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课练答案(精选9篇)
二.1-5.BBADC 6-10.DCADC 11-15.CBACC 16-20.DDDCC 三.1-5.BCDAA 6-10.ADBDC 11-15.CABDC
四.1-5.DCDAB 6-10.ACBBD 11-15.CDBDB 16-20.DADCB 五.1.There used to be a river in front of my house.
2.home
3.但是现在随着村子的发展,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Because the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5.But now,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y village,everything has changed a lot.
六.1.southern 2.impossible 3.action(s) 4.taking 5.harmful
6.have taught 7.factories 8.attraction 9.marriage 10.clapped
11.development 12.Unluckily 13.natural 14.unpleasant 15.was having
一、给划线的字注音。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宾客意少舒()4.曳屋许许声()..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6.夫齁声起()..
7.夫叱大儿声()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9.曳屋许许声()10盆器倾侧()..
二、根据课文填空。
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
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表演者技艺精湛的词是()。
3、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议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
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
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
(2)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
作的变化是:
(3)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会宾客大宴会:()宴:()
(2)施八尺屏障施:()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闻:()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哗:()
(5)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欠伸:()
(6)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乳:((7)妇拍而呜之呜:((8)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一时:((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11)曳屋许许声曳:((12)虽人有百手虽:((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14)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色:((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16)群响毕绝绝:(四、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乳:())毕:()稍稍:()间:()许许:()))奋:()走:())))))))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7)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五、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同时发生:()
(3)表示相继发生:()
(4)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六、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2)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______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______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来看,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从内容上和结构上来看这有何作用?
附《口技》全文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
1)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 周作人 朱自清的 还有 新青年 语丝 北新 新月 等杂志
2)我说 乔元贞所以考第一 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 把 史承汉 的 承 字中间少写了一横
2、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且话题统一。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 ;没有一本书的家。
3、“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二、阅读探究
1、对“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爸爸为“我”修补装订好的课本,表现了爸爸对“我”的关爱。B、这是被“我”拦腰截断的课本,表现“我”对同学的关心和友情。C、这是“我”上小学用的第一本课本,是“我”的学习伙伴,也是“我”的启蒙老师。
D、它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文章开头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里“荒寒的大自然”仅指自然界的景物吗?“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又指什么?
3、联系全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三、拓展提升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3、试揣摩文中第⑷段和第⑹画线句子的真正含义。
⑷段:
⑹段:
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可以推断只有b.had found Sam’s wallet and kept it 是课文暗示的真实情况。a.had stolen Sam’s wallet 不够确切,因为课文中的意思是Sam was sure that the wallet must have been found by one of the villagers(山姆确信那钱包是被某个村民捡到了,而不是偷走了);c.had lost Sam’s wallet 与课文的意思相反;d.had taken the wallet from Sam’s pocket 不是课文提及的内容。
2.d
根据课文所描述的情况,只有d.returned all the money 与课文事实相符,其他3个选择都与事实不符。
3.a
a.when, b.while, c.as 和 d.just as 都可以做连词,引导时间从句,表示“当„„时”,本句只能选a.在前半句是过去进行时,后半句是一般过去时的情况下,中间多用when,表示两个动作同时发生,“正当„„时”,而后3个选择引导的时间从句大都是进行时态。
4.b
本句只有选b.in 意思才讲得通。He keeps his savings in the post office.(他把存款放在邮局保管)。本句中的动词keep(存放,保管)不是表示“去向”的,所以不能选a.to(到)和d.into(进入),c.on(在„„上面)也不合乎题目意思,不能用on the post office.而应该是in the post office.(在邮局里),所以选b.5.b
本句是一个被动语态句。只有b.by 表示“被”的意思,最符合语法和题目意思。a.from , c.out of, d.of 都没有“被”的意思,所以都不对。
6.d
本句是一个特殊疑问句,针对介词in的宾语提问的,回答是A newspaper.a.where 是询问地点的;b.who 是针对主语(人)提问的;c.how 是询问状态的。这3个选择都不对。只有d.What 是对物提问的,所以选d.7.c
前一句是被动语态Some more money was sent to Sam, 后一句又换了一种说法,将原句中的间接宾语Sam变成主语,原句中的Some more money 变成了宾语,还应该用被动语态才能使两个句子意义相同。a.sent 是主动语态过去时;b.has sent 是完成时主动语态;d.had sent 是过去完成时主动语态。这3个选择都不是被动语态,因此都不对。只有c.was sent 是过去时被动语态,符合语法和题目意思,所以选c.8.b
a.coins(硬币),b.notes(纸币,钞票),c.cheques(支票),d.photographs(照片)。4个选择中只有b.notes最符合题目意思,因为本句中的wallet(夹子,钱夹)是用来放钱(钞票)的,所以选b.词意思最贴切。
9.c
a.would 是wind 的过去式,意思是“缠绕,卷” b.rolled(卷,滚);c.wrapped(包裹);d.bound(绑,缚)。从词的搭配上来讲,只有c.wrapped 词意思最贴切,最适合这个句子,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题目意思,所以应该选c.10.b
本句需要选一个同前一句的did it contain意义相同的短语。
a.did it consist 不合乎语法,也不合乎题目意思,consist 后面应该有of,表示“由„„组成”;
c.did it include(它包括);
d.had it(它有),这3个选择都不够贴切,只有b.was there in it(里面有)最接近did it contain的含义,所以选b.11.d
a.money(钱),b.a coin(硬币),c.a cheque(支票)和d.a message(口头或书面的消息,口信,便条)这4个选择中只有d与前一句中的note(字条)意义相近,所以选d.12.b
第一课时
一、我能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là zhúqín jiànmò shēngmù lù()()()()
二、正确读音我会选。(用“√”标出)。入场券(quàn juàn)恬静(tián shé)汹涌(xōng xiōng)...
