技术改造,加大现代化建筑机械装备投入,企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01年,建筑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92亿元,2017年已达到3839亿元,增长了5.5倍,年均增速12.4%。2001-2017年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90亿元。2017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1022.59万台,总功率突破2.55亿千瓦,比2001年分别增加了320.37万台和1.52亿千瓦。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施工设备,如大型地铁盾构机、大型挖泥船等,打破了国外成套施工设备的垄断,成为我国地铁建设、海岛吹填等工程的推进利器。

部分建筑技术世界领先。40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和时代风貌,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技术,积极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再次实现了新跨越,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顶尖水准项目批量建成。40年来,随着中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世界顶尖水准项目批量建成。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三峡大坝,其综合工程规模、单项建筑物、金属结构等许多工程设计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居世界第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被国外媒体评价为“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的青藏铁路;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曾经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大楼金茂大厦、上海地标性建筑物东方明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曾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昵称小蛮腰的广州塔,其塔身168米—334.4米处的“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上海磁悬浮、世界最大港口上海港、各大新机场等著名建筑产品数不胜数。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建筑企业充分发挥在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以新技术、新装备打造世界领先工程。有标志着中国工程“速度”和“密度”、以“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为代表的高铁工程;有标志着中国工程“精度”和“跨度”、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还有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厦、代表着中国工程“深度”的洋山深水港码头以及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的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这些超级工程的接踵落地和建成,成为彰显我国建筑业设计技术和施工实力的醒目标志。

四、建筑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明显提高

税收大幅增加。40年来,建筑业企业创税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的贡献也不断加大。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建筑业企业上缴税金呈快速增长态势,税金总额和人均税额大幅提高。1991—2017年上缴税收从43亿元增加到6367亿元,增长了近149倍,年均增速21.2%;年人均上缴税收从403元增加到11515元,增长了近28倍,年均增速13.8%。2017年,建筑业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收入(扣除出口退税)的比重达5.1%,比1991年上升3.7个百分点,成为国家特别是各级地方财政收入中稳定而重要的增长点。

基础设施显著加强。40年来,建筑业企业紧跟改革开放步伐,抓住经济建设的重大机遇,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确保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交通路网建设继续提速,信息和能源等设施建设迈上更高台阶,城乡医疗设施建设、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校舍建设成绩显著,改变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原有面貌。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2万公里,到2017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1978年,我国运输机场仅有78个,2017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29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远超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企业在国家建设“宽带中国”“美丽中国” “健康中国”“教育中国”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指引下,积极投入建设力量,为我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强有力的设施保障。城镇地区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已接近全覆盖,农村地区“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2017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5.4%;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7亿千瓦。城镇地区医疗、教育设施日益丰富,农村地区得到有效改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40年来,我国建筑业积极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着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行业更加致力于创建绿色城市、绿色社区,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推动城乡绿色发展。通过大力开展城市地上地下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乡园林绿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建设成果丰硕。从市政设施及居住环境看,2017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77.4万公里,比1978年末的89万公里增加了388.4万公里,年均增长4.4%;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全市)13.6万公里,而直到1988年我国境内高速公路里程也仅有0.01万公里;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超过280万公顷。2017年末,全国有3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农村公路里程400.9万公里,年末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99%,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98%。城市乡村交通畅通,人居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继续稳步推进。2017年年末,我国共有建制镇21116个,而1978年仅有2176个,是其9.7倍,年均增加超过485个;2017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比1978年末提高40.6个百分点。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住宅建设成绩斐然。40年来,建筑业房屋建设能力大幅提高,住宅建设规模连年增加,住宅品质明显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行业继续加强住宅开发,增进人民福祉,全国住宅建设规模也不断跃上历史新台阶,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更美好更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从建设规模看,1981年,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6.9亿平方米,2017年达到15.5亿平方米。1981-2017年,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473.5亿多平方米。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从住宅品质看,上世纪七十年代,城镇居民的住房大多为冬冷夏热的平房、筒子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上下水等,条件简陋,居住环境拥挤。而今,新建住宅种类丰富多彩,既有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也有高档住宅、TOWNHOUSE、别墅等;既有低层、多层、小高层,也有高层、超高层等;既有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也有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满足了人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居住需求,人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7年,城乡居民有管道供水入户的户比重达到97.7%和74.6%,城乡居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91.7%和45.0%。与此同时,城市乡村各种新建住宅小区和谐美丽,园林绿化率更高,配套设施更加全面先进便利,小区管理更加有序,人民在住有所居中享受新生活,创造新生活。

五、建筑业对外开放度显著提升

引进来稳步发展。建筑业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政策后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40年来,在建筑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涌现了大量中外合资、合作建筑业企业,同时我国港、澳、台地区建筑业企业也不断进入祖国大陆市场。截至2017年末,建筑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218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0.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达到334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0.4%。

走出去形势喜人。40年来,建筑业企业一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建筑业深度参与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设施联通建设,形势喜人。2014-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2017年达到144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4%;完成营业额85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0.7%。海外业务成为许多建筑业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2017年,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全年完成营业额11383亿元,同比增长7.5%;新签合同额17911亿元,同比增长10.7%。

40年的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面对新时代,建筑业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更有艰巨的困难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努力拼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努力奋斗。

注:

[1]本文中,除增加值指标外,1978年至1992年数据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建筑业企业数据;1993年至1995年数据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建制镇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1996年至2001年数据为资质等级(旧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2002年及以后数据为所有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数据。

改革开放40年调研报告 篇2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原因

要探究高考改革的原因,就要先看英语考试的发展史,从而找到对于高考英语的看法,挖掘改革的原因。

1977年 ,我国恢复高考 ,英语考试随之恢复 ;1983年 ,英语首次纳入中考科目;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大学英语四级出台;1989年,大学英语六级出台;1992年,英语成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2007年, 英语考试加大对读写的考查;2013年,多地高考英语开始酝酿改革。其实早在清朝时期,英语就已经开始成为各学府的招生指标。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英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应的等级考核制度陆续出台,后期英语在高考中已经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三大主科目。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在中国的地位。那么既然英语看起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什么要对其进行改革呢?现在的英语改革原因无非在于两点。

第一,为了增强国人学习汉文化的热情。随着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不重视书写中文汉字,更多使用高科技的产品,从而大大削弱了国人对于母语的热爱。随着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使人们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像语言等)失去了主动性。2013年8月2日开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母语如此“低落”?

