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智慧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推荐8篇)

智慧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篇1

2012年8月21日至8月22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聚焦于云、管、端、“台”,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打造移动互联新生活。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速记:

单志广: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荣幸借助无线分论坛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相关工作,我是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我们是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事业单位,而且我们想讲的只是个人研究的一些看法而已。

我汇报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现在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我们开展的相关工作,因为我们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成立了智慧城市发展中心,有一系列的工作。还有一些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有我们参与的配合国家发改委智慧城市策略方面的工作,还有我们在武汉市2011年做的概念设计等工作。

大家知道,虽然智慧城市的概念是从08年11月底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后,在国内引起非常大的反响。随着我们信息化的发展,整个智能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发展潮流。全球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相关的建设,特别是包括很多无线城市等等。而且随着我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现在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目前有一种统计,在国外在建智慧城市有200多个,特别是欧盟和东亚地方的发展比较快。我国在今年2月底之前有一个统计,说是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量已经达到150个左右,总体的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了1万亿元,所以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在“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计划有40多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几个城市。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好、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普遍把智慧城市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有35个城市的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超过8000美元的有十几个城市,所以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和信息化发展非常好的城市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

现在很多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在着力推进这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这里包括科技部门,像发展改革部门,工业信息化部门,还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等。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和八个城市发改委也联合启动了智慧城市重要问题的研究,我担任联合研究项目的指导专家,主要目的是在国家层面上为未来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发展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有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做一些前期研究。这里看到相关的子课题就变成了我们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方方面面,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包括基础设施的提升、包括城市的管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产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社会服务发展机制、建设运营的创新模式等等。另外,国家发改委前期也起草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相关情况报告,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目前也正在着手来起草关于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有就是开展一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些前期工作。科技部大家都知道,在2011年初专门成立了智慧城市一期863专项,今年6月份又评审了智慧城市的二期。科技部主要是从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支撑技术、基础平台来做的支持工作。

我们国家信息中心是国家发改委下属的研究型事业单位,前期主要的工作是配合发改委做一些国家信息化的规划,也包括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指导意见中的相关信息化部分。我们也参与了前期刚刚发布的“十二五”政府工作规划研究的起草,另外我们前期在信息化战略规划和发展政策里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课题,这是很多地方做了一些研究项目,也配合发改委做了智慧城市方面的政策研究工作。另外,在08年以后,我们也跟踪智慧地球、云计算、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研究的基础。在2011年初,我作为负责人,我们作为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个团队,参加了武汉智慧城市概念设计的招标,最后也是在17个投标商里面我们成为第一中标人承担这个项目。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它的发展和城市的功能是衔接的,包括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等等,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着城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应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处理的难度在全球来说是少有的,因此我们国家城镇化的建设也必须依靠智慧这样一个发展才能够确保未来实现整个经济社会战略、模式和机制的转变,也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格局应该以从经济规模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向生态文明来转变。我们传统的模式应该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向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智能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而且我们城市的治理模式也应该按照整个发展潮流,从原有的粗放、经验型和公共参与很少的模式向未来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智慧城市和我们原来讲的数字城市有什么区别。我们知道,我们国家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已经有至少20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我国的基础设施,包括我们电信运营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城市是否真的能够称得上智慧?举几个小例子,像这种司空见惯的路面塌陷,修理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因为路面塌陷很多相关的水电煤气等等,现在分属于不同的相关部门,很难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大家对于7·21北京暴雨印象应该还是比较深刻的,突发的灾难之后,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会变得非常脆弱,不仅和城市的建设有关系,还和城市的管理有密切的联合。比如说旅游,由于相关信息的不衔接,造成了很多的痛苦和无奈,还有社会公共问题的出现,还有在医疗问题方面。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好的相关硬件条件,但是我们的城市还远远达不到智慧,也就是说我们来看智慧和数字的区别来讲,就是数字化它能够推动智能化的发展,但是数字化发展程度很高,并不能够代表智能化的出现。

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还是传统的信息化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息是不同的类别,而且关联性也是被割裂的,比如说像一个人的信息、一个地点的信息、一个时空的信息,信息化在利用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里面既有技术障碍,也有体制的弊端。大家经常讲的公共权利的部门化、部门权利的利益化和部门利益的合法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整个信息化实效发挥的挑战。

城市不智慧的主要约束因素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技术障碍,网融合水平低,城市管理柔性差,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弱等等。另外,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体制弊端,由于部门的分割导致了信息的封闭和壁垒,互连互通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十二五”中央的建议和国务院的纲要都把促进网络的互连互通还有信息共享作为“十二五”整个信息化发展,特别是政务信息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另外,我们的人才、我们的观念还不到位。所以我们自己理解智慧城市的话,是传统的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向融合的智能设施作为基础,以我们包括无线宽带、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经济社会中充分应用作为主线,而且要充分的展现我们智慧城市的建模、分析、集成和处理。我们要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体系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高及时、互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手段。智慧城市的本质上还是要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部门、行业、群体系统之间的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它本质上来讲,是用中国人的智慧来规划发展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体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

关于智慧城市,现在的观点有很多,我们列举几点,第一是广义性,智慧城市和我们原来提到的城市信息化还是有区别的。智慧城市除了信息化含义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要素,比如说以人为基础,以土地为载体,第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还有,我们在搞智慧城市的规划也好、模式也好,要尊重城市现有的需求和个性,不可能说为所有的城市打造同一个面孔,这就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有,智慧城市应该体现服务于特定的某一个特殊的城市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是很重要的,要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规定设计科学化、城市运营管理惊异华、城市公共服务普惠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未来如果智慧城市发展好的话,会带来新的机会。

我们看到,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从我们目前国内来看,还有很多问题和误区。这里我们有几个归纳,第一就是现在概念口号和轻行动配套比较明显,很多地方大家的热情非常高,但是往往缺乏可操作的总体规划,缺乏有效的方法措施,还有执行方面的组织保障,缺乏基本的要素资源和支撑。第二个误区是比较重视建设投入,但是比较重视绩效提升,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在建独立的支撑体系的系统。另外,缺乏对真实需求的判断,往往出现我们把简单各部门的细化项目打包,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搞智慧城市建设,这样的话,效果是不可预期的。另外还有就是重设备技术,轻制度建设,包括我们政府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撑环境,如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等等。还有就是重建设发展,轻安全风险,这些都会造成比较重要的安全隐患。

我们来研究国外做的比较好的智慧城市的话,有比较好的经验,第一是因地制宜和注重实际,比如说欧盟是从低碳环境的特点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像日本、韩国是比较注重泛在网络、无线平台的建设,来推进公共服务。像新加坡是比较注重高技术产业发展,还有一个就是比较重视稳步推进和试点先行。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国际上很多城市并没有出现整个城市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很多还都是在一个比较窄的领域,或者说一个行业做试点。还有一个就是创新机制和开放共享,国外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时候,比较重视来推进一些机制方面的创新,比如说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然后进行增值服务等等。还有一个是比较重视政企合作,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现在政府主导的地位还是比较浓的,但是政府的资源比较是有限的,要真正推进好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把全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我们看到国外很多城市都有很好的政企合作的模式,像荷兰阿姆斯特丹。

