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翻译赏析

2025-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影片名翻译赏析(精选7篇)

电影片名翻译赏析 篇1

一、非诚勿扰 If You Are the One 剧情简介:秦奋(葛优饰)的天才发明被风险投资人(范伟饰)出天价买断。一夜暴富的这位“剩男”揣着家底开始了“征婚”旅程。漫漫“征途”上,各怀心事者纷至沓来,一段“人间喜剧”演出2008世间百态。几经周折后,秦奋终遇倾心佳人梁笑笑(舒淇饰)。无奈,美人心有所属。秦奋究竟如何逆流而上?几番悲欣交集后,有志者事竟成!秦奋终于带着他的真爱开始一段全新征程。

片名翻译赏析:本片主要开头就是主人公想找个人结婚,“the One”恰恰能够表明主人公想找到心目中的那个她的愿望。然而电影的线索是征婚,一个一个来试,所以英文片名翻译中加了“If”。中文名是从否定意义上说的:不诚恳,不适合就不要来打扰;英文名反了过来,从正面来假设:如果你合适。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着实为非常好的片名翻译。

二、101次求婚 Say Yes 剧情简介:乐团的大提琴手叶薰(林志玲 饰)因为三年前的未婚夫许卓(高以翔 饰)因车祸缺席婚礼而受到伤害,三年来美丽高雅的她虽然身边追求者不断,自己却无法再爱上一个人。不期然的是,黄达(黄渤 饰),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在相亲路上饱受挫折的包工头闯入她的生活,打破了叶薰原本宁静的生活。二人因为一次黄达帮叶薰解围了一场演变成闹剧的相亲而相识,叶薰更是帮黄达要回了被拖欠许久的工程款。在一来一往的相处中,黄达逐渐被叶薰独特的气质吸引,不顾一切的展开了对叶薰的爱情攻势。而叶薰也在想方设法的回绝黄达的过程中对这个执着的为自己付出的男人渐生情愫。然而就在叶薰为黄达的真情所动时,消失了三年的许卓重新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成了二人感情的最大障碍„„

片名翻译赏析:中文名称直截了当地介绍了片中很重要的一个剧情,男主人公为了寻找爱情已经相了101次亲,而当他找到自己的真爱时,他渴望对方能够答应自己。西方的婚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相互说“Yes, I do”,所以该片的英文名也很巧妙的使用了归化加意译的手法,点明主人公为了使女主角Say Yes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三、一代宗师 The Grandmaster 剧情简介:广东佛山人叶问(梁朝伟 饰),年少时家境优渥,师从咏春拳第三代传人陈华顺学习拳法,师傅“一条腰带一口气”的告诫,支持他走过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混乱年代。妻子张永成(宋慧乔 饰)泼辣干练,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合璧。

1936年,佛山武术界乱云激荡。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王庆祥 饰)年事已高,承诺隐退。其所担任的中华武士会会长职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关注与觊觎。包括宫羽田的独生女宫二(章子怡 饰)在内,白猿马三(张晋 饰)、关东之鬼丁连山(赵本山 饰)、咏春叶问等高手无不将目光聚焦在正气凛然的宫羽田身上。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埋藏心底,被冷若寒冰的车轮碾作碎泥„„

片名翻译赏析:片名直接点明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代德高望重的武术宗师的故事,主题鲜明,所以英文译名也采取了直译的手法,使得观影者一眼就能看明白这部影片讲述的内容,切合主题,不拖不沓,清楚明了。

四、听风者 The Silent War 剧情简介: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江山初定,百废待兴,和平的表象下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拉开序幕。败逃台湾的国民党接连向大陆派出特工,伺机破坏。为了应对接二连三的破坏活动,中共成立情报部门701局与敌方展开连番较量。同年10月初,701局控制的侦听局莫名消失,为了查清消失电台的下落,701局负责人老鬼(王学兵 饰)授命代号二〇〇的张学宁(周迅 饰)去上海寻找耳力超群的钢琴调音师罗三耳。结果阴差阳错,学宁找到了罗德小徒弟——耳力同样超群的盲人调音师阿兵(梁朝伟 饰)。

阿兵不负众望,不仅通过层层严苛的考试,还在工作中一鸣惊人。在残酷的谍报战争中,阿兵和学宁之间某种情愫也暗暗滋生„„

片名翻译赏析:该片英文片名如果直译回汉语就是无声的战争,但实际上片中讲述的故事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电台中的声音。风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但总能有耳力超群的人能够听到,也可能是译者为了故意夸大,借“Silent”来表明主人公赢得这场战争的不易。总体来讲,此片名的翻译不好不坏。

五、中国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剧情简介: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高等学府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出生于留学世家的孟晓骏(邓超 饰)渴望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改变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阳(佟大为 饰)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气息,曾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冬青(黄晓明 饰)以晓骏为目标努力求学,并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然而三个好友最终只有晓骏获得美国签证,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差距让冬青和王阳倍受打击。偶然机缘,被开除公职的冬青在王阳的帮助下办起了英语培训学校,开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美国发展不顺的晓骏回国,并加入学校,无疑推动三个好友朝着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电影片名翻译赏析 篇2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特点,翻译标准,翻译方法

一、引言

电影,又被称为“第七艺术”,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效果的特殊艺术效果。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常被认为属于跨文化交际,但它也拥有自身明显的特点,不同于其他的翻译实践。本文就从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着手,举例介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及翻译的常见方法。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

一部电影首先吸引观众的就是它的片名。人们常说好的片名就是电影成功的一半,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必定具备与其他翻译实践不同的特点。

1. 信息传递性

信息传递性是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最重要的特点。电影片名一般要求简洁明了,但这并不妨碍它传递出电影的基本信息。通常观众可以通过片名来判断出该电影的类型,如《生死时速》(Speed),我们可以判断出它为动作片(action movie);《人鬼情未了》(Ghost)为爱情故事(love story);《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为喜剧电影(comedy);《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s)为恐怖片(horror movie)等。更为重要的是,观众可以从片名中获知电影的些许基本内容和情节。如通过片名《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我们可以得知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将围绕法律展开。又如《诺丁山情缘》(Notting Hill)告诉我们影片将讲述在伦敦诺丁山发生的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信息传递性是英文电影吸引观众最重要的功能。