与此同时, 我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宁波某一高中高一学生进行采访, 了解并比较学生花在英语和语文学习上的时间,整理得到数据:有38%的学生每天要花一个半小时及以上时间在英语这门学科上, 而只有12%的学生每天花在语文的时间上到了一个半小时。由此,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对于高中生而言,其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语文。为了拾起对汉语的热情和信心,相对降低了英语所处的地位,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霸主地位具有历史原因,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出现了汉语热。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面向大中小学、社区和企业教授汉语,推介中华文化[1]。这样就更有必要推进中国人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强,以及在这样的英语考试制度下学生们能否真正学好英语,这有待考验。英语在我国并非官方语言,使用频率不高,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不会英语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许多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与英语关联不大,例如会计、工程师、语文老师,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须学。因此,减弱对于英语的学习即以英语作为试点科目,存在其合理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功利化的导向下,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怪圈: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的确,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以语法、阅读为主的“哑巴”英语,却很少开口大声说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很少有纯正英语的出现,这种无环境熏陶的语言学习方式必然会使学习效率低下。因此,现在英语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上海师大附中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 近80%的孩子在3到6岁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为何英语会有这样的状况? 这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所以高考英语改革势在必行。从高中英语的考试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 然后从传统的重视成绩、重视刻板的分数向重视技能、重视英语的运用转变,培养与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及综合型人才,这或许就是改革的真正原因。

二、高考英语改革可能造成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改变全民对待英语的盲目和被动态度 。

高考英语改革有助于改变人们对于英语的功利、盲目和被动思想,可以减少为了某个目的而学习英语的现象,从而推动英语从单纯的考试、升职的敲门砖回归到对外交流工具。因此可以净化整个英语学习环境。

浙江英语高考改革后,英语可以进行两次,选分数高的一次作为高考成绩,这相对来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以试卷为载体的考试,评价英语学习效果,这从根本上就把语言学习的评价标准弄错, 这样的标准让学生过度追求英语知识的学习掌握, 力图将每一个语法点都弄清吃透,而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本质,也加重了学习负担。

(1)削弱英语作为学科的功利性 ,增强国人对英语作为工具的运用和操作能力。

改变国人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的盲目态度, 改变人们把英语学习看成是时髦、高品位的象征,以及追求升学、升职的功利性工具, 使人们认识到英语的本质不是一项学些枯燥语法知识和需要背大量单词的学科, 不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而是国人了解国外文化和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工具。交流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 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很少出现或者受到重视。

(2)提高学生对其他科目的重视度 ,减少学习压力。

在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后发现,65.8%的学生认为这次英语高考改革可以减轻英语学习压力, 他们会把部分时间转移到其他学科上,22.2%的学生认为不会减轻英语学习压力,12%的学生认为会加重英语学习负担。从此可以看出:高考英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的重视度,尤其是语文学科,强化学生对母语的学习,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第二,会使学生减少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 从而将精力与时间放在其他薄弱的科目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免不是一种压力的释放。第三,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齐步走的教育安排,鼓励并支持每一位同学基于自我,自定步调,“能飞则飞”。例如对资优学生来说,新的高考方案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前完成高中学业, 提早进行大学先修课程学习的时空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时空保障,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更多的自主时空。

2.有 利于把教育重心从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将英语改革为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 客观上有助于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重视语文学习,从而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改革,突出基础能力,淡化一次性选拔功能,改善以往的一次考试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减小偶然性,加大综合素质的权重,实现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接轨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成高考改革的目标任务。

(1)有利于在职教师采取更开放的教学模式。

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宁波某高中高一年段的英语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7名,针对此次的英语改革,他们表达了不同看法。5名教师一致认为此次改革能给他们的教学方式带来契机, 有利于他们采取更为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他们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非以往的应试技能。

改革后,英语作为社会化考试,学生、教师和社会不会再用应试的眼光与刻板的试卷来看待它。之前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有着很强的不公平性,英语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作为知识来学习的,更多的是一门技能,与同是语言类的语文相比,英语是一门外语,从一开始就不是理解和深入,而是反复强调、记忆和运用。现在的英语教学并没有与其他科目进行区别, 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了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改革变为一年两次的社会化考试后,这必然导致学校不会进行过多的英语试卷测试, 学生不用进行题海战术来巩固知识,这给英语教学打开了另一扇门。教师此时便可灵活地使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摒弃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英语会话、听说练习。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这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方式、学生的水平、社会上的考试情况来进行随堂测验。可以说,如果高考英语改革真的能够进行下去,那么英语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将会大大提高。在未来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量接触语言信息,强调语言学习的多输入、多接触和多练习。教师可以将学习过程活动化,将活动交际化,让课堂活动既丰富又有序。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注重语言的运用,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合作活动,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让英语课堂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2)有利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定位自己 ,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不管高考英语怎样改革, 国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都不会弱化,我们还需要在越来越国际化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社会仍然需要大量英语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英语还是要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名教师对英语国家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不了解,那么怎样进行跨文化交际呢,怎样传授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呢? 因此,针对此次英语改革,让英语专业学生再一次清楚地全面了解现状,看清整个社会对英语的所持态度,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学习对策,有利于他们更加注重英语专业基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全方位提高英语能力。

三、高考英语改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宁波某高中高一学生,了解到23%的人认为此次高考英语改革后, 相对减少了英语尖子生的优势,加重了他们在薄弱学科上的学习压力,从整体上打击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并且有10.8%偏科的理科生表示,他们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度下降了,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 因为如果想要在学科领域学有所成或有所成就,就必须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故步自封永远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涉及英语的从业者、大学生等。在2011~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英语专业连续三年被列入本科“红牌警告专业”,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公办学校英语教师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所以,高考英语改革后,社会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不容置疑地会下降,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

四、对高考英语改革的建议

1.要强调素质教育 ,培养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

此次改革的一大目的就是给广大英语学习者减负,但是如果仅从考试次数的增加实现这一目标,就无法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素质教育强调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只有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才能达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正常交流的水准 ,而不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问好阶段,真正将英语融入生活。

2.采 用多向 、多维度的测评方式 。

如果采用多维度的测评,如学生的翻译习作、作文习作、文艺表演等, 不再局限于以一套完整英语试卷上的分数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或许外语教育效率就会有改观。当前中国英语教育效率的低下原因并不在于对英语的学科定位过高, 而在于英语教育理念、方法和评价制度之间严重脱节[1]。当前一些地方陆续出台高考英语改革方案,据了解,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将从150分下调至100分, 并逐步向一年两考的社会化考试过渡; 浙江从2009年起对英语听力实行“平时考试、多次考试”,并从2014年起实施英语学科一年两考的政策。以上措施很大程度上对英语的考试形式做出了较大的变动, 但其评价方式仍未有所改动。

3.培养与其他技能结合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大环境下, 英语课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中小学对于英语教师等的需求量或呈下降趋势。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尝试将英语这门基本语言技能,与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拓宽今后的就业道路。

