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共7篇)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篇1

一、基本情况

涉及家庭暴力的38个家庭中,城镇家庭2个,占5%,农村家庭36个,占95%。施暴者中年龄在35岁以下有2人占5%,36-50岁的34人占90%,51岁以上的2人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人占13%,初中、高中文化的32人占85%,大专以上文化的1人占2%。

实施家庭暴力的原因中,对妻子不信任的有2起占5%,男方有精神分裂症的1起占3%,妻子生病的有3起占8%,妻子无生育能力的有2占5%,因丈夫性格暴躁的有4起,占11%,男方有婚外恋行为的26起占68%。

在这些家庭暴力中,结婚的有34起占89%,同居生有子女的有4起占11%。受暴者中,主动愿意离婚的妇女(包括解除同居关系的)的15人,占40%,可离可不离的12人,占31%,不愿意离婚的有11人,占29%。

妇女掌握家庭主要经济权力的5人,占13%,妻子无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丈夫的20人,占53%,丈夫游手好闲,主要靠妻子养家糊口的4人,占11%。

54%的人认为家庭暴力违法,25%的人认为不违法,8%的人认为正常现象,13%的人说不清。

存在家庭暴力家庭中,平均每月遭遇暴力很少(2次以下)占25%,偶尔(3次— 5次)占50%,经常(5次以上)占25%。

遭遇家庭暴力后,觉得丢脸的占35%,感到恐惧的占57%,想自杀的占8%。

二、家庭暴力产生原因

调查显示,家庭暴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婚外恋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受“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影响,一些男性滋生了“饱暖思淫欲”的思想,热衷于婚外情、找情人、包“二奶”,产生对妻子、家庭的不满甚至厌恶,导致家庭暴力不断,有的把实施家庭暴力作为逼迫妻子离婚的主要手段。

2、男权主义是造成家庭暴力的根源。受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意识在广大农村和部分城市家庭还很强。一些男性将妻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稍不如意,就将妻子作为攻击的对象,有的因妻子没有生男孩而遭到丈夫的殴打。

3、社会的宽容是家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打老婆是家庭私事、小事,天经地义,只要不打成重伤,是没有人会去遗责施暴者。甚至连受害人也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偶尔打一两次都可以忍气吞声。其结果是家庭暴力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4、妇女经济不能独立是导致家庭暴力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农村妇女成家后依赖家庭和丈夫,缺乏自我意识,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故而被丈夫厌倦看不起。有的夫妻确实没有感情了,作为妻子因不想自立而不愿离婚,导致家庭暴力。另外还有一些因婆媳之间、与婆家亲戚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导致家庭矛盾,进而引发丈夫的暴力行为。

三、家庭暴力的危害

1、侵犯妇女身心健康。家庭暴力一旦发生,轻则表皮红肿发青,重则致残、重伤,甚至是闹出人命,严重损伤妇女的身体健康。身体上的损伤是外在的,家庭暴力还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精神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遭受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自信和自尊,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在找不到正当的解脱途径的情况下,她们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杀、以暴制暴等消极反抗方式。

2、破坏婚姻家庭稳定。美满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是建立在沟通协调基础上。家庭矛盾一旦演变成家庭暴力,这种和谐也就失去了平衡,双方关系转变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关系,夫妻感情必然会出现裂痕,即使受害妇女可能还爱着丈夫,但是她们最容易想到和选择的方式就是通过离婚来摆脱家庭暴力。因此,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制约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平安社会的坚固防线,唯有家庭的和谐,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保障。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另一方面,妇女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是物质生活的创造者。而那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在其人身权利、生命、人格、尊严等这些做人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剥夺的情况下,在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

生产、发展中去呢?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妇女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她们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直接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影响子女健康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充斥吵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其生理、心灵上必然会受到较大的伤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对家庭和婚姻缺乏安全感,对父母失去尊敬,影响其学习生活。长大后有暴力倾向的比其他孩子比例要高的多,有的甚至会有厌世心理,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存在的问题

1、法律宣传不到位。虽然已进入“五五”普法阶段,但农村及偏远贫困地区法律宣传普及和法律培训仍存在死角,农民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差。

2、家庭暴力制裁难。家庭暴力是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目前适用于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处罚的尺度和依据不好把握。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真正达到《刑法》规定的轻伤和重伤程度的不多,往往难以对施暴者进行依法处理。即使受害者向有关部门反映了,也只能是进行说服教育和司法调解,解决不了根本矛盾。

3、维权工作经费紧张。妇联组织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没有足够的经费。有些受害妇女被丈夫打出家门,身无分文,无处安身、没有路费,妇联没有办法帮她们出资。有的妇女特别希望妇联能够出面去教育批评丈夫或去进行调解,但妇联没有经费去进行调查,调解,开展维权工作难度很大。各级政府应从财政拨付一定经费,为妇联组织开展维权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五、对策和建议

第一,建立有效预防控制和制裁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要完善相关法律中关于家庭暴力的内容,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建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在法律中明确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的救助机构和求助程序、制裁机构、施暴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到可操作性强,执法部门明确、各部门分工明确,让反家庭暴力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和制裁力度。要利用现有法律的有关内容,加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得施暴者有所顾忌。同时积极鼓励受到伤害的人勇敢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司法机关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给予受暴者以最大的便利,使他们得到相应的赔偿。