所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而且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国外客观上来讲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客观上来讲,国外的经验我们只能够借鉴,但是从全球来讲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范例或者说成功的经验直接移植到国内使用,所以说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是基于自己的需求探索我们自己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们也是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提了一些重要的发展策略,比如说要加强国家层面总体的指导。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十二五”的规划纲要,中央的“十二五”建议里面,对云计算、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阐述,但是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应该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所以我们现在从国家层面来讲,也是希望能够推进这项工作,特别是发改委希望能够联合相关部门比如说提出智慧城市的一个国家总体发展指导意见,来明确我们国家支持发展的路径、原则、目标以及安全保障等要求。第二个,我们看到,现在要做好智慧城市建设的话,必须要下决心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战的格局。加快建立智慧城市发展统筹协调和协同推进机制,调整和优化各部门工作重点和职责,统筹衔接国家各主管部门的政策资源,强化政策措施的集成。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很多部门都是在推进自己的政策,相互之间的衔接度还是不够的。第三个,要开展智慧城市的试点示范。另外,要重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原来我们的纵向系统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要想发挥好智慧城市的整体作用,必须要重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的作用,应该从任务、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等来理清我们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需求分析和整个建设的框架体系等等。另外,我们国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标准体系,推动建立长效的运营和管理体制,包括第三方参与运营的市场化、专业化的模式。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前期参与做的武汉智慧城市这个概念设计的情况。武汉智慧城市概念设计也是从科技部拿的863一期,我们总体是从战略规划角度入手,智慧城市武汉为什么要做,他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基本建设路径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应该说这个工作是定位在控制的层面,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引入了相关的信息化规划的方法和体系。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建模整体方法论的模型,给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绩效参照的模型。给出了从认知域、物理域和信息域的框架模型,给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通用模型,涵盖了总体的框架、应用体系、技术架构、运营管理、绩效评价和规划实施等等,我们给了四横四纵的框架体系。结合武汉的特点,我们提出了246的概念模型,2就是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和支撑环境。4是针对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4个关键性的要素,这里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数据融合的智慧应用、无壁垒的资源共享和可操作的法律标准制度保障。所谓6就是结合武汉市自己的特征,我们给出6个重要发展目标,这里包括产业强市、平安城市、畅通城市。我们对武汉市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给出了设计,这里实际上跟我们今天会议主题有很多相关的,从感知到通信的话,实际上有很多都是今天会议非常重要的主题,包括宽带的接入、网络互联的技术、泛在的技术等等,还有数据层的总体设计,包括应用端的设计,包括我们智慧城市云服务的平台,还有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另外,我们也结合武汉市的现实需求,规划了四大类一共是十几类智慧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市政设施类,我们主要是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信息管理、智慧节能项目。公共服务方面,我们提出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社会管理类,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产业发展包括智慧产业、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等。每一个应用就从总体的目标、建设内容和技术的框架等等方面来进行总体的设计。最后,我们结合整个建设内容给出了武汉市搞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整体考虑,包括运营模式的分析以及未来整个发展的路线图,建设的阶段性,也对它的整个智慧城市未来的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了预期和预测。

智慧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篇2

1 软件工程的目标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 开发出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并且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如图1所示) 。追求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减少维护的困难。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概念。

(1) 可修改性 (modifiablity) 。容许对系统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原系统的复杂性。它支持软件的调试与维护, 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2) 有效性 (efficiency) 。软件系统能最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各种计算机软件无不将系统的时/空开销作为衡量软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很多场合, 在追求时间有效性和空间有效性方面会发生矛盾, 这时不得不牺牲时间效率换取空间有效性或牺牲空间效率换取时间有效性。时/空折衷是经常出现的。有经验的软件设计人员会巧妙地利用折衷概念, 在具体的物理环境中实现用户的需求和自己的设计。

(3) 可靠性 (reliability) 。能防止因概念、设计和结构等方面的不完善造成的软件系统失效, 具有挽回因操作不当造成软件系统失效的能力。对于实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因为软件要实时地控制一个物理过程, 如宇宙飞船的导航、核电站的运行等。如果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是灾难性的,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软件开发、编码和测试过程中, 必须将可靠性放在重要地位。

(4) 可理解性 (understandability) 。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 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可理解性有助于控制软件系统的复杂性, 并支持软件的维护、移植或重用。

(5) 可维护性 (maintainability) 。软件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后, 能够对它进行修改, 以便改正潜伏的错误, 改进性能和其他属性, 使软件产品适应环境的变化等。由于软件是逻辑产品, 只要用户需要, 它可以无限期的使用下去, 因此软件维护是不可避免的。软件维护费用在软件开发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维护性是软件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有利于软件的可维护性。

(6) 可重用性 (reusebility) 。概念或功能相对独立的一个或一组相关模块定义为一个软部件。软部件可以在多种场合应用的程度称为部件的可重用性。可重用的软部件有的可以不加修改直接使用, 有的需要修改后再用。可重用软部件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注解, 应具有正确的编码和较低的时/空开销。各种可重用软部件还可以按照某种规则存放在软部件库中, 供软件工程师选用。可重用性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有助于降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费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 软件工程的可重用性还应该包括:应用项目的重用、规格说明 (也称为规约) 的重用、设计的重用、概念和方法的重用等。一般来说, 重用的层次越高, 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

(7) 可适应性 (adaptability) 。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 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适应性强的软件应采用广为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编码, 在广为流行的操作系统环境中运行, 采用标准的术语和格式书写文档。适应性强的软件较容易推广使用。

(8) 可移植性 (portability) 。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搬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的难易程度。为了获得比较高的可移植性,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运行环境支撑。对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低级 (物理) 特征部分, 如编译系统的目标代码生成, 应相对独立、集中。这样, 与处理机无关的部分就可以移植到其他系统上使用。可移植性支持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适应性。

(9) 可追踪性 (tracebility) 。根据软件需求对软件设计、程序进行正向追踪, 或根据程序、软件设计对软件需求进行逆向追踪的能力。软件可追踪性依赖于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文档和程序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会提高软件的可追踪性。软件在测试或维护过程中或程序在执行期间出现问题时, 应记录程序事件或有关模块中的全部或部分指令现场, 以便分析、追踪产生问题的因果关系。

(10) 可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 。多个软件元素相互通信并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为了实现可互操作性, 软件开发通常要遵循某种标准, 支持折衷标准的环境将为软件元素之间的可互操作提供便利。可互操作性在分布计算环境下尤为重要。

2 软件工程的过程

生产一个最终能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需要的步骤。软件工程过程主要包括开发过程、运作过程、维护过程 (如图2所示) 。它们覆盖了需求、设计、实现、确认以及维护等活动。需求活动包括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问题分析获取需求定义, 又称软件需求规约。需求分析生成功能规约。设计活动一般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建立整个软件系统结构, 包括子系统、模块以及相关层次的说明、每一模块的接口定义。详细设计产生程序员可用的模块说明, 包括每一模块中数据结构说明及加工描述。实现活动把设计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确认活动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 实现完成后的确认, 保证最终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维护活动包括使用过程中的扩充、修改与完善。除了以上过程, 还有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培训过程等。