五、结语

此次高考英语改革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但更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目的是让所学的英语更实用, 贴近生活工作需要,促进个人发展,但是仅仅在考试形式上做出了变化,并未对今后的考试内容、难度及评价方式做出清晰的说明。英语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作为与世界交往的媒介,在高考英语改革中利弊并存的大环境下,我们应理性看待高考英语,主动关心与了解,对改革有着全面正确的认识,积极提出意见并参与其中。

摘要:作为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英语长期以来在各中小学处于重要位置。随着各地高考英语改革方向逐渐明朗,浙江省的英语考试改革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学习英语却不常使用和对母语即中文不够重视两个方面探索英语改革背后的原因,以及由此可能对社会各界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高考英语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电影小子:40亿与40年 篇3

在此也要恭喜卢卡斯老爷子成功套现。岁月如梭,曾经煊赫一时的“电影小子”,如今也是廉颇老矣:斯大叔和斯科西斯现在勉强还能坚持一年一部,德帕尔马则早已减产,而最早成名的“老大哥”科波拉已退休多年……这群人里卢卡斯的创作功力恐怕是最弱的,但赚钱能力绝对名列前茅,只凭一套《星球大战》就风光了30多年,最后跟一群牛人搞了70多年的漫威卖了差不多的高价。现在急流勇退也是个明智决定,毕竟江湖险恶,照年初《红色机尾》的惨状看,老英雄再混下去估计晚节难保。

时至今日,“电影小子”(Movie Brats)已是电影史上的一段传奇。不知谁曾说过:天才总是成群结队地出现。遥想40多年前,斯大叔还忙着给环球拍电视,德帕尔马仍是个迷恋希区柯克的宅男,科波拉搞过的事就更不堪了,在此为尊者讳,不提也罢。大家汇聚到电影圈的目的不尽相同,斯科西斯自是学院气十足的文艺青年,而当年同样年轻的卢卡斯则毫不讳言自己搞电影就是为了挣钱。

1970年代初,这帮老混在一起的年轻人渐渐成势,制片人菲利普斯夫妻家是主要“据点”。平时工作与个人生活中,“电影小子”们也不时互相勾兑——卢卡斯的第一任妻子Marcia Griffin是斯科西斯的剪辑师,后者成名作《出租汽車司机》的本子和编剧保罗·施拉德都是德帕尔马转手的,后来施拉德又被斯皮尔伯格借去写过一阵《第三类接触》。这位大编剧多年后遥想当年仍是豪气不减,“虽然我们那时都默默无闻,还没人弄出点名堂,但自己确实觉得:世界就在我们手中”。

风云际会离不开时势造就。“电影小子”这个大号最初来自于好莱坞大片厂,其实是暗带嘲讽的,“Brats”一词有“乳臭未干”之意。不过,小子们生逢其时,电影业在经历了黄金年代后第一次陷入危机,尤其是电视带来的巨大冲击给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机会。“电影小子”抓住机会,对大片厂的不忿并未防碍他们跟好莱坞紧密合作,即便是其中最偏艺术片的斯科西斯也是如此。

合作归合作,但“电影小子”们也没有忘记自身的理想和追求,其与好莱坞总是一边斗争一边合作,正如《星球大战》所讲述的故事:年轻的天行者跟以自己的生父为代表的邪恶帝国进行着不屈的战斗。最终,正是这样的“战斗”在危机中拯救了好莱坞——科波拉的《教父》挽救了当时如临深渊的派拉蒙,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则催生出了“Blockbluster”(票房炸弹)一词,而《星球大战》最终使卢卡斯出大名、赚大钱的美梦成真……“电影小子”的纷纷崛起也开启了美国电影一个最有活力的年代。

改革开放40年征文 篇4

听懂:改革开放

彩云之南,千年的美丽,千年的梦。有人赞美它四季如春,百花盛放;有人称颂它绿水青山,热情奔放;还有人说它是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我说它是经岁月洗礼而成长的孩子。是的,她就是我的家乡——云南。

现在的云南,是全国乃至世界游客趋之若鹜的目的地,旅游收入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一个我读了千百遍都不明白的词语,却在外婆的口中懂得了它的意义。

小时候,老一辈的人们喜欢坐在院子里谈天说地,而我总是默默地做一个安静的女子,静静地聆听。外婆和其他的大人们说家乡的变化,说从前的日子有多苦多累,说哪家孩子考上了大学,哪家又添了大物件儿。下一句便是:改革开放了,我们生活好了,你们要好好学习……总有一个词,深深嵌入在我的脑海之中——改革开放,让我抹也抹不去。

1978年,邓小平爷爷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规划了中国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宏伟蓝图。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民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自信。

看见:改革开放

我的家乡也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股潮流裹挟着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不断迈向更好的生活。外婆、哥哥、村里的人,无一例外。

外婆住的房子老了、旧了,但是无论家人怎么劝,外婆都不愿意把老房子拆了重建。面对大家的劝说,外婆摇摇头说:“都别想了,老房子我住得舒服。”我们明白,外婆吃了一辈子的苦,节约惯了,舍不得乱花钱,大家见劝不了便都放弃了。直到一场冰雹的到来,那天晚上,冰雹把房前堆放两米高的柴火砸倒,把木门砸坏。外婆见如此,便也只有同意重建,但心里还是有一些担心,外婆把我搂着,絮絮叨叨地说:“这老房子,我住了一辈子,小时候……”不知她说了多久,我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工人们就来了,望着被拆掉的房子,外婆不住地唉声叹气,过了两周,我去看了一下进度:嘿,真快啊!房子建设的速度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一个月后就竣工了,外婆打扫了房子,站在屋里,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对这屋子赞不绝口:“这阳光真好,丫头,太阳晒进来了,好暖和啊!早知道啊,就早盖了!”