第三,将家庭暴力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增加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重视程度,提倡全社会综合治理,构建整个社会防控和制裁家庭暴力的体系。将它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开展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要从舆论、道德到法律、机制,从司法机关、社区、单位到家庭编织一个反家庭暴力之网。村和社区要关心每一个可能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一有事件发生即妥善处理。执法机构要重视家庭暴力的处理,完善执法监督系统,把预防、制止和制裁家庭暴力视为自己份内事。报刊、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要加强宣传教育,将一些家庭暴力案件曝光,增加公众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使这些组织成为反家庭暴力基地。以期形成一个各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社会网络。

第四,援助和保护受害者是反对家庭暴力的重要措施。家庭暴力发生后一方面要制裁施暴者,另一方面要抚慰受害者。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居委会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及妇联等要重视给受暴者精神上的抚慰,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妇女庇护所、家庭事务裁判所、家庭暴力救助站等机构来达到这一目的。

第五,提高妇女素质,教育妇女勇于抗暴。妇女权益的享有与保护,要靠妇女自己去争取。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对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鼓励妇女通过各种渠道,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生产技能,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妇女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能摆脱在家庭中依附于男人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使她们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轻易为社会和他人的态度所摆布,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敢于在竞争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社会地位。同时要教育妇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暴抗暴意识。勇于抗暴是消灭暴力的唯一出路。

县妇联平安家庭建设调研报告 篇2

查问卷等多种方式。

通过调研表明,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县、乡镇妇联从实际出发,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领域的优势,从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致富能力、家庭教育水平、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增强家庭防范意识、妇女维权、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影响家庭平安的因素

一是离婚率逐年上升。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成为了影响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突泉县民政局一年受理的离婚案件达180多件。

二是老人赡养问题突出。突泉人民法院一年受理的赡养案件达26件。有如下几种状况:

1、一些子女推卸责任,使老人生活无着落。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责任的占全部赡养纠纷的80%以上。

2、部分农村青年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拒不承担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

3、一些老人在处理诸如分家产、帮忙料理家务等事务中,或重子轻女,或重女轻子;或重小轻大,或重大轻小。从而导致子女对父母产生偏见,并把所得好处与赡养老人对等起来,形成多得好处多养老,少得好处少养老,不得好处不养老的格局。

4、个别子女由于自然灾害、或供自己的孩子上学、或家中有病人等造成经济非常困难,导致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心有余力不足,没有能力赡养老人,使老人的赡养存在危机。老人赡养问题最终成为家庭不平安的因素之一。

三是未成年人教育存在偏差。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隔代教育之间存在着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引发两代人在未成年人教育上的矛盾,造成家庭的不和谐。

四是留守妇女问题凸现。

1、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对于一些生育孩子本就落下病根的“留守妇女”来说,家中缺劳力和生产劳动强度加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2、夫妻情感缺失,家庭功能失衡。“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不良现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出现婚外情和婚外性行为,影响了夫妻感情给婚姻家庭带来不稳定因素,形成了家庭婚姻的危机。

3、养老、子女养育方面暴露出新问题。因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家庭的养老、子女的养育的重担全部落在“留守妇女”的身上。在养老和子女养育方面容易暴露出一些情况问题:一是虐待老人现象呈现上升趋势,二是子女的教育培养状况呈下滑趋势。

4、安全感降低,家庭财产受威胁。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农村治安防范力量的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中针对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现象增多。

以上种种情况给婚姻家庭带来不安定因素。

五是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目前我县留守儿童有1200多人。存在问题很多:

1、缺乏严格的督查指导,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较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因年龄、文化、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2、缺乏父母的亲情交流,造成性格和心理上存在缺陷和障碍。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强烈渴望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难以企及,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3、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造成是非观念淡薄,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于平时缺乏及时有效的家庭约束管教,对很多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出现行为偏差和道德滑坡,纪律散漫,是非不分。

4、缺乏家庭的安全监管,造成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隐患。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这些也是影响家庭平安的问题之一。

二、影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效果的因素

一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应进一步提高。由于乡镇经费不足,宣传渠道不宽,宣传手段单一,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还存在死

角,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吸引力应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地区开展传统的创建活动较多,缺少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方式方法和载体。

三是普法工作尤其是妇女权益保障法普及存在差距。参与调查的部分妇女不知道《妇女权益保障法》,更不知道自己应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正因为如此,对一些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不以为然,如家庭暴力。说明普法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的不平衡。由于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认识不同,所以创建活动在各旗县之间、乡镇、村之间开展的还不平衡。

三、对策及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县妇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一是以宣传营造声势,进一步提高“平安家庭”创建的知晓率。即过强化舆论宣传、深入家庭宣传、巩固阵地宣传等方式,使全县上下形成“人人讲平安、家家创平安”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活动拓展内涵,增强“平安家庭”创建的吸引力。通过开展“普法宣传进家庭”活动、“科技文化进家庭”活动、“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我家拒绝黄赌毒”活动、深化“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等,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教子能力、提高家庭成员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净化和优化家风,弘扬传统美德。

三是抓维权服务,力求“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实效。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妇联系统信访工作网络和信访工作制度,提高来信、来访、来电的接待处理效率和质量,使权益受侵害妇女及时得到有效救助。积极开展“零家暴社区”创建工作,有效预防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篇3

