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能力(共10篇)
埤城中心小学 张国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儿童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它与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活动极其相似,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文字交流等。没有科学探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上科学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对待,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为重要。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首先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然后老师播放课件:无声的大自然。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仿佛缺了点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吗?然后再将课件画面添上声音,学生兴趣十足。觉得有了声音,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样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敢于作出假设,进行验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我就在以下两个方面多下了功夫:一是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二是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我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允许出错,从不嘲笑、挖苦、讽刺。如《声音的产生》,师:关于声音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就有可能提声音是怎么产生的?那你们觉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请大家猜想一下。生说出自己的假设如拍打、敲击、摩擦、碰撞、拨动、振动等。师:能讲出你们的理由吗?生:像鼓,我一敲就有声音。师:你认为声音是敲打产生的,不敲打可以产生声音吗?生:能。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生:声音是碰撞产生的。师:不碰撞可以产生声音吗?师:你说说看为什么不能产生声音?生:弹像皮筋时橡皮筋没有碰撞,但是产生了声音。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看来我们只猜还不行,要用实验去证明。师:我敲击的是鼓,为什么豆子在跳动?生:因为鼓面在振动。反面验证:你能让一个物体发声,但不振动吗?讨论一下。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实验验证。汇报实验结果: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根据刚才正反两方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声音的产生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获取新知识,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同”我就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三个相同的玻璃杯装着多少不一的水,用筷子敲击杯子的边缘,发出声音最高的是哪个杯子?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哪些关于发声现象的科学规律?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实验,探索出物体发声高低的规律。有些学生还根据这一规律,制作可以弹奏乐曲呢,并于第二节课上演奏动听的乐曲。所以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突破了课堂时空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而着眼于对整个大自然的探索,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科学课教师应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适应这种转变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启发教学, 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逐步由低年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上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 科学组织实验, 合理进行抽象, 最终归纳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提高认知能力, 扩展知识范围。
从教学方法角度大致可将教学分为三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记忆水平教学、理解水平教学和思考水平教学。记忆水平教学是历史最久、运用最广的方法, 其特点是仅注重熟记大纲要求的内容, 要求学生牢固记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积累大量信息, 进行思维加工, 进行深入学习但是, 教与学绝不能停留在记忆水平上。所谓理解水平教学主要是对教材讲述的事物的意义, 事物之间的联系, 事物与事物间的异同, 以及它们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借以预测, 指导今后的行动。但是理解所学教材, 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远不能适应当前科学迅猛发展的需要。而思考水平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学, 其特点是教师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思考, 主动提出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索事物的特征和联系。
如何加强启发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 兴趣是成功之路,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 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及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以及思维的随意性较强, 因此思维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提示和要求, 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好奇, 也愿意深入思考。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身的爱好和渴望, 教师就充分利用新奇、兴趣、求知等引导、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直观形象, 引入概念, 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小学生建立科学学科概念,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凭借式” (形成过程) , 一种是“同化式” (同化过程) 。在引入概念时, 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 借助充分的感知材料,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中, 探究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 概念同化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新概念的主要方式。