3 软件工程的原则

软件工程的原则是指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 选取适宜开发范型。该原则与系统设计有关。在系统设计中, 软件需求、硬件需求以及其他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经常需要权衡。因此, 必须认识需求定义的易变性, 采用适宜的开发范型予以控制, 以保证软件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

(2) 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在软件设计中, 通常要考虑软件的模块化、抽象与信息隐蔽、局部化、一致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合适的设计方法有助于这些特征的实现, 以达到软件工程的目标。

(3) 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在软件工程中, 软件工具与环境对软件过程的支持颇为重要。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开销直接取决于对软件工程所提供的支撑质量和效用。

(4) 重视开发过程的管理。软件工程的管理, 直接影响可用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满足目标的软件产品, 提高软件组织的生产能力等问题。因此, 仅当软件过程得以有效管理时, 才能实现有效的软件工程。

智慧城市研究述评 篇3

虽然“智慧城市”这个词被频繁使用甚至多次出现在政府宏观规划中,但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学术界,对智慧城市的内涵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智慧城市的组成要素也模糊不清。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对智慧城市的不同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及区别分析,探索了智慧城市构成要素并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研究框架。

一、城市演进与智慧城市概念辨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的产物,并且随时间以及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

(一)城市的发展进程

严格来讲,真正的城市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随之出现。在工业化以前,城市以及城市理论的发展受历史以及科技限制一直比较单一。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不同城市发展理论悄然盛行,这其中包括全球城市(世界城市1991)理论、柔性城市(后福特城市1997) 理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1998)理论、智能社区(智能城,21世纪初)理论,以及包括最近几年盛行的智慧城市理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信息城市理论也就是数字城市理论,此理论的提出者将城市视为信息经济的集聚地。海量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强调无处不在的互联互通、全面的感知和更深入的智能,建立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主要技术代表的感知社会。

(二)智慧城市的不同定义

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赋予了智慧城市不同的含义(见表1)。

通过梳理发现,美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大都侧重于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例如在Harrison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智慧城市依靠技术实现城市的感知化、互联化与智能化。感知化是通过使用传感器、电话、个人设备、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植入式设备、网络及其他类似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来实现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和整合。互联化是指这些数据能够整合到统一的计算平台,并且此类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城市服务中进行交流。智能化则包含复杂的分析、建模、优化及业务操作流程中的可视化,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Toppeta关于智慧城市理解是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的改善。Washburn认为智慧城市是智慧计算技术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的集合。智慧计算指的是新一代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集成,智慧技术能够提供IT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实时感知和先进的分析,这将优化业务流程、平衡企业资产、给人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帮助人们对选择和行动做出更聪明的决定。国内学者骆小平认为各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智慧城市概念的核心。而张永民和杜忠潮所理解的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强调智慧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各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的作用。

Giffinger等人认为智慧城市表现为以前瞻性的方式去考虑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其中前瞻性有诸多代表,例如自我认知、灵活性、可变性、协同作用、个性、和战略性行为。Caragliu等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人人参与的一个社会,通过对社会软件(人力资源、社会管理)和硬件(通信设施等)的投资,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自然资源实现智慧的管理。

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连接多个子系统和部件的大型有机系统。Dirks和Keeling[14]把智慧城市看做一个有机集成系统。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系统变得更加智慧,系统之间协作运行。秦洪花等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以此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达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目的。

二、智慧城市要素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水、电、交通、环境、经济、政府等等。唐建荣、邓贤峰等人[15]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光网、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政府服务、智慧电网、智慧青奥、智慧城市市民卡、智慧生态、智慧社区十大示范工程,分属于经济、市民与政府三大领域。吴余龙和艾浩军[16]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四大方面。其中基础设施是城市各个领域智慧化的基础。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其功能范围覆盖了城市的产业、生活、公共三大领域[17]。综合分析可得出,智慧城市主要由三大核心构成,分别是智慧产业、智慧市民和智慧政府,可有效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1. 城市基础建设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基础建设的范围包括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Washburn等人认为城市智慧化的程度取决于七个关键的城市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18]。国内学者杨红艳通过案例验证了城市基础建设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要。她以首尔市、新加坡市、纽约市、台湾桃园县四个全球智慧城市优秀实践城市作为研究案例,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良好的信息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

nlc202309040852

2. 技术

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推动,必须依靠多种有力的技术,包括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是智慧城市的主要驱动力,其集成与开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外观,提高城市的管理和运作,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数据融合、数据清洗、空间信息格、泛在网、无标签识别在内的八种核心技术。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还依赖于智慧计算技术在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中的应用。

3. 经济

经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拥有较高的经济竞争力被认为是智慧城市的属性之一。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也包括城市作为经济引擎能力的大小[20]。Giffinger认为,智慧城市的框架包括六个主要部分(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能管理、智慧的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其中智慧经济包括各地的经济竞争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商标数量、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还包括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整合能力。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了商业经济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系统之一,包括城市交通、供水、能源、金融等服务体系。智慧经济的关键是创建良好的经济产业发展环境,因为它可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人力资源和改进生产力。

4. 政策环境

从一个普通的(非智慧)的城市,到一个智慧城市的转型需要技术因素、政治因素以及体制因素的交互作用。来自于政府内部(如政策议程和政治纲领)和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保障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度上的准备比如消除法律和监管上的障碍是很重要的。政策环境是城市的非技术问题,但是好的政策能创造条件让城市发展。

5. 城市居民

智慧城市的建设主题与服务对象都是人,而人又是智慧城市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形资本),而且越来越取决于可利用的、高质量的知识交流和人力资本(人和社会资本)。Jesse的研究表明,受大学教育居民比例的增加可显著提升城市的生产力与城市的整体竞争力[21]。“物”充其量只有智能,“人”才是智慧的关键。智慧城市项目能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同时能够培养明智的、具有创新性与参与性的公民。此外,智慧城市的项目能够让市民参与到城市的治理和管理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智慧城市的成败。

6. 自然环境

智慧城市在环境方面具有前瞻性,其概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利用技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实现,一方面,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又可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技术在城市节能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城市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如对下水道和排污监控系统的感知预检。这些因素都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在建设和考核智慧城市项目时,这些因素应当考虑进去。

三、智慧城市研究框架

基于上述分析,在参考了Hafedh[22]等人对智慧城市结构的理解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理解智慧城市概念与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所必不可少的框架(见图1)。该框架包括三层,最内是目标层智慧城市,中间领域层是智慧城市所要建设和服务的三大领域,最外要素层则是构成智慧城市的六大要素。

此框架的建立及要素的解析能够帮助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也为构想智慧城市、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以及应对相关的挑战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在评估城市的智慧化程度和考核智慧城市项目时,所有这些因素都是重要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Johnson,B. (2008). Cities,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Innovation: 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10(2—3):146—155.

[2] Marceau,J. ( 2008). Introduction: Innovation in the city and innovative cities [J]. Innovation: 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10(2—3):136—145.

