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人教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共7篇)
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 ”和“吃相 ”的段落 , 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左顾右盼、引吭大叫、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空空如也、扬长而去、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对比学习相关段落 ,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 ,发现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指导采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 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句子。
课前准备:预习《白公鹅》这篇课文,学生课前完成复习单(附后 ),观察熟悉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顾“高傲”
(一)出示复习单,回顾检查上节课内容
(二)生根据复习单汇报,师生共同 评价
(三)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对比阅读导学,体悟步态“傲慢”和吃相的“架子十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鹅的“叫声”真高傲,丰子恺爷爷又是怎么写鹅的“步态”和“吃相”特点的呢? 你发现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快速浏览4~7自然段, 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浏览批注,汇报发现。
预设1:
生:我觉得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写鹅的高傲,让我们读了更形象生动。
(一)对比互读,发现“步态傲慢 ”的表达特点
1.理解“更”的表达作用
1出示句子:我会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2师:这两个“更”字都有什么作用呢? 你从哪里读出来鹅的“步态”比“叫声”更傲慢呢?
句1的“更”字是指“高傲”的三个方面体现,也指明了写作的顺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读出句2中“更”字的强调作用,把鹅的“厉声呵斥”“引吭大叫”与步态的“从容”与“傲然”“竟伸颈咬人”相对比,从而显得更傲慢。
3指导读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4按照句式说一说:抓“傲然”理解“步调从容”。
2. 组内自我阅读《白鹅 》和《白公鹅》描 写步态的 方法异同,填写表格。 (出示《白公鹅》第二自然段)。
学生根据表格,读相关句子,汇报谈发现。
(二)读悟“吃相”的“有趣、架子十足”, 想象画面,感悟对比写法
1.自读5~7自然段 ,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下来 , 在小组内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在组内交流交流。
2.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 选择你脑海中浮现的最有趣的画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2:
画面一:一日三餐
师:鹅吃饭的场面可相当讲究啊! 究竟是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可笑、有趣呢?
画面二:堂倌侍候
画面三:与狗争食
1读了第六自然段,你能说说画面里的狗是什么样吗?
根据“窥伺 ——偷食——静候 ——再偷食——扬 长而去——其他狗窥伺”复述画面。
2男女生对读描写“狗偷食”和“鹅生气”的句子。
画面四:责备主人
它是怎么责备主人的? 采访一下白鹅:你昂首大叫想说些什么呢?
(三)引导学生质疑,体会对比方法的妙用
明明是写鹅的吃相, 为什么又要重点写狗是怎么抢食的呢?
预设3:
1.生:我觉得丰爷爷用词非常准确 生动,他非常善于观察,把动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读起来很有趣,我还积累了好多四字词语呢!
2.生自由汇报积累的词语。
三、整体观照,体味反语的妙用
(一)引导画出总起句,整体回归,引发质疑
1.师 :你发现了这些词语的特点吗 ? 它们叫做贬义词 ,那你觉得丰子恺爷爷会讨厌这只鹅吗? 说说理由。
预设:我觉得虽然丰爷爷把鹅写得很高傲,架子十足,又很可笑,却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让人觉得丰爷爷很喜欢这只鹅。这只鹅是只雪白的大鸟,姿态一定很美,尽职又尽责,还经常被狗抢饭吃,真可怜!
2.师 :你能从哪里词句中读出他把白鹅当成了朋友 ?
