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作文550字(精选5篇)
春雨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撑着伞在大街上漫步。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小草、嫩芽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这如针尖,似牛毛般的雨丝从空中飘落下来,仿佛给天地间罩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让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好像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里。
我索性收起伞,漫步在这绵绵春雨之中。一阵带着些许暖意的春风迎面吹拂过来,春风和春雨立刻交融在一起,不知到底是春风挟着春雨,还是春雨裹着春风。总之给人以一种春意盎然、心旷神怡的感觉。
无意间,我看见在墙角,有几株野花和一片青草正尽情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霖。你瞧,这原先稀疏的小草经过春雨的洗礼,已变得格外茂盛与青翠;这原先就美丽的花朵经过春雨的滋润,已变得更加娇艳欲滴。一颗颗火红般的桃树更是为着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几分秀色与生机。春天的细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个生命:人们打着伞,漫步在大自然当中,体会着春天,觉得赏心悦目;小草、嫩芽急忙探出头来,贪婪地吸取着那在冬天里梦寐以求的清凉的空气。此时的我,脑海中不禁想起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春雨无私地滋润着天地间的万物,敬爱的老师--辛勤的园丁不正是像春雨那样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吗?他们不仅耐心地向我们传授知识,而且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努力把我们培育成祖国的栋梁之材。啊,老师,春雨不正是您的化身吗?
想到这,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去寻找春天。五年级:张克凡
篇一:关于春天的作文:好雨知时节
关于春天的作文:好雨知时节
大家猜:千万根线,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摸不见,掉在地上却不见。这是什么?对了,就是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表达了春雨对于春天的必不可少,果真如此!
你听,沙沙沙的雨声时常回荡在我的耳旁,像一首动听的歌儿敲打着那无情的冬,用春姑娘赐给他优美的歌吼使得万物复苏。
你看,牛毛般的细雨从空中飘落下来,像一缕薄纱在空中飘荡,它是多么般轻盈柔和。几只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时叽叽地叫,像是要有自己的尾巴来剪断雨帘似的。
你闻,那春雨与泥土混合的一种春天的味道是多么的新鲜啊!我闻得闻得,咦?怎么这么想尝尝这味道的滋味呢?这时,我又闻到了复苏的植物散发出的那诱人的香味。
一阵大雨过后,大地出现了一片如诗如画的景象:小草吸收了这种营养水后,从有气无力的生病的老人变成了精神抖擞的小伙;梨花经过这场及时雨,也长出了雪白雪白的梨花,这让它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还有那干枯的柳条上长满了一片片翠绿的长发,有了这长发,他受到了许多诗人的赞扬: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总之,这片绚丽的图画只有春雨才能构成。这春雨为田野里的庄稼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牺牲,真不愧是春雨贵如油啊!
春雨如丝,细雨濛濛。在这让我如痴如醉的景象中,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滴雨。这时,我富有感情的朗诵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篇二:写景作文
细雨蒙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默默地看着雨景,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情不自禁地吟诵着这篇《春夜细雨》。
远处传来阵阵车铃声,我一转身,伞上的水珠纷纷落下,形成了一条条雨做的门帘,乍一看,一个男孩在雨中骑着车,一手抓着车把,一手捂着头,一路狂奔;还有几个女孩打着小伞,在一起有说有笑。
继续往前走,一片菜地映入我的眼帘。
雨滴们调皮地滑在菜叶上,菜叶左右摆动了起来,好像在跳舞,离这么远,我都仿佛可以听见雨水滴落的沙沙声。每颗菜上的水珠,倒映着蓝色的天空,闪闪发光。
蜷缩在叶上的蜗牛,早已躲进了“小屋子”里;原本飞来飞去的鸟儿,也早已失去了踪影。
如此细雨,飘荡空中,真可惜这美景不能永存,就像我们正是还未落雨的云彩,可有一天也要冲出云层,来到社会,来到这个扑朔迷离的世界。
我家门前有一条迷人的小河。
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近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它是那样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游动的鱼虾。夜晚,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
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近了。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岸边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嫩绿的枝芽。垂柳的枝条伸进解冻的小河里,好像在跟小河亲切握手。在微风的吹拂下,小草轻盈舞动。水面上荡起了一道道波纹,映在水里的青山绿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像调皮的鱼儿,在那里游动。夏天,火热的太阳照得小河波光粼粼,孩子们像泥鳅一样在河里穿梭往来,河面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小河两岸欢快的笑声,传遍了小河周围的每个角落。水里的鱼儿,可爱极了。它们时而在水中游来游去,时而跳出水面,时而把小脑袋露出水面吐着小泡泡。岸边的花儿在微风吹拂下,仿佛也被小河周围的美丽景象所陶醉了,都情不自禁地舞动着它们美丽的身姿,跳起舞来?? 我爱这迷人的小河!