2. 文化特殊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实践也与文化息息相关,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尤为如此。无论电影是写实的还是夸张的,它都是对生活的反映,电影片名也是这样,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殊性。英文电影片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现文化的特殊性,如习语、俚语等的应用。《第一滴血》(The First Blood)是一部著名的动作电影。越战复员士兵Rambo回到家乡后处处受到当地治安官的压迫,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反抗。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爱情或友谊,也不是理解或宽恕。它讲述的是一个国家的耻辱和一位士兵的光荣。国家将人民送入地狱深渊,这位士兵拼死要保卫自己的尊严。在中国,这部电影被直译为《第一滴血》。汉语中它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含义,但在英语中“the first blood”指的是在第一场战斗中击败敌人(beating the enemy in the first battle)。因为文化的特殊性,这个片名传达出无尽的深意。

3. 艺术审美性

电影有着优美的音效和画面,已经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电影具有浓厚的美学价值,这在电影的片名中就有体现。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的时候,好的中文译名也能传递出美的信息,颇具艺术审美性。如《廊桥遗梦》(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廊桥”自然指的是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桥,而“遗梦”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一去不复返、再也无法经历的美好回忆。这个译名深深打动了中国观众,让观众体会到电影所传达出的爱情的伤感。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

现在英文电影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人们接触的英文原声电影也越来越多。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直译的片名在减少,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为了观众能更好地理解,片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被增补了很多信息。但是,像所有的翻译实践一样,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有必须遵循的标准,不能只为吸引眼球而放弃一些翻译的原则。

1. 反映电影的主题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必须遵循原作,不能凭空想象,否则即使片名很吸引人也不能称之为好的翻译。比如,有人将The Thing You Do Into译为《挡不住的奇迹》,Eye for an Eye译为《逍遥法外》,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译为《你是我今生的新娘》,The Ghost and the Darkness译为《暗夜猎杀》,甚至将The Scarlet Letter译为《真爱一生》。所有的这些译名都很吸引人,但事实上它们与剧情毫无关联,也没有反映出电影的主题。以Brave New World为例,最初它被译为《勇敢的新世界》,这就是很典型的对电影的误解。片名中的“Brave”实为法语,词意为“good”,如果仔细分析过电影的内容,我们会清楚地知道这个电影的片名实则为一个讽刺,批评20世纪的机器化,但是中文译名没能准确传达出这种意思。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必须正确反映出电影的内涵。

2. 吸引观众

电影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个需要赢利的行业,所以在片名的翻译中我们也必须关注商业价值。如果片名译得出色,影片就可以吸引观众去欣赏,例如,Sister Act被译作《修女也疯狂》,Mission Impossible被译为《碟中谍》,Nick of the Time被译为《千钧一发》,The Net则被译作《网络惊魂》等。上面的所有翻译都完美地将艺术和商业结合在一起。很显然,这些电影的英文片名并不十分出众,但他们的中文译名对中国的观众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位译者能牢牢地把握住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那么他的翻译一定能受到广泛的认可,观众也会因此更愿意去观赏这部影片。

3. 符合汉语的使用习惯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必须考虑当地观众的接受能力,即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Home Alone被译为《小鬼当家》,这显然比直译的《独自在家》要好得多。因为在汉语中“小鬼”是对聪明孩子的昵称,这种形象十分符合该片的小主人公Kevin,他是一个大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圣诞节全家人都去了巴黎度假,却把他一个人落在了家里。而且更糟糕的是,两个贼盯上了他的家。为了保卫自己的家,聪明的Kevin设置了一系列的陷阱,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最终抓住了那两个愚蠢的盗贼。观众从《小鬼当家》这个中文译名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喜剧色彩和幽默情节。

汉语中,人们常常使用成语或四字的词,这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也十分常见。如The Big Parade被译作《战地之花》,Enter the Dragon被译为《龙争虎斗》,以及Who Framed Rabbi Roger《兔子罗杰》等。另外,中国的电影片名很少使用长句,相反许多英文电影的片名都很长。因此,我们经常发现英文电影的片名的中文翻译要比原本的英文片名要短。例如,电影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被译为《欲言又止》,又如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被译为《爱与死》。

四、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1. 音译

这种翻译常见于电影片名使用的是片中角色的名字或某个专有名词的时候。如,Rocky《洛奇》,Gandhi《甘地》,Jane Eyre《简爱》,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itanic《泰坦尼克号》,等等。

2. 直译

这种翻译方法也是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时常使用的方法。如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The Queen《女王》,The Ice Age《冰河世纪》等。

3. 意译

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直译无法表达清楚或者直译的中文片名中国观众无法理解的情况,这时就必须使用意译的方法。如,若Bathing Beauty被直译为《浴美人》就会显得层次很低,也很难被观众接受,若意译为《出水芙蓉》则生动得多,而且对中国观众来说也会产生特有的美感。又如电影Kate and Leopold,它在中国被译为《隔世情缘》。Kate和Leopold是电影的两位主人公,男主人公Leopold是19世纪的一位公爵,虽然长相英俊但脾气傲慢。一天他意外地走进神秘的时光隧道来到了20世纪的纽约,在那里他遇到了身为大公司总监的女主人公Kate。Kate漂亮,勤奋,温柔,她热心地帮助Leopold适应陌生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坠入了爱河,但是他们的爱情之路却充满了曲折。片名译为《隔世情缘》,可以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Kate和Leopold之间充满波折的爱情。如果被直译为《凯特和利奥坡德》的话,观众就完全无法感受电影想要传达的感情。

五、结语

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交流的桥梁,电影也是如此。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无论采取什么翻译方法,译者都应该考虑到文化背景、语言习惯、观众口味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充分理解电影内容的前提下,将英文片名完美地翻译成中文,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