预设:丰爷爷把它比作鹅老爷,对它很细心地照顾,还心甘情愿地侍候它,不是朋友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明贬实褒、正话反说的妙用
四、拓展练笔,写法迁移
(一)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师:妈妈称自己的宝贝“小淘气”,丰子恺爷爷称大白鹅为高傲的“鹅老爷”……看似批评实为喜爱,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动物呢? 也许它是个“可怜虫”,也许它是个“小霸王”,也许它是个“大吃货”,也许它是个“糊涂蛋”,也许它是个“臭美精”……请选择一两个,写出它的特点和你对它的喜爱。
(二)师生共享
2014年1月7日
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从总体上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2016年个人总结,范文中心,范文网在线
本学期,我从各要求,本班学生的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地,圆满地了教学任务。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写好教案。每一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的,并制作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对该课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上课技能,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性,师生交流,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虚心请教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征求老师的意见,学习的方法,多听老师的课,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的,并常常邀请老师来听课,征求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在作业过程的问题分类总结,透切的讲评,并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放矢。
五、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辅导,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后进生的成绩,解决的心结,让意识到学习的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
六、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起来,在知识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素质都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七、搞好期末总复习。本学期的复习,有的份量,内容较多,任务也繁重。本学期的复习先拟定了复习计划,了目的要求,了重难点及关键,拟定好了课时分配情况。然后计划复习,又灵活运用,对复习了的知识,又编了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力争人人,了一课一得,个个过关。
八、了的成绩。本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学科平均分为良,合格率了70%的好成绩。的是,高分生不多,优秀生源少。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真空的。与家长的,沟通。都有待以后改进。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一剑飘雪 收集整理 由于全册太多,所以这里只是节选了部分还因为图形和分数无法显示,如果需要编辑可下载WORD文档: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下载地址: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如不清楚如何下载可点击:下载方法演示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1、小 数 乘 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 :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p3 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 7、9题。P9 13题。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0.4 0.11 0.35 3 5 1.5 2.4× = = 1.2× =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a
第一单元
1、《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体裁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手法,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山雨》的作者是赵丽宏,体裁是一篇抒情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韵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郭枫,体裁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最后表达了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4、《索溪峪的“野”》运用想象和联想来表达独特感受,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第二单元
1、《詹天佑》本文结构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以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2、《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 的语段,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亲身母亲和祖**亲,对她们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趋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突出了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3、《彩色的翅膀》以小昆虫为线索,以“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4、《中华少年》作者是李少白,体裁是诗,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5、演讲稿一般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演讲稿具备三个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
6、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万里长城;世界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第三单元
1、《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赞颂了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2、《别饿坏了那匹马》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
3、《唯一的听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赞扬了老教授 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4、《用心灵去倾听》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5、《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根鸟》作者是中国作家曹文轩,《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小海蒂》作者是瑞士作家斯比丽。第四单元
1、“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用词严谨、表达生动。作者科学地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鹿和狼的故事》课文先叙述具体事例: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再分析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作者西雅图,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属于总分总的结构、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留恋和眷恋,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4、《青山不老》统领全篇的中心句是“青山是不会老的”。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采用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第五单元
1、资料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少年闰土》作者鲁迅,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帮助车夫;关心女佣。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4、《一面》作者是阿累,6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毁灭》是苏联作家法捷列夫写的长篇小说。《铁流》是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写的长篇小说。
5、《有的人》作者臧克家,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本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第六单元
1、我国是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春夜喜雨》是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作者宋朝的辛弃疾;《天净沙•秋》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作者是元朝的白朴。《太阳的话》和《白桦》体裁现代诗,作者分别是艾青、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2、“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璨的明珠。第七单元
1、《老人与海鸥》作者邓启耀。通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和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2、《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俄罗斯的斯克列比茨基所写,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通过具体事例,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
4、《金色的脚印》作者是日本作家椋鸠十。课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也以正太郎与狐狸一家日益亲近的情感及行为变化为暗线,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好!
5、课外书屋:擅长写动物文学的作家及作品有: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赤鸟》等。第八单元
1、相传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人,《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们用“伯牙绝弦”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
2、《月光曲》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把《月光曲》的意境表达出来,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月光曲》即《月光奏鸣曲》或《月光》,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所创。贝多芬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他创作的作品被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3、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
4、《我的舞台》作者吴霜,体裁回忆录,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5、“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故事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学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 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 ★《詹天佑》
3、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4、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怀念母亲》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亲。
3、重点问题(1)“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 ★《穷人》
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3、重点问题: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 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4、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6、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唯一的听众》
1、作者:落雪
3、重点问题: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4、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5、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7、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个地球》
5、写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 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数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作者:西雅图
3、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4、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5、写作方法:文体(演讲稿);文章结构总分总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重点问题
(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
(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5、写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6、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作者:周晔。
3、重点问题(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义
答: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6、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第六单元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七)第七单元重点课文:《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老人与海鸥》
4、中心思想: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5、写作方法:描写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种: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写-衣着);(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外貌描写-神态);(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语言描写);(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动作描写)
7、文章情节: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
★《最后一头战象》
1、作者:沈石溪,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
3、重点问题:文章依次继续了嘎羧那几件事情?