[3] 巫细波,杨再高. 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管理,2010(11):56—60.

[4] 郑国.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2).

[5] Giffinger R,Fertner C,Kramar H,Meijers E. 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 [R]. (2011, 9)Final Report; 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 Vienna UT: Vienna, Austria, October 2007. Available online: www.smart—cities.eu/download/ smart_cities_final_report.pdf .

[6] Hall,R. E. (2000). The vision of a smart city. [R].

http://www.osti.gov/bridge/servlets/purl/773961—oyxp82/webviewable/773961.pdf

[7] Harrison,C. Eckman,B. Hamilton,R. Hartswick,P. Kalagnanam,J. Paraszczak, J. & Williams,P. (2010). Foundations for Smarter Cities [J].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54 (4).

nlc202309040852

[8] Toppeta,D. (2010). The Smart City Vision: How Innovation and ICT Can Build Smart,“Livable”,Sustainable Cities [R]. http://www.thinkinnovation.org/file/research/23/en/Toppeta_Report_005_2010.pdf

[9] Washburn,D. indhu,U.(2010). Helping CIOs Understand "Smart City" Initiatives [R].http://public.dhe.ibm.com/partnerworld/pub/smb/smarterplanet/forr_help_cios_und_smart_city_initiatives.pdf.

[10] Caragliu,A. Del Bo,C.and Nijkamp,P. Smart cities in Europe [J]. Faculty of Economics,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Econometrics,pp. 2009:131—143.

[11] 张永民,杜忠潮.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 中国信息界,2011(02): 28—32.

[12] 秦洪花,李汉清,赵霞.“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信息化建设, 2010(09).

[13] 骆小平.“智慧城市”的内涵论析[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6):35—37.

[14] Dirks,S. & Keeling,M. (2009). A Vision of Smarter Cities: How Cities Can Lead the Way into a Prosperous and Sustainable Future[R]. ftp://public.dhe.ibm.com/common/ssi/ecm/en/gbe03227usen/GBE03227USEN.PDF.

[15] 唐建荣,童隆俊,邓贤峰.智慧南京—城市发展新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6] 吴余龙,艾浩军。智慧城市—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17] 张继平,勒东滨.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8] Nam, T. Pardo, T.A.: Smart City as Urban Innovation: Focusing on Management, Policy, and Context[C].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 pp. 185–194 (2011b).

[19] 杨红艳.“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对全球优秀实践的分析与思考[J]. 电子政务, 2012(01).

[20] Giffinger,R.,Kramar,H.& Haindl,G. (2008). The role of rankings in growing city competition [R]. http://publik.tuwien.ac.at/files/PubDat_167218.pdf.

[21] Shapiro,Jesse M.Smart Cities: Quality of Life,Productivity,and the Growth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8,(2) (200606): 324—335.

[22] Chourabi,H. Nam,T. Understanding Smart Citie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h[A]. 2012 4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 Maui:Hawaii USA,2012(2):289—2297.

(责任编辑:赵静)

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4

智慧城市:Smart City,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1、实现城市高效率运行

世界银行有一个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实际应用程度85%的时候,在城市的GDP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财富能够增长2-2.5倍,就是现在一半的能源可以产出多一倍的财富。智慧城市使得信息成为了运营城市的新资源,信息技术与城市运作的有机融合,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走向“智慧化”,城市运行将更高效。

2、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涉及的技术是一个大集成,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括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服务业和物联网应用服务业。物联网产业链与当前的通信网络产业链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物联网产业链上游增加了 RFID 和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制造产业,下游增加了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特别是物联网上游传感器制造业意味着庞大的市场潜力。

3、满足居民幸福生活 智慧城市通过一系列智慧工程,构建和谐稳定、经济良性发展,安全、环保、宜居的城市,营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通过智慧医疗系统使得居民身心健康得到及时有效护理,同时有效破解当前医疗资源有限、分配不平衡的难题;通过智能交通使得出行更为顺畅,高效率运用城市道路资源;通过智慧食品供应链使得居民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智能家居给居民营造一个安全、智能、舒心惬意的家庭环境;智慧城市平安应急体系可以有效监控城市治安状况,从而及时有效处理城市犯罪和突发事件,营造平安城市环境,等等。在国外,技术正在使一些国家和地区脱贫。比如,印度,拥有世界上1/6的贫困人口,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正在为他们创造实质性的工作和教育机会。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智慧城市发展方兴未艾

自近年智慧城市的理念提出以来,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已从概念和模型阶段全面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中国在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以后,智慧城市也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也并不再神秘,如市民卡、校园通、手机挂号、手机银行、电子政务等,都早已在一些城市推广应用。

(二)整体发展落后且发展不平衡

在第六届(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2014年智慧城市评估满分为105分,平均得分为40.1分。其中得分最高城市为无锡总分77.2分,得分最低城市为齐齐哈尔总分为17.6分,相差59.6分,说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差距还较大。区域差距也存在,2014年将选取的100个城市样本按照经济地理区域划分为东北部、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进行分析。东部地域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本次参评的100个城市样本中,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36个,地市级城市54个,县市级城市10个。从整体上看,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地级和县级城市,从具体得分情况看,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平均得分为分49.6分,得分率为47.2%;地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5.5分,得分率为33.8%;县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0.4分,得分率为29.0%。

(三)政府主导为主、资金供给乏力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政府主导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模式,好处是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并且为创新发展的战略提供良好成长环境。但是无论是添置设备、整合数据、统一端口还是选择购买服务、融资租赁等,都将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更何况这只是前期投入,后期的运维升级等等更加需要长久的投入。政府投资资金供应不足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半途而废。

(四)服务导向不明显,公众参与度差

全球智慧城市投资比例服务占56%,软件占18%,硬件只有26%,而中国跟这个刚好相反,硬件占73%,服务仅仅是20%,而软件只有7%。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确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轻视服务,缺乏市场导向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当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注重投巨资购买容易量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但忽视了方便市民的应用开发和普及推广,对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具体实惠和改变看不到。导致系统功能与民众实际所需相去甚远,达不到真正的便民就无法做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

(五)资源共享不足、缺乏特色 一是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后,许多城市就盲目上马一批项目,各个部门也各自为政,形成大量信息孤岛,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城市之间、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二是资源共享不足智慧城市技术推广效率比较低,打个比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起初我们有许多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技术壁垒,包括充电器都不一样,接口都不一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使用不便和资源浪费。美国就成立了一个名为“美国代码”的组织,来促进一些城市机构或编程产生的关于智能技术也适用于其他地方,创立者詹妮弗帕哈卡说“其核心就是共同需求,可以采用共享和可重复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预算不断削减和需求增加的时代,如果每一座城市都独立行动,它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建设智慧城市也一样,技术资源要尽早统一起来。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又缺乏特色,有的城市规划定位不清晰,不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经济状况、人口因素和城市特点,将时下流行的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加载堆砌到城市之上,一股脑地购买设备、建设机房、建云中心、铺宽带网、搞产业园、开发房地产,智慧建设与城市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很有可能建好之日就是废弃之时。