参考文献

[1]Andrew Lynn.英文电影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Samovar, Porter, 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4]王佐良, 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论电影片名的翻译 篇3

[关键词]电影片名 翻译标准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73-02

电影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娱乐视觉艺术,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介媒,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交流进一步频繁,中外电影的交流与流通也会不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电影需要翻译。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定的原则和规律,本文主要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以期为电影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根据电影内容来决定。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里面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在根据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文化、审美等诸多因素。

例如:《First Wives Club》,曾经被翻译为《大老婆俱乐部》。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译者错误地理解了first wife,而 first wife 指的是原配夫人,不是大老婆或妻妾等。该影片讲的是几位夫人如何报复其前夫的故事。如果翻译成《原配夫人俱乐部》 或 《发妻俱乐部》,译文片名会显得更准确,更加忠实原电影片名及内容。

再如,电影《The Bodyguard》,如果翻译成《保镖》,译文就显得过于生硬,而《护花倾情》这种译法就更好:“护花”与“保镖”,其词汇内涵近似,但“护花”更富于浪漫气息,更具美感。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考虑审美因素,以使译文更具美感。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美感

电影片名的翻译与一般普通文本的翻译一样,要做到忠实、通顺。译文应忠实地反映电影内容;语句的表达要通顺,要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除此之外,电影片名的翻译还应如同诗歌的翻译,译文应具美感。例如,美国电影《Catch Me if You Can》,讲的是一票伪造者与联邦特工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此电影名有几种不同的译法:《逍遥法外》《择智双雄》《神鬼交锋》《我知道你是谁》《猫鼠游戏》《有种来抓我》。其中,译文《逍遥法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电影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了“忠实”这一翻译原则。又如,对电影《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这一译法就很好,读起来犹如诗歌一般,富于美感。

三、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直接将原电影片名翻译成目标语。有时候,源语言电影片名直接反映电影的内容,对此,就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既能够保持源文语义,又能够反映电影主题和内容,达到“忠实”这一翻译标准。例如,《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环游地球八十天》,《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来》,《Shakespeare in Love》—《恋爱中的莎士比亚》,《Brave Heart》—《勇敢者的心》,《Pearl Harbor》—《珍珠港》。这些电影,其片名就直接反映影片的主题与内容,采用直译法,直接将影片片名翻译成汉语,译文片名既保持了原文片名的语义,又能够直接反映电影的主题与内容。再如,《Speed Angels》—《极速天使》,《Mural》 —《画壁》,均可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二)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根据影片的主题和内容,脱离源语电影片名,用目标语对影片进行重新命名。有时候源语电影片名具有比喻意义,或语意双关,由于文化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若采用直译法,就会显得过于生硬,欠缺妥当。此时,就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If You Are the One》—《非诚勿扰》,《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Life Is A Miracle》—《最爱》,《Deadly Delicious》—《双食记》,《Legend of The Fist: The Return of Chen Zhen》—《精武风云》。对于此类影片,其汉语片名都是根据影片主题与内容而重新命名的,汉语片名与源语影片片名差异很大。以《Deadly Delicious》—《双食记》为例:该影片讲的是二女子同时爱上了一男子;两位女子都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这男子都很喜欢吃。但若他同时吃了两女子做的饭菜,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该影片所反映的主题就是:不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如果直译成《致命的美食》,就显得过于生硬,不能够反映出该影片的主题。而《双食记》(采用意译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影片的主题:“双食”既指吃两位女子做的饭菜,又指爱上两个人。再如,美国影片《Waterloo Bridge》,意译为《魂断蓝桥》就很好。“魂断”既反映了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又道出了影片那悲惨的结局,而“蓝桥”则取名于中国古代爱情传说《蓝桥会》。此片名如果直译为《滑铁卢大桥》,则既不能反映电影主题与内容,读起来也平淡无味,失去了韵味和美感。

(三)音译法

在一般文本的翻译中,地名、人名等一般都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而一些电影片名,本身就是人名或地名,对于此类电影片名,可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Rocky》—《洛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Jane Eyre》—《简·爱》,《Nana》—《娜娜》,《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等。中国影片《梅兰芳》可直接音译为《Mei Lan-Fang》.

(四)综合翻译法

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人名、地名在源语文化中大家都很熟悉,但采用音译法直接翻译成目标语,目标语文化的观众就不一定很熟悉。对此,可采用综合翻译法,即在音译的同时加注一些说明,使得译文更好地被目标语文化里的观众所接受。例如,电影《Patton》翻译为《巴顿将军》。在译文中,除了音译“巴顿”外增加了“将军”,这样,作为电影片名,《巴顿将军》会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再如,《Forrest Gump》翻译为《阿甘正传》(增加了“正传),《Titanic》翻译为《泰坦尼克号》(增加了“号”),香港电影《叶问》翻译为《Great Kungfu Master-Ye Wen》(增加了“Great Kungfu Master武林高手”)等。

(五)借译法

在翻译中,可根据目标语现有的电影片名,进行借用和模仿。例如,《十面埋伏》,根据电影《Entrapment》翻译为《Traps》或者《Traps In Ten for Directions》;《功夫之王》,根据电影《The Lord of the Rings》翻译为《The King of Kung Fu》;《阮玲玉》根据英语电影《The Life of Emile Zola》翻译为《The Life of Ruan Ling-Yu 》或者《The Life of an Actress》;香港电影《神奇侠侣》,借用英语电影《Mr. and Mrs. Smith》翻译为《Mr.and Mrs.Incredible》.

