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精选8篇)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篇1

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群众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他多次强调年轻干部要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应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党的事业成败,关系着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强弱,也是对每一个干部执政水平、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提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树立群众观念,强化公仆意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毛泽东指出,看一个人是不是共产党人,就看他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做事。一要坚持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能否树立群众观点,能否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是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问题,而且是政治立场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应该成为干部的座右铭。二要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倾听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实现群众满意。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凡是无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坚决不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严肃查处。要把广大群众是否受益作为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努力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二)始终心系群众,拉近和群众距离。

一是要有真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我们每一个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要有热心。热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动力。作为一线基层干部要对事关民生的事,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要放在心上,对群众愿望要上心,对群众生活要关心,对群众疾苦要动心,决不能冷眼观之,冷漠处之,多一点真情就会少一些矛盾。三是要有耐心。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要细心听取,耐心解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敷衍塞责,尤其不能对群众动粗。四是要有平常心。要换位思考,要站到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能用有色眼睛看待群众,特别是对待来访群众,要以一颗平常心待人处事,要有亲和力,要以处朋友、交心的方式来对待群众。五是要有诚心。“心诚则灵”,要多为老百姓办些惠及民生的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我们是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群众承诺的事要认真落实。

(三)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一是要戒浮。干工作不能浮在表面上,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要不得的,要沉下去,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唯有此才能掌握情况,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戒躁。做农村工作急不得、躁不得,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农民朋友,要心平气和、理性地面对群众,多讲道理、多沟通。在处理问题时,要依法依据,合情、合理、合法。三是要戒贪。要清正廉洁,勤政廉政,切不可为政不廉,为了蝇头小利,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败坏党风党纪,影响干群关系。四是要戒蛮。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不充分听取民生民意,盲目决策,只能事如愿违,劳民伤财。不可粗暴蛮干,要依法行政,注重程序,务求实效。五是要戒虚。崇尚实干,多些做功,少些唱功;多些务实,少些务虚。唯有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一心贴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老百姓谋发展的创造性迸发出来,我们的工作才能无往不胜,我们的事业就能如马克思所言“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三)强化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幸福感。

群众工作从本质上看,就是做人的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要强化党性意识。党员干部要增强党性,非党干部也要增强党的意识、党的观念,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重,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监督,在群众面前站得直、坐得端、行得正。二要强化全局意识。群众工作就像一盘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做好各项工作时,必须把全局利益、群众利益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这不仅是职责与义务,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三要强化责任意识。事业心、责任心无论对党性,还是对老百姓负责的角度,都是第一位的,能不能干好工作取决于有没有责任心。有责任心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干好事,这是确立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最大基点。四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各项工作,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学会用新眼光看待新情况,用新观念思考新问题,用新办法解决新矛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措施,创造性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没有创新意识去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就等于瞎子过河。五要强化法制意识。当前,农村政策法规等信息透明度较高,群众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所以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村,把坚持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统一起来。否则,就会给工作造成被动,引发矛盾,留下隐患,影响稳定。

(四)创新工作理念,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在需要增强的八种本领中,第六种本领就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一是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要提高自身运用政策的水平,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运筹帷幄,争取主动。同时,提高政策的执行力,严格按政策办事。二要着力提高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必须抓住加快发展要务不放松,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善于抢抓机遇,用新思路新办法来加快发展。三要着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爱民亲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要充分发挥在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需要、最现实的事入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搞好服务。四要着力提高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的能力。作为干部,心里时时装着一杆秤,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公正处理,并把所有的事务、所有的决策都公开,让群众知道、让群众参与,坚决杜绝搞形式主义。五要着力提高带好队伍、团结进取的能力。团结不但出智慧、出胆量、团结还出抵御风险的能力,团结出感情,团结出战斗力。必须树立团队意识,积极争取其他同志的支持配合,并坚持民主集中制,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各级要真正从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干部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实实在在的关心爱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辛苦得快乐,工作得光荣,提升素质、安心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篇2

关键词: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网络,舆情监控

1 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和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 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占据极为特殊的地位,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指出, “党的全部执政活动, 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 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 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 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在2014年7月份公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2]。网络的迅猛发展及人群普及, 让党的群众工作必然呈现出鲜明的网络时代特征:

1.1 群众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及欲望大大提升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与互动表达的自由性, 给予网民传统媒体时代所没有的更为畅通的表达权利;网络信息传播的低门槛, 则极大的拓宽了群众表达意见、观点和看法的渠道。而两方面因素的叠加, 在一定程度上, 更加激发了广大群众通过越来越便捷的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信息、畅谈看法、反映问题。

1.2 党群交流的平台增多、方式多元、互动性增强

在传统的党群工作中, 以会议或走访座谈为载体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或者通过传统媒体报道以及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单向传播形式进行的交流, 或者群众信访等互动面狭窄的交流是主要形式。网络的出现, 除了有网络新闻发布这一形式类似但在互动性、公开性上大为提高的党群交流方式外, 党政单位的电子邮箱、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交流平台, 让党群交流更快速互动、公开可见且成效显著。

1.3 舆论的主战场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前网络时代, 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占主导的主流舆论场一直是舆论工作的重心所在。到了网络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时代, 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积极利用新兴传播模式, 主动发布传递海量信息, 6亿多网民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上对民生、政府管理、反腐败、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踊跃发表意见、发布信息, 网络舆情空前活跃, 让网络成为了舆论的主战场。

2 党的群众工作网络时代的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逐步普及, 网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在给党群工作带来新途径与高效率的同时, 也给新时期的党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1 互联网身份虚拟化, 增加了群众教育和引导工作的难度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 网民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会形成各自的舆论领袖。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 这些网络上舆论领袖的身份是虚拟的, 且在号召力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在管控上具有更大的难度, 给新时期群众的引导工作增添了难度。在新浪微博上, 网络大V成为新时代的舆论领袖, 一件新的网络事件发生后, 他们迅速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左右着舆论的导向。