写景作文注意事项: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写事作文要注意什么
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⒊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⒌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⒍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篇三:初一上册
【评析】本文语言流畅,立意明确,并运用拟人、比喻、设问等多种表现手段来描写景物,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美感。而文中的“流淌、“涂抹、“酝酿、“吐出、“骑上等精当的词语,更使景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初三年优秀作文选 目录
想起了小时候的任性 初三(1)班 廖琦慧
四季的雨 初三(1)班 刘秋荣
走近李清照 初三(1)班 黄钰彦
雨没有终结 初三(2)班 陈静纹
四季的雨 初三(2)班 林荷月
踏雨 初三(2)班 张嘉洁
听,花季雨吟 初三(2)班 陈虹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初三(2)班 陈静纹
发现身边的历史
——我说我的故乡 初三(2)班 黄芳
初三(3)班 张陈鹭
初三(3)班 苏煜珉
中 初三(4)班 刘诗颖
初三(4)班 黄雅琼
初三(4)班 王巧敏
初三(4)班 陈雅璐
初三(5)班 邢洋
初三(6)班 高丽芹
初三(5)班 苏秀姣
初三(5)班 廖宝花
初三(5)班 郑密密
初三(5)班 汪明宇
初三(5)班 何雪婧
初三(6)班 李者强
雨韵悠长 家乡的味道 行走在墨香阡陌之我与书的故事 温馨的味道 妈妈袖子的味道 骑行的味道 且听雨吟 雨里花落知多少 听一场雨 夏日的雨 “铁牛”的那些事儿 宝盛的“泪书” 我长大了 李白我想对你说 初三(5)班 唐涌杰
妈妈的卤味 初三(7)班 陈雅琳
温暖的城 初三(7)班 吕佳欣
梦闽南 初三(7)班 冯婷婷
为了风景胡之美 初三(7)班 冯婷婷
暖心之面——沙茶 初三(7)班 冯婷婷
正文
想起了小时候的任性
初三一班 廖琦慧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从那任性妄为的孩童,成长为满腔热血的花季少女和帅气少年。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即怀念又懊恼。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特别的任性,任性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和特有的权利。看着弟弟与妹妹的任性妄为,不由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爸爸不在家,是妈妈一个人把我带大,那时候,弟弟妹妹还未出世,家里就我一人,妈妈总是尽心尽力的照顾我,尽力满足我所有的要求,久而久之使我变得任性妄为起来。每次妈妈要外出,我总是哭闹个不停,吵着闹着要跟着去,而妈妈却板着脸说:“妈妈有事,没有时间照顾你,所以你和姨妈住几天,待我回来就把你接回来,乖乖的,要听话,可以做到吗?”听着这些话,我心里更不愿意了,那时的我只知道妈妈会离开很久,我会有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她,因此更加放开嗓门哇哇大哭起来。见此,妈妈心里又气又恼,气我的不懂事,恼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是啊!那时的我真的太任性太不懂事了,总是无法谅解妈妈的苦心,让妈妈生气。妈妈,真的很对不起!
小时候,外婆还健在,妈妈经常带我去外婆家小住。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外婆家住,突然很想吃泡菜,于是,我拉着外婆的手,撒娇道:“外婆,我想吃泡菜,你泡给我吃,好不好。”外婆笑着说:“好,好,我们明天就泡泡菜吃。”听到明天才弄,顿时不依的道:“我不要,我要现在就吃,”外婆有些为难了,现在家里没有材料啊,上哪弄去。见外婆不为所动,我更任性的说道:“外婆一点都不疼我,我不要外婆了”。说完一屁股坐地上打滚,咧嘴哇哇大哭起来。外婆把我从地上抱起来,心疼地说道:“乖,别哭,谁说我不疼你,走,外婆带你去吃泡菜。”说完,便抱着我往邻居家走去,给我讨泡菜吃。吃了泡菜的自己心里乐开了花,外婆也笑眯了眼。如今的我回想起来,心理很懊恼,外婆年纪都年迈了,而我却如此的不懂事,总是折磨她。那时的我太傻了,不懂得珍惜她的疼爱,总是让外
婆担心。外婆,真的很对不起,那时的我太任性了。
回想起小时候的任性,心里总是悔恨交加,却又如此的令人怀念。那时的自己虽然做了很多任性的事,但是那时的我却是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不用想做了什么事情会有什么后果,而现在的自己却不能再如此了,我已经成熟了,懂得三思而后行了,不会再任性了。
点评:回忆起童年,我们经常会有许多的感想。小作者想起了小时候的任性而悔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刻画出外婆的慈祥,母亲的温柔以及我的任性,从而突出悔恨之心!