这一天,我和外婆去爬山。外婆一把老骨头了,还要和我比赛。上山的路修成了水泥阶梯,好走多了,也不用怕脏了鞋,外婆爬得不亦乐乎,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站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风景优美,心情舒畅!但家人的对话更引起了我的深思。

站在最高处的姐姐说:“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从小镇上到村里的路越来越宽了。”外婆接着说道:“当年还是土路哩,现在走起来可舒服多了,连上山的路都开始修了。”在一旁的我说:“看那田野,绿绿的,今年庄稼肯定会丰收。”远远地看过去,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副完美的图画。那边还有一座新建的桥,连接着两个村子,村里人出去打工、创业,再也不用绕很远的山路。一座年轻的桥,一座漂亮的桥,它是连接村里人和外面世界的纽带,它是让家乡的经济不断腾飞的翅膀。

触摸:改革开放

家乡的变化,除了修路、建房,还有更了不起的,就是有了出国留学的大学生。现在,村里的学校建设更好了,老师更棒了。一年前,我的两个哥哥出国留学,一个去英国,一个去美国,成为了全村人的骄傲。哥哥说,他小时候学习的环境,和现在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每一次看到长辈辛勤劳作之后满头大汗地回家,他学习的心更加坚定。他坚持自己的目标,执着努力,考上了大学。在老师的影响下又心生了一个念头:加油学,努力学,飞向外面更广的世界。终于,哥哥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

一年一年,家乡在变化;一岁一岁,我在长大……

如今的我,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因为父母常年在西藏工作,我成为了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父爱母爱的温暖,我的学习也是父母最担心的一件事情。1985年,国家开办了内地西藏班,于是才有了今天坐在内地西藏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我。我也要像哥哥们一样,志存高远,有朝一日也能出国深造,再回报祖国,建设家乡。现在,我不仅触摸到了改革开放的果实,我也要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

“丫头,下山了。”外婆的一句话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回到家中,全家人又忙活起来了。因为正值新春佳节,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脸,都融合在了一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在时代的脉搏中前进,外婆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深了,但那深深的皱纹中洋溢着的却是生活的幸福。

改革开放40年阅读答案 篇5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为改革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2018年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12月14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8年12月18日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创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他强调,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篇6

中國の改革開放既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程の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探索の有機組成部分。以下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改革開放四十年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改革開放四十年心得體會篇1

根據我の經驗,當人們開始紀念某件事情之日,其實是開始思考和部署下一步行動之時。

比如說,目前中國最大の紀念活動,就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紀念活動當然是發自內心の、無比真切の、有偉大意義の,所以,紀念活動是應該徹頭徹尾の、認認真真の、轟轟烈烈の。

但是,紀念の意義如果僅僅是紀念成就の輝煌,而輝煌の成就又主要是前人の創造和智慧の曆史,那麼,為前人の曆史做紀念の目の,就不可能僅僅是懷舊。

應該是什麼?應該是為了今天,和明天。

特別是中華民族是一個曆史悠久の偉大民族,特別是這個民族正在進行の是偉大の民族複興,特別是這個民族考慮の從來就不僅僅是當代而是千秋萬代。

風雷激蕩の四十年,當然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好の時期,但我們這樣一個偉大の民族,類似今天の成就の曆史時段卻不僅如此,如此類似の曆史時段中國曆史上還有很多,夠得上大發展の盛世の,至少應該還有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和康乾盛世等。

四十年,應該是兩代人の努力,其實中外都有“富不過三代”の警世之言,中國領導人最近幾年多次告誡國人要“居安思危”,鄧小平在中國還沒有完全看到現在の成功時就告訴大家要“三步走”,100年不動搖,這都是非常中肯の。

為什麼?我們繼續看曆史。

從國際上看,日本明治維新40年の積累,最終因走上了“軍國主義”而毀於一旦(彈),美軍踏上了日本四島;斯大林用特別の統治獲得了蘇聯の迅速強大,但埋下了最終導致蘇聯解體の種子。

回到中國曆史,文景之治,從漢文帝劉恒の公元前203年到漢景帝劉啟の前141年,兩位共在位38年,兩代努力建成盛世,但接著漢武帝窮兵黷武導致西漢結束;開皇之治,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奮力開創,但很快“二世而斬”於隋煬帝の驕奢淫逸;最輝煌の“夜不閉戶,道不拾遺”の貞觀之治,很快就是人治特征明顯の李唐王朝の被武則天取代並有不久之後の“安史之亂”;至於康乾盛世,縱使有Ainy晴

Ainy晴

115年の三代治世明主,也先後出現明珠、和坤這樣の巨貪而以腐敗聞名,同時也正是在這個階段,中國被西方超越而到現在我們仍然在苦苦追趕。

所以,改革開放四十年值得自豪,但絕對不是自滿の理由,這只是中華民族實現曆史複興萬裏長征の第一步,而要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國家,特別是美國,我們要走の路還很長,“行百裏者半九十”,何況我們尋找の可持續發展の道路,並不是十分清晰。

中國の幾次盛世,都是王朝の強盛和豪強の富貴,都沒有帶來全體百姓の“共同富裕”,同時,經濟の穩定和發展,並沒有帶來政治文明の進步,結果經濟の成功皆敗於政治の滑鐵盧,而後人沉醉於享受而不思進取最終社會創造力の退化和禁錮,所以,盡管具體の原因各有不同,但保持持久の繁榮和發展,確實需要我們今天在紀念四十年の成就の同時,為第二步の繼續,啟動中華民族の全部智慧。

改革開放四十年心得體會篇2

改革開放四十年,改革の春風吹了四十年,四十年改革開放,人們の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電視事業發展の日新月異,70後,80後,90後再見證,再記錄著四十年改革開放,電視事業の變化與變遷。

70後,最早接觸到電視の一代人,但是,像外公說の:“那時候,還不叫電視,叫收音機。”那時候,家裏有個收音機早已是個大戶了,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成功,這是個曆史の跨度,也為電視事業の發展進了一步,就像70年の老人說:“改革開放好,我們の生活也好了。”70後の收音機為以後の電視發展奠定了堅實の基礎。

80後,看著黑白電視長大の一代人,那時侯,80後の孩子才開始看電視,那時,才真正有電視這個詞吧!80後年代の年輕人常說:“小時候,看電視積極の,跟什麼似の。”雖是黑白色の,簡簡單單幾個臺,也成了80後孩子娛樂の一個好處,整天抱著《黑貓警長》看,那時,也只有這個可以看,國產の動畫片並不多,《黑貓警長》,《舒克與貝塔》,也許,這些對於90後の我們來說,我們沒看過,也不了解。對於80後の孩子年輕人來說,那時在電視上看到動畫片已經是一種幸福了,80年の電視事業,還在往最好の頂峰發展,國產動畫片,視那時電視事業の一大亮點,正是因為國產動畫片,中國の動畫事業從簡單到複雜,從平面到三維立體,從皮影到電視,國產の動畫片,就像是80年代裏,在夜裏靜靜綻放の曼陀羅花。

90後,跨世紀の一代人,我們是幸運の,從小看著彩電長大の孩子,20寸の黑白電視早已成為家裏の古董,閑置一旁,取而代之の是24寸の彩電,彩色比黑白更生動,90後の我們這樣說:“現在生活好了,改革開放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我們比80後の幸福多了。”我們看著彩電長大,活躍視野,學到更多の知識,80後和90後の孩子,看著國產動畫到三維立體,看著老電影到新電視劇,電視Ainy晴