2.2 大量负面舆论涌入网络, 疏离党和群众的关系

互联网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 人人平等。而在现实生活中, 官民的不平等容易造成部分群众在网络上形成仇官心理, 这使得负面舆论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范围远远大于正面消息。负面舆情所滋生的言论更容易博得认同感, 互联网上大量充斥着对于党群工作不利的贪污腐败的消息。如果负面舆情被无限传播, 必将损坏党的形象和名誉, 危害政府的公信力, 疏离党和群众的关系。

2.3 网民盲目从众, 引发社会恐慌, 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

互联网是一个即时大范围传播的平台, 任何一个互联网终端都可以在网上随意发布消息, 造成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大量的虚假片面的信息直接暴露在群众面前。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现象在网上遍地都是, 而一般的群众普遍具有从众的心理, 很少人会去质疑这些消息的真假, 在传播消息时不负责任的行为极易造成部分群众误解, 引发群体效应, 进而导致社会恐慌, 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给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

2.4 负面事件的网络放大效应损害干群信任基石, “塔西佗陷阱”现象频发

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不乏负面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时常发生, 借助网络的快速传播与网民参与表达的自由, 这些事件往往能快速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从2012年杨达才事故现场微笑照片, 到2013年王德学身穿军大衣的“当场落泪”, 以致出现了在2013年河南5名官员车祸身亡新闻传播中, 面对官员的罹难, 网易新闻此条报道竟然获得上万名网友的“高兴”和“感动”, 以及网友跟帖评论中几乎千篇一律的叫好、庆祝。

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定律之一, “塔西佗陷阱”指的是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 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 做好事还是坏事, 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 “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巨大变迁成为了党的群众工作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舆论事件频发引发的民众表达权的高涨, 信息或真相传达不畅导致的民众知情权的淤塞, 部分官员在处理此类公共、突发或群体事件时的方式不当、言语欠妥等职业素养不高行为触动的民众监督权的爆发, 都会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这一党的群众工作中最基石的因素产生重大伤害, 以至于“塔西佗陷阱”现象显现。因此, 快速及时、合理科学的应对网络民意, 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是网络背景下党群工作中的一个新的挑战。

3 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探究

习近平2011年1月5日同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 曾讲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创新工作方法, 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 转变传统观念, 革新工作方法, 充分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利益问题。

3.1 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监控与应对工作

在社会转型和网络舆论发达并存的当下时期, 公共事件具有难以预测、牵涉利益多、容易引发连锁事件等特征, 网络媒体凭借其及时迅速、匿名、去中心控制等传播特征, 两者结合后在网络平台上非常容易形成广泛舆论。网络舆情即是这种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 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在数量、规模上的集结, 便成为网络舆论, 在网络舆论场中, 成为有影响力的声音。

对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是网络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群众的观点、意见和诉求, 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意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互联网上出现的舆情, 妥善处理好网民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 并通过专门的渠道和平台了解网络民意动向, 对之实施科学的分析与应对。

首先, 要积极拓宽民意收集渠道, 关注网络舆情汇聚的各类传统网络平台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微博、社区等自媒体工具收集民情民意。对于群众的疑问, 做到及时答复与反馈, 对于群众的合理意见和诉求, 要落实到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第二, 重视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分析、处置、引导工作, 建立并完善一整套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使网络舆情调研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网络舆情经采集、归类后, 由专业舆情工作者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对众多的舆情信息进行甄别、筛选, 去伪存真, 深入发掘舆情信息的内容和价值, 分别对之进行分析或预警, 为决策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三, 通过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媒介素养, 提升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党员干部及政府部门现身网络, 在网络舆情中占据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形成官民、党群互动的良性风气, 避免出现“通信工具先进了, 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的情况[4];同时,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负面舆情, 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处理, 掌握舆论发展的主导权。在处理方式上, 尽量避免单一, 摒弃一味“删、封、堵”的粗暴做法, 科学分析问题, 耐心引导群众。如果还是按照老办法以“堵”为主, 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第四, 利用社会舆论多元平台, 积极转化与管控舆情。当网络舆情产生聚集时, 就会向网络舆论转化, 对舆情的管控就是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未集结状态的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疏导、化解实现, 对于已经形成网络舆论的事件, 则可以通过政府应对与传统媒体、媒体网站的互相配合, 营造积极的媒体舆论场, 使之朝着良性舆论的方向转换。

3.2 健全党群交流渠道, 积极拓展线上交流新空间

在传统的党群工作中, 信访、基层走访等都是属于现实生活的工作方式, 这些工作方式针对性强, 但是影响范围小、信息严重滞后。因此,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础上, 进行工作方法的革新, 更高效地开展党群工作, 拓宽线上交流渠道便是有效途径。

互联网线上交流是一个广阔的新空间, 通过开通政务网站、公布互动邮箱、设立政务微博等积极拓宽网上交流渠道, 群众可以第一时间从网上了解到国家的政策方针, 党员干部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互动收集到群众的需求和问题。通过线上交流, 可以增强党和群众的交流, 拉近党群距离, 增进党群关系。

3.3“双线”联动, 努力将社情民意落到实处

网络给党群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网络只是一个工具, 并不能真正为人民办实事。为了避免出现“线上作秀”的现象, 防止党群工作流于形式, 广大党员干部要针对线上收集到的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线下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落到实处, 实现线上、线下“双线”互动, 形成高效、民主、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 促进党群工作朝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积极配合的常态化发展。群众的利益诉求解决了, 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度也就上升了, 党群工作才能可持续开展。

3.4 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 重塑主流舆论场的权威性

要想扭转主流舆论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沦为沉默的孤岛的现状, 党和政府一定要加强主流新闻网站的建设, 建立公开透明及时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 让主流媒体传递报道的事实真相比网络流言走得更快, 及时占据舆论制高点, 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 重塑主流舆论场的信息源权威。

3.5 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机制, 促进党群工作长期有效进行

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开放式呈现及评价效果体系, 建立开放性的党群工作责任评估制度, 定期开展群众调查,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将网络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促进党群工作长期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并讲话[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24/c_121118035.htm.2011-02-24.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chinagate.cn/reports/2014-07/23/content_33031944_4.2014-07-21.

