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共9篇)

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篇1

一、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全面确保本公司网络安全,在本公司网络平台解决方案设 计中,主要将基于以下设计原则: a安全性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将从网络、系统、应用、运行管理、系统冗余等角度综合分析,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加密技术,为热点网站提供系统、完整的安全体系。确保系统安全运行。b高性能

考虑本公司网络平台未来业务量的增长,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将从网络、服务器、软件、应用等角度综合分析,合理设计结构与配置,以确保大量用户并发访问峰值时段,系统仍然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保障服务质量。c可靠性

本公司网络平台作为企业门户平台,设计中将在尽可能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从系统结构、网络结构、技术措施、设施选型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尽量减少系统中的单故障节点,实现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d可扩展性

优良的体系结构(包括硬件、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对于系统是否能够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本系统的设计中,硬件系统(如服务器、存贮设计等)将遵循可扩充的原则,以确保系统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在不停止服务的前提下无缝平滑扩展;同时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也将遵循可扩充的原则,适应新业务增长的需要。e开放性

考虑到本系统中将涉及不同厂商的设备技术,以及不断扩展的系统需求,在本项目的产品技术选型中,全部采用国际标准/工业标准,使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f先进性

本系统中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系统的维护管理所采用的产品技术均综合考虑当今互联网发展趋势,采用相对先进同时市场相对成熟的产品技术,以满足未来热点网站的发展需求。g系统集成性

在本方案中的软硬件系统包括时力科技以及第三方厂商的优秀产品。我们将为满拉网站提供完整的应用集成服务,使满拉网站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业务的开拓与运营中,而不是具体的集成工作中。

1、硬件设施保障措施:

郑州世纪创联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信息服务器设备符合邮电公用通信网络的各项技术接口指标和终端通信的技术标准、电气特性和通信方式等,不会影响公网的安全。本公司的服务器托管于郑州中原路IDC机房放置信息服务器的标准机房环境,包括:空调、照明、湿度、不间断电源、防静电地板等。郑州中原路IDC机房本公司服务器提供一条高速数据端口用以接入CHINANET网络。系统主机系统的应用模式决定了系统将面向大量的用户和面对大量的并发访问,系统要求是高可靠性的关键性应用系统,要求系统避免任何可能的停机和数据的破坏与丢失。系统要求采用最新的应用服务器技术实现负载均衡和避免单点故障。

系统主机硬件技术

CPU:32位长以上CPU,支持多CPU结构,并支持平滑升级。服务器具有高可靠性,具有长时间工作能力,系统整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低于100000小时,系统提供强大的诊断软件,对系统进行诊断服务器具有镜象容错功能,采用双盘容错,双机容错。主机系统具有强大的总线带宽和I/O吞吐能力,并具有灵活强大的可扩充能力 配置原则

(1)处理器的负荷峰值为75%;

(2)处理器、内存和磁盘需要配置平衡以提供好效果;(3)磁盘(以镜像为佳)应有30-40%冗余量应付高峰。(4)内存配置应配合数据库指标。(5)I/O与处理器同样重要。系统主机软件技术:

服务器平台的系统软件符合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和协议。

操作系统选用通用的多用户、多任务winduws 2003或者Linux操作系统,系统应具有高度可靠性、开放性,支持对称多重处理(SMP)功能,支持包括TCP/IP在内的多种网络协议。符合C2级安全标准:提供完善的操作系统监控、报警和故障处理。应支持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和开发工具。系统主机的存储设备 系统的存储设备的技术

RAID0+1或者RAID5的磁盘阵列等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I/O能力可达6M/s。提供足够的扩充槽位。系统的存储能力设计

系统的存储能力主要考虑用户等数据的存储空间、文件系统、备份空间、测试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和系统的扩展空间。服务器系统的扩容能力

系统主机的扩容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能、处理能力的扩充-包括CPU及内存的扩充 存储容量的扩充-磁盘存储空间的扩展

I/O能力的扩充,包括网络适配器的扩充(如FDDI卡和ATM卡)及外部设备的扩充(如外接磁带库、光盘机等)

2、软件系统保证措施: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 防火墙:金盾防火墙1000M硬件防火墙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和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update站点升级站点保持数据联系,确保操作系统修补现已知的漏洞。

利用NTFS分区技术严格控制用户对服务器数据访问权限。

操作系统上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策略和日志访问记录.保障了用户安全、密码安全、以及网络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安全、并且记录了网络对系统的一切访问以及动作。系统实现上采用标准的基于WEB中间件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即:所有基于WEB的应用都采用WEB应用服务器技术来实现。

中间件平台的性能设计:

可伸缩性:允许用户开发系统和应用程序,以简单的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安全性:利用各种加密技术,身份和授权控制及会话安全技术,以及Web安全性技术,避免用户信息免受非法入侵的损害。

完整性:通过中间件实现可靠、高性能的分布式交易功能,确保准确的数据更新。可维护性:能方便地利用新技术升级现有应用程序,满足不断增长的企业发展需要。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中间件技术应基于开放标准的体系,提供开发分布交易应用程序功能,可跨异构环境实现现有系统的互操作性。能支持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环境。

网络安全方面:

多层防火墙: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采用多层高性能的硬件防火墙对客户托管的主机进行全面的保护。