在引入概念中,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 使新概念凭借已有概念进行精确深化, 形成新的认识, 即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三、强化表象, 形成概念,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以表象作为中间环节实现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 不仅要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清晰、完整的表象, 还要强化表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放录像”———回忆感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对一组对象中每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了解, 这是概念形成的起始阶段, 接着通过比较舍去偶然的、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 采用异中求同的方法抽象出共同属性, 同时注意提供外延内容, 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范围, 启发学生深入与精细思维。在科学教材的知识要点中, 有不少要求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仅生物知识要点部分归纳概括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就有:茎的共同特征、果实的共同特征、昆虫的共同特征、鱼类的共同特征、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等。怎样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呢?以《果实的共同特征》为例: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组织学生对各种果实 (苹果、橘子、梨、黄瓜、番茄、花生果、葵花籽等肉果和干果) 进行解剖, 进行解剖前后的观察, 摸一摸, 闻一闻———充分感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这些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有果皮和种子, 再经过抽象概括它们的相同点, 舍去非本质的东西, 抽出本质的东西———果实内部都有种子, 最后经过归纳推理, 判断其他果实都具有同样的本质属性 (可解剖一、两种其他果实, 发现内部有种子, 判断得到证实) , 形成“果实”这一概念。
实践证明, 只要科学教师善于启发引导,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动手、动口、动脑, 不断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就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科学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牢固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一、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教与学的结合提供了契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饱满的热情,相互感染,激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好奇心主要是指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所持有的新奇感和兴趣感,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思维的驱动力,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创新探索。
比如,“鸡蛋的构造”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讨论,使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兴趣。在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课堂上充分挖掘与开发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利用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在观察实验中积累经验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直观形象的思维,这种感性的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前提,年龄增加、表象丰富都会推动抽象的理性思维的发展,但其直观形象性思维还是占主导地位。科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在观察实验中积累经验,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比如,教材中对油菜花的观察、对小灯泡的观察、对岩石的观察、对食物的观察等,都是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在认识中学到方法,锻炼自身的能力,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并作了经验和方法上的准备,此阶段有利于学生观察研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利用课内外的各种实验进行观察,并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把不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依次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方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丹晓莉.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课学课资料,大家共同分享
科学课你喜欢吗,混饭需要我凑合着 小学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深入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之际,课堂教学的旧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进行创新式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必须从教材的使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多媒体的使用上进行创新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期阶段中,对很多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科学学科知识基础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升,进而获得更加科学的知识表达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的热爱,善于动脑,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积极而主动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能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安排,设定一个适合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内容的安排,还能运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对于知识进行复习和预习,这种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在时间管理上也更加自由和自主,基本是按照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对学习时间进行分配。学习过程的调控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排除一些干扰性的因素,让学习的体验和效果更加有效的提升,对于学习结果方面的判断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有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如果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就需要坚持自主的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在学习上获得更好的成绩。自主学习是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研究精神,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优越。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对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提高民族科学素质,有着重要得意义。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担负着光荣的使命。对于如何教好自然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了一点儿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教好《科学》这门学科的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所以刚开始就满腔热情告诉学生:“灿烂的阳光,皎洁的月亮,闪闪的星星,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紫百态的鸟兽虫鱼------这一切,构成了神奇的自然。”接着,我向学生提问了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又告诉学生:“自然课将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秘密;指导我们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让这些规律为人们服务。”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二、去大自然求知