改革开放30年,家庭文化以其独树一帜的作用、功能和所处的地位,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目前的家庭现状,找出影响家庭和谐的最直接、最关键、最突出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妇联系统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职能作用,呼市妇联精心组织,对我市9个旗县区一些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婚姻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家庭支出情况,目前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和最担忧的问题等,共收回问卷1000多份,其中城区618户,农区437户,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市的家庭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呼市妇联围绕家庭文明工程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先进文化引领家庭文化建设活动,深化“五好文明家庭”活动,以营造和谐、健康、文明、温馨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先后开展了“妇女、家园、环境”、“不让毒品进我家,拒绝邪教”、“消防知识进家庭”、“尊老爱幼活动日”、“家庭五个一创百户”、“建巾帼新功,树文明新风”、“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美德进家庭”、“妇女健身”、“家庭读书”、家庭助廉、和谐家庭、家庭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家庭、“家和万事兴”等等活动。家庭文化建设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取得初步成效。

家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1997年我市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文明办、妇联等18个部门组成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触角延伸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公安、民政等各个领域,将家庭文化建设纳入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中。并对每年涌现出的五好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市妇联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创办专题栏目开展联办活动,借助传媒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传播家庭美德,宣传家庭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典型。弘扬家庭美德,这项活动得到广大家庭的拥护和支持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五好文明家庭,在问卷调查中有97%以上的人愿意自己的家庭成为五好文明家庭,各旗县区活动开展的蓬蓬勃勃,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家庭和谐对社会和谐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我市家庭状况调查分析

家庭文化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而发展,同时也受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制约,更是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真实写照。有家庭就有家庭文化,家庭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团体,因此家庭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社会,而且家庭文化还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家庭文化建设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家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宽了,范围也开阔了,它不仅限于家庭内各成员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而且成为住宅小区、居住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2009年市妇联对我市1000多名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城区618人,旗县437人。在我市家庭状况调查中普通家庭(父、母、子女家庭)占64%,其他如三代同堂、单亲、丁克单身家庭约占40%,这次检查的对象主要有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城镇居民、私营企业、工人、农民、其他等不同人群。调查对象主要经济来源为工资收入,属夫妻双方共同收入,消费主要用于孩子的家庭占59.3%,在你最关心和最担心事情有69.6%的家庭最担心,生病住院,35.4%的家庭最关心子女就业问题,27%关心住房问题,35%家庭关心经济状况问题,23%的人担心养老问题,32%子女上学问题等。健康保健31.3%,家庭关系10.3%,在家庭消费调查中,个人交往和人情消费34.4%,书报消费7.7%,烟酒、化妆品消费26.8%。休闲时间支配上,如体育锻炼36.4%,聚会42.6%,读书学习35.9%,股票、保险8.1%,打麻将8.1%,学习充电3.3%,上网5.3%。旗县区对生病住院、人情消费、养老问题担心程度都高于城区,分别为86%、38%、43.6%。在调查中每个家庭最关注的仍然是健康(担心有病住院)、子女教育、就业、经济收入。

从家庭结构可看出,小家庭数量增加,传统的三代同堂一起生活的家庭在逐渐缩小,城市化推动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更新人们的家庭观念,改善人们的家庭关系。单元化的高楼建筑取代了几代居住的格局,家庭文化有了各具特色的居室条件和享乐环境。家庭中男女平等意识提高,但在孝敬和赡养老人问题,有4.7%人认为出嫁的女儿可以不赡养老人,5.3%认为不继承遗产可不赡养老人,3.4%人认为分家不公不赡养等看法,这些问题也说明了法律知识和性别意识宣传的重要性。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现代人在休闲时,朋友聚会、体育锻炼、健康、跳舞、唱歌娱乐、读书学习都占有很大比例,说明大家对精神方面的需要和对生活质量追求在提高。

从以上调查中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追求也在发生很大变化,满足需求的方式也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生活日益丰富,家用电器产品(如电话、电视机、录音机、CD、录像机等)及文化传播工具的普及,繁重家务劳动的减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开始由物质型向精神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家庭文化娱乐兴起,家庭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家庭文化消费的变化。家庭中注重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日常生活习惯。家庭生活由温保型逐步向小康型转化。富而思乐,经济富裕了,物质文化消费与文化消费方式起了变化,价值观念人际关系,需求层面都呈新的态势。家庭用于购买书、报、文化娱乐、外出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音乐、书法、美术、摄影、收藏等在许多家庭中掀起热潮。这些通过市妇联这几年开展的“家和万事兴”活动就可以反映出,群众参与文化娱乐普通高涨。

三是家庭文化心理变化。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改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视野日趋扩大,自我价值观念增强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美化家庭、美化自我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家庭文化心理也由以往的被动型,欣赏型精神活动转变为强烈的自我参与型的“求知、求美、求乐、求健”的心理愿望。

家庭文化日渐丰富多彩而且又复杂多变,呈现多样性、发展性和自觉性。家庭现代化气息更浓了,人均面积扩大,家庭由大变小,家庭活动已成为家庭美德建设载体。

三、家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不可避免地给婚姻与家庭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在家庭中更为集中地凸现出来,通过调查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婚姻与家庭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家庭代际关系存在错位,爱幼有余,尊老不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方面缺乏足够重视。

2、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难以吸纳外来人口。在我市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基本上是在社区城镇居民中开展。随着我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其不稳定性,许多社区对外来人口的家庭无法过问,极少参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这部分人难以纳入家庭文化建设当中。

3、家庭暴力时有发生。据市妇联在接待上访案件中统计显示我市家庭暴力问题不容忽视,在妇联系统2008年接待上访案件605件,其中家庭暴力案件167件,占27.6%。家庭暴力不但造成了家庭的破裂,而且由此引发了以暴制暴等违法犯罪行为,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4、邻里关系淡薄。许多家庭住在一个小区的不认识,有的住在一个单元、楼上楼下、对面的家庭也互相不认识、互不来往。邻里关系淡薄,互相帮助更谈不上。?