异构防火墙:同时采用业界最先进成熟的金盾防火墙硬件防火墙进行保护,不同厂家不同结构的防火墙更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网络和主机的安全。

防病毒扫描:专业的防病毒扫描软件,杜绝病毒对客户主机的感染。

入侵检测:专业的安全软件,提供基于网络、主机、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入侵检测服务,在防火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道安全措施,确保用户系统的高度安全。

漏洞扫描:定期对用户主机及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分析,排除安全隐患,做到安全防患于未然。

金盾防火墙硬件防火墙运行在CISCO交换机上层提供了专门的主机上监视所有网络上流过的数据包,发现能够正确识别攻击在进行的攻击特征。

攻击的识别是实时的,用户可定义报警和一旦攻击被检测到的响应。此处,我们有如下保护措施:

全部事件监控策略 此项策略用于测试目的,监视报告所有安全事件。在现实环境下面,此项策略将严重影响检测服务器的性能。

攻击检测策略 此策略重点防范来自网络上的恶意攻击,适合管理员了解网络上的重要的网络事件。

协议分析 此策略与攻击检测策略不同,将会对网络的会话进行协议分析,适合安全管理员了解网络的使用情况。

网站保护 此策略用于监视网络上对HTTP流量的监视,而且只对HTTP攻击敏感。适合安全管理员了解和监视网络上的网站访问情况。

Windows网络保护 此策略重点防护Windows网络环境。

会话复制 此项策略提供了复制Telnet, FTP, SMTP会话的功能。此功能用于安全策略的定制。

DMZ监控此项策略重点保护在防火墙外的DMZ区域的网络活动。这个策略监视网络攻击和典型的互联网协议弱点攻击,例如(HTTP,FTP,SMTP,POP和DNS),适合安全管理员监视企业防火墙以外的网络事件。

防火墙内监控 此项策略重点针对穿越防火墙的网络应用的攻击和协议弱点利用,适合防火墙内部安全事件的监视。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

数据库平台是应用系统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应用系统的性能表现及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以及数据的处理效率等多个方面。本系统对数据库平台的设计包括: 数据库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支持分布式数据处理; 支持包括TCP/IP协议及IPX/SPX协议在内的多种网络协议;

支持UNIX和MS NT等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具备开放式的客户编程接口,支持汉字操作;

具有支持并行操作所需的技术(如:多服务器协同技术和事务处理的完整性控制技术等); 支持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联机事务处理(OLTP),支持数据仓库的建立;

要求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装载,以及高效的并发处理和交互式查询;支持C2级安全标准和多级安全控制,提供WEB服务接口模块,对客户端输出协议支持HTTP2.0、SSL3.0等;支持联机备份,具有自动备份和日志管理功能。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信息监控制度:

(1)、网站信息必须在网页上标明来源;(即有关转载信息都必须标明转载的地址)(2)、相关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网站信息内容,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安全监督工作;(3)、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一系列以下信息,如有违反规定有关部门将按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C、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D、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E、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F、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G、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H、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2、组织结构:

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并由其上级进行监督、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审核批准后发布、坚持做到来源不名的不发、为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的不发、内容有问题的不发、三不发制度。

对网站管理实行责任制

对网站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管理网站的正常运行,严格抓管理工作,实行谁管理谁负责。

三、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信息安全内部人员保密管理制度:

1、相关内部人员不得对外泄露需要保密的信息;

2、内部人员不得发布、传播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

3、信息发布之前应该经过相关人员审核;

4、对相关管理人员设定网站管理权限,不得越权管理网站信息;

5、一旦发生网站信息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方并及时进行协调处理;

6、对有毒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用户信息进行保密。

二、登陆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对登陆用户信息阅读与发布按需要设置权限;

2、对会员进行会员专区形式的信息管理;

3、对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保证内部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篇2

一、形成灵活动态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环境的变化, 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事件常有发生, 其具体表现就是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及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机与方式缺乏规范性。客观上就要求建立起灵活动态的会计信息批露规范, 要想形成灵活动态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 加大政府对会计有效监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公司投资主体、利益主体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及不同投资主体都有不同受益的会计信息, 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 它经常就会成为被操纵的对象, 成为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重要因素。

(二) 改革现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社会独立性审计不强, 执业水平低, 而且差别很大。为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 应该严格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标准和条件,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实行按行政区划分分别行使审计业务, 公司和注册会计事务所可双向选择业务来往,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实行终身负责制, 包括事务所本身及参与审计的个人。

(三) 健全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制度。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 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方式等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加以规范。做到会计信息披露要及时、充分。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应随机抽样安排披露时间, 取消现行的人为安排披露时间顺序现象。公司年度报告应实行分部报告制, 会计信息披露要注重明晰性。

二、对会计信息披露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企业或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对披露内容、披露时机、披露表述、披露形式等进行动态管理的必要。

(一) 对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披露时机的动态管理。所谓信息内容是指会计信息披露所包含的基本数字和文字。信息内容是会计信息披露的核心, 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内容进行动态管理是一种最直接的会计信息披露管理方式, 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方式。会计信息的披露时机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时点。作为一种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手段, 很多企业精心选择会计信息披露的恰当时机, 以强化好消息的正面效果, 淡化坏消息的负面效应。