答:记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情节。
(八)第八单元重点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
★《伯牙绝弦》
1、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标题含义:绝:斩断 伯牙绝弦:俞伯牙斩断琴弦
3、重点问题: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译: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弹奏音乐来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翻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月光曲》
1、资料袋: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 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2、标题含义:《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鸣曲》《月光》。贝多芬弹奏了两支钢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答:弹第一曲因为贝多芬被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弹第二曲因为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6、人物评价:从本课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有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善良、同情穷人)的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组
读读写写:阿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读读记记:
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恶作剧、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第二组
读读写写: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
读读记记: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春节 热烈 刚劲 领略 复苏 先驱 迷恋 装点 惊叹 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
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 金)
第三组
读读写写:舒适 搁板 勉强 抱怨 倾听 掀起 魁梧 撕破 倒霉 严肃 忧虑 神圣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湿淋淋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
读读记记: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竭力 泰然 强制 茫然 劝阻 焦黄 着迷 耐心 修理 如愿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
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老 子》 民无信不立。《论 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 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 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第四组
读读写写: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
读读记记:葬礼 主持 语调 悲剧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
日积月累: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第五组
读读写写:厨房 刺猬 畜生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读读记记: 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面孔 轻视 陡然 艰苦 软绵绵 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
日积月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 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 乡》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第六组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第七组
读读写写: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吉祥 企盼 急速 日寇 华贵 英武 气概 伤感 苍茫 石碑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读读记记:储备 干脆 失踪 闲逛 镌刻 缘故 黯淡 消瘦 知觉 空落落 光秃秃 冷清清 直勾勾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日积月累: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第八组
读读写写:谱写 幽静 蜡烛 失明 纯属 陌生 清幽 琴键 陶醉 苏醒 飞奔 记录 莱因河 霎时间 微波粼粼
读读记记:探访 交涉 风采 赴约 淡雅 捉摸 衬托 幻觉 深远 降生 模仿 身段 造就 抗议 风度 炼就 毅力 有朝一日 大洋彼岸 不解之缘 暗无天日 眼冒金星一反常态 为所欲为 暑去寒来 不在话下 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分析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分析 来源:网络 -07-20 09:00:50 [标签:五年级 教案 语文]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本单元一共有五篇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与魅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品味。同时通过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了解著名作家。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预习中,扫清字词障碍,渗透基础知识。 读音:生字“糙、攒”是平舌音,“亵、邂”读音相同。 字形:“临”的右下中间部分是一竖;“邃”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下部分的笔顺要注意。“腻”有半部分“斜钩”上不能有一“撇”;“翼”上面的“羽”没有“钩”;“堪”最后一笔是“└”;“缘”右上部分先写“└”,再写“┐”;“矜”形声字,右边是“今”,不是“令”。 词义:懊悔、赏心悦目、囫囵吞枣、深邃、细腻、小心翼翼、焕然一新、破烂不堪、脱口而出、油然起敬、邂逅、熙熙攘攘、矜持、门可罗雀、开卷有益、倾囊相助、回心转意等。 二、教学简析 《读书再读书》、《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斯塔笛的藏书》和《书的性格》四篇文章同一主题――人们对书的热爱,但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记叙方法来写,语言表达各具特色。 《读书再读书》语言表达很有特色,以一个捡来的石头变宝石的民间故事,引出读书予人带来的种种好处。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写作方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边读边思,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时结合“阅读新体验”中的问题,由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谈谈为什么要在故事开头讲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商人捡石头故事便于读者了解读书的益处。形象地把读书比喻成捡石头,把读书获得的益处比作宝石。 2、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课文3、4小节,让学生思考,商人为什么而后悔?读者为什么后悔?两者的后悔有什么内容上的联系呢? 3、在了解了两者的关系后,进一步了解故事中“石头变成宝石”又是怎么回事。课文的第5~11小节,作者从人们爱读书的原因中总结出5种读书的 好处,这好处犹如宝石给人带来知识财富,在学习过程中结合“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三题进行教学。第一题中的“偷”字可理解为“学”,装在自己的脑子里,可理 解把别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多好”了。第三题中“丰富的人生”就是通过读书,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书中的古今中外的人物 一起品味多姿多彩的人生。 整篇课文的学习以故事为线索,找出故事与读书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捕捉一个个小而精巧的镜头:式样不同的发型,材质不同的鞋子,样子不同的眼睛和手,说明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对知识的渴求是相同的。 1、本文不是叙事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难以引人入胜,然而却是一篇很好的学习写作的例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图书馆里的一 个个读书镜头。作者采用了最常用的“总――分――总”的写作方式,第一、三段概括写,第二段具体写,并且突出看书时不同人物神情姿态,刻画得细致入微。 文中作者通过式样不同的发型,材质不同的鞋,样子不同的眼睛和手的描写,介绍了到图书馆中来的读者又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教学 中,教师从整体入手,作者写了哪些小镜头,教师先抓住第二、三节中发型和头发颜色的描写让学生想像读者的身份。例: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争先 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有留披肩发的(女青年),有剃平头的(运动员),有梳分头的(离休干部),有黑发的(年轻人),有白发的(老人)……文中有四处类似 这样的描写,老师可根据自己上课的需求让学生想像,不必每处都展开,想像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想像合理就可以。这四处描写先写发型和鞋子,再写眼睛和 手,这也是与文章的内容有关,在图书馆大门打开时,作者重点写了人的发型和鞋,在进入图书馆后,写人们找书时写不同的眼睛,写人们借到书后又写了不同的 手。