[3]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1/06/c_12949978.htm.2011-01-06.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篇3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社区紫荆居民区地处黄浦区西南角,由紫荆新苑、鲁班公寓、卢湾城市花园三个商品房小区组成,大部分房屋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后,属中心城区较为典型的大众化新型封闭式住宅小区,现有居民4500余人,其中党员600余人。新型商品房小区居民素质高、要求高、民主意识高的“三高”特点,为紫荆居民区的自治实践积淀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紫荆居民区群众自治在党总支领导下,努力探索新路径,取得明显效果。

一、理顺群众自治组织关系是党组织有效引领群众自治的关键

近年来,居民区的群众自治组织除了居委会和业委会外,还增加了居民区自治家园理事会这一新的群众自治组织形式。在紫荆居民区,这一组织形式称为“三会苑自治理事会”,这里的“三会”是指“决策听证会”、“监督评议会”、“矛盾协调会”。

(一)从法理上搞清不同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居委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而产生的群众自治组织。业委会依据的是有关行政管理条例而产生的业主自治组织,它的主管部门是房地局。居民区自治家园是上海地区正在探索的一种群众自治形式,它依据的是反映群众意愿的自治章程,没有特定的主管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不是群众自治组织,而是受聘于业委会的企业,遵循的是市场规则。由此可见,在各种群众自治组织中,居委会具有牵头协调职能,这种职能是法律赋予的,其它群众自治组织,包括物业服务都要服从这种制度安排。

(二)从承担任务上划清不同自治组织之间的界限。按照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居委会的任务主要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业委会的任务则体现在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物业的合理、安全使用。自治家园的任务是根据居民区群众的需要因事而定,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大多数体现为组织志愿者和群众团队活动。

(三)明确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引领不等于具体管理。社区(街道)党工委要求紫荆居民区党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上引领而不是具体的业务管理,不能包办替代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事项。从紫荆居民区党支部领导签字开展自治实践情况来看,这种引领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参与自治的骨干作用。目前,党员在居委会中的比例是50%,在业委会的比例是75%,在自治理事会的比例是26.7%。二是协调群众自治组织关系。自治组织之间有时难免产生摩擦,这时支部书记的任务就是按照自治组织所担负的不同任务进行协调,帮助大家分清职责,加强合作,及时化解分歧。三是本着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居委会加强对业委会、自治理事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保证这些组织遵纪守法。四是加强党组织和党员自身建设,起到居民区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要求党员在创建文明城区中发挥作用,号召大家要做的,党员带头做,号召大家不做的,党员带头不做。

二、紫荆居民区创新群众自治的实践特点

“三会苑”是紫荆居民区深化群众自治的新形式,它的主要功效在于把居委会和业委会交叉部分的事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三会”制度,实现协商、协作、协调的多方治理。

(一)创新居民自治组织形式。三会苑的自治结构是三个“联动”,就是党社联动、街居联动、居内联动。特点是参与对象广泛,党的引领作用明显,协调功能增强。一是党社联动。随着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变,社区所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社区基层党组织担负的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任务越来越重,居民区党组织不可能像计划体制下包揽一切行政、社会事务,必须改进党在社区的领导和活动方式。紫荆居民区党组织通过领导构建新型的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实现党社联动,推动社区党建与群众自治同步发展、协调共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实现党的核心力、社区自治力、社会参与力在群众自治上的有机融合。

二是街居联动。要想实现社区服务与居民需要的“无缝对接”,就需要切实发挥居民自治的主体作用。在社区共治平台上,紫荆“三会苑”居民自治组织通过与社区各社会组织、驻区单位、行政单位形成有效互动,实现与街道各社会组织功能对接。如理事会所属的七个工作委员会分别与街道20余个社会组织对接,60余个项目达成承接、合作,为开展社区自治引入更丰富的资源,居民自治的功能性平台得到进一步拓展,实现居民自治与街道社会组织以及居民区群众团队的有机结合。

三是居内联动。在居民区自治平台上,紫荆三会苑居民自治框架可以实现与社区居民、自发性群团组织、业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形成有效内部互动,有效组织本小区居民对本社区事务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通过倡导和组织社区自治活动,培育和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创新和完善社区自治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二)创新自治活动方式。紫荆居民区依托社区(街道)资源,部门联动、上下分工、干群互动、社会协同,以街道创立的“三站式”直通车问题解决机制为载体,创新自治活动方式。 一是责任区层面以“短、平、快”方式促进社区矛盾就地化解。以250户家庭为单位,将居民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依托组团力量,开展自助互助服务或利用团队资源,将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责任区“短、平、快”地加以解决。“短”,即短距离、面对面,直接了解回应诉求。通过建立零距离走访机制和面对面反馈机制,将走访了解的问题、要求和困难及时反映解决。“平”,即平民化、邻里商,推动群众民主自治。通过弄堂议事会和民情议事日等形式,开展交流互动,解决问题。“快”,即快回应、巧化解,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诉求快速回应、政策快速传递的工作流程。

二是居民区层面以“三会一代理一公约”促进基层民主自治。“三会”即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和监督评议会;“一代理”即由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群团组织等出面代理,帮助群众反映正当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一公约”即运用居民公约等居民自治自律形式,培养社区共同意识。居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结或答复居民诉求,不能办理的填写《群众诉求转接单》并上报街道。

三是对接社区共治平台。依托街道现场办公会,将领导包干社区事务综合调处会,诉求转接制、民生实事提议会,民生实事项目征询契约、矛盾排查分析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群众促和谐议事会等形式有机整合起来,及时向上反映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发生的群众利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创新党组织保障机制。要使居民区群众自治有序、有力、有效,关键是党组织要善于整合思想、政治、组织资源,为群众自治提供切实保障。