Ainy晴

事業不斷注入新鮮の血液,隨著電視節目の增多,豐富了人們の生活,超級女聲,開心辭典,勇往直前等等,電視人在創新,電視事業在飛速發展。

電視事業の發展反應著改革開放四十年の曆程,70後の老人常說:“改革開放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全部都要感謝改革開放の春風。”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現在の中國是不會有這麼快の發展,電視事業恐怕還是那簡單の皮影戲,電視事業豐富了人們の生活,從黑白到彩色,從寬屏到液晶。一步步の發展,一步一腳留下の影跡。電視這個平臺讓更多の人了解到了更多の知識,了解到了更多國內外大事。

對於我們90後來說,電視事業の四十年の發展我們並不了解,它の發展之快,我們在見證,在經曆,改革開放四十年の春風,讓電視事業蒸蒸日上,從繈褓中の嬰兒成長為健壯の青年。電視事業為改革開放四十年留下了珍貴の影像資料,中國の電視事業打入國際の市場,與國際接軌,改革開放四十年,電視人為電視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の奇跡,他們在創新,他們在發展,也在為中國の電視事業更強の發展努力!

灌云旋耕机械40年发展之路 篇7

1 发展的历程

灌云旋耕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这样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灌云县农机制造厂当时属全国唯一中间传动旋耕机的生产厂家。在上世纪70年代,该厂和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共同承担中间传动1GN系列旋耕机图纸的统型设计。就这样,灌云的旋耕机械从无到有开始逐步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80年代中期由于中间传动旋耕机在全国深受用户欢迎,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主持对中间传动旋耕机进行改进设计,在连云港旋耕机厂成功制造出1GQN系列加强型中间传动旋耕机。从1985年起由连云港旋耕机厂、南昌旋耕机厂等国内厂家生产中间传动旋耕机。这个阶段,旋耕机械已经完成了从样机生产到批量生产的过程,旋耕机械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去了。

第三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连云港旋耕机厂生产的“云山牌”系列中间传动旋耕机约占全国总产销量的70%以上。“云山牌”先后获得了江苏省“优质产品”,机械工业部“部优”称号,江苏省计经委“新产品金牛奖”,“全国科学大会科技进步奖”,“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等称号。当时灌云的旋耕机在全国是一枝独秀,为我国中间传动旋耕机的唯一知名品牌。

第四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由于国企改制,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在灌云县境内形成除云山牌之外的连扬、黄海、云港、大陆、华旋、振兴、苏旋、东堡等品牌,上述品牌经过近10年的发展,带动了灌云县旋耕机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灌云县旋耕机主机生产厂家(正常生产)有48家,配件厂家近百家,主要产品有旋耕机、双轴灭茬旋耕机、水田埋茬起浆机、开沟机、烟地起垄机、旋播机,2009年年产旋耕机械系列产品超20万台,2010年至5月底已累计生产6万余台,在2010年灌云旋耕机有20余家进入国家支持推广目录和补贴目录,在2010年4月获江苏省旋耕机之都称号,与2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占全国总产销量的55%以上。

灌云旋耕机械发展的4个阶段,可以概括为艰苦创业阶段、曲折发展阶段、调整改革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这4个阶段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质的提高为前提,以螺旋式上升方式发展的。

2 取得的成就

经过40年的发展,灌云的旋耕机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在,在所有制结构、产业能力、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我国农机装备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2.1 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彰显

2.1.1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灌云县旋耕机生产企业仅有3家,到现在如前所述,全县生产整机的规模企业有48家,配件厂家近百家,为旋耕机生产厂家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有12家。工业现价总产值达10.4亿元,最近3年旋耕机产业的工业现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3%。从业人员1.83万人。2009年6月,灌云农业机械产业园区获得江苏省商务厅批准,这是连云港市继灌南船舶特色产业园、金属精加工特色产业园、东海硅材料特色产业园后的第四个省级特色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180hm2。该园区现有生产旋耕机械为主的银华春翔、大陆旋耕机等企业以及生产配套产品的恒辉轮毂、腾翔金属材料等配套产业企业共达80多家。

2.1.2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企业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很多企业开始由当初的小作坊模式向目前的现代化的企业演进,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操作技能、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提高。企业装备也由起步时的购买旧设备作业向使用新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转变。目前,年产量10000台以上的企业有4家,年产量5000~10000台的有8家,年产量1000~5000台的企业有14家。2007年6月成立的连云港旋耕机九天集团,下属23个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为灌云县旋耕机产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

2.1.3 市场集中度领先全国。

目前,灌云旋耕机已在国内同行业中创下了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综合经济效益等多个“全国之最”,成为全国旋耕机行业的“排头兵”,灌云县旋耕机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外,还曾经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大中型旋耕机的销售量分别占全国、全省的60%和80%以上,占国内同行业的73%。在全国各地的销售服务网点达650个。

2.1.4 产品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2005年以前,灌云旋耕机的主要机型号为1GN100-175s7个,1GQN140S-300s6个,主要是单式机,近年来旋耕机生产品种不断由单式机向复式机转变,目前深松机、秸秆还田机、双轴灭茬机等复式作业机具成为主导产品,全县旋耕机行业已经研发出整机13大系列80余个品种。100多家企业分别占据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了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配套联动的发展格局。

2.2 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2.1 质量管理不断加强。

从2009年开始,灌云县对旋耕机企业实行建档制度,质监部门将45家旋耕机生产企业及58家有一定规模的旋耕机配件生产企业纳入档案管理,做到一企一档,一档一全,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质量状况、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始终置于监管之中。实行年度集中检测制度,每年度对旋耕机产品进行一次集中现场检测,并针对检测结果召开旋耕机企业质量分析会,同时开办旋耕机械质量培训班,以通过检测、分析、培训等措施来提高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全县已有10家企业通过ISO9000、ISO18000管理体系认证。

2.2.2 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为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灌云县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引导和创新资源配置作用,着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制和服务环境。一方面,在旋耕机产业设立了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紧密结合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人才支撑服务平台。帮助实力较强的企业先后与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共同研制新系列旋耕机、双轴灭茬机;与江苏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秸秆还田机;与哈尔滨市农机研究所联合开发复合式旋耕多用机。另一方面,新成立的“江苏省旋耕机械科技创新中心”将努力提高“旋耕机之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科技骨干和专家型人才的培养,真正把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集研发、试验、生产、推广于一体的建设交流和孵化应用型平台,为推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发挥好先行示范作用。近期灌云县还将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风险基金、孵化基金,每年按照不低于旋耕机产业可用财力的50%的比例提取基金,通过无偿、贴息、入股等形式扶持旋耕机高新技术项目。在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保障下,全县拥有旋耕机方面的专利22项,进入国家农机推广目录的有18家。