(二) 对会计信息披露表述及形式的动态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是指会计信息如何组织、分类, 以何种表现方式呈报给信息使用者, 也可以称为信息的内容结构。会计信息披露管理的一个常见手段是人为调整会计信息的语言表述, 主要是指会计信息的可读性即阅读难度, 会计报告的可读性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信息使用者能否有效地接收公司披露中所承载的会计信息。比如同样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叙述, 可以以具体数字呈报, 可以以表格样式披露, 也可以画成各种统计图, 可以置于财务报表表内, 也可以披露为财务报表的附注, 这些都是不同的组织形式。

(三) 对会计信息披露媒介选择方式及批露次数的动态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媒介有很多种选择, 包括报纸、网络、电视广播以及信息发布会等, 不同的信息披露媒体针对不同群体, 从而产生不同的披露效用。信息披露媒介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信息的置信度, 公司选择的披露媒介也间接体现了公司的档次, 不同质量的公司可能选择不同的披露媒介。公司可能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次数进行管理。这里所讲的披露次数包括连续多项披露的时点分布方式或同一信息披露的频率。

三、构建动态多层次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途径分析

动态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是针对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弊端而提出来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动态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信息披露格式多样化、适量性的需要, 是贯彻成本效益原则的需要, 是会计信息保密性的需要。那么动态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现途径有哪些呢?

(一) 完善与多层次动态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制度安排。从博弈论角度看, 制度安排就是博弈的规则, 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 当事人就有相应的对策行为, 产生相应的均衡结果。同时, 制度安排又是博弈的结果, 不合理的或不完善的制度安排会在不断进行的“动态博弈”中不断演进、完善, 最后达到一种新的均衡。

(二) 构建动态新型的企业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现有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存在缺陷, 有必要创建新型的多层次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从源头上解决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可以走企业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的路子。另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电子化成为可能。会计信息披露电子化是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全国性的计算机化的会计数据中心, 要求企业将通用会计信息采用联机或脱机的方式报送到该中心, 会计信息的发布和传输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 并通过网络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明细或综合的会计信息。

(三) 构建多层次动态的会计制度及会计监管体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会计规范体系, 是实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前必须做好的事。现代会计制度的构建和设置应朝着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在广度上, 会计制度应具有全面性, 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 又要针对现代会计的各分支, 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在深度上, 应具有层次性、完整性。另外, 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对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制裁, 并对利益受害者提供经济补偿。

参考文献

[1]、邓小洋.《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篇3

摘 要 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管理环境以及管理理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和内容,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的内部管理在信息时代环境下越来越重要,由此,企业应通过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问题分析,逐步完善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制度

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应对自身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改善和有效调整,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发展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切实需要。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应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信息环境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企业还应通过对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分析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活力

当前企业的组织机构中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较多、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盈利少或出现亏损现象,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全面,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执行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致使企业的财务控制难以建立规范而科学的管理体系,实际上企业管理的传统机制并未得到改变,企业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2.内部财务控制人员素质低下,财务与会计体制不独立

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现状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内部控制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状况下,即使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也将由于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力问题而难以达到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企业财务与会计体制的不独立也将造成财务管理的复杂局面。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体制具有不同的职责和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很难兼顾财务以及会计工作的不同的发展要求,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难以得到有效的规范发展。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权责不清

当前企业的财产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目标取向的不同造成了利益冲突,要使企业的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目标和要求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分配,则必须建立起对企业的控制和约束的机制。受到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企业的经营实际上在缺乏监督的状况下经营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权责划分不清。

4.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控机制弱化

经济发达的地区,部分小型企业并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而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内审机制也仅仅对厂长或是经理负责,按照厂长的授权,建立对下级的严格审计体制,而对同级或是上级的监督没有作用和意义。难以对同级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审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未独立,从而也难以发挥审计制度应有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审计制度的定位不清将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对其权威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产生了影响,致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客观深入开展工作,致使审计处理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制措施

1.理顺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以企业完善的治理机构为基础,企业应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组织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有效竞争力,从而在实际市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建立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畅通,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设立独立的财务和会计体制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因素在于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通过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落实实施的,同时财务人员也承担着监督经营者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人员财务控制规范的责任,由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实施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企业应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建立独立的企业财务和会计体制,从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实力。

3.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明确财会人员的权责

企业的管理结构的设置应体现内部财务控制的要求,可设置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岗位,实现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双向管理和控制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经营计划制度、财务预算制度、指标考核的制度等。财务的控制应包括对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应指标的分解到计划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从企业的机构设置、职责明确、企业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企业财务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明确了企业财会人员的权责,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参考文献:

[1] 葛玉银,黄磊,熊艳.企业管理信息化下我国国企内部财务控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2] 徐哲.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3.