第一,创新动员机制。一是党内“三先”。党总支坚持“大事让党员先知、难事让党员先议、实事让党员先行”,从而使居民区资讯传递让“总支第一时间掌握、党员第一时间知晓,即时讨论消化,议出贯彻道道,党内底子打牢,再做群众工作”。二是主题教育。党总支注重发挥居民区在职党员、退居二线或者刚退休的党员干部、基层活动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对参与社区自治活动的思想认识。

第二,创新参与机制。紫荆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出思路,引领居民区党员群众参与自治。支持和引导党员形成“五进入”自治参与机制(即进入居民委员会担任兼职委员,进入业委会担任委员,进入社区党员代表议事会,进入区域性、公益性、服务性志愿者团队,进入群众文化团队和网络组织、网络论坛,成为自治骨干力量),构建“支部领导团队、党员运作团队、团队凝聚群众”的团队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团队在社区中的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

第三,创新支撑机制。基层自治的主体在社区群众,但离不开外部的支持和帮助。紫荆居民区党总支认真落实街道推行的“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议”和“基层队伍建设”的“4+1”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方法,积极发挥区域化大党建的支撑作用。居民区党组织通过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席会议,搭建区域化党建有效平台;健全区域化党建“三会”制度、社区单位双向服务机制,加强区域内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健全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的积极作用。逐步探索形成街道与居民区垂直运作、在编党员与不在编党员协同运作、党内服务与党外服务交叉运作相结合的机制,从而形成既各有侧重,又统一协调的群众自治支撑机制。

三、紫荆居民区创新群众自治的理性思考

紫荆居民区的群众自治,虽然进展比较顺利,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也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例如,自治组织之间的融合问题,群众参与的能力问题,自治的规范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基层党组织综合考虑,从制度上加以改进。

(一)把党组织的引领与群众自愿参与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根本在于两条,一是党建引领,以契合社会领域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来推进居民自治;二是多元主体自觉自愿参与,要进一步激活社会,让群众和群众组织真正成为自治的主体。紫荆居民区依托社区党建平台推进群众自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加强权力监督为重点,合理设计自治载体,运用自治方式方法处理社区事务,依靠社区力量解决社区问题,更多地运用民主的形式、群众路线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通过平等的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积累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

(二)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引领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在推进基层民主中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根据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改进党在社区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头作用。五里桥紫荆居民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一方面构建居民区党总支、楼群(小区)党支部、楼组(幢)党小组、党员责任岗四级组织网络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社区各类党员的主体作用,让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各类组织中去。无论是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还是群众文体团队,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带领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中,使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体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三)加强社区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群众民主自治能力。培育社会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不断加强社区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居民群众的民主自治能力,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五里桥紫荆居民区在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即自身作为方面,探索了居民委员会与自治理事会既分离又合作的自治路径,以确保社区居委会和自治理事会的职责分工明确、运作程序流畅和服务管理有序。同时,社区(街道)党工委积极从自治经费、实事项目确立、社会组织功能对接等多方面为居民区自治提供支撑和保障,使居民区自治真正围绕居民群众的需求展开。

(四)完善程序化、规范化的自治机制,保证居民群众更好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必须是有序的并通过公开和公正的制度程序来保证。紫荆居民区在自治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参与机制,是一套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实施的社区居民自治参与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来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地、理性地、周期性地参与社区事务,对于社区自治理念培育、社区自治协调发展、社区服务多元合作以及社区事务评价监督具有极其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这种做法能够促进广大居民逐步地掌握通过法治的、契约的、协商的方式来评价社区公共事务,通过制度化的安排而不是矛盾冲突的方式来调解城市和社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矛盾,这样做的结果将会有效地推进城市和社区的有序治理,促进社区和谐。

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试卷) 篇4

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带领()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A.机关干部

B.人民群众 C.全体党员 自己得分:2.0 2.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的一项基本制度。A.地区稳定

B.社会分配 C.贫富差距 自己得分:2.0 3.公务员队伍要高度重视(),帮助人民解决实际困难,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努力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A.城乡清洁

B.改善民生 C.保护环境 自己得分:2.0 4.()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体现和最终目的。A.胜利的果实

B.发展的成果 C.创造的结果 自己得分:2.0 5.坚持(),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A.团结依靠个人

B.发展依靠人民 C.改革依靠政府 自己得分:2.0 6.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A.自然资源 B.国土资源

C.公共资源 自己得分:2.0 7.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A.经营制度 B.管理制度 C.统一制度 自己得分:2.0 8.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基本安全服务 B.基本公共服务 C.基本交通服务 自己得分:2.0 9.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三个历史阶段,现在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日可待。

A.“强国梦” B.“中国梦”

C.“致富梦” 自己得分:2.0 10.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A.物质享受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自己得分:2.0 11.()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A.人民群众 B.无产阶级 C.知识分子 自己得分:2.0 12.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A.物质文明 B.生态文明 C.政治文明 自己得分:0.0 13.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不断顺应全国各族人民期待过上好日子的心愿,集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A.团结 B.健康

C.利益 自己得分:2.0 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保障需要越来越重要。A.物质

B.社会 C.精神 自己得分:2.0 15.要以公务员的()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带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A.领导能力 B.业务能力

C.职业道德 自己得分:2.0 16.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的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是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基本的品行要求。A.行为民所思 B.心为民所忧

C.权为民所用 自己得分:2.0 17.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根本的原因是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

A.根本利益 B.根本立场 C.实际情况 自己得分:2.0 18.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A.市民观点 B.公民观点 C.群众观点 自己得分:2.0 19.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群众免费开放。

A.文化 B.安全 C.交通 自己得分:2.0 20.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A.权利 B.收入