四季的雨
初三一班 刘秋荣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雨,是变化莫测的。春雨朦胧,夏雨凉爽,秋雨凄美,冬雨寒骨。春雨为大地增添了生命力;夏雨为大地带来了凉爽;秋雨给大地增添些许凄美;冬雨为大地带来了温度。
春雨,是轻飘飘的。它就像一位妈妈,无私的哺育着大地万物,让万物让阳光下更好的成长。只有春雨的洒落,种子才会发芽。花朵才会露出笑脸,给人们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春?? 春雨将冬眠的动物唤醒,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夏雨,是哗啦啦的。它就像个婴儿似的,情绪变化无常。当你不注意时,转眼便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几阵雷声过后,大雨便倾盆而下。这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一会便停了,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夏雨虽然没有春雨那样细小,但夏雨给人也带来了清凉。也炎热的夏天,为我们送来一阵凉意。
秋雨,是凉丝丝的。它就像是一位老爷爷,静静地下着,秋雨不像夏雨那样变化无常。它安静地给予大地水分。有了秋雨,果实也会更加香甜。农民伯伯才会挂上开心的笑容。秋雨的静谧让人觉得很舒服。随的着秋雨滴滴答答的声音,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冬雨,是冷飕飕的。它就像是个白色的天使。冬雨总是让雪精灵陪伴它一同降落到人间,它们伴随着风姑娘翩翩起舞,暗示着人们冬天来了,要赶紧添衣服。它们催眠着动物进入冬眠。让世界变得安静些。让劳累了一年了人们安静舒适的休息。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一家人围着火炉,听着雨,其乐融融的笑着。
雨,是不一样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树叶。每一滴雨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味道。所以雨总是带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
四季的雨有不一样的味道。
四季的雨有不一样的色彩。
四季的雨有不一样的故事。
四季的雨总是耐人寻味的;是耐人思考的;是耐人欣赏的。好好品味四季的雨你会觉得十分有趣。
点评:语言优美,内容充实具体,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不同季节不同特点的雨,文章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可以作为美文来欣赏,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世界吧!
走近李清照
初三一班 黄钰彦
唐宋无数诗人词人中,李清照的词,我最为喜爱。
李清照是山东人,出生在济南章丘的一个书香门
和她的诗词相结合,体现出小作者对李清照是非常了解的,描述得详尽也让读者对李清照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尾总结——李清照的地位“千古
一
《陈洪文选》显著特点之一,为“新出土”,资料丰富、翔实。读罢这些文章,我们对陈洪先生音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基础、中国乃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阵营中的普罗文艺,特别是其中对艺术宣传功能、武器功能、普及功能及文艺来自大众又为大众服务等诸多倾向的有意识地运用和提倡,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由此,使我们得以对长期以来业已形成的陈洪先生是“艺术与抗战无关”——艺术脱离政治的鼓吹者这一错误观念进行反思,提供了一些有力依据。甚至可以这样说:颠倒的历史,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再重新颠倒过来。
众所周知,上述对陈洪先生的不实之词,业已成为写进历史教科书的错误史实,这一现状,至今令正直的音乐史学家及广大的史学工作者不满,并成为亟需改变的史学现状之一。虽戴鹏海先生极力呼吁,并在多种场合、地点表达了他本人修正此错误史实的强烈意愿,还专此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个案”系列之一:陈洪和他的〈战时音乐〉》(戴鹏海2002:79-88)为题,火力集中地发表了他个人的看法。
但问题是,一些人的观点与历史的史实不符!因陈洪绝不是一个“想逃避现实的人”。从另一篇“新出土”文章中我们得知,他参政、议政的意识非常强烈!在离“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天发表的《广州市第一届音乐座谈会宣言》中,陈洪说:“以前的音乐家们,都是很安静地生活着,但现在的波浪袭着我们的国土,敌人的刺刀快到我们的心坎,我们再不能安然做梦!时代需要我们,中华民族需要我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团结起来,在民族复兴的大运动里,在统一政令之领导下,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完成我们音乐界的时代的使命。”(1937:53)这些激昂的言辞,使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他与所谓“逃避现实的人”划等号!
其次,陈洪应萧友梅之聘任上海国立音专第三任教务主任之日,在“七·七”事变后,“八·一三”事变前十二天的1937年8月1日。《陈洪文选》首登的《我们要有与国立音专共存亡的决心——记抗战前期萧友梅的得力助手陈洪先生》一文的作者黄旭东先生认为:爱国敬业的陈洪先生“在抗战局势异常紧张、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身来到国立音专所在地上海。而这个时候,不少人正相反地想方设法避开战火,离开上海前往内地,或投奔其它地方谋求生路、出路。陈洪就是由此开始,在极端险恶的环境和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主持着国立音专的教务工作,与萧友梅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携手并肩、坚持办学,成为萧友梅最得力的助手、行政和教学的骨干,国立音专的台柱子。”(2008:329)在这一时期陈洪主编的《音乐月刊》中,萧友梅在《发刊词》中说:“在此非常时期,必须注意利用音乐唤起民族意识与加强民众爱国心。”(1937:457)陈洪则说:“在战时,社会意识单纯化了,集中化了,各人内心最大的愿望是把敌人打败。如何把敌人打败成了全国一致的问题。战时音乐也自然需要反映这种特殊的社会情况。强调抗战情绪的将成为主要的音乐,与抗战没有直接关系的纯粹主观的音乐变成次要……”(1937:58)这些行为与言论,再次与“逃避现实的人”相左!陈洪实际已经走到了抗战的前沿阵地,在风雨飘摇的上海,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在“八·一三”的战火已经弥漫于上海的大街小巷之时,与萧友梅先生一起想方设法坚持办学,并保住国立音专这块民国时期音乐界的“金字招牌”,这本身就是一种爱国行为!