(六)双关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法

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源语言中,同一句话会有二层或更多的含义。由于不同语言中词汇内涵和外延意义的差异以及表达习惯及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中具有多层含义的话几乎不可能用目标语中的一句话全部表达出来。对此,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而舍去其表面意义。汉语中歇后语的翻译,就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翻译,而舍去表面意义。比如,歇后语“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表面意义:膝盖离蹄(脚)太远,内涵意义:所说的话或写的东西离题(主题)太远。若翻译成英语,几乎不可能用一句话把这两层意义完全表达出来,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而舍去其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译为 What is said or written is irrelevant to the topic.有些电影片名本身也具有语意双关,对此,也就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而舍去表面意义。例如,英语电影 《Get Smart》,在影片中Smart是一个间谍;而在英语中Get Smart还有一层意思是“变得聪明”。影片中,警察们在抓捕斯玛特的过程中变得聪明了。怎么翻译呢?对此,只能根据其内涵意义进行翻译,译为《抓捕斯玛特》,而舍去其另外意义——变得聪明。

四、总结

电影片名千变万化,其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针对某一片名,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法,需要灵活多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

[ 参 考 文 献 ]

[1]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4] 吴广珠.跨文化视野中的电影片名的翻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3).

[5] 陈怀彦.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和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2009,(8).

[6] 李晓静.探讨英语语言引起的英语歧义[J].大学教育,2012,(2):82.

[7] 孙蕾.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冠词使用错误分析[J].大学教育,2012,(1):92.

论文大纲-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篇4

Clarify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aning, theoretical frame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Chapter Two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movie titles I.Types of film

II.General feature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Language characteristic ii.Artistry

iii.culturality(文化性)ⅳ.Commercial III.The principle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translation i.Information value principle ii.Aesthetic principles iii.Goal orientation principle ⅳ.Cultural value principle Chapter Three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Correspond with the film and be easily understood II.Concise and easy to be remembered III.Attract audience and increase the box-office income Chapter Four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Translation method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Literal translation ii.Free translation

II.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i.Compiling method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whole passag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Also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 of essay writing and bring up some suggestions in future research.第一章 绪论

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写作目的、理论框架和组织结构。第二章 英语电影片名的分析

对英语电影片名做了一个总体分析:介绍了电影的种类,分析了电影片名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为探讨其翻译方法奠定了基础。2.1电影的种类

根据电影的不同内容和性质,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爱情片、战争片、伦理片、科幻片、悬疑片等。

2.2英语电影片名的基本特点 2.2.1语言特色 2.2.2艺术性 2.2.3文化性 2.2.4 商业性

2.3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2.3.1信息价值原则 2.3.2美学欣赏原则 2.3.3 目标取向原则 2.3.4文化价值原则

第三章

英语电影片名的功能及作用

本章具体探讨了电影片名所具有的三种基本功能,即1)切合原影片的内容、反映原影片的主题、突出原影片的风格;2)言简意赅、便于记忆;3)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3.1切合影片,通俗易懂 3.2言简意赅,便于记忆 3.3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第四章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4.1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4.1.1直译 4.1.2意译

4.2英语电影片名的技巧 4.2.1直译意译结合 4.2.2编译法 第五章

结论

电影片名翻译赏析 篇5

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过程,而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外来影片的译名往往不尽相同。本文以实例分析比较两岸三地电影译名的差异,旨在促进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字:电影片名翻译;内地;香港;台湾;比较差异

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信息爆炸时代,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一种介绍异域文化简洁直观的手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外国电影被引入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电影的翻译也随之日益突显其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精彩的译名可为影片锦上添花,促进国际间跨文化艺术交流,还能和电影一起世代流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如何译好电影片名早已成为翻译界长时间讨论的话题。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不同,甚至是地域文化差异,都会导致影片译名有所不同。由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历史沉淀以及语言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即使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都有着普遍认可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在同名英文电影引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同的片名翻译版本,内容形式大相径庭,导致目前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本文从实例出发,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不同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特色,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

一、大陆地区片名翻译

1.1翻译方法和特点

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大陆的译者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大都采取忠实原文、审慎小心的态度而加以直译。影片译名较为传统、保守,但又不失严谨、慎重,基本上保持了片名的原汁原味。如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美元宝贝》,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等。

对于一些抽象或引发歧义的电影名称,大陆译者也会选用直译意译结合,或音译意译结合的方式。如Waterloo Bridge被译为《魂断蓝桥》而非直译为《滑铁卢桥》,至今仍为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Forrest Gump译为《阿甘正传》而未音译成《福雷斯特·甘普》,既点出了电影主角的名字,又借用了观众熟悉的《阿Q正传》的格式。还有经典恐怖影片the Shining,译名为《闪灵》,也可谓是音意结合的经典译作。当译名过于抽象,译者预测观众在理解时可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有时也会采用完全的意译。例如Kate and Leopold翻译成《隔世情缘》而非《凯特与莱尔波得》,Cast Away翻译成《荒岛余生》而非《漂流者》。有些电影片名的中译也受到中国传统习语、诗歌、小说、戏剧中四字、五字短语的影响,译名往往由四个字或五个字组成,读来琅琅上口。如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等。

1.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陆比较推崇的直译法简单明了,既能很好地传达原名信息,又保留了电影的异国情调,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大陆)与《仙乐飘飘何处寻》(港)相比更平实传神,反而香港的译名显得有点过于矫揉造作。但是生搬硬套的呆译、死译,缺乏灵活性,有可能使观众无法领略到电影的艺术特色和吸引力。如好莱坞经典爱情片Pretty Woman在大陆被直译为《漂亮女人》,跟香港的版本《风月俏佳人》相比就逊色很多,“风月”暗示了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的职业,而“俏佳人”既是对女主的赞美,更是对那段爱情故事的歌颂。另外一部经典电影Ghost,跟香港译的《仍鬼情未了》相比,大陆版的《幽灵》硬生生将一部爱情片译作了恐怖片。

英文片名中的习语、典故负载了大量文化信息,若从字面意义理解而轻率直译,可能会错误百出,贻笑大方。例如美国影片American Beauty在内地上映时被译为《美国蔷薇》,而其实American beauty特指美国四季开花的红蔷薇,蔷薇花美丽、圣洁,象征崇高神圣的爱情,也是暗示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相比之下,熟悉花语的台湾将其翻译成《美国心·玫瑰情》才是名符其实,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揭示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