(六)智慧城市的安全性保障低

智慧城市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也没有积累更多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的经验,这必然会造成智慧城市管理上的脆弱性。主要的安全性问题包括:

一是智慧城市新技术的脆弱性。智慧城市的许多技术核心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比如传感器,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的芯片依赖国外。广泛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将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核心技术所有国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定向性、隐秘性侵入。

二是智慧城市广泛的互联网联接,不能保证所有的终端都是安全的,终端本身以及终端上的不安全应用均可能存在大量的危险。随着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披露出“棱镜”计划,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三是云计算和通信基础设施可能存在尚未掌握的安全漏洞。一般来说,云计算和通信基础设施由专业的服务提供商进行维护,可以大大增强其安全性,但是做不到绝对的安全,还会存在可以被人利用的信息安全脆弱性。云计算的停机会使智慧城市变成僵尸城市。四是智慧城市应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安全漏洞,这与智慧城市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有关,有经验和能力强的开发商提供的系统可能会比经验和能力欠缺的开发商提供的系统可能会更安全可靠些。

三、建设健康的智慧城市

(一)政府主导,企业、公众共同参与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因此政府的顶层设计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意义重大。政府聚集了行政资源和决策权,但是政府不能包揽一切,智慧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与发展,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而这需要企业、居民等各方参与和利益分配。

政府层面来说,要抓紧转变政府职能,做好顶层设计。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认清城市的现实管理需求。二要突出规划设计、强化机制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系列机制创新,比如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信息联络等相关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物联网建设标准等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相关信息安全规范,保障未来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数据安全等等。

从社会层面来说,发挥政府规划和引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放开准入、放开市场,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建立新机制,开创新局面。选用众包、竞赛等方式引导民间开发应用程序。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开放政府数据和资金奖励,吸引软件开发企业和自由黑客开发设计应用程序。除了能产生头脑风暴,还产生了一些可广泛应用的程序,大大节约了智慧城市得建设成本。

(二)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

国内大中型城市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先进性方面与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已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信息化应用、普遍服务和全民信息教育方面仍有相当距离。例如,首尔开展“百万人信息化教育”的泛政府性活动,还将信息化教育普及的重点集中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新加坡在大规模推进信息化过程中,也伴随着庞大的教育培训计划。伦敦政府甚至还以立法形式规定,在全体中小学中将信息技术从原来的选修课全部改为必修课,并对教育经费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三)选择合理切入点、突出本城市特色

智慧城市体量过大,在过去几年里进入者都做了不少尝试,但目前仍只能看到单个案例,而缺少协同的原因是投资规模大、协调难度大,而效益产出不明显,用户体验和用户素质尚未达到预期。经济、政务、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环境、能源等多重领域我们目前的水平无法做到全覆盖,因此要认清城市的现实管理需求,选择建设的合理切入点。

(四)加快信息公开步伐

6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大数据称之为“未来的新石油”,来代表其价值含量。如今随着信息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最佳的服务模式。借助政府数据开放,美国的医疗服务业节省3000亿美元,制造业在产品开发、组装等环节节省50%的成本。”

所以我们应以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打破数据垄断,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数据资源运行机制,按市场规律和风险等级分级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授权和鼓励第三方参与政府数据资源开发,并向市场购买社会数据及服务,鼓励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和运营模式创新。

(五)增强智慧城市的安全性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最缺少人才,培养人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了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中心,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可谓不遗其力。它与企业以及本地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确保毕业生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新加坡在数据分析领域开设了4个硕士课程以及5个本科课程,提供侧重于具体行业应用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协助下,亚洲顶尖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IBM将开展合作,共同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业分析中心。该中心旨在帮助在校学生以及在职人员提升商业分析领域的最新职业技能,为未来数据分析工作打好基础。

智慧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篇5

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专项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将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

《通知》明确专项目标,未来2-3年,将建成一批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为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通知》指出,围绕转型内容和重点将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分别是: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具体要求

(一)请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4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

(二)主管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和备案工作(暂不需提供落实环评、节能、土地等建设条件的相关文件),并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同一法人单位可选择其中1个实验室方向进行申报;同一主管部门对同一实验室方向,择优选择1个项目单位申报。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申请单位应承诺予以配套资金或政策支持,保障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所需费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为构建创新网络,申报单位需承诺,若通过评审成为以上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的承担单位,将参与构建创新网络,以加强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

(四)项目申报方案需充分体现产学研用等单位的紧密结合,并进行多个单位实质性联合共建(联合共建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建设内容和地点应相对集中;鼓励工程实验室建立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优先支持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具有全国性示范效应平台建设。

(五)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原则上将通过竞争择优确定(原则上支持本领域排名第一的单位),鼓励由企业牵头承担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并优先支持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承担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的相关任务和项目。

(六)请主管部门在2016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一式2份报送我委(双面打印);同时请提供电子文本和有关附件等材料。

特此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6年8月26日

报告目录

一、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摘要

二、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意义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意义

三、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1、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技术发展比较

(1)本单位技术水平优势和劣势(2)关键技术突破点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发展方向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拟进行技术突破的方向

4、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1)近期目标(2)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建设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1)法人单位概况(2)合作单位概况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1)机构设置(2)工程实验室职责(3)实验室主任职责(4)实验室主任工程师职责(5)实验员岗位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4、运行和管理机制

六、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规模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内容(1)主要内容(2)设备方案

3、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地点

七、节能及环境影响

1、节能分析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能耗指标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节能措施

2、环境影响(1)环境依据(2)环境和生态现状(3)生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

八、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周期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总投资估算

2、建设投资估算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

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初步经济效益分析(1)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3)财务分析(4)不确定性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十一、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2、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3、其它风险

十二、相关文件所要求的附件、附图、附表

1、财务分析附表; 1.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1.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1.3流动资金估算表

1.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

1.7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8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9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2、相关企业营业执照;

3、发明专利

4、产品图片

智慧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篇6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

2013年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

2013年4月25日

目录

一、智慧城市项目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二、智慧城市项目2013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报告

三、智慧城市项目相关调整建议

材料1:

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统筹管理和协调下,在各课题承担单位和示范工程单位大力支持下,全体研究人员分工协作、集智攻关,基本圆满完成2012年既定目标,项目实施第一年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为2013年全面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顶层设计、各课题任务攻关和经费规范使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总体情况(经费待修)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于5月10日获得科学技术部办公厅批复,7月20日通过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各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展开。9月2日项目牵头单位发文正式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11月9日正式发布《“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了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

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本项目财政专项经费共到位999万元,自筹经费到位1,183.64万元,财政经费总支出 6,213,875.89元,自筹经费总支出9,118,142.86元。其中:课题一财政经费到位184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5,420,061.53元。课题二财政经费到位97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960,720.68元。课题三财政经费到位98万元,自筹经费到位733.56万元,财政经费支出582,800.00元,自筹经费支出7,335,600.00元。课题四财政经费到位106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741,400.00元。课题五财政经费到位139万元,自筹经费到位60.08万元,财政经费支出381745.08元,自筹经费支出600,800.00元。课题六财政经费到位95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403,441.45元。课题七财政经费到位280万元,自筹经费到位390万元,财政经费支出1,560,288.32元,自筹经费支出1,181,742.86元。