2.2.3 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灌云县旋耕机生产厂家大都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全县正常使用的注册商标多达40种。其中龙头产品“云山”牌系列旋耕机,首批获得“部优产品”,又被称为“国家免检产品”,2008年获江苏名牌产品。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二等奖”、江苏农机产品金牛奖等殊荣。通过众多企业的共同运作,在全国农机市场打出了“灌云旋耕机”的知名度,并初步显现了区域品牌的诸多效应。2009年12月,灌云县被授予“江苏省旋耕机之都”荣誉称号。

2.3 公共平台日臻完善

2.3.1 行业协会运行良好。

灌云县旋耕机生产行业协会成立于2002年,现有会员单位60多家。行业协会初步发挥了应有的约束、协调和服务功能。在促进成员企业增强了解和合作,帮助克服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障碍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旋耕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3~2005年,在协会的努力下,有效地平息了一场旋耕机生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整个产业走上了团结协作、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

2.3.2 多措并举破解融资难题。

组建担保公司,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组建泰和担保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本由组建时的5008万元增至目前的10008万元,公司成立以后先后争取省中小企业再担保资金贷款盘子12000万元。与县农合行、江苏银行、建行、中行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担保贷款近2亿元。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09年,县政府与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签订了“金豆豆?三保三推”小额担保贷款合作协议,政府拿出5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江苏银行灌云县支行按照1∶10的比例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目前已为近20家旋耕机企业发放5000万元左右的贷款。

———积极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充分采取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等方式,1~4月份全县动产抵押登记数及融资数同比增长383%和689%,发放中小企业贷款4.17亿元,同比增长231%。

2.3.3 创新机制打造培训平台。

为提高一线产业工人的业务技能,从提高一线人员素质入手提高产品质量,灌云县不断创新大职教、大培训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格局的技术培训。实施校校联合办职教,校企联合抓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近3年来,全县组织培训机械加工技术人员7000人,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就业率分别达到95%和83%以上。

3 未来展望

3.1 要明确灌云旋耕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灌云县始终把“创新、创优、创特色、和谐发展、整体推进”作为灌云旋耕机产业的发展理念,营造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促进整个产业层次不断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3.2 要制定灌云旋耕机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争取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超5亿元的企业6家。整个旋耕机产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建成一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能够与国内、国际分工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技术开发与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力争占居全球旋耕机产业价值链顶端。

3.3 要实施促进旋耕机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要开展区域整治。对不具备质量安全生产条件,质量管理混乱,能耗高,工艺装备落后,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开展打假治劣行动,依法惩治不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制假售假的企业。二要加快质量提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引导和鼓励旋耕机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制定或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三要实施名牌战略。帮助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扩大旋耕机名牌产品群。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倾斜、提供优质资源要素等多种手段,让优良产品、优质品牌和优秀企业占领市场,进一步提升旋耕机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品牌效益。四要推进科技创新。围绕旋耕机企业集群的发展,在集聚地设置相应的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构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检测资源,提高集聚产业的原料与成品把关能力。五要加强政策引导。在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保证基地内的企业在项目审批、融资、土地、能源供应等方面得到优先支持。六要创新推进机制。帮助企业完善人才导入机制,加快自身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技术支撑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方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品功能,有效提升发展潜力。七要培育重点企业上市。实施旋耕机企业上市培育5年行动计划,力争培育3家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对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实施的重大项目、技术改造与创新项目,优先安排项目贴息、资金补助等。八要建立起过66.67hm2的农机大市场。涵盖农业机械销售批发,配件销售批发、仓储、物流等服务,迅速将连云港旋耕机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九要引进国外知名农具企业到灌云投资。树立灌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旋耕机生产基地形象,用10年左右时间应该可以把灌云建成全世界的耕整机械中心,彻底改变灌云县旋耕机械生产局面。

周伟焜:40年“教父”旅程 篇8

是因为我在乎我的团队、公司、业绩、声誉甚至家人。‘在乎’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本刊注:2009年6月26日,北京索菲亚酒店宴会厅布置得简洁而精致,今晚它要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IBM中国董事长周伟焜和他的媒体朋友们。

这是一场告别晚宴,周伟焜即将离开他效力41年的公司,正式结束他的职业生涯。大红底色的海报上,周的头像旁只印着“HENRY”——他的英文名字,没有身份、头衔,也褪去了一贯的蓝色。HENRY说:当晚的主题,就是海报上三个大字“话事人”。

虽然当晚周伟焜更愿意用字面的意思去解释这三个字——“说说心里话”、“聊聊开心事”、“见见老熟人”,但海报右上角小小的IBM三个字母,让我们相信:“话事人”的主题更深具它的粤语原意——在广东话里,它是说话算数的人、大佬的意思。

周伟焜执掌IBM中国14年,被称为中国大陆的IT教父,圈内恐怕没人比他更深解“话事人”的含义。

2009年6月初周伟焜在即将离任之时接受了本刊的专访,这应该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这是一次访问,也是一堂生动的职业经理人必修课。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金融危机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中国这个大经济体,在世界上位置的变化。

当IBM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国开放给世界,需要全世界的支持;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是我们申请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份子;而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变成全世界需要中国来挽救。在未来中国会怎样?作为一位IBM的资深员工,我很希望看到IBM中国能为此做出贡献。

经理人不是雇佣兵

建立IBM中国,如同一次创业,管理IBM中国14年,我仍然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我自己也经历了职业经理人这个身份慢慢被中国社会接受的过程。

很多企业把经理人当成“雇佣兵”,就是用钱请回来的杀手,到市场里去拼杀。但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跟一个职业杀手是不一样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有良知和道德,最重要的是,当他们投入工作时,一样有创业的热情。

其实,一个积极创业的老板,也要有职业经理人的态度。如果创业者自己不投入,不改善,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创建管理团队,那你只能是永远的创业者。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创建一个卖掉一个,因为他没有经营一家公司的能力。

我相信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其位不仅仅是为了财富,而是因为对事业的感情、激情。

树立“江湖地位”

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你要确定你是否能产生价值。

这个价值并非意味着你自己是全能。事实上,在很多方面一定有人比你强。而在这些强人面前,你的价值在哪里?好比在一个坐满博士的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不是博士,你如何清晰地把你的价值体现出来?你也许用发问的方式,让他们整理好思路;用挑战的方式,逼迫他们找到答案;或者用前瞻的方式,帮他们打开思路。总之,你要让你的团队知道,跟你的交流和沟通,能让他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很多职业经理人也让公司的声誉、形象,甚至股价跟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我相信IBM中国多少也有我的色彩,因为我的风格跟IBM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关于领导人的风格,我们无需去确立一个榜样,勉强每个人去模仿,或者勉强自己去伪装成那个样子,否则每一天就像在演戏。