[3] 王静.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09.8.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 篇4

2、进入机房,必须先换拖鞋和工作服,维护室内卫生,保持整洁,严禁吸烟。

3、全体人员必须爱护机器及各种设备,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垃圾,不准使用电炉及取暖器,不准在机房内吃食物。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与本室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4、计算机等设备由专人进行管理,注意维护和保养,做到设备物卡相符,设备使用状态记录完整。每天进行重要仪器设备核查。

5、上机人员应按规定进行登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严禁在机上做与工作无关的操作(如聊天、游戏等)。

6、无关人员不得擅自上机,不得动用机房设备、物品和资料,因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包括用户需要上机时,必须进行登记,在本室工作人员的指导或协助下进行操作。

7、工作人员要将来访人员情况向主管部门及时报告并记录。参观机房必须统一安排,进入机房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未经许可,不得乱动机房内设施。外来人员未经工作人员同意不得操作计算机,以免发生病毒感染或其他损失。

8、机房内的一切公用物品未经许可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

9、软件及资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分管领导批准。确需带出的,征得同意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归还。

10、机房内不准大声喧哗。卫生由工作人员定期负责清扫,保持清洁。

11、为保证机器良好运行,充分发挥效率,除指定的人员外,其它人不得随便拆开机器及各种设备,否则造成机器损坏将追究责任。

12、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建立机房值班制度,做好防火、防水和安全保卫工作。

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杜绝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和情调不健康的信息上网或下载;严格保密制度,注意保守国家和部门的机密。

14、注意节约机时,不得下载与网络服务项目无关的资料。

15、不得随意安装或下载与工作无关的软件,以防病毒感染。

信息管理制度 篇5

一、上网师生应当遵守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严格自律,文明上网,开展健康的网上活动。

二、不得登录、收藏含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网页,何存上网日志,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三、不玩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的网上电脑游戏。

四、不得进行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故意制作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破坏性程序的;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五)进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的。

五、不得利用互联网制作、下载、复制、查阅、发布、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篇6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有效保存和应用档案信息,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档案信息是指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技术的、商务的、综合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批件、标书、纪要、图纸、照片图片、测绘数据、视频、签证、信函、通知、报表等,包括纸质资料、电子版资料和多媒体资料等。

第三条 公司规划建设管理部负责工程类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存档、应用及管理工作。

第四条 调度员、测绘员、施工管理员、监理工程师、招标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公司运行管理部门是档案信息资料的来源,负责相关资料的绘制、记录、编辑、修改、整理、装订、审核与报送工作。

第五条 各种档案信息资料应按要求分类编码保存,要注意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失密,保持适当的通风。具体要求参照公司综合档案管理办法。

第六条 工程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应在归档的同时向生产运行相关部门及时提供。

第七条 旧管网改造时,由规划建设管理部进行现场测绘,及时绘制改造后的图纸并向相关部门提供。涉及调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的,应同步更新。

第八条 档案资料的借阅执行综合档案相关条款。

第九条 档案信息需要同时向综合管理部归档的,应按要求归档。

第十条 保存三年以上的工程类档案资料应移交综合管理部档案室统一保存,需要留存备用的可留复印件。

第十一条 未尽事宜执行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本制度从二O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谈企业信息管理制度 篇7

21世纪以来, 随着加入WTO的各方面积极影响, 我国的经济高速平稳发展, 不断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际上的各种知名品牌产品、各种带有外来文化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市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手段与方式不断丰富, 这些客观因素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特点。同时, 消费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与竞争方式。因此, 对新消费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的有效管理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的消费环境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逐渐由企业占有信息优势向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的方向变化, 企业不能像以前那样控制消费者, 只能通过了解相关信息, 引导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从而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我国各行各业都面临机遇和挑战, 而评价企业成功与否, 一个简易的办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况。其中, 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 尤其可以反应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等各方面的情况。因为物流、工作流在企业的生产工作中无不最终以信息流的“高级形式”展现, 就像生物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神经系统传递的生物电信号一样。因此, 深入认识“信息流”, 将掀开企业发展的新视角。

二、我国信息流现状

根据WTO有关协定, 2003年12月11日是我国零售领域对外全面开放的最后时限。全球商业巨头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突出特点, 就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商业变革, 在企业管理中加快信息流动。目前, 国内企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 但与外国商业企业的差距仍然很大。有关资料显示, 世界商业巨头美国沃尔玛迄今已在全球建立了4, 000家连锁店, 其近几年来的全球营业额均超过2, 000亿美元, 居《财富》世界500强前列。而国内零售业大王———上海联华的营业额还不及沃尔玛的0.5%。

毋庸置疑, 以上数据表明:国外商业企业的实力远远超过国内企业, 究其原因, 与其顺畅的“信息流”密切相关。以美国沃尔玛为例, 20世纪八十年代, 沃尔玛将当时刚刚出现的卫星通信技术引入商业流通领域, 建立了庞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系统, 加快了对基础商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决策传达和信息反馈的速度。在此基础上, 沃尔玛建立起全球实时采购、配送系统, 商品库存风险和物流费用大大降低, 市场应变能力大大提高。国外商业企业具有利用、管理信息的主动意识, 已普遍建立起规范的信息技术基础, 并依托这一基础, 实现对其遍布全球的销售网进行有效管理, 其管理目标已实现从物流、资金流向信息流的时代跨越。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企业在与“洋商业”的“近身竞争”中, 一些国内商业企业已认识到信息革命在商业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开始重视企业在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上的问题, 并已初步拉动着中国的商业企业迈向信息时代。但在这最初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认识片面问题。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企业领导和职工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 许多企业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认为, “购买一些硬件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并给予一定的维护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这是对信息化片面认识的表现。因此, 要加强对企业领导信息化认识的培训, 使其改变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 企业上下要克服“信息化就是买点硬件和软件, 开发点软件”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虽然有的商业企业建立了商业信息管理的硬件环境, 但其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收银记账, 或停留在基本数据的收集层面。