这些不同的描写富有变化,一个个镜头就像电视中的大特写,反映的是各种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渴求。 2、第五小节中描写的镜头是本文的重点。它不仅介绍了各种不同的人,还写了这些人看书时的神态和动作,教师可通过引读的方法先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各种不同人看书时的状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最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人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讨论以后,让学生再回到前文,出示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二题,说说这两句话中带点字是否有矛盾,学生自然能体会句子中的描写并不矛盾,这正反映了人们如饥似渴学习的精神面貌。 通过以上讨论,完成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一题,来读读作者为什么偏爱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以及给自己的启示,学生就有话可说。 《斯塔笛的藏书》写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对藏书的热爱,简介了斯塔笛的藏书方法,也写出了爱书者受人尊敬。 1 教学时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藏书就是指图书馆或私人收藏的图书。也可请家里藏书的同学谈谈家里藏有哪些书,对藏书有些什么了解?然后进入课文学习。 2 在学习课文中,教师以引导学生按学习小建议进行自学为主,初读课文了解斯塔笛是如何藏书的,把介绍斯塔笛藏书方法的词句划下来。文章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分类排列,另一种是编写目录。然后组织同学讨论对哪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可以深入地了解。文章对两种藏书方法没作具体的介绍,课前老师可让学生上网了 解一些藏书的`知识,也可让会藏书的学生介绍具体如何编写藏书目录,如何分类等方法。除了文中介绍的两种藏书方法外,藏书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如:起笔 名、刻印章、做藏书票等等,教师可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学生开始藏书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3 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如何藏书,还要让学生懂得要珍爱每一本书。文中有许多句子体现斯塔笛把书当作珍玩一样爱护,如:他不富有,买不起多少 书,可他小心地珍藏着学过的所有 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它们全都花在书店里。……句子中带点字说明了斯塔笛珍爱书籍 的行为。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书的性格》告诉我们不同性格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体会到藏书读书的各种乐趣。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质疑问 难。教学重点放在第2---9小节,第2节是总起句。第3―5节介绍了三种性格不同的书。第6---9节又介绍了四种不同性格的书,但在表达上与第 3---5节有所不同,文中没有用直接的词语概括书的性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第3---5节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只要做到言之有 物,言之有理就行。引导学生体验藏书、读书的乐趣,做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古文二则》为文言文,有两则。《读书有三到》,这则古文主要让学生知道读书有三到,特别要专心,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 会本领的道理。《论语?学而篇》,这则古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教学上要 指导学生理解两则古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后,逐步对照,找找异同。在此基础上,理清句子间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 三、营造读书的氛围 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隽永,适合诵读、背诵,教学时,可以以诵读为主,而且,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把读书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抓紧课堂教学时间,对好的语段熟读成诵。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与魅力。 四、读写结合 本单元写作目的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读书再读 书》第5~10小节用总起分述的方法阐明读书的益处,让学生不断积累这些表达方式,模仿这些写法练一练。可以用“读书使我 们 ”的句式,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好读书”的理由,再用“总起分述”的方法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下来。;《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对人物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与 描写,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篇:“ 处的读书人”短文,要求学生观察要细致,描写要具体,学着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刻画。从而让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把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书的性格》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书作一枚漂亮的“性格书签”,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写下他的性格。 五、积累和运用 本单元课文以“与书为友,走近名家”为主题,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读书的乐趣及创作的甘甜。如学习《斯塔笛的藏书》,让学生开展藏 书活动,在藏书中懂得如何珍爱书籍,体会藏书的乐趣。也可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搜集藏书票、藏书楼、居家藏书知信息和资料,拓 展对相关主题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搜集古今中外的读书名言,让学生直接与睿智者对话,明晰读书的意义,同时加深积累。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1课,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请你尝试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三、了解布局,感受宏伟
◆前面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指读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明确:“月”是指圆明三园,“星”是指那些小园.)◆电脑课件演示圆明园的布局.(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看图,结合图片的内容,你能再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吗? ◆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说一说.四、了解景观,感受宏伟
◆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
◆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想再看看这个园林吗?(看图片.)◆再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国自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两千多年.从收藏时问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本课生字新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勿忘国耻,激发情感
◆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了,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a.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b.当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呢? ◆请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侵略者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了圆明园?用书上的词语简要地概括.(从“掠”“毁”“烧”“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中,看出侵略者的野蛮、贪婪.)◆面对强盗,皇帝只顾自己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地呻吟.让我们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播放录像后出示:这把火烧毁了„„
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学生板书自己的感受,可能会写出这些内容:
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园林艺术的精华
游圆明园的梦想
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中国人心中的天堂
◆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科技落后,实在让人气愤.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而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请大家齐读第一段.三、引发共鸣.提升情感
◆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自己读一读,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 中华!”