1.3原因分析

在中国大陆,电影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被看作是影响国民价值取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电影片名的翻译除了考虑其商业价值外,更注重的是实现其信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兼顾审美价值。因此在翻译英文片名时,大陆的译者总是充分考虑到国情和意识形态,往往影片译名比较中性、稳妥,符合大陆观众的欣赏心理。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养成了保守稳重的性格,加之内地对于影片的审查制度较为严格,因此电影片名翻译才会相对比较谨慎认真。

二、香港地区片名翻译

2.1翻译方法及特点

香港地区翻译方法灵活,和大陆有很大的区别。直译依然是基本的方法,而较之大陆,意译法和改译法在香港比较盛行。译者凭借较强的创新性,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总体上讲,香港译本侧重于影片名的音韵功能和商业价值。为了赢得票房,译者千方百计地取悦公众.刺激好奇。常常使用一些诸如“雷霆”、“魔鬼”、“战警”、“情陷”、“致命”、“激情”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如Courage Under Fire《生死豪情》、Save The Last Dance《舞动激情》、Striking Distance《致命距离》等。

另外,香港的译名往往采用同化的处理方式,为了迎合本土观众口味,大量使用香港本地方言俗语,例如Scary Movie《搞乜鬼夺命杂作》,The Cable Guy《线鬼衰人》,About Schmidt译为《薯麦先生》。

2.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香港影片译名比较轻松活泼,或直译、或意译、或直意相溶,跟大陆的翻译相比灵活多变,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和猎奇心态。如惊险片The Rock讲的是主角们进入一个孤岛,击败恐怖分子利用生化武器威胁美国政府的故事,大陆意译为《勇闯夺命岛》,而香港译大胆地改译为《石破天惊》,令人从片名就感到一股紧张逼人的气势。

然而翻译过分自由又导致胡译、滥译。由于香港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过分考虑票房,译名中往往出现大量名不符实的刺激和煽情的文字,有时略显血腥暴力。“大”字滥用、“血”字飞溅、“魔鬼”出没、“情”意外露。如A Knights Tale《狂野武士》,Cyborg Cop《魔鬼生化战警》,Fatal Attraction《孽恋》,A Night To Remember《勾魂摄魄》。而且在片名翻译过程中故弄玄虚、煽情过分,导致译名与原名信息价值的不等值,误导观众,引起其对影片错误的心理预期。如Mr.&Mrs.Smith被译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完全就是家庭喜剧片的感觉。甚至把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简直就是哗众取宠,胡编乱译。此外,港译片名喜欢使用本地方言俗语,导致出现了许多在香港以外的观众看来是文理不通甚至是不知所云的译名。如199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As Good As It Gets,大陆译成《渐人佳境》或《尽善尽美》,而港译则成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猫屎先生》(“猫屎”在粤语中指性情古怪、脾气暴躁的人,正好与片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相吻合),使不懂粤语的观众百思不得其解。还有香港将The Runaway Bride译《走佬俏佳人》((“走佬”在粤语中意为“逃跑”),在香港颇受欢迎,但是大陆观众就很费解,所以大陆的译者把这部片子译为《落跑新娘》。

2.3原因分析

作为英属殖民地一百多年的香港,如今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都市,其文化有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特点。在香港,电影业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娱乐产业,绝大多数观众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消遣、追求刺激,而非接受教育或提高品位。因此,香港电影片名的翻译总是从娱乐化、商业化角度考虑,以消费为中心,以增加票房收入为务实。同时,一直以来香港武侠片、警匪片以及无厘头电影的流行泛滥也是造成其片名翻译过分刺激、煽情、暴力的原因。加上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在语言使用上比较特殊,粤语是其官方语之一,也是当地民众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带有方言色彩的电影译名。

三、台湾地区片名翻译

3.1翻译方法及特点

台湾译者并不严格遵循片名的原有形式和表面意义,在这点上他们与香港译者相似,但也不尽相同。其一,与大陆和香港相比而言,台湾基本上采用意译法,其中也有少部分改译法。例如Multiple Licity《复制丈夫》(大陆)、《3个茶煲一个佬》(港)、《丈夫一箩筐》(台),Pretty Woman《漂亮女人》(大陆)、《风月悄佳人》(港)、《麻雀变凤凰》(台)、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大陆)、《有你终生美丽》(港)、《美丽境界》(台)。

其二,电影译名往往形式简单,内容紧凑。许多译名要么采用中国的四字成语,要么借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如:The Affair To Remember《金玉盟》,Roman Holiday·Shall We Dance《随我婆娑》。另外,台湾地区的片名翻译往往比较偏纯情,充满浪漫梦幻色彩,如1997年奥斯卡获奖影片《As Good as It Gets》,大陆译成《渐入佳境》或《尽善尽美》,台湾则套用邓丽君的一首老歌《爱在心里口难开》,还有Love Affair《爱你想你恋你》,Much A do About Nothing《都是男人惹的祸》。

其三,近年来其商业味逐渐增强,一些香港译名中暴力刺激的特点也影响到了台湾的译名,比如:Total Recall《魔鬼总动员》,Mississippi Burning《烈血大风暴》,Soldier《血爆群龙》。

3.2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台湾的电影名翻译确实充满了吸引力,大多形式优美,审美功能得以充分实现,语言的优雅和风格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大陆和香港的译名相比,显得更缠绵悱恻,让观众赏心悦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台湾的译名喜欢使用固定词汇,硬套公式,显得比较程式化。比如说,文艺爱情片偏爱“真情”、“真爱”、“夜未眠”、“生死恋”等,喜剧片多以“当家”命名,神话冒险片多以“神鬼”冠之,而“豪情”、“火线”、“悍将”、“奇兵”成了英雄系列的代名词,“致命”、“绝命”、“死亡线”则成了动作片和惊悚片的招牌。