5、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仍在影响着部分地区。在有些农村仍存在 “出嫁女”责任田得不到解决等问题。在问卷中,58.7%的人表示有重男轻女倾向。性别歧视引发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而且还连带引起教育、就医、养老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幸福、稳定。

6、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由于家庭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家庭在某些方面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是某些教育机构不能代替的。许多家长更加的关心孩子的吃、穿、用、学习成绩的好坏。家庭消费主要用于孩子的占59.3%,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子女的重视程度,但在孩子的德育教育方面,家长的关心程度不如在生活和智力方面。因此也引发了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

四、思考与建议

针对婚姻与家庭情况的调查,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妇联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以满足广大家庭的需要,以适应多样化、知识化、网络化社会的需求。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构建和谐家庭的认识。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平安社会的坚固防线,也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和谐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参与构建和谐家庭的局面,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2、努力提高女性素质,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作用。女性在家庭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一个家庭主妇的素质对她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有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直接影响三代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家庭的和谐程度。所以,提高女性素质是妇联组织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要以家庭为单位,大力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3、扩大活动的普及面和实效性。要从实际出发,从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做好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各种与家庭相关连的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让群众受益,保证构建和谐家庭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篇4

律法规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进行了立法保护,但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部分地方还存在着歧视、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象。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探索充分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减少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发生,全面促进和谐xx建设,近日,xx市妇联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全市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现状

为全面了解xx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落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现象,xx市妇联对xx市的张湾、茅箭两区的2个街道1个开发区的6个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街道、开发区的情况回报,召开了6个村负责人和部分妇女群众参加的座谈会,查看了街道、村两级土地二轮延包资料,走访了部分农户。从调查结果来看,xx市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落实情况较好。

1、妇女群众对土地承包政策的贯彻落实较满意。各级政府严格依法依规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特别是自1996年国家出台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后,各级均成立了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工作专班,市县乡村各级妇联组织均参与了土地延包工作,妇女群众对农村的土地承包政策的知晓率较高,对政策的落实基本满意。

2、程序规范,土地矛盾纠纷少。被调查的乡镇、村,在开展完善二轮延包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依法规、按政策办事,较好地坚持了民主协商、公开公平公正和男女平等的原则。各地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工作方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对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地方,按照三分之二以上农户的意愿,在民主参与、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因村制宜进行了微调,有效地化解了部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婚嫁妇女的土地承包权。

3、土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土地延包工作完成后,各地依托地域优势确定了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统三分战略,全市形成了以烟叶、蔬菜、粮食、药材、畜牧等特色支柱产业基地,充分调动了农村妇女依托土地致富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存在的问题及主要表现

xx市各级政府在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工作中,都较好地贯彻执行了“男女平等”原则。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的非农建设性需求不断增大,城市周边土地被大量征用,而在土地利益格局的分配调整中,歧视和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象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因婚姻的变化而丧失土地承包权

一是因结婚丧失土地承包权。农村女性出生后,按照土地承包政策,由其户籍所在地分给土地,一般都能享受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利,而在结婚后户口会迁移到男方家庭,由于农村实行“三十年不变”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承包政策,加之绝大多数乡村在土地承包或延包过程中都没有预留机动地,也没有新开垦地或村民自愿交回的承包地,农村妇女结婚后在新居住地就很难取得承包地,同时也无法带走在娘家时分得的承包地,从而丧失了土地承包权。

二是因离婚丧失土地承包权。土地不同于一般财物,无法迁移转走。所以农村妇女在离婚过程中,很少有人对土地权益进行争取,法院判决离婚时一般也不把土地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即使对土地进行了分割,也很难执行。致使农村妇女在离婚后土地承包权难保。

三是丧偶妇女土地权承包权危机重重。最好的情况是:丧偶妇女年龄较大,在夫家生活时间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子女已经成年或即将成年,妇女在夫家及家族中的地位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土地权益在这股力量的庇护下得到保全。而最常见的情况则是:妇女丧偶时,子女尚小,自己改嫁的可能行较大,原家庭或家族对其感情逐渐淡化,土地有可能被村集体收回,也可能被夫家兄弟分割;或者是丧偶妇女平常就与夫家家族摩擦不断甚至有纠纷,丧偶后,则完全没有了在婆家继续居住、安定生活的可能,不得不离开婆家的居住地,土地承包权也相应失去。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篇5

调 研 与 思 考

近年来,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全面掌握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状况,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在管理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方面的工作情况,市妇联结合当前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一方面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妇联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一方面成立调研专班,深入到市妇联“三万”活动联系点郧县柳陂镇的刘家桥村、舒家沟村、亮子湾村和鹏儒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组干部、学校老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留守妇女儿童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关于留守妇女问题