C.利益 自己得分:0.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求公务员在做群众工作中,()。“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要多谋富民之策 B.多办利民之事 C.多为群众谋利益 D.多为自己谋利益 自己得分:3.0 2.公务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不动摇,经常深入人民生活,密切联系人民,坚持把()作为经常性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知民情 B.解民忧 C.化民怨 D.暖民心 自己得分:3.0 3.要在党的一切群众工作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B.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C.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 D.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自己得分:3.0 4.从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从事()和解决群众具体问题的工作。

A.宣传群众 B.发动群众 C.组织群众 D.相信群众 自己得分:3.0 5.公务员队伍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A.想问题 B.作决策 C.干工作 D.下基层 自己得分:3.0 6.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A.思想上尊重群众 B.感情上贴近群众 C.工作上依靠群众 D.工作上依靠组织 自己得分:3.0 7.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公务员队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A.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B.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C.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D.真心代表团体利益 自己得分:3.0 8.要按照()的要求,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活力得到充分的迸发,为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轮流执政 自己得分:3.0 9.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中,公务员队伍必须坚持()。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的成果由团体组织共享 自己得分:3.0 10.为增加群众收入,必须加快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税收 B.社会保障 C.转移支付 D.捐赠 自己得分:3.0 三.判断题(每小题2.0分,共30分)

1.党的一切工作与一切事业,都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2.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3.党的一切群众工作,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4.如何推进21世纪的群众工作,除了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外,还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5.党在今后的群众工作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6.人的政治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健康素质三大方面。()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7.社会组织发育完善程度,是体现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8.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一方面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另一方面必须创新,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9.群众工作,分“大群众工作”和具体群众工作。涉及全局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部分,就是“大群众工作”;涉及某项具体工作和具体事件、问题等,就是“具体的群众工作”。()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10.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两大历史使命。其一是:“搞革命,让全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其二是:“搞建设,让全天下劳动人民全面过上小康社会生活”。()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次要问题。()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2.务实,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奋斗中,追求勤政高效、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政品格。()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0.0 1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靠道德情操,二靠专权治理。()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4.农村群众工作的重点是治理“三乱”问题。()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2.0 15.对待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趋势,党员干部应当走高层、转作风、改进工作方式,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A.正确

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知识问答 篇5

1、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说服教育,积极引导等。

2、如何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做好群众工作?

答: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注意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3、如何检验群众工作的效果是否扎实?

答:检验群众工作的效果是否扎实,主要是检验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如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篇6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正确认识和评价一个新事物,不是在它产生的当时,而是在它发展的明天、后天,甚至更长时间。1963年,浙江省诸暨县(今诸暨市)枫桥区创造了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枫桥经验”是当时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的一种重要创新,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和2013年,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两次作出重要指示,极大地推动了“枫桥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健康发展,并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枫桥经验”产生55年的今天,从理论到实践,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对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其深远意义。

创新社会治理离不开群众参与。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推动全市政法综治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牢把握“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挥好基层组织、群众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治理主体从多方凝聚,治理方式向多元集成,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治理手段向信息化、数据化转变,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枫桥经验”是我们党的

群众工作方法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

善于发动、组织和宣传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1939年,为了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力量,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群众工作的决定。党的七大强调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将“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提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但是,历史上党的群众工作也出现过一些失误,狂风暴雨式、命令式和当群众“尾巴”等极端化的问题,时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伤害了一些群众的感情。对此,我们党始终以巨大政治勇气纠正自身 1 问题,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枫桥经验”的产生与发展是党的群众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

1963年10月,当毛泽东同志得知“枫桥经验”后当即予以肯定,要求各地学习推广“枫桥经验”。这是共产党人在进京“赶考”不久后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现实国情的冷静思考,是毛泽东同志带着胜利之师跨进历史凯旋门后对群众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党对群众工作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求党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总书记对“枫桥经验”的两次重要指示,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的深刻洞察、彰显了对“人民至上”价值追求的历史担当、表明了对执政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

弘扬“枫桥经验”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 和实践价值,有力地促进群众工作的行稳致远

“枫桥经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尽管一些具体做法深深地烙上那个特定时代的痕迹,但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核心与灵魂始终未变,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和实践价值,对于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精神。“枫桥经验”产生于“左”倾严重的年代,但当地人们没有打人,没有捕人,更没有杀人,而是通过说服教育的办法,就把“四类分子”改造为社会主义新人。这无疑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保护、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在社教运动初期,枫桥区的部分干部群众也希望采取这种激烈斗争方式,当地党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不照搬别人的做法,也不回避当地的矛盾。因地制宜、尊重规律。三是“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担当精神。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气候中,枫桥区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困难面前不偷奸耍滑、问题面前不瞒天过海、矛盾面前不自欺欺人,而是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性原则出发,顶着压力也要干好应干的事,冒着风险也要担好应担的责。四是“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创新精神。当年,枫桥区不随大流,勇于突破各种禁区,敢想、敢做、敢当,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此后的55年里,他们始终坚持“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不断丰富和拓展“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创新。五是“既合大法又合民意”的善治精神。在具有强烈政治化色彩的年代里,枫桥区通过开展说理斗争,实现了既不捕人又治安好的目标。这一经验做法具有“上符国家法律精神、下合社情民意”的特征,表现出对和谐秩序的追求,是善治精神的具体体现。

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年以来,特别是弘扬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实践价值,有力地推进群众工作的时代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促进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2 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地通过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察民情、解民忧、集民智、聚民心,把广大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了党在新形势下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不断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需要