2、管理混乱问题。

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管理机构及职责定位不明确、没有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及信息化战略规划。管理模式没有统一标准, 流程不透明, 导致内部数据残缺, 各种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整合集成。在数据采集规范方面重视不够, 如条码技术的应用, 应严格按照一品一码的规范要求, 而一些企业经营的商品中一品多码、多码一品的现象较多, 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

3、应用不到位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面不广, 目前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 (2) 大部分以开发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 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没有形成网络, 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3) 应用的深度不够, 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 (4) 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 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 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5) 国内一些具有影响的软件开发商大多将业务重点放在项目管理层面上。但如何将项目层面与企业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核心价值, 积极应对WTO的挑战是摆在广大企业和软件开发商面前的一大课题; (6) 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缺乏,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设备条件较差。

4、人员素质低问题。

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IT技术, 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严重不足, 人员结构也不合理,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四、解决对策

1、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制度的重要性。

认识到信息是创造附加值和财富的源泉, 企业信息化虽然是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贯穿其始终, 但信息化的目的是使企业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把握市场机会, 做出正确决策, 增进运行效率, 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决定了企业信息化是为管理服务的, 所以企业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而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 是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持续地改进自己的业务流程和变革管理方式。另外, 不仅仅是“一把手”的问题, 还包括各个业务部门的领导及业务骨干, 他们才是信息化真正的主力军。

2、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1) 企业应首先确立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战略, 坚持统筹规划、业务为核、效益优先、协调发展、重点实施的原则。依照先内后外, “互动”、“交易”的顺序, 由内部运转至外部协同;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赋予必要的职能权限, 统一管理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2) 不能将原来落后的手工管理流程直接拷贝成电子化的流程, 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适度优化, 按照先固化再优化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改进, 一步到位的方式往往是不现实的; (3) 信息收集标准化。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应用, 但目前有关法律制度和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各自为政、互不相通, 已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企业首先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及行业标准, 同时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制相关的专业标准。

3、结合企业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

如何将项目层面与企业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核心价值, 积极应对WTO的挑战是摆在广大企业和软件开发商面前的一大课题, 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缺乏,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设备条件较差, 信息收集、处理、加工能力较低, 甚至有些地方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发展的过程。因此,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来决定采取何种发展策略, 优先开发何种信息应用系统。如果需求明确、必须保证核心业务的秘密、自身具有强大的开发及维护实力, 可以采用自主开发;如果需求明确、自身开发力量弱、可进行一般的维护, 可采用合作开发;如果需求明确, 但不具备开发维护实力, 可采用外包方式。

4、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 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已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 开发人的智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企业人才管理的核心。信息管理的重点是, 加强职工队伍教育, 重视计算机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特别是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时储备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经验, 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知识。充实有关专家知识库, 为建立本企业有特色的专家系统打下基础。建立CIO (信息管理人员) 负责制, 由企业领导担当CIO, 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 这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另外, 要设计相应机制, 为企业的IT人员提供一条有光明前景的升迁之路。

五、企业信息化制度制定的四大原则

1、量身订做的原则。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存在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信息制度, 不能生搬硬套。很多企业的CIO非常喜欢从别的企业拷贝来一些制度, 稍加修改就在本企业使用, 但由于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吻合, 结果造成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2、全面科学的原则。

对于企业信息管理制度一定要全面、科学。因为企业信息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之间有一定关联性, 如果仅仅是片面问题得到解决, 是不能全面解决企业问题的。制定制度要科学, 要符合客观实际, 要切实可行。当企业的情况发生变化时, 要及时修改制度, 制度要在不断执行过程中得以完善。

3、责任目标明确原则。

制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体现整个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4、奖惩分明原则。

制度要有奖惩措施, 否则制度只是一纸空文, 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六、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内容一般应该包括:目标 (制定本项制度的目的) ;范围 (制度适用范围) 、职责 (制度涉及的人、部门的任务和职责) 、具体的规定 (制度要约束的具体内容) 、奖惩 (对违反和维护制度的人、部门的奖励和惩罚的具体内容) , 等等。这几项制度类型基本覆盖了企业的信息管理内容, 各个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所选择和增删。

七、总结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作用将会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只有完全、充分、合理地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创造更大的利润与绩效, 充分挖掘数据信息, 充分发挥数据的实用性,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实现合理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京宏.从管理实例谈书面沟通函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M].有效营销, 2007.

[2]黄庭满.国内商企应加快发展“信息流”[N].经济参考报, 2004.