1、基本情况

经统计,全市共有妇女人口166.7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15.5万人,占妇女人口总数的0.9%,全市共建有乡、村留守儿童服务站106个,招募爱心妈妈8650人。建立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项目3个。通过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之中,而这一压力也正是导致她们“留守”的重要原因。目前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为:一是年龄结构偏中年,30岁以下的占13.2%,30-40岁的占53.8%,41-50岁占23%。二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76.9%,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占23.1%。三是技能特长普遍单一,70%的留守妇女仅靠养殖生猪、耕种土地和打零工挣得收入,缺乏致富技能。四是婚姻状况堪忧,由于丈夫外出打工造成夫妻交流减少,有的丈夫甚 至好几年不回家夫妻感情仅靠电话联络,有的夫妻一年打不了几个电话,导致夫妻感情淡漠。五是对子女教育困惑,许多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缺乏相关知识和教育新观念,仅满足于孩子吃饱穿暖,对学习帮助和心理疏导上缺乏关注。六是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留守妇女最多的娱乐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偶尔打打麻将,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

2、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主要表现为三重、四少、五偏:

三重:体力劳动重、抚养任务重、精神负担重。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料理家庭事物,又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妇女中需要赡养1-2位老人的占85%,需要照顾1个小孩的占59%,需要照顾2个孩子的占37%。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近3亩土地的农业生产,有的还饲养了3头左右的生猪养殖,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多数留守妇女忍受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的孤独、空虚、焦虑、压抑和无助,生活中缺少关爱,感情上缺乏慰藉,精神负担重。

四少:世面见识少、经济收入少、夫妻见面机会少、社会活动少。留守妇女围着田间转、围着老人转、围着孩子转,留守妇女的经济收入在家庭实际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大大的减少了接触外界的机会,导致世面见得少、社会活动参加的少。有的丈夫一年甚至几年回来一次,一个月甚至更久才打一次电话联系,而留守妇女由于经济、家庭等限制,也很少会进城探亲,农民工也没有探亲假,夫妻双方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五偏: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子女偏困、身体心里 状况偏差、内心情感偏空虚。留守妇女多集中于35-50岁的中年女性,31—50岁的占76.8%,这些留守妇女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由于文化偏低、劳动负担重,她们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仅能满足孩子吃饭穿衣的基本需求,对子女的教育出现“重养缺教”现象,同时孩子缺少父爱,家庭角色缺位,导致这些家庭子女出现了“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60%以上的留守妇女表示子女教育问题是她们生活中最大的困难;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上,无暇或无经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缺乏自我保健意识,这个群体普遍存在卫生保健较差的现象,调查显示,45%的留守妇女患有妇科病;16%的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妇科病;20 %的患病妇女没有钱或没有时间治病,还有15%的妇女近五年从未检查过身体。

3、留守妇女的需求和愿望

一是帮助增收致富,实现夫妻团圆。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家庭选择让丈夫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来维持生产生活开支或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绝大多数的留守妇女是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的,因此,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她们最大的愿望。

二是丰富文化活动,提高能力素质。调查显示,有55.2%的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相关部门举办的培训,其中想参加而没时间的占31.3%。没有接受过培训的留守妇女中,有97.9%的表示希望参加相关培训。从调查情况看,有44%的留守妇女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所以在培训内容方面,留守妇女更加倾向于学习能够用于实际生产实践活动的实用技术。在举办的培训活动中,农业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其次是家庭教育及健康知识等方面的讲座较受欢迎。

三是希望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帮助。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妇 女特别希望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是: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和致富项目、信息,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举办教育子女和处理家庭关系方面的讲座等等。

(二)关于留守儿童问题

1、基本情况

经调查,目前我市有农村留守儿童11万人,其中0—6岁的留守儿童有5万余人,占总数的45.5%;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有5.5万余人,占总数的45%,高中阶段的有8000余人,占总数的7.3%。这些孩子中由隔代抚养的有7万余人,约占63.6%;亲属寄养的有1.2万余人,约占总数的10.9%;学校寄养的有2.3万余人,约占20.9%;其他抚养方式的约有5000人,约占4.6%。这些儿童大都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思想的可塑性较强,对周围事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长期无法得到父母亲情的抚慰及正确的引导,导致亲子关系松散,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1、留守儿童生存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亲情关爱缺失,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不关心自己,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

二是家庭教育缺乏,品德和学习缺“导”。据调查,在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60%多。这部分孩子的隔辈家长年纪普遍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祖辈抚养较多地是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还有一部分 “留守儿童”由其叔、伯、姑、姨、舅等亲戚监护,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愿严格管教。还有一少部分的孩子是自我监护,“留守子女”自我监护,其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助长了放任自由,学习上无人督促和家庭教育的缺乏,使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知难而退,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行。

三是学校的责任重大,管教缺“力”。周一至周五,学生在校可由学校或老师管理,但是一到双休日,老师就鞭长莫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而且许多“留守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充满逆反心理,加上现在加给教师的各种责任也太多,学校老师不敢过于要求严厉。有的学校对“留守学生”由指定老师管理或实行“托管”,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也感很为难。

四是社会不良习气影响,安全缺“护”。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去玩电子游戏,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父母外出务工而子女留守。XX是67万农民工的出发地,养家糊口的重任和异地谋生的潮流让他们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同时城市偏高的借读费、跨片费、房租费等较高的生活成本,造成子女跟随务工父母进城就读存在困难。