其次,明星与影片译名也形成了固定的套用模式,译名缺乏新意,使观众难以区分。例如,只要是动作明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就会译名前冠上“魔鬼”二字,比如Total Recall《魔鬼总动员》,The 6th Day《魔鬼复制人》,The Terminator译为《魔鬼终结者》,End of Days译为《魔鬼末日》,就连他的一部喜剧片Kindergarten Cop也被译为《魔鬼孩子王》。而只要布鲁斯·威利一出马,片名大多挂有“终极”两字,如Last Man Standing《终极悍将》。大凡史蒂芬·锡格主演的影片几乎都要冠以“潜龙”二字,例如Under Siege《潜龙轰天》,Half Past Dead《不死潜龙》等。

3.3原因分析

台湾地区电影片名的翻译与香港地区有着相似之处,同是处于高消费地区,同是受到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再加上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达五十年,西方和日本文化对台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消费文化,因此许多译本都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二显得过分煽情、华而不实。然而台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不及香港,因此翻译风格是介于内地和香港之间。其译名“中国味”十足,符合中国传统的语言风格,是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中国大陆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传统中国文化自然会影响到台湾,台湾人民不仅看重中国传统的语言,而且还看重中国传统的文化。不过,内地和台湾虽然都是说普通话,可是说话方式、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也略有差异,所以对于影片的翻译还是不尽相同。另外,台湾不仅开启了中国青春偶像剧的先河,而且其电影电视都以青春、爱情等题材为主,再加之邓丽君、琼瑶等代表性人物对其文化、电影、娱乐界的影响,就造成了台湾电影名翻译充满浪漫梦幻色彩的局面。

四、结语

综上所诉,纵观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电影名翻译,由于存在着历史文化、价值取向、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了电影译名在翻译标准、策略和风格上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电影片名翻译应与具体现实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片名的翻译都是以当地的观众为目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符合各地观众的欣赏水平和需求期望,就是合格的翻译。此外,近几年来,随着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有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趋势,希望通过对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研究,促使两岸三地译者彼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译出一流的英文片名,从而提高中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整体水平,促进中西方电影文化事业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蔡进,夏宏钟.从功能翻译视角谈大陆、港、台英语影片名汉译之比较[J] .电影评介,2008,(21)

[4]刘莉.大陆及香港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 .电影评介,2008,(10)[5]杨柳川.大陆与港台电影名的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2007,(2).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篇6

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翻译潮流,翻译方法

电影作为娱乐与艺术为一体的文化产物, 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而作为电影的宣传“名片”, 电影片名决定了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 它在寥寥数字间概括影片内容, 突显电影主题, 吸引观众, 是电影的重要宣传方式之一。因此, 电影片名的翻译尤为重要, 译名是否贴切传神, 激发观众观影欲望, 对电影的评价好坏和票房高低都至关重要。然而片名翻译并非易事——既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忠实通顺而又不失文学美, 又要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观影需求, 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 其具体方法在时代变迁中几经历练, 不断革新, 至今仍在探索之中。

1片名翻译经历的四大潮流

英语电影自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陆陆续续登陆中国银幕, 到如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间, 随着翻译理论、翻译原则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审美观的改变, 电影片名汉译大致经历了四大潮流, 分别为:古典诗词潮流、平实直译潮流、盲目跟风潮流以及我国港台地区较为突出的“系列”化潮流。

1.1古典诗词潮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英语电影主要通过上海进入中国, 彼时的中国国学鼎盛, 文学氛围浓郁, 受此影响, 电影编译者倾向于使用典雅的字眼充任电影译名, 如:The Great Waltz (《翠堤春晓》) , Queen Christina (《琼宫恨史》) , Bathing Beauty (《出水芙蓉》) 等。这些成功的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均采用意译与套译的方法, 既紧扣电影主题, 又极富有中国诗词的特色, 雅俗共赏, 直到今日仍为翻译界所称颂。

1.2平实直译潮流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七十年代后期这段期间, 在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上偏向于采取较为直白平实的直译方式。在早期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逐渐发现采用古诗词风格翻译片名固然风雅, 但也会造成片名晦涩难懂, 令观众不明所以的现象。随后译者渐渐摒弃此种隐晦的翻译方式, 而开始直截了当地翻译片名, 如在此期间深受欢迎的影片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梵尼早餐》) ,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等, 此种翻译方式简单明了,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品的风格, 忠实而贴切。

1.3盲目跟风潮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 大量的英文电影被引进中国, 并成功打入中国市场, 其商业价值得到发挥。此期间大陆地区的电影译名开始考虑商业因素, 受商业利益驱使, 片名翻译时以增加票房作为首要目标, 常常会跟风模仿某部票房成功的英文电影译名以期利用名牌效应吸引观众, 这种盲目跟风现象亦被称为“傍名牌”现象, 最为人们熟知的例子即“XX总动员”系列, 自皮克斯的动画片Toy Story (《玩具总动员》) 收获好评后, 动画片片名翻译就掀起了一股“总动员”潮流, 之后上映的电影Finding Nemo, Cars, WALL-E均被翻译为《海底总动员》, 《赛车总动员》和《机器人总动员》。然而译者盲目跟风, 将片名统一化, 最终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丢失片名原有的意义, 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4“系列”化潮流

“系列”化潮流与内地的跟风现象类似, 主要盛行于中国港台地区的片名翻译。港台地区商业高度发达, 其电影片名翻译也极注重商业加工和制造卖点, 加之两地特有的习惯表达, 导致众多片名出现“系列”化的现象。较为典型的就是电影名“风云化”, 如The Departed (《无间风云》) , Miami Vice (《迈阿密风云》) 以及Casino (《赌城风云》) , 如此翻译令这些片名本不突出的电影都弥漫上浓厚的史诗气息。此外, 港台地区为吸引观众常将题材相似但实际没有任何关联的电影或是将同一影星、同一导演的作品“系列”化, 如美国演员基努·里维斯所主演的影片被译为“捍卫”系列:Speed (《捍卫战警》) , Johnny Mnemonic (《捍卫机密》) , Chain Reaction (《捍卫追缉令》) , 这已与大陆译名《生死时速》, 《非常任务》以及《连锁反应》相去甚远, 甚至与电影原名无甚关联了。采用“系列”化翻译, 确实可以吸引观众, 制造卖点和噱头, 但是这已与“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相违背, 甚至连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即忠实原文也无法达到, 一叶障目, 得不偿失。