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篇8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档案管理;制度优化

“阳关工程”的开展,使政府对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视程度越发深入,但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档案管理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它严重影响了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阻碍政府职能的充分体现。为了缓解这项矛盾,相关人员不断分析与探讨档案管理制度中不适应政府信息公开需求的部分,以此为依据,寻求最佳的优化措施。

一、政府推行信息公开的实际意义

信息公开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其实际意义。从政府角度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利于政府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能够对其行政权力做出有力监督。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政府部门滋生职权滥用、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从公民角度分析:我国以立法为手段,颁布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明確其公开范围;划分其公开的具体方式,并提出程序监督要求。在相配套的规定中,指出政府信息的公开途径与方法,以公众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维护其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从社会角度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为民主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不仅可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还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

二、档案管理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二者之间存在的分歧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就一直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一定重视,积极进行改革工作,希望能够有效完善档案管理,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会受到传统因素的制约,导致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产生一定分歧。

(一)严格限制公众查阅档案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公开性,对于与公共利益有关的档案信息我国的合法公民都能够进行查阅,但是与此同时,因档案管理制度的缺陷,也同时严格限制公众对档案进行查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等文件中就有相关规定,想要查阅档案需要递交申请,在审批通过后就可以查阅,但是申请过程较为繁琐且漫长,公众无法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

(二)档案密级没有较为明确的界限,对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

在对档案进行归档整理时,需要严格按照档案的密级进行,主要依据就是《保密法》。要求不能公开有关国家机密以及个人隐私的相关内容。

三、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制度的具体优化工作

(一)机关档案透明度的提高

1.对机关档案室职能进行重新的定位

信息公开是政府职能中的新增职能,若想实现该职能的长远性实施效果,则需建立专业部门进行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执行,其实际要求是以低成本为前提,构建信息公开机构。不过,在实践中,具体落实这一要求具有较高的难度性。其原因为:基于本部门职能,再构建全新部门,不仅需要经费支持,也需要人员投入、管理制度更新。但是,从档案室来看,政府实行的信息公开的优势还是比较独特的,主要是因为档案室的职能就是对信息进行管理,所以,从档案室来进行信息公开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具体的表现为:不必新增机构从而减少了成本;信息整合工作可以有效的进行。所以,政府在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行时要对以上有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档案室内部职能得到保证的同时,还要对面进行合理的开放,外部职能也要做好,确保信息优势可以发挥出来。而此时需要做的就是:档案室收集工作以及公开服务要做好,确保信息完整且透明。为公众提供可以利用档案的服务,并积极地处理利用档案的申请。

2.政府要给予公众足够的权利

对于政府来说,需要赋予公民一定的权利对档案信息进行查询使用,保证档案的开放性特点,能够在利用上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制约。公民在阅读或者使用档案信息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条例执行。在公开档案信息后,信息与档案之间就不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公开上需要严格执行统一标准,当公众申请查询档案或者信息时,相关部门需要以统一标准规定、要求进行受理,决定是否可以公开。总而言之,在政府部门进行信息的公开时,要对内容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公开的信息要充分的进行公开,保证公民知情权。

(二)公众对档案资料要充分的进行利用

第一,政府部门对档案公开的范围要放开。第二,政府部门不要限制公众对档案的利用。实行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就是使政府信息可以进行自由流动,确保社会可以共享政府的信息。因此,政府确定哪些的档案资料可以进行公开了之后,应允许公众通过各种的方式来自由的获取信息,确保公众利用不受到限制。

四、结语

政府信息公开在民主建设的前提下应运而生,并能够充分体现民主建设要求,是加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政府信息公开有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作指导,在制约政府权力的同时,也可保证公民权益。而档案管理制度优化是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前提,在具体优化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重新定位机关档案室职能,将信息公开作为重要职能之一,并设定专业部门予以执行。其二,加强档案公开与利用服务。公开档案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政府的服务性质,因此,相关人员对于公众的档案申请应积极处理。同时,保障公众利用档案的权益,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公开范围进行档案公开,不对公众的档案利用强加限制,实现自由流动。总之,政府人员应转变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信息公开原则,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国强.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管理制度优化探析[J].科技展望,2015,32(23):203-203.

[2]石耀权.探析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优化路径[J].魅力中国,2014,25(23):394-394.

[3]宋群豹.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刍议[J].北京档案,2014,36(5):33-35.

[4]刘美玲.信息公开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J].黑龙江档案,2011,25(2):47.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篇9

xxx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条 目的

为有效保护公司的设计成果等知识产权,防止公司的核心商业秘密泄露或被剽窃,防止不正当竞争,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信息保密范围

公司所有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所有的产品规划、创意、设计方案、设计文件(含图纸及文档资料)、讨论结果结论;所有的资质认证的资料;所有的开发项目和进度;所有的技术资料和程序代码;所有的技术文档资料;所有的供应商资料;所有的采购数据;所有的客户资料及联络方式;所有的销售报表;所有的人事资料;所有的财务资料等。其他所有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商业、技术、管理资料等公司认为需要保密的信息。

信息保密规则

第三条 各部门人员使用的所有办公用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密码除了使用人应牢记外,应向各部门经理上报备案。电脑使用人员变更密码应及时向各部门经理报告。

第四条 未经总经理(包括其授权人)或各部门经理批准,公司任何人不得开启其他员工电脑,不得查阅和拷贝其他员工电脑中的资料和信息。

第五条 未经公司网管人员同意,公司任何人不得打开电脑机箱、拆卸、更换板(卡)。第六条 未经总经理(包括其授权人)或各部门经理批准,各部门员工不得将上述属公司商业秘密范围的资料设置为共享文件的形式。