自然知识,有它的独特之处,它不象语文那样琐碎,需硬背,也不象数学那样深奥,需理解记忆。比较奥妙,仅用口头传授和学生的练习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自然知识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不相信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因此,注意引导学生对自然现
象的感性体验。对于自然知识中的问题,总是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找答案求规律。例如,教学《树叶》时,先提问:“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各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回答:“树叶的颜色是绿色的,形状是椭圆形的。”我并不急于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把学生带到野外去。让学生仔细观察树叶后再回答前面的问题。这时,学生发现:树叶的颜色不仅是绿色的,还有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紫百态,有椭圆的,还有锯齿形的,针形的,扇形的,心形的------这些知识是学生实践中认识的,因此,理解的透彻、记得牢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三、实验中探奥秘
实验在自然教学中有乐趣,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做好实验,对于学好自然非常重要。实验课上,教师要先提出问题,提醒学生带着问题边做边观察边思考,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探奥秘。如在做“大气压力”实验时:我把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杯口,让学生猜结果如何,学生脱口而出:水和纸片会掉下来。然后我把杯子倒过来,水和纸片 并没有掉下来。学生虽然回答错了,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操作,寻找问题的原因所在。再如,在做“制取纯氧”的实验时,先提问,然后指导学生做实验,边做边思考,由于好奇学生处于极佳的精神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不需要硬背就获得了知识。通过实验,学生得到深刻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从而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四、实践中应用知识
知识来源于实践,人类获得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有力武器。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如学习了《简单机械》一课后,学生知道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后,就启发学生能否制造一种机器既省力有能改变方向?学生都跃跃欲试。果然,有的学生回答可以用这种知识改装村里吊井水用的机械装置,或挖地窖时运土的装置。现代化的大吊车就是用的这种原理。在学习气候知识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由于我们都是农村孩子,所以对这方面很感兴趣。通过记气候日记,学生认识到寒冷的山区,气温回升慢,而种子需要一定温度才能萌发,所以农业生产需要适时播种。学习了植物以后回家帮助家长搞种植,有的亲自搞种植试验。
通过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观察的良好习惯,创新实践的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内容提要: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点儿体会与大家共勉。《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教好自然这门课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去大自然求知。自然知识来自于大自然需在大自然中印证,才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三、实验中探奥秘。通过实验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观察,最后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
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知识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服务,教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现状之一:平时的课堂上, 科学老师一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精心准备了每个小组的活动材料, 让儿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可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大多数儿童都不能作观察实验的记录, 真正记录的同学很少, 即使是记录的, 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本能保存的记录本。现状之二:在公开课上, 记录纸使用得比较普遍, 也是最注目的。但课后, 很少有老师过问或研究儿童手中的记录纸;也很少有儿童会对这些记录纸保存起来, 大部分都被扔进垃圾筒, 一丢了之。似乎这记录纸只是课堂上的一种摆设,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原因分析:一是老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得不够深入, 对科学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可有可无;二是科学记录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 对考试成绩没有直接的影响;三是由于老师本身的科学课枯燥、没有趣味, 学生不感兴趣, 也就不愿做笔记了。
二、培养实验记录能力的策略
(一) 观察活动是实验记录的源泉
《科学课程标准》在“观察、实验、制作”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儿童:“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用图画描述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观察是感知事物的特殊形式, 是认识事物之源, 是探究活动必备的本领。
1.材料是观察的物质条件。使每一位儿童都有一份可观察研究的活动材料, 这是培养能力的基本条件, 只有儿童亲自动手操作, 亲历活动的过程, 才会有操作过程中那种或困难、或艰辛、或激动、或愉悦的体验。没有经历, 也就不可能有体验, 当然也不可能有感悟, 自然也不可能有理想中的提高与发展。在教学《油菜花开了》这篇课文时, 由于学校附近没有油菜, 采不到油菜花。我特地跑到乡村里挖了两棵开满花的油菜。为每一位儿童的观察研究“花的结构”提供了条件。
2.观察活动是记录的前提。精心准备的材料, 目的是让儿童进行详尽、细致的观察, 经历观察的过程, 获得观察的现象, 感知观察的认识, 体验观察的乐趣。《油菜花开了》的具体教学要求:先从整体上观察一株油菜的花, 然后观察一朵油菜花, 进而了解油菜花的各个组成部分。认识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对那些观察能力相对较弱的儿童给以更细致的帮助和指导, 主动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 指导他们怎样用镊子撕下萼片, 又怎样用镊子钳住花瓣的基部, 轻轻撕下花瓣, 再用手去碰一碰雄蕊顶端的花粉, 感受一下花粉容易脱落、雌蕊柱头有粘性等特点。通过指导, 促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更快地得到发展。