“枫桥经验”从最初的“调和阶级矛盾”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维护社会治安”;从新世纪初“加强社会管理”到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建立了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一是立体化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二是服务化的社会管理保障体系。依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治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三是动态化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四是系统化的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建立以有关职能部门为主体,群防群治辅助力量为补充,社区、社会面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实现街面防范网格化、社区防范物业化、农村防范自治化、场所防范保安化、重点部位技防化。五是数字化的社会管理信息体系。着眼于社会管理、城市运行管理、政务服务以及数据资源管理的需要,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在基层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大力推广民生热线、绿色邮政、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等做法,构建快捷高效的群众诉求表达新通道,推动实现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智慧化、精细化。六是规范化的社会公平执法体系。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要求,从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入手,对执法具体环节和有关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健全执法办案信息查询系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社会管理的微观基础、党的群众工作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体制机制,都相应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人们的利益需求、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这些新的变化,使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多样、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同时,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认同已经从情感认同逐渐 3 向法理认同、利益认同转变;对党委、政府的诉求不但有着物质方面的,而且有着更多的社会诉求,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增强;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不仅需要勤勤恳恳,而且对专业背景、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较好地适应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需要,切实增强了基层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 的位置,增强“枫桥经验”新的活力

总书记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铿锵的宣誓,更是行动的纲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最重要的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的源泉,始终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不断增强新的活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必须正确把握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高度重视又不超越阶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牢把握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方法。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一切发展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实现的。学习推广“枫桥经验”,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抓住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环境等问题,从而使“枫桥经验”更接地气,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以创新为重点的土洋关系。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推广学习“枫桥经验”,既要传承也要创新。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互联网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电子通信网络也已迈入4G时代。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把“脚板走访”与“网络对话”有机结合起来,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化解民忧提供新渠道,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新平台。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篇7

一、新型公安群众工作语言典型个案

(一) 警务凡客体

凡客体的原型为凡客诚品的一则广告, 是为其代言人韩寒和王珞丹量身定做的。文体的基本叙述方式为:“爱……, 不爱……, 是……, 不是……, 我是……”它的最早出现, 是在公交站牌上, 火爆却是从网络开始。

凡客体被警方作为宣传文体, 是在2010年。2010年12月, 为劝阻市民飙车, 上海静安警方在居民小区、学校、车辆单位等发放张贴了300多分交通宣传海报。“爱扮酷, 爱急速, 爱在别人面前出风头;大功率, 没安全, 所以没有合格证;别说没有提醒你, 危险就在你眼前。”新颖的形式迅速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2011年清明节前夕, 上海警方又以“凡客体”的文体方式, 制作了防电信诈骗的海报。“爱打电话, 爱发短信, 爱装警察, 爱装法官, 也爱说电话欠费, 银行转账……我是电讯骗子, 警察一直在找我, 如果我找你, 马上拨打110。”海报的左上角, 还郑重其事地标注上“警方诚品”字样。海报被网名为“顾昱Lance”的网友传到微博上:“警方诚品, 上海公安还挺有幽默感的。”此微博一经发出, 三天内就被转发近2万次, 评论2000多条。

(二) 警务咆哮体

咆哮体没有标准的句式或内容, 表现为配以许多感叹号的字词、句子, 通常以大声呼喊“伤不起”“有木有”为显著特点, 搭配以凌乱的字幕, 给人以震耳欲聋之感。

2011年5月17日,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分局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咆哮体”防诈骗宣传片。该片中, 世界著名的学舌专家“汤姆猫”被请来当“主持人”, 由它吼出各式电话诈骗骗局。极其夸张的句子, 配以大量感叹符号, 非常吸引眼球。微博上线四天内, 就有10万余网友转发。

2011年12月26日, 厦门警方的宣传片《走基层·厦门公安蹲点日记:“咆哮体”的“治安防范脱口秀”》在央视的《朝闻天下》和《共同关注》播出。在这组很时尚的脱口秀里, 主角是个很萌的小男孩, 喊出的声音却是手机游戏《会说话的汤姆猫》的音调, 让人忍俊不禁;短片还运用了一系列网络流行语, 像鸡冻、蛋疼、鸭梨、有木有、伤不起, 等, 不禁让人耳目一新, 会心一笑。

(三) 警务淘宝体

淘宝体最初是淘宝网卖家在与买家交流时的采用的句式。常用字眼有:亲……, ……哦。因其亲切、可爱而逐渐在网上受到青睐。

2011年6月12日, 北京西城区一位网名为“police先生”的民警发微博说:“都说警察太凶了, 以后做笔录就这样问好了:亲, 昨晚你在干什么呢?亲, 你为什么要赌博呢亲?亲, 行政拘留十日不包邮亲!亲, 还要跑么?再跑我可要开枪了哦”。

2011年7月6日, 职业动漫画家“MJTT”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了八幅漫画, 每一幅画面只有警察和罪犯的一句对白。前7幅问话的是警察:“亲, 为什么要犯罪呢?”“还要跑么亲?再跑就要开枪咯”“您这罪给十年已经是最优惠了哦亲”“现在入狱包吃包住还送手连体银镯哦亲”“全国入狱免费包邮哦”“刑满了哦亲欢迎下次光临”“出去后要给五星好评哦亲”。最后一幅画是罪犯倒地的画面:“老子再也不犯罪了!”江苏省金坛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当日转发了这组漫画, 并将这种文体命名为“警察淘宝体”。

(四) 警务非诚体

“非诚体”最初见于电影《非诚勿扰2》:“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影片播出后, 这首《见或不见》迅速被“围观”。

2011年端午节后, 常州市武进区局的民警们, 将《见或不见》改编成“非诚体”防范提示, 印在宣传单上:“你富或者不富裕, 小偷都会惦记, 多留心眼”“你信或者不相信, 骗子花言巧语, 不要上当”“来我身边, 或者让我走进你的心里, 警民合作, 平安和谐”……既让群众对日常防范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又拉近了警民关系。

二、新型公安群众工作语言的优势

1.轻松新颖。警务网络文体改变了传统警务语言中规中矩的文风和运用严厉词语的表达方式, 彻底颠覆了原来刻板的文体文风, 改变了板着面孔讲道理的公安形象, 让人耳目一新。

2.诙谐幽默。警务网络语言体运用的网络语言, 通常具有幽默的效果。比如警务淘宝体中, 尽管谁都不会相信, 在真实的审讯中警察和嫌疑人之间的对话会是如此风格, 但警方此举改变了自身过于严肃、拘谨的形象, 多了一份诙谐与幽默。