第七条 各部门日常联络工作文件通过内部邮件系统进行沟通传递,尽量避免打印及复印。各电脑使用人员必须每半天接收一次内部邮件,并按信息级别由相应主管审批后方可以发布或传递。邮件要定期进行备份。

第八条 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刻录公司信息资料,必须经部门经理和管理部主管共同批准,否则一律不得刻录。

第九条 办公电脑中的资料要定期整理、清理和备份。各电脑使用人员应每周将本周重要工作文件整理备份一次。

第十条 研发部与供应商的设计资料传递,由各设计小组长负责,普通设计人员不得使用外部邮件传递。设计人员应将相关资料用内部邮件传给各设计小组长,由小组长审核后再转发相关供应商。

第十一条 营销部、产品部或市场部收到客户的设计信息,原则上只能把该信息发送给项目负责人。如确有需要,经部门经理发送给该项目的主要经办人。收到设计信息的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客户的设计信息对外泄露,也不得转发给无关的技术人员。

第十二条 新产品通过公司网站对外发布,应事先将该产品的功能、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报总经理或其指定授权人批准,经批准后方可发布。应避免信息泄露过早,造成他人的模仿或拷贝。

第十三条 公司电脑网络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各种办法(包括对公司服务器的搜索)对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进行监控。如发现员工私自使用个人电子信箱发送属于公司保密范围的任何资料,有权进行制止和举报。公司将根据奖惩管理办法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十四条 公司外人员需要动用我司电脑或查阅相关信息,必须有我司员工陪同。凡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数据信息,一律不允许浏览。也不得拷贝、打印、复制,特殊情况下需由部门主管签字确认后方可提供相关部分的数据。对擅自提供信息者,一经发现,予以辞退并追究法律责任。《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xxx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五条 存放财务资料的电脑原则上不予联网,并应采取相关的技术限制和控制措施。数据传递由专人使用U盘和专用信箱传递,避免信息不当扩散。信息分级及传递规则

第十六条公司信息根据重要程度分为四级

绝密:指极为重要的公司核心商业秘密,如被泄露会使公司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失。主要指产品规划、创意、设计方案、产品设计文件(含图纸及文档资料)、客户资料及联络方式;销售报表;采购数据、产品数据;技术项目档案;重大项目资料、公司的核心技术程序、程序的源代码、外购的软件等;所有的人事资料;所有的财务资料;法律文件;股东会文件、董事会文件;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等涉及公司运营的核心数据资料及档案。

此级别信息,只有得到涉秘信息部门或项目主管书面许可方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内部加密传递,且传递范围仅限于需求部门主管或项目的负责人,由部门主管或项目负责人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分割、整理后传达给本部门的员工。部门主管或项目负责人对接收的资料信息的安全和合理使用负责,因本人或本部门人员原因造成资料外泄,由部门主管首先负管理责任,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许可须采用邮件回复、签字审批(如果需要移交的资料比较多或比较重要,须填写《数据档案资料移交清册》,见附表一)等有文字记载的书面方式进行,未经批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未经批准擅自将此级别信息对外发布,按泄密处理,责任人和部门主管负连带责任。

机密:指重要的公司秘密,如被泄露会使公司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主要指公司各种讨论、论证结论;资质认证资料;开发项目和进度等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商业价值的信息;各个部门因工作关系,经部门经理审批可了解相关信息的内容,但严禁复制拷贝,需要复制拷贝须经总经理批准。

此级别信息经审批后可以在具有相关业务联系的经理层传递,不得发布给与业务无关的经理和普通职员,更不得对外泄露。

秘密:指公司一般商业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利益遭受损失。主要指日常的部门内部讨论、论证结论;日常工作信息等。

此级别信息由部门经理决定发布范围,可以在具有相关业务联系的员工间传递,但不得发布给与业务无关的员工,更不得对外泄露。

普通非秘密类信息:指内部非保密信息。主要指各种管理公告、公示,对全体员工开放的各种信息。

此级别信息可以在公司范围内发布传递,但不得对外公布。

第十七条公司信息的传递统一用公司邮箱进行,在发送时应仔细核对收件人,需要审批的,得到批准方可发送。

上述涉密信息的存储、处理、传递、输出要遵守文件传递和档案管理制度,并标注相应的密级标识,受控传递、签阅。

第十八条 部门间的信息传递统一由部门主管负责,各个部门的主管是涉秘信息发布与接收的唯一通道,除部门主管外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跨跃部门、跨跃职权发布、存储、保留涉秘信息,否则根据本规定进行处罚。部门主管须按公司要求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严格按审批程序和谨慎原则处理涉秘资料,需要批准传递的涉秘文件资料,确因业务需要,可以观摩、演示,但得到批准前不得另外保存、复制、传播,否则按泄密处理。

第十九条 任何人发现受控以外传递的涉秘信息,须在第一时间报告部门主管乃至总经理,并采取措施彻底清除已经传递出去的涉秘信息,销毁或回收全部受控以外的文件资料。数据信息保护保全管理规则