我是个平和的人,那种军事化管理我就做不到。但是,并不表示我的团队里就没有纪律。对于不适合团队的人,还是要请他们离开,只是不一定声音很大才能达到目的。

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比如在跨国公司里,你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地提出意见。如果只是乖乖地听从安排,那很多事都做不到。你要学会把你的“江湖地位”确立起来,变成总部的人要主动听你的声音。

在中国公司的环境里,大家就更愿意接受一个比较平和、更易于沟通的领导人。但同时,你还是要有魄力去做应该做的事,平和不等于无所作为。

学会拥抱“异己”

作为一个领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I Care”(我在乎)——我要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我在乎我的团队、公司、业绩、声誉甚至家人。“在乎”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也因此,我建设团队的时候,也非常强调“在乎”:我们在乎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曾在挑人时,去挑那些跟我一样的人,所谓“同心同德”。自己嘴巴一动,别人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慢慢地,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如果你周围的人的思路跟你一样,就代表全公司只有你在思考。

慢慢地我们开始重视多元化,寻找那些在每个领域里最出色的人。我们的很多经理都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比我厉害。这是一个挑战,有人怕这种组合很难驾驭。有人甚至说,我宁愿用二流听话的人,而不用一流不听话的人。但更高明的领导人,是让不听你话的人,接受你,大家擦出火花,产生更大的效应。

每一个人的背景、想法、经验、教育,甚至文化都不一样,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充满异类的队伍产生的价值,一定会比一个全是同类的队伍产生的价值更大。

建立“法治”公司

强调用人的多元化,不代表你的公司没有规矩。跨国公司讲究建立流程,有很多规矩,任何事都要按部就班,这会让人觉得既加大内耗又限制个人的发挥。但是,一个成功的公司是在建立起流程的同时,还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发挥其所能,达到工作上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除了各种数字之外,还有工作的满足感、荣誉感。

没有流程不行,框得太死也不行。这就好比方和圆的关系,很多人认为跨国公司是方的,其实成功的跨国公司是方圆并俱的。这是强调灵活的中国公司应该学习的地方。

另外,中国公司应该学会如何精细的分权,这跟流程建立是相关的。否则每个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曾经有个CEO跟我一起吃饭,手机响了,然后他很骄傲地跟我说:你看,有人想花一万,我的手机马上就响,问我批不批。

这是很典型的没有标准流程和精细的分工的例子。你在什么位置?什么样的事情才是需要向你请示的?你有什么方法能制止职权的滥用?并追查枉法?一个CEO如果每天都像一个警察,还谈什么战略、执行?

如果流程总是可以被灵活运用,很多问题就永远是问题;如果精细分权做不到,真正的权责就很难确立。

有遗憾,但不后悔

回顾我在IBM中国的日子,遗憾是有的,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成长得更快?扩充得更大?但是我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让我欣慰的是,这十几年IBM中国实现了:“成就客户、追求卓越”。

提到客户关系,很多人都会讲到1997年,IBM中国是如何帮助华为公司做集群项目的。去年IBM中国开始帮华为做下一个转型工作,从第一次到第二次有十多年历史了。

去年年初,任正非专门在他的公司花园里,安排了一个晚宴,邀请了很多第一次合作的人。很多人已经退休,很多人在海外,但是当大家聚在一起时,当任正非感谢大家时,我非常感动。他说:我们再合作一次,带给股东更大的价值。

在员工层面上,让我想到的是2003年“非典”,我们是如何凝聚人心、振奋士气的。那时候我恰好带着我的团队在澳大利亚开会。就在那几天,我的父亲去世了。我要飞回香港处理后事。但是第二天我就飞回北京,很多人劝我不要回去,说太危险。但是我还是回来了,因为我看到一群很害怕的年轻人,我要稳住他们。

回来之后我们就制定了很多方案,包括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比如如果客户的机房封了,机器恰好当掉了,我们怎么做?非典的经历让我学到一个领导该如何让他的队伍凝聚最强的战斗力。现在又有了甲型流感,我想有先前的经验,我们已经能很好地应对。

还有一件很光荣的事,是IBM在2004年8月份《财富》中文版评选的“中国最受赞赏的企业”评选中,获得了第一名。2004年是特别的一年,这是唯一一次《财富》把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跟本地公司放在一起评选,IBM得了第一名。如果不把这些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放进去,我们闭上眼睛都知道第一名不是海尔就是联想。但这惟一的一年,让我们知道,IBM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花了很多努力终于被接受,被看作中国的一分子。

在IBM,我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把中国放在IBM公司的地图里,当美国总部说世界是平的时候,视野里有中国的地位;同时,我将IBM带到中国,给了IBM中国一个准确的定位,让IBM能为整个国家的进步和改变做出贡献。

我希望20年以后,IBM中国在总部的地位更高,而在中国它将成为一家优秀的本土公司,参与更多的国家建设。

周伟焜对《中外管理》说

第一次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是杨沛霆总编亲自出马,我印象很深刻。过去的几年中,不论是IBM还是我个人,都在你们的“恳谈会”上领过奖,这是媒体对我们的肯定,我很感激。

祝愿《中外管理》更上一层楼。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经典语录:如果有可能,不要等快死的时候再转型,要在成功的时候转型。

2004年10月刊

IBM的想法是:首先让员工而不是产品,成为公司的品牌。2005年5月刊

国旗下讲话:改革开放40年 篇9

群体素质不断提升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城镇化背景下,第一批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人。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农民工回乡,不仅需要乘坐火车,还需乘坐长途汽车或者步行。往往回乡一次,路途消耗的时间占到归家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所以,很多农民工为了节省路费和时间,很多年都不回一次家乡。而每次回乡都会拎着大包小包,恨不能将城里的“稀罕物”都带回乡。东西多,乘坐交通工具就会影响其他乘客,再加上不讲究个人卫生,便会招致各种“嫌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尤其是长途出行方面,农民工回乡变得越来越从容。近年来,各种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的建设,形成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农民工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还改变了过去回乡“手提肩扛”、“大包小包”的模式。道路的畅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城里吃穿用的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和物流快递“包邮到家”。如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农民工的身份不再清晰可辨,他们衣着干净,行为举止文明,与其他乘客一样,根本看不出区别。

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第一要务是养活全家人,填饱肚子是主要任务,并不在意工棚男女混住、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条件。每天过着从工棚到工地的单调生活,吃着稀粥、面糊、馒头就咸菜的伙食,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儿。