莱茵河(yīng yīn)霎时间(shà chà)弹琴(dàn tán)...
三、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5.浪涛跳跃不定。(改为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拟人句: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中带点的字、词。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的小路()的烛光()的月光()的大海()钢琴曲一()茅屋一()旧钢琴
四、照样子,写词语。
1.霎时间(表示时间短的)2.微波粼粼(ABCC式)
五、感情读文我能行。(将读句子的语气对应填入括号)A.充满同情,爱意,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D.体谅,安慰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2.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4.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六、词语选择我能行。
清秀透气清新
1.刚下过雨,空气()。2.他的字写得很()。
3.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可是眼睛失明了。
美妙奇妙
4.兄妹俩被()的琴声陶醉了。
5.由于世界的无限广泛性,存在着许多()的事情。
七、句子万花筒。1.扩句。
(1)钢琴声传出来。(2)海面上洒满了银光。2.贝多芬的钢琴曲太美。兄妹俩深深地陶醉了。(用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一阵风吹灭了蜡烛。(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 “被”字句:2.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二、课文精彩内容回顾。
本文课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并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而即兴创作出《》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
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又表现了他。
三、课文精彩段落赏析。
一阵风吧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沙,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解释下列词语。
水天相接:微波粼粼:波涛汹涌:2.哪些语句描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用“”下来。
3.皮鞋匠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时哪些奇丽的画面?
4.贝多芬弱的琴声中,海面由到,乐曲由。5.发挥想象填空。
1、注音,再完成填空
凝()音序()韵母()扩词()()蒸()第八笔()聚()部首()殖()部首()换部首(、、)
2、写近、反义词
光明()()温暖()()生存()()
3、句子练习
1、改写句式,句意不变。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太阳离地球太远了,()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4、读课文,把文章分成两段,写出相关的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空气中的“流浪汉”
1、注音,再完成填空
囱()部首()第五笔()烬()字义()昼()部首()字义()渣滓()词语()呛()字义()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2、写词语。
东西 东()西()东()西()南北 南()北()南()北()
3、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①灰尘很小。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
②天气很冷。③姚明个子很高。④汽车很多。
4、读读课文,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这篇课文主要想告诉我们:(1)灰尘是很微小的。()
(2)灰尘的坏处很多,但也还是很有用处的。()
(3)空气中到处都有灰尘,它虽然也有用处,但坏处更多,人类想了很多办法“管教”灰尘。()
白银仙境的悲哀
1、多音字组词
曾()()
()()
2、形近字组词
境()维()嚷()镜()唯()壤()
3、词语解释:
面目全非: 摇曳: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弥漫: 安逸:
4、近义词:
安逸()宁静()奇妙()拯救()
5、反义词
清澈()宁静()失望()※
6、模仿这段话的写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个地方。
有一个非常幽美的小镇,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清澈的小河,有五彩缤纷的野花,有欢乐的小鸟,空气格外清香。小镇上的人以打鱼狩猎为生,很少与外界交往,过着安逸、宁静的生活。与喧闹的城市相比,那里简直是人间仙境。
只有一个地球
1、注音,再完成填空
遨()换部首()痕()扩词()()裹()部首()渺()扩词()()
璨()共几笔()竭()换部首(、)璀()换部首()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遨游()慷慨()滥用()枯竭()
3、改写反问句
1、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4、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矿物资源()上帝恩赐的,()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 变化才形成的。
②我们()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会枯竭。
5、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微笑着承受一切
1、多音字组词
弹()()强()()
()()()()
()()
2、形近字组词
脊()询()吁()剧(瘠()绚()许()据(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敬佩()优秀()简单()反义词:坚强()美好()失去()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毅力
()的精神
()的微笑
()的勇气
()的不幸
()的动作
5、给词语和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痛:1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2 悲伤 ;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1.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2.队友们看着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桑兰,都失声痛苦起来。()3.队友们强忍悲痛告诉桑兰比赛的情况。()
6、联系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令__________感动。
2)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令___________感动。3)在桑兰做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令____________感动。
4)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令___________感动。※
7、照样子写句子
例: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但有谁知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枝白玫瑰
1、加点字注音
应酬()玫瑰()圣诞()数数().....好奇()兴奋()几乎()殡仪馆()....