第二十条 宗旨:公司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等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有员工必须树立信息时代科技优先、信息为本的思想,严格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xxx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十一条 岗位责任:各部门主管是本部门数据信息保全的第一责任人,如发生数据信息遗失、毁损、灭失、使用不当、泄密等问题,部门主管负首要管理责任。网络管理员负责对公司电子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备份过程中不得查阅浏览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信息内容,对于工作中知悉的相关商业秘密信息要严格保密。数据管理专员负责收集和保管公司数据信息,各部门须全力配合,不得拒绝;数据保管专员必须于数据采集的当天将数据资料存放到指定的存放地点,不得私自留存、复制,同时要按照公司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数据信息的登记和备案(即详细登记数据资料的内容、采集时间、版本信息等),分类存放,以便于查阅。第二十二条 信息归档保存:公司数据信息以“谁形成,谁负责归档”为原则。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的业务情况建立全面的业务数据管理规范,部门主管对本部门的数据信息的归档及安全负全责。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应及时归档,并自行设专柜妥善保存。密级为绝密的重要档案信息应在公司以外的专业保管场所由公司指定的专人负责存档及保管。密级为机密级以上的数据信息,应由部门主管亲自归档及保管,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其它密级的数据信息由部门主管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分级指派专人负责归档和保管,同时明确归档及保管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数据信息档案管理:各部门须根据本部门特点,制定部门信息档案管理办法。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公司信息管理规定及本部门的信息档案管理办法,确保公司的全部信息档案体系能记录、有记录、可查考,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安全、持续、高效的支持。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档案体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创新发展,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财富。

第二十四条 数据信息的备份与移交:绝密级信息,必须以可移动的存储方式进行数据备份。每月的第3个工作日由各个部门指定的数据管理人员或部门主管将备份数据信息移交给公司指定数据管理专员。存放于公司以外的安全场所,以确保公司数据资料的绝对安全,避免因火灾、盗抢及其他不可预料的以外给公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十五条 信息封存要求:部门主管须在封存的介质上加贴一次性封签,并在封签上签字同时签署封存日期。无总经理批准任何人不得拆封,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拆封检查,须由数据管理专员亲自执行,并在查验完毕后1小时内重新封存完整并在封签上签字确认,同时注明日期。如需记载的事项较多,应以独立文本文件记录,并与数据信息一并归档保存。

第二十六条 封存人对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如果发现有重大的数据遗漏给与警告或1000元-10000以内罚款,并视情况减少,取消期权,股权。

第二十七条 借数据备份之名盗取公司数据或恶意伪造编造数据,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取消期权,股权。并保留追究一切责任和要求经济赔偿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数据保管专员的权利与责任:公司指定的数据保管专员,有权按公司规定搜集数据资料,各个部门主管须全力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数据保管专员必须于数据采集的当天将数据资料存放到制定外部存放地点,不得私自留存、复制和发生任何泄密,否则承担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并视情节予以5000-100000元的罚款。同时指定保管人员要按照公司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数据资料的登记和记录,分类存放,详细登记数据资料的内容,采集时间,版本信息等以便于查阅。责任与监管

第二十九条 主管责任

技术总监和技术项目负责人,负责技术文档、源程序、开发文档以及技术相关档案的组织编写和文件归档,负责外购的技术开发应用软件的保管和应用,确保软件没有应用于公司以外的任何用途,负责对全部技术文档进行监察与监督,对技术资料的完整与安全负责;

产品部主管对产品规划、创意、设计方案、产品设计文件(含图纸及文档资料)等全部的产品设计文档和资料负责,组织编写建立归档,进行监察与监督,对本部门的资料完整与《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xxx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负责;

人力资源主管对全部的人事资料和档案负责,负责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发布实施,签阅存档;

综合管理部主管对公司全部财务数据档案、公司行政档案、公司资质证书、公司印鉴等的完整和安全负责,同时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行政办公管理制度,签阅存档。

市场部主管负责公司全部营销企划方案、营销计划规划及策划资料组织编写和归档,对本部门的文件资料的完整和安全负责;

项目主管负责所辖区域的客户资料的整理建档,对客户资料的完整和安全负责; 第三十条 监管

对于公司的知识财产采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察双重手段进行监管,以确保公司的核心知识资产的安全。

首先,每个月部门主管要组织本部门进行自查,保证本月及以前月份备份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第二,每个季度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各个部门主管,由总经理统领进行交叉稽查; 第三,由总经理根据需要,聘请外部的顾问和专家进行外部独立稽查; 第三十一条 责任承担

1)对于重要资料没有备份、备份不全或备份错误的,根据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追究相应的责任。

2)违反“信息保密规则”,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警告或罚款,行政记过、记大过直至开除。

3)违反“信息分级及传递规则规则”,对相关责任人员予处警告或罚款,行政记过、记大过直至开除。

4)违反“数据信息保护保全管理规则”,因过失导致数据信息遗失、泄露,对责任人处以警告或1000元以下罚款;窃取公司商业秘密范围的数据信息或恶意伪造篡改数据的,一经发现立即予以辞退,取消全部股权期权奖金红利,除按劳动合同和竞业禁止约定处罚外,构成犯罪的报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违反本“信息管理保密暂行规定”,除给予警告、罚款、记过、记大过、辞退等行政处分外,如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部门主管有过失的负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报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阅读社团制度下一篇: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