师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课内积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再读一读,争取背诵下来.五、课外拓展
◆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还可以到网上发表.(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教后反思:
这节课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如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这个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概念。为了让学生有个具体的感知,我把圆明园的大小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大小作比较。另外,如请他们换算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半分钟,给他们心灵的震撼。
这节课中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刻骨铭心的国耻。做句式练习“大火将化
为灰烬,大火将为灰烬”,在学生说出大火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为了灰烬,大火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灰烬时,学生看到的仅仅是表面层次上的毁灭,我应该还要再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饱含的深意:大火还将中华民族的尊严化为了灰烬。
这节课中我做得不够的地方是没让学生更多地与文本接触,学生读得不够多。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22、狼牙山五壮士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3.积累重点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2.准备电视资料及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头脑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老师板书:壮士)◆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狼牙山,走近五位英勇的壮士.(补充板书:狼牙山五壮士)初读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读文时可以圈画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再次读课文,并把语句读通顺,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小组活动
幻灯出示交流内容.◆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新词.(提醒学生在互读时把语句读通顺.)◆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想想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接受任务——(引敌上山)——(选择绝路)——(英勇歼敌)——跳下悬崖(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明确重点.)
第二课时
一、熟读思考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括号标出来.◆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二、交流感悟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a.“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一句话描写出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班长带领战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绝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那一块又一块石头接连不断地向敌人狠狠砸去,表现了五位战士顽强不屈、毫不畏惧的精神.)d.“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感人至深的场面,充分显示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三、情感升华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请看录像.(播放影视资料五壮士跳崖的一幕.)◆司学们,读了课文,看了画面,现在你们对“壮士”一词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五名战士不仅仅是战斗勇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敢与豪迈表现在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请同学们带着此时的理解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1◆自然段.四、感情背诵
让我们把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壮烈的举动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吧,练习背诵第7~10自然段.五、词语积累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积累一些有关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最多.教后反思: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在教学中,凭借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抓住句中重点词语去训练学生的朗读,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当然,训练学生朗读,增强学生语感的方法还有很多,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23、难忘的一课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部分.◆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五、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教后反思:
虽然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学生体会到了台湾师生以及作者那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也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 教学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体,即:既有语文知识的生成,学习技能的掌握,又有情感的体验和升华,实现了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融合。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学生在感悟中所说的:台湾人民日日夜夜思念着祖国,虽然相隔很远,但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孩子们的心是真挚的,感人的话语像清泉一样涓涓流淌着。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遗憾之处,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整堂课几乎全部是在按教师的预设走下来,没有促进学生的有效性生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
2、上课的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24、最后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 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二、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三、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六、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教后反思: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学习目标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准备 整理本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第一、二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把一幕幕鲜活的、触动人心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
二、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三、读悟写作方法
转自由读例文《圆明园的毁灭》,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课外资料? ◆小组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使学生体会到,写读后感要先写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写自己对文章中一两方面内容的感受,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思想表达.)
四、自由写作
请同学们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越评议修改
◆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在小组内互读,小组推出两篇习作在全班展示.五、全班评议,提出修改意见.◆结合评议,自己修改作文.第三课时 交流平台 口语交际
一、图像导入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激发学生的演讲热情.)提出要求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演讲比赛,你们能说说演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吗? ◆是的,演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围绕一个主题
◆抓准几个方面
◆列举有力事例
◆组织通顺语言
◆表达有声有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展开一场演讲比赛好吗?
二、自主准备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想一想你对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 ◆你认为要振兴中华应从哪做起?列一个简单提纲.自己先试着说一说.组内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试讲,并提出改善意见.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参加班组比赛.三、演讲比赛
全班评选演讲优胜队.第四课时 词语盘点 日积月累 展示台
四、词语盘点
◆学生自读.◆出示投影,看拼音写词语.◆同桌互查.◆自选三个成语造句,写在练习本上.五、日积月累
◆小组内互读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选几个说句子.六、展示台
【海浪(人教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推荐阅读: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01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体育《丢手绢》教学设计06-21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11-18
阳光·沙滩·海浪六年级作文06-21
课文 16* 母鸡|人教课标教材07-16
阳光沙滩和海浪作文07-23
一节生动有趣的外教课日记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