二
《陈洪文选》的重头戏,是陈洪先生对中外音乐家及其作品的研究部分,特别是他对贝多芬、马勒的研究,是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而学术界委托他撰写1982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贝多芬”条目,表明了对他研究成果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陈洪先生贝多芬研究的权威地位的显现。
但陈洪先生对马勒的研究,却被学术界忽略了。早在1982年,陈洪对至今仍有疑团的马勒《大地之歌》歌词来源问题,已经做了考证,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于《人民音乐》第2期上。陈洪先生指出:马勒“选用了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的德文译本《中国之笛》诗集中的七首唐诗作为歌词。第一乐章是李白的《悲歌行》;第四、五乐章是李白的《采莲曲》及《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的其中之一,为孟浩然的《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之二,为王维的《送别》。(详1982:195-199)”
而对争议较大的该作品之第二、三乐章的歌词作者、来源问题,是因为“第二乐章标题为……《秋天的寂寞》……署名为……张继、张籍或钱起的音译……第三乐章标题为……《少年》(笔者按:也有人将此翻译为“青春”)……署名李太白。”(同上)陈洪先生认为:“可以肯定的是,前一首(笔者按:即第二乐章歌词)不是张继、张籍或钱起的作品,后一首(笔者按:第三乐章歌词)也不是李白的作品”(同上:196)。到底出自何人?陈先生曾请1979年赴奥地利工作的顾炯先生代为查找,最后的结果是:第三乐章中的歌词“不是我国唐人之作,而是伪造的。……《中国之笛》不是直接从中文翻译的,它来自法国一位女作家戈谢(Gautié)的《王·书》和德国作家哈依曼(Heilman)的《中国的诗》,以讹传讹,是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现在还很难说,总之是膺品。”(同上:196)
《大地之歌》第二、三乐章歌词归属这一历史疑问的再次提出,是在1998年5月,时任中国副总理并主管文教事务的李岚清,听了一支由德国艺术家组成的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马勒的《大地之歌》后,由于在场学者无一能说出第二和第三乐章所用的两首唐诗出自谁人之手,他嘱咐中央电视台音乐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郭忱:“一定要尽快把德国艺术家演奏的两首唐诗搞清楚?选”郭把此任务交给了中国诗词界著名学者周笃文教授。周为此苦战了几个月,但一筹莫展。他又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诗词学会的朋友求教,至今仍无一人能够破解这两首唐诗。(详陈秉安1999:周末版)这实际上是向学术界再次张贴了求解此谜的“黄榜”。
之后,揭榜之人众多,较有进展的是钱仁康先生,他认为:第二乐章的词作,近似唐人钱起的《效古秋夜长》。而第三乐章,则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详钱仁康1999:60-61)但这依然不能征得学术界的一致认可。2000年第四季度,武汉音乐学院孟文涛教授以《〈大地之歌〉唐诗疑云未散尽——二、三乐章题解众说仍纷纭》为题,对自“黄榜”张贴以来的八位有代表性注家,进行了综合分析后认为:赞同第二乐章的词作为钱起的《效古秋夜长》为五家半,而第三乐章为李白的《宴陶家亭子》这一结论,“似乎说服力还不够,只能备此一说。”(廖辅叔语,转孟文涛2000:14)也即是说:“第二乐章已破解,确有明确一致答案;第三乐章并未破解,并无明确一致答案。”(同上:20)孟文涛先生对解决此问题,还下了一个十分严苛并略带悲观的定语:即“待解乐章之艰难及对解题者要求条件之高,……能否完成于今日学者,尚属存疑,或将寄望于未来学者?”(同上)2002年,中央音乐学院曾召开专题研讨马勒《大地之歌》的研究会,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集结出版该研讨会的论文集《马勒〈大地之歌〉研究》,其对第三乐章的答解,依然模糊。而且陈洪先生这方面的重要见解,继续被屏闭于这次会议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外。
由此,我们以重温陈洪先生的见解,作为这场学界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并旷日持久的关于《大地之歌》第二、三乐章歌词作者的争论的结语,来结束本篇读后感:
《中国之笛》的译者贝特格的译诗完全违背了唐诗的简洁风格,他简直是在为唐诗注解,甚至还“画蛇添足”!他不是什么汉学家,也不是什么中国通,他不懂中文,他对唐诗不了解,甚至真伪不分,以伪当真,把赝品也吸收进来。所以《中国之笛》决不是一本好译本,它与唐诗的韵味相去何啻十万八千里!