2、理解词语
应酬: 预感: 生命垂危: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①他悲伤地说:“她已经跟上帝在一起了。我爸爸说,妈妈也要去了。“(提示语在中间)
②圣诞老人会把这件她一直特别想得到的圣诞礼物带给她的。(被字句)
4、读课文,根据时间转换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并用简单的语话概括段意。
鸟的天堂
1.多音字组词
泊()()数()()
()()()()禁()()涨()()
()()()()
2、形近字组词
暇()梢()泊()拨()瑕()捎()柏()拔()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纠正: 应接不暇: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陆续()展示()光明()的确()反义词:明亮()静寂()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榕树()的晚霞()的叫声()地颤动()地移动()地倾听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多的绿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美丽的南国的树。____________。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__________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鸣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鹿有情
1、加点字注音、并完成填空
旋儿()另一个读音()跛()蜷()字义()...搜()第十笔()扩词()()瘸()..陷()第九笔()扩词()()跃()字义().
2、把词语补充完整
跳得()叫得()跑得()唱得()气得()吃得()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3、词语积累
一跛一瘸 一()一()一()一()一()一()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词语理解
机警: 不约而同:
5、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在文中找出与“看”的意思相符合的词语。1)我们在森林里到处寻找马鹿。()2)狼前爪按地,眼睛对着马鹿的喉咙。()3)我们跑到老柞树下仔细地看。()4)马鹿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5)小马鹿靠着妈妈不停地向四周看着。()※
6、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1)马鹿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低沉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鹿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小学校本作业——四年级语文(上)
一、看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lǎo yīngjùn mǎsōng zhīchán chán()()()()
上面音节中,后鼻音音节有:,翘舌音音节有:第二课时
一、用上关联词,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1.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清风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二、正确读音我会选。(用“√”标出正确读音)
薄.雾(bó báo)血.管(xiě xuâ)满载.(zài zǎi)滋润.(rùn yùn)
三、用“”划去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1.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映 倒影),(反应 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2.对这片土地,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顾 照管)它。3.你们也能够(体味 体验 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四、好朋友,手拉手。(连线)1.一处A.河流 2.一片B.沙滩 3.一座C.耕地 4.一条D.山脉 5.滋润E.希望 6.满载F.心田
五、我是查字典小能手。
1.“眷”这个字,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我们应用,再查,下面哪个词中“眷”字的意思与“眷恋”中的“眷”字意思相同?在()内打“√”。
①眷顾②家眷③眷注④眷属
2.“眷”用音译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释有:①善良。②办好;弄好。③擅长。④好好地。请为下面加点的“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你们要善待我们的河水。()(2)他是一个心怀不善的人。()(3)这个将士英勇善战。()(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六、句子万花筒。
1.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经历和记忆。(缩句)2.流水声回荡着呼唤。(扩句)
3.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改为的反问句)
4.我们热爱土地。(改为双重否定句)
七、标点符号我会用。
1.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2.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
2.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 一切生命都需要空气。
3.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会灭亡。
二、理解下面的句子,并举例说明第1句话的含义。
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举例:
三、课文精彩内容回顾。
1.本文从结构上说,属于的结构,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地地上、、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文精彩段落赏析。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干渴,()我们的心田,()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1.把下列词语填写在文中恰当的位置。养育运载滋润解除
2.写出下面词语的的近义词。
亲切——()希望——()3.用“滋润”和“永流不息”造句。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一、我能按音序排列下列字。
睦
析
患
匪
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说下列惯用语的含义。
摔跟头:
红眼病: 戴高帽:
三、我会填。
写信的格式很重要。开头写(),要()写。称呼后面要加()正文()写,每段开头空()格,信末祝福语()写。最后写()和()。名字写在(),日期写在()。
四、课内阅读。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妈妈呀。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记住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这句名言吧 一个人()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孤独,没有同伴;()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分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你愿意试一试吗? 1.给上文空白处加上标点。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解析与探究
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的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3、分封制的益处:对于距离秦朝统治中心比较远的地区,分封皇子镇守便于控制。分封制的弊端:①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周天子不能控制,分封失去原来巩固统治的作用。②诸侯容易起异心,造成天下大乱。
郡县制的益处:实行郡县,官吏从朝廷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弊端: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便利于最高统治者的专制,为秦朝的暴政创造了条件。
自我评测
【英语课课练答案】推荐阅读:
海燕课课练01-24
沪教版数学课课练09-28
大学英语课课前演讲稿09-21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10-19
廉政党课课教案09-22
心理健康课课评06-11
三年级下册第十课课文10-30
英语口才怎么练10-24
初学者如何练英语口语09-24
高考英语单句改错分类专练学生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