3.时间是观察结果的保证。由于观察的材料和观察的内容不同、儿童个体的差异不同, 因而观察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课堂上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儿童观察活动已经完成了, 而有的还在进行当中, 有的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时就要合理调整教学的预设, 以保证儿童的观察研究的时间。在特定的情况, 也可以将没有完成观察的活动延续到下课, 使儿童课后继续进行观察研究。
(二) 科学探究必须做实验记录
1.明确实验记录内容。科学探究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很多, 在记录本里让儿童记些什么呢?我想不仅可以记一些计划、发现, 在课文教学前, 也可以让儿童调查与教学相关的资料, 或是记录些自己知道的内容, 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记录自己对探究内容产生的一些疑问, 或对问题的推断或预测;记录研究方案的设计或方案;记录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推理后所得出的结论等等。虽然记录的内容较广, 但不是面面俱到, 全面开花, 而是根据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要求, 合理地确定记录内容, 更好地发挥记录的作用。
2.人人参与实验记录。记录不是记录员一个人的事, 而是每个人都要动手做的事。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小组里由记录员一个人记录, 其他小组成员与记录没有关系。久而久之, 其他小组成员将会懒于动笔, 漠视记录。我们知道, 在对待科学问题上绝对不能轻信他人, 小组成员的记录不能完全代表大家的意见。因此, 我要求每一个儿童都要记录, 把记录当作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让每个儿童都经历科学记录。要求每人准备一本记录本, 把实验内容和过程直接记录在本子上。有时, 偶尔用记录纸也让儿童将记录纸粘贴在记录本里, 保证有价值的记录不会丢失。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探究;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应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必要的、平等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探究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探究,也就难以激发探究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生活中的能量》一课时,就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动力飞机,让学生先观察发射的情境,学生提出飞机靠什么动力飞行的?橡皮筋里储存了什么能量?这时,我就顺势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生活中的能量,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下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去猜测。学生进行猜测后,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要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就必须鼓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测,不管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加以鼓励,这时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猜测。如,在教学《沉和浮》一课时,我就准备了许多物品,让学生自己猜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的认为金属牙膏皮会沉在水底,塑料牙膏皮会浮在水面上……。而我也不作任何回答,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采用多种方法实验,改变牙膏皮的形状。实验后有的学生大吃一惊:原来我以为金属牙膏皮能沉下去,结果……这样设计目的是鼓励每个学生大胆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测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科学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科学课中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实验那样复杂和严格、规范,但其目的还是让学生从小就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如,教学《传热比赛》一课时,我将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火柴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下。点燃酒精灯,对铜棒的一端加热,观察哪根火柴先掉下,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思考:火柴为什么会掉下?从火柴掉下的顺序推测热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的实验兴趣高涨,积极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思考,探索出物体传热的现象、规律。有些学生还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应用在生活中。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四、利用教育技术优势,帮助对探究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当堂课根本无法完成。这時,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表现力,利用它把抽象的、无法看到的事物展示在他们的面前,再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科学知识,认识科学现象。
在教学《山脉的变化》《种子的萌发》等内容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标本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把山脉的变化过程,种子的萌发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跨越了时空限制,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
总之,作为科学教育的实施者,我们老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精心设计科学探究的情境和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空间,准备科学探究的材料,真正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认识各种事物,掌握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华秀.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2(3).
[2]王政.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1(18).
教师:司如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大都不愿“说”、不会“说”。通过创设轻松、和谐、愉悦、开放的课堂氛围;开辟合理、有效的说话渠道;宽泛、丰富的评价途径,使学生敢“说”、能“说”、善“说”、会“说”、想“说”。对于我们育英学校各班人数多这种现状尤为适用。如有许多学生不善于动脑,眼睛一瞟便把别的同学的答案抄上了,如果我们的老师多在让学生说的上面下点功夫,学生就会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了。
小学数学课有效方法---说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大都不愿“说”、不会“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来自学生本身,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
2、来自于其他学生,当一些学生说错了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使学生没有勇气说话。