二是父母对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的认知度失衡。农民外出打工首先考虑的是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 子女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他们足够的重视,认为吃穿给够了就行,其他就无所谓。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 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不能在精神上、心理上、生理上充分给予他们关爱和指导。

三是农村学校缺乏心理课程设臵。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 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 基本没有心理教师, 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留守儿童急需的教育更是廖廖无几。

二、在为留守妇女儿童服务方面妇联组织所做的工作

1、广泛开展培训服务,推进妇女就业创业。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把妇女技能培训与全市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与劳动等市直部门联合开展各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科学设臵种植、养殖等科技培训,提升留守妇女的致富技能。为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施创业计划,在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中,坚持农村留守妇女优先原则,为她们创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惠及妇女民生项目的争取和投入。

2、积极争取惠及广大妇女儿童的民生项目,为留守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

一是建立关爱活动阵地。以社会力量资助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多渠道募集资金,依托乡、村级办公场所和学校积极创建省、市级留守儿童服务站,目前,已争取各方建设资金176.2万元,已建立乡镇以上留守儿童服务站36所,“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项目”3个,开通亲情热线117条,组织“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 童”8650多人。去年,市妇联在办公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还挤出了3万多元资金建立了六所村级服务站。二是积极落实惠及百万农村妇女的“两癌”普查项目,目前,全市已有36万农村妇女接收了“两癌”检查。向全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申报“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争取到了价值48万多元的南京依维柯医疗救治援助车三辆给了丹江、房县、竹溪的妇保院。

3、倾情关注弱势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一是多方募集资金,实施“春雷计划”。近十年来,经多方筹措,各级妇联共募集“春雷计划”资金145万多元,资助小学生2180名,中、高中女生679人次,大学女生36人次。二是“恒爱行动”助孤残。向恒源祥公司争取 “爱心毛线”400多斤,400多位爱心妈妈爱心编织,帮助孤残儿童温暖过冬。

三、对留守妇女儿童服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很多农民外出打工目的事为了生活的更好,而本地没有提供的岗位,只有靠外出打工。所以只有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才能给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一个发挥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妇女儿童。

2、成立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妇女群体自身互帮互助的作用。各地应因地制宜组建互助小组,实现留守妇女在生产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安慰,缓解留守妇女过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安全感。

3、要把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慰、安全有保。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臵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4、广泛开展“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各相关部门要 关注 “留守妇女儿童”的精神生活,着力改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文化娱乐内容。妇联组织要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培训学校等活动阵地,积极调动、发挥妇女文艺骨干作用,组织开展家庭才艺展示、扭秧歌、赛歌会、母子读书竞赛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鼓励她们参加秧歌队、锣鼓队等农村艺术团队,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融洽邻里关系,形成互学、互助、知荣明耻,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她们精神有所归依,对做的较好的有特色先进村镇要及时推进、顺势而为并总结推广。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篇6

妇联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是党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县妇联就全县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组织健全。一是在全县211个行政村中,2008年村妇代会主任积极参加村“两委”

换届选举。她们勇敢参选,大胆竞争,有180名进入党支部,31名进入村委员会,进入“两委”的比例达到100%。通过岗位培训,村妇代会主任工作认真,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另有110余名村妇代会主任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能够引导妇女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二是在全县22个乡镇建立了妇联组织,通过组织选配和推优上岗,做到了有岗有编有人,其中年龄30岁以下8人,30-40岁14人;本科学历的16人,大专学历6人,享受副科待遇6人。三是在县直机关单位中,有64个单位建立了妇委会组织,组建率达98%。其工作成员中年龄30岁以下18名,30至40岁38名,40岁以上8名;大专学历14名,本科学历50名。四是在12个居委会,1个社区中均建起了妇代会组织。我们全县这支妇女工作队伍在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上来说总体达到了较高的要求。

2、工作有活力,妇联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县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开展了“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和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把妇女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乡村妇女组织在带领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积极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在“生活宽裕”中建新业,在“乡风文明”中作贡献,在“村容整洁”中显身手,在“管理民主”中有作为,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广大妇联干部积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主动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尤其在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等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理问题,妥善解决矛盾,赢得了妇女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1、乡镇妇联主任兼职过多。全县22个乡镇妇联主任有18名兼职。其中2名副乡长兼任妇联主任。16名分别兼办公室、组织、统计、计生,民政等工作。妇联主任大部分时间忙于兼职工作,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做妇联工作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30%-40%,工作只限于应付,从而影响了妇联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乡镇妇联工作经费无保障。目前,由于政府财政比较困难,妇联工作经费始终未能列入财政预算。每个乡镇每年拨给妇联的专项经费一般是400-2000元左右,而大多数仅集中为“三八”期间活动的开支。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支撑,使妇联工作往往陷入了被动和应付的状态,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受到挫伤。

3、村妇代会主任主要做计划生育工作。由于村妇代会主任和村计生专干一肩挑,同时大部分村妇代会主任在工作中无意识地把计划生育工作和妇女工作活生生地隔离开来,这造成了妇代会主任角色意识,责任意识的淡薄而把精力和时间主要用于计划生育工作,使该唱主角的妇女工作反而成为了搭头。

4、妇联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在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中,由于成员大多为兼职,自身工作量大,调整也频繁,导致新任妇联干部学习和掌握妇女工作业务知识的时间不够,经验不足,工作衔接不上。加上缺少接受培训的机会,视野不够开阔,妇女工作思路比较模糊。有不少妇联干部不知从何着手开展工作,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不知如何获得领导的支持和采纳,工作水平很难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面对工作对象的复杂化,领域扩大化,内容多样化趋势的挑战,妇联干部队伍很难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而这些急需妇联干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解决。