参考文献
[1]陈洪
1937[2008]:《广州市第一届音乐会座谈会宣言》[C].俞玉姿、李岩主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2008]:《玛勒和他的〈尘世之歌〉》[J].俞玉姿、李岩主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萧友梅
1937[1990]:《〈音乐月刊〉发刊词》[C].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萧友梅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
[3]陈秉安《谁能破译两首唐诗的密码?》[N].1999年5月29日《深圳商报·周末》版。
[4]钱仁康《试解〈大地之歌〉中两首唐诗的疑案》[J].1999年《音乐爱好者》第5期。
[5]孟文涛《〈大地之歌〉唐诗疑云未散尽——二、三乐章题解众说仍纷纭》[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戴鹏海《还历史以本来面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个案”系列之一:陈洪和他的〈战时音乐〉》[J].2002年《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7]黄旭东《我们要有与国立音专共存亡的决心——记抗战前期萧友梅的得力助手陈洪先生》[C].俞玉姿、李岩主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向阳、李 沙 重庆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窗帘,一层又一层拉得紧紧的,密不透风,尽量把外界热空气阻挡在外。
门,一扇又一扇关得紧紧的,尽量防止火辣辣的热空气见缝插针地进行偷袭。
风扇,“嗡嗡嗡”不停地转动着,它为房间连续不断地送来凉爽的风。
突然,一道强光竟然穿透了窗帘,瞬间把室内照得贼亮贼亮。紧跟着一声惊雷“轰隆隆”地在窗外响起,天要下雨啦!我们不禁拍手叫好,凉爽就要来到了。
雨点很快开始敲打房间的窗户玻璃了,“叮铃咣当”,这声音由稀疏逐渐变得稠密;“噼噼啪啪”,这声音由低沉逐渐变得高亢;“沙沙沙!沙沙沙!”这声音由单调逐渐汇集成一首曲子。我们兴奋地拉开窗帘,哎呀!我们何时登上了美猴王率领的花果山,钻进了水帘洞啊!
为了听雨,为了看雨,我们又来到顶层的玻璃房中,头顶的雨声有些粗矿,整个玻璃房顶都冒着大大小小的水泡泡,雨水不断汇集,流到玻璃房檐上,形成一道漂亮的瀑布,但又瞬间被一阵阵狂风卷起,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珠帘裙纱,忽东忽西地飞舞飘洒。
透过水帘洞的.窗户玻璃,鸟瞰楼下宽阔的大马路,倾盆大雨瞬间又被滚烫的马路煮沸而蒸腾起来,形成一股股蒸气,在路灯下是白色的烟雾,在十字路口即将变化的红灯前是一缕缕鲜红的绣球,在变出的绿灯下,是一片片会飞的绿荫。雨帘如瀑布倾泻,蒸汽如仙雾缭绕,此情此景不光是让我们这些萌芽们惊讶得大呼小叫,就连爸爸妈妈也不住地感叹:“我们还从没有见过的奇妙景观呢!”姥爷和姥姥也一个劲儿地抒情着:“真开眼界,真长见识呀,没想到马路上的热度竟然能够把落在地上的大雨瞬间烧开,蒸发成水蒸气重返空中。”
夏天,南方的天有多热,气温就有多高,眼前的这幅自然景观就是一次最好的试验和演示。
“请记住,今天是8月7日星期一。”妈妈意犹未尽地提醒道。
我从书包里拿出铅笔盒,准备在台历上写下这令人终身难忘的一刻,刚翻开台历,映入眼帘的便是今日立秋。“这日子太好记了!”我兴奋地对妈妈说道。
一夜微风,唤醒暮春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木、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期盼春风拂面、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的心跳...........
下雨了。这是我们北方今年春天的第一场雨。细细的雨丝随着斜斜的清风从空中飘飘洒洒地落下了。这轻细柔软的雨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天温柔的好性情。此时,心,也柔柔的,湿湿的。
我们这里去年的秋天就少雨干旱,再加上去年的冬季也是少雪,可想而知这里的人们的对于雨的期盼会到什么的程度。干巴巴的土地踩上去都感觉干硬了,横竖在田间地头的沟渠长满了绿苔,看不到一丁点水的流动,桥头稀疏长着一些耐旱的蒿草,也是无精打采的没有一点生机,雨好像忘记了这片土地的存在,忘记了这里的人们。
丝丝的春雨,轻轻的飘落。北方的春天雨水本来就少,能下上一场小雨,即便是朦胧点,也觉得非常珍贵了。
雨越下越缠绵,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的敲打,透出一种清冷,一种无奈,一种固执,恰如我们对春雨的`爱,无休无止。雨,一滴一滴,打在窗上,慢慢散开,然后汇聚,汇聚成流,沿着玻璃表面,缓缓下滑……不多时,空气湿润起来,地面湿漉漉……雨依然不大,雨水渗入了土壤,土地开始松动。无数个雨滴又汇集成涓涓细流流淌到裂缝里。
期待许久的心终于安定下来,静静的聆听外面的雨声,心思飞到了田野飞到了那片正在渴望雨水的土地。我想,那片干硬的土地就要被雨水丰盈了,那静默在雨中的庄稼,是不是已经在雨中开始沸腾了,是不是正在舒展着叶片狠劲的吸收着雨水,是不是已经把根系伸向了湿润的土壤。那些挺拔高大的杨树,它们像小蒲扇似的叶子,是不是已经变得鲜亮起来,被雨滴敲打的沙沙作响?田野里的那些小鸟,小虫也一定是乖巧的躲避起来,静静的在聆听雨声。
春雨一直在下,春雨是缠绵的,有点争先恐后的样子,好像是天空在倾诉,想融入大地的怀抱。早春像一幅画,随着雨水畅快的滑落,恰到好地向四周流去,在灰色与绿色之间。使我们的乡村成了雨中的风景,美丽而羞涩。
雨丝慢慢地稠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像美妙的轻音乐流淌在心坎上。此时,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绪,取出一把素色的雨伞走出家门,独自漫步在绵绵的春雨中,一个人在雨中行走,自有一份宁静、一份浪漫、一份惬意,还有一份朦胧的、淡淡的遐想。心情出奇地好。索性收起雨伞,走进潇潇的春雨里,让这清凉的雨丝随风落在脸上,洒在肩上,飘进心里。
爆发”到理论研究的“涓涓不壅,终为江河”{2}
在经历了长期的封闭之后,我国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素材、技法相结合创作的严肃音乐,自20世纪80年代起得到了“井喷式的爆发”。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审视学习传统和借鉴西方,创作出具有中国精神和时代风貌并可以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音乐作品,是每个中国作曲家和理论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3}为此,中国的音乐理论家们经历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潜心研究,有关中国现代音乐分析和中国现代音乐技术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出现,正可谓“涓涓不壅,终为江河”。赵冬梅作为有历史担当的中国新一代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学者,其博士论文《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自答辩时,即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出版发行后,更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为赵冬梅的同行,我想在此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