9月21-22日,项目管理办公室在武汉召开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项目总体研讨会,在项目顶层设计、技术路线和课题成果对接等方面进一步统一了思想。2013年4月9日,项目管理办公室就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技术对接召开了专题技术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

12月13-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12监督检查会议,检验了项目(课 题)的任务执行、经费执行和组织管理三条主线工作开展情况。任务专家及时修正了项目总体和课题分系统研究偏差;财务专家对各课题经费使用规范性做了检查,在各课题单位财务人员参加部科技司统一组织的财务培训会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致的讲解;各课题就课题组织实施管理经验,以及课题与项目管理办公室协同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不少好的管理经验和措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了软件科研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并在2013年第一季度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实践。

二、各课题研究进展及阶段成果

(一)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软件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第一版本原型系统研发,完成地名智能定位、GPS导航定位、视频集成等接口研发并测试,完成建模信息模型(BIM)集成研发和集成测试,形成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相关标准规范草案初稿。2013年初,对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服务子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子系统、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子系统、平台门户子系统等进行了重点研发和集成。

(二)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系统

2012年底,强化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总体设计,完成城市多维数据资源管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转换、应用构建、配臵管理4个子系统的原型系统研 发并进行集成测试,形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技术标准规范初稿。2013年初,对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和产品制作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并形成用于指导下一步系统研发的设计文档。

(三)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韶关市规划局、韶关市城建档案馆和韶关市代建局等示范相关用户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完成韶关市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原型框架构建。2013年初,继续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三维建筑模型批量自动化构建,基本开发完成重要公共设施选址规划、建筑物合法性凭证参考、道路通达性分析等功能模块。在韶关开展了城市建设综合信息数字化加工等工作,为后期示范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

(四)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信息原型系统开发研究报告,完成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研究报告,完成停车指数评价体系标准研究报告初稿,发表论文1篇。2013年初,基本建立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WEB电子地图检索框架,对即将建设的五棵松大型停车楼项目采用的智能停车技术方式以及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和车位智能化管理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五)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北京市上地智慧出行示范区的实地调研工作,完成数据集成整合与分析挖掘平台的构建,完成北京上地居民出行基础数据库的总体框架设计和长时段典型人群出行调查子数据库基础数据收集,发表论文4篇。2013年初,完成北京上地居民出行基础数据库中交通网络、市政数据的采集;完成个人时空出行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框架设计和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研发。

(六)智慧社区民生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了智慧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调研报告和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系统需求设计书,完成基于实有人口数据库和社区地理信息库的构建,实现跨社区物业、社区医院、民政管理等部门的社区信息资源的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和社区服务协同调度机制建立,并研发个人健康网关、智能家庭网关、跌倒检测地毯等多种信息终端,完成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香花桥小区示范的广域网和智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并逐户进行家庭内部网络改造和相关设备的部署,取得5项发明专利。2013年初,完成了一批应用于养老环境的、具有泛在化和非干预特性的物联网终端试制,包括“跌倒检测地毯”75套、“睡眠质量传感设备”70套、“智能门锁”24套,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香花桥小区开展了“幸福养老”典型业务36户试点,“城市安全”22户试点。

(七)公共住房与保障对象智能撮合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黄石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公共住房公平分配、保障对象信息等需求调研和数据收集,完成智能撮合分系统前期公共住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的开发,完成公共住房信息库和保障对象信息库的集成和上线,发表论文2篇。2013年初,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共同探讨需求识别算法和智能匹配算法的研究,完成对黄石市保障用户第一次满意度调查和影响满意度因素的初步研究,并完成需求识别算法和智能匹配算法的雏形方案,学术论文1篇已录用,1篇审核中。

(八)智慧街道公共服务分系统

2012年底,完成智慧街道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总体设计、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智能感知与接入技术、智慧城市管理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与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两代继承性编码方法、基于TGC的智慧街道物联网数据处理与交换技术等研究报告,完成TGC通用标识编码技术行业标准规范初稿,完成TGC通用标识编码管理系统及万物网系统的集成、测试和部署,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2013年初,完成智慧街道精细化管理业务子系统、社区安全预警及管理子系统、TGC通用业务子系统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联调,完成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需求分析及详细实施方案,发表论文2篇。材料2:

2013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

2013年是“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最为关键的一年,各课题任务进入深化研究阶段,组织实施进入“各分系统研发、集成测试、示范落地”同步开展的新阶段。

一、工作目标

根据“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总体实施进度的安排,依据各课题任务书中201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的要求,加强项目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加快各项研究,加大系统集成力度,确保示范工程落地。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与任务进度的匹配度。

二、工作要点与计划安排

(一)项目总体集成

从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专家委员会和各课题抽调专人,组成项目总体集成技术小组。6月基本完成各课题应用示范软件和数据库阶段研究成果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集中部署;7月项目总体集成取得阶段成果,形成项目总体演示汇报方案;10月落实项目各示范工程落地具体方案;12月形成示范落地典型案例。

(二)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软件分系统 4月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对BIM数据的兼容;5月进一步提高BIM数据的加载效率;6月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视频开发接口;7月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GPS开发接口;7-12月协助课题单位开展应用示范工作,完成支撑示范工程的应用接口扩展。

(三)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系统

深化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原型系统设计,完成剩余子系统的设计工作。7月完成城市地理信息产品制作子系统的研发;9月完成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的研发;10月份完成对原型系统的集成测试以及第三方测试工作;12月落实北京市示范应用工程相关工作。

(四)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

4月完成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主要功能组件的原型系统开发;5月基于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韶关市开展示范,制订相关标准化方案;6月完成应用示范系统开发设计和数据管理与交换方案设计;12月完成韶关示范工程建设。

(五)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分系统 2月完成泊位传感器的研发;3月完成WEB电子地图检索模式发布动态数据的研究;4月完成应用示范系统设计研究报告,各功能组件初步设计报告一份;5月完成信息原型 系统一套;8月完成停车场泊位数据采集和接口标准草案一份;12月完成示范工程的具体方案。

(六)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分系统

5月根据课题研究需求补充、完善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功能;8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出行行为特征研究;10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日常行为规律研究;11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出行模拟研究,完成基于个人时空出行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12月撰写居民出行行为时空模式与决策分析研究报告,完成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平台软件著作权申请、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软件著作权申请、交通规划与分析软件著作权申请。

(七)智慧社区民生服务分系统

2月完成上海长宁香花街道全覆盖,在独居老人家安装跌倒检测地毯和床垫式生命监测仪,使用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系统进行照看服务,进入系统试点工作;6月完成系统试点过程中问题的整理与解决,为更大规模的试点做好准备工作;9月完成与公共信息平台对接方案的讨论及初步开发完成工作;12月完成系统对接及产品化打包解决方案。

(八)公共住房与保障对象智能撮合分系统

2013年主要任务是完成需求识别和智能算法的研制、开发和集成,目前工作仍处在算法研制阶段。计划本7月完成该算法的开发,10月完成与前期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12月完成软件著作权的申请。