2片名翻译的主要方法

2.1直译法

直译法是片名翻译中最基本的方法, 翻译过程中无需对原名的形式或内容进行修改加工, 直接逐字翻译即可。直译法主要用于那些原名已经较为简练点题并且具有吸引力的电影, 如:Love Story,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I Am Legend分别被译为《爱情故事》, 《本杰明·巴顿奇事》和《我是传奇》。直译后的片名可以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名, 保持片名的“原汁原味”, 体现电影的“原风原貌”, 让观众体会到自然原始的电影风情。

2.2意译法

意译是与直译相对的概念, 其强调的是忠实原名内容而不拘泥于原名的结构形式, 手法较为灵活。意译通常用于电影原名主题内容不突出或片名具有英美特定文化内涵, 需加以解释才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理解的情况。

具体的例子如人们奉为经典的电影Waterloo Bridge的中文译名《魂断蓝桥》, 原片名直译是“滑铁卢桥”, 仅为一座桥的名字, 并未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然而意译之后, 增加了“魂断”二字, 让人不禁联想到一段纠葛痴缠结局悲惨的爱情故事, 而“蓝”更是点睛之作, 营造出浪漫伤感的氛围, 为整部影片添彩。

2.3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以音代义, 根据原语发音直接翻译片名的方法。音译法主要用于一些专有名词或具有民族特色事物的翻译, 英语电影常采用影片主人公姓名或故事发生地点为片名, 可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以保持原有特色。

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子有英国女作家J.K. 罗琳的魔幻小说改编而成的系列电影Harry Potter, 由于其原著在中国就已十分畅销, 中国观众对这一人名早已熟知, 因而音译为《哈利·波特》后不会令人费解, 反而大受欢迎。再如电影Casablanca译作《卡萨布兰卡》, 音译保留了原片名的韵律节奏, 令其留有外来语特有的异域情调, 为影片增添一份神秘色彩。此外, 如Tarzan (《泰山》) , Titanic (《泰坦尼克号》) 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

2.4套译法

套译法其实是一种归化的翻译方法,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某些汉语惯用结构来进行翻译, 即模仿、套用广为人知的成语、谚语、诗歌、名言佳句等, 使片名本土化, 以便目标语观众理解接受。

套译法主要用于谚语俗语的翻译, 在片名翻译中运用较少, 但如若运用得当, 效果则会不同凡响。其中的上乘之作要属电影Lolita的翻译《一树梨花压海棠》, 该片原名的直译为“洛丽塔”, 如果直译, 该片名对中国观众而言不过是一个人名, 无甚吸引力。事实上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55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洛丽塔》, 这部作品因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而饱受争议, “洛丽塔”一词更是成为恋童癖和幼女情结的代名词, 然而这些背景知识是中国观众所缺失的, 为带给中国观众等效的翻译, 译者采用“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谓是别出心裁。这本是苏轼嘲笑好友词人张先年过古稀尚娶18岁妾室的调侃之作, 而后此句常用作老夫少妻, 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 其意与“洛丽塔”不谋而合, 用在此处恰到好处, 既贴切剧情又具中国特色, 意境清雅委婉, 令人拍案叫绝。

2.5另译法

另译是一种对影片的片名进行重新命名的再创作行为, 它最早是由贺莺教授在《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提出的:“所谓另译就是抛开原片名的形式和内容, 以原片内容为基础, 另起炉灶.另立译名。”该法与意译有重叠相似之处, 但其较之意译更为灵活并更具创造性。

另译法如今在片名翻译中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不乏一些出色的翻译, 如电影Hilary and Jackie的译名《她比烟花寂寞》, 原名直译为“希拉里与杰奎琳”。该片讲述的是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辉煌却孤独的一生, 中文译名正是抓住了影片“寂寞”这一主题, 将女主人公与烟花相比较, 暗示她的一生如烟花, 绚烂却转瞬即逝, 更揭示了主人公演奏事业成功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空虚与流离。“她比烟花寂寞”这一翻译紧扣影片主题, 富有文学美感, 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何比烟花寂寞, 成功激发观众观影欲望, 令人忍不住想一睹为快。

3结束语

如今, 英文电影作为一股重要的文化力量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席卷中国, 与此同时其片名汉译也受到翻译界越来越多关注。为忠实传递电影所蕴含的信息, 片名翻译应充分考虑目标语文化语境, 译者不必拘泥于原名形式与内容, 在不背离原作品意图的条件下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片名进行适当调整加工, 以便体现影片的真正灵魂与精髓。

参考文献

[1]江淼.浅谈电影片名的翻译[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6 (1) :49-52.

[2]吕玉勇.从纯商业因素看英文电影名的汉译[J].电影文学, 2011 (4) :136-137.

[3]新浪网.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外国电影名该咋译[EB/OL].http://edu.sina.com.cn/en/20-11-21/185637260.html, 2015-07-04.

[4]冯晓霞.论电影片名翻译方法[J].语文学刊:外语教研版, 2005 (5) :8-10.

[5]刘先福.试论“套译法”在广告标语翻译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3) :167-168.