一、一本为当代作曲家而写的书
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技术,主要来自西方。大多数作曲家也是从西方作曲技术理论训练起步的。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一直作为音乐院校作曲系学生必须掌握的“四大件”即是一例。但中国作曲家从一开始就发现,这些来自西方的作曲技术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所以,如何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写音乐,百年以来,几代作曲家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当西方现代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术进入中国后,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等不同的作曲理念、作品和不同的作曲技术等,再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历经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现代作曲家和现代音乐的民族风格也逐渐走向自觉与成熟。因而,赵冬梅的这部书也是应运而生、水到渠成。
音乐分析这门技术理论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分析别人的作品来学习作曲。随着当今国内外音乐发展的变化,原来用于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今音乐创作的需要。赵冬梅能集中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中国作曲家中最有成就和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特别及时。
该书著的整体纲目均以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为统领,而不是针对某个或某些作曲家群的专人专著研究,因而更不涉及对作曲家知名度或贡献的评价,但在谱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诸如朱践耳、罗忠镕、周文中、黎英海、高为杰、林乐培、王西麟、邵光琛、谭盾、陈其刚、周龙、陈怡、瞿小松、郭文景、盛宗亮、杨青、陈晓勇、秦文琛、王宁、唐建平、梁雷、高平等这些闪亮的名字以及他们的成功之作。应该说,所选择的学习资料还是相当丰富而集中的。作者还对作曲家如何力求使自己的作品与传统相联系、又如何具有当代艺术风貌和个人特点等想法与做法,进行了作曲技术方面的“大揭秘”。从理论家的视角将所有这些由中国作曲家探索和创造出来并带有中国传统印记的现代作曲技术进行了梳理和理论性的提升,集中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从“单个音形态和观念的继承与拓展”“对传统音乐旋律及其构成要素的引用与创新”以及“纵向多声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从作曲技术理论角度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结论。其间,涉及到作者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整体风格把握、旋律写作以及和声、复调、配器等多学科的音乐创作技术问题,因而十分可贵。这些鲜活的经验和理论必然会在中国当代作曲界和作曲技术的理论建设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还会在我国音乐院校作曲专业的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一本有理论深度和新学术价值的书
下笔即能抓住要点,是赵冬梅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因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赵冬梅能从中先划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传统元素”这个大范围,进而又集中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作为研究目标,确实很妙。人所共知,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往往在于细节,中国现代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的风格差异也首先在于细节,所以我认为赵冬梅能静下心来,用了足足五年的时光,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诸多元素中选择“音高元素”。即从构成音乐的最小细胞——“单个音”“横向线条中的传统旋律及其构成要素”以及“纵向多声织体”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这种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音乐传统的视角很有价值。研究工作进行得很细致、扎实,且自成系统。在第一章“单个音形态和观念的继承与拓展”中即谈到:“音乐都是以单个音为基础构成的,单个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由于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不同,使构成音乐的单个音的基本形态各不相同,并在音乐风格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4}
为了体现理论研究的继承性,赵冬梅回顾了从最早在创作中运用并提出单个音理论的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继而又提到音乐学家沈洽提出的“音腔论”和沈洽指出的中国音乐的单个音有别于欧洲传统音乐中的单个音,二者实际上是源自两个不同的音体系等;再后是杜亚雄主张将“音腔”更名为“带腔的音”(简称“腔音”)——赵冬梅写道:“‘音腔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对中国传统音乐单个音基本形态的认识是一次质的突破。而后者更强调的是‘音说明虽然腔化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单个音的主要特征,但从根本上说它还是构成音乐的一个‘音”。
赵冬梅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她接受了导师李西安在腔音基础再加进直音、自由音和噪音的主张,将专著的第一章再细分为“单个音的腔化”“单个音的音色”以及“单个音形态与观念的立体化拓展”等三个不同章节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分类和界定,生动地展示了它们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典型状态。她指出:“从构成音乐的最小细胞‘单个音中研究构成中国音乐的基因,对真正领悟中国音乐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她还通过对一系列现代音乐创作的实例分析,揭示了传统的单个音技术在现代音乐中的继承与创新。特别是富有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音乐中单个音所特有的韵味和鲜明的个性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全新面貌展现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她从对中国传统音乐单个音形态的单纯继承到对单个音观念的进一步拓展,对单个音丰富的音高、音色变化进行了充分挖掘,并将其从单一的横向线条拓展到纵向的立体空间。