(九)智慧街道公共服务分系统

3月完成智慧街道精细化管理业务系统以及社区安全预警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完成2篇论文的发表;6月完成TGC通用业务系统的开发,完成2项专利的申请以及3篇论文的发表;9月完成TGC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以及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完成3项软件著作权的申请;12月完成智慧街道公共服务系统、空巢老人远程健康监测及管理系统以及残疾人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并进行集成整合,形成完整的智慧城市应用集成系统和智慧民生服务系统。

三、主要措施

2013年是项目组织实施的关键一年,按照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决策部署,项目管理办公室将重点在进度节点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示范工程质量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

针对项目组织实施进入“各分系统研发、集成测试、示范落地”同步开展阶段的特点,着眼“示范工程出亮点”,加强各课题间的工作协调,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分系统和各业务应用分系统之间的集成。进一步强化日常工作调度和协调机制建立,确保项目各分系统协同推进。

(二)注重节点控制

项目管理办公室以季度为节点,加强对各课题任务研究进度和经费执行规范度控制,加强课题间协同推进;课题牵头单位以月度为节点,加强课题内部组织管理和分系统集成。

(三)规范组织管理

进一步加强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计划和预算执行,确保经费合规使用、项目实施管理规范,争取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费过半”目标。

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信通过各课题单位的齐心努力,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好各项工作。材料3:

相关调整建议

本项目第五课题“智慧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实施期间,由于课题参与单位长宁区信息中心无法按规定执行预算,导致专项经费无法下拨,拖延示范工程建设,课题经费执行缓慢。针对该情况,经课题组拟更换课题参与单位,建议由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承担智慧社区应用示范任务。

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篇7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以城市化推动社会经济变革的传统增长方式出现“天花板”效应,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社会治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 从2009年开始, 随着信息技术, 特别是RFID、数据采集、精密传感器、4G、SOA、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GIS、大数据等的兴起, 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理念出现了所谓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城市, 能够对城市内的人员、机器、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状态等实施精确的监控、管理和控制, 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改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智慧城市不仅仅是“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等概念的延伸和扩展, 还反映出社会对建设更智能、更绿色、更协调未来城市的美好愿望, 是我国推动两化融合、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目前, 国内超过20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2013年8月14日,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2014年8月29日,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20年, 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上述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带动性、规模性的重大产业和战略突破口。

2 智慧城市建设难点

目前, 智慧城市的总体功能架构趋于统一和稳定 (一般包括传感器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现层, 同时安全保障和制度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但智慧城市在具体建设中涉及主体众多, 用户需求模糊不清, 各类数据形式多样, 信息相互关系错综复杂, 分析模型个性化, 建设项目数量众多, 建设周期长达3-5年等, 导致智慧城市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偏离预定目标, 建设效果差强人意。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紧迫难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 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两个问题:做什么和什么时候做。做什么是解决建设内容, 其要点是需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 均衡地确定需要建设哪些项目和建设规模, 梳理清楚这些项目之间的匹配关系和接口, 并确保这些项目整合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总体目标。什么时候做是解决建设步骤, 其要点是根据每个阶段的目标, 确定项目完成的次序, 从而确保没有超前建设的项目和滞后建设的项目。

如前所述, 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复杂, 如果能够寻找到一个参照系, 将能够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和抓住其中的关键所在。这个参照系本身应该为我们所熟悉, 同时能够相对简单, 从而便于我们分析。本文作者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参照系, 人拥有大量的感官系统和神经末梢, 能够对人体的各项状态进行感知;通过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可以将信息在器官之间, 器官和大脑之间进行相互传递;人的大脑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 并及时作出各种反应, 并能够总结经验, 从而在今后更好地做出反应, 而这些方面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因此, 本文作者提出通过仿生学原理, 将人体和智慧城市进行类比, 从而找出智慧城市系统化、合理化建设策略。

3 均衡的智慧城市建设

对于人体而言, 全身的均衡发展才能完成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通过下表我们将人体和智慧城市的功能组件进行对比, 并分析不均衡发展导致的问题。如表1所示。

为了达到高度智慧化, 一方面城市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物联网、网络、行业应用、运行指挥中心等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需要实现上述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 优化结构。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往往比较忽视这方面, 比如某些城市建设了大量高清视频摄像头设备, 但相关后台视频数据分析功能没有跟上, 数据不能转变为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 导致用户无法感知到智慧城市的智慧所在。

因此, 我们需要建设均衡的智慧城市,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智慧城市基础层、应用层和管理决策层。

3.1 基础层

基础层包含政府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 该层面建设导向为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其中, 网络服务包括光纤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 具体分为公网、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政务无线宽带专网、政务传感网等;数据服务包含数据资源融合、数据云存储、数据交换, 并通过云计算支撑数据资源的挖掘、整合、开放、共享等;载体服务是指云计算、云存储、市民卡、智能车辆卡、共享软件等服务和相关介质。

3.2 智慧城市应用层

应用层专注于各部门和领域自身的核心业务, 包含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人文三大领域, 该层面的建设导是聚焦业务、丰富功能。其中, 智慧政务主要是政府、企业、个人之间交互关联, 具体包括政府各业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各业务系统等;智慧产业的主体包括政府机关、企业、个人等, 主要是日常事务的处理或感知, 具体包括公用事业信息化应用系统、信用应用系统、社交媒体、企业ERP/CRM/SCM、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及相关智能化产品等。此外, 行业应用层除满足部门、行业、企业及民生需求外, 还为基础设施层集聚信息资源, 并为集成应用层提供支撑。

3.3 智慧城市管理决策层

管理决策层基于基础层和应用层, 围绕政府、市民、企业三大主体的需求, 开展数据挖掘和智能应用, 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形成协同应用和交互服务两个层面, 该层面的建设导向是统筹规划、融合服务。协同应用包含市级层面的各业务应用, 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交互服务包含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智能门户等。

4 有序的智慧城市建设

从时间维度来看,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正如同人的成长一样, 分为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不同城市应该根据信息化现状、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发展阶段和阶段目标。根据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 并类比人的成长阶段, 本文作者将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4.1 婴儿期

在此阶段应制定智慧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 编制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出台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保障和配套制度, 统一和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为下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做好思想、智力、财力和物力的准备。

4.2 少年期

在此阶段城市应在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指引下, 重点开展基础性、公共性、框架性的项目建设, 搭建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同时围绕城市重点发展需求, 开展典型、示范性智慧应用的建设工作。基础性项目主要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基础数据库、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一卡通等。智慧应用项目可以围绕民生、政务、经济、环境等方面开展建设。

4.3 青年期

在此阶段城市应重点发展能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应用, 如智慧环保确保城市环境友好, 智慧交通确保城市人流物流的顺畅, 智慧教育确保城市人力资源的高效培养, 智慧产业确保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同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阶段要进一步强化信息的分析挖掘利用, 始得信息化不仅仅是城市管理和运行的辅助工具, 同时能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继人力、财力和物力之外重要的城市资源。

4.4 壮年期

在此阶段, 智慧城市的各项重要系统基本建设完备,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让信息在城市各个需求主体间顺畅流动, 城市的管理、运行和民生均能通过信息分析和挖掘达到最佳状态, 并能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预测。