三、对策建议

1、把各级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总体规划,要将妇女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党委从组织上带,从作风上带,从方法上带,着力解决:

(1)妇联干部尤其是专职妇联干部缺位的问题;

(2)专、兼职妇干对党的中心工作和妇联工作的关系不善于融会贯通或者处理不够好的问题;

(3)妇联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问题;

(4)妇联干部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篇7

征管一分局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个人购买住房并进行室内高档次装饰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和热点。据统计,2001年丽水市区居民住宅销售面积为20.96万平方米;2002年28.45万平方米;2003年30.44万平方米;2004年19.69万平方米。若以销售面积的70%(2004年按20%计算)作为已装饰面积,以每平方米500元装饰费计算,2001年至2004年累计装饰费达2.99亿元,按5.33%的综合税负率(营业税3%、所得税2%、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4%)计算,应纳税款可达1600万元,家庭装饰业有望成为我市新的税收增长点。

一、市区家庭装饰业及税收征管的现状

(一)家庭装饰形式多样,情况复杂。2001以来,随着市区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火爆,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家庭装饰业迅猛发展,家装公司与“个体装修队”同时并存,家庭装饰业呈以下特点:一是装饰队伍多样化。既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家装公司;也有“挂靠型”装饰公司;还有相当部分是无资质、无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无固定办公地点的“三无”个体装修队。据统计,目前市区专业从事家庭装饰装修的企业已达60余家。二是装饰形式多样化。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半包工包料(即大宗装饰材料业主自行采购、小额装饰材料装修公司或装修队采购的形式)皆而有之。三是合作形式多样化。既有装饰公司或个体装修队统一承包装修的,也有将一项装饰工程分解成水电、泥水、木工、油漆等分别承包装修的。根据调查,目前市区的家庭装饰绝大部分采取包工不包料形式,由个体装修队进行装饰。据金龙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数据,怡景花苑已装饰装修的住房约600套,其中由家装公司承装的有200套左右,约占全部已装饰住房的30%,而在其他小区家装公司所占的份额更少。有依据表明,目前市区60余家家装公司只占了整个家庭装饰市场20%-30%的份额,而个体装修队却占了整个家庭装饰市场70%以上的份额。

(二)行业管理缺位严重。建设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规定:装修人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开工前,应当向物业管理企业或者房屋管理机构申报登记。对此条规定,物业管理单位基本没有执行,据调查,目前市区20余家物业管理公司只有金龙物业管理公司对怡景花苑对装修队进行进场登记。《浙江省城镇房屋装修管理办法》规定:房屋所有权人或其委托人(简称申请人)装修房屋的,应向县级房屋装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须在领取房屋装修许可单后,方可进行装修。但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此项行为均未提出申请。对装饰企业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没有认真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发票管理以票控税难以到位。由于市区家庭装饰装修以个体装修队为主,而这些个体装修队处于管理的边缘地带,既没有营业执照也未办理税务登记,游离于税务管理之外。同时,由于居民在家庭装饰装修时,即使委托家装公司承装也不要求装饰公司提供发票,使得家装公司既不需要向地税部门领购发票,也不需要在采购装饰材料时取得发票,为装饰公司偷逃国家税收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对装饰公司缺乏有效的税收控管手段,目前地税部门对装饰公司在税收管理上普遍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进行管理,但税收定额普遍较低,市区60余家装饰公司税收定额最高的也只有月定额13000元,2004年缴纳各项税收还不到2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业主和装饰公司在采购装饰材料时,不要求销货方提供发票,而代之以发货单等,从而造成装饰材料销售环节税收的大量流失。

二、家庭装饰业税收征管的难点

(一)税收政策不明确,征收依据不足。当前市区居民的家庭装饰装修,大多数是通

过亲戚或朋友介绍,聘请一些个体装修队采取包工不包料(即包清工)的方式进行装修,相

当数量的家庭装饰装修采用将工程化整为零的形式,即将一项装饰工程分解成水电、泥水、木工、油漆等项目,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承包装修。根据营业税的有关规定,单位或个人

自建自用的房屋免征建筑业营业税。对于自备装饰材料,业主仅支付施工人员工资的装饰装

修行为是否属于自建自用行为,税法未作出明确规定,若按建筑业税目征税,应将业主自购的装饰材料价款并计人员工资一并计征建筑业营业税,但由于实行分项承包装饰后,一项家

装工程出现了多个纳税人,装饰材料价款无法在各纳税人之间进行分摊,使得税务机关无法

操作。若按劳务收入征税,则由于个体装修队大部分都是社会分散的手工艺者临时拼凑而成,他们既无工商营业执照,也无装饰业所必需具备的资质证书且流动性大,加上税务机关管理

力量相对不足,致使税务机关难以对这些个体装修队实施有效的跟踪管理,同时,税法又没

有规定业主有代扣代缴营业税的义务,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税收征管缺乏有效的控管手段。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对建筑安装、装饰企业的税收控管,一般采用“以票控税”的办法,但此控管手段对家庭装饰业来说却难以发挥作用。