由于赵冬梅能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对构成音乐的最小细胞进行研究,使人们能认识到它们具有中国音乐基因那样的特点。对单个音的剖析是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现代音乐的必由之路,从而引发当今音乐界人士对单个音的艺术表现力的重新认识与评价。
和单个音内在的中国韵味相比,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及其构成要素则显得更为直观,更具整体性和表现意义。因此,赵冬梅“音高元素”研究的第二方面,即“对传统音乐旋律及其构成要素的应用与创新”,意义深远。人所共知,用民间音乐素材或旋律进行创作,是一种突出民族风格的有效手段。为此,早在民族乐派兴起之时,国内外即有不少音乐家对此进行过大量研究与实践。乍一看去,这个命题并不新鲜,但是如果将这个命题放到20世纪末这个现代音乐兴起的新历史环境下,放到西方现代音乐思潮和技术传入我国后,这种旋律的研究,就具有了特别的、新的价值。特别是现代音乐中随着调性的瓦解,旋律作为构成音乐的要素,也已逐步被人淡忘。以致一时间,仿佛谁再写调性旋律,谁就是“落伍”“保守”和“没能耐”。但赵冬梅却认为:“与某些‘现代音乐过分追求形式、技术、新奇相比,旋律的恰当运用,特别是对传统音乐旋律的引用,可以通过人们熟悉的音乐语言进行交流,使旋律、调性这些现代音乐创作中久违了的声音重新回到听众耳中”。{5}
比较突出的例子包括赵冬梅将中国古琴曲《渔歌》与美籍华人周文中1965年为小提琴、低音长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长号、低音长号、钢琴与两组打击乐而作的《渔歌》进行了比较。她指出:“这是最早将中国传统音乐音高元素从美学高度应用于现代音乐创作的经典范例”“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通过对古琴曲《渔歌》富有创造性的改编,发展了现代‘音色旋律技术,用‘点描的手法赋予同一个音以不同的音色,以‘简单的织体反衬出对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腔音和‘音色变化的放大,形成单线条旋律的立体化展现……”。{6}
类似这样将传统旋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分析,在赵冬梅的研究中比比皆是。诸如对传统旋律引用的手法从完整到片段、从原形到变形,从改编、直接引用到变化引用(包括性格变化加工、自由截取、变形、调扩展……);还可以将来自不同乐曲的传统旋律素材以横向或纵向拼贴的方式组合在一首作品中。旋律自身的概念也比传统概念有所拓宽,诸如语言旋律、音色旋律等新概念、新做法,也在当代新音乐的旋律表述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这些由中国作曲家在创作实践中从传统音高旋律扩展出来的新技术,使蕴含在传统音乐中的“遗传密码”在提炼、加工中也重新获得了新生。由于上述这些“对传统音乐旋律及其构成要素的应用与创新”的研究,已超出了我们过去在创作中对传统旋律应用的认知范围,因而具有较明显的现代音乐技术特征。
对传统音乐旋律及其构成要素的应用与创新缩短了中国现代音乐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传统旋律在与现代表达方式的结合中获得了既亲切又新鲜的声音,加强了现代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赵冬梅的研究价值正在于从技术理论层面揭示了当代中国作曲家是如何在深入挖掘传统音乐精髓的基础上,将其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母语”,并在引用中将其进行“改造”,为传统音乐旋律素材在保留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气息。
纵向多声写法是专业音乐创作中重要的作曲技术,因此赵冬梅博士论文的第三章是“纵向多声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她一方面从“民间多声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视角出发,即在参看我国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家黎英海、陈铭志、苏夏、于苏贤、朱世瑞、樊祖荫等人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多声(包括持续低音、支声式多声、和音式多声、复调式多声以及民间多声的综合运用等),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多声织体寻到了传统的根,并结合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优秀成果,证实了它们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技术应用以及在现代多声思维中的拓展。
另一方面,她又从“与中国音乐风格相适应的现代和声语言”入手,特别是通过西方现代和声理论对古典大小调体系三度叠置和声的颠覆以及为中国作曲家寻求三度叠置和声以外与中国音乐风格更为适应的现代和声语言提供了新的参照。包括将中国音乐的音阶、调式、旋法与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多调性、泛调性、十二音技术等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在进一步的创新中探寻适应中国音乐风格的现代多声语言。实践证明,中国现代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既延续了前辈们的实践经验对三度叠置和声的民族化和复杂化,又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四、五度结构的和声及其他源于横向旋律的纵向多声结构。并将现代十二音技术与中国音乐的五声性风格相结合,进一步衍生出五声性十二音序列、五声性集合……赵冬梅的上述研究成果,对解决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纵横关系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使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在延续对西方古典作曲技术的本土化改造的同时,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中寻找与中国音乐风格相适应的多声语言,使以往仅限于借鉴西方古典大小调体系和声时难以协调的音乐纵横关系问题产生了质的飞跃。
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对专著进行面面俱到的议论。但我很认可作曲家高为杰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写的这段文字:“赵冬梅博士的《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无论是理论总结以及对现代创作实践的指导都有重要意义”。{7}
三、一本有温度且有艺术感染力的书