3.亲民爱民。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的立警之基。在群众工作中, 探索如何运用群众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是公安机关一直思考的问题。网络语言体源于草根, 本身具有先天的亲民性, 它能让老百姓感觉到公安机关“与民同乐”, 从而拉近警察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和谐警民关系。

三、理性看待和适度使用新型公安群众工作语言

首先, 警务语言网络化是公安部门群众工作方法方式的一种创新。要想做好群众工作, 就必须了解工作对象即群众在哪。网络时代, 群众不仅在现实社会的街头巷尾、居民小区、学校工厂、田野村头、酒店旅馆, 还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 语言使用者会根据所要表达的不同信息, 在词语运用和句式结构上做出相应的选择, 以传递和表达不同层面的信息。也就是说, 信息的表达要通过词语体现出来, 也需要借助不同的句式结构。“亲, 酒后开车要拘留的哦!”一个“亲”字, 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情;“你信或者不相信, 骗子花言巧语, 不要上当。”不仅信息传递明确, 群众在心理上也容易接受。这种低姿态接地气的语言风格, 让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公安机关工作观念和服务态度的变化。

其次, 理性对待对警务网络语言体的质疑之声。对警务网络语言体这一新型群众工作语言, 有人说, 警察是在“卖萌” (装可爱) , 这有损警察形象的严肃性。自现代警察制度创设以来, 警察职业传统职能一直偏重威权却忽略服务。社会转型期, 警察职能越来越趋向于服务, 因此警察也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 改变传统的刻板严肃、不苟言笑的印象, 树立温和的、平易近人的形象。实践证明, 警民沟通话语体系的改变, 是一个便捷有效的渠道。“凡客体”也好, “咆哮体”也罢, 亲民有效才最得体。

有识之士提醒:“不要只是在语言上搞创意, 如果只是把在网上‘互动’当作亲民, 而很少真正亲身走到基层、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这样的‘语言秀’一点也不可取。” (1)

一方面, 公安群众工作语言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安机关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要求, 以轻松诙谐、简单明了的文风, 改变原来充满“严禁”“禁止”“不许”等严厉词语的文体表达方式, 以草根语言来改进文风, 实现与群众的有效互动, 是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 公安机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新型公安群众工作语言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原来呆板的说话方式, 而更重要的还是群众工作的实际内容。要想真正做好群众工作, 还必须在现实社会中, 走进广大群众实际, 了解民生疾苦, 倾听百姓声音, 体察民情。所以, 公安机关务必以网络语言之文风促现实群众工作之作风, 扎根于群众工作实践, 做到言行一致。

还要注意的是, 这种新型群众工作语言的运用, 务必兼顾各种群体的信息需要, 适当予以修正和完善, 把网络语言体的轻松幽默与公文的严肃严谨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发挥新型群众工作语言的效能。

注释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 篇8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延安时期,任弼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他在参与制定政策和开展实际工作中,注重照顾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向群众学习,倡导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提出了许多鲜明的群众工作观点,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延安时期;任弼时;群众工作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4-0012-03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延安时期,任弼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这一时期,他立足中国革命实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与方法,身体力行开展群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任弼时注重照顾群众利益,提出“党的一切政策和决定之是否正确,要看它是否符合于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的要求”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任弼时认为,检验党的政策和决定是否正确的标准,“要看它是否符合于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并能够动员群众积极起来去奋斗去实行,只有这样做到,才是正确的。”[3]坚持维护群众利益,一切从群众的利益与要求出发,是任弼时在延安时期参与制定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坚持的重要原则。

在陕甘宁边区,任弼时把发展经济,为群众谋利益视作动员群众坚持斗争的关键因素,作为组织发动群众最重要的方法。他认为,革命不是为个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个人的名誉地位,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利益,“必须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都要从照顾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照顾群众的经验出发,从依靠群众的力量出发”[4]。1938年1月,他在总结山西前线抗日经验时指出:“要从各方面减轻他们自身的经济负担,减少一些捐税、地租和利息,在可能范围内改善人民生活,优待直接参加武装斗争者的家属。”[5]1943年1月7日,任弼时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只有发展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丰衣足食,然后政府才能富足,更有力量去进行其他建设事业,也只有在人民更加丰衣足食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加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更加发扬人民拥戴这个政权和参加其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6]正是由于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坚定地执行了党中央符合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和要求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才赢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任弼时认为:我们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他说:“一个革命的政党,如果只会破坏旧的,而不会建设新的,如果它不能建设起新的,确实使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比以前在旧社会里要过得好一些的生活,那人民会由不满而反对它的,而它终于要走向失败。”[7]“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为着中国的解放与建设。破坏旧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是为了要建设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使人民能够过上真正文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8]1941年2月,任弼时在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召开的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作的题为《时局的发展和边区的任务》报告中指出,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只有抓紧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才能使人民丰衣足食,更加富裕起来,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几万脱离生产人员的生活问题,才能给我们以物质的保障来完成教育与培养大批干部的重大任务,以准备迎接行将到来的胜利开展的局面。”[9]从事经济建设的工作,“一方面为着革命与战争事业的物质供给的需要,另一方面为着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10]

二、任弼时密切联系群众,认为“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任弼时认为,“我们的党是已经与群众密切联系起来的党,而且仍然为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而斗争。我们党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与广大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就在于它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所以,哪个党的组织脱离了群众,失掉了群众,那就等于失掉了基础,失掉了斗争力量。”[11]“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使我们党的威信在群众面前提高起来,使得广大群众信赖我们的党,为我党的力量的雄厚和增大而斗争的精神,也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12]