我国当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主要处于少年期, 同时也有部分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处于青年期, 部分中西部城市处于婴儿期。通过分析各个城市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可以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 从而避免无序建设及其导致的建设误区。

5 建设思路

当明确了建设目标和时序之后, 我们还需要遵循如下建设思路, 从而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5.1 政府统筹、市场运作

继续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建立强大的统筹领导体系, 统一顶层设计, 形成信息化工程间的协同运行。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 构建政府、企业、市民等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

5.2 整合资源, 共享协同

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 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 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信息资源, 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协同, 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5.3 立足民生、推动产业

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低成本的信息与应用服务, 使社会和市民享受到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以智慧城市建设拉动智慧产业的需求, 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促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和发展。

5.4 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充分认识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从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城市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成熟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 循序渐进, 切实推动城市智慧化协同发展。结合实际, 突出应用, 讲求实效, 找准产业升级、民生需求的突破口先行先试。

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篇8

摘 要: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形态。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加快哈尔滨产业转型升级,幸福哈尔滨、低碳哈尔滨建设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哈尔滨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很多有利条件。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和积极的姿态去加以推进,积极参与建设智慧哈尔滨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哈尔滨;智慧城市;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17-02

哈尔滨市在《加强文化名城市建设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切实发挥区域优势,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把哈尔滨建设成为领跑国内外的智慧城市”,为智慧哈尔滨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主动实现城市跨越式和创新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提高政府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和谐。

一、建设智慧城市对哈尔滨市的重大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加快哈尔滨转型升级。建设智慧哈尔滨,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从而在开创未来发展新路中赢得先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也是进一步提升哈尔滨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哈尔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其次是有利于促进幸福哈尔滨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哈尔滨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发展、投资创业、民生保障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特别是有助于就医、住房、出行、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解决和“三优”文明城市的创建,促进幸福哈尔滨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力促进智能社区和智能家居建设,居民将全方位享受城市智慧化带来的成果,增强生活幸福感。

三是有利于推进低碳哈尔滨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力促进哈尔滨各类能源使用方式的转变,城市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以动态的、更加精准的方式得以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可以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推进低碳哈尔滨建设。

四是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已有数字哈尔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智能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构建涵盖政府、企业、居民、市政设施、环境监测等海量信息的综合数据中心,借助“云计算”平台实现各部门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形成畅通的城市管理智能信息通道,实现智能高效的城市管理平台。

二、哈尔滨建设智慧城市的有利条件

1.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近年来,哈尔滨大力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稳民生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政策有力扶持、内需有效提升、信心显著增强等综合因素带动下,哈尔滨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5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3亿元,增长30.5%。金融、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38.8∶50.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44.6%提高到54.4%。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5%,水、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减少17.8%和11.7%。哈尔滨不断发展壮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广阔市场。

2.城市空间迅速拓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支撑和动力。近几年来,尤其是实施新战略以来,我市的城市骨架迅速拉开,“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通过建设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群力、哈西、哈东等新城区,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县域延伸,使哈尔滨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得国家批复。科技创新城累计开发9.6平方公里,134个研发项目入驻园区,37个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新城开发35平方公里,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3户,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家。宾西、利民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哈西、群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宜居新区。这一系列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有力措施为哈尔滨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物联网产业和普及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3.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突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哈尔滨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是欧亚大陆桥的枢纽,在对俄合作与交流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全国开展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具有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吸引国内外工业资源集聚的战略地位。俄罗斯入世也使哈尔滨的区位优势得到加强,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景。与此同时,哈尔滨独特的区域优势,让此前选择沈阳或大连作为“占领东北”的外来物流企业,陆续在哈尔滨扎根。在他们眼中,哈尔滨市场本身潜力巨大,而其背后“连通”的俄罗斯市场则更加广阔。哈尔滨也是中国北部的综合交通中心,拥有国际一流的空港和陆路枢纽。太平国际机场2011年的全年运送旅客量达784万人次,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枢纽,铁路、公路网密集并汇聚于哈尔滨。尤其是哈大高铁通车后,大大拉近了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进了哈尔滨与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联系。哈尔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不断完善的空港、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为哈尔滨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4.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条件。哈尔滨是黑龙江地区的信息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城市网络出口带宽500兆,宽带网络建设实现“光纤进楼、光纤进村”,互联网用户589万户,市区广播电视网络城区双向网络改造已经总体完成85%,覆盖用户35万户。2011年,哈尔滨市“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融合)步伐加快,信息化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转型,信息服务业兴起。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效,电子政务网节点单位158个,普及网上办公,数字仿真防汛、数字城管、社会保障等一批应用系统水平提高。

三、建设智慧哈尔滨的对策建议

1.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哈尔滨应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成熟等优势,及早研究可行性,谋划发展方案,选择重点方向,力争超越式发展。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全市要统筹编制“智慧哈尔滨”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指导性的政策意见,为各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依据,避免无序发展、重复建设和低层次竞争。二是“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智慧哈尔滨”建设总体规划未出台前,应采取在南岗、道里等有条件的中心城区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方法,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三是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与个性。各区要根据城市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突出地方特色与个性,谋划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2.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建立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牵头制定《智慧哈尔滨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规划以及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并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区、街道各级政府应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政策措施,加强考核与评估,分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3.夯实基础,整合资源。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两个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重要结合点,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要加大投入,提升“三网”融合的速度。瞄准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建设与融合,加快推进普通传输网与自动感知智能应用网络的融合,构建“无处不用、无时不用、无人不用”的功能共享的“多网融合”的信息网络。二要多方协同配合。

4.政府引导,建立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政府引导是关键,企业和市民是主体。一要设立“智慧哈尔滨”建设专建资金。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投入,创新政府扶持资金的有效动态支持机制。重点对智慧技术和产品研发、智慧应用系统试点示范工程、智慧产业基地创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二要制定投资导向目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有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全面落实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项目授信和审贷方式,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三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要在加强建立“智慧哈尔滨”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的创新与应用的试点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信息知识产权和保障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探索建立网络活动信用管理、信息交互共享管理等制度,着力营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法规制度环境,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5.吸引人才,提升素质。人才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抓住“智慧革命”先机的关键。一要创新机制。落实和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面向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引进和高水平使、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市民科技素养和智慧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智慧城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二要加大交流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和电信广电运营商等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展会、论坛等载体,建立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新范例、新模式为纽带的开发合作机制,宣传推介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引进一批国内外智慧系统开发商、综合运营商、专业运营商为投资主体的重大项目,更好地汇集全球智慧和资源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6.总结推广,共建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全新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互联互通和系统协同为基础,但又必须考虑到实践中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基础不同,进展不平衡,需要在统筹规划前提下,坚持重点突破,试点示范。一要确定南岗、道里先行试点区域,使之成为我市建设智慧市的核心和龙头,乃至全国的先行示范基地。二要协同各方,共建共享。大力推动在交通、公安、商贸、环保、卫生、教育、公共文化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合作,促进各区间互动协作,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试卷A下一篇:2020年网络直播课程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