由于住房装修者大部分是个人,业主无索取发票意识,客观上也不需要发票报账,并且向装

饰公司或装修队索要发票还会增加许多额外的费用,使得“以票控税”的办法很难在家庭装

饰装修业中发挥作用。

(三)计税价格确定困难。家庭装饰纯属个人行为,业主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装饰风

格和装饰材料,而目前市场上的装饰材料品种繁多,价格各异。根据营业税有关规定,纳税

人从事装饰工程作业,其应税营业额均应包括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因

此,在业主自购装饰材料的情况下,如果业主不主动提供装饰材料的采购价款,税务机关就

不能准确核定其计税营业额。同时,由于装饰材料由业主自行采购,而税收却要由装饰公司

或装修队承担,也使纳税人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增加税收征管的难度。

三、加强家庭装饰装修业税收征管的对策

(一)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是规范

家庭装饰装修业税收征管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双方的行为,减少矛盾和纠纷,促进我市家庭装饰装修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市政府研究出台

《丽水市住宅室内装饰管理实施办法》,对我市家庭装饰装修业进行规范。其内容应包括:

所有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装饰公司承担;凡未按规定取得营业执照和

建筑资质证书的装饰公司一律不得承接装饰装修业务;所有的装饰公司在装饰装修工程开工

前,必须持装饰合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向物业管理企业进

行申报登记。对未按规定进行申报登记的,物业管理企业有权阻止其进场施工,并将情况及

时报告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由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罚。

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促进市区家庭装饰装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家庭装饰装修行业的资格审查及房屋装修申请

备案的管理,严厉查处违规装饰行为;工商、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打击无证经营和偷逃税

行为的力度;质检部门要加强对关系消费者人身安全的项目进行检测;物业管理部门要认真

履行装饰装修申报登记、现场管理等重要职责,严格把好装饰公司的进场检查关。

(二)明确税收征管模式,建立委托代征制度。针对税务机关对家庭装饰装修业税收

征管缺乏控管手段的实际,税务机关应充分发挥物业管理企业能够对装饰企业进入小区施工

前后及施工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的有利条件,建立协作关系,委托其代征家庭装饰装修业

税款。具体可按以下程序办理:

1.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装饰装修工程开工前应会同委托装饰企业,持房屋所有权证

(或者证明其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装饰

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装饰合同等有关资料,向物业管理企业申报登记,如实申报装修面积、拟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合同价款等内容,填写《家庭装饰工程纳税登记表》。

2.物业管理企业根据装饰企业填写的《家庭装饰工程登记表》、装饰合同等相关资料,向装饰企业收取相当于装饰工程价款应纳税款的纳税保证金,合同价款高于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营业额的,按合同价款计算收取;装饰合同价款低于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营业额的,按

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营业额计算收取。装饰企业缴纳纳税保证金后,方可进场施工。

根据调查,目前一般家庭的居室装饰装修单位建筑面积的装饰费用(不包括电器)在300元—1000元左右。根据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建议在征收的初期应

以广覆盖低税负为原则,单位建筑面积计税营业额按300元核定比较适宜。

3.月度终了后,装饰企业应持已完工工程合同、《家庭装修工程登记表》、丽水市建筑安

装统一发票、纳税保证金收据,向主管地税机关办理纳税保证金转税手续。

(三)以信息化为依托,建立税源监控体系。由税务机关自行或委托电脑公司设计开

发装饰业税源监控系统。新楼盘开盘以后,税务机关及时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相关购房者的信息,包括小区名称、购房者姓名、房屋建筑面积、联系电话、门牌号等,并将取得的信

息按小区录入监控系统。对以前已出售但尚未装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会同物业管理单

位逐户进行登记造册,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监控系统。由于调查的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建议

只对2001年以后开盘但尚未装饰装修的住房进行调查。物业管理企业在装饰企业进行装饰

申报登记后,将购房者姓名、门牌号、装饰企业名称、装饰企业税务登记证号、合同价款,拟开工竣工日期、缴纳纳税保证金数额、纳税保证金收据号码等内容录入监控系统,并在月

度终了后,将相关信息导出连同装饰申报的资料一并报送给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及

时将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监控信息导入监控系统。同时主管税务机关将装饰企业税款结算信息

录入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全面反映各装饰工程的税款缴纳情况。

(四)规范装饰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大对装饰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所有装饰企业必

须建账建证,规范财务核算,装饰工程完工后必须开具丽水市建筑安装专用发票,购买的装

饰材料必须按规定取得发票,充分发挥“以票控税”的作用。

(五)建立装饰业税收管理责任区制度。针对装饰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隐蔽、缺乏有

效税收管理手段的特点,在建立委托代征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建立装饰业税收管理责任区制

度,由税务机关根据税收管理的需要,将市区按地域划分成若干个片区,由专人负责对片区

各物业管理单位的联系,并会同物业管理单位对片区内装饰业税收的监控管理,从而达到税

务机关与物业管理单位有机配合,共同做好装饰业税收控管的目的。

(六)进一步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营造对家庭装饰装修业必须

依法纳税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小区护税网络,大力加强家庭装修

业税收政策的宣传,让普通居民都知道家庭装饰工程作业需要缴纳地方税收,同时,通过宣

传、鼓励和提倡居民在家庭装饰工程竣工结算时及时向施工方索取发票,并采取发票抽奖的方式,刺激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

上一篇:绽放在记忆里的那朵花高中作文下一篇:低碳生活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