曾有某位音乐分析理论家对我这样说(大意是):我不在乎作品是不是真的好听、能够打动人,而更在乎它是不是“有说头”。这是音乐技术理论研究者较常见的癖好,显然“有说头”的音乐更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有几个真正喜欢音乐的人,肯脱离音响实际去拜读那些充满了生涩文字、数字和图表的技术理论书籍呢?他们也许分析到了作曲技术的一切方面,唯独对这些技术是为了表现什么?和在具体音乐作品的表现中,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感染力等不感兴趣。因而,我读这样的书或文章,就会觉得冷冰冰的,难以激发人们创作的激情。
赵冬梅的书则不同。由于她从小就有对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的积累,又系统地学习过作曲和中外作曲技术理论,所以她懂作曲,而且无处不流露出她对中国传统音乐以及现代音乐创作的激情。由于她的著作具有艺术感染力,故我称它为一本有温度的书。
比如,赵冬梅在绪论中谈到噪音技术时这样写道:“中国音乐特别注重对噪音音色的开发和利用,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通过对噪音音色的充分运用,用琵琶一件乐器形象地描绘出千军万马的呐喊和厮杀,达到单纯乐音音色所不能及的磅礴气势”;在谈到中国音乐的中国音乐的律制多样时她指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往往通过偏音(有时也包括五正音)在音准上的‘游移,获得‘微分音的效果,形成特殊的韵味”;在谈及中国的说唱音乐、戏曲韵白、诗词吟诵时她又指出:“其夸张的声调与说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可以非常自然转换成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声乐语言,还可以将这种说唱相结合、具体音高模糊的旋律线条引申到器乐作品中”;她还试想:“如果用西方偶然音乐的观念评判中国传统唢呐乐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即兴演奏模仿的鸟鸣,是否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偶然性与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偶然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唢呐无明确音高的自由滑音和无规整节拍的自由节奏与伴奏中规整节拍的固定旋律重复相结合,是否可以从中感受到某些现代气息?”{8}在论文的结论中还特别提出“由于本文侧重于技法研究,所以对于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内在的精神虽有所涉及但文字有限,这就更需要每位读者自己去用心感受技术在音乐中所承载的精神内涵。”{9}……凡此种种,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的心得和真情实感都跃然纸上。它使我们再一次地认识到,技术研究的精准度对于理论家们来说固然重要,但首先让音乐感动理论家自己,而后再去感动别人也同样重要。因为任何好的技术选择和分析应用,都应该是与音乐作品的内容表达相匹配。
结 语
《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是一部逻辑清晰、技术分析论点精准以及创新程度较高的一部学术专著。由于研究是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传统元素入手,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寻找到了某些现代作曲技法的“根”,并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创作资源;中国古老的传统通过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嫁接被注入新鲜血液,并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中,从而为现代与传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这种研究所提倡的开阔视野和跨学科特点,对所有音乐工作者都应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启发。同时,此项研究工作自身也具有某种开放性的特点,即它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领域研究工作的继续也推开了一扇大门。
博士论文的重要性,在于它往往承载着学者年轻时代的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因而对其一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年轻人思想鲜活,对新生事物敏感,喜欢探索各种新的东西,这是他们的优势。但年轻学者的思想、目光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己阅历的增强而发生变化。就像我们作曲系的学生或作曲家,他们在年轻时会极力摆脱传统音乐的羁绊、标新立异,展示自我、甚至统领新潮,以彰显个人存在的价值。但到中年以后,其中的不少人又会比较谨慎地回望传统,并在创作中更多地汲取经典音乐的创作技术和经验——曾经是作为西方现代音乐代表人物之一的潘德列斯基,即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音乐理论界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赵冬梅读博的时候,正是中国新音乐在国际形成一定影响并在国内引起普遍关注的时刻。在当时,关注国内外最前沿的新技术、新风格也很自然。但是如果回过头来看,中国还有不那么“新潮”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的号召力或许还未充分得以显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许会发现,由于我国的当代音乐,正以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并非一枝独秀。所以,类似还有叶小钢或赵季平之类的作曲家也很值得关注。他们在国内外的影响以及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方面,也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和纳入其中。这就有待赵冬梅以更宽阔的学术视野面对当下和面向未来,为中国作曲家和作曲技术理论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1} 引自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
{2} 引自《孔子家语·观周》。
{3} 引自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4} 同{3},第7页。
{5} 同{3},第58页。
{6} 同{3},第60页。
{7} 同{3},序二,第7页。
{8} 同{3},第4页。
{9} 同{3},第201页。
李吉提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雨知时节作文550字】推荐阅读:
清明时节作文1000字05-25
清明时节作文500字10-02
雨落时节300字作文06-12
清明时节雨纷纷作文50字12-13
美丽的金秋时节作文09-19
清明时节雨纷纷高中作文06-09
清明时节烈士陵园扫墓的作文09-23
小满时节习俗11-19
立秋时节的习俗07-10
谷雨时节的诗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