3、来自于教师,教师一方面比较威严,主导作用凸显,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以至于学生因害怕说错,二来不能做到面向全体,课堂上急于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只让少数几个“优等生”回答,使多数学生成为陪客,长此以往,多数人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从这一现象出发,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上“说”的能力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力求通过创设轻松、和谐、愉悦、开放的课堂氛围;开辟合理、有效的说话渠道;教师适时、到位的引导点拨;宽泛、丰富的评价途径,使学生敢“说”、能“说”、善“说”、会“说”、想“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要让学生自信地张口,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让他们敢想敢说。由于受思维限制,在数学化的交流过程中,小学生中经常语意表达不清。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创设一个个表达内在思维的氛围,触发他们的说话灵感,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使课堂成为师生平等交流的舞台。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教”。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而是一个共同参加学习活动的伙伴;学生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如:前两年在伊犁听了一节邱学华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他不是----而是----如在一次数学课活动中,我教学《角的度量》一课,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尝试使用量角器量角,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我请了一位没有举手的孩子,当时学生们就小声嘀咕开了,“老师,刘晨是个大笨蛋,他肯定不会!”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刘晨在黑板上琢磨了半天,也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把量角器反着比划,立刻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顿时,吵吵嚷嚷,场面有些失控,然而我没有让这个孩子难堪,赶紧对大家说:“刘晨可不是不会,而是想考验考验你们。”并引导同学们按量角的步骤说了一遍,同时帮助刘晨按大家的说法一步一步地操作。错误在此绽放了光彩,自信在此得到了保护。(多点耐心,给学困生机会,看似浪费了时间,也许从此就改变了他,救活了他)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诚地善待每位学生,随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况,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成功。学生之间的思维与表达存在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更改的时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宽容、友好、真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问,乐于发表意见。
2、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
开放课堂,让学生自己组织实验、自己选择学习材料,不受教师经验的局限,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说”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学生灵感涌动的空间。
如在一次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运用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来教学《倍数和因数》,至始至终都体现了“放”字,在探究活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自我尝试、自主选择、合作探索,随着教师的提示要求,让学生结合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促进了知识的生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判断题:15是倍数,3是因数。许多学生判断为对。我用调侃的语气说:难道我是你们所有人的妈妈吗?你又是谁的孩子?学生立刻领会了我的意图。语言的表达更完美了。
3、开展积极有益的小组合作
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交往。同伴交往的平等性使得双方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自发地相互交流、评判。在相互间的交流、评判中既丰富了思维箱,又充实了言语库。例如:遇到师提问生举手的不是太多时,可通过小组讨论后,马上举手的就会多起来。
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评判,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这浓浓的交流合作的氛围中提高了。
二、把握教师的提问技巧,让学生能“说”
教师的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因此,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学生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精心酝酿提问:
教师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如课堂组织的走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等,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设计提问内容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让学生不仅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主题构思,以防提太空乏的、过于发散性的问题,使学生容易“跑调”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三.教会语言表达策略,让学生善“说”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规范性表述能力的指导,使学生对数学语言善于推敲、辨析,还能准确、规范地进行表述,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如数与代数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条理清晰地叙述算理、算法、概念、法则以及公式的来源;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训练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对自己的推理和思考进行合理地解释;空间和图形重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善说。
1.计算教学,算理表述要有条有理【如;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为什么同分母才能相加减等,让学生多说比你反复强调效果好。】