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任弼时认为,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党的主张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党的主张要真正代表人民的意见,“就是要我们的党真正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武器,真正与人民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群众的需要,按照群众的觉悟程度(必须与尾巴主义区别开来),而提出主张与政策;同时又要通过群众去实现它,使群众真正认识与接受党所提出的主张,并为这个主张而进行斗争。”[13]因此,“必须使我们的领导经常面向着群众,经常关心群众的生活,善于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善于去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并找出其教训与规律,再去指导群众行动。这就是说,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又向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意见。”[14]

任弼时进一步指出,有无群众观念是每个党员有无党性的起码条件,他要求“每个党员对待群众的态度,不是站在群众之上,而是站在群众之中,并有虚心向群众学习的决心”。[15]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任弼时始终秉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准则,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做调查研究,“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解决生产建设中的许多具体问题。”[16]他说:“我们不应当以主观的态度去从事工作,制订计划;就是要我们在订计划、写决议的时候,必须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按照实际可能的条件,按照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经验去决定我们的政策和办法。”[17]

三、任弼时善于向群众学习,认为“只有先向群众学习,才能有办法再转而去指导群众行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正是不断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中国共产党才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任弼时深刻指出:“我们只有先向群众学习,向具体事件学习,才能有办法再转而去指导群众行动。群众的创造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只要依靠群众,任何困难问题都有办法可以解决。”[18]

1943年6月,任弼时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撰写的《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强烈的群众观念,他的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他使理论与实践统一,学习与工作一致。他使马列主义具体化、中国化,同时使群众的斗争脱离盲目性、自发性,成为自觉的运动。”他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每个干部,都要努力学会掌握毛泽东同志的这种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纠正自己‘三风不正的一切缺点,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更加统一与团结,使我们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19]

任弼时认为,向群众学习事关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是否脱离群众。“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又向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意见。我们只有先向群众学习,向具体事件学习,才能有办法再转而去指导群众行动。”[20]他积极倡导毛泽东提出的“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并指出,“我们要不怕发生困难、缺点和错误,问题在于我们要以学习的态度与群众联系,集合群众的经验与智慧严肃地对待每一个新发生的问题。”[21]

任弼时认为,向群众学习事关理论与实践能否密切联系,马列主义能否具体化与发展。针对有些同志只抽象地懂得理论由实践产生再回去指导实践,而不能实现两者有机统一的问题,任弼时从两者的基本关系进行深度剖析指出:“理论与实践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密切不可分离的。我们天天要领导群众运动,就天天需要理论来指导。这种理论不是凭空想出的,而是从群众中来的,是把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把群众盲目的实践,变成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这就是有理论指导的实践。”[22]“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些学习中能够得到方法,得到经验,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善于向群众学习,善于去总结群众斗争经验,找出其教训与规律。当我们抓到了规律后,便使我们的行动由盲目的变为自由的,有明确的方向,并按一定的计划前进。”[23]“因此,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便不只是去学习马克思列宁的原著,特别要去学习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及党的决定,并要在领导群众实践中发展马列主义。”[24]

任弼时认为,向群众学习事关有无群众观念及党性纯否。“要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与群众融成一片。这就是我们所要求每个党员应有的群众观念,同时也是每个党员有无党性的起码条件。”[25]他指出:许多党员干部中缺乏群众观念,他们在处理一切问题时,常常表现其观念上没有群众,或者只有抽象的模糊的群众,而没有具体的斗争的群众。“他们没有站在群众之中,与群众融成一片,而是站在群众之上,去强迫命令。因此必然脱离群众,必然发展官僚主义,必然不能做好工作。这种人党性大成问题,应该坚决纠正。”[26]

四、任弼时倡导改进作风,认为要“善于按照当地群众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出发,去独立地创造事业”

正确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达到革命目的的保证。延安时期,任弼时担任着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积极提倡改善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建立新的工作作风,“反对遇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和不关心群众利益与要求的坏作风,才更能增强党的领导作用,更便利于转变党的领导作风,更加保障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27]

在陕甘宁边区,面对环境和工作任务的改变,任弼时多次强调改变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他认为,任务改变了,工作的方法也要随着任务的改变而改变。没有领导作风上的转变,则中心任务的规定是空洞的,是不能保证去完成的。他认为,要转变领导方法,建立新的工作作风,“就必需富于创造能力,发扬干部和党员大胆创造事业的精神。在一县、一区、一乡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习善于按照当地群众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出发,去独立地创造事业。”[28]总之,“能够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兼顾群众的习惯,大胆并细心地在生产事业中发挥大家的创造性,那就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29]

任弼时认为,要建立新的领导方法和作风,必须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在工作中碰了钉子,就要研究其原因,从中去学习领导群众的方法。”“所以领导群众的艺术,就是在于去了解群众中一些实际问题而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处理,满足群众的要求。”[30]他指出,党所决定的正确政策在有些地方不能贯彻下去,不能保证这个政策百分之百的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僚主义在作怪,而产生官僚主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与群众脱节,不是真正关心群众,不是把群众中所发生的问题、所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用具体的办法加以解决。”[31]他在《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中历数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其中的一条就是“表现在当执行某种决定,进行某种工作时,不很好地采取说服教育的精神向群众解释,反而滥用摊派和强迫命令一类的办法。这样,就把事情弄得很糟糕,本来是与群众有利的,群众是会欢喜的、赞成的,却反而变成群众不欢喜、不赞成的,反使群众不满。”[32]任弼时认为:“对于这种脱离群众与违反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倾向,我们必须开展群众的斗争去克服它。我们要使每一个政府工作者能够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反映群众的要求,真正为群众办事,以达到政权与群众密切结合的目的。”[33]关于如何反对官僚主义,任弼时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党内发动所有的党员群众,在政府系统中发动广大的劳动群众,大家来进行批评和监督。”[34]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延安时期,任弼时开展群众工作的思想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02.304.143.

281.481.341-342.279.343.236.236-237.260.302.304.281.

288.302.305.302.341.303.303.304.304.304-305.300.284.

285.90.287.286.264.294.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呐喊读书心得感悟下一篇:白露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