建筑业经过4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仅靠人力施工到工业化建设方式的转变,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现代化的文明施工,农民工的生活区和建设区基本已经严格分区,不仅按照农民工需求提供单身、多人宿舍,还配备卫生间、浴室、食堂、图书室、影音室,以满足他们不同的生活需求。伙食也由“吃饱”变成了“吃好”,每餐都有专人负责营养搭配。

施工区域有着严格管理制度,“不带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等规定,保障了农民工平平安安上班。另外,现代化的建设方式和施工区域严格的文明施工要求,降低了扬尘和劳动强度,尘肺、骨骼变形等职业病患病人数逐年下降。

合法权益越来越有保障

过去,农民工工资给付没有任何保障,全凭用工企业的良心,而比起有无缴纳社会保险,大多数农民工更关心每天、每月能拿到手里的钱数,忽视了各类保险和福利的重要性。由于农民工普遍维权意识较弱,经常苦干一年,拿不到工资,投诉未果还容易引发群体性事情。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法治社会观念深入人心,农民工的维权意识逐年增强,现在不少农民工在选择务工企业的时候,不仅询问工资待遇,还会询问缴纳社会保险的各项事宜。

同时,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国家也建立了保障农民工工资给付的各类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保障制度。目前,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依然存在不同情况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为了坚决打击施工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国家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处置拖欠工资案件、改进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上提出16条具体治理措施,坚决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篇10

还记得耸立在深圳深南大道路北荔枝公园东南出口处的邓小平的巨幅画像,还记得40年前的一位老人动情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些都成为了海内外游客缅怀这位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最佳去处。我们难忘,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腾飞。

1976年底,持续了整整十年的“”结束。那一年,中国的GDP总量仅占世界GDP总量的2.2%。人均GDP排在世界的第120多位。国家的外汇储备比海地、摩洛哥等极小的发展中国家还少。当时的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达82.6%,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绝对贫困人口。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堪比一堵危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同时,经过十年的“”,中国正常的政治体制与制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

正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经过中国领导人冷静的思考,他们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就在我们身边。

1991年,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中国人感动并记住了那双大眼睛。她在1991年拍下来《我要读书》。14岁就成为了最小的人民大会堂的与会代表。一转眼二十七年过去了,她已成为两名孩子的妈妈。因为这张照片使她倍受鼓舞读书而走出了大山,并有了现在待遇不错的工作。摄影师解海龙深有感触,他今年已67岁了。他说:“大眼睛这么有名不是我拍的好,而是因为上学是老百姓心中重要的事,是大家心底共同的呐喊。”的确,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上学是一个难题。不是人人都能受教育,而拥有高学历的人少之又少。解海龙所见的是孩子们在拿着旧课本大声读书的教室。这教室唤起他的儿时回忆。他曾在老家河北上过一年学,教室里没有玻璃窗,课桌就是两块砖头一块板,五个年级坐在一起,老师在屋子里来回走着教。他说如今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越来越多的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有了保障。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宽敞整洁的教室,有了崭新的桌椅,有了营养午餐,有了更多学识渊博的老师…这些成就了更多大山的孩子走出大山。这正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

我们的老一辈也见证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一名粮社的老员工对我说,过去的工作环境不好。小而窄的门面,矮而旧的桌椅,昏暗的煤油灯,坑坑洼洼的地面以及被磨得发旧的大算盘,条件艰苦。每天写写算算,重复着简单的数字。那个时候,农民们没有太多奢望,进出粮社也没有什么大交易,仅仅为了糊口。也就改革开放几十年,在很少有低矮的土胚房和旧算盘的响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富裕了。只用键盘敲击几下便可完成大数额的交易,白领们进进出出忙碌,整个城市焕然一新。令人们不禁感慨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中国占世界GDP的总量也从1976年的2.2%上升到了接近20%,人均GDP也从40年前排在世界的120多位提升到了第六十多位,货物贸易总额超过美国越居世界第一。中国同时正在向高技术制造第一大国加速前进,由农业国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40年取的了许多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纪念改革开放40年使祖国腾飞,坚定改革开放的道路并继续前行,是历史昭示的中国宿命。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心得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经过改革开放40周年,一个个的点构成了我们年青一代与祖国共同的难忘记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同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第一艘栽人航天飞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神舟六号成功发谢,20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我们在战胜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之后,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园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在这段记忆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的坚毅,19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失败并没有令中国人民灰心气馁,反而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申办奥运会,并没有令中国人民灰心气馁,肥而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申办奥运会,等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为世界呈现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我们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20我们经受住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的考验,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变腰”的大无气概,,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改革开发,使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中国人民渐渐从吃不饱,穿不好变成了吃得好,穿得暖,有些人还用剩余的钱买了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

年9月27日,航天英雄翟志刚在太空行走,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太空随风舞动,为了这面旗帜能与辉煌同在,无数炎黄子孙正在探索着富强的轨迹,续写祖国的发展;有多少“钱学森、袁隆平”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创造着神神话般的奇迹,填补着中国空白领域;有多少“王进喜、孔祥瑞”靠着那份勇敢的执着和那双坚硬的臂膀,彰显着当代工人的豪气,书写着劳动者的壮丽,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华民族这东方雄狮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征程。

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带领,没有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没有今天。今天我们迎来了繁荣富强的日子。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壮大,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回望过四十年的辉煌成就让我们满怀骄傲与自豪,展望未来四十年的辉煌成就,为祖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星光灿烂下展翅翱翔。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范文

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亿万生产力得以解放,中国推开希望之门,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中国大地迎来了大放光彩的春天。

对于改革开放意义的探究,40年来始终未曾停止。人们纪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中国回归发展建设的正轨而庆幸,为生产资料流动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而欢呼雀跃。更重要的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在经历曲折之后,再次按下了快进键。

“40年前,中国开始追赶世界。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如今,中国正在影响并改变世界。”从追赶、融入到影响世界,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我们从改革的轴度,读懂一个民族深化改革开辟未来的信念,见证一个国家拥抱世界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

开放的中国呼唤创新奋斗。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更加壮阔的征程在我们脚下展开。“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个人。我们要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 篇章!

开放的中国依靠人民力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我们才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伟大的历史,由人民共同书写;伟大的时代,是人民共同创造;伟大的梦想,靠人民共同完成。

开放的中国凝聚民族梦想。数十载长河浩荡,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开放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累积,更是文化力、精神力的飞跃,彰显着一种崭新的价值体系。朝着同一个发展的目标,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发明创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以整合性和包容力形成了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而这,正是实现伟大复兴最坚实的底气、最强大的动力。有着中国梦的托举,有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一定能够扶摇而上,飞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在这个春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走进春天吧,在这个春天里,我们即播撒希望,又乘帆远航。

上一篇:北大任职校长演说下一篇:三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