计算教学的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还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如在一次听马春燕老师上一年级的数学课中,具体的数字我记不太清了,大意是教师出示“13-6”让学生计算答案,并说出算理:甲说:我用“凑十法”计算“13-6=7”,先算10-6=4,再算4+3=7;乙说:我先算13-3=10,再算10-3=7;丙说:我是想6+7=13,13-6=7„„,接着她还让同桌互说,学生通过这样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前后连贯地叙述计算的算理和过程,逐渐达到运算技能的自动化阶段,不仅使他们获得运算的速度和较高的正确率,而且充分运用语言表达准确的表述自己的思维,优化了自己的思维程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帮助了学困生。2.概念教学,语言表述要准确严谨(如倒数的教学,我和张瑞丽老师探讨过)我把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1、0、以及三个数的积,小数等等都罗列出来。学生用概念说的头头是道。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严密,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程度。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在教学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概念时,如何让学生正确地表述“小数的末尾”是这个概念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首先安排了—组比较长度单位的直观图,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直尺直观的感知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且1分米是,可写成小数(0.1米);10厘米可写成小数(0.10米),100毫米可写成小数(0.100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0.10=0.100,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特点,让学生试着说出他们所想到的规律:如“小数后面添上(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点后面添上(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然后逐—推敲,找出漏洞,从而更好地理解“末尾”的含义。这样,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到概念教学中语言表达要严谨准确。
3.图形教学,推导过程要说得连续完整【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我先通过演示后讲解,优等生们立刻听明白了,但记忆也是短暂的。这时通过同桌互说,既帮助了学困生又使优等生得到了巩固,是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例如《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地、完整地表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概括出公式推导时所用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随后教师提出:“你能否用这个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呢?”学生通过操作,找到了各种方法,接下来的过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把他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其他同学看,并结合图形完整地讲解推导过程,在思考梯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的同时用语言概括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4、应用题“说”思路要简练
应用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学生说思路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强化数量、分析解题途径的过程。在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简练。如:上学期杨生财老师的【关于百分数应用题】的说课,特别精彩,把合格率的应用题变换了多种形式,如果能放到课堂上让同桌互说,学生对这类题可以说绝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也可训练说,如看图说,为以后上升到文字性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如我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让学生说为什么要找单位1?为什么要用乘法?为今后学习除法应用题打下基础。
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一部分学生是猜的,即不能用语言精炼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是要从语言训练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精炼的词语表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来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学生有条理分析应用题的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就会把这个分析过程用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以后教学应用题时,仍然坚持让学生口述分析过程,逐步就会流利地表达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
5、口算的教学尤其要让学生说。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一个说得数,一个说过程。比让学生在课后做好几页效果要好的多。记得曾经有一位老师在办公室里对一个学生大发雷霆,原因是该生把老师布置的口算作业---好几页全都是胡乱填写的答案。难道我们老师不应该反省自己吗?为了让学生多说,还可以节省时间,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在教学单位换算时,也可采用以上方法,同桌或前后开火车。如:5米等于多少厘米,一个说答案,一个说因为------所以。师要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老师们可以试一试。多开几组,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四、规范语言表达要领,让学生会“说”
数学的语言严密精炼,逻辑性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简洁性,学生难以理解和表述。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规范性表述能力的指导,使学生对数学语言善于推敲、辨析,还能准确、规范地进行表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通过规范的语言表述的训练,学生才能做到“会”说。
例如:(如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与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再如括号的读法)为以后学习文字题打下基础。
通过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学会了用严谨、确切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表述自己的思维,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会”说。
五、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使学生想“说”
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应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肯想愿说。
1、强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互鼓励。(如同桌互说时一个强一个弱,师要引导:这是双方都受益的)
我经常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心领神会。如有难度的,我就说:说给你的同桌听;简单点的,我会说:让你的同桌说说。有时需重复的,让学习好的说完后再让学困生说一遍。双方受益,目地是为了学扎实。
教师灵活的教学机智,可引发学生间积极有效的互评,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情感在互评中得到满足,语言在互评中得到发展,数学知识在互评中生成。
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我们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通过评价,使答错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更正欲望,评价者产生一种求变、求异、与众不同的欲望,最终将一个个错误变成他们通向成功的铺路石。这种因错误而来的评价成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营养素”。
2、细化知识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奇思妙想要予以鼓励和强化。
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吗?