[6]麦雪.“另译”——电影片名翻译中的重新命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73-75.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篇7

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引言

从上个世纪卓别林的无声电影到现在,电影已经走过了辉煌的近百年的岁月历史。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电影的世界将会是多么的乏味和单调。过去,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是走出去,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与世界谈谈。其中英文电影的大量进入我国,为我们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一道门。据统计,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电影制作公司,每年将有近万部电影的制作和问世,其中不乏打动观众,赢得奥斯卡金奖的世界经典电影。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国家广电总局每年引进的外国电影的数量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电影里面挖掘深刻的市场价值,实现电影的叫好又叫座,需要所有电影相关工作人员集体智慧和努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英文电影片名的中文翻译。中国人比较注重第一印象,在如此繁多的电影里面挑选自己喜欢的,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参演人员的阵容之外,更多的是电影片名的吸引力。因此,做好外文电影的中文翻译是刺激和促进电影走向市场,赢得市场的关键。

一 英语电影的中文翻译要求

电影片名的翻译和其它专业的翻译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电影是一种感性文学的艺术表达方式。作为感性文学的表达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打动观众。这种打动可以通过比较雷人或者无厘头的方式来夺人眼球,也可以通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引发观众产生思考的字眼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但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也要遵循英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也就是,电影的片名的中文翻译要和英文片名的内涵与外延基本相一致,允许适当的夸大或者夸张,但是不允许人为的虚造或者歪曲。一个错误的表达,即使在电影的片名翻译问世的起初,达到了聚拢和吸引的目的,但是如果中英电影的片名翻译压根就风马牛不相及,给观众造成了严重的误解,会让观众事后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影响电影事业未来的发展。当然,这种中英文片名的匹配和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译者可以根据电影剧情的发展和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和调整,无论作何调整,提高电影片名的吸引力将会是英文电影翻译的题中之义。

除了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之外,英文电影的中文翻译要考虑到国人的审美文化和审美取向。中国是一个比较古老且保守的名字,对于一些比较激进或者前卫的电影片名的第一反应是排斥和拒绝。因此,为了更好的打开中国的电影市场,或者更好的帮助国人通过电影来进一步了解外面的世界和文化,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做到大众化。这种大众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影片名所涉及的事物应该是老百姓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或者是茶余饭后所经常讨论的,不应该是一些摸不着边际,让人读完不知其所云的事物。另一方面是,电影的片名应该与我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趋于一致,入乡随俗应该是每一个电影片名在翻译上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这一点,我们的总理周恩来同志就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

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了更好的让周边的国家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人情风俗。周恩来总理带领考察团到世界各国进行考察与访问。期间,有一个文艺节目的表演,表演的艺术作品是中国黄梅戏的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周恩来总理在审阅时注意到了翻译的缺陷和不足,从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角度来考虑,将这一曲目的英文翻译改为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演员的敬业付出外,周恩来总理的巧妙的翻译可以说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样的翻译的佳话在翻译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因此,一切从头开始,对于电影来说,好的片名翻译就是起了一个好头,因此我们要重视和做好英文电影的中文翻译。那么,在日常的英文电影的中文翻译有哪些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呢?

二 英语电影的中文翻译技巧

从目前的英语电影的中文翻译技巧来看,在电影翻译界有这么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它们分别是总结式,暗示式,悬疑式等等。具体来看,首先,一般说来,根据电影拍摄题材的不同,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就有所不同,但是要做到题目能够让观众做出一个比较直观的判读。也就是说,通过题目,观众可以判断出这个电影是属于战争片,喜剧片,爱情片。恐怖片等等。所以,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在翻译过程中会借助不同的翻译技巧。

以爱情大片的翻译为例,爱情一直是欧美大片所拍摄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爱情是全世界所有人所共同拥有和可以分享并且极易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主题。那么,如何通过电影片名的翻译来打动观众那颗虽然感性但挑剔的心呢?总结式的翻译应该是一个比较直接的选择。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奥黛丽赫本的成名之作《罗马假日》就是一个简单的总结式的片名翻译,让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爱情故事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观影打下基础。同样,另一个在好莱坞电影中比较著名的爱情大片《Beauty and Beast》,直接将其翻译为《美女和野兽》就会让观众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这样的翻译案例还有很多,例如《魂断蓝桥》、《美女俏佳人》等等。

另一种比较常用的英文片名的翻译是暗示法,这种暗示法其实就类似于翻译方法中的间接翻译法,只不过在电影片名的翻译暗示法的使用过程中,添加了很多意境的味道,也就是引发观众的联想。例如

在上个世纪末曾经轰动一时的好莱坞大片《Gone with the wind》就把它翻译为一个简单的汉字“飘”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当然,由于翻译是不拘一格的,在后期的翻译制作过程中,也有人把这部电影翻译为《乱世佳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当面对涉及文学作品的改编电影的中文翻译时,要做到和原著的中文题目的一致性,从而帮助中国观众更好的理解电影的故事内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歧义。例如,小仲马的代表作品《茶花女》也已经被改编成电影。这部原著早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已经在中国翻译大师严复的笔下翻译成了“茶花女”,这一形象已经深入了一代代读者的内心。因此保持与原著中文题目的一致性也是英文电影翻译为中文的一个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要求。但是,这一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作为经典的电影改编,换一个富有新意的名字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因为,创新是翻译的另一个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

当然根据电影题材的不同,特别是一些涉及恐怖与悬疑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会采取一些更加吸引人的表达方法,但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是一种美的体现。无论是高雅还是小清新的英文电影片名的中文翻译要保证语言的健康与简洁是始终不变的基本思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陆续向欧美国家开放,越来越多的欧美电影开始在中国市场上映。面对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再打牌的导演也要走市场化营销路线,因为,票房的收入是电影收回投资的最大的部分。在这其中,如何迎合口味与审美日益挑剔的观众,电影片名的接地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名字就好像一件漂亮的外衣,会让整个电影的形象与期望大大提高。所以,作为英语翻译从业人员,对电影文化内涵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把握是打赢英语电影片名这一战的重要一环。

结语

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频繁,翻译者将面对更多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文章领域与体裁的不同,更来自中西文化的不同。翻译是一项综合素质的展现,英文电影的中文翻译需要的更是一种对文化的内敛之后的厚积薄发。只有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与环境中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思路才会将英文电影的原汁与原味进行更好的诠释与表达。英文电影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翻译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欧美大片在得体的中文片名的引领下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著.西方翻译简史[M]. 商务印书馆, 2004

[2] 张燕,潭政著.影视概论教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 蔡卫,游飞编著.美国电影研究[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4] 陈怀彦. 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及方法[J]. 韶关学院学报. 2009(08)

[5] 王惠,匡芳涛. 目的论与商业效应的契合——英汉电影名翻译的“源流汇”观[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2)

上一篇:餐饮经营与服务工作报告下一篇:岳麓书院导游讲解词