接着进入探究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而要保证材料既有足够的抗弯曲的能力又可以尽量节约材料的道理,教科书以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
最后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体现出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究性。学情分析
本课是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科学书6本、硬币、纸箱,瓦楞纸板、记录单8张、折叠尺
2.小组材料:科学书6本、硬币每组40个、透明胶每组1卷、剪刀、大小相同的纸每组8张、瓦楞纸板每组2张。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探究发现
1.小组内交流实验发现及产生的新问题,并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10分钟)
2.集体交流实验发现及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产生新的疑问。(10分钟)
3.教师梳理小结:改变材料的形状实际上是通过增大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的宽度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2分钟)
二、瓦楞纸板的研究(15分钟)
1.师(出示瓦楞纸板)这是包装箱用的瓦楞纸板,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构成,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聚焦问题:瓦楞纸板的秘密。3.学生分组解剖纸板进行研究。4.集体交流。5.教师小结。
三、小结 1.谈收获
2.师:你看,瓦楞纸板中间有许多拱形,这些拱形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们在下节课将继续研究研究拱形的力量。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
从使用微视频设计到试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我想得很多,感触也很多。
随着对教材理解的深入,我对教学的设计也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从修改的历程中发现,我的教学设计由原先的粗浅变得繁重和细碎。课堂毕竟只有40分钟,想要面面俱到,想要追求十全十美,最终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匆匆而过,不可能做到深入而又浅出。想想课堂教学和读书还真有点相似,我确实把书给读厚了,这只是第二境界,还没有达到把书给读薄的第三境界。要想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第三境界,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重新审视我的这堂课。
一、学会舍得
每次试教后都会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要割舍一些不恰当的教学环节真的很难,就有如舍不得丢下自己的孩子一样,而每当有新的想法却又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添加,这也许是我过于追求完美而不懂得变通的人格弱点所至吧。如:课前欣赏导入环节,自己也很清楚上海世博会的内容与本课联系不大,用之,只能使课堂显得花哨与拖沓,但却不舍得割舍。现在想想只有舍,才能有得,才有可能出现精彩。
二、坚持自我,扬长避短
有些东西别人能运用自如,但是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只能成为一种多余的摆设甚至是拖累,可见模仿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功底上的。如:叶老师的课堂总是赋有情境,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于是也想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结果不但没有用好,反而分散了我的精力打乱了原有的教学顺序。顾老师说的好,要扬长避短,展现真实的自我,不要做别人,而要做自己。
三、教学重点落实有偏差
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为“自主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而在实际教学中变成了仅为让学生知道“改变薄型材料的形状能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不同。”这一知识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真正的成为主体,只是被教师牵着鼻子为达成这一目的走教学环节。听了顾老师的课和徐闻音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无论什么课程的教学都不仅是教会学生概念型的知识。我们的探究不是形式,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学生探究过程。学生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真正自主化的探究才是最有效的,才是我们教学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
四、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我的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显得有些沉闷。课后经大家指点,发现我每抛出一个问题后,总是急于想让学生回答,只要学生来到我预设的方向就马上结束了,很快地进入下一个环节。有时,许多期待的目光被我忽视了。有时学生经过稍微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我都自己回答了。那还有学生什么事呢?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需要及时把握好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应该有跳跃性,不应该是“站着摘桃子”。我们每个提问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达成教师的预设而设计,还要考虑启发学生较深层的思考。
五、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整堂课中,导入和实验指导占用了17分钟的时间,实验和汇报用时13分钟,分析数据只用了3分不到的时间,研究瓦楞纸用时4分钟,课堂总结和课外延伸用时2分钟。从以上的时间分配,可见这堂课上的有多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只有2分多钟,用耿老师的话说“有点对不起前面的实验准备和操作了”。分析数据往往是科学课中的重头戏却被我这么轻描淡写的带过了,课后想想都觉得荒唐。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其实这也是我平时最忽视的地方。
六、对细节的关注 细节往往能决定成败,通过这次上课后我发现自己对一些细节问题处理还不到位。如:我运用的“改变材料的厚度能增强抗弯曲能力”的实验录像中放垫圈的动作和位置对学生有误导嫌疑。我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桥墩”太低,不利于学生观察。让学生控制架空的距离为20厘米时,发现有些学生带的是三角板,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并且浪费了时间。从课堂录像中,我发现自己很不安静,总是走来走去,可能也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以上种种也是我这堂课的败笔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真的要好好修炼,做一个用心教科学的老师。
【小学科学课能力】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11-20
小学科学教育观察能力07-28
小学科学课教学探索06-02
小学科学课论文: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的运用10-24
小学科学课的教法学法06-05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记录09-25
小学科学课的听课记录01-19
中小学开辟新课程--科学课09-17
小学科学课德育渗透途径的建